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阳泉西环高速公路LM1合同段
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阳泉西环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三年四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演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保障广大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山西省重点公路工程建设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本预案的指导思想是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信息畅通、反应及时、措施果断、科学防治、加强合作的原则,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时,项目部各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动员应急力量,有效地实施预防、控制、救治措施,及时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蔓延,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和维护项目部的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1、对项目部员工进行突发事件预防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认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2、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监测和预警,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或出现突发事件的迹象时应立即报告,并迅速开展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和处置,及时控制事件的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3、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对危重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及时转上级医院进行抢救,尽量减少和控制突发事件对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4、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要及时报告,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积极采取预防、消毒隔离和控制等紧急措施,对有关人员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和控制交叉 感染,防止疫情扩散传播。
三、预案启动条件
凡发生下列情况,即启动本预案:
1、发生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或者疑似甲类传染病,以及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疾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2、出现传染病暴发疫情,即在本校同一局部区域,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传染病病人;
3、出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疾病;
4、出现集体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
5、出现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
四、组织领导
1、项目部成立“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突发事件处理的统一领导、指挥、决策,调动相关力量进行紧急处置;负责传达布置上级指令,提出贯彻措施和相关要求;负责对突发事件预防的领导与管理。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发布动态信息;负责突发事件防控的阶段总结和报告;
2、项目部成立“卫生健康安全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突发事件的有关处理工作:
①综合协调组。负责项目部单位部门之间、各工作小组之间的综合协调;负责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报告、协调。
②预防控制组。负责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分析上报;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处理。
③医疗救治组。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医疗救治工作;做好传染病人的疫情报告、隔离消毒等相关处理工作;对需要转院的病人做好转院、转运时的医疗安全及个人防护工作。
④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药品的采购、调配、供应;保证突发事件处理时的水、电、车辆等相关物资的供应、调配工作。
⑤安全保卫组。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相关区域的安全保卫、警戒工作;负责流动人员的调查管理等工作;参与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⑥宣传教育组。科学、广泛地宣传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及时准确的地向 师生发布相关政策、法规和项目部有关规定;及时收集、整理、编辑、发布先进典型事迹。
⑦办公室。由项目部抽调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及时收集、整理、上报突发事件的有关情况,发布动态信息;负责突发事件防控的阶段总结和报告。
五、突发事件的报告和通报
任何部门及个人一旦发现突发事件,应立即向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按照有关规定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由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授权办公室,将突发事件发生的准确信息向员工发布。
六、应急措施:
1、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发生的报告后,应紧急调动各工作小组力量赶赴现场,各工作小组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做好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初步调查情况,对突发事件发生的类别、性质、严重程度进行初步判断,现场指挥如何进一步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并在2小时内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预防控制组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赴现场采取以下措施:
①对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伤害的人员、范围、后果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认真的调查并做好记录,及时分析汇总,向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②在调查处理过程中一旦发现造成突发事件的可疑因素,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控制可疑水源,通知有关部门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的中毒食品,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对中毒食品、可疑水源取样留验,对中毒现场进行终末消毒及相关处理。
③如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必须立即将病人就地隔离治疗;迅速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决定对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或相关处理措施;对易感人群采取应急预防接种、预防性服药或其他群体防控措施;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对员工食堂、宿舍、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的通风、消毒工作。
④根据传染病流行的疫情情况,向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 小组”提出限制人群集聚的活动或停工等建议和意见,最大限度地防止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3、一旦发生上述突发事件,积极救治的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求得帮助、指导和技术援助,必要时采取相关知识的紧急培训工作,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和能力。
4、宣传教育组应结合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临床特点,通过电视、网络、板报、标语、校报、传单等各种形式广泛地进行有关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必要时举办各类骨干培训班,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将预防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并以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做好解释工作,防止引起恐慌等心理反应;及时将国家的政策、法规和项目部有关规定向师生发布;及时收集、整理、编辑、发布处理突发事件工作中的先进典型、事迹。
5、安全保卫组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现场,维持秩序、保护现场、保证交通道路畅通;对重大中毒事件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并配合做好中毒源的调查和毒源、毒物的安全管理工作,如需进行毒品的检测分析,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并配合做好样品的采集、送样及病人的安全运送工作。
对重大疫情配合做好疫点、疫区的封锁和戒备工作;加强校园门卫管理;与基本建设处、房地产管理处共同对校内各类出租房屋和基建工地的暂住、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和监控;加强网络信息的监控管理,对蛊惑人心、不利稳定的信息,及时进行清除并追查信息来源。
6、发生突发事件的院系或单位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成员,要立即赶赴现场,服从项目部“卫生健康安全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7、处理好突发事件有关善后事宜,并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为了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常备不懈,平时要大力开展卫生健康安全教育,利用各种形式普及卫生防病知识,特别是预防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方面的知识;做好传染病的监测、预警、防范工作;经常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熟悉和掌握常见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隔离期限、防护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对传染病的识别能力、诊治水平,提高对突 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自身防护能力;平时要经常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的检查工作,加强对项目部食品卫生、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实验卫生等监督检查,定期对餐饮从业人员进行体格检查,及时查找隐患,防患于未然。
七、典型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1、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食入被致病性细菌或细菌产生的毒素所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一种急性食源性疾病。细菌性食物中毒与不同区域人群的饮食习惯有密切关系。我国人民食用畜禽肉、禽蛋类较多,以门氏菌食物中毒最多。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主要是由于气温高,适合细菌的生长繁殖。另一方面人体肠道的防御机能下降时,易感性增强。但在冬季,当被污染的食品保存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细菌大量繁殖,也可导致食物中毒。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蛋类、奶类等,尤以病死牲畜肉为常见。植物性食品,如剩饭、糯米凉糕、豆制品、面类发酵食品等,亦可引起。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表现以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一般在进食后2~12小时后出现。开始时表现为发烧、头痛、恶心、无力、全身酸痛,以后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一般2~3天即可恢复,重症者经输液抢救,1周内也可康复。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一般较低,恢复快,预后良好,但年老体弱者如抢救不及时也可能造成死亡。
预防措施:
(1)严禁食用病死的牲畜肉。
(2)严格执行生熟食品分开制度,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相接触,6 同时避免接触生熟食品的工具容器的交叉使用。
(3)彻底加热食品。
(4)妥善保存熟食品,剩食品用前应充分加热。
2、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属化学性食物中毒。亚硝酸盐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结晶,味稍苦且咸,外观颇似食盐。它能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人摄入0.2~0.5g即能引起中毒,3g即可使人致死,是一种剧毒品。某些叶菜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新腌制蔬菜、若井水中均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大量食用后,某些肠道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氏菌、枯草杆菌等)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便可引起人的急性中毒,即“肠原性青紫症”。
中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误食。因标志不明显,被当作食盐误用。(2)污染。如用盛过亚硝酸盐的器皿装面粉。
(3)天然食物变质。新鲜蔬菜、海产品、剩菜剩饭旋转时间过长,被细菌污染、利用后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4)某些地区的水或不洁锅盛放的隔夜水中含较多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人饮用后可引起中毒。
(5)新腌制的菜类。腌制2~4天后亚硝酸盐开始增高,7~8天达高峰。
中毒表现:多在食用后1~3小时发病,其主要症状是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出现紫绀等皮肤缺氧的表现,并有头晕、头痛、心跳加快 等症状。重者可有昏迷、痉挛、大小便失禁,最后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预防措施:
(1)不吃腐烂变质的蔬菜。
7(2)不饮用苦井的水。
(3)不吃存放过久的熟菜或新腌制的菜(约20天左右腌透)。(4)注意食堂的卫生、清洁,盛放食品的窗口要干净并标识清楚。
(5)存放亚硝酸盐不准散装、散放,并应有明显标志。
3、菜豆中毒
菜豆中毒属有毒植物食物中毒。菜豆中的含毒成分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红细胞凝集素有关。中毒者多有进食未烧透的菜豆史,以胃肠炎为主要中毒症状,少数病人有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症状。该中毒病程短,恢复快,一般无需特殊治疗,1天内即可恢复健康。不宜火焊后做凉菜。即使炒食,也不要贪脆或颜色好看,应彻夜加热炒熟,方安全可靠。
4、毒蘑菇中毒属有毒植物中毒
主食后的中毒表现较为复杂,通常表现为胃肠炎症状、神经精神症状、溶血症状、实质性脏器受损症状及类植物日光性皮炎症状等。
觉的毒蘑菇中毒类型如下:
(1)速发型毒蘑菇中毒,如毒蝇伞等。
(2)迟发型毒蘑菇中毒。这种类型的中毒常在胃肠症状之后出现假愈期,然后突然回生出现肝肾等脏器操作的症状。因此,对同时进食而未发病者应视为发病者对待,以免发生意外。
预防措施:食品采购员必须熟悉掌握各种毒蘑菇的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提高鉴别毒蘑菇的能力。
5、发芽马铃薯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属有毒植物食物中毒。马铃薯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食物,由于保存不当多在春季发芽,其幼芽及芽眼部含有大量的龙葵碱(龙葵素),人良入0.2~0.4g即可引起中毒。
预防措施:
(1)马铃薯应贮藏在低温、无直射阳光的地方,或用沙土埋起来防止生芽。
(2)不吃发芽和黑绿色皮的马铃薯。
(3)加工发芽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芽眼及芽周部分。(4)龙葵碱遇酸分解,烹调时可加少量食醋。
八、发生卫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如发生卫生事故应立即组织人员送受伤者到医院进行抢救,项目部要不惜一切代价配合抢救。
2、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要立即封存并取样食品送卫生部门化验。
3、查清事故原因,并立即调查该工人24小时内食用过的食品及来源地,如为外面的食品引起中毒事故,则应马上报告上级有关部门,以免造成更多人的伤害。
4、对不明病因的突发病,要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然后急送医院进行抢救。
阳泉西环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部
二0一三年 四月
第二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小营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
荣获上城区2013洪涝灾害应急演练综合考评第一名
已经过去的“菲特”台风让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经受了此次强台风的考验,同时更给公共卫生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敲响了警钟。
10月29日中午12时31分,随着一通仓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上城区201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序幕。6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动队约五十余名应急队员参加。其中我中心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动队13名队员接到指令后,立即整装待发赶赴演练现场。
此次由上城区疾控中心组织组织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演练以上城区发生重大洪涝灾害为背景,采取拉练的形式,从应急反应能力、物资准备和疫情处理的现场操作(包括灾后疾病监测现场操作、消杀理论、采样检测理论和健康教育操作技能测试)等方面综合考评。小营中心应急机动队表现优异,荣获综合考评第一名。荣誉的取得和大家平素的训练、充足的准备以及队员们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分不开。
今年中心进一步充实壮大了应急机动队伍,根据上级要求及时制定了演练方案,由中心主任为队长、分管主任、街道爱卫办主任为副队长负责此项工作,从健康管理科、预防保健科及检验科挑选多名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队员为队员,负责具体实施事宜,通过平时认真研究演练方案、训练热情饱满、精神面貌抖擞,充分利用中午、晚上和双休天等休息时间加紧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前期刻苦努力训练的基础上,演练当天,队员们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圆满地完成了此次演练任务,获得了区卫生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和提高了小营中心对疫情的应急处置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提高参练人员应急业务技能,从而建立一支拉得出、能打仗的卫生应急队伍。更重要的是,为今后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
第三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建昌县中医院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为提高建昌县中医院片区卫生系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综合应对能力,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葫芦岛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昌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昌县中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建昌县片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应急预案》等的规定和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演练目的提高建昌县中医院片区卫生系统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急指挥、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援的应急综合处置能力,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减少人员伤亡和伤害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组织领导
应急演练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组建应急演练指挥中心,中医院院院长任总指挥,负责片区演练工作的组织,分管公共卫生的副院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应急演练工作的具体实施和安排。
三、演练形式
采取综合演练形式,按照应急演练指挥中心安排的演练方案进行模拟演练。演练前,参演人员必须复习好各自专业的操作规程,按照要求认真进行综合演练,达到预期演练目的。
四、演练内容
演练内容由建昌县中医院中心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片区具体情况需要,决定在突发传染病疫情、突发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食物中毒、突发交通事故等方面中选取一个项目进行演练。
演练中把协调指挥、快速反应、现场处置、病人转运、医疗救治、消毒隔离、自我防护、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学调查作为重点演练事项。
五、演练时间和地点
演练时间不定,由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根据片区实际情况决定,每年进行1—2次;演练地点在演练前临时决定。
六、参加演练的单位
建昌县中医院中心卫生院。
七、演练经费
片区医疗单位自筹部分资金,争取当地政府的支持,给以投入部分资金,再面向社会争取部分赞助资金。
八、总结评估
按照演练项目对应的应急预案要求,对每次演练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内容主要为:演练事件概况、现场处置情况、患者救治情况、各项措施的效果、应急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及提出改进的措施。
第四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脚本
石棉县2012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应急演练脚本
背 景
2012年11月16日下午2点,接X医疗单位电话报告:发现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3人,病例均有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并且3人均因为同学关系于11月月15日与一名在绵阳X中学就读初中同学有过聚会,听说该同学是因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放假回石棉。经X医院医生会诊分析,认为此事件为一起疑似甲型H1N1流感疫情,立即报告县CDC请求调查处理,并将3名学生留置在隔离病房。
场景一 疫情报告
一、时间:2012年11月16日下午2时10分
二、地点:县疾控中心办公室
三、场景内容:县疾控中心值班电话铃响,值班人员接听(电话8862015或8860072): ——你好,县疾控中心吗?
——X报告:我是X医院X医生,今下午在接诊病人中发现3人均有发热、咳嗽、头痛、咽痛等症状,并且因为是初中同学关系,3人均在11月15日与一名在绵阳X中学就读同学有过聚会,听说该同学是因学校发生甲型H1N1流感疫情放假回石棉。现在3名学生体温都是中度发热、病情不重,现在留置在医院病房内等待处置。
(1)县疾控中心值班人员详细询问并记录报告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及联系方式,疫情概况、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和已采取的措施;
(2)疫情值班人员迅速向中心主任汇报,由中心主任向卫生局报告,报告信息完整。
四、现场评估要点:报告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
场景二 应急响应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2时50分
二、地点:中心主任办公室、疾控中心应急物质准备间、各科室和报告X单位。
三、场景内容:
1、中心主任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由中心应急办公室主任迅速组织应急队伍,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理。
2、应急办主任立即组织流调组、消杀组、检测检验组人员到达现场,穿戴好防护服(二级防护)。
3、到达现场后,打开所带物品,评估组人员对各组所带物品检查是否齐备,并记录。
三、现场评估要点:响应及时性、应急人员组成、应急物质携带齐全性、应急人员穿防护服是否符合要求。场景三 流行病学调查和现场处置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3时
二、地点:X报告单位
三、场景内容:
1、流调人员与临床医生取得联系,核实疫情,了解初步情况。
2、划定疫点,进行标识和警示。由流调人员和消杀人员实施。
3、流调人员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让病人戴上口罩并测量体温,填写《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和密切接触者调查表。
4、完成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提出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管理,疫点处理等防控措施。
四、现场评估要点:疫点划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场景四 采样与检测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3时20分
二、地点:X报告单位
三、场景内容:
1、病房内3名学生在各自床位上。
2、检验组人员对病人进行咽拭子,包装样品。填写采样登记表。
四、现场评估要点:采样规范性、样品包装和运输。
场景五 疫点消毒处置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4点10分
二、地点:X报告单位院坝、接诊室、病房、X学校操场、教师和单位大楼外。
三、场景内容:
1、消毒人员现场配药过程。
2、消杀组根据流调组划定的疫点,设置警示标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用手提式喷雾器进行院坝、接诊室、病房消毒,再到学生学校用电动超低容量喷雾器进行操场消毒,及手提式喷雾器进行教室、过道消毒。
3、应急人员返回后,人员、车辆等消毒处置。疫点消毒工作完毕,对消毒人员穿着的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4、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记录。离开疫点前,嘱咐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四、现场评估要点:药物浓度、消毒情况。
场景六 防护用品穿脱
一、时间:2012年11月X日下午5时10分
二、地点:中心大楼大厅
三、参加人员:各组1名人员参加
四、现场评估:各组人员穿脱防护服规范性。
二0一二年十一月
第五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方案
为检验我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实战意识,加强应急训练,锻炼处置队伍,检查备战状况,查找疏漏,及时整改。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危害,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保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与生命安。我院提出演练计划报请院委会批准,准备进行一次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为做好本次演练,特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领导
成立以科长为组长,其他相应的医务人员为成员的突发事件实战演练工作组。
组 长: 成 员:
二、职责分工
演练总策划: 演练评估: 物资准备:后勤科 现场秩序维护:
三、预期目的
(一)考核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
(二)了解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工作程序及技术要求的掌握程度;
(三)考验医疗机构的应急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四)检验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疫情处置的知识储备及传染病疫情处置流程的掌握程度;
(五)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尽快进行完善。
四、演练要求
(一)本次完成参加演练人员动员、培训工作。
(二)提前做好演练物资与演练场地准备。
(三)提前做好演练宣传工作,以免发生不必要的群众恐慌。
(四)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维护演练现场秩序,保证演练安全、顺利进行。
五、参加演练人员
(一)现场指挥:
(二)发热预检分诊台:
(三)发热门诊接诊与病例隔离治疗:
(四)疫情报告:
(五)疫点消毒:
(六)模拟病人:办公室派两名工作人员。
(七)现场照相:
六、演练物资准备
(一)专业参考资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二)通讯器材:电话、移动电话、电脑;
(三)现场文书:电话记录、病历、处方、化验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单等;
(四)取证器材:照相机等;
(五)发热预检分诊台:体温表、口罩、工作帽、手套、消毒物品(84消毒液、0.3-0.5%碘伏消毒液、消毒液盛放容器、含氯溶液测试试纸)、洗手设施、预检分诊登记本、健康教育宣传单等;
(六)发热门诊及隔离病房:体温表、口罩、工作帽、血压计、听诊器、手套、套鞋、消毒物品(84消毒液、0.3-0.5%碘伏消毒液、消毒液盛放容器、含氯溶液测试试纸)、喷雾消毒设施、毛巾、拖把、紫外线灯、洗手设施、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传染病报告卡、紫外线/臭氧空气消毒记录表、疫点消毒记录表、健康教育宣传单等。
七、演练
演练背景
门诊医师接诊病人,发现患者疑似传染病人。场景设计
场景一:发热预检分诊台 发热预检分诊流程演练。场景二:发热门诊与隔离病房
一、发热门诊接诊流程演练。(另含传染病病人登记与传染病报告卡填写)
二、病例转送隔离病房隔离治疗。场景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现与报告流程演练。
二、报告方式:电话报告。
三、报告时限:自发现第1例病例2小时内报告。
四、报告的主要内容:事件名称、事件类别、发生时间、地点、涉及的地域范围、人数、主要症状与体征、可能的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事件的发展趋势、下步工作计划等。
八、演练结束
(一)由院长宣布本次演练活动结束;
(二)整理演练器材、设备,清理演练场地;
(三)对本次演练进行经验总结,查找应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尽快进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