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实施办法
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义务、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实行生产特别许可的监控化学品,是指《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所列的第二类、第三类监控化学品和第四类监控化学品中含硫、磷、氟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第三条
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采取分期、分批、集中办理的办法,特别许可证书有效期为五年,具体发证产品和时间由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国家禁化武办)下达。
第四条
申请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的单位或个人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必须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二、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尚未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产品,暂按企业标准执行);
三、具有完备的计量与质检设备;
四、有完善的环境保护设施,“三废”排放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五、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以及监控化学品数据统计申报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储运管理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六、必须具有熟悉监控化学品数据统计的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并按国家禁化武办要求按时申报有关监控化学品的统计数据;
七、必须具有国家禁化武办要求的接受核查需要的各种资料,即:各种图表和完整的生产、消耗、储存、销售台帐及原始记录(第二类监控化学品至少三年、其他监控化学品至少一年);
八、属于第二条所列监控化学品,且同时又是国家有关部门列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品种,企业必须具有生产许可证以及生产该品种所必需的其他有关证件;
九、法人代表必须了解《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企业有专人负责监控化学品的管理和接待国际核查工作。
第五条
申请程序
一、生产第二条所列监控化学品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在规定日期内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办公室(下称省级禁化武办)提出申请,领取《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申请书》(简称《申请书》),逾期不提出申请的企业,作
自动弃权处理。
二、申请单位或个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将《申请书》内容填写无误后连同规定的附件一式二份,报送所在地省级禁化武办。
三、各省级禁化武办对《申请书》内容进行审查,对文件资料手续齐全者即可进行考核。
第六条
考核办法:
一、省级禁化武办应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负责各类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书申请企业的现场考核工作。考核小组由化工工艺和设备、化工生产和管理、化学分析、环境保护及监控化学品数据宣布和核查方面的5—7名专家组成,多数应具有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应相对稳定。
二、考核组应按照《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申请考核表》(简称《考核表》)对申请企业进行严格的现场考核。
三、现场考核结束后,省级禁化武办对符合条件(综合得分不低于90分,其中“监控化学品生产保证体系”得分不低于35分、“核查资料准备情况”得分不低于40分。)的申请应提出审核意见,经省级人民政府化学工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在规定期限内将《申请书》、《考核表》及有关资料一并报送国家禁化武办。
第七条
国家禁化武办将对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对考核质量差的省份将责令重新组织考核,对弄虚作假的将通报批
评。
第八条 经评审,凡符合各项条件的,由国务院化学工业主管部门颁发生产特别许可证书,并以公告形式予以公布。
第九条
经考核、评审不合格的,允许进行不超过半年的整改,可再次提出申请。第二次考核、评审不合格者,取消生产资格。
第十条 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书的标记和编号为:
HW-LXXX
XXXX
其中:L代表产品分类号(L=A,B,C,S,P,F)XXX代表发证产品序号
XXXX代表生产特别许可证书的编号。
第十一条
国家和省级禁化武办将对已取得生产特别许可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复查或抽查。
第十二条
已取得生产特别许可证书的单位或个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要收回其生产特别许可证书:
一、经复查或抽查不符合发证条件的;
二、不按规定进行生产、储存和销售的;
三、将生产特别许可证书转让其他单位或个人使用的;
四、在生产特别许可证书有效期内不再生产该产品的;
五、生产特别许可证书已经超过有效期限的。
第十三条
对因第十二条第一、二、三款被收回生产特别证书的单位或个人,应停止生产和销售该产品,并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向发证部门申请复查,经复查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生产特别许可证书;复查不合格者,注销其生产特别许可证书,停止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第十四条
生产单位或个人对生产特别证书颁发和注销有争议时,可向国家禁化武办提出复审。对复审结论不服时,可以按照《行政复议条例》的有关规定提请复议。复审或复议有结论前,原结论有效。
第十五条
没有取得生产特别许可证书的单位或个人不得生产第二条所列监控化学品,否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六条规定严肃查处。
第十六条
各省级禁化武办可以参照本办法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实施办法,报国家禁化武办备案。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禁化武办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申请流程
法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办理程序:
1、申请
2、受理
3、审核
4、上报(报市、省经贸委审核,国家禁化武办批准)申报材料:
1、申请时应提交《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申请书》及其规定的附件一式三份;
2、企业法人参加《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的专门培训证明;
3、禁止化学武器工作部门要求提供的材料。办理时限:45 收费标准:不收费 申报条件 :
1、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
2、企业法人代表必须了解和承诺遵守《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中有关企业活动的规定,履行相应义务,并参加为指导企业履行上述义务而举办的专门培训;
3、有正确、完整的技术资料和工艺要求,必须具备规范的厂址位置图、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关键设备一览表等有关资料;有保证安全生产和过程质量控制的生产设备;
4、具备符合标准的计量和检验设备;监控化学品的检验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5、有完善并能有效施行的监控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有完整、规范的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6、有健全的履约组织机构,有熟悉监控化学品数据统计的专(兼)职管理人员及其他履约人员;
7、有完整的环境保护设施,“三废”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8、有国家其他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监控化学品所必须的相关证件;
9、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条件。
第三篇: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建设和生产特别许可审批doc
办事指南
一、项目名称: 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建设和生产特别许可审批
二、实施主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三、受理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国家禁化武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禁化武办
四、法律依据
设立和规范项目实施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学工业部令第12号)
3、《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化学工业部令第11号)
4、《列入第三类监控化学品的新增品种清单》(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令第1号)
五、许可条件
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建设和生产特别许可审批 :建设受理范围为新(改、扩)建用于生产第
二类、第三类监控化学品和第四类中含磷、硫或氟的监控化学品的设施的单位;生产许可受理范围为第一、二、三类监控化学品和第四类监控化学品中含磷、硫或氟的监控化学品的设施的单位。
基本条件:
1、经国家有关部门(如规划、环保、国土、安监等)批准建设,有完整的企业基本情况资料;
2、必须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
3、产品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或地业(部颁)标准(尚未制定国家或部颁标准的产品,暂按企业标准执行);
4、必须具备标准的计量与检测设备;
5、生产、储存现场无事故隐患;
6、生产、储存、销售有标准、完整的台帐;
7、国家其他管理部门颁发生产许可证所规定的批准文件和证书,以及生产该品种
所必需的其它有关证件;
8、必须具有熟悉监控化学品数据统计的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
9、必须具备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事务主管部门要求的标准设施位置图、工艺流程草图、设备布置图、关键设备一览表、生产记录样张、产品销售记录样张等有关文件;
10、必须具备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事务主管部门要求的标准设施位置图、工艺流程草图、设备布置图、关键设备一览表、生产记录样张、产品销售记录样张等有关文件;
11、企业法人代表必须了解《条例》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有关企业活动的规定。
六、申请材料
(一)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建设审批(申请人应当提供下述证书及材料的原件)
1、企业地理位置图及交通图
2、企业厂区平面位置图
3、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和关键设备一览表
4、产品工艺流程简图
5、可行性研究报告
6、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同意建设的文件复印件
7、新建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企业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预注册通知单》;扩建或改建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企业应提供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8、安监部门同意建设的文件复印件。
(二)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审批
1、企业地理位置图及交通图
2、企业厂区平面位置图
3、车间设备平面布置图
4、产品工艺流程简图
5、企业接待国际禁化武组织核查预案
6、企业视察前情况介绍
7、企业监控化学品管理规章制度
8、产品质量标准
9、产品说明书
10、生产记录样张
11、产品销售记录样张(对第二类监控化学品)
12、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13、安全生产许可证(对危险化学品)复印件
14、换证企业需要提交原生产特别许可证书正本
七、程序和期限
(一)申请程序:
1、监控化学品生产设施建设审批
(1)生产监控化学品的单位或个人向所在地、市、州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主管部门或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主管部门(省级禁化武办)提出申请,同时提交内容填写无误的《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申请书》及其附件(简称《申请书》,附件1)一式三份。
(2)地、市、州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主管部门经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省、自治区、直辖市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主管部门(省级禁化武办)。
(3)省、自治区、直辖市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主管部门(省级禁化武办)对《申请书》内容进行审查,对文件资料手续齐全者组织现场考核。
2、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程序
(1)省、自治区、直辖市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主管部门(省级禁化武办)成立考核专家组,负责对各类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书申请企业的现场考核工作。考核小组由化工工艺和设备、化工生产和管理、化学分析、环境保护及监控化学品数据宣布和核查方面的5-7名专家组成。
(2)考核组按照《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考核评分标准》对申请企业进行现场考核。
(3)现场考核结束后,省、自治区、直辖市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主管部门(省级禁化武办)对符合条件(综合得分不低于90分,其中“监控化学品生产保
证体系”得分不低于35分、“核查资料准备情况”得分不低于40分。)的申请提出审核意见,经省级人民政府化学工业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将《申请书》、考核表等有关资料一并报送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家禁化武办)。
(4)国家禁化武办经审查,颁发签“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行政许可章”的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书。
(5)经考核、审查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允许进行不超过半年的整改,可再次提出申请;经审核仍不符合条件的,取消申请生产特别许可证书的资格。
(二)受理、审查、决定程序:
1、对于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工业和信息化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禁化武办应当受理
2、对于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禁化武办受理的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禁化武办应当及时完成初审工作,并将初审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对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直接受理的申请或者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禁化武办受理、初审后报送的申请,时限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可以组织专家对企业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评定,必要时组织实地考核。专家评审所需时间依法不计算在审批期限内,但应当将所需时间告知申请人。
(三)延续、变更、补办程序
需办理延续、变更、补办申请的,应遵守《行政许可法》和监控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八、告知方式
审批通过的,将获得相应的批准文件或《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书》
九、许可收费 无
十、联系电话:国家工信部:010-68205588 河南省工信厅:0371-65509882
办理流程
办事指南
一、项目名称:监控化学品及其生产技术、专用设备进出口许可
二、实施主体:工业和信息化部
三、受理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禁化武办。
四、法律依据
设立和规范项目实施的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可用于生产化学武器的化工原料进出口的通知》国发[1994]5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 第14-18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章
4、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第11号令《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
5、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第1号令《列入第三类监控化学品的新增品种清单》
五、许可条件
(一)对属于《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所包括的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化学品及其生产技术、专用设备的进出口业务,根据[1994]外经贸政审函字第1311号文件,指定以下两家公司经营:
1、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改制前称: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
2、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二)对于特定种类的监控化学品的出口或进口,根据上述文件和法律、法规指定以下公司经营:
1、指定除上述两指定公司外的大连达凯染料化工进出口有限公司可以经营对第三类监控化学品(4)氯化苦的出口业务;
2、指定杭州华润实业有限公司、福州特威化工有限公司可以经营对第三类监控化学品(14)氯化亚砜、(16)甲基二乙醇胺、(17)三乙醇胺的进口及国内销售业务;
3、指定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经营对第三类监控化学品(14)氯化亚砜、(17)三乙醇胺的进口及国内销售业务;
4、指定广东省化工轻工总公司可以经营可以经营对第三类监控化学品(17)三乙
醇胺的进口及国内销售业务。
(三)对于列入第三类监控化学品新增品种的监控化学品的出口或进口,无指定限制专营公司。
六、申请材料
(一)凡经营出口监控化学品业务的公司必须填写《监控化学品出口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文件:
1、出口监控化学品申请书,说明出口化学品名称、数量、合同号、进口公司名称、出口目的国并列明所附文件;
2、销售/购买合同原件(如因申请期限所限无法提供原件,可提供复印件或互联网下载但须加盖公司公章)。
3、监控化学品最终用户的保证书,说明最终用途、保证不使用该化学品制造化学武器及不转口至第三国或地区。
4、进口国对该监控化学品的进口许可证明。如果不能提供此证明,须由该国公证部门对上述(3)项的保证书进行公证。
5、第一次申请许可的单位应附本公司简介、营业执照复印件、进出口企业经营登记表复印件。
(二)凡经营进口监控化学品业务的公司必须填写《监控化学品进口申请表》并提交以下文件:
1、进口监控化学品申请书,说明进口化学品名称、数量、合同号、出口公司名称、出口国、监控化学品产地并列明所附文件;
2、《进口监控化学品经营申请表》省级禁化武办审批盖章;
3、进口合同。
七、程序和期限
(一)出口申请:由申请出口经营公司提交上述六条
(一)款申请文件至原材料工业司禁化武办,经审核、领导签批后发《监控化学品出口核准单》,并通过电子数据传输网络告知商务部许可证事务管理局;
(二)进口申请:由申请进口经营公司事先经所辖地省、自治区、直辖市禁化武办批准,提交上述六条
(二)款申请文件至原材料工业司禁化武办,经审核、领导签批后
发《监控化学品进口核准单》,并通过电子数据传输网络告知商务部许可证事务管理局。
(三)收到符合办理条件的申请后20个工作日。
八、告知方式
(一)出口申请:签发《监控化学品出口核准单》加盖“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办公室”公章;
(二)进口申请:签发《监控化学品进口核准单》加盖“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办公室”公章。
九、许可收费 无
十、联系电话:国家工信部:
河南省工信厅:0371-65509883
第二类监控化学品的使用与经营(审批)
一、审批依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第十三条
2.原化工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一条 3.原化工部《各类监控化学品名录》
二、审批条件
申请经营第二类监控化学品的单位,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取得当地县级以上工商、税务部门批准证书; 2.有符合安全要求的经营设施; 3.有熟悉产品性能的技术人员; 4.有相应的管理制度;
5.有熟悉监控化学品数据统计和接受监督检查工作的专职或兼职的管理人员。申请使用第二类监控化学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做到: 1.严格按照申请目的和用途使用,不转售或挪作他用。
2.向河南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事务办公室申报有关数据。
三、需提交的材料
申请经营第二类监控化学品的单位应提交: 1.《经营第二类监控化学品申请表》一式三份。
2.当地县级以上工商、税务部门批准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3.本单位经营第二类监控化学品的营销管理制度(包括入库、出库、安全措施等)。使用第二类监控化学品的单位和个人应提交: 1.《第二类监控化学品使用申请表》一式三份.附件:①.企业地理位置图及交通图
②.厂区平面位置图
③.使用监控化学品车间(实验室)工艺流程图
④.车间(实验室)设备平面布置图
⑤.所生产产品说明书
2.当地县级以上工商、税务部门批准证书复印件一式三份。
四、审批程序
1.由省辖市禁化武办受理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后报省禁化武办; 2.省禁化武办根据需要组织有关专家实地考察或进行论证; 3.承办人审查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4.提交处务会研究,提出审查意见;
5.报河南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事务办公室主任审定;
6.经审核同意的,发给经营申请人《经营第二类监控化学品审批书》证书一份,《关于核发经营第二类监控化学品审批书的通知》一份,并报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发给使用申请人《使用第二类监控化学品批准文件》一份。使用申请人凭批准文件与指定的生产经销单位签订合同,并将合同副本报河南省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事务办公室备案。7.经审核未同意的,予以书面答复。
五、审批时限
受理申请后,在法定工作日30天内审批完毕。
第二类监控化学品 可作为生产化学武器前体的化学品
A.(1)胺吸膦:硫代磷酸二乙基-S-2-二乙氨基乙酯及相应烷基化盐或质子化盐(78-53-5);(2)PFIB:1,1,3,3,3-五氟-2-三氟甲基-1-丙烯(又名:全氟异丁烯;八氟异丁烯)(382-21-8);(3)BZ:二苯乙醇酸-3-奎宁环酯(*)(6581-06-2)。B.(4)含有一个磷原子并有一个甲基、乙基或(正或异)丙基原子团与该磷原子结合的化学品,不包括含更多碳原子的情形,但第一类名录所列者除外。例如 甲基膦酰二氯(676-97-1);甲基膦酸二甲酯(756-79-6);例外 地虫磷:二硫代乙基膦
酸-S-苯基乙酯(944-22-9);(5)二烷(甲、乙、正丙或异丙)氨基膦酰二卤;(6)二烷(甲、乙、正丙或异丙)氨基膦酯二烷(甲、乙、正丙或异丙)酯;(7)三氯化呻(7784-34-1);(8)2,2-二苯基-2-羟基乙酸:二苯羟乙酸;二苯乙醇酸(76-93-7);(9)奎宁环-3-醇(1619-34-7);(10)二烷氨基乙基-2-氯及相应质子化盐;(11)二烷(甲、乙、正丙或异丙)氨基乙-2-醇及相应质子化盐。
例外: 二甲氨基乙醇及相应质子化盐(108-01-0);二乙氨基乙醇及相应质子化盐(100-37-8);(12)烷基(甲、乙、正丙或异丙)氨基乙-2-六硫醇及相应质子化盐;(13)硫二甘醇:二(2-羟乙基)硫醚;硫代双乙醇(111-48-8);(14)频那基醇:3,3-二甲基丁-2-醇(464-07-3)
第四篇: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生产许可事项服务
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生产许可事项服务指南
一、审批事项名称及项目编码
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生产许可
项目编码:04004
二、主办机构
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国家履行《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工作办公室)禁化武监管核查处
三、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0号)第六条。
四、申请条件
(一)国家严格控制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的生产,严禁在未经国务院化学工业主管部门指定的设施中生产第一类监控化学品;
(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
(三)符合《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有关规定。
五、申请材料
(一)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生产申请;
(二)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的名称、结构式、化学文摘社登记号;
(三)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的生产工艺和生产量,一年内任何时间的最大储存量,年底时的储存量;
(四)生产第一类监控化学品所需的前体化学品的名称和数量。
六、基本流程
为科研、医疗、制造药物或者防护目的需要生产第一类监控化学品的,提交上述申请文件至工业和信息化部,经批准后,并在指定的小型设施中生产。
七、审批时限
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自受理企业申报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不含现场审查和专家审核时间)完成审核并作出决定。
八、收费依据及标准
不收费。
九、审批决定证件
审批通过的,将获得《监控化学品生产特别许可证书》。
十、年检要求
无。
十一、联系方式
电话:010-68205590
十二、示范文件及常见错误示例
无。
第五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
[ 发布时间:2013-10-27 ] [ 字号: 大 中 小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以下简称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应当依照本办法申请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未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不得从事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但是,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的,以及专门的武器装备科学研究活动除外。
本办法所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是指武器装备的总体、系统、专用配套产品的科研生产活动。本办法所称专门的武器装备科学研究活动,是指武器装备领域的理论性、基础性科学研究活动。第三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应当根据国防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需要,遵循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鼓励竞争、安全保密、严格管理、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四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根据武器装备及其专用配套产品的重要程度,分为第一类许可和第二类许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具体分类在许可目录中规定。许可目录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以下简称国防科工局)会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以下简称总装备部)共同制定和发布,并适时调整。
第五条 国防科工局负责全国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的政策、规定;
(二)会同总装备部制定许可目录;
(三)受理、审查第一类许可的申请,审批、颁发、撤销、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办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变更、延续及注销;
(四)组织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监督检查。国防科工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六条 总装备部负责全国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协同管理。总装备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协同管理部门(以下简称总装备部许可协同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参与制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的政策、规定;
(二)会同编制许可目录;
(三)协同审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申请、发放、变更、延续、撤销和注销,对行政处罚提出意见;
(四)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派出的驻相关单位或者地区的军事代表机构(以下简称派驻军事代表机构)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
(五)协同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监督检查。
第七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以下称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履行下列职责:
(一)受理、审查本行政区域内的第二类许可申请,并提出审查意见;
(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得第二类许可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的监督管理;调查核实本行政区域内违法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单位和行为,并向国防科工局提出处理建议;
(三)协助国防科工局对本行政区域内申请第一类许可的单位进行现场审查;
(四)协助国防科工局对本行政区域内取得第一类许可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进行监督管理。第八条 派驻军事代表机构按照军队内部职责分工协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开展派驻地区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审查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九条 国防科工局按照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能力布局要求,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实际需要,经征求总装备部意见,对第一类许可实行数量限制。实行数量限制的具体专业或者产品和限制数量另行规定。
第二章 申请与受理
第十条 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具备《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其中,申请武器装备总体和系统科研生产许可的,还应当具有相应的工程组织、协调能力。
第十一条 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提交《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申请书》,同时提交以下文件、材料(复印件):
(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二)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三)安全生产达标证明文件(其中申请从事危险品生产的,提交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生产评价报告);
(四)保密资格证书;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环保、消防验收文件或者达标文件;
(六)申请单位认为可以证明其能力条件的其他文件、材料。
第十二条 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按照下列规定提出申请:
(一)申请第一类许可的,或者同时申请第一类、第二类许可的,向国防科工局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含电子版光盘)。
(二)申请第二类许可的,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请材料一式三份(含电子版光盘)。
第一类许可、第二类许可的申请材料(含电子版光盘)应当同时报送总装备部许可协同管理部门一份。
第十三条 国防科工局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5日内作出受理决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作出不予受理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总装备部许可协同管理部门对许可申请材料的审查意见,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4日内向国防科工局或者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反馈。
第三章 审查与批准
第十五条 国防科工局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受理申请后,应当组织专家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申请进行现场审查,总装备部许可协同管理部门指派派驻军事代表机构参加。对因涉及国家核心机密不宜进行现场审查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书面审查。专家现场审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章规定的许可时限内。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现场审查和专家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另行制定。
第十六条 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对申请单位进行审查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审查和征求派驻军事代表机构意见的工作,并将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报送国防科工局,同时报送总装备部许可协同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 国防科工局应当自收到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报送的审查意见和全部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许可决定。
国防科工局直接受理申请并组织进行审查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许可决定。国防科工局在作出许可决定前,应当书面征求总装备部的意见。总装备部应当在10日内反馈意见。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日内向申请单位颁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作出不准予许可决定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八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法人名称;
(二)法定代表人;
(三)注册地址;
(四)科研生产场所地址;
(五)许可的专业或者产品名称;
(六)证书编号;
(七)发证机关;
(八)发证(换证)日期;
(九)证书有效期限。
第十九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限为5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由国防科工局统一印制。
第四章 变更与延续
第二十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其法人名称、法定代表人、注册地址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发生变更之日起60日内向国防科工局提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变更申请,同时抄送总装备部许可协同管理部门和原许可审查部门。
第二十一条 申请变更法人名称或者注册地址的,应当提交其上级部门或者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以及变更后的保密资格证书等材料。
申请变更法定代表人的,应当提交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文件,以及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和保密资格证书。
其中,对因资产重组或者其他涉及资产变化问题,导致法人名称、注册地址或者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申请单位应当书面说明有关情况,并提供公司章程等相关证明材料。
第二十二条 国防科工局收到变更申请后,应当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现场核查。符合变更条件的,由国防科工局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办理变更手续。专家现场核查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本条规定的时限内。第二十三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内,申请增加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或者产品的,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重新提出申请。
第二十四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拟申请延续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期限的,应当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按照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提出许可延续申请。
国防科工局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应当在该许可有效期届满前,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许可延续申请进行审查,由国防科工局按照本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作出准予延续决定的,应当换发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作出不予延续决定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五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拟不再延续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期限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6个月前向国防科工局书面报告。在国防科工局商总装备部作出妥善安排前,不得擅自停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第五章 监督和管理
第二十六条 国防科工局对全国从事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单位实施监督,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对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依法履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有关职责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
总装备部协同对全国从事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单位实施监督,并对派驻军事代表机构履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协同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
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七条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从事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单位实施监督。
派驻军事代表机构对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单位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条件保持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的,应当及时逐级上报并告知国防科工局或者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监督检查的具体办法,由国防科工局和总装备部另行制定。
第二十七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
(二)妥善保管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严格保密管理,不得泄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载明的相关内容;
(三)在已取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
(四)保持与所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科研生产能力;
(五)按照国家要求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接受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订货,按照合同要求提供合格的科研成果和武器装备或者配套产品;
(六)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合同、产品出厂证书上标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编号;
(七)建立自查制度,按照要求提交自查报告;
(八)接受国防科工局、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和总装备部、派驻军事代表机构的监督检查。第二十八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建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许可有效期内,发生上市、破产、歇业、改制、重组、科研生产场所搬迁、关键科研生产设备设施缺失等重大变化的,应当自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向国防科工局书面报告变化情况,同时抄送总装备部许可协同管理部门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国防科工局应当组织审查,根据审查情况商总装备部作出处理决定,并书面告知相关单位。
其中,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涉及外资进入资产重组或者境外上市的,应当在事前向国防科工局书面报告。经国防科工局商总装备部同意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九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应当遵守国家保密法律、行政法规和有关规定,应当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第三章的规定,建立健全保密管理制度,实行保密管理领导责任制,落实保密机构和人员,明确保密责任,进行保密培训,严格涉密人员管理,在保密要害部门、部位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涉密载体和国家秘密安全。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不得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丢失、损毁的,应当及时向国防科工局报告有关情况并申请补发。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防科工局商总装备部后可以依法作出撤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决定:
(一)国防科工局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单位准予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商总装备部后,国防科工局依法办理许可注销手续,并告知有关部门:
(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不再准予延续的;
(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依法被吊销的;
(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依法被撤销的;
(四)法人依法终止或者破产的;
(五)依法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 国防科工局应当建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档案管理制度和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数据库,并与总装备部共享相关信息;编制并定向发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名录》,及时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变更、延续、撤销、吊销、注销,以及对违法单位的行政处罚等情况通知相关部门。
第三十四条 国防科工局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应当将办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有关材料及时归档,妥善保管,严格保密。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未依照本办法规定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擅自从事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其中,未经许可擅自从事武器装备总体或者枪支、弹药、放射性核材料和军用危险化学品等对社会公共安全有严重危害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3倍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三十六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在许可有效期内未能保持与所从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相适应的科研生产能力和条件的,责令限期恢复;逾期未恢复的,根据其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影响的严重程度,给予警告或者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七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停止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或者拒绝依法承担相应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出现本办法第二十八条所列的重大变化未按照规定时限报告的,给予警告,责令在10日内补报重大变化说明材料;经审查,不再符合许可条件的,由国防科工局商总装备部作出处理决定。
第三十九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转让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处1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违法接受并使用他人提供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责令停止武器装备生产活动,没收违法生产的产品,处违法生产产品货值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四十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向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监督检查机关或者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以及未按照规定提交检查材料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第三章规定的,按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对于造成国家秘密泄露的其他行为,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二条 伪造、变造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10万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丢失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造成泄密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关规定处理。第四十三条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四十四条 国防科工局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二)申请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不一次告知申请单位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的;
(三)未依法说明不予许可的理由的。
第四十五条 国防科工局和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准予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二)对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的申请单位不予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许可决定的;
(三)发现未依照本办法规定申请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而擅自从事许可目录所列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不及时依法查处的。
第四十六条 总装备部许可协同管理部门和派驻军事代表机构参与许可管理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总装备部会同军队有关部门依法作出处理。第四十七条 取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的单位违反本办法规定,被吊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第四十八条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造成许可现场审查终止的,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
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国防科工局实施。
第七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办法施行前已取得的《军工电子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在证书有效期内继续有效,后续管理工作按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五十一条 军队所属单位从事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的许可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0年5月10日起施行。2004年12月14日公布的《军工电子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第32号)和2005年5月26日公布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令第15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