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时间:2019-05-13 15:55: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第一篇: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

目录

中文摘要…………………………….........................................................................................2 引言……………………………………………………………………………………………..3 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3 1.1财务制度不健全……………………………………………………….…………………...3 1.2会计核算不规范………………………………………………………….………………...3 1.3资金营运能力差………………………………………………………….....……………..4 1.4审计监督形式化………………………………….………………………………………..4 1.5财务人员素质低……………………………………………………………………………5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活动……………………………….……………………………5 2.1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5 2.2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5 2.3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6 2.4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6 三.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建议……….................................................................6 3.1设立财务机构,完善财务制度……………………………………………………………6 3.2规范会计行为,强化成本核算…………………………………………………………….7 3.3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营运…………………………………………………………….8 3.4加强内部审计,强化财政监督…………………………………………………………….8 3.5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9 参考文献.......................................................................................................................................10

中文摘要

近年来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提高农户增收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管理过程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开始显现,特别是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引言:

国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在不断扩大,在提高农户增收和增强市场竞争力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管理过程中,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开始显现,特别是财务管理不规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从思想上给予高度的重视从大多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运作情况看,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受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足够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在财务管理方面思想意识淡薄,观念落后,又对财务知识比较欠缺,意识不到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畏难情绪,对国家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政策缺乏信心,既怕政策有变,又怕相关部门强加干涉.导致在实际管理中,只注重抓生产经营服务,而不想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二)合作社财务组织机构有待健全目前,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还十分薄弱,突出表现为财务责任权限不明,多数合作社董事长集财权、事权、物权于一身,合作社资金运用一人说了算,缺乏民主理财气氛。

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制度不健全

l.管理机构不健全。我国相当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小、成员少、业务运作比较简单。因此,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都没有设置财务管理机构,也没有设置会计出纳岗位。多数是委托村委会会计作账,或临时聘请其它人员结算账目,以作“流水账”为主,应付了事。有的出纳人员由会计、出纳一人担任,有的出纳员由董事担任。

2.内控制度不完善。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没有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建立财务内控制度,有的只根据自己业务的实际需要,建立相应的一部分,而且内容比较笼统,没有明确规定具体措施,没有具体量化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操作起来比较困难。3.民主理财意识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般都是种植、养殖能手或农民经纪人,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集事权、财权、物权于一身,权力过大,主观意识强,财务预算缺乏科学性,财务费用开支随意陛大,没有理财意识。(二)会计核算不规范

l会计核算基础差。主要体现在“四不规范”上:原始凭证不规范。很多原始单据都是以白条抵账,没有标准的税务发票,报销审批手续不全,经办人、证明人、审批人不具全;记账 凭证不规范。没有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制单,有的凭证内容不完整;会计账簿设置不规范。核算不全面、不真实、不能完整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现金管理不规范。白条充账较多,甚至出现其它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现象严重。

2成本核算不规范。在生产、销售、存货以及投资方面,没有严格按依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匿窃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发生很多假账、坏账、杲账,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能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此外,有的合作社对盈余分配中的盈余返还、股息分红以及股息比例规定不明确,随意性较大。3.档案资料不完整。

财务会计资料收集不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均没有及时按规定进行整理、装订、归档,也没设置档案室和档案柜。财务会计资料遗失严重,资料不完整。(三)资金营运能力差 l资产管理不到位。

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固定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资产缺乏有效管理,财务人员对财物管理分工不明,职责不清,没有定期开展资产清查,有的对资产清查结果,如盘亏、损失、报废和存货等,也没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处理,“账物不符”现象比较严重。2.融资渠道较单一。

由于有的合作社规模小,融资渠道单一,能获得信贷支持的合作社比较少,个别得到农村信用社贷款,但贷款金额少,不能满足合作社经营对资金的需求。内部融资比较困难,合作社人员少、困难户多、收入较低,资金投入有限。内部融资不现实。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不大,每年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都安排一定量资金支持合作社作为专项资金,但数量有限,并且多数是支持重点合作社。3.投资效果不明显。

很多合作社投资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对外投资。不会运用资金和实物进行有效的对外投资,有的合作社虽然用资金入股形式投资,但投资效果不显著,效益较低。同时,没有考虑投资风险,造成资金回收困难,资产流失严重,有的甚罕出现资不抵债。(四)审计监督形式化 l.内审嘛督缺失。

合作社往往缺乏有效的财务监督机制,有的虽然设置内部审计,执行监事或监事会埘财务内审不力,很少开展审计榆查工作。有的没有按规定操作,走形式主义,形同虚设。多数没有对实_|贡J|生业务进行审查,没有将审计结果向成员大会报告,或比较简单化,没有将会计 信息向成员公布或公开,接受成员监督。2.财政监督不力。

财政部门对合作社财务会计指导工作和对财政补贴资金运用,缺乏有效临督榆查,造成有的合作社把财政补贴资金挪作它用。各级农经部门对经济活动发生

监督不力。没有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查和监督,未发挥指导和监督应有作用。(五)财务人员素质低 I会计核算能力差。

财务人员文化水平低,大部分只有高中或初中文化程度,又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学过财务会计专业知识,不懂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财务分析能力比较差。

职业素质不高,对国家财经政策理解能力低,没有掌握财务制度和财政税收政策。由于很多财务人员是临时聘用来处理账务,或是村委会会计,因此,很多会计、出纳都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

2.电算化操作能力差。

由于农村的条件限制,会计电算化硬件设施及信息网络设施落后,未实现电脑操作财务工作。财务信息获取渠道不畅,加上很多财务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懂得电腑操作,造成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活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农业生产者为主体.以专业化生产技术和生产经营为纽带.以增加会员收入为目的,在农户自主经营的基础上,实行资金、技术、生产、供销等互助合作的民办经济科技服务组织。它的财务活动就是合作社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实质就是合作组织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除了要利用实物形式进行计算活动以外,还必须利用价格形式进行核算。在这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物资运动和资金运动两个方面。其中合作社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和收入分配四个方面。

2.1 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筹集资金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条件。合作社可以吸引社员投资,向银行和信用社借款等筹集资金.这表现为合作社资金的收入.它是合作社 资金运动的起点。

2.2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合作社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把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以便取得盈利。合作社把筹集到的资金投资于合作社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便于形成合作

组织对内投资。目前合作社由于其自身发展的局限,还没有对外的投资活动。2.3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

合作社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资金收支。合作社要进行生产首先要采购原材料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合作社将产品销售以后,便可以取 得收入,收回资金。2.4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活动:一是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利润。这表明合作社有了资金增值或者要依法纳税;二是用来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公益金;三是要向社员分配利益。

三、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设立财务机构,完善财务制度 l设立财务管理机构。

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强财务工作管理,设立财务管理职能部门,设置会计、出纳和保管岗位,会计可根据业务需要安排l一2名会计,规模小、业务简单的合作社可以委托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或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核算,代理会计业务。出纳要安排专职人员担任,不能由监事会成员或蕾事长兼任,实物保管要由熟识业务的人员担任。

做到财务人员耍持证上岗,特别是会计、出纳人员必须具有会计资格证,才能从事财务工作。2健全财务内控制度。

制度是规范财务人员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保障。在经营服务管理方面,必须加强财务经济活动各项制度建设,完善制度内容,量化具体指标,易于财务人员操作。如货币资金、销售业务、采购业务、存货、固定资产、借款、应收账款以及对外投资

等内部控制;在财务预算机制方面。做好预算编制,按预算安排各项资金及费用,同时,要做好财务决算工作,加强财务预算管理。3增强民主理财意识

对合作社年度预算、决算以及经营活动进行公示,让成员了解资金营运营和财务情况,接受社员监督,保护社员的知情杖、咨询权、质询杖,增强工作透明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 大事项要实行民主讨论、集体决定。比如。对外投资项目以及对重大经营项日投产,必须对项目做出评价、论证、风险、收益和效果等方丽研究,集体讨论,民主决策。又如合作社的大额资金支出必须经理事会讨沦,集体决定,保证资金运用的安全|生。防范风险。(二)规范会计行为,强化成本核算 1.规范会计核算行为

财务人员耍按《会计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参的规定》做好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原始凭证取得必须具备的票面要素,填写准确,才能制单。记账凭证要准确按项目填写,具备各项要素,会计、出纳、经办人、审批人以及事项摘要都要齐令;健全会计账簿,包 括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国家扶持资金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现金日记账等,账簿记录要清楚明了,做到“四相符”,账款相符、账物相符、账证相符、账表相符。2强化经营成本核算

从经营活动业务来看,合作社经营服务业务主要有阳类:一是生产性的,如种植业、养殖业;二是服务性的,包括提供技术服务和生产设备;三是流通领域的,主要从事农产品的采购、加工、储藏、销售、供应生产资料等;四是对外投资的,耍做好投入资金、实物以及融 资等环节工作,加强对投资收益的控制,对外投资获取的利息、股利以及其他收益,要作会计核算业务,不准设置账外账。3加强财政补贴核算

中央和地方财政为挟持合作社发展,给予财政资金和补贴资金支持,同时,合作社也存在不同程度地接受他人捐赠资金,这些资金必须按规定进行核算,专款专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形成的同定资产、农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接受他人捐赠、用途不受限制或已按约定使用的资产计入专项基金。接受国家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人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成员,计入社员账户。(三)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营运

l融资渠道。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完善合作社融资的外部环境,通过政策引导,改善筹资渠道。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围家政策性农业银行要开展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和农村基本建设贷款业务,向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贷款倾斜,提供资金支持,扶持合作社发展;农业银行釉农村信用社虽然作为商业性质的商业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但作为农业和农村银行,耍积极为农民及合作社提供资金支持,满足合作社经营资金需求;鼓励开放农村资

金市场,发展多元化的农村金融组织,充分利用农村的社会资本,加强融资,促进资本市场 发展。

2注重投资。投资是企业发展的一种经营方式。合作社要重视对内对外投资两种方式的运作。一方面,充分运用资金,为合作社创造经济效益,在经营过程中,要科学合理确定各类资产比例,满足合作社经营周转资金需求的同时,根据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可适当安排小额对外投资,拓展对外投资业务。另一方面,耍加强成员内部投资,大力发展股份制,增加成员收益。

3盈余分配。合作社的收益分配主要包括利润返还、股利分红和股息支付。合作社收益分配是成员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耍按照章程或成员火会决议,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作为可分配盈余,返还或分配给成员。具体操作办法是按规定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分配不少于可分配盈余的60%,返还后的部分按成员出资额和成员公积金份额以及财政补贴资金与按受社会捐赠资产,确定向成员分配,平均量化到社员账户上,作为成员收益。(四)加强内部审计,强化财政监督

l内部财务审计。内审是财务监督的丰要手段,有利于经常地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纠正。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按自身的特点开展内审,对于设立执行监事或监事会的,执行董事要对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将审计结果向成员大会报告。对于没设立执行监事或监事会的,委托审计机构对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内部审计可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经济业务活动进行榆奁监督,对发现的违规违法行为或账务处理不当或财务手续不完备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和完善。财务部门要定期公开经营财务状况,并对社员提出质疑问题,给予问答,必要时要提供有关财务资料,供成员查阅,接受社员监督。此外,要积极督促检查盈余分配方案,确保成员经济收入落实。

2农经部门指导。乡镇和具级农经部门要加强合作社财务审查和指导。督促财务人员及时准确地填写会计凭证、设置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撰写说明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审查监督合作社做好财务会计项目的修正和调整,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3财政部门监督。各级财政部门要深入基层合作社,了解财务会计工作,加强监督调查。一方面督促财政直接补贴资金的落实。另一方面,检查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进会计职能实现。对于一些示范性合作社获得各级财政资金的,要加强奖励项目的日常使用情况审计,加大督促力度,保证做到专款专用,并保证资金分配落实到每个社员账上。(五)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l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财会人员队伍,是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基础 和关键。一个优秀财务人员,不仅能做好会计核算,发挥会计监督作用,更重要的是能为企业或组织科学分析经济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财务资料和建议。冈此,除个别规模特别小的合作社委托代理记账核算外,~般都要设置财务岗位,配备财务人员。招聘财务人员可以招收农业院校大学应届毕业生,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水平。

2.提高业务素质。财政和农经部门要采取备种方式,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一是职业道德素质。组织合作社财务人员培训,学习《会计法》、《预算法》、《合作社法》,《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提高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执行财经政策水平和能力;二是加强会计基础知识学习。举办培训班,组织财务人员学习,提高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能力,学会处理账务。加强会计电算化培训,提高会计信息化管理水平;三是提高学历层次。选送人员到高等农业院校学习,培养农村农业经济专门管理人才;四娃财政部门和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耍为合作社财务人员提供咨询.指导合作社建账,组织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供考证和评职称条件;五是加强经验交流。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外地考察,加强相互交流,交流工作经验。同时,参加各种形式的农业经济管理论坛,研究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工作方法,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财务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http://www.xiexiebang.como 【2】财政部关于印发依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

行)》的通矢口(财会【20。7】15号),http://www.xiexiebang.com/web/ckb/2CD8-01/1 l/content_401527htm。【3】荀德明等关于广元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贯彻 执行情况的调查【J】财务与会计,2011(1):17一18 【41林美玲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与规范管 理对策Ⅲ可南农业,2011(31:14 f5阍伟华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水平的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07:77 【6卅松勤等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 对策研究⋯以美国为借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2010110}: 14一17 【7】孔祥智支持合作社发展政府应多管齐下【j】中国合 作经济,2011(3):30—31 【8】滕兴文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初探【JJ吉林 省经济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2010(6):48—50 【9湖玉玲开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篱理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㈨可南农业,20ll(3)

第二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笔者对辖区10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现场调查,农民专业合作社从产业分布看,大多分布在第一产业,其中养殖专业合作社28家,占比为27%,种植专业合作社41家、占比为40%,农产品收购专业合作社19家,占比为19%,农业咨询技术服务6家,占比为6%,其它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家,占比为7%。它们主要对其入股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销售、加工、运输、贮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其融资是以合作社内部成员权益融资为主,政府资金扶持和金融机构贷款为辅的模式。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

一是提高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了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加工的产品,通过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等销售到市民手中,形成了完整的生产-加工-销售链,为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进入国内外大市场开辟了新的路径;二是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供销一体化经营,为社员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更好地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产品特色,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挖掘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三是通过集体购销等交易环节上的联合,极大地节省了各环节周转费用,降低单位购销成本,扩大产品市场份额,让社员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四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区域主导产业的培育、发展和壮大,通过拉长产业链,把城乡产业、市场对接起来,实现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良性互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依赖现象十分突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希望政府资金扶助,依赖现象十分严重,且依照政府部门来设置机构,行政化现象尤为突出,还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不想办法在筹备阶段就要求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否则无法启动。另外由于是财政资金补贴过小,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但目前许多政府受财力所限,在资金扶持、信息、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在补贴对象上,偏重于补贴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能够得够政策补贴的只占20%左右,其它80%规模较小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另谋融资渠道。

二是规模较小,带动性不强。据笔者调查的102家农民专业合社,注册资金为100元以上,且从业人员为20人以上的为18家,而大多数合作社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且从业人员为5人下,由于它们大多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首先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其次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最后是由于它们多数停留在种植、养殖等一些低层次服务上,合作层次不高。在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很少涉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弱。很难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三是办社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大多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很少围绕“产业能人”,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基本由所在村的村干部,或是自身素质稍微突出一些的成员担任,其中管理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为足5%,合作社内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加工型企业的产业领军人才严重缺乏。甘于满足现状的小农意识进一步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四是融资渠道狭窄,举步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组织,一般自有资金来源于入社农民缴纳的会费,资金实力非常有限,融资渠道相当狭窄,季节性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而各类商业银行基于专业合作社运行的不可预知性,出于自身资金安全原因,往往不愿意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截止到目前,尚没有一家商业银业给予信贷支持,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上档次、上规模。

五是内部运行机制极不规范。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社员受益小,虽然在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资金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发展思路不清晰,有的有章程无制度,有的有制度得不到落实,“内部控权”问题严重,有些专业合作社仅仅停留在农产品初级生产阶段,在加工销售理念上未融入市场经济,不利于市场竞争。

三、对策与建议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章程,强化企业化管理。首先立足于规范化建设,工商部门需进一步规范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政府需加快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帮助专业合作社建立一整套企业化管理制度和规模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吸引力,增加农民入会的积极性。

(一)(二)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宏观上讲,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学评价、奖励体系,并对其进一步规范。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配套的包括财政、税收、信贷、产业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政策,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充分认识到扶持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和农业,切实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理》的宣传工作,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社队伍。强化对社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素质,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宗旨,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凝聚力,降低组织运行成本,全面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各专业合作社存在的综合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对其进行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经济合同、计算机等方面的强化培训,促使改变过去传统的种养殖方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四)拓展服务功能,引进先进设备,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政府需在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农机具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好后勤保障服务,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在延伸合作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鼓励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申报有机、绿色食品,加大农产品商标注册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名优品牌。同时,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硬件设施。当前,专业合作社设备落后,如不及时更新设备,长期下去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通过政府引导,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认识到,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和先进设备,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

(五)充分发挥龙头、大户示范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化,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千家万户的小作坊,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只有把一家一户的农民联合起来,才能形成规模、增加效益、做响品牌、占领市场。要做大做强龙头专业合作社,增强其对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良性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起带头作用,而带头人就是农业生产经营较好的农户,这些农户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核心农户往往是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能人,他们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形成有效的产品市场,愿意将生产技术传授给他人,应对这些核心农户进行扶持,使其尽快地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领头羊”。

(六)革新金融体制机制,完善融资渠道。一是要建立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评级制度,制定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管理政策,合理确定信用评级标准,二是加强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在银行内部建立约束的激励机制;三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解决其融资难题,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不断促进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三)缺乏各类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者大多是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般由所在村组负责人或当地的种养殖大户担任,靠长久积累的经验做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大部分合作社依据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经营,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合作社和产品的定位模糊不清,对创优创牌方面的意识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资金扶持,发展难有后劲。从目前运行的合作社看,不仅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还缺乏外部力量的扶持,尤其是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财政应适当安排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以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迟迟不能到位。

工商部门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畅通和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渠道。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超对接现场会”,适时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国内外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创设自己的营销网站或借助其他网站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和形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搭建社员之间、合作社与外界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

(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消费维权工作机制。开展“红盾护农”行动,把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农资打假保护的重点,把好农资经营主体资格和农资商品准入关,确保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采购优质、低价的放心农资产品;严厉查处农产品购销中压级压价、非法收购、虚假宣传、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为合作社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个性化“涉农”合同签约指导服务,通过订单形式建立契约关系,形成稳定的农资采购供应和农产品产销渠道,提高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减少农业生产风险。

(四)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按照“一村一品、一品一社、一社一牌”的思路,加强商标法律宣传和注册辅导,鼓励合作社将有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申请商标注册,引导培育具有地域资源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使用商标,加强商标管理,争创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在申报知名、著名商标和省知名字号时,对合作社的产品品牌给予倾斜。

(五)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经纪人。按照“摸清底数、登记造册、组织培训、树立意识、规范行为、搞活流通”的思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吸纳物流、信息、营销等农村经纪人加盟,培养自己的经纪人队伍,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促进本地区生产与市场的融合。

第三篇: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迅速发展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帮助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但随着发展其财务管理的问题愈发突出,成为阻碍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X县为例,根据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对其面临的财务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从财务管理制度建设、融资管理及盈余分配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对建立合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体系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连接农民与市场的纽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主体力量。据统计,全国目前有15万多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说明其发展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但在质量发展上还是差强人意,尤其是财务管理层面,始终是薄弱环节,研究好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问题,对丰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理论及促进合作社健康长远发展,乃至推进民主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

1农民专业合作社概述

1.1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与特点。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起来的,起源较早,《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定义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个人或团体生产、经营、销售同类农产品或提供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依据自愿建立及自主管理的原则,形成的一种互助型市场经济组织称之为合作社。”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主导力量以农户为主;第二,具有互助性;第三,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农户服务;第四,资合与劳合相结合。1.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在企业中,财务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经济活动,是在秉承企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投资、融资、经营、分配等一系列过程。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根据自愿建立、自主管理的原则,进行各种生产活动,这其中必然会涉及经济财务活动,因此必然也需要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虽然与其他企业稍有不同,但宗旨都是为了利益,因此财务管理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2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2.1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X县地处山东省中部,由泰安市所管辖,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6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7家、省级示范社35家,社员总共9.5万户,带动农户23.8万户,增加社员收入2.7亿元。近年来,X县为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的提升,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优一接二连三”。2.2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分析。2.2.1基础财务工作方面。虽然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得到了重视,但每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对于发展的速度也是有所限制,比如X县虽然政策落实的不错,设有专门的财务机构,也配上了财务人员,但大多水平不高,而且存在兼职情况。另外,由于县里下面个别发展较为落后的乡镇经济不发达,财务人员疏于对财务管理先进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严重影响了财务工作的开展;其次,了解到X县仅有国家级和几家省级的合作社有进行内部控制的部门,大多数的合作社并没有对内部控制引起重视,甚至有几家代表性合作社也只是建立了一些简单的管理制度,并且没有随着变化而调整,如今国家对农业的重视,要求必须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更加符合农业发展与管理的要求。2.2.2投资环境管理方面。X县在投资方面盲目性较为突出,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较差,特别是在中小型合作社中,狭隘的认为自身发展规模小,所以不需要设置复杂的投资部门,这种错误的思想更加削弱了其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投资失败的案例时常出现,长此以往便会使得投资渠道变窄,弱化盈利能力,资金供应不足等问题也会相继出现,所以不仅是大型的合作社还是中小型合作社都应该重视对投资环境的完善,否则会影响自身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2.2.3内外部融资管理方面。(1)内部融资管理。首先,X县关于股金缴纳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绝大多数合作社制定了标准,但没有制定认股上限条款,少数合作社只制定了认股上限条款,没有制定股金缴纳的标准,这就容易造成不同成员间缴纳股金数量的差异。从目前的情况看,社员缴纳的股金并没有很多,而且大多还是固定资产,只适合于合作社刚刚成立时,若想保持长足发展,则必然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其次,X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代表性的合作社盈余成绩可观,大多合作社盈利都不过百万元,说明合作社通过经营利润来积累盈余的能力还有待提高。(2)外部融资管理。首先,面对数量庞大的合作社,能给予贷款的金融机构有限,银行出于保障资金安全的考虑,对于发展刚起步的合作社被认为偿还能力不足,便不会考虑放贷,另外申请手续的繁杂也会劝退一些缺乏专业财务人员的合作社;其次,虽然国家为了扶贫加大了对农民合作社的扶持力度,但是各项财政仍是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需求;最后,合作社目前融通资金主要依靠资金互助社,但推广并不普及,制度规定也不够健全,所以还需进一步的发展。2.2.4盈余分配方面。首先,不是每家合作社都能按照成员与合作社交易量比例返还,因此应该设置合理的返还比例才能鼓励社员与合作社进行交易,若合作社对这个返还比例进行限制,不仅会损害社员的利益,而且会降低他们交易的积极性;其次,盈余分配决策不明确,因为合作社人员主要是农民组成,大多数都缺乏管理知识和经验,通常不允许参与重大决策,在盈余分配上仅由合作社的管理层来决定,但管理层大多从利益角度出发,通常有不同的分配意见,往往会使农民利益受损。

3改善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3.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提升财务人员专业度。首先,做好对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内外监督,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合作社的行为,审计部门要加强内外部机制的建设,就内部审计而言,应及时对合作社经济活动中的会计信息进行审核,针对暴露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解决。另外,对于财政拨款可以设立专款审计形式,对款项的使用情况能够进行及时的监督与追踪,避免一些不遵守职业操守的财务人员挪用财款行为的出现。就外部审计而言,县里的相关部门比如税务、财政、审计等部门应该加大对财务的审查与指导,确保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并做好专款的监督工作。其次,结合合作社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规范会计核算体系,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按照标准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内部监督制度等,确保资金不出问题。最后,合作社的大多数农民还是缺少专业素养和管理知识,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要求的提高,对专业人员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因此相关的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必须要跟上发展步调,必要时可以进行专业培训,通过考核奖励的方式督促他们进步,并且也要定期帮助他们了解熟悉国家的惠农政策,有利于提高合作社的财务工作水平。同时,还要积极向社员宣传合作社知识及国家对合作社的帮扶政策,有利于加强社员对合作社的认同感,增强凝聚力。3.2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首先,要努力积极拓宽农村的金融渠道,尽量让农村合作社的信贷服务普遍化,打造以政策性银行为主,其他为辅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同时简化手续过程,优化信用评级机制,保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正常融资;其次,政府可以适时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比如可以扩大支持范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吸引更多资金的投入。同时,合作社内部也要将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做好对合作社资产的定期清算盘点的工作,对于重大资产项目要谨慎考虑,确保将合作社的资金最优化利用。3.3制定合理的产权制度,完善盈余分配机制。首先,要根据合作社的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产权制度,从而规范利益分配问题,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制度来规范合作社的持股现象,避免大部分股权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尽量鼓励社员都能参股,将门槛放低,鼓励社员投入,优化产权结构,增加普通社员的活泛性,同时允许社员适当参与决策制定时的意见发表,从而有助于合作社的民主治理;其次,公共积累的提取要在盈余分配之前实现,为了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提高这个提取比例更有利于积累合作社的财富,这就更加保障了社员的利益;最后,虽然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合作社的盈余分配模式还是相对合理的,即以营业额为基础,按惠顾额返还盈余,对社员的积极能起到积极作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公平性,但为了保障合作社健康持续的良性发展,还是应当积极的更加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以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原则,确保资本要素取得合理收益,壮大股东群体,鼓励更多人员的参与。

4总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越来越成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力量,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基础财务工作、投资环境、内外部融资管理、盈余分配等方面,本文结合X县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对策:一是要完善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做好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的工作,完善会计核算体系,确保农村财务人员具有现代化的专业素养。二是要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拓展农村的融资渠道,让农村合作社的信贷服务普遍化,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三是制定合理的产权制度,提高公共积累比例,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第四篇: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

时间:2007-10-15 16:40来源:中国农经信息网 作者:浙江省台州市农经总站 李文训 点击: 次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以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它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台州市于2000年8月建立了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至2006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559家,入社社员3.2万多户,带动农户23.5万多户。2006年全市合作社实现销售收入30.5亿元,返还社员盈余1.49亿元,社员通过参加合作社户均增收2918元。全市合作社年经营收上千万元的达到40家,其中有5家年收入超亿元。台州市从2005年开始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并将合作社财务管理作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关键环节来抓,到目前全市有495家合作社已按浙江省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财务管理,合作社财务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意义

财务管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加强合作社的财务管理,有利于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合作社社员的合法权益。

(一)合作社财务管理是法律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了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内容。合作社必须严格按照合作社法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编制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合作社财务依法规范运行。

(二)合作社财务管理是合作社经营管理的要求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合作社的资金的筹集、使用和分配都与财务管理有关,合作社生产、服务、销售、分配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财务的反映和调控。合作社的经济核算、财务监督更是合作社内部管理的中枢,财务管理是合作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合作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合作社的最终经营成果,都通过财务得到反映。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能有效地筹集、运用资金,有效地控制经营管理成本,最大限度地获得合作社对外经营利润,确保合作社持续发展。

(三)合作社财务管理是维护社员利益的要求

社员是合作社的所有者,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社员服务。开展合作社财务管理,保证合作社持续发展,使社员在合作社的发展中不断增加收入,实现社员利益的最大化。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保证合作社财务依法运行,防止合作社在发展中被少数人控制,利益为小数人占有,维护广大社员的利益。合作社必须依法规范使用各级政府的财政扶持资金,将扶持资金记入社员账户,保证这部分资金专款专用,不被私分或移作它用。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任务、目标及特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合作社资金运动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合作社的一切经济活动之中。

(一)合作社财务管理的任务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依法合理筹集资金,有效利用各项资产,合理组织各项财务活动,正确处理好各种财务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加强对合作社内部财务活动的管理和监督,努力提高经济效益。533

合作社的财务活动包括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和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合作社通过财务活动获得必须经营的资金,在经营过程中产生收益,并将收益分配给社员,使合作社正常运行。

(二)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目标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合作社价值的最大化。这是由合作社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合作社是劳动者的联合体,合作社对外追求利润,但它不以自身营利为目的,它追求的是社员利益最大化,合作社在经营中所获得的利润,大部分通过收益分配将返还给社员,不断增加了社员的收入。合作社通过加强财务管理,使自身的经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吸引更多农民加入合作社,并对周边农民产生示范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生产,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

(三)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特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有着以下特点:

1、股份相对均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所有者和使用者的统一体,社员和社员之间的体现的是劳动平等的关系,合作社在制度设计上就对单个社员的持有股金设有限制,防止一股独大,保证社员这间的平等关系,合作社不因资本的多少而被少数人所控制,如《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和《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试行)》都规定“单个社员或者社员联合认购的股金最多不得超过股金总额的百分之二十”。

2、运作民主透明。一人一票制是合作社办社的基本原则,也体现了合作社管理的民主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十七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大会选举和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成员各享有一票的基本表决权”。“出资额或者与本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本社的附加表决权总票数,不得超过本社成员基本表决权总票数的百分之二十”;第二十二条规定成员大会“决定重大财产处置、对外投资、对外担保和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重大事项”、“批准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对合并、分立、解散、清算作出决议”等职权,这些都是对合作社财务民主管理的具体规定。

合作社社员既是合作社产品生产者,又是合作社的股东,因此每个社员都享有对合作社财务运行的知情权。社员的知情权通过财务公开来实现,对内透明运作,定期公开财务运行情况,年终召开大会公开一年的收益情况,保证了每个社员的知情权。《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二条规定“合作社每年向社员公布财务状况不少于一次,社员有权查询合作社财务状况”。

3、结构层次分明。合作社是建立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它对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合作社存在着两个经营层次,一是社员单家独户经营,另是合作社统一经营。在财务管理上合作社同样也存在着这两个层次。合作社的财务管理一般只反映合作社统一经营的经济活动,社员的生产经营活动由社员自己管理,合作社很少对社员具体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管理。社员和合作社是两个独立核算主体。社员生产产品的成本一般不在合作社账上反映,合作社的账上反映社员惠顾合作社的情况及合作社为社员服务的情况。

4、积累量化到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

三、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因素分析

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因素主要有法律法规,税费政策,金融环境,政府态度,合作社社员及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有利因素分析

1、法律依据充分。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了合作社的经济法人地位,并对合作社财务管理作了法律规定,为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2、税费环境改善。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表示,从2007年起,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律免收登记费。

3、各级政府重视。2005年7月省财政厅制定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试行)》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会计工作,保证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市有495家合作社按合作社财务制度和会计核算办法进行核算。我市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和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市政府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并将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列入各级政府工作考核。

4、金融支持加强。2006年11月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印发《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浙信联发〔2006〕32号),2006年12月中国银监会台州监管分局印发了《关于分类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金融机构提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支持水平,分四类对合作社进行支持,统一实行基准利率。2006年12月温岭市农林局与温岭市农村合作银行联合举行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授信仪式,授信44家合作社、授信总额5837万元,家数之多、规模之大,开创了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对合作社信贷授信数额之大的先河。

(二)不利因素分析

1、国税减免难。浙江省地方税务局已在《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若干税费问题的通知》(浙地税函[2006](466号)文件中明确了暂不征收及免征合作社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但对于增值税等国税的征收国家税务总局还没有明确的减免文件规定,合作社还要承担增值税。农产品进超市需要规范的增值税发票。国税部门对深加工农产品征收13-17%不等的增值税,但要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要求年产品销售额必须达到180万元以上;对鲜活或初加工农产品则征收4-6%不等的增值税。这些限制无疑对合作社销售农产品设置了“壁垒”,许多合作社“望门兴叹”。某县生产三黄鸡合作社系当地闻名的扶贫型合作组织,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种养殖、初级加工和销售,合作社有一批三黄鸡(熟鸡,并经过简单包装)发往宁波一家超市,县国税局认定该三黄鸡为深加工产品,以该批货价值仅10万元左右,年销售额达不到180万元的起征标准为由,拒绝开具增值税发票,造成合作社三黄鸡被扣在宁波无法销售。

2、没有全国性的会计制度。虽然浙江省已在2005年7月出台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但省级出台的会计制度缺乏权威,国税部门不承认合作社按省会计制度核算的报表,合作社在向国税部门报送报表时感到无所适从。同时,浙江省的会计制度还存在着与合作社具体经济业务不相适应的地方,有待完善。

3、有关扶持政策不到位。政府制订的一些扶持政策在一些部门执行不下去,如用电的问题。电力部门将合作社用电参照工业用标准,费用过高。农用电每度为0.38元,工业用电每度0.88元,相差过半。当前农用电政策仅限于农业排灌和粮食脱粒两方面,扶持范围十分狭窄。合作社作为农业经济法人,应该享受却没有享受到农用水电政策优惠。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由于建有冷库,用电量很大,电力部门以大工业用电标准收取,每月费用高达14500多元,合作社不堪重负。

4、金融机构在农村萎缩。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逐步退出农村,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窄,邮政储蓄在农村只存不贷,农村信贷只剩下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这一渠道。同时,合作社资本金偏低,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大,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对合作社贷款持谨慎态度。

5、社员合作意识不强。许多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联结不紧密,把合作社与社员之间关系当成是购销关系。许多合作社普通社员缺乏基本的合作知识,把合作社看作是理事长个人的合作社,他们对自身的权利义务不很清楚,不关心合作社的整个经营情况,不会要求合作社进行财务公开。有些合作社管理层也存在着家长制作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民主,财务不公开,不主动接受社员的监督。

6、专业财会人员不多。我市大多合作社会计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对合作社的性质不很了解,没有读懂《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办法》,从企业会计角度理解合作社会计。有些合作社理事长不懂财务管理,向会计提供的资料不齐整,会计人员就事论事,没有向合作社提出财务建议。

四、我市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营运资金筹集难

合作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有社员股金、金融机构贷款、合作社向社员(主要是理事会成员)及民间借款。

1、注册资金规模小。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都以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组成,原始资本积累非常有限,以他们为主体组织起来的合作社经济实力先天不强。全市合作社注册资金总额0.75亿元,平均每家合作社注册资金13.39万元,有限的资本难以置办所需的经营服务设施和取得技术资源。

2、金融机构融资难。合作社从金融机构融资的主要渠道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临海市某果蔬专业合作社在西兰花生产季节需周围资金400万元,而合作社只能在当地信用社贷到70万元,资金缺口很大。

3、民间借款利率高。台州民资丰厚,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目前借款利率在12%左右,远远超过金融部门的借款利率,合作社民间借贷财务成本较高。

(二)资金使用随意性

1、非生产性开支有没有标准。有些合作社的非生产性开支由理事长说了算,理事长想用多少就用多少,非生产性开支大,社员意见多。某一杨梅合作社2006年各类招待费用高达5万元多,而该合作社经营利润51.2万元,招待费用占经营利润的10%。某海产品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因在非生产性开支上大手大脚被社员大会罢免。

2、货币资金管理不规范。有些合作社没有建立正常的审批制度,原始凭证没有经手人、审批人。有些合作社使用存折户管理货币资金,没有实行支票结算。

(三)会计核算不规范

合作社普遍存在着会计核算不规范的现象。

1、筹集资金未入账。有些合作社在筹集股本金时没有向社员开收据,会计账面不能反映出社员在合作社中所占的股份比例。有些合作社理事长另办有公司,合作社在向其公司借款时不开发票,没能在会计账中核算,合作社债务资金得不到真实反映。

2、原始凭证不规范。许多合作社在购买生产资料时未取得对方单位出具的正式发票;合作社存在着大量的自制原始凭证,有家合作社在基建工程完工后自制一张原始凭证,没有购买材料的发票及清单,工程造价的真实性不强。有些原始凭证没有经手人签字,有些原始凭证没有财务审批人审批。

3、账簿设置不完整。有些合作社只设有总账,没有明细账。如有家合作社的股金账户只有总账没有明细账,从会计账中看不出有多少社员,每个社员交纳多少股金。有些合作社没有将销售非社员产品业务单独进行核算,会计账不能反映合作社销售的真实情况。

4、科目使用不准确。有些合作社会计在核算中会计科目使用不准确,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如有些会计不会使用“内部往来”科目,把合作社与社员之间的经济往来记入应收款、应付款账户中。有些会计核算简单化,把合作社的费用都记入经营支出。

5、记账手段待提高。我市大部分合作社还用手工记账,记账工作量大、效率低,不能适应合作社发展规模化的需要。

(四)财务管理欠民主

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是合作社财务管理的重要特征,也是省财务制度的要求。但我市有些合作社财务收支情况长期不公开,有些合作社年终不召开社员大会公布一年来的经营情况,社员对合作社的经营情况不了解。有些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方案没有经过社员(代表)大会批准,分与不会全由理事长一人说了算。有些合作社有较好的经营收益却不向社员分配收益,有些合作社只是象征性地拿出小部分收益按交易额向社员分配。

五、加强合作社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拓宽合作社融资渠道

1、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融资能力。一是扩大社员数,增加合作社股金。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产业,努力提高合作社为社员的服务功能,吸收更多的农民加入合作社,从而增加合作社自身资本金。二是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增强资产实力。合作社要适当增加自身的积累,建立生产建设基金,建造办公楼、生产、加工厂房等,形成一批固定资产,降低金融机构贷款的风险。三是规范合作社财务管理,树立良好形象。合作社要主动和金融部门沟通,向金融部门介绍生产经营情况,邀请金融部门人员到合作社指导财务管理,增强金融部门对合作社的信任度,为合作社及社员获得贷款创造条件。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专门用于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各级政府应将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合作社农业发展、服务体系建设二是财政支农周转金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倾斜,择优扶强,对一些重点合作社重点扶持。三是给予合作社贷款担保和贷款贴息。财政部门向贷款担保机构注入资本金,为合作社向金融部门贷款提供担保;对合作发展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使用银行贷款所发生的全部或部分利息支出由财政支付。

3、创新融资手段。一是建立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资金由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社员提供,依附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而存在,实行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约束和自我承担风险经营。互助金借款在合作社及社员内部进行,严禁对非社员借贷。二是兴办村镇银行。三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公司,为合作社提供融资服务。四是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机构,担保资金由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共同组成。五是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为合作社提供农业保险,提高合作社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

4、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商业性、互助性金融组织并存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要在乡镇建立营业网点,对合作社发展提供中长期贷款。邮政储蓄要改变只吸储不贷款的现状,可以以县市为单位,由县市邮政局与农业银行或信用社商谈,以全县(市)统一的转存款利率就地转存农行或信用社,也可以直接在农村开办贷款业务,确保农村资金“体内循环”。改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服务手段,开展金融产品创新,试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注册商标权利质押,尝试银行账户质押,扩大抵押品范围,试办仓单、地上作物的收获权、存栏牲畜等进行抵押。

5、吸引工商资本。鼓励工商资本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在合作社法许可的范围加入合作社,为合作社注入生产经营资金,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以股金分红的形式进行合作社收益分配。

(二)加强合作社智力扶持

1、加强社员教育。将合作社社员培训列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合作社社员开展财务管理知识培训,一是培训合作社理事会成员,使合作社理事会成员掌握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二是培训合作社监事会成员,使他们掌握必要的民主理财知识。三是培训普通社员,告诉社员的权利和义务,提高社员的理财水平,使社员能看懂合作社财务公开的资料,激发社员参与合作社管理热情,关心合作社财务运行情况。

2、加强对合作社财会人员的业务指导。一是建立合作社财务辅导员制度。充分利用农经队伍的业务优势,从乡镇农经员中挑选事业心强、会钻研业务的人员组成合作社财务辅导员,与合作社开展一对一的业务指导,帮助合作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指导合作社开展社务公开。二是建立合作社会计核算中心。在合作社比较集中的乡镇建立合作社会计核算中心,组织专业会计对合作社账户进行代理记账,减少合作社单独聘请专职会计的成本。三是建立合作社会计上岗培训制度,担任合作社会计必须经过必要的业务知识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

3、培养高素质合作社管理人才。在各大、中专院校开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学科,培养合作社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合作社工作,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对大、中专毕业生领办合作社予以创业资金支持。

(三)完善合作社管理机制

1、完善合作社管理机构。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合作社重大事项必须经过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理事长要在社员(代表)大会的授权范围内开展经营管理活动;监事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对理事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对合作社财务运行进行监管。

2、依法建立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全国统一的合作社会计制度。合作社会计制度时可在浙江省的实践基础上进行设计,要对合作社具体经济业务进行研究,在会计科目设计上要考虑不同合作社的经济业务,增强可操作性。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合作社要建立健全货币资金、借款、采购与付款、存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销售与收款等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确保这些制度的有效运行。加强会计核算,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

3、加强合作社财务民主管理。健全民主理财制度,坚持同民主理财与社员监督相结合的原则,一些重大建设项目的决策、经营项目的选择,财务收支计划的制定,都应经社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及时向社员公开;对财务收支的执行结果,应定期公布,接受社员质询。

4、完善收益分配制度。严格按照《合作社法》规定对社员进行收益分配,合作社的收益分配方案必须经过社员(代表)大会批准,按交易量(额)返还比例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完善积累制度。建立风险保障机制,设立风险基金,逐步建立合作社内部互保制度,帮助社员规避生产经营和市场风险。建立合作社发展基金制度,允许发展基金在税前列支,鼓励合作社从收益中提取发展基金,用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投入,增强合作社发展后劲。

(四)强化合作社监督管理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合作社的监督管理,帮助合作社制订财务管理制度,监管合作社财务运行,确保合作社法律法规的落实。

1、加强行政监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合作法赋予的职责,加强对合作社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导,对合作社的股份设置、收益分配、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管,建立报表制度,合作社要定期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收益分配情况、民主理财、财务公开情况。积极开发合作社会计电算化软件,指导合作社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

2、加强审计监督。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合作社的审计监督,合作社审计费用纳入政府预算,对合作社的委托审计做到无偿审计。必须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对于国家的财政补助都要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计监督,保证国家补助不被少数人控制利用,不被有关部门截流,让全体社员共受益。加强对合作社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组织合作社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业务交流,不断提高合作社内部审计水平。

3、加强税务监督。税务部门要加强对合作社的销售监管,规范合作社的销售发票,销售发票必须要统一使用税务部门提供的发票。要重点加强对合作社销售非社员产品的监管,防止国家税收偷漏。

第五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工作中存在重发展、轻规范,重数量、轻质量,重项目安排、轻运作指导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一、社会认知度不高

(1)农户认识不高:部分农民群众对农业合作社的性质认识不清,以为加入组织就是简单的“归大堆”,“合伙干”,甚至认为是回到“大集体”时代,从而怕失去生产经营自主权。

(2)发起人理解不深:缺乏合作意识,偏离立法初衷。一些农业规模企业设立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套取国家补助资金,从而组织当地农民凑人数设立合作社,这种合作社只具法律形式,成立后并没有按合作社的章程进行运作,更没有以合作社的名义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合而不作,成为“空壳合作社”。还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则是以家庭人员出资,合作社的运作、利润分配往往由一个人说了算,成为“一人合作社”。

(3)乡村干部重视不足:少数乡村干部对发展农业合作社认识不高,缺乏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发展思路不清晰。重视程度不够,在指导、扶持和服务农业合作社发展方面不够有力。

二、合作社自身存在问题

(1)、缺乏运行规范,内控形同虚设。相当一部分专业合作社虽然设立时有规范的《章程》、明确的分工和完善的机制,但大多流于形式,停留在字面上。很多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成员文化程度低、小农意识强、民主意识缺失、管理水平差,虽然依据章程设立了各项组织机构和各项制度,但能真正发挥作用的寥寥无几,可操作性不强,限制了合作社自身的发展壮大,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导致管理行为的随意和经营行为的混乱。由于内部运行机制极不规范。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不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薄弱,运作和管理随意性较大,社员受益小,虽然在服务受益不同程度上得到了体现,但资金受益总体上仍显不足,专业合作社对社员的二次分配的比例较小,严重制约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功能的充分发挥。同时发展思路不清晰,有的有章程无制度,有的有制度得不到落实,“内部控权”问题严重,有些专业合作社仅仅停留在农产品初级生产阶段,在加工销售理念上未融入市场经济,不利于市场竞争。

(2)、缺乏各类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人才缺乏、科技水平低。大部分没有专业人才,虽然都是种植多年的种植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知识和新科技知识。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者大多是农民,合作社的负责人一般由所在村组负责人或当地的种养殖大户担任,靠长久积累的经验做事,难以适应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大部分合作社依据当地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经营,由于自身认知的局限,对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以及对合作社和产品的定位模糊不清,对创优创牌方面的意识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特别是办社人才严重缺乏。目前,大多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的,很少围绕“产业能人”。专业合作社的领导层基本由所在村的村干部,或是自身素质稍微突出一些的成员担任,其中管理层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基本没有,合作社内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加工型企业的产业领军人才严重缺乏。甘于满足现状的小农意识进一步制约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3)、缺乏资金扶持,发展难有后劲。从目前运行的合作社看,不仅数量少、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还缺乏外部力量的扶持,尤其是各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财政应适当安排资金,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以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各项配套政策迟迟不能到位。因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又是新生事物,目前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政府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不到位,扶持的力度不够,没有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摆上议事日程。特别是融资渠道狭窄,举步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兴的经营组织,一般自有资金来源于入社农民缴纳的会费,资金实力非常有限,融资渠道相当狭窄,季节性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而各类商业银行基于专业合作社运行的不可预知性,出于自身资金安全原因,往往不愿意向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上档次、上规模。

(4)、合作社管理机构不够明确。目前有工商局、农委、农业局、供销社、农经中心都在管理合作社,造成多部门管理,表面上有多个婆家,实际上变为没人管的状态,不利于合作社的有序、壮大发展。

(5)、规模还比较小,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因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较短,又是新生事物,目前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对产业化经营中的促进作用还不大,合作社的龙头、桥梁和纽带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部分群众对专业合作社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往往把其与原来的村集经济组织混为一谈,因此对入会的兴趣不高,参与的积极性不强,从而导致专业合作社发展缓慢、会员偏少。因规模较小,带动性不强。这次调查的农民专业合社,注册资金为100万元以上,且从业人员为20人以上的不多,而大多数合作社注册资金在10万元以下,且从业人员为5人下,由于它们大多规模偏小,自身经济实力不强,首先社员与专业合作社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其次专业合作社之间缺乏必要的再联合,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不能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最后是由于它们多数停留在种植、养殖等一些低层次服务上,合作层次不高。在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很少涉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弱。很难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6)、缺乏有效的自我发展机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服务以无偿服务为主,没有自主经营创收能力,导致合作社运转困难。如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市场开发等工作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活动的拓展。

(7)、是依赖现象十分突出。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希望政府资金扶助,依赖现象十分严重,还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己不想办法,在筹备阶段就要求政府注入启动资金,否则无法启动。另外由于是财政资金补贴过小,合作社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扶持和引导,但目前许多政府受财力所限,在资金扶持、信息、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扶持和引导力度不够,在补贴对象上,偏重于补贴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能够得够政策补贴的只占20%左右,其它80%规模较小的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能另谋融资渠道。

(8)、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待于增强。提供有效的专业技术服务,实现“合理安排生产流程、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是合作社的重要职能。但是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合作社还存在着专业技术服务能力待增强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数量严重不足。专业技术服务人员是合作社的核心人员和重要财富,足够的技术服务人员是做好专业技术服务的必备条件。但是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来,部分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合作社往往只有不超过两名技术人员,每名技术人员负责指导的田块面积往往超过100亩。

(二)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专业技术服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往往直接决定了合作社的技术服务能力。调研中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技术人员学历层次较低,限制了相关新技术的推广。较低的学历层次和较为薄弱的文化基础,限制了其及时掌握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严重阻碍了相关新技术的推广。

2、部分技术人员思想守旧,缺乏快捷获得相关技术资料的方法。调研发现,80%以上的技术人员获取相关技术资料的方式仍是传统的书籍、报纸、面授等方式,能熟练使用互联网络、科研资料数据库等高科技术段获取技术资料的仅占的比重不到5%。传统的技术资料获取方式,使部分技术人员难以及时掌握本领域内的最新研究成果,造成了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作业技术长期得不到更新、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应对乏力的问题。

3、有些技术服务人员是从外省请来的种地的农民,全靠经验来指导,遇到新问题就束手无策。

(9)、服务范畴待于拓展。调研发现,部分合作社在服务范畴上还比较狭窄,往往只能做到在某个产品的某个环节上提供较为有效的服务,无法提供全流程上上的有效服务,主要体现为缺乏对产品销售与深加工的介入。大部分合作社目前采用的是“统一订种——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自行出售”的服务模式,服务的范畴主要集中在对生产过程的优化上,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对产品的销售与深加工涉足还比较少。一方面,产品往往由各会员自行出售,由于每笔的交易量较小,会员往往无法获得较为优惠的成交价格,难以按产品既有价值最大化的原则实现成交。另一方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合作社往往很少涉及产品的深加工,那些进过一些并不太复杂的工艺就可以被开发出的产品的潜在价值往往被放弃,给会员和合作社造成了令人极为惋惜的损失。再一方面,就是合作社应有的提留积累无法提取,对合作社的日常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不利。

(10)、市场主体地位待于增强“发扬体量优势,提高谈判地位”是合作社的重要的职能和利润来源,但是从调研的情况来看,部分合作社的市场主体地位还比较薄弱,在交易中的谈判地位还有待于增强。从生产资料的采购来看,大部分合作社的采购渠道还处于物流链的下端。一般都是从各厂家的县级代理商处间接采购的,而不是从厂家直接购进,尚不能做到“点对点”的交易,采购成本仍然有压缩的空间。从最终产品的销售来看,大部分合作社的“体量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方面,大部分合作社采用的仍是会员自行分散销售产品的模式,这使合作社通过签订“大合同”的方式来提高销售价的方式完全无法实现。另一方面,即使采用“统一销售”模式的合作社,由于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不够及时、为了取得“保底收入”而预先签订收购合同、缺乏必要的谈判技巧等原因,也往往难以充分实现“最高价成交”的目标,使一部分利润“外流”。

有关建议 在体制方面

一、充实完善农民合作社主管部门的编制和人员,改变目前市、县(区)、乡镇的管理人员偏少、忙于应付的情况。

二、尽快启动建立全市县乡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以利农户转包、出租、转让、互换、入股发展合作生产,方便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还能使政府获得真实的交易信息,方便落实支农补贴政策。

三、授权明确各级农经部门(农经中心)对农民合作社的运行行使监管、评级、考核和项目备案的职能。

四、各县(区)、乡镇要合理规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区域发展,处理好发展与规范的关系,在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方面要做到推动而不强求,引导而不包办,参与而不干预,指导而不主导,扶持而不代替,依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积极鼓励、引导和扶持,稳步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在机制和政策方面

一、建立农民合作社培训、监管制度,做好运行规范和定期监管工作。

二、分类分行业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标准。

三、政府扶持建立或组建农民合作社会计师事务所,聘用有信用合作经济师、会计师等资质的人员组成,专门为合作社代记帐务和运行核算,可先以民办官助的方式组建,逐步自收自支自养。

四、政府尽快出台合作社场地使用的扶持政策,解决农机、养殖、菌菇等类合作社的燃眉之急。

五、政府应出台人材引进政策,鼓励“能人”、大学生领办和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

六、政府出资建立风险基金、担保基金,专门对合作社进行抵押和担保。

七、政府要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的意见,在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内部运行机制、内外部利益关系等方面进行规范指导。

一、畅通和扩大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渠道。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超对接现场会”,适时组织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各类农产品交易洽谈会、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国内外超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销售网络;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创设自己的营销网站或借助其他网站平台开展网络营销,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和形象,扩大产品销售渠道,搭建社员之间、合作社与外界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

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经纪人。按照“摸清底数、登记造册、组织培训、树立意识、规范行为、搞活流通”的思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吸纳物流、信息、营销等农村经纪人加盟,培养自己的经纪人队伍,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促进本地区生产与市场的融合。

三、重视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管理。政府应明确管理机构,不应有多个部门同时管理,不然就会造成无人管理的状态,建议由行业归类管理,并进行具体的业务指导。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章程,强化企业化管理。首先立足于规范化建设,工商部门需进一步规范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政府需加快出台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帮助专业合作社建立一整套企业化管理制度和规模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内部管理制度,增强专业合作社的吸引力,增加农民入会的积极性。

四、加大指导力度。根据合作社实际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讨发展的新路子,通过多种途径,加大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力度,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和基本知识培训,为合作社发展创建一个良好的环境。政府要强化对合作社的支持引导。发挥中介作用,帮助合作社寻找商机、降低成本。在项目选择上,政府可发挥“情况明、信息多”的优势,帮助合作社正确判断本地情况,选择真正适合本地的投资项目,最大程度降低可能的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在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上,政府可发挥“面子大、信誉好”的优势,帮助合作社直接与生产厂家订立合同,从而最大程度压缩中间环节,降低采购价格。在产品的销售环节上,政府可发挥“渠道广、眼界宽”的优势,帮助合作社联系合适的买主,最大程度上保证价格的合理性,维护合作社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五、帮助解决人才问题。一是建议政府部门出台保留编制、职位、工资、允许和鼓励事业单位人才到专业合作社工作或入股;二是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工作人员进行强化培训,造就一批懂技术、懂市场、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合作社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理》的宣传工作,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班,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民专业合作社队伍。强化对社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素质,充分体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宗旨,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的凝聚力,降低组织运行成本,全面提高专业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同时,针对各专业合作社存在的综合素质较差,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对其进行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经济合同、计算机等方面的强化培训,促使改变过去传统的种养殖方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

六加强合作社自身建设。一是合作社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实行民主管理,独立核算,建立会计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为合作社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壮大发展;二是宣传引导农民入社,壮大专业合作社队伍。

七加强宣传培训。一是定期聘请专家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全面提高社员的组织化程度和科技文化素质;二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学习培训,使社员知法、懂法、用法。大力加强对合作社负责人的培训。负责人是合作社的重要组成要素,他们的能力与素质状况对于合作社能否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他们的培训。我们认为对负责人的培训应围绕以下几个重点展开。

1、强化信息获取技术培训,提高其多渠道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及时获取市场信息,科学制定各项计划是合作社负责人的重要职能。针对目前部分负责人中存在的掌握市场信息不及时的情况,必须着重对其进行网络等信息获取技术的培训,拓展其收集市场信息的渠道,加快市场信息的获取速度,防止出现与市场脱节的情况。

2、加强负责人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其成本控制能力。降低成本是合作社内部管理的核心与关键,而负责人优秀的综合管理能力又是实现降低成本的重要条件。必须通过加强对负责人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和管理学知识的培训,进而提高其管理能力,最终才能达到降低成本的最终目的,提高合作社的盈利能力。

3、强化负责人的谈判技巧培训,提高其谈判能力。针对目前部分合作社因为负责人缺乏必要的谈判技巧而在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情况,必须引入诸如企业家等人员对负责人进行谈判技巧的专门培训,以扭转其在与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农产品收购商协商时的被动地位,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售价。

八、打造品牌。要充分发挥品牌效应,要创立合作社自己的产品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开展产品品牌认证和注册工作,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

九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从宏观上讲,需进一步建立健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科学评价、奖励体系,并对其进一步规范。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相配套的包括财政、税收、信贷、产业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政策,进一步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充分认识到扶持专业合作社就是扶持农民和农业,切实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应强化对合作社的财政支持的力度充分发挥财政奖补的导向作用,强化对新建合作社的奖补力度,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到这一领域中来,壮大合作社的总体规模。应加强对先进合作社的奖励力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扬先进的模范引领作用,为其他合作社树立学习的榜样,明确努力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对先进合作社的大力奖补,可以更有效地扶植一批本领域内的“拳头产品”,树立本地区、本行业的良好形象

十、拓展服务功能,引进先进设备,切实提高科技含量。发展壮大专业合作社。政府需在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农机具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好后勤保障服务,进一步落实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在延伸合作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同时大力实施品牌战略,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鼓励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申报有机、绿色食品,加大农产品商标注册力度,着力打造一批名优品牌。同时,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硬件设施。当前,专业合作社设备落后,如不及时更新设备,长期下去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通过政府引导,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认识到,缺少必要的硬件设施和先进设备,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须走科学发展道路。

十一、充分发挥龙头、大户示范作用,促进企业规模化,逐步向现代化企业迈进。千家万户的小作坊,难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只有把一家一户的农民联合起来,才能形成规模、增加效益、做响品牌、占领市场。要做大做强龙头专业合作社,增强其对农业产业的带动作用。同时,良性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起带头作用,而带头人就是农业生产经营较好的农户,这些农户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核心,核心农户往往是懂技术、善经营的农村能人,他们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形成有效的产品市场,愿意将生产技术传授给他人,应对这些核心农户进行扶持,使其尽快地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领头羊”。

十二、革新金融体制机制,完善融资渠道。一是要建立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评级制度,制定适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信贷管理政策,合理确定信用评级标准,二是加强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信贷投放激励机制,在银行内部建立约束的激励机制;三是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需求特点,创新金融服务产品,解决其融资难题,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不断促进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下载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近年来,村干部在管理、发放、使用征地补偿款及村级收入资金中存在不少问题,致使农民利益和村集体利益被严......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浅谈宜宾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宜宾县供销社合作经济指导股――毛燕洪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自......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宣传力度不足,农民认知度不高。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长期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宣传力度不够,示范带动作用不强,不少农民缺乏共同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民专业合作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发展......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合集5篇)

    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 建议截止2012年9月,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52家,在泰安市各县市区中居首位,成员总数为5769人,农民成员达5590人,带动农户22000户,比20......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王建华 农村村级财务管理既是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农村集体资......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农村财务管理先后经过了村账站管、村财双代管等多种管理模式,尤其是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历经乡镇合并、合村并组各地相继成立了乡镇农村财......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要求

    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财务管理要求 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重要要求。对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