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党建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以党建引领教育改革发展
“湖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捐资助学先进地区”“襄阳市教育重点工作目标考评优秀单位”“保康县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全县党建工作优秀单位”……近年来,保康县教育局坚持“以党建促发展,抓发展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三大工程”,以党建引领全县教育改革发展,走出了一条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特色之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实施“双创”工程,固教育发展之本
基层组织建设是基石。从2015年开始,全县教育系统实施和深化“双创”工程,基层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全面彰显,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和稳定和谐的教育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基层党建示范创建。以建强“五个要素”、提升“五个功能”、推进“五强创示范”为重点,以推动全县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目标,坚持突出“四抓”,全面提升全县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建设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抓组织覆盖。设置基层党组织86个,选强配齐总支(支委)班子,实现了组织全覆盖,党员全覆盖,夯实了组织基础。抓整改提高。采取班子成员包保、实地督导等有效措施,集中时间对软弱涣散基层学校党支部进行整顿,着力解决少数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把全县基层学校党支部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学校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抓示范创建。坚持统筹谋划、分步实施,抓点带面、示范引领的创建工作思路,确定县实验小学等5个首批“五强创示范”示范点。建立领导联系点制度,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联系点,指导示范点开展对标创建。抓巩固深化。在建好示范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推广经验,采取自上而下、分级负责、逐级创建的方式,2016、2017年,先后又有41个基层学校党组织创建成为市、县级示范基层党组织。
深入开展“十星级文明党员”创建。保康县教育系统在岗职工2173人,党员82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8%。县教育局以争当师德楷模、学习楷模、育人楷模、守纪楷模、廉洁楷模,争创“十星级文明党员”“党员示范岗”为抓手,全员开展对标创建活动。先后有520多名党员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党员”,250多名党员被授予市、县级 “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涌现出乔永斌、崔德丽、杨维广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实施“双培养”工程,强队伍建设之基
队伍建设是根本。保康县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牢牢抓住党员教师和骨干教师这两批中坚力量,从2015年开始,着力实施“双培养”工程,致力于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教学、教研和管理骨干,打造了一支有理想信念、有职业操守、有教育情怀、有发展能力的精英骨干团队。
着力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保康县通过实施骨干教师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已培养襄阳隆中名师名校长21人,保康名师名校长35名,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531名。各基层学校把这些骨干中的非党教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培养对象,采取组织培养、党员帮扶、跟踪考察等有效措施,帮助这些非党骨干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增强对党的认识,鼓励他们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行动上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有计划地把非党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三年来,中国好人、湖北省农村优秀教师阮班琼,周孝钢、董艳等20多名市县级骨干教师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壮实了党员队伍的骨干力量。
着力把党员培养成教学、教研和管理骨干。“党员教师要真正发挥先锋模范和引领带动作用,首先自己必须是教学骨干,是岗位能手。全县教育系统党员教师占了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每个党员教师自己先成为教学骨干,再带动一名普通教师,就有三分之二多的教师成为教学骨干了。”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局长孙代文多次这样强调并致力于落实。全县各中小学把优秀党员教师作为骨干教师和“名师”培养对象,给机会、压担子、搭平台,通过校本研修、外出培训、挂职锻炼、定向培养等措施,指导帮助其专业发展。目前,21名隆中名师名校长中,有20人是党员;35名县级名师名校长中,100%是党员;531名省市县骨干教师中,70%是党员。
??施教育惠民工程,应人民群众之需
教育惠民是民生。保康县始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实施教育惠民工程,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让全县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化学校布局,先后调整了城区、歇马镇和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全县学校布局更加合理优化。坚持公益普惠原则,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1所,全县幼儿园达到27所,实现了每一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的目标。全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7%,高于国家要求的2020年达到85%的目标,被襄阳市教育局授予“突出贡献奖”。2012年以来,投入3.2亿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薄”工程,新建、改扩建校舍11.8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16.7万平方米,新建塑胶运动场5.2万平方米,配备学生课桌椅18936套,全县中小学标准食堂配备率、寄宿制学校一生一铺配备率、学生宿舍楼内洗浴率、如厕率、班班通配备率和宽带接通率均达到100%。2015年,保康县“全面改薄”工作专题片《最美风景在校园》在教育部展播。全县小学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100%、9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9.7%,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以98分高分通过国家评估验收。2013年撤并县二中,在全县形成一普一职的高中办学格局,高中阶段学校布局得到优化,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2%。县一中创建为襄阳市示范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以“上规模、增能力、强特色”为目标,加强内涵建设,培养技能人才,创建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4年新建保康县特殊教育学校,补齐了全县教育体系上的短板。
深化生本教育改革。从2012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推行以生本课堂、生本德育、生本活动、生本服务、生本管理“五大模块”为载体的“生本教育”改革,经过五年的试点研究、全面推进、优化改进和研究深化,“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在全县中小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生本教育”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连续多年,全县高考上线率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2015、2016年分获襄阳市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县中小学生300余人次在省、市各类竞赛中获奖,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分别提高到96.6%和98.1%。
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含特殊教育)、高中教育等各个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资助政策。严格执行各项资助制度,精准严把对象来源关、对象比对关、政策标准关、资金发放关、档案收集关等,做到学生信息不错一人、发放标准不少一分、操作过程不少一环、过程资料不缺一样。2015年以来,共落实国家政策性资助资金3658.8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46943人次。同时,积极拓宽社会资助渠道,争取和动员东风康明斯集团、康兴化工集团等县内外企业、社会团体和一批企业家、爱心人士,筹集各类社会资助资金67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363人次。全县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真正实现了“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作者单位:保康县教育局)
第二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同志指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我国高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一最鲜亮的政治底色,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
高校党委必须紧紧抓住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要求,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始终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
(一)强化政治引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强化政治引领是高校党委的首要政治责任。要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高校党委要在方向性、原则性问题上把好大局,教育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形成高度自觉,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带领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站稳政治立场,保持政治警觉,坚决与各种政治信仰不牢靠、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方向有偏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作斗争。
(二)强化思想引领,坚持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党的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强化思想引领是保持高校团结统一的基础性工程。要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高校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党委中心组学习创新为引领,建立健全党员师生理论学习机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深入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夯实铸魂育人主渠道。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阻击各种错误思潮渗透。通过教育武装,使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的政治信仰和实际行动。
(三)强化方向引领,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关乎高校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关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使命,必须牢牢把握、坚定不移,必须一以贯之、毫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这就决定了高校办学的政治方向,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高校党委履行把方向、管大局的职责,就是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四个服务”为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始终保持和践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初心和使命,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办学治校的全过程。
(四)强化组织引领,不断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加强组织引领,首先要抓好党委建设这个龙头,要强化政治担当,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切切实实把高校这列“火车”带起来;要把住基层组织建设这个重心,持续加强基础工作、基本制度和基本能力建设,不断扩大先进支部增量、提升中间支部质量、加强后进支部转化变量,真正使基层党组织的动员力和组织力强起来;要扭住党员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创新载体,搭建平台,让党务工作者增底气、强本事、有舞台,让广大师生党员作表率、立标杆、当头雁,以积极作为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二、坚决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符合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好、执行好、落实好。
(一)明确管什么:坚持党委全面领导。
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是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的领导,关键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落实:
一是坚定落实党管办学方向。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把好课堂教学、教材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工作中的政治方向;坚持“四个服务”面向,推进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定落实党管意识形态。
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第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第一课程,推动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主渠道”的育人优势;加强阵地管理,建强高校融媒体平台,坚决阻断各种错误思潮和有害言论发声的渠道,筑牢建固意识形态的安全防线。三是坚定落实党管干部人才。
坚持科学培育和选人用人,构建符合高校特点的干部人才工作体系。做好干部人才发展规划,拓宽干部人才职业发展路径,打造合理的高素质干部人才梯队;坚持思想素质建设和业务能力培养双管齐下,促进年轻干部成长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坚持厚爱与严管结合、激励与约束并举,推动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党委班子凝心聚力抓人才工作,要特别注重与高端人才诚交、深交朋友,并为其施展才华创造有利条件和良好环境。四是坚定落实领导改革发展。
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切实扛起领导学校改革发展的责任。坚持抓改革促创新,围绕学校近期和中长期奋斗目标,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科学规划、全力落实,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大力强内涵提质量,着力提升引领内涵建设的本领,推动党的建设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优势;落实促和谐保稳定,牢固树立依法办学理念,积极推进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确保学校政治稳定、和谐发展。(二)明确怎样管:坚持党委集体领导。
必须明确,党委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党委书记一个人说了算。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坚持党委集体领导,必须坚持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一是健全党内民主和实行正确集中的工作机制。完善党委与行政议事决策制度,明确党委(常委、全委)会以及校长办公会、校务会议的决策范围和议事规则,提高议大事、谋大事的素质能力。二是严格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研究决定重大事项,实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坚决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和议而不决。讨论决定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师生切身利益等“三重一大”事项,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沟通酝酿,经党委集体研究决定。三是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党委集体决定的事项,必须坚决执行,任何个人无权改变。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分工分头落实,积极主动、勇于担责,杜绝决而不行、推诿扯皮。四是健全完善相关具体的工作制度体系,保障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无缝隙、无缺位、无死角。院系党组织要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与行政共同决策院系重要事项,共同负责落实院系各项工作任务,把好政治关、方向关。
(三)明确谁来管:坚持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相统一。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二者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其中党委领导是核心、校长负责是关键。一方面,党委领导是校长负责的基本前提和政治保障,校长负责的核心是对党委的决策负责,校长负责的真正落实要靠党委的坚强领导去推动。另一方面,实行校长负责是落实党委领导的重要基础,校长在党委领导下依法行使职权,本身就是党委全面领导的重要内容。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既要通过校党委的领导职责得到具体体现,也要通过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得以落实,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全面领导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校长在党委的支持下,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通过校长办公会议等具体途径,研究提交党委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落实党委的决议和部署,保障党委的各项决定全面贯彻落实。
三、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
政治属性是党组织的根本属性,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就要建强政治组织,加强政治教育,做好政治动员,切实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断提升其内在的组织整合和外在的凝聚能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高校贯彻落实。
(一)持续提升党内政治生活质量。
一是持之以恒地推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坚持利用好组织生活会制度、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主题党日制度、谈心谈话制度等,推动制度落实常态化,促进每一名党员自觉形成“政治生物钟”。二是一以贯之地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三是常抓不懈地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时刻保持政治警觉,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斗争精神,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把准政治方向,做到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二)创新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
一是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
要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不断强化其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建立和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好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主动适应高校管理模式、办学形式、教学科研实际的新发展、新变化,加强探索在新型教学机构、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创新创业团队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等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全面覆盖。要特别注重深化拓展学生支部建设,推进党建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科学研究和社团建设、公寓生活的全过程,通过与教师支部联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提升学生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让学生支部在学生工作中扛大旗、唱主角。三是强化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深入推进教师、学生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标准+责任”的党建工作体系,大力推动支部工作的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三)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
一是严格选任标准。
要细化“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选拔任用标准和条件,确保把党性观念强、业务素质高、道德修养好的党员骨干教师和信念坚定、志向远大、品学兼优的党员学生选拔为党支部书记。二是压实政治责任。要求党支部书记在带头履行好基本职责的同时,自觉把工作重点聚焦到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做好师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推进中心工作提质创优上来,努力把党组织的领导力和组织力转化为落实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三是加强培养培训。建立健全师生党支部后备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及时把政治素质好的教师骨干和品学兼优的学生骨干培养发展为党员,把专业素质好的党员教师和学生培养发展为教学、科研、学习骨干,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人才支撑。(四)培养发挥时代先锋作用的党员队伍。
一是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
科学设计师生入党教育培养体系结构,严把党员入口关,坚持吸收思想先进、行动积极并得到师生公认的优秀积极分子,在源头上保障党的组织肌体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二是健全完善“双培养”机制。围绕“双培养”机制落实,创新抓手、载体和举措,使之成为学校建设和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三是加强新生力量培育发展。引导帮助青年学术骨干、学科(专业)带头人、拔尖领军人物和优秀学生等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及时把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吸收入党,不断巩固和扩大党在高校的执政基础。四是坚持从严党员日常管理。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党建质量评价体系,激发基层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到实处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是维护党的肌体健康、确保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保障,高校党委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在“严”字上下真功夫、硬功夫,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落细。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
一要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积极担当好、坚决落实好。二要树牢正确政绩观,把抓好党的建设作为办学治校最大的政绩,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将每个方面、每一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抓到位。三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反对“四风”,大力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二)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抓实党委这个关键主体。
一是构建“大党建”格局。
坚持党委、书记、有关部门和各基层党组织齐抓共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推动党建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健全责任体系。明确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既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又落实好纪委监督责任;既落实好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又落实好班子成员党建、业务“两手抓”。三是加强督导考核。严格基层党建责任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坚持述职评议与实地考核相结合,考准履职情况,列出问题清单。通过考核传导工作压力,推动问题解决。(三)以钉钉子精神,把管党治党要求落实落细。
一是拧紧思想“总开关”。
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干部头脑,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狠下功夫,做到入脑入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二是加大建章立制力度。坚持制度建设与思想教育同向发力、同时发力,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使制度成为硬约束,使铁的纪律内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自我遵循和行为习惯。三是强化权力制约监督。推进监督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建设,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贯通,使各项监督制度形成合力,消除权力监督的真空地带。四是用好问责这个利器。建立健全内部问责长效机制,坚持从严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使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以严格问责唤醒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思想和行为做斗争。第三篇:以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范文材料
以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范文材料
近年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XX区XX局以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模范机关为目标,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不断探索“五个三”机关党建工作新机制,用党的建设高质量有力推动了XXX事业高质量。
一、三级责任抓目标、党建工作有方向
坚持党组、机关党委、机关支部三级传导,压实主体责任。一是党组走在前、作表率。党组对机关党建把方向、管大局,带头在忠诚担当、恪尽职守、团结协作、遵章守纪等方面作表率。党组书记落实机关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组会,听取机关党建工作汇报,分析研判、研究解决、统筹把控机关党建工作。二是机关党委定目标、抓跟进。机关党委年初制定工作要点和目标,逐月排定工作计划,建立月报告制度、批阅制度以及督导督查制度,形成月月抓落实、季季抓推进的工作新机制。三是机关支部抓节点、问实效。按月按季高质量落实“三会一课”、“机关党日”及“组织生活会”等制度。通过层层落实目标,步步跟踪问效,推动机关党建工作高质量开展。
二、三环相扣抓学习、党员干部聚合力
坚持理论提升、业务培训和典型引导三环相扣,抓好党员思想根源。一是强化理论提升。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利用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进行集中学习,依托“学习强国APP”进行网络学习,邀请省委党校老师进行专题学习,让党员干部主动学习成为党建工作新常态。二是强化业务培训。抓住“三会一课”落实,开展内部业务交流和“传帮带”,同时,通过与企业联合上党课、开展技能竞赛、外出观摩等拓展学习交流方式,多渠道提高党员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三是强化典型引路。挖掘、筛选和确立系统内部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并以文件形式印发组织学习,开展了《党在心中、责在肩上》先进典型事迹宣讲、红色革命主题教育研学、党建主题演讲比赛等系列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努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不断集聚工作合力。
三、三位一体抓基础、党建工作有保障
坚持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和载体创新三位一体,筑牢工作根基。一是在组织建设上体现规范化。按要求选举成立了机关党委,配齐党务干部5人,重新划分设置了机关支部4个和党小组6个,扎实构建起了齐抓共管的机关党建新格局。二是在阵地建设上体现标准化。邀请专业公司对局机关及局属支部党建阵地和党建文化进行打造,累计投入资金10余万元,实现了党建文化全覆盖。三是在载体创新上体现功能化。创新了机关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党员进社区送服务及党员进企业送学送法送政策等工作机制,切实增强党员和服务对象及群众间的交流沟通。通过探索抓党建、聚人心、强队伍的新路径,为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四、三项制度抓管理、党建工作规范化
坚持党员承诺、作风建设和绩效考核三管齐下,不断强化党员和支部管理。一是实行党员承诺制。引导系统党员干部围绕全局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承诺践诺,通过电视践诺、电视问政、公开业务流程、实行《限时办结制》等办法制度,不断推动广大党员和支部争先创优向纵深发展。二是实行效能通报制。针对全区中心工作,实行工作效能和纪律作风通报制,由机关纪委牵头进行周检查、月通报,季点评,坚决整治“四难”现象,提高办事效率,打造阳光机关。三是实行绩效考核制。将党建目标和政府目标一并纳入党员干部责任清单,突出发挥支部职能,凸显党员带动效应,健全考核办法,开展季评年考,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奖惩和干部使用中。通过用党建的办法解决业务中的难题,实现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五、三个对标抓落实、党建工作求实效
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和心系群众做到三个对标,狠抓工作落实。一是对标区委中心干。紧盯区委中心工作大局,区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XX系统党员就跟进到哪里,始终坚定做到对中心工作把握得准、融入得深、跟进得及时,高度自觉地做到时时事事围绕区委大局同心同力、同轴运转。近年来,累计组织实施XX项目XX项,累计完成投资XX元,有力服务了全区文明城市创建。二是对标服务大局抓。机关党员干部始终能够处理好单位与全局的关系、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坚持以工作为大局,在服务“三大攻坚战”中凸显“善打敢拼、勇于担当”的住建精神。近三年来,累计开展XX专项整治XX次,扫黑除恶宣传排查工地XX处,开发企业XX家。三是对标群众路线走。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走群众路线,突出在工作中解决热点、难点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先后解决了XXX、XXX等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问题,得到群众称赞。通过在建功立业的第一线高扬机关党建旗帜,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增强机关党建工作实效。
第四篇: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转换的窗口期,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更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必须强化政治统领、建强基层组织、聚焦重点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以风帆劲满海天阔的开拓精神,做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领航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参与塑造全球经济新格局的战略机遇期,要带领党员干部持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服务程序、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厚植“环境育商”兴业沃土,持续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以党建促招商。以党员干部牵头组建优秀招商团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促招商,以招商促发展,发扬“争、拼、抢”的精神,以“争”的意识、“拼”的状态、“抢”的干劲,全力以赴做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加快引进优质项目。以党建抓改革。建好党支部堡垒,从体制机制、运营模式、服务模式等多方面找寻工作思路、寻求改革创新。立足人才工作基础,在知识产权、专利技术、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加大政策和资金投入,不断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激发企业科技创新动能,打造一批“专精特新”和“单项冠军”企业。
要以栉风沐雨见肝胆的实干精神,做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地方发展的思想,急企业之所急、办企业之所需,主动为企业发展创造优良环境,做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服务员。以党建带队伍,要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的水平,以党员先锋形象、党员能力建设促队伍建设,确保能够解决企业问题、发展问题,满足服务企业、服务发展的本领要求。以党建促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体制机制改革的决心,积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理念,把领导“直通车”、重点项目定期调度、“早餐会”、领代办、“拿地即开工”等体制机制推向深入。在园区一线、企业一线、项目一线组建服务指挥部、移动办公室,让企业“少跑路”,把服务“送上门”,及时为企业纾难解困、排忧解难,让企业放心投资、经济社会顺畅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是抓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回望历史,从改革开放之初到如今,仅短短的四十多年间我国经济就增长了200多倍。可以说,党的建设,是经济腾飞的内在引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准确把握历史方位,积极抢抓历史机遇,加强党的建设,以党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奋力书写新篇章!
第五篇: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基层党建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是引领我国发展实践的“指挥棒”,同时,也是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各级组织部门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将其融入基层党建的全过程,努力开创基层党建工作新局面。
以创新理念为引领,破难题、出特色,打造有活力的党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创新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要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创新不是变频道、兴口号,盲目跟风赶时髦,而是要去形式光鲜之表,务解决问题之实。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针对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落实不力、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不够、党员队伍活力不足等老大难问题,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思维、拿出新举措,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在攻坚克难中见成效、出特色。要以党建制度改革为抓手,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以抓项目的方式,打造一批有影响、可复制的党建制度改革项目示范点,以点带面,不断激发基层抓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打造有活力的党建。
以协调理念为引领,统筹抓、补短板,打造有力度的党建。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协调理念引领基层党建工作,要抓住党委(党组)书记,特别是县委书记这个“关键少数”,通过建立责任明确、措施具体、考核清晰、问责严格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树立和增强其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使他们更加注重把党建工作放到大局中,放到首要位置来思考、谋划,做到“十个指头弹钢琴”,协调谋划、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各项工作。要 突出重点、补齐短板。聚焦农村党建这个重点,围绕“强核心、聚民心、促发展”的目标,按照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相统一的要求,探索建立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以绿色理念为引领,强队伍、清风气,打造有影响的党建。要把“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的理念贯穿基层党建工作全过程,营造风清气正、崇严尚实的基层政治生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重点,使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更强,让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更强。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基层干部作风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扭转的地方,严肃追究基层党委的主体责任。
以开放理念为引领,聚合力、增实效,打造有质量的党建。要打破就党建抓党建的体内循环、自我封闭、自娱自乐的怪圈,探索推行村(社区)民主协商、村民说事制度等群众参与党建工作机制,让群众有说话的地方、有参与的条件、有监督的权利,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基层党建工作的融合度和实效性,使党建工作贴近民生、顺应民意。同时,要紧跟信息网络时代步伐,以“互联网+”的思维,探索“电子党建”、“数字党建”建设,聚集一切智慧和力量,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落地见效、提质增效。
以共享理念为引领,惠民生、激活力,打造有温度的党建。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取得人民欢迎、人民受益、人民认可的业绩,不断增强基层党建的生命力、持久力。一方面,要强化宗旨意识,通过完善机关联基层、干 部联群众等精准扶贫措施,用好金牌调解、亲民地图、流动便民服务车、百米服务圈、居家养老等有效服务载体,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进党建促脱贫攻坚,让党建成果惠及最大多数群众,使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党员,尤其是要帮助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力,着力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打造有温度的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