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清教学工作总结
“三拼三清”工作小结
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做好课前三拼课后三清。“三拼”就是在课前拼教案、拼课件、拼习题,“三清”是课后清批改、清辅导、清知识。
在对每节课、每天知识整理的基础上,设计好前测卷。对学生前测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让我快速找准了学生的知识起点,了解到哪些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哪些知识点哪几个学生不会,便于我更好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具体有以下方面:
1、每节课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堂堂清布置作业,针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基础知识扎实学会了。
2、每日留有一定有层次作业,第二天检查总结,写出相应的反思记录。
3、每周小测试一次,总结出教学中出现问题,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方法。
4、存在一定不足,在习题设计上层次分不开,数量大些,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在以后教学中,要精细制作习题,出测试卷。
5、平时学习任务紧,时间没有空间要在课堂上精细讲解,落实目标,设计有层次习题,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对从学生作业的错误中发现的问题,我将其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并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而且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到了总复习阶段,教师再也不用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找题目,让学生埋身于“题海”中苦练。而是只要把平时整理的题目根据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先分块复习,掌握每一块知识。最后再综合起来让学生练习就行了。
第二篇:三清教学工作总结
“三清”教学工作总结
2007—2008学第二学期
根据学期初制定的“三清”工作计划,有效地完成“三清”工作,现做总结如下:
1、每节课利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堂堂清布置作业,针对出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基础知识扎实学会了。
2、每日留有一定有层次作业,第二天检查总结,写出相应的反思记录。
3、每周小测试一次,总结出教学中出现问题,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方法。
4、存在一定不足,在习题设计上层次分不开,数量大些,不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在以后教学中,要精细制作习题,出测试卷。
5、平时学习任务紧,时间没有空间要在课堂上精细讲解,落实目标,设计有层次习题,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今后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四克基小学:赵艳伟2008年7月
第三篇:清教主义
Puritanism(清教主义)
Puritanism, in the 16th and 17th cent., a movement for reform in the Church of England that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political, ethical, and theological ideas of England and America.〖Origins〗
Historically Puritanism began early(c.1560)in the reign of Queen Elizabeth I as a movement for religious reform.The early Puritans felt that the Elizabethan ecclesiastical establishment was too political, too compromising, and too Catholic in its liturgy,vestments, and episcopal hierarchy.Calvinist in theology, they stressed predestination and demanded scriptural warrant for all details of public worship.They believed that the Scriptures did not sanction the setting up of bishops and churches by the state.The aim of the early Puritans such as Thomas Cartwright was to purify the church(hence their name), not to separate from it.However, by 1567 a small group of lay rigorists was discovered meeting secretly in London to worship after the pattern of the service of the church in Geneva.〖Branches〗
Although Puritans believed that if they searched the Scriptures long enough they would eventually agree, they early differed on the nature of the church polity advised in the Bible.The parish was the unit of the Puritan church;the parochial group of church members elected ministers.The main body of Puritans, the Presbyterians(see Presbyterianism), favored a central church government,whereas the separatists, Independents or Congregationalists(see Congregationalism), defined the church as any autonomous congregation of believers, emphasized the point that one could arrive at one's own conclusions in religion, and opposed a national, comprehensive church.〖Persecution and Emigration〗
During the reign of James I, the Presbyterian majority
unsuccessfully attempted to impose their ideas on the established English church at the Hampton Court Conference(1604).The result was mutual disaffection and a persecution of the Puritans, particularly by Archbishop William Laud, that brought about Puritan migration to Europe and America(see Mayflower).Those groups that remained in England grew as a political party and rose to their
greatest power between 1640 and 1660 as a result of the English civil war;during that period the Independents gained dominance.The great Puritan apologist of this period was John Milton.During the Restoration the Puritans were oppressed under the Clarendon Code(1661–65), which secured the episcopal character of the Established Church and, in effect, cast the Puritans out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From this time they were known as
nonconformists.〖Influence on American Society〗
In New England, in the Puritan ―Holy Commonwealth,‖ some 35 churches had been formed by 1640.The Puritans in New England maintained the Calvinist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elect and the damned in their theory of the church, in which membership
consisted only of the regenerate minority who publicly confessed their experience of conversion.Ministers had great political
influence, and civil authorities exercised a large measure of control over church affairs.The Cambridge Platform(1648)expressed the Puritan position on matters of church government and discipline.To the Puritans, a person by nature was wholly sinful and could
achieve good only by severe and unremitting discipline.Hard work
was considered a religious duty and emphasis was laid on constant self-examination and self-discipline.Although profanation of the Sabbath day, blasphemy, fornication, drunkenness, playing games of chance, and participation in theatrical performances were penal offenses, the severity of the code of behavior of the early Puritans is often exaggerated.In 1662 it was made easier for the unregenerate majority to
become church members in Massachusetts by the adoption of the Half-Way Covenant.Clerical power was lessened by the expansion of New England and the opening of frontier settlements filled with colonists who were resourceful, secular, and engaged in a struggle to adapt to a difficult environment.In 1692 in Massachusetts a new charter expressed the change from a theocratic to a political, secular state;suffrage was stripped of religious qualifications.After the 17th cent.the Puritans as a political entity largely
disappeared, but Puritan attitudes and ethics continued to exert an influence on American society.They made a virtue of qualities that made for economic success—self-reliance, frugality, industry, and energy—and through them influenced modern social and economic life.Their concern for education was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dea of congregational democratic church government was carried into the political life of the state as a source of modern democracy.Prominent figures in New England Puritanism include Thomas Hooker, John Cotton, Roger Williams, Increase Mather, and Cotton Mather.〖Bibliography〗
See P.Miller, The New England Mind(2 vol., 1939–53);E.S.Morgan, Visible Saints(1965);J.E.C.Hill, Society and Puritanism in Pre-Revolutionary England(2d ed.1967);H.C.Porter,Puritanism in Tudor England(1970);C.L.Cohen, God's Caress: The Psychology of Puritan Religious Experience(1986);C.E.Hambrick-Stowe, The Practice of Piety(1986);S.Foster, The Long Argument: English Puritanism and the Shaping of New England Culture, 1570–1700(1991).
第四篇:论英国清教运动的性质(定稿)
论英国清教运动的性质
赵虹(讲师,云南师范大学历史系)
提 要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在清教运动的掩饰下发动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革命。清教运动实质上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舆论和组织准备的思想运动。
关键词 清教运动 思想运动
*
*
*
17世纪40年代,在西欧爆发了一场具有世界影响的划时代变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具有一个重要特点,即革命是在宗教外衣的掩饰下开始的,这便是清教运动。
清教运动从表面上看是清教与国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不是一场纯意义上的宗教运动,它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意识形态领域内,以信仰和传播清教对抗国教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动员其它阶层和人民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的思想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和组织上的准备。清教运动的这一性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一、清教运动的发生是英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革命前的英国,资本主义在工商业和农业中都有了相当的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在迅速增加,不仅有分散的手工工场,而且出现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有的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不仅在被称为英国民族工业的呢绒业中出现了手工工场,而且在一些新兴工业如采煤、冶铁、火药、玻璃、肥皂、制糖、造纸、纺织和棉织业等部门,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也逐渐发展起来。商业金融业中资本主义的发展则更为迅速。各种商业贸易公司的成立和经营积累了大量的资金。1568年开设的伦敦交易所不仅在英国,就是在欧洲的金融界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便使处于欧洲边陲的英国成了国际贸易的中心。从15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国农村中有了较大较快的发展,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总成就,超过了欧洲各国。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新贵族,在经济上的实力日益壮大。然而,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却受到封建专制的严重阻碍和种种限制。如骑士领地制度和各种横征暴敛等。这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日益上升。
最终,新生产力的代表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了使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为有利,摆脱封建专制君主制对他们的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迫切希望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为本阶级服务的统治。这便是一场变革或革命的要求。然而,这一愿望的实现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尽管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但要推翻近千年来形成的国王、封建贵族和教会三位一体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仅靠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对反动的封建统治不满的各阶级和各阶层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一道进行斗争,才有可能变理想为现实。也就是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为本阶级服务的统治,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来阐明自己的主张,来动员一切力量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二、17世纪英国意识形态的现状决定了这场思想运动的形式
恩格斯指出:“中世纪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1〕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圣经》具有法律的效力。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加强神学统治。还设立了异端法庭,仅在西班牙一国的异端法庭,先后判罪的异端分子多达38万人。〔2〕为了巩固神权统治,教会把小学到大学的教育权力全部掌握在自己手里,神学是教会的中心,哲学成为神学的婢女,科学必须服从神学„„。
尽管到了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了相当的发展,但这时的英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可以说刚刚开始脱离中世纪,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深受宗教的影响。国王查理一世曾经说过:“在和平时期,人们是由教会的布道坛统治的。”〔3〕所以,当时的社会各阶级或阶层,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或要求,往往都只有从现有的意识形态——宗教中去寻求思想武器,以便自己的主张和要求易于被接受。这就是英国革命前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现状之一。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又一现实是,英国资产阶级虽已形成,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势力,但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思想体系。资产阶级还只能把它的思想披上中世纪唯一的意识形态体系——基督教的外衣。
基于上述意识形态两方面的现状,不难看出,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想鼓动一切反封建的阶级和阶层,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为推翻封建专制制度而斗争,就只有求助于宗教,利用传统的信教方式来达到目的。
革命前的英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它是英国封建统治者巩固和维护封建制度的思想武器,专制王权的精神工具。国教的高级神职人员要由国王任命或批准,效忠于国王的神职人员对教徒的思想行为实行严密的监督,教堂讲坛宣传的是维护封建王权的思想,教会法庭对稍有反对封建王朝或教会的嫌疑的人都严格镇压。其它一切教派均无合法地位,并被视为“异端”而残酷镇压。同时,作为封建统治精神支柱的国教上层僧侣,本身就是大封建主,他们霸占着大片的土地从事封建剥削,这种与封建统治完全融合的宗教,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仅不能利用其来反对封建制度,相反,要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必须反对英国国教。
基于上述现状,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把眼光放在与国教对立的清教这宗教派别上,寄予它革命的使命。
三、清教的教义恰好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和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它阶层的利益
16世纪60年代,瑞士的加尔文教传入英国。从16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一些不遵从国教的信徒,被称为“不从国教者。”这些人便是最早的清教徒。他们中的多数人主张教会独立,摆脱国王的控制,并以加尔文教的精神对国教组织、教义和仪式作彻底改造。〔4 〕由于他们主张“纯洁”教会,从教会内部清除天主教的影响,故称“清教徒”,他们以教会内部反对派的面貌出现要求改革教会。
清教的教义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第一个主要内容是,接受加尔文教的“前定论”观点,主张以加尔文教的精神对国教组织进行彻底改造。
清教徒一开始就以战斗的姿态出现,利用大学讲坛和布道方式宣扬自己的这一主张。他们认为人们无论做什么职业,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表现出成绩,证明他是上帝的选民,假如他是一个实业家,他的买卖做得越成功就越易成为选民。
清教徒要求简化并改组教会组织,反对国王为教会的首脑,反对主教制,主张建立民主化的教会组织。清教徒从1572年便向国会要求改组教会,废除主教制代之以教徒选出的上层教徒治理教会。〔5 〕如清教的著名领袖托马斯·卡特赖特(Thomas Cartwright,1537—1603)1569年在剑桥大学任教时就鼓吹每一教区委任长老执行教规,牧师由会众选举,废除大主教、副主教等教职,一切教牧人员本职上地位平等。〔6〕这便是后来清教中一重要派别——长老派的主张。再如到16世纪末,清教徒中的另一些人提出了更激进的主张。要求各个地区教会,每个教堂独立自主,不设教务行政上各级总机构,各教堂由教徒群众共同管理,以民主的方式选聘牧师领导礼拜和布道;在教义上主张教徒可以自由解释《圣经》,各教区可以自行决定礼仪等。〔7 〕这即是后来清教运动另一重要派别——独立派的主张。而长老派和独立派日后都成为革命中的二个主要政治派别。关于教会组织制度的斗争在1588年达到高潮。〔8〕
清教徒要求改组教会的这些主张,实质上是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正如恩格斯所说:“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不能够仍然属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9〕
清教上述宗教思想,不仅曲折地把资产阶级从事的工商业活动神圣化,鼓励人们积极进取,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而且曲折地提出了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要求。这一切正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政治、经济利益以宗教的形式在思想上的反映,深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和拥护。
清教教义的另一主要内容是,建立纯洁的教会,主张过简朴的生活。
清教徒对国教中保留大量的天主教的宗教仪式十分不满,天主教会的宗教仪式十分繁杂。而每一种宗教活动都成为主教、神甫剥削收入的来源。清教徒要求从“崇拜仪式中清除那些他们认为是罗马教会迷信的残余。”〔10〕他们指责国教是“一片腐败”,要求“纯洁”“净化”教会。要求精简宗教仪式,取消教堂中华丽的装饰品、圣货、祭坛、彩色玻璃和大风琴音乐等。〔11〕他们认为凡是在《圣经》中找不到根据的崇拜仪式都是对上帝威严的侮辱。〔12〕他们反对牧师着制服,“认为这将在群众心目中永远造成牧师是具有特殊权力的属灵阶层这一印象,这与一切信徒皆有教牧人员职能的观念抵触”;〔13〕他们反对跪领圣餐,“认为这意味着面临在瓶酒中的物质身体表示崇拜;”〔14〕等等。清教的这一主张最早正式反映在1563年,这一年,在坎特伯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制定了关于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礼仪的《六条款》〔15〕,这是清教徒第一次公开提出自己这方面的主张。尽管这次要求改革的尝试以一票之差失败了,〔16〕但清教徒在这方面的斗争并未停止,相反,采取了以实际行动具体实施的方式来进行斗争。许多清教徒开始采用较简单的崇拜仪式,并进一步主张过简朴的生活。
清教徒在各大城市,尤其是在伦敦发表演说,猛烈抨击罗马天主教的习惯和仪式。他们以各种形式反抗国教中天主教仪式,散发反对国教教会的小册子和文章〔17〕,许多清教徒着较简朴的礼服。
清教关于建立纯洁教会,过简朴生活的思想和行动,一方面抨击了封建贵族僧侣的奢侈浪费和道德败坏,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追求利润和积累资本的生活理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大劳动群众对教会种种剥削的不满,得到广大手工业者、农民和城市平民的拥护。正因为如此,清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到16世纪80年代,清教徒的数目迅速增加。在英格兰,清教徒纷纷脱离国教,建立不受国王控制的宗教组织。〔18〕
由此可见,清教的教义不仅仅反映了新生产力的代表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治经济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它对封建统治阶级不满的阶层,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很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正是因为这样,清教产生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便利用它来表达自己的主张,用它来号召和组织群众进行反封建斗争,以达到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目的。结果,清教的传播非常迅速。革命前的英国,不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就是广大城乡小生产者、农民和城市平民也大多信仰清教,使信仰和传播清教在英国成为一场非常广泛的社会思想运动。
可见,清教运动是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和清教特定教义的必然产物。它担负起了宣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主张,鼓动人民群众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重任,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资产阶级的思想舆论运动。
当然,随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抛开了宗教外衣,在公开的政治思想战线上同封建势力作战,涌现出了托马斯、霍布士、约翰·密尔顿、约翰·洛克等著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们为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至此以后,资产阶级便有了为本阶级服务的思想武器,而不必再借用宗教形式了。
注释:
〔1〕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4卷231页,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朱森溥、陈麟书著《世界七大宗教》15 页,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3〕蒋孟庭主编《英国史》335 —336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4〕〔7〕〔11〕〔13〕马超群著《基督教二千年》186页、187页、186页、187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5〕〔8〕杨真著《基督教史纲》上册,396页、396页,三联书店出版,1979年版。
〔6〕〔10〕〔12〕〔13〕〔14〕〔16 〕[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基督教会史》(中译本)511页、510页、511页、510页、510页、51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9〕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卷391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15〕
一、除礼拜日及主要的基督纪念日仍为圣日外,取消其它宗教节日。
二、在所有教堂中,牧师在公共祈祷时,清晰诵读指定的圣典,使所有听众都能听清并受到教诲。
三、取消洗礼时,在受洗孩子前额上画十字的仪式。
四、由于许多领圣餐者年老、病弱及其它原因不能跪接圣餐,各区主教有权自行决定是否跪领圣餐。
五、牧师在行圣礼时着白法衣,不行圣礼时,只要服饰得体即可。
六、取消教堂的风琴。
〔17〕郭振铎主编《宗教改革史纲》348页、349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第五篇: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宗教文化与翻译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的分析对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文体分析孤独的神秘与永恒的自由追求——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On the Importance of China English as an English VariantA Magic World: A Study of Magic Agents in Harry PotterA Comparison of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Strategy Use in Learners of Different Ages 10 An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Call of the Wi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DarwinismStrategies of Advertising Slogans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Beauty” Principle英汉“红色”与“黑色”词汇的对比研究生态视角下《红楼梦》中动植物名称的翻译当诗意邂逅商业---解读中英诗型广告意境之美基于语义场理论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从《小王子》看成人世界的身份危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对比研究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天黑前的夏天》中女主人公凯特的自我救赎之路A Script-based Study of the Female Theme in Scent of a Woman社会因素对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影响霍尔顿的人生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存在主义解读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文化碰撞和融合——探讨少数裔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下的生存从圣诞节和春节看中西方文化差异Gulliver’s Alienation: From an Economic Being to a Political Being论报刊语言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浅析俚语在美国亚文化群中的使用及其成因中式英语与标准英语的差别
透过中西谚语的对比分析中西文化异同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
A Journey through Harsh Reality: Reflections on Gulliver’s Travels
模糊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研究
从生态和消费的角度解读《瓦尔登湖》中梭罗的思想
“生活大爆炸”中美式幽默的翻译方法研究
Family Values in Desperate Housewives
浅谈《欲望号街车》所阐述的欲望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
希腊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Sister Carrie—A Woman Lost in the Material World
英汉状语语序修辞对比与翻译
中美大学生道歉策略对比研究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in the Light of Chinese Brand Names Translation 45 道德与归属地的一致性--《曼斯菲尔德庄园》空间维度分析
论商标名称的翻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
Charlotte Bronte’s Concept of Marriage--Comment on Jane Eyre from angle of true love 48 初中生英语听力理解的障碍因素及对策
斯威夫特和笛福眼中的英国社会——基于对《格列佛游记》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比较 50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悲剧美学思想
无法挽回的毁灭--欢乐之家女主角莉莉的悲剧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商务沟通中的委婉语
论安东尼• 特罗洛普的现实主义思想——以《巴赛特的最后纪事》为例
论《家》和《儿女一箩筐》中的中美家庭文化差异
多丽丝莱辛的《金色笔记》中安娜的政治困惑分析
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中西方创世神话文化的比较
英语“名词 +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
从小说人物分析简•奥斯汀的情感智慧
The Otherization of China in The Woman Warrior
论海明威作品中的悲剧意识
析《喧哗与骚动》的写作手法
《吉姆老爷》中吉姆的性格分析
文明的樊笼—解读《野性的呼唤》
初探法律英语用词的准确性与模糊性
化学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浅谈英语“根据”表达法
解析《简爱》的帝国主义意识
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对习语翻译的影响
On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Oval Portrait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
关键词法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效果研究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
中国旅游指南的中译英研究
从以目的为导向的翻译原则看委婉语的翻译
论《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象征主义和意识流的运用
英语政治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Angel’s Face, Devil’s Heart—The Degeneration of Dorian Gray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吸血鬼传说对英国文化的影响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幽默性———以《同木乃伊的对话》为例
霍桑在《红字》中对人的罪恶的探究
《远大前程》中的“远大”可以是“错误”的87 《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形象解析
浴火凤凰——美国黑人作家眼中的黑人生活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写作技巧
海明威笔下的另类反英雄——评《艾略特夫妇》和《雨中的猫》中的男性形象 91 英汉“批评”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词化模式分析
《麦克白》的独白
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
On House’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Li Mi’s Chen Qing Biao
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探讨
分析托马斯•哈代对西奥多•德莱塞的文学影响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
科技英语语篇中的语法隐喻研究
《爱玛》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人物分析
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
浅析中西饮食隐含的文化差异及其中式菜肴名称翻译策略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探究
Black Women's Searching for Identity in Toni Morrison's Sula
《简爱》和《吕贝卡》中女权意识的对比
英雄还是魔鬼-论亚哈船长的双重性格
On the Death of Francis Macomber
论《飘》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追求幸福的不同方式
从社会语用学角度分析《雷雨》中的称谓语
The Contrast between Carrie’s “Fall” and “Rise”
对《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尝试性分析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从基督教教义分析《红字》中的罪恶与救赎
英汉形状类量词的隐喻认知分析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医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
《看管人》下的“品特式”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从电影《暮光之城》浅析吸血鬼文化的改变
Strategies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象征主义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从电视剧《绝望主妇》看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省力原则”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论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臻于完美的人物魅力——对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的分析
Influence, Barriers and Soft Cultural Power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从人文主义角度解读《失乐园》中撒旦的形象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 艺术特色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Wedding Customs
《基督山伯爵》与亚历山大•大仲马的金钱观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浅析托尔金在《魔戒》中的创作特色
论奥斯丁女性主义观点在《爱玛》中的体现
从精神分析和人格面具理论看“我”和吕蓓卡的对立统一
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解析凯特肖班的《觉醒》中的哥特因素:浅析维多利亚时期妇女文学的觉醒
旅游标语英语翻译标准研究
融入与挑战--从生态角度看《老人与海》与《瓦尔登湖》
安妮•赖斯小说《夜访吸血鬼》的新哥特世界
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的对比研究
On Nabokov’s “Lolita” and Its Adaptation into the Movie by Stanley Kubrick
Are Indians Prisoners of Their Race?-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s and Rise of National Awareness
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从《功夫熊猫》中试析中美文化的碰撞与融合150 An Analysis of Huckleberry Finn’s Personality
151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152 《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圣经原型解读
153 中西方茶文化映衬的文化差异
154 对《呼啸山庄》里所反映的人性的解读
155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156 功能对等理论在新闻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157 骑士精神与时代精神:论《苹果树》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峙与对话
158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159 A Humanistic Study on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160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161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风声》的字幕翻译策略
162 中西方关于萨达姆之死新闻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163 从空间语言的角度分析中美隐私观念的差异
164 An Analysi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165 《夜色温柔》男主人公迪克的精神变化研究
166 The Pursuit of Freedom and Love in E.M.Forster’s A Room with a View
167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
168 浅析《不存在的人》中主人公的觉醒
169 论《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的对比及效果
170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171 《可爱的骨头》的电影改编分析
172 论《野性的呼唤》的多重主题
173 论《在另一个国度里》中的象征主义
174 中西方新闻报道看道德观差异
175 从餐桌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176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圣克莱尔一家的人物分析
177 Deep Sorrow and Firm Faith--An Elucidation of William Wordsworth’s Nature View through the Exhaustive Analysis of the “Lucy Poems”
178 The Gothic Beauty and Spiritual Essence of Allan Poe’s Short Stories
179 英汉习语互译中的意象传递研究
180 汉英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度
181 现代英语演讲中的范式分析
182 A Study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Beloved
183 汉译英语足球新闻中修辞手法的策略
184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185 接受美学指导下的电影字幕翻译——以《冰河世纪II》为例
186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187 国际商务英语合同翻译策略研究
188 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自然诗的尝试性研究
189 从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0 从原型批评理论角度分析威利•洛曼的悲剧
191 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
192 论中庸观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193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194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195 伏尼契小说《牛虻》中主人公性格分析
196 谈英语文学作品名称的汉译
197 论女性主义对翻译标准的影响
198 东西方生命观的交融--《春江花月夜》与《再回湖畔》的比较研究
199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英汉动物词语研究
200 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