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管理办法0206上报市政府稿

时间:2019-05-13 15:3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管理办法0206上报市政府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管理办法0206上报市政府稿》。

第一篇: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管理办法0206上报市政府稿

附件1:

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建设项目

绿色审批通道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监察部等部门关于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08]115号)和“加快、简化、下放、取消、协调”要求,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工作部署,加快重大项目前期审批,促进项目及早开工,投资及早落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市政府重点工程、折子工程、办实事工程中急需审批的重大项目,涉及我市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项目、中央在京投资重大项目,以及各区县、市有关单位上报后经市政府审定需要加快前期审批工作的其他重大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成立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推进小组,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小组组长,协助市领导的副秘书长负责具体协调工作。

市发展改革委、市监察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规划委、市交通委、市环保局、市文物局、市地震局、市园林绿化局、市民防局、市消防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路政局等14个部门为推进小组成员单位。

推进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各成员单位派出主管处室负责人参加办公室的工作。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四条 各区县和市有关单位根据本区县、本单位实际情况,将急需审批的扩大内需重大项目上报市发展改革委。其中:各区县申报的项目,应属于区县重点建设工程,并经区县政府主要领导确认;市有关单位申报的项目,应经市主管部门审核确认。

各单位所申报的项目应已落实项目主体,初步确定选址及投资来源,前期工作基本成熟,已基本具备审批条件,原则上基础设施项目及产业项目总投资应在2亿元以上,其他项目总投资应在1亿元以上。

第五条 市发展改革委对各区县、市有关单位上报的项目进行筛选,初步拟定办公室初审会讨论的项目名单,并在会前一周通知建设单位将项目相关材料报送推进小组各成员单位。

第四章 项目审定

第六条 市发展改革委定期牵头召开推进小组办公室初审会,会同各成员单位听取提请上会的项目汇报。各成员单位应在会上提出明确的初审意见,并提出需提请市政府审议的工作事项。

第七条 牵头副秘书长定期召开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推进小组秘书长联审会,对推进小组办公室初审通过申请进入绿色审批通道的项目进行审议,对办公室提请审议的相关事项进行协调。

经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推进小组秘书长联审会同意的项目,进入绿色审批通道,并报请推进小组组长同意后形成市政府会议纪要;秘书长联审会协调后各部门意见仍不一致的,提交推进小组组长专题会审议。第八条 推进小组组长定期召开专题会,听取牵头副秘书长关于进入绿色审批通道重大项目的进展调度情况以及对相关事项协调意见的汇报,讨论研究后形成市政府会议纪要。

第五章 手续办理

第九条 推进小组各成员单位在市政府会议纪要印发后的两日内,在《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确认表》上盖章。

第十条 各建设单位依据《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确认表》,同时向各需要审批的部门申报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推进小组各成员单位根据《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确认表》,按照国家和市政府有关规定,同时审批各项前期手续。

对于各审批部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过程中的相关技术性要求,由各审批部门之间直接沟通,缩短办事时间,加快前期手续办理。

第六章 保障制度

第十二条 建立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定期例会制度。

原则上每月召开两次推进小组办公室初审会。

原则上每月召开两次推进小组秘书长联审会,一般在办公室初审会召开后的一周之内召开。

原则上每月月初召开推进小组组长专题会。

第十三条 市政府会议纪要应在会议召开后三日内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

第十四条 各相关审批部门的手续办理时间,按规定时限减半。其中对属于区县审批权限的事项,各部门应督促区县按此时限办理。

第十五条 对市政府审定进入绿色审批通道的项目,推进小组各成员单位应主动联系建设单位,积极协助办理前期手续。

第十六条 建立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项目办结制度。各成员单位应在推进小组办公室初审会上,通报各自对进入绿色审批通道项目的审批手续办理进展情况。

第十七条 建立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项目督查制度。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定期对各成员单位审批进度和项目单位申报情况进行督办。

第十八条 建立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项目退出制度。对于进入绿色审批通道加快审批的重点项目,如遇特殊因素(如国家政策调整、资金无法落实、拆迁难以启动等)确实无法继续推进的,可经推进小组专题会审定同意后退出绿色审批通道。

第十九条 建立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项目周报制度。

各建设单位于每周五下班前填报《市政府扩大内需绿色审批通道项目进展情况表》,盖章后书面反馈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汇总后上报牵头副秘书长,及时反映项目进展情况和急需协调的问题。

推进小组各成员单位于每周五下班前填报《市政府扩大内需绿色审批通道项目审批情况表》,盖章后书面反馈市发展改革委,市发展改革委汇总后上报牵头副秘书长,及时反映项目的审批进展情况。

第二十条 建立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项目信息平台,确保成员单位之间进行即时信息沟通,向市领导反映项目即时进展情况,及时征集建设单位的工作需求。

第二十一条 各项目审批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保证审批过程依法、高效。监察部门负责加强对各审批部门的监督检查,对在审批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坚决查处,对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审计部门负责加强对重大建设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先试行一年,及时总结,不断完善。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推进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附表:1.《市政府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确认表》

2.《市政府扩大内需绿色审批通道项目进展情况表》 3.《市政府扩大内需绿色审批通道项目审批情况表》

第二篇: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字号 来源: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 日期:2013-05-13

小】

各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安全监督机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安全监督机构,各集团、总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各位专家:

为提高本市绿色安全及标准化施工管理水平,规范绿色安全工地创建及评比活动,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分解实施北京市2013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任务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9号)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建办质[2013]11号),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施工安全管理处制定了《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主要用于2013年“绿色安全工地”(即标准化示范项目)申报及考核工作,在系统内部进行试运行,请将运行中的问题及时告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施工安全管理处。

二〇一三年五月八日

(联系人:杨纯仪;联系电话:59958835)

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落实国家和本市安全生产相关政策和法规,实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依据《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维护施工秩序减少施工噪声扰民的通知》(京政发〔1996〕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实行工程总承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设工程。

第三条 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即原“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的创建活动遵循自主自愿、公开公平、文明绿色和节能减排的原则。参加“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即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活动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自觉减少对当地公共环境的影响,并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四条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的组织管理、协调和监督工作。

各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负责所辖区域“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的申报受理、初评考核和日常监督考核工作。

第五条申报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的工程,应当具有合法的施工许可手续,且属于在施建设工程项目,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住宅及公共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在5000平方米以上;

(二)市政道路和市政管线建设工程造价在2000万元以上;轨道交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造价在5000万元以上;

第六条 申报工程从开工到竣工还应满足以下条件:

(一)无生产安全事故;无起重吊装设备倾覆、折臂事故和大型机械设备事故;

(二)无施工临设坍塌、倾覆事故;无影响市政设施及市政管线运行安全事故;

(三)无火灾事故;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集体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和传染病疫情;无

严重环境污染和严重施工扰民投诉事件

(四)无因生产安全隐患和绿色施工措施不到位受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行政处罚5000元以上的。

第七条 参加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的工程,由该工程的总承包单位负责申报,填写《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申报表》(见附件1)一式两份,经企业集团总公司或者省驻京施工企业管理机构签署同意后,提交到工程所在地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

第八条 “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 创建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九条 鼓励外省市进京施工总承包企业和驻京施工企业管理机构积极参加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创建活动。

第二章 考核标准

第十条 “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的施工现场管理应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和《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十一条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依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资料管理规程》中“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表”和《北京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专项检查表》(见附件2),对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的工程进行考核评分。其中“北京市施工现场检查评分记录表”中AQ-C1-10不再使用,用《北京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专项检查表》替代。

对工地的创建活动评价标准为,单项评分记录表中折合标准分低于85分的不得超过两项,且汇总表总评分在85分(含)以上的为合格。单项评分记录表中折合标准分在90分(含)以上,且汇总表总评分在95分以上的为优秀。

第十二条 申报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活动的工程,参加初评考核和专家考核检查时,须达到一定的施工进度和形象部位。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形象部位要求:

(一)基础施工阶段: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进场,并设立大门和围墙,主要施工临设搭建和基坑护坡支护已经完成。

(二)结构施工阶段:多层建筑物结构施工不低于三层,高层建筑物结构施工应达到七层。

(三)装修施工阶段:在主体结构施工已经完成后,装修施工脚手架、外防护和垂直运输设施设备已经安装验收和投入使用。

城市轨道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进度和形象部位要求:

(一)施工总承包单位已经进场,项目办公场所设立和主要施工临设搭建已经完成。

(二)工程施工进度应完成合同价款的30%以上。

第三章 现场考核检查

第十三条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对申报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的工程,进行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考核,具体包括:

(一)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组织的初评考核和日常监督考核;

(二)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的专家或授权的集团公司考核;

(三)社会公示监督考核;

(四)工程竣工之后的复核。

第十四条 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收到申报企业提交的《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申报表》后,应按照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初评考核,并填写初评考核结果和初评意见。

对于初评考核结果合格的工程,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应告知工程施工总承包单位,并督促施工总承包单位在施工现场的主要出入口显著位置设立“本工程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标志牌(见附件3),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十五条 各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应加强对申报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工程的日常监督考核,加大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检查频次,督促施工现场常态管理达到并保持绿色、文明、安全施工各项要求。同时各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应定期跟踪工程所在地区对绿色文明施工情况的社会监督公示意见。

对于施工现场管理达到并保持绿色、文明、安全施工要求并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该工程日常监督考核结果为合格。

第十六条 各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应分别于每年5月底和10月底前,将本辖区经初评考核和日常监督考核结果均为合格的工程汇总并上报至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于每年的6月份和11月份,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的考核标准,组织专家或委托集团公司对所上报工程进行专家考核。

第十七条 对于初评考核、日常监督考核及专家考核结果为合格,并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工程,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认定为“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

初评考核及专家考核结果为优秀,并符合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工程,同时具备相应建设规模(即: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规模在30000平方米以上,城市轨道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造价在4000万元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可以认定为“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原则上“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占全年“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数量的百分之十左右。

第十八条 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将在每年年初以文件形式公布上一认定的“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即标准化示范项目)和“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上述工程竣工后取得北京市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文件,方可申请领取荣誉证书。

第十九条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对“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和“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实行“动态管理”。对已取得“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和“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称号的工程,在工程竣工之前发现存在本办法第六条所列严重问题,经调查核实属实的,将撤消其相应称号,不予颁发荣誉证书。

第二十条 对内取得“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称号的工程,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综合评价后,可向中国建筑业协会推荐参加全国AAA级安全文明标准化诚信工地评价活动。

第四章 考核纪律

第二十一条 申报企业应对《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申报表》所填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如有弄虚作假等情况,将取消该工程参加创建活动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 申报企业在接受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考核检查时应当实事求是,不得搞形式化的突击准备或以临时停工等方式应付考核检查。情节严重的,将取消该工程参加创建活动的资格。

第二十三条 参加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考核检查的相关专家,要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考核检查,加强廉洁自律,不得接受施工单位赠送的礼品、礼金。如有违反纪律的,一经发现,取消其专家资格。

第二十四条 市和区(县)住房城乡(市)建设委参加考核检查的相关工作人员,要严肃纪律,秉公办事,不得滥用职权和徇私舞弊,如有违反将按照有关纪律给予处分。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住房城乡建设委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附件1: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申报表

附件2:北京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专项检查表

附件3:创建工程标志牌示意图

第三篇: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市政府87号

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 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 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国有土地上,因城市建设需要拆迁房屋及其 附属物(以下简称城市房屋拆迁),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市城市房屋拆迁,必须符合城市建设规划和有利于 危旧房地区改建,适应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拆迁人是指依法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建 设单位或个人。

本办法所称被拆迁人是指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人(包括 代管人、国家授权的国有房屋及其附属物的管理人)和使用人。

第五条 拆迁人必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对被拆迁人给予补偿; 被拆迁人必须服从城市建设需要,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第六条 市房屋土地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房地局)主管本市城 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区、县房 屋土地管理局(以下简称区、县房地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房 屋拆迁管理工作。

本市规划、建设、公安、商业、教育、邮政、电信、工商行政、税务等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城市房屋拆迁工作。

第二章 拆迁管理一般规定

第七条 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可以组织统一拆迁,也可以由 拆迁人自行拆迁或者委托拆迁。本市的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地区和重点 工程建设,应当实施统一拆迁。

市或者区、县房地局不得接受拆迁委托。

第八条 本市对城市房屋拆迁单位实行资格管理、资质等级评 审和资质年审制度。具体办法由市房地局制定并公布。

第九条 本市对城市房屋拆迁工作人员实行培训、考核和持证 上岗制度。

拆迁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实施拆迁,不得在拆迁中使用威胁、恐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

第十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需要拆迁房屋,应当向区、县房地 局申请办理房屋拆迁许可证。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

(一)国有 土地使用证明文件;

(二)城市房屋拆迁资格证书;

(三)拆迁人的 资信证明文件;

(四)拆迁计划和拆迁方案;

(五)市房地局明文规 定的其他需要提交的文件。

第十一条 本市城区、近郊区的房屋拆迁申请,在区房地局初 审、市房地局复审后,由区房地局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远郊区、县 的房屋拆迁申请,由区、县房地局审查并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但重 点建设工程、危旧房改造工程的房屋拆迁申请,在区、县房地局审查 后,必须报市房地局复审同意,方可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

市或者区、县房地局在审查房屋拆迁申请时,涉及拆迁中央国家 机关、军队所有房屋的,应当征求有关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十二条 房屋拆迁许可证规定的拆迁期最长为1年。拆迁人在 规定的拆迁期限内未完成拆迁的,必须在期限届满15日前向核发房屋 拆迁许可证的区、县房地局申请延长期限,经审查批准可以延长,但 每次延长期限不超过6个月。

第十三条 拆迁范围确定后,区、县房地局应当通知有关管理 部门在拆迁范围内暂停办理下列事项:

(一)公安机关办理迁入居民户口和居民分户,但因出生、军人 复转退、婚姻等确需迁入户口或者分户的除外;

(二)市或者区、县房地局办理房屋买卖、交换、赠与、租赁、抵押、析产等手续,但依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生效的判决、裁决执 行的除外;

(三)规划、建设部门办理房屋新建、改建、扩建和装修等批准 手续;

(四)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营业执照;

暂停期限为1年。需要延长期限的,可以延长一次,并应当在期限 届满前1个月报区、县房地局批准,延长的期限不超过1年。

在暂停期限内,拆迁人需要在拆迁范围内进行入户调查的,应当 报区、县房地局批准。

第十四条 核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后,区、县房地局应当将拆迁 人、拆迁范围、搬迁期限和拆迁补偿价格等情况向被拆迁人公告。

拆迁人应当及时向被拆迁人做好房屋拆迁补偿的宣传、解释工作。

第十五条 拆迁人必须按照房屋拆迁许可证规定的拆迁范围和 拆迁期限拆迁,不得擅自改变拆迁范围和拆迁期限。

第十六条 拆迁人应当与被拆迁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签订拆迁 补偿书面协议。协议应当规定补偿金额、付款方式、付款期限、搬迁 期限和违约责任以及当事人协商确定的其他条款;以房屋补偿的,协 议还应当规定房屋地点、房屋面积等内容。协议签订后,应当向区、县房地局备案,并可以向公证机关办理公证。

拆除依法代管的房屋,代管人是市或者区、县房地局的,拆迁补 偿协议必须经公证机关公证,并办理证据保全。

第十七条 拆迁补偿方式,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商确定,可 以货币补偿,也可以房屋补偿。

第十八条 在区、县房地局公告的搬迁期限内,拆迁人与被拆 迁人对拆迁补偿达不成协议的,经一方当事人申请,由核发房屋拆迁 许可证的区、县房地局裁决。拆迁人或者被拆迁人是核发房屋拆迁许 可证的区、县房地局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

第十九条 区、县房地局或者区、县人民政府裁决拆迁纠纷,应当事先告知双方当事人在裁决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当承担的义务,作 出裁决前应当进行调查,并征询当事人的意见。

第二十条 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在自接到裁决书之日起 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诉讼期间,拆迁人已向被拆迁人提供了补偿房屋的,不停止拆 迁的执行。

第二十一条 在区、县房地局公告或者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的 裁决作出的搬迁期限内,被拆迁人无正当理由拒绝搬迁的,区、县人 民政府可以作出限期拆迁的决定;逾期不搬迁的,由作出决定的区、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强制拆迁,或者由区、县房地局申请人民法 院强制拆迁。

第二十二条 拆迁人应当按照规定及时整理并妥善保管拆迁档 案资料,在完成拆迁后1个月内向市或者区、县房地局移交拆迁档案资 料并办理有关手续。

市或者区、县房地局应当建立、健全拆迁档案制度,加强对拆迁 档案资料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被拆迁人所在单位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协 助做好搬迁工作。

被拆迁人占用工作时间参加拆迁动员会和搬家的,被拆迁人所在 单位应当按照公假处理,照发工资、奖金。

第二十四条 市或者区、县房地局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 标准收取房屋拆迁管理费。

第二十五条 法律、法规对拆迁使(领)馆房屋、军事设施、教堂、寺庙、文物古迹等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章 拆迁补偿

第二十六条 拆迁人应当对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人和 使用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给予补偿。

本办法所称被拆除房屋及其附属物的所有人是指对被拆除房屋及 其附属物依法享有所有权的人,包括代管人、国家授权的国有房屋及 其附属物的管理人。

本办法所称被拆除住宅房屋使用人,应当具有本市常住户口,在 拆迁范围内按照国家规定租金标准承租正式住房,并且长期居住。

本办法所称被拆除非住宅房屋使用人,应当在拆迁范围内按照国 家规定租金标准承租正式房屋。

第二十七条。拆迁补偿方式,由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协商确定,可以货币补偿,也可以房屋补偿。

第二十八条 拆除住宅房屋,拆迁人应当按照被拆除房屋原建 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对被拆除房屋所有人给予补偿。

拆除执行国家规定租金标准的私有出租住宅房屋,拆迁人对被拆 除房屋所有人应当按照被拆除房屋原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及成新,结 合被拆除房屋所在区位给予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各区、县房地局确 定并报市房地局批准。

拆除私有自住住宅房屋和不执行国家规定租金标准的私有出租住 宅房屋,拆迁人除应当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对被拆除房屋所有人给予 补偿外,还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给予补偿。本章另有规 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九条 拆除非成套住宅房屋,拆迁人应当将被拆除房屋 原建筑面积换算为成套住宅房屋的建筑面积后,按照被拆除房屋所在 区位的拆迁补偿价格对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给予补偿。被拆除房屋所在 区位的拆迁补偿价格由各区、县根据拆迁地点等因素确定,并报市房 地局批准后执行。

拆除成套住宅房屋,拆迁人应当根据被拆除房屋原建筑面积按照 被拆除房屋所在地届时普通住宅商品价格,并扣除按照本办法第二十 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对被拆除房屋所有人的补偿后,对被拆除房屋使用 人给予补偿。

按照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购买的房屋的拆迁补偿,国家和本市 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对经区、县房地局按照本市有关规定认定的住房困 难户,拆迁人应当按照原人均房屋建筑面积6平方米的标准计算补偿款。

对在拆迁范围内有本市常住户口,无正式住房,长期居住在自建 房屋内,并且在拆迁范围外无正式住房的,经区、县房地局核准,拆 迁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三十一条 拆除因国家建设征用原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屋,被 拆除房屋使用人原人均房屋建筑面积超过30平方米的,对人均房屋建 筑面积30平方米以内的部分,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给予补偿,剩余部分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标准的20%给予补偿。

第三十二条 被拆除住宅房屋的建筑面积,自住的房屋按照所 有权证标明的建筑面积计算,房屋所有权证没有标明建筑面积的,以 实际测量的建筑面积计算;承租的房屋按照房屋租赁合同中标明的使 用面积换算成建筑面积后计算。

第三十三条 拆迁人应当在拆迁补偿协议约定的期限内,将拆 迁补偿款存入指定银行,并将银行开具的补偿款存款单据交付被拆迁 人。

第三十四条 拆除住宅房屋,以房屋补偿的,拆迁人与被拆迁 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规定计算的拆迁补偿款和 补偿房屋的商品房价格结算差价。

第三十五条 拆除执行国家规定租金标准的私有出租住宅房屋,房屋所有人要求以房屋补偿的,应当将按照本办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二款全部用于购买住房。原租赁合同作相应修改后,租赁关系应当 继续保持,并且继续执行国家规定的租金标准。

第三十六条 拆除非住宅房屋,以货币补偿的,补偿款按照被 拆除房屋建筑面积的市场评估价格计算。但因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市政、公益事业等重点工程建设而拆除非住宅房屋的补偿,按照市人民政府 有关规定执行。

拆除执行国家规定租金标准出租的非住宅房屋,拆迁人应当按照 被拆除房屋原建筑面积的重置价格结合成新对被拆除房屋所有人给予 补偿,并在根据前款规定计算的补偿款中扣除对被拆除房屋所有人的 补偿款后,对被拆除房屋使用人给予补偿。

拆除不执行国家规定租金标准出租的非住宅房屋,拆迁人应当将 补偿款给予被拆除房屋所有人。

第三十七条 拆除非住宅房屋,以房屋补偿的,拆迁人与被拆 迁人应当按照本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计算的拆迁补偿款和补偿房屋的 商品房价格结算差价。

第三十八条 拆除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引起经济损失 的,拆迁人可以根据被拆除房屋的区位和使用性质,按照一定标准给 予一次性停产停业综合补助费。

第三十九条 拆除违章建筑和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 偿;拆除未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按照其建筑面积的建安造价结合 剩余期限给予补偿。

第四十条 拆除用于公益事业的房屋及其附属物,拆迁人应当 按照其原性质、原规模予以重建,或者按照市场评估价格给予补偿,或者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城市规划统筹安排。

第四十一条 拆除有所有权纠纷的房屋,在区、县房地局公告 的期限内纠纷未解决的,由拆迁人提出补偿方案,报区、县房地局批 准后实施。拆迁前区、县房地局应当组织拆迁人对被拆除房屋作勘察 记录,并向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

第四十二条 拆除设有抵押权的房屋,由抵押权人和抵押人重 新设立抵押权或者由抵押人清偿债务后,方可给予补偿。抵押权人和 抵押人在区、县房地局公告的期限内达不成协议的,由拆迁人参照本 办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实施拆迁。

第四十三条 拆除房屋,拆迁人应当书面通知房屋所有人;无 法通知的,拆迁人应当在公共媒体上予以公告。

房屋所有人应当在通知或者公告规定的期限内作出书面答复;逾 期不答复的,经区、县房地局审查批准,公证机关办理证据保全后,拆迁人可以先行拆迁,对被拆除房屋所有人的补偿款由拆迁人向公证 机关办理提存公证,并将被拆除房屋的有关证明文件交区、县房地局 保存。

第四十四条 对被拆除房屋的评估,由市或者区、县房地局认 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机构对被拆除房屋进行评估,应当通知被拆 除房屋所有人到场,被拆除房屋所有人应当予以配合。被拆除房屋所 有人或者其委托人不到场或者不予配合的,评估机构也可以进行评估。

第四十五条 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因拆迁而迁出的,由拆迁人付 给搬家补助费。被拆除房屋使用人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届满前搬迁的,拆迁人可以付给提前搬家奖励费。

第四章 罚则

第四十六条 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或者区、县房地局责 令停止拆迁,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并可处以罚款:

(一)未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或者未按照房屋拆迁许可证的规定 擅自拆迁的,对拆迁人按照被拆除房屋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10元至 20元罚款;

(二)委托未取得房屋拆迁资格证书的单位拆迁的,处以3000元 至5万元罚款;

(三)降低补偿标准,扩大或者缩小补偿范围的,对拆迁人处以 3000元至5万元罚款。

第四十七条 拆迁人无正当理由超过规定拆迁期限的,由市或 者区、县房地局责令限期改正,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并可处以罚款:

(一)超过规定拆迁期限不足1年的,处以1万元至3万元罚款;

(二)超过规定拆迁期限1年以上的,处以3万元至5万元罚款。

第四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 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 强制执行。

第四十九条 辱骂、殴打房屋拆迁管理工作人员,阻碍房屋拆 迁管理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房屋拆迁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 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第二十八条和第二十九条规定的补偿款的 具体计算办法,以及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停产停业损失综合补助费和第 四十五条规定的搬家补助费、提前搬家奖励费的具体标准,由市房地 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五十二条 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危旧房改建工程的房屋拆迁,区、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 定具体实施办法,并报市房地局备案。

第五十三条 市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市政建设工程的房屋拆迁,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根据本办法的规定,结合工程建设项目的实 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房屋土地管理局 负责解释。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自1998年12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1991年9月16日发布的《北京市实施〈城市房屋拆

迁管理条例〉细则》、1994年4月20日批准的《北京市实施〈城市房屋

拆迁管理条例〉细则的补充规定》和1995年12月24日关于修改《北京

市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细则的补充规定》的批复(京政函 [1995]89号)同时废止。

本办法施行前已由区、县房地局公告的房屋拆迁,不适用本办法。(完)

第四篇:北京市自建设施供水管理办法市政府令[2007]186号

北京市自建设施供水管理办法

市政府令[2007]186号

第一条 为了加强自建设施供水管理,保障供水安全,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自建设施供水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自建设施供水,是指以自行建设的地下水取水设施、供水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向本单位或者附带向周边单位、城镇居民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和其他各项建设用水。

第三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本市自建设施供水工作。

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做好本行政区域内自建设施供水的监督管理工作。

卫生、环境保护、规划、建设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做好自建设施供水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自建供水设施取水或者已建成的自建供水设施增加取水量的,应当按照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规定到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取用基岩水的自建供水设施、申报年取水量100万立方米以上的自建供水设施和位于中心城区的自建供水设施,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手续;其他的自建供水设施,由其所在地的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取水许可手续。

取水许可的实施程序按照国务院《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自建供水设施取水许可,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符合水资源综合规划、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和水功能区划;

(二)符合批准的水量分配方案;

(三)不得对第三者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产生重大损害;

(四)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 禁止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集中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地区新建自建供水设施。在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已建成的自建供水设施,因群众生活饮用需要增加取水量的,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严格限制在地下水超采区、水厂核心区以外的水源保护区、水工程保护区、文物保护区等特定区域新建自建供水设施或者已建成的自建供水设施增加取水量。

严格限制开采基岩水,确需开采的,应当符合水资源综合规划,并经组织专家论证。

第七条 自建设施供水开凿水源井,应当向受理该项目取水许可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凿井许可,审批机关应当自受理凿井许可申请之日起20日内做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第八条 自建设施供水工程竣工后,应当将自建设施供水工程的有关技术资料报原批准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九条 农业灌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生活用井整体或者部分改为自建设施供水水源井的,所有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到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申请取水许可和用水指标,经批准后分类计量并按照自建供水设施进行管理。

第十条 提供生活饮用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市关于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的规定,并依法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

第十一条 提供生活饮用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配备供水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制度,定期检查、维护自建供水设施,及时排除供水设施故障,保证以正常水压不间断供水;

(二)有水质消毒设备,保证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三)有细菌总数、大肠杆菌群、嗅味、浑浊度的水质检测能力,建立对水源水、管网水、末梢水的水质检测制度,按时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检测结果;

(四)依照国家和本市规定的计量和水价标准计量、收费;

(五)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质量技术监督、价格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自建设施供生活饮用的水源水、管网水、末梢水进行定期检测,并将有关检测结果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共享。

第十三条 提供生活饮用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应当制定安全供水应急预案。由于工程施工、设备维修等原因确需停止供水的,应当提前24小时通知用水单位和个人;因紧急情况不能提前通知的,应当采取措施向用水单位和个人发出停水通告,并及时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

停止供水24小时内不能恢复供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应当采取临时供水措施。

第十四条 供生活饮用的自建设施供水浅层水水源井周围半径50米范围内和承压水水源井半径30米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新建、改建、扩建除取水构筑物以外的建筑项目;

(二)堆放垃圾等废弃物;

(三)挖砂,取土,挖设渗坑、渗井,铺设污水渠道、管道;

(四)其他污染地下水源的行为。

第十五条 在集中供水管网覆盖地区内的自建设施供水,按照全市供水规划逐步由公共供水替代。

由公共供水替代的原自建设施供水水源井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合理利用。

第十六条 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应当按月向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用水量,按照规定缴纳水资源费。

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水费。

第十七条 自建设施供水水源井报废的,水源井的所有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向原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对水源井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第十八条 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发生变更的,自建供水设施的所有权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应当到原审批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九条 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照《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一)未取得取水许可证或者不按照取水许可规定的条件取水的;

(二)未经许可或者不按照许可的要求开凿自建设施供水水源井的;

(三)农业灌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生活用井未经许可整体或者部分改为自建设施供水水源井的。

第二十条 违反本办法,向周边单位、居民供水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供水水压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

(二)擅自停止供水或者未履行停水通知义务的;

(三)未按照规定检查、维护自建供水设施,未及时排除供水设施故障的。

第二十一条 单位或者个人未经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同意擅自拆除、改装、迁移或者毁坏向周边单位、居民供水的自建供水设施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并可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按照卫生、环境保护、规划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应当予以行政处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织按照各自的职责实施。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4号)

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24号)

(1999年3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24号发布)

第一条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创造清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健全和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凡本市城区、近郊区和远郊区县的建制镇、开发区、风景名胜区内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事业单位和集贸市场建筑施工现场停车场存车处的管理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单位),均须遵守本办法。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指导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通过制定居民公约或者村规民约等形式,动员本居住地区的居民、村民搞好住宅门前的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和协助维护社会秩序。在本市居住和生活的公民,均有参加“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维护良好城市环境的义务。

第三条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遵循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各单位应当承担以下“门前三包”责任:

(一)包环境卫生。负责划定的责任区内环境整洁,清扫地面,清除痰迹、污物、废弃物和积水积雪,制止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废弃物和乱贴乱挂。

(二)包绿化。在划定的责任区内,按照园林管理部门的规划布置,种植并管护树木花草,维护绿化设施。

(三)包社会秩序。在划定的责任区内,不乱堆乱放杂物,不乱设摊点,不私搭乱建,不乱停车辆。发现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违反规定的,或者发生打架斗殴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有权予以劝阻、制止,并应当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条各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区按照下列原则划定:

(一)各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区,由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划定。其中地处城市道路两侧临街的单位,其责任区是本单位临街一侧房基线(有护拦或者围墙的,从护栏或者围墙起算)至便道道牙;无便道的,至道路中心线;无毗邻单位的,从本单位四周房基线起算(有护栏或者围墙的,从护拦或者围墙起算)。

(二)各单位“门前三包”责任区内有经批准的集贸市场停车场存车处和零散摊位等的,由集贸市场停车场存车处的管理单位和零散摊位的经营者按照批准或者规定的范围,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五条各单位按照本办法承担“门前三包”责任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接受市和区、县有关管理部门以及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的监督检查。

(二)确定专人并配备必要的工具,负责“门前三包”责任区内的日常维护管理,做到地面无痰迹、烟头、纸屑,无散落或者悬挂的塑料袋等废弃物,无污水污物,无乱堆乱放,无乱停车辆,无私搭乱建,无乱贴乱挂,绿地内无废弃物,树木花草管护良好,树木上无拴、钉、刻、划,绿化设施保持完好。

第六条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工作由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主管,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门前三包”责任制工作的落实,按照与辖区内各单位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

第七条各区、县人民政府负责对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工作的监督检查。城区、近郊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对各单位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远郊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确定有关的管理部门,对违反“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的行为进行处罚。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园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违反城市规划、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绿化、风景名胜区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第八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单位应当责令改正,并视情节轻重,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对单位负责人处2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

第九条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条本办法自1999年4月1日起施行。1985年12月17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管理办法0206上报市政府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管理办法0206上报市政府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