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清理社区干部“走读”现象的实施细则
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社区办事处 关于治理社区干部“走读”现象的
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治理社区办干部“走读”现象,进一步规范社区办干部从政行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根据省委组织部《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市委《关于进一步强化“创星晋位”管理、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治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暂行办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本细则中的“走读”现象主要指工作日内社区办干部上班时间无特殊情况不按时到岗或擅自脱岗,下班时间没有社区办领导干部带班值夜;节假日、双休日期间,没有社区办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值夜的现象。
第三条 治理社区办干部“走读”现象,应坚持思想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组织处理与纪律处分相结合,日常检查与集中治理相结合,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责任追究与完善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本细则适用于社区办机关干部职工。
第二章 管理办法 第五条 严格实行夜间和节假日、双休日值班制度。工作日内,社区办每天要安排领导班子成员带班在社区办值班值夜;双休日、节假日应至少安排一名领导成员带班在机关值班、值夜,社区办干部值守人员2-3名。值班期间应做好值班登记,值班电话手机应保持24小时畅通。值班应于森林防火、防汛抗旱、信访维稳工作相结合,做好值班安排,每月末在政务公开栏公布下月值班安排表,方便党员群众和上级党委监督。
第六条 严格实行请销假制度。在社区办外居住的干部,除特殊情况外工作日内不得离开社区办,如需离开应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因公外出的办结公务后,应及时返回工作岗位。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办主任在工作日内一般不得同时离开社区办,如特殊情况需同时外出的,要妥善安排好工作,并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
第七条 严格实行考勤考核制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签到方式,加强考勤考核。社区办干部工作日内必须按时到岗,不得迟到、早退、擅离职守。建立社区办干部去向公示牌,接受干部群众和上级党委监督。
第八条 严格执行公务用车制度,保障值班、值夜用车。第九条 积极推行“四夜”工作法。即开展“夜学”,弥补平时忙于业务,无暇学习的短板;开展“夜访”,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利用晚上住社区办值班时间,深入农村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解决村民的困难问题;开展“夜议”,领导班子利用晚上召开例会,研究工作、分析民情、剖析问题,议定措施;开展“夜谈”,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干部和其他干部之间利用晚上开展谈心活动,解难释惑,沟通思想,增进团结。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十条 加大对社区办干部“走读”行为惩处问责力度,发现“走读”行为1次的,进行批评教育;发现“走读”行为2次的,进行诫勉谈话并点名通报;发现“走读”行为3次的审报党工委、纪工委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十一条 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办主任为本机关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和纪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第十二条 积极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基本生活设施,妥善解决社区办干部的餐饮、住宿、取暖、用水、用电、用车等问题。落实社区办干部带薪年休假制度,建立夜间值班补休制度,每年组织社区办干部体检1次,适当提高社区办干部待遇。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本细则由社区党委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浅议乡镇干部“走读”现象
刍议乡镇干部“走读”现象
一、乡镇干部“走读”的现状
乡镇干部“走读”问题,已成为当前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之一。“走读”,就是说一些乡镇干部、特别是乡镇领导干部,白天在乡镇工作,晚上回城区家中住宿。乡镇干部“走读”,使干部在乡镇工作时间短,进村入户接触群众少,群众遇到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解决,直接影响乡镇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及时妥善处置,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造成乡镇干部“走读”的原因
(一)走读的主观原因
从主观原因上看一是思想松懈。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造成思想滑坡,艰苦奋斗精神不强。部分干部耐不住乡镇的清苦寂寞,吃不惯乡镇的粗茶淡饭。二是自律监督不严。对于走读现象,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律意识很淡薄。三是责任感不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观念弱化、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四是制度建设不力。从住勤制度来看,乡镇普遍都制订了住勤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没有进行严格监督。
(二)走读的客观原因
1、农村工作形式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乡镇政府职能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也间接造成走读现象的发生。
2、工作交流的频繁化。由于实现异地交流过于频繁,很多乡镇的党政班子成员基本上都是外地或其它乡镇人员,加大了“走读”的可能性。
3、便利的交通。交通的便捷为干部“走读”创造了条件,通信条件的改善,给处理事务带来方便。现在多数乡镇政府只有一到两台工作用车,可这些车很少用在公务上,大多数是供乡镇领导“走读”专用。乡镇一般干部虽然没有专车.但照样可以包车.或“打的”回去。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更是给“走读”公务员处理事务带来了方便。
4、城乡差距。自古以来,城乡差距就非常明显,人们都城镇生活都有着无限的向往。无论是乡镇公务员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他们都希望将自己的家安在城镇,让自己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城镇的城乡差距明显成为造成干部“走读”的重要原因。
5、家庭原因。家庭的原因,父母年老和孩子年幼晚上需要人照看也造成一些“走读”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干部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不少干部把家安在城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为家属就业和子女在城区读书创造条件。
三、关于解决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特别是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一些地方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从改善乡镇机关基本生活条件、丰富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入手,采取建设乡镇机关食堂、干部宿舍等设施,让乡镇干部安心工作,取得了积极效果。这也只是解决乡镇干部“走读”问题的一个方面,要从根子上杜绝“走读”,还在于转变干部作风。
1、加强思想教育。要在乡镇干部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意识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引导乡镇干部正确处理“大家”与“小家”的关系,防止和克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2
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真正扎根基层、奉献基层。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公仆意识,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作风上深入群众,真心诚意为民办事,千方百计为民解忧。切实增强组织纪律性,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到不敷衍、不脱岗、不缺位。
2、加强纪律约束。一是全面推行“543”工作制。要求乡镇正副科级干部每周在乡镇工作不少于5天,住宿不少于4个晚上,入村调研和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3天。二是严格实行签到制度。干部上下班、值班实行签到登记制度。签到严格实行定时间、定地点。遇到干部下村或住村,则由群众在《工作日志》上签字证实。没有严格实行签到签退,或下村、住村没有群众签字的为无效,办公室安排专人管理,每月汇总统计,张榜公示。三是实行“一把手”负责制。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日期间一律吃住在乡镇,节假日、“双休日”期间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值班,特殊情况按干部管理权限请假,并有人替班。四是民情日记制。领导班子成员入村工作、解决问题,必须坚持写民情日记。五是实行工作评议制度。每月定期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民主评议每位班子成员上月的到岗和工作情况,并将评议结果报县纪委和组织部。六是建立班子成员住乡镇工作情况档案。将落实“543”工作制、住宿、考核、公示、民情日记、干部评议、请销假制度等方面的情况存入档案。
3、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乡镇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必须及时赶赴现场处置。对因不能及时赶赴现场而贻误工作的,要严格问责。
4、健全激励机制。可制定政策适当提高乡镇干部、特别是边远乡镇干部的福利待遇,对留在乡镇食宿和值班的干部给予适当补贴,3
在评先选优方面向乡镇干部倾斜;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对长期在基层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乡镇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乡镇工作时间较长、表现较好、年龄较大的干部,可有计划地安排到城区单位工作。为全镇干部努力营造一个拴心留人干事业的工作生活环境。
“走读”干部留下来干什么?笔者认为,纠正乡镇干部“走读”现象,目的是发展农村经济。这是关乎农村繁荣与稳定的长期性工作。各镇应积极组织广大乡镇干部深入研究“农村、农业、农民”,走进“庄头、田头、炕头”,开展听民情、察民意、解民难工作,举办送文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活动。
第三篇:浅议村干部“走读”现象
浅议村干部“走读”现象
一、村干部“走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到城里买房,享受“城里人”的待遇,其中不乏村干部甚至是村主干。“早上到村,下午回城”,俨然成了“走读一族”,有的村干部只是在乡镇召集开会才会露面,或者是有事时才到村部一趟,无事就干自己的“副业”,渐渐脱离了村民群众。村干部“走读”,使干部在村工作时间短,进村入户接触群众少,群众遇到困难问题得不到及时帮助解决,直接影响村工作的正常开展,影响矛盾纠纷和突发事件的及时妥善处臵,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时也增加了行政成本。
二、造成村干部“走读”的原因
(一)走读的主观原因
从主观原因上看:一是思想松懈。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造成思想滑坡,艰苦奋斗精神不强。部分干部耐不住村的清苦寂寞,吃不惯村的粗茶淡饭。二是自律监督不严。对于走读现象,往往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自律意识很淡薄。三是责任感不强。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观念弱化、艰苦奋斗精神不足,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心。四是制度建设不力。从考勤制度来看,村普遍都制订了考勤制度,但只是为了应付上面检查,没有进行严格监督。
(二)走读的客观原因
1、农村工作形式的变化。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村政府职能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也间接造
成走读现象的发生。
2、便利的交通。交通的便捷为干部“走读”创造了条件,通信条件的改善,给处理事务带来方便。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更是给“走读”处理事务带来了方便。
3、城乡差距。自古以来,城乡差距就非常明显,人们都城镇生活都有着无限的向往。无论是村干部是来自城镇还是农村,他们都希望将自己的家安在城镇,让自己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城镇的城乡差距明显成为造成干部“走读”的重要原因。
4、家庭原因。家庭的原因,父母年老和孩子年幼晚上需要人照看也造成一些“走读”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干部经济收入的增加,使不少干部把家安在城区,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有的还为家属就业和子女在城区读书创造条件。
三、“走读”的危害,因“走”而生
“走读干部”虽工作岗位在村基层,却把生活重心放在城市。每天下班,像“候鸟”一样飞回城市,甚至周末为回城而提前早退、脱岗,导致群众门难进、事难办。
(一)脱离群众。我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基层党组织倾听不到群众的意见、了解不到群众的要求,就不能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无从 2
谈起,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不到维护。难以实现“为村民鼓与呼、为村民谋福祉、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
(二)延误时机。蜻蜓点水似的上班,不可能一心扑在工作上,农村的邻里纠纷等“小矛盾”难以及时调处化解,导致小事积累酿成深怨,进而造成到镇,甚至到镇级以上部门上访,严重影响平安建设,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影响形象。村干部“走读”,在群众心目中留下“心不在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印象,时间久了,群众便产生不信任感;随着法制化社会建设的加快,网络、电视等媒体的普及,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逐步加强,各项政策的公开、透明,农民群众“指点”村干部不规范之处,参事议事已成常态化,遇见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事项,首先会找到村干部“理论”,而在此时,村干部“猫”在城里,躲避问题,严重影响党员、组织形象。
(四)阻碍发展。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事业发展,及时下拨各种惠农资金,加大对农村建设扶持力度。主要干部“走读”,各村真正负责的往往是副职,其待遇一般,积极性不高,对农村发展把握不全,政策落实不到位,难以推进现代化进程。
四、关于解决村干部“走读“现象的对策和建议 为了解决村干部“走读”问题,近年来各地都在不断探索。一些地方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从改善村机关基本生活条件、丰富干部精神文化生活入手,采取建设村食堂、干部宿舍等设施,让村干部安心工作,取得了积极效 3
果。这也只是解决村干部“走读”问题的一个方面,要从根子上杜绝“走读”,还在于转变干部作风。
(一)从源头进行治理。一是在选拔任用村干部时,要严把入口关,将群众不拥护,经常不在家,不为群众办事,负面反映比较强烈的人不入选村干部队伍。从源头上阻止村干部离村现象产生。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党员。针对农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要把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作为村级组织建设的一项硬指标和硬任务来抓。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农村党员,进一步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努力做到选准一个人,带强一班人,致富一村人;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做到宁缺毋滥
(二)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发生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村主要干部和相关人员必须及时赶赴现场处臵。对因不能及时赶赴现场而贻误工作的,要严格问责。
(三)健全激励机制。可制定政策适当提高村干部、特别是边远乡村干部的福利待遇,对留在村部食宿和值班的干部给予适当补贴,在评先选优方面向这些干部倾斜;树立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对长期在基层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优先提拔重用。
(四)成立便民服务代办点。要求驻村干部以及村级便民服务代办员每周在规定时间到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值班,同时加大值班签到制度。为前去镇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的群众 4
提供相关咨询业务,同时能够在代办点办理的业务就在代办点办理。同时代办员把村民所需办理的业务到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办理。帮助基层群众解决“遇事不知如何办、不知找谁办”的问题。按照“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全程代理代办模式,村级便民服务代办点,将大大提高效率,方便群众办事。
第四篇:干部走读
干部“走读”怎么办
随着社会的发展,都市生活越来越多彩,无论是人文环境,还是休闲娱乐,都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每一个人。当从灯红酒绿的世界走向尘土飞扬的农村时,每一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犹豫和深深地挂念。
基层干部居住城镇,本是其个人的生活选择,与他人无关的事情。但随着“走读干部”队伍的扩大,一系列的问题也都随之暴发出来。如迟到早退的工作人员很多都是“走读干部”,车费报销数额庞大的也多是“走读干部”,工作不认真的还有很多是“走读干部”。
很多农村百姓到机关单位办事都会选择周一、上午,每到周五和下午的时候经常是公务很少。究其原因,不是百姓周一和上午有时间,而是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其他时间去很难找到工作人员,顺利办好事情。这些看法不是无厘头的,而是干部们长期的工作现象反馈给大家的信息。
干部“走读”本没有问题,“走心”才是关键。干部工作态度出现问题,心思不在工作上,工作效率必然有所下降。长此以往,工作大环境就会受到影响,整体形象也会受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自古以来,因为失去民心而被推翻的朝代处处可见。作为创建党群关系的桥梁,基层干部要吸取前人的教训,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恪守本职工作的同时服务群众,关心群众。树立公务人员的良好形象,得到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走读干部”现象形成的原因很多,解决此问题不仅要从外在制度、监督上下功夫,更要使其思想转变。将农村看成自己的家,将百姓看作自己的亲人,踏踏实实工作,发自内心的全力办事才是关键。
当然,常回家的干部不一定就不是好干部,我们也要理解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儿子、丈夫等的责任与义务。虽说忠孝两难全,但还是应当在不影响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更合乎情理的管理制度,为这些身在异乡工作的干部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此现象的根本办法是加强群众路线的教育力度,让干部深入群众,认识群众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从内至外地改变干部的工作态度。
第五篇:“走读”现象整改方案
干部“走读”现象整改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学校“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切实抓好教师队伍作风建设,纠正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走读”现象,不断规范工作行为,我校高度重视“走读”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向全体教师传达了教育局文件精神,根据康教党发„2015‟22号《关于进一步集中整治教育系统干部“走读”现象的通知》精神,我校高度重视“走读”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召开专题会议向全体教师传达了教育局文件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对我校教师“走读”现象进行认真分析、深入查找。根据分析、查找情况特制定整改方案如下:
一、目标任务
通过集中整治,进一步强化学校全体教师的组织观念,坚决杜绝“庸、懒、散、冷”等不良风气,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立德树人、爱岗敬业,以良好的工作态度,推动全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二、整治内容
主要整治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工作精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坚守工作岗位,自由散漫,离开工作岗位不请假,上下班迟到早退,随意离岗回家或办工作以外事的。二是工作责任性不强,工作期间不在状态,人在岗心思不
在岗,不安心本职工作。三是不遵守值班制度,夜间、双休日、节假日及特殊时期值班不在岗,有紧急工作或群众有事找不到人的。四是各校以开会、出差、进城办事为名,随意延长在外滞留时间,或出现意外情况、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时,不能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的。
三、对照落实,逐一整改
(一)整改内容:关于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工作精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坚守工作岗位,自由散漫,离开工作岗位不请假,上下班迟到早退,随意离岗回家或办工作以外事的。
整改措施:
1、进一步完善请销假和报告制度,严格签到制度。
2、严格遵守上下班纪律,不得无故迟到、早退或不请假不到岗。上班时间不能离开校园,学校要认真考勤,作好记录。
3、严格执行周日晚工作例会制度。学校领导必须在每周晚7点主持召开学校工作例会。
(二)整改内容:工作责任性不强,工作期间不在状态,人在岗心思不在岗,不安心本职工作。
整改措施:
1、要求教师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宗旨意识为目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对待工作。
2、学校配置文化娱乐设施,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文明的文
体活动,积极为教育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3、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加大奖惩管理力度,激励工作积极性。
(三)整改内容:不遵守值班制度,夜间、双休日、节假日及特殊时期值班不在岗,有紧急工作或群众有事找不到人的。
整改措施:
1、工作日实行轮流值周制度,值周领导和教师及时处理工作时间以外的突发事件和有关事务工作。
2、住校生学校须安排校领导和宿舍管理员在夜间值班。
3、节假日安排领导和教师值班,领导和教师必须到岗到位,确保学校财产安全,确保节假日群众办事有人办理,突发事件和日常事务有人处理。
(四)整改内容:以开会、出差、进城办事为名,随意延长在外滞留时间,或出现意外情况、重大事故等突发性事件时,不能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及时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或重大事故的。
整改措施:
1、工作日期间,校长外出到县外地区,必须向县教育局主要领导报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其他干部外出,必须向校长或分管校领导报告。
2、校长外出二天及以上的,需履行书面手续,经县教育局主要领导批准后方可外出。
3、校长外出时间较长的,要事先召开班子会议,对学校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明确班子成员各自职责,并书面向县教育局报告。
四、保障措施
1、严格监督,规范干部从政行为。
学校办公室不定期对各位教师“走读”现象进行督促检查。学校校长是整治“走读”现象的第一责任人,对全乡教育系统负总责。
2、严厉查处,狠刹走读风。
对未经请假缺勤脱岗或未在校住宿的,一次查岗不在位的,由其本人做出书面检讨;二次查岗不在位的,给予通报批评;三次或三次以上查岗不在位的,上报县教育局。人员脱岗,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产生严重后果的,视情节对当事人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