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2017年12月)[最终版]

时间:2019-05-13 16: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2017年12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2017年12月)[最终版]》。

第一篇: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2017年12月)[最终版]

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马圈子镇拉拉岭村是十三五国家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487人。拉拉岭村座落在燕山脚下,位置偏僻,地理条件较差,村民分散居住在三条大沟、十条小沟的三十个自然片区。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自市总工会驻拉拉岭村脱贫工作组入村以来,把扶贫开发作为村党支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找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现了拉拉岭村2017年脱贫出列,全村2017年底脱贫出列143户,481人。

一、坚持支部统揽全局,抓产业上项目,用经济杠杆拉动精准扶贫

一是调优农业结构,通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脱贫。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积极调研,制定了遵循价值取向和市场规律的农业发展规划,决定在全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精调特调优种植结构,减玉米、种板栗、增谷子、扩大杂粮、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优质高效林果业。2016年,驻村工作组向市总工会申请扶贫资金,免费为村民发放4万株板栗苗,2017年又为村民免费发放了1.5万株板栗苗。村内适合栽植板栗的土地已全部栽植上了板栗,并在树下套种了谷子、大豆等精品杂粮,全村共计增加了700多亩板栗,为形成板栗产业,实现长期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大上畜牧养殖类产业项目,通过增强经济实力带动脱贫。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围绕绒山羊、生猪、溜达鸡等畜牧类养殖,积极发挥拉拉岭地域特色,以合作社牵头,全民发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和工作组扶贫资金上项目,千方百计促进牲畜存栏数扩量、提质、增效,增加村民财政收入。2016年,我村以村集体鹿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自行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绒山羊920只、生猪172头,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600元。2017年,全村贫困户入股以绒山羊、生猪、肉牛、蚕、柴鸡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各养殖、种植合作社,成为股东,并实行保底利益分红,目前,按照入股财政扶贫资金10%的分红已经全部兑现。

三是拓宽增收产业途径。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将我村列入了第一批300KW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并已并网发电,此项目可使部分贫困户直接受益,同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另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投资商对喇嘛岭上的罗汉洞景观进行修复,并对毗连的蛇仙庙进行重建。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总投资207万元,可作为我村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通过食宿和销售土特产品增加村民收入。

二、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强素质提能力,用示范引带推进精准扶贫

一是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利用农闲时节和晚上的空闲时间,开展党员“两学一做”活动,由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举办党性教育、思想解放教育、廉政建设等专题讲座,让党员干部接受最前沿教育,让每个党员都动起来,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责任。十九大召开以后,驻村工作组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驻村第一书记详细讲解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和扶贫的重点内容,并对将十九大精神宣传到村民家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工作中,村书记和村主任从自家亲属做起,亲自上场,带头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

二是提高党员素质能力。积极借鉴职业教育新方法,为解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在村活动中心、党员中心户、农业合作社等地方设立教学站点,将农田水利知识、种养殖技术等送到党员群众手中,尤其是专门邀请板栗种植专家给党员进行授课,由党员进行辐射宣传,教育培训其他贫困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发挥党员引带示范作用。探索组建村集体主导、村民入股的集体合作社模式,鼓励党员干部主动带头,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兴办合作社等形式,带动贫困农户实现分红、务工“双重”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就有党员牵头,有产业培植壮大的地方就有党员参与,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就由党员带头顶上去。如我村支委魏文双不等不靠,积极带领本组村民建设扬水站,确保农田增产增收。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打基础固根本,用组织力量推动精准扶贫

我们以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为目标,把村级党组织建成扶贫开发的“主心骨”,统筹党建和脱贫攻坚,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实现双促进。我们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党支部成为合作社里贫困户的靠山。同时,我们建立了党组织推动脱贫攻坚机制,开展村务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制度,让党组织站到扶贫开发“前台”;打造带头脱贫攻坚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我们积极组织党员代表入户走访、调研,开展工作,把扶贫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主渠道。

以上就是我们驻村工作组和村党支部在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中一些做法和经验,目前,我们村思想统一,全村上下有信心超额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

第二篇: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

**镇拉拉岭村是十三五国家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487人。拉拉岭村座落在燕山脚下,位置偏僻,地理条件较差,村民分散居住在三条大沟、十条小沟的三十个自然片区。村集体没有任何经济收入来源。自市总工会驻拉拉岭村脱贫工作组入村以来,把扶贫开发作为村党支部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努力找准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的结合点,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实现了拉拉岭村2017年脱贫出列,全村2017年底脱贫出列143户,481人。

一、坚持支部统揽全局,抓产业上项目,用经济杠杆拉动精准扶贫

一是调优农业结构,通过提高经济效益促进脱贫。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班子积极调研,制定了遵循价值取向和市场规律的农业发展规划,决定在全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调精调特调优种植结构,减玉米、种板栗、增谷子、扩大杂粮、食用菌等特色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发展优质高效林果业。2016年,驻村工作组向市总工会申请扶贫资金,免费为村民发放4万株板栗苗,2017年又为村民免费发放了1.5万株板栗苗。村内适合栽植板栗的土地已全部栽植上了板栗,并在树下套种了谷子、大豆等精品杂粮,全村共计增加了700多亩板栗,为形成板栗产业,实现长期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大上畜牧养殖类产业项目,通过增强经济实力带动脱贫。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多次召开会议,征求村民意见,决定围绕绒山羊、生猪、溜达鸡等畜牧类养殖,积极发挥拉拉岭地域特色,以合作社牵头,全民发动,充分利用财政资金和工作组扶贫资金上项目,千方百计促进牲畜存栏数扩量、提质、增效,增加村民财政收入。2016年,我村以村集体鹿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采取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自行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绒山羊920只、生猪172头,贫困户人均增加收入600元。2017年,全村贫困户入股以绒山羊、生猪、肉牛、蚕、柴鸡养殖和中草药种植为主要内容的各养殖、种植合作社,成为股东,并实行保底利益分红,目前,按照入股财政扶贫资金10%的分红已经全部兑现。

三是拓宽增收产业途径。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将我村列入了第一批300KW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该项目已经完工,并已并网发电,此项目可使部分贫困户直接受益,同时,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元。另外,村两委和驻村工作组积极协调投资商对喇嘛岭上的罗汉洞景观进行修复,并对毗连的蛇仙庙进行重建。目前,该项目已基本完工,总投资207万元,可作为我村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吸引游客前来参观,通过食宿和销售土特产品增加村民收入。

二、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强素质提能力,用示范引带推进精准扶贫

一是增强党员责任意识。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利用

农闲时节和晚上的空闲时间,开展党员“两学一做”活动,由驻村第一书记讲党课,举办党性教育、思想解放教育、廉政建设等专题讲座,让党员干部接受最前沿教育,让每个党员都动起来,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责任。十九大召开以后,驻村工作组召开全村党员大会,积极宣传十九大精神,驻村第一书记详细讲解了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农村和扶贫的重点内容,并对将十九大精神宣传到村民家中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在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工作中,村书记和村主任从自家亲属做起,亲自上场,带头拆除“双违”和清理“三堆”。

二是提高党员素质能力。积极借鉴职业教育新方法,为解决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短缺问题,在村活动中心、党员中心户、农业合作社等地方设立教学站点,将农田水利知识、种养殖技术等送到党员群众手中,尤其是专门邀请板栗种植专家给党员进行授课,由党员进行辐射宣传,教育培训其他贫困户,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发挥党员引带示范作用。探索组建村集体主导、村民入股的集体合作社模式,鼓励党员干部主动带头,通过建立产业基地、兴办合作社等形式,带动贫困农户实现分红、务工“双重”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做到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方就有党员牵头,有产业培植壮大的地方就有党员参与,有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就由党员带头顶上去。如我村支委魏文双不等不靠,积极带领本组村民建设扬水站,确保农田增产增收。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打基础固根本,用组织力量推动精准扶贫

我们以建强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为目标,把村级党组织建成扶贫开发的“主心骨”,统筹党建和脱贫攻坚,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实现双促进。我们积极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适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以强村富民为目标,以农村党组织为核心,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积极实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一体化发展模式,让党支部成为合作社里贫困户的靠山。同时,我们建立了党组织推动脱贫攻坚机制,开展村务监督,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工作制度,让党组织站到扶贫开发“前台”;打造带头脱贫攻坚党员队伍,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我们积极组织党员代表入户走访、调研,开展工作,把扶贫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党员干部的主渠道。

以上就是我们驻村工作组和村党支部在党建引领精准扶贫工作中一些做法和经验,目前,我们村思想统一,全村上下有信心超额完成今年的脱贫任务。

第三篇:“数据”引领 “精准”扶贫

《人民邮电》“数据”引领 “精准”扶贫

——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以大数据服务地方扶贫项目纪实

【发布日期: 2016/1/8 15:06:35】 【浏览量: 565】

“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因素多、脱贫难度大”,这是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对甘肃现阶段基本省情的判断。基于这样的认识,甘肃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对扶贫开发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注入大量资源,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也不例外。

“政府的需求和人民大众的利益,就是甘肃公司业务发展的力量源泉,更是目标和方向。”这是中国电信甘肃公司总经理、万维公司董事长秦学寿的坚持,也是甘肃电信以大数据服务地方精准扶贫脱贫的动力。

从最初的村通电话,到现在的双联“8分卡”、4G网络覆盖;从之前的宽带进村到如今的光纤入户、信息扶贫,每一项技术的革新和业务的推出,无不体现着甘肃电信服务民生的实际行动。如今,由其旗下全资子公司甘肃万维承建并提供服务支撑的“甘肃大数据精准扶贫管理平台”更是吹响了以大数据开展行业扶贫的号角,并凭借着雄厚的硬件和技术实力,将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准”二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大数据的“魔力”

针对基本省情,近年来,甘肃相继实施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有效凝聚了各方资源和力量,使全省贫困人口由692万减少到417万,贫困面由33.2%下降到19.8%。随着贫困人口的减少,过去“修一条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大门”的“撒胡椒面”式粗放扶贫已不能适应当前省情,必须向“个性化定制”的精准扶贫转变。2015年6月,甘肃省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1+17”的精准扶贫系统性工作方案。这套组合拳整合医疗、教育、农牧等所有与扶贫相关的职能部门,针对贫困户“量体裁衣”,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在此基础上,11月底,又出台了“853”精准脱贫管理办法,狠抓精准识别,力求将军令状细化为作战图,把作战图转化为战果图。

但如何做到精准?417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哪、为何贫困、怎么让帮扶措施落实?非严谨细致不足以求公平,非实事求是不足以树公信。靠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的工作人员零散的记录和统计肯定不行,这种情况下,甘肃省委、省政府提出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作为抓手,建立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

作为“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承建者,甘肃电信万维公司第一时间与省扶贫办进行了需求对接。2015年6月11日,“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开后,省长刘伟平组织召开办公会议,将“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作为落实全省精准扶贫政策的第一件大事,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运用互联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扶贫对象的识别、扶贫措施的落实、信息数据的分析、扶贫成效的跟踪等,形成扶贫动态化、全过程闭环管理的要求。6月12日,甘肃电信万维公司抽调70多名技术人员组成平台建设团队,正式开始平台的搭建和功能研发。

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从工作人员到贫困户,“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被寄予厚望,也赢得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平台建设启动以来,省长刘伟平,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玺玉多次听取进度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意见和要求。

2015年9月10日,甘肃省被列为国家扶贫办全国大数据平台建设试点省份,成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省。

9月18日,“三西”扶贫开发现场会议召开之际,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的陪同下,专程赴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窑坡村考察精准扶贫工作,其间详细了解了“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和使用情况,对甘肃省用大数据手段进行精准扶贫工作给予肯定。

同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带领八部委九省区的相关领导观看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演示,要求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管理,使精准扶贫工作得到进一步提升。

9月21日,在全国扶贫办主任座谈会上,甘肃省专门就“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进行了汇报、演示,获得与会人员的广泛认可……

用“数据”说话

准确的数据提取和分析能力是大数据平台赢得各方关注的关键,也是价值所在。

近年来,中国电信甘肃公司依托丰富的通信基础设施,以先进的网络技术、强大的网络运行维护能力和丰富的网络管理经验为支撑,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服务社会大众和行业发展,在政务、教育、金融、交通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与政府部门合作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就是甘肃电信以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全面参与行业扶贫的积极探索与尝试。

建成后的平台按照功能分为扶贫对象、扶贫措施、扶贫成效、数据分析、绩效考核五个模块,模块间相互依存又互相独立。拿扶贫对象模块来说,在贫困户管理栏,任意选择一位贫困户,就可以看到该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帮扶措施、帮扶成效等。在此基础上,平台还打通了与扶贫开发工作相关的行业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可以通过与民政、银行、教育、住建等行业部门数据对接,建立智能分析模型,准确评估“1+17”扶贫措施叠加效应,使得扶贫对象、措施到户、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脱贫成效更精准。

目前,大数据平台已与省卫计委新农合报销平台无缝对接,精准扶贫平台中的417万贫困户在医院就医时,刷新农合的报销卡就会自动享受特殊优惠政策,不但简化了报销流程,而且使数据实时同步,方便了资金监管。基础数据的“精准”是平台所有功能的基础,为此,平台还增加用户审计功能,与其他系统互联互通,统一识别标志,统一数据口径,实现扶贫对象全方位对比,为基层实现扶贫对象实名制动态管理提供数据依据。

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对扶贫项目进行精准管理,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项目点多面广、资金零星分散、投向不准、程序不规范的状况,实现扶贫项目监管信息化、精准化和动态化,从制度上、程序上、行为上堵塞漏洞。

2015年6月底,甘肃省教育厅和扶贫办制定“精准扶贫教育支持计划”,对纳入扶贫大数据库的贫困家庭子女免收学前教育阶段保教费;对贫困家庭中职学生按照每人每年2000元标准发放助学金;对进入省内高职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和书本费;对贫困家庭考入高职、本科院校的学生给予每学年最高8000元的助学贷款。与此同时,省教育厅还将依据大数据平台,精准开展招生扶贫,到2017年,全省每年将有约8万名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和约4.6万名贫困家庭高职(专科)学生接受免费职业教育。

“大数据平台的采集摸底,让我们进一步掌握了贫困家庭各个学龄段学生的状况,哪些孩子是适龄入学儿童,哪一家享受什么优惠政策,真正不让一个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不让一户贫困家庭在享受国家政策上漏掉。”陇西县教育局局长杨海宾说。

大数据平台与政府的需求相融合,与贫困户的渴望相碰撞,还产生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蓬勃力量。天水市秦州区针对农户在诸如种植、养殖业建设,以及化肥、地膜、农药等配套设施中资金链断裂的瓶颈制约,依据大数据平台,以3~5户联保形式进行贷款扶持,真正把“扶贫之水”精准滴灌到“最干旱禾苗”上。太京镇张吴山村村民贾坝求就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他家依托扶贫项目种植了5亩苹果园,现在又申请到政府提供的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为果园设施大棚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政府派来的帮扶工作队已经把我们家的经济情况录入档案,将根据这个档案给我争取扶贫帮扶政策,帮助我发展养殖业。到2020年,我家的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万元。”这是目前家庭人均纯收入只有3000元的陇南成县二郎乡店子村村民张志强的打算。

事实上,在大数据管理平台的支撑和不断完善下,像贾坝求、张志强这样的贫困户今后将会不断获得来自政府和企业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帮扶,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基于“数据”的合力

“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建设,经历了顶层设计、软件开发、数据采集三个层面的工作。在设计中,省扶贫办组织涉及精准扶贫方案的23个省直相关行业部门,先后召开20余次业务研讨会议,将“1+17”各项政策措施设计成信息采集表,分为户级、村级、县级数据结构,嵌入大数据云平台,精准掌握贫困户的情况;数据采集中,全省共有15万名工作人员参与,对贫困户的信息进行核实录入,省直各行业部门对平台汇总数据进行确认对接,确保数据准确有效;甘肃电信万维公司则根据平台建设需求,75个团队成员同时开工,放弃休息,高速运转,边研发、边试点、边应用,使平台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不断完善并稳步运营。

2015年6月11日,专题部署平台建设所需人员及资源保障;

6月12日,召开项目启动会,开始框架设计;

6月18日,进行需求对接,正式开始软件开发;

6月26日,大数据平台1.0版上线;

8月,配合省扶贫办进行第一次数据采集; 9月10日,对照问题开始2.0版本研发;

10月8日,2.0版上线,并紧接着配合用户单位进行了第二次、第三次数据采集……

这份平台建设时间表直观反映了甘肃电信万维公司建设团队的工作效率。团队制定了详细周密的“作战计划”,需求统筹、业务开发、大数据分析、运行维护、移动App开发,各个“作战”单元各司其职,认真研究每一个需求,探讨每一个技术细节。由于平台涉及面广,用户一点小小的需求,往往需要开发人员进行数个甚至数十个步骤的设计和程序编写,根据需求设计的平台“宏观框架图”达到近10米,堪称万维公司之最。

要保质保量完成平台建设任务,整个团队70多个成员的工作进度就要保持高度一致,在2015年6月团队组建到7月初第一阶段工作结束的25天、600个小时中,大家吃住在单位,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地工作。团队成员管信莉还为此改变了自己已经定好的婚期,成员王富则两次推迟自己的订婚日期……

为了做好支撑服务,使平台顶层设计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各地实际,甘肃电信万维公司技术人员还配合相关行业部门先后6次深入天水市、陇南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平凉市等6个市州、9个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测试及试点工作;平台数据采集工作开展后,他们又认真配合省扶贫办对各级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与省扶贫办共同起草了《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办法》。数据采集中,大数据平台并发量最高达到15万次,甘肃电信万维公司还紧急调配增加10台服务器,使服务器总数达到96台,网络带宽由2G紧急扩展到10G,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们的3.0版正在研发中,预计1月就能上线。”万维公司精准扶贫平台部负责人郭真满怀信心。截至目前,平台已完成对全省101万贫困户、417万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汇集到户、到村措施1100万条,数据量达到7亿个,具备精准管理功能。

按照规划,下一步,甘肃电信万维公司将在进一步完善平台顶层设计和功能的基础上,积极与各级政府进行深入合作,依托省级扶贫平台,建设市县级特色服务平台,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推动产业扶贫项目发展。未来,将积极打造涉及全省各个行业和部门的大数据平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服务民生。

《人民邮电》2016年1月8日 一版 作者:肖成年 杨爱芬

第四篇:精准扶贫月工作总结

精准扶贫月工作总结1

我于6月5日经单位选派,作为三水扶贫联系点工作队队员,进驻罗定市罗镜镇红光村。通过近半年的农村基层实践,使我磨练了意志,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工作责任心,熟悉了农村基层工作程序。农村政策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积累了一定的农村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在与其他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的朝夕相处中,增进了理解与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学到了许多工作方法,并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发展意识,真切感受到基层锻炼的'价值与益处。现将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今已到位资金86.82万,其中部分用于以下项目:

1、村委办公环境提升5万

2、贫困户子女助学0.3万

3、贫困户农业技能培训0.45万

4、道路硬底化建设工程2.7公里,共需27万

5、发展生产购买、派发物资需6万。

6、发展集体经济需10万

7、发展主导产业需7万。

8、购买新农合2.43万,新农保3.52万。

部分项目已完成:

1、今帮扶户住房改造应完成4户,已完成4户。

2、村道硬底化建设情况:计划完成2.7公里硬底化建设,已于12月前完成。

3、贫困户劳动力农业技能培训情况:在10月30日举办水稻种植技术培训,计划培训100人次;12月20日完成当年非农技培训任务。

4、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情况:年底前开工“三面光”灌区建设;

5、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计划组织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吸引30户贫困户参加;

6、主导产业培育情况:计划发展主导产业(花生水稻辣椒),正储备土地建设示范基地。

7、已经成立了“罗定市越升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还存在困难:村民种植面积分散,加工附加值难以提升,本地自产自销为主,暂时未能提高村民收入。

精准扶贫月工作总结2

一、省级机关单位定点帮扶情况

一年来,通过我办加强衔接、联系,电子科大和川航集团积极到我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全年共派出考察人数22人次,其中厅级4人次、处级5人次、处级以下13人次,共落实帮扶项目3个,投入帮扶资金(含以物折资)48.5万元。

电子科大今年重点抓了对青川职高的帮扶。一是帮助师资培训。20xx年8月―9月,为青川职高免费培训省级电子商务专业师资1人,20xx年8月―10月,为青川职高免费培训国家级电子专业师资1人,共免培训费2万元。二是捐赠教学设施设备,帮助改善教学条件。20xx年8月12日,电子科大国有资产与实验管理处处长兰中文、人事处副处长罗东一行赴青川向青川职高捐赠了80台套旧电脑等价值4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并在青川职高举行了捐赠仪式。20xx年10月15日,电子科大再次向青川职高捐赠了旧长安普通客车一辆,价值5万元。这些教学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了青川职高教学硬件设施水平,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上计算机课程、汽修专业课程实践难、上机难的突出矛盾。

川航集团今年突出抓了大院回族乡小学的帮扶。20xx年5月8日,川航集团纪委书记李明带领集团团委、宣传等部门负责人及青年员工代表一行19人到大院回族乡小学看望慰问该校师生,向该校师生捐赠了价值1.2万元的'T恤和0.3万元的纪念品。当天还参观考察了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

二、市、县级机关部门定点帮扶情况

20xx年,市、县级机关部门主要抓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帮乡镇、扶贫新村帮扶、“宝电”库区移民村帮扶、少数民族村帮扶等工作,各联系领导和帮扶部门责任人深入到帮扶乡镇、村调查研究,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抓好项目落实,为帮扶乡镇、村提供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了帮扶乡镇、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市、县两级123个单位(市级70个、县级53个)共下派蹲点干部 545名(市级310名、县级235名)定点帮扶我县地震受灾乡镇、扶贫村、移民村、民族村70个(市、县两级各帮扶乡镇36个、市级帮村70个、县级帮村 53个),共无偿帮扶投入609.54万元(市级520.1万元、县级316.64万元),其中,资金609.54万元(市级365.4万元、县级244.14万元)、物资折款 227.2万元(市级 154.7万元、县级72.5万元),共开展技术培训12646人次(市级7648人次、县级4998人次)

三、非官方社会扶贫情况

今年,香港乐施会积极参与我县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投资86.8598万元帮扶黄坪乡群丰村、瓦砾乡庙子村建设村通公路8公里,其中群丰村5公里、庙子村3公里,项目已于7月关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好评,为两个村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群众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今年我县遭受了“7.16”特大洪灾,香港乐施会得知青川灾情惨重,积极为青川受灾群众献爱心,8月为石坝乡受灾困难群众捐赠大米100吨、清油12吨,价值56.8万元。

20xx年,我县定点帮扶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少数帮扶部门重视程度不高;二是部门帮扶部门帮扶投入力度不大;三是被帮扶单位主动联系衔接工作较少。

第五篇: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精准脱贫

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精准脱贫

——以前进村发展实际为例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为策应宿豫区组织部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战略部署,本小组多次深入新庄镇前进村实地走访,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前进村位于镇西北,西与曹集乡接壤,北与袁庄村相邻,东至一干渠,南和新庄、朱瓦村相接。交通十分便利,距镇3公里,村内水泥路达12000平方米,宿川线、宿沭路从境内穿过。全村642户、人口2845人,劳动力1452人,外出务工1086人。通过村级评议确认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共计156户,472人,其中低保户35户70人,五保户12户12人。耕地面积5200亩,流转面积1500亩,主要种植花卉、葡萄、莲藕等高效农业。

(一)党员干部“老低弱” 全村共有党员100名。村支两委7人,组长9人,平均年龄60岁,其中主职干部两人平均年龄46岁,最年轻的村长42岁,年龄最大的是74岁。由于农村青年流动频繁,发展对象难选“苗子”,农村绝大多数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在家中的大多是年龄偏高、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差,使得发展党员时好“苗子”难选。

(二)集体收入“呈虚寥” 虽然现在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入驻前进村,但是基本上都是小微企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企业给予的部分赞助费用,对于整个村集体的运转仍杯水车

薪。同时,原来村在征收三提五统及农业税费等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户”、“钉子户”、“逃帐户”、“赖帐户”长期拖欠不交,从而形成一些历史欠款,征收难度加大,部分历欠资金变成了呆帐。出现了村欠户、户欠村的现象。

(三)干部压力“显沉重” 前进村群众矛盾较多,土地纠纷、邻里矛盾、计划生育、群众上访闹访等问题非常棘手。老百姓的思想意识提高了,对待村(居)集体班子已经不那么“当回事”,而一些村干部不能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转变工作思路,仍按以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管理,与现阶段农村发展实际相脱节。加之取消农业税,种粮有补贴,所以土地如金,这与以往农民将土地抛荒的时代相比形成强烈反差。

(四)村级管理“留形式” 虽然前进村建立了“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制度,但组织党员学习是务虚的,出现执行制度形式化。一些村干部在村务、财务公开上敷衍了事,村务公开不及时,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村民对村务活动的参与度和对村党组织的信任度。在决定重大事项时,支部书记很少征求党员和群众的意见,即使有时召开党员干部会议,但因事前没有深入沟通,群众不支持,致使“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流于形式。

(五)民生状况“甚堪忧” 村民身体健康不佳,众多村民因病、因残致贫,村卫生室缺医少药,医生诊疗水平有限。公共服务建设不到位,农家书屋形同虚设,健身器材几乎为零,村民业余生活以看电视、打牌为主。村内硬化道路不均,有的小组路况较好,有的小组阴雨天难以出行,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比如前进村周刘庄组道路状况就很差,该组群众颇有怨言。

二、原因分析

(一)、精准识别有“漏网”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支部是精准扶贫对象识别的具体执行者,而从体制上来讲,上级政府与村民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属于指导与被指导关系,而非领导与被领导的关。每个村的贫困户数量是核定好的,在同等情况下,上报的贫困户之间会出现贫困程度不分上下的情况,作为村委会就会采取宁愿少要几个名额也不愿引起地方矛盾的现象。因此,满足条件的贫困户就会出现“漏保”的现象。

(二)、整体推进有“失衡” 区机关部门都有自己的挂钩帮扶村,有权有钱的重要部门扶贫工作开展就很很顺利,技能培训、安排就业、资金支持等扶贫措施都能正常开展,脱贫任务能容易完成,而对于一些无权无钱的单位来讲,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很难完成,最后多为采取“数字脱贫”来完成任务。

(三)、贫困农户有“智贫” 挂钩帮扶人员在走访贫困户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部分的贫困户思想保守、消极,存在着“小钱不屑赚,大钱赚不来”的现象,四十刚出头就说自己老,没专业没技术,鼓励去学技术又说自己文化低,为自己的贫困找出诸多理由,总希望天上能掉下个馅饼。

(四)、挂钩帮扶有“路过” 挂钩帮扶人员在亲自到困难户家中了解情况时,存在着走过场的现象,到了拍两张照片,表明自己来过,没有真正的坐下来和他们促膝相谈,真正了解致贫的原因,拉近彼此的距离,听取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出谋划策,找到真正脱贫的路子。

(五)、制定计划有“夹生” 因户制定详实的帮扶计划是“挂 3

村包户”工作推进的关键。然而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雷声大雨点小”、制定计划不力或省略的现象,每逢节点送点慰问金取而代之,上报材料很“丰满”帮扶现实很“骨感”等“夹生”的现象。

三、对策建议

(一)完善机制,动态管理

1、动态监管 成立扶贫信息监测中心,按照“乡镇主体、规模控制、分级负责、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集中清理或取消不符合扶贫标准的扶贫对象,做到有进有出,逐年更新,并积极引导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参与扶贫工作。

2、分类管理 建立多维度贫困指标体系,根据致贫原因,在经济薄弱村中,区分出基础设施落后致贫的、产业发展滞后致贫的、村班子软弱涣散致贫等类型;在贫困户中,区分出缺乏劳动能力的五保、因病致贫的低保户和有发展能力却找不到出路的贫困户等。

3、差异帮扶 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做到“应保尽保”,并建立与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性适应的浮动机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方略,对因病致贫的,要在医疗治疗上给予政策倾斜,对具有工作能力的扶贫对象应纳入“应扶尽扶”的范畴。

(二)扶贫扶智,有序衔接

1、转变观念 十贫九懒,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脱贫,首先就是要盖面贫困户那种“小钱不屑赚,大钱赚不来”、“等、要、靠”的被动思想,转变故步自封的观念,增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活他们的工作热情,把脱贫工作由“政府要我脱贫”变成贫困户 4

“我要工作、我要创业、我要脱贫”的自觉行动。

2、扶智为先 “扶贫”先“扶智”,通过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通过发展“三来一加”等项目,使贫困群众就地优先获得就业就会,扩大收入机会。广泛调动各类培训资源,突出订单、定向、定岗培训,做到“培训跟着产业走,课堂建在基地上”,实现培训与就业“无缝对接”。

3、教育优位 改变目前的教育投资结构,把财政对教育的投入重点切实转向农村,优先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加强贫困地区的师资配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倾斜。解决好贫困群众子女上学问题,让贫困家庭的新生代不再延续贫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盘活资金,创新管理

1、优化投向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扶贫资金为”粘合剂“将财政、扶贫、农业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起来,集中勇于扶贫开发工作。瞄准贫困贫困户,适当调配投入资金,重点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向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素质和基础建设倾斜。

2、加强监管 扶贫资金必须实行封闭运行,切实做到专人、专账、专户管理。建立公示制度,实行“两个公开”即公开贫困资金计划分配和使用情况,公开项目实施情况。进一步完善报账制,资金的拨付要按鬼精的程序办理,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建立财政与扶、监察、审计等多部门联合监督检查的工作机制。

3、契约扶贫 对于因懒、因恶习致贫的贫困户实行协议脱贫。在扶贫的之初,为了调动接帮扶人员和贫困人员积极脱贫的主动 5

性,细化具体扶贫项目之后应签订协议,如若因贫困户的好逸恶劳而导致没有能如期脱贫的,在目标兑现时应返还扶贫资金;如若因帮扶人员怠于帮扶导致没有能如期脱贫的责任由对接帮扶人员承担;如若因不特定的第三方或意外实践导致的应纳入政府兜底条款。

(四)多方联动,产业扶持

1、特色农业 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坚持“打优势仗、走特色路、唱地方戏”。建立农产业发展基金,充分发挥政策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投入发展“一村一品一店”,选准特色产业,继续扶持,打造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积极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

2、生态扶贫 围绕杉荷园、梨园湾以及新庄陈墩村薛家古井等一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历史元素进行挖掘,在认真梳理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根据乡村特色,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村庄、美丽乡村,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充分发挥旅游业“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促进地方农民增收。

3、整合资源 积极探索创建符合当地实际的联户经营型、入股分红型、股份合作型、土地流转、专业合作型、企村共建型、租赁经营型等多种产业扶贫新模式。推广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的股份合作模式,引导贫困户以土地经营权、扶贫资金为股金,注入到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当中,建立起诚实守信、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扶 6

贫利益共同体。

(五)健全队伍,常态治理

1、选好书记 选配好经济薄弱村一把手和领导班子,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薄弱村工作,实现经济薄弱村“第一书记”全覆盖。要切实关心爱护基层干部,健全完善基层干部保障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形成一批立得起、站得住、叫得响、推得开的先进典型,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带动整体工作全面提升。

2、引进中介 扶贫工作是村民自治和政府管理的工作交集,应积极引进民间社会团体作为中介调节,在政府与村居之间扮演评估、监督和服务的角色,对监督和精准扶贫的实施情况,及时向政府与村组等部门反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完善措施,实现村民自治与政府管理有序衔接。

3、乡贤引领 在吸纳优秀年轻人进入村级干部队伍中,发挥他们高学历、有特长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以农村教师、医生或宗族德高望重的“乡贤”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有威信和影响力,也对乡村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将他们纳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有利于对贫困情况的有效把握和相关政策的宣传,便于扶贫工作的开展,推动精准扶贫的常态化。

(宿豫区委党校 王惠)

下载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2017年12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2017年12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党建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以党建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捐资助学先进地区”“襄阳市教育重点工作目标考评优秀单位”“保康县工作成绩突出单......

    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推荐阅读)

    以党建引领企业发展 本溪钢铁集团机电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党委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和发展目标,从企业内部需求出发,求实重效,开辟了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尽管钢铁企业目前面临生存困......

    以党建引领基层队伍建设

    以党建引领基层队伍建设基层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重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兴,党就生机勃发;基础牢,党就坚如磐石。......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25年前,我在中国福建省宁德地区工作,我记住了中国古人的一句话:“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 ——......

    精准扶贫

    茌平:开展创业技能培训 搭建就业平台 【导语】茌平县始终把帮助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劳动技能培训,提高群众的创......

    精准扶贫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让“精准”成为习惯 “精准扶贫的精髓是‘因贫施策’”“提高项目安排、资金使用和措施到户的精准性”。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话题建......

    精准扶贫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探索 花垣县农广校 石明珍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目的就是将普通的农民培养成有文化、有技能、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引导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 (一)建档立卡,为精准扶贫工作奠定基础。按照自治区扶贫办关于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的统一部署要求,在库台克力克村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实施动态管理。建立全村贫困户电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