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曹阳飞宇事迹
附件一: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曹阳飞宇同学之先进事迹
曹阳飞宇8岁时,母亲因患癌症去世,年幼的小飞宇随父亲到厦门打工。和父亲一起奔波的日子是辛苦的。父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手脚肿痛是常有的事情,每当发病,无论时间有多晚、天有多冷,小飞宇都会迅速奔向社区诊所请医生,及时为父亲减轻痛苦。
尽管是一名寄读生,但从小学到高中,飞宇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良。2008年9月,曹阳飞宇顺利考入三明学院外语系,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年春节,曹阳飞宇61岁的父亲突然高烧不退,后被医院确诊为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飞宇一人承担了照顾父亲的任务,从联系医生到筹措资金,从买饭喂药到精神安慰,从洗脸擦身到端屎端尿……十几天的住院治疗耗尽了飞宇家中所有的积蓄。为了给父亲做血透,飞宇毅然变卖了老家的房产。
面对病重的父亲,飞宇曾想休学照顾父亲,但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两难之间,飞宇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带着生病的父亲上大学!他在校外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房间,将父亲安顿在那里,开始了他一边照顾病重的父亲、一边读大学的生活。每天天还没亮,飞宇就起床烧开水、做早饭、喂药……安顿好父亲后,他又匆匆赶到学校上课。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飞宇都要一路小跑回出租房给父亲喂饭……等忙过这些,他自己又再返回学校去上晚自习。虽然带着父亲上大学,日子过得很艰辛,但飞宇从没抱怨过,他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了在风雨中摇曳的家。
曹阳飞宇带着父亲上大学的事迹很快就传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并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2009年,曹阳飞宇获得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附件二:福建省荣获全国道模范提名奖及福建省第二届
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
曾德梅,男,汉族,1930年6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仙游县经常性助学活动联合会副会长。
13年来,年迈的曾德梅访遍全县300多个行政村、300多所学校,建起8000多份贫困生档案,经他牵线搭桥募集的助学资金达1528.2万元,资助了省内外8232名贫困学童。他将13年的坚持,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发芽。
一个偶然的机会,退休后的曾德梅随县妇联开展的“春蕾计划”下乡访贫,看到失学孩子的窘境,受到巨大触动。他掏出身上仅有的600元退休金,为3名特困生缴了学费,决定和她们结成对子,长期资助她们上学。失学的贫困学生从此牵动着他的心。1999年起,曾德梅不顾年老体弱,跋山涉水走遍全县村庄,四处寻访贫困学生,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捐资助学。在他的牵线下,从县委书记、县长到科局长、通讯员直至机关门口的保安人员,人人都与贫困生结对助学。在他的感召下,近千名企业家、侨胞、普通员工、军人等各界人士纷纷加入助学队伍。前来采访曾德梅的新闻记者也参与进来,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十多家中央、省市级的新闻媒体26名记者结对资助28名特困生。甚至在参加首届感动福建十大人物颁奖活动时,他也不忘向著名航天科学家黄春平等其他获奖者“推销” 10名贫困生。当地网友自发为曾德梅开设“仙游爱心助学网站”,借助网络平台,他的助学行动得到国内外网友的支持,旅居美国的林女士与8名贫困生结成了对子。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就一定能点亮每个贫困家庭希望的灯塔”。如今,经曾德梅牵线搭桥受助的贫困生中,上幼儿园的有99人、上小学的有4304人、上中学的有2570人、上中专的有97人、上大学的有1162人。
曾德梅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福建省“春蕾老人”等荣誉称号。
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候选人
陈茂训,男,汉族,1943年12月生,福建省平潭县大练乡小练岛东礁村村民。
2011年1月19日下午6时许,一艘浙江籍“嘉禾168”轮货船行至长乐七星礁海域时,船体因风浪过猛沉入海中。船上的六名船员挤在一只小小的救生筏上,在狂风肆虐、波浪滔天的大海里苦苦挣扎着、呼救着。
20日上午6时多,陈茂训像往常一样,到村子北面去放羊,当他爬到临海一座山的半山腰时,正想坐下来休息,隐约听见海面上有人在喊“救命”。他循声望去竟发现有一个坐满人的救生筏被卡在了两个礁石之间动弹不得,筏上的人挥舞着红布条和手电筒求救。
当时正处寒冬腊月,天气寒冷,风浪又大。经过一夜海上的漂泊和挣扎,皮筏上六名船员已经冻得浑身发抖,有气无力了,连呼救声也时断时续了。卡在礁石上的救生筏在狂风巨浪中左右晃动着,筏上的船员也随着左右晃动,随时都有可能掉进海里。陈茂训凭着多年的海边生活经验判断,如果不能及时救援的话,那滔天的巨浪随时会把人和救生筏击沉。他看到救生筏离自己站立的位置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而且悬崖落差
有5-6层楼那么高。老陈心里想,如果跑回村里喊人帮忙肯定来不及,只有用腰上的绳索了。于是,老陈当即解下绳索,在末端系上一块石头,用尽全身的力气向救生筏抛去。同时,他不顾个人安危顶着风浪爬下悬崖,跳进海里去救人。他利用海水的浮力游到皮筏旁,使劲将皮筏从礁石间推出,并顺着风向将皮筏拖至较近的悬崖礁石旁。接着,他又将绳索绑在船员的腰上,游到岸边再逐个拖到岸上。当救到第3位船员时,陈茂训由于体力严重透支,加上天冷、浪大,被风浪卷到了海里。他凭借经验浮出水面,硬是把第3位船员救到岸上。陈茂训顾不上休息,再次跳进海里救人。他来回几趟,多次被海浪卷走,但他一心想着救人,等陈茂训把最后1名船员救起时,自己也冻得快不行了,瘫倒在海边。
村民说,老陈快70岁了,不顾个人安危,见难就帮,救死扶伤,是我们的榜样。
张庄银,男,汉族,1954年6月生,福建省实验幼儿园职工。
2010年1月11日下午4时许,张庄银回到福州市第二医院集体宿舍楼,当走到3楼时,听到楼上有撬门声,他立即警觉起来。过了一会儿,张庄银看见一个30来岁、个头一米七的年轻人神色慌张地从4楼下来。张庄银问他:“你是干什么的?”“我来找人。”张庄银又问:“你到底找谁?”那个男子见被人堵住了去路,又这么追根究底不放过他,他突然抽出一把折叠刀,向张庄银脸部刺去。老张躲闪不及,下巴被切开一道8厘米长的伤口,伤及下颌骨。顿时,鲜血喷涌而出。
歹徒见状夺路而逃。张庄银顾不得疼痛,猛冲上前,一把死死抱住歹徒。歹徒凭借年轻力壮,挥动尖刀朝着老张胸部、手臂连刺数刀,使劲一脚将老张踹倒,又朝着老张的臀部连刺数刀,随后飞奔下楼。
身中数刀、倒在血泊中的张庄银强忍剧痛,手捂下颌伤口,仍然坚持下楼追赶,边跑边大声疾呼:“抓贼,抓贼啊!”一直从职工宿舍紧追到住院部大楼下,鲜血染红了200多米长的路。市二院电工郑金俤恰巧路过,听到抓贼的喊声赶紧上前,歹徒惊慌失措,摔倒在地,张庄银猛扑到歹徒身上,死死地压住歹徒。医院一名保安也随即赶到,3人一同将持刀歹徒制服。
此时,张庄银因失血过多晕倒在地,众人立即将他送进抢救室。经医生检查,他一共身中8刀,其中胸口被刺两刀,下颌的刀伤最长也最深。刺中胸口的一刀,离心脏仅两三厘米,幸好被胸骨挡住,未伤及心脏,经医院抢救才转危为安。
事后,张庄银说:“遇到这样的歹徒,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制服他,把他送到公安局去。”同事们说:“老张和普通人一样,平凡而老实,但在危急时刻,面对持刀行窃的坏人,他敢于挺身而出,精神可嘉。”
当地多家新闻媒体报道了张庄银的英勇事迹。2010年9月,他被授予福州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荣誉称号。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林水英,女,汉族,1952年10月生,中共党员,福建莆田市华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董事长。
“种菜就是种良心”,这是林水英的至理名言。她常告诫员工,小小一棵菜,关系到百姓的健康乃至生命,宁愿自己少赚钱,也不把一棵问题蔬菜带到市场。
生长在福建莆田沿海农家的林水英,从小就对绿色蔬菜有种特殊的情
怀。1982年,林水英联合村民承包土地种植绿色蔬菜。1996年,她创办了莆田市华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绿色蔬菜的规模化生产。为确保食品安全和品质,她不惜花巨资从日本、新加坡引进优质品种,与俄罗斯、蒙古等多家国外蔬菜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大力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并配备了全国一流的农药残留检测仪,一旦发现问题蔬菜,损失再大也及时掩埋处理。
华林蔬菜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新型经营模式,每年与公司签约的农户有一万多户。林水英宁可自己受损失也不让农户吃亏。2006年,因技术壁垒出口蔬菜严重滞销,大量上市的甘蓝蔬菜降到每公斤8分钱,为了保护基地农户利益,林水英坚决按照原先约定的每公斤5角向农户收购,仅此一项就亏损了273万元。
2008年底,我国南方暴发百年罕见的雪灾,北方市场出现严重“菜荒”。为了让北方群众吃上新鲜蔬菜,林水英不顾个人损失,果断决定将即将出口的近400吨蔬菜“出口转内销”,并冒着严寒日夜奋战田间地头,亲自组织收割、保鲜和贮运。当这批蔬菜源源不断地运到北方城市时,长期与她合作经销商感动得热泪盈眶,逢人便夸她是“铁大姐”。有一年春季,莆田市涵江农民有近200亩西洋芹卖不出去,眼看就要烂在地里,菜农们心急火燎地找她帮忙。为了让乡亲们种菜有奔头,她冒着烂菜的风险收购了乡亲全部西芹。果然,90%的菜烂在发往北京的途中,亏损近20多万元。30多年来,林水英多次碰到资金周转不畅的情况,但从未拖欠一万多农户的田租和万余名农民工的工资。
正是别人眼中一次次的“傻”劲,让林水英在蔬菜行业树起了党员企业家种“良心菜”、“诚信菜”的金招牌。如今,莆田市华林蔬菜基地有
限公司种植规模近2万亩,年创产值1.9亿元,创汇900多万美元。
林水英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种粮大户标兵等荣誉称号,当选为福建省第六、七、八届党代会党代表。
王永澄,男,汉族,1967年6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盲人协会主席。
“让更多的盲人体会社会的关爱,让更多的盲人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片天地。”王永澄,一个原本是需要别人帮助的盲人,用感恩的心坚守爱心传递的承诺,帮助2600多名盲人走上了自立自强的创业之路。1995年,在当地残联的支持下,王永澄创办了三明市第一家盲人中医推拿保健所。回想自己一路走来,得到社会太多的支持和关心,王永澄公开承诺:困难群众免费推拿治疗,养老院、福利院上门服务。三明市福利院一位80岁老人患严重关节炎长期卧床不起,通过王永澄半年多时间上门按摩治疗,终于能下地行走,身无分文的老人用双膝跪地这隆重的礼节表达感激之情。
王永澄一直希望以自己的创业经历帮助更多盲人创业自立。2005年以来,他四处募集资金180余万元,全部用于推进盲人技能培训,免费培训的盲人达2600余人。培训期间,他和学员吃住在一起,手把手地教,面对面交流,把自己的“绝活”毫不保留地传授给盲人学员。如今,他培训的盲人学员遍布福建全省,就业率高达98%。
“残疾人不仅要靠自己的技术特长走自强之路,而且还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王永澄十分热心公益活动。每年“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国庆节和全国助残日、国际盲人节等重大节日,在街道、社区、学校、工厂、军营、干休所,都能见到他和一群盲人按摩师们开
展各种义诊活动。2005年至今,王永澄组织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达50多场次,免费义诊达1.3万人次。“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王永澄组织40多家盲人按摩店、220多名盲人按摩师开展“为汶川灾区献爱心”按摩义诊活动,捐出一天劳动所得,筹集善款达2.8万元。青海玉树地震、福建省特大暴雨,他牵头募集善款近4万元。为帮助贫困残疾人和失学儿童,这些年王永澄个人捐资达2万余元。
2009年,在王永澄的积极推动下,集盲人按摩技术研究、盲按培训、盲人就业和对外服务于一体的省级示范窗口、公益性机构——福建省海峡盲人按摩指导中心成立。2010年4月,王永澄作为团长,带领福建省首个盲人代表团赴台访问,开展“闽台两地视障福利事业交流”,与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签署了《卓越交流合作备忘录》,为闽台两地福利事业的合作交流作出积极贡献。
王永澄荣获全国残疾人专门协会先进工作者、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詹红荔,女,汉族,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
詹红荔从事少年审判工作8年来,始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将少年审判工作不断向庭前、庭后和庭外延伸,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少年犯和问题少年,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社会矛盾,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作为少年审判庭庭长,在她看来,那些失足少年都是“折了翼的天使”,只要帮助他们将翅膀修补好,他们就能重新飞翔。为此,在审理案件的
过程中,她总是仔细了解被告人的情况和经历,通过法律教育和亲情感化,将庭审化为失足少年的人生“转折点”。16岁的陈某,只因小事就将另一少年捅死,在看守所里又因琐事把一位老人踢成重伤。问及杀人原因,他恨道:“他瞧不起我,该死!”问他是否后悔,他满不在乎:“反正我是未成年人,判不了我死刑。”为了感化陈某,詹红荔两次远赴他的老家调查其成长经历。原来陈某的童年很不幸:生父对母亲百般施暴。离婚后,母亲带着他和姐姐远嫁他乡。备受欺凌的他具有典型的攻击型人格障碍,但对继父和家人的感情很深。了解到这些后,詹红荔亲自前往看守所,对陈某进行心理疏导。陈某怎么也想不到,詹红荔对他的了解竟然比父母还多!庭审时,詹红荔向陈某坦陈了他母亲整日以泪洗面,姐姐和哥哥到医院伺候被踢伤的老人帮其赎罪,继父四处借债赔偿受害人等情况。陈某泣不成声,跪求被害人家属原谅,并向父母叩头发誓改过自新。被害人的父母被感动了,宽恕了他。8年来,詹红荔还依靠社会各界的帮助,先后为70余名出狱后无依无靠的少年找到了工作,帮助315名失足少年重返课堂或顺利升学。詹红荔审结未成年犯罪案件487件1120人,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
詹红荔把预防青少年犯罪作为重要责任。她坚持为20多所中小学校上法制课,连续举办了三届“青少年模拟法庭大赛”,制作了100多幅“流动法制宣传展板”,推出了“互动式法制教育”、“社区心理辅导”、“QQ在线”等一系列法制教育的组合模式。2007年,她开通了延平区青少年维权热线,4年来已接到求助电话1800多个,在詹红荔的疏导和心理干预下,有12名问题少年重返课堂,4名在犯罪边缘徘徊的少年走向正道,她被亲切称为“法官妈妈”。
詹红荔荣获全国优秀法官、福建省十佳法官、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福建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忠诚卫士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一等功,2010年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李彬,男,汉族,1971年6月生,中共党员,福建省检察院反贪局副处级检察员。
李彬作为福建省第二批省派干部,下派到三明市清流县李家乡鲜水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三年,李彬把时间和精力全部倾注在鲜水村发展上,他把父母和年幼的女儿托付给妻子,自己长年驻守在村里,奔波于田间地头、施工场地、百姓家里,招商引资,发展项目,争取帮扶资金和物资455万余元。用真情、才智和汗水,与村民一起真抓实干,艰苦创业,赢得村民的信任和爱戴。2010年6月,因积劳成疾,劳累过度住进医院,被诊断为慢性肾衰竭,做了肾移植手术。病中,他仍时刻不忘关心村里的受灾情况,指导村民抓好灾后重建工作。
从一名优秀检察官到合格“村官”,从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他面临着新的考验。2007年李彬初来到鲜水村时,给他的第一印象是三个想不到:想不到村部这么破旧,想不到村貌这么脏乱,想不到冷泉这么好的资源一直浪费着。“为民谋利要真心、真情、真抓实干”、“要做就做好的,做50年不变的”。第一周的驻村日记,李彬记下这样的字句。他挨家挨户走访,摸清了“家底”。李彬暗下决心要从零开始,真心融入当地,与群众打成一片,学会从实际出发做实事。修复村部、修筑村道、开发冷泉等,一共15件事,列入他为鲜水村制订的三年发展规划。他四处筹集资金,争取到70多万元,修了2.3公里的环村路。去年7月工程动工后,他天天泡在工地上,盯紧工程质量。一天,李彬在检查水泥模板是
否钉得牢固时,不慎被模板砸伤了脚。大家都劝他休息几天,他却说:“修路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如果成了豆腐渣工程,大家又要走坑坑洼洼的路了。”他想方设法引进台资企业,投资100万美元,利用少有的冷泉资源开发香鱼、鲟鱼等高品质鱼类养殖,建立300多亩的冷泉养殖基地,组建六丰冷泉渔业合作社。他主动联系省、市、县检察院等多个部门,与全村86户困难群众建立长效帮扶机制,为困难户发放慰问金7万多元。他陆续修复村部,建起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文化长廊、农民休闲广场等,成功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等21个为民办实事项目。鲜水村实现了农民人均收入由驻村前的2850元提高到2009年的6100元,由省级扶贫重点村一跃成为清流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并获得“海西最具潜力十大乡村游之一”、“福建省生态村”、“特色农业发展先进村”等称号。
李彬同志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模范检察官、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
第二篇:曹阳飞宇学习心得
曹阳飞宇学习心得
当学校通知让我们学习曹阳飞宇同学的精神时,我还在疑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同学让学校的领导、老师们这么的关心。在我搜索后,才得知原来是一个只不过大我两岁但却比我懂事多的年轻人。
“曹阳飞宇,带着病重父亲上大学。”这样的标题,如果在我还未了解曹阳飞宇事迹时,我会觉得这又是什么炒作,甚至会认为拿父亲出来炒作是耻上加耻。但在我了解后,我才知道其实他的生活很潦倒,很需要帮助。他曾想过休学,但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不是他不愿意,而是命运不允许他这样!从小学到高中, 曹阳飞宇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良。2008年9月,曹阳飞宇顺利考入三明学院外语系,成为一名大学生。我只想问是否是天妒英才?
曹阳飞宇8岁时,母亲因患癌症去世。年幼的他随父亲到厦门打工。父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每当发病,无论时间有多晚、天有多冷,他都会迅速奔向社区诊所请医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春节,曹阳飞宇61岁的父亲突然高烧不退,确诊为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他承担了照顾父亲的任务,从联系医生到筹措资金,从买饭喂药到精神安慰,从洗脸擦身到端屎端尿。10多天的住院治疗耗尽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为了给父亲做血透,曹阳飞宇毅然变卖了老家的房产。父亲不同意他休学,于是他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带着生病的父亲上大学。曹阳飞宇在校外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房间,将父亲安顿在那里,开始了他一边照顾病重的父亲、一边读大学的生活。
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大学生既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真的是难人可贵!在现实的社会中,在生活压力中,有多少年轻人能做的到?像这样的年纪有多少人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总能在电视上或者报刊或是书籍上看到有多少兄弟为了抚养老人而走上法庭呢?又有多少人为了争夺家产而变得兄弟、父母反目成仇的?试问如果大家都能像曹阳飞宇那样,对重病的父亲不离不弃,尽自己最大的孝心,社会是不是会变得与现在这样冷漠的社会与众不同?同样是为人子女,为什么有人可以狠心的抛弃自己亲生父母?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礼仪之邦的国家,可现在的我们都是怎么了?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自己?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真正去感受我们的亲情吗?是不是觉得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多是应该的,而我们这些新一代的年轻人会思考过这么多的问题吗?我觉得我们和曹阳飞宇相比真的是糟透了!我们即不懂得怎么去关心别人,照顾别人,也不懂得怎么去感恩。我们这样的行为真的是可耻!从了解曹阳飞宇的事迹后,我得到了深刻的反思,父母一天一天的老去,头上的白发,额上的皱纹都让我眼眶湿润。我不能让父母一直无私的奉献,我要让爱无限大。我要让自己懂得对父母的感恩,对帮助过自己的人感恩,对生活感恩。进而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社会负责;学会珍惜父母的爱,爱他们,孝顺他们!
让我们一起行动,从自己做起,担负起我们应该担负的责任!
第三篇:学习曹阳飞宇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曹阳飞宇事迹的心得体会
夏阳中心小学 童作明
接到明溪教育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向曹阳飞宇同学学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我们深入学习了曹阳飞宇同学那感人的先进事迹,被他那优秀的精神品质所感染。
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大学生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真的是难人可贵啊。在现实的社会中,在生活压力中,有多少年轻人能做到呢?像这样的年纪有多少人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呢?总是能在电视上或者报刊或是书籍上看到有多少兄弟为了抚养老人而走上法庭呢?又有多少人为了争夺家产而变得兄弟、父母反目成仇的呢?试问如果能像曹阳飞宇那样的孝心,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很美好?同样是为人子女,为什么会有抛弃自己亲生父母、不养父母的现象呢?多少人注重自己的礼仪行为呢?作为一名小学老师,是否也有这样的礼仪呢?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自己呢?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真正去感受我们的亲情、友情吗?学习了这样的事迹真的应该深思,我们是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兄弟的呢?为了给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学习榜样,让我们一起行动吧,从自己做起,担负起我们应该担负的责任。
自2009年2月起,他卖掉祖屋救治父亲,带着身患重病的父亲租住在学校周边,开始了带着父亲上大学的生活。曹阳飞宇同学一边坚持学习,一边照顾重病的父亲,用孝心驱散黑暗,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激励父亲生的希望。在父亲病情有所好转后,他还将获捐的一部分资金转捐给当时更需要帮助的西南旱灾地区群众,以实际行动传递着一片爱心。作为“80后”的曹阳飞宇同学以他的孝心、爱心、感恩之心以及他在困难面前锲而不舍、勇于担当的意志和品质感动了校园,感动了社会。曹阳飞宇同学先后获评2009“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央文明委“中国好人榜”,最近,曹阳飞宇同学又光荣地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通过学习宣传曹阳飞宇同学的事迹,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展示对真、善、美追求的人性光辉引导全校学生牢固树立面对逆境和困难,勇于自强自立、乐观向上、敢于承担责任的意志和品格。在全社会中进一步弘扬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建设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温暖的人间真情,牢固树立文明、和谐的价值取向;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增强责任意识,立志成才,奉献社会的理念。我们要寻找自身与典型的差距,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在学习和比较中主动地进行精神层面的思考,并落实在行为的逐步完善和道德品质的不断提高上。曹阳飞宇的感人事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落实“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树立弘扬文明正气,构建和谐,促进科学发展。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我对曹阳飞宇这位坚强、勇敢,充满孝心、爱心和感恩之心的青年大学生的敬佩和鼓励。曹阳飞宇的事迹非常感人,他是“父亲的好儿子”、“青年的好榜样”。
在学习宣传曹阳飞宇的感人事迹的过程中,我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高度出发,学习他带父上学的孝心、爱心、感恩之心,以及他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积极向上、锲而不舍、坚韧坚强、勇于负责的精神;以曹阳飞宇为榜样对照自己,以社会各界的爱心激励自己,不断反思、反省深刻领会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激发自己切实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励自己和学生在风正气顺、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中健康成才、茁壮成长,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建功立业,报效社会。
2011.10.30
第四篇:学习曹阳飞宇事迹的心得体会(推荐)
学习曹阳飞宇事迹的心得体会
夏阳中小 黄德晶
接到明溪教育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向曹阳飞宇同学学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我们深入学习了曹阳飞宇同学那感人的先进事迹,被他那优秀的精神品质所感染,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大学生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真的是难人可贵啊。自2009年2月起,他卖掉祖屋救治父亲,带着身患重病的父亲租住在学校周边,开始了带着父亲上大学的生活。曹阳飞宇同学一边坚持学习,一边照顾重病的父亲,用孝心驱散黑暗,以自己年轻的生命激励父亲生的希望。在父亲病情有所好转后,他还将获捐的一部分资金转捐给当时更需要帮助的西南旱灾地区群众,以实际行动传递着一片爱心。作为“80后”的曹阳飞宇同学以他的孝心、爱心、感恩之心以及他在困难面前锲而不舍、勇于担当的意志和品质感动了校园,感动了社会。在现实的社会中,在生活压力中,有多少年轻人能做到呢?像这样的年纪有多少人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呢?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
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的优秀老师。
曹阳飞宇同学先后获评2009“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央文明委“中国好人榜”,曹阳飞宇同学又光荣地当选为第三届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通过学习宣传曹阳飞宇同学的事迹,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展示对真、善、美追求的人性光辉引导全校学生牢固树立面对逆境和困难,勇于自强自立、乐观向上、敢于承担责任的意志和品格在全校学生中进一步弘扬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建设中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温暖的人间真情,牢固树立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建设的价值取向;引导全校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增强责任意识,立志成才,奉献社会继续深化“感恩·责任·奉献”主题教育。各院系要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积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组织学生继续以“感恩·责任·奉献”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教育活动要向纵深推进,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的一般开展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曹阳飞宇同学事迹的一般了解和宣传上,而是要引导学生寻找与典型的差距,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在学习和比较中主动地进行精神层面的思考,并落实在行为的逐步完善和道德品质的不断提高上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宣传曹阳飞宇的感
人事迹,作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落实“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树立弘扬文明正气,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来抓,引导和激励师生积极投身和谐校园建设,以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促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广泛深入开展下去。老师们纷纷表达对曹阳飞宇这位坚强、勇敢,充满孝心、爱心和感恩之心的青年大学生的敬佩和鼓励。曹阳飞宇的事迹非常感人,他是“父亲的好儿子”、“青年的好榜样”。
在援助曹阳飞宇和宣传曹阳飞宇的感人事迹的过程中,我们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高度出发,广泛宣传曹阳飞宇带父上学的孝心、爱心、感恩之心,以及他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的积极向上、锲而不舍、坚韧坚强、勇于负责的精神;广泛学习曹阳飞宇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文明风尚,激励师生积极投身构建和谐校园、服务海西建设、促进科学发展。特别是面向全校学生,学校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以曹阳飞宇为榜样对照自己,以社会各界的爱心激励自己,引导学生在反思、反省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激发学生切实加强自身思想道德建设、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激励自己和学生在风正气顺、互助友爱的和谐氛围中健康成才、茁壮成长,在海西两个先行区建设中建功立业,报效社会。
第五篇:学习曹阳飞宇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曹阳飞宇事迹的心得体会
曹阳飞宇,男,汉族,1988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福建三明学院外语系学生。
卖掉祖屋救治父亲,一边读书、一边悉心照顾生病的父亲„„身为“80后”,曹阳飞宇过早地开始品尝生活的艰辛,同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给爱心、孝心和感恩之心做了最好的注解。
曹阳飞宇8岁时,母亲因患癌症去世,年幼的小飞宇随父亲到厦门打工。和父亲一起奔波的日子是辛苦的。父亲患有严重的关节炎,手脚肿痛是常有的事情,每当发病,无论时间有多晚、天有多冷,小飞宇都会迅速奔向社区诊所请医生,及时为父亲减轻痛苦。
尽管是一名寄读生,但从小学到高中,飞宇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优良。2008年9月,曹阳飞宇顺利考入三明学院外语系,成为了一名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年春节,曹阳飞宇61岁的父亲突然高烧不退,后被医院确诊为血行性播散型肺结核及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住院治疗的过程中,飞宇一人承担了照顾父亲的任务,从联系医生到筹措资金,从买饭喂药到精神安慰,从洗脸擦身到端屎端尿„„十几天的住院治疗耗尽了飞宇家中所有的积蓄。为了给父亲做血透,飞宇毅然变卖了老家的房产。
面对病重的父亲,飞宇曾想休学照顾父亲,但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两难之间,飞宇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带着生病的父亲上大学!他在校外租了一间8平方米的房间,将父亲安顿在那里,开始了他一边照顾病重的父亲、一边读大学的生活。每天天还没亮,飞宇就起床烧开水、做早饭、喂药„„安顿好父亲后,他又匆匆赶到学校上课。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飞宇都要一路小跑回出租房给父亲喂饭„„等忙过这些,他自己又再返回学校去上晚自习。虽然带着父亲上大学,日子过得很艰辛,但飞宇从没抱怨过,他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了在风雨中摇曳的家。
一个年仅十几岁的大学生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真的是难人可贵啊。在现实的社会中,在生活压力中,有多少年轻人能做到呢?像这样的年纪有多少人能担负起这样的责任呢?总是能在电视上或者报刊或是书籍上看到有多少兄弟为了抚养老人而走上法庭呢?又有多少人为了争夺家产而变得兄弟、父母反目成仇的呢?试问如果能像曹阳飞宇那样的孝心,我们的生活是不是很美好?同样是为人子女,为什么会有抛弃自己亲生父母不养的权利呢?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的国家,我们有真正做到礼仪了吗?多少人注重自己的礼仪行为呢?我们是不是该反思自己呢?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真正去感受我们的亲情、友情吗?学习了这样的事迹真的应该深思,我们有以礼待人吗?为了给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学习榜样,让我们一起行动吧,从自己做起,担负起我们应该担负的责任。做一个真正的礼仪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