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之路

时间:2019-05-13 14:08: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之路》。

第一篇: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之路

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之路

物业管理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是近十年来适应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及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而形成的新兴行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物业管理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企业数量已有1万多家。在其发展过程中,这一行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广阔的发展空间,持续的发展前景,强烈的现代气息,被公认是一项“朝阳产业”。随着改革开发政策的不断深化,当今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国内房地产物业管理行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甲进乙退”的报道已不是新闻。显然这是市场选择的必然结果。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取得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创新。

何为创新?所谓创新,简单地讲就是创造与革新的合称,是指新构想、新观念的产生及对新构想、新观念的运用。具体来说,是指人们在优化自身素质和周围环境的基础上凭借多样化的创造性思维,对所从事的各项工作进行不断改革、更新和完善的过程。

许多人认为,作为服务业,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相对缺乏创造性的工作。因此,创新对于物业管理企业来说并不是十分紧迫的问题。确实,相对于高科技行业,物业管理业是一项看似缺乏创造性的工作。物业管理不像高科技行业那样瞬息万变,时时有新产品出现。但企业的创新并不单单是新产品的创造,企业的创新还包括服务,流程及管理模式等其它方面的创新,内容十分广泛。对物业管理创新而言,大体可分为观念创新、管理创新、人力资源创新、服务创新和经营创新。下面将对这五个方面提出新构想,新观念。

1、观念创新

在现实中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维定势的局限,人们对物业管理没有全面的认识,对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准确的定位,物业管理行业普遍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传统做法,而墨守成规,四平八稳的经营管理理念长期充斥在一些企业中,这些企业更喜欢做自己熟悉的业务。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躲避风险,才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物业管理的创新能力,使物业管理面临重重困难。物业管理要走出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物业管理是一种企业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更不是个人行为,其活动必须符合和满足市场规律的要求。从新角度去审视它,用新观念去理解、研究它。

2、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指物业管理者根据物业管理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创造出新的管理制度、新的管理措施、新的管理方式、新的操作流程,以实现管理各要素更加合理的组合运行,从而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取得更高的劳动效率。如: 2.1 建立业主投诉体系

2.1.1 推行首问追究制,抓好业主投诉接待这个环节。

所谓“首问追究制”即是凡业主(住户)及其他来访,来函,来电者(以下简称来访),首次询问到公司任何一位员工,该员工都有责任义务受理并告知其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问题解决的责任人,没有履行这一义务的,经调查公司将处罚首位来访受理人。

“首问追究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1)首位接待或受理来访,不热情,不主动听取来访者意见,敷衍了事地打发来访者。

(2)不是自己工作范围的事,又不告知可以或应该找谁解决,把来访者引到责任人处又怕麻烦,没有告知或指引。

(3)并不是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愚弄欺骗来访者,导致问题没有解决或无法解决,影响了公司的声誉。

追究采取的办法有:

(1)以管理处或部门为责任单位,一经发现即给予处理;管理处或部门责任人不给予处理的,凡投诉到公司或公司调查去证调查落实,处理“首问责任人”的同时,处罚责任人。

(2)处罚以罚金为主,情节特别严重,后果影响较大者公司给予降职,降级辞退的处罚。

在为业主服务的过程中,认真抓好这第一关,很多问题就可以处理在萌芽阶段,既防止问题的进一不扩大,又消化了因理解看法不同而产生的误解。2.1.2 建立“24小时服务中心”,强化业主投诉受理处理力度。

以前物业管理,业主投诉处理以一个管理处为基本单位,各自为阵解决业主投诉。通过分析,至少存在三个不足。一是投诉不畅,业主怕麻烦,怕得罪管理处,放弃投诉,久而久之,导致问题越来越多;二是监督不力我们在对管理处工作考核中,有投诉率这项指标,由于定性不准,有些管理处怕受批评,不统计,少统计,甚至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三是问题解决力度不够,因为是以管理处为基本解决单位,受资金,责任心等因素影响,有些管理处做得好,有些管理处做得不好,工作随意性大。

现在成立24小时服务中心,在全公司范围内受理所辖物业管理小区的所有来电来访及投诉。好处是:第一,方便了业主。随时来电随时受理,省时省事效率高,保证业主无顾虑。第二,问题处理及时,杜绝了工作推委,欠拖不决的现象。业主一有投诉,24小时投诉中心可以在全公司范围内调集人力,财务,及时为业主提供便捷服务。第三,提高了物业管理的服务质量,因为24小时服务中心跟踪各管理处对业主投诉解决的数量、质量。管理处为降低投诉,就必须改进其工作态度,工作方法,从而更有效的实现物业管理。2.2 红、黄、蓝牌制度

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物业公司与业主委员会之间的矛盾与纠纷也日益突出,政府主管部门与协会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也感觉非常棘手。认为可以在物业管理中引入绿茵场上的“红、黄、蓝牌制度”。

在物业管理中引入该项制度,道理很简单,操作起来规则也不复杂。蓝牌象征和平,业主或住户满意就填写一张蓝牌,也可以把简单的意见写在上面,黄牌代表警告,积累了不少意见就可以直接填写黄牌,要求物业管理单位限期整改,不整改就填写红牌,也可以直接填写红牌,红牌就是拒绝合作,物业管理单位无法令业主满意,可以红牌罚下。

具体操作每户蓝牌两张,黄牌两张,红牌两张,其中各有一张是对业主委员会的评价,剩下三张各有一张是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评价。一个月30天,每月一日发到业主手中,要求大家充分行使自己的投票权,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各自的主张填完投放到小区指定信箱(要求除出国或公干在外可以补填选票,否则视为弃权,下一轮投票只能填写下一轮当月的选票,不能跨月)。到月底最后一周的周六由物业管理协会和物业管理行政管理部门前来公开唱票和收集意见。一年下来业主可以轻松填写72张选票,而物业管理协会与政府主管部门可以轻松收集到业主的呼声与意见。

如此可以避免业主,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之间的扯皮和无休止的纠缠,同时,每个业主有充分表达自己建议与意见的渠道,有意见就主动投诉,给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企业充分反思的机会,允许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改正提高,而对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来说,业主和住户的监督,本身就是一种督促和鞭策,使物业公司居安思危,时时改进和提高自身的服务和管理质量,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会也可以从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压力也没有那么大了。一年下来,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会就可以根据投票结果,通过一定的比例和指数测算来决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企业的升级,降级,奖励或处罚,政府与协会的裁判也可以让业主和住户心服口服,而且不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无谓的纠纷和摩擦上,可以进行动态管理和监督,重要的是作为业主委员会在物业公司去留问题上权利也没有那么大了。

当然,采用该制度也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正,只能通过它来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减少不利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无谓争端。2.3 买单式物业管理

所谓买单式物业管理,就是业主享受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之后,根据自己的满意度缴费买单。物业公司依据约定的服务项目向业主提供服务,在约定的服务周期内对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项目进行评分。根据所评分值的高低缴纳相应的物业管理费。物业管理公司采取的收费办法是每个季度前5天,将评分表发放给业主,每季度后5天对业主进行调查。物业公司在综合业主各项评分后,得出服务满意率,并按照满意率,最后确定业主应缴物业管理费。2.4 业主投诉消协赔偿

公司可以与消费者协会成立“先期赔偿委员会”,把一定的资金交付消协作为赔偿金,如果业主到消协投诉其物业管理质量问题,消协将按照有关质量标准,直接给业主进行赔偿。通过这种方式,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开发商与和自己裙带关系的物业公司暗箱操作的可能,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

物业管理切忌墨守成规,物业管理从业者就是要根据变化,不断创造出新方法、新措施来促进整个环境的优化。

3、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

物业管理公司要努力打造一支与客户需求高度匹配的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包括建立富有弹性的激励机制与淘汰制,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企业文化归属感来留住人才,稳住人才。3.1 激励机制

(1)目标激励

员工从事任何一项工作,都希望所在的公司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并引导他们围绕着这个目标去工作,最终达到和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公司一定要有一个详尽的发展计划,并规定每年要达到什么目标,是创全国优秀物业管理大厦(小区),还是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只有目标明确了,员工才能有奋斗方向和工作动力。

(2)精神激励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单位重要领导的工作能力和人格力量会直接影响到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作为物业管理公司的领导层和主要管理人员一定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奖励激励

人工作的目的主要是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基础。在人们生活还未达到富裕水平之前,物质奖励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要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公平分配原则,对工作表现突出,遵守公司管理规定用户称赞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重奖,用奖励激励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4)福利激励

与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为员工购买养老,住房公积金,医疗等保险。同时根据公司的经营状况,实行年终双薪,带薪休假,生日贺金,伙食补助,集中免费洗衣等福利措施来保障用功利益,为员工解除后顾之忧,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工作。

(5)荣誉激励

人的需要和追求是分层次的,当基本的工作需求和物质利益得到满足后,他们往往渴望得到各种荣誉。在此情况下,物业管理公司应尽量满足员工的这方面的需求。对工作成绩优异,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员工,要晋升到高一级的工作岗位,使工作岗位与他们的工作能力相一致;对工作突出遵守公司管理规定,用户称赞的员工授予优秀服务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将其主要事迹在有关报刊和宣传栏中大力宣传;对素质高品质好,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可派出考察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6)参与激励

一个单位的发展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员工对公司的发展十分关心,如果能多听取对公司管理及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或经常性地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组织员工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员工就会以公司为家,以主人翁精神投入工作,焕发出旺盛的工作热情。

(7)考核激励

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激励标准不公平。因此,加强考核激励,完善考核制度,是避免影响员工积极性发挥的重要措施。在实践中应作到以下几点:一是机会要均等,让所有员工处于同一起跑线,具备同样的工作条件,使用同一考核标准;二是奖惩的程度要与员工的功过相一致;三是激励措施实施过程要公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3.2 末位淘汰制

落实“末位淘汰制”提高员工敬业爱岗,服务业主的敬业意识。

所谓“末位淘汰制”即是将公司本年度工作效绩平平,表现较差、纪律松懈等不良员工处于末位得3~5位人解除劳动用工合同,淘汰出公司的一项办法。

末位淘汰确定的依据主要有: 1 本年度受业主投诉最多者; 2 本年度业绩或效益完成最差者; 3 本年度造成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渎职者导致重大刑事案件,过失发生火灾者;

因违纪需下岗仍无明显改正者;

不服从上级的工作安排且威胁管理人员,情节严重者; 6 斗殴或威胁,伤害他人者;

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不正当财物,中饱私囊者; 8 利用职务之便损公肥私和侵害公司财务者;

故意损害公司声誉,信用或因重大过错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者; 10 盗窃公司,同事财务者;

管理人员因失职或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损失者; 12 泄漏公司重要机密者;

上班旷工或经常迟到给公司造成损失者;

员工受到治安处罚或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者; 15 其它被公司认定为严重违纪行为者。

末位淘汰的办法:

(1)每季度末,各部门管理处必须将每一位员工按表现优劣排序,以《员工季度考核表》形式报公司办公室;

(2)工会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评定小组对员工进行全年综合评定,评出全公司最差的3~5人;

(3)报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由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决定辞退处于末位的员工。

末位淘汰的依据中明文规定,全年业主投诉最多的员工,为不胜任工作,淘汰出公司。这样就强化了员工认真对待业主投诉的意识,也促进了员工不断改进服务态度及质量。3.3 企业文化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一种潜移默化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凝聚企业团队战斗力,推动企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1)组建企业文艺宣传队并进行演出活动

(2)组织节假日的旅游活动

(3)开展总经理或主管与员工的对话活动

(4)知识技能比武活动

(5)开展学习先进企业文化的活动

(6)成立兴趣小组与活动队

4、服务创新

建立“业主服务满意体系” 1个目标---服务满意

2个理念---全程跟踪,亲情服务

3个干净---办公与生活环境干净,机房干净,设备干净 4个不漏---不漏气,不漏水,不漏电,不漏油

5个良好---设备运行与维护良好,卫生保洁与绿化养护良好,保安礼仪与安全管理良好,管理服务质量与态度良好,客户与业主反映良好。

5、经营创新

不断创造出新的企业产品、新的服务项目、新的消费者,这既是物业管理企业创新的目的,又是企业的社会使命—推动物业管理的发展。物业管理经营创新的表现:一是将物业管理视作一种企业的经营行为,在整个活动中要努力 发现新的市场需求、新的用户、新的机会,主动开 拓新的市场;二是在服务内容上,要根据业主的需求把握市场的规律,预见性地创造出新的服务项目引导业主消费。

除上述五个方面外,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还有其特别的地方。物业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因此,物业管理的创新同样也存在于一些细节中,比如维修工作的某一处细小改动,就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效益。物业管理的创新需要“于细微处见精神”的细心和耐心,“不择细流无以成江海”,一点一滴创新的积累,最终会汇成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之河。

总之,创新的道路是成功的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唯有立足于创新,勇于突破“旧观念”、“老框框”,不断地创造、应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新颖的技术改造企业,才能在不利条件和逆境中争得生存和发展空间。一项事业唯有所有参与者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蓬勃发展。物业管理业虽己走过了风风雨雨近二十年,物业管理市场也已初步形成,但我们应看到二十一世纪物业管理的发展仍将困难重重。面对这些困难,唯有创新才能谋发展,唯有开拓才能求进取。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将在社会生活、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物业管理必须顺应这股潮流,在政府、业主、开发商的引导、配合下,管理者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推动我国物业管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第二篇:济南物业管理的创新之路

济南物业管理的创新之路

创新是一个行业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物业管理从其产生之日起就深深地带上了创新的烙印,在其成长的风风雨雨二十八年中,它不断地在不利条件和逆境中争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并逐渐成长为关系人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所不可或缺的重要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济南物业管理也在它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下不断开拓自身的创新之路,力求持续发展。

一、政府

济南市物业服务业是自99年开始起步,10年来,济南市房管局作为济南物业管理行业的主管部门,以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工作环境,创建文明和谐小区为目标,不断完善物业管理政策,规范物业服务行为,创新物业管理内容,通过创优达标、树立典型引导全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制度创新——依法规范物业管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十年来,济南市房管局相继出台了《济南市物业管理办法》、《济南市住宅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管理暂行办法》、《济南市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济南市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物业管理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以此为据通过其不断规范物业管理企业服务水平,推出了一批业绩良好的企业,并鼓励物业企业之间通过兼并、联合、收购等方式进行企业重组,以大带小,合小为大,化弱为强,对健全物业管理市场、促进物业管理健康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组织创新——根据国务院、省物业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精神,为进

一步加强济南市物业管理工作,强化物业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管理,济南市政府成立了济南市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济南物业管理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支持。

监管创新——一是严格市场准入。按照《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新申报企业进行严格把关,不符合规定的一律不予批准,对现有企业,加强资质年检,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按照政策规定进行严格处理,净化市场;二是加强监督检查。每半年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和服务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平时不定期进行抽查,重点检查服务质量、持证上岗状况、收费情况、业主满意率等;三是建立信用案。对全市物业管理企业建立信用档案,通过网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设立济南市物业服务监督投诉热线,派专员管理,对每年有效投诉超过2次的物业管理企业,发放限期整改通知,超过3次的,根据政策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罚。

评优创新——积极开展物业管理项目创优达标,以评促管。济南市房管局每年都向各县区房管局和全市物业管理企业专门印发申报优秀物业管理项目的通知,提出要求和指导意见,动员他们积极参与申报工作。每年达标验收前,市房管局都要组织召开一次创优达标经验交流会,到已获得优秀称号的项目观摩学习,为物业管理企业提供交流的平台。

二、协会

行业协会,是深化政府行政管理行业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济南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自07年成立后,深入

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认真履行协会在规范行为,建立职业操守,维护行业权益,宣传行业形象,提高行业素质,反映行业诉求,加强行业交流和向企业提供服务等方面的职责。它成立两年来的一系列创新之举为推进济南市物业管理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沟通渠道创新——为便于协会的通知及有关决定在第一时间内传达到各会员单位,及时让各企业掌握各类信息,济物协分别与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开通了手机短信信息交流平台,设立了专门的咨询电话并向企业公布,确保了企业与协会之间的信息交流。

选聘物业方式创新——积极贯彻落实《济南市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在市房管局的指导下拟定了《济南市物业管理评标规则(试行)》,建立了济南市物业管理招标投标专家评委库和随机抽取专家评委的制度,并在市房管局的支持下建立了省内首个物业管理招投标有形服务市场。截止到目前,共受理物业管理项目招标40余个,为推动物业管理市场机制的建立,健全行业监督约束机制创造了良好条件。

行业文化创新——行业文化是一个行业的核心和灵魂,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济物协创办并先后发行了9期《济南物业管理》杂志,建立了《济南物业管理》通讯员制度和征稿制度,为提高企业服务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加强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及时反映行业和企业动态起到了重要作用;积极促进行业间的学习交流活动,组织

部分企业分别赴青岛、杭州、广州进行学习参观。在全行业组织了“共创和谐物业小区”活动,由副会长单位参与成立了工作班子,广泛征集演出节目,建立了演出小分队,参加了数十个小区的文艺演出。这些活动拉进了与业主的距离,增进了感情,达到了宣传行业,增进和谐的效果。

服务职能创新——为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现状和物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反映企业合理诉求,组织济南市会员单位开展了物业管理生存状况调查,完成了《全国物业管理生存状况调查表》的填报工作,被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评为全国“物业管理行业生存状况专项调查优秀组织奖”;开展了行业用工状况调查,向市劳动部门、市总工会积极反映行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协助企业逐步落实《劳动合同法》。开展了代收水电暖费用情况调查,多次召开水电暖费用代收问题研讨会,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为政府部门制定对策提供详实的基础资料。

三、企业

创新的道路是成功的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唯有立足于创新,勇于突破,不断地创造、应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新颖的技术改造企业,才能在不利条件和逆境中争得生存和发展空间。近些年来,济南市物业管理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创新之路时,也推动了本市物业行业的发展。

管理创新——济南市物业管理企业面对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建立了以现代服务业为基础的企业管理系统。建立了与现代服务业相适应的包括员工薪酬管理、人力资源培训、采购管理、外包服务管理和财

务规划在内的各项专业制度与运作模式,并视所管理的标的、服务对象的特点,灵活制定了个性化的项目管理模式。

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竞争的重要性,开始狠抓企业文化建设、品牌建设。在济南各物管企业中,工装、形象标识、员工面貌等元素逐步的完善起来。有的企业做了整套的CI手册,从企业的标识系统上感化员工,从理念上同化员工,从行为上规范员工,从而提高企业整体形象,以创新的品牌优势去满足市场需求,创造更高的竞争力。

服务创新——随着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和济南物业管理市场的逐步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服务才是致胜的关键。不断创造出新的服务项目,及时地创造出富有个性化和现实价值的服务,建立服务满意体系成了物管企业发展壮大的推动力。

例如,针对投资型业主,不少企业适时提供了诸如售/租信息发布、物业视察、交易合同管理、租金代收、税务管理等理财型服务,帮助业主实现其投资目标,并从中获取有偿服务收益,进而将该收益在物业管理企业与全体业主之间合理分配,最终获得业主的青睐;针对自用型业主,除了常规服务外,一些企业还增加了对业主财产管理的服务,包括设备、设施的能耗管理,做好更新改造计划等。服务增值是物业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将成为市场环境中企业分等定级的主要参照标准。

人才创新——济南市物业企业一直以来,在努力打造一支与客户需求高度匹配的专业化物业管理队伍,包括建立富有弹性的激励机

制与淘汰制,激发员工的敬业精神,培养企业文化归属感来留住人才,稳住人才。

四、业委会

这块不了解

……

2009年,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了《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备受人们关注的《山东省物业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其颁布实施是山东省物业管理行业的一个转折,对规范济南市物业管理活动,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不言而喻。济南物业管理也将秉承这个契机,抓住机遇,勇于开拓,在自已的创新之路上迈向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第三篇:浅谈企业的创新之路

浅谈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

经济091 莫炜臻 20090201142 摘要:当今,虽然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却处于价值链的下层,中国企业难以与外来企业抗衡,想要突出重围,企业必须提高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能力。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就要坚持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关键词:中国企业 创新能力 原因 方法

创新,包括了很多高深的知识的创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尽管中国在书本知识方面很厉害,中国留学生在外国都很“犀利”,但是由于过去中国的旧时代文化并不鼓励创新思想,人们从小只能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很多不符合书本的创造都被视为不合理而加以批判。这种现象在教学时期就体现了,就如“老师就是绝对权威”的思想。我有很多同学,同一个问题,我讲解的话往往不相信,但是老师说同样的话就绝对相信了。这不得不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缺陷。然而,新时代的中国已经意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无数企业因为创新的声名大振,无数学者因为创新而一举成名,创新在也不是另类。

而最近10年,中国经济正好处在一个全球经济的新起点上,如加入WTO等就是标志,中国人的创新观念觉醒的时机刚好,或者应该说,是全球经济压迫着中国的创新观念醒觉的。中国企业站在了一个新起点上,企业的发展站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最大的挑战。而且在于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不少新兴产业领域,这不管是对于国内中企业、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是一个转型的机遇。中国企业能不能起好步,抓住这些有利因素,从制造大国变成创造大国,关键还是要看创新能力。

创新的定义: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企业创新就是企业根据客观的需要,把已有的生产要素、条件和技术组合起来产生一个新的飞跃。检验创新的标准只有一个,即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并是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

为什么要强调中国要创新?从价值链角度上说,由于中国的经济政策和廉价的受过教育的劳动力(2012年中国毕业生将创新高680万),使得外国的大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或者间接投资,把中国变成了世界制造工厂。虽然这些掌握着科技和资金优势的全球扩张者们,由于生产产品的需要,会给中国企业提供管理上的经验教导以及技术上的提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能够在技术上超越外国,相反,国外提供的技术支持非常有限,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就处处受压迫和“剥削”,甚至完全受到抵制和封锁。价值链中的中国企业没有能力或远见来爬上价值链上游。中国企业根本没有机会来发展自己的研发创新能力。中国企业对价值链位置的掌握的缺失是研发能力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国企业要从代工模式走向自主研发模式,并且最终走向自主品牌模式,其中创新是关键。

从理论上来说,根据我们学过的经济学原理来考虑,我们假设产出是由A(技术)、B(其他禀赋)决定的,其他禀赋包括了资本和劳动力等。在中国,我们可以知道中国的劳动力十分充足,而资本也非常足够(这里指广义的资本包括了储蓄,中国的储蓄率非常高)。而根据要素边际产出递减规律,我们可以知道当劳动力和资本等其他要素相对十分多时,对产出的影响会下降。对应显示就是中国的劳动力已经很多了,若再增加人口数,不仅对产出的影响较小,甚至还会从各个方面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中国要计划生育。而另一方面,因为A(技术)对于中国来说是缺少的,因此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技术,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而为什么中国的技术依然这么稀缺呢?我们这样理解,技术需要十分庞大的前期投资,而中国就处于这样一个前期投资时期中,只要过了这个时期,就会产生质的飞跃。

既然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创新,下一步就是要知道创新能力由什么组成?如何衡量一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我认为,第一就是企业的技术判断力,就是是企业对先进技术以及适合自己的技术的判断能力,是企业发掘有价值技术不可缺少的能力。打个比方说,两个人一起在进行期末复习,一个人可以准确预测到什么是重点,而另一个人却非常麻木和茫然,那么两个人的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只有参与技术活动或通过与产业其他有密切关系的行动者的交流才能产生或获取深层次的信息和知识。提升企业的技术判断力,有助于企业更好地预见技术活动对企业的重要性,有利于企业提前对潜在的技术发展进行分析评价,掌握战略主动,节省资源,达到研发资金效用最大化。

第二就是学习能力,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是理解和解释知识的过程。企业通过对外部知识的评价,判断外部知识的价值,然后就要将有价值的重要知识转移到组织内部,为创新能力的构建创造基础。企业的学习取决于2个条件:一是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先前知识,二是先前知识的组成必须具备一定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有效吸收知识。例如如果让一个中学生突然去上研究生的课,无疑是什么都听不懂。

第三是举一反三的能力,等于是整合创新能力,是企业结合理论和实际,对引进的技术进行融合与创新的能力。我们把学习分为转化和融合。知识转化就是采用自己的对知识的解释;知识融合是指对转化后的知识与自己所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知识,产生创新,也就是举一反三的过程。这一过程通过对已有知识来理解外来知道,所以已有的知识是举一反三的必要条件。如何把外部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并懂得创造,是衡量一个企业举一反三能力的基准。

那我们要怎么提高创新能力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创新并不是企业一厢情愿的事情,坏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在我们的中考高考中,为什么我们要那么拼呢,是因为我们想上好高中,好大学。那为什么要上好高中,好大学呢?是因为坏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学习的努力程度很重要,但有很多时候并不是努力就可以了。而学生在一个学校就像一个企业在一个国家一样,国家的坏境是最关重要的。而中国的坏境如基础教育设备、专利制度等等都不是很好。所以要提高创新能力,必须从政府开始。

第一,培育创新文化。政府必须引导企业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和提升离不开良好的文化氛围。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鼓励科技人员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有利条件。而其中,重点是从青少年入手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就是要在中学大学时期,改革教育体制和改进教学方法,推进素质教育,鼓励青少年参创新。

第二,完善技术创新制度。中国的创新技术体制一直被人诟病。所以我们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使企业真正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还要发挥国家创新型城市、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区的带动作用,形成创新中心,带动全国。其中上海的浦东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外,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

第三,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的研究院之类的很少,我们要从根本出发。为什么中国的科技基础设施不够,是因为科技跟生产力的转化率不高。我们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由此我们就可以从根本上加强科技基础设施。此外,要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还要在重点学科和战略高技术领域新建若干个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构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要在关键产业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优化国家工程中心建设布局。

第四,向创新企业放松贷款要求。企业的研发环节作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和重要支撑,就需要企业在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上进行持续和长远的考虑。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国不少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重尚低于国际同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是因为科研需要大量的前期投资,超过这个投资额,我们才有质的变化。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机会。

第五,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其实说到底也就是人的创新能力。创新型科技人才,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核心。我们要加强实践培养,多做一些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一批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才有利于刺激人才的诞生。

就算有了好的坏境,自身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企业来说,就算坏境再好,也不一定就会“有出息”。特别是在中国,创新的观念还没深入人心,很多企业家并没有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他们的目光太短浅了。于是,作为企业要:一,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人,其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创新的成败。正确的创新价值观才能带来真正的创新。创新并不知识为了自己,如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爱护员工等,都是正确的价值观应该包含的内容。价值取向正确了,创新才能给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持久的竞争力和可持续的发展。若不择手段赚钱,不顾社会责任,即使短期能给企业带来利润,长期来看则会破坏企业形象,甚至给企业带来灾难,更谈不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而另一方面,成功的创新不仅是科技上的创新,还是人道性的、社会性的,与现实社会要有切合点,企业创新不完全依赖于技术先进。微软的界面技术在技术上并没有十分领先,但由于其简单易用,因此这一创新十分有效。不是前所未有的技术创新才叫创新,即便是一个平常的创新技术,只要顾客接受,得到市场的肯定,那就是有效地的创新。

第二呢,是要选择正确的创新动力。什么是创新动力?也就是创新的效用。说大道理是没有用的,只有效用才会影响人们的决策。这里有两个重要的选择,技术性推动和需求推动。什么是技术性推动?就是例如我们爸妈老是叫我们好好学习一样,是观念上的推动。技术性推动当然很重要,但若只重视技术创新则容易简单地把市场看成是研发成果的接收端。需求推动创新模式则把市场看成是研发的根本动力,创新很明显地是由顾客需求引起的,研发部门只是被动地起作用,就像我们爸妈叫我们努力学习,我们可能不为所动,但如果说学习好有奖励,就不一样了,相对于我们把对奖励的需求转移到学习上了。事实上企业创新通常是同时受到这两种力量的诱发和推动。而以何种推动力为主,如何把两者有效地综合,取决于企业的实际状况。那如何进行需求推动呢?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例如一个产品,打着“全市最低价”的策略占据市场,那么创新对于这个策略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是以创新来作为产品的特色,那么创新就创造了需求,而需求又推动了我们继续创新。可见,这是一个方向问题,同时也是整个中国无数企业面临的抉择。

第三,实现创新价值。创新创新,其实最难就在于落实,给企业带来价值。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提高创新的有效性,提高创新的成功率,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创意,还必须实现创意的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一个很好很有趣很新奇的创意,如果没有实用意义,那也是浪费创意。什么是创新价值呢?不记得是谁的话,“创新是一个在市场上创造和产生新的客户价值的过程”。客户价值包括有形的产品或服务,同时还包括无形的需求,如增加便利、提供服务和增加个人的欢乐。所以我们所说的创新,必须是有价值的。从企业创新的过程来看,创新的过程中,包括几个阶段:构想、研究与开发、应用与扩散等,我们在每一个阶段都要考虑创新价值的实现程度,这是一个动态过程,各阶段的内容也有互相影响,环环紧扣,一个环节落下了,创新的价值也丢失了。例如就是创新传播得再好,其构思原来就不怎么样,那到最后还是实现不了价值。

总而言之,企业创新不是盲目的行动,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企业的和顾客的价值为目标,才能有效地将企业“创新力”真正转化为企业“竞争力”。

第四篇:企业如何走创新之路

企业如何走创新之路

王存权

创新是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雁崖矿历史积淀多、传统惯性大,勇于创新更有特殊意义。我们要以创新的意识突破思想的绊羁,用创新的思路实现超常的发展,把“创新”贯穿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在建设的每一个方面,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用创新激发企业的无穷生机。

建设创新型企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单元诸如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胸怀、创新气度、创新环境、创新教育、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人才、创新服务等,据报刊上不完全统计达34个之多。但是,我认为最基本的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创新文化,提升企业建设“软实力”

文化虽然是一种不可捉摸的“软”东西,但对一个社会对一个企业都具有基本的意义,是一种绝不可轻视的“软实力”。一个创新型企业必须从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开始,并且要持续地与时俱进地推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最终体现。要通过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管人”,也就是要用企业文化引领人、塑造人,培养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用企业文化来统一员工的思想,凝聚企业力量,规范企业行为,推动企业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理念渗透,找准定位,将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在全矿范围大力推进岗位标准考核力度,做到考核严谨、工作到位,创设一种按标准做事、按标准干活的浓厚氛围。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同时,要创新安全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精细化管理和班组文化建设,通过更严格的管理规范,提高员工工作过程的执行力和落实力,构建企业文化建设新体系。

二、创新体制,提升企业内在活力。

创新体制是一种“硬实力”。它是“孵化器”,不仅直接孵化出各种创新,而且存在决定意识,保证创新型企业文化得以巩固,得以深入人心,成为一个习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型体制没有统一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规范,而是从企业的自身实际出发,以实践经验为准绳。对于我们来讲,要科学谋划资本运营,有效利用资本市场。要盘活有效资产,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办事。不断完善用工管理,实现用工管理的新突破。按照“用工规范化、岗位编制化、调动程序化”的原则,依法形成聘用和解聘的竞争机制。达不到持证上岗要求的,实行脱产培训,培训期间执行待岗工资。富余人员,推行待岗政策,执行待岗工资。同时,不断探索干部使用形式,推行干部定编定岗、竞聘上岗制度。逐步完善用人机制,打破常规,大胆启用优秀人才和管理人才,切实将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使用起来,用在关键岗位上。

三、创新管理,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管理是一个企业永恒的主题,而创新思维的管理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学会用自然生态的法则:只有动态才可保持平衡,去求得企业平衡运转。对于我们管理企业,各级干部要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吸收先进的管理方法,创新我们的管理思维、管理理念、管理方法,探索一条真正适合我矿健康发展的道路。更重要的是依靠制度来管企,也就要是从制度完善和制度落实两个方面进行创新,做到管理企业靠制度,行使职权靠制度,经营活动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行。

四、创新人才,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人才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第一资源。所有企业文化和企业体制的创新,以及创新技术和产品等都是创新型人才的作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创新人才是关键。

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和人才机制要与企业经营规模扩张、经营功能提升和经营多角化发展相适应,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由各级各类领导人才、战略人才、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研究人才,包括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在内的各类人才组成的人才队伍,才可能实现企业发展的宏伟目标。目前,集团公司新产业、新项目人才短缺的突出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同煤集团向国际化大集团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注重员工创新的才能,注重创新培训员工的方式,大力实施素质工程,创建全体员工各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发展平台,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建设强大人才队伍,提高员工队伍素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创新科技,提升企业技术含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是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企业过去的建设、今天的发展,以及未来的不断壮大,都离不开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在推进科技进步工作上,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主体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强化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员工群众的再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应用新科技、新装备的能力,提高产业科技含量。继续实施优秀人才津贴,设立科技成果奖、技术革新奖,激发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做好薄煤层、边角残采煤柱开采技术研究。重点做好半煤岩巷道的机械化快速掘进工艺和大断面机掘巷道机载前探支护装备技术研究,提高单进水平和安全可靠性。完善优秀人才选拔办法,建立一支高起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队伍。同时,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并不断地加以消化和吸收,实现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外来先进经验的有机结合,走科技创新、强企之路。

总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建设创新型企业,既是形势的要求,时代的呼唤,也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今年集团公司提出了“心齐人和、重建扩源、创新提升、共同富裕”的企业发展方略,其中“创新提升”是动力,只有充分认识到“创新提升”在经济运行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创新型企业,才能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五篇:浅谈物业管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浅谈物业管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 2008-5-23 16:47:00 | By: 李晓燕 ]

推荐

一个企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拥有了一定的规模、声誉、资本、众多资深员工后,某一天,突然发现企业奔跑的速度明显见慢,有些力不从心,跟不上同行发展的脚步,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大不如从前。从员工到企业管理者都在想:这是为什么?今后怎么办?其实这是企业的商业模式出了问题。也可以说企业没有商业模式,或者商业模式不清晰,缺乏环境适应性。尽管过去由于偶然或机遇取得了成功。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关于企业“做什么,如何做,怎样赚钱”的综合体。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在激烈竞争的物业管理市场中,同样的收费标准,同样的项目规模,有的公司赚钱,有的公司赔本。从根本上讲,都是因为商业模式的差异,可以说,商业模式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

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五个要素,它们是:目标客户的价值需求,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载体,销售和沟通的价值传递,业务运作的价值创造,战略控制活动的价值保护。几乎所有企业的商业模式都是以某一两个要素为核心的各要素不同形式的组合。

在物业管理行业中,价值需求是指企业的客户群,即物业管理服务的对象,他们是企业利润的唯一源泉。价值载体是指物业管理服务包括设备管理、维修服务、公共秩序维护、清洁服务等。价值创造是指企业的建章立制、员工管理、培训、物料采购等为客户服务所做的一系列活动及其成本结构,价值创造反映的是企业的主要投入。价值传递是企业为开拓市场所做的宣传和形象传播活动,目的是便于目标客户方便地购买和了解公司的产品或服务。价值保护是指企业为防止竞争者掠夺本企业的目标客户而采取的防范措施。个人认为在物业管理服务行业价值载体、价

值创造是最为重要的二要素。由于物业管理行业的特点,企业可以通过价值载体来吸引价值需求,价值载体也可以作为价值传递,而价值创造又决定了价值载体的好坏。所以在创新商业模式中应重点关注价值载体与价值创造这两个要素,也就是关注外部服务与内部管理两个方面的创新。很多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都是通过完善和优化自身的管理与服务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

上海陆家嘴物业公司建立的“96916”服务信息平台成为现代物业服务的一个重要模式。24小时全天候,当业主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只要拨打“96916”服务热线,服务人员即刻就会上门帮助解决。这一模式的特点是专业化程度和服务等级很高,人力资源共享,管理和服务分离,实行市场化运作且服务的成本低、附加值高。

中海物业品牌优势、精细化管理、人力资源培育、服务品质控制为其良性发展铺平道路。中海物业服务产品的不断创新更加成为企业发展的润滑剂。几年前成功研制出多种专用清洗剂,在实现高质量的保洁服务同时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社区文化的创建上更是独辟蹊径,组建了自己的艺术团,专门为社区住户演出,对企业的服务与宣传起到无以伦比的作用,带给企业的效益也是多方面的。

各种联合体服务方式出现。金钥匙物业联盟是中国目前物业服务中档次高、服务专业、管理国际化的品牌联合体。各种物业管理公司与清洁、绿化等专业公司的联合体形式在行业内已普遍。物业管理投标联合体模式给物业管理行业带来了新意,尽管这一新模式让一些项目的招标单位难以接受,但这种两家公司各取所长,优势互补联合投标、管理的模式值得期待。所有这些形式的联合体目的都是充分利用联合体中各方优势,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使得自身服务水准更高,进而获得更多利益回报。

物业管理行业二十多年的发展,变化巨大。由80年代最初的几家发展成现在的3万多家企业,成就了一批优秀的物业管理企业,这些企业在行业的发展中也起到了龙头老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业务的发展与壮大,一些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企业人才培育机制不完善,造成人力资源缺乏;管理手段落后,造成工作效率不高;企业缺乏培养核心竞争力的意识,造成市场竞争力不强。由此带来了种种阵痛,改制、重组、并购、内部改革等等都可能是企业治病的药方。所有这些办法表现的同一特征就是:“改变,创新”。这是唯一正确之路,是企业走出困境的良方。

借鉴本行业优秀企业和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在这里提出几点改变、创新商业模式的方法进行探讨。

一、从企业整体运作层面探讨

企业拆分法。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在一个新公司的推广与运用要比老公司容易得多。这是因为新公司一切全是从零开始,老的公司有老的商业模式,包括老的企业文化,老的组织结构,最糟糕的是老员工的老思想和行为习惯。改变是需要渐进,这个过程消耗了太多精力与成本,最后有可能标准或模式执行变形,结果走样。解决这种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成立一个独立运作的分公司,自成一体,独立运作。市场开发、销售完全独立于旧体制、旧系统之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原有的优良资源,包括资质、人才、经验等。总公司在新公司成立与发展中给予大力支持,让分公司充分发展和壮大,培育成为总公司的典范,宣传的亮点。与此同时加大力度在总公司进行内部管理改革,向新公司看齐,拉近彼此的距离,最终完全协同。这种办法比较干脆,简单。缺点是仍会有一些不良传统和风气渗透,老员工就业机会要减缓,可以先洗脑,再进入。

强强联合——联合体。加入金钥匙物业联盟,经过系统的培训和服务体系认证,可以使企业学到更多国际先进的酒店式服务;与专业公司联盟,将自己的弱项承包给优秀的专业公司,同时利用自己的强项与其他公司联盟,强强联合。

加盟法。类似于连锁加盟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一个企业在拓展外地市场或独立运作项目时运用。这种方式可能在风险评估时要考虑清楚如何进行品质控制和经营风险控制。个人认为,借鉴其他行业有关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可以充分分析与设计,合适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实行。

二、从企业经营层面探讨

清晰企业定位。一个企业在客户中的形象是通过服务来传递的。很多物业管理企业在客户心目中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这与她没有一个市场清晰定位有关。尽管很多企业知道自己的长处所在,由于没有“技有专攻,做其所长”,在各类项目上普遍撒网,四处出击,无可圈可点之处,长处也无处可“长”,最后就落得默默无闻,毫无市场竞争力。企业定位应该专攻企业所长,将企业所长发扬光大。从管理、服务到宣传都将其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去培育,成为企业形象的标志。对国贸物业来说,大厦的设备管理就是企业所长。国贸大厦二十多年的正常运转离不开优秀的设备管理。大厦设备间的参观可以告诉人们,国贸物业设备管理的优秀,二十多年楼龄的心脏还是那么有活力。这是国贸人的骄傲。宣传特区改革开放的标志——国贸大厦,走设备管理专业化道路,走写字楼管理服务之路,这才是国贸之路。

职业经理人经济承包制。具体方式是管理项目责任承包,利润作为工资奖励分配,政策倾斜于职业经理人。让员工明白,只要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比较适用各种相对独立的项目,便于管理与控制,具有普遍意义。

物业服务集成商模式。目前许多企业在试行,也有许多行业人士推崇该方法。服务集成商的作用和职责就是制定服务标准、管理标准,并代表业主按着相应的标准将专业服务项目分包给各社会专业服务公司完成,负责落实、监督、验收。这种新的模式最大的优点是:集合社会优势资源,提升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

三、从企业管理与服务手段层面探讨

“2-1>2”,在内部管理上创新。定岗定编时,两个岗位,如果一个人可以完成,安排一个人兼做,效果会好于两个人做。这种方法在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富裕人员可以培训再就业。

技术创新。由于物业管理费普遍太低,物业管理成本、成本再成本是很多企业考虑的主要问题。通过物业管理的前期介入,说服开发商多增加一些投入,通过增加技术手段,使保安执勤中,通过监控探头、红外门禁、楼宇对讲、电子巡更、巡逻车等智能设施,形成以技防为主、人防为辅的新安全防范模式;通过机械化清洁设备的运用大量减少人力,从而达到节约劳动力,减轻企业人力成本压力的目的。

简化服务内容。建立与项目特点、管理费标准相符合的服务标准。通过广泛的宣传与业主沟通,达成一致意见。在不调高管理费标准的情况下简化服务内容:如减少楼层清扫次数、以保洁为主;不设楼层垃圾桶,以垃圾自清为主等,保证服务效果,减少清洁人工成本,提高运营效益。

服务内容创新。单一的物管收费是非常危险的。物业管理企业应该不断拓宽自己的经营渠道,单纯地靠物业管理收费支撑企业的生存很困难。对此,很多企业开辟广阔的赢利空间;利用物业管理服务特有的资源开展多种经营,象送水、家政服务、网上订购等,既为业主谋方便,又能获取一定的利润,这也是做好物业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充分利用网上平台服务。物业管理服务与现代网络平台的结合,应该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现代人的生活与网络已经密不可分。目前的物业管理服务并没有真正将计算机网络平台应用起来,传统式服务的物业管理服务在利用网络平台方面缺乏主动性和密切性。大多数企业仅仅限于网络宣传、网络公告,甚至不如小区业主利用社区论坛建立邻里关系和沟通家居信息那么广泛。

服务标准差异化,执行标准化。大部分物业公司都进行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大多数公司也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工作服务标准。很多时候标准制定与实施存在脱节,没有很好地运用成为服务中的标准。主要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标准有,实用性不强。如:大厦的清洁标准用在小区里,几毛钱收费与几十元管理费的物业标准区别不大。另一种情况是:标准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造成所服务的项目效果各不相同,客户的感受也不同。好的标准没有起到品牌宣传的作用。

创新思维。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它的最大障碍还是来自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为

商业模式创新背后所要改变的是整个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包括组织、流程以及人的行为方式。所以商业模式创新,首先是需要企业家思维创新,要自我超越。领导团队的领导能力必须要提升。

以上谈到了很多创新的观点与方法。个人认为,方法不在于多,突出一点就好;商业模式不在于新,适合自己最重要;实施不在于快,执行中不走样才是关键。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企业应该采取何种商业模式,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重要的是,企业是否开始行动了。

下载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物业管理企业的创新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企业创新管理之路

    论企业创新管理之路在不同的时代,不论是企业,或是各类行政部门,大至一个国家,都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以确保它的正常运行。众所周知,不同的部门所需要的管理方式也不是那么整齐划一......

    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创新

    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管理创新 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发展,国外先进物业管理企业的进入,中国未来物业管理行业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物业管理企业如何良性发展,如何在激烈的竞争......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走创新之路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走创新之路【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凝聚力,甚至影响着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的生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

    物业管理的电子商务之路

    物业管理的电子商务之路在很早以前,有人就在议论探讨物业增值服务,不少企业意识到物业企业的社区就是一座还未被挖掘的金山,有少许物业企业看到这其中的发展前景,率先做起了物业......

    方案物业管理创新

    二、物业管理创新的内容 一般认为,创新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是指不断应用先进的思想、科学的方法、新颖的技术,将过时落后的东西取而代......

    4定稿-走精细化物业管理之路范文合集

    走精细化物业管理之路——广州极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文心先生访谈编者按:日前,本刊记者在外界了解到广州极享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礼仪服务、安全管理、快捷服务、环境卫......

    品牌化物业管理发展之路

    品牌化物业管理发展之路品牌化发展是物业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物业管理是从原来的住房福利化管理转向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和经营型的管理,其最终本质和结果就是进行市场化管......

    整体橱柜企业稳步前行发展走创新之路

    橱柜市场竞争激烈,橱柜企业想要在品牌之林中脱颖而出,就必然要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不过不管橱柜企业制定了何种目标对策,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产品、品牌和企业管理中去。爱嘉尼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