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1(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3 16:13: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1》。

第一篇: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1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太原市小店区司法局小店司法所

小店街道是小店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是全区政治、文化的中心、汾东新区建设的核心区域。辖区9个行政村,2个村改社区、4个社区、107个驻地单位,常住人口6万人,流动人口1.3万人。小店司法所现有工作人员3名,1名行政编制,2名为事业编制。

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本职,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辖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了党工委、办事处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小店司法所为小店区规范化司法所,所长张翠萍先后获得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创优争先”活动优秀工作者、全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优秀调解员、太原市劳动模范称号。

一、强化基础,完善设施,努力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干警积极参加“三个代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学习、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教育活动,着力提高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重视作风纪律建设,组织开展“访民情、听民意、帮民富、保民安”活动,着力培养干警“扎根基层,爱岗敬业,服务群众,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强化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每年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坚持每周集体学习制度,重点学习交流处理疑难纠纷和安 臵帮教、社区矫正等涉及的法律政策和工作技巧。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装备保障水平。该所积极争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了街道拨款万余元,建立了水平较高的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高标准的调解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目前,拥有独立的办公用房7间,对办公用房进行了高标准整修,统一粉刷了内外墙皮,设立了所长室、办公室、社区矫正室、档案资料室、人民调解室和法律服务室,办公面积达180平方米,配备了高档的办公桌椅,现有固定电话2部,微机2台,打印机1台,数码相机1部,汽车1辆。

(三)创新工作模式,增强工作实效。该所利用大调解工作模式,使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同时,积极与综治、派出所、法庭、信访等部门沟通,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三年来,调解人民法院委托的民事案件11件,与派出所联动调解纠纷31起,参与处理信访案件85起,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健全组织,强化培训,筑牢第一道防线

人民调解是农村保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该所从基层基础抓起,健全调解组织网络,强化教育培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一是健全组织网络。健全完善了街道、社区、村二级人民调解组织体系。在全街道14个村居、10个企事业单位全部建立了人 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了调解室。去年以来,街道调委会已成功调解疑难纠纷 起。强化了村调委会建设,配齐配强了26个村、社区、企业的调解主任和调解员,全部实现了人民调解“六统一”。不断完善和扩大的信息网络,真正起到了“千里眼,顺风耳”作用,使众多民间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去年以来,村、社区、企业调解组织依法调解民间纠纷 起,没有一例激化或升级。

二是强化教育培训。为使人民调解工作走上规范、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我们在各调委会建立了例会、学习工作责任制,请示汇报,纠纷排查、登记、统计、评比奖励、重大纠纷报告等制度。为提高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保证调解工作质量,我们重点在调解队伍的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司法所坚持每月利用例会,以会代训,给村、社区、企业调解主任上思想教育课,使他们树立从事调解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我们组织全街人民调解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邀请了区司法局的同志给我们重点讲解了“调解纠纷登记簿”、“纠纷排查登记簿”、“人民调解协议书”等九套文书的填写方法。通过培训使调解员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纠纷的上交率明显下降。同时还建立了民调工作档案,制作调解卷宗,做到了件件纠纷有登记,事事有结果。从而使我们的人民调解工作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为进一步规范调解工作,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建立了重大矛盾纠纷报告、社情民意分析等制度。街道调委会建立了例会、学习、请示汇报、纠纷排查、登记、统计、评比奖惩等制度。制定了调解主任百分考核办法,年终严格考核,评出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向各村、社区进行通报,从而有效调动了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严格执行区司法局“以案定补”的制度,即基层调解员每调解成功一件纠纷,由区司法局视调解的难易程度给予50-100元的补助,极大地调动了基层调解员的积极性,激发了调解工作活力,提高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和处臵涉法涉信访的能力和水平。

三、强化职能,发挥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坚持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着力预防调处矛盾纠纷。

该所紧紧围绕办事处的中心工作和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持街道、村、组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村、社区、单位每天排查一次,在排查工作中,采取领导分工负责制,组织调解人员逐村、逐组进行排查,同时抽调得力人员对重点村、重点场所开展重点排查,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隐患,分析情况,研究对策。适时开展重大活动、重要节日及敏感时期的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奥运、“两会”期间的安保任务。街道、村(居)二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对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形成了“层层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格局。如去年小店村排查出村民因恒大地产公司违约、拖欠小店村征地款2亿多元(包括利息),村委会多次 讨要无果的情况下,引发的村民聚众围堵恒大绿洲小区工地事件。得知此事后,我们马上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如处理不善或不及时解决,极有可能导致村民群体性赴区以上上访或发生拦堵公路事件,且事发现场,紧邻公路、车流量大,围堵工地的村民众多、秩序混乱,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我们立即赶赴现场,深入群众当中,讲法律、讲利害,劝解村民不要有过激行为,要相信政府,成功地控制住局面。为各级领导解决恒大拖欠小店村征地款赢得了时间,经过七天的努力,终于为小店村民要回了二亿多元征地款(包括利息)。去年以来,共调处各种矛盾纠纷385起,调处成功378起,防止“民转刑”案件2起,为构筑和谐小店发挥了积极作用。

2、搞好法制宣传教育,着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在普法工作中,该所坚持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广泛运用各种宣传方式,以完善的组织网络为后盾,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工作。坚持街、村干部集中学法制度,使干部群众及早掌握新颁行的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有1个村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有1个社区被评为“太原市级民主法治先进单位”。在村、居主要地段设立法制宣传栏,由村干部和普法联络员为责任人,定期更换与当前形势及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来提高村、居民的法律素质。成立普法宣讲队伍,结合农村易发案情以案说法,以事例讲法,进一步提高了村民学法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同时,积极开展法制 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三下乡”活动,先后组织开展送法进村、进校、进企30多次,张贴标语、分发法制宣传材料5万余份。在“法制宣传月”等聚敛人气的活动中,挂横幅,发资料,张贴标语,开展法律咨询,用墙报、板报、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法律知识。为创建平安街道做出了积极贡献。

3、做好安帮矫正工作,预防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建立健全了刑释解教人员信息数据库,做到了情况清、底数明、不漏管、不脱管。为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去年我们还对06年以来的53名刑释解教人员进行登记造册,逐人进行走访摸底,实行“一对一”重点帮教。对生活困难的,既无亲可投,又无业可就,也无一技之长的刑释解教人员,积极同民政局联系,按程序申请低保。对于想从事个体经营的,积极联系工商部门,优先办理营业执照,优先安排摊位。对已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刑释解教人员,积极联系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银行给他们办理小额担保贷款。三年来,共安臵帮教刑释解教人员51人,通过帮教安臵,达到了“人人有事干,个个思想稳,收入有保障,生活有信心,家庭和睦幸福”的良好格局。

2007年底,小店区进行了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该所在日常监管工作中,注重走访矫正对象,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和思想表现,做到思想教育从严,生活关心到位。对一些有心理障碍的矫正对象,适时进行专业化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摆脱心理上的阴影,重新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截至目前,已接收社区矫正对象 46名,解除矫正13名,解除矫正的人员在生活、就业等方面均得到了妥善安臵,正在接受矫正的人员服从教育监管,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总之,我们小店司法所以维护稳定为第一要务,以满足群众法律需求为第一目标,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在人民调解工作、法律服务、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普法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依法合理有序上访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我辖区的社会丑恶现象逐步减少,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使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的舒适和温磬,为辖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篇: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调解制度是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一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

积极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调解民间纠纷是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要任务。要大力拓展人民调解工作领域,在继续做好婚姻、家庭、邻里、房屋宅基地、生产经营、损害赔偿等常见性、多发性纠纷调解的同时,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围绕社会热点、难点纠纷的调解,促进民生问题解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认真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工作。把预防矛盾纠纷作为新形势下人民调解工作的重点,切实强化人民调解预防矛盾纠纷的功能。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准确了解掌握民间矛盾纠纷信息,对各类矛盾纠纷信息做出迅速反应、及时处置。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认真作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变被动调解为主动调解,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预防,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向基层党委、政府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依法妥善解决各类矛盾纠纷提供依据。

切实强化人民调解的宣传教育功能。把法制宣传教育贯穿人民调解始终,结合个案调解,有针对性地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增强当事人和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广大群众遵纪守法,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反映诉求,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努力提高人民调解工作质量。要坚持质量为本,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调解的成功率和调解协议的履行率。进一步提高人民调解的社会公信力,引导人民群众更多地通过人民调解解决矛盾纠纷不断提高矛盾纠纷的调解率。进一步强化依法调解、规范调解的意识,促使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不断提高矛盾纠纷调解的成功率。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与诉讼的衔接,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提高人民调解协议的履行率。

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人民调解理念创新,切实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服务的理念,把服务群众、促进民生问题解决,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作为人民调解工作的价值追求。积极推进人民调解手段和方法创新,善于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开展调解工作,善于依靠人民群众开展调解工作,善于运用法、理、情结合的方法开展调解工作,善于依托司法行政资源和借助社会力量开展调解工作。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增强调解效力。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人民调解工作法制化建设,推动人民调解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立足人民调解的性质和特点,大力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流程,明确受理、调解、履行等环节的具体要求,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程序。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岗位责任制等制度,规范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员行为规范,严格人民调解工作纪律。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进一步巩固和

发展村(居)人民调解组织。健全完善乡镇(街道)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它们化解疑难复杂纠纷、指导村(居)调解组织开展工作的作用。加强企事业单位调解组织建设,着力推进改制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建立调解组织。积极探索区域性、行业性的自律性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在流动人口聚居区、毗邻接边地区、大型集贸市场、物业管理小区、消费者协会等建立调解组织,健全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

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坚持人民调解员选任制度,不断调整、充实、壮大人民调解员队伍,改善调解员队伍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加大人民调解员培训工作力度,把调解员培训纳入司法行政队伍培训计划,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期分批实施,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调解技巧。切实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人民调解员队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的教育管理,教育引导他们不断增强大局观念、群众观念、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宣传表彰先进人民调解组织和优秀人民调解员,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不断发展。

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工作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经费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加大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投入,切实解决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业务经费、人员培训费,落实好人民调解员补贴经费,解决好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办公场所和设施等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人民调解工作的物质保障能力。

第三篇:做好人民调解维护城区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维护城区稳定

————后湖城区办事处调委会

后湖城区办事处地处管理区中心,是管理区(农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担负着辖区社会事务性工作的管理和镇容镇貌、城建设施、环卫工作的监察和维护。下设两个社区,即木豆口社区,杜家沟社区,总人口5826人。

五年来,在管理区党委的正确领导,在司法行政机关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围绕中心、维护大局、以人为本、服务职工的指导方针,以“四无”创建工作为目标,按照“预防为主、调防结合”和抓实基层,打牢基础,创新机制,狠抓调处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与与教育职工学法用法、与维护城区和谐稳定相结合,在调处机制的建立和落实上下功夫,在矛盾纠纷的预防控制和化解上下功夫,在矛盾纠纷的回访反馈和督促协议履行上下功夫,使得人民调解工作在我区有序推进,真正打造了“第一道防线”。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社会矛盾日益增多,其中不乏重大疑难纠纷,如何充分发挥城区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化解重大疑难纠纷的主力军作用,确保城区的平安和谐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在办事处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通过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以完善制度,提升队伍工作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做法,取得了一定成效。5年来,调委会接

受职工来信来访520余人次,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2余起,未发生因调处工作不力而导致事态进一步扩大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受到管理区(农场)等相关部门对工作的肯定。多次评为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一、以规范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各项调解工作制

(一)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制度是做好工作的保证。经验告诉我们重大疑难纠纷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密切掌握矛盾的发展动向是调解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因而我们不断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每月开展常规排查,在“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前开展定期排查,在重要会议等敏感时期进行专项排查,做到定期排查与专门排查相结合,实现了排查范围的全覆盖。在社区中建立矛盾纠纷情况书面通报制度,月底将掌握的矛盾情况分类向城区调委会、农场政法委报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调处,改变以往排查工作单打一的情况。由于排查制度的不断完善,使我们的调解工作掌握了主动,能够在最佳时机介入矛盾纠纷的调处。

(二)坚持重大矛盾主动介入调处制度。发生重大矛盾纠纷时,办事处调委会都能够在获悉情况后的第一时间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控制事态扩大,并主动介入纠纷的调处,直至纠纷妥善解决。为有效因应因个体矛盾而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的可能性,办事处管委会成立了以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社区全员参加的维稳保安、矛盾控管小组,实行全天侯轮流值

班,对掌握到的重点对象,采取重点看护,及时了解活动信息。去年5月1日,辖区居民胡某,因其女儿在潜江某医院治病出现大的医患事故,胡某情绪激动,多次上访,并出现过激的言行。城办调委会在得知情况后,及时的做其思想工作,并动员其好友做好说服工作,相关领导前后十次到武汉看望患者并送去慰问金,组织了辖区的献爱心募捐活动共募集资金万余元;在患者家属无力支付律师费,办事处又主动送去6000元以应急需。今年5月14日胡回场后,看到女儿的情况,情绪又一度激化想以死了之,城区办事处迅即组织人力将胡某送往广华医院抢救,派人送去慰问品,现患者及家属情绪稳定。在调委会的努力下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

(三)有效落实调解回访工作制度。对一些因抚养、邻里间、赡养间的纠纷,我们本着晓之以理,过细的做好转化外,对达成的协议我们一直注重调解回访工作,并使之制度化。通过回访及时掌握纠纷调处的效果和协议履行情况,对不全面履行或不履行协议的,说服教育当事人,督促其履行协议。通过回访还可以了解到其它一些隐藏在民间的矛盾纠纷。

二、狠抓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调解人员业务水平。

(一)狠抓调解员队伍建设。调委会在稳定人员的基础上,每年根据人事变动调整,选调政治可靠,有威信,有业务基础的人充实到调委会及社区民调小组,真正做到组织落实,人员到位,制度保障。

(二)多措并举,提高调解人员业务水平。一是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培训,通过学习法律、法规、调解工作经验介绍、业务交流等形式丰富知识,提高业务能力;二是举办调解业务培训班,由司法所或法律服务所同志讲课,内容包括法律知识、办案中的实践体会、调解协议书的制作等;三是撰写调解心得,每当调解一起较为复杂的纠纷后,要求参加人员总结成功的经验,查找不足;四是分析、预测矛盾纠纷特点规律、发展趋势,做到调解工作有的放矢。

(三)加强指导,提高基层民调小组的工作能力。社区民调小组是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对社区民调小组业务工作的指导是调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通过对社区调解干部的培训,参与具体案件调解等方式来提高社区调解干部的业务水平。通过努力,现在各社区的调解干部都能以书面形式把调解案件记载下来,改变了以往重口头调解轻协议制作的情况。

虽然办事处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领导的要求、职工的期望相比还存在差距。我们将保持和发扬优势,改进不足之处,为维护后湖城区办事处辖区稳定、构建和谐城区作出新的贡献。

二0一0年八月六日

第四篇:做好普法依法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全县普法宣传教育和依法

治理工作经验材料

做好普法依法治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沙堰镇党委政府

开展“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沙堰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五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围绕“依法治镇,建设平安沙堰”的工作方针,以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为先导,以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为重点,以促进依法行政、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为目标,通过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使“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镇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健康发展。

一、基本情况

沙堰镇位于新野县城北13公里处,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辖21个村,210个村民小组,1.19万户,5.16万人。近年来,我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按照“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规划确定的目标要求,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以公正司法、依法行政、基层依法治理为重点,以开展“法律进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为载体,开拓创新,完善机制,加强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

了全镇公民的法律素质和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加快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精心安排部署

“五五”普法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同时各村也相应的成立了机构,配齐了人员。每年都召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对全镇普法依法治理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全镇群众共同参与的格局。在形式内容上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制定一套方案,开展一次实践活动,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真正落到了实处。

(二)完善机制,部门联动,严格落实责任

镇党委政府每年与各普法依法治理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不定期进行抽查,严格考核,确保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制定法制宣传计划,加强综治、信访、派出所、林业、土地等单位的协调,建立法制宣传联动机制,并确定由专人负责,以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推进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和效果

(三)贴近实际,深入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为增强“五五”普法的吸引力、宣传力和说服力,我们十分注重切近群众、切近现实、适应群众的现实需求,不断增强“五五”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找准时机普法。抓住节

假日,集中时间集中人员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各村开展各类主题法制宣传活动。二是每月举办一次有关的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活动。同时,利用排查调处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时机,以案说法教育群众。三是利用各类普法宣传日普法。充分利用“12.4”法制宣传日、“3.15”消费者权益日、“三八”妇女节、综治宣传月等活动和节日,会同相关部门,面向广大群众,集中开展以相关专业法律为重点的法律常识宣传普及。

(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提升依法治理水平

“五五”普法以来,我镇坚持把基层、行业、地方依法治理“三大工程”贯穿于普法教育的全过程,把依法治理工作与普法教育融为一体,一同部署,一同检查,相互促进,整体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地方依法治理工作,优化发展环境。镇党委、政府将优化发展环境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对个别单位服务意识淡薄、无视组织纪律、执法人员粗暴执法等问题进行严格查处。二是大力开展行业依法治理工作。加大公安、工商、土地等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三是大力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在村委的决策、决议上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依法治村工作,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把农村基层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等方面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全镇21个行政村全部达到“民主法制村”创建标准。四是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意识。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农业服务中心、村镇规划建设中心、工商所、国土所、国地税等部门和单位常年坚持向群众免费发放法制宣传资料,定期举

办司法及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保障公平、公开、公正执法。

三、主要工作成效

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镇实际,突出实践特色,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我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得到增强

根据沙堰镇“五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规划部署,制定了相关学习制度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标准,每年组织对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定期进行法制考核。使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牢固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的观念,提高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行政能力,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二)在校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进一步提高全面推进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工作,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网络。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知识教育,认真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法制讲座与法治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自觉遵纪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浓厚

经常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和司法所、法庭、派出所业务骨干深入村、组,以“析身边事、学常用法、建法治村”为切入点,结合农村的一些真实案例,以案说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群众关心、与农村、农业、农民相关、群众实用的法律政策。通

过开展特色实践活动,解决了一些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营造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和浓厚的反邪教社会氛围。

(四)群众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各村制定了切合实际的村规民约,实行依法治村,切实贯彻人民民主权利,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重大事项严格依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决策。各村完善了内部监督制度,成立了村民理财小组,村务和财务做到了定期公开。

(五)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

在普法依法治理过程中,我镇通过从镇机关、司法所、综治办、群工站、派出所等部门单位抽调人员组成纠纷调解小组,对全镇民间纠纷进行调解和处理,把矛盾消化在基层,适时开展了人民调解宣传季活动,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在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开展,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0一一年九月

第五篇: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加强人民调解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人民调解是法律规定的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主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形式,具有平等协商、互谅互让、不伤感情、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影响社会和谐和不安定因素,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为此我就如何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纠纷谈点肤浅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矛盾纠纷主要类型和特点

今年1—5月份,全县共调解矛盾纠纷1623起,其中乡镇级调解471起,占总数的29%;村(居)级调解1152起,占总数的71%。分析已上报的矛盾纠纷,主要类型表现在五大方面:一是土地征用问题。存在因征地补偿标准引发矛盾纠纷;因失地农民转型难,生产生活出路受困,引发矛盾纠纷。二是民间琐事纠纷问题。如相邻关系、地边地界、家庭婚姻、民间借贷等引发矛盾纠纷。三 是土地权属、林权引发矛盾纠纷。四是人身损害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劳务等引发矛盾纠纷。五是村务管理不善问题。村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方法简单、村务透明度不高、财务管理混乱,有的村干部甚至以权谋私、违法乱纪、贪污财产,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引发矛盾纠纷。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民间纠纷呈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资源权属、环境、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等经济内容的新型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其中因政策变更、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征地拆迁、拖欠农民工工资等引发的多元化矛盾纠纷急剧增加,矛盾纠纷主体构成日趋复杂化,一些跨行业、跨地区、跨时段的纠纷也不时出现。如今年4月,小蓝经济开发区霞山村部分村民以村委会1999年责任田承包合同于2009年农历年底已到期,村委会未调整责任田为由阻扰项目征地,致使涉及霞山村的项目推进缓慢。

2、群体性事件增多,范围和数量增大,纠纷参与人数存在群体性倾向。参与人数动辄三五成群,甚至数十人,而且组织化倾向比较明显,甚至有的群体性纠纷事件,背后有组织者操纵指使,事前和事中都有较为周密的计划。如今年3月租赁经营在小蓝经济开发区内的南昌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公司车辆在青山湖区罗家集镇湖坊村地段撞倒一十岁男孩胡杰豪,胡杰豪当场死亡。事后,死者家属以胡杰豪系家中独子为由提出了赔偿80万元的要求,并邀集罗家集镇湖坊村60余村民多次冲击企业大门,不准工人上班、阻止车辆进出,严重影响了工业园区的生产秩序。

3、纠纷诉求过高。个别纠纷的当事人诉求标的太高,诉求方式和行为方式偏激,遇到一点小事或无虚有的事就越级上访,制造事端,扰乱视听,有的利用国家重大政治活动、重大节假日或政治敏感期,上京、到省、进市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无理缠访。如蒋巷镇原综合厂职工,就原综合厂在联圩十余亩厂地经营权多次邀集原厂职工到省、市、县上访,造成了恶劣影响。

二、农村基层调解组织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1、调委会办公经费难以保证。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不得以任何理由向当事人收费。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是无偿的,县局多次到乡镇座谈、调研时,村(居)治保主任都反映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不仅拿不到分文报酬,还要贴进大量时间和精力,虽然是他们的工作,但也影响到他们开展调解工作的积极性。因此,这些纠纷处理上就有可能导致能拖的就拖,不能拖的就敷衍了事和久拖不决的现象,从而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2、调解的质量不高,工作不规范。

绝大部分调解员仍然沿袭儒家“和为贵、礼为贤”的理念,纠纷发生后,劝说双方当事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折衷处理,不得罪人,以暂时平息纠纷为原则,不注重根本问题的解决,不注重纠纷调解后的回访,更不注重调解登记和档案的收集。导致纠纷容易反复,难以适应现阶段人民调解工作的新要求。

3、调解组织机构作用发挥不好,村级调解组织人员素质不高。

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尤其是村级人民调解员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新时期的人民调解工作的需要,一批多年从事村级调解工作的同志对地理环境、人员情况、风俗习惯等较为熟悉,但相当一部分年龄偏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法律政策和业务水平欠缺,在宣传讲解法律法规、制作调解文书上有困难,缺乏创新精神,在调解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停留在说教和情感影响上,在处理一些复杂纠纷或财产争议纠纷时,有时不能做到依法调解,不能使双方当事人心服口服。

4、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大调解”的工作机制还没有形成。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呈现构成多样化、领域扩大化的情况。如政策强的纠纷、“跨部门”纠纷、跨时段的纠纷、复合型纠纷等,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成因复杂、调解难度大,单靠基层调解组织很难解决。然而,人民调解工作基本还停留在传统的邻里、家庭纠纷调处上;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调解工作还缺乏有效配合;人民调解的职能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层调解工作存在随意性,不按调解程序程序进行调解,未有效发挥人民调解工作的法制宣传教育功能。

三、切实加强农村人民调解工作的对策

(一)夯实基础,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一要领导重视。要把人民调解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来抓。在布置任务时,安排调解工作;总结工作时,汇报调解工作;在人员分配上,向人民调解工作倾斜。要成立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人民调解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农村纠纷的现状和产生的原因,研究措施,制定对策。二要落实责任。要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与各村各单位层层签订责任书。要求各村各单位必须及时主动的进行各类纠纷的调处,并印制矛盾纠纷调处责任交办卡,限期办理,并督办到位。对村组调解组织调解不了到镇申请调解的矛盾纠纷一律要有村调委会的意见,充分发挥村级调委会的职能和作用,也充分调动了村级调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做到信息灵、速度快,有效地遏制了矛盾纠纷激化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要强化队伍建设。要健全各村的调解组织,聘任了调解主任和调解员,建立了调解小组,对每位调解人员划分纠纷调解、矛盾排查责任区,并挂牌公示,明确责任,建立了以乡镇调委会为中心,以村调委会为主要力量的两级人民调解网络。四要强化法律培训。人民调解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调解工作的质量。要加强对乡镇、村干部和人民调解员进行农村适用法律法规和人民调解业务知识的系统培训,使镇村人民调解工作人员牢固树立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大局意识,基本具备公平公正、合理合法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的能力,较全面的掌握人民调解工作的业务和技能。五要保障经费。要根据村(社区)实际,每年给予一定的办公费,以便村级调解组织能够正常运行,真正实现调解有组织机构,有人员办案。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落实解决调解员办案补贴。可以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充分调动基层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规范程序,强化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镇村调委会对每一起矛盾的调解都要作十分充分的准备,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一要认真调查。对每一起矛盾纠纷,都要都广泛深入的调查、取证,了解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纠纷的起因、经过。在调解前,调查组形成调查报告,向乡镇调委会进行汇报,研究出初步的调解方案。二要依法调解。在调解过程中,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和政策,重事实、重证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育说服当事人互谦互让、充分协商、达成协议,形成的调解意见双方心悦诚服、乐于接受。三要及时回访。对调解生效的协议书,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确保调解不反复。四要规范档案。镇村要统一调解文书,每一起调解,从登记受理、调解协议书的制作到回访,都及时整理归档,做到了一案一卷。

(三)不断创新,探索实行联席调解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农村各种矛盾纠纷呈现多发性、复杂性和跨行业性等新特点,人民调解面临的婚姻、家庭、邻里、生产经营、赔偿等矛盾纠纷,传统的纠纷调解职能已不能完全适用农村矛盾纠纷多样性的新形势。因此,要坚持行政调解与人民调解相结合,聚合调解资源,建立联席调解制度。对于复杂疑难但可以不通过民事诉讼或治安处罚来解决的矛盾纠纷实行联席调解,以非诉讼方式予以化解。要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和镇属单位负责人、各村调委会主任组成的联席调解会议领导小组,聘请公安、司法、法庭、交警等单位业务骨干为特邀调解员,参与相关的跨行业疑难民事纠纷调解。联席调解既能提高调解效率,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又能使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功能相济相互协调,解决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同时加强沟通,统一口径,维护调解的严肃性,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

(四)依法调解,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有关问题的说明,凡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变更法定事由的,应当确认其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立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树立人民调解协议的公信力。

加强人民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抓手,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始终要把人民调解工作放在维护基层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来考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抓调解,围绕群众的根本利益抓调解,围绕和谐稳定抓调解,有力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下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1(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做好人民调解工1(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治安管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强社会治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管理工作,积极严......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因此,作为社区必须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三个代表”精神,认真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转......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各基层司法所必须切实抓住不放,抓出成效,这也是司法所八项职责中的第一条,因此,作为基层司法所必须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三个......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切实做好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各基层司法所必须切实抓住不放,抓出成效,这也是司法所八项职责中的第一条,因此,作为基层司法所必须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落实“三个......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昨天在京召开。这是一次关注基层,重视人才,宣传典型的会议,110个先进集体和96名先进工作者大多来自基层。82个......

    共产党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承诺书

    共产党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承诺书 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向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做出如下承诺: 1﹒认真学习严格遵守党章、党规和党员履职“十个......

    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荐五篇)

    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法制尊严,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快速妥善 处置涉检网络舆情,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做到早......

    坚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民族的概念,各民族分布特点,民族团结的内容、意义,国家为维护民族团结政策。 2、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