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安全知识竞赛(受限空间作业部分)
2016年安全知识竞赛(受限空间作业部分)
一、问答题: 1.《北方公司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办法》中规定,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除了应办理检修工作票外,还应办理:
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受限空间作业施工申请票。2.受限空间作业施工申请票需电厂哪些人员审核、批准? 经设备主管部门、作业部门、安监部门主管领导审核。经总工程师或生产厂长批准。
3.进入受限空间工作前,哪些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工作负责人 和 工作批准人。
4.对于用钥匙、其它工具打开的或有实物障碍的受限空间,受限空间入口一经打开,应在进入点附近设置:
警示标识。
5.无需工具、钥匙就可进入或无实物障碍阻挡进入的受限空间,应设置:
固定的警示标识。
6.受限空间所有警示标识应包括:
提醒有危险存在和必须经授权才允许进入的词语。
7.与受限作业空间相连的管道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确保各方面没有汽、水、油、物料或有害气体流入的可能?
断开或使用盲板隔离,阀门已可靠关闭并上锁,并在相关设备机械上和电气上被隔离部位挂牌。
8.在进入受限空间进行工作前,作业负责人必须检查受限空间内有无有害气体,可用仪器测量或小动物作试验,但禁止用什么方式投进空间内来检查,以防止发生爆炸。
禁止用燃烧着的火柴或火绳等
9.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必须做的工作:
进行 气体检测,注明检测 时间和结果。
10.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若采用间断性监测,间隔应不超过几小时?
2小时。
11.气体检测抽样应有代表性,应特别注重人员可能工作的区域。抽样应包括哪些区域的样品?
空间顶端、中部和底部的样品。12.气体检测次序应该是?
应是氧含量、易燃易爆气体、有毒有害气体。
13.检测结果显示的受限空间内外的氧浓度应一致。若不一致,在授权进入空间之前,应确定偏差的原因,氧浓度应保持在什么范围内?
19.5%-23.5%。
14.若受限空间内含有易燃易爆气体、液体或固体,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必须进行清理或清洗,清理或清洗的方式有哪些?
包括清空、清扫(如冲洗、蒸煮、洗涤和漂洗)、中和及置换危害物质。
15.《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热机部分)》规定,受限空间作业至少安排几名监护者在受限空间外持续进行监护,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
一名监护人
16.进入特别狭小空间作业,进入者应采取什么方式与监护人进行沟通联络?
进入者应系上安全可靠的保护绳,监护人可通过系在进入者身上的绳子进行沟通联络。
17.进入受限空间期间,空间内的温度不得对进入人员产生危害。为保证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和人员呼吸需要,可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取强制通风方法,但严禁向内输送什么气体?
氧气。
18.受限空间内的温度超过几度时,不准进入工作。
℃。
19.在多少温度范围内的受限空间内工作,工作人员应适当轮换工作和休息?
40~50℃
20.在通风条件差的受限空间内作业,如地下室、船舱等,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做好哪些可靠的安全措施?
应将灭火器放置牢固,禁止随便启动,防止二氧化碳意外泄出,并在放置灭火器的位置设立明显的标志。
21.进入金属容器或特别潮湿的受限空间作业时,所使用行灯的电压不准超过多少?
12V。
22.受限空间作业禁止使用明火照明。当作业环境原来盛装可燃性气体、液体、粉尘等介质的,则应使用什么样的照明?
应使用防爆电筒或电压不大于12V的防爆安全行灯,行灯变压器不应放在容器内或容器上。
23.进入受限空间,在可能有触电和气体爆炸的危害时,对作业人员服装及使用的工具、机具有什么要求?
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机具。
24.为防止静电危害,应对受限空间内或其周围的设备接地,并进行检测,接地电阻值应小于多少?
小于10欧姆。
25.在特殊情况下,作业人员配戴长管呼吸器时,使用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应仔细检查长管呼吸器的 气密性,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鲜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
26.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或通风不良的受限空间内进行工作的人员,严禁使用什么样的防护面具?
过滤式防毒面具。
27.受限空间作业中,如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的紧急情况,抢救人员如何安全的进入救援?
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面具、信号绳、救生索等进入受限空间,并至少有一人在外部做联络工作。
28.为保证受限空间出入通道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疏散。受限空间的出入口内外不得放置有什么?
障碍物
29.在受限空间内做动火工作时,应遵守的安全规定是?
办理动火作业票,受限空间内动火除要遵守一般危险场所动火规定外,不准将 氧气瓶、乙炔瓶 放入受限空间内,动火人员正确佩戴防护用品,动火人离开时,必须把 焊枪 和 输气管 带出受限空间外,熄灭火种,严防乙炔气体泄漏入受限空间内。30.在有可燃气体的受限空间内作业,必须做到“四不准”,“四不准”是?
不准进行明火作业,不准使用非防爆电器,不准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着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护具。
31.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电焊、切割、燃烧或者油漆作业,应打开全部通风孔并进行强制通风,使氧气浓度保持在多少范围内,作业人员才能安全地工作? 19.5-21%。
32.进入受限空间许可中规定,进入者和监护人须在进入前阅读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应了解的相关内容?
工作内容与工作有关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并签名确认。33.进入受限空间许可时限应规定起止时间,但期限不得超过?
一个 班次。
34.如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需要延期,作业负责人应做哪些工作?
应重新检查工作区域,核实所有安全措施仍然有效且工作区域的情况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有新的安全要求(如夜间工作的照明)应在申请上注明并落实以后,作业批准人 和 作业许可人 签字延期。
35.受限空间作业结束后,在关闭受限空间如容器、槽箱等的人孔门以前,工作负责人必须做的工作?
清点人员和工具,检查确实没有人员或工具、材料等遗留在内,方可关闭。36.受限空间内可能会出现高处坠落或滑跌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什么?
应特别注意受限空间中的工作面(包括残留物、工作物料或设备)和到达工作面的路径,并制定预防高处坠落或滑跌的安全措施。
37.有些区域或地点不符合受限空间的定义,但是可能会遇到类似于进入受限空间时发生的潜在危害,如把头伸入小于多少cm直径的管道、洞口、氮气吹扫过的罐内,按受限空间作业管理?
小于30cm直径
38.在有高于多少米的垂直墙壁围堤,且围堤内外没有到顶部的台阶。在围堤区域内,作业者身体处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按受限空间作业管理?
高于1.2米
39.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动土或开渠深度大于多少米,或作业时人员的头部在地面以下的,身体处于物理或化学危害之中,或在动土或开渠区域内,没有撤离通道的,按受限空间作业管理?
大于.2米
40.禁止进行受限空间作业的人员有哪些?
(一)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
(二)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
(三)患有深度近视、癫痫、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者。
(四)有外伤疤口尚未愈合者。41.受限空间作业许可人的职责?
(一)负责受限空间作业的系统隔离和安全措施正确地执行。
(二)按规定对受限空间进行无害气体检测。
(三)对作业负责人正确说明哪些设备有压力、高温和有爆炸危险等。42.受限空间作业监护人的职责?
(一)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懂急救知识,清楚可能存在的危害和对进入者安全、健康的影响。
(二)清楚应急联络电话、安全淋浴、出口、报警器和外部应急装备的位置。
(三)应随身携带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并负责保管。
(四)在作业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提出拒绝作业。
(五)应清点出入受限空间作业人数及随身携带器具,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或其它物品落入,造成设备不安全隐患,并与作业人员确定联络信号。
(六)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必须在出入口处保持与作业人员的联系,掌握受限空间内人员情况。当发现异常情况时,紧急情况下发出救援信息、启动撤离行动,并在受限空间外实施救援。43.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职责?
(一)持有经审批同意、有效的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方可施工作业。
(二)在作业前应充分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中的安全措施。
(三)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所列的安全防护措施应经落实确认、监护人同意后,方可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对违反有关安全管理制度的强令作业、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监护人不在场等情况,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并向上级报告。
(四)应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禁止携带作业器具以外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如发现作业监护人不履行职责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五)清楚作业过程中与作业监护人的沟通方式及紧急情况时的撤离方式。
(六)掌握正确使用进入装备和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严格按特殊作业措施票和进入受限空间计划要求作业。
(七)在作业中如发现情况异常或感到不适和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严禁在有毒、窒息环境中摘下防护面罩。44.受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一)正确地和安全地组织受限空间作业。
(二)工作前对作业人员交待安全事项。
(三)对作业人员给予必要指导。
(四)作业人员变动是否合适。
(五)负责检查工作票和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所载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运行人员所做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45.受限空间物理条件定义?
(同时符合以下3条):
1、有足够的空间,让员工可以进入并进行指定的作业;
2、进入和撤离受到限制,不能自如进出;
3、并非设计用来给员工长时间在内作业的。46.受限空间危险特征?
(符合任一项或以上):
1、存在或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窒息,水、汽淹溺、灼烫等;
2、存在或可能产生掩埋进入者的物料;
3、内部结构可能将进入者困在其中(如,内有固定设备或四壁向内倾斜收拢);
4、存在已识别出的健康、安全风险。47.电厂的“受限空间”有哪些?
包括生产区域内锅炉炉膛、汽包、煤仓、灰库、吸收塔、储罐、磨煤机、发电机、凝汽器、除氧器、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风道、除尘器、隧道、电缆隧(廊、沟)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48.进入受限空间工作前,工作负责人和工作批准人应对现场监护人和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内容有哪些?
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作业现场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预防措施、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配备的救护设施和灭火器材的位置、明确监护人的责任和受限空间内外的联络方式等。
49.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考虑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中毒和窒息,如有毒有害气体、缺氧等;气体爆炸,如漏进可燃性气体且有点火源;触电;机械伤害;火灾;淹溺/掩埋、灼烫,如误操作进水汽、进灰、进煤粉等;高处坠落;其它,如温度、辐射、噪音等。50.“进入受限空间”的概念?
当身体任何部位越过受限空间的口径,并足以让整个身体能够进入受限空间的开口平面时的一个起始动作,就被视为进入受限空间。
51.(国家安监总局令(第69号))《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有哪些?
一、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二、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三、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四、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五、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52.空气中氧含量低于多少或超过多少,称为有害环境?
氧含量低于18%或超过22%,称为有害环境。
53.(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9号)《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中规定: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做的工作是?
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54.进入带有转动设备类的有限空间,必须做的安全措施?
必须办理停电手续,切断电源,并在开关上挂“有人工作、严禁合闸”、“禁止启动”等警示标志。55.硫化氢的危害:
硫化氢(H2S)是无色气体,臭鸡蛋味,易溶于水;属窒息性、剧毒气体,是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比重比空气大,易积聚在通风不良的城市污水管道、窨井、化粪池、污水池等低洼处。56.CO的危害: CO是无色、无味、无刺激性、易燃易爆有毒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一氧化碳在血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相对于氧气)而造成组织缺氧。57.氮气的危害: 正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且通常无毒。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当作业场所空气中因氮气含量过高,致使氧气浓度低于19.5%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二、判断:
1.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可以使用卷扬机、吊车等运送作业人员。作业人员所带的工具、材料必须进行登记。(×)
2.在进入受限空间进行工作前,作业负责人必须检查受限空间内有无有害气体,可用仪器测量或小动物作试验,可用燃烧着的火柴或火绳等投进空间内来检查。(×)3.凡是有可能存在缺氧、富氧、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粉尘等,事前应进行气体检测,注明检测时间和结果。如作业中断,再进入之前无需重新进行气体检测。(×)
4.作业人员或运行人员可对有限空间作业区域和场所气体及粉尘等进行取样和检测。(×)
5.用于检测受限空间气体的检测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每次使用前后,应检查检测仪器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6.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电焊、切割、燃烧或者油漆作业,应打开全部通风孔并进行强制通风,降低由于这些作业而产生的可燃气体、烟雾的浓度,使氧气浓度保持在19.5-23.5%内,或者让作业人员使用正压式呼吸器。(×)
7.在40~50℃受限空间内工作,作业人员应适当轮换工作和休息。(√)
8.在有可燃气体的受限空间内,不准进行明火作业,不准使用非防爆电器,不准使用可能产生火花的工具,不准穿着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和护具。(√)
9.在容器、罐内动火作业时,除要遵守一般危险场所动火规定外,不准将氧气瓶、乙炔瓶放入罐内,动火人离开时,必须熄灭火种,可把焊枪和输气管暂时留在容器、罐内。(×)
10.在可能发生有害气体或通风不良的受限空间内进行工作的人员,除正确佩戴 正压式呼吸器外,还必须使用信号绳,信号绳的一端紧握在上面监护人手中。如果监护人必须进入受限空间内救护,应先戴上正压式呼吸器和系上信号绳,并应另有其他人员在外面监护。(√)
11.任何人经过受限空间作业培训后,即能进行受限空间作业。(×)
12.用惰性气体吹扫受限空间,可能在空间入口附近产生气体危害。在进入准备和进入期间,应进行气体检测,确定开口周围危害区域的大小,设置路障和警示 标志,防止误入。(√)
13.若工作任务发生改变、工作环境和安全条件发生变化、产生限制救援发挥作用的条件,应立即停止作业。(√)
14.受限空间作业进入者和监护人须在进入前阅读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了解工作内容、与工作有关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并签名确认。(√)
15.如特殊作业安全措施票需要延期,作业负责人应重新检查工作区域,以核实所有安全措施仍然有效且工作区域的情况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有新的安全要求(如夜间工作的照明)应在申请上注明并落实以后,作业批准人和作业许可人签字延期。(√)
第二篇:,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生产车间(分厂):
编号:00
受限 空 间 所 在 单 位 负 责 项 目 栏
受限空间所在单位:
受限空间名称:
检修作业内容:
受限空间主要介质:
作业时间:
****年**月**日
时起至
****年**月**日
时止
隔绝安全措施:
确认人签字:
负责人:
****年**月**日 作业 单 位 负 责 项 目 栏
作业单位:
作业负责人:
作业监护人:
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作业安全措施(包括抢救后备措施):
负责人:
****年**月**日
采样分析
分析项目
有毒有 害介质
可燃气
氧含量
取样时间
取样部位
分析人
分析标准
分析数据
审批意见:
批准人:
****年**月**日
第三篇: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此地点为受限空间区域
受限空间作业安全防范措施
一、在此区域作业必须履行工作票或操作票手续,进入前必须进行强制通风30分钟以上,禁止使用氧气通风;
二、在此区域工作不准超过两人,进入前应使用气体报警仪(如便携泵吸式气体检测仪)对该区域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检测仪器在使用前应进行校验,以确保指示正确;
三、在此区域使用潜水泵、通风机及行灯等电气工具时应认真检查电源线不得有裸露部位,确保绝缘良好。作业时要使用12伏以下照明电源,行灯变压器及漏电保护器必须放置在入口2米以外。在使用潜水泵抽水过程中人员禁止进行检修及操作;
四、在此区域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做好绝缘措施,敷设绝缘橡胶板,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电焊带不能有裸漏部位,电焊钳应使用绝缘合格的材料;
五、在缺陷处理或系统运行方式变化需要操作阀门或进行放水时,应先将阀门缓慢开启1/4圈进行泄压,在确认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根据现场情况逐步开启阀门,禁止将阀门一次全开。放水或排气操作前必须对井室内温度进行测试,确认井室内温度小于40℃时方可进入,同时要密切关注热网水温,以防止工作人员缺氧窒息或烫伤,造成人身伤害;
六、在拆卸阀门时,应首先检查并确认高位排空气门处于开启状态,并检查确认与其相连的部位介质已经排空或已全部隔断,确认系统内压力为零后方可进行;
七、要求井外的监护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应不间断的监护,并经常与井内作业人员进行通话(间隔时间不能超过一分钟),观察井内作业人员是否有异常动作,若有异常动作,监护人应立即将井内作业人员通过安全绳协助作业人员脱离作业场地,除去防毒面具并进行紧急施救。同时,要立即起动相应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将伤者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八、作业人员进入该区域必须系安全绳并正确使用双背肩安全带,安全绳的末端留在井外部分不少于1.5米并固定牢固,便于井外监护人员施救。
火警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
第四篇: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1目的:
生产使用设备如塔、罐、炉、槽、釜、箱及阴井、下水道等,人员进入内部检修时,由于不通风等因素,均属危险工作,进入容器内及不通风处作业,为了防止中毒、窒息、灼伤、着火、爆炸等事故。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受限空间及不通风时作业的安全规范。3职责:
3.1安全管理部负责作业证的审批,作业区域所属部门监督检查进入受限空间单位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对空间作业要求的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3.2作业单位负责在作业前对作业证上的安全措施进行落实,确保作业安全。3.3总经理负责一级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审批。
4、作业规范 4.1施工前需先切断
4.1.1停止危险设备的运行和使用,对设备与外界连接的管道、设施进行可靠隔绝,如装设盲板、拆卸连接部位、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4.1.2对动力电源的切断,应采用取下保险熔丝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并加挂警示牌。
4.2、清洗、置换和清理
4.2.1对危险设备可靠切断后,打开设备上所有人孔、手孔、放散阀、排空阀、出气阀、料孔和炉门等。
4.2.2根据危险设备内的介质类型用蒸汽、水、热水、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等方式进行介质的清洗和置换;如危险设备内装有非导电性液体(如苯、甲醇、乙醇等)时,为防止静电产生导致事故,必须将设备进行可靠性接地,冲入水蒸气时应尽量低压、低速导入。4.2.3危险设备内残留物必须尽量排放或移液,清理干净。4.
3、采样、分析或检测
4.3.1、检修作业人员进入危险设备内前,要对设备内的状况进行分析或检测,并符合下列条件:
a.含氧量在18~21%之间;
b.有毒气体或粉尘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或低于允许进入的时间及浓度;其他可燃性气体低于其爆炸下限浓度的20%以下;
c.对危险设备内的气体或粉尘进行取样分析或检测不得早于进入设备作业前30分钟,所采取的样本应是设备内的最高浓度;工作中断后,作业人员再次进入前应重新采样分析或检测。
d.使用具有挥发性溶剂、涂料时,应做连续性分析检测并加强通风措施。4.4、电气及安全防护措施
4.4.1、进入危险设备内作业的照明电压应使用不高于36V的安全电压,狭小或潮湿场所应使用不高于12V的安全电压;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装有防触电的电气保护装置。
4.4.2、在易燃易爆作业环境中应使用防爆型低压灯具和电动工具,电气线路必须绝缘良好,无断线接头,电源接点无松动,防止产生电气火花造成事故;作业人员不得穿戴化纤类等易产生静电的工作服。
4.4.3、在有酸碱等腐蚀性作业环境中,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在设备外部应设有急救用的冲洗装置和水源等。
4.4.4、在设备内多层交叉作业应搭设脚手架、安全作业平台,作业人员应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4.4.5、设备内作业严禁抛掷工具、材料,也不得将工具、材料等物品放置在人孔边上或设备顶部,以防坠物伤人。
4.4.6在设备内进行焊接作业时,应使用干燥绝缘垫,进行气割、气焊时,要使用不漏气的设备,在设备内不得随便开放乙炔或氧气,加强设备内通风。5安全监护
5.1设备外应配备空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安全绳和相应的急救用品和装置。
5.2进入设备内部作业前,所有作业人员要检查安全措施、安全器具,规定好统一的联络信号。
5.3监护人员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发生,应立即召集急救人员穿戴好防护器具进行抢救,不得无防护措施情况下盲目进入抢救。
相关文件: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GB30871-2014 相关记录
MTC-AQ-7.1-1/02《进入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第五篇:受限空间作业自查报告
受限空间作业自查报告
为贯彻集团文件精神,加强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公司在检修期间开展了专项检查,现汇报如下:
一、精心部署,全面检查。
公司在化工检修期间,制定了全面的检查方案。针对较危险的检修项目重点进行了检查,包括进入釜、灌、槽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进行检维修的经常性工作。重点排查员工的安全意识、作业防护用品、作业许可审批、作业现场监护、作业现场警示等薄弱作业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思想意识。
为提高员工安全思想意识,检修之前,公司组织了全公司参加检修的员工进行了针对重点作业的检修项目的安全培训。包括受限作业、动火作业、登高作业、吊装作业等项目。并将集团下发的《**企业一氧化碳倒灌事故多名责任人被刑拘》的文件,发放到各个单位,要求认真组织学习。正真达到了提高员工安全思想意识、作业技能的目的,确保了检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受限空间作业,加强应急管理理。
公司通过以往发现的隐患问题,整理并完善了特种作业环节的审批制度。要求检修期间首次动火,必须有公司分管安全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作业,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检维修作业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公司要求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开停车方案、开停车置换确认表、打压试漏确认表等,并规定检修期间一切安全工作必须升级管理。
受限空间作业是进入釜、灌、槽等密闭或半密闭空间进行检维修危险工作。公司严格执行《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严查操作人员三违行为,形成完整的安全检查制度。
按照谁作业、谁负责的原则,明确了检维修作业单位负责检维修作业任务的安全管理职责,并制定了详细的关于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办法:
1.受限空间作业实施作业证管理,作业前应办理《受限空间安全作业证》
1.1 《作业证》由作业单位负责办理。
1.2 《作业证》所列项目应逐项填写,安全措施栏应填写具体的安全措施。
1.3 《作业证》应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批。
1.4 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1.5 《作业证》一式三联,三联分别由作业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二联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存查,第三联又公司安全质管部存档,《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安全隔绝
2.1 受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2.2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2.3 与受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2.4 受限空间带有搅拌器等用电设备时,应在停机后切断电源,上锁并加挂警示牌。清洗或置换
受限空间作业前,应根据受限空间盛装(过)的物料的特性,对受限空间进行清洗或置换,并达到下列要求:
3.1 氧含量一般为19.5%~23%。
3.2 有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GBZ 2 的规定。
3.3 可燃气体浓度: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大于等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体积百分数);当被测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体积百分数)。通风
应采取措施,保持受限空间空气良好流通。
4.1 打开人孔、手孔、料孔、风门等与大气相通的设施进行自然通风。
4.2 必要时,可采取强制通风。
4.3 采用管道送风时,送风前应对管道内介质和风源进行分析确认。
4.4 禁止向受限空间充氧气或富氧空气。监测
5.1 作业前30 min内,应对受限空间进行气体采样分析,分析合格后方可进入。
5.2 分析仪器应在校验有效期内,使用前应保证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3 采样点应有代表性,容积较大的受限空间,应采取上、中、下各部位取样。
5.4 作业中应定时监测,至少每2 h监测一次,如监测分析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监测频率;作业中断超过30 min应重新进行监测分析,对可能释放有害物质的受限空间,应连续监测。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监护
6.1 受限空间作业,在受限空间外应设有专人监护。
6.2 进入受限空间前,监护人应会同作业人员检查安全措施,统一联系信号。
6.3 在风险较大的受限空间作业,应增设监护人员,并随时保持与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联络。
6.4 监护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并应掌握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对人员和工器具进行清点。
其它安全要求
7.1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应在受限空间外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2 受限空间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7.3 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
7.4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器具等物品。
7.5 受限空间外应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应急用品。
7.6 严禁作业人员在有毒、窒息环境下摘下防毒面具。
7.7 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
7.8 在受限空间进行高处作业应按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应搭设安全梯或安全平台。
7.9 在受限空间进行动火作业应按化学品生产单位动火作业安全规范的规定进行。
7.10 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受限空间作业点时,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7.11 作业结束后,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受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受限空间。
四、职责要求
作业负责人的职责
1.1 对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
1.2 在受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可安排人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1.3 在受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
1.4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1.5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受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监护人员的职责
2.1 对受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
2.2 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
2.3 当发现异常时,立即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报,并帮助作业人员从受限空间逃生,同时立即呼叫紧急救援。
2.4 掌握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作业人员的职责
3.1 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受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业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3.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3.3 遵守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
3.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
3.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受限空间。
3.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
审批人员的职责
4.1 审查《作业证》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4.2 到现场了解受限空间内外情况。
4.3 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