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塞罕坝精神为林业科技工作导航
塞罕坝精神为林业科技工作导航
塞罕坝精神为林业科技工作导航
——记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也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历史……”日前在成都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上,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春延作的《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要求》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热烈的反响。
营造林业科研的良好氛围
林业青年学术年会的主会场邀请塞罕坝林场场长讲塞罕坝精神的内涵和时代要求,会议组织者的这一安排是出于什么目的,有何深层次的考虑,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林学会秘书长赵良平。
赵良平这样回答记者: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上不断有科研诚信和学术风气的负面新闻出现。中国林学会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之家,有责任在林业科研领域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优良学风。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国家赋予林业更加重要的职能与更加艰巨的任务,这其中林业科技工作肩负的责任与使命重大,更需要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科研队伍。因此,林业科技工作者需要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林业科技工作者更需要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才能啃硬骨头,打攻坚战。
赵良平说,日前他参加了国家林业局在塞罕坝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意识到这次大会提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的塞罕坝精神正是林业科技工作者需要发扬的精神。林业科研工作周期长,条件艰苦,没有一种坚定信念与执著的精神,没有一种甘于奉献与踏实肯干的作风,是很难坚持的。
学风建设是提高科研水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心气浮躁、急功近利是很难在林业科研领域取得突破的,只有耐住寂寞,敢于求实创新,才能有希望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从事林业科研事业需要的刻苦耐劳与敢于创新的精神与塞罕坝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学习塞罕坝精神是提升科研人员的精神境界、净化学术风气、营造良好的林业科研氛围的有效方法。正是出于这种初衷,我们在分会场开展学术讨论前,专门请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春延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作报告。
干林业科研要舍得付出
在第一分会场——“困难立地的品种选育”会场,中国林科院的研究员卢孟柱介绍了他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增加了杨树抗寒性的学术成果。记者问卢孟柱,在分子和细胞水平上开展林木良种选育是一种全新的探索,需要付出更多的艰辛和耐心吧?
卢孟柱沉静了一会,很有感慨地说:采用传统的林业科研手段做试验,比如测树高,两个星期的劳作总会给你一个结果,而搞基因工程分子育种,大量的投入可能是没有结果的,自己经常周六、周日都在实验室里度过。搞我们这行的还真的需要恒心与毅力。
正是依靠这种恒心与毅力,近年来,卢孟柱采用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法与理念研究了林木材性、抗逆、生长发育等重要性状的分子形成机理,并克隆出一批具有重大育种价值的功能基因。
北京林业大学的树木生理学教授陈少良博士所作的《胡杨细胞盐胁迫信号途径与杨树耐盐机理研究》的学术报告属于国际前沿水平的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陈少良近年来专注于木本植物抗盐机理的研究,他利用非损伤微测技术研究胡杨耐盐生理机制的成果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
陈少良告诉记者,他的研究大部分是在实验室完成,大量的实验费时费力不说,很多的实验都会失败,然而自己必须坚持下去,从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累积经验,寻找突破。
“这种基础研究没有一种坚强的毅力与甘于寂寞的精神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啊!”面对记者的感慨,陈少良说起了他的导师——北林大教授王沙生先生。他说,王老师治学严谨,一辈子孜孜不倦搞研究。老一辈林业科学家不畏艰苦、不怕挫折、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创新求实的科学精神励精图治,奠定了林业科研事业的良好基础,我们有责任将他们的事业继往开来,发扬光大。
努力创造青春业绩
在这次青年学术年会上,中国林学会为第三届梁希论文奖的获得者举行了颁奖仪式。排在一等奖首个的论文题目是《分月扇舟蛾滞育激素和促性信息素合成激活汰的分子特征》。论文完成者为东北林业大学的青年教师景天忠。听完刘春延的报告后,记者找到景天忠,与他聊起了听刘春延报告后的感想。
景天忠说,搞科研必须发扬塞罕坝敢于创新的精神,而且搞林业科研还必须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景天忠告诉记者,2003年他就开始从分子生物学上研究森林害虫,他就是想打破传统的森林害虫防治模式,寻找新的防治途径。当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我国基本上还是空白,做起来困难很大,只能查大量的国外文献,做大量的实验,一点点地摸索前进。其中的艰辛只有自知。他说,他的论文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昆虫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上发表,说明他的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他表示,自己要一步一个脚印,大胆求索,在未来的探索中争取不断有新的发现与成果。
在第二分会场——“高效森林培育技术与对策”会场上,记者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梁芳聊了起来。梁芳告诉记者,她正在做森林抚育间伐对森林碳汇影响的课题。在树木成长最旺盛的季节也是天气最炎热的季节,这时候是她们开展课题外业作业的最佳时刻。外业作业她们在林区一待就是一个多月,为了测定森林抚育间伐的森林碳吸收与碳排放的各种数据,她们早上7时就背着沉重的仪器进了林地,晚上7时才离开林地,回到住地还要处理数据,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
“这种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双重负荷,你们女孩子能坚持住吗?”梁芳答道,老师对她们很严格。要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必须进行严谨的数据分析。选择了这一行,就必须不怕吃苦。
北林大研究生席奔野也加入了我们的讨论。他告诉记者,他做的是三倍体毛白杨栽培水肥管理的研究课题。为了得到各种数据,他们要搭上架子到树顶上去测定,中午12时太阳曝晒,也得坚持测数据。搞林业科研与农业不同,林业周期长,要坚持多年的数据调查,要在条件艰苦的林区长期外业作业,搞林业科研必须有一种精神,也就是塞罕坝林场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爱岗敬业”精神。
“艰苦的外业作业,枯燥的数据分析,你感到过乏味吗?”“不,在做试验中我倒是感到一种兴奋。一次又一次的测定,不断增加的试验数据让我感到离真理越来越近,因此,也就乐在其中。”
第二篇: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的根源
(一)塞罕坝溯源
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她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二)塞罕坝之殇
清朝后期由于国力衰退,日本侵略者掠夺性的采伐、连年不断的山火和日益增多的农牧活动,使这里的树木被采伐殆尽,大片的森林荡然无存。到解放前夕,塞罕坝由“林苍苍,树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皇家猎苑蜕变成了“天苍苍,野茫茫,风吹沙起好荒凉”的沙地荒原。
(三)塞罕坝肇建
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1962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确立了四项建场任务:(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2)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3)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4)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四)塞罕坝涅槃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刚刚建场的塞罕坝,没有粮食,缺少房屋,交通闭塞,冬季大雪封山,人们便处于半封闭、半隔绝的状态;没有学校,没有医院,没有娱乐设施,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除了简单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几乎一无所有。通过塞罕坝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140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五)塞罕坝效益
如今,建场时营造的树苗,已经变成了浩瀚林海,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效益,造福着当地,泽被着京津,恩及着后世。
塞罕坝效益包括塞罕坝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
1.经济效益。
建场以来,累计向塞罕坝林场投入3.49.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5亿元,林场自筹0.99亿元。截至2009年底,林场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林木总蓄积1012万m3,林木价值40多亿元,林木每年生长增加蓄积80万 m3,增值3亿元,多年来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现林场固定资产3亿多元,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塞罕坝资源总价值为152.9亿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44。
2.生态效益。
首先是阻沙源、保水源,维护京津生态安全。中国林科院2007年核算评估,塞罕坝每年可产生120亿元的生态服务效益。
3社会效益。
一是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二是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取得重大社会影响,在人才培养、科技推广与示范、生态与思想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传播了生态文化,弘扬了生态文明。塞罕坝精神的内涵
(一)塞罕坝精神
原塞罕坝精神:“勤俭建场,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是在塞罕坝建场三十年之际,由熟知塞罕坝建设发展历程的原国家林业部副部长刘琨帮助总结提炼的。新塞罕坝精神:“艰苦创业,科学求实,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爱岗敬业”,是现任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于2010年6月在塞罕坝调研后,在原塞罕坝精神基础上凝练提升而成。
(二)塞罕坝精神内涵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她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塞罕坝精神的时代要求
2010年6月5日,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到塞罕坝林场调研;7月11日,全国林业厅局长座谈会在塞罕坝林场成功召开,贾治邦局长对塞罕坝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塞罕坝精神” 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伟大的塞罕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林业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全国林业行业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广大务林人不断进取的旗帜,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确保实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双增”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推动现代林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对于构建北方绿色生态屏障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凭借塞罕坝精神,我们已经把塞外荒原变成万顷林海,我们更加相信,依靠和创新塞罕坝精神,一定有能力把山川秀美的塞罕坝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国有林场。
第三篇:塞罕坝精神
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时代意义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从“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到“苍翠连绵、繁花无尽”的美丽高岭,55载,塞罕坝化蛹成蝶创造绿色奇迹的同时,更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总书记称塞罕坝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号召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始终牢记使命,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对党绝对忠诚,是共产党员最可贵的政治品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政治基础,是推进党和人民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总书记指出:“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
上世纪50年代,沙尘暴频袭北京,林业部决定在塞罕坝建立大型机械林场,369名热血青年响应号召、挺身而出,誓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55年来,一代又一代塞罕坝人把个人理想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用生命呵护绿色,用心血浇灌大地,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忠诚华章。毅然决然放弃高考、奔赴坝上的“六女”,发出铮铮誓言“林场还没有建成,死也要死在坝上”的老书记王尚海,一对对在“望海楼”上仅与一部电话、一副望远镜、一个记录本相伴生活的夫妻瞭望员„„正因为他们视使命如生命,敢于担当、勇挑重担,才成功建造出总面积112万亩、资源总价值202亿元的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为华北地区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国际竞争异常激烈、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改革发展面临不少阻力的客观现实,决胜“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我们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理想之舵,始终做到不忘初心有定力、牢记使命勇担当。
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坚持使命至上,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坚持正气、维护真理,在不正之风面前勇于坚守原则、开展斗争,任何情况下都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事业。必须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必须践行“三严三实”,慎始慎终、慎独慎微,涵养操守、端正品行,正确对待名誉地位、利益得失、进退去留,切实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坦荡做人、谨慎用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矢志艰苦创业,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艰苦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作风。毛泽东同志强调:“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总书记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塞罕坝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艰苦创业的绿色传奇。塞罕坝人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与天斗,战胜风雪干旱自然灾害;与地斗,战胜苗木培护困难;与己斗,战胜孤独寂寞消极情绪,啃窝头、喝冷水、住马架、睡窝棚,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房,在失败中思变,在开拓中进取,先后攻克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营林、有害生物防治等诸多技术难关,开创了高寒地区栽植落叶松的成功先例,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为子孙后代留下了弥足珍贵的优美环境。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也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就我省而言,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视察河北并发表重要讲话,作出“四个加快”“六个扎实”“三个扎扎实实”等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甘肃,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迫切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撸起袖子加油干。
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要坚定必胜信心,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懈怠、永不退缩,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美好蓝图变为现实。要永葆拼搏状态,事不避难、勇于担当,百折不挠、锐意进取,凝神聚力、干事创业,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应对各种风险考验,努力创造一流工作业绩。要发扬务实作风,因地制宜、尊重规律,创新驱动、善作善成,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决去产能、主动调结构、加快转方式,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大力推动协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治理大气污染等重点工作,推动各项事业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就是要坚持绿色发展,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九大以来,总书记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等等。这些重要论述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海,从治荒沙到生态育林,从保生态再到林业惠民,成功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绿色发展之路。55年来,塞罕坝人抓造林绿化,优化树种结构,拓展种植范围,最大限度修复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稳定;抓转型发展,大力培育生态旅游、绿化苗木、风电等绿色产业,释放生态红利,提升经济社会效益。据统计,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达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4.5万吨。此外,森林旅游引来八方游客,年门票收入达4000多万元,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有力地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建设生态文明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才能开辟美丽中国建设新境界。
学习弘扬塞罕坝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为重点,全力实施“蓝天行动”“碧水行动”“净土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整体修复,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必须完善绿色发展体制机制,以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自然资源产权、生态补偿等重大制度为突破口,建立健全考核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责任追究体系,用严格的制度保障绿色发展行稳致远,有力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第四篇:学习塞罕坝精神 奋力做好林业工作
学习塞罕坝精神 奋力做好林业工作
2017年10月9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委书记、倒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平书记,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参加林业局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干部交心谈心,深入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精神,塞罕坝三代人的忠诚担当、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
在民主议事活动中,王小平同志说,对于鹤峰来说,有树就是青山绿水,没树就是穷山恶水。森林资源是鹤峰的摇钱树、金饭碗、命根子,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县林业系统党员干部特别讲政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们要进一步认识塞罕坝精神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所在,塞罕坝展现出的良好生态环境,天蓝山翠水净的美丽画卷,深刻印证了总书记“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论断,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围绕鹤峰的林业工作,王小平同志要求我们“保持全州第一,走在全省前列,争创全国先进”的任务目标。一要在资源管护上持续发力,让少砍树成为不变的规矩、多种树成为永恒的习惯。二要在造林美化上持续发力,进一步争取工程造林、全方位动员社会造林,营造全民种树护树爱树的良好氛围;将植树造林和全域旅游相结合,走有鹤峰特色的发展道路。三要在转型发展上持续发力,促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要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让绿水青山为人民群众创造巨大财富。四要在林业改革上持续发力,充分发挥改革成效和价值。五要在队伍建设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做守护林业生态的忠诚卫士。六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持续发力,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坚持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七要在支持林业发展上持续发力,全面解决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林业工作良好氛围。
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到塞罕坝人忠于使命、攻坚克难、科学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活的样板。作为一名林业工人,我将用实际行动谱写着人生篇章,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在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等工作上积极进取,认真完成本职岗位的上各项工作,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优良的业绩,为鹤峰林业建设做出贡献,为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奉献力量。
2017年10月18日
第五篇:塞罕坝精神学习心得
塞罕坝精神学习心得合集3篇
近日,______到xx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调研,他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在全党上下发出号召,这是对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部署,也是对传承塞罕坝精神的指示要求。
依托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等生态产业,塞罕坝机械林场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贫到富,创造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背后是“___、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统筹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绿色发展的理念支撑、能力支撑。年轻干部是绿色发展的实践者、生态文明的绘就者,必须当好塞罕坝精神的忠实传人。
扛起“以民为本”的绿色发展使命。谈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在xx关注治污、在xx回忆xx清淤工程、在xx询问整治非法采石情况、在xx要求节水、在xx了解禁渔、在xx强调统筹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______始终关注生态环保、始终牵挂百姓生活质量改善,释放出保护生态环境之于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政治高度、战略意义。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良好的生活环境。“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生态观,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潮流,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扛起“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使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落到工作的具体实践,凡是从老百姓的幸福感出发谋划工作、推动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把绿色惠民当做最大的民生工程。
炼就“实干担当”的绿色发展魄力。生态文明,不只是造绿,更是发展。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中国画卷徐徐展开。然而,面对“高质量经济发展和高水平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一些党员干部畏手畏脚,产业转型不敢趟路子,守着安稳裹足不前;有的不懂不会,抱着“绿水青山”换不出“金山银山”,资源盘不活、产业推不动。绿色要保护,发展靠实干。练就“实干担当”的绿色发展魄力,需要我们统筹发展与保护,瞄准绿色发展路线,在实干担当中提高培育新优势、发展新经济、走出新路子的硬功夫,练就以绿生金、点绿成金、添绿增金、守的真本领,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保持“久久为功”的绿色发展定力。塞罕坝精神是一代一代机械林场人的坚守,xx用xxx余亿元年产值换来一江清水,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靠的都是一股子韧劲儿和定力。当看到,营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绝非朝夕之功,尤需人人参与、久久为功。现实生活中,一边抱怨上游环境差水质污染,一边粗放生产随意排放;盯着快速见效的GDP不放,拖着欠下的生态旧账不理在绿色发展方面,一些地方缺乏系统思维、战略定力。保持久久为功的绿色发展定力,要以“功成不必有我”的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追求,一张蓝图绘到底,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___、艰苦创业、绿色发展,当好塞罕坝精神的忠实传人,在工作中扛起使命、练就魄力、保持定力,方能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名片”,按下“美丽中国”建设的“快进键”。
日前,______来到xx省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他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塞罕坝人是绿色发展的忠实践行者。几十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___、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这是一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鲜活样本。如今的塞罕坝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是一片富庶的人间仙境。但在几十年前,这里荒寒遐僻、黄沙漫漫。19xx年,全国xx个省(市)的xxx名大、中专毕业生和xxx名工人来到这片陌生的荒漠,克服超乎想象的困难,摸索出培育“大胡子、矮胖子”优质壮苗的技术要领,种活了树、造成了林。数十年奋斗,老中青三代造出了超百万亩的世界最大人工林,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绿色奇迹。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活了周边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年社会总收入达x亿多元,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富饶之乡。
绿色发展才能创造永久性财富。塞罕坝人矢志不渝地拼搏,源于对绿色理念的彻悟和坚守。他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展现出难能可贵的奋斗韧性。塞罕坝几代人接续奋斗,将荒山秃岭修复成“华北绿肺”,用实践证明了生态优先、绿色引领的科学性。从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到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走的是一条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之路,反映了发展观的深刻变革、创造美好生活的长远眼光。
坚持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核心。今年以来,______八次赴地方考察,生态都是关注点。“十四五”开局之年,______频繁调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凸显新时代新阶段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明“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十四五”的发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本质上是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一项最大的系统性民生工程。
树木植于土,理念植于心。此次______考察塞罕坝,既是对塞罕坝人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的肯定和鼓舞,更是对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心的再次宣示。让绿色浸染中华大地,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中国,造福后代子孙,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对全党全社会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激励作用。
“你们用实际行动铸就了___、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x月xx日,______在考察xx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___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充分体现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弘扬塞罕坝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范例,是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史上的典型。20xx年xx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21年x月,塞罕坝机械林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半个多世纪前,这里曾经是遍地荒丘,一派“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近xx年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种出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人间奇迹,构筑了重要的华北绿色屏障、xxx生态支撑区。岂曰无碑,山河为碑;何用留名,林海即名。塞罕坝成功营造起百万亩人工林海,孕育了影响深远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对于生态脆弱、生态退化地区,只要科学定位,久久为功,自然生态系统完全可以得到修复重建,让沙地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只要坚持绿色发展,完全可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谋划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形成了___生态文明思想。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___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接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始终___,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___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扛起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重任,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就要坚持艰苦创业,发扬爬冰卧雪、以苦为乐的精神,发扬“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品格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就要推进绿色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xx是全国经济大省,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努力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绿色发展之道,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和改善。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______赋予xx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认识到xx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是担当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准确把握我省生态环境保护新形势,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自觉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起来,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增长模式,咬紧牙关抓住重要窗口期和历史机遇期,奋力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确保到2035年基本建成美丽xx。
“万里蓝天白云游,绿野繁花无尽头。若问何花开不败,英雄创业越千秋。”这是著名作家魏巍当年在塞罕坝留下的诗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我们要向塞罕坝人学习,以塞罕坝精神为标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xx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