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社会治理典型材料
古州镇丰乐社区社会治理典型材料
古州镇丰乐社区位于榕江县城南端,与城关场坝社区紧邻,含丰乐村、头塘村、杨家湾村和生态移民安置示范区,国土面积14.6平方公里,2012至2013年完成以摆王、摆拉为主的770户3100人生态移民整村搬迁后,目前共有3753户13400人,5个党支部82名党员,现有社区工作人员6人,网格管理员9人,设有楼长57人。丰乐社区虽是2012年12月新成立的生态移民安置示范区,如今却是全州、全省的平安社区示范点、生态移民安置示范点和“创建廉洁社区”示范点,曾在中央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播出和报道过。丰乐社区在社会管理工作中,由于上级领导重视,思想宣传到位、组织机构健全、各项制度完善、保障措施得力,充分调动和依靠广大居民共同参与治安防范,社区治安秩序良好,居民安全感普遍明显增强,打造“平安社区”已见成效,构建了一个和谐稳定的居住环境。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面落实综治责任制。
丰乐社区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放在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纳入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做到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统一落实,切实把建设社会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建立了以“综治例会”为形式的综治、“平安创建”工作汇报、研究制度,综治领导小组坚持每月度召开综治例会一次。二是建立健全综治领导机构。按照上级综治部门的统一要求,我社区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综治和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健全了治保小组、民事调解、普法、帮教小组、治安巡逻、法律咨询室等组织,综治维稳工作站、调解室、群众工作室、警务室有固定办公地点,办公设备齐全。三是落实综治目标管理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要求,采取了“书记、主任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干部具体抓,居委全体成员划片包干共同抓”的工作责任制,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具体的工作机制,真正把综治创安工作落实到具体人身上。
二、加大投入、保障有力、筑牢基层综治阵地。镇党委、政府在“人、财、物”上优先向丰乐社区各项工作倾斜,为社区配备了电脑16台、打印机3台、投影仪2台。一是社区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站。并实现六有,即:有一块牌子、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有一个办公场所、有一套工作制度、有一支巡逻队伍、有一块宣传阵地,从而进一步整合农村治安资源,使治安巡逻、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安置帮教,法制教育、平安宣传等各项工作在基层得到进一步落实。二是在我社区头塘村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坚持每月召开本辖区治安形势分析会议一次,每月坚持开展以治安防范、法制教育、卫生清理等为内容的创建活动,使综治、平安建设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认真落实排查调处责任,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2014年全年共发生民事纠纷13起,调解13起,调解率达100%,成功13件,成功率达100%。四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2014年没有发生民房火灾、爆炸等事故,在节日期间,居两委人员坚持轮流值班,以全面加强社区节日安全保卫工作。五是建立释解教人员帮教工作,重点做好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人员的帮教、管控工作。组织开展以包教育、包管理、包转化为主要内容的集中帮教活动,大力推广“二帮一”行之有效的办法,切实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两年来社区共接收刑释解教人员12人,接回10人,帮教12人,帮教率达100%。
三、加强防范,群防群治,营造平安和谐环境 基础防范,提高治安防范水平。2013年3月,丰乐社区警务室正式挂牌成立并投入使用,警务室配备两名干警、两名协勤,安装报警求助电话1部,配置必要的器械和防护器材、办公用具,有效推动了辖区治安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丰乐社区警务室的建立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对构建“社区筑平安”,进一步提高治安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设置社区警务室后,派出所将进一步加强对社区警务工作的领导,加强与社区保卫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坚持完善合作机制,加强对包片民警的培训教育,提高包片民警的综合素质,社区居民可在家门口获得民警帮助,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
全民共防,联动织网良好格局。为了提高本社区的治安能力,自2012年起,先后组建20人治安联防队。按照“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发挥效能”的要求,健全巡逻队组织、加大对治安联防队的培训力度。在队伍建设中,治安巡逻队以社区治保主任为队长,社区楼道长为成员,制订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治安巡逻队出勤、值班、休息、奖罚制度,使治安巡逻队工作有章可循、有文可依,提高办事效率,从而组建了一支有较强凝聚力、威慑力和战斗力的治安巡逻队伍。治安巡逻队制定了常规巡逻和重点时间段巡逻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日常的巡逻中突出重点,任务明确。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治安巡逻,协助民警加强暂住人口与租赁房屋规范化管理,对村外来人员的基本情况登记造册,督促其办好暂住证和私房出租户办理相关手续,外来人口和私房出租户登记率达100%。充分发挥了巡逻队员在发现犯罪、打击犯罪、预防犯罪诸多方面的作用。
科技防范,共同捍卫自身安全。在廉租房小区全部配备楼栋长和楼道长,由楼道长兼任“十户长”。“十户联防”信息系统平台将居住相邻的用户用信号紧紧联系起来,即每十户组成一个群组,当群组中任何用户遇到紧急情况时,拨打联防群组报警号码,其他相邻用户便会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求助信号。同时,该报警系统将同步上报至联防管理平台,实现监控区域内的联防警讯信息共享,并及时向联防队员、区内家庭以及联防治安管理机构发出预警,有助于农村治安防范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十户联防”,增强了村(居)委会的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控的能力,编织了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化科学防范的管理体系,起到了一家求助,多家支援的效果,为辖区治安管理提供了更有效的防卫武器,筑牢了基层综治工作的第一道防线。
四、创新管理,网格服务,努力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丰乐社区在创新社会管理中,积极探索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实施“社区有网、网中有格、格中定人、各司其职”的“一格一员”管理模式。将社区划分为10个网格,经过层层严格选拔,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责任管理员,并保证经费投入,县财政把网格员工资纳入预算,确保网格员每人每月1500元工资到位。同时,出台定人、定责、定岗、包网格“三定一包”责任制,要求网格员要做到“三知三掌握”,三知即知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知家庭成员就业情况、知家庭成员遵纪守法情况;三掌握即掌握社情动态、掌握高危人群、掌握热点难点问题。在工作中,网格员通过发放便民利民卡、网格员名片等,听取群众意见,全面采集网格区域内各类信息,建立民生、计生、卫生等6类服务台账,将重大社情民意及时向社区、镇党委政府反馈;同时在社区公开栏公开网格员管理区域及联系方式,网格内群众可致电咨询、预约所需办证服务、民政优抚、培训就业等各项服务,网格员一站式全程代理。社区网格员“零距离”的便民服务,让群众跑腿变为干部跑腿,有效的提升了群众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社区创新管理服务机制后,“社区居民的琐事难事烦心事找社区网格员”已成为居民的习惯。2014年,通过网格化管理,社区共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00余件,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切实解决并村后“人难找、事难办”等突出问题,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五、丰富生活,提供就业,建设精神文明的特色社区 为使生态移民能迁得进,住得好,有保障,县委县政府、县生态移民办和古州镇党委政府坚持“2+5”生态扶贫模式,一方面加强移民的技术技能培训,转变他们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致富的能力和信心;另一方面积极创造就业机会,通过公益性岗位、进厂务工、微型企业扶持等形式,千方百计为移民创造增收。如家住丰乐安置点B11-1-301的石岩付,一家4口人,他和妻子两个人在宇泰木业务工,一个月收入6000元以上,家住B13-2-104的龙天保,在福兴达砖厂上班,妻子和他每月共6000至7000元的工资;龙开伍和妻子在蔬菜基地务工,公司包吃包住,固定工资1500元,每月也有3000元的纯收入。2013年度丰乐社区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428元,其中有50户以上超过7000元,与搬迁前实现翻番。
社区文化建设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精神支柱,是组织居民共同参与建设和谐社区的重要途径。为使社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社区定期组织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成立了一支25人组成的丰乐社区文艺宣传队。每逢民族节日,文艺宣传队通过文艺演出的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安全防范、禁毒禁赌等知识,使群众的法制意识在潜移默化中的到增强,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和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勾画出了邻里共享和谐幸福的生动画面,发挥了基层精神文明阵地作用。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社区基础建设上,加大社区硬件设施投入力度,高标准配置的社区服务中心及社区文化广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社区办公、活动用房面积达220平方米,室外健身活动场所1处,让社区居民有场所、有设施开展娱乐健身活动。
社会治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丰乐社区在社会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始终把群众满意度和安全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作为社会治理的突破口,在服务中实现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靠服务来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人民群众自觉接受管理、主动配合管理、积极参与管理。如今的丰乐社区,正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平安和谐的居住环境、廉洁高效的社区形象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社区党建+社会治理汇报
党建+社会治理
我社区在街道的领导下,在居支两委的具体指导下,切实加强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强化对社会管理理念、方式方法的创新,坚持“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网格为单位,“网格化管理、心连心服务”,使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和新进展。
一、工作汇报
1、加强学习,搞好宣传,提高认识。办好法制宣传栏,让群众读法、知法、用法,在安全宣传月活动中,在居民区内发放安全知识手册、消防安全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对扫黑除恶等内容进行宣传,让群众懂得创建平安社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一年来,我们共与、等部门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 次活动,使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自觉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利,构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
2、在矛盾排查调处上,我们坚持“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对能够当场化解的及时进行了化解,防范事态扩大造成重大矛盾纠纷。对不能够及时化解的明确了包案人、包案对象,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做到小矛盾纠纷就地调处不出网格,大矛盾纠纷调处不出社区。搞好群众内部调解工作。调解多起邻里纠纷,对邻里纠纷及时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努力提高调解成功率。特别是对惠民小区供暖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纠纷,社区领导及时联系供暖公司相关负责人,组织双方进行问题分析座谈调解,成功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
3、开展辖区安全生产大检查,排查了辖区内的非法经营情况,检查了惠民市场、星艺幼儿园等人口密集场所。针对辖区内各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防范措施,防火安全设施等进行了检查,宣传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对不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与整改,并与各单位签定了安全责任书。
二、下一步打算
1、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在全网格内继续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动员居民群众力量,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工作,同心协力,创建“平安兴建”;
2、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摸排调处工作机制,及时妥善解决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特别要处理好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和各种社会矛盾。
3、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便民服务工作。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宗旨,按照 “联系群众、掌握民情、改善民生、解决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思路,整合资源、社网并举、务求实效,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搭建 “网格化”管理平台。
第三篇:2022年关于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2022年关于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市区以社区党建为引领,以社区自治为核心,通过“建强社区党建、完善社区服务、抓牢社区治理、繁荣社区文化”四大举措,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将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现将有关做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区共有个街道办,辖个城市社区,居民人,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党员人,社区工作人员名,岁以下干部人;大专学历人,高中及中专学历人,妇女干部人;有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区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治理、民主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上台阶、上水平,被评为省基层治理十佳示范区。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建强社区党建,筑强自治堡垒。
强化班子建设。按照“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建好一支队伍”的总要求,大力实施“领头雁”工程,突出选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的优秀社区支部书记,真正把社区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积极探索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模式,采取“支部+党小组”、“支部+院落(楼栋)”、“支部+网格”等模式,有效扩大社区党组织覆盖面。目前,全区个社区党组织书记全部选派到位。其中,岁以下人,占%;大专以上学历人,占%。强化待遇保障。大力实施基层党建“七新行动”,提出了“月报酬+年奖励”的村(社区)干部工资报酬逐年增长机制,增长金额与任职年限、考核表彰等直接挂钩。目前,区社区干部每月报酬最低达到元,最高达到元,每月增加了元,个别社区干部月报酬达到元以上。强化阵地建设。采取新建、改建、扩建、划拨、购置等方式,大力推进社区服务阵地“七个一”标准建设,不断规范社区服务阵地,逐步解决社区服务阵地不足问题。目前,已新建社区服务阵地个,整合政府闲置公产解决了个。(二)完善社区服务,打实工作基础。
社区服务特色化。按照“+N”社区党建工作模式,对基础条件好、地理位置适中的社区,集中力量,整合资源,着力建设成辐射周边的“中心社区”;其他社区分别按照“一社区一特色,一社区一主题”的要求进行培树打造,初步形成特色鲜明、立体覆盖的社区党建品牌。如:市西街道社区以“颂善”为党建主题,传颂国学经典,弘扬“善”文化;街道望城社区以“守望·诚信”为主题,通过实施“五抓五促”五大工程,努力建设和谐社区;市东街道社区搭建“”社区服务平台,实现社区服务的无缝衔接。社区服务智能化。以街道社区作为试点,依托“互联网+”,推动大数据服务应用,探索构建设施智能、管理精细、服务便捷的城市“智慧社区”。共投入余万元开发以“一平台、一中心、N系统”为框架的智慧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建立“九大系统”(社区党建系统、社区政务服务系统、物业服务系统、手机智能门禁系统、老人智能腕表、社区电商系统、邻里社交系统、社区安全系统、五城同创系统),不断提升了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目前,街道兰苑“智慧社区”基本建成,下步将在全区逐步推广应用。社区服务规范化。以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大厅为主阵地,推进“一窗式受理”服务,建立一般事项直接办、特殊事项承诺办、重大事项联合办的“三项式办结”服务机制,积极推行电话预约、上门服务、代办服务、办结邮送等便民服务方式,提高办事效率。社区服务多元化。积极开展社会化志愿者互助服务,建立社区组织扶持,驻区单位和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志愿互助服务新格局,培树了“春之声”、“红色先锋”、“义务巡逻队”等自愿服务组织。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居民服务,重点发展家政服务、燃气、电力等社区服务站点,满足居民便利化生活需求。(三)创新治理路径,抓牢社区治理。
开展共驻共建,着力推进和谐共融。充分发挥驻区单位在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事情共商、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活动共办”的新机制,促进单位和社区工作共同发展,使驻区单位由“局外人”变成“热心人”。如:街道拥军社区通过与市委党校开展共驻共建,结合社区实际,将“书香”作为社区主题,建成了“书香书屋”。实行多方联动,着力改善卫生环境。以开展“五城同创”工作为契机,整合驻区单位、街道、环卫、社区、商户力量,大力开展社区环境卫生专项整治,重点对安置小区、老旧小区等定期集中整治;以小区、楼栋、院落等为主体,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实现社区环境卫生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大力实施社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不断构筑社区内的景观体系。组织居民参与,着力提升自治水平。采取群众推荐和组织推荐的方式,将关心社区发展建设,关注社区公益事业的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等老同志选聘为社区楼栋长,并制定了相关制度、明确了责任义务,充分发挥了社区楼栋长“治安员、调解员、信息员、宣传员”的作用,推进了社区居民志愿者服务与社区管理的有机融合。弘扬传统美德,着力提升社区凝聚力。在社区开展“好公婆、好夫妻、好家长、好子女”等为主要内容的评选活动,以及最美家庭、最美家庭成员、“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充分激活社区居民交往活力,有效提升社区凝聚力。如:麻园街道望城社区通过开展“文明社区·睦邻文化”活动,群众自发组织“长桌宴”等,既弘扬传统文化,又增进了邻里和睦。(四)繁荣社区文化,培育群治氛围。
规范文化阵地。统筹资金集中资源,打造“社区道德讲堂”宣传主阵地个,建好“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条文化长廊”个,用好“图书室、娱乐室、培训室”作为清朗社区文化培育阵地,开展“社区文明户”“五好家庭”“好邻居”评选和“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活动,贴好“光荣榜”“积德榜”“黑白榜”,推进“社区文化大院”建设。创新活动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以各种节日活动和法定科普宣传周、全民健身周等为结合点,发动社区单位、群众文艺团队和居民家庭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覆盖居民人次。整合文化资源。整合社区内各种文化主体,推动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与社区文化有机结合,先后家企业单位到个小区开展了“春风行动”“书韵我家”等联系文化活动,进一步提升社区文明度。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巩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效果。
通过党的宣讲团、“领头雁”工程、+N社区党建等模式,持续营造良好的党建氛围,引导更多的党员志愿者队伍参与基层治理,为周边的困难群众,特别是残障人士开展服务。运用社区论坛、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引导社区居民密切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开展协商活动、组织邻里互助,探索网络化社区治理和服务新模式。二是进一步扩大“五抓五促”工作成效。
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抓手,持续打造基层治理智慧平台。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完善试点小区信息化设施设备。健全互联网服务体系,完善“一平台、一中心、N系统”为框架的智慧信息化管理平台,满足基层治理指尖服务,构建人人参与的社会生活的信息环境。三是持续进行基层治理路径创新发展。
组织开展“一街一品”创建活动,深入挖掘示范小区的治理典型和优势,打造我区的特色品牌,通过总结经验复制和推广,带动其他周边小区的治理工作共同发展。进一步探索“+物业”“+志愿者”联动模式,鼓励和支持更多社会力量加入城区综合治理互助体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格局。仅供参考第四篇: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发言
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典型发言
我县有3个街道、14个城市社区,居民2.76万户7.98万人。近年来,我县围绕城市发展定位,创新实践网络化、智慧化、集约化“三化联动”,着力解决联系服务不深、不细、不优问题,进一步夯实治理基础,扎实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一、筑牢党建堡垒,“网络化”织密治理体系
突出党建引领,画好党建“同心圆”,形成治理“一盘棋”。
一是着力夯实基层基础。
全部社区配强7名以上常务干部。从机关选派14名第一书记,从驻区单位明确兼职委员,铸造精干有序的社区“领头羊”。打造3个红色物业,在物流快递、行业商会等建立党组织,构建社区党组织统领、物业党组织支撑、“两新”组织党组织协同的治理格局。二是强化党员示范带动。
融合“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以176个党小组为主导,设立225个网格,配备222名居民小组长,1506名楼栋长、联户长,一体开展各类社区服务,推动疫情防控、平安创建、环境整治、城市治理等服务“多网合一”。设定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实行党员星级管理,按季开展评选,全面调动党员带头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三是完善群众参与渠道。
推进社区设立道德评议会、互帮互助会、联防联治会等自治组织。完善群众参与渠道,健全管理体制,引导自治组织定期议事,科学制定居民公约,提升自治水平,促进文明和谐。组织、宣传、政法、民政等联合评选红色小区、文明小区、平安小区,表彰治理标兵、文明家庭、平安家庭600(人)户,加强德治教化,激励群众比学赶超。二、衔接线上线下,“智慧化”无限联通民情
依托信息技术,探索“云端管理”,推进建设“智慧社区”。
一是健全诉求收集渠道。
融合政法市域社会化治理,开发社区基层治理APP。依托网格工作触角,收集居民群众诉求,通过大数据研判汇总分类,形成民情台账和问题清单。结合组织生活和“两委”会议,按月召集共商基层治理工作,分析研究对策措施,实行实时跟踪和动态销号管理,推动问题解决落实。二是建好民意反馈平台。
设置“我为群众办实事”“微心愿”服务线上平台,每户居民至少一名成员关注,有效弥补城市多元化生活背景下的服务“时差”。通过“指尖互动”,民意接收“一网统揽”。推行“五事五色五办”机制,以颜色标示难易程度,按照差异化管理,落实紧急事马上办、重要事优先办、疑难事稳妥办、棘手事协调办、扯皮事现场办,多措并举解决群众诉求。三是政策信息直通一线。
设立治理队伍、小区居民微信工作群,协同线下服务丰富宣传渠道,配合社区服务公众号,及时发布工作信息。积极开展民生政策、防范“两诈”、安全生产宣传,动态发布就业务工、公共服务信息,把惠民好声音第一时间传递到千家万户。三、加强共建共治,“集约化”整合服务力量
统筹帮扶力量,汇聚服务资源,实现治理效益最大化。
一是结对共治增强服务实效。
92家县直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结对联系社区,按季召集“社区‘两委’+联系部门+党小组长+楼栋长+联户长+居民代表”联席会议,实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响应。融合组织、宣传、政法、民政、住建、群团等资源,推进党建、综治、城管、卫生等公共服务并轨运行。创新“四单一档”管理,实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组织晒单并建立党员帮扶档案,组织1900余名机关党员落实“双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协同办理好事实事3300多件。二是驻区共建丰富服务套餐。
引导驻区单位、驻惠高校、社会组织共驻共建,组建66支“一心向党·好花正红”党员先锋队协同基层治理。联合鹏惠体育、老年大学、高校、群团等成立文化体育、“夕阳红”、“健康行”、法律宣传、爱心陪护等主题服务队伍,引导周末开展儿童体育运动培训,辅导老年人进行运动健身、歌舞训练,组织留守儿童“陪伴阅读”等“微少年宫”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区文明程度。三是干部遍访密切党群联系。
实施“党员干部进社区·遍访群众解民忧”活动,县委常委包保社区,主要领导带头,机关党员干部全覆盖走访社区1.78万户非公职人员家庭,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切实纾难解困。依托与中南人力资源公司合作,针对高考、中考未升学学生开展长期培训或短期培训,向华为等大企业输送技术工人,优化就业服务。第五篇: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亮点汇报
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亮点汇报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对基层治理工作的领导,确保社会治理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县在平安建设、政法惠民“六进六创”活动中,注重发挥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先锋作用,真正做到党员带头、警民协作,实现了党w领导下的zf管理和社会治理、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和高效联动。
县委、县zf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研指导社会治理工作,充分发挥出党政推动的强大政治优势,为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基层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发挥党组织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和号召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治理实践、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依靠人民群众、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又要创新基层治理体制让人民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建立完善现代化社会治理目标,积极探索县域现代化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努力完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社会基础管理制度等体制机制,更好地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能够充分地了解民意和民心所向,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需,也可以汇聚群众智慧,为党的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认识基础。
深入群众调研。针对改革的深入、城镇化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系列社会问题和矛盾隐患纠纷,*县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提出了平安建设政法惠民“六进六创”活动,构建了由政法总体协调、政法单位主导、基层单位积极配合、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警民互联互助的社会治理格局。
覆盖基层单位。活动内容广泛,惠及群众面深,通过进企业,创建良好营商发展环境;进校园,创建良好校园安全环境;进单位,创建良好办公秩序环境;进医院,创建良好医疗秩序环境;进社区,创建良好社区治安环境;进景区,创造良好旅游服务环境。目前,全县*多个单位、企业、学校、医院实现了创建全覆盖,乡镇两级也正在全面推广。
成果普惠群众。通过创建,调动了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有效实现了排查阵地前移,防范措施前置。比如,设立一村一法律顾问,引导村民依法解决纠纷;社区自发组建治安巡逻队,开展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巡防,易发多发案件明显减少,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必须坚持依法治理。党的*大报告指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w领导、zf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在保障上,我们重视制度的规范化运作,*县委、县zf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强化对社会治理的顶层设计,先后出台了《关于开展平安建设“六进六创”的实施意见》《深化平安建设“六进六创”工作方案》,并列入了综合实绩考核体系;把“六进六创”工作作为民生实事,列入重点工作,从财力、物力、人力、机制上给予保障。在措施上,充分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各乡镇、县直各单位将依法推进社会治理纳入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大决策措施进行合法性审查。在制度上,推进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进行,强化法治建设,推进规范执法、健全条例,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