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容量不足由谁承担责任?
消防容量不足由谁承担责任?
陈龙桥
重庆海外老师事务所律师
2013年10月23日
甲从乙处租赁一处商业用房,合同约定用于经营茶楼、餐饮、足疗业务。租赁房屋所在的整栋房屋为商住综合楼,经消防验收合格,该栋楼大部分业主已经入住和开始经营。
由于租赁房屋为清水房,甲乙双方合同约定由甲自行进行装修及其设计;装修设计方案报经消防部门审批合格后,由甲自行装修;装修完毕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后甲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合同签订后甲即开始装修设计并进行装修,但装修完毕后向消防部门申请消防验收不合格,原因是甲经营所需的用水及下水道容量与本栋楼其他业主和用户的用水及下水道容量之和超出了整栋房屋的用水及下水道容量,不能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
甲认为双方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中约定的租赁房屋用途为经营茶楼、餐饮、足疗业务,但乙提供的租赁房屋不能满足上述用途,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应当对租赁房屋进行相应的整改以满足租赁合同约定的经营业务,同时告知在乙未对房屋用水及下水道进行整改并达到合同约定的经营茶楼、餐饮、足疗业务需要的条件之前,甲将拒绝缴纳房屋租金。
乙则认为整栋房屋已经消防验收合格,甲未能通过消防验收按照合同约定是甲自己的责任,甲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缴纳房屋租金,否则
甲属于违约,甲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由于双方争执不下,乙拒绝缴纳房屋租金,并要求甲赔偿不能按期经营产生的损失。甲遂向律师咨询在该种情形下应该是谁违约?谁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损失?
律师分析:
合同约定了租赁房屋用途,也约定了租赁房屋装修及其设计、消防验收由承租方甲负责,但合同并未约定因整栋房屋用水及下水道容量不足导致消防验收不合格,并进而导致甲不能正常使用租赁房屋,应当由谁承担责任。因此在本案中要分清由谁承担责任,是谁违约还需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事实作进一步的分析。
首先,租赁房屋是经过消防等验收合格可以交付正常使用的房屋。虽然租赁房屋不能满足合同所约定的经营用途,但是租赁房屋的经营用途是由承租人甲选定的,且甲作为经营者对自身的经营需要应当是清楚明确的,而乙作为出租人并不熟悉甲的经营业务,对甲所选择的经营业务的具体要求如所需要的用水及下水道容量等并不清楚,在签订合同时乙也没用提出其具体经营业务对房屋的特殊要求,按照正常人的理解,出租人向承租人交付经验收合格、能够正常使用的房屋应当视为出租人已经履行了合同约定的义务。因此在合同约定不明或者没有约定的情形下,承租人甲应当对出租房屋能否满足其自身的经营需要负有事先审核义务,如果承租人甲怠于履行此义务,应当承担责任。
其次,合同约定租赁房屋的装修及其设计、验收由承租人甲负责,装修设计方案需经消防部门审批合格后才能开始进行装修,但甲并未将装修设计方案报消防部门审批即开始进行装修,导致在装修完毕后向消防部门申报消防验收时不合格。如果甲按照合同约定在装修开始前将装修设计方案报消防部门审批,在装修前即可知道租赁房屋用水及下水道容量不能满足其经营需要,即可以不进行装修活动并解除合同,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整改,如此双方都不会有多大损失。因此承租人甲违反合同约定未将装修设计方案报消防部门审批就进行装修而造成的损失,应当由承租人甲承担。
甲随后委托律师代理,在律师与乙协商未果后,经甲授权向法院起诉,经两级法院审理,均判决属于乙违约,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和赔偿甲的损失。
第二篇:无资质的劳务承包单位工伤事故由谁承担责任
建筑施工单位将工程承包给无相应资质的组织和个人,发生工伤由谁承担赔偿责任?
观点一:由劳务承包人承担。理由为工伤者与发包人并不存在合同关系。
观点二:由发包人承担。理由为发包人明知承包人无相应资质而违法发包,应承担过错责任。(较多人支持此观点,下附相关法律与判例)
观点三: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承担。
法律依据:
《建筑法》第二十六条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八十六条规定,违反规定发包、出租,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 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案例:四川香橼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纠纷案
原告 四川香橼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香橼公司)。
被告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劳动局)。
原审第三人李秋林。
原告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项目发包给无资质的自然人刘期春,第三人为刘期春所招用的建筑工人,在施工中受伤。被告认定原告与第三人间存在劳动关系,第三人受伤属于工伤,原告应予赔偿。原告不服,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原告香橼公司将承包工程的部分项目发包给无建筑装修资质的自然人刘期春,自身存在过错,没有合法的用工资格,所雇用员工发生劳动工伤事故,由于原告与第三人之间存在间接的事实劳动关系,必然由原告公司来承担相应工伤事故责任。原告香橼公司以与第三人李秋林不相识,双方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为由,认为与第三人李秋林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观点实属错误,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市劳动局作出的0551号工伤认定决定的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规、规章条例正确,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维持市劳动局0551号工伤认定决定。
第三篇:无资质的劳务承包单位工伤事故由谁承担责任
建筑施工单位将工程承包给无相应资质的组织和个人,发生工伤由谁承
担赔偿责任?
观点一:由劳务承包人承担。理由为工伤者与发包人并不存在合同关系。
观点二:由发包人承担。理由为发包人明知承包人无相应资质而违法发包,应承担过错责任。(较多人支持此观点,下附相关法律与判例)
观点三:由发包人和承包人共同承担。
法律依据:
《建筑法》第二十六条 承包建筑工程的单位应当持有依法取得的资质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内承揽工程。
禁止建筑施工企业超越本企业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或者以任何形式用其他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八十六条规定,违反规定发包、出租,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承包方、承租方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七条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四条 个人承包经营违反本法规定招用劳动者,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发包的组织与个人承包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规定,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因安全生产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发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接受发包或者分包业务的雇主没有相应资质或者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
偿责任。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案例:四川香橼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与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行政确认纠纷案原告 四川香橼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香橼公司)。
被告 成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以下简称市劳动局)。
原审第三人李秋林。
原告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项目发包给无资质的自然人刘期春,第三人为刘期春所招用的建筑工人,在施工中受伤。被告认定原告与第三人间存在劳动关系,第三人受伤属于工伤,原告应予赔偿。原告不服,提起诉讼。
法院认为:原告香橼公司将承包工程的部分项目发包给无建筑装修资质的自然人刘期春,自身存在过错,没有合法的用工资格,所雇用员工发生劳动工伤事故,由于原告与第三人之间存在间接的事实劳动关系,必然由原告公司来承担相应工伤事故责任。原告香橼公司以与第三人李秋林不相识,双方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为由,认为与第三人李秋林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的观点实属错误,本院不予支持。被告市劳动局作出的0551号工伤认定决定的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法规、规章条例正确,程序合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维持市劳动局0551号工伤认定决定。
第四篇:盗用单位空白合同书签订的合同由谁承担责任
篇一:施工安全合同书(乙方承担全部责任版)安全协议书
甲方: 乙方: 工程项目:
为加强合作意识,明确责任,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目的,让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中.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如下合同:
一、甲方安全责任
1、甲方不得对从事建设活动施工单位提出不符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
2、进场施工作业前对乙方项目负责人进行安全事项交底。
3、监督检查乙方的安全施工作业情况,对违法乱纪现象按甲方单位安全检查考核细则规定进行违规执罚。因乙方严重违规施工作业而影响甲方正常生产时,有权停止其施工作业至整改验收合格为止。
二、乙方安全责任
1、乙方要根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各项安全工作。
2、施工中,乙方因操作不当人为造成的安全事故,由乙方承担全部责任,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3、施工中,如因不可预知或自然灾害发生,乙方负责对现场的紧急救险和处理,保护好现场,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4、乙方要保证定期开展对员工的安全活动及安全检查工作。
5、乙方要做好现场工种的安全防护用具工作。
6、在出现安全隐患时,乙方要及时予以排除。
7、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三、该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签字之日起生效,工程终止后本协议即告终止。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篇二:单位负责人私刻公章签订合同的责任承担 单位负责人私刻公章签订合同的责任承担
a公司的负责人b私刻公章与与债权人c签订借款合同,c根据b的要求将借款汇入b个人开立的账户,后b将借款用于自己另外投资的公司人员工资发放、偿还借款等。后b因伪造印章罪等被法院判处刑罚,在此情况下a公司是否应当承担对c的还款责任呢?
首先,就法院是否应当受理c与a公司之间的借款纠纷,有不同意见。有观点认为,在b涉及犯罪的情况下,本案不属于经济纠纷,不属于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我们认为,前述观点值得商榷。在本案中,b伪造印章显然与b以a公司的名义向c借款不是同一法律关系,b伪造印章侵犯的a公司正常活动声誉,并构成对社会公共声誉的侵犯。而c与a公司之间的借款纠纷,属于民事纠纷,a公司是否承担还款责任应在查明合同是否有效、双方过错程度等事实基础上作出,法院不应驳回起诉。如果驳回起诉,c的权益如何保障?
即使c可以通过刑事附带民事途径就损失提起民事诉讼,但是刑事附带民事中的民事诉讼请求本身也可以单独提出。况且在本案中b伪造印章只是与本案有牵连,但与本案并不是同一法律关系,而且b的刑事犯罪行为已经被依法判决,在此情况下再驳回c的民事诉讼请求显然没有依据。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由此可见,表见代理的实质是代理人没有代理权,只不过相对人有理由相信代理人有代理权而已。而在本案中,b作为a公司负责人是有代理权的,根据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另外,在表见代理中,相对人应为善意且无过失,而在本案中,c作为出借人明知借款人为a公司,却将借款汇入b的个人账户,难言没有过世。而且b通过犯罪手段(伪造印章)以a公司名义签订借款合同的目的是为了从c处骗取款项供自己使用,b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在此情况下,b以a公司的名义与c签订借款合同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无效。因此本案不适用表见代理的有关规定。此外,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在本案中,作为合同一方的b公司在借款合同上的所盖印章并非其真实印章,也即签订借款合同并非b公司的真实意思表示,在此情况下,对b公司而言,应为借款合同没有成立,对b公司也谈不上法律约束力可言。当然,b作为a公司的负责人是有权代表a公司的,其在借款合同上的签字应视为a公司的签字,对a公司应有法律约束力。但是由于b的行为目的是为了为自己谋取利益,属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合同应为无效。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的规定,“行为人盗窃、盗用单位的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私刻单位的公章签订经济合同,骗取财物归个人占有、使用、处分或者进行其他犯罪活动构成犯罪的,单位对行为人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前述规定,判断a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应当审查a公司是否有明显过错以及该明显过错与c的损失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涉及经济犯罪嫌疑的民商事纠纷案件的调研报告”中提出,在私刻公章的情况下,由于被私刻公章的单位对私刻的行为并不知情,私刻公章的犯罪行为与单位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性。且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结果与单位之间也不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因此,一般情况下,单位不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但是,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如果单位对行为人持有私自刻制的本单位名称的印单并使用印章进行经济犯罪活动的事实已经明知,但因出于对本单位声誉、效益或其他方面的考虑,对行为人私刻公章进行犯罪活动不采取任何司法救济措施予以制止,对行为人持有公章并实施犯罪持放任态度,致使行为人再次使用私刻公章实施经济犯罪活动,并给善意第三人造成经济损失,此时,被私刻公章的单位在主观上已明显存在过错。在这种情况下,给善意第三人造成的损失,首先应由行为人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被私刻公章的单位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其实,河南高院的意见大大缩小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单位承担责任的范围,在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中,单位承担责任并非仅限于明知而不制止,在单位存在任何明显过错并且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有因果关系的情形下,单位都应承担责任。
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兴业银行广州分行与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中,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行为人私刻单位公章或者擅自使用单位公章、业务介绍信、盖有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以签订经济合同的方法进行的犯罪行为,单位有明显过错,且该过错行为与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单位对该过错行为所造成的损失,依法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用人失察、对其高级管理人员监管不力,属于单位具有明显过错的具体表现。
我们认为,a公司聘任b为其负责人,以致b以a公司名义签订借款合同,给相对人造成损失,属于a公司用人失察、对其高级管理人员监管不力,也是a公司有明显过错的表现,因此a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篇三:签订合同应注意的法律责任 签订合同应注意的法律责任
一〃合同的形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有 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它形式。1〃书面形式
(1)〃概念: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 所载内容的形式。
(2)〃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3)〃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2〃口头形式 3〃其它形式 二〃合同的内容
第十二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品质;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三〃合同订立的方式
(一)〃要约
(1)〃概念: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 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a〃内容具体确定;
b〃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2)〃要约生效,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二)〃承诺
(1)〃概念: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2)〃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 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3)〃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
(4)〃承诺的内容应当与要约的内容一致。受要约人对要约的 内容作出实质性变更的,为新要约。有关合同标的、数量、质 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履行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和 解决争议方法等的变更,是对要约内容的实质性变更。(三)〃合同的成立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 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2〃 当事人采用信件、数据电文等形式订立合同的,可以在合 同成立之前要求签订确认书。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3〃 承诺生效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采用资料电文形式订立合同的,收件人的主营业地为合同成立 的地点;没有主营业地的,其经常居住地为合同成立的地点。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4〃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 盖章的地点为合同成立的地点。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 同,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 受的,该合同成立。
6〃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在签字或者盖章之前,当事人 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该合同成立。四〃合同的无效、撤销、变更
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3、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 者撤销:
(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帄的。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 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 或者撤销。
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4、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
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 的责任。
当事人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因此取得的 财产收归国家所有或者返还集体、第三人。
五、合同的风险防范 1〃订立合同前应尽可能了解对方当事人的有关信息
(1)〃订立合同前应尽量的通过业务人员对对方的法律地位、经营
范围、资信状况以及近期的经营业绩、商业信誉进行必要的考察,可以向对方当事人所在地的工商部门进行查询,并且可以通过对方同行业或相关企业进行了解或委托律师作尽职 调查。
(2)〃与企业的内部机构签订合同应谨慎
企业中未经授权的科室、车间等内部部门,或者是未正 式取得营业执照和已经被注销、撤销的企业本身都不具备对 外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除非其事先得到法人授权、事后得 到法人追认或事后取得了法人资格,否则其签订的合同是无 效的。上述不具备合同主体资格的部门有时具备一定的履行 能力,就使一些企业认为,只要能履行合同义务,有没有主 体资格都无所谓。一旦对方发生履行不能的状况时,如果其 主管单位不承认合同效力,企业就要受损。2〃对代理人签订合同应对其代理权进行了解。
(1)〃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应 注意了解对方的授权情况,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所开立 介绍信的真实性,对非法定代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如副董事 长、副总经理等,应了解其是否具有代表权。除非是法定代表 人签字,为慎重起见,其它人员签字的一定要加盖公章或合同 专用章。
(2)〃代理事务完成后,要及时收回授权,免使被授权人滥用权力。企业总是要授权一些人代表自己对外签订合同,但往往未明确 授权的范围和期限,对离职人员的授权凭证如盖有企业公章的 空白合同书、介绍信等未及时收回,也未告知交易伙伴本企业 人员的变动情况,导致一些已经丧失授权的人员仍然冒用原单 位的名义与他人签订合同。而交易对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 于在长期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信赖关系,仍然会相信其具有授 权,最终由授权单位承担责任。
3〃合同订立应采取书面形式并使用比较标准的合同模板或采用自 己一方提供的范本。
(1)〃我国《合同法》虽然允许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 它形式,但因为非书面形式在发生纠纷时不好确定责任,为 避免被人利用进行欺诈,订立合同应尽量采用书面形式。同 时订立合同时应尽量参照合同范本,并结合具体情况订立。内容应尽量详尽、明确。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布有标准 的合同模板可以进行参照。如与外地企业签订的合同,使用 传真方式签订后,应尽量用特快专递形式取得合同的原件。金额比较大的合同最好请律师把关。(2)〃口头变更合同后应用书面形式确认
据合同实际履行情况及市场的波动变化,对原合同的标的、数量、价格、履行期限等内容进行变更是一种普遍现象。一 些企业在订立合同时比较注意采用书面形式,而在对合同进 行变更时却常以口头协议来代替书面协议。如果对方缺少诚 信意识,在合同履行后不承认变更内容,企业在诉讼中便无 据可依。
4〃买受人收货时应尽量要求其在送货单上盖章。
出卖人对于合同交货部分的权利义务可以在合同中作以 下约定:“出卖人收货时,须在送货单上加盖公章,或盖收 货专用章,或由于下列人员之一签收亦视买受人签收,各人 预留签名如下:[ ]。重新委任签收人,须提交留有其签 名的收货授权书。” 5〃对恶意履行的防范。
对合同进行恶意履行的情况非常复杂,但在订立合同时如能 进行积极的事前防范将极大的减少合同风险。如发现对方当 事人的资信有所怀疑,应尽可能要求对方提供担保。另外在 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应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并保留相关 证据。积极行使诉权通过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权利,以免因 超过诉讼时效而蒙受损失。6〃签订还款协议注意事项:
在协议中已应当写明对方承认的欠款数额;还款的具体时 间;回避双方还有争议的其它事项;约定如果首次还款期满 仍不依约还款,则视为全部到期;约定如果对方不依约付款,则由我方所在地法院管辖;协议还应加盖欠款单位的公章。
第五篇:【推荐下载】房屋逾期登记违约行为应该怎么认定,应该由谁承担责任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推荐下载】房屋逾期登记违约行为应该怎么认定,应该由谁承担责任
房屋产权转移的唯一标志就是办理产权转移登记。在实务中,由于购房者缺乏相关法律常识,不能正确认识办理转移登记的法律效力。因此,很多纠纷就由此产生。本文就相关房产登记问题做相应分析。办理房产登记是谁的义务
房屋登记是指房屋登记机构依法将房屋权利和其他应当记载的事项在房屋登记簿上予以记载的行为。
房屋所有权登记分为初始登记、移转登记、变更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发生买卖、赠与、互换、继承、受遗赠等情形之一,当事人应当在有关法律文件生效或者事实发生后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申请移转登记之前必须完成初始登记,初始登记是移转登记之前提。根据《房屋登记办法》,商品房申请初始登记的,申请人(即出卖人)应当提供下列材料:(1)登记申请书;(2)申请人身份证明;(3)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4)建设工程符合规划的证明;(5)房屋已竣工的证明;(6)房屋测绘报告;(7)其他必要材料。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商品房申请移转登记的,申请人(即买受人)应当提供下列材料:(1)登记申请书;(2)申请人身份证明;(3)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房地产权证书;(4)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5)其他必要材料。
移转登记中的所指的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房地产权证书实质是初始登记完成后,登记机关向出卖人颁发的初始权利凭证。据此看出,移转登记的申请人是买受人,但出卖人必须完成初始登记,并且提供初始登记凭证、提供必要协助。若出卖人初始登记逾期,必将造成移转登记逾期,故某些商品房买卖合同对出卖人初始登记逾期行为设定了违约条款,一旦初始登记逾期,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初始登记完成后,买受人即可办理移转登记。遵循意思自治原则,商品房买卖合同也可以约定“出卖人在房屋交付后一定期限内代为办理移转登记手续”,尤其是出卖人为买受人按揭贷款提供阶段性保证时,买卖合同一律如此约定,此时出卖人以委托代理人身份代为办理移转登记,移转登记办结后向买受人交付商品房产权证,买受人事先需要签署委托书,提供相关材料,缴纳相关税费。房产逾期登记违约行为如何确定
《商品房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18条规定:“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房屋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1)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的期限;(2)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自房屋交付使用之日起90日;(3)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已竣工房屋的,自合同订立之日起90日。”移转登记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请打赏支持我们!不胜感激!
期限首先适用当事人约定,无约定的则适用法定期限。实践中,出卖人拟定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通常约定“房屋交付后两年内办理移转登记手续”,以降低承担违约责任的可能性。
逾期登记中的“期”既是出卖人履行义务的终期,也是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的始期。办理移转登记方式分为买受人直接办理和出卖人代为办理,“期”的确定方式相应不同。买受人直接办理的,出卖人在“期”届满前完成初始登记,且告知买受人初始登记已经办理,否则即构成逾期;出卖人代为办理的,则需要在“期”届满前完成初始登记、移转登记,并且向买受人交付产权证,否则即构成逾期。比较可知,出卖人代为办理时的义务较重,应当在“期”满前完成办理移转登记所需的全部工作。逾期时间难以确定,一般的消费者如果不注意,在自己的权益被侵犯时,仍然不能及时维权,这是对自己权益的威胁,购房者可以邀请房产律师协助自己,最大限度地为自己减少损失,维护权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的规定,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或者损失数额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已付购房款总额,参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计收逾期贷款利息的标准计算。小编为您整理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帮助您了解关于房屋逾期登记违约行为应该怎么认定,应该由谁承担责任的法律知识,欢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