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5篇)

时间:2019-05-13 15:2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

第一篇: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

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这既是对基层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也是对下一阶段工作的明确要求。江苏如皋探索建立“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在“划网格”的基础上“筑支点”,将党组织建到群众的家门口,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背景与起因

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快,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推行等为鲜明标志的各项改革,极大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了新要求、新形势、新变化。

1.创设党员中心户是适应党群关系新要求的迫切之举。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当前,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益频繁,离土离乡、经商务工的日益增多。一方面,少数党员主体意识弱化,先锋作用发挥不明显,存在“各种各的地,各管各的田”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党员致富能力强,有服务群众、彰显先进,实现自我价值的意愿,但又缺乏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在这种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创设一种分散型、多样型、综合型的服务载体,既充分发挥党员个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又极大地密切和维护党群关系。

2.创设党员中心户是适应经济转型新形势的创新之举。随着农村经济的提速发展,林、牧、渔、工、商等产业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基地、大户、联合体、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个体私营企业等经济实体。而传统的“镇级党组织—村级党组织—党支部—党小组”四级管理架构,侧重于行政管理,不能满足服务相对复杂经济管理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创新构建一种灵活、小型、多元的服务单元,既是外部形势所需,也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3.创设党员中心户是适应社会管理新变化的务实之举。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管、收、批”的管理型政府加快向“扶、帮、带”的服务型政府转变,村级党组织服务人群越来越广、服务事务越来越多。目前我市所有的村(社区)均达到党总支建制标准,12个村(社区)达到党委建制标准,但村干部的数量并没有随之扩增,“事多人少”成为众多村级党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同时,由于区划调整后客观上增加了镇级的管理半径,较边远区域的群众进镇办事的路程更远、难度加大。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有效整合无职党员、党员创业能手、入党积极分子等现有力量,建立灵活机动的服务队伍,成为基层党组织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二、措施和做法

我市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努力实现服务力量最大化、服务体系网格化、服务功能多元化、服务机制常态化。

一是以党员为主体,实现服务力量最大化。最大化地整合基层综治维稳、民事调解、文化建设等领域的党员,将分散的、自发的力量集中起来,打造“一综多专”的服务骨干队伍。一是强化能力素质。围绕“政治素质好、身体状况好、邻里沟通好、服务指导好”总体要求,择优从复员退伍军人党员、离退休(退职)党员、致富能人党员中培育党员中心户,同时有计划地在年青党员中确定“党员中心户”的后备人选,加以重点培养和锻炼,着力打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中坚力量。二是强化分类培育。按照“因人制宜、展现特长、发挥优势”的原则,着力培育“五型”党员中心户(即从善经营的能手党员中培育“带民致富型”,善协调的党员中培育“村务协管型”,有威信的老党员、老干部中培育“民事调解型”,讲奉献的富裕党员中培育“爱心帮扶型”,素质高的“两新”组织党员中培育“村企联动型”),使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的类型更多样、成效更显著。三是强化培训帮带。创新“1+3”培训帮带模式(每名党员中心户每年参加1次市、镇级集中培训;建立镇级领导班子成员联系村党组织、村党组织班子成员联系党小组长、党小组长联系党员中心户的“三联系”制度),不断提升党员中心户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二是以“户”为中心,实现服务体系网格化。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面、点面结合”的思路,以“党员中心户”为中心,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网格化服务体系。一是打造靠前服务的“支点”。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活动”的原则,根据各村(社区)党员总数和村民户数合理设置,一般1-2个村民小组划分一个网格,设立1个党员中心户,形成“网格+党员中心户”工作模式,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实现服务前移、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目前,全市已培育6074名党员中心户,形成对8518个村民小组党员群众的全覆盖。二是打造辐射引领的“核心”。要求每名党员中心户联系3-5名骨干党员,党员中心户与骨干党员共同联系10-20名党员群众,建立以党员中心户为核心、骨干党员为延伸的辐射型组织架构,真正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目前全市各村(社区)都能实现“两个1”的目标,即1公里内有联系的党员中心户、10分钟内找到联系的骨干党员。三是打造资源整合的“重心”。将党员中心户的培育与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基层“十个一”、市级机关部门“双联双助”、机关党员干部“三解三促”等挂钩帮扶工作结合起来,让党员中心户当好参谋和助手、让机关党员干部成为后盾和助力,使党员中心户成为承接资源、整合资源、放大资源的“重心”,充分激发内力、借助外力、增强合力。

三是以载体为支撑,实现服务功能多元化。按照“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创新贴近基层、彰显实效的载体平台,实现服务功能的多元化。一是提供“标准化”服务。明确了党员中心户“五大站”的基本职责(政策宣传站、民意收集站、矛盾调解站、致富加油站、民生服务站),要求镇(区、街道)建立“一户一档”,记录党员中心户的履职情况,加强跟踪管理,确保“规定动作”不打折扣。二是提供“一站式”服务。按照“五有”标准(有“党员中心户”户牌、有“亮身份、亮承诺、亮成绩”公告栏、有基本便民服务工具、有便民服务卡、有服务档案记录),帮助党员中心户完善软、硬件设施,切实将服务重点从“工作场所”转向“居住场所”、将服务内容由“行政服务”转向“生活服务”、将服务时间由“8小时内服务”转向“8小时外服务”,实现了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内容全方位、服务对象全覆盖。三是提供“特色化”服务。在灵活用好“一卡一本一表一单”(便民服务卡、民情日记本、群众意见表、外出党员联系单)的基础上,引导党员中心户结合各村的实际开展“八个一”活动,即“上好一堂微型党课、联系一批流动党员、招引一个在外能人、推广一门实用技术、提供一批致富信息、走访一批困难群众、协调一件矛盾纠纷、代办一批群众事务”,努力做好“自选动作”和“加分项目”。

四是以制度为保障,实现服务机制长效化。把立规矩、定制度作为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机制的保障,着力将这项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一是建立科学选拔制度。创新选拔“三荐一公示一审核”工作流程(通过党员自荐、群众联荐、村(社区)党组织举荐等方式进行广泛推荐;“两委”班子和党员、村民代表集中进行测评公示;镇(区、街道)党(工)委进行联合审查),才能确定最终人选,确保党员中心户素质突出、群中公认、组织放心。二是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市级层面出台《“党员中心户”考核评价方法》明确考核项目,各镇(区、街道)按照贴近实际、科学可行、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量化考核细则,每年采取党员群众评议、村级党组织考评、镇党委评定的方式进行综合考评,对考评合格的党员中心户由镇、村视情给予适当的活动经费补助,对考评不合格的党员中心户予以摘牌调整。三是建立激励保障制度。注重精神鼓励、政治激励和物质保障相结合,每年评选一批市、镇级优秀党员中心户予以公开表彰,优秀的党员中心户实行三优先(优先推荐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优先选拔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优先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市委组织部设立专项资金,对评审确认的市级优秀党员中心户,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补助。

三、成效与反响

1.实现了党的工作对基层党员的有效覆盖。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方式筑牢党的工作在基层的“支点”,激发了基层党员的责任感、光荣感和自豪感。我市江苏美树城党支部构建“社区党总支-公司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服务网络,7名党员中心户经营业主带动周边632名群众致富,增加农民年均纯收入约4000元,走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党企共建”之路;下原镇文庄社区党员中心户郭杰作为社区电工,及时上门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还与其父亲共同建立“法治驿站”,父子协同开展矛盾调解工作。

2.实现了党的组织对基层群众的有效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引导基层党员“亮身份、亮承诺、亮业绩”,不断提升服务党员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家门口”,“党员就在我身边”,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感召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近年来,全市党员中心户发放服务卡8.7万张,代办群众事务2万多件,帮村招引能人近4000名,提供致富信息2万多条。

3.实现了党的建设对基层工作的有力加强。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充分整合基层综治维稳、民事调解、文化建设等各领域的骨干力量,着力解决新形势下村域范围扩大,服务事务繁杂,管理力量薄弱等难题,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重心下移,目前,全市已有6074户党员中心户挂牌服务,实现了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全覆盖,完善了“镇(区、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委(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位一体”组织架构,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4.实现了党的形象在基层社会的有力提升。通过建立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变党员群众“上门求助”为党员干部“主动下访”,引导党员干部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感情、在联系服务群众中增强本领,真心察民情、暖民心、解民忧,提升和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近年来,基层群众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提高了近12个百分点,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经验和启示

1.“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致胜法宝。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他们的知识和经验最丰富、最实际、最管用。只有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紧紧依靠群众,发挥出群众自身的能量。如皋健全“党员中心户”长效机制,关键就是要围绕群众、抓住群众、依靠群众,既严格要求从群众中“选”人,又放手让群众去“看”、去“评”,充分发挥了群众的推动者、参与者、监督者作用,有效激发了群众自身的能量与热情,取得了良好成效。

2.良好的工作载体是激发工作活力、推动工作落实的有力抓手。创新载体是增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活力的保证,“贴近群众、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创设良好载体的关键。如皋健全“党员中心户”长效机制,就是牢牢抓住村级党组织这个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结合部,把“户”这个小载体深化、强化、品牌化,将“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工作细化、亮化、具体化,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实现了“小载体”发挥“大作用”。

3.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因势利导是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的重要准则。要做好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既要考虑服务主体的多元性,又要考虑服务对象的多样性。如皋突出分类指导,着重培育带民致富、村务协管、民事调解、爱心帮扶、村企联动等五种类型的党员中心户,既能推动当前农村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又兼顾了群众的实际需要,更发挥党员中心户的个人优势特长,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自主性、便捷性、多样性。

第二篇: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

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群众

河南鹤壁市山城区在社区推行党员中心户制度,按照所处位置、政治素质、协调能力、硬件条件等“四个适宜”标准挑选党员中心户,形成社区党支部委员联系党员中心户、党员中心户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局面,搭建起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纽带。目前,已确定党员中心户435户,联系党员3600多名、社区居民2.2万多户。

第三篇: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建立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是新形势下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时刻保持先进性的好方法,也是党团结、影响、宣传、教育群众的好途径。通过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建立,把党员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考核,可以有效地增强党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影响力。

一、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要任务是: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向党组织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积极帮助解决群众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党员联系群众要做到“三知”、“三及时”,即知思想、知工作、知生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党组织汇报、及时做好稳定工作。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和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尊重和维护宪法、法律赋予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和正当利益,自觉同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作斗争。

(二)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情绪,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和要求。

(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虚心向群众学习。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善于发现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和宣传群众创造的有益经验,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吸取营养、经受锻炼、接受监督。

(五)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向群众宣传解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凝聚群众力量。

二、主要方式

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和自身条件,组织党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方式,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一)结对帮扶困难群众。有帮扶能力的党员要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既要立足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高工作技能,自强自立。

(二)参加主题实践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以服务群众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推行党员承诺,有条件的党员每年要承诺为群众办一两件实事。承诺内容要切合实际,具体可行,履行承诺的情况要自觉接受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

(三)参加设岗定责活动。每一位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照自主申报和组织安排相结合的办法,选择所在党组织设立的联系和服务群众岗位,履行岗位责任,努力做好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

(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党员要积极参加林业局建立的志愿者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利民活动,义务参加党员服务站(点)的工作。积极参加政府或社会团体组织的扶贫、支教、保护环境和关心下一代等志愿者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帮助生活困难群众的捐赠活动。

(五)深入基层调研。党员干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有1个月时间,深入联系点和各乡镇场调研,特别要注意深入到问题较多的地方,听取群众意见,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坚持民主决策,把调查研究的成果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充分体现和维护群众的利益。调查研究要讲求实效,切忌形式主义。

(六)做好接待群众工作。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定期接待群众,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包括信访中反映的问题,能够解决的要及时解决,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要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有关部门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

党员领导干部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三、检查与监督

(一)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由党政一把手共同负责,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工作负责,督促检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抓好落实。

(二)每年对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并采取适当方式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听取意见。对制度不落实、群众不满意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检查、测评、整改情况要向群众进行通报。

第四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调研高志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同时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总目标。应该说,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初步成效,但离“让人民完全满意”还有一定的距离。开展的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面对群众也更近,能不能取得让人民满意的实效,关键看能否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如何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的是听民声、知民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解民忧。为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进行了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1、“四风”问题仍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危害

反对“四风”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脚点和主要任务,核心问题还是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群众路线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是考验党员干部的关键期。群众路线需要走好,“四风”问题是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的最大拦路虎。形式主义的主要根源是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和“官本位”思想。弄虚作假,不求实效;好大喜功,欺上瞒下;脱离实际,照搬照套。官僚主义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做官当老爷的领导作风。不深入基层和群众,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关心群众疾苦,不愿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怕给自己添麻烦;饱食终日,无所作为,遇事不负责任;独断专行,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主观主义地瞎指挥等。享乐主义主要表现在精神状态上,思想空虚,精神萎靡,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在价值取向上,把

个人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事情多做一点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满腹牢骚;在工作态度上,怕苦怕累,逃避责任,得过且过,不愿意到艰苦的地方工作,更不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不重实效;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贵族化”,吃喝玩乐,沉湎于花天酒地、声色犬马。奢靡之风表现为豪宅别墅、名车美人。把牢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员干部是排头兵,是突击队。只有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推动自己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才能进一步密切,基层基础才能进一步夯实。

2、认真剖析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剖析和整改是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问题要查得“水落石出”、自我批评要“体无完肤”,道理分析要“鞭辟入里”,整改问题要“入骨入心”。剖析要从深处挖,危害要从大处想,病根要从痛处找,诊疗要对症下药,从重从快,药到病除。要认真分析产生“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体制机制原因,切实加以整改。对体制机制上出现的问题,要从深化改革入手,对形成“末梢堵塞”的必须严肃问责。

3、我们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杜绝宅在办公室里想问题、造思路、搞指挥,要坚持到一线去接地气、知民情、找问题,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在深入基层一线的过程中,不但要“身入”更要“心入”,要带着感情下去、带着问题下去、带着责任下去,要能够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连成一体,将基层一线作为改进作风、解决问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主阵地,帮助群

众解决发展上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4、围绕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回避、不掩饰、不护短,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从源头化解矛盾、对症下药,逐一解决:及时和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争取政策,逐步解决。总之,解决问题才是我们取信于民的根本

5、转变工作作风,拓宽群众的致富门路。

在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拓宽群众的致富思路,加大对农村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引导干部带头闯富路,在资金、技术等给予更多的支持;要有亲民、安民、富民的理念和胸怀,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力度,积极争取项目,争取来的项目要实施好;大力发展“企业+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做大经济蛋糕,为实现富民强县努力奋斗。

第五篇: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华区: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河南分社到我区调研采访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绵绵春雨沐鹰城。4月25日,鹰城迎来了今春的第二场雨,给久旱的城市带来了甘霖,也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新华社河南分社常务副总编林嵬。在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张国典、区委书记董汉生、区组织部长陈晓和区政法委书记李钢成陪同下,到新华区光明路街道新程街社区调研采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3月份以来,新华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给百姓带来了“甘霖”。正值“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该区通过张向东、刘克清等一批身边先进典型教育身边人,创新了学习形式;通过“背对背”、“面对面”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瞄准“靶心”立行立改,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林嵬到达新程街社区时,恰好遇到了在这里蹲点调研的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富兴。

王书记非常热情地迎接了这位远道而来调研采访的客人,谈了自己在社区蹲点调研中的感受,并充分肯定了新华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效。他说道,教育实践活动在社区中能否扎实开展,能否真正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关键在社区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作用是否发挥的好。通过蹲点调研,更充分体会到社区基层干部的不容易。就拿社区

书记这个职位来说,官不大、责任却很大,新程街社区之所以能成为居民“学习的场所、活动的乐园、维权的阵地、排忧解难的娘家”,靠的是社区班子的踏实工作、靠的是社区书记陈传胜的积极作为。

接着,林嵬认真察看了社区的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和福寿雅苑日间照料中心,详细询问了服务项目、服务程序,并与在照料中心活动的社区居民深入交谈。社区书记陈传胜汇报说,“养老难问题,是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区委的领导下,社区于2013年建成了日间照料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老大难问题。”

在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林嵬与大家热情座谈。区委书记董汉生汇报了全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以“五查五治五推进”为抓手,深入开展“五项专题实践活动”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该社区党员干部中开展的“强作风、访民生、送服务”主题实践活动情况,通过“ 一个党员一面旗”、“党员设岗定责’(设置绿化美化岗、义务巡逻岗、家庭维修保洁等岗位),切实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极大改善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林嵬一直耐心地聆听,仔细记录,并不时地对新华区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表示赞许。

林嵬说,社区是社会成员的生活基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活动大都在社区内进行,同时,社区与基层群众也最易发生矛盾,是服务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因此,教育实践

活动要落实到最基层,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服务意识,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要发挥好社区党组织在社区建设、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中的关键作用,全力建成一个“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好班子,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好队伍。要扎实践行群众路线,丰富党群中心的服务内容,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使社区真正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基层组织。

时间到了中午12:45,蒙蒙细雨还在下个不停,座谈会在热烈的气氛中继续着。林嵬最后说,社区的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中心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看到了新华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认真精神。他表示回去后会认真总结这次采访中的所见所闻,充分利用新华社河南分社的平台,宣传新华区教育实践活动中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好做法、好经验。

下载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如皋市健全党员中心户联系服务党员群众长效机制的实践做法(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为使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三大作风之一。为了发扬光大这一传统优良作风,进一步促进党员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特制订如下制度: 一、任务与内......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是指党员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 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自觉自愿、......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一、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是指党员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自觉自愿、统......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第一条为进一步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充分发挥党员的思想、政治优势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密切联系和服务师生,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普遍教......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1、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是指党员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群众、 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 2、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自觉自愿、......

    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1

    发挥“神经末梢”作用切实解决 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按照区委统一部署,中心召开了多次富有成效的的专题研讨会,每位党员干部......

    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于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通知》印发 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