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宝山城市工业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概要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党工委课题组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成立于1998年,位于宝山区的西南部,区内与大场镇、顾村镇交界、区外与普陀区、嘉定区交界,面积为4.5平方公里,是宝山区第一家市级工业园区。经过10多年的发展与壮大,园区现已入驻企业130余家,以民营与外资企业为主,新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园区经济的最主要力量,显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强大的生命力。
在园区发展进程中,园区党工委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根据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区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全面推进“红帆工程”的通知》精神,围绕“园区党员有个好形象、园区党建有个好氛围、园区职工有个好心情、园区企业有个好发展”的目标要求,不断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凝聚力、组织化”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园区党建工作,园区组织人事部自9月起,对园区各基层党组织、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工作,通过走访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前园区党建工作的瓶颈与难点,为今后的工作找准定位、谋划思路、拓宽渠道。
一、园区党建工作现状
截止2008年11月,园区共有非公有制企业130多家,吸纳员工近2万多人。近两年来,园区通过在“两新”组织中深入开展“双达标”和“规模企业”党建覆盖工作,大力加强“两新”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培育组建和党员发展,现有独立党支部60个(其中15个党 支部的组织关系隶属其上级主管单位),流动党员党支部1个,联合党支部2个,党员248名(不含15个组织关系不在我园区党工委的)。
二、园区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在区委组织部、区社会工作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在园区党工委的努力下,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面临的许多问题及瓶颈却严重制约着党建工作的开展,有些比较突出的问题还有待解决。
(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基础的问题。
当前,在园区“两新”组织中“有企业无党员,有党员无组织,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成效”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1、“两新”业主对党建工作存在“无关论”现象。作为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的园区非公有制企业,业主法制观念较强,但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普遍较低,许多业主认为“企业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就好,党支部建不建没有法律规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由此,在没有党组织的企业中许多党员埋头干活隐藏身份,在建立了党组织的企业中,支部书记低调处理无法工作。
2、“两新”组织党组织“无用论”现象。“两新”组织的基层党支部书记难以在企业发展中找到适合自身的角色定位,无法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有些在企业中处于“没有话说、说不上话”的尴尬境地;同时,企业党组织缺少、甚至没有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途径与方式,其政治核心作用消失殆尽。
3、“两新”组织党组织“无活动”现象。园区“两新”组织党员绝大多数处于企业的各类管理岗位上,工作量大、业务繁忙,缺少时间、资源、场地、经费等的相关支持,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较为困难;此外,由于园区地理交通不便,员工上下班主要依赖企业班车,空余时间组织活动基本无法实现。
4、“两新”组织外来党员“无身份”现象。近两年来,园区开展的几次党员排摸中,都会有外来“隐性党员”的出现,多次做工作却都不愿意将组织关系转至园区,一方面认为企业没规定,党员身份要不要没关系;另一方面认为工作不稳定,在外只管打工挣钱,转关系给自己添麻烦。
5、“两新”组织一线员工“无党员”现象。园区的非公有制企业较为集中的为生产密集型的加工类企业,在企业中占比例最高的一线员工基本以外来务工人员为主,普遍具有“年龄小、学历低、流动快”的特点,他们对党组织没有认识也没有需求,使得党组织在一线群众中没有队伍、没有声音、没有基础。
(二)“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方式的问题。
1、党建工作的针对性不强。一是入驻园区的企业类型各异、性质不同,对党组织的认可程度不同,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工作特点、作用成效也各不相同,由此基层党组织对园区党工委的需求也不同;二是园区中党员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而广大员工学历普遍较低,党员平均年龄较大而员工较为年轻,党员多为管理层而员工多为一线劳动者,缺乏沟通、互不了解的现状让党建工作的抓手无法统一两者需求;三是无党员企业中的员工提出入党需求,而党工委确无法给予相 对合适、便捷、有效的发展培养渠道。可以说,现有的党建工作还留有传统的、国有的体制下管理和组织模式,这样必然难以适应园区及园区“两新”企业党建的要求。
2、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不强。在本次调查问卷和座谈中,近半数的党员认为党组织活动要加强与地区其他企业的互动或联建,三分之二的党员提出需要文娱、体育方面的活动,三分之一的党员提出应该增加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党支部书记指出对于园区企业结构、产品等不了解等。分析原因可以看到:一是园区党工委、组织部门的指导、支持和服务不够,特别是缺乏与党员、员工的有效沟通与了解。二是党组织、党员不仅仅满足于企业内部的学习活动,而是希望融入园区这个大区域中,需要园区搭建信息平台、搭建活动平台、搭建展示平台。三是基层党组织活动缺乏机制和经费保障。
三、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
在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于一体的新型综合产业园区的进程中,立足“关注企业建设、服务企业成长、推动企业发展、引领企业创新”理念,在扎实开展“文明园区、活力园区、和谐园区”建设,着力打造“硬件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园区建设中,园区党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其文化引领、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政治保证的核心作用。园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心、创新与深化,一定要立足贴近园区和企业发展的实际,一定要立足满足党员和员工的需求,全力打造园区党建工作品牌,唱响“两新”组织党建。
(一)加强业主沟通,促进党建共识。进一步加强对非公业主的沟通与宣传,在没有法律规定的现状下,依托业主联谊会等形式,畅通沟通渠道,让业主了解党的工作,促进业主支持党的工作,依靠业主做好党的工作,努力实现“以情感沟通代替法律条文,以强化服务谋求发展共识”,积极争取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正确理解与支持。同时,发挥“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效应,积极依靠工会的覆盖力度来推进党组织覆盖工作,一同开展活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通过商会、妇联、团组织等载体,实现党群共建,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二)强化党组织、党员责任意识。
1、强化党组织的责任意识。明确园区党工委、组织部门、党务工作者等各自职责,深入基层了解党组织、党员、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根据“两新”组织及其党组织的情况差异和个性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
2、建立党员责任区,强化党员的责任意识。在党员“亮身份”的基础上,各基层党组织结合本企业和党员实际,让党员在工作中有责任区域、奉献岗位、任务要求。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激发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广大员工真正感受到身边党员的“与众不同”。
(三)强化服务意识。
1、服务党员主体地位。强化对党员的服务激发党员的主体意识。通过公开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让党员能够拥有和行使党内民主权利的途径,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
2、服务员工群团活动。强化对广大员工的服务工作是凝聚群众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各类文化学习、技能培训、医疗体检、文化娱乐等活动,增强员工对党组织工作的了解,积极吸引园区广大员工一起参与到园区的党的工作来。
3、服务企业发展经济。强化对企业在经营生产中各类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党政联手、齐抓共管,努力为企业发展做好各类服务工作,让党的工作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四)形成工作合力。
1、整合园区资源。要加强组织部门与园区各行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党政协同关心、支持、参与党建工作,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整合企业资源。要加强与园区企业的联系,利用好各企业所拥有的各类人才、设施、场地等的资源,通过园区这个平台加以实现园区资源共享。
(五)搭建各类工作平台。
1、搭建园区内“两新”组织交流、沟通平台。在“两新”组织党组织间开展结对共建、学习联建、活动联做等活动,通过共同开展组织活动、交流学习体会、共享党建工作资源、借鉴党建工作经验等,在“两新”组织党组织之间建立起了互学、互帮、互助的纽带。
2、搭建园区“两新”组织党员教育平台。以园区文化建设为载体,探索符合园区党建特点的党员教育形式,依托建立园区党员服务中心、园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提供各类文化、学习、娱乐的载体,吸引党员、业主、员工进一步融入园区。
3、搭建园区“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平台。依托党建信息化平台,发挥网络短信的功能优势探索党员管理的新方法、传递党组织声音的新途径,实现服务和互动两大功能;通过“支部网站”的建设,打造“两新”组织“红色网络名片”,为企业宣传服务。
4、搭建园区“两新”组织形象展示平台。通过定期组织运动会、联谊会、歌咏会等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增进园区内企业间、员工之间的了解、沟通与合作;通过开展“优秀员工”评比等活动,增强企业、员工对园区的归属感,凝聚人心,服务企业发展。
5、搭建园区“两新”组织企业推广平台。通过完善园区企业展示厅建设,“园区风采”企业宣传画册的制作,发挥团体集聚效应,打造园区企业“大菜单”,提升园区企业整体形象,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推广展示的“大名片”。
课题组成员:邓士萍 施为益 胡
琪
卓迎春 史文霞 张建良 主要执笔人:施为益 卓迎春
第二篇:新时期“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分析
新时期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新时期非公经济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全国非公经济的发展给国家、社会创造了财富,解决了上亿人员的就业,构建了和谐社会的向前发展。要使非公经济组织既符合经济规律的发展又能体现党的领导,在非公经济组织里抓好党建工作是必要的。非公经济组织需同党建工作一同发展,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找准结合点,从而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日益发展壮大,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课题。各级党组织必须注重探索行之有效的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强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面对当前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及文化形势来看非公经济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不难看出,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十分紧迫。
非公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走过了曲折的道路,而党的十六大已明确了它的发展地位和前景。要抓好非公经济,首先,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共自身建设的需要来看,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必须得到全面加强和巩固。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领域,应该得到加强和巩固;从当前的政治斗争形势可以看到,国际国内一些反动势力和邪教组织,与中共执政党争夺群众、争夺阵地,妄
图改变执政党的地位,对此,我们必须在各个领域,包括非公经济组织中尽快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进一步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任务十分紧迫;从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的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迅速发展的非公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坚持党对这些经济和社会组织的领导,才能不断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其次,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有一定现实基础。我国非公经济已经发展壮大到相当可观的程度,非公经济组织要发展,离不开党组织的领导。非公经济组织发展与党建工作之间存在着不少的共同点与结合点。一方面,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非公经济组织存在的目的是健康、快速发展,这与党的经济工作中心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党的建设也需要依托非公经济组织的各种资源来坚实基础。此外,非公经济单位党组织的活动有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只要我们找准切入点,根据非公经济组织发展的内容来推进党建工作,就能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党建目标与效果的统一。
二、正确认识当前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
当前,各级党组织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已经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正在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从非公经济的现状看,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下应该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在非公经济组织里的思想政治工作应先从党的建设工作着手,但是,当前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还存在比较薄弱的环节。一
是思想认识有误区。少数基层党组织对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截止2004年底,绥江全县有个体工商户1672户,从业人员3344人;私营企业95家,从业人员3500人;只有党组织6个,占个体工商户的0.36%,占私营企业的6.3%。都认为非公经济组织单位小,企业开业、息业比较频繁,党员人数少,抓不抓党建工作无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认为过多强调党建工作会影响经营者的积极性,影响经济发展;认为非公经济组织业主支配全部活动,党建工作难以开展等等,造成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处于被动应付的局面。二是党组织设置不到位。一方面非公经济组织大都呈现“多、散、小、杂”的特点,相当一部分处于创办、扩建、兼并、转产或倒闭的运行轨迹,成立党组织的条件不成熟,“有党员无组织和“有组织无党员”的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业主对组建党组织存疑虑心理,对建立党组织持消极态度。此外,非公经济组织的部分员工政治意识淡薄,入党意愿不强,思想上向往的是厂而不是党,为党组织的建立带来了负面影响。三是党组织活动难开展。党组织开展活动无疑需要一定的经费、场地和时间,这与经营者的赢利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抵触,不少业主不愿意为党组织掏腰包,不提供活动场所,不赞成党员占用生产时间开展组织活动,使党组织开展活动的必要条件难于保证。同时,党员职工包括一些党组织负责人认为自己受雇于人,当业主对党组织的活动不合作,一般也不愿意违背业主的个人意志。四是党员管理难实施。由于非公经济党组织设置形式多样化以及党员的高度分散,外来务工党员不能及时接转组织关系,外出务工党员频繁流动,给党员
管理工作带来了不便和困难,致使少数党员游离于组织之外,成为居住地党组织管不到,就业单位找不到,周围群众想不到的党员。以上问题的存在,给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当前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着力实现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由过去传统型向现代型、由经验型向科学型、有被动型向主动型的转变。
首先,提高认识,树立新的政治观念。邓小平早在!"#$年就告诫全党,“在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以后,全党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倾向”。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出发,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抓紧抓好。一是要切实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应将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建立健全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将其列入“三个文明”考核和对相关党员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探索建立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统战、宣传、工商、税务、个协、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加大对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投入。选派一些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同志到非公经济组织担任党建工作的指导员。解决非公经济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使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活动有物质保障,并引导非公业主在
场地、时间等方面给予支持。三是要关心爱护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党员和职工。对秉公执法,公道正直,坚持原则而在企业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党员和职工,要及时同业主交涉,做到解决问题。
其次,要有创新意识,加大力度,努力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组建率。一是要做好对非公经济组织的摸底调查,工作中认真统计,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资料。二是因企制宜,循序渐进,实现全方位组织覆盖。形式上可采取以下模式组建党组织:(1)单独式。对有三名以上正式党员,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原则上都应单独建立党组织。(2)联建式。对党员人数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经济组织,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联合组建党支部。(3)挂靠式。依托个私协会、工商等机构、团体成立党组织或者依托街道社区、行政村社等地域基层党组织对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进行管理。(4)改建式。国有、集体企业经过改革改制变成非公经济组织时,同步改建党的组织。(5)派入式。由上级组织向非公经济组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新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在机制上,建立“谁引进,谁负责”的机制,由非公经济引进单位在开展招商引资的同时,同步考虑组建党组织的问题,真正解决“有单位无组织”的问题。三是选准配强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负责人。对党建工作基础较好,经营者不是党员的单位,实行支部内选;对党建工作比较薄弱,党员人数较少且经营者不是党员的单位,实行上级党组织指派;对改制后经营者是党员,且素质较好的,而且原来就是党组织的负责人的单位,实行经营者兼任。与此同时,为非公经
济组织党组织选配好复合型的党务干部。
第三、改建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一是找准切入点,根据非公经济组织的特点,按照“灵活、小型、多样”的原则,通过强化“党员示范岗”和“党员责任区”建设,开展“双争创、双保障”活动,要求党员做到带头宣传和带头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搞好内外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业主充分理解、支持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岗位练兵”、“质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党员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使党的活动更为党员所欢迎、职工所拥护、业主所理解。二是要紧密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对长期在非公经济组织工作的党员,正常开展“三会一课”,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流动党员可利用各种通讯形式加强联络,组织党员学习,讨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三是按照“十六字”方针,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党员条件,把那些非公经济组织中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为党的纲领和路线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四是完善制度,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指导非公经济党组织建立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党支部职责制度。按照十六大《党章》规定的“七句话”要求,明确党组织的工作职能职责;(2)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对党员组织生活的时间、内容作出规定,并指定党员组织生活考勤制度和生活会内容登记制度。(3)党员教育管理制度。进入非公经济党组织工作的党
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组织关系转入所在非公经济组织的党组织;非公经济组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组织关系应转入街道社区党组织,坚决杜绝“口袋党员”的出现。(4)党费收缴管理制度。非公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必须按时向所在党组织缴纳党费,下级党组织也要按照规定逐级上缴党费,并严格规范党费缴纳手续。(5)党员学习制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党员学习,提高党员素质,使每个共产党员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操作技术、生产工作等业绩都高于群众。
综上所述,各级党组织,不能放弃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要实事求是,把内容和形式统一起来,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这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提高党的执政地位的一大体现,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能够促使非公经济组织的中共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从而带动更多非公经济人士或非公业主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富而不忘本、带动更多的人尽快富起来,为早日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非公经济组织必须与时俱进、求索创新、努力抓好非公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第三篇:“两新”组织党建存在问题及对策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直工委课题组(2006年7月28日)
“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 ,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新课题。近几年来,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两新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切合“两新组织”特点的党建工作规律,加强分类指导,取得了明显的实效,党员队伍结构不断改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不断发挥,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得到加强。至目前止,市直共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48个,50人至99人“两新组织”10家,有党员的10家,100人以上非公企业20家。在“两新组织”党组织班子建设方面,重点抓支部书记的选配,积极做好企业主的思想政治工作,争取支持,提倡中层以上企业骨干或企业主直接担任“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但就总体而言,目前“两新 组织”党的力量比较薄弱,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比较困难。
一、“两新组织”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同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在一些企业主对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心态。一是无为心态。有的认为,只要我守法经营、照章纳税就行了,抓不抓党建无所谓。二是担心心态。“两新组织”产权归私人所有,自负盈亏,业主担心在企业中成立党组织会干扰他的经营。三是观望心态。有的业主对建立党组织存在畏难情绪,瞻前顾后,坐等观望,缺乏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的勇气,很少着手进行实质性的工作。由于这些模糊认识的影响,“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还没有走向正常,工作力度不大,致使党建工作滞后于“两新组织”的发展。
(二)作用发挥效果不够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一个新领域,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政策指导相对滞后,致使一些地方私营企业的党组织责任不明,工作内容难以把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缺乏明晰的思路。有的 党组织开展活动主要是开会念报纸、学文件,开展一些送温暖、外出参观等活动,活动方式和内容与企业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有的党组织与业主的关系难以把握,党组织成员“雇佣”思想严重,担心被解聘不敢大胆开展工作等等。致使党的工作不能很好开展、党组织的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存在有组织无活动,有活动无实效的情况。
(三)党组织关系难理顺,党员教育管理难度较大。目前“两新组织”隶属关系没有理顺,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和依据。特别是工商、个协、街道都是“两新组织”的“婆婆”,都可以管个体、私营企业中的党组织。由于隶属关系不顺畅,出现了一些交叉管、重复管、漏管的现象。此外,由于“两新组织”的情况千差万别,加之私营企业用工自主性大,季节性用工较多,造成从业党员流动比较频繁,队伍不够稳定。所以党员底数难弄清,思想难把握,活动难组织,管理难到位,教育难见效。这些情况从客观上影响了私营企业中党员作用的发挥,不少党员成了不交党费、不参加党的活动、不起作用的“三不”党员。
二、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对策
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提高思想认识入手,从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高度,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切实增强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自觉地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组织要及时掌握重要情况,经常分析研究,实行宏观指导,加强督促检查。具体工作中还必须抓好四个结合。
(一)实现党的政治领导与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相结合。要考虑“两新组织”的特殊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应与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有所不同。首先,要因企制宜建立健全企业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的组织,要积极稳妥,注重质量。坚持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凡有党员3人以上的企业,必须单独建立党组织。党员不足3名的企业,按照“就近、就地”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其次,要讲究方法,把握组织原则。“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工作策略应该是,对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尊重但不放纵,对生产经营行为监督、引导而不干预。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主要是通过建议形式在适当层面予以体现,并通过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加以贯穿。要加强同企业主及职工的思想沟通,逐步建立一种党组织与业主、职工相互协调的促进机制,从而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实现党对这些企业的政治领导。要使企业主从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 作用中深刻认识到办好企业必须依赖党提供的政治保证。第三,要抓好对私营企业主的教育管理。目前,私营企业主思想比较复杂,政治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必须慎重。党建活动必须结合私营企业的实际来开展,要有意识地抓好对私营企业主的教育管理。一是要提高政治素质。通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引导和教育,增强私营企业主对党的认识,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二是要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培训机制,建立私营企业经营管理者培训基地,通过企业家协会、同业商会等社团组织开展研讨活动,促进共同提高。三是要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舆论宣传,组织评比优秀企业家等途径,对优秀经营管理者进行宣传,对有突出贡献的私营企业主,可给予适当的政治荣誉,以提高他们的政治热情。
(二)组织开展党务活动与抓好正常生产经营相结合。鉴于“两新组织”所有权、经营权的特殊性,以及大多数企业内党的工作者偏少甚至“业余”的实际情况,党组织必须以改革、创新的务实精神,围绕实现三个转变,积极探索“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一是转变领导方式。把领导方式转变到以指导、示范、服务为主的轨道上来。要 通过组织信息交流、宣传典型、提供资料等途径,引导企业党组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二是转变工作思路。以搞好党员教育管理为重点,使党员发挥转变观念的带头作用,保护国家利益的监督作用。三是转变活动方式。要少开会,多交流,通过建立党员议事会等形式,采取谈心、家访、通信、函授等办法,生动活泼地开展党内活动,积极参与企业发展、党组织争先创优、员工素质提高等工作。在生产经营任务繁忙之际,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党务活动,避免与工作发生时间冲突。要讲求活动质量,精心准备活动的内容,精心选择活动载体,增强党内活动的思想性、针对性、适宜性和实效性。把党员教育与企业的中心任务、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管理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与开展长期党建活动相结合。“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比较强,必须建立和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实现党员动态跟踪管理。对私营企业党员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党员凭证在所在企业党组织参加党的活动。同时,通过教育,使从业党员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并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起好表率作用,把“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打工”心态转变为支持企业发展、岗位建功立业的思想。
(四)规范管理与建立制度相结合。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制度,保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长期性和连续性。一是要建立健全入党积极分子连续培养考察制度,使教育考察工作不因培养考察对象的单位变动而中断。可以建立积极分子“一卡通”档案,详细记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情况,并随积极分子单位的变动搞好接转,解决在“两新组织”发展党员难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各种党建工作制度。包括组织生活制度、民主测评党员制度、培训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通过落实制度,确保“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长抓不懈。三是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开展党建活动的保障机制。主要是在活动经费、时间、场地、资料等方面给予帮助。作为私营企业党组织的活动经费,私营企业还可参照国有企业有关规定,从管理费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费用,用于私营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
第四篇:两新组织党建
对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如何进一步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已经是摆在我们各级党组织面前的重要课题和任务,也是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为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落实,切实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
由于“两新”组织是我们党建工作的新领地,其发展相对滞后、基础相对薄弱。有的尚未建立党组织,有的建立党组织后其组织作用发挥较弱,部分党员角色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等实际情况,需要我们加强研究分析,找到切实有效的建设发展之策。把“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从实际调查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有:一是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两新”组织的业主大多把精力放在如何占领市场、如何获得经营利益最大化、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等方面的考虑,很少能把精力放到党建工作上来,对是否要建立党支部、如何抓好党建等问题,很少考虑,有的几乎不考虑。用他们的话来说:“赢利是真的、是主要的,其他都是假的、是次要的”。所以,没能把党建放在重要位置、摆在议事日程。这就严重影响了部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正常展开。二是党员流动大,组织意识淡薄。“两新”组织中员工党员都是受雇于业主的劳动者或管理者,随时都有流动的可能,造成长期不能稳定地参加组织生活或很少参加组织生活,同时接受组织教育、参加组织活动的机会也相对偏少,造成部分党员觉悟下降、意识淡薄、组织观念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对党建工作带来不利。三是党员活动少,作用发挥不明显。“两新”组织虽然数量已比较多,但单位规模小,党员人数少。然而由于“两新”组织大多生产经营任务重、工作繁忙、劳动压力大,除了要求党员做好本职工作,很少有时间和机会组织党员开展相关活动,缺乏专门的活动空间和专项资金保障,使党建工作活力不足,在员工中影响力、凝聚力、向心力不强,党的作用难以发挥,从而降低了党组织地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发展进程。
为此,我们必须正视实际、面对问题、加强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增强党建意识。不仅是各级党组织要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两新”组织的业主要提高思想认识和增强党建意识,因为党建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业主的认可和支持。没有业主的认可与支持,党建工作就难以开展。所以做好“两新”组织业主的思想工作是关键,要使“两新”组织的广大业主充分认识到做好党建工作重要性和有益性,认识到党组织建设是凝聚人心、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优化生产关系、增强生产力的重阵地和载体,是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推动单位生产经营和整体发展的重要保证。从思想上纠正以往存在的“重厂建、轻党建,重经济、轻党建”的偏见和观念,真正认识到做好党建工作的有益性和重要性。才能更好地支持和落实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作为发展自身的重大任务来抓紧抓好。二是要进一步发挥好党员和党组织的作用。“两新”组织的党员要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只有不断增强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才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政治核心、精神引领作用。要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管理开展党的活动,深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维护广大员工的合法权益,增强党在“两新”组织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积极带领党员群众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倡导先进文化和优秀精神,着力彰显党的先进性。要不断提高宣传发动能力,积极发挥监督引导的作用;要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发挥凝聚力量的作用;要不断提高组织协调能力,积极发挥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好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充分赢得广大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三是要积极扩大党组织和党工作的覆盖面。对已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都要抓紧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全面实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要积极发展和壮大党员队伍,创新流动党员的管理与服务,要积极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设置党组织,要坚持党群共建,实现党群工作一体化,使党务工作与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并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条件组建党组织,广泛开展党的活动等多种有效形式,扩大党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四是要积极完善“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机制和组织制度。各级党组织要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帮助指导,形成切实有效的“帮带、孵化、联合、共建”机制,确保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带。重点是选优配强“两新”组织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加强对党建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素质,注重落实相关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自觉引导和教育业主全面做好党建工作。五是要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考核评比,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考核范围,明确具体考评办法与内容,对考核中成绩突出的要奖励,对考核中发现的不足与问题要指导纠正。通过考核评比,进一步提高“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水平。
凤鸣街道李家弄村 2012年10月12日
第五篇:两新组织党建
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
组织设置规范化。根据“两新”组织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组建方式,使符合条件的都建立党组织。对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党员人数不足3人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打破条块界限,联合建立党组织;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将党员的组织关系挂靠在乡镇、村及社区的党组织;对规模较大,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向其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在条件成熟时建立党的组织。
阵地建设标准化。凡是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努力做到“十有”,即有规范的学习活动场所,有党组织标识,有党旗,有必要的办公设施,有必要的电教设备,有必要的学习资料,有党建工作制度,有党务公开栏,有“四簿两册一帐”,有党建基础资料。
党员发展优质化。按照 “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认真执行党员发展预审制、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并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优秀员工、生产经营技术骨干、经
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上,确保了党员发展质量。
教育管理制度化。认真贯彻实施党员学习、党员活动、“三会一课”、请示报告、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风廉政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等基本制度,并不断探索创新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用制度建设推动党员长期受教育,使“两新”组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活动载体多样化。结合“两新”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坚持大型与小型相结合、工作与业余相结合、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结合,以小型、业余、分散为主,广泛开展了“为党旗添光彩、为企业做贡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奉献日和各类技术攻关、生产竞赛等活动,做到党组织活动与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实现“企业需要、职工拥护、党员欢迎、业主支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