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1心脏起搏器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植入性起搏器临床使用管理制度
为加强我院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临床使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我院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临床使用管理体系,降低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使用风险,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和《关于加强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3〕61号)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我院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从事植入性医疗器械相关工作的临床医师,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学历、技术职称或者经过相关技术培训,并获得国家认可的执业技术资格。
二、建立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的领用台账。医院使用科室领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时,应索取产品供货商的合法证件,核对产品的规格、型号、失效期。认真填写领用台账,内容应有:产品名称、领用日期、生产企业、型号规格、生产批号、灭菌批号(灭菌产品)、产品有效期、产品注册证编号、领用科室及领用人、发货人签名等。
三、临床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使用前必须进行医患沟通,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四、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使用科室应仔细核对产品标识(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单位、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如有)、序列号等),应建立产品使用台帐。使用记录(病历)应详细记录产品标识(品名、规格、型号、生产单位、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如有)、序列号等),能反应产品的唯一性,满足全过程追踪监测;
五、规范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的临床使用:术前必须进行医患沟通,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1、使用心脏起搏器,术前谈话中应说明选择的类型,使用的目的、价格以及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如实向患者知情告知,同时在《植入心脏起搏器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知情同意书的内容包括:使用心脏起搏器的益处和可能发生的风险及发生风险后的处理内容。手术室核对并记录保存所植入心脏起搏器的基本信息: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企业、生产批号、灭菌批号(灭菌产品)、产品有效期、产品注册证编号、检验合格报告、领用日期、手术日期、手术医师姓名、患者姓名(患者联系地址、联系电话)。
2、术中所用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产品合格证应粘贴在手术记录中。
3、手术医师按照产品的设计和使用要求进行植入安装和记录;手术室人员填写手术记录单;临床使用科室手术后及时填写《心脏起搏器使用登记表》,并与病历一同保存;器械商技术人员跟台,填写《心脏起搏器使用验收登记表》附手术医生签名提交至药械科,药械科填写《心脏起搏器登记表》一并存档。
4、手术后,药械科和手术室及时做好使用记录(病历)登记工作,登记内容有:应详细记录患者姓名、住院号、产品标识(品名、规格、型号、注册证号、生产单位、数量、产品编号、生产批号、灭菌批号(如有)、序列号等)供应商名称、手术室负责人等情况,能反应产品的唯一性,满足全过程追踪监测;登记本原始记录保存期限至少超过产品有效期一年,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原始记录保存期为两年,永久性植入产品记录保存期限为永久,以备产品追溯,同时进行质量跟踪。
5、及时了解患者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情况,通过电话、门诊等方式进行回访,并做好咨询工作和质量跟踪,及时对医院出院病人跟踪随访,并填写《出院病人跟踪随访登记表》。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书信联系等。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治疗效果、病情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康复、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随访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
六、建立健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的日常管理、监测工作,并主动或者定期向县、市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上报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事件监测信息和不良反应。
1、我院必须定期开展对使用者的随访工作。发现因产品质量引起的死亡或严重伤害不良事件,必须在不良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先以电话或传真形式上报所在地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局。
2、同时,我院应立即调查、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包括:产品原因、医师操作原因或病人自身原因,并在五个工作日内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报市药监局经市局确认后向省药监局报告。
3、我院应同时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情况如实向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通报,并协助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调查不良事件。
七、我院不得有下列行为:
1、禁止使用未经医院招标采购的、从非法渠道购进的植入性心脏起搏器。
2、使用小包装已破损、标识不清的无菌器械;
3、使用过期、已淘汰的器械;
4、使用无《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无《医疗器械产品合格证》的器械。
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管理制度
1.医生在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之前应当将遵循本专科的诊疗常规,并患者的病情、拟定医疗措施并分析医疗风险选择的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的种类、收费标准等如实告知患者或家属,切实尊重患者根据自身状况的自主选择权,并让患者或家属签署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知情同意书。
2.要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合理、正确使用植入的心脏起搏器。
3.在临床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过程中,要认真验明产品的包装、标识、说明书与实物以及与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注册登记表记载内容的一致性,并做好使用记录,并定期电话回访产品质量信息跟踪。
4.临床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要记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单位或住址、联系电话、患者病案号、手术名称、手术日期、手术者,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商、供应商、产品注册证号、产品编号或生产批号、有效期、产品包装、单一产品序列号等基本信息。
5.使用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单位于每月10日前,将上月植入性心脏起搏器使用情况报医务科使医务科、采购科及医疗质量管理部门随时掌握辖区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情况。
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加强对我院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使用医疗器械安全,根据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使用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植入性医疗器械是指任何借助外科手术,器械全部或者部分进入人体或自然腔道中,在手术过程结束后长期留在体内,或者留在体内至少30日以上的医疗器械。
第二条 我院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应从具有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合法资质的企业购进具有《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植入性医疗器械。
第二章 机构、制度与人员
第三条 医院通过医务科、护理部、采购科及各相关科室主任负责对医疗器械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第四条 我院采购科、护理部、医务科院感管理小组应当建立相关的采购、验收、入库、销售、储存养护、使用管理、用户登记、随访、质量跟踪、销毁、不合格产品处理、不良事件报告等管理制度。
第五条 从事医疗器械管理的人员应熟悉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参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并负责对医院其他与使用医疗器械有关的科室、人员进行医疗器械法律、法规培训,指导临床科室规范临床科室规范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
第三章 医疗器械采购与验收
第六条 采购科购进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查验供货方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注册证等证明文件。储存植入性医疗器械应当符合产品储存条件,分类存放,明确标识。
第七条 产品入库验收及出库销售或使用必须有详细的可追溯性的记录并妥善保存。记录包括购销(使用)日期、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生产商或经营商、销往单位(使用部门)、生产批号或单个产品序列号、灭菌批号、有效期、产品合格证明、包装标识、包装情况、验收(发货)、保管、复核(领用)人签字等内容。
第四章 使用管理
第八条 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前,各科医务人员必须将病情、医疗措施、使用器械、医疗风险如实告知患者或其家属,并让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产品名称、生产单位、植入医疗器械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可能产
生的后果、应对措施、患者或其家属签字等。
第九条 医院各使用科室应仔细核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有效期。对骨科内固定器材、心脏起搏器、血管内导管、支架等植入性或介入性医疗器械,手术医生应严格按照产品的设计和使用要求进行安装。
第十条 医院是患者使用合法合格产品的责任主体。全院各科室不得使用患者或其家属提供的医疗器械。提供给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应当由我院统一采购和管理,并纳入患者的整体医疗服务中。
第十一条 各科室应建立植入性医疗器械用户登记制度。植入性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后必须对使用情况进行登记,保证产品质量信息跟踪。使用记录包括:患者姓名、手术名称、手术者、患者病案号、住址、联系电话等;产品使用日期(手术日期)、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生产批号、灭菌批号、有效期、生产商、供应商、产品包装、单一产品序号等。使用记录应当与病历一同保存。
第十二条 医院在使用高风险医疗器械时发现不合格产品的,应立即停止使用,进行封存,并及时报告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得擅自处理。
第十三条 对骨科内固定器材等植入性或介入性医疗器械,科室应建立随访制度,定期开展对使用者的随访。
第十四条 各科室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时应按照产品的设
计和使用要求进行植入安装。无相应资格的医疗工作者不得从事植入性医疗器械植入安装工作。
第十五条 严禁重复使用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过的植入医疗器械,感染管理科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销毁,并记录产品的名称、数量,销毁的时间、方式、执行人员等。
第十六条 各科室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若发生因植入性医疗器械或可能因植入性医疗器械导致严重伤寒事件或患者死亡的,应及时报医务科,在24小时内由医务科上报上海市卫生局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使用科室应当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填写《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表》。
第二篇:10-6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应急预案
宣威市人民医院
心脏起搏器植入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
1.各项手术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设备的运行情况、物品的准备、抢救药品的准备等。
2.术者应于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手术的风险性,制定出详实的手术方案,做好应急的特殊物品的准备和心理准备。
3.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
⑴第一时间,术者为主要负责人(有特殊安排者除外)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抢救效果好的,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据情况继续手术或终止;
⑵如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请相关科室人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医务处;
⑶如有必要,应报告给主管院长、院长;
⑷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征得家属理解;
⑸抢救过程中要有专人负责记录医嘱和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当时记录不全的抢救结束后立即补记。
⑹处理完后召开讨论会,分析出现紧急情况的原因、抢救是否及时、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教训、以及改进方案等,并详细记录备案。
4、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心内科开展的冠脉介入手术、起搏器安置与及心内电生理检查与射频消融术、先心病介入封堵术等心脏病介入手术。
二、实施细则
1、介入诊疗术中可能因导管钢丝等器械引起血管或心肌穿孔导致心包 积液,需要立即行心包穿刺和引流。
2、介入器械、药物干扰心脏敏感区域可能引起或加重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或心脏停搏),情况危急时需要 药物、电复律或起搏器植入。
3、病情和病变性质决定介入术的策略,有时于介入术中临时改变计划,会向家属交待。
4、介入术中心脏、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脱落,以及器械的断裂或脱落可 能造成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中风、肺栓塞或其他部位缺血,情况危急时会考虑中断手术。
5、部分介入术需联合应用抑制血液凝固的药物,可能诱发或加重出血,包括伤口、消化道、腹膜后、胸腔、眼底、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时需要输血、压迫、腔镜、外科手术等处理。
6、患者可能对消毒剂、对比剂或其他药物、材料过敏,出现皮疹、头 晕、呼吸困难、休克、溶血等,予相应处理,情况不能控制应终止手术。
7、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会出现再灌注综合征如: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 常、心动过缓等,可予多巴胺、利多卡因、阿托品等静推。
血压升高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
↓
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予镇静
↓
尽可能排除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焦虑、紧张等)
↓
血压仍持续很高,给予相应降压药(如卡托普利、心痛定、亚宁定、硝普钠等)【应急预案】
1.密监测患者血压等生命体征;
2.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其紧张情绪,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如地西泮等; 3.告知患者手术前一晚保证休息,术前排空大小便,尽可能排除术中引起患者血压升高的因素;
4、血压仍持续很高,给予相应口服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等;或静脉给予乌拉地尔等药物控制血压。
血压下降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
↓
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适当补液、扩容,必要时多巴胺泵入
↓ 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抢救药品(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应急预案】
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尿量等情况 ; 2.做好术前宣教,行颈动脉支架术患者术前一天停服降压药;
3.因禁食禁饮引起的血压下降,术中可给予补液、扩容治疗,依据心率和血压恢复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物治疗 ;
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并密切监测压力变化。
躁动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
患者有意识障碍者,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
↓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
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安定等)【应急预案】
1.给予心理安抚,与病人交流分散其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情绪 ; 2.患者本身可能有意识障碍者,经过家属同意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约束; 3.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
4.若躁动仍影响操作的进行,可遵医嘱给予镇静安眠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心率减慢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
↓
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
↓
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
↓
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材(如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
等)
【应急预案】
1.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及心率、血氧饱和度、面色等情况 ; 2.对既往有严重心动过缓史的高危患者,加强观察;
3.术中可嘱患者用力咳嗽(咳嗽可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使心率加快);
4.行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术前预先,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依据心率和血压自行恢复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或植入临时起搏器,同时备好除颤器。
穿刺处血肿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采用指压止血方法
↓
在医生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
↓
假性动脉瘤请外科会诊
↓
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
↓
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
【应急预案】
1.观察穿刺失败后按压是否正确,采用指压止血方法; 2.在按压的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的颜色; 3.假性动脉瘤请外科会诊;
4.安慰患者,嘱其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 5.局部血肿及淤血者,在术后加强交接。
腹膜后出血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
↓
相关检查(腹部CT等)
↓
酌情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
取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胃肠减压,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
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
↓
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
↓
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
↓
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应急预案】
1.如怀疑有腹膜后出血,应立即停用抗凝剂,行腹部CT等相关检查必要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1mg鱼精蛋白中和100单位肝素,鱼精蛋白一次用量不超过50mg)。
2.一旦确诊腹膜后出血要立即给予平卧位,腹胀严重者给予插胃管达到胃肠减压的目的。必要时给予灌肠处理。3.可根据情况使用止血药物。
4.同时进行交叉配血,快速补液,补充血容量,并根据情况给予输血。
5.如造影中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可使用球囊压迫止血,如长时间压迫也不能终止出血,可考虑放带膜支架以封闭出血点。
6.如以上方法均告失败,应及时用外科方法开放止血。
脑出血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心率、神经功能等情况
↓
术中正确肝素化,监测ACT,剂量合理准确
↓
一旦出现了脑出血,立即遵医嘱给予鱼精蛋白去肝素化
↓
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15-30°,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呕吐情况
↓
给予脱水、降压、止血药物
↓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
↓
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必要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
【应急预案】
1.术中正确肝素化,监测ACT,剂量合理准确;
2.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患者有脑出血症状(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失语等)时,做好急救准备;
3.一旦确诊脑出血,立即给予中和肝素药物如鱼精蛋白,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并严格控制血压。
4.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部抬高15-30°,头偏向一侧,给予氧气吸入; 5.给予快速滴入20℅甘露醇等降低颅内压、解除脑血管痉挛等抢救药物;
6.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血糖、肢体活动,适度降低血压在理想水平;
7.有呼吸道阻塞者,将下颌向前托起,可应用口咽通气管防止舌后坠;若患者出现呼吸不规则、呼吸表浅呈潮式呼吸等;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给予机械通气; 8.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并做好记录,有咖啡色呕吐物时,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给予对症处理;
9.做好急诊手术前的准备,做好抢救记录。
造影剂过敏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术中注意病人反应
↓
若出现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手术
↓
给予地米5-10mg静推,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
↓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心肺复苏
等急救措施,做好抢救记录
【应急预案】
1.为预防造影剂过敏,术前应详细了解病史,对有过敏史患者做好碘过敏试验; 2.术中注意病人反应;
3.若出现过敏样反应应立即停止手术;
4.遵医嘱给予地米5-10mg静推,应用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物和抗组胺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异丙嗪等,扩充血容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及时吸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做好抢救记录。
支架内血栓形成或无复流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术前规范抗栓治疗
↓
造影后认真读片,观察血栓负荷情况,必要时在球囊扩张前抽吸血栓
↓
如果发生血栓,立即再次测定ACT,按测定结果调整肝素的用量
↓
可送入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
↓
完全抽吸后血栓仍然存在,可给予替罗非班或溶栓药物及硝普钠冠脉内注入,血流完全受
阻,可给与球囊再次扩张
【应急预案】
1.术前规范抗栓治疗,造影后认真读片,观察血栓负荷情况,必要时在球囊扩张前抽吸血栓
2.如果发生血栓,应立即再次测定ACT,根据测定结果调整肝素的用量。3.送入抽吸导管进行血栓抽吸
4.如果完全抽吸后血栓仍然存在,完全抽吸后血栓仍然存在,可给予替罗非班或溶栓药物及硝普钠等(尿激酶、r-PA)冠脉内注入,血流完全受阻,可给与球囊再次扩张。
迷走反射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密切观察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
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
补液扩充血容量,备齐抢救药品,按压力度适宜,对于疼痛敏感患者可皮下给予利多卡因
↓ 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
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
【应急预案】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3.补液扩充血容量,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压迫止血时按压力度以摸到足背动脉为宜,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紧张、伤口巨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可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
4.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5.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鼓励患者及时进食,同时快速补液,尽快补充血容量,加快造影剂排出。
封堵器脱落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密切观察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
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
补液扩充血容量,备齐抢救药品,按压力度适宜,对于疼痛敏感患者可皮下给予利多卡因
↓
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
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
【应急预案】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3.补液扩充血容量,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压迫止血时按压力度以摸到足背动脉为宜,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紧张、伤口巨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可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
4.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5.立即请血管外科或胸外科协助手术取出封堵器。
心包填塞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密切观察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
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
补液扩充血容量,备齐抢救药品,按压力度适宜,对于疼痛敏感患者可皮下给予利多卡因
↓
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封堵血管破口,必要时输血及心包穿刺引流
↓
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
【应急预案】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3.补液扩充血容量,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压迫止血时按压力度以摸到足背动脉为宜,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紧张、伤口巨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可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
4.造影观察血管破口行球囊封堵,必要时植入带膜支架,必要时行心包穿刺引流及输血治疗。
5、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6.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鼓励患者及时进食,同时快速补液,尽快补充血容量,加快造影剂排出。
起搏器电极移位应急预案
【抢救流程】
密切观察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
↓
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遵医嘱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
补液扩充血容量,备齐抢救药品,按压力度适宜,对于疼痛敏感患者可皮下给予利多卡因
↓
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
术后护士鼓励患者早日排尿,协助穿刺肢体移动
【应急预案】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变化;并术前安置临时起搏器。2.一旦出现血压急剧下降、心率小于50次/分、面色苍白,立即给予阿托品1mg静推; 3.补液扩充血容量,并备齐抢救药品(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多巴胺等)。压迫止血时按压力度以摸到足背动脉为宜,两侧股动脉同时有伤口时,严禁同时拔管按压,紧张、伤口巨痛的患者,必须使患者身心放松,同时可在伤口处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0-100mg。反复调试电极参数,并在术中调试好电极不再移位后固定好电极后才封闭囊袋,术中注意观察。
4.拔管30分钟内观察患者神态、面色,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一旦发生低血压症状,立即救治。
5.术后护士叮嘱患者局部加压包扎伤口,患肢制动,避免用力活动。避免剧烈咳嗽等。
第三篇:粒子植入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粒子植入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措施
粒子种植过程中辐射防护
一、术前准备
1.根据病情遵守正当化、最优化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包括粒子选择、植入方式、方法、粒子数量、总活度、模拟剂量及其分布等各环节,确保植入过程的顺利完成。
2.辐射防护用品:带有围脖0.18mm~0.25mm铅当量橡胶衣及橡胶布、铅眼镜、长柄镊子;
3.装废弃放射性粒子小容器; 4.放射性废物桶;
5.个人剂量计、γ测量仪等。
二、术中防护
1.术者穿防护衣、戴防护眼镜和佩戴个人剂量计(左胸前防护衣内)。
2.植入系统:植入针穿刺是在无放射源情况进行的,避免了手及手指照射。用长柄镊子取放粒子仓,仓口朝地,准确而迅速放入粒子仓座,然后用粒子枪按计划种植粒子。在整种植过程中,几乎是在密闭情况下进行的,射线泄露很少。
3.术中详细记录粒子数目和总活度,做到所用粒子数目和总活度账物相符。
4.对废弃的粒子,应放进带盖小瓶(如青霉素小瓶)内,标出核素名称、活度、日期,放入专用的污物桶塑料袋内。污物桶应有外防护层和放射性标记,放置点应避开工作人员作业区和经常走动的地方。5.医用放射性废弃物处理,遵照GBZ133-2002《医用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办理,不得乱扔乱放。
6.每次工作后,认真检查工作面和地面是否有遗撒的粒子,有无粒子泄漏污染环境。必要时用γ测量仪进行测量。
7.如发生放射性事故,按(卫生部、公安部令第16号)《放射性事故管理规定》办理。
三、术后防护
1.向接受粒子种植治疗的患者说明,术后定期检查。如有放射性粒子从体内掉出来,将粒子用镊子拣起放入带盖瓶中,立即送交医护人员,不可随意丢放。
2.病人勿怀抱儿童,与家人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即可达到防护要求,6个月后无需防护。
3.早期死亡者,依据GBZ 120-2002 《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规定为不需要特殊防护。
即可处理的含放射性核素尸体的上限值,见表19.4。表19.4 无需要特殊防护即可处理的含放射性核素尸体的上限值(MBq)放射性核素 死后防腐 掩 埋 火 化
131I 10 400(10mCi)400(10mCi)I 40 400(10mCi)4000(100mCi)Au(微粒)10 400(10mCi)100(3mCi)125198
四、I粒子种植治疗为例,说明辐射防护是安全的
1.125I粒子源:半衰期短,辐射低能量γ射线。在组织中有效距离1.7cm。源体积0.8mm×4.5mm,外壳壁厚0.05mm钛合金,密封焊接,125表面无污染,密封性能好。
2.每颗 125I粒子活度范围约为0.1~1.0mCi,常用的0.5~0.6mCi封闭源。
3.每颗粒子源装在六边形的金属管内,称粒子仓。每仓可装载10颗粒子,粒子被固定在仓内。粒子仓头部有罗纹线,可固定于V形装载平台上,再放于消毒盒中,便于消毒、贮存和运输。
4.植入系统:植入前准备工作就绪后,在B超或CT引导下种植粒子,一般20~30分钟即可完成。粒子植入整个过程几乎是全封闭的操作,泄漏少,时间较短,术者受照剂量很小。
5.文献报道,实验研究和术中剂量监测结果均表明,只要工作人员严格遵照操作规程,注意防护,术者受照剂量均未超国标剂量限值。因此说,放射性粒子治疗是安全的。
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的法律依据
1.职业病防治法:明确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建立健康监护制度。
2.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1号令1995);规定了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就业期间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周期和职业禁忌证,填写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
3.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卫生部第52号令1997):个人剂量管理、健康管理。
4.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2002):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健康体检。
5.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标准(GBZ98-2002):规定健康检查项目、就业前、就业后检查标准、检查周期和不适应证。
二、从事放射工作前要进行就业前体格检查,根据国家标准《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标准》GBZ98-2002,体检合格,才可参加放射性工作。
三、上岗前培训 根据卫生部令第52号(1997)《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的规定,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由所在单位负责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放射工作人员证》,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领取上岗证后方可从事放射工作。
四、上岗后经常接受监督,如放射工作后定期健康体检,个人剂量的监测等。
放射性核素源的运输、贮存和保管
一、放射性物质的运输有专门的安全运输法规GB 11806,对其包装、容器表面的剂量、运输中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均有一定的要求。确保放射性物质不外泄、不扩散、不污染运输工具和周围环境。运输前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经审查批准后,发给剂量检查证书,方可办理托运手续。市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必需用机动车专程运输。严禁随身携带放射性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二、放射源应放在专门贮存放射源的仓库里,并设置醒目的“电离辐射”标志。源库应能防盗、防水、防火和防高温。不能与易燃易爆物品放在一处,库内有良好通风和射线屏蔽装置。放射源应分隔存贮,便于取源。
三、建立严格保管制度,放射源应专人保管,建立使用登记制度,做到账物相符,并定期核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及时处理。
放射废物的处理
放射性废弃物(radioactive waste)按其物态可分为固体废物、废液和气载废物。简称“放射性三废”。近距离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放射性废弃物主要为固体废物,即废弃的放射性粒子源。对大多数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可采用放置法处理,等待放射性核素自发地衰变。存放时废物桶在显著位置标上废物类型、核素种类、活度、存放日期等。一般把半衰期<15d的归入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放置10个半衰期,放射性将降低于原有放射性的千分之一。例如198Au的10个半衰期是27d, 125I是60.2d, 103Pd是17.0d。因此,对一些短半衰期的放射性核素,不论是固体或液体废物经放置后,放射性已降低到37×103Bq/kg以下时,就可以当普遍垃圾处理。对于长半衰期放射性废固体废物,各大城市有统一管理,专门兴建的放射性废物库,集中统一管理放射性废物。各单位可按统一要求收集废物,定期由废物库统一运输处理。
第四篇:2014护理质量保障措施
2014护理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保障措施
1、以“优质护理”、“三好一满意”及卫生部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为准绳,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质量意识,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全面进行广泛爱岗敬业教育,弘扬对患者的高度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无私奉献精神,增强护理人员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杜绝护理缺陷的发生。
2、2014年,本院完善由分管院长领导下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6个护理质控小组,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考核、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督促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操作常规,保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内容。结合临床实践,不断完善质控制度,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分为护理安全组、院内感染控制组、基础护理检查组、护理文书检查组、健康教育组、护士长手册及各项记录检查组,检查内容涵盖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件的书写、急救物品管理、护理安全管理等,每月进行护理质量考核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3、护士长、责任护士随时进行监督及时纠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在晨会上进行通告,让护士知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每月定期对各种物品及药品,急救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物品及药品。以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5、建立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组建了一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控,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6、实行以护士长护理组长为科室质控员的质控网络,逐步落实人人参与质量管理,实现全员质控的目标。
7、继续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将护士长从繁忙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放在护理管理、护理质控上,将质量管理的环节落实到小组及个人。
8、发挥护理质量监控小组的作用,注重环节质控和重点问题的整改效果追踪。实行平时检查与每月检查相结合。
9、加大落实、督促、检查力度,注意对护士操作流程质量的督查。抓好质控管理,做到人人参与,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员的工作,全员参与护理管理,有检查记录、分析、评价及改进措施。
10、加强对护理缺陷、护理纠纷的管理工作,坚持严格督查各工作质量环节,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使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11、加强医疗护理法律法规的培训,以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依法从护,保护病人及护士的自身合法权力。
12、每月进行基础护理操作培训,加强护理人员正规操作,并进行考核。及时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13、各班护士每班对医嘱进行查对,护士长每周进行大查对,以保证正确执行医嘱。
14、组织学习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理纠纷。办公护士每日对护理文件书写进行检查,出院病历由办公护士初审,护士长最后复审后交病案室。
15、建立护理安全管理,每月进行护理安全知识培训,讲解院内院外护理问题,以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健全安全预警工作,及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 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16、加强专科护士培养,安排外出进修学习,加快专科护理的建设和发展。
17、鼓励护士、护士长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并提高学历层次和管理水平。
18、从多方面开展品管圈活动,使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部
2014年1月7日
第五篇:质量保障措施和创优计划通用
(二)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一、总则
1.为确保本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特制订本质量保证体系。2.本质量保证体系是针对河南省灵宝市优质样板工程而制订。3.在运行本质量保证体系的同时,严格执行住建部颁发的设计、施工有关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及验收标准。
4.本质量保证体系制订的依据是:我单位已通过的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所制订的质量手册及质量管理文件,并针对市优质工程的具体特点而制订。
二、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1.质量方针:以人为本,创优质工程;追求卓越,让用户满意。2.质量目标:国家和军队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争创市优质样板工程。
三、创优规划
本工程是一项规模大、工期紧迫、施工难度大的工程。为优质、高速地建设好本工程,特制定如下创优规划:
(一)创优目标
本标段工程创优目标是:市优质工程。
(二)创优措施
1、建立创优领导小组,明确创优责任制
1.1创优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委员会负责,安全质量监查工程师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1.2各作业队长、工点负责人,为该作业队、工点的创优负责人,并把创优任务落实、分解到基层作业班组。
1.3各业务部门要按照责任制及业务范围,对创优活动制定相应措施,实施细则及检查考核标准,并贯彻和执行。
1.4项目经理部、各作业队都要绘制创优责任制网络图,并上墙以便在实施中接受上级检查和群众的监督。
2、强化创优宣传教育,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人事教育部门要进行安全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持证上岗。并组织专题技术讲座,开展TQC 基础知识教育。
3、全面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3.1根据创优总目标和目标,各部门都要制定季度安全质量实施计划,并按PDCA 循环进行展开。
3.2制定全面细致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与工艺技术紧密相连,使每项工程有工艺规程,有技术保障,有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4、加强内部监察检查、严格检查制度
4.1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委员会专职安全质量检查人员,要督促检查工程队的安质工作,并做到严格把关,协调服务,作业队设立安质室,人员配备应满足工作需要。各作业队应配专职安全检查质量检查人员。
4.2各作业队、各工点要认真进行分项工程细目检查验评定工作,按每月施工项目进行自检和自评,项目经理部抽查当月的验评项目总数的25%,对未达到验标“合格”的分项工程经返工,重新验评,直到达标为止,如数据不真实,不得验评。
4.3各级监察、检查人员对违章指挥、违章施工,不遵守工艺细则,有权提出劝阻和警告或处以罚款,对安全质量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有权提出建议,请求领导给予适当奖励。
4.4所有隐蔽工程未办检查签证的一律不得进行隐蔽。对违背安全质量的行为,监察人员有权责令停工,并立即向上一级监察部门报告。
5、大力推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深入开展QC 小组攻关活动,并推广运用先进合理办法。
对技术密集的工程项目,要认真做好实施性组织设计,编制详尽的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拟定攻关课题,积极开展小组活动,确保一次施工合格率及优良率达到或超过创优规划所定指标。
6、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本工程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着重抓好计划网络技术、材料的分类及财务的量本利分析。
7、应用经济手段,使安全质量与分配奖罚挂钩,实行重奖重罚: 7.1在下达月生产任务时,按总值的2%下达安全工作产值,若未认真做或及时做,验工时要扣除。
7.2在经济承包和二次分配中,安全质量应占20%比重。
8、加强创优工作的检查、督促和协调
8.1各作业队应每月对创优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并上报项目经理部。
8.2各作业队应每季对创优各项标准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对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及时报项目经理部。
8.3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委员会每季对创优情况进行一次考评,以保证创优活动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四、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根据业主合同及工程质量要求按项目法进行管理,组织一个技术业务强,管理素质高,团结协作的项目经理部;组建一支技术水平高,质量意识强,整体素质好,遵章守纪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项目经理部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理全面、控制有效”的原则,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质量保证体系见附图。
(一)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1、本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安全质量监察部,由专人负责工程质量检查验收与评定工作,推进创全优管理活动的深入开展。
2、各分项工程施工质量则由作业队长负责,确保该作业队施工的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均能满足总体目标要求。
3、各施工工序的施工质量由各作业队主管工程师、工班长负责检查、督促和落实。
(二)主要质量管理者职责
1、项目经理质量职责
1.1认真贯彻我单位的质量方针和本项目工程质量目标,确保经理部全体人员理解和贯彻执行。
1.2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的需要,结合工程实际,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齐所需资源,落实质量责任制,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1.3履行工程质量管理职责,大力支持质检人员的工作,杜绝重大、大质量事故的发生。
1.4主持项目工程的质量策划,参与、组织质量审核,纠正落实质量措施,并督促实施。
1.5深入工地调查研究,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总结分析,推广应用“四新技术”保证本工程项目全面创优目标的实现。
1.6 精心组织,精细施工,在抓质量、抓进度、抓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同时,搞好职工培训和廉政建设工作。
2、总工程师质量职责 2.1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组织制定适合本工程项目的质量计划和质量保证措施。
2.2 主持编制工程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3组织实施项目质量计划,落实质量检验制度,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严把“图纸、测量、试验”三关,杜绝因技术管理原因造成的重大质量事故。
2.4推广应用统计技术,加强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并建立工程质量记录台帐。
2.5 组织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主持关键工序重要部位,特殊工种施工人员的培训,编写施工技术总结。
3、质量员质量职责
3.1负责制定工程质量计划,编写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并对计划和措施的执行进行监督,检查。
3.2定期对工人进行技术培训和质量教育,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3.3 严格按照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和有关技术要求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检查、评定和验收。
3.4 每月组织一次工程质量大检查,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纠正错误,表彰先进。
4、材料员质量职责
4.1深入现场,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做好料具供应工作。4.2 熟悉各种材料规格及验收标准,进场材料除应有出厂说明书和合格证外,应对原材料做抽样试验,否则禁止使用。
4.3 严格按计划进料,限额发料,并督促、检查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纠正破坏、浪费等违章行为。4.4做好修旧利废工作,建立物资进出审批制度,严格控制工程用材料的消耗。
4.5建立保管制度,严格领发料制度,做到定期盘点,账物相符。
(三)质量体系要素控制
1、合同评审
通过合同评审,清除地了解业主的要求和合同条件,保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施工阶段,所有的合同要求都能有计划地逐步实现以及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合同变更更能良好地贯彻。
项目经理按照合同评审程序的要求,负责本项目合同评审的以下具体工作:
对合同各项条款逐条分析,并使项目主要人员清楚了解明确实现合同目标应进行的保证措施,必要时以文件形式规定下来,并纳入创优规划中、参加施工过程中合同修订的评审,按公司合同评审程序中有关合同修订条款执行、掌握工程建设情况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并及时与业主和上级合同主管部门联系,为现场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2、文件和资料控制
根据公司质量手册的要求,文件资料安排专人管理,执行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中的有关规定,保证施工过程中使用有效的文件及图册。
工程承包合同和计价资料管理,由项目经理部计划财务部部长负责,属于项目经理部负责采购的物资,其采购合同存于项目经理部物资机械部部长保存;施工图册由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部专职资料员保管,按规定发放。
3、对采购的质量控制
本工程采购,由项目经理部物资机械部负主要责任,严格按施工合同和公司采购控制程序执行,保证本项目使用合格的设备、材料。
物资采购必须严格按公司物资部门下发的合格供方名册选择供应商;如果现场需要购买其他供应商的物资,则必须按程序对其进行评价。采购人员在采购物资时,必须及时索要所采购物资的原始标识(厂家、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合格证等)。
采购的材料,必须在供货质量、信誉、供货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在有保持持续供货能力的供方处采购。
做好材料进货的检验、试验和标识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全过程中,都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对于业主提供的材料,我公司将采取必要的检验和试验手段,确保材料时时处于受控状态。
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各种证明合格证(单)、验收、试验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4、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理解业主的需要和要求,如有不清楚的明确之处,及时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报告,项目经理组织合同交底。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组织专业人员编写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按照公司的质量体系程序的内容要求,编制质量计划,确定适用的实施设备并落实配备,施工中着重控制手段、检验设备、辅助装置、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并根据施工的技术要求,对工程施工等重要工序、要分部分项的制定详尽的施工方案,编写施工工艺,以保证该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资源。我们将挑选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优秀队伍,精良的设备投入本工程施工。同时选派有施工经验、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该工程施工,以确保技术工作顺利进行。
项目经理、检验试验人员、关键工序特殊过程施工人员、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设置临时生产、生活用房及临时供水供电线路等设施,核实施工现场各种地下构筑物、管线情况,并落实相应的保护措施。
(2)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开工后要做好各部位,工序的技术交底工作,严格按照公司质量体系规定的内容做好技术交底,按照四级技术交底的要求,使各级施工人员清楚掌握对将要进行施工的部位、工序的施工、施工工艺、技术规范要求,对特殊和重点部位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若工程施工时因客观原因发生变化,要及时对已制定的施工方案和有关程序进行修订和变更,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要求,报送有关部门论证审核后,方可实施,确保程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做好变更后的标识和记录工作。
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姓名等。
组织一队业务能力强的测量人员进行测量控制。测量是整个工程的基础,是推进工程的指挥棒,我们将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中对测量质量控制的要求,实行从放线到竣工的“一条龙”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执行复核制度、交底签证制度,向监理工程师报批制度,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记录的保存归档工作。
对于已经认可的适宜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保证在具体施工操作过程中,能够实现业主的期望,尤其是对于工程的特殊重点部位和工序,则要专门制定施工方案,并加强监督的力度和控制的手段,使整个工程的每个部位、工序均达到优良标准。
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操作规程,高起点、高质量的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第一”,将每个“第一”的检验数据结果定位在全优起点上,并以此作为样板,通过高标准定位的全方位控制手段,确保每道工序、每个部位、整个工程最终达到市优工程以上。
通过严把过程检验和试验关,保证工程施工的每一个部位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受到控制。严格按照“过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保证四级验收制度的效能,及时组织质检员、施工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对各工序进行自检,并按检验点分类和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检验、试验、标识和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研究分析,订出纠正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达到其实施效果。并及时通知业主和监理单位,经现场认可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合理的施工进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我们将对施工进度进行合理的计划和实施,通过网络计划节点控制工期中间排序法现代施工管理方法,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将施工进度控制在最合理、最便于质量控制的节奏上,确保实现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目标。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确定砌体施工施工为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并制定完善、细致的施工细则,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的施工细则中,有针对性的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专项措施。
特殊过程和关键工序实施前,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施工准备阶段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对施工细则、施工工艺进行专项技术交底、参加施工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培训工作执行培训程序、对施工人员和设备能力进行确认,不具备能力的不能从事施工。
施工过程中,指定专人对质量和过程连续监控,并做好记录、对施工人员资格、工程所需材料、施工设备的状况均作好记录,使施工过程具有可追溯性。
(3)竣工阶段质量控制
制定收尾工程施工计划,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施工验收规范对已完工程进行预检,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做好竣工文件资料的编制,按业主的规定要求做细、做好。
所有工程项目、竣工文件,经自检合格后按验收程序向业主申请工程移交。
制定质量回访计划,及时掌握用户对该工程的意见,对回访中用户反映的问题,按质量回访及服务的实施与验证程序执行,确保用户满意。
检验和试验控制
检验和试验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有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负责主要责任;除按质量手册和有关程序文件规定进行外,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施工中进行的检验和试验,由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主任负责。现场设立专(兼)职试验人员,配合试验室工作,认真把好质量关,用数据和分析图表配合和指导现场施工质量;除所有物资验证按检验和试验程序中进货检验和试验要求进行外,对于必须进行特殊检验和试验的物资,还应在计划中说明。
施工过程中的检验和试验由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主任负责根据施工进度,将试验和检验工作落实到项目经理部试验员、质检员和作业队长等。
最终检验和试验由项目经理负责,按监理规程向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申请报告。
本工程适用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由项目经理部中心试验室主任负责,按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校验规定负责送检。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实行“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由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部部长负责。
6、物资的搬运和贮存控制
本工程严格做好物资的贮存保管工作。在具体的执行过程能够中,除按公司有关程序文件规定的要求执行外,各项工作主要负责人还应针对工作的特殊性提出措施或方案,交项目经理部物资部负责人审批,并保证在工作中准确地向每一个操作人员进行交底。
施工现场依据平面布置图布置材料堆放场地,设置贮存仓库,并检查、监督与此向工作有关地操作人员,作好防雨、防盗等各项工作。
物资搬运和贮存应有情况记录。本工程所有施工场地内地现场物资标识应保持一致。
7、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本工程依据合同要求和公司质量手册及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物资和工序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
本工程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由项目经理部物资机械部部长负责。通用的标识除按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的要求执行外,本工程的其它标识作以下规定:
现场材料标识:根据不同材料性质设置不同标识,并加以记录,防止不同类型、不同批次的产品混淆,必要时可追溯。
追溯性工序的标识:施工工序以分项、分部工程检验评定表、试验报告、有关记录、施工日记等标识,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并做好记录。
工程设备标识:工程设备以标牌做好标识,由物资机械部部长负责组织实施,并做好记录。
8、成品防护控制
本工程执行防护和交付程序的规定,特殊成品的防护由项目经理部工程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写成品防护方案。
工程成品防护工作由总工程师负责措施的制定、修正、调整,并对此项工作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培训。
9、培训控制
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进行必要的施前岗位培训,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技术要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现场情况,以确保工程施工能正常运转。
10、质量记录控制
本工程指定项目经理部安全质量部部长为质量记录的总负责人。负责本项目所有质量记录的收集、保存和处理工作。同时,对各过程质量记录负责人进行监督检查。
过程质量记录负责人按要求进行记录,工程完工后按规定进行整理,上报质量记录总负责人。
根据工程验收和公司质量体系对工程竣工资料和施工管理控制资料的要求,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保存、归档工作,严格按照公司“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的内容和要求,对图、表、签证、原始凭证、施工文件、往来信函等,在内容、格式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保证文件资料控制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确保工程竣工文件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四)、质量保证总体措施
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责任制
为实现质量方针,达到质量目标,我公司现场项目经理部对从原材料进厂检验、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和工程产品检验等全过程将制定和实施多种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质量教育和培训制度:原材料采购、进厂、使用的检验制度; 质量检查整改否决制度;量信息反馈制度;技术、质量管理制度;设备、工装、计量管理制度;质量事故分析、调查和处理制度;质量评定及奖罚制度;工程质量例会制度。
2、分项、分工序实施专职质量管理
上至项目经理,下至操作者,均制定岗位责任制,签订质量保证书。做到:指导工程施工者负责质量,施工操作者保证质量,检查质量者评定质量。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身上。
3、坚持“三服从、五不施工、一个坚持”的制度
即进度、工作量、计价支付服从工程质量;准备工作不充分不施工,设计图纸没有自审和会审不施工,没有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必须的试验未达到标准不施工,施工方案和质量措施未确立不施工;
坚持质量一票否决权。落实优质优价制度,验工计价要与质量等级挂钩,职工的收入要与操作质量挂钩,实行优质优价,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
4、实行质量监督制度
无条件接受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督管理,为质检人员提供检测仪器,创造检测条件。配合做好工程质量复检工作,提供准确的技术数据和质检资料,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每道工序完成,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制度
1、实行质量否决制。发现不符合施工技术要求,不能满足设计意图的施工方法和操作,令其停止作业,并要求其查找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整改后继续施工。
2、以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各工序质量,以各工序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
3、加强基层(施工作业队、班、组)施工质量控制,坚持实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三级检查制度和隐蔽工程检签证制度,按工序填写质量责任卡,将质量责任落实到队,落实到操作班组。
4、做好质量检测仪器使用前的鉴定工作,完善验收制度。
5、做好材质试验报告、工程试验报告、质量检查台帐和各种验收评定资料的存档工作。
6、坚持测量“三级”复核制度,定期复测并校核测量平面控制点和水准点。
7、建立工程质量奖罚制度,工作质量与职工收入和分配相挂钩,并建立工程质量追究制。
(六)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坚持“预防为主,检验试验把关相结合”的方针。具体控制程序如下:
1、加强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在工程中的使用。
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及有关管理人员、生产骨干熟悉设计标准及相关施工规范,作好技术交底工作。
2.2抓好测量复核和试验、检测工作。
2.3组织技术攻关、解决质量管理中的难点,严把工序质量,确保工程创优。
(七)质量检测程序
工程质量检验可分为:原材料质量检验、工序质量检验、竣工质量检验。
1、原材料质量检验
1.1由工程部根据施工设计图纸要求,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和该项工程技术要求,制定企业内控技术标准下发执行。
1.2工程所需的原材料由物资部门根据内控技术标准进行定点采购并取样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或质保书,委托试验室进行试验。
1.3试验室根据物资部的委托书,合格证书和企业内控技术标准试验项目进行试验。
1.4质检部门根据技术标准进行判定并签注意见后,返一份回物资部门,自留两份作竣工资料。物资部门按质检部门、签注意见对材料进行入库验收。
2、工序质量检验
工序质量检验包括整个施工所有工序过程的检验,由工序(工班)质检员按施工技术标准自检合格后,报安质部门进行专检合格后填写检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工序质量检验中的地基、混凝土等需在现场检验的工序,由工序(工班)检验员报安质部门会同试验室在现场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合格的工程必须无条件立即进行返工重作。
3、竣工质量检验
竣工质量检验主要有现场测量和内部资料检查两方面。3.1按要求放出中线,检查结构物各部分尺寸及平整度和高程,填写检验单,与“验标”标准和设计标准比较,评定质量等级。
3.2内部资料检查,主要检查内容是否齐全、真实、可靠,能否满足竣工要求,如:材料出厂说明书(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单;工序质量检验签证及报告,如:抗压强度检验报告单,土工检验报告单,石料检验报告单等;分项、分部工程检验质量评定表。
3.3工程施工记录(包括设计图、施工图、变更设计通知单、工程施工事宜纪要、监理工程师及业主书面通知等);
3.4工程施工小结:根据测量的外观尺寸资料和内业资料,按照工程有关验收标准进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
(八)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1.1对参加本项目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选择
1.1.1参加本项目的管理人员,大部分都参加过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相应的施工经验,为了在本工程再创佳绩,争创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项目部和技术人员还要强化专业培训。
1.1.2 各工种人员已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的,必须持证上岗。上岗证统一制作,贴本人照片并标明单位、岗位职务、姓名、编号,上岗证尺寸为9.5cm(长)×6.5cm,字体一律为黑色,底色为白色,或按业要求进行制作、佩戴。未通过相应培训考核的员工,直到培训考核通过,才能上岗。
1.1.3新工人(含劳务工、临时工)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未进行“三级”教育者不准上岗。
1.2施工技术准备
在施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的施工技术干部做好下列施工技术准备:
1.2.1 熟悉、审核设计施工图纸,参加由设计院、业主、监理组织的设计文件的技术交底和图纸审核。
1.2.2对监理所提供的原始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进行精确地复核。
1.2.3根据本工程具体特点,编制实施性施组设计,制定施工计划,安排好施工顺序。
1.2.4针对本项目编制《质量计划》、《创优规划》。1.2.5做好施工作业层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工作。
1.2.6 配备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其数量、精度满足业主对项目工程的要求,并按规定由专业鉴定部门对其精度进行检验校正,取得合格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1.2.7进行原材料的基础试验工作。
1.2.8各项施工工艺、技术,均有超前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1.3.物资、设备准备
1.3.1 编制材料和设备需要量计划,并逐项落实,以满足工程现场安全、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1.3.2安排好施工机具、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1.3.3钢材、砂、石、水泥等主要材料,按照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对合格供货方进行调查评定,选择能满足本项目工程施工需要的供货方(对本项目所需的关键性材料选择经业主同意的供货方)。
1.3.4所有设备必须事先进行检修,保证进场设备能正常投入施工生产。
1.4.施工现场准备
1.4.1 在确定的施工范围,按照规定程序做障碍物的清除,进行施工场地围蔽。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空中电力线、光缆等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定拆迁、改移、悬挂等保护措施,并征得相关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1.4.2生产、生活、办公用房及临时供水供电线路等,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总平面图进行布置施工。
1.4.3按要求做好施工便道的整修或修建工作。
1.4.4做好现场临时生活、办公用房、临时道路硬化及排水,排污设施的规划与修建工作。
1.4.5 编制既有线施工交通安全措施。
1.4.6 做好现场防洪、防火、防电、防雷的布置与安排,完善防洪、防火、防电、防雷措施。
2、施工阶段
2.1物资采购和进货检验控制
机电物资部门根据工程部提供的主要物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及时按要求编制采购计划,并作好下列工作和落实责任。
2.1.1对主要材料供应商进行调查评定。
2.1.2根据评定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报经业主同意后,签订供应合同,造册登记备案存查。2.1.3供应合同中要明确主要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要求、供应时间及检验方法。
2.1.4关键性材料从业主指定的供应商处采购。
2.1.5对购进的原材料必须有生产合格证、检验试验单,并进行清点验收。
2.1.6材料供应合同及质量证书及时送业主审查和备案,并报监理工程师核备。
2.1.7任何替代材料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才能使用。
2.1.8物资部门及时通知试验部门对购进的主要材料进行技术指标和性能试验,并作好记录。
2.1.9经检验和试验不合格的采购物资,通知供货方以便及时作出处理,不准发放不合格物资到工程施工中去。对于经检验和试验合格的采购物资,机电物资部按物资保管和发放办法进行管理,及时标识。
2.1.10物资发放前登记该批物资相关要素和流向,如该批物资流向工程结构所在的部位、规格、数量等。领料作业班组或个人要签认,以便追溯。
2.2测量控制
2.2.1精测组根据复核后的基准点、基准线和参考标高,对本合同段工程进行准确的放样,并对工程各部分的控制点坐标、地面线标高、尺寸及其线形进行认真复核,整理成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查后组织实施。
2.2.2测量工作坚持双检复核制,通过自检和互检机制协同完成施工全过程的测量任务。2.2.3各种测量的原始记录,必须在现场同步作出,原始资料不允许涂改,不合格时,应当补测或重测。
2.2.4重要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或仪器进行复核或换人检测后,才能施工。
2.2.5测量人员对测量成果认真记录计算,测量记录中的司镜、执尺、吊点、时间、地点、测点等记录清楚,以便核查、追溯并对测量成果、控制桩进行保护。
2.2.6测量操作符合计量设备操作有关规程,并要按期对仪器进行校验和维护、保养。
2.3.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2.3.1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是指施工难度大、质量易波动的工序,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2.3.2关键和特殊工序实施要求:
2.3.2.1关键或特殊工序实施前必须经过项目部总工程师批准。2.3.2.2编制关键或特殊工序、工艺实施细则或作业性指导书,并有明确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检查验收标准,技术交底时做好交底记录。
2.3.2.3现场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严格按实施细则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施工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信息,并经质检工程师检查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3.2.4所使用的均是符合规定要求的原材料或半成品,凡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件不准投放工序中使用。
2.3.2.5所有计量设备均能在相应标准条件下正常使用和操作,计量数据能准确反映现场实际,所有生产设备保证能正常运行。
2.3.2.6严格执行隐蔽工程检查制度。工序完成后经过自检、互检、项目质检工程师专检合格后,填写隐蔽工程检查证,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后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4.文件和资料的控制
2.4.1保证本项目各工点施工所使用的文件,如设计图、变更设计、标准、规范、规程、实施细则、作业性指导书必须是有效文件。
2.4.2所有技术文件按我单位质量管理标准要求设专人管理,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和收发登记册,受控文件必须加盖受控印章方能使用。
无效作废的文件加盖作废印章,并清除、隔离存放或销毁。需作资料保留的文件,由文件管理员加盖保留件印章方可保留。
2.4.3存入软盘的文件也由文件管理员进行归档登记,为防止文件的丢失,所有存入软盘的文件均须备份,以软盘贮存的文件用标签予以标识。
2.4.4 所有技术文件,如《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创优规划》、《安全操作规程》、《施工技术交底》等作业性指导书,必须经项目部总工程师或技术负责人或质检工程师或安全工程师等具有相应批准权限的人员审批后,才能在工序施工中使用。
3、竣工阶段 3.1工程项目交验控制 3.1.1工程收尾
3.1.1.1工程临近收尾,至少有一名项目负责人专门负责收尾工作。
3.1.1.2制定收尾工程的施工计划,对零星、分散、工程量少的工程项目及材料、机具需要量等作出具体安排。
3.1.1.3竣工前,由主管生产的项目经理组织总工程师、质检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作业班组长等,按照国家有关验收规定、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对已完工程进行预检。对照图纸逐一进行全面检查,找出存在质量弊病或需完善的部位采取措施,及时落实处理。
3.2竣工文件资料准备
文件资料是施工项目进行交工验收的主要依据,是项目施工过程重要的记录,按有关竣工文件管理办法和业主的规定要求做细做好。
3.2.1按文件资料控制程序要求设专人对其积累、收集、整理、组卷,相关人员和部门积极配合,并由总工程师亲自抓此项工作。
3.2.2文件资料的整理、打印、签章、装订符合有关竣工文件管理办法。
3.2.3工程移交
3.2.3.1工程移交前,所有工程项目,包括完善的部位,需全部完成并符合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的自检要求标准。
3.2.3.2所有的文件资料完整、齐全、符合规定要求。3.2.3.3按照业主验收程序申请工程移交。3.3质量回访及保修
3.3.1移交工程的同时,经理部制定质量回访计划,按计划进行质量回访,及时了解掌握用户对该工作意见和质量要求。
3.3.2对回访中反映的质量问题,按我单位《质量回访及服务程序》执行,确保用户100%满意。
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一)测量工作的质量保证措施
1、对所有施工用的测量仪器,要按计量要求定期到指定单位进行校定,施工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误差过大,应立即送去修理,并重新校定,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2、对设计单位交付的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问题及时补测,重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设计单位及现场监理工程师。
3、施工基线、水准线、测量控制点,应定期半月校核一次,各工序开工前,应校核所有的测量控制点。
(二)实验工作的质量保证措施
1、加强对各种原材料质量的抽检复测,工程所用钢材、水泥、砂石料、外加剂、半成品构件均要有出厂合格证和质保书,材料鉴定资料,确保材料规格、性能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完成原材料等的各项试验,为科学组织施工提供依据,进行质量跟踪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反馈,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三)材料质量保证措施
1、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评定。
2、对供货方质量保证能力评定原则包括: 2.1材料供应表现状况,如材料质量、交货期等。
2.2供货方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按要求如期提供产品的保证能力。2.3供货方的顾客满意程度。
2.4供货方交付材料之后服务和支付能力。2.5其他如价格、履约能力等。
3、建立材料的采购、加工,运输、贮存建立管理制度,可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避免材料损失、变质、按质、按量、按期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
4、对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
4.1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要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予以标识。
4.2对有防湿、防潮要求的材料,要有防雨防潮措施,并有标识。4.3对容易损坏的材料、设备,要做好防护。4.4对有保质期要求的材料、设备,要做好防护。
4.5标识应具有可追溯性,即应标明其标格,产地,日期,批号、加工过程,安装交付后的分布和场所。
5、加强材料检查验收
5.1用于工程主要材料,进场时应有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凡未经检验和已经验证为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不能投入使用。
5.2发包人提供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用于工程量,项目组织应对其做出专门的标识,接受时进行验证。贮存或使用时给予保护和维护,并得到正确的使用。上述材料经验证不合格,不得用于工程。发包人有责任提供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
6、材料质量抽样和检验方法
材料质量抽样应按规定的部位、数量及采选的操作要求进行。材料质量的检验项目分为一般试验项目和其他试验项目,一般项目即通常进行的试验项目。材料质量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四)机械设备控制措施
1、机械设备使用形式决策
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根据项目特点及工程量,按必要性、可能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其使用形式。机械设备的使用形式所括:自行采购、租赁、承包和调配等。
1.1自行采购:根据项目及施工工艺特点,确有必要时才自行购置机械设备。应使所购置机械设备在项目在项目上达到较高的机械利用率和经济效果,否则采用其他使用形式。1.2租赁:某些大型、专用的特殊机械设备,如果项目自行采购在经济上不合理时,可从机械设备供应站(租赁站),以租赁方式承租使用。
1.3机械施工承包:某些工程量较大或要求人与机械密切配合的机械可由班组承包。
1.4调配:一些常用机械,由项目所在公司调配使用。究竟采用何种使用形式,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来确定。
2、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2.1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我们将贯彻人机固定的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并合理划分施工段,组织好机械设备的流水施工。当各作业队同时施工时,应使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流水,减少进出场时和装卸费用。搞好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尽量做到一机多用,充分发挥其效率。
2.2要使现场环境、施工平面布置适合机械作业要求,为机械设备的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2.3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为了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提高机械施工的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
2.4保养分为例行保养和强制保养。例行保养的主要内容有:保持机械的清洁、检查运转情况,防止机械腐蚀,按技术要求润滑等。强制保养是按照一定周期和内容分级进行保养。
2.5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可以保证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机械设备修理是对机械设备的自然损耗进行修复,排除机械运行的故障,对损坏的零部件进行更换、修复。
(五)钢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采购
必须要有出厂质量保证书,没有出厂质量保证书的钢筋,不能采购,对使用的钢筋,要严格规定取样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钢筋加工
2.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焊接头要经过试验合格后,才允许正式作业,在一批焊件中,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并以此作为加强对焊接作业质量的监督考核。
2.2钢筋配料卡必须经过技术主管审核后,才准开料,开料成型的钢筋,应按图纸编号顺序挂牌,堆放整齐,钢筋的堆放场地要采取防锈措施。专人负责钢筋垫块(保护层)的制作,要确保规格准确,数量充足,并达到足够的设计强度,垫块的安放要疏密均匀,可靠的起到保护作用。
2.3钢筋绑扎完毕后,要经过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必须派钢筋工值班,以便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钢筋及预埋件位移等问题。
(六)混凝土的质量保证措施
1.根据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根据具有相应资质的试验室出具的配合比,经申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使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执行。
2.派专人(试验人员)在混凝土搅拌场监督检查配合比执行情况及原材料、塌落度、试件取样、称量衡器检查校准及拌合时间是否相符。
3.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经过塌落度试验,符合要求后才能浇注,若塌落度偏差过大,试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后适量加入水泥浆,确保混凝土的水灰比不变,并要搅拌均匀后方可浇注。
3.浇注混凝土,全部模板和钢筋要清洗干净,不得有杂物,模板若有缝隙应嵌填密实,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后方能开始浇注,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4.混凝土浇注作业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发生中断,其中断时间应小于前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超过中断时间,应采取相应措施处理,并立即向监理工程师汇报。
5.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的插入或拔出时的速度要慢,振捣点均匀,在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铲式振捣,以免发生漏振现象。
6.施工缝的处理,应按规定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在旧混凝土表面浇注新混凝土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清洗干净,用水湿润后,先浇一层水泥砂浆以确保新旧混凝土之间能结合良好。
7.混凝土终凝后要采取洒水养护,并在浇注部位注明养护起止日期,以免养护时间不足。
(七)工期紧时的质量保证措施
做好各项计划,合理配置人、机、料,人、机不能因赶工期而疲劳施工,避免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及人身伤亡事故。
在各项工序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质量安全学习,牢牢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根据不同工种的作业内容,学习有关的施工质量措施,使其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
(八)保修回访措施 为保证本标段工程的全面创优,争创市优质工程,特制定如下回访与保修措施:
本工程施工全过程,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广泛QC 小组活动,认真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及验收评定标准,严格执行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工程竣工验收后,采取《质量回访制度》,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维修整改。
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解决工程质量问题,并设回访、来访工程质量登记簿,设专人接待来访人员的投诉。
在保修期内,对投诉的质量问题,及时派人到现场查看,并由维修小组负责维修处理,直至用户满意。
六、保证施工工艺的技术措施
1.技术交底制度
1.1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了解掌握施工方案、工艺要求、工程内容、技术标准、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工期要求、安全措施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有据。
1.2工程开工前,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文件、图纸编制“施工手册”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工程内容交底,“施工手册”内容包括工程分布、工程名称、工程数量、施工范围、技术标准、工期要求等内容。施工阶段由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向作业层技术人员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进行工程结构施工工艺标准、技术标准交底,现场技术交底由作业层技术人员向领工员、工班长进行技术交底。
1.3施工技术交底,以书面交底为主,包括结构图、表和文字说明。交底资料必须详细、直观、符合施工规范和工艺细则要求,并经第二人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交付使用,交底资料应妥善保存备查。2.施工测量
2.1工程现场控制桩,由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接收、使用、保管。交接桩双方要逐一现场查看、点交桩橛,双方应在交接记录上详细注明控制桩的当前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并进行签认。交接桩后,由项目总工师组织技术力量对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精度须符合有关规定,如误差超过允许值范围,及时与业主联系落实。
2.2施工过程中,经理部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放样、定位、控制桩点护桩测量的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工程竣工后,按设计图纸进行中线、高程贯通测量,确保工程结构的中线、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2.3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妥善保管。测量仪器按计量部门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保证状态良好。
2.4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校对,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3.施工技术文件、资料管理
3.1工程现场技术文件和资料,由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填写、整理、分类保管,并建立管理工作制度,以明确管理责任。
3.2施工过程中,随时收集、记录和整理各项施工资料,工程完工时,竣工文件也应编写完成。
4.技术措施保证
4.1对各有关工序的作业人员,定期进行技术、质量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特殊工种要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4.2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优化,以求得施工方案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通过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从而提高我公司的施工水平。
4.3若我公司中标,我们将进行施工技术的信息化管理,即施工计划进度网络、资源管理、工况变化、设计变更、施工监测等全部进入计算机系统,采用先进的管理软件(Micosoft Project等)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控制,实现“一次调整,全盘优化”的目标。
4.4配备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按照工程施工技术和验标的要求,对进场原材料、各种成品、半成品构件进行检测,确保工程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