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卫计委发布,2018年十大工作重点!
国家卫计委发布,2018年十大工作重点!
2018卫生计生十大重点: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月4日,2018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深化医改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两孩政策稳步实施,为我国人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要求广大干部职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医改成果,着力提升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立覆盖全体城乡居民的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新年伊始,刘延东副总理考察调研国家卫生计生委,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计生事业实现的历史性变革,希望卫生计生工作者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持之以恒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会议认真学习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和刘延东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总结2017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和5年来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工作。
1、2018卫生计生十大方面重点工作
会议强调,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融会贯通、长期坚持;把握好“稳”和“进”的辩证关系;统筹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部署的深化医改举措和十九大确定的新的医改任务;把医疗卫生质量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做好10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分级诊疗取得更大进展,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改革成果,进一步健全医保体系,深化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综合监管制度。二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把更多的人才技术、财力物力、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做好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三是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扎实做好重大传染病和慢性病防治工作。
四是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安全水平。启动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3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五是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机制,开展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攻坚行动。
六是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进一步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
七是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促进“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医养结合等领域。
八是积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打造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链条。
九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薪酬制度、职称等改革,落实医学科研、休息休假等政策,创新人才评价机制,严打涉医违法犯罪,营造尊医重卫良好氛围。开展首届“中国医师节”活动。十是统筹提高卫生计生治理能力。推进法治建设、宣传引导、国际合作等工作。
2、医疗卫生十大趋势
会议强调,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聚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切实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全面提升卫生计生治理能力,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创造性,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民生改善。趋势一:分级诊疗推行加快国办发〔2015〕70号《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保障机制逐步健全,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层级优化、职责明晰、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医疗服务体系基本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并制定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考核评价标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时间紧任务重,分级诊疗推行必然加快。趋势二:切断“以药补医”医生名义待遇提高“以药补医”有两层含义,“以药补医院”和“以药补医生”,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和机制。“以药补医院”,医院收入依赖于药品加成,体现在医院账面,2017年全面推行了药品零加成,完全切断了医院靠药品获得利润的动力。“以药补医生”,医生收入依赖于开出的药品提成,而是药厂和经销商所支付的回扣,是“体外循环”,医生的价值通过回扣得到了社会补偿,并不体现在医院账面上。随着两票制、集中招标、严打等各种行政和法律组合拳监管和惩罚力度加大,医生的灰色收入必然大幅度降低,推动医生名义待遇提高。趋势三:强基层家庭签约虹吸病人家庭医生是指对服务对象实行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和个性化医疗保健服务和照顾的新型医生;家庭医生作为“看门人”,随着防病观念的日益提高,家庭医生必然逐步被人们认可。2016年,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形成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可以预测,家庭医生从签约开始,逐步深入进入家庭提供实质的服务,服务能力和内涵提高,会通过医保等政策支持,得到高速发展,会虹吸大量的病人,对医疗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趋势四: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到改善1月4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要求利用3年时间,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通知》要求,自2018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随着启动实施新一轮改善医疗服务3年行动计划,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MDT)、医联体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通知》还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相信2018医疗服务质量必然狠抓。趋势五:社会办医速度加快《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在鼓励社会办医方面,草案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卫生机构。同时仅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作出符合布局规划的要求,禁止政府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与社会资本合作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趋势六:薪酬制度改革出台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与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相衔接,人社部发〔2017〕10号《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发布,旨在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完善正常调整机制,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进行分配,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逐步实现公立医院收入分配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增强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试点一年到期,薪酬制度改革指导文件必然出炉。趋势七:职称改革更加务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77号),随着职称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改变以往片面强调论文、论著等不科学、不合理、不全面的现象,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综合评价专业技术人才的品德、能力和业绩。在坚持把品德放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首位,重点考察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的同时,立足于“干什么、评什么”,更加注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创造性的考察,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注重对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绩效、创新成果的考核。趋势八:休息休假制度得到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医务人员长期加班加点,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休假,有望得到落实,在医务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不能落实的情况下,执行节假日补贴有望出笼。趋势九:“互联网+”医疗智慧医院建设加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部署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互联网+”时代的建设及其特点、医疗信息平台建设与发展、医院运行管理系统(HRP)建设、移动医护系统的建设、远程医疗、APP与微信时代的掌上医院建设、智能生物传感与可穿戴设备、“互联网+”云医院、“互联网+”时代的医院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居民健康卡建设、医学大数据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建设步伐加快。趋势十:严打涉医违法犯罪国卫医发〔2016〕34号《关于印发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中央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提出明确要求。2017年的打击医闹的处理,向社会传达了重要的信息。相信通过首届“中国医师节”活动,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氛围会逐步形成。
第二篇:学习国家卫计委制定
学习国家卫计委制定“九不准”规定心得体会
在医院领导的带领下,我认真学习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通过学习,我深刻地领悟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一句话的深刻含义,体会到做为一名医务人员身上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医务人员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医务人员要肩负着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要做到让病人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因此,作为一名基层医务人员,我是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但我也感觉到我的神圣使命。“九不准”规定为我今后医疗工作的开展指明了道路,避免了我在医疗工作中出现错误。正像医生职业道德所言:“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我一定会遵守“九不准”的规定,做一名合格的医务人员。
签名:
第三篇:县卫计委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重点
县卫计委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重点
县卫计委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工作重点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大力推动以医共体试点工作为核心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方案。
先后制定了《xx县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医共体工作章程、城乡居民新型合作医疗按人头付费总额预算方案、合作医疗基金审核与结算流程、双向转诊管理规定等配套文件,为顺当推动医共体试点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组建两个县域医共体。
在互尊意愿、双向选择的基础上,分别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两个县级公立医院为牵头医院,成立了两个医共体。县人民医院与x个乡镇卫生院、xx个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建立医共体,覆盖辖区参合居民约xx万人,县中医院与x个乡镇卫生院、x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xx个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建立医共体,覆盖辖区参合居民约xx万人。三是建立联合审核中心。
在县合管中心成立联合审核中心,建立x个医共体基金管理账册。由县医院、中医院医共体各选派审核人员,与县合管中心审核股工作人员一起,三方联合对全县合作医疗补偿资料进行审核。四是做实对口帮扶,深化医共体合作关系。
医共体牵头医院分别组建x支对口帮扶队伍,依据各基层医疗机构现实基础和合作需求,有针对性制定了帮扶和合作安排。其中县医院与xx镇中心卫生院建立半紧密型医共体,选派专人帮助管理医疗业务,常日制派驻内科、外科、妇产科专家坐诊,全面提升该院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并重点加强誓节镇中心卫生院儿科和妇产科建设、xx镇中心卫生院普外科建设、xx乡卫生院骨科建设、xx乡卫生院的心脑血管慢性病防治示范区建设。县中医院全面托管xx乡卫生院基本医疗业务,医护人员主要由县中医院派驻人员和原卫生院部分医护人员组成。原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组建公共卫生服务部,主要负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与xx镇中心卫生院合作共建xxx医疗急救点,纳入x市xxx急救中心统一调度,覆盖xx、杨滩两个乡镇约x万人口的急诊急救任务;同时重点帮扶xx镇中心卫生院骨科和消化内科建设、xx和xx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性病防治和中医药特色康复科建设。五是建立双向转诊制度,推动分级诊疗。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据自身诊疗实力,遴选xx+N种常见病、多发病病种清单。县级医院遴选xxx+N病种清单,尽力收治,不轻易上转。县级医院与域外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确需转诊病人尽量转往合作医院。对按程序转诊病人住院,新农合补偿比例提高x%。县医院、县中医院均建立双向转诊办公室,由专人负责登记、协调转诊服务,初步建立双向转诊激励机制。
六是全面推开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在xxxx年签约服务试点基础上,xxxx年,全县xxx个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全面推开乡村医生签约服务。每个村卫生室至少签约xxx名服务对象,以xx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为主,每名签约对象的签约医生由x名县级医院医师+x名乡镇卫生院医师+x名乡村医生组成,县级医院医师每年至少服务x次以上。将健康一体机运用纳入签约服务内容。七是接着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服务实力建设。
县医院医技中心建设进展顺当。中医院于x月底完成整体搬迁,现已于新址正式开展诊疗工作。邱村等x个中心卫生院创建二级综合医院工程正式启动。在全县全面开展了创建群众满足示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全面提高医疗服务实力。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发展建设投入机制和基层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建立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建设投入机制。
县政府出台《xx县公立医疗卫朝气构发展建设投入暂行方法》,对县级公立医院、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学科建设为内容进行定向补助。明确公立医疗卫朝气构基本建设投入由县政府统筹解决,医疗设备购置维护投入费用列入财政预算。为促进公立医疗卫朝气构持续健康发展,提高服务实力供应财力保障,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有效解决了现行人事管理制度与医疗卫生工作实际不适应的问题。
出台了《xx县基层医疗卫朝气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切实理顺基层医疗卫朝气构人员管理体制,工作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基层医疗卫朝气构编制实行动态调整。同时建立符合卫生工作特点的人事聘请制度。简化基层医疗卫朝气构聘请工作程序,由县卫计委负责组织实施。对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干脆进行面试考核,并按规定程序办理聘用手续,报县编办、人社局、财政局备案。聘请时间和聘请次数依据实际需求确定。为激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在基层医疗卫朝气构服务,《方案》明确提出,基层医疗卫朝气构专业技术人员在取得中级及以上任职资格后予以干脆聘任,不受职数限制。主动稳妥探究医保管理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推动支付方式改革,结合医共体试点,建立完善按人头预算支付机制。
进一步提高大病保险水平,接着推动总额预算管理和按病种付费工作。二是切实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有效限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坚决杜绝套取和骗取基金行为。
三是进一步合理调整报销补偿方法,引导参合群众合理就医,提高保障水平,特殊是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
(二)切实做好安排生育工作
稳妥有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开展政策解读,加强宣扬引导,强化风险防控,做好信访维稳。深化推动生育服务证制度改革,全力做好便民服务。
健全计生基础工作机制。主动推动人口基础信息的互通共享,整合各部门的信息,提高人口基础信息质量,完善安排生育村为主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计生协会作用。坚持三个不变和一票推翻,完善安排生育目标管理考评责任制。
建立完善流淌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主动推动流淌人口安排生育、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流淌人口免费服务全覆盖。广泛开展关怀关爱活动,关切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及其留守配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维护流淌人口的合法权益。
提升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实力。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危重孕产妇救治与新生儿救治实力和网络建设,确保母婴平安。推广妇科、儿科相宜技术,落实安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加强再生育询问服务和技术指导,完善避孕药具管理。接着实施妇幼健康重大专项工程。做好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整合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预防接种、安排生育等服务内容。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加强诞生缺陷综合防治,优化人口结构,提高诞生人口素养。
促进安排生育家庭发展。完善安排生育家庭嘉奖和扶助政策。深化实施安排生育家庭嘉奖扶助制度、特殊扶助和节育嘉奖制度,加大对安排生育特别家庭扶助关怀力度。全面开展创建华蜜家庭活动,大力发展人口基金,深化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三)切实抓好民生工作
努力提高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县参合居民为xx.x万人,参合率为xxx.x%。x-x月,共计补偿住院医药费用xxxx.x万元,住院费用实际补偿比xx.xx%。开展大病补偿xxxx人次,补偿xxx.x万元。
切实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上半年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率、x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x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达xx%、xx%、xx%以上;共开展免费婚检xxxx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xx%;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xxxx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xx%;开展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接种xxxxx针次,累计接种率xx.x
%,完成全年任务的xx%,运用资金xx.xx万元。
大力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截止x月底,全县共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xxxxxx人份,建档率为xx
%;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xxx%,建卡率达xxx%;xx岁以上老年人规范管理xxxxx人,管理率为xxx%;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xxxxx人,管理率为xx%;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xxxxx人,管理率为xxx%;重性精神病患者共xxxx人,规范管理率达xxx%;传染病疫情报告xxxx件,报告刚好率xxx%。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支配
(一)进一步深化医改。
抓紧落实实施《xx县基层医疗卫朝气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根据新的管理规定,为基层医疗卫朝气构补充急需的人力资源。进一步推动医共体试点工作,切实抓好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完善对口帮扶,提高县、乡两级服务实力。进一步推动医保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和总额预算管理等付费方式改革。加强医疗卫朝气构服务和运行质量监管,努力降低药品、耗材占比,降低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二)接着做好安排生育。
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流淌人口均等化服务,严格计生执法工作,切实落实计生利益导向政策,整合基层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资源,切实提高计生技术服务实力。有效限制剖宫产率,切实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三)加强公共卫生工作。
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卫生应急工作,提高紧急医学救援实力、突发事务现场处置实力,做好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做好艾滋病、结核病、疟疾等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工作,巩固血防传播阻断工作成果,加强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大力推动依法行政,规范行政审批。做好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四)全面提高卫生计生服务质量。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转变工作观念,变更工作方法,改进服务模式,注意服务过程,全面提高卫生、计生服务的群众满足度。推动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工作,加强相宜新技术规范化培训,大力推动中医药服务实力建设,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第四篇:国家卫计委发布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国家卫计委发布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 第12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已于2017年2月3日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17年4月1日起施行。主任 李斌2017年2月21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修改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根据国务院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改革部署和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工作要求,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原卫生部令第35号)作如下修改:
一、将该实施细则中的“卫生部”统一修改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卫生行政部门”统一修改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二、将第三条第二项修改为:“妇幼保健院、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增加一项,作为第十三项:“
(十三)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第十三项改为第十四项。
三、第十一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的设置审批权限另行规定”。
四、删除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并将第二款修改为:“有前款第(二)、(三)、(四)、(五)项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五、将第十八条修改为:“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经相关审批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六、将第三十八条修改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采用电子证照等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机构实行全程管理和动态监管。有关管理办法另行制定”。本决定自2017年 4月1日起施行。同时,随决定发布的还有国家卫计委解读:《关于修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决定》(国家卫生计生委令第12号)解读
一、为什么要修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1994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49号)的具体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对医疗机构的设置审批、登记校验、命名规则、执业规范、监督管理和行政处罚等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是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医疗机构监督管理职责的重要抓手,是依法举办医疗机构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范执业的重要依据,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医疗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简称“放管服”)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持续发力,有效地促进医疗服务供给,更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需求,激发了社会力量参与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新的背景下,《实施细则》中的有关医疗机构类别、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人条件、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审查、医疗机构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条款需要做进一步调整,积极适应改革发展需要。
二、《实施细则》增加了那些医疗机构类别?为深化医疗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委自2016年起先后印发了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类别医疗机构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着力拓宽社会力量办医渠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据此,《实施细则》第三条增加了一项,即增加“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医学影像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医疗机构类别。此外,根据《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13﹞44号),市级和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原则予以合并,组建成立市级、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据此,《实施细则》第三条第二项增加“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三、《实施细则》如何优化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人条件?《实施细则》删除了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的内容。修改后,《实施细则》关于医疗机构设置申请人的条件,将重点围绕医疗质量和安全,注重审查申办者的办医条件和资质,有利于充分发挥医师专业技术优势,调动医师自主创业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民间投资、加快社会办医发展;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推动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更好的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医疗需求。
四、《实施细则》在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审查方面作出怎样的调整?《实施细则》原第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必须经设置审批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由于医疗机构的建筑设计涉及规划、住建、环保、消防、卫生计生等多个部门。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各部门应当各负其责,推动并联审批,不互设审批前置条件。因此,《实施细则》第十八条修改为:“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经相关审批机关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五、《实施细则》为何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推行电子证照制度?实施电子证照制度,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卫生计生领域“放管服”改革的重要举措,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服务效率和透明度,进一步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具有重要意义。前期,我委已在京津冀地区开展了医疗机构、医师、护士电子证照试点,探索改进登记注册模式,简化审批流程,推动构建全过程、动态化、高效能的管理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委将在全国建立电子证照制度,推动电子证照工作。据此,《实施细则》第三十八条修改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采用电子证照等信息化手段对医疗机构实行全程管理和动态监管。有关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篇:国家卫计委“三定”方案出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国家卫计委“三定”方案出台
作者:
来源:《中国信息界·e医疗》2013年第07期
6月18日,国家卫计委网站发文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由国务院批准,予以印发。目前,国家卫计委主要职责已确定,司局设置完成,机关人员到位,各项工作紧张有序有效开展,这也意味着自今年3月国家卫计委挂牌以来即已开始的“三定”工作暂告一段落。
本轮“三定”中,国家卫计委机关行政编制为545名(含两委人员编制10名、援派机动编制4名、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编制29名)。其中:主任1名、副主任4名,其中1名副主任兼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为加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统筹协调,增设1名副主任兼任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司局领导职数78名。总体来说,编制人数较改革前有所减少。
根据“三定”方案,国家卫计委的主要职能调整为18项。其中按照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要求,国家卫计委取消了5项职责,下放了5项职责。取消的职责包括,按照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要求,减少对所属医疗机构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落实医疗机构法人自主权等。下放的职责包括,将港、澳、台投资者在内地设置独资医院审批职责下放省级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等。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认为,取消、下放的职能透出的信号是,卫计委将“抓大放小”,今后将更侧重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的宏观战略性工作,而对微观的层面进行放权。
在机构设置方面,对两部门综合司局进行合并,对职责相近的司局整合,主体业务司局原则不动。依据整合和加强的职责增设了部分机构。比如,设立体制改革司,承担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工作,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设立规划与信息司,加强卫生计生资源优化配置和信息化建设。(据新华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