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年全市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2017年全市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年全市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年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业办发〔〕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以推进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强化执法监管为抓手,以监管信息化建设为驱动,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从生产和监管两端发力,努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扎实推进质量兴农,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切实保障农业产业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工作内容
(一)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快标准制修订。
支持和鼓励各单位、各部门、各农产品生产企业制定更严格的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力度。
年,计划新增三品一标认证产品个以上,推动全市三品一标事业发展。
加强三品一标宣传推广,提高三品一标品牌影响力、公信力和市场占有率。
加快标准示范推广。
以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为实施主体,三品一标认证基地、标准园、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等为重要推广应用领域,把农业标准细化成简明易懂的操作手册、图表等,协助企业、生产大户、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制订标准化生产手册。
各级要加大推进按标生产,推动菜篮子、农产品生产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现代农业示范区按标生产,树立示范样板,推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促进我市食用农产品提质增效。
强化监督管理。
将各级标准园(片、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基地、三品一标基地全部纳入全市例行监测范围,加强对农药品种、使用剂量、次数、农药安全间隔期等风险点的监控,要求生产主体保存监控记录。
主要风险点生产记录及监控信息要实行电脑信息化管理,随时备查。
加强三品一标企业证后监管,开展专项监测,通报监测结果,并对不符合相关要求的,严格实行退出机制,维护好三品一标品牌。
(二)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开展农资市场执法检查活动。
各县(市、区)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农资市场巡查制度,加强对农资生产、经营的日常执法巡查工作,及时查处违法行为,有效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农资监管工作不留死角。
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突出重点农时、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禁用农药、假冒伪劣农药和超范围使用农药等违法行为,对目前风险最大的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药、药肥等农业投入品形成高压态势。
狠抓案件查处,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涉嫌犯罪案件移送率达到%。
要畅通农资打假投诉渠道,实现农资打假举报热线投诉举报案件查处和反馈率达到%。
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检活动。
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完善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在春耕、夏种和秋播前等农资购销旺季,重点针对农业生产上使用量大、有明显质量嫌疑、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执法抽检和标签抽查活动,年内完成农药、肥料样品抽检数量不低于个。
要坚持和完善检打联动机制,健全监督抽查检验结果的通报机制,及时公布检测结果,对违法生产、经营不合格农资产品的进行立案,提高农资产品质量抽检效率,确保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查处。
规范高毒农药定点经营行为。
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大力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并加强与工商、安监等部门的沟通,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对已建立的个高毒农药定点经营门店要实行联网监管,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门店要实现三个%(销售的高毒农药%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质量有保证)的目标。
加快建设农药质量追溯项目。
年,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对于农药质量追溯项目实施方案和验收方案的要求,配合市级进行项目实施。
市本级要通过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开展农药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提升农药检测能力,争取早日通过农药检测项目质资认定和机构考核双认证,为农药市场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加强对新修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的宣传。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相关资料等多种宣传形式,大力开展新条例及配套规章的宣传培训工作。
同时,进行农药管理调研,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新条例各项制度的落实。
(三)加大农产品风险监控力度开展例行监测。
各级检测机构要积极完成《年全市农产品(种植业)质量安全监测实施方案》下达的例行监测任务。
各县(市、区)、乡镇除完成自治区和市级下达的监测任务外,还要积极争取地方资金,按照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本地的例行监测方案,开展本地例行监测。
开展稻米重金属监测。
按自治区生态站下达的任务完成采集稻米样品数,检测镉、铅、砷、铬、汞、硒等种重金属含量,进行稻米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估。
强化专项监测和监督抽查。
按自治区下达的任务完成抽检蔬菜、水果样品数。
市级农产品检测中心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基地蔬菜水果专项监测,监测样本不少于个,排查我市三品一标认证基地产品风险隐患。
通报监测结果,对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对抽查不合格的农产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并严格实行退出机制。
全市组织开展农产品监督抽检次以上,各县(市、区)要根据当地风险点组织开展本地区监督抽检,并及时上报案件查处情况。
(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今年,东兴市创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上思县创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创建工作的指导、督查和宣传工作,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创新制度机制,实施全程动态监管,提升创建质量。
港口区和防城区要配合做好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
(五)加快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今年我市有家企业获得了自治区级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资金,各级部门要做好辖区内自治区级追溯企业建设指导、管理和验收工作。
按照自治区的要求,项目建设列入自治区绩效考评,要求务必于年月日前完成验收,逾期完成的将不予扶持并如数退回项目资金。
试点推行产地准出合格证制度。
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工作。
率先在—年获得农产品质量追溯建设财政资金补助的个企业(防城港市天红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农潮果业有限公司和防城港市清水江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全部试行合格证制度。
其他有条件的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协会)也要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合格证制度,加强与市场准入衔接,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
此项工作已列入设区绩效考核。
(六)大力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开展农资信用体系建设。
年,建立全市农资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记录日常检查、监督抽查、奖励评优、行政处罚等信息。
科学制定农资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将无证生产经营、制假售假、多次检测不合格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纳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实施联合惩戒。
要适时以适当方式将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行政处罚案件给予公布,提升信息公开的透明度,畅通行业和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渠道。
推进农资企业事前信用承诺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提高农资经营主体自我管控能力。
鼓励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鼓励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中发现的不合格农产品,依据法律法规进行严肃查处,依法公开通报查处结果。
加强对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标准园、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等生产基地的监测,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予以通报,开展企业约谈,发送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改正,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按程序报批,撤销相关认证证书,并予以通报公布。
(七)继续开展产地环境质量提升工程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结合自治区和我市美丽广西·生态乡村活动,深入实施化肥农药施用零增长行动,强化重大病虫预警防控技术支撑,大力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植保技术,大力开展秸杆还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加强产地环境监测。
继续加大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监测力度,做好农产品重金属风险排查监测,为我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注意各种重金属污染舆情,进行科学的舆论引导,防止媒体过度炒作。
(八)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升监管能力。
进一步完善市、县、乡三级监管、检测体系建设,配齐配足相关机构及人员,提高执法监管能力。
按照市负责培训县、县负责培训乡镇、村的原则,各级农业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全年培训计划,确保县、乡两级监管、检测和执法人员每人每年培训小时以上。
强化检测队伍建设。
全年举办市内外检测技术培训班期以上,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确保有机构履职、有人员负责、有能力干事。
(九)突出抓好重要节庆时段监管工作两会一节以及传统节日是农产品集中供应的高峰期、敏感期。
各级农业部门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要突出重点,全力抓好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注重生产指导。
组织开展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指导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使用农药,严禁在果蔬生产上使用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同时,加大对农资市场及果蔬生产基地周边农资经营店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查处清缴力度,严防禁用、限用高毒农药进入果蔬生产环节。
加强产地监测。
组织县(市、区)、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在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期间及其前后,对产地蔬菜、水果等大宗食用农产品进行大规模、多回合、高频次的农药残留监测。
严格产品管控。
对检测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及时向源头生产基地下达《限制采收上市通知书》,要求延期采收。
对发现在蔬菜上使用违禁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及时给农户下达《蔬菜禁止采收上市通知书》,并令其自行销毁,禁止采收上市。
对一些特供食用农产品,应采取定点生产、定人监管、定点检测、定向供应的方式进行,确保重大活动、节庆期间所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依靠改革推动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改革统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全局,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保障经费投入积极争取本级政府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进一步加大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投入,特别是要保障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所必须的交通工具、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和运行费用等投入,使各级监管、检测、执法机构具备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工作条件。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依托各种宣传工具,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相关工作进展、成效的宣传,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
重点抓好绿色生产特别是三品一标等标准化生产示范先进典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主题宣传活动,扩大其影响,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强化应急处置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防控力度,加强舆情监控、分析研判、报告和处置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细化和完善舆情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强化应急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能力。
坚持全国、全区、全市一盘棋,做好产销地沟通工作和纵横向协作应急工作。
要畅通信息渠道,强化应急值守,落实工作责任,积极做好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应对准备。
(五)推动责任落实各级各部门要依法依规进一步厘清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责任,切实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充分利用通报、约谈和问责等手段,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保证各方责任落到实处。
(六)加强部门协作完善产地准出合格证管理办法,加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
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与食药、公安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联合组织开展重大事件处置和重大案件查处。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作,建立以块为主、各负其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
(七)强化督查考核继续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市、县(市、区)各级政府绩效考评范围,要将各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明确工作内容和考核要求,并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
完善工作督查考核机制,做到年初有方案、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考核,推进工作的落实。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镇2014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关系到我镇农业产品的生存和发展。为贯彻落实省、市、县农业主管部门相关文件精神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规,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抓好农产品质量的精神,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初步建立属地管理、权责一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保障我镇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一是着力构建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将区域内规模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纳入监控范围;二是继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消除风险隐患;三是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我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四是加强蔬菜、水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力度,确保省、市、县对我镇农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6%以上。
三、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成立以镇长刘琴为组长,陈端阳、贺青贞、张文峰、王升(常务)、廖雅妮为副组长,以马武深、刘志、陈昌树、马健、袁爱民及各驻村干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陈昌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
对全镇内的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业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摸底,建立档案,切实开展监管监测工作,探索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制度。
(三)加强农业投入品和生产基地环境监管
1、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禁用农药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坚决打击。
2、加强农药使用监管和技术指导,严防超范围、超剂量滥用、乱用农药现象发生。落实规模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台账制度,完善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档案。加快推广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系统防治。
3、开展农业产地环境安全监管。积极开展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域开展定期定点监测,掌握产地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做好农田污染应急预警工作。
(四)大力实施标准化建设
1、加快地方标准制定(修订)。以制定大宗和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为重点,将农业标准集成转化为符合当地生产实际的简明操作手册、生产日历、挂图、明白纸等,让生产者看的懂、学的会、易操作。
2、加快农业标准推广。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经济组织为主体,以大宗特色农产品生产为切入点,积极推广统一品牌和包装标示、统一农业投入品采购使用、统一组织安全生产技术培训等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3、加强“三品一标”产品申报和产品认证登记。要进一步加强“三品一标”认证体系建设,严格“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程序,强化“三品一标”农产品证后监管。充分发挥“三品一标”辐射带动作用,以品牌带动标准化,推进产业化。
(五)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
1、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完成县定监测指标,每月对我镇农产品(蔬菜类、水果类)农残检测不少于10次。协助省、市、县对我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要以蔬菜、水果为重点,全面掌握生产基地各时期蔬菜、水果质量安全状况,并强化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的专项和突击检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加强预警分析突发事件的应对。整合各村(居)委会食品安全成员单位监测资源,强化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培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严格信息发布,绝不允许擅自发布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误导公众。
四、时间安排
(一)2014年3—4月全年分别在3.15、食品安全宣传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日》期间,采取通过媒体报道、张贴横幅标语、发放宣传册(单)、宣传车下乡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湖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
(二)2014年5月30号以前对全镇区域内水果、蔬菜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超市、农贸市场、集市)进行普查、统计,备案存档。
(三)对我镇农产品,如蔬菜类(白菜、百合、小白菜、油菜、菜心、甘蓝、四季豆、豆角、豌豆、辣椒、茄子、胡萝卜、白萝卜、花椰菜、芹菜、空心菜、菠菜、生菜、莴笋、西葫芦等);水果类(桃、李、梨、柑橘、柚子、樱桃、杨梅、草莓、西瓜等)分别在每月的1、5、8、10、15、、18、20、25、28、30号进行农残的抽样检测
(四)全年在重要的节假日、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期间,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第三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XX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我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和消费安全,结合我街道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环节,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为重点,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为核心,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基层监管能力为目标,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标准化生产与执法监管两手抓,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管模式,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整体提升全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主要目标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有效落实,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等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绿色生产技术有效推广,使用禁用农兽药和非法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杜绝,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应急机制和舆情监测及信息报送制度不断完善,杜绝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健全完善。
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投入产品监管、产地准出、市场准入、检验检测、质量追溯、预警应急、社会监督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健全,生产记录管理、绿色防控等生产过程管控机制完善,全面实现可控可管可追溯。(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显著加强。
农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管、综合执法、检验检测能力进一步提高,街道监管机构和村级协管员队伍健全,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力、执法到位、服务有效。(四)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水平不断捉升,群众满意度达100%。三、重点任务
(一)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1、组织领导。成立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明确部门职责,强化保障措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XX街道成立领导小组,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人负责制。
2、绩效考核。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XX街道目标考核体系,所占权重高于5%,街道党工委与各社区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
3、规划计划。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划并纳入我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主体功能区规划;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
4、经费保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执法等各项工作经费列入本街道财政预算;农产品质量安全财政投入满足监管工作实际需要,确保监管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二)依法落实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
1、监管名录和“黑名单”制度。100%落实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畜禽屠宰企业、收购储运企业、种养殖大户等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建立生产经营主体“黑、黄名单”制度,依法公开生产经营主体违法信息。
2、人员培训。加强人员培训,对纳入监管名录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及种养殖大户的责任告知率、培训率达到100%。
3、过程控制。农产品生产企业、家庭农场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施质量承诺和开展从业人员培训;落实生产记录制度;严格执行禁限用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屠宰企业落实流向登记制度。
4、产品自检。组织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对销售的农产品开展自检或委托检验;屠宰企业落实进场查验、肉品品质检验、“瘦肉精”检测等制度;农产品收购储运企业建立进货查验、抽查检测制度。
5、无害化处理。建立病死畜禽及不合格农产品无害化处理机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不合格农产品用无害化专用车送到指定垃圾站分类回收。
(三)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
1、市场准入和监管名录。实行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管理和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名录制度。
2、规范经营行为。落实农业投入品购买索证索票、经营台账制度,探索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收集处理体系;100%落实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推行兽药良好生产和经营规范,对养殖环节自配料实施监管;构建放心农业投入品经营和配送网络,实施连锁、统购、配送等营销模式的农业投入品占总量达到20%以上。
3、加强平台管理。建成农业投入品监管信息平台,实现农业投入品100%纳入平台管理。
4、严格质量监测。建立农业投入品质量常态化监测制度;定期对辖区内主要生产基地、交易市场的投入品开展监督抽查和技术指导;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有关规定,农业投入品生产环节非法添加行为基本杜绝。
(四)扎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
1、开展隐患排查和监督抽查。制定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监测范围覆盖所有农产品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基地、种养殖大户和收购储运企业,全街道全年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不少于4800个、定量抽检农产品样品数量不少于60个。
2、开展日常巡查。街道农产品质量监管站认真落实日常巡查、速测等工作;街道全年定性检测农产品样品不少于4800个。
3、发布信息公告。定期或不定期公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投入品监管、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等信息。
(五)严格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
1、执法检查。街道监管站配合市执法大队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屠宰、批发、零售市场等重点环节开展执法检查。
2、应急处置。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不出现因本地区生产的农产品造成其它地区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现象;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和舆情监测,健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能够妥善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
(六)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
1、环境监测。开展产地环境和污染状况监测,加强畜禽养殖粪便污染防治;科学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2、标准入户。做好农业标准的制定完善、集成转化、宣传推广、使用指导和示范落地工作。实现大型生产基地内主导农产品全面制定生产操作规程,标准入户率达到100%。
3、技术推广。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等技术;开展蔬菜水果标准园、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
4、质量安全认证。建立健全认证监管和补贴奖励机制,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良好农业规范等获证产品占当地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量或面积的比重达到30%。
(七)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1、提升监管能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具有全面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要求的能力;明确街道农产品质量监管站职责,提升监管服务能力,建立岗位责任、巡查检查、信息上报、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监管制度;建立职责任务明确、考核体系完备的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2、提升检测能力。街道农产品综合检测职责明确,具有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有的检测能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3、配合各部门提升执法能力。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纳入综合执法内容,执法工作落实到位;明确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及相关检测工作职责,执法及相关检测工作能够落实到位。
4、完善设施配件。配备街道、社区两级必要的检验检测、执法取证、样品采集、质量追溯等设施设备;制订实施街道、社区、基地三级监管人员专门培训计划,培训计划要做到全员培训,每名监管人员每年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集中专业培训时间不少于40学时。
(八)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机制
1、完善制度。健全产地环境管理、农业投入品监管、生产过程管控、收购储运过程监管、包装标识管理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制度。
2、创新机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推行社会共治,发挥行业协会和认证机构作用,加大对诚信经营和监管活动中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工作导向,营造打假维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3、追溯体系。建立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与加工、流通领域追溯体系的对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收购储运企业实施以农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为基础的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诚信管理等监管制度,保障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衔接机制有效运行。
4、产销衔接。积极探索建立面向分散农户和收购储运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落实机制和管理模式。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施方案,营造良好的监管舆论氛围。(二)组织实施阶段。
(2022年1月-2022年12月)。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务,收集监管台账资料。(三)自查整改阶段。
(2022年10月-2022年11月)。完善监管台账资料,对照星级评审标准,认真做好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申请考核阶段。
(2022年10月-2022年I2月)。街道办事处对星级评审工作进行自己测评,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申请上级考核评价。(五)长期监测阶段。
对各社区、各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和督查,确保监管成果。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各社区之间要加强协同配合,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加大财政投入。
街道财政要将农产质量安全监管经费、抽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三)强化督查考核。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考核督查力度,街道监管站会同街道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社区、各责任单位工作落实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四)加强宣传引导。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宣传力度,增进社会了解,凝聚社会共识,捉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重点总结宣传监管的成效和典型经验,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长效机制,提升全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第四篇:2020年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XX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上级要求,按照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提高思想认识
农产品是人们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事关国计民生。加快健全农产品监管工作体系,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综合协调联动,落实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有效供给,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XX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由镇党委书记XX同志任指挥长,农业农村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司法所、卫生院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二是成立XX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镇长XX同志任组长,农业农村办公室,应急管理办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村村主任为成员,日常监管工作由镇农业农村办公室牵头负责,各部门各成员加强沟通协调,密切配合,确保我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序开展。(具体组成人员名单附后)三、广泛宣传教育
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加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企业合作社组织培训,全面提升公众的农产品安全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监管职责
1、加强产地环境安全监管。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监测与保护重点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的监测与管理,积极推进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治理修复工作.2、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农业投入品经营监管,建立农药审查备案登记制度,坚决杜绝本辖区内蔬菜、水果、水稻、畜禽水产品等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及其他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休药期的规定。
3、加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组织本辖区基地农户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加大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4、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督促本辖区的农产品基地建立农产品农残检测室并搞好农药残留自检,同时接受省、市、区、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部门的抽检。对采摘、收获上市的农产品,特别是蔬菜做到批批检测,合格的入市出售,不合格的坚决不流入市场。加强规模养殖户的监管巡查,实施痕迹化管理,对检查的内容、时间、发现的问题以及整改时限都记录在案,进一步规范监督执法行为。
5、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组织相关执法单位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时段,开展执法检查,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
6、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大户积极开展
“两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支持认证企业,加强“两品一标”基地建设,不断壮大认证农产品生产规模。强化对“两品一标”农产品的证后监管,坚决打击假冒行为。
7、做好国家追溯平台和省“省份证”平台应用技术推广和运用,打造我镇优质农产品。整镇实行“合格证”管理制度,负责辖区内“合格证”开具和出具督促指导工作。
8、全面推进镇监管站规范化建设,整体提升基层监管装备水平,支持镇监管站创建省级示范站。
9、完成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镇人民政府交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工作。
第五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要点(精选)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农业部、省市有关厅局和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以“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为目标,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突出抓两个“一批”:即查处一批典型违法违规案件,集中力量打击违法添加和假冒伪劣问题;树立一批典型示范样板,以标准化示范乡镇建设、“三品一标”认证为抓手,强化农产品生产
过程管理。通过专项整治、安全预警监测、标准化推广、监管能力建设等工作,依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主要目标
一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在较高水平,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平均合格率达到97%以上。
二是实施**市级农业标准示化示范项目5个,编制市级各类农产品标准生产模式图4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到56%以上。
三是确保全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面积1.0万亩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狠抓责任落实,理顺工作机制
1.强化监管责任。制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制度,强化工作责任考核,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岗双责、全员监管”制度,形成上下联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的良好工作机制。
2.落实主体责任。推进落实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主体责任,建立不使用禁用药物的承诺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率、告知率、培训率达到100%。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落实生产记录档案制度,逐步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
(二)继续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1.突出整治重点。集中力量,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种植业重点查处蔬菜、水果、食用菌、杭白菊使用国家禁用或限用的高毒农药和滥用农药现象,以及保鲜剂、防腐剂等不规范使用行为。畜牧业继续开展“瘦肉精”整治和滥用抗生素专项整治。渔业重点抓好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使用行为的打击。农资打假要突出春耕、“双夏”、秋冬种时期,重点是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兽药等产品,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等违法行为。
2.狠抓隐患排查。结合当地实际,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全面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对带有区域性、行业性风险隐患及“潜规则”问题绝不能放过。组织力量,采取针对性措施,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及时消除问题隐患。
3.加大案件查处。对于整治中发现的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和假劣农资等违法案件,要会同公安等部门予以严肃查处,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同时要加大案件曝光力度,震慑犯罪分子,营造打假维权、治劣除恶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开展安全预警监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1.强化监测机构建设。**年完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检测中心项目竣工验收,初步形成检测能力。进一步加强镇街道监测点的规范化建设和能力提升,鼓励重点生产企业(合作社、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点。
2.加大监测力度。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规范,市级以监督抽检为主,镇街道以快速定性检测为主。各地、各职能部门要按照《**年**市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计划》(桐农〔**〕2号文件)要求,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制定监测计划,提高监测覆盖面和监测频次,争取省、市、县三级抽检对法定生产主体实现全覆盖。
3.加强风险预警。深入分析例行监测、监督抽检、专项抽检、动态监测等结果信息,综合研判各环节风险隐患,提出管控措施,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4.实行检打联动。对检测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各职能部门要及时实行追溯溯源和依法查处,严厉打击违规违法行为,切实发挥检测的震慑和倒逼作用。
(四)重视农业标准化推广,推行全程质量管控
1.加强地方农业标准制修订。按照“清理一批、修订一批、制订一批”的要求,对现有的地方农业标准进行梳理和清理,对无应用价值的老标准予以淘汰,对不适应现实要求的加快修订,空缺的标准要加快制定。根据**特色农产品,制修订农业标准2-3个。
2.强化标准示范推广。以农业主导产业、精品农业为重点,以两区建设为平台,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合作社为重点培养对象,组织引导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实施**市级农业标准示化示范项目5个,编制市级各类农产品标准生产模式图4个,农业标准化实施面达到56%以上。积极推进省级标准化示范乡镇建设,**力争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乡镇1个。
3.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按照“产地安全化、生产程式化、产品标识化”要求,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因地制宜开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今年,力争新增无公害农产品5个以上,绿色食品2个以上,无公害产地面积1.0万亩以上。
4.继续推进产地准出管理。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生产基地“五有一追溯”准出管理
制度,积极探索利用物联网、二维码等技术,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平台建设,强化生产主体全程质量管控。
(五)加强体系建设,提升监管服务能力
1.提升监管能力。加强业务指导,落实监管服务职能,明确岗位职责,改善工作条件,促进各项监管工作有序开展。组织镇街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和检测员的法律法规与专业知识培训,提升
监管人员素质和能力。
2.强化应急处置。要主动做好各种事件的应急应对工作,强化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应急能力。一旦发现问题,要快速反应,准确研判,力争把问题解决在事发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把损失和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加强信息通报。要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送工作,对监管中发现的问题、难点、典型做法及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农产品质监科。进一步健全信息通报机制,对涉及其他监管部门的,要按规范程序通报。
(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重点依托电台、报纸、东方农业信息网等媒体和科技下乡进户、座谈会、培训等途径,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继续开展“普及质量安全常识、强化生产主体责任”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把对生产主体告知一次、培训一次、承诺一次作为一项监管制度,常抓不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和沟通,密切关注舆论导向,及时发现和化解苗头性问题,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