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加强企业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特别在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企的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愈加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企业发展新常态,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中铁十二局集团一公司党委积极探索推进“五化”管理,改进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干部素质,使党建工作步入新常态,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党群干部任用严格化
公司严把党群干部,尤其是基层党工委书记入口关,制定了《项目党工委书记选拔任用办法》,将其作为选拔任用党工委书记的硬性标准。严格执行组织考察、民主推荐、集体研究、公开公示等选人用人程序,最大限度的避免人为因素。2014年初,公司按项目编制序列,对65个基层党组织及专(兼)职党工委书记进行重新任命,近两年,补充调整了8名项目书记,选配了4名专职副书记,坚持培养成熟一名任命一名,不勉强提拔,不带病上岗,把书记岗位留给真正热爱政工工作,综合素质过硬的优秀人才,保持了党工委书记队伍的纯洁性、先进性。党员教育学习目标化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公司把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作为党员教育学习的终极目标,扎实开展了党员教育学习活动。首先,明确目标,专题专项落实。公司根据上级安排,和企业不同时期各阶段的工作重心,确立主题、内容、目标,稳步逐项推进。近两年一公司先后组织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础业务提升”活动、《管理就要敢于较真》文章学习、“三严三实”等专题。公司党政主管不仅带头学习,还认真撰写学习体会,在《建筑》、《铁道建筑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给普通党员做了表率,促进了企业实干、“较真”之风的形成。其次,制定制度,确保学习效果。为达到学习效果,公司建立健全了中心组学习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通过考勤、考试、抽查学习笔记等举措,确保了党员学习时间、内容的落实。再次,注重激励,夯实学习成果。为鼓励党员干部勤于思考,总结提高,公司在电子刊物《企业资讯》中开辟了政工论文板块,被刊登的优秀论文,每篇奖励500元。政工干部当年发表论文达30篇,促进了党建工作经验交流。党建基础工作信息化
公司建立了包括党员信息系统、党组织书记QQ群、公司网站、广讯通等在内的信息平台,使公司党委对党员个人信息、组织归属、流动去向了如指掌,保证了组织工作的全覆盖。在实践中,公司党建工作充分发挥了信息平台的三个优势:一是,即时性,仅用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即实现“面对面”交流,实现了信息即时沟通。二是,开放性,职工可在公司网站“开诚布公”板块,对党建工作效果提出意见建议,建立了对党建工作全新的监督机制。三是,互动性,借助“员工论坛”,使党组织更好的贴近职工群众,了解他们所思、所想、所盼,利用线上互动推动线下服务,做到了群众有所呼、党组织有所应,群众有所需、党组织有所为。党的工作制度标准化
致力于建立科学性、规范性、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50余项党建工作制度流程,包括《党委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四项制度实施细则”等,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法”,保证党组织参与重大事项决策有依据。将《工程项目部党的建设实施细则》、《基层党组织工作考评办法》等,以《文件制度汇编》、《管理规范汇编》形式下发项目部,实现党建工作有制度可查、有标准可依、有措施可循、有目标可追、有指标可考,保证了党建工作的高效运行。按照工作流程化要求,编发了《基层党建日常工作需知》。包括由组织建设标准、日常工作标准、活动组织标准、资料整理标准等十部分组成,内容涵盖基层党建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不仅是各级党组织有了统一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简单问题遵程序、复杂问题循流程的工作模式,而且有效促进组织生活的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党组织考评具体化
根据基层党建工作的发展变化,公司在修订《项目年终考核评比办法》、《项目党工委书记选拔任用办法》等文件时,对基层党组织年度工作考评项目部的年终考核同期进行,把党建工作考核、生产经营考核、干部业绩考核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考核工作的效果。细化了项目党建和党工委书记考核评分标准,使考核更加量化具体,操作性更强。对党工委书记考核分项目民主测评、职代会民主测评、公司党委对基层党组织年度工作考评三个部分,群众评议权重达到60%,较好的维护了职工的民主权力。同时加大了奖罚力度,公司对优秀党工委书记奖励标准从5000元升到10000元;对连续两年考核居后的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对工作能力不强,群众不满意的书记实行退出机制,明确规定5年内不得担任项目书记。
“五化”管理,着力“强基础”,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保证了党建工作的高效运行,推动发展的执行力明显提高。“提素质”,党组织的职能意识和政工干部的职业意识不断加强,助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引领力不断提升。“重管理”,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和生产经营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党员教育管理,确保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措施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推动发展的战斗力得到提升。近几年,公司年完成施工产值和收益率连年攀升。企业高质量的发展为广大员工分享成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薪酬改革、基地二期住房建设等一项项务实举措让广大员工得到了实惠,诸多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解决,凝聚起推动企业和谐发展的强大保障力。
[责任编辑:汤静]
第二篇:“项目化管理”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恩施市“项目化管理”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2011年10月08日 10:43来源:湖北新闻网
湖北新闻网恩施10月8日电(曹显 熊华)2011年以来,恩施市通过立项论证、组织实施、督促检查、考核验收等程序,将组织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分解为一个个项目工程来抓,形成了项目明确、责任明确、举措具体、全程跟踪问效的“项目化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
认真研究,反复论证,进行组织工作立项。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结合恩施市组织工作实际和目标确定全年组织工作项目。同时对各个组工项目的现实意义、可行性和社会影响进行评估论证。目前,已确定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党内民主建设、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等4大类21个组织工作项目。对已确定的组织工作项目,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对2011年重点组织工作实施项目化推进的通知》,下发了《恩施市2011组织工作项目推进分解表》。一批如“五个基本”考评项目建设、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选优配强乡村领导班子等工作纳入到组织工作项目管理范畴,做到以项目化推进,实现项目引领、示范带动、亮点凸显的局面。
规范程序,加强保障,推动组织项目实施。为确保项目落实到位、组织有力,制定了规范的项目流程,实行“一组一定一保”。“一组”即成立项目工作组,明确项目责任人和参与人员,由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责任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担任责任人,党组织班子成员和部门工作骨干作为参与人员。“一定”即制定项目计划和相关工作制度,将项目任务细化分解,明确时间节点、任务内容、责任部门和人员,作为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一保”即落实项目人员、物资、财力保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跟踪问效,定期评估,严格组织项目督查。实行定期评估、实时管理。成立由市委联系各单位联系领导、组织部相关科室组成的督查组,以月度、季度等时间为节点,在自查申报、单位互查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评估分析,过程监督。对好的做法及时推广,对出现问题及时纠偏,同时将督查结果以组工信息、工作简报等形式在全市给予通报。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百花齐放的良好工作氛围。
多方评议,划分等次,规范组织项目验收。项目期满后,采取“三方评分制”对项目效果进行检查验收。即单位提交自评报告,市委组织部进行专门考评,相关企业、居民群众参与测评,按一定权重综合评分结果,并将定期督查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得出项目效果的总评分,确定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进行项目效果评定。对取得优秀等次的组织工作项目,实行经费补助,目标奖励和荣誉表彰。
第三篇:浅论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范文]
浅论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
吴鸿影
一、影响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提高的问题
(一)村党组织和村委会是我国农村村级组织中最重要的两大主体组织。村党组织在村级组织中处于核心领导地位。目前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规范体系。存在法律条文滞后,规定还不够完善等问题。造成对法律法规的解读出现随意性、理解出现片面性。由此产生村两委关系失调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削弱了村党组织的领导。实践中,对“村民自治”的片面理解,削弱了党的领导,弱化了党组织的执政力,产生了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倾向。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村委会自行其事,不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有些村委会及个人认为村民自治就是自个的事情自个做主,自己说了算,村党组织只要管好党务就行了,有关农村的一切事务都由村委会决策,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干涉,否则就是对村民自治权的侵犯。村两委的权责关系比较模糊,不够明确,不够具体。在操作起来,双方的解读和理解角度不同,各念各的经。造成了村两委的关系成为农村的焦点问题。村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关系协调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二)班子建设方面与党的执政能力不相适应。表现在:⑴创新意识和领导发展能力不强。缺乏改革精神,工作理念不新。⑵经济发展能力不强。一些村级组织领导眼界不够宽广、信息渠道单一,思路不清,点子不多,错失了许多发展良机,农村经济不能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步伐缓慢。⑶落实方针政策能力不强。村干部综合素质低,在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时显得力不从心,以文件传达文件,以会议贯 1 彻会议,应付了事。⑷做群众工作的本领不强。一些村级党组织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或不会运用民主和法治的方法来解决群众工作中的问题,缺乏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使农村中的矛盾升级,引发上访,甚至发生群体性事件。⑸部分农村党支部书记感到村里工作难度大,不安心工作,不愿当支部书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敢于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工作方法不当得罪了一些群众、党员和村干部,自己被孤立;有的是某些村宗族、帮派严重,甚至邪恶势力猖獗,使村干部担惊受怕;也有的因缺少上级党委的支持,工作难以开展;另外还有某些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不高,“误工补贴”偏低,他们感到“得不偿失”等等。
(三)党员队伍建设方面。⑴党员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难以发挥带头作用。⑵能力偏弱,无力发挥带头作用。⑶信仰动摇,不愿发挥带头作用。加之农村大多数青年外出务工,发展年轻党员难,无法补充鲜血液,致使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和整个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生机和活力不足。⑷有些村党组织不开展经常性的活动,放松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党内生活制度流于形式;有的党员党性观念淡薄,不愿过组织生活,甚至参加组织活动还讲价钱;有的村一年开一二次党员大会,也到不齐。部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兴办一些公益事业动辄向群众伸手,造成干群关系紧张。⑸农村不少地方家族观念浓厚,宗派势力抬头,封建宗法观念、派性反映到党组织中来。这样的基层党组织不仅难以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推进改革、发展生产,而且也难以发展新党员。群众对这样的党组织失去信赖。一些地方出现村民解决问题“不找书记找族长”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那里的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向心力。
(四)村级管理制度不健全。一些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村干部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办事透明度低,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损害集体利益,严重影响了党群和干群关系。特别在村务和财务管理上,该公 2 开的不公开,该议论的不议论,少数人或个别人说了算,乡村财务不公开、管理混乱,引起群众的怀疑和不满。个别村党组织的力量薄弱,正不压邪,各项工作难以开展。社会治安状况差,村民法制观念淡薄。在农村一些地方,滥批乱建宅基地、承包不合理,经济诈骗、偷摸扒窃、卖淫吸毒发案率较高。有的村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盛行,巫婆神汉招摇过市。有的村合理费用收不上,公益事业没人搞,尤其是计划生育没人抓,少数村民蔑视政策法规,认为“只要有钱,想干么就干么”。村党支部、村委会无法正常工作。一些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讲排场,摆阔气,搞攀比,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浪费惊人。
(五)村级党组织政权建设与巩固党的执政之基要求不相应。一是“无钱办事”问题突出,农村村级党组织集体经济薄弱,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威信。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无集体经济积累,村里的公共设施建设举步艰难,无钱办事,一些村没有办公用房、党员没有活动场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村级党组织在群众心中的威信;“无人理事”问题突出,村干部报酬待遇偏低,政治前途渺茫。可谓是“干着国家事,端着泥饭碗”,全脱产村干部的全年收入与一些迅速富起来的农民相比,经济上差距较大,这种“付出”与“受益”的不均衡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无机制保障”问题突出。制度不健全,理不清职责,分不开责任,两者之间相互较劲,或争夺、或指责、或推诿。
二、提高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的创新举措
农村村级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社会单位,但其社会生活领域宽广,工作内容和头绪繁多,包括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管理的诸多方面。农村的发展虽然首先在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也离不开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就向农村基层党组织提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问题,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成为具有领导全面工作才能的新 3 型农村党员干部。
(一)积极探索村“两委”工作协调运转的有效途径,强化组织功能。
一要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从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入手,打造一个团结务实的村班子。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环境,要教育和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加强党的领导、扩大基层民主和依法办事有机统一起来,正确理解和把握加强党的领导与实行村民自治的关系,努力实现党组织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和民主监督程序化,不断健全和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切实为构建新农村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加强班子建设。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处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最前沿,党的基层组织强不强,关键要看其领导班子强不强;而领导班子强不强,关键要看“班长”强不强,能不能成为好的带头人。因此,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首先要通过选好“班长”加强班子建设。“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党支部的风气,往往是一个村庄的风气;党支部的面貌,往往也是一个村庄的面貌。
二要协调好村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也是农村的焦点重要问题之一,其实质是党的领导与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关系,村务工作就很难协调,村领导班子就很难形成凝聚力,并且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党对农村建设的领导大打折扣,党的农村政策难以实现。因此,如果两委关系协调和谐,职责明确,在工作中步调一致,能互相积极配合,互相信任,形成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能有利于工作的开展。既发挥了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又凸现出了村委会在社会经济事务中的能力和作用。规范、协调村两委的关系,加强和完善村党组织对村委会的领导迫在眉睫。
(二)多样布局,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机构设置体系。一是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指挥部”。党的基层组织班子要做到“敢、好、能”。具体可归纳为三点:敢办事、办好事和能办事。⑴“敢办事”。班子思想要进一步解放,观念要进一步更新,抓新农村工作魄力要大,勇气要足,发展农村经济要敢闯、敢冒、勇为人先;处理农村事务要敢抓、敢管、勇于负责。要摆脱“等、靠、要”思想束缚,敢于带领农民群众搏击市场。⑵“办好事”。领导班子要积极为群众发展经济换脑子、出点子、引路子,想方设法在农村公益事业方面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⑶“能办事”。支部班子要注重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制订好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要善于协调、发挥其他村级组织的作用,使全村上下形成合力。班子能否做到敢办事、办好事、能办事,是衡量班子整体功能素质和工作效率高低的重要尺度。
二是村小组各自建立党组织。针对分散、距离行政村较远的自然村,要创造条件成立党组织。同时,有些相邻村小组发展不平衡,彼此有较强互补性的特点,因势利导,实施小组与小组之间联合建立党组织,以先进村的优势,带动后进村的快速发展。
三是产业联合建立党组织。积极探索按产业链形式联合设置党组织,或是以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产业的规模基地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产业化经营市场为主建立党组织,或是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以及一些基层服务组织为主建立党组织,从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四是行业联合建立党组织。以乡镇为单位村、企联合建立行业党组织,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又加强了对从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到“人行千里不断线”,党员走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管理就跟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五是功能联合建立党组织。随着农村经济成分和经济组织的多元 5 化,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流动,使得传统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的形式上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完善“支部+协会”运作机制。并且,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适应现代化、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积极探索,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努力寻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联结点。
六是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针对剩余劳动力从业岗位多样化、从业地点流动化的特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在流动党员集中地点、下岗党员居住地点设置固定的派驻党支部和临时流动党组织。在加强对本地务工党员进行组织化教育管理的同时,改变流动党员管理比较薄弱的局面,着力创建本地流动党员党组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外出党员的教育管理新模式,主动联系流入地党组织,发挥流入地党组织的作用,把流动党员编入流入地的基层党组织,使党员离乡离村不离党。
(三)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的培养发展。保质保量地做好发展党员干部工作,坚持发展党员“16字”方针,认真制定发展党员规划和计划,加大检查、指导力度,确保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一是注意改善结构抓重点。把重点放在发展生产一线35岁以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妇女党员上;把好质量关,按照工作程序发展党员,做好推优工作,严格执行28岁以下青年入党要经团组织向党组织推荐的制度。坚持“五不”发展,保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二是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重点发展对象的跟踪管理。要建立农村优秀青年人才信息库,及时把一些政治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致富能人、优秀的乡村人才、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村组干部等列入培养对象,有重点地培植优秀青年农民,建立一支数量 6 充足、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三是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上台阶。要突出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这一重点,首先,多形式培训。制订培训规划,每年初举办村干部培训班,使村组党员干部普遍接受一次轮训,提高农村干部执政能力。其次,重实践锻炼。通过参与招商引资、挂职锻炼、外出务工、压担培养、基地工作方式,培养和锻炼干部。注重在返乡务工人员、复退军人、致富能人等中发现人才、发展党员、培育干部。
四是要建立培养教育机制,建立党员理论学习的长效机制。结合党员的不同情况分类施教,探索党员专题必学和党员自选内容的模式,要吸收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加入村务公开小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协会等,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让他们经受锻炼,早日成才。
(四)加强党建管理新机制,建立新载体、增强组织战斗力。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要经常化、制度化、正规化,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度建设包括制度规范、监督措施、惩戒手段三个部分的系统工程,这三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缺一不可。(1)实行市、镇、村三级分级负责制,做到党建工作有规划、有部署、有实施、有检查、有落实、有考核、有奖惩。(2)建立镇(办)党委书记离任党建责任移交制度,即前任书记要把党建任期目标和计划的完成情况等项内容移交下一任,并填写《党建工作责任移交书》,促进党委工作的顺利交接和工作连续性。(3)有些村委会办公室经常存在“铁将军”把门现象,应改为村干部8小时上班工作制或值班制,这样一来群众遇到事情或难题,能够随时找村干部解决。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焦点问题均由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并在公开栏中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让村党员干部围着群众“转”。(4)建立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制度,即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纪委、市委办、宣传部、农办、内务局、7 综治委、妇联、团市委等单位领导组成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促进了村级组织建设的配套发展,形成了齐抓共管基层组织建设的协作机制。(5)是建立党建工作督查制度,于年中组织一次初查,年终进行全面检查,并尽可能量化,在检查中找出差距,提出整改措施。(6)加强党内监督,发挥党组织和纪委的作用,用党的纪律约束村级党员干部。(7)加强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地抓好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8)要努力推进村级规范化管理,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套比较齐全的村规民约,使农村工作有章可循。
只有完善制度,加强民主监督,善用惩戒手段,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纠;才能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将其行为纳入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建立健全有利于党建科学发展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载体。要调动全体党员的积极性,为党员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新时期的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只有采取灵活而又丰富多彩的新形式、新方法,才能增强党建工作的活力和效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题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如开展“双强工程”、“结对帮扶”、“三级联创”、“一学三评”、提合理化建议和开展各种目标管理活动等。支部鼓励有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党员充当科技示范户,组织有一定技能和专长的党员开展党员联系户活动,号召党员扶贫帮困、集资捐款或投工投劳开展“奉献工程”活动,全心全意为村民提供生产和经营服务。服务内容可包括科技服务、信息服务、资金服务、流通服务、设施服务等方面。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无论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还是对农村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今后一个时期内,还要不断深化一系列的主题活动,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宗旨的理解,明 8 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重塑党员干部形象,努力把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在党内有很强的凝聚力,在农民群众中有很强的吸引力,在领导和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具有很强的号召力的战斗堡垒。
三是抓好农村党员的权利保障和激励机制。要重点抓好党代会年会制度,使党代表参与党组织决策经常化,监督党组织工作制度化;要抓好党支委述职述廉制度,切实发挥党代表对党支委的监督作用;要抓好党代表小组活动制度,及时收集和反馈民情民意;要抓好党代表联系党员制度,发挥党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评选奖励、考评、年薪保障、养老保险、政策保护”的激励机制,鼓励建功立业。要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任期目标责任制,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人,并公布于众,让村民来监督、评判村干部。要制定考核奖罚办法,联绩计酬,奖优罚劣,考核结果与干部任用、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努力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充满活力的机制。
四是建立城乡党建协调发展长效机制。要创设集社会管理服务与基层党建工作于一体的工作载体,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整合基层各类组织资源,充实党的工作力量,发挥基层干部和广大党员的作用,调动基层各类骨干分子的积极性,形成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合力。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设公共服务平台,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打破条块分割局面,整合面向基层的各类资源尤其是市、县(区)部门工作力量,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坚持“两手抓”,努力为民办实事,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农村工作中,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不放松,同时还坚持“两手抓”,在创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上下功夫。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抓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注重虚实结合,虚功实做。整治农村环境,美化净化村容镇貌,改变 9 农村生活陋习,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是促进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内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起步早、发展快,但不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着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偏小、内部管理欠规范、利益机制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关键是乡村干部和基层组织,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要努力学会合适的工作方法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注重教育和科技,着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力投资兴办教育事业,重视培养未来的建设人才,要配套建起电教室、阅览室、运动场、游泳池等设施。可依据实际情况实施免费上幼儿园、小学,对考上大中专学校的还适当补助学习费用,以资鼓励。
(二)以多种活动形式为载体,促进群众性创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办“民兵之家”、“青年之家”、“妇联活动室”、“老人活动中心”等,为村民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提供场所和设施。要以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扶助贫弱、计划生育、移风易俗为内容,开展评选“五好家庭”、“双文明户”活动。村和当地驻军开展多种形式的军民共建,“双拥活动”,始终保持了军民鱼水之情。
(三)以建新村为龙头,加快文明村镇建设。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群众的收入不断增加,开始了新一轮的建房热。许多乡村党组织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把村民住宅建设、临街店面设计都纳入统一的村镇规划中,实行“五统一”,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
四、扭住中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改善农民生活
经济建设是党的各项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中心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牢固树立抓强镇富民就是抓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把发展乡镇经济、致富农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支撑,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更好更快发展这个主题不放松,切实加快强镇富民步 10 伐。首先是抓好解放思想、统一认识的“先导工程”。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强市必先强县,强县必先强镇,富民必先富农民”的理念,下大气力发展壮大乡镇经济、村级经济,真正将致富农民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强镇富民的根本途径,在于坚持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只有加快乡镇经济发展,切实提高农民富裕程度,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进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其次是找准适合村情的发展路子。经济要发展,关键要善于抓住机遇,从实际出发,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人文优势迅速地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增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明确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重点和主攻方向,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良好氛围。第三是加强引导,提供服务,带领农民致富。以为民办实事为己任,切实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依靠集体经济实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到通电、通水、通讯,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修水泥路、建公厕,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修建老人活动中心,办老人基金会,退休老人每月可领取一定的退休金,老人亡故还可领取一定的丧葬费。同时,开展扶贫帮困,对病灾户、困难户给予适当补助。第四是在经营体制上放活,如实行“双田制”,搞“反租倒包”。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要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建设闽东南高优农业、闽西北绿色农业、沿海蓝色农业产业带,提升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第五是发挥党员在引导农民致富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努力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模范作用。
综上所述,古田会议昭示我们:实践出真知,创新无止境。只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胆变革,勇于创新,真理就能战胜前进中任何困难。推动农村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进一步加强 1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当前,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趋势,需要我们整合面向基层的各项资源,提高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水平,为此,要以古田会议精神为动力,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目标,适应变化了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统筹的理念强化基层管理和服务,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党在基层的领导方式,提升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为早日把福建建设成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而努力奋斗。
二0一一年四月十八日
第四篇:勇于创新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勇于创新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永恒的动力。在发展和创新已成为社会主旋律的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工作如何勇立潮头、体现更大作为?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必须科学管理,针对当前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建工作,动员广大党员干部自觉立足本职,以一流的作风创建一流的发展队伍。
一、敢于面对当前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
由于长期的业务工作担子重,人员少,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出现薄弱环节,我们不熟悉的越来越多,工作标准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严,所以需要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素养,是广大党员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不断提高党员干部运用党的创新离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始终把握党建工作的正确方向。
工作环境、氛围是党建发展第一竞争力。群众想法不一致,对干部存在较多意见,各营业部的党员能力参差不齐,思想行动不统一等工作氛围不和谐突出问题。面对问题,营造良好的科学发展环境,是基层党组织实施优势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是加快队伍建设、加速科学发展的最重要的前提。干部作风是发展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广大干部以什么样的作风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直接关系到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党代会的重大部署能否切实落实、宏伟蓝图能否化为现实。推动科学发展、加快驻外各营业部崛起、建设安全和谐航空企业,必须把加强作风建
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摆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抓发展必先抓环境、抓环境必先抓作风的理念,从行动上深入群众,确保组织目标上线一致,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使党建工作事业得到全面的推进。
当前,要紧紧抓住各方对干部作风方面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风上的“假、浮、蛮”问题,是群众和基层深恶痛绝的要害问题。我们必须以坚强的决心、铁的纪律予以有效整治,重点解决工作作风上的“庸、懒、散”问题,着力解决摆架子、不干事、走过场的情况。解决这些问题,要以系统的思维谋划、创新的方法推进,突出效能建设,抓住重点环节,务求在进一步优化发展科学管理机制才取得新成效。要进一步提高党建效率和效能,促进向服务型工作转变;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加强销售服务平台建设,着力营造高效便捷的科学机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办事;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为各销售单位、渠道代理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环境。
二、健全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基层党组织工作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重要保障
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必须坚持加强思想教育与强化纪律约束共举、制度规范措施与运用科技手段并用、开展集中整治与完善长效机制结合,坚持多管齐下,推进改革创新,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大学习教育力度,从思想上夯实加强和改进广大党员作风建设的基础。
要加强重点岗位防范和管理,对服务、渠道单元项目等重点岗位人员的防范和监管,全面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这项工作的落地,从指导思想到工作方式都意义重大,影响至深。通过深入扎实的开展好“科学发展,争创一流”的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境界,检查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增强广大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成效。
要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大力推进电子销售系统建设,实现在网上公开、团队资源在网上操作、资金在网上收支、监督在网上实施。要严格监督检查和问责追究,规范对全员的绩效考评,引导和督促广大干部和群众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
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工作关键,实现党建工作的新
途径。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通过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推动党建建设和管理创新。因为缺乏服务意识,造成重眼前、重利益、不顾大局的情况,发挥服务理念,紧紧抓住了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两大核心,充分发挥政治保证、汇智聚力,育人选才、协调促进和监督作用,不断推动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利用各种载体,提高党建工作的影响力。组织部门要把服务意识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干部服务工作设立的舆论宣传,营造“服务 发展”浓厚氛围,在上下进一步形成共谋发展、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将宣传投向基层,展示员工、党员工作中的闪光点和平凡奉献的榜样。发动群众的力量,不论级别,拍下善德之美,不论寒暑,拍下分享爱的感动。利用宣传照片,推广亲情化的服务,发挥新风气引导作用。广泛开展“弘扬奉献精神”宣传教育,加快完善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发展文化产业,持续繁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进一步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全力打好文化发展攻坚战,树立典型,强化党建激励机制。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发现和培养典型,平时要注重工作检查、指导、总结,通过座谈会、调研会的形式发现先进事迹,结合评选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党员等活动,树立和宣扬典型,把激励机制引入党建工作的全过程。把先进事迹、好人好事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宣传出去,使之成为党员干部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榜样。
四、营造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工作氛围,实现个人自我价值。
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懒惰,多一些上进心。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取得岗位上的竞争优势。建立这样一个团结互助、相互鼓励、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让员工感受到自豪感。公司在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前进下,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只有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学习更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公司做贡献。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我们的人生舞台更加绚丽多彩!
定期开展党员奉献日活动。支部结合各单元工作特点,结合劳动竞赛活动开展推进情况,促进各单元岗位练兵服务技能的提升。定期开展“党员服务日”、“党员巡诊服务日”活动。每季度通过开展创
先争优等活动,来发挥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我们要以时代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要把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同党的事业、国家的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际工作,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纪律建设,深化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深入推进党员承诺、践诺活动,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
勇于创新,进一步优化党建机制,以解决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以实现科学管理,努力创建充满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对内凝聚力、对外吸引力,形成航空企业加快发展的新动力、赢得行业竞争的新优势。
第五篇:推进五化建设着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大力推进“五化”建设
着力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适应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求,针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活动不经常、基础不牢固等问题,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了“组织网络化、制度规范化、活动经常化,队伍专业化、阵地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五化”建设,有效提高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
一、推进组织网络化,努力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各级党组织把建立党组织作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首要任务来抓,积极探索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在保证规模以上企业党组织动态组建率达到100%同时,重点推进规模以下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党组织。一是大力推进区域化覆盖。以乡镇(街道)工业(经济)办为依托建立党组织,实现党对辖区内小型和无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的有效覆盖;积极在各类园区、商贸区、专业市场等非公有制企业比较集中的区域建立党组织,扩大党的组织覆盖。二是切实抓好行业化覆盖。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行业协会产业相同、业务相近的优势,积极探索“支部建在行业协会上”的做法,不断扩大党在行业协会会员企业的覆盖面。三是积极探索产业化覆盖。以区域性基层商会为依托建立党组织,实现党对商会会员企业的有效覆盖。在组建方式上,采取六种模式:对规模以
上或有党员3人以上的企业,单独建立党组织;对行业相近、地域相邻的企业,按照自愿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对入驻各类园区(市场)内的企业,依托园区(市场)建立党组织;对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的企业,按照属地原则实行村(社区)企联建党组织;对已加入协会(商会)的企业,依托协会(商会)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建立党组织。截至2011年10月,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基本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化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覆盖网络。
二、推进制度规范化,不断健全和完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是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科学化的重要保障。以推进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健全内部运行机制。从规范党建工作经常性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党内“三会一课”、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党员定期评议、党内关爱激励等制度,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内部运行的规范化水平。二是探索党组织与企业间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党组织与企业管理层双向沟通等制度,使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工作落到实处,发挥了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是逐步建立企业党组织与外部党组织间的运行机制。探索完善区域党建联系会议、商会(协会)党组织与乡镇(街道)党(工)委经常性沟通等制度。目前,各县(市)区都结合企业实际,指导帮助企业统一制定了党
建工作制度,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推进活动经常化,着力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活力。党建工作缺乏活力,是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突出问题。结合创先争优活动,以建设“活力组织、和谐企业”为目标,指导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开展经常性党的活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每年都有一项主题实践活动,每月都开展一次党组织生活,激发党建工作活力。一是围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创新活动载体。深入开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广泛开展“共产党员工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建言献策、党员技术攻关”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升企业党建成效。二是围绕凝聚职工群众,创新活动方式。坚持党建带工建、妇建、团建,指导企业党组织把党的活动融入群团组织活动之中,扩大党组织的影响力;积极引导企业党组织把党的活动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品牌文化战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精神。三是围绕促进企业和谐,创新活动手段。积极协调企业与职工、企业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帮助企业化解各类矛盾,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企业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四是围绕区域化方向,创新党建模式。充分整合区域党建资源,按照“活动网络共建、基础设施共用、党员教育共抓、活动载体共享”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区域化党建模式。顺应信息网络化发展趋势,通过办好网上党员活动室、建立健全党员信息库等形式,为企业党建搭建新平台、提供新手段、开辟新空间。
四、推进队伍专业化,提高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素质。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根本。重点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着眼职业化目标,抓好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采取“内选、外聘、选派”等方式,选好配强企业党组织书记。在企业内部要注重从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中选任党务工作者,业主是党员的,由业主担任党组织书记;业主不是党员的,由工会主席或在企业经营管理层选择合适的人选担任党组织书记。企业内部没有合适人选的,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退伍军人、国企转制待岗党务干部中选聘党组织书记。各县(市、区)都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人才库,根据企业需要,及时推荐合适人选。全市通过双向选择向非公企业推荐党组织书记(工会主席)130多名。建立并实施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资格认证和激励保障等制度,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职业化新路子。二是按照专职化要求,抓好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从市县乡机关、事业单位、转业军人、后备干部、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派优秀党员干部1358人,到非公有制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率达到100%。建立健全党建指导员工作制度、定期培训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党建指导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坚持质量兼顾,抓好党员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在
党员人数少和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规模以上企业每年都发展新党员。深入开展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进而把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管理人员的“双向培养”活动。注意把企业中群团组织负责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对象培养,抓好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的业主、高层管理人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提高企业决策管理层中的党员比例,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企业党员队伍。三年来,全市在非公企业发展党员820多人,130多名优秀党员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同时,加强对企业主的教育引导,利用党校、行政学院、高等院校、示范点企业等阵地,对企业主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把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支持力度作为评价其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内容,着力增强企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
五、推进阵地标准化,不断夯实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基础。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基础薄弱的现实,以党建示范点为标准,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基础建设。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充分整合区域资源,采取企业投入为主,财政补贴和党费补助为辅的办法,加大对党建阵地建设的投入力度,逐步实现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务宣传栏、有党员电教设备、有党建图书资料、有党建工作制度、有党建工作档案、有党旗党徽、有党组织牌匾“八有”目标。积极开展共驻共建活动,通过加强乡镇、街道党员服务中心和村、社区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建设,为非公有制
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提供学习培训、开展活动的设施和场所。截至目前,全市达到“八有”目标的非公有制企业达到90多家。二是落实经费保障。探索建立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费补助机制,通过企业经费拨付、留存党费补充、基层商会会费列支、财政专项补助等多种途径,为企业党建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深入开展“三建三送”活动,为非公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必要条件。三是强化制度保证。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目标管理责任制,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联系点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企业做好党建工作。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机制,广泛宣传非公有制企业先进集体、优秀个人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