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轮岗有利于人才成长辩论稿4
陈词: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方观点是:轮岗有利于人才成长。轮岗,即岗位轮换,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在保证其工作正常开展的情况下,根据岗位特点、用人所长、自主自愿、合理流向、合理时间等原则,有计划地在部分岗位范围内,让职工轮换担任若干不同工作的做法。
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是这样定义的: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并且还特别强调了加强人才培养要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立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可见人才的成长不但包括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等综合素质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论述轮岗有利于人才成长:
1、轮岗有利于提高人才的换位思考、沟通协作的团队意识和大局意识。
通过轮岗,能使人才不断加强相互学习,增进相互理解,打破了部门间的隔阂和界限,有效克服了之前只强调本部门和自己工作重要的狭隘意识,增强了他高瞻远瞩的大局意识。
2、轮岗有利于提高人才应对变革的能力。
21世纪是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时刻做好应对变革的准备,而通过有计划的轮岗正是提高人才应对变革心理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
3、轮岗有利于人才向全面型方向发展
通过轮岗可以使人才开拓视野、持续不断的发挥其潜能、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开发人才的多种技能,让其更具有竞争力,并且他丰富、多元的工作经历也为其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4、轮岗有利于人才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与能力所在,让其职业规划更加准确。
5、轮岗可避免“岗位垄断,滋生腐败”,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安全的外部环境。
总之,轮岗这一全新理念既是管理上的一种创新,也是制度上的一种创新,它有利于在实践中培育人才、发现人才、促进人才的成长。我们后勤服务总公司更是把这种先进的理念融入到学习型后勤建设中。近几年,通过轮岗试岗我们后勤服务总公司成功培养出了一批管理型和技术型较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我们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轮岗也不例外,但只要我们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方始终坚持轮岗有利于人才发展。
攻辩小结: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的辩词很是精彩,但仔细推敲还是发现有几处简单的逻辑错误值得我们商榷。
首先,对方辩友对我们的定义进行断章取义。我方在立论中已经明确指出,轮岗要按照岗位特点、用人所长、自主自愿、合理流向、合理时间等原则,有计划地在部分岗位范围内进行,而并没有说所有岗位都适合轮岗。
其次,概念混淆。我方陈述的观点是轮岗有利于人才发展,而并没有说完全有利于人才发展或是轮岗是人才发展唯一的方法。
再次,以偏概全。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我方并没有否认这一点,但任何人才都必须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经济高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里,我们的每个组织需要每一科的专才,但更需要跨领域合成者;需要高智商的人才,但更需要高情商的人才;需要组织内的每个人才能够高效能地理解,但更需要他们高效能地沟通;需要安分守己、尽职尽责的人才,但更需要创新实践的人才。轮岗制度无疑是促进人才更符合这一时代要求的有效方式之一。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只要轮岗制度健全,遵守原则,轮岗有利于人才的发展,并且能够成为人才发展的高速路。
1、术业有专攻 原句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出自唐贞元十八年韩愈的《师说》。《师说》是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於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覆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他倡导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学,这不正是我们“轮岗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寓意所在吗?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作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2、从一而终
原句是:“"妇人贞洁,从一而终也。”“ 指: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就是跟随一个人到底,一生只跟随一个人。从开始到结束 从未改变,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对方辩友把它放到今天的辩题里使用不感觉太牵强了吗?
3、一个萝卜一个坑:
萝卜部长腿和脚,当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比喻,那只能是个修辞方法,那不是现实。今天我们辩题是:轮岗与人才成长的关系,与萝卜无关。
4、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对方辩友认为人只具有专业知识就足够了吗? 5、21世纪人才最需要的7种素质:创新实践者、跨领域合作者、高情商合作者、高效沟通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乐观向上者。
6、请对方辩友解释一下专才的定义?
专 才 : 专:集中在某一件事或物上。(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1786页)专业技术人才,专门人才。专才指某一个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并没有说只在某一个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多专业知识、较熟练专业技能的人才。由此可见,专才的发展和成长同样需要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通过轮岗有利于专才学习其他知识和技能,因此,轮岗也有利于专才的成长。
7、请问对方辩友人才包括哪些?
领军型人才、管理型人才、国际化人才、建设型人才、复合型人才、专业性人才、理论型人才、实用型人才、学习型人才、储备型人才
完备的企业人才构成方式笔者将其定义为:
以领军型人才为核心(阔)、以建设型人才为承重(效)、以理论型人才为依据(实)、以管理型人才为纽带(忠)、以应用型人才为基础(俭)、以国际化人才为前导(广)、以复合型人才为中尖(能)、以专业型人才为骨干(精)、以学习型人才为主流(勤)、以储备型人才为后续(磨)。
8、《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中有这样一句话: 以用为本,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请问对方辩友你是怎样理解”用好用活人才“的?
轮岗不正是用活人才的重要方式吗?
9、在实施岗位轮换制的过程,应坚持以下原则:
用人所长原则。在推广岗位轮换制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人才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即用人所长,避人所短。在制定岗位轮换制时,应制定详尽的长期计划,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特点和兴趣个性统筹考虑安排,在企业内部人才合理流动的基础上,尽量做到使现有员工能学有所长,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组织的相对稳定,岗位轮换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具体范围大小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
自主自愿原则。虽然岗位轮换制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但因具体情况的不同,效果也各不一样,要使得岗位轮换制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必要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在企业制定有关的岗位轮换制度后,与参与岗位轮换的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实行双方见面、双向选择等方式方法,减少由于岗位突然变化给员工带来的心理不安定和焦虑,使岗位轮换达到应有的效果。
合理流向原则。企业组织中各个部门所负担的工作职责有所不同,对于员工素质要求也不一样。在岗位轮换时,既要考虑到企业各部门工作的实际需要,也要能发挥岗位轮换员工的才能,保持各部门之间的人才相对平衡,推动组织效能的提升。
合理时间原则。岗位轮换制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轮换的时间周期,岗位轮换有其必要性,但必须注意岗位轮换的时间间隔。如果在过短时间内员工工作岗位变换频繁,对于员工心理带来的冲击远远大于工作新鲜感给其带来的工作热情,岗位轮换的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一般来说,每个员工在同一工作岗位上连续5年以上,又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就可考虑岗位轮换。如果一名员工一直在同一企业中工作,考虑其晋升和岗位轮换的总数大约在7-8次较为合适。
10、岗位轮换的表现形式
目前公司的岗位轮换分为相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相关部门相似岗位之间的轮换及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三种形式。
相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企业要培养出能够独挡一面部门复合型人才,部门内部的岗位轮换可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方法。员工都希望做不可替代员工,而从企业考虑,通过轮岗,让部门内部的人员熟悉彼此的工作内容具备相应能力,不断开拓员工视野,扩大员工知识面,并逐步提高对全局问题的分析能力,从而做到部门内部工作的补缺,不会因人员的短缺造成工作的滞后,达到部门工作时时有人做,并为部门培养后备干部的目的。
相关部门相似岗位之间的轮换:旨在培养员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在新的办公环境、新的团队中,个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能是否能随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提高,由于岗位的相似性,要求个人能力出入不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工作思维模式的僵化,保持工作创新。
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轮换:此种轮换对员工来讲挑战性强,有利于培养员工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转变原有的思维模式,激发员工潜力及创造性,避免员工职业疲顿倾向,是企业培养多面人才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员工寻找、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使员工快速成长。
11、轮岗的具体步骤是什么?(1)、整体规划;(2)提前沟通;(3)工作交接;(4)岗前培训;(5)追踪考察。
12、林总:只有发展才能解决发展路上的问题。可将这句话改成,只有轮岗才能解决轮岗路上的问题。不能怕出现问题,就不发展、不创新、不轮岗,那么问题永远解决不了。
13、一心不能二用:指不能同时做两件事,我们的轮岗是让人才从一个岗位轮换换到另外一个岗位,没有让他同时做两件事吧。对方辩友请不要将概念混淆。
出自老舍《正红旗下》。
14、我方一再强调,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轮岗情况有利于或不利于人才成长,而对方辩友总是举不轮岗情况下的例子,是不是”纸糊的月亮当太阳,偷天换日呢?"
15、对方辩友总是拿着不轮岗情况下的利于人才发展跟我们轮岗情况下有利于人才发展来衔接,对方辩友不是牛头不对马嘴吗?
16、正如对方辩友所说的,你们的论点只有在不轮岗情况下才能成立,而我们要看好今天我们讨论的实在轮岗情况下的论点,对方辩友是不是有点含糊其辞?强词夺理了呢?
第二篇:辩论-频繁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在市场经济活跃发展的今天,人才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的形势已是既定事实,人才频繁跳槽现象渐渐成为一种社会常态。我方认为,频繁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几个基本概念。
“频繁”是一个中性词。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频繁指次数多,而非频频、连续不断。“跳槽”是指从业者离开原来职业或单位到别的单位。频繁跳槽,既不等同于盲目跳槽,也不等同过度地频繁跳槽。“人才”是指德才兼备,或者在某方面具有较强能力或有较高素质的人,是我们今天所讨论主体。而“成长”是指向成熟阶段发展。人才成长是一个强调自我比较、审视、趋于完善的过程。判断频繁跳槽是否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标准,是能否将个人的潜力最大化地开发和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下面,我将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从内因来讲,其一,频繁跳槽为人才们提供了大量选择机会,完成清晰定位。在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职业领域和岗位都在日渐发展,处于发展阶段的人才们,通过身体力行来寻找到最合适的岗位,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价值,适应社会,进而最大化地增长社会价值。“良禽择木而栖”,只有清晰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和岗位,才能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更好地成长。因此,频繁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
其二,在清晰定位的基础上,通过频繁跳槽,人才们得以开拓视野、积累经验。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外部市场因素、报酬与福利、个人需求等因素,人才频繁流动成为必然。人才的频繁跳槽,实则就是在实践中不断认知自己,进而完善自我成长的过程。人才流动的库克曲线表示,人的一生是再不断开辟新工作领域的实践中,来激发和保持自己的创造力的,即呈横放的S型。从频繁跳槽的经历中,人才们得以丰富视野、增长才干、累积经验、激发创造力,从而更高效地成长起来。因此,频繁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
从外因来讲,通过人才的频繁跳槽,促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构建和谐健全的社会,从而反促进人才成长。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要求注重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使人才发挥尽可能大地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事得其人、人适其事、人尽其才、事尽其功。通过人才的频繁跳槽,完成了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人力资源流动,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社会大环境,从而反过来再次促进人才成长,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实现双赢。因此,频繁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频繁跳槽有利于人才成长。
第三篇:逆境有利于成长--辩论材料
一辩发言稿:(破题立论)——包括简介观点,总述 二辩:(例证,支持论点)三辩:(剖析论点)四辩发言:(结案陈词)——注意 要总结应该树立怎样的逆境观
一辩的陈述:
现在我们来理清现在辩题的一个基本的概念,今天我方所指的逆境,其实所指的是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他所付出的努力,及遭遇的困难是高于一般所谓的预期。所以如果一个人,他要付出付出三分努力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结果他付出了八分,甚至他付出了更多的努力,也没有办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说,这个人,他面对了一定的逆境,但是当然一这种逆境,不能威胁到他的生命,这种绝境就不是我们今天双方应该讨论的范围。
我方认为所谓的成长,指的是一个人在知识、经验,以及能力及人格方面获得增进,所以简单来说,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当人付出的努力,或者他遭遇的困难,高于他自己本身的预期的时候,我们人依然能够从这个过程当中获得了更多的知识上的发展。
我方说,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是基于三个理由。第一,我方认为,逆境增长人的理念与知识,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我们走错了,我们就多知道一条错的路是怎么走的,所以我们人生的见识以及种种的经验就更丰富了。爱迪生花了 20 年的时间,做了 5 万多次的实验,才能够成功地发明了这个简用的电芯,于是就有人问他说,哎,你怎么知道最后的成果一定是成功的呢?爱迪生告诉他说,成功不是惟一的成果,我有了 5 万多个成果,因为我吸取了 5 万多次的经验。第二、我们认为逆境拓展了人的视野及格局,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比我们想象中走得更困难的时候,下一次我们做的那种预期将会做得更高,我们做得准备将会更多。一个人如果预期他三分钟完成一个问题,结果他花了八分钟的时间,下一次他就会做八分钟的准备。第三,我们认为,逆境有助于刺激我们的潜能,在路上我们有风险,有了挑战,我们才会激发出我们原来自己也想像不到的这种能力。在心理学上来看,孩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如果老师对他在高于预估的能力上挑战,发展的结果是更美好的。
我相信在座每位都看过《西游记》,熟悉《西游记》的人都知道,西天取经其实最重要的不是取经的结果,而是这一路上克服了困难的这种过程。所以我们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谢谢大家!
材料1:逆境有利于成长的实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 以动心韧性,增益其所不能.爱迪生花了20年的时间,做了5万多次的实验,才能够成功地发明了这个简用的电芯,于是就有人问他说,哎,你怎么知道最后的成果一定是成功的呢?爱迪生告诉他说,成功不是惟一的成果,我有了5万多个成果,因为我吸取了5万多次的经验。3。《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时形成的;春秋是孔子在壮途上失意后作的;屈原被流放时创作了《离骚》;司马迁遭到宫刑写的《史记》。还有苏联“宇宙之父” 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造成了惊人的数学才能。落榜后成名的人也大有人在:八次落榜的明朝人归有光,仍然含辛茹苦,发愤攻读,终于写下了〈〈震川文集〉〉四十卷;三次落榜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下决心从医,一生精心研究,走遍了长江、黄河流域,经过二十七年的精心劳动,写下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四次落榜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深入民间进行采访,写出著名文学作品〈〈聊斋志异〉〉等等 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有127 人在生活中遭遇过重大的逆境。有这样一位伟人,他的一生经历了无数次挫折:22岁时,他竞选县议员失败;23岁时,恋人去世;24岁时,精神几乎崩溃;26岁时,竞选州议员又失败;30岁时,竞选国会议员还是失败„„正是这无数次的挫折磨炼了他的意志,才使他冲破人生征途中一个又一个难关,在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
材料2:逆境的不可避免性和不持续性 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谁都要经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逆境。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一个人只要不自甘堕落,就不可能一直处于逆境中。(此点可以用在驳倒对方的一些观点的漏洞,比如说对方说到诸如“长期持续”逆境的影响时就可以以此反驳!)
材料3:逆境的来源
逆境是怎么造成的?一个是个人,一个是工作场所,一个是社会。有的人很不幸,这三个都碰到了。
1、来自个人例如年轻时就失去了父母,或身患残疾,或个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心理受到伤害出现精神异常,或因年少贪玩而没有完成学业,甚至包含婚姻不幸,或是与父母亲意见不一致,闹别扭,这些从学业到生活到婚姻所碰到的逆境都与个人有关。
2、来自工作
进入一家企业,可能碰到公司的经营状况不好,被迫下岗或离职,或安排一个自己不喜欢的职位,甚至于被公司委派一个艰巨的任务,调到不喜欢去的地方,这都是工作带来的逆境。
3、来自社会
进入了市场经济时代,只能向前看,不能向后看,人人面对竞争,社会上有的人受到的待遇不太公平,形成种种压力,这其实也是社会给带来的一种逆境。
材料4:逆境是如何有利于成长的(对手,危机,困境就是对应上面的各个类型的逆境)
1、对手帮助你成长
在求学和工作的过程中总有竞争对手,姑且把他称之为“对手”。有今天的成就是“对手”对我的刺激得来的,如果没有那些强大的对手,很可能今天不会是这个样子。
如司马懿与诸葛亮。难怪中国的古书上说:“无敌国外患者国衡忘”,意思是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敌国,没有外患,这个国家很快就会衰败。中国的汉唐盛世和西方的罗马帝国都是盛极而衰。
2、危机提高警觉王永庆讲过一句话:“做一个老板要有3个条件,第一个归属感,第二个压力感,第三个危机感,如果没有这„三感‟不够资格当领导”。
◆要做一个老板,首先要把公司看成是自己的家一样,叫做归属感; ◆随时都要承受业绩、市场带给的压力; ◆任何时候都可能会面临倒闭,这叫做危机感。
在一家企业,位置越高,危机感越重,归属感越强,压力感也越明显;
凯马特没有危机,就被沃尔玛竞争淘汰了?麦当劳的危机感差一些,最近就给肯德基给逮到机会?可口可乐危机感不够强,百事可乐2002年的业绩就超过了可口可乐?
3、困境刺激思维
当初蒲松龄如果不是生活不如意,很难想象他会呆在崂山,写出有名的《聊斋志异》;当初如果曹雪芹生活很好,也很难写出《红楼梦》这样一部流芳百世的文学巨著;
马克思是近代中少见的得到博士学位的学者。当初马克思德国和法国容不下他,就跑到英国去了。在英国马克思的情况也并不好,出身于贵族的漂亮小姐嫁给马克思后跟着他不断流亡,他的两个孩子都死于营养不良。他的太太临死时讲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好想吃一个又热又烫的汉堡”。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恩格斯不断地激励他,他写出了轰动世界的《资本论》。所以一个人碰到困境一定会刺激思维,做出非凡的成就。
有的时候要感谢面临的敌人,没有他们的竞争,没有庞大的市场压力,很可能还不会成长;
材料5:如何正视逆境(注意不能将正视理解为避免)人的主观性的重要性(此点主要用于反驳,如果直接陈述容易出现漏洞)2 提高对逆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更好的发挥逆境的有利作用。3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逆境的环境比顺境要恶劣些,得到磨练的机会就更大。不是说处于顺境就无法学会处理挫折,只是因为经历得少,这种能力会弱一点。我们要给人才一个客观发展的舞台,当然。但客观并不代表一帆风顺。这个客观既包括了成功同时也包括了困难。成功当然有助于一个人建立自信。但在逆境不等于不能建立自信,健康的心理。当人战胜困难,超越自我,同样可以达到目的。所以,在逆境中的人即使将来遇到困难,同样可以凭借着之前的成功所带来的自信也可以重新站起来。逆境中困难较多,成功也更来之不易,也更能使人珍惜成果。至于自控力,在顺境中成长的人往往不能很好地抵御诱惑,更容易走歪。而在逆境中,由于不得不去面对更多的困难,所以他们更能把握住自己,知道自己的出路是什么,自己要怎么做才能成功。所以他们能比在顺境中的人更能专心的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说明了安逸的生活容易使人麻痹大意么?和首辩提到的路一样,有困难可以让人保持警醒,从而获得成功。我方认为,逆境更有利人才成长。对方辩友,我方不认为顺境中毫无困难,只是在顺境中则惰性易滋长,让人无所用心,对事物的感受力下降,因需要易得到满足,从而动力减弱。至于,逆境中困难较多,我方认为这不会降低成功的效率,也不会拖慢成长的速度。当人处于逆境时,因资源匮乏,精神压抑,谋求变化的欲望强烈,成材动机强;逆境能更好地增强个体的抗挫力。使人更易成功。另外,关于很多身处逆境的少年因为心态不平衡走上邪路的事例。我方要说的是,环境并不能完全决定人是否能成材,同样也有顺境少年也走上邪路。这类事不少,没有必要追究到底是那种环境造成走上邪路的人更多 一,我方认为,逆境能更好地激发人的潜能。当人遭遇的困难高于他自己本身的预期的时候,就能够从不断战胜自己的过程当中获得更多的的发展,愈挫愈勇。第二,逆境能够更好地磨练人。对方辩友,我方从未认为,顺境不能磨练人,而是,逆境能更好地磨练人。第三,我们会在不断的失败中汲取更多需要的东西。对方辩友认为,这场比赛是一种什么样的对决呢,他认为逆境是面对问题,面对困难,可是只有顺境才能克服问题,解决困难,因此他们,比我们价值上是更高的。可是仔细想想可能又不对了,什么叫做在顺境当中能够解决问题,那是人家帮你解决问题呀!我在顺境当中,父母帮我解决衣食问题,老师帮我解决课业问题,同学帮我抄笔记,解决了可能会被老师点到名的问题。在这样的顺境当中,我问题是解决了,可是我的解决吗,我这个人有成长吗?我也许学历越来越高,可能我的地位越来越高,可是我还是我,一拉开你的衣服跟学历,你还是一只猴子呀!所以我们今天要做的是要了解,真正能够在逆境当中成长的动机是因为逆境当中勇于面对问题,在面对问题当中,你由于没有顺境了,没有贵人了,没有机运了,你能够有的什么呢,两双拳头,两只脚,你要自己打出一片天,在这种过程当中,你如果成功了是你的成功,失败了,好歹你奋斗过一次嘛,这样的人生,不是比遇到贵人更值得我们欣赏吗?这样的人生不是不管成,不管败,好歹轰轰烈烈吗? 如果今天我们在帝王家,从小养于深宫富人之手,就算有多大基业,这边有诸葛亮帮忙,那边有刘伯温妙算,底下这些一列开来,都是岳飞,要不然就是韩信的,这样当皇帝,你有成长吗?我不知道啊。所以我们要了解,逆境让人的本质成长了,让我们的历练成长了,让我们心智坚韧了,让我们看的东西,跟顺境家的小孩子看的不一样。他们看得到光鲜的门面,我们看得到厕所,他们看得到锦衣玉食,我们看得到馊水桶。这样眼界的不同,难道不是一种成长,难道不是我们所希望我们的小孩子能够偶尔试一下的成长吗?父母亲是父母亲,成长却是希望小孩子自己去历练,这两者是不一样的,谢谢!顺境VS逆境 发表时间:2003-10-16 17:35:36 点击/评论:4460/0 编前语: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刚一落幕,由泸州晚报教育导刊与泸州天立国际学校联合主办的中学生辩论赛便粉墨登场。10月13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学生辩论赛在泸州天立国际学校举行。相对于大学生而言,年龄稍小些的高中生面对“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和“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这一对针锋相对的辩题,辩出了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青春风格。辩题: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正方)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反方)(正方):泸州天立国际学校高一年级联队一号辩手祝瑶、二号辩手李江静、三号辩手刘艺夫、四号辩手张利平(反方):泸州天立国际学校高二年级联队一号辩手费佳、二号辩手唐娟、三号辩手舒晓康、四号辩手许宪主持人丁箐岚:顺境和逆境都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经历的。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能让我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爱、友情的可贵。但困难和挫折可以让我们吸取教训,学会坚强。它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格局,带给我们更多的生活阅历。人生的这条小船究竟是在顺境中行走,还是逆境中前行,才可以驶得更快、驶得更远,相信我们的选手通过这场辩论后一定会给现场的每一位同学一个满意的答案。祝瑶(正方一辩):“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在贫穷落后的艰苦社会环境中,人也许能成功,但比在良好的环境中付出更多的艰辛。另一方面,社会在进步,人民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的成长也比过去顺利。即使如此,老师、家长、学校仍然不断地为我们创造良好条件,为我们营造一个顺利的成长空间,这就是为了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这也说明在主观条件有利的情况下,顺境比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费佳(反方一辩):正方提出的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的观点,我方不敢苟同。这世界上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也没有康庄大道直通成功,当然更没有不经坎坷就轻而易举成长的事例。逆境给人经验,逆境锤练意志。筋骨因摔跤而强健,意志因磨炼而坚强。逆境刺激潜能,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风险、挑战与实力会使人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这样的力量正是帮助他们成长的极佳条件。人类社会在恶劣的环境中,不断成长壮大,每一次重大艰难之后,人类都在不断反省与思考。最后,我要说:“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李江静(正方二辩):我方观点认为,虽然逆境对成长有利,但是顺境更容易成长。因为一个人能否成功基于他的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同时,客观环境的差异也会影响他成长。当他在拥有一定素质和能力的前提下,那么顺境更有助于他的成长。顺境能使他减少逆境的阻碍而产生的不必要的额外精力,使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业和事业中去。因为顺境拥有逆境所不具备的一定优势,处于逆境的人可能会为了生计而产生忧虑,甚至四处奔波,以致他们无法以充沛的精力去工作,而顺境则反之。唐娟(反方二辩):对方辩友请注意,何为逆境。逆境即不如意的境遇,它是客观存在的,但可通过主观努力而改变。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命运的颠沛中方才可以显出一个人的气节。”梁启超也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的最高学府。”克服困难走出逆境是丰富经验阅历、磨砺人格的重要阶段。古往今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华罗庚逆境成才,张海迪与命运抗争,失去听觉的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喉咙,这些例子都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的最好证明。刘艺夫(正方三辩):如果说逆境真的比顺境有利于成长的话,为什么我们国家要努力发展经济,为什么要引进最先进的科技和设备。因为只有提供这样顺利的环境,才能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才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正因为在顺境中更有利于人的成长,所以我们的父母才为孩子准备了更好的环境,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容易成长。我相信在座的父母正是因为顺境更容易使孩子成长,才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有良好环境的泸州天立国际学校来的啊!如此看来,对方辩友不也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说明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吗?舒晓康(反方三辩):对方一辩将人和桔子进行对比,以此来论证在顺境中有利于人的成长。的确,人和桔子的成长要有良好的环境作为依托,但两者却始终有着根本的区别。桔子,它只是一种自然植物,而人则是一种具有高级智商的高等动物,人除了懂得吃饭穿衣外,它与桔子本质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所处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共存体。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生存,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怎样生活。正方辩手以桔子为例,不合时宜。因为今天我们辩证的是人的成长而不是桔子的发育。张利平(正方四辩总结陈辞):成长,顾名思义就是掌握才干,形成能力。在中国古代有认为“人之初,性本善”的孟轲,也有认为“人之初,性本恶”的荀况。其实,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了人之初无善恶之分,正如一张白纸,是否所描绘出成长的蓝图,完全由他的经历和所受教育决定,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所有才有“昔孟母,择邻处”的佳话。鲁迅曾说,“天才的出现需要天才的种子,而且更要适宜天才生长的土壤”。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的成才是否,不仅与他主观努力有关,而且与他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有关,诸葛亮成为千古人龙,如果没有刘玄德三顾茅庐是不可思议的,曹雪芹登上中国古典文学的顶峰,没有他青少年时期良好的教育是不可能的。从一定程度上说,成才与否是由环境所决定的,正如我方观点: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许宪(反方四辩总结陈辞):对方辩友犯了一个概念性的根本错误,把今天辩题中的逆境扩大为绝境。两者的定义是不同的,好比6是6根指头,对方辩友却要说它是9根指头,偏把逆境与绝境之间划等号,岂不是笑话共套话一色,喧嚣与浮华齐飞吗?真正的人才,有坚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丰富的阅历。而这些,只有在逆境里才能得到最佳的锻炼和发展。因为逆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丰富人的经验,历练人的意志,促进人的成才。诺贝尔物理学家杨振宁说过:“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绝对比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人才多而且更好。”纵观历史,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腐刑终成《史记》。正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自古纨绔少伟男。”所以我方的结论是: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双方辩论环节结束后,评判团全体退场进行紧张的评判。最后,正方一辩祝瑶、反方四辩许宪评选为现场的优秀辩手,反方三辩舒晓康评为最佳辩手,而此次辩论赛以反方观点获胜。点评: 泸州地方史学家、天立国际学校学监赵永康先生亲临辩论赛现场,并担任评委团团长。辩论赛在完成最后一个观众互动提问环节后,赵先生对本次激烈的辩论赛进行了初略的点评。赵永康先生笑称,此次学生辩论赛的举行,正好与此前在京举行的2003国际大专辩论会遥相呼应,从而掀起一股校园辩论热潮。就辩论赛的比赛情况来看,显然双方辩手事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学们言词犀利、思维敏锐,善于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寻找对方的漏洞。综述两方的辩论,正方提出的在顺境中有利于人的成长观点,其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物质基础上。因此,在这样一种大的发展环境下,势必有一批人才在顺境中成才或走向成功。反方选手强调的逆境磨炼人的意志,促进个人成长也是有理有节。特别是反方的选手,在短短的两三天时间内收集到众多精典语言作为自己的论据,可见是下了一番苦功夫。赵永康先生在点评中指出,不论是顺(逆)境都有利于人的成长。我们应清楚地看到,如果一个人只是在顺境中成长,没有遇到任何逆境,他将失去对生活的适应能力,最终被社会所摒弃。赵老师还借此提醒在场的同学:现在入读天立国际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的家庭环境较好,若不注意刻苦学习,生活勤俭,很容易走上一条自我陶醉、荒废学业的道路。顺境对人的成长是有利的,但我们不能忽略在逆境中磨炼意志。
第四篇:挫折是否有利于成长辩论词正反两方
我方为正方,我方认为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基于三个理由。我方认为,逆境增长人的理念与知识,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我们走错了,我们就多知道一条错的路是怎么走的,所以我们人生的见识以及种种的经验就更丰富了。第二、我们认为逆境拓展了人的视野及格局,当我们发现,这条路比我们想象中走得更困难的时候,下一次我们做的那种预期将会做得更高,我们做得准备将会更多。第三,我们认为,逆境有助于刺激我们的潜能,在路上我们有风险,有了挑战,我们才会激发出我们原来自己也想像不到的这种能力。我方为反方,我方认为挫折不利成长。挫折,《辞海》里是这样解释的:①压制阻碍;使受挫或失败②社会心理学上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失望、痛苦、沮丧、不安等,挫折可使意志薄弱者消极、妥协。人的成长是指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以及充分社会化的过程。以身心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角色趋向成熟两个指标来显示,虽然挫折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面对的人生境遇,但大量的事实证明挫折不利于人的成长。人的成长需要正面的激励和正面的经验,而挫折只能令人在精神上陷入失败境地,严重的挫折,甚至能毁灭人的精神和肉体。皮之不在,毛之焉附?
正方: 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典型代表张海迪。她以保尔为榜样,用毅力和生命在我们面前重塑了一个全新的自我。她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用生命唱出了人生的真谛……她在重大挫折面前重塑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使我们每个健康的人比之有愧。人生能有几回搏,遭受重大挫折后的拼搏,是人生的最佳境界,也是一种升华!“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纵观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如居里夫人、丁肇中、巴甫洛夫等人的成长经历,又有哪一位不是在艰苦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呢?所以我们认为,逆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玉不琢不成器,为了不让我们受挫就败,经得起生活中的各种应激和挑战,所以从小就需要进行一些挫折教育。如果说牡蛎的痛苦凝成了珍珠,那么当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自然会形成不屈的毅力,无畏的勇气和坚韧的性格。尽管他们可能会摔倒,但只要爬起来仍是一路艰辛一路歌。他们必会正视挫折,驾驭挫折,战胜挫折。逆境有利于造就人才。
反方:一个人经历的挫折过多,就会产生无助感,从而悲观失望、怨天尤人,尤其是当前的中学生,他们情感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一旦遇到挫折,就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怕上学、怕考试、甚至逃学等等,不就是因为他们成功的体验太少,经历的学习挫折太多,感到无助而无望吗?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不就是挫折对人成长的负面效应吗? 所以,我方认为挫折不利于成长!
正方: 历史已证明我方永不改变的立场:逆境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两千年前,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就是说,人要做些事情,总要经受磨难与锻炼。
在中国古代,像左丘明、孙膑、司马迁等优秀人物都是在逆境之中锻炼出来的,而且都有杰出的成就。抵抗逆境的能力。作为人才,难免遇到逆境。研究历史就会发现,在逆境中成才的人居多,在顺境中能够成才的比较少。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因为处在逆境当中,就希望摆脱逆境,就会更加努力奋斗。在逆境中成材的例子不胜枚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伟《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反方:有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将几只跳蚤放在一个盖着玻璃板的器皿内。起先,这些跳蚤都拼命地想跳出器皿,奋力去跳,结果总是撞到玻璃板。久而久之,它们就保持了同样的跳的高度,即使你拿走了玻璃盖,它们也不会跳出器皿。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因为跳蚤经历了挫折后,已形成了无法成功的条件反射。
人经历挫折后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它会严重影响人的情绪,使人变得抑郁、沮丧、无奈、绝望。进而使个体变得不思进取,放弃学习、放弃拼搏、放弃成功。甚至会使人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下降,轻者产生退缩性行为,重者丧失理智,产生极端行为。请问对方辩友挫折还有利于学生成长吗?
正方:常言: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人生多艰,砺人意志,道途坎坷,长人知识。有多少人杰志士的成功来自于挫折、逆境: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到处碰壁一生遭遇冷遇困境而不馁,晚年削笔而做《春秋》成为中华民族一圣人;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天下,屡战屡败,然屡败屡战,最终反败为胜,开创大汉王朝;英国文学家狄更斯七岁其父因负债而入狱,母亲靠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从小他不得不去鞋厂做工,饱受穷困忧患,但是遇逆境而不消沉,好学而上进,终成为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苏联大文豪高尔基,自由家境贫穷。小时靠捡破烂帮助家庭,靠着顽强不息的精神,成为一代名人……这些经天纬世之材,都是在逆境中成材,可以说没有逆境就没有他们的成就和辉煌。
反方:《西海都市报》报道:前不久,东北某省一对夫妇家财万贯,本以为可以让孩子在挫折中成长,他们对孩子隐瞒了自己真实的经济状况。在同学当中,孩子由于囊中羞涩被其他同学的歧视和嘲笑,孩子受到了挫折的一次次地打击,而更让孩子惊愕的是自己父母竟然是百万富翁。于是,孩子产生了严重的报复念头,他开摩托车撞伤人、放火烧了自己家的房子,给他的父母经济上造成了很大损失,这时父母才明白孩子已经知道了他们隐瞒的情况,而这些行为都源于报复。孩子正处在心志娇嫩、人格未成型的阶段,挫折不仅不会有益,反而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阴影,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吗?
综上所述:我方明确:挫折不利于成长。
正方:刚才我方认真听了对方辩友的陈述,很精彩,但是,我方觉得对方始终没有从概念和本质两方面清楚的认识到二者谁轻谁重。我只好再次强调一下:
1、逆境中的主观能动性。逆境给个体的积极发展提供的可能性是,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人的潜力,心理学上此类情况成为应激。《老人与海》中古巴老人桑帝亚哥的形象成了很多人崇拜的偶像。他在出海八十四天没捕到一条鱼的情况下,以信念为支柱,与大马林鱼和各种鲨鱼纠缠搏斗三天三夜。他已经年过,他的力量从哪里来?正是逆境激发了它的主观能动性。顺境中的安逸对人的影响无法达到如此大的强度。
2、逆境中的可持续性。在主体克服逆境做出努力的同时,必然根据动机,做出相应的自我调整,寻求积极发展最终目的,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尝试,对于主体长期的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使得他在日后的生存中能够根据克服逆境的经验超越更加困难的“逆境”。
3、逆境中的逆反性。大家都应该听过某大学生不会剥鸡蛋的事;那么,对于这个大学生来说即使是一个有壳的鸡蛋,也是逆境;可见在顺境中成长的,很可能无法对现实中所产生的需要做出应对的逆境灵活处理;反之,如果从小家长就要求他学会自理,学剥鸡蛋的过程中也许他遭遇了“逆境”,但此时,剥鸡蛋已经成了“顺境”,他所能够承受的将是对他的人生更有意义的挑战,而不是面对一个鸡蛋一筹莫展。
4、逆境的过程性。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把学习中获得的情感体验、实践经验、个人经历看作学习成果的一部分。
如果就如你们所说的挫折有利于成长的话,那么,遭受挫折之后,每个人遇到挫折都能爬起来吗?当然不能。能爬起来的,让他成长的关键是他爬起来的心态和方法还是挫折本身呢?显然是前者。请问对方辩友:1)挫折这两个字跟克服挫折是不是同一种概念? 2)成长的关键是挫折还是面对挫折的心态?
我方的观点是:挫折不利于成长,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有利于成长。摆脱是克服,不是逃避,我们要将挫折变成不是挫折,我们才会成长。遭受挫折时,不要盯住它不放,挫折已经发生,就应当面对它,解决它,如果始终纠缠,那么痛苦的感受就会犹如泥泞的沼泽地,你越是不能很快从中脱身,它就越可能把你陷住,而且越陷越深,直到不能自拔。难道我们只有一直处于逆境,处于挫折之中我们才会成长吗?这个观点让人听起来是如何的荒谬啊!所以我们要看到成长的关键是什么?是心态,是您面对挫折时正面或负面的心态,绝不是挫折本身。可你方认为挫折本身有利于成长啊?这种观点难道站得住脚吗?
正方:俗语说,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谓苦,就是逆境所带来的苦,所谓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而是说,他可以在生活上比一般人更为豁达开通,眼光远大,处事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果从小在安安稳稳、无风无浪的顺境中生活,我们所见的天日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所能适应的温度也就只有那么一点点,无疑是只井底之蛙;最终,个体的成长只是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因此我方再次肯定我们的观点:逆境更利于人的成长。如果想让你的人生更加精彩,那么,选择勇敢的面对逆境吧!用海明威这句结束我的发言:“我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 谢谢大家
反方:我们遗憾地看到对方辩友在整场辩论过程中对我方一些观点、立场和提问,或视而不见,或避而不答,或避重就轻,对一些事例只看表面现象,不究问题实质。我方一辩、二辩、三辩已从许多方面充分论述了我方的观点。经过自由辩论,大家一定发现即使对方的事例,也都是克服挫折后才成长的。
正是因为在克服挫折、跨越挫折和战胜挫折过程中,产生和造就了一些伟大人物,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便产生了一种对挫折的崇拜,而这种崇拜往往是盲目和消极的。
挫折远非造就人成长的充分条件,无数人在挫折中没有任何改变现状的动力。挫折中的压力可以成就极少数的人,但更能摧毁多数人。所以说挫折不利于成长!只能说克服挫折、跨越挫折和战胜挫折,才利于学生成长,更不能认为挫折有利学生成长,而去人为地制造挫折!在现实中,有许多孩子们的自尊自信就不断受到挫折的侵犯,就像一块石头,被一把坚硬的凿子敲打着,一点一滴地被击得粉碎。
尊敬的对方辩友,如果你认为挫折有利于成长?那么为什么你们在平时,是不是不断地设置挫折让自己成长呢?显然不是,那就请你们,请各位评委,各位观众,为了大家的健康成长,支持我方的观点:挫折不利于成长,谢谢大家!
第五篇:营造有利于基础科学人才成长的环境
营造有利于基础科学人才成长的环境
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聂华桐
清华人立志重振理科辉煌、奠定洗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基础,五年前米哈佛大学博士、关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教授聂华桐推上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主任的位置.自那时起,这位年逾花甲的华裔学者就挑起了高等研究中心管理者的担子,面向世界尖端领域,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吸引世界一流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圆”重振清华理科辉煌的梦.五年来,他的梦想实现得如何?笔者借此次杨振宁教授脱寿辰、海内外科学大师云集清华园进行前沿科学研讨之际采访了聂华桐教授.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位于清华大学理学院西侧,由图书资料为背景的中.会议室整洁而明亮,在这对崇尚学术研究、追求科学创新的“乐园”里,精神里陈的聂华桐主任侃侃而谈.
关于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创建的背景,以及担纲中心主任的初衷,聂华桐教授如是说——
新中国成立以前,清华大学就是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是哪些学科使得清华大学被认为是中国数一数二的大学呢境文科、理科和工科.当年文科的大师们,以及后来成为两弹一星元勋的科学家们,正是清华的骄傲.1952年院系调整后,文科和理科被调整了,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清华大学才开始恢复理科和重建文科.清华领导层认识到,清华大学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一定要实现“综合、研究、开放”.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公认的一流大学都是以追求知识创新为本位,是追求知识创新的学科,才真正能让一所大学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中国各阶层的领导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已经开始注重发展文科和理科、发展综合性的一流大学.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建的.
1996年,清华大学王大中校长和梁尤能副校长为了发展清华的理科,想借成立高等研究中心来一个突破,建立一个小型精干的、纯粹进行理论研究工作的中心.他们专门到美国石溪去请杨振宁先生来主持高等研究中心工作,但杨先生因为不能长时在清华负责中心具体事务,无法接受,希望清华自行物色一名主任人选.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光召先生推荐,同时征得杨先生同意,清华大学决定由我来担任高等研究中心主任,杨振宁先生担任中心名誉主任.
那时我已年过 60,考虑到科学上的创新工作靠的是年轻人,尤其是在美国,科学研究进展快,年纪大了,工作慢下来,再做一流工作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与其任光阴蹉跎,不如回到中国来尽力做点有意义的实事.在这种心情下,我辞去纽约州立大学的职位,到清华来,为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的发展尽一点力,把高等研究中心建立起来,希望有朝一日,中心能在世界上跻身一流.
2002年6月17日至19日,清华团聚集了一批世界级科学家,他们在清华大学作了一场场精彩的前沿科学的演讲报告,清华师生沐浴在浓浓的学术氛围中.谈到举办此次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聂华相教授说——这次举行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自然是为了庆祝杨振宁先生80寿辰,但也是借重杨先生在世界学术界的声望,邀请一批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来清华演讲,以此提高清华大学学术交流的水平,扩大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影响,促进学术交流和基础科学的发展.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包括世纪级的科学家、激光发明人汤斯
(C.H.Tounles)先生和夸克倡议人盖尔曼(M.Gell-Mann)先生,以及一些其他优秀的科学家能同时来到清华大学,对清华是一件盛事,对整个中国也是一件盛事,对清华的师生更是一个极大的激励.这样的盛会,在中国是首次,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难得.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使这批一流科学家对清华大学有所了解,对中国的发展有些亲身的体会.
和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会议除了邀请国内的科学家和清华大学校内的师生参加外,我们还从全国邀请了对多位研究生参加会议.我们希望通过这个会议,使一批中国的青年学子能亲身接触科学大师,领会他们在研究什么、思考什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对这些愿意献身科学研究的年轻人会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这批研究生来自全国各院校,包括北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师大、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
在谈到清华大学理科发展状况时,聂华铜教授深有感触——
现在常常有人把科学和技术混在一块,其实科学和技术,二者虽有交叉,但本质不同.科学是为了追求知识,技术则主要偏重于应用.由于发展的目标不一样,再加上外在的社会环境也不一样,二者发展的规律和价值判断自然大不相同.理学院主要是发展科学,工学院主要是发展技术.清华的理科现在主要由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部分构成,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现在推动基础科学的一
些办法,我的感觉是失之于“心太急”.出一流科学成果,靠的是“人”.不是“百年树人”吗?培养一流的科学人才,即使不需百年,却也绝不是短短几年就能完成的.现行的一些奖励、评审办法急功近利,“凑篇数”、“追指标”的风气绝不是真心献身科学者之福,也绝不是达到“一流”境界的“灵方”.一个作家,你能说他发表成百上千篇作品,就能称得上是伟大文学家了吗?画家也是一样,真正的杰出画家也就凭少数有创意的作品奠定他们的地位.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都一样,“质”是关键,而不是量.
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就像从事文学和艺术创作一样,最关键的是人.如果有一批优秀人材,醉心于科学,有适当的研究环境,有机会接触到世界前沿科学的发展,有机会进入发展的潮流,才有可能出一流的成绩.清华大学要把理科推向一个新的台阶,首要的是认清学科的发展前景、物色有潜力的年轻人才,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能够发挥所长.事实上,我们引进的人才还远远不够,清华的硬环境发展得快,但软环境,包括各种制度和政策,和国际一流大学还有距离,是制约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创造有利于学术发展的软环境,我认为是发展成为一流大学的当务之急,在高等研究中心,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目标.
现在最要紧的是培养爱好科学的年轻聪明人,给他们充分的支持,让他们能有机会加入到前沿科学发展的潮流中去,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出好的研究成果.
聂华桐教授对目前如何发展基础科学,以及对清华大学如何创造一流的研究环境,使高等研究中心能办成与国际接轨且有特色的中心,谈了自己的观点——
发展基础科学,最要紧的是培养一批有才华而又一心投身科学,以献身科学为荣、为乐的人.现在中国的大环境在某些方面对基础科学的发展不利,当官、赚钱、出国、享乐„„方方面面的诱惑对优秀的青年科学工作者都是一个又一个的挑战.近年来,由于政府推行科教兴国,对科技的投入大幅增加,学术性的科学研究也受到重视,为基础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机.
基础科学的重要特征是探求未知的知识,它不可能像工程进展一样,来一个“先规J后验收”.工程上的进展,一切根据已知,易于规划,而探求科学上的未知,对未知难以作有保证性的规划,有时候多年也难出成绩,如果要贯彻“先规划、后验收”,就只有“凑篇数”.“连指标”了.过多的规划管制,对于基础科学的发展,恐怕是害多利少.
中国的科学能不能全面发展到世界一流,是一个综合性问题,要看中国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是不是能够发展到世界一流.中国现在不宜太急于“赶超”,欲速则不达,在科学发展上恐怕尤然.做学问是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要想马上见效难于成功.重要的是掌握各学科不尽相同的规律,当整个国家的综合形势好了,优秀人才愿意回来工作了,甚至国外其他的优秀人才也愿意来中国工作了,软的学术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营造好了,问题就易于解决了.现在,硬环境已经越来越不是问题,关键是软环境,大社会的软环境和校园内的软环境.为了吸引一流的人才,我们依照世界一流大学的研究模式和条件,已经在高等研究中心初步营造出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从国内外引进了一些优秀科学工作者,并在校内外聘请了一批一流人才为中心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同时以长江讲座教授的方式,聘请了一些现在美国一流大学里工作的杰出华裔青年学者,每年来中心工作一两个月,建立起了交流合作关系,提高了高等研究中心的学术水平.中心成立了以国内外著名学者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推行国际化的工作评估标准.中心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他们的升迁以学术委员会的各个成员和长江特聘教授们的评判为依据.在行政管理层面,在于尽量采取与国际接轨的设置,将行政人员数压缩到最低限度.在专业层面,教授在高等研究中心是长期职位,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则是三年一个聘期,两届为止.经过五年的建设,中心正逐渐营造起一个接近国际惯例的学术环境.
有了一流的人才,才有出一流科学成果的希望.中国目前在世界上有一批杰出的年轻学者,在基础科学领域有十分出色的成绩.如果清华能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能继续改善生活条件,能不断完善学术评估体系,把在国外一流大学有成就的一批华裔学者吸引回来,加上清华的一流学生,清华大学的理科就接近世界一流了.高等研究中心正有意识地在营建中心这个小环境,使生活条件、学术环境逐渐跟国外接近,希望吸引一批从中国出去留学,工作成绩好,而又有意回到中国来的年轻学者来中心,安心地做他们的工作,做出几项真正受国际学术界承认的好工作.这是我们努力要做的,也是最希望能够做到的.我个人的期望和努力的目标是:高等研究中心的整体学术水平在20年内达到国际上60名内的水平.
聂华桐教授还就高等研究中心的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吸引和培养人才,使清华大学真正实现洗身世界一流的目标表明了态度——
管理者与科学工作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作为高等研究中心的主任,我是为中心的师生服务的,中心的其他行政人员,也是为师生服务的.主要的工作是想方设法为研究人员创造有利于他们潜心做学问的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有所发展,努力激发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热情.如帮助他们联系到国外进行学术交流,解决他
们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邀请国外的杰出学者来中心访问,开拓新思路、新领域.为了保证高等研究中动的长期发展,杨振宁先生创立了基金会,亲自捐献,也在海外尽力筹款,用来补充研究人员的待遇和支持中心的学术活动.
高等研究中心发展所最需要的是人才,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有学术成就的人才,尤其希望物色年龄在40岁以下、醉心于科学工作、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学者.我们也努力培养人才.
清华大学要想跻身世界一流,就只有把办校的目标定位在追求学问上、在追求创新上.在学术里有了新的突破,在人类的知识领域里有了新的发展,一群大师涌现了,整个大学才有可能成为世界真正一流.
在学术风气日趋浮夸、学术评估体系等各方面尚不够完善的今天,要想跻身世界一流,我们就要在学术环境的营造、生活条件的提高、学术评估及管理等各方面给中已设置一些较高的要求,否则我们将无法实现我们的初衷,高等研究中心也只能等闲于一般的研究机构.五年来,中心吸引了数位工作杰出、且真正献身科学的学者,网络到了一批在海外最有成就的年轻华裔科学家,逐渐营建了一个宽松活泼的学术环境和一个接近国际常规的运行体制,初步达到了近期的目标.坚持不懈,中心在二三十年内跻身世界60名内,或许是一个有实现可能的目标.至于跻身20名内,五十年也不算长,而且要着机遇,要着整个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