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的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
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的通知
(代拟稿)
有关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和《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关于成立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通知》(教财厅„2012‟1号)的要求,决定成立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领导小组组成
组 长:黄彦蓉 省政府副省长
副组长:陈保明 省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
涂文涛 省教育厅厅长
张其昌 省财政厅副厅长
崔兆全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魏夕和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成 员:傅思泉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陈少杰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唐小我 省教育厅副厅长 杨苏萍 省监察厅副厅长 牟武俊 省农业厅副巡视员 宾军宜 省畜牧局副局长 王正荣 省卫生厅副厅长 蔡文强 省审计厅副厅长 张大中 省工商局副局长 杨 俊 省质监局副巡视员 刘会英 省团委副书记 黄 莉 省妇联副主席
二、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1、省教育厅:牵头负责“营养计划”的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会同财政和审计等部门加强资金监管;会同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学校食堂建设规划,改善学校就餐条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配合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部门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2、省财政厅: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切实加大投入,落实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把“营养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农村学校改善就餐条件。建立价格监测和预2 警机制,开展生产成本调查,组织对食品价格进行监督检查。研究制定“营养计划”实施及流通环节费用减免政策。
4、省农业厅:负责对供给学校的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农业企业、农村经济联合体和农户面向农村学校定点生产、加工和集中配送食用农产品。指导和支持学校开展种植等勤工俭学活动。
5、省畜牧食品局:畜牧部门负责对畜产品生产产地的认定和监督,对供给学校的肉、蛋、奶等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畜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养殖农户面向学校定点生产、加工和集中配送畜产品,指导和支持学校开展养殖等勤工俭学活动。
6、省工商局:负责供餐企业及托餐家庭(个人)主体资格的注册登记和管理,以及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
7、省质检局:负责对供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监管,对供餐食品定期进行抽检,查处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
8、省卫生厅: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臵,协助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制定营养宣传教育方案,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在教育部门配合下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
9、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食品安全监管,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办法。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 和托餐家庭(个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贮存、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协助查处食品安全事故。
10、省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案,指导各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11.省监察厅:负责对有关部门在“营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营养计划”实施公开、透明。
12.省审计厅:负责对“营养计划”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效益进行审计和审计调查,保证资金安全。
13.省委宣传部:负责宣传引导,全面、客观地反映“营养计划”实施情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14、团省委、省妇联:负责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营养计划”实施工作进行监督,确保“营养计划”实施公开、透明。
三、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办公室负责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相关政策,加强工作指导,总结推广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完善政策措施。办公室实行主任办公例会、月通报、简(快)报、专项督查和专项调度等工作制度。办公室及工4 作组有关人员组成如下:
主 任:涂文涛 省教育厅厅长
副主任:唐小我 省教育厅副厅长
张其昌 省财政厅副厅长
罗文全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魏夕和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综合协调组
组 长:唐小我 省教育厅 副厅长
成 员:张澜涛 省教育厅计划基建财务处处长
王 军 省宣传部宣传处副处长 何 萍 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副处长 肖世军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 辜 彬 共青团省委少年部部长 秦 玲 省妇联调研员
资金统筹与管理组
组 长:张其昌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厅长 成 员:肖世军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
何 萍 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副处长 朱漫宇 省教育厅计划基建财务处副处长 食品安全与食堂管理组
组 长:罗文全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成 员:肖永琦 省食品安全委员会督查检查处处长
谢仁兴 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处副处长
秦 蓁 省农业厅农产品质监处处长
周朝华 省畜牧食品局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处长
陈光明 省质监局食品处副处长
程遵源 省工商局食品处副处长
夏英宣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干部
舒 勇 省教育厅后勤产业处处长
监督检查组
组 长:魏夕和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
成 员:唐佑君 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食品安全监管处处长
李启福 省监察厅纠风室副主任
曹国华 省审计厅行政事业处处长
顾 工 省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局副局长
陈光明 省质监局食品处副处长
程遵源 省工商局食品处副处长
肖世军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
索 波 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处长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三月 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省级试点工作的通知
(代 拟 稿)
有关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精神,进一步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经省政府研究决定,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在国家试点的基础上,启动实施我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以下简称“营养计划”)省级试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大意义
实施“营养计划”省级试点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实践,是维护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民族素质、建设西部人力资源强省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省级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按照国家要求和省政府的部署,把实施“营养计划”作为党和政府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按照“政府 主导、试点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安全”的原则,扎实、稳步推进省级试点工作,不断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健康水平。
二、主要内容
(一)试点范围和享受对象。
我省116个“老少边穷”县中除已列入国家试点范围以外的57个县(市、区)的农村(不含县城)义务教育学生。
(二)供餐内容和供餐模式。
根据当地农副产品、民族饮食习惯等特点,按照卫生、营养、热乎、可口的标准,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确定合适的供餐内容,主要包括完整的午餐,提供蛋、奶、肉、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加餐或课间餐,以及其他营养补充等。具备食堂供餐能力的学校可按照当地卫生等相关部门确定的营养食谱予以供餐,不具备食堂供餐能力的学校可通过发放鸡蛋、牛奶、水果等食品实行课间营养补充。为确保食品安全,不提倡向企业(单位)购买供餐,禁止向家庭(个人)托餐。
(三)定额标准和执行时间。
每生每天3元,每学年按在校200天计算,每生每学年600元。各试点县要结合当地实际,分别制定试点方案,由市(州)汇总后报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核备案后实施。
(四)资金分担。
在3元定额标准中,除中央财政奖补资金外,省财政总水平8 补助1元,具体对各地按学生人数、人均财力水平和财政管理体制等因素分配,其余部分由市、县财政负担。市(州)本级对各县的补助标准,由各市(州)政府确定。
(五)改善就餐条件。
各地要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和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专项资金,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使其达到餐饮服务许可的标准和要求。食堂建设要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严禁搞超标准、豪华建设,加强建设改造工作监管。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可根据实际改造、配备伙房和相关设施,为学生在校就餐提供基本条件。地方人民政府要根据当地实际为农村学校食堂配备合格工作人员并妥善解决待遇和专业培训等问题。
(六)鼓励社会参与。
鼓励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在地方人民政府统筹下,积极参与推进“营养计划”,在改善就餐条件、提高补助标准、创新供餐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社会监督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七)完善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政策。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实际,对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发放范围和标准等进行动态调整。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将补助标准每 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每生每天小学4元、初中5元,所需资金分担比例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我省调整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关政策的实施意见》(川财教[2008]2号)的规定执行;同时,提高我省藏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即: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木里县统一提高到1450元/年,提标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全额承担。
三、工作要求
“营养计划”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安全风险高,情况复杂,任务繁重。请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学校务必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一)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分工负责,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市(州)人民政府负责指导和协调本地“营养计划”工作。县级人民政府是“营养计划”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制定本县实施方案和配餐指南,因地制宜地推进“营养计划”实施。
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关学校要把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实行校长负责制,切实承担起具体组织实施和相关管理责任。要充分发挥学生家长在本地区、本学校确定供餐模式、配餐食谱和日常管理等方面的作用。
(二)把食品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省级有关部门要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工作的指导和协调。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督检查。工商部门负责供餐企业主体资格的登记和管理。质检部门负责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管,查处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卫生部门负责指导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对学生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学校食堂以及供餐单位、个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办法,切实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工作。教育部门负责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按照规定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日常安全自查以及购买供餐服务等食品安全检查。食品安全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要加强综合协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首要位臵,指定专门机构、落实专门人员负责“营养计划”的食品安全工作,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建立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确保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配送、分餐等各环节的食品安全;建立健全校园食品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明确校园食品准入标准和条件,健全食品在配送、加工及质量卫生等方面管理举措和考评制度,增强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的自律性和遵章守纪意识,让学生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货企业(单位)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贮存、餐具设备清洁消毒和食品加工配送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督促学校建立食品留样监测制度、食堂从业人员体检制度和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三)落实资金投入,严格规范管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将“营养计划”地方承担部分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建立“营养计划”资金投入的长效机制。补助资金应足额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食品,不得直接发放给学生个人和家长。各有关部门要制定经费管理办法,将财政补助资金纳入国库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分账核算,集中支付,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要督促供餐单位定期公布配餐食谱、数量和价格,严禁克扣和浪费;要加强运营监督管理,确保相关食品采购、保管等环节不出现漏洞;要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防止套取和冒领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相关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健全学校财务机构,配备专(兼)职财会人员,切实加强食堂会计核算,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定期全面公开学生营养改善经费账目,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积极开展宣传,加强营养教育。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方式,向全社会准确、深入宣传这项惠民政策,使之家喻户晓。要高度重视舆情分析,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及时改进工作。要认真总结、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建立专家工作组,加强营养配餐、科学饮食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建立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制度,及时跟踪了解学生营养改善情况,为营养改善工作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五)建立问责机制,强化监督检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制定专门的监督检查办法,对“营养计划”省级试点工作的开展进行全过程监督。监察、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促进计划实施公开透明、廉洁运作。教育督导部门要把计划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工作内容,进行定期督导。要主动将计划实施情况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要督促农村学校成立家长、学生、教师代表共同参加的营养改善计划监督小组。各地要及时将工作方案、进展情况、运行结果向社会公示并设立举报电话和公众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附件:省级试点57县名单
二○一二年月 日
附件:
省级试点57县名单
成都市(2):邛崃市、大邑县攀枝花(3):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泸州市(1):合江县绵阳市(3):江油市、梓潼县、盐亭县广元市(1):利州区遂宁市(2):蓬溪县、大英县内江市(1):东兴区乐山市(2):金口河区、峨边县南充市(5):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宜宾市(9):兴文县、翠屏区、宜宾县、南溪县、江安县 广安市(5):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华蓥市达州市(5):通川区、达雅安市(8):雨城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 资阳市(1):安岳县眉山市(1):青神县14
长宁县、高 县、筠连县、珙 县、渠 县、开江县、大竹县芦山县、宝兴县、名山县
县
凉山州(8):西昌市、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
宁南县、冕宁县、甘洛县
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监督暂行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顺利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造计划(以下简称“营养计划”),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等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和监督,企业供餐、家庭(个人)托餐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
第三条 “营养计划”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为主,分级负责,各部门、各方面协同工作的管理体制。中央成立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营养计划”的实施。省级政府负责统筹组织,市(州)政府负责协调安排,县级政府是“营养计划”的行动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具体实施工作。试 点学校负责“营养计划”的具体落实。
第四条 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成立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部署“营养计划”的实施。成员单位由教育局、财政局、食品安全委员会、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员会(物价)、监察局、农业局、畜牧局、卫生局、审计局、工商局、质检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市(州)或县(市、区)营养办”,负责“营养计划”实施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 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职责
第五条 “营养计划”的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统筹,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第六条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学校食品安全日常管理和监督,制定不同供餐模式的准入办法。会同教育、农业等部门与学校、供餐企业和托餐家庭(个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安排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原料采购、加工、贮存、餐具消毒、设备清洁等环节的监督管理。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检查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协助查处食品安全事故。
第七条 农业部门负责食用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督检查。指导农业企业、农村经济联合体和农户面向农村学校定点生产、加工和集中配送食用农产品。
第八条 畜牧部门负责对畜产品生产产地的认定和监督.对16 供给学校的肉、蛋、奶等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畜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养殖农户面向学校定点生产、加工和集中配送畜产品。
第九条 工商部门负责供餐企业及托餐家庭(个人)主体资格的注册登记和管理,以及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
第十条 质检部门负责对供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监管,对供餐食品定期进行抽检,查处食品生产加工中的质量问题及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 卫生部门负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臵,协助查处食品安全事故;对学生营养食谱和营养改善提出指导意见,制定营养宣传教育方案,开展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在教育部门配合下做好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的监测评估。
第十二条 教育部门牵头负责“营养计划”的组织实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会同财政、发展改革部门制定学校食堂建设规划,改善学校就餐条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学生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配合卫生和食品安全等部门开展营养与食品安全宣传教育。
第十三条 食品安全部门负责食品安全的综合协调。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方案,负责制定食品安全培训方案和教材,指导各部门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协同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校 长、食堂负责人、工作人员以及供餐企业、托餐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行业规范培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第十四条 监察、审计部门负责对有关部门在“营养计划”实施过程中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依法对“营养计划”实施运行监督,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营养计划”实施公开、透明。
第十五条 省财部门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切实加大投入,落实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管,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十六条 宣传部门负责宣传引导,全面、客观地反映“营养计划”实施情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十七条 学校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对食品安全的日常管理。负责“营养计划”的具体实施,贯彻落实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强化食品安全的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学校应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食品安全,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确保食品安全。
第十八条 积极鼓励社会参与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有关基层组织,以及企业、基金会、慈善机构,学生家长组织,在地方人民政府统筹下,积极发挥对“营养计划”实施和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的监督作用。
第三章 食堂安全许可条件
第十九条 学校食堂必须具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的食品安全条件。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流程、食品采购、储存、供应等环节符合安全规范要求。
第二十条 学校食堂应该取得有效的餐饮服务许可证,并在当地有关部门办齐各项手续。
第二十一条 学校食堂负责人、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必须经审查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合格,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培训合格证书方可上岗。
第四章 食品采购安全管理
第二十二条 实施大宗食品招标和定点集中采购。学校食堂所需米、面、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料要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供应商;蔬菜、肉(禽)类等农副产品可实行定点、集中采购,并与供货方签订质量安全保证协议。食品配送服务要纳入招标合同或采购协议。大宗食品的采购价格、数量应公示,接受师生监督。
第二十三条 严格建立和执行食品供应准入制度。凡进入“计划”的食品及原辅料供应商,必须持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供应学校的米、面、油、酱、醋、盐等食辅材料必须有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QS)。第二十四条 严格食品及原辅料进货验货制度。学校应有专人检查食品及原辅料的进货和验货,应严格检查供应商的“三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检验报告,认真检查外观、色泽、气味等物理指标,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食品及原辅料的接收和入库。
第二十五条 建立食品采购登记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学校食堂采购的食品及原辅材料应统一进行登记;建立索证索票制度,凡采购的食品及原辅材料应索取供应商的有关资质证明、质量证明、供货发票等,并进行登记和归档。从集市和农户手中购买的小宗食品原材料,应采集相关信息,做好记录,做到源头可控,有据可查。
第二十六条 加强对食品及原辅材料供应商的监督检查,对不合格或出现质量问题的供应商应及时调整。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监督检查,进行食品质量安全评议,对不合要求或出现质量问题的供应商,一律取消供货资格。
第二十七条 严禁下列食品及原辅材料进入学校食堂;
(一)“三无”(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名称)产品;
(二)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有害的食品;
(三)超过保质期限或者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20 品;
(四)病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及其制品、未经卫生检疫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五)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五章 食品运输配送安全管理
第二十八条 学生食用的牛奶、鸡蛋等食品由中标企业供货到校,不得委托中间商或其他人员代送。配送时间应根据食品特性和季节特征,在确保食品质量的前提下确定;配送到学校的食品及原料商品生产批号、质量检验报告、加工企业、生产厂家等信息必须齐全。不得配送已过保质期或距离保质期不足20天以上的食品。
第二十九条 学生食用食品要使用专用车辆配送,运送过程中要注意防雨、防晒,防止与其他有毒、有害物品接触,并按期对车辆进行消毒。
第三十条 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对配送的食品和原料进行验收和保管。接收人员应与供货商当面核验生产日期、产品质量合格证,确认食品符合卫生安全标准后,方可对配送的食品登记接收并入库,对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食品不得接收。
第六章 食品贮存安全管理
第三十一条 学校应建立食品贮存管理制度和出入库管理 制度,加强贮存食品的规范管理,完善存放食品的硬件条件。食品贮存场所应根据条件分别设臵食品和非食品库房以及食品存放架,并配臵必要的冷藏保鲜设施及通风、防潮、防鼠等设施。
第三十二条 食品存放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摆放,不同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摆放在货架上和其他位臵的食品应有明显的标识、标签。散装食品应盛于容器内,在贮存位臵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供应商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三十三条 定期消毒、通风,保持室内干燥,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第三十四条 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施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植物性食品、动物性食品和水产品分类摆放。
第三十五条 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第三十六条 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第七章 食品加工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条 食堂炊事人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原料。第三十八条 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第三十九条 加工后的熟制品、半成品与食品原料应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更不允许接触有毒、不净物品。
第四十条 学生用餐必须当餐加工,当餐食用。不得向学生提供隔餐食品、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气味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品。
第四十一条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第四十二条 学校食堂要建立食品留样制度,每餐每件样品不少于100g,注明时间和留样人后,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器具中,密封后冷藏,保存48小时,并做好留样记录备查验。
第四十三条 食品在烹饪后至学生食用前的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若超过2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第四十四条 食品添加剂应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1)要求的范围、用量和方法使用,严禁超剂量、超范围使用或滥用食品添加剂。
第四十五条 加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加工场所,做到地面无污物、残渣;及时清洗各种设备、容器和用具,做到定期消毒,归位摆放。
第四十六条 学校应每天对餐具进行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消毒后的餐具应存放在保洁柜内。消毒剂、洗涤剂应有国家 批准生产文号,在指定地点存放并有标志。
第八章 食堂从业人员管理
第四十七条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县级食药部门应定期组织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培训工作。经培训合格的人员方能上岗。
第四十八条 食堂从业人员必须品行端正,招聘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时,要对其道德、品行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了解,由当地派出所出具无违法犯罪记录的证明,凡是有犯罪记录或品德行为有明显问题的不能录用,低于初中文化程度的一般不应录用。
第四十九条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取得有效健康证的人员方能上岗。凡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于食品安全的疾病患者,严禁从事学校食堂工作。县级卫生部门应利用暑期集中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第五十条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及便后,必须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前,应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24 发臵于帽内;勤洗手,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得在食品加工场所吸烟。
第九章 供餐安全管理
第五十一条 维护师生合法权益。学校食堂应坚持“公益性”原则,不得进行营利性经营,不得在食堂提取任何费用,教师就餐费用据实收取。
第五十二条 实行学校负责人陪餐制度。学校校长或学校管理人员要轮流陪餐,做好陪餐记录,建好陪餐档案,严把质量和安全关,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存在的供餐质量和安全问题。学校负责人陪餐时要维护好就餐秩序,加强就餐管理,防止学生打斗事故发生。
第五十三条 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区和食品原料存放区。
第五十四条 加强对即将供应饭菜的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应有专人对即将供应的饭菜进行看管,防止人为投毒事故的发生。
第五十五条 加强对学生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教育。学校要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加强食品安全的宣传,通过校园广播、校园网络、报刊、板报等形式在就餐场所或其他显要位臵开辟宣传栏,宣传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做到安全用餐和营养用餐。
第五十六条 学校应开展供餐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应上报 “县(市、区)营养办”备案。测评后学校应查明学生不满意的原因,及时进行整改。对学生不满意的供餐企业和家庭(个人)托餐机构应进行评估。建立校外供餐退出机制,对满意度过低或出现供餐质量安全问题的企业和个人,应及时停止其供餐资格。
第十章 食品安全应急管理
第五十七条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制定详细的、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响应职责体系,明确应急措施、细化应急流程,制定人员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调查、善后处理、舆情应对等具体方案。
第五十八条 学校应积极向师生宣传应急预案的内容,应急预案应在食堂公示,有条件的学校应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
第五十九条 学校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立即停止供餐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部门、卫生部门和食药监部门报告。
(二)卫生机构应及时赶到事发地,紧急开展救治病人。学校应积极提供条件,尽力协助卫生机构治病救人。
(三)学校要保留造成事故或者可能导致事故的食品、食品留样、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等。
(四)学校要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26 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相关材料和样品。
(五)根据卫生部门的要求,采取必要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六)做好安全稳定工作,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第十一章 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第六十条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行重点督查、定期督查。食药部门牵头组织对学校食堂的联合执法检查,有关职能部门应积极参与。教育部门要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对学校的督查,并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对学校目标考核的指标。
第六十一条 监督检查重点
(一)相关职能部门是否严格履行工作职责,管理责任是否落实到人员。
(二)学校食堂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是否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三)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是否具有从业资格和有效健康证明,是否定期接受培训。
(四)食品配送服务和大宗食品及原辅材料是否公开招投标和实施集中定点采购,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
(五)食品采购、加工、贮存、配送等环节是否符合有关法规和要求。
(六)对供餐企业、原辅料供应商、农产品种养殖和经营户是否严格资格准入和退出制度,相关手续和制度是否健全。
(七)学校选定的供餐模式是否科学,供餐食品是否有营养,食谱搭配是否合理,实行“计划”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否有明显提高,是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
(八)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执行,是否发生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故。
(九)“计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否整改,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是否及时有效处理,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是否追究到位。
第六十二条 监督检查方式。“计划”实施的相关部门应参加监督检查,采用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监督检查相结合,内部监督检查与外部监督检查相结合等方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常态化的监督检查。
(一)加强行政监督。监察、审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确保“计划”实施公开透明、廉洁运作,预防腐败。教育督导部门要把“计划”实施情况作为重要工作定期督导。食药部门要把“计划”覆盖的学校作为食品安全监督抽查、检查的重点,制定和落实具体的监管措施。
(二)重视舆论监督。各地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包括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向社会准确、深入宣传“计划”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推进情况等,总结推广先进典型,曝光反面典型,努力28 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和共同推进“计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三)发挥群众监督。各地和学校应成立家长、学生、教师代表和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参加的“计划”实施监督小组,各级营养办、有关部门和学校应设臵监督举报电话、邮箱和公众意见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来信来访。也可邀请离退休干部、教师、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干部教师,进行定期定点巡回视察监督,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加强整改。
(四)专业机构监督。根据工作需要聘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检查或审计;对专业技术很强的工作,可委托符合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十三条 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一)建立工作通报制度。各地营养办应定期编发工作简报,每月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并及时上报,发现、总结和宣传好的经验与做法,反映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意见,加强对“计划”实施工作的指导和督办。
(二)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各级政府应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照目标责任书的要求,对各地、各学校及个人目标责任、食品质量安全、专项资金管理、工作绩效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根据考评结果,对未能切实履行责任的,限期纠正,必要时暂停拨付专项经费;对工作组织得力、按期完成任务、服务质量好、无违纪行为的部门、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三)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各地要定期将营养计划实施方案、进展、情况、运行结果通过网络、报刊或墙报等形式向社会通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主动将“计划”实施情况向同级人大、政协报告,接受法律监督和民主监督。
第十二章 责任追究
第六十四条 严肃责任追究。营养计划实行责任追究制,对组织实施“计划”出现重大责任问题的主管部门、学校和相应责任人追究行政责任;对“计划”实施过程中查出的各种违纪违规行为,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一)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及开支标准不符合要求;无故拒拨、滞拨专项资金;因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的。
(二)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建立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的,管理措施不落实的,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
(三)学校食品监管部门失察、监督不力或监管不到位,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严重后果的。
(四)对学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未及时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在行政许可、认证、检查、处罚等行政行为中不遵守30 法定条件和程序,失职、渎职、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
(六)发生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的。
(七)发生学校食品安全事故,未积极有效地开展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的。
(八)拒绝、阻碍、拖延接受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组调查或拒绝、阻碍、拖延提供事故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九)对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十)未按规定完成上级政府、部门交办的工作,给学校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后果的。
(十一)其他有违反食品监管规定行为的。
第六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追究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贪污、挪用、套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的。
(二)扰乱学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秩序的,妨碍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或者阻碍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履行职责人员依法执行任务,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涉嫌犯罪的。
(三)危害学校食品安全生产、流通、经营秩序,实施危害食品安全行为,危害食品安全生产和管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或涉嫌犯罪的。
(四)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预防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不及时、31 不恰当,涉嫌失职渎职的。
(五)其他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违法行为或涉嫌犯罪的。第六十七条 从事食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由于未取得合法经营资格或未建立和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造成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取消其商品的学校准入,并依法追究该业主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三章 附 则
第六十八条 各地、各学校应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加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责任体系更加明确的实施办法。在“计划”实施过程中涉及的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中的有关困难和问题,由各级“营养办”协调有关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予以解决。本级“营养办”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逐级上报上级营养办协调解决。
第六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省营养办”)负责解释。
第二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营养餐加工制度
一、食品加工人员每学期必须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持健康证上岗。
二、食品加工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工作期间必须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进行操作,不得穿拖鞋、戴首饰上岗加工操作。
三、鸡蛋加工前要检查鸡蛋有无破损,并对外壳进行冲刷、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四、加工时发现腐坏变质或者感观性状异常的蛋奶不得加工。
五、加工蛋奶的设备及所用器具要经常清洗和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六、营养餐食品专人加工,专人负责。
七、严格加工操作程序。不得让学生喝过期、变质奶、冷奶、吃半生不熟鸡蛋。当加热的必须加热,当煮熟的必须煮熟,否则发生事故将追究责任。
八、加工过程必须有两人以上在场。食品加工后,必须经过管理人员检查审定后方可让学生进食。
第三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汇报
珲春市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国办发〔2011〕54号)精神,确保在珲春开展的试点工作顺利实施,现将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作一汇报。
一、营养餐试点基本情况和工作进展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18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其中,小学 8 所,中学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在校学生2619名,现有食堂面积3250平方米。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市委、市政府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项会议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进行安排部署。一是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教育、卫生、财政、药监、审计、质监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珲春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计划”的组织实施与指导,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实行全程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各相关学校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按照供餐方式和流程,建立管理的专门队伍,保证计划实施的各环节都有专人负责,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按照省教育厅《关于报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就全市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学校食堂现状和学生在校膳食情况等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对计划实施中涉及的组织领导、职责划分、供餐方式和工作流程规范、管理制度建设、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食堂建设规划、监督检查机制建立等事项进行认真研究,出台了《珲春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餐试点工程实施方案》,并上报省州相关部门。各相关学校也根据校情学情,制定了学校实施方案。三是制定了《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学生实名管理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各有关部门落实了供餐验收、储存、组织学生就餐、台帐档案、食品安全等专项制度,规范了食品储藏,加工,分发和食用等操作规程,保证各项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二、《方案》涉及的内容、措施、标准等情况
(一)供餐模式为学校食堂供餐和企业供餐方式相结合。正餐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课间营养餐以企业供餐为主,科学制定营养膳食食谱。供餐企业统一进行成品加工,按份包装,配送到校。
为确保饮食安全,学校食堂采取学校自主经营,由学校后勤校长或后勤主任具体负责管理。学校食堂一律不得对外承包,食堂聘用人员必须经健康体检、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学校食堂经营以成本经营为主。
(二)食堂建设要严格按照教育部、住建部、国家发改委颁发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和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要求进行。新建食堂必须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卫生、面积达标、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学校食堂要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和用餐场所,设施设备以及饮用水等必须达到有关卫生标准。消防设施设备要严格按照消防部门的要求配置。安全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并设置符合规定的安全疏散标志。不符合要求的食堂要及时进行改造与维修,严禁将危房和存有安全、卫生隐患的房屋再作为学校食堂使用。
(三)非寄宿制学校和农村村小、教学点虽生源逐年减少,但短期内不能撤并和取消的,食堂基本建设应纳入财政预算计划,确保边远地区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
(四)农村留守儿童在县城或城市就读,应一并列入营养餐计划。
(五)目前,我市共有6所学校尚未设立学生食堂。其中,春化中学和哈达门小学已列入2012财政预算计划,其余4所学校没有列入2012年财政预算计划。学校食堂聘用人员工资暂时没有纳入财政预算,主要以成本经营为主。
(六)营养改善计划推进时间表
2011年12月—2012年2月,完成摸底调查工作和制定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2012年2月,成立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领导机构。
2012年2月—2012年3 月,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数统计和食堂学生相关制度的初步制定。
2012年3月,进行供餐企业招标,签定供餐合同并启动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试点供餐工作。
(七)农村义务教育营养餐供餐方式及供餐内容
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实施全部由企业供餐,统一配送。
三、存在的问题、困难
目前,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准备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在推进过程中遇到如下问题:一是我市农村学校食堂基础设施薄弱,建设任务重,资金投入大,短期内难以全部解决。二是学生营养餐计划工作流程复杂,涉及学生营养健康和卫生安全。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问题,单靠个人、学校或一个部门难以完成,必须以政府为主,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统筹,协同推进。
四、意见和建议
1.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学生食堂硬件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保证食堂硬件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学生就餐要求。
2.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齐抓共管,保障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和学生饮食双安全。
3.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到学生食堂建设和营养改善计划中来,营造社会氛围,不断提高学生营养餐标准和覆盖面。
4.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实行月报制度。
5.在试点工作实施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经验,总结实施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形成有效机制,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全面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必做的十项工作
各学校要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做到“十个完善”,达到“十个确保”。
一、完善领导班子,确保“计划”抓实抓好。
1.出台本乡镇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的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
2.要建立健全权责一致的工作机制,“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各乡镇学校校长要肩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安排专人负责。
二、完善后勤保障,确保“计划”有效推进。
1.已对外承包的食堂,暂依托现有的经营模式进行供餐,由经营业主做好人员招聘、餐具的配备、计算机售饭窗口建设等工作,满足学生就餐的基本需要;
2.中心校暂无食堂的,对现有的伙房进行功能改造,基本达到“三分开,一方便”,按规定临聘工人,确保顺利供餐;
3.村小在原有的“一小三热”实施的基础上,利用公用经费添置必要的设施设备,由村校教师负责给学生供应热饭、热汤、热水。
4.现有食堂不得再对外承包,学校食堂逐步由由学校自主经营,统一管理,封闭运营;学校投资建设的食堂已承包的,给予一定的过渡期,逐步转型。由社会投资方建设、管理的学校食堂,合同期满或给予一定过渡期,由学校收回管理。
三、完善实名制管理系统,确保受益人数准确。
根据国家要求,为确保受益人数准确,将要建立实名制管理系统。目前我县已先期启动试行,目前要建好两个层面的实名制系统。
1.建立县级层面学生实名制管理系统,做到与学籍管理系统一致,严禁各校将学前教育学生纳入该系统,严禁伪造学生信息。目前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已完成,通过审核发现,全县存在学生同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错误如性别不符,年龄与就读年级不符、部分学生无身份证号码,这些问题将影响受助人数的核实,请各校与计财股联系,再次核实,严禁套取冒领现象,确保受益学生人数准确。
2.建立健全学校层面学生食堂实名充值卡管理系统。实行计算机售饭管理的学校,管理系统中须补充学生姓名、身份证号码、学生年级及班级信息,并与县级实名制管理系统相符。数据库每天备份一次;数据库备件文件每周上报一次到计财股,做到使用情况动态管理查询。
四、完善营养食谱,确保学生吃出健康。
根据我县实际,先是解决吃饱的问题,再是解决吃出营养的问题,要由过去 的你煮什么我吃什么向现在的我需吃什么你就煮什么转变。因此,各校必须根据当地情况,初步拟定周食谱,每天不重复;目前全国做得较好有重庆市,相关资料已放在县教育网营养改善计划专题网站,请参考。
五、完善供餐内容及方式,确保可操作性。
目前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有的寄宿,一日三餐都在学校;有的不寄宿,只是在校午餐;有的不在校午餐,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在制定政策过程中,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创新机制,不搞一刀切,需要各校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当地实际出发,合理选择供餐内容,科学制定供餐模式。
1.供餐内容。目前我县确定的供餐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供应完整的午餐;二是提供蛋、奶、肉、蔬菜、水果等加餐或课间餐;三是其他营养品补充。各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供餐内容,关键是要合理搭配,保证营养。
2.供餐模式。目前我县确定的供餐模式,采取学校食堂(伙房供餐模式,实行三种供餐方式。一是包餐制;二是自购制:三是蒸饭制。
六、完善供餐价格,确保食品等值优质。
各校要召开学校膳食管理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会议,完善两方面的价格指标:一是要完善完整午餐价格,根据周营养食谱初步确定午餐价格;二是要完善营养制品价格,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成品奶、鸡蛋、水果等其它营养品的价格。各校要结合本地原材料采购市场价格,提出参考价格,确保给学生提供的食品等值优质。
七、完善原材料采购验收制度,确保学生吃得放心。
各校要建立原料、营养制品采购、准入、验收、登记等制度。
一是现场签收制度。食堂管理人员现场签字验收,确保原料、营养制品的数量、质量和安全。
二鼓励食品原料采购本地化制度。通过政府集中采购、与农户签订食品原料供应协议等方式,妥善解决学校食堂副食品、蔬菜供应问题。鼓励食品原料采购本地化,学校所需米、面、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辅料和营养制品由县政府采购中心通过公开招标确定协议供货商,将食品配送服务纳入招投标合同或采购协议。蔬菜、肉禽类等农副产品实行定点、集中采购,并与供货方签订质量安全保证协议。
八、完善安全监管机制,确保学生吃得安全。
1.食品安全。各校要配合食品安全、农业等监管部门对学校的监督检查;学校要与食堂承包经营者签订责任书,同时建立健全留样检测制度、从业体检制度、岗位职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将责任具体化,保证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总 之,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建立起学生营养改善状况监测评估机制,跟踪监测、及时改进,不仅要让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安全,还要吃出健康、吃出营养。
2.资金安全。教育将会同财政部门定期公开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总量、学校名单及受益学生人数等信息,建立实名制学生及用餐情况的信息管理系统,严防套取冒领资金行为。要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度,发生问题一经查实,必须依法严肃处理。
九、完善食堂财务管理,确保资金管理公开透明。1.健全食堂财务机制。各校食堂设兼职会计1人,可由学校学校报帐员兼任。食堂财务帐簿要反映每月学生充值情况、每月消费汇总等收入数据;原材料采购、水电费及燃料费、食堂人工成本及设备设施购置等支出数据;每月大宗原材料米、面、油、蔬菜、肉类、蛋类、营养制品的出库、入库情况,有效监控食堂运行成本。
2.执行财务月报告制度。每月将食堂财务运行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实行计算机售饭管理的学校,每月上报县营养办学生就餐信息数据库文件及导出电子报表;未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学校上报专门制作的财务月报表。
十、完善宣传机制,确保政策家喻户晓。
1.通过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生及家长会议等,广泛深入宣传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义、政策、做法等,争取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大力支持。
2.通过发放给家长的一封公开信的方式,消除学生家长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后,就不要再交学生伙食费的错误理解。
3.同时要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为契机,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向学生、家长、教师和供餐人员普及营养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教学计划规定的健康教育时间,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模式,使广大学生能够利用营养知识终身受益。
第五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总结
—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规范管理 安全实施
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关系个人成长发育和全面发展,关系国家未来和民族兴旺。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营养改善计划对于切实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状况,提高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自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我县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切实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成立组织,制定方案,切实加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
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x政[2012]18号)的通知精神,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相关局委领导为成员的“xx县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教体局先后印发了《关于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工作意见》(潢教体[2012]44号)和《关于印发xx县学生营养餐管理规范的通知》(潢教体[2012]61号)。为我县学生营养改善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和工作机制,确保了我县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精心组织,严格程序,切实保证优秀的学生营养餐企业中标
三、规范管理,多措并举,切实保障学生营养餐工作的安全实施
(一)硬件建设
中学、中心校必须建立学生营养餐储存室,储存室原则上设在一楼,便于收发。
1、标准:供餐人数在x人以下,为一间面积不少于x平方米;供餐人数在x人以上,为二至三间,面积不少于x平方米。
2、要求:
①要达到“五防”要求:安装防盗门、防盗窗进行防盗;安装纱窗、门帘进行防蚊蝇;房门要安装50厘米高的防鼠板、内设防鼠台(隔墙30-40厘米,高50-60厘米,坡度25-30度)进行防鼠;无防鼠台的,要有离地离墙10厘米以上的平台或货架,要有通风设施进行防潮;要有专人管理,专人开锁房门,防止人为事件地发生。
②要干净、卫生、整洁,仓库内不准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和非食品以外的物品,包括分发后产生的废品和垃圾等。
③室外要有“营养餐储存室”室牌;室内要有上墙的各种制度、领导小组、各校(班)营养餐责任人(中心校是每所小学校长和两名教师、中学是每班班主任和两名学生),张贴整齐。④有条件的单位,可安装空调。
(二)软件建设
1、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所有副校级领导为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
2、成立营养餐管理办公室:校长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校长为副主任,班主任和有关人员为成员。
3、制定各项制度。
4、建立应急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5、做好运作流程各环节记录。入库由学校和供餐企业配送人员签接收手续;分发由各校或各班三名责任人中的任一名签字领取;学生请假、生病、不适宜饮用、“问题食品”退换等特殊情况处理记录。
6、建立学生实名制台帐。各学校实名制建好后,中学按级段、班级汇总连同学生名册一并上报;中心校按学校、年级汇总连同学生名册一并上报(汇总表必须由校长签名、加盖公章),每学年开学初上报,学期中有学生流动,要写出报告及时调整。严禁虚报冒领学生营养餐,违者追究校长的责任。
7、学校食堂供餐的学校做好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挤占和挪用。
8、档案内容:上级文件、领导小组、制度、预案、各项记录、学生名册、培训和宣传等一切资料。
(三)配送存放
1、配送人员要配带标志,配送车辆要有“学生营养餐专用车”标牌;
2、中学直接配送到校,小学只配送到中心校,由中心校配送到各小学或由各小学到中心校领取。
3、营养餐在存放期间,要按照食品存放要求,分类、分架存放;
4、营养餐分发应当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5、定期检查,变质或过期食品应及时清除。
(四)管理责任
学生营养餐安全监督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工作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和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教体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认真做好学生营养餐监督管理和安全许可工作。
1、实施学生营养餐的乡镇政府对营养餐食品安全负总责;
2、实施学生营养餐的学校、营养餐配送企业对营养餐食品安全负主体责任;
3、实施学生营养餐的学校校长、营养餐配送企业负责人为营养餐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五)食餐管理
1、营养餐专管员要求。各校要选调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细心的同志担任营养餐专管员。专管员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必须参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必须做好营养餐的接收、分发、保存、管理和各种有关档案资料的完善、归类、入档工作。
2、严把三道关。专管员在分发时,严把第一道关,按照培训要求,认真检查营养餐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胀包、破袋,受潮霉变等等;到班后,班主任严把第二道关,再详细检查;分到学生后,要求学生进行第三次把关,确保无异样后再食用。
3、学生生病、过敏、不适者不用;空腹慎用,建议“先吃后喝”。
4、食用后的包、袋要收集,不得乱扔、乱抛、乱丢;收集后单独存放或处理,不得再进入储存室。
(六)宣传教育
1、各学校要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和载体,向社会广泛宣传党和政府的这项惠民政策,宣传普及科学营养知识,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共同监督、共同推进学生营养餐工作实施的良好氛围,使此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学校要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开展营养与健康的宣传教育,将营养知识教育纳入健康教育课中,从正面引导学生食用营养餐,培养科学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七)监督监测
1、各校要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体保站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和管理工作;局每学期组织一次由体保站、纪委、督导室、普教股等股室组成联合督导组进行工作运行情况和清点学生人数的专项督导检查,督导结果用于年终目标考核。
2、营养餐实施后,要跟踪了解学生营养改善状况,建立学生营养状况和体质健康监测评估制度,为开展营养改善工作绩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八)应急处理
学校必须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具体到人员、车辆,并严格执行食物中毒报告制度。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故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并保护现场,封存可疑食品,以便查清原因;立即救治病人,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九)责任追究
对违反本规范,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以及造成食物中毒后,隐瞒、谎报、漏报、缓报的学校和责任人,将追究其责任。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学校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造成食物中毒的,追究学校校长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对违反本规范,造成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情节特别严重的,要依法追究相应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四、克服困难,正视问题,切实促进学生营养餐工作的稳步推进
经过一个多月的实际操作,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村级小学比较分散,不少村级小学人数较少,配送到校十分困难,存在经费问题;二是由于运输保存和3元钱的成本控制等问题存在,配餐方案所实施的空间仍相对有限;三是学生数多的学校,教师又比较紧张,在分发上存在人手不够,加大工作量的困难;尽管问题和困难较多,但我们要正视问题、克服困难,尽最大努力做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切实促进学生营养餐工作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