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水利局单位改革情况汇报
水利局单位改革情况汇报
□□□水利局现有独立核算单位21个,其中科级事业单位17个,企业单位1个;现有正式职工2022人,其中干部331人,固定工571人,合同工1007人,集体工113人;现有离退休人员264人,专业技术人员45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40人,助理工程师151人,技术员259人;有管理运行人员1142人,综合经营人员768人(包
括工程局、水电站),其他112人;有本科以上学历67人,大专学历313人,中专学历429人,高中以下学历1213人。
水利局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区属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精神,借鉴山西、山东考察学习的经验,基层各单位结合
各自的特点,修订和完善了各项制度、措施,初步探索制定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和办法,积极、稳妥、审慎地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认真部署,大力宣传
为了搞好这次改革,首先我们在水利系统进行了广泛宣传,召开了领导干部动员会,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区属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全区事业单位实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务院体改办下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让职工认清改革的目的、方向和具体措施,消除思想顾虑,克服畏难情绪,积极争取职工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其次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改革意识,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引导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事业单位改
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积极的态度投身改革,拥护改革,不断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过去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尝识性做法
1、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公开竞争上岗为了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吃大锅饭”的思想,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树立“就业靠竞争、上岗靠技能”的新观念,各单位在清退临时工、季节工和养护工的基础上对现有职工进行了重新核编、定岗、定责,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线。在此基础上,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对于竞争到岗位的职工,又与其一一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实行千分制定量考核。这一措施,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杜绝了用人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业务、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创新收入分配机制,实行岗位工资制度。
水利系统的事业单位,绝大多数打破了“铁工资”,在分配机制上闯出了有效的路子,如□□电站将职工工资与效益、发电量等经济指标挂钩,根据超额完成或完不成指标的不同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兑现工资,创出了一套适合本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他们把这种方法
称之为“成本倒推法”。□□、□□和□□水管所等单位取消了津贴工资平均发放,实行“死套活拿”,以岗定薪、工效挂钩的灵活分配制度。□□、□□、□□水管处推行“千分制”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每人每月拿出工资总额的30,按“千分制”考核衡量工作,确定工资分配标准,体现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机制,打破了“铁饭碗”、“铁工资”。建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工效挂钩的原则,实行“岗位、技能、效益”三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这样,既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明确了责、权、利,又使干部职工的收入与实绩直接挂钩,遏制了人浮于事的被动局面,扭转了效益低下等不良现象。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参加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4、改变人事管理的弊端,合理分流富余人员
人事制度的改革,关键在于扩大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水
利事业单位在上级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指导下,结合水利工程体制改革要求,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以此解决人员多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等单位,在发放部分工资的前提下,经职工申请、单位研究并同意,职工可另谋职业发展,进行自主创业;□□□水管处,对未竞聘到岗位的人员,支持其参加业务技能培训,经培训学习合格后重新竞岗,在此期间,发放部分基本工资,连续三年未竞聘到岗位者,将分流安置到经济实体中;□□□水管处安排一部分职工对农场进行承包经营,自负盈亏,减轻了水管处的负担。
5、积极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多种经营,开辟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人员过快增长的压力。
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措施,改革说到底是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我局在八、九十年代就创办了□□□□、□□□□、□□□□,分流安置了一部分人员。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
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面对水利系统人员迅速增加,经费负担越来越重的局面,我们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多种经营,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先后发展了养殖场3个,安置人员15名;农林场13个,安置人员78名;水泥厂1个,安置人员32名;面粉厂2个,安置人员8名;建成人畜饮水供水厂8个,安置人员126名;依托水利优势发展旅12全文查看
第二篇:水利局单位改革情况汇报
□□□水利局现有独立核算单位21个,其中科级事业单位17个,企业单位1个;现有正式职工2022人,其中干部331人,固定工571人,合同工1007人,集体工113人;现有离退休人员264人,专业技术人员456人,其中高级工程师6人,工程师40人,助理工程师151人,技术员259人;有管理运行人员1142人,综合经营人员768人(包括工程局、水电站),其他112人;有本科以上学历67人,大专学历313人,中专学历429人,高中以下学历1213人。
水利局根据《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和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区属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精神,借鉴山西、山东考察学习的经验,基层各单位结合各自的特点,修订和完善了各项制度、措施,初步探索制定了一些改革的措施和办法,积极、稳妥、审慎地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认真部署,大力宣传
为了搞好这次改革,首先我们在水利系统进行了广泛宣传,召开了领导干部动员会,组织广大职工认真学习讨论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区属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全区事业单位实行竞争上岗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务院体改办下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让职工认清改革的目的、方向和具体措施,消除思想顾虑,克服畏难情绪,积极争取职工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其次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改革意识,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引导职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事业单位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积极的态度投身改革,拥护改革,不断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二、过去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的尝识性做法
1、在用人制度上实行公开竞争上岗
为了打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吃大锅饭”的思想,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树立“就业靠竞争、上岗靠技能”的新观念,各单位在清退临时工、季节工和养护工的基础上对现有职工进行了重新核编、定岗、定责,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线。在此基础上,推行全员聘用制,实行公开竞争上岗,对于竞争到岗位的职工,又与其一一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并实行千分制定量考核。这一措施,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杜绝了用人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业务、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创新收入分配机制,实行岗位工资制度。
水利系统的事业单位,绝大多数打破了“铁工资”,在分配机制上闯出了有效的路子,如□□电站将职工工资与效益、发电量等经济指标挂钩,根据超额完成或完不成指标的不同情况,按照一定比例兑现工资,创出了一套适合本单位的收入分配制度,他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成本倒推法”。□□、□□和□□水管所等单位取消了津贴工资平均发放,实行“死套活拿”,以岗定薪、工效挂钩的灵活分配制度。□□、□□、□□水管处推行“千分制”岗位目标考核责任制,每人每月拿出工资总额的30%,按“千分制”考核衡量工作,确定工资分配标准,体现多劳多得的收入分配机制,打破了“铁饭碗”、“铁工资”。建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按照工效挂钩的原则,实行“岗位、技能、效益”三挂钩的工资分配制度。这样,既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危机感和责任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明确了责、权、利,又使干部职工的收入与实绩直接挂钩,遏制了人浮于事的被动局面,扭转了效益低下等不良现象。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参加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
4、改变人事管理的弊端,合理分流富余人员
人事制度的改革,关键在于扩大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水利事业单位在上级部门人事制度改革的有关政策指导下,结合水利工程体制改革要求,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以此解决人员多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如□□□□等单位,在发放部分工资的前提下,经职工申请、单位研究并同意,职工可另谋职业发展,进行自主创业;□□□水管处,对未竞聘到岗位的人员,支持其参加业务技能培训,经培训学习合格后重新竞岗,在此期间,发放部分基本工资,连续三年未竞聘到岗位者,将分流安置到经济实体中;□□□水管处安排一部分职工对农场进行承包经营,自负盈亏,减轻了水管处的负担。
5、积极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多种经营,开辟新的就业岗位,缓解人员过快增长的压力。
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促进水利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措施,改革说到底是解决一个人的问题。我局在八、九十年代就创办了□□□□、□□□□、□□□□,分流安置了一部分人员。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推进,面对水利系统人员迅速增加,经费负担越来越重的局面,我们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多种经营,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先后发展了养殖场3个,安置人员15名;农林场13个,安置人员78名;水泥厂1个,安置人员32名;面粉厂2个,安置人员8名;建成人畜饮水供水厂8个,安置人员126名;依托水利优势发展旅游项目3处,安置人员42名;其它经营项目如水利超市、加工厂等安置人员39名。另外井泉灌区都成立了抗旱服务(打井)队3个安排人员26名。以上项目共安置人员301名。这些项目的开展,初步缓解了人员过快增长的压力,增加了收入,也使水利向多元化、服务性良性方向发展。
三、水利工程体制与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1、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
一是由于国家投资、融资方面的调整,加之地方财政困难,人员增长快,导致水利工程更新、改造资金及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二是灌区骨干工程运行年久,改造速度慢、渗漏大,启闭设施老化破损严重,灌溉水利用率低,制约了灌区的经济发展。
2、运行机制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各水管单位的性质划分尚不明晰,权责尚不明确,公益性、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事务并存,单位自主权范围有限,因而普遍缺乏利益激励和风险约束机制;二是由于种种原因,使水利系统各事业单位人员增长过快,仅以□□□□□、□□□□□单位为例,不到十年职工就翻了两翻,因而实际上各单位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人无岗的现象;三是由于用人权的限制,造成现有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不能胜作本职工作,影响本单位整体工作效率。
总之,各单位在资金不足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管理效能,发展多种经营,广开就业门路,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同时开源节流,落实好职工的相关待遇,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水利事业的良性发展,促进水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
四、下一步的改革难点和热点
下一步的改革,我们将在政府和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指导下更加深入地进行。目前已经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和相关的机构,进一步改革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已经拿出了改革的初步方案,现正在下发各单位进行讨论,在全体职工中广泛征求意见。
集中梳理讨论的意见和建议,归纳出本次改革存在如下几个难点和热点问题:
1、事业单位的定性问题
根据国家水利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结合凉州区水利系统的特点,将水利系统各单位明确划分为公益性、准公益性和非公益性三类单位。这样一来势必有一部分单位将定性为纯公益性水管单位;一部分单位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的某些机构(如水库等)也将定性为纯公益性。定性为纯公益性的单位或机构的人员定编后将由政府财政承担其工资和办公费用,增加财政负担,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否批准?水利系统的其它单位(如电站等)非公益性单位是否将推向市场?如果是这样,这些单位将面临各种税收等负担,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因为这些单位实际上已经在负债经营。政府能不能给予这些单位优惠政策。
2、老职工提前退休的问题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竞争上岗。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各种因素造成的结果,一部分老、弱、伤、残等职工无论在年龄、身体、文化素养、能力等各方面都属于单位内部的弱势群体,无法与年轻职工在同一起点上竞争上岗。因此,这部分职工能否按照市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2003]001号文件精神提前退休。或者放宽到男年满55周岁且工作年满30年的干部、工人一律提前退休;女满50周岁的干部(或女满48岁的工人),且工作年满20年,经本人申请,可提前退休,退休时在本人原工资基础上晋升一档工资。
提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也应由社保部门统筹发放。
3、定岗定编问题
水利系统的岗位编制可根据水利部和财政部二○○四年五月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定职能、定编制、定岗位。但是我区水利系统多年来为政府分担就业压力,接纳了大量的复退军人和大中专学生,人员严重超编,人浮于事,给水管单位的运行管理造成了很大压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否借这次改革,按照上述《定岗标准》,对水利系统各单位进行严格地定岗核编,并在今后适当控制水利系统人员的无序膨胀,使水利系统逐步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我区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三篇:……镇综合改革示范单位汇报材料
****镇人口计生调研汇报
近年来,****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计生局的具体指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计生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镇计生工作水平提高和人口控制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现就我镇人口计生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处,是****县北部乡镇唯一的纯农牧业乡镇,下辖„„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截止2012年3月底,全镇总人口„„人,已婚育龄妇女„„人,其中:零孩妇女„„人,一孩妇女„„人,二孩妇女„„人(双女户„„户),多孩妇女„„人,孩次结构分别为„„%、„„%、„„%、„„%。出生„„人,其中男孩„„人,女孩„„人;一孩男„„人,女孩„„人;二孩男„„人,二孩女„„人,多孩男„„人。人口出生率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100.历年来落实节育措施„„例,其中:上环„„例,结扎„„例(双女户结扎„„例),药具„„例,综合节育为„„%。二0一一年十月一日至二0一二年三月三十日全镇施行各种避孕节育措施„„例,其中上环„„例,女扎„„例(其中双女户结扎„„例)。实行定点分娩„„例。
二、二0一二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宣传教育工作,切实较变了群众婚育观念
1、广泛宣传了中央《决定》和新修订的《„„省人口与计划生
育条例》、《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让广大干部群众清醒认识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广大干部群众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期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2、开展了“一法五规”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建立了“关爱女孩、关注女孩”的良好氛围,营造有利于女孩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建立起了“以人为本、关爱女孩、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生育文化。三是开展了优生优育、实用致富技术的宣传活动,使广大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和生育观念有较大的转变。
(二)认真做好了优质服务工作
1、切实做好“三查”服务工作。三查工作是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把“三查”关把好,才能杜绝政策外生育的出现,因此必须把“三查”工作作为当前计生工作的重点来抓。要严格执行《省条例》的有关规定,继续加强对零孩育龄妇女和二孩生育对象的管理,对新婚对象全面摸底,建档立卡,尽快纳入到重点“三查”服务对象中,确保“三查”率达100%,同时要做好“三查”后续补救工作,对查出政策外怀孕对象,坚决做到发现一例补救一例,对不能按时接受“三查”的对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2、做好了节育技术服务工作。今年我们继续把双女户结扎作为落实节育措施工作的重点,努力提高了节育措施及时率和有效率,准确掌握生育对象的基本情况,随时督促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了合适的节育措施。
(三)注重实效,严格管理。狠抓落实,积极推进“三大工程”进展。
1、母亲健康工程。近年来,我站积极响应上级计生部门的要求,以提高母亲健康、增进家庭幸福为目的,实施了母亲健康工程,免费对全镇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健康检查。母亲健康工程的实施,提高了我站的服务能力,提升了服务水平,群众参与计生工作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2、优生促进工程。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出生人口素质,推动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深入开展,按照上级计生部门的要求,我镇开展了优生促进工程。一是广泛宣传优生优育的科学观念;二是为群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3、家庭创业工程。2010年****镇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工程实施„„户,共计投资„„万元,其中县政府„„万元;计生局„„万元;畜牧局„„万元。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工程实施前后变化明显,„„户计划生育创业工程户实施前人均纯收入平均为„„元,实施后人均纯收入平均为„„元,增幅为„„%,翻了一番多。2011年****镇计划生育家庭创业工程实施„„户,投资„„万元。
(四)积极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
1、依法行政。把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作为抑制政策外人口出生的主攻方向。为确保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我们一是在制度上规范。做到“三严二健全”:严禁降低征收标准;严格征收程序;严格票据
管理,健全“收支两条线”制度,健全监督机制,杜绝不合理开支。二是在形式上灵活。常规管理和集中征管相结合,目标就是任务,发现一例抓一例。
2、抓好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是我镇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流动人口必须纳入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常住人口同管理、同服务,流入人口流到哪个村由哪个村负责管理,及时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认真做好生殖保健服务和日常管理工作,努力提高了验证率。对限期未办理婚育证明的严格按照《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我们采取了签订合同、实行担保、突击性追查等措施加强管理,努力提高办证率,严格落实重点流出“三查”对象隔季返镇“三查”制度,对不接受“三查”服务的加大了处罚的力度。
3、抓好了干部职工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必须做到对本单位职工计划生育底子清楚,卡档齐全,我们按时组织三查对象接受“三查”服务,对男职工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内交回“三查”证明。严格执行女工请假审批制度,未出现政策外生育。
(五)深入开展了打击“两非”活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认真贯彻执行《关于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规定》,加强对个体医疗单位、B超机和生育对象的管理。今年我们实行了“六个制度”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一
是实行生了殖保健服务合同制度。与生育对象签订《生殖保健服务合同书》,实行合同化管理,明确生育对象要按时接受三查服务、实行定点分娩、审批人流、引产。二是实行了孕产妇访视制度。村中心户长、计生副村长、村长、支部书记、包村计生干部、服务站技术人员定期访视怀孕对象,直到接受定点分娩服务为止,并要做好了访视记录。三是实行了二胎生育只一次机会制度。凡属医学需要终止妊娠的要及时报告村委会、计生办、并上报县计生局,县计生局局长签字同意后方可终止妊娠。未经审批中途流产、婴儿非正常死亡或出生婴儿下落不明的,按《生殖保健服务合同书》有关规定给予经济处罚,同时不在安排生育指标,落实相应的节育措施。四是实行了单列包抓二胎生育对象制度,包村计生干部和村干部将本村二胎生育对象单列管理,包抓落实到人,按照生育对象的多少,每人包抓1--2户。五是实行了定点分娩制度。准确掌握怀孕对象的妊娠时间,推算预产期,实行跟踪服务,直到定点分娩为止。六是责任追究制度。对包村计生干部和村干部不负责任,所包对象出现中途流产、婴儿非正常死亡或出生婴儿下落不明的,按照《****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号)予以处罚。
(六)积极推进计划生育人口信息化建设。
2009年开展的全员人口信息数据调查、登记、录入工作,村计生专干积极走访调查登记,大大提高了人口信息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为更好服务于育龄群众奠定了基础。经过几年来的完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建库率达100%能生成出生、四术、新婚、怀孕、三查等册子
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报表。能开展三查、技术服务、优惠政策兑现等综合信息的管理。计生办计算机管理人员按时参加了市、县培训班,及时反馈网上发布的流动人口信息,实现信息引导和多用户管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表册的制作和信息的上报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打算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在工作人员方面,总数太少,技术人员短缺,方法没有创新,不能很好的完成本职工作。
2、流动人口管理难度较大。
3、性别比治理、双女户结扎依然是工作的难点。
4、计算机管理还没有实现经常化、规范化。
5、育龄群众的婚育观念还需进一步转变。
今后的打算:
1、积极增取更多的人员,充实计划生育工作岗位。
2、转变工作作风,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3、加大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
4、继续抓好基层基础性工作(三查、四术、优惠政策兑现、优质服务等)。
5、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6、实现计算机信息管理经常性和规范化。
****镇人民政府
二0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第四篇:综合改革示范单位汇报材料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长期以来,我区人口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口计生委的悉心指导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下面,我就我区开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办事处)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运行情况以及2012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拟打造特色和品牌的创新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办事处)创建活动进展情况
按照呼市人口计生委的要求,今年我区积极开展了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办事处)的创建活动。年初,我区确定了成吉思汗街道办事处等4个地区作为今年的创建单位,并出台了《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办事处)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活动的责任目标,细化了各项考核评估标准。各创建单位按照年初统一安排的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统筹协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利益导向、群众自治、人财保障‚六大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把巩固基础与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结合起来,扎实稳步地开展了创建活动。
9月下旬,为了全面掌握今年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办事处)创建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为年底市人口计生委对创建单位的专项评估做好准备,我区按照《呼和浩特市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办事处)考核评估标准》,采取入户调查和查阅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对年初确
定的4个创建单位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严格的自评。
根据自评结果,今年以来,我区的4个创建单位均能够按照区里的统一安排部署,立足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创新性地开展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了做到优中选优,最近,我区对拟定的4个创建单位的软件资料和汇报材料,又进行了一次认真审核,最终确定成吉思汗和西街街道办事处2个地区申报今年的综合改革示范单位,并要求上述2个申报地区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提质提速,加快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办事处)创建力度。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着力培育具有示范作用的‚亮点‛工程,全力在点上深化,面上拓展,以点带面把深化力度再进一步拓展延伸,形成各具特色的综合改革工作示范体系,促进全区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运行情况:
自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在我市启动以来,我区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市人口计生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以农区计划怀孕夫妇为重点,以区计生服务中心为龙头,以计生服务网络为依托,把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作为优生促进工程的重要内容,与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同步推进。截止目前,我区已对农区845对新婚夫妇进行了摸底调查,完成?对新婚夫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
为确保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区按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先行的思路,在全区各地陆续开展了以‚关爱搭建连心桥梁,孕前优生‘助您好孕’‛为主题的宣传倡导活动。利用近3个月的时
间,在农区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活动,共制作宣传横幅三十余条,分别悬挂于保和少镇政府、成吉思汗办事处各村委会;制作了《致全区计划怀孕夫妇的一封信》3万余封,入户发放给计划怀孕夫妇;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各村主干道、集市等人员集中地区,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服务目的、服务对象和定点服务机构明确告知计划怀孕夫妇,引导群众主动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刻录了70盘内容为现行计划生育政策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知识问答光碟,利用流动服务车在村内巡回广播。借助新闻媒体开展宣传活动,在呼市广播电台‚连心桥‛节目录制了4期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专题讲座,接听育龄群众的咨询热线,就群众关心的免费孕前健康检查项目相关问题给予了解答;利用手机短信发送孕前健康检查相关知识一万余条;同时在区计生服务中心开通2部服务热线,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使让广大群众充分了解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必要性。
在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过程中,我区按照职责分工,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加大对区、镇、村三级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力度。一是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内蒙计生委生殖健康咨询师师资培训;二是针对区、镇两级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明确工作流程、职责分工和服务内容,举办全区免费孕前健康检查技术培训班,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人员保证和技术支持。
孕前健康检查工作的难点是组织参检人员,重点是提高检查质量。前者靠基层网络,后者靠技术水平。我区进一步明确此项工作的服务流程,统一印制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档案和登记表格。由村级计生
专干入户宣传动员,组织符合条件的计划怀孕夫妇自愿参检;乡级计生服务站为目标人群提供健康教育,并签订《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同意书》;区级计生服务中心提供体格及相关临床实验室检查。同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确立了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为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项目的定点服务机构。在原有优生检测实验室基础上,购置相应的检验设备和试剂,按照国家计生委确定的检查内容逐项进行检查。现阶段,我区计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16项规定项目,肝功能检测(谷丙转氨酶)、肾功能检测(肌酐)和甲状腺功能检测(促甲状腺功能激素)因缺少相应检验设备,不能进行检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检查,下一步,我区将继续加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知识的宣传力度,采取开辟宣传专栏、制作工作手册等有效宣传手段,不断提高育龄群众对此项检查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大基层技术人员和计生干部的培训力度,加强业务知识学习,及时为群众提供优生咨询指导;更重要的是要积极争取区计生服务中心国债资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增添孕前健康检查实验室、优生宣教室、咨询室和男性科室等功能科室,配齐配全检验设备,全面推进此项工作。
三、2012年我区拟打造特色和品牌的创新工作
一是进一步提升计生服务体系建设。2012年,我区将争取国债资金用于新建新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新建服务中心位于北二环北侧,铁木真小区南侧,规划占地面积3000平米,建筑面积1800平米。该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实现区级计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是全力打造具有新城区特色的品牌项目群。按照‚争一流,创唯一‛的理念,创新机制体制和工作方法,突出‚一镇一品‛的工作特色,全力做好做优项目,各镇、街道办事处结合地区特点,在巩固基础与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的基础上,抓创新,抓特色、抓示范,打造各地区特色项目,实现人口计生工作新跨越。
三是提高人口素质,推进早教基地建设。为进一步拓展计生工作服务领域、转变群众育儿观念,我区准备借助社会力量,利用城中村改造的新建小区幼儿园,成立1-2个早教基地,形成‚智能体侧、育儿培训、亲子活动‛一条龙服务的早教品牌基地。
四是创新宣传方式,开辟婚育新风网。率先建立‚新城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婚育新风网站‛。网站以‚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促进生育文明;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加强独生子女教育,提高人口素质;普及生殖健康知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五项任务为主要内容。
五是继续完善考核评估办法。2012年我区将继续创新考核方式,努力增强目标责任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既要突出公开、公正、客观的考核原则,又要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导向性和前瞻性,能够真实反映基层工作实际,从而有效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
六是继续依托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以点带面巩固扩大非公有制企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试点,以促进流动人口服务为立足点。找准推动非公企业协会建设切入点,规范流动人口服务指导,有效推动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上是我区开展人口计生综合改革示范乡镇(办事处)创建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运行情况以及2012年我区人口计生工作拟打造特色和品牌的创新工作。希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给予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第五篇:水利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水利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汇报
新形势、新任务迫切要求加强水利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了整体素质的提升,我局对干部职工的培训学习从没有松懈过。
2010年,我们根据《十一五水利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制定了《xx县水利局“十一五”培训学习计划》,坚持“周五”集中学习,相继进行了计算机技术、工程技术、水利法律法规、科学发展观、职业道德等业务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并且建立学习激励机制。凡在市级、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分别奖励100元、200元、300元。同时,积极鼓励干部职工参加各种学习。目前,参加党校以及各类成人函授学习的同志有30余人。
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干部职工的总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并且把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播种到水利系统内外,积极主动开展了各种爱心捐助和帮贫扶困活动,先后对庙前病残儿童、南方水灾、南方雪灾、祁家河洪灾等捐款捐物,对局属困难党员、退休职工进行结队帮扶,对郭道新农村建设给予资金和物力的支持,得到县委、县政府及社会的肯定与好评,树立了水利人的良好形象。
文明助推和谐型机关
干好水利工作,根本在人,成败在干。为此,我们积极培育以和谐为灵魂的机关文化,努力营造“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的风气。
我们觉得:在一个团队内,关系微妙,互不透心,不叫和谐;你猜我防,互不往来,难叫和谐;矛盾激化,四处冒烟,更非和谐。和谐就要包容欣赏,上下和悦,左右和睦;就要与人共处,事业共赢,成果共享。所以,我们提出了“机关可恋、同事可亲、价值可观,前途可循”的机关文化理念,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一是极力创优工作环境。硬化、美化、绿化了机关大院,更新改造了卫生间、锅炉、暖气、餐厅,使同志们有了一个温暖舒适的工作环境。二是着力规范工作行为。出台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上下班纪律等12项规章制度,严明了工作纪律,不仅提升了工作质量,而且筑牢了拒腐防线,确保了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并且代表县直机关接受了省农廉办的工作督查,得到了省督查组的肯定与好评。三是把培育和弘扬水利行业精神作为水利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献身、负责、求是”的水利行业精神是推动可持续水利发展的精神动力。为此,我们积极倡导献身事业、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情操和精神,并要求水利干部职工在关键时刻勇于挺身而出,在风口浪尖敢于生命搏击,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在平凡岗位甘于默默奉献,涌现出了王永顺、卫开虎、车全林、丁一珍等一批先进典型、模范人物,促进了水利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文明创建凝聚动力
我们按照“着力建设精品工程,重塑xx县水利形象;靠工作赢得支持,凭诚信换取信任”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民为本、科学治水、人水和谐的理念,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一是高度关注民生水利,把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作为水利工作的首要任务。2007年完成饮水安全工程44处,铺设塑料管10.2万米,动土石方10.46万方,投工26.36万个,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了10.46万方,投资26.36万个,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确保了1.0454万人,766头大牲畜的饮水安
全。二是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作为重中之重,着力解决水库河道病险问题。2007年完成河道清障清淤2000余米;修建护村坝3座1600米;修复扩建了43个村的下水道等排水设施;完成了赤峪河改道工程;投资16万元,新建了姚暹渠张郭店段的闸房,更换了12孔闸门,购置了12台启闭机,提高了该段的安全防洪能力;投资10万元对白沙河东大桥上下游进行铅线笼石加固;多方筹资,积极申报王峪口、史家、红沙河崔家河、跃进5个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完成了中留水库除险加固的主体工程;扎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为我县赢得了“抗洪抢险模范县”的称号。三是突出生态文明,全力实施农发沙河水保项目。完成2007年沙河水保综合治理任务1708公顷,其中栽植乔木林460公顷,经济林74.7公顷,新修梯田30公顷,保土耕作10公顷,治理1133公顷,建引水工程1处,新修道路6.8公里,受到了省厅和市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紧盯新水源项目实施,倾力投入温峪引水工程的前期筹备。该工程设计总投资9200万元平均年引水1562万方,可解决5个乡镇92个行政村11.53万人及部分企业的生产生活用水。该项目已于07年8月20日经省发改委批复立项。10月18日,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目前,工程前期筹备工作进展顺利,预计5月份正式开工。五是严谨核实登记,认真落实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按照规范的普查程序,已核实登记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4036户、1.1394万人。每人每年600元的扶持资金直补到人,正在核发。六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水资源持续利用。对全县289个取用水户进行登记、发证、年审;对32家规模以上企业和部分小型企业安装水表,实行计量收费;核实登记机井3666眼,并全部输入微机管理网络系统,形成了地下水取水机井数据库。这项工作受到了省厅和市局验收组的肯定与好评,市局水务信息专题刊登推广了我局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