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工工作情况汇报
扶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农民工工作”的汇报
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出发点,采取积极措施,全力以赴,扎实做好农民工方面的工作。现将各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就
(一)采取积极措施,全力抓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
1、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及时查处劳动投诉举报案件。深入各建设企业做好用工备案、落实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整治非法用工打击违法犯罪专项检查”等专项行动2次,共检查用人单位286家,涉及劳动者8300多人,受理并立案查处劳动举报投诉案件23件,为劳动者追回被克扣、拖欠的工资和押金共计120万元,涉及劳动者280人,有效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2、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公正审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成立了扶绥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规模企业工会和乡镇司法所建立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
绳”,按照公开、公正、及时、合法原则处理劳动争议案件。今年以来共接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申请12件,其中立案受理12件,立案受理的12件案件中,已下达裁决书3件,成功调解并下达调解书4件,正在审理5件。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切实维护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劳动合同签证和签订工作,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做好劳动合同签订和鉴证工作,对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我局共完成劳动合同签订和鉴证505人。
3、着力抓好农村养老保险业务整体移交及试点申报工作。根据自治区和崇左市的部署,于5月31日前完成我县农村养老保险整体业务从民政局移交到我局的工作,并做好2011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县申报工作。
(二)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积极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今年以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落实积极的就业扶持政策为主线,始终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工作的着力点。相继通过开展“春风行动”、“招商引资”、“返乡创业”等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认真落实就业政策,不断加强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全县城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1、借助主题专项行动。2011年“春风行动”活动期间,我们共组织专场招聘会1次,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18550份,其中有组织劳务输出269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356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2315人次。还积极实施就业援助工程,统筹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不断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66428人,完成全年任务数69000人的96.27%;全年新增外出务工12495人,完成全年任务数8600人的145.29%;劳务经济总收入4798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数62307万元的77%。
2、依托招商引资项目。为了深入实施“城际型经济强县”和“首府后花园”发展战略,我县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2005年以来共引进自治区级和市级重大项目265个,项目投资累计完成161.95 亿元。随着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建成投产,为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如扶绥海螺水泥公司投产后,我县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在政府的引导下,组建了一支支工程承包队,承包水泥装卸和运输业务,人均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并与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劳动合同。目前,我县通过招商引资项目为4850多名农民和城镇失业人员提供了就业岗位。
3、大力发展微型企业。我县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和“你投资我服务”的观念,通过财政资金补助、税收扶持、融资担保扶持、行政规费减免等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促进微型企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如县政府帮助本县老板黄善斌理顺关系,租用扶绥麻纺厂闲臵车间搞编织袋生产,并帮助招聘工人,组建了扶绥县祥发实业有限公司,使企业越办越壮大,不仅自己富了,还安排115名农民工和城镇失业人员到该厂就业。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以来,全县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人员6880人就业。
4、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鼓励和支持有经济能力、有经验、有技术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办企业,是我县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投资来源,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外出务工人员带着多年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和信息回到了家乡,创办企业,实现了由打工仔、打工妹到创业者、企业家的跳跃,也带动了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我们制定出台了鼓励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在税收、资金信贷、场地安排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建立引导农民工外出与回乡创业的机制,创造比较适合农民回乡创业的投资环境。例如,我县山圩镇青年陆华强,在深圳等地打工期间,勤学技术、积累资金,回到家乡后投资650万元创办了山圩松凯电子工业园,实现总产值500万元以上,年创利税150万元,不仅实现了从打工仔到老板的质的飞跃,还安排了600多人就
业,带动了更多农村青年脱贫致富。
(三)加强资金监管,确保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安全有效
我县切实加强就业补助资金管理,保障就业补助资金的安全,防范资金运行风险,发挥资金使用效益,确保各项就业补贴政策落到实处。截止目前,我县就业专项资金滚存结余共1046.42万元,其中,县财政专户结余880万元,县人社局就业再就业专项资金专户结余166.42万元。2011年以来,我县就业补助资金共支出68.18万元,其中,用于扶持公共就业服务支出即县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支出16.01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支出5.5万元(此项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培训时间为2009年和2010年,由于当时市局无职业资格证书,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无法办理职业资格证书,故培训补贴无法申报。至今年2月,该培训补贴方划拨到县就业服务中心)。
二、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返乡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人数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重,就业压力大。创业就业基金尚没有落实到位。
(二)社会保险扩面和征缴难度大。欠缴的社会保险费难以在近期内得到根本解决,私营企业参保意识差,特别是失业保险的参保率较低,由于缴费基数逐年提高,灵活就业
人员和失业人员参保、续保难度大。
(三)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量大,由于缺乏办案经费,案件调查取证工作难以开展。
2011年10月27日
第二篇:农民工工作汇报
宁江区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情况汇报
2016年,我区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上级有关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文件要求,充分发挥各部门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农民工生产生活遇到的实际问题,不断强化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坚持在发展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问题,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宁江区共有5个乡镇,82个行政村,农村户籍人员15万人,9.7万劳动力,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25万人,创劳务经济收入7.6亿元;返乡创业农民工86人,创办企业、个体工商户86户,吸纳带动就业834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630人。
二、具体工作
1、为全面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我区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人社、教育、农业、财政、发改、妇联、工会、民政等28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松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松政办发〔2016〕24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起草制定《宁江区人民政府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涉及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具体措施以及相关部门对农民工工作所担负的责任。(此方案正在等待区政府的审核批复)
2、充分利用三级网格员作用,对全区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对转移就业人员、返乡创业人员基本情况、培训情况、家庭情况以及在外就业情况、求职意愿等进行登记,建立台帐和数据库,以便有关部门提供跟踪服务,使得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实际。
3、开展“春风行动”、“七五”普法、计生“5.29”会员活动日等专项活动,切实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就业、生产、生活方面等问题。
4、大力开展培训服务,加强劳务输出对接。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同精准扶贫相融合,一方面加强对全区就业部门五个定点培训机构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工参加培训,提高技能。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立与辖区各用工企业的良好互通关系,开发域外劳务输出基地,完善劳务输出对接机制。
5、健全服务体系,规范农民工管理。加大对农民工劳动保障工作的资金投入,规范和完善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农民工工资保障长效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鼓励逐步使用社保卡实现农民工实名制工资支付,加强对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坚持对农民工因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争议案件开辟“绿色通道”,截止6月初,劳动监察大队对各类用人单位的日常巡查次数达33次,受理案件6件,涉及劳动者12人,为劳动者追讨工资18800元。
6、树立人文关怀,推进关爱工作。我区各部门联合行动,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劳动就业、生产生活、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到农民工。
三、存在问题
我区在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方面取得一些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由于受农村劳动力素质和择业观念的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度较大;
二是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还比较落后,部门联动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影响了服务农民工工作整体效果;
三是农民工工作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主要是规范的劳动合同签订推进较慢,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很多企业“招得进,留不住”,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按照《宁江区人民政府进一步推进落实农民工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开展职责范围内的实际工作,建立农民工工作考核机制,督促各部门切实有效地解决涉及本部门的农民工工作,做到工作见成效、取成果。二是夯实服务工作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加快区级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进度,积极建立健全农民工就业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乡镇、村基层平台和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树立基层人社服务人员的良好服务形象,营造全社会关心农民工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是大力开展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工作。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进度,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监督考核五大体系,努力为创业者提供项目推介、风险评估、创业指导、政策咨询、税费减免等服务。
四是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强劳务交流合作。完善基层数据收集手段和服务流程,夯实基础建设和管理服务工作,将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录入电脑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将人力资源信息向乡镇、社区、村组延伸,解决就业信息供求不对称矛盾,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就业供求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我们将继续推进落实农民工职业介绍、就业培训、技能鉴定补贴、科技下乡、医疗卫生下乡等各项优惠政策,扩大关爱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活动的范围,充分调动各部门参与帮扶农民工工作,引导农民工知性、理性求职,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步伐。
第三篇:农民工工作汇报材料
银水巷农民工工作阶段性汇报材料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经成为我国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主体。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近年来,我社区认真贯彻街道有关农民工工作会议精神,以扩大就业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重点,不断改进农民工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银水巷社区农民工工作基本情况
目前,我社区务工农民工共计87人,其中本地转移农民工66人,外来农民工21人,农民工子女入学入托人数XX人,开展民工调查率达100%。开展各种服务活动次数达X次,接受综合服务人次数XX人次,组织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人数XX人,提供劳务信息Xxx条。根据农民工从事行业来看,大多分布在服务业(餐饮、超市)
二、建立健全机构、精心组织。
我社区成立了由社区书记为组长,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社区干部为成员的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劳动保障、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结合社区实际,制定了《银水巷社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应急预案》,先后召开八次会议,统筹协调和解决输入的农民工在教育培训、就
业指导、文化服务、子女就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出现的困难问题,切实做好社区农民工工作,维护好农民工利益,同时社区干部、社区经商知名人事等共计12人,组成了2个农民工调查组,深入农民工务工单位或住所逐人实名逐项调查,严格一人一表,力求准确无误。同时将这项工作纳入了日常管理,进一步确保了社区农民工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及采集信息的及时性,及时掌握他们的需求,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三、加强对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就业
我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与上级单位和培训基地负责人联系、协调,安排农民工到白银职业中专等几所大中专院校农民工技能培训基地为本社区的农民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烹饪、家政、机修、美发等劳动技能,帮助外来农民工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今年截至目前共培训农民工XX 人次,参培人员全部通过考试拿到了专业技能证书,有效提高农民工工作技术水平,有Xx人通过培训走上了工作岗位。同时,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工厂车间,走进各个招聘场所,与用人单位主动沟通、洽谈,了解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在针对每个农民工的技术特长,积极为用人单位推荐,千方百计为社区农民工寻找、推荐就业机会,先后有XX农民工通过社区介绍,顺利的走向了工作岗位。并且社区充分利用图书阅览室,开设了农民工一角,摆放上有关技能培训、农
业技术的图书,免费向农民工朋友开放,为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供学习的机会,提高农民工科学知识何文化水平。
四、广开宣传,为进城农民工鼓与呼
社区宣传、劳动保障、计生、流动人口等部门编发固定简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民工的方针政策,宣传本社区农民工在推进社区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突出贡献。落实好政策宣传、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引导创业、民工子女入学入托和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卫生防疫、治安防范、消防安全等咨询培训教育等服务工作。在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段,集中开展流动人口服务月活动,为进城农民工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全年共开展了XX次较大深入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XX份、发布用工信息XX条、广播宣传X次、优惠政策咨询等形式在全社区范围不定期进行宣传达到XX次。在全社区形成了关心农民工、善待农民工的良好氛围,使进城农民工感受到了当地政府、群众对他们的更多理解、更多尊重、更多保护。
五、全力抓好农民工法律咨询劳动保障维权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1、社区农民工法律咨询活动有效开展成果显著
为解决社区农民工法律咨询困难问题,社区“心语沟通室”积极发挥作用,从“心语沟通室”志愿者队伍里选出法律知识全面、社会公益心强的10名热心人士,在每周二下
午专门为农民工解答他们在工作中所遇到的法律难题,成果显著,受到了社区农民工的一致好评。
2、社区农民工劳动维权工作扎实推进成绩斐然
社区工会、劳动部门联合开通了8237106农民工维权热线,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全天候接待来访农民工。截止目前,受理举报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5例,与上级劳动监察部门紧密沟通,通力合作,追回被拖欠农民工工资2万多元,涉及农民工13人。由于制度健全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在此期间全社区没有发生一起农民工滞留当地或越级上访事件。
六、为农民工送文化活动、给农民工子女送温暖。
今年“中秋”、“国庆”来临前夕,为丰富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节日期间文化生活,发挥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的作用,我社区联合辖区单位组织开展了“共建亲情纽带,共享文化资源”,牵手关爱农民工子女特别行动。活动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为农民工朋友开展图书阅览、有奖问答、猜谜和发放宣传资料等活动,引起农民工朋友和附近居民的强烈兴趣。开展活动的同时,工作人员还主动与农民工沟通,了解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需求。该次活动共接待读者Xx多人次,发放知识答题卡Xx多份,图书馆阅览Xx多人次,谜语XX条,得到了广大农民工朋友的好评。社区
工作人员通过在社区内设立四点半课堂等校外教育,由社区“心语沟通室”的志愿者队伍中本科以上文凭人员为农民工的子女补习功课,配合学校共同管理好、教育好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是农民工子女学习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秀。开展农民工子女入学入托调查、帮扶,确保农民工放心就业、稳定就业,今年我社区无一列农民工子女辍学、逃课现象发生,有了我们的不懈努力,外来农民工可以放心工作。
七、今后一段时期银水巷农民工工作重点
今后,银水巷各项农民工工作将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将农民工工作进一步做深、做细、做规范,推动农民工工作再上新台阶。
1、继续大力开展农民工技能教育、素质教育等,应对产业转型带来的高素质工人需求。
2、进一步抓实农民工就业工作,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提高农民工就业水平。
3、加强辖区内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以优秀的企业文化沉淀吸引人、教育人、保留人,构建企业与农民工共同发展、共生共息的和谐氛围。
4、进一步提高社区志愿者队伍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把帮助力度,增加对农民工子女在学习中的感情投入,让他们更好的适应城市教育环境。
2011年12月1日
第四篇:开发区农民工工作汇报材料
铁岭经济开发区 农民工工作汇报材料
开发区是在原市种畜场的基础上组建的,种畜场为国营农场,所属职工为国有农场职工,没有农民工。但随着开发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加大,入区企业逐渐增加,外地农民工逐步流入开发区,主要为周边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少数有外地农民工。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推动产业转移,促进农民工就业
今年我区共向外地输送农民工121人,同时为了拓宽就业渠道让更多农民工就业,我区“全力承接产业转移,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使更多好的产业、项目和企业落户我区。近年来,我区招商引资项目质量快速提升,在引进龙头核心企业上取得了明显进展,产业集聚和项目集群效应十分明显,为了紧紧抓住这轮产业转移的机遇,全区组织小分队开展承接产业转移活动。
现在我区共建成四个工业园区,近300家企业在园区落户,解决
了大量农民工就业问题。
二、开拓多种渠道,帮助农民工就业
2011年至现在我们大力开拓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收集发布企业用工信息,并与市职业介绍中心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为开发区企业用工和求职者到市劳动力市场求职提供方便条件,一年来先后两次组织28家企业参加春秋二季的大型园区企业求职用工洽谈会,其中参加洽谈人员202人,26人实现了就业。还为来自外地的农民工求职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免费培训和维权工作,保证其稳定就业。
三、加强农民工培训,指导农民工就业
农民工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和生产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素质、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我们把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放在重要地位。引导和组织农民工自觉接受就业和创业培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大部分农民工难以就业的原因是缺乏技能,我们根据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努力构筑就业阶梯,全年分别开设了微机、厨师、电焊、汽车机修培训班,共培训1230人次。
目前开发区实现了区、街道、社区与市里的就业网络联接,我们展了培训,现在网络全部开通,工作人员工作顺畅。
四、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 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
解决好农民工工资问题,直接关系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对此,我们的做法是:首先,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
其次,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我们与开发区城建部门签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并以开发区管委会名义下发文件,与建筑企业签定协议,收取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确保因建筑行业资金周转不开时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及时受理农民工举报案件,一经发现有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严肃处理,我们成功为江苏农民工要回拖欠工资120多万元,农民工为我们劳动监察大队送来锦旗。
同时加大维护农民工权益的执法力度。强化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完善日常巡视检查制度和责任制度,依法严厉查处用人单位侵犯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健全农民工维权举报投诉制度,对农民工申诉的劳动争议案件,简化程序、加快审理,涉及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的优先审理。
还有对农民工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把农民工列为法律
援助的重点对象。对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简化程序,快速办理。
六、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工作。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认真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所有用人单位必须及时为农民工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并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在农民工发生工伤后,做好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待遇支付工作。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发生工伤,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标准支付费用。要求工伤风险程度较高的建筑行业、煤炭等采掘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建筑施工企业为从事特定高风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
七、农民工工作联谊会议制度建立情况
我区在工业园区农民工聚集的地方建立了农民工联谊会,利用已务工农民工的优势和能力,为他们家乡人外出务工创业铺路搭桥。从2011年开始,我区让农民工利用放假探亲的机会,与家乡政府联系,介绍农闲在家的农民到铁岭经济开发区务工。我区也给了接纳农民工的企业大力的扶持。截至目前通过农民工联谊会介绍慕名而来的农民工,经我区安排工作的达400余人。
下一步我区还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关心帮助农民工的公益活动。总结、推广用人单位关心、善待农民工的好做法、好经验,在全区形成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提高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第五篇:农民工普法工作汇报
农民工普法工作汇报
——立足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多平台 深层次 推进农民工普法工作
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开发区,全区共有外来人口 万人。为有效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我区坚持结合本地实际,将进城务工人员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抓好服务与引导入手,根据农民工流动性强、组织化程度低的特点,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普法载体,创新普法形式,完善普法机制,逐步将法制宣传教育有机地纳入到对农民工的各项服务和管理措施当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度重视,加强农民工普法工作组织领导
农民工群体规模庞大、行业分布广、流动性强、文化法律素养偏低,可以说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我区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普法问题,将其视为打造平安开发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
过去的五年里我区认真落实了五五普法规划,今年以来根据我区实际,制定了《***开发区关于在全区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并付诸实施,实现了普法工作的制度化与规范化。在六五普法规划的制定与落实中,均将针对外来务工人员与流动人口的法律教育与普及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环节。
同时,为有效推进农民工普法工作,我区积极落实普法教材和专项经费,并纳入预算。为开展农民工普法提供了组织、思想和物质保障,保证了农民工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夯实基础,完善农民工普法工作体系
为保证农民工普法工作取得成效,我区依托社区五级管理体系,从普法队伍建设入手,构建普法工作网络体系,不断夯实农民工普法工作基础,为开展农民工普法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加强普法队伍建设
加强普法队伍建设,是抓好农民工普法工作的关键。长期以来,我区以 为主体,整合 等各部门资源,形成了一支熟悉法律法规与政策规章的专业性普法队伍。同时,为将农民工普法工作推向全面,我区还组建了一支由专业法律人才、企业职工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法律咨询与宣传工作。形成了专门队伍与机动队伍相衔接,专业人员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普法队伍组合模式。
(二)发挥工会组织、非公党组织的法律宣传功能
我区将农民工普法工作和企业工会与非公党组织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工会与非公党组织的自身资源优势,将工会与非公党组织建设成为法律普及工作的宣传阵。加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法律素养的培育,正确树立权利义务对等的法治观念,引导农民工依法表达利益诉求,为其融入企业、融入行业、融入城市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减少和预防农民工群体引发的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
三、创新宣传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法”活动
我提高农民工普法工作的成效,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和现实需求,**开发区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充分挖掘各种有效资源,利用各种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法”活动,努力提高普法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广大农民工易学会用。
(一)开展职工法律培训,送法进企业
针对区内的大型重点企业,将法律宣传普及与职工培训有机结合,通过劳动部门与企业人事培训部门联系沟通,在职工岗前培训,企业骨干培训中,专门开设法律课程,聘请专业法官、律师讲授劳动法、公司法、合同法等课程,并发放《农民工法律知识汇编》系列读本。实现了职工“岗前普法”与岗位教育相结合,提高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知法、守法与用法能力。
(二)“小手”拉“大手”,送法进学校
针对在区内就读的农民工子弟,开展“关爱民工、温暖童心、送法进校园”活动,向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生赠送学习用品及一些普法书籍与《农民工维权手册》,今年全年共购买各类物品总额 万余元。通过农民工子弟的小手来拉动外来务工人员的大手,提高遵纪守法与依法维权意识,从小做起,从我做起,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三)积极营造法律文化,送法进社区
近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法制文化建设,过在外来务工人员集宿区开设广场法制文化墙和法制专栏,在出租房屋聚集区建立法制文化广场等形式,将与农民工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漫画、图画形式表现出来,既美化了环境,制止了脏乱差,又扩大了宣传面,构建了一个入眼、入脑、入心的法制教育环境,成为一道独有的风景。其中城南花园社区的法制文化广场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表扬与肯定。
同时,每年我区还积极开发大型的法制宣传活动,2011年5月18日在市司法局组织下在 开展“法律伴我同行 共建**”的农民工法制宣传月活动。
(四)设立法制信箱、开设法律博客,多种形式推进普法工作 我区在各集宿区设立法制信箱,每周开箱一次,及时解答相关流动人员的各种法律问题。
现代农民工群体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针对这一特点我区开设法律博客并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收集相关农民工的法律问题,了解其法律需求,并定期解答。把宣传教育与解决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提高了广大农民工的学法热情与法律维权意识。
四、普法融入服务,使法制宣传教育成为温暖工程
通过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宣传法律知识,普及法律观念,引导我区农民工自我保护、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农民工不仅感受到政府对他们的关怀,还能进一步增强广大农民工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形成“平时守法,遇事用法”习惯,增强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反映诉求、维护自身权益思维。
(一)发挥新市民服务站法律普及功能
一张背面印着相关法律知识的《**地图》,一本涉及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服务小册子,对于一个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但对于那些刚刚背井离乡,踏上城市这块陌生土地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却倍感温暖。
我区大力加强新市民服务站建设,并发挥其宣传教育功能,开发法律普及工作,发放法律宣传资料,并将法律知识融入《生活指南》、《**地图》等形式之中,服务中有宣传、宣传中有服务,实现服务与宣传相融合。
(二)以个案维权促法律普及
**开发区在长期的纠纷处置过程中,形成了 等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纠纷处置模式,在职工维权、突发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注重法、理、情的有机统一,引导相关农民工及家属进行合法维权、合理维权,求其提出的超出法律标准,没有法律依据的诉求,进行分析劝导,说服教育,将法制教育与案件处置结合起来,达到“办案一件,教育一片”的普法效果。
我区整合各类资源,创新形式,多平台、深层次推进农民工普法宣传工作,明显增强了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意识,年,全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降低 %,外来务工人员意外死亡事件均得到了有效化解,无一起进京上访与矛盾激化事件,为全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以上汇报,如有不当,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