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4年3月10日
访问量:610
梁 幸平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摘要: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何谓现代学徒制,如何开展其试点,针对此问题将从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现代学徒制体制与机制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策略,以及结论与讨论等方面展开,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职业院校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现代学徒制 探索 策略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1 引言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并确定了具体的任务措施,其中提出“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1]本文认为,试点是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深化校企合作等提出的重要课题。当今在我国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政行企校学(生)对如何开展现代学徒制工作还没有形成共识,由此引发的政府与行业、行业与企业、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间的失调,特别是行业、企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困难,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对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提出,现代学徒制已成为政府、企业和学校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话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总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师育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结合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实际情况,创新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校企为主体、学生积极参加的现代学徒制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明确各职业院校的服务面向与服务域基础上,以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为突破口,以建立稳定的“双师”(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为关键,以工学交替、实岗育人为基础,以加强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重点,以提高专业与行业契合度,以及学生就业岗位与企业需求岗位相适应为核心,推进现代学徒制招生招工、产教结合、校企融合、双师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学徒学籍管理、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评价等改革与创新,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推动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不断深入。·2 何谓现代学徒制 2.1 现代学徒制定义
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招生招工,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制度。2.2现代学徒制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我国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就是通过试点旨在解决校企共同育人,培养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招生,建立现代学徒制制度,对学生进行双重教育与双重管理。学生在校学习时既是学校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工,形成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2]以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在学生毕业(学徒结束)时,实行“双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以及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积累制度;着力解决合作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缺失问题。
按照企业需求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建立校企双元育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为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空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目标的不同,选择育人企业不同岗位学习。通过教师与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和技能,工学交替、实岗育人,校企建立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条件保障等,共同制订校企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学籍管理办法、各项制度标准、考核评价体系等,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3 现代学徒制体制及机制构建 3.1 现代学徒制体制构建
(1)构建校企双元育人体制。在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下,职业院校与大型企业、成长型企业或用人需求量大的企业联合,成立校企双元育人领导小组与专项工作组,在行业指导下进行人才需求调查研究,把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提高[3]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校企通过工学结合、工作过程教学、顶岗实习及就业实习等方式,共同推进双元育人体制。校企共同制订联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建成一批具有行业企业特色的专门课程,编写相应教材;打造“双师”团队计划,制定和完善师傅聘用和管理办法,职业院校在合作企业中聘用技术骨干、管理精英、高技能人才担任行业企业专门课程教学或岗位技能指导;制订相应的考核与评价体系,按市场运作的规律,建立需求—培养—供给的人力资源平台,为合作企业及行业输送所需要的各类合格人才,为其生产经营服务。
(2)加强校企双元育人的组织制度建设。校企双元育人领导小组,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制定和修改规章制度,确定试点专业与岗位,对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进行决策、规划、统筹、协调等。校企双元育人专项工作组,针对试点专业与岗位,联合开展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在此基础上,校企合作不断扩大合作范围和领域,做好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满足学生、企业员工学习深造、终身学习的需要,形成现代学徒制的校企联合培养的长效制度。3.2现代学徒制机制构建
(1)建立行业、企业与院校联合培养的机制。现代学徒制试点涉及的行业企业根据发展的需要与相关的职业院校联合组建二级学院(系),由行业、企业、院校管理人员组成领导机构,做好二级学院、系的行政管理,针对行业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设置相应的专业;由行业、企业、院校技术人员(师傅)、教师组成专兼职教学团队,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等工作。其二级学院(系)将经常开展行业企业的调查与研究,与行业企业在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上积极开展工作,校企共享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服务行业等方面的现代学徒制红利。
(2)建立校企联合培养的学徒机制。校企合作建立“校中厂”或“厂中校”,合作双方按照合作办学者资产所有权与职业院校法人财产权分离的原则,将企业用于教育教学的资产有偿提供给职业院校,建立校内外生产性学徒培训基地,由企业负责管理,并承担学徒指导、顶岗实训全面管理责任,职业院校将支付一定的管理费、耗材费、设备维护费等。[4]学生利用学生与学徒双重身份,通过教室与岗位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种螺旋式学习实训实岗育人机制,让学生经过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知识与技能,在毕业后更好更快地进入与胜任相应的职业岗位。
(3)信息反馈机制。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机制,对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校企合作双方要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做好招生招工计划与安排。在联合培养中及时掌握校企内部的管理现状,及时识别、获取相关的信息,并加以沟通,使专业设置的适应性、课程设置教学的针对性、学徒顶岗实训的有效性能够充分的落实。校企合作的信息反馈机制包括校企双方的资源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现代学徒制试点中各种信息的及时反馈。信息反馈机制要高效,一旦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有非预期的情况发生,能及时处理相关信息,做出相关的反应。[5] ·4 现代学徒制试点策略
现代学徒制试点策略的基本思路是:在明确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的基础上,采取校企双元育人,建立三个主体,实现四个融合,做好四个落实,开展六共同育人等策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岗育人。4.1校企双元育人策略
学校通过与企业签署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建立双元育人的培养机制。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由职业院校的教师完成教授,学生的职业岗位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则由企业师傅进行传、帮、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知识与技能的完全融合。其中由职业院校教师完成的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由职业院校组织考核,由企业完成的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则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制订考核标准,并由企业师傅完成对学生的考核,从而实现学生与学徒、教育与培训、考试与考核的“双重培养”模式。4.2建立三个主体策略
建立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由职业院校与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再由企业与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生签署相应的培养协议,形成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师傅、在校学生三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三方主体的参与都基于自愿原则,三方主体的利益追求是一致的,即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希望能培养出,而学生则希望能成长为符合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三方在合作过程中都有动力来履行各自在协议中确定的义务,从而推动现代学徒制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顺利开展。4.3实现四个融合策略
在现代学徒制试点中,探索新的学时、学制与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室与岗位、教师与师傅、考试与考核、学历与证书的四个融合。现代学徒制的特点之一就是教室与岗位的合二为一(实岗育人),部分课程的完成和学分的取得必须在企业岗位上通过师傅指导与传授获得,同时,职业院校师资与企业师傅的分工与合作是现代学徒制能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保障(“双师”传授)。现代学徒制更注重企业师傅对学生的传、帮、带,以及师傅对徒弟(学生)最终的考核,没有企业师傅的考核,学生即使毕业了,最终也不能直接上岗,同样,现代学徒制将企业对学生的考核作为人才培养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毕业时企业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是学生取得职业院校学历的前提,这里的企业职业资格证书不一定是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但一定是行业内各同类企业所认可的,因而现代学徒制能够有效地实现学生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4.4做好四个落实策略
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以企业学徒工身份,企业将落实其工龄计算、学徒工资、社保费用、奖学金(创业)基金。现代学徒制的这种学生在校学习即到企业入职模式,对当前就业比较困难的中高职学生来说极具吸引力,一方面学生如果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中来就解决了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学徒工资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家庭的负担。因此做好四个落实是实现现代学徒制的重要保证。4.5建立六共同的校企联合培养策略
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材,共同组织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共同做好双师(教师与师傅)教学与管理,共同做好学生实训与就业工作。做好六共同是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成功建立和完善现代学徒制的具体措施,在六共同中要特别注意企业文化的体现,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学生评价和考核标准等方面,同时也要注意保护好三方的利益。·5 结论与讨论
相对传统学徒培训,现代学徒制在注重技能传授的同时加强了知识的学习与素质的培养,从形式上的岗位与师傅传授到岗位与教室、师傅与教师联合传授,从传统的就业培训到系统的、规范的职业教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终身教育。本文对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若干思考,从探索的角度指出了现代学徒制的定义与内涵,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体制与机制构建的初步设想,以及现代学徒制的五种策略,这对现代学徒制试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思考,有利于各职业院校在现代学徒制试点时,有个基本概念与思路,能更好地发挥各职业院校的优势和作用。成功的试点将推动职业教育由简单的校企合作办学向校企联合培养行业企业所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展。但是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是基于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句话进行界定的,这很可能会使其定义与内涵存在一定局限性,能否科学、准确、全面对我国现代学徒制定义与内涵进行界定,还需要在今后的现代学徒制试点中不断总结完善。
参 考 文 献
[1][2]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OL]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4-02-26发布。
[3]邓志辉 王兆奇 赵明威 “高等职业教育建立’深度融合互利共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OL]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0-01-15发布。
[4][5]梁幸平“建立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的思考” [J] 《职教论坛》2011年第4期 25-27页
科研项目:教育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项目(ZJGG 130107),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点项目(B-b/2013/03/061)。
作者简介:梁幸平(1956-),男,山东邹城人,教授,分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和高职教育,E-mail: liangxingping@wxic.edu.cn
第二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关亍加快収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扎实推进《国家教育事业収展“十三五”规划》,持续做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根据《教育部关亍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 号)制定本方案。
一、试点目标 探索建立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的教学文件、管理制度、相关标准,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形成和推广政府引导、行业参与、社会支持,企业和职业院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
二、试点内容 (一)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学徒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分工,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完善校企联合招生、共同培养、多方参与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公共实训中心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形成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
(二)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完善职业院校招生录叏与企业用工一体化的招生招工制度,推进校企共同制订和实施招生招工方案。规范职业院校招生录叏和企业用工程序,签订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两仹合同(或学徒、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三方协议),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仹(对亍年满 16 周岁未达到 18 周岁的学徒,须由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签订协议),明确各方权益及学徒在岗培养的具体岗位、教学内容、权益保障等。
(三)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挄照“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原则,校企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技术标准、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企共同建设基亍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亍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収基亍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材。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用的师资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
养、考核、激励制度,形成校企互聘共用的管理机制。明确导师的职责和待遇,合作企业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仸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仸和待遇。院校要将挃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建立灵活的人才流劢机制,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联合技术研収、专业建设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政策。
(五)建立体现现代学徒制特点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订学分制管理办法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创新考核评价与督查制度,基亍工作岗位制订以育人为目标的学徒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制订学徒管理办法,保障学徒权益,根据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仸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仸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身安全。
三、试点形式 现代学徒制试点自愿申报。申报试点的单位应是具有一定工作基础、愿意先行先试的地级市、行业、企业及职业院校。
(一)地级市牵头开展试点。以地级市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辖区内职业院校和企业,立足辖区内职业院校资源和企业资源确定试点专业和学生规模,重点探索地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
(二)行业牵头开展试点。以行业作为试点单位,统筹行业内职业院校和企业,选择行业职业教育重点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侧重开収规范和保证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各类标准。
(三)职业院校牵头开展试点。以职业院校作为试点单位,选择学校主干专业,联合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共同开展试点工作,重点探索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
(四)企业牵头开展试点。以具有校企一体化育人经验的规模企业作为试点单位,联合职业院校共同开展试点工作,重点探索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有效途径、运作方式和激励机制。
四、工作安排 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挄照自愿申报、省级推荐、部级评议、组织实施、验收
推广等程序进行,试点工作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开展。
(一)自愿申报。申报单位须提交试点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编制并提交仸务书。地级市、职业院校、企业及区域行业组织的申报材料由所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报送(企业申报材料由合作院校所在省教育行政部门报送),全国性行业组织申报材料直接报送教育部(职成司)。
(二)省级推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照教育部要求,结合区域収展和产业布局,统筹考虑省内职业院校、企业、区域行业组织,推荐试点单位。
(三)部级评议。教育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遴选,优先支持高附加值产业相关专业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与“中国制造 2025”联系密切的 10 大领域相关专业开展试点;优先支持目标明确、方案完善、支持力度大、示范性强的申报试点。
(四)组织实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区域内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检查;教育部组建“现代学徒制工作专家挃导委员会”对试点工作进行挃导、监督和检查,组织推劢各地和试点单位之间经验交流,及时固化和完善成功经验。
(五)验收推广。试点工作自批准起为期二年。试点期满,试点单位须对照仸务书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所属试点单位进行全面检查,组织省级验收,并将验收结论函报教育部;教育部将组织专家审核省级验收结论,视审核情况组织抽查,公布最终验收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试点单位应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广实施现代学徒制,使现代学徒制成为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试点挃导。各地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挃导,落实责仸制,建立跨部门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商和解决有关试点工作重大问题;专人负责,及时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试点工作;制订试点工作扶持政策,加强对招生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大投入,通过财政资劣、政府购买等措施引导企业和职业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
(二)科学组织实施。各试点单位要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试点仸务和目标;精心组织实施,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优化政策环境,确保试点工作叏得实效。
(三)注重实务研究。试点单位要坚持边试点边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注重把试点工作中的好做法和好经验上升成为理论和措施,促进理论与实践同步収展。
第三篇:现代学徒制试点协议
现代学徒制试点协议
甲 方(学校): 乙 方(企业):XX公司
丙方(学生、学生家长):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和《xx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甲乙丙三方应本着合作共赢、职责共担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潜能,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形成校企分工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促进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进步,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本着“友好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原则,确定在 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专业现代学徒制XX班,甲乙丙三方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责任与义务
1.负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行业协会企业等单位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过程。
2.负责提供现代学徒制“XX班”办班及相关研究项目开展所需经费。
3.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管理机构的筹建、学校工作人员的组成,教师队伍与专门管理人员的配备。
4.负责联系合作企业共同做好现代学徒制“XX班”的生源和招生计划数申报、生源资格审查、考核选拔与招录、转专业、学徒协议签订、中途学生(学徒)退出善后安排、补录等招生招工工作。
5.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的学籍管理、毕业资格审核、毕业证书发放等。
6.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校内学习日常管理。
7.负责提供现代学徒制“XX班”校内运行所需的教学场所、教学设备,包括多媒体教室、实训室、教学器材设备等。
8.负责组织购买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的在校责任险、学生意外伤害险等保险。
9.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相关各类经费的发放。
10.负责向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请支持和项目申报。11.负责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二、乙方责任与义务 1.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全过程。
2.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管理机构企业方工作人员组成,带徒师傅与专门管理人员的配备。
3.负责协助学校共同做好现代学徒制“XX班”的生源和招生计划数申报、生源资格审查、考核选拔与招录、中途学生(学徒)退出善后安排、补录等招生招工工作。
4.负责制订招工选拔标准、学徒协议、劳动合同等。
5.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在岗工作(学习)的日常管理。
6.负责协助学校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理论与技能课程及教材、共同做好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共同组织考核评价、共同进行项目研发与技术服务等。
7.负责制订人才培养标准、岗位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等。
8.负责提供现代学徒制“XX班”企业运行所需的工作场所、工作设备等,保证每学期学生(学徒)在岗工作学习时间平均不少于一个月。
9.负责提供现代学徒制“XX班”学生(学徒)企业技能培训所需的学习资源等。
10.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企业技能培训的组织与运行。11.负责协助学校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
12.负责学生(学徒)在企业岗位培训、实习、工作的人身财产安全。
13.负责现代学徒制“XX班”企业参与人员的津贴、交通费等费用的发放。
14.负责协助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支持及申报。
15.负责推广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经验。
三、丙方的责任与义务
1.丙方应严格按照甲方和乙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安排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
2.丙方在学校学习期间,如因无法适应现代学徒制项目,提出转专业申请或退学申请,须经甲乙双方协商同意后方可转专业或退学。
3.丙方在校学习期间应服从甲乙双方的共同教育和管理,自觉遵守甲方制定的各项校园管理规定及各项教学安排,丙方在乙方公司实践教学期间,须遵守乙方依法制定的各项管理规定,严格保守乙方的商业秘密。
4.根据甲乙双方制定的考核标准参加考核,考核成绩与甲方组织的理论考试拥有同等效力,并归档作为后期选优参考。
5.丙方在规定年限内,修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由学校 发给丙方入学专业的毕业证书。
6.在学习期间,丙方如有以下行为,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共识后有权将丙方劝退,由此产生的后果由丙方自行承担(1)在实践期间违反国家法律法规;(2)丙方不服从甲乙双方共同制定的教学安排;(3)严重违反甲方学生管理制度或乙方相关管理规定、劳动纪律。
7.丙方在乙方的实习期间的薪资,另行签订协议。
四、其它事项
1.甲方、乙方、丙方违约,各自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
2.对于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甲乙双方应当本着相互尊重、互相谅解的原则友好协商解决。
3.甲乙双方有关现代学徒制“XX班”人才培养的详细要求及具体计划,由双方专业人员另建附件。
4.甲乙丙三方有关薪资和录用方面的详细要求,由三方人员另建附件。5.本协议未尽事宜,三方另行协商解决。
6.本协议一式三份,三方各执有一份,三方签(章)后生效。
甲方:
乙方:(授权代表):
(授权代表):
日期:
日期:
丙方(学生):
学生家长:
日期:
第四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制定《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遵循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以学生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师师傅双导师教学为突破口,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招生制度、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统筹,协调推进。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协调作用,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区域内职业院校开展试点工作。统筹利用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方面的资源,协调好教育、人社、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形成合力,共同研究解决试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坚持合作共赢,职责共担。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双导师教学,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院校学生双重身份,形成学校和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合作企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坚持系统设计,重点突破。明确试点工作的目标和重点,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学生教育管理、招生与招工,以及师资配备、保障措施等工作。要着眼于探寻现代学徒制基本规律,对人才培养各环节选择改革重点,力求突破,形成特色。
(四)坚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试点工作按照区域试点和学校试点同步推进的原则进行。区域试点以市州为单位,重点是协调市直各部门和政校行企各方关系,研究制定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学校试点重点在选择好适合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专业,积极探索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教学、校企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通过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三、主要任务
(一)探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职业院校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权利和义务,推进校企紧密合作、协同育人。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探索通过建设职教集团,吸收行业、企业参与,搭建平台,推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探索校企共同建立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体系,共同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探索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统筹利用好校内实训场所和企业实习岗位等教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二)招生与招工一体化。按照“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特点,利用中职学校注册入学政策和高职学校单独招生政策,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招生与招工方案,采取“先招生后招工、先招工后招生、招工与招生同步”等方式,探索校企联合招生途径。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明确学徒的职业院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签订好学校、企业、学徒三方协议。年满16周岁未达到18周岁学徒,需签有学徒、监护人、学校和企业四方协议。
(三)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岗位标准、企业师傅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重点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学完第一学年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掌握专业所需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第2-3学年可以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形式学习。
(四)积极探索“双导师”教学运行机制。现代学徒制教学任务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要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要打破现有教师编制束缚,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加大学校和企业之间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力度。要选拔优秀高技能人才担任师傅,明确师傅的责任和待遇,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应纳入考核,并可享受带徒津贴;试点院校要将指导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教师考核并作为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依据。
(五)加强资源共建共享。试点院校要与合作企业共建共享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搭建贴近生产实际的学习的平台,把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等功能集于一体。要共建共享数字化资源与信息化平台,校企共同研发、应用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要互通互融企业文化与职业院校文化,探索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效融合的多种形式,将优秀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校园文化引入企业生产和职工培养培训活动中。
(六)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一体化。试点院校要根据学徒培养工学交替的特点,建立健全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合作企业要制定学徒管理办法,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保证学徒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确保人生安全。
(七)建立多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创新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定期检查、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四、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条件
试点专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专业实训条件较好,基本对接合作企业目前使用的生产设备;拥有较高教学水平的教师团队;专业特色鲜明、社会需求量大。优先选择技术含量高,近三年在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专业,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和骨干专业。
合作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每年均有一定数量的用工需求;合法经营、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实习设备和安全防护完备,工作环境较好;能提供试点专业实习实训的所有岗位,能选派足够数量的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师傅;未发生过环保、生产安全或其他违法事件。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6月前)
1.省教育厅印发《湖北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试点单位和职业院校(根据各地各校2015年的申报材料确定)。其它有意愿的单位和学校可自行开展试点,根据工作情况,吸收为第二批试点。
2.试点单位和学校根据省实施方案拟定本地区、本校具体试点工作方案,内容包括试点专业、合作企业、招生人数、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学徒制管理办法、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校内外实习实训计划等。每所学校的试点专业不超过两个,每专业试点人数不超过100人。试点学校与合作企业签订协议。试点单位和中高职学校的试点工作方案请于2016年6月15日前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实施阶段。(2016年9月-2017年8月)
1.组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签订学徒、学校和企业三方协议,或签订学徒、监护人、学校、企业四方协议,落实学徒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伤保险等。
2.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制定企业师傅标准,编写基于岗位工作内容的实训教材,共同制订双向挂职锻炼、横向联合技术研发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3.聘请合作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授课,邀请企业高管进行专题讲座或宣讲企业文化。
4.建立报告制度。由试点院校总结试点专业第一学年工作开展情况,经市州审核后于2017年9月前集中报省教育厅。
(三)推进阶段(2017年9月-2019年8月)
1.合作企业选拔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担任师傅,师傅承担的教学任务纳入考核,学校和企业协商解决师傅的带徒津贴。
2.试点院校与合作企业共同制订实习考核标准,科学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等表格,开展学生技能达标考核,组织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考试等。
3.建立学生实习管理档案,安排专人定期检查实习情况,全程跟踪指导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4.落实合作企业税收政策,探索校企双方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
5.建立试点院校定期检查、合作企业及时反馈等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四)总结推广阶段(2019年9月-2020年12月)
1.修订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机制、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
2.交流推广试点工作的经验和作法,表彰一批先进典型。
3.加强现代学徒制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试点工作组织保障。各试点单位和学校要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试点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管理。各试点院校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要在制度建设、条件保障、组织协调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为试点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加大试点工作政策支持。落实财政资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学生权益,保证合理报酬,落实学徒的责任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确保学生安全。大力推进“双证融通”,对经过考核达到要求的毕业生,发放相应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省教育厅将根据试点工作情况,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三)加强试点工作督促检查。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专项督导制度,定期开展试点专项督查和成效评估。建立试点工作年报年检制度,各试点单位和学校每年开展一次自查,撰写报告,并于每年9月前报省教育厅。
附件2:
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名单
一、区域试点单位(4个)
武汉市 襄阳市 宜昌市 荆州市
区域试点单位参与试点的职业院校由市州确定。
二、试点学校(36所)
高职(22所):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鄂州职业大学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湖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职业学院
湖北水利水电职院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青年职业学院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武汉民政职业学院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 仙桃职业学院 武汉商贸职业学院
中职:
东汽公司高级技工学校
湖北省机械工业学校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十堰市郧阳科技学校
十堰市科技学校
十堰职业技术(集团)学校 孝感工业学校
安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随州市第一职业中学
罗田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湖北信息工程学校
三、行业协会(1个)
湖北省空调制冷行业协会
武穴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黄梅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第五篇:现代学徒制试点方案2015
乾县职教中心
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系统化、多样化和现代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国、省、市、县职教工作会议为推力,以创新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依托联盟、集团力量,发挥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的各自优势,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
二、工作目标:积极行动,开拓创新,圆满完成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总结完善,全面推广,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三、工作任务
1.加强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方面的深度合作,形成以订单培养和企业冠名班为主要形式的校企联合一体化招生新模式。
2.深化教学实训改革和校企合作,形成以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以及双导师制为主要内容的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3.创设校企联合培养学校教师、企业师傅的新机制,打造一支业务精良、德艺双馨的专兼职师资队伍。4.推动学校和企业校在教学管理、评价考核、质量监控的系统化合作,建立以现代学徒制为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运行机制。
四、组织机构:为加强领导,学校决定成立“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各项工作。
组 长:何战会
副组长:张博 牛梦 杨芳 王向太 张冰峰 刘守龙
成 员:周党锋 王文 任伟国 赵刚 王明会 付建锋 冯永刚 李磊 王杰 陈飞亚 张睿 韩东煜 王亚琴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刘守龙负责操作执行。试点开始后将根据需要吸收政府、企业等人士加入领导小组并重新安排组织机构。
五、方法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2月)
(1)学校向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上报试点情况,争取项目政策、资金人员、设备等方面支持;
(2)学校上报职教联盟和集团请求支持帮助,取得相关成员单位协助配合。
(3)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研究选定试点专业、挑选试点学生、确定试点企业;
(4)实训处负责向合作企业提出建立现代学徒制的设想,计划、实施细则、规章制度并征询企业意见和建议;向试点学生及家长介绍现代学徒制的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并征询意见和建议;
(5)在协商基础之上制定出一整套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协议、制度、方案、计划、安排等制度措施。(学分计算、包括校企合作协议、学生与企业订单培养、集中实训、或顶岗实习协议、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考试评价、学生教育管理、招生与招工,双导师制度、学徒管理办法、以及师资配备、保障措施等)
2、试点阶段(2016年3月——2017年6月)
(1)我校拟定第一批试点专业暂定为为:机加工、电子电工、汽车检测与维修;试点企业暂定为:陕西泰丰汽车制动有限公司、陕西华通机电有限公司,学生人数名单待定。
(2)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正式签订建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协议书,明确各自责任和义务及责、权、利相关规定,出台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和配套规章制度、政策措施。
(3)学校与企业共同实施相关培训计化,学生进校、进厂,教师进车间,师傅进课堂,逐次落实试点工作各项任务。
(4)2017年5月--6月,组织考试考核,学校成绩、考核、和企业考核评价全部纳入学分管理,岗位技能考评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有机相结合;
3、总结完善阶段(2017年9月——2018年2月)(1)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和不足;
(2)重新研究制定《试点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3)表彰奖励试点先进单位、教师、师傅和学生;
4、全面推广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
(1)正式出台一套完善规范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细则和配套规章制度、政策措施。
(2)进一步扩大试点专业、学生以及试点企业范围,开展新一轮学徒制试点工作;
(3)稳步推进,最终建立企业全程、全方位参与包括学校招生、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实习就业、评价考核等各环节在内的现代学徒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乾县职教中心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包括合作企业负责人、学校相关处室负责人、企业技术人员、学校专业教师等。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协调有力、快速高效的工作机制,办公室具体实施试点工作。
(二)制度保障。制定包含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绩效考核办法及激励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试点工作建设行为,保证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三)经费保障。根据相关制度和政策,学校将列支专项经费用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并积极争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财政支持,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学徒培养,制定经费使用管理制度,确保专项经费专款专用。
(四)机制保障。依托乾县职教集团、先进制造业区域职业教育中心联盟,建立职责明确、各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新机制;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新培养机制;建立企业师傅、学校教师联手育人的双导师制;建立全日制、短期培训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新形式,建立专任教师、临时聘任教师相结合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学校、企业、社会公共参与的考核评价新机制。乾县职教中心 2015年9月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