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所工作手册(基层股)[大全]

时间:2019-05-13 15:3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司法所工作手册(基层股)[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司法所工作手册(基层股)[大全]》。

第一篇:司法所工作手册(基层股)[大全]

第一部分 司法所基础工作

一、司法所性质

基层司法所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是承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司法行政工作的职能部门,在县区司法局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领导下进行工作。基层司法所担负着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大量基础性工作,通过综合运用人民调解、法治宣传教育、执法监督、安置帮教、法律服务等手段;发挥着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保障市场经济发展、促进依法治理的重要作用。

二、基层司法所主要职能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2、履行社区矫正人员日常管理,组织开展对辖区内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和社会适应性帮扶;

3、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4、协助开展法律援助,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

5、组织开展普法工作;

6、推进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7、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

8、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9、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乡镇(街办)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三、司法所工作人员职责

(一)司法所长职责

1.全面负责司法所各项工作,认真制定和精心实施司法所年度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带领全所人员积极完成司法所各项职能工作;

2.自觉服从司法局和乡镇(街办)的领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作风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和带领全所人员,勇于探索,大胆开拓,优质高效地开展各项工作,为维护一方平安和谐作出显著的成绩;

3.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对所内人员明确分工,职责分明,对人民调解委员会实施工作考核和开展业务指导,对有关的信息统计、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到台帐齐全,档案完整;

4.重视抓好全所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确保全所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并且无违法犯罪和较严重的违纪行为,无因素质低下、工作不力而造成工作上的重大失误;

5.对所内重大事务,要召开所务会进行集体讨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防止工作失职。

(二)司法所其他工作人员职责

1、接受所长和副所长领导,按照业务分工,拟定工作目标和计划,负责组织实施。

2、指导协调辖区内各部门、村(居、社区)、企业开展工作,并进行检查督促。

3、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村(居、社区)、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4、总结工作,推广工作经验,及时向所长报告工作情况。

5、做好本项工作的登记统计和建档工作。

6、做好业务信息的编写、上报工作,整理好业务档案,做好有关业务报表的登记统计和上报工作。

7、应协助所主任做好承上启下、综合平衡的日常事务工作,督促、检查所内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8、全面掌握业务工作进度,每月为所领导提供有关数据,并按规定向主管部门呈报报表。

9、负责受案、结案登记,备好各类文书,管理好印章、微机、档案、文书纸张和办公用品。对司法所的办公设施、装备等财产每年年终进行登记造册。

10、负责整理和统一保管案件卷宗,搞好报刊杂志的收发登记和上传下达工作。

11、建立所务工作日志制度,由工作人员对所内重大事务进行登记。

督促司法所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公务员廉洁勤政的有关规定和公务员行为规范,遵守政法机关公务员的各项要求。

(九)报表统计上报制度

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准确填报各项业务工作统计报表。

五、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

“五化”要求:组织机构正规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业务工作规范化、所务管理制度化、基础设施标准化。

第二部分 人民调解工作

一、人民调解的概念

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3、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

三、人民调解员行为规范

1、坚持原则、公正公平;

2、文明调解、廉洁自律;

3、保护当事人秘密、尊重当事人权利。

四、联合调解室工作职责

1、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接受群众法律咨询;

2、直接受理并调解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

3、接受委托调解涉检、涉诉、涉访、治安、劳动、医患、校园、交通等矛盾纠纷;

4、协助检察院、法院、信访、公安、劳动仲裁调解机构、卫生医疗、教育、交通等单位部门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5、对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疑难的纠纷进行调

4、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当事人主要义务:

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2、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3、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如实陈述纠纷事实,纠纷当事人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八、人民调解制度

(一)人民调解会议学习制度

1、严格按照人民调解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本辖区人民调解工作。

2、贯彻执行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镇(街道、开发区)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部署,研究确定本辖区人民调解工作任务和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

3、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委会会议,听取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执行情况和完成任务情况。

4、每半年对调委会主任和调解员开展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调解能力和水平。

5、分析研究本辖区社会矛盾纠纷动态,加强调解工作的协调沟通,研究解决跨部门的相关问题。

6、分析研究本辖区人民调解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解决,并付诸实施。

(二)人民调解目标管理考核评比制度

1、人民调解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评比制度,司法所要将工作任务分解量化到位,做到工作到人、责任到人,制定奖惩办法和考评制度。

2、考评工作由司法所组织实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调解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情况为重点,增强考核标准的针对性,尽量使考核指标具体化、数量化。

3、司法所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对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不断巩固和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成效。

4、建立考核结果与调解员岗位津贴、相关奖励和评先创优挂钩制度。对于考评中出现的先进,建议党委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

排查时间;(2)排查出的纠纷基本情况(发案时间、地点、当事人、案由);(3)调处经过和结果。

3、矛盾纠纷受理调处须记录以下内容:(1)受理时间;(2)案件编号;(3)案件来源;(4)纠纷基本情况(发案时间、地点、当事人、案由);(5)调解员;(6)调处经过和结果。

4、司法所要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统计表,统一统计标准,建立统计档案。

5、案件登记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书写,并做好归档工作。

6、严格按照时间要求上报统计表,做到不漏报、瞒报、虚报、误报,统计报表不得估、摊、编和篡改。

(六)调解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1、人民调解工作各类登记及文书、文件档案由专人管理。

2、档案卷宗要完整、准确、齐全、条目清楚、字迹整洁。

3、人民调解卷宗装订后由所长审批,经查无误后归档。如需调卷、借阅,须经所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4、各类档案按照标准装订,一案一卷,要装封皮、封底、填写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和编写页码。

5、纠纷调结后一个月内立卷归档,调解卷宗要求长期保管,其他资料保管期一般为五年。凡超过保管期限或失去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由县司法局审查后予以销毁,档案管理员不得私自销毁档案。

(七)人民调解回访制度

1、司法所应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及时进行回访,并就履行情况作出记录。

2、在回访过程中要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对未履行的协议,要了解影响协议履行的主要原因。

3、要了解纠纷当事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异常,对调解协议的态度,对调解人员的意见、建议,有无新的纠纷苗头。

4、在回访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巩固调解成果。

九、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

“四落实”:组织、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

第二篇:司法所工作手册(征求意见稿)

司法所工作手册

(征求意见稿)

绍兴县司法局编

二○一一年五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司法所基础工作

一、司法所性质

二、司法所主要职能

三、司法所工作人员职责

(一)司法所长职责

(二)司法所副所长工作职责

(三)内勤人员工作职责

(四)司法所其他工作人员职责

四、司法所管理制度

(一)岗位目标责任制度

(二)例会、学习制度

(三)请示汇报制度

(四)业务工作登记制度

(五)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制度

(六)档案管理制度

(七)业务公开公示制度

(八)廉政勤政制度

(九)报表统计上报制度

五、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

第二部分 人民调解工作

一、人民调解的概念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三、人民调解员行为规范

四、联合调解室工作职责

五、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六、人民调解原则

七、纠纷当事人权利和义务

八、人民调解制度

(一)人民调解会议学习制度

(二)人民调解目标管理考核评比制度

二、帮教安臵制度

(一)帮教对象登记建档制度

(二)帮教安臵会议制度

(三)谈心谈话记录制度

(四)跟踪考察制度

(五)政治法律学习制度

(六)帮教安臵目标管理制度

(七)统计报告制度

(八)家访回访制度

(九)三级帮教制度

第五部分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法制宣传教育任务

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制度

(一)党委政府发文制度

(二)普法会议制度

(三)来文登记制度

(四)法律培训制度

(五)每年一考制度

(六)成绩登记制度

(七)法律六进制度

(八)创建示范点制度

(九)法治文化建设制度

(十)资料归档制度

(十一)督促检查制度

(十二)工作通报制度

第六部分 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

一、法律服务职责

二、镇(街道、开发区)法律援助工作站职责

三、法律援助受案范围

四、法律援助工作纪律

施工作考核和开展业务指导,对有关的信息统计、资料的收集工作,做到台帐齐全,档案完整;

4.重视抓好全所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全所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确保全所人员胜任本职工作,并且“无违法犯罪和较严重的违纪行为,无因素质低下、工作不力而造成工作上的重大失误”;

5.对所内重大事务,要召开所务会进行集体讨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防止工作失职。

(二)司法所副所长工作职责

协助所长开展工作,司法所长不在位时,履行司法所长职责。

(三)内勤人员工作职责

1、内勤人员应协助所主任做好承上启下、综合平衡的日常事务工作,督促、检查所内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2、全面掌握业务工作进度,每月为所领导提供有关数据,并按规定向主管部门呈报报表。

3、负责受案、结案登记,备好各类文书,管理好印章、微机、档案、文书纸张和办公用品。对司法所的办公设施、装备等财产每年年终进行登记造册。

4、负责整理和统一保管案件卷宗,搞好报刊杂志的收发登记和上传下达工作。

5、建立所务工作日志制度,由内勤人员对所内重大事务进行登记。

6、督促搞好办公室的卫生。每天上下班前负责清扫公共场所卫生。

(四)司法所其他工作人员职责

1、接受所长和副所长领导,按照业务分工,拟定工作目标和计划,负责组织实施。

2、指导协调辖区内各部门、村(居、社区)、企业开展工作,并进行检查督促。

3、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工作,提高村(居、社区)、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4、总结工作,推广工作经验,及时向所长报告工作情况。

5、做好本项工作的登记统计和建档工作。

督促司法所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公务员廉洁勤政的有关规定和公务员行为规范,遵守政法机关公务员的各项要求。

(九)报表统计上报制度

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准确填报各项业务工作统计报表。

五、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要求

“五化”要求:组织机构正规化、干部队伍专业化、业务工作规范化、所务管理制度化、基础设施标准化。

第二部分 人民调解工作

一、人民调解的概念

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

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任务

1、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

2、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

3、向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所在单位和基层人民政府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

三、人民调解员行为规范

1、坚持原则、公正公平;

2、文明调解、廉洁自律;

3、保护当事人秘密、尊重当事人权利。

四、联合调解室工作职责

1、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接受群众法律咨询;

2、直接受理并调解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

3、接受委托调解涉检、涉诉、涉访、治安、劳动、医患、校园、交通等矛盾纠纷;

4、协助检察院、法院、信访、公安、劳动仲裁调解机构、卫生医疗、教育、交通等单位部门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5、对村(居、社区)、企事业单位的重大疑难的纠纷进行调

4、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当事人主要义务:

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2、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3、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自主决定接受、不接受或者终止调解;如实陈述纠纷事实,纠纷当事人不得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八、人民调解制度

(一)人民调解会议学习制度

1、严格按照人民调解工作部署和要求,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本辖区人民调解工作。

2、贯彻执行和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按照镇(街道、开发区)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的部署,研究确定本辖区人民调解工作任务和计划,并组织贯彻实施。

3、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委会会议,听取人民调解工作的开展、执行情况和完成任务情况。

4、每半年对调委会主任和调解员开展业务学习和培训,提高调解能力和水平。

5、分析研究本辖区社会矛盾纠纷动态,加强调解工作的协调沟通,研究解决跨部门的相关问题。

6、分析研究本辖区人民调解工作,对疑难问题及时解决,并付诸实施。

(二)人民调解目标管理考核评比制度

1、人民调解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考核评比制度,司法所要将工作任务分解量化到位,做到工作到人、责任到人,制定奖惩办法和考评制度。

2、考评工作由司法所组织实施,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调解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工作情况为重点,增强考核标准的针对性,尽量使考核指标具体化、数量化。

3、司法所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对好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不断巩固和提高人民调解工作成效。

4、建立考核结果与调解员岗位津贴、相关奖励和评先创优挂钩制度。对于考评中出现的先进,建议党委和上级司法行政机关

查时间;(2)排查出的纠纷基本情况(发案时间、地点、当事人、案由);(3)调处经过和结果。

3、矛盾纠纷受理调处须记录以下内容:(1)受理时间;(2)案件编号;(3)案件来源;(4)纠纷基本情况(发案时间、地点、当事人、案由);(5)调解员;(6)调处经过和结果。

4、司法所要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统计表,统一统计标准,建立统计档案。

5、案件登记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必须用钢笔或碳素笔书写,并做好归档工作。

6、严格按照时间要求上报统计表,做到不漏报、瞒报、虚报、误报,统计报表不得估、摊、编和篡改。

(六)调解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1、人民调解工作各类登记及文书、文件档案由专人管理。

2、档案卷宗要完整、准确、齐全、条目清楚、字迹整洁。

3、人民调解卷宗装订后由所长审批,经查无误后归档。如需调卷、借阅,须经所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4、各类档案按照标准装订,一案一卷,要装封皮、封底、填写封面、卷内目录、备考表和编写页码。

5、纠纷调结后一个月内立卷归档,调解卷宗要求长期保管,其他资料保管期一般为五年。凡超过保管期限或失去查考利用价值的档案,由县司法局审查后予以销毁,档案管理员不得私自销毁档案。

(七)人民调解回访制度

1、司法所应对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及时进行回访,并就履行情况作出记录。

2、在回访过程中要了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对未履行的协议,要了解影响协议履行的主要原因。

3、要了解纠纷当事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异常,对调解协议的态度,对调解人员的意见、建议,有无新的纠纷苗头。

4、在回访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巩固调解成果。

九、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 “四落实”:组织、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

1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多形式的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5、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

6、完成上级司法行政机关交办的其它有关工作。

五、社区矫正工作纪律

1、不滥用职权、弄虚作假;

2、不隐瞒案情、包庇、纵容社区服刑人员违法犯罪;

3、不刑讯逼供或者体罚、虐待社区服刑人员;

4、不玩忽职守、侵犯社区服刑人员合法权益;

5、不泄露社区矫正工作秘密;

6、不利用社区服刑人员从事营利性活动或者牟取其他权利;

7、不得接受吃请或者收受好处;

8、不徇私舞弊、滥用奖惩措施。

六、社区矫正工作制度

(一)社区矫正工作宣告制度

1、宣告内容:

(1)宣告社区服刑人员开始或解除社区矫正;(2)告知社区服刑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管理规定; ②积极参加学习教育、心理矫正和公益劳动等;

③按规定电话报到、按规定以书面形式向镇(街道、开发区)社区矫正机构(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思想活动情况;

④离开居住区域时必须经县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和公安机构批准;

⑤遵守会客、迁居和请销假的有关规定; ⑥服从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的监督和管理。

2、主要规定

(1)宣告在社区服刑人员初次报到和期满解矫时举行;(2)宣告应个别进行,不搞集体宣告;

(3)宣告在宣告室进行,应保持庄严肃穆。

(二)社区矫正谈话制度

1、谈话内容

(1)告知社区服刑人员社区矫正目的,社区矫正主要管理部

3取有关部门的工作汇报,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五)社区矫正请示报告制度

社区矫正组织要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加强组织观念,对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逐级上报,不得隐瞒不报,紧急情况要边处臵边报告。上级部门对请示的问题要及时研究,尽快予以批复。

(六)社区矫正建档统计制度

司法所对社区服刑人员要逐人建档。社区服刑人员的犯罪情况、改造表现、家庭成员、社会关系、接受教育、参加公益劳动、考察鉴定等情况要记入档案。社区矫正组织要建立起社区矫正工作情况统计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和统计数据分析,要保证真实、准确,不得拒报、错报、漏报、虚报和瞒报。

(七)社区矫正培训制度

社区矫正组织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者的学习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对专业社区矫正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进行业务培训,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质量。

(八)社区矫正信息报送制度

社区矫正组织要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坚持客观性和实效性的原则,收集、整理本地区矫正工作的经验、做法、重要活动及典型案例等各种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及时逐级上报。

(九)社区矫正监督检查制度

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的社区矫正执行工作受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司法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的监督工作应予配合。各级社区矫正组织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和完善内部监督检查制度。要积极接受纪律检查监察部门的监督和上级社区矫正组织的监督检查。

(十)社区矫正情况通报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建立情况通报和信息交流制度,至少每半年召开一次情况通报会,交流工作情况和工作信息,遇有重大政策出台或突发事件发生要随时通报。

(十一)社区矫正走访制度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至少每月一次走访社区服刑人员及其家

5关批准;

5、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四)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服刑人员必须遵守的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的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2、不得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不得组织或者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结社活动;

4、不得出版、制作、发行书籍、音像制品;

5、不得接受采访、发表演说;

6、不得在境外发表有损国家荣誉、利益或者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言论;

7、不得担任国家机关职务;

8、不得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领导职务;

9、遵守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第四部分 帮教安置工作

一、帮教安臵工作职责

1.对辖区内的归正人员,及时登记造册,建立帮教档案,并在3日内将有关情况通知村(居、社区)及归正人员家属;

2.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村(居、社区),做好归正人员的安臵帮教工作,帮助、引导、辅助归正人员就业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

3.定期对村(居、社区)的帮教安臵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随时了解掌握帮教情况,上下沟通,反馈信息,并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帮教管理、控制措施;

4.对帮教对象要做到基本情况、家庭状况、与他人交往、去向、思想情况的“五清”;

5.对帮教对象要做到有困难时必访、有挫折时必访、有疾病时必访、有婚丧时必访的“四访”;

6.对帮教对象要做到安臵到位、帮教到位、政策到位、服务到位;

(六)帮教安臵目标管理制度

针对帮教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三帮一”“二帮一”的方法进行帮教,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教目标,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预防和减少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控制重新犯罪率。

(七)统计报告制度

定期上报本单位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安臵工作开展情况,报表填写要字迹清楚,内容完整,数字准确,按时上报。

(八)家访回访制度

对本辖区帮教安臵人员进行定期家访,对于重点人要随时进行家访,并认真做好记录。

(九)三级帮教制度

一级帮教:对表现差,随时随地有可能重新违法犯罪的刑释解教人员,实行重点帮教,并配合公安派出所严密控制,及时打击重新违法犯罪。

二级帮教:对表现一般,思想基本稳定,但有继续违法犯罪趋向的刑释解教人员,要会同镇村干部、家属和亲友进行帮教。

三级帮教:对表现好,思想稳定,工作落实,家庭和睦,重新违法犯罪可能性较少的刑释解教人员,会同村干部、调解组织、家属和亲友进行帮教。

第五部分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一、法制宣传教育任务

1、根据上级要求,拟定镇(街道、开发区)普法规划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计划。

2、组织落实本镇(街道、开发区)普法规划及计划,指导、督促、检查普法教育工作。

3、组织和建立本镇(街道、开发区)法制宣传网络。4建立镇(街道、开发区)法制辅导站(法律学校)。

5、开展“法律六进”(即进农村、进机关、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法律六进”的新路子。

9法制宣传日、“浙江法治宣传月” 和有关专业法的颁布实施日开展大型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以干部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以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落脚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农村普法教育月活动,促进普法教育进入千家万户,扩大法制宣传社会影响力。

(十)资料归档制度。及时将各类普法工作资料按时分类归档,反映成果,便于检查,做到文书档案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十一)督促检查制度。深入基层,每年要对所辖区域内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一次督查,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主动进行调研,制定相应对策,并报县普法办。

(十二)工作报告制度。定期对部门、单位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向县普法办报告。加强信息交流,确定专人负责协调联络工作。

第六部分 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工作

一、法律服务职责

(一)协助开展、指导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1、根据上级司法部门有关规定,协助指导、监督和管理辖区内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巩固健全基层法律服务机构;

2、协助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与运行机制。

3、协助指导法律服务所充分认真履行法律服务职能,围绕镇(街道、开发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律服务,拓展业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

4、协助开展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的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和执业监督检查,保障其依法执业,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二)开展、管理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工作。

1、根据上级司法部门有关规定,司法所负责本镇(街道)辖区内村(居、社区)法律顾问制度的推广落实和日常管理工作。

2、司法所应当建立本镇(街道、开发区)、村(居、社区)

14、不得泄漏国家机密和当事人的隐私。

第三篇:基层党建工作手册

基层党建工作手册

第一部分 总体概念

1、党的组织

党的组织分为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中央组织,是指党的中央一级的组织,是党的首脑机关,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中央组织包括: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中央书记处、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党的组织原则,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由它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是最高领导机关,其他中央组织接受中央委员会领导。

党的地方组织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上述各级党的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是指在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团体、社会中介组织、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成立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还包括基层委员会经批准设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2、党的基层组织设臵原则

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可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联合组成党支部。其中,党员人数超过7名的党支部,应设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不足7名的,只设书记1名,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名。有的基层单位党员人数虽然不足100名或50名,但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成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基层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为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而成立的临时单位、临时机构、短期学习班等,经批准,可以成立党的临时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委员会。临时党组织的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会委员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3、三会一课:所谓“三会一课”是指: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

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党小组会每月召开一次,党课每季度进行一次。

4、党员经常性教育:党组织要统筹兼顾,在不影响生产和工作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党员集体教育活动。每年参加所在党组织集体教育活动的时间,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党员累计不少于12天,其他党员累计不少于6天。对因年老体弱等特殊情况难以参加集体活动的党员,应区别对待,有的可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落实教育要求。

5、民主评议党员:坚持每年进行一次评议,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通过对党员的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和党内外群众的评议,以及党组织的考核,对每个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表现和作用做出客观的评价,并通过组织措施,达到激励党员、纯洁组织、整顿队伍的目的。整个评议工作一般分学习教育、自我总结、民主评议、组织考察、表彰和处理五个阶段进行。

6、党员责任区:党组织根据党员的不同工作岗位、工作性质、实际能力和活动范围,把需要党员承担和完成的各种生产指标、行政事务、社会工作以及基层党组织分配的各项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每个党员,从而形成一个或几个党员责任区。

第二部分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可分为4个阶段,32个环节。

第一阶段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及培养教育考察阶段,共有7个环节。

一是进行入党启蒙教育

党组织要通过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党外群众特别是青年进行共产主义理想和党的基础知识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使他们主动靠近党组织。

二是接受入党申请书 要求入党的同志,必须由本人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在一个单位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岗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临时工、合同工,可以向现工作单位的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申请书一般应由党支部的负责同志或党小组长受理。入党申请书由党支部妥善保管。

三是同申请人谈话

党支部接到入党申请书后,要指定专人及时同申请人谈话,给予鼓励,并指出其争取入党的努力方向。如申请人的入党申请书内容有欠缺,要进一步指导他们写好入党申请书。入党申请书的内容包括:个人履历,有无政治历史问题,受过何种奖励处分,家庭成员以及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对党的认识、愿望以及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个人在政治思想、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对照党员标准存在的差距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四是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党小组按照入党积极分子的条件,经小组全体党员充分酝酿和讨论后,向党支部推荐积极分子,团组织也可以向党组织推荐要求入党的团员做积极分子。

入党积极分子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党有比较明确的认识,积极要求入党;拥护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表现突出;作风正派,团结同志,坚持原则,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

五是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及培养人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支委会(或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下同)对党小组或团组织推荐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讨论确定后,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党支部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

申请入党人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党支部或党小组应及时指定2名政治素质好、威信较高,对积极分子比较熟悉的正式党员做培养联系人。

预备党员不能做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六是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要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培养教育和考察的主要方法是:

(1)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他们进行个别培养。

(2)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讨论发展党员的支部大会和入党宣誓仪式以及党内组织的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等;

(3)为入党积极分子提供接受锻炼和考验的机会,给他们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并检查他们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

(4)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党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要进行经常性的考察,每半年至少作一次写实性考察鉴定,年终总评一次。考察可采取个别谈心、听取入党积极分子汇报、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等多种方式进行。着重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和本职工作表现。

(5)有针对性地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要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分层次,分重点进行培训,注重培训效果。

党支部应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档案的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思想、工作、学习汇报,培训情况记载,《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等。

七是及时调整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党支部每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行调整,始终保持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有较高的素质。对新列入的入党积极分子,要落实好教育、培养、考察措施。

第二阶段为制定发展计划阶段,分为7个环节。一是推荐、确定发展对象

党小组按照党员标准,向党支部推荐基本具备党员条件、预计当年可吸收入党的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的发展对象。

确定为发展对象的主要条件是:入党动机端正,入党要求迫切,政审合格,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经过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考察、基本具备党员条件。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全面考察和讨论同意后,符合条件的入党积极分子可列为发展对象。

获得地(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表彰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各项事业中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入党积极分子,可直接列为发展对象。

流动人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学习一年以上,具备条件的,可以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但应征求原所在单位(居住地)党组织的意见。

二是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各级党组织要逐级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并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核,认真执行发展党员预报预审制度。

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法。上级党组织要通过总结实践经验,根据需要和可能,对发展党员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从党支部开始,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导性意见,结合对本单位入党积极分子的数量、成熟程度以及发展党员工作的力量等方面的情况分析,逐级提出发展党员工作要求和措施。

三是实施发展党员工作计划

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一经上级党组织审定,必须按计划实施,同时允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计划。年初被列为发展对象,经考察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的,不能为完成计划而降格发展入党;对年初未列入发展计划的入党积极分子,表现突出,确实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准予突破计划在本发展,但必须及时与上级党组织沟通。

四是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党组织必须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没有经过政治审查并形成综合性材料的,不能发展入党。

政治审查由发展对象所在党支部负责。

政治审查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不清楚的可函调或外调。

政治审查的范围和内容是:发展对象的政治历史、现实表现及其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要重点审查本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几个重要时期的表现,审查在1989年政治**中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以及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态度。对其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审查,主要是了解其父母和抚养其成长的亲属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面貌、职业、政治表现等情况。对联系不多、影响不大的非直系亲属不必调查。对已有正确结论的,可不再重新调查。

五是对发展对象进行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

这一环节由县一级党委实施。没经过培训的,除特殊情况外,不能发展入党。

六是上报发展对象名单及有关材料

党支部必须将拟发展对象名单及有关材料报上级党组织审查。上报材料主要包括:①发展对象的入党申请书。②党小组对发展对象的意见。③发展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和团组织推荐表。④党支部对发展对象的综合审查报告。主要内容是:自然情况、政审情况、培养考察情况、现实表现、党内外群众意见和支部委员会意见。

七是审查发展对象

这一环节主要由党委组织员按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对发展对象进行预审。党委组织员审查后,经党委有关部门研究,确定可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发展,并将预审结果通知呈报单位党组织。

主要审查以下情况:

①从思想政治素质、工作表现和组织纪律观念等方面全面衡量是否具备党员条件。

②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是否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和系统的培训教育。

③个人历史、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是否清楚。④党内外群众对发展其入党有何意见。

第三阶段为严格履行入党手续阶段,共10个环节。一是确定入党介绍人

发展对象要有2名正式党员作入党介绍人。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党组织指定或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征得介绍人的同意。预备党员以及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或限期改正错误的党员,不能做入党介绍人。在一般情况下,不宜由申请入党人的直系亲属做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应由同一支部的党员担任。

入党介绍人应通过谈心等方式,认真了解被介绍人对党的认识,是否懂得党的基本知识,入党动机是否端正,了解被介绍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工作表现、本人经历以及其家庭成员和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并如实向党组织汇报。

二是指导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

发展对象经预审合格后,党支部领取《入党志愿书》,并将《入党志愿书》中有关栏目的填写要求向发展对象解释清楚,指导发展对象填写。

三是审查材料,会前准备

支部组织委员要认真审查填写的《入党志愿书》是否合乎要求,其它有关材料是否完备,还要审查介绍人资格。支委会要提出发展对象入党的书面意见,报告上级党委审查同意后,确定召开支部党员大会事宜,并同发展对象谈话,说明准备召开的支部大会程序,指导其做好向支部大会汇报的准备。提前通知党员参加会议并有所准备,通知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列席会议。

四是召开接收新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 接收新党员支部大会的注意事项: ①要求本支部每个党员都出席会议,如果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实到会人数不足应到会人数的一半,支部大会不能举行;虽超过半数,但缺席人数较多,一般也应改期召开。

②支部大会一般由支部书记主持,并向与会人员报告参加会议的人数和会议内容。

③发展对象必须到会,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政治历史、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情况及对党组织需要说明的问题。

④两名介绍人都应到会,分别介绍情况。如入党介绍人中有一人不能出席,但在会前向支部作了负责的介绍,大会可以召开。介绍人主要介绍对申请入党人的培养、教育、考察情况,并表明自己对吸收被介绍人入党的态度。介绍人的发言内容比较翔实,观点应与在《入党志愿书》上填写的基本一致,以便使参加支部大会的党员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

⑤支部委员会要向大会汇报对申请入党人的培养情况及政审情况,提请支部大会讨论。

⑥支部大会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充分的讨论,讨论中如党员提出不清楚的问题,可由介绍人或支委会给予说明,需要时也可以由申请人做说明。

⑦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同意吸收入党的党员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人数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在表决前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⑧如果支部大会讨论接收新党员的人数在两个以上,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表决时,入党申请人不必退出会场。

⑨支部大会要有专人做会议记录。会议记录写清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主持人、记录人,在册党员人数,实到和缺席的正式党员名单及缺席的原因,预备党员和出席会议的其他人员名单,会议讨论意见,表决形式、表决结果及大会决议等情况。

⑩党支部要及时把支部大会决议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中相应栏目。支部大会决议的主要内容是:(1)对申请人的政治审查情况。(2)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和其思想觉悟、政治品质、学习、工作表现情况。(3)与会党员对申请人能否入党的讨论情况。(4)表决情况。要把应到会的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到会的党员人数、到会的有表决权的党员人数,表决方式,同意、不同意、弃权的党员人数写清楚。(5)写清支部名称、支部大会通过决议的日期,并由党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11)如有必要,可请列席会议的入党积极分子发言或推举代表发言。

(12)党支部将《入党志愿书》连同其它有关材料,如入党申请书、政治审查材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等,及时报上级党委审批。

五是审核材料、由党委组织部门完成。党委组织部门认真审核有关材料是否完备,入党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合乎有关规定和要求的,做好向党委汇报的材料准备。

六是与发展对象谈话

党委在审批前,要派组织员或党委委员对发展对象进行考核和谈话,做进一步的考察。

七是审批

接收预备党员必须由党委(党工委)审批或经县及县级以上党委授权党总支审批。

八是填发预备党员通知书

党委审批后,组织部门要填发预备党员通知书,及时通知党支部。

九是与预备党员谈话

党支部接到通知后要及时找预备党员谈话。向其说明的主要情况有:入党时间、预备期起止时间、预备期的作用及要求;编入党小组的情况和交纳党费的规定;介绍党的生活制度、党支部和党小组近期的主要任务和工作计划;指出其入党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努力方向。谈话后,向支部党员大会(也可同时向党外群众)宣布党委通知。

十是预备党员宣誓

申请入党人被上级党组织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即可以进行入党宣誓。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主持。如新发展的预备党员较多,下属的总支部、支部比较分散,也可以由总支部或党支部主持,但事先要报告上级党组织,上级党组织应派人参加入党宣誓仪式,也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第四个阶段为预备党员管理教育、转正阶段,这一阶段共8个环节。

一是继续培养教育

①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讨论研究,加强检查指导,切实抓紧抓好。

②建立健全预备党员教育考核制度。这项工作主要由党支部负责。

一是要坚持继教育制度,强化他们的党员意识。二是要坚持“包干、讲评、汇报、谈话”制度。三是要严格组织生活。二是预备党员的管理

①预备党员工作岗位变动,原单位党组织无法讨论其转正问题时,要及时将教育、考察的情况介绍给调入单位党组织,其转正问题由调入单位党组织负责办理。

②因待分配工作或调入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等原因,预备党员无法正常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负责分配工作的部门党组织或调入单位的上级党组织,要将其编入党的一个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并由该党组织负责在其预备期满后,征求原单位党组织的意见,讨论其转正问题。③对变换单位的预备党员,党组织认为必要时,可延长讨论其转正问题,最长不超过6个月。具备党员条件的,其转正时间可从预备期满之日算起;需延长预备期的,其延长的预备期起始时间自党组织作出决定之日算起。

④对只有组织关系介绍信,没有入党志愿书等入党材料,无法认定其预备党员身份的,接收单位党组织报经上级党委批准,不予承认其预备党员资格。

⑤停薪留职、内退、下岗的预备党员转正问题,应由预备党员党组织关系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负责办理。

三是到期提出转正申请

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前,应主动向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经党组织提示,仍未提出转正申请的,视为其不愿继续做党员,不能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其转正问题。

四是讨论、提出意见

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后,党小组必须进行讨论,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做出鉴定,向支部提出其能否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的初步意见;党支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支委会认真审查预备党员本人的申请报告和培养人、党小组的考察鉴定意见,依据党员条件,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并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和表决。

五是召开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党员大会 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的支部大会程序同接收预备党员基本相同。需注意的是在表决时,对具备转正条件的,可以按期转为正式党员;对不完全具备条件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半年至一年;对确实不具备党员条件,又没有继续考察必要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六是审批

预备党员由党委会集体讨论、及时审批。七是填发转正通知书

党委审批后,组织部门要及时填发转正通知书,通知其所在党支部。

八是与党员谈话、材料归档

党支部要及时同党员谈话,通知其党龄从何时算起,提出严格要求,并向支部全体党员宣布党委通知。

预备党员转正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自传、政审材料、教育考察材料交党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单位党委保存。

预备党员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后,其《入党志愿书》和有关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主要材料应归入本人档案。没有要事档案的,可由其所在单位党组织保存。《入党志愿书》封面上要注明“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字样。

第六部分 党费收缴工作

交纳党费是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党员增强党性观念的基本体现。做好党费工作,是党组织的一项经常性任务,也是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中央组织部对过去的党费工作规定进行了修订,印发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使用和管理的规定》(中组发[2008]3号)。其中对党费收缴工作作出如下规定:

1、按月领取工资的党员,每月以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税后)为计算基数,按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工资总额中相对固定的、经常性的工资收入包括:机关工作人员(不含工人)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津贴补贴;企业人员工资收入中的固定部分(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活的部分(奖金)。

2、党员交纳党费的比例为:每月工资收入(税后)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

3、不按月取得收入的个体经营者等人员中的党员,每月以个人上季度月平均纯收入为计算基数,参照第1条、第2条规定交纳党费。

4、预备党员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起交纳党费。

5、党员一般应当向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的党支部交纳党费

6、党员工资收入发生变化后,从按新工资标准领取工资的当月起,以新的工资收入为基数,按照规定比例交纳党费。

7、党员自愿多交党费不限。自愿一次多交纳1000元以上的党费,全部上缴中央。

8、党员应当增强党员意识,主动按月交纳党费。遇到特殊情况,经党支部同意,可以每季度交纳一次党费,也可以委托其亲属或者其他党员代为交纳或者补交党费。补交党费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个月。

9、对不按照规定交纳党费的党员,其所在党组织应及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的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理。

10、党组织应当按照规定收缴党员党费,不得垫交或扣缴党员党费,不得要求党员交纳规定以外的各种名目的“特殊党费”。

第四篇:基层司法所工作总结

多重并举,加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赴一线基层司法所锻炼工作总结

为了全面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院与实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使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达到一线的水平,学院组织安排教师下到行业一线进行挂职锻炼,积累工作经验。这为学院的教学改革,专业的结构调整,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自己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为了锻炼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及业务素质,于2014年7月14日到7月20日深入到东湖乡司法所进行实践锻炼。经过这些天的工作,我对相关基层司法行政机构的运行模式,实务工作部门对人才的需求有更深刻的了解,对于学院以后人才培养问题以及人才培养方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在这次的工作经历中,不但锻炼我的专业技能,同时也培养我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最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事进行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进步的精神。

下面就是我在东湖乡司法所实践锻炼的情况总结:

一、东湖乡基本情况:

东湖乡隶属德阳市旌阳区,东邻双东镇和新中镇,东南与和新镇、八角井镇相连,西南连接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四川文化娱乐城,西邻旌湖,北接黄许镇。全乡幅员面积54.08平方千米,总人口约7万人。东湖乡下辖以下村社:凯江社区、玉泉社区、黄

河路社区、寿丰社区、石桥社区、镇江社区、水库社区、双拥路社区、林家湾社区、王家桥社区、马鞍山社区、大山门社区、新马路社区、拱桥村、新华村、马鞍村、大地村、刁桥村、新沟村、高槐村。

一九九二年全乡九个村被正式定为“再造一个德阳”的城市建设开发规划区和重点控制区。继原龙井、春锦两村先后被开辟为“旌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河东开发区”后,全乡现辖七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和旌湖技术开发区玉泉开发小区。共有幅原面积21.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92米,地势为东北高、西南低,东部与寿丰、双东两镇接壤,北与孟家镇相接,西临绵远河(即德阳旌湖),南靠旌湖开发区和四川文化娱乐城,其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境内交通十分方便,108国道线及市区龙泉山路、庐山路、天山路、峨嵋山路、旌孟路纵贯乡境南北,与横跨乡境东西的珠江东路、岷江东路、长江东路、凯江路(德中路)、德通路、黄河东路、青衣江东路以及东部丘区村道新马路、水路交织成网,公路四通八达。

境内的旌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泉开发小区,主要开发旌湖上游德中公路北侧至黄河东路之间的德阳市城东片区。区位优势突出,西距德阳市党政机关办公址仅千米,距德阳汽车站约2公里,距宝成铁路 德阳火车站仅2.5公里。小

区内商业街、宝山街、玉泉路、南泉路等街道道路均已建成,输变电路、天然气、自来水、广播、电视、电话、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众多农转非居民区及商品住房区日渐增多,近年兴建的市邮电局凯江路支局、省警院、邮电技校、市工行、市农行、区建环委、区法院、玉泉路中学、旌阳小学、农贸市场均座落于本区之内,德阳中学高中部已迁入本区,文化娱乐、教育、医疗卫生、餐饮、运输服务等各类行业的社会服务功能齐备。

二、对东湖乡司法所的认识

1.乡镇司法所是政法机关维护治安、服务群众的基层单位,基层稳则全局稳,基层强则全局兴。基层司法所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直接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直接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窗口和服务平台;二是担负着指导人民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制宣传、依法治理、指导法律服务等重要职责;三是在推动基层民主与法制、维护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预防性和超前性的作用。随着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不断深入,司法所的社会价值也日益彰显。

2.司法所是最基层的司法行政机关,名义归司法局垂直管理,但是现实中仍存在司法局和乡党委政府的双重领导,即东湖乡司法既属于旌阳区司法局下属业务管理机构,但是工作中又需要服从乡党委政府的安排,从东湖乡司法所的执业地点与东湖乡

政府及社会综合服务中心的一体化设计就可以看出司法所提供的社会服务主要面向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乡党委政府安排,负责一些司法行政以外的管理工作,负责突击检查计划生育、征收社会抚养费。”“挂包帮”联系村社,负责参与或指导村务工作。

3.对于司法所内部而言,自《人民调解法》2011年颁布实施以来,东湖乡司法所办公环境得到大步提升,很多硬件设施已经基本完善,有独立的综合办公室,内设档案柜、办工桌、相机等办公用品。另外设有独立调解室及办公电脑。为司法所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保障。相比之前的基层工作环境,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外部而言,司法所主要是做群众工作,手段是“嘴”,办事靠“腿”。东湖乡下辖的社区和村社较多,各村社之间距离较远,多数村社公路只通到村委会,加之当地土地开发原因,群众居住呈现分散形式,给司法所工作带来一定难度,特别是现场解决群众问题,往往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解决行路难问题。有时必须采用步行方式到达现场。

三、东湖乡司法所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成效

2013年以来,旌阳区司法局东湖乡司法所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基础性作用,以矛盾纠纷化解为目标,以规范管理为基础,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开展攻坚活动,强化纠纷排查。在做好婚姻、家庭、邻里等常见、多发民间纠纷排查化解的基础上,结合走、建、惠活动,做好“人民调解化纠纷专项攻坚活动”,把调解触角延伸到厂区、校区,延伸到商业中心、集贸市场、大型商场等,努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型矛盾纠纷。同时,围绕重大活动、重大任务、敏感时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活动,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组织网络。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举办4期百余人次人民调解员培训班,各(街道)村社人民调解委员会年内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6期;调整充实一批村级和专业、行业性调委会调解员,全乡人民调解组织增至22个,调解员数量增至89名。

(三)是增强调解互动,提升调解质量。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调解机制的衔接,进一步深化人民调解融入“大调解”机制,做到人民调解与其他类型调解优势互补、形成合力,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提升调解质量。全年人民调解与其他调解力量共同调解纠纷218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目前,该区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疑难复杂案件32起,调处成功率99.8%,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6件,防止民间纠纷自杀5起,防止群体性上访17件,防止群体性械斗1起,排查纠纷402次,预防纠纷313件,将一大批矛盾

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置在萌芽阶段,为全区的和谐稳定贡献了力量。

(四)多项举措扎实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

2014年以来,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改革方向,深入贯彻《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和市、区工作会议精神,东湖乡司法所认真总结2013年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大胆探索,认真组织、宣传发动、制度执行、监督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取得了明显成效。

加强组织,强化领导。一是调整充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充分保障人力、物力,夯实工作基础。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各法律服务执业机构也落实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明确工作职责。二是把村(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工作作为依法治区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加强宣贯,提升认识。通过文件、会议、座谈、实地宣讲等方式进一步向基层乡镇(街道)、村(社区)宣传村(社区)法律顾问在法治建设、风险防控、平安建设中的作用。同时,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广泛宣传报道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典型案例,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进一步转变基层干部群众观念、提升基层干部群众对此项工作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完善制度,提高质效。一是进一步完善定期服务制度,突出服务深度和广度,由一般法律咨询、矛盾纠纷调处向定期法制宣讲、矛盾纠纷预防、村(社区)重大决策咨询等方面转变;二是进一步适应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特点,简化工作服务登记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三是进一步明确信息报送工作要求,把按季报送工作信息改为按月报送,便于及时掌握全乡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质量;四是进一步明确法律服务执业机构在日常工作中的职责和地位,切实发挥法律服务执业机构在法律顾问人员安排、经验交流、服务质量控制方面的作用。

加强监督,强化考核。一是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建立暗访抽查制度和暗访抽查台账,每月突击抽查3个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情况,征求村(社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实地测评法律顾问服务质量。二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吸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干部群众组成考核小组,进一步简化考核程序和指标,增加村(社区)干部群众意见分值和比重。改一年一次考核为一年两次,建立村(社区)对法律顾问“不满意即更换”制度,切实提升考核效果。

三、在实践锻炼过程中的一些认识

(一)人民调解是基层司法所最繁重的工作之一,大多数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化解矛盾纠纷和协调工作上。到司法所锻炼近一

周时间,我共观摩调解2件纠纷(1件征地拆迁纠纷、1件家庭赡养纠纷)在这些纠纷中我发现:

1.群众普遍文化素质不高。在调解一起因多子女相互推诿部承担赡养责任纠纷时,该村支书说:“我们村的受教育程度在我们东湖乡算中上的,大概在初中文化,基本上都能自己签字,自己书写文字材料,再往天元、寿丰一些偏远的村社,很多中老年人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由于受到文化素质的限制,调解工作很难进行,当事人思想不开阔,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上考虑,始终局限在眼前的吃亏或者便宜上纠缠。而且,对于司法人员的法律讲解很难听懂,甚至有人对法律产生抵抗情绪。该村支书指出:“跟他们调解纠纷,就不能过硬的使用法律,那样他们不服,很多法律原意他们不理解,容易产生误会,相反,他们服的是民间的道理,从道理上来分析哪个队哪个错,他们还要容易接受一点”。

2.德阳由于地处川西平原的核心地带,经济较为发达,有些民间纠纷所涉及的标的金额较大,处理不好会影响社会会稳定。特别是今年,在全市基层积极推进“三调联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大调解工作新机制。旌阳区东湖乡司法所牵头,会同东湖乡人民调解委员会、东湖乡法律援助工作站、旌阳区公安分局凯江路派出所、旌阳区人民法院民庭组成联合调解小组,成功调解了一起涉案金额达40万元的遗产继承纠纷。这在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

搭建“三调联动”平台,启动调解程序解决重大疑难纠纷的长效机制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思路。另外,一部分乡(镇、街道)的综治办、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司法所)、信访办还合署办公,对社会矛盾纠纷实行一个窗口、一条龙调处服务,形成了人民调解工作新机制,成效更加明显

二、社区矫正工作呈现诸多特点。目前,辖区内共有矫正对象人,矫正对象人数虽然不多,情况却很复杂,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龄差别大,二是分布社区广,三是文化水平差异大,四是就业岗位不同,五是对社区矫正认识态度不一样,六是家庭生活状况差别明显。他们中有的是文盲,有的是小学或高中毕业;有的相对有一些固定收入;有的能积极配合社区矫正,参加各项政治学习和公益劳动,也有少部分人思想不够稳定,认识模糊,认为社区矫正管理比“派出所管的还要严”、参加矫正让他“丢了人”、“经常集合会耽误工作时间”等。但司法工作人员坚持“以感化矫正人性、以励志促其新生”的思路,以“帮困扶助”为支撑,传递温暖,给予社区服刑人员人性化关爱,不嫌弃、不歧视、生活上关心、就业上帮扶。对生活确有困难的社区矫正人员,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支持下,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救助或低保,做好帮扶工作,提供就业帮助,解除了社区矫正人员的生活困难。同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正,促使其顺利回归和融入社会。司法行政干警均和1至数名社区矫正人员家庭结成了帮扶对

子。在走访座谈中了解到,旌阳区东湖乡社区矫正人员江某身患严重疾病,急需手术治疗,但因家庭经济非常困难,无法外出打工,只得利用自家的住房开起了简陋的茶屋,靠这些微薄的收入度日,面对高昂的医疗费,一筹莫展无法就医。得知此情况后,市司法局立即组织干警开展捐助活动,局领导带头,全局干警慷慨解囊,很快便为江某筹集了4000余元医疗费。旌阳区司法局也积极行动,在短时间内筹集到2000元医疗费,解决了江某燃眉之急。

四、在锻炼工作中所采取的思路和观摩的体会

(一)强化服从意识,正确处理主管领导与协管领导的关系

双重领导没有大小之分,对司法所来说双重领导都要服从。由于双重领导所处的位置不同,双重领导的工作安排很容易发生冲突,如何服从双重领导的工作安排,完成好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尽可能安排不发生矛盾,我们在工作中做好与协管领导的交流沟通工作,及时将主管领导的工作安排以及基层群众遇到的困难和反映的要求及时向协管领导汇报,使协管领导对司法所的工作进行情况做到心里有数,在工作再分配的时候能尽量协调处理。这样,既能很好的完成主管领导下达的任务,又能把工作冲突降到最小。

(二)确立服务观念,正确处理部门工作和中心工作的关系 司法所确立服务观念,就是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

下,积极参与中心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并要根据本部门的工作职能,找出部门工作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例如东湖乡司法所在处理德阳市重点建设项目——碧桂园住宅小区和红星美凯龙家装市场征地拆迁安置期间,司法所所长谢汶宇和两位司法助理员都参与此项工作,服务于征地拆迁安置工作,协助其他机关把好程序关,同时也协助市级有关部门做好法律宣传工作,在适当的时机扩大法律宣传面,既配合了工作又完成了普法宣传。

(三)充分发挥本职作用,在有群众到乡镇上访以及有其他问题的,司法所工作人员都会主动介入,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或者民事转刑事案件,避免民事纠纷转化成其他恶劣后果。并且积极协调其他部门搞好矛盾排查工作,做好防范管理。一方面着也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是锻炼了自身的工作能力。

(四)端正认识,正确处理社区矫正工作。尽管矫正对象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给我们工作也带来许多难度,但我们始终本着他们是罪犯,同时也是一名普通公民的原则,不冷待他们、不歧视他们,我们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各种方法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认真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时刻让他们对今后生活充满希望,时刻将他们纳入视线管控范围,做到了不脱管、不漏管。目前他们中己有多人通过教育改造解除了矫正,顺利回归社会,已纳入安置帮教工作中。其余23名矫正对象,现在都能够自觉遵守各项矫正制度,思想稳定,人心思进,没有一个出现重新违法犯罪现象的苗头。同时纳入社区矫正管理的矫正对象全部建立健全了矫正对象个人档案,并为其中多名社区矫正对象

发放了定位手机,充分运用社区矫正对象GPS卫星定位系统的管理平台,建立电子围墙,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动态监管,实现对矫正对象的定位管理,切实掌握了解社区矫正服刑人员动态,防止脱管、漏管发生,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五、针对一线锻炼,基层司法工作的发展方向

1.始终坚定不移的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以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或许有的矛盾纠纷标的额只有区区几十元,而制作的卷宗成本以及保管成本远远高于这个数,但是,两者的意义不在于经济价值,而是一个乡镇、一个社区的长治久安。或许一个人民调解员历经艰苦到达现场,三言两语就完成了调解,这不是群众故意刁难,相反,他们是相信调解员,需要的是一级机构为他们证明。做好人民调解,是社会长治久安的第一道防线,在源头上防止因民事恶化造成重大事件。

2.应在基层大力做好普法宣传工作。在观摩调解中不难发现,很多人在对法律的理解上还处于懵懂状态,甚至于一些基本法都是一知半解。这就要求司法所大力宣传法律知识,特别是对于贴近群众生活、与群众利益密切联系的法律知识。同样,也需要上级领导的支持,协调部门和部门之间有机进行,例如在普法工作上,就可以邀请土地、林业、信访等部门对公民进行普法宣传,减轻了工作难度又完成了普法任务。其次,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普法宣传,例如,通过电信、电视台等以手机短信或者电视节目进行法制宣传。

一周的观摩和实践,尽管时间不长,但获益匪浅,引发了我们对现实问题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这样的调研活动,希望能够继续进行下去。以上观点与意见,还不成熟,请领导批评指正。

第五篇:基层司法所信息

司法所信息

司法所编 2015年X月X日

司法所法律援助外来务工人员

日,外来务工人员蒋X,来到司法所寻求法律援助。经了解得知,外来务工人员蒋平一家在XXX养殖家猪,生活困难。在2014年12月13日,陈某收购蒋平的生猪时,陈某未付清猪款还欠蒋X19000元。至今还没有归还,蒋X无奈之下寻求司法所的帮助。在司法所当即约陈某和蒋X进行调解,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努力劝说下,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最终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

附照片。

下载司法所工作手册(基层股)[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司法所工作手册(基层股)[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司法所工作制度

    基层司法所工作职责 一、 协助乡镇政府开展依法治理工作和行政执法检查、监督工作。 二、 指导管理本乡镇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 三、 指导管理本乡镇......

    基层司法所年度工作计划

    基层司法所年度工作计划年,司法所将在市司法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内练素质、外树形......

    基层司法所工作总结

    本文作者:卜范慧 好范文原创投稿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根据“法律六进”工作安排,今年三月份利用综治宣传月,大力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

    基层司法所万能工作计划(合集)

    XX司法所2010年工作计划2010年我所在县司法局领导,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以“建设平安XX,构建和谐”为主题,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以化解矛盾纠纷为主线,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

    基层工会组建工作手册(大全)

    基层工会组建工作手册一、组建工会的法律依据(一)我国《工会法》第3条规定: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中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不分民族、......

    基层股3013年工作计划

    基层股2013年工作计划2013年,全县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以“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为总体要求,继续落实市局“十项工程”确定的目标任务,以局党组“规范提升”为抓手,解放思想,求真务......

    基层司法所调研报告

    多重并举,加强基层司法行政建设 ——基层司法所调研报告随着司法工作的不断加深和“六五”普法的展开。因工作雪球需求我被调整到龙藏乡司法所,上岗三个多月,通过参与处理司法......

    2012年基层司法所工作计划

    2012年基层司法所工作计划 (一)人民调解工作 1、深入持久地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做到发现一起调处一起,调解成功率达到100%。 2、加强对社区调解工作的指导。充分认识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