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酒市场现状(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5:5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白酒市场现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第一篇: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中国白酒市场现状

白酒历史悠久,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通常情况下,人们按香型将白酒划分为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五种类型。

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494万千升,同比增长24.38%。四川已经替代山东成为我国第一大白酒生产地,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7.5%。

从产品构成来看,浓香型白酒在市场中占统治地位,占总产销量的70%以上;而出厂价格5~30元的低价白酒是主流,约占55%;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低度酒亦成为发展趋势。

2007年国内白酒销量485万千升,略小于同期产量,处于攻略大于求的状态。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程度的增加,我国白酒消费呈现数量减少、度数降低的趋势。而啤酒和葡萄酒等替代品的蓬勃发展,更压缩了作为烈性酒的白酒的生存空间。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居民白酒消费明显高于收入水平更高的东、南方地区,这表明消费习惯才是推动白酒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收入只是将需要变成有效需求的催化剂而已。

30~55岁的男性是白酒消费的主力军,而30岁以下男性由于选择面较广,消费占比并不高。自用和请客是最主要的购买动机,而用来送礼的人不足20%。

口感、价格、品牌是影响人们白酒消费的最主要因素,调查结果也显示精美包装也有助于购买。从价格方面来看,中低价格的白酒是消费的主流,而高档白酒消费占比非常低。

包装和粮食是白酒产业最主要的生产成本,分别占40%和 20%左右。白酒制造业在面对极其分散的粮食和包装物供应商时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而对于白酒行业普遍存在的高毛利率,我们认为生产成本并未我们关注的最主要因素。

酒店依然是白酒销售的最主要渠道,当前白酒的零售终端价格一般相当于其出厂价的2倍,正是由于整个白酒行业的暴利,使得生产厂商和销售渠道之间并没有出现激烈的争夺利润的情况。著名白酒生产企业对下游渠道亦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行业结构:质量全面提高 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九五”以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并提高白酒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经济效益,国家对白酒行业制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九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23%;“十五”期间,白酒产量下降,1984年白酒产量占饮料酒产量的45%,2006年白酒产量占饮料酒总产量降至8.6%,烈性酒在整个饮料酒的比例日趋合理。

“十五”期间,国家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粮、满足消费为目标走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道路,对白酒行业调整的力度加大。

目前,白酒产品结构调整已见成效,白酒质量全面提高,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高中档产品增加,低档产品比例下降。2003年白酒行业开始缓慢复苏,1999年,前20位白酒企业的年销售收入只占整个行业的26%,利润占行业的55%,到2006年前20位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已53.73%,占利润比重64.53%。

从香型、酒度、酒质看行业结构。香型是按照白酒的感官品评和理化成份确定的典型。目前,我国白酒分为11种香型,其中主要包括贵州茅台酒为代表的酱香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四川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的米香型和兼香型等。

在目前市场上,浓香型占主导地位,市场占有率在60%,清香占12%,酱香占0.43%。近两年,酱香型、清香型的市场份额发展加快,尤其是酱香型的茅台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份额(销售收入)已上升到6%左右。

目前白酒行业烈性酒的比例日趋合理,酒度在 ~65%vol不等,60%vol以上的白酒已经很少见。据统计,目前我国高度白酒占12%,中度白酒占59%,低度白酒占29%(见图1)。据糖酒快讯市场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目前市场上较为畅销的白酒品牌以38%vol和53%vol两种为主,占据市场约九成份额。

目前53%vol酒仍然是产品的主流,此在一定时期内,53%vol白酒仍将受到消费者以及各种社交场合的青睐。

白酒从酒质上可分为:高档白酒、中档白酒和低档白酒。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1999~2006年连续组织的白酒产品质量的国家监督情况看,高档酒抽查合格率为100%,中低档酒抽查合格率平均在85%。

根据协会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高档白酒销量约占总数的1%,销售收入约占白酒行业总数的15%左右。贵州茅台和五粮液所占市场份额最大,所占的份额为整体高档白酒的75%左右;其次则是国窖1573和水井坊,占10%左右的份额;剑南春集团东方红高端白酒占高端市场3%-5%左右的份额。而其它一些品牌销量则较小,年销量不超过两百吨。

高中低档白酒的产量和利润分别呈“金字塔”和“倒金字塔”型,高档白酒虽然比例小,但利润约占50%,中档白酒的比例和利润均为35%,低档白酒的比例最大,但利润却最小。

从白酒企业数量及企业结构看行业结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白酒企业约为18000家,其中获生产许可证企业8799家,纳入国家规格以上企业统计1026家。据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的统计2006年规模以上白酒企业1026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有138家,占13.4%,116家大中型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790.86亿元,占行业的81.35%,利润总额97.36亿元,占行业的97.3%。从以上数据说明白酒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取得初步成效。大、中型白酒企业以明显的优势主导着我国的白酒市场,是带动白酒发展的动力,是构成行业的主体。2008年:金融危机负面影响 消费快速减弱

2008年,白酒产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以我国目前第一大白酒生产地四川为例,具体表现为:消费预期快速减弱,白酒行业出现了2003年以来的首次需求“不振”;增长趋势逐步放缓 ;对外贸易难度骤增 ;中小企业处境艰难;产品销量大幅下降。

自11月以来,四川省各名酒企业、部分优质酒骨干企业和重点原酒企业的系列产品均有较大幅度销售滑坡,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各类高端名白酒销量在北京、上海等重点区域分别下降了10%~30%不等。此外,名酒价格显现回落,四川名酒高端产品在各地酒类批发市场价格下降幅度总体几达10%,经销商信心明显受挫。

随着整体经济形势下滑,白酒行业销售形势日益严峻,高端产品销量大幅萎缩。白酒市场压力从今年第四季度起就表露无遗,预计2009年高端白酒销量会萎缩20%,直到2010~201年销售形势将好转。

市场消费:高端市场还有巨大潜力

根据CTR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全国15个城市的研究发现,中国白酒市场消费者具有以下特征 :

白酒消费的消费人群构成。退休人员、公司普通雇员和失业人员是白酒市场的消费主力。

数据显示,退休人员在白酒消费者中购买白酒数量最多,数量占有率高达。其次为公司普通雇员和失业人员,分别为26.6%和13.9%。可见,目前白酒的消费主力是休闲时间相对比较富裕的人群,社会中低阶层成就了很大一片中国白酒市场。

消费的季节性趋势。白酒作为中国传统的酒类饮品,其消费特征体现出很强的季节性特点。根据不同季节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表现出节奏性的趋势。冬季白酒销售明显旺于其他季节。数据显示,比较寒冷的1、2月份和11、12月份白酒消费数量占比是全年的42.41%,金额占比达到52.65%。其中,1月份白酒消费的数量占比和金额占比最高,分别为16.43%和30.15%。因为白酒清冽而性烈,可以活血取暖,最适合冬季饮用。

节日长假白酒消费进入高峰。数据显示,1月份是全年白酒消费的最高峰。由于1月份正逢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根据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无论是举家庆祝的饮品还是走亲访友时的礼品,白酒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白酒消费市场的地域特征。北方城市是白酒消费的主要市场。在15个城市的白酒消费中,北京居首,其数量占有率达19.9%,金额占有率达17.5%。其次为天津,分别为12.2%和15.6%。数量占有率最低的是杭州,仅为1.72%,与北京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反差与不同地区人们对于酒的口味偏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江南人喜好温和的黄酒,北方人豪气十足更偏爱浓烈的白酒,而这种口味差异在中国酒类市场上表现得十分明显。

白酒消费的渠道选择。白酒消费者通常通过收取礼品免费获得白酒产品。通过渠道数据显示,通过收取礼品获得白酒的数量占有率达17.81%,即白酒获得各类渠道中,这部分人不需要有任何花费就能够免费得到白酒产品,而这部分的消费金额占有率却高达40%,两个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由此证明,作为礼品的白酒通常都比较高档,其价格远远超过普通自饮白酒的价格。

大型仓储超市金额占有率高,杂货店依然具备强大的渠道竞争力。数据显示,除去收取礼品的渠道以外,大型仓储超市的白酒消费金额占有率最高,达15.17%,但是这一渠道的数据量占有率却居于第二,为19.6%。而在杂货店购买白酒的数量占有率为28.7%,可以预见,杂货店作为离消费者生活最近的一种商业渠道,在白酒消费领域具备极大的竞争优势。

外资进入:中外资间的相互试探

2008年9月,美国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完成对口子窖业25%股权的收购,这笔收购涉及的金额为5200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3.55亿元),这是继泰国TCC、帝亚吉欧、轩尼诗、瑞典V%26S入主本土白酒企业后的又一笔外资并购。

在全球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高盛积极入主口子窖,证明了中国白酒行业存在着巨大的魅力。目前中国白酒市场的年销量已经突破千亿元,且每年仍以12%的速度持续增长,其中高端白酒的增长速度更是达到20%以上。但是,因为文化和酿造工艺的差异,外资进入白酒行业的门槛较高,往往只能通过收购的方式进入。

从 年开始,外资开始大举进入中国白酒领域。2005年,世界五百强之一的“泰国酒王”TCC出资5500万元整体收购玉林泉酒业,拉开了外资进入中国白酒行业的序幕。2006年底,全球最大的酒业集团-帝亚吉欧受让水井坊第一大股东四川全兴集团43%的股权,通过此后的股权转让,目前帝亚吉欧已获得四川全兴集团49%的股权。这次收购是帝亚吉欧的战略性投资,虽然没有实现绝对的控股,但可以通过此次投资介入到整个水井坊的运营和管理中,并作为中国整体战略的一个补充。

在此后的两笔外资收购当中,中国白酒巨头剑南春则成为了主角。2007年5月,隶属法国路易威登集团的酩悦轩尼诗酒业公司与剑南春达成协议,以近1亿元的价格控股后者旗下的文君酒厂;2008年3月,剑南春再次出手,与瑞典V%26S合作天成祥,后者获得51%的股权。两个产品在合作后,一改以前的品牌形象。天成祥与文君酒的销售价格一下被提到了600元以上,价位直接与茅台、五粮液比肩。轩尼诗和瑞典 的合作模式采用的独立运营,运用外资的品牌操作模式打造本土的白酒品牌,并通过轩尼诗和瑞典V%26S在国内成熟的高端酒的销售网络彻底改造白酒的传统销售模式。但是轩尼诗和瑞典V%26S与剑南春的合作则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首先中国白酒以中国文化为核心诉求,与洋品牌原有的推广渠道和受众人群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且销售的模式也有很大的差异。轩尼诗的文君酒虽然投入了一个多亿的市场费用,但是目前效果微乎其微。与此相比,淮北口子酒业表示,“此次高盛入主口子窖则完全是出于财务投资,高盛是一家投资银行,没有实体作为支撑,所以只在乎投资收益率。”分析人士认为,高盛和口子窖的整合对于双方来说成功率较高,但收益率相对稳定,其实口子窖对于高盛的需求主要来源于资金。

据估算,口子窖的年销售额在10亿元到15亿元之间,属于白酒市场较为成熟的品牌。但是,从2006年开始,口子窖的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口子窖在华东地区的销售受到了苏酒的挤压出现了萎缩。如果口子窖想上新的台阶,就需要对整个体系进行调整,由此需要大量资金支撑。

业内人士认为,外资进入白酒行业以及白酒与外资的合作,都是双方的一次试探,很难在短期内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外资熟悉中国白酒还需要很长一段过程,文君酒、天成祥以外资为主导的品牌要想成为市场的主力,至少需要5年时间进行市场培育。由于中国白酒企业很多仍是地方的国有企业和支柱产业,进入的门槛很难在短期内打破。而正是因为上述多方面的原因,泰国TCC集团在古井集团和西凤酒公司的整体收购中均以失败告终。

北京白酒现状分析

为了更精准了解白酒产品的消费需求,竞争态势和潜在的市场机会,使白酒生产企业能够做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品牌传播和产品市场推广,最大限度降低白酒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市场营销风险,快速提升产品的销量,稳健地做强品牌和做大市场规模。北京精准企划于近期对北京白酒产品消费者需求做了一次专项、深入的市场调研。

精准企划市场调研部对调研问卷进行了专业的设计,并对被访消费者在性别、年龄和收入等方面做了科学的配额。本次调研采用国际通行的CLT(Central Location Test),即集中定点市场调研方式,共访问白酒产品的消费者312人,其中男性占95.2%,女性占4.8%.按照统计学的原理,本次调研的置信度在96%以上,完全符合市场调研的准确度。北京精准企划市场调研部运用SPSS for window 11.5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调研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在进行科学的频数和交叉分析后得出调研数据和分析结果。

最后经过精准企划具有15年食品行业营销实战成功经验的权威专家在调研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归纳和分析,撰写成《2009年白酒产品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以下分析内容是本次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其中一小部分的主要结论。

消费者自己喝的最多的白酒品牌

在北京消费者自己喝的最多的白酒品牌中,红星排在首位,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22.0%;其次是牛栏山,占消费者比率的18.9%;金六福以10.1%的提名率位居北京消费者自己喝的最多白酒品牌的第三位;五粮液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9.5%.往下依次是茅台占5.4%;京都占3.7%;京酒占3.0%;刘阳河占2.4%;其它白酒品牌合计为25.0%.可见红星、牛栏山等北京本地白酒品牌,仍然占据消费这自己喝白酒品牌的主导位置。

消费者最喜欢喝哪种香型的白酒

最喜欢喝清香型白酒的消费者比率最高,达到41.4%;其次是最喜欢喝浓香型白酒的消费者比率也达到33.8%;最喜欢喝米香型和酱香型白酒的消费者比率分别为8.6%和7.6%;喜欢喝混合香型白酒的消费者比率只有2.6%;分不清香型白酒的消费者也占6.0%.可见清香型和浓香型白酒是最受消费者喜欢的两种白酒香型。

消费者喝的最多的白酒产品是哪个度数

消费者喝的最多的白酒主要是38度的比率最高,达到38.9%;其次是45度的白酒,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19.5%;40度排在第三位,占消费者喝的最多白酒比率的14.2%;往下分别是52度占10.9%;56度占8.3%;35度占4.6%;其它度数的选择比率很少。可见消费者喝的最多的白酒度数主要有38度、45度、40度和52度四种度数的白酒

消费者认为好的白酒产品应具备的核心条

消费者认为好的白酒产品应该具备的核心条件首先是口感,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35.1%;其次是质量,占17.4%;品牌占12.6%;价格占10.5%;年份和文化分别占8.4%和7.9%;度数为6.25%;其它条件选择比率很少。可以看出,口感好、质量有保证、品牌知名度高、价格适合、年份久和有文化底蕴六个要素是消费者认为好的白酒产品必须具备的核心条件。

消费者在家里和饭馆喝白酒哪个多

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在饭馆喝酒次数多于在家里喝酒的次数。在饭馆喝酒多的比率为54.9%;在家里喝的多的比率为45.1%.消费者在饭馆喝酒的数量也要多于在家里喝酒的数量。在饭馆喝酒的数量占54.3%;在家里喝酒的数量占45.7%.消费者认为购买自己喝的白酒多少钱一瓶最合适

如图所示,消费者认为购买自己喝的白酒21-50元一瓶最适合的比率最高,占34.6%;其次是11-20元的比率为17.9%;消费者选择51-80元的比率为15.9%;5-10元的比率为12.3%;81-150元的比率为12.0%;150元以上的比率为6.0%.可见消费者自己喝的白酒每瓶定价在21-50元是最适合的。

消费者认为购买礼品白酒多钱一瓶最合适

消费者认为购买礼品白酒200元以上一瓶的比率最高,为31.5%;认为101-150元、81-100元和151-200元最适合的消费者比率非常接近,分别占17.7%、17.3%和16.6%.可见消费者购买白酒送礼有两个主要的价格区间,分别每瓶白酒价格在是200元以上和81-200元。消费者平均每月自己喝白酒的花费

每个自己月喝白酒花费51-100元的消费者比率最多,占31.4%;其次是21-50元的比率为18.4%;151-200员的比率排在第三位,占13.7%;101-150元的消费者比率为12.7%;每月喝白酒花费201-300元的消费者比率为8.4%;300元以上的占7.0%;而20元以下的也有8.4%.可见北京市场白酒的消费容量非常巨大。

消费者一般是在什么地点购买白酒产品

大中型超市是消费者购买白酒的主要地点,占消费者选择比率的64.4%;在烟酒商店购买白酒的消费者比率为14.8%;在商场购买白酒的消费者比率为13.8%;其它终端的选择比率很少。可见大中型超市是白酒销售的核心终端,烟酒商店和商场也是白酒产品的重要销售终端。

白酒消费者需求全面分析内容和图表,请参看北京精准企划《2009年白酒产品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与分析报告》。本报告采用PPT文件格式,内容有110个以上的调研与分析图表,180多页的PPT文件,文字总数达到2万字以上,该调研报告的价值超过5万元人民币。

第二篇:白酒市场品牌现状分析

白酒市场品牌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在宏观经济持续走强的大背景下,中国白酒行业持续高速增长,行业增速远远高于GDP增速,成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之一。

在此利好行业态势下,白酒品牌集聚崛抑或昔日没落老品牌东山再起的神话每年都在上演;传统的、新兴的、全国的、区域的,数以万计的白酒品牌,每天都有酒商想在这个行业成长红利中多一分杯羹。而一旦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公款消费紧缩、严查酒驾、主流电视限播酒类广告等行业波动性因素强化,什么样的品牌能笑到最后?

透过热闹非凡的表象,从品牌运营的本质出发,我们可将市场上的白酒品牌大致分为一下三大类:

第一类可谓浮萍品牌。“浮萍漂泊本无根”,他们往往凭空而立,没能找到品牌的支撑点,既没有品牌长期积淀的文化土壤,也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就是顺应某个市场机会而诞生。

随波逐流,往往市场时兴什么就跟风什么,没有自己的品牌核心价值和定位,品牌从诞生的那一天起酒没有明确一贯的品牌主张,更别说什么品牌个性了。

此类品牌在中国酒界数量众多而不成气候,一些地方小酒厂模仿名酒厂所推出的杂牌,大多属于此列-今天看五粮液卖得好,就推出一个X粮液,明天看孔府宴不错,就赶紧推出个X府宴,后天看泸州老窖受欢迎,就在推出个xx老窖,如此等等,不一而返。

浮萍品牌虽然也可能会一时浮萍满湖面,但市场稍有风浪,就会被吹得无影无踪。

第二类不放称之为草根品牌。有品牌成长积淀的文化土壤,也提出了自己的定位,总算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并且看上去郁郁葱葱一派繁荣景象,生机勃勃状,但是却没有进一步建立强大的根系,因而难有大的发展,“深度决定了高度”。由于缺乏有效的品牌管理和清晰的企业发展战略,品牌建设容易受到竞争对手和市场表象等外部因素干扰,品牌诉求“风吹两边倒”,一天一个说法,品牌抗风险能力有限,因而也难免“一岁一枯荣”。

第三类当谓大树品牌。根深叶茂,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是经过科学系统的战略规划,品牌基础扎实,拥有清晰的核心价值和个性,并能够集合研发、采购、生产、分销、传播、服务等整个价值链上的各种优势资源,坚持一贯地向消费者传达鲜明的价值承诺的品牌。这样的品牌,不论它的销售规模大小,都可称得上是“大树品牌”。

能称得上大树品牌的,在中国保健酒市场上还是屈指可数的。茅台、五粮液等应该说在此方面更领先一点。但大树也有衰老的时候,作为大树品牌,需要通过持续创新保持品牌活力。

浮萍品牌、草根品牌、大树品牌,所描述的是白酒品牌、保健酒品牌的现状,并非一成不变。通过良好的品牌战略管理,浮萍品牌、草根品牌是能够进化成大树品牌的,同理,大树品牌也可能会成为草根品牌乃至浮萍品牌。

应当指出,目前白酒以及保健酒市场上大多数品牌仍处于草根状态甚至浮萍状态,一些风光一时的品牌也只是“草根英雄”,它们之所以发展的还不错,只因为其对手大多还是浮萍品牌。而白酒品牌竞争正进一步生机,随着近几年业外资本乃至境外资本,纷纷携巨资以收购、合资或创新品牌等方式接入白酒行业,主流白酒品牌们正在加速进化,要想在未来的白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赶紧让自己的品牌成长为大树品牌吧。

第三篇:中国保健品市场现状

中国保健品市场现状

联合国工业规划署指出:“21世纪两大朝阳产业分别是以电子科技发展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和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健康产业。”而保健和医药正是生命科学发展中最具潜力的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家庭收入的提高,对保健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中国保健品市场分析

(一)保健品的定义

目前对保健品的概念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是指具有保健功能的产品,包括:保健食品、具保健功能的药品、保健器械和保健化妆品等。保健食品,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二)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现代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保健品行业的缓慢起步和迅速崛起,代表事件是福建杨振华851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第二阶段是90年代,保健品行业开始进入恶性膨胀和无序竞争的阶段,代表事件是三株和太阳神等保健行业领军企业的迅速崛起和消亡;第三阶段是进入21世纪以来保健行业重新洗牌和逐步寻求标准规范的几起几落。保健品市场容量在2000年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达到辉煌的顶峰。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保健品市场则迅速转入低迷,2001年、2002年销售额分别下降了43%和29.8%,2002年销售额仅为200亿元。直到2003年突然到来的非典,才让人们重新开始重视保健,促使保健品行业开始回暖,整体销售额达到300亿元;2004年保健品市场延续了2003年的上升趋势,增长率达到13%,销售额为340亿元;2005年保健食品市场份额为470亿元。但是在2006年,再次出现了负增长情况,销售额只有450亿。2007年保健食品销售额恢复到500亿元。

(三)行业环境

1、政策环境

(1)“药健字”分流为“药”“食”

2000年,国家正式颁布撤销“药健字”批号的文件,要求所有“药健字”在2002年12月31日停止生产,2004年1月1日起不得在市场流通。“药健字”产品必须在“药”和“食”之间作出选择:经严格验证符合药品审批条件的,改发药“准”字文号,正式纳入药品流通系统;不符合药品条件,但符合目前保健食品审批条件的,改发食“健”字文号;两者都不符的,撤消文号,停止生产和销售。2)“国食”取代“卫食”

2003年4月,国务院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上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国务院直属单位,负责对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安全管理的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依法组织开展对重大事故的查处。保健食品的审批职能由卫生部移交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相应的保健食品的批号由“卫食健字”将改为“国食健字”。

(3)新法规不断颁布

2005年4月底和5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继出台了新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并于7月1日起实施,代替已有《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

新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提高了审批要求,简化了审批程序,扩大了申报空间(新法规将保健食品功能分为27项,但企业可以申报27项功能以外的产品),明确了法律责任等。而《保健食品广告审查暂行规定》规范了保健品广告,加大了审批力度,并规定任何单位不得以新闻报道等形式发布保健品广告。

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共出台部级保健食品相关法规84部,其中卫生部颁布的有31部,药监局20部,商务部18部,国家质检总局14部。2007年5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发布《保健食品命名规定(试行)》(下简称《规定》),新规从名称开始对保健食品进行规范。

2、行业进入门槛

保健品行业质量控制体系和标准过低,审批过程相对简单,导致投资起点非常低,保健品市场准入门槛不高。以前一种保健品从研制、开发、报批到出成品再到商标注册20万元左右,并且产品标准低。但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保健品管理权移交,国家宏观政策的不断完善,保健品行业的门槛将越来越高。以往做几个小白鼠实验就能拿到产品批号,如今规定必须通过严格的实验过程,才有可能发放产品批号。没达到GMP认证的保健品将不允许生产和销售。现在政府对保健品市场审批和监管力度不断增大,特别是07年初开始政府进一步加强了保健食品注册现场核查及试验检验工作,07年下半年开展了保健食品广告集中整治工作等,使得行业更趋于规范。

从中国保健品市场分析中国(保健协会)统计的申报数据看,往年的保健品申报通过率均在80%以上,2006年上半年通过率更是达90.4%。但到07年上半年,获批数量如过山车般明显下滑,通过率为61.9%。保健品审批的门槛不断提高。此外,媒体费用、渠道费用的上升、优势企业的竞争等,都会导致保健品行业门槛进一步提高。

3、行业盈利性分析

保健品行业是高利润、高风险行业。保健品行业发展初期,经营保健品的企业利润高达100%-200%,吸引了众多的厂商进入市场。

中国保健品市场发展空间大。据报道:中国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0.07%,而欧美国家的消费者平均用于保健品方面的花费占其总支出的25%,相差甚远,这充分说明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可发展潜力巨大。近几年内地城乡居民保健类消费支出正以15%-30%的速度增长,远高于发达国家12%的增长速度。据估计,2010年中国保健品人均消费可达到100元,保健品市场的总额将达到1,300个亿的消费量,到2020年市场的总量可以突破4,500亿。

对于全球保健品市场,2006年销售额达到了700亿美元,增长速度约为7%,预计到2010年时,会接近1000亿美元。同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对亚健康理论的认知,全球保健品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四)行业特点

1、公司结构

中国保健品企业的数量从历史上看,出现过由少到多,再逐渐减少的过程。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全国的保健品企业不过100家左右,随后迅速增长。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内保健品企业数量一度达到3000家。2001年以后,由于国家加大了对行业的监管力度,相当一部分经营不规范的中小企业被逐渐淘汰出局,到现在大约有1000家左右。

根据中国保健品市场分析(中国保健协会)工作委员会的调查,2006年国内保健品企业在规模上基本呈现了金字塔的结构,即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占总数的1.45%,5000万元到1亿元的占12.5%,100万元到5000万元的占6.66%,10万元到100万元的企业最多,占41.39%,而1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38%。并且保健品行业的企业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各领风骚三五年,如脑黄金,三株,太阳神,都是在短时间内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获得极高的知名度和销售额,但是又很快从人们视野中消失,如同烟花一般转瞬即逝。而相关调查显示,登记在册的中国保健品企业中,存活15年以上的仅有5家。

2、产品分类

当前中国保健品市场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三类产品分别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中药为原料的产品;以营养学理论为基础,以各类营养物质为资源的营养补充剂;以生物工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原料转化生成的产品。

3、市场结构

中国保健品市场已经形成了以几大板块市场为主的市场结构,主要市场有降血脂类市场、补钙类市场、维生素类市场、减肥类市场、美容类市场、补脑类市场、补血类市场、补肾类市场、改善肠胃类市场、提高免疫力类市场等。目前中国保健产品仍然主要集中于免疫调节、调节血脂、抗疲劳和延缓衰老四项功能产品上,这四类产品的品种数占到总数的66.7%,但销售收入仅占总销售额的43.03%;近年营养素的市场购销旺盛,其产品品种仅占总数的3.39%,而其销售收入接近总销售额的20%,居各品种之首。

目前,中国市场上的保健品中,90%是第一代传统滋补保健品及第二代药物提取复配保健品。在国外,发达国家上市的都是第三代保健食品,即把天然物质提纯之后作为产品组成部分。

4、营销模式

如果对中国保健品企业的营销模式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直销、会议营销、传统营销、连锁经营、电子商务营销以及其他营销模式。经过抽样调查,按照以上6种营销模式经营的企业今年销售规模分别为25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20亿元、10亿元和20亿元。可以看出,现在使用直销和会议营销模式经营的企业销售额最高,总的销售额占整个保健品销售额的70%,远远超过了传统营销模式的20%,非传统营销模式已成为支撑行业的主要支柱。

5、竞争形势

中国已经批注的国产保健食品共有5053个品种,已经批准的进口保健食品有190个品种,保健食品市场竞争激烈。内地主要竞争性国产品牌有:脑白金、太太口服液、排毒养颜胶囊、中脉等;主要竞争性进口品牌有:安利纽崔莱、仙妮蕾德、如新等。

目前中国保健食品市场呈现国产保健品后劲不足,洋品牌保健食品一路升温的迹象。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安利、宝洁、仙妮蕾德等400多家进口保健食品进入了中国市场。据统计,每100个购买保健食品的中国人中,大约有15人购买洋品牌保健品。安利公司2007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达138亿人民币,远远超过本土企业。

跨国保健食品企业通常在资金实力,研发能力和营销模式等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也有一些不利的因素影响进口保健食品的发展。比如中国中医药食疗养生文化,其对内地人的影响十分深远,受此熏陶,人们养成了先入为主的购买习惯,因此洋保健品在抢占市场过程中容易受阻,其竞争优势大打折扣.(五)行业发展瓶颈

1、行业标准过低和行业不规范

目前中国保健品产品标准过低,特别是部分以中药为原料的保健品标准过粗、不科学,审批相对宽松,导致行业进入门槛过低。低门槛和高利润导致了大量非专业企业涌入。其次,管理部门对保健品的审查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企业没有严谨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不注重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和产品品质保障,只是一味注重广告和营销策略,导致广告与产品品质脱节,市场混乱,消费者对保健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不高。随着政府在简化审批流程的同时审批力度的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行业正趋于规范。然而产品标准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2、企业不注重研发和自身建设

保健品行业的低门槛和高利润使得很多投资者在进军保健品行业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来做广告宣传,不注重产品研发的投入和企业自身建设,导致行业内产品仿制抄袭现象严重,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不利于企业和行业的长远发展。

3、广告营销效果的瓶颈

中国保健品行业在广告投入上是公认的“大手笔”。但是部分厂家只注重广告宣传,相应的产品质量控制没有跟上,无法保证产品品质,而为了短期效益又不断夸大产品功效,消费者从对某个保健品产生不良评价发展到对整个行业产生怀疑,进而导致整个保健品行业出现停滞不前,市场份额反反复复等现象。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和广告管理制度的规范,保健品行业的广告营销时代渐成历史。不断增加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让产品宣传推广费用进一步增加,高宣传费用已经不等同于高销售回报。

4、品牌营销的瓶颈

我国中药类保健产品不注重品牌建设。一个保健品企业如果不能尽快从产品经营转向品牌经营,将很快被市场所淘汰。在中国保健食品市场上,国产保健品品牌陷入信誉危机的困境,保健食品广告虚假宣传、超出范围夸大宣传的问题十分严重。根据调查表明,消费者对国产保健食品的口碑普遍较差,80%的消费者认为市场上保健品的价格虚高。

5、顾客忠诚度的瓶颈

据中国保健品市场分析调查报告显示,开发一名新顾客的成本要远高于留住一位老顾客的成本,因此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顾客忠诚度。然而国内大多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时,往往是因为生产方的广告引导和终端强力推荐,而不是真正从自身健康需要,客观的选择保健产品。而保健品广告又是虚假信息泛滥的区域,这就直接导致消费者对购买产品的品质没有达到预期标准,无法产生高的满意度,建设忠诚度也就无从说起。而且由于保健品行业本身不会太注重产品研发,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功效更是与广告宣传相去甚远。

6、终端推广成本增加

以前通过巨额广告费用的投入树立产品知名度,然后利用知名度强势进入终端零售市场,这种模式目前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企业进入市场获得较大市场份额。但是首先要求的是企业有巨额投入作为基础,而且随着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消费者的理性,依靠此途径推广产品已经越来越困难。

在另一方面,渠道为王的事实让保健品行业的渠道费用大大增加,渠道进入门槛也相继抬高。终端与厂商之间的权力不对等已经越来越明显,任何一个厂家都离不开销售终端,但是销售终端面对众多的保健品产品却又很大的选择权。这种权力不对等直接导致产品推广困难,而且即使成进入终端,也要面临货款回款困难的问题。生产商的利润空间因此被降低,周转资金被销售终端无偿占压。

(六)行业变化趋势

1、从产品到健康咨询

传统的营销模式,主要通过广告和终端促销来进行售前的销售推动,但这种模式的效果日渐式微。2000年以前,上海市场上依靠广告轰炸年销售额做到上亿、数千万的产品有不少,朵而胶囊、脑白金等都曾创造过辉煌,但近两年来,同样成功的案例已再无发生,显示出传统广告轰炸模式日益衰落。相比之下,2000年以来采用直复营销模式的企业,如安利、天年、中脉、中华灵芝宝等企业都取得了惊人的销售增长。在新的环境下,掌握最终消费者、并向他们提供健康服务的能力,将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2、渠道分化成为必然

由于传统渠道费用日益上升、竞争门槛提高、投入产出比日益下降,今后渠道将进一步分化趋势。专业的保健品连锁店、会议营销渠道、直销等渠道业态将进一步多样化,直销在保健品销售中所占的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

3、产品生命周期增长

由于市场环境趋于规范,实力厂家已经初步形成,保健品已经从“各领风骚三五年”向长生命周期转变。2007年5种保健品畅销品牌脑白金、太太口服液、昂立一号、康复来、朵而等的平均生命周期已达15年。

4、外资进入,竞争激烈

国外健康产品在2007年仅用7%的品种却占有了40%以上的中国市场份额,并且随着国外品牌的不断涌入,该比例还在不断扩大。去年仅安利一家在我国的年销售收入就高达138亿元,利润率达到30%,中国已成为安利在全球的第四大市场。宝洁、强生、美国制药集团等健康强势品牌正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而中国保健食品产业集中度仍然较低,前10强销售还不到产业总产值的25%,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

第四篇:中国食用油市场现状

中国食用油市场现状

食用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煮食原料,在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食用油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该市场达3000万吨左右的消费规模,国内上规模的食用油加工企业达数千家。虽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也有一批小品牌企业被淘汰,但这却并未影响该行业激烈的竞争状态,粮油巨头的发展依然强劲“食用油行业的洗牌已然开始,一些零利润的小企业将难以为继,行业进入寡头时代”中研普华研究员邱少梅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我国主要的食用油品种为豆油和菜籽油,两者占国内油脂消费的76%左右。“去年受油粕价格偏低影响,多数压榨企业处于亏损局面。”油脂分析师卢宁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中小企业而言,很难以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的操作去降低运营风险。且由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加大了龙头企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多重压力下,部分中小食用油企业步履维艰。伴随着人们对食用油的消费观念变化、国际食用油价格下降,以及来自于国际资本市场等的压力,迫使国内的中小型油企加快其品牌升级和技术创新。

事实上,去年和前年已经有10家左右的企业退出了食用油行业。且自2014年开始,随着国际市场的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大豆的价格也随之出现了大幅度波动。许多企业都面临市场价格不振以及贷款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是致使油企停产甚至直接退出品牌市场的主要原因。卢宁还告诉记者,今年4月下旬起,随着进口大豆流向监管严格,无进口资质的小油厂无法采购到低价的进口大豆,而采用国产大豆成本较高,目前他们还面临着原料短缺的桎梏。

中小企业应重视品牌建设我国的中小粮油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之所以举步维艰,在邱少梅看来,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食用油价格不断下跌,对我国食用油市场造成的压力,盈利空间较小的中小型企业濒临“无利可榨”的困境。另一方面,人们对国际大品牌或者国内大牌的信任度更高。与此同时,“由于我国食用油政策的开放,国际资本进入我国市场,致行业的竞争加剧。”邱少梅补充道。但部分食用油企业对于原料的控制力差也是导致其发展遇困的原因之一。卢宁强调称,龙头企业可以集中采购原料、合理控制成本。但以小型大豆压榨的企业则多数无直接进口大豆的资质,致其面临原料短缺的风险。之所以如此依赖进口,主要还是由于国内的大豆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滑坡。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对大豆的需求也呈快速增长态势,这致使国内的生产不足,多靠进口以弥补国内的需求。有数据表明,1996年我国从大豆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大豆的净进口国。2000年大豆进口量就已达到了1000万吨,2010年达到了5000万吨。而2013年、2014年、2015年这三年则连续突破了6000万吨、7000万吨和8000万吨的水平。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此前曾指出,去年大豆进口达到了8169万吨,这是我国国内生产量的6.8倍,大约是世界大豆贸易量的70%,是国内消费量的87%,这在所有农产品中进口依存度是最高的。当然,流通区域受到局限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卢宁指出,集团企业多数为全国布局根据各区域供需情况,灵活调配货源,而中小粮油企业产品多数在近厂区域消化,流通范围有限,受阶段性、局部性的市场风险营销较大。但这些在她看来却是远远不够的,“由于集团企业的营销方式较为多样化,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多品牌战略,扩大市场影响力,而多数中小企业的品牌影响范围较小,在终端市场的竞争中相对处于劣势。”

卢宁对记者说道。面对重重困境,许多中小食用油企业希望可以通过抱团取暖来改变这种境遇。然而在众多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可能性似乎并不大。目前来看,由于行业的集中化是很多产业的发展趋势,抱团群暖在一定程度上类似螳臂挡车,难以阻挡行业发展的步伐。正如卢宁所说,小油厂受区域局限性,抱团的可行性确实是存在一定难度。中小食用油品牌想要真正改变当前的困境,邱少梅提出,相关企业还是应注重品牌的建设,这个问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长期实践。同时,还应学习国际品牌的标准以及技术,进行创新,提供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粮油巨头称霸天下在中小食用油企业面临重重困境的同时,粮油巨头却发展强劲。数据显示,2014年金龙鱼的销量再次增长11.6%。2015年,福临门的销量也出现了10%以上的增长。对此,邱少梅分析指出,现今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因此,消费者在选购食用油时更倾向于大品牌,对小品牌的不信任则日益严重,从2014年-2015年的食用油增长情况看,食用油市场有向巨头集中的趋势,未来将出现几个巨头并存,寡头垄断的局面。

另有数据显示,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前十大食用油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在70%以上,粮油巨头们已经占据了食用油行业的大半壁江山。卢宁表示,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预计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仍将呈现小幅增长趋势。业内人士指出,不同的品牌有其不同的优势,企业应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同时,积极改善自身的弱势,努力将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这需要企业更加注重其综合竞争力的建设。

我国目前的食用油市场规模巨大,行业竞争激烈,邱少梅认为,未来我国的食用油行业发展趋势会随着人们对消费需求的提升,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且在该行业竞争加剧的形势之下,以及国外资本和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卢宁则认为,行业的集中化、产业链化将更为明显。以中粮为例,目前在积极和国际企业合作、收购重组,预计将利于企业对南美大豆采购成本的降低。上述业内人士还指出,食用油行业还将积极发展小包装。由于小包装的价格相对稳定,且利润尚可,食用油企业也开始积极提升小包装的比例。“企业还将向多品种、高端化方向发展。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变化,橄榄油、葵花籽油等小品种、高端油脂品种,也成为食用油发展的趋势。

第五篇:白酒市场调查报告

郑州概况

郑州——河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人口716万。地处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介于东经112度42分114度14分,北纬34度16分34度58分之间。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著名商埠、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郑州,犹如是。这注定是一个热闹的市场。白酒,更不例外。

郑州历来是白酒军团必争的市场。一是因为河南人爱饮酒的习性;二是郑州具有非常强大的市场开发能力以及巨大的包容性与开放性。这使整个郑州白酒市场呈现出一个百花齐放、此起彼伏的局面。2002年口子窖在中档市场上创造了神话,2004年黑土地在中档市场喧嚣一时,2005年老白汾又在中高档市场上崛起。2008年谁会在郑州崛起?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2008年的郑州白酒市场,竞争空前激烈,重量级的洋河、泸州老窖军团、白云边、衡水老白干正在加入战团;而宝丰正希望在今年能打个翻身仗;宋河正在运作平和五年,希望能在中档产品继续自己的优势。但是也有收缩阵线的,去年轰轰烈烈的仰韶和杜康军团正在积蓄自己的力量,以待可乘之机。

渠道概况

在关注具体品牌之前,先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郑州的渠道情况,包括酒店、烟酒店以及商超等要素。酒店:作为流通渠道,郑州的酒店总的来说被三睿、喜洋洋、世嘉以及凯源四大商贸公司共同操作。他们构成了郑州白酒市场的主角,是竞争激烈的郑州白酒市场直接操纵者,当然其背后是怀有极强战略目标的各个品牌,比如河套、泸州老窖、仰韶、黑土地等。凯源公司目前按照品牌采取了类似事业部的分工制度,河套和泸州老窖(八年陈头曲)分别由两个独立的事业部来负责,前几年运作的宋河现已不做。三睿公司目前主要投入的品牌有黑土地和沱牌,前几年主投的洋河蓝色经典目前已淡出。喜洋洋商贸公司的代理品牌主要是泸州老窖头曲和仰韶,目前,曾经作为主打品牌之一的老白汾系列呈现下滑趋势,辉煌不再。世嘉公司目前主要运作清雅型的衡水老白干。

另外,除以上四家大的商贸公司外,值得一提的还有郑州卓越,它主要操作泸州老窖六年陈和泸州老酒坊这两个产品。

烟酒店:郑州的烟酒店密度之大,令人惊讶。据统计,郑州名烟名酒店的数量是中国最大的,大大小小的名烟名酒店超过1万家,这在全国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特性,经常是10米远的街面上就有二三家烟酒店。在烟酒店内运作比较好的是杜康系列,但产品比较乱,主要有伊川杜康、汝阳杜康和白水杜康。其次要数泸州老窖了,其中单品永盛烧坊摆放比率最大。

此外,衡水老白干和洋河蓝色经典在烟酒店的摆放位置也不错,有上升势头。

商超:除以上三种流通渠道外,商超也是郑州白酒市场的一个重要元素。郑州大型商超有大商新玛特、丹尼斯、世纪联华、易初莲花、华润万家等,但由于门槛较高,所需费用高,令很多经销商望而却步。对于白酒产品来说,它们越来越沦为价格昂贵的“形象展示台”。虽然如此,但因其具有极强的便民性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赖度以及运作风险小等特点,所以还是有一部分经销商愿意选择这一渠道。

当前是白酒消费淡季。如果你走进商超就会发现:各种饮料和啤酒做足了风头,阵容庞大。但是,白酒也不甘示弱,亦懂得在淡季抢占市场,为此,做了一系列的举措来拉动白酒消费,如买赠活动,再如泸州酒厂还在一些超市设有专柜,并专门安排内部专业人员做促销。这些活动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销量。据了解,郑州商超最畅销品牌地产酒有宋河和杜康,省外品牌则是泸州系列和洋河蓝色经典。其他销量不错的品牌有四特、四

五、老白汾、西凤等。

省内品牌

为了便于描述郑州市场,我们把主要品牌分成省内品牌和省外品牌。在郑州省内品牌主要有宋河、宝丰、仰韶等。

宋河: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宋河确立起了郑州白酒第一品牌的地位,一直持续至今。2005年宋河在郑州市区市场实现销售收入将近两个亿。自2002年以来,宋河在积极打造郑州招待用酒,在开发特通渠道上颇为用心。作为地产酒第一品牌,宋河在地产品牌保护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机关单位开会和对外招待上多用宋河酒。宋河对市场的投入也是全方面的。从主销产品档次来看,宋河在中高低档均有走量。在100元以下的价位上,宋河有三款主打产品:1.铁盒五星级宋河粮液,普通流通渠道零售约60元,商超价80元左右,酒店依档次不同,分别有80多元、138元到148元左右,年销售额在4000多万;2.水晶宋河粮液,酒店价一般100多元,年销额约2000万;3.精品宋河粮液,流通渠道零售价约40-50元,年销售额3000万。另外,鹿邑大曲在郑州市区的年销售额也有5000万元,红鼎宋河走势也不错。以上产品都已经畅销多年了,价格透明,利润很低。实际上,宋河是分品种设置代理商的,一般新品入市后,利润就会下降,有点薄利多销的意思。相比之下,其他竞品的渠道利润要高些,有部分消费者和经销商也会转向。在某种程度上,宋河是通过形象产品获得利润,转而将利润投入到整体市场维护中。

最近,宋河正在运作“平和五年”,这款产品在市场上的投入力度较大。终端零售在88-98元之间,酒店价格在128元。但就目前来说,效果并不明显,虽然有一定的销量,但起色不大,有待观察之中。在100元以上价位,宋河品牌拉动乏力,这类产品在酒店中优势并不明显。共赢天下明显代表了宋河在这方面的努力,目前该产品正在做酒店。在酒店里,共赢系列活动比较频繁,比如送代金卡,兑奖等活动。

实际上,宋河的一些局部市场确实出现了下滑,但整体销量还是可以的。品种杂乱,价格透明,渠道利润低,量大利薄,这些都是市场普遍反映的问题。当然,这些只是问题的表象。最关键的问题是,宋河的价位还是没有拉上去,缺乏成功的能产生利润的主导品牌。尤其是老白汾十五年上量后可能会让宋河这

方面压力更大一些。但是平和五年的推出让宋河稍稍有点缓和。

第一品牌永远都是其它品牌锁定的竞争目标,在地产酒中,宝丰、仰韶、杜康均以宋河为目标攻击其某单品。宋河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能否稳定持续的发展。

宝丰:宝丰在郑州的运作给人感觉比较低调,其实最近几年宝丰一直是在增长,2002年的时候宝丰不过300万元的销售额,次年便增加到800万元,2005年的销售额已经到了2000万年。目前宝丰的产品线比较乱,看不出有什么线索。宝丰的上量产品主要包括低档的大曲酒,陈酿(酒店25元/瓶),老窖(商超在25元/瓶以上),国酿(25元/瓶);另外,十五年和三十年的高档的宝丰酒,在高层消费中也有一定的量。

今年,宝丰酒业推出国色清香三款新品:藏品、尊品、赏品。

此三款新品的上市品鉴会是于5月24日在郑州紫荆山宾馆隆重举行,并得到了广大新闻媒体和一些行政单位领导的好评。自品鉴会以来,经销商加大市场投入力度,主攻酒店渠道,仅郑州市场促销员就达几十名之多,还专门设有直营公司。总体势头比较好。

仰韶:仰韶的力度较去年放缓。投入上在延续06年的一些方法。仰韶在产品结构调整和营销模式的创新方面都有所突破。产品线较宋河要好,但竞争力不是太明显,短期内要想取代宋河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无论是资金实力,投入力度还是经营理念上,宋河的综合实力在豫酒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仰韶在郑州的西区要更好一点,另外华中食品城也分销了一部分。从去年销售的产品构成来看,仰韶的光瓶酒估计占到40%左右;而主打产品“陈酿”有人估计“在30元的同价位产品中,仰韶要占到2-3瓶”。陈酿这个产品很有可能起来,因为消费者已经有了一定的印象了。仰韶的产品线比较简洁,这一点好于宋河和宝丰。

张弓:在郑州的流通渠道不错,在金水路上有一个专卖店。这几个豫酒品牌基本都完成了改制,目前正处于整体造势和起量中,但是从目前的“量”来看,他们都集中于中低档市场上,这对今后的豫酒发展并不是一个好的开头。但从总体上来说,销量还是有所上升的。

赊店:赊店目前在郑州的运用仍然以中国赊酒为主,但其它产品如老赊店在中低档市场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中国赊酒今年趋于理性。更注重于实际运作。特别是在渠道方面中国赊酒做足了文章,虽然使中国赊酒在郑州市场上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品牌,但运作效果一般。

另外还有几个豫酒品牌。伊川杜康目前一共有四家经销商在运作。以前在郑州只看到汝阳杜康,但是目前伊川杜康的能见度明显增大。德惠公司运作的杜康酒之源已经运作半年,一些终端开展了一些活动。姚花春在2005年的时候市场投入很大,但基本没有起来,目前正在把重心向下面的地市转移。据河南白酒协会会长熊玉亮介绍,豫酒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原酒的生产。许多企业包括宋河、仰韶、张弓等企业都在期待重塑豫酒的品质和口感。

省外品牌

省外的成熟品牌主要包括洋河蓝色经典、泸州系、白云边以及黑土地等,而老白汾则因市场管理不善和受假酒冲击而渐渐退出其在郑州“汾老大”的位置。

洋河蓝色经典:2005年11月,洋河蓝色经典进入郑州市场,2007年春节前做了几十辆公交车体广告,给郑州市民带来了不小的视觉冲击。到目前产品已经铺进128家中高档酒店,其中5家买断了专场促销权。整体上做的还可以,尝试消费过的消费者都比较认为蓝色经典的酒质和口感,蓝色经典在酒店针对中高档消费人群推出的活动比较新颖。基于中高档消费人群注重的是面子和健康,蓝色经典没有用中低档产品惯用的打火机或兑奖卡等,而是对出了以休闲健康为内容的积分卡,送休闲、服务、美容等。其中海之蓝的积分卡内容是按摩,天之蓝的是足疗,两张可以洗浴。中高档酒不能完全靠促销员推广,消费者的情绪消费很重要。目前,洋河蓝色经典的价格有所提升,42°海之蓝超市价148元,52°海之蓝价格为168元,52°天之蓝价格为338元。梦之蓝分500多元和800多元两个价位,因价格偏高,一些终端没有铺货。因当下是白酒消费淡季,商超都有做不同幅度的促销,产品价格可以适当优惠。

泸州系列:目前泸州系在流通渠道有相当销量,我们估计整个泸州系产品加起来可能有15个左右,总的销售额应该在4000-5000万元。泸州在烟酒店渠道中的提及率比较高,他们在郑州最少有一年的畅销时间。应该说,泸州系在郑州能形成氛围离不开三睿酒业的努力。最近几年来,三睿公司先后操作过泸州陈酿、御酒、老酒坊以及百年泸州等品牌,当然还有国窖1573。这几个品牌都是从酒店开始做起来的,所以泸州系的市场基础比较好。目前,泸州系列产品在郑州做促销活动,以刺激市场销量,其收效还有待观望。

白云边:从2005年5月份白云边开始强攻郑州市场,重点基本锁定在酒店渠道,目的是为了在河南增加品牌影响力。此前,白云边已经在信阳做了3年,销售额已经突破一千万,安阳、新乡也做了2年了,鹤壁、驻马店等地形势也看好。或许强势运作郑州,就希望在整个河南形成一个较好的氛围。可以说,郑州是白云边第一个重点开拓的省外市场,意义非同小可。为了区别于湖北成熟市场,白云边在郑州主推的是星级产品,包括2-5星以及20年陈(该产品主要为了树形象),星级产品酒店价格在68-188/瓶的价格带上。白云边的度数主要是42度和45度,有别于目前郑州的53度的主流度数,据悉,对白云边的低度酒,有些消费者反应是比较强烈的,原因可能是觉得花同样的价钱却要多消费,因为酒精度低相应的就要多喝一点了。前段时间,白云边在酒店开展了买赠活动,只要前五桌喝酒的消费者都可以免费获赠白云边半斤装的四星产品。白云边用了一周时间在100家酒店做了活动,效果非常好,并引起了一些竞品的跟进。在宣传方面白云边的投入也非常大,包括车体、贴片广告、软性文章等,“浓酱兼香”的差异化香型是白云边的宣传重点。对于白云边来说,差异化的香型及酒精度是白云边很好的卖点。果不其然,自白云边在郑州上市3年以来,市场走势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因其产品线比较乱,产品比较多,所以这成了它市场深入的障碍。

另外还有几个品牌值得关注。老村长酒在烟酒店基本没有见到,据悉在流通渠道有低档的光瓶酒在大量流通。老村长的盒装酒目前正在重点操作B、C类酒店,最近正在部分酒店做促销活动,比如购买其“欢天喜地”酒(零售价30元/瓶)就可获赠一盒东北香烟;消费45度老盒(零售价38元/瓶)可获赠两张10元的电话卡。在这类酒店,老村长还安排了大量的便装促销员。另外,黑土地走量呈下滑趋势,但因其基础市场做得不错,底子好,所以,还是有一定的销量的,而且数量还是很大的。

总的来说,在郑州市场上,省外品牌整体上的销量要高于省内品牌,其实省内品牌只有宋河有相当销量,其他品牌还处于启动期,或者观望期。

市场分析和入市机会点

郑州消费者对白酒需求比较强烈,川酒消费占主导地位。郑州消费者目前消费比较成熟,以广告为主导的时冷时热的消费在逐渐淡化。现在中原白酒市场已成群雄逐鹿之势。

在郑州市场,目前共有白酒品牌150余个,集中了中国四大香型五个香型。其中浓香型占92%;清香型(汾酒、竹叶青)占3%;酱香型(茅台、郎酒)占3%;其它香型占2%,主要有滋补保健型如河南的“小三鞭”、湖北的“劲酒”、云南的蚂蚁酒、吉林的“鹿鞭”和“东宝酒王”、湖南的“酒鬼”和“湘泉”。另外还有如泸州老窖的融泸香型,浓香型、酱香型为一体的复合香型。在酒度的选择上,45度——52度最适合当地人的口味,38度以下的低度酒市场情况则较差。对价位方面,13元——25元之间的酒最为畅销。在农村,3元多的“四五”较为畅销;在城乡结合部,4——6元的“仰韶”、“绵大”很受青睐;城市普通消费,12——18元的“金六福”、“浏阳河”比较俏销;宾馆、饭店,全兴是首选品牌,五粮液、剑南春等名酒也较为热销。从总体情况看,川酒主导市场,豫酒紧随其后。川酒市场分额达42%、豫酒约26%。黔酒、鄂酒、皖酒也有一席之地,苏酒开始萎缩,鲁酒则全线崩溃。

从整体上来看,几个知名品牌的价位、包装都不错,尤其是豫酒,它改变了原来包装的特点,颜色及色调和酒瓶的形状都有较大改进。主要品牌在郑州都有较大的促销活动,作了较大的宣传。“金六福”、“浏阳河”、“沱牌”、“文君”、枝江大曲的广告力度较大。

“节到白酒悄”,好客的河南人民又开始新的白酒消费高峰,特别是郑州人喝酒厉害似乎远近闻名。时下,“奥运、中秋、十一”的逐步临近,又促热了新一轮白酒市场的竞争。

可是,怎样运作好这次的白酒市场呢?

豫酒品牌:练好内功

曾经一位外埠酒商对记者这样感慨:在国内,无论我走到哪里,都能见到宋河粮液,你们豫酒真厉害!除了宋河粮液,你们还有赊店、杜康、仰韶,你们有太多的好资源、好品牌可以利用,可你们怎么就走不出大品牌、大文化、大市场的发展之路呢?

从杜康造酒至今,豫酒已积淀了四千多年的文化和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河粮液、赊店、杜康已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是豫酒的代表和象征。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近两年,豫酒整体有所下滑,所以,不断有业内人士发出“保护豫酒、保护豫酒品牌”的呼声。一些固有品牌在严重的生存危机的挑战下开始改制、整顿、思考,并渐渐把追求市场份额的数量转向追求市场份额的质量上来,开始在主品牌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储备子品牌。同时,部分酒厂在发挥地域优势的同时,也正在努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利用中低端市场做掩护,进行持久、有效的贴身服务,夯实进军高端市场的基础,如宋河、赊店、杜康。而一些新生力量也瞅准了目前豫酒面临的尴尬,打出振兴家乡酒的旗号,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如大河村酒业新近推出的“郑州大曲”,主旨就是要打造郑州的第六张门票,提倡喝郑州人自己的酒。

新品入郑:潜移默化

郑州是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据不完全统计,郑州市每年的白酒消费量接近20万升,巨大的消费能力,吸引了各地酒商“淘金”者。得中原者得天下,能够占领郑州的白酒市场,也就是占领了整个中原白酒市场。但郑州人对白酒又有一定的品牌忠诚度,所以,陌生品牌白酒要想在郑州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是有很大难度的。

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以招商、加盟等形式出现在郑州白酒市场的陌生品牌就不下十几家,但没有一家可以顺利进军郑州。倒是低调、冷处理的金门高粱酒、乳香飘奶酒以其独具的文化概念和地域

特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制胜之道:探索新路

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传统的营销方式已受到严重挑战。一些酒厂开始思考、探索新的营销思路和方式。如赊店的邮政物流、杜康今年推出的品牌形象店等营销模式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中,赊店老酒邮政物流的营销方式经过几年的锤炼,已渐趋成熟,被业界视为成功的营销案例。赊店老酒巧妙地组合了邮政物流的庞大资源,而邮政物流也更加有效地挖掘了其资源潜能,可谓珠连璧合。从城市高消费终端运作到农村低端产品配送网点建立,从集团消费到“后备箱工程”,从亲情营销到走市场化运作……赊店与河南邮政物流动作的同时,又完善了省、市、县三级网络配送的销售模式,几年来,河南邮政物流共计配送赊店老酒4000多万元,成为赊店酒业公司的最大客户之一。目前,赊店也正逐步向全国邮政物流辐射,努力打造中国酒类邮政物流营销第一品牌。

发布时间:2008-10-7 阅读:229次 来源:

下载中国白酒市场现状(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白酒市场现状(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武汉市白酒市场分析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武汉市白酒市场分析 在对白酒市场调查的信息的研究中,通过综合目前市场相关白酒品牌的研究,对白酒市场调查的统计结果......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1 尽管广东是南方、是炎热的代名词之一;尽管广东省是中国酒业的非主流产地;尽管白酒有火之性,但是广东在中国酒业中的地位却是酒业内人士所......

    白酒市场调查报告

    夏邑城区情况,县城内南北两条主干道和一条市场街,分布着酒店、大商超和食品批发一条行业;东西四条主干道,如北环路、康复路、县府路、人民路。其中县府路和人民路是最繁华的路段......

    江苏省白酒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江苏省白酒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江苏是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也是白酒的产销量大省。 自1998年江苏省政府提出振兴苏酒以来,以洋河、双沟等为代表的江苏省白酒企业,全面实施技......

    中国白酒礼盒市场开发分析(推荐阅读)

    礼盒白酒市场研究分析 提到礼盒白酒,白酒酒厂为其喜,又为其忧,喜的是,中国人自古有礼尚往来的文化传统,送礼送白酒已成为多年走访亲朋好友的必备之品。每逢佳节,各大终端卖场,礼盒......

    中国鸡肉市场纠结现状

    中国鸡肉市场纠结现状“委屈的中粮”中国鸡肉市场纠结现状中粮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团,一直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龙头标杆企业,即使在鸡肉领域,中粮也占有重要的地位。甚......

    中国劳保用品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劳保用品市场发展趋势及现状调查报告 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太阳能光伏行业,电子技术产业,精密电子等产业也如雨后春笋地发展起来.相应地带动了劳保用品市场......

    中国玩具市场现状分析

    中国玩具市场现状分析 由于儿童玩具市场潜力巨大以及城乡消费差距的存在,决定了我国玩具市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个档次、各类品种共存的态势。 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