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检查报告123
地区畜牧兽医局党组领导班子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送审稿)
地区畜牧兽医局党组领导班子在对全区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召开局党组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重点、理清思路,形成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一、十六大以来我区畜牧业实现了大跨步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2002年以来,全区上下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中心和“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两个方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推进全区畜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了八大转变。
(一)统筹农牧区发展,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格局由传统的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向农区、草原、城郊畜牧业并举的转变,形成了牛羊猪禽等全面发展的局面。根据地区第二次、第三次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和采取一系列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政策和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发展畜牧业的高潮。畜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供给能力大幅跃升。全区年内牲畜出栏由2001年的2833万头(只)增加到了2007年的4717万头(只),增长66.5%;肉、奶、蛋产量分别由2001年的83万吨、92万吨和20万吨提高到了2007年的169.2万吨、202.3万吨和27.37万吨,分别增长103.85%、119.89%和36.85%。
(二)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由依附和从属于种植业的副业逐步向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的转变。针对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新形势,紧紧抓住加入WTO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机遇,积极推进以畜牧业为主导的农业农村经济战略结构调整,使畜牧业逐步成为了大农业中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2007年全区畜牧业产值227亿元,较2001年的134亿元增长了69.4%,全区农牧民人均增收来自畜牧业的贡献达到了244元,占农牧民人均增收的59.08%。畜牧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主导产业的地位逐步确立,对农牧民增收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三)狠抓畜牧业各项建设和结构调整,实现了畜牧业生产模式逐步由粗放、低效的单一化生产向规模、高效的产业化经营的转变。按照现代畜牧业“五化”的要求,通过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畜牧业建设和发展,全区初步建立了育种、扩繁、推广、应用相配套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和区、地、县、乡、村五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牛的良种率达59%,绵羊良种率达67%,山羊良种率达66%,猪禽良种率保持在90%以上;在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和两个《意见》、一个《规划》精神推动下,全区初步完成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建立了9444人的村级防疫员队伍,大幅度、大范围地提高了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水平。奶牛、优质肉牛肉羊和细毛羊三个优势产业带加快建设,产业带中的牛奶、牛羊肉、细羊毛产量占到全区总产量的81.6%、80%和76.6%。截止2007年,全区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7家,种畜禽繁育企业达 到215家,饲料加工企业达到了267家。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达到2000多个,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达到200多个,各级畜产品批发和交易市场达到754个,贯通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初步建立。2007年全区调往内地的活畜超过了14万头,销住内地的肉类3.1万吨、奶粉2.5万吨、干酪素679吨、皮张2000多万张,销售收入达到22.64亿元。共向中西亚国家转口或出口肉类1.43万吨,出口禽蛋1007吨、干酪素1159吨、肠衣2140桶,外向型畜牧业已初见端倪。
(四)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指导改革和发展,促进了畜牧业生产方式由自给自足型向商品经济型的转变。通过市场的引导和推动,农牧民传统的小而全的养殖方式已出现逐步被相对集中的专业化、商品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的趋势,商品生产成为农牧民发展畜牧业的主要目的。全区人均肉类占有量由2001年的51.7公斤提高到了2006年77.2公斤,增长67%;奶类人均占有量由2001的46.8公斤提高到了2006年的87.7公斤,增长53.7%;禽蛋人均占有量由2001年的10.8公斤提高到2006年的12.6公斤,增长17.6%;均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自给充足、供给有余。
(五)大力实施科技兴牧工程,促进了畜牧业增长方式由依赖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的转变。全区围绕 “良种、良料、良法、良舍”,积极推广畜禽繁育改良、饲草料加工、重大疾病防控、标准化养殖等方面的技术,倡导健康养殖,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共制定畜牧业地方标准173个,建立畜产品标准体系27个,建设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24个,配合饲料入户率达到了60%,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了60%。随着畜禽品种和结 构的不断优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全区畜产品单位生产水平和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出栏牛平均个体产肉量达到136公斤,较2001年增长8.6%。出栏羊平均个体产肉量达到18.5公斤,较2001年提高13.5%。荷斯坦奶牛的平均产奶量由2001年的2600公斤提高到了目前的3500公斤,提高幅度达到了34.6%。全区有57个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18个畜产品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在2006年和2007年的饲料及畜产品质量抽检中,饲料违禁药物检测合格率和动物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均达到了99%以上。在今年“三鹿奶粉事件”的检查中,我区乳品未检出“三聚氰胺”。几年来通过大规模的培训,各级畜牧干部的管理水平、依法行政意识明显增强,技术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农牧民的科技意识和劳动技能明显提高。
(六)深化改革,转变职能,推动了畜牧业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法制化管理的转变。大力贯彻实施《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畜牧业地方配套法规的立法工作,不断强化畜牧业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深入开展了畜牧业行政许可制度整顿,严厉打击了种畜禽生产、动物防疫、饲料加工、草原利用、兽药使用等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依法维护了农牧民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了畜牧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秩序。畜牧业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管理的轨道,畜牧部门的主要职能逐步向依法行政和为行业服务转变。
(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对天然草原由利用为主向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转变。加强草原生态治理工作。通过实施国 家天然草原保护、草地围栏、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退牧还草等草地生态工程,6年多来,全区建设草地围栏1亿亩,实现草原禁牧3229万亩、休牧6478万亩、划区轮牧670万亩;补播改良草原1160万亩,新建水利设施配套的人工饲草料地173.6万亩。据农业部2006年监测,全区退牧还草工程区天然草地植被平均盖度提高了5个百分点以上,平均地上生物量提高了10-20%。依法治草,科学管理,大力推行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和草原禁牧、休牧等制度,强化了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积极开展草地动态监测工作,应用3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全面开展草原资源普查和草原灾害的监测工作。
(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牧民定居和新牧区建设,促进牧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全区新建百户以上牧业新村80个,新增牧民定居3万多户,18.5万户的牧民实现定居和半定居,占到了农村牧民户数的78%,其中,按照“三通、四有、五配套”的标准定居的牧民达到了30%。牧区人畜饮水工程成效显著,解决了25万人、600多万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推广普及太阳能发电装臵3万多台套,解决了15万牧民的生活用电问题。全区平均每年实施牧区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10多万人次,组织转移牧区劳动力8万多人次。
我区畜牧业长足的发展,得益于国家的惠农政策,得益于地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正确决策,得益于农业部等国家部委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各级党政的全力推动,得益于全区畜牧系统广大干部群众的锐意进取和辛勤工作。归根结底,得益于党的科学发展观在畜牧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措施中的贯 5 彻落实。在推进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我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形成了以下共识:一是必须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加快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大力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以畜牧业的科学发展为人民群众造福;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抓住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核心,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强化和拓展“五化”建设,不断提升畜牧业发展能力;三是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促进生产方式转变,积极推进农牧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四是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在工作方法上,要抓住草原、兽医、畜牧等重点工作,同时兼顾全局,整体推进。同时,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激发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活力。
二、深刻剖析影响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存在的问题
经过学习讨论、基层调研、征求意见、解放思想大讨论,我们认为当前影响我区畜牧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牧区经济发展滞缓,牧民与农民生活和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广大牧民赖以生存的草原畜牧业仍然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养畜、粗放经营的落后生产方式和以数量扩张为主的传统发展模式,生产结构单
一、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十分突出。牧民定居工作进展缓慢,全区27.21万户、122.82万牧民,实现标准定居的只有8.14万户,31.69万人,只占牧民总户数和总人数的29.92%和25.8%,还有19.07万户、91.13万牧民仍然处在游牧和半游牧状态。牧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其它劳动 技能,劳动力转移难度大,增收能力不足,生活改善缓慢。据统计,2007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183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280元,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72%。其中,塔城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5571 元,牧民人均收入2180 元,只占农牧民人均收入39%。广大牧区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牧民的健康保障和下一代的教育等民生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
2、畜牧业数量增长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较为突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区属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绿洲生态,草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虽有可利用面积7.2亿亩,但随着草原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和放牧牲畜数量的快速增加,草畜矛盾日渐突出。目前全区40%的草原超载过牧,约有85%的草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近年来,国家虽然实施了一系列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进行生态恢复,但由于覆盖面较低,加之饲草料基地等配套设施建设没有同步跟上,超载的牲畜无处转移,滥牧、过牧和偷牧等问题屡禁不绝,草原生态环境继续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
3、畜牧业安全体系不完善,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仍需加强。我区边境线长达5600公里,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这些国家几乎都是动物疫病的高发区和多发区,有的甚至是疫源地,使我区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疫病威胁,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地提高了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立了区、地、县、乡、村五级动物防疫网络,但仍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如,村级防疫 员利益保障机制尚未建立,队伍的素质和稳定性还不是很高。产地检疫工作进展缓慢且不规范,养殖档案和动物标识工作的实施范围较小,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和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尚难建立。全面开展畜产品安全监测工作困难较多。重大动物疫病的疫情监测和兽药残留及动物源性产品检测等关键环节的监管措施不到位,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4、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不健全,难以满足现代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服务能力不足,虽然建立了区、地、县、乡、村五级品种改良技术服务网络体系,但设备落后、人员不足、技术水平较低。广大牧区地处偏远、畜群分散、交通及通讯不便,再加上牧民的认识不到位,冷配等技术措施难以推广到位。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存在薄弱环节,牧区放牧畜群改良所需种公牛年缺口达8000多头,优良肉羊品种尤其是进口肉羊品种繁育能力与上千万小畜改良的需要相差甚远。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有待加强,随着外血的不断导入,部分地方良种已濒临绝种。
5、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畜牧业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实力不强、开拓市场和产业带能力较弱。畜牧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体,标准化、规模化水平较低。养殖小区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建设标准不高,内部经营分散,优势和效益难以充分发挥;畜牧业经济合作组织规模较小、组织松散、功能不全,开拓市场、组织生产、配臵资源的作用不强。企农利益联结机制这一难题的始终无法有效破解,“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难以形成,一方面企业生产和基地原料生产脱节,出现时而抬价抢收,时而压级限收,扰乱畜产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为维持高额利润,企业压低畜产品收购价格,挤压养殖户利润空间,使部分养殖户对进一步发展养殖业失去了的信心。
6、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益突出。天山北坡、伊犁河谷等地区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和资源优势,在畜牧业的发展上走在了全区的前列,初步形成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构架,发展势头强劲。南疆农区畜牧业发展与北疆相比差距较大。尤其是南疆三地州受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的限制,发展相对滞缓,尚未摆脱传统畜牧业的束缚,畜牧业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强者愈强、弱者更弱的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7、国有牧场改革和生产经营面临着诸多困难。突出表现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生产经营水平低,社会包袱沉重,资源优势和规模经营优势得不到发挥,科技推广和示范作用不断弱化。企业及职工负担逐年增加,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人才流失严重。
(二)深入分析和检查问题形成的根源和原因
我们认为形成以上问题的根源和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遗留的,也有现实存在的,有客观造成的,也有主观世界改造不够和干部不作为、不努力的因素。
1、客观方面的原因。
一是受生活水平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与粮食等种植业生产相比,畜牧业在较长的一个历史时期一直是农业经济中的副业。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区逐步确立了畜牧业主导产业的地位,加大了投入和建设,但由于欠帐太多,有限的投入与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草原畜牧业,到目前为止,国家和地区具体扶持政策也比较少,草原建设和饲草料生产没有像粮食生产那样的补助机制,牧区水网、电网和路网工程等基本没有大的专项投入,牧区水利建设水平与农区相比存在着很 大的差距,畜牧业机械化推进速度和水平也远远地低于种植业。牧民定居工程作为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转变牧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项主要措施,多年来,主要依靠牧民自已投入,由于经济能力较弱,以饲草料基地为主的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建设难以跟上,牧民定居后的产业拓展问题、发展生产问题、提高收入问题和改善民生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牧民定而不居,不仅重返游牧现象较为普遍,而且出现了“因定居而致贫”的问题。可以认为,广大牧民不仅是当前收入最低、劳动技能最低、受教育程度最低的一个阶层,也是享受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成果最少的阶层之一。
二是畜牧业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在草原畜牧业的生产和经营方面。牧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虽然对提高牧民生产积极性产生了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草原分户经营,给政府和集体管理草原造成一些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等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措施难以落实到位。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牧民一味地增加牲畜数量,掠夺式的经营草原,据统计,目前我区在牧区放牧的牲畜数量是1949年的5倍,这是造成草原生态恶化最主要的原因。同时,草原分户经营的生产方式给草原的合理流转带来了困难,限制了草原畜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转型,面对分散的资源和小规模的经营,现代畜牧业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难以实施。再如,在国有牧场体制改革问题上。由于特殊的地位和性质,很大一部分国有牧场既没有进入农村改革的范畴,更没有享受到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各项政策,在管理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营水平较 低。近年来,国家和地区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对国有牧场有所遗漏,发展生产、扩大生产以及改善民生所需的基本建设难以跟上。同时,由于职工身份不明,不仅国家支农惠农、免除农业税、减轻农牧民负担等一系列政策难以惠及,而且因为承担牧场经营管理成本,负担较重,生活相对困难。
三是畜牧业的社会关注程度较低。由于长期处在副业地位,社会各界对畜牧业的关注和支持相对较少。以金融机构为例,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长期以来,在畜牧业发展方面没有专门化的信贷品种,既使是国家和地区畜牧业政策性贷款,落实上也存在很多机制上的阻碍。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后,支持农牧业生产的责任机制被弱化。出于运行成本和效益考虑,农业银行撤并了部分农村营业机构,一些商业银行还撤掉了县级分支机构,造成农牧民畜牧业贷款渠道狭窄,办理难度加大。鉴于畜牧业生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大部分金融机构缺乏开办畜牧业贷款业务的积极性,门槛设定较高,养殖户取得贷款难度较大。农村信用社作为当前支持农牧业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所提供的畜牧业贷款不仅额度有限,而且利率普遍较高,期限较短,使用效果不理想。
四是优势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由于农林牧生产管理条块分割,缺乏协调和配合,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水平较低,围绕畜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的机制难以形成,影响了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农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农林部门对饲草料生产的关注和投入程度较低,没有形成成熟的技术服务体系和生产标准以及可大面积推广的模式,饲草料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对一年多熟和农草间作、林草间作的种植模式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 索。畜牧部门对农林产品以及其它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不深,资源利用率不高。
五是畜牧业科技水平提高缓慢,畜牧业法制建设还较为薄弱。畜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渠道狭窄,针对性不强,存在一定的产学研脱节的现象,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人材优势和指导生产、服务生产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畜牧业标准化建设起步较晚,覆盖率和推广面还相对较低。畜牧业科技培训工作围绕生产、紧跟生产不够,效果不佳,存在着重盈利性培训,轻公益性培训,重理论培训,轻技能培训的问题。畜牧业立法工作进程较慢,畜牧业执法体系还存在着不完善、不健全的问题,如,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职能和技术服务职能尚难以完全分离;草原管理和执法机构设臵分散,部分职能存在相互重叠和交叉,在草原保护、建设、管理工作力度逐年加大的情况下,现有的草业管理从层次和体制上都显得力不从心。部分地区种畜禽管理工作没有有效地开展起来,一定程度地存在市场秩序混乱的问题。
2、主观方面的因素。
虽然从征求意见的情况看,社会各界一致认为,畜牧局领导班子是一个思想解放、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的工作班子,是一个有能力、有战斗力的班子,在指导畜牧业的各方面工作上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地区党委、人民政府及国家有关部门安排部署的各项任务,能够带领干部职工争创一流的业绩。但通过对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地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畜牧业生产和市场形势,我们认为自身思想观念更新还不快,开拓创新力度还不大,用全局和大局的理念谋划畜牧业还不足,用市 场经济的办法指导和推动畜牧业还不够。在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短视问题,在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本位问题,在规划上存在着一定的缺位现象,在管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教条问题,在服务上存在着一定的滞后问题,在方法上存在着一定的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在作风上存在着一定的对国家和地区畜牧业发展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力度不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习制度坚持不够。对上级政策文件、指示精神能够及时地传达学习,但对政治理论有时间学一点,没时间就少学一点,客观上强调工作忙、压力大和事务性工作较多,缺乏持之以恒自觉学习的精神,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认为学习是“软指标”,可以往后推一推。有时满足于集体学了、会上讲了,没有紧密结合实际,把握精神实质,创造性地加以落实。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存在“以干代学”的模糊认识,从而导致了学习的自觉性不高,学习制度坚持得不严,学习的系统性还不强。
二是对牧区畜牧业发展关注不足。由于近年来农区和城郊畜牧业发展较快,成为了全区畜产品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主战场,局领导班子专题研究牧区发展的时间相对较少,在引导农牧民转变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做得不够,在促进牧民增收致富方面办法和措施不多,特别是对各地发展牧区经济的一些好的经验和作法缺乏系统的总结,试点、示范工作还不到位。
三是对产业化经营、畜产品质量安全等新问题应对办法不多、措施不强。特别是在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建立企农利益联接机制方面没有取得大的实质性的突破。在建立行之有效的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安全保障机制上还有很多工作不到位。四是在指导畜牧业工作上,一定程度的存在着“灯下黑”的问题。局属4个直属牧场中,除呼图壁种牛场外,巩乃斯种羊场、乌鲁木齐种牛场和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均不同程度出现了生产经营困难。地区畜禽改良总站与天山畜牧重组合并的事宜,虽已谋划多时,但时至今日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可操作的方案,工作进度较慢。
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使我们从根本上把握住了影响科学发展的症结所在,进而抓住主要矛盾,理清发展思路,找准突破口,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在新的层面上推动畜牧业大发展。
三、统筹规划,开拓创新,明确破解问题的思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落实到畜牧业上就是要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发展质量,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促进农牧民增收,特别是要尽快改变广大少数民族牧民贫困落后的面貌。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定位畜牧业,必须跳出畜牧看畜牧,正确认识畜牧业发展的系统性和复杂性。教育和引导畜牧业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开阔视野,强化大局和全局意识,超越畜牧业自身的局限研究畜牧业、思考畜牧业、决策畜牧业、处理畜牧业的问题,克服部门利益和本位思想对工作和发展的束缚。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畜牧业,必须着眼未来看畜牧,充分认识畜牧业发展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要围绕建成惠及更多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站在稳疆固边和富民兴疆的高度,以“抓稳定、促发展,助民富、保生态”为中心,明确工作的出发点,找准工作落脚点,着力解决各种影响畜牧业科学发展的复杂问题。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畜牧业,必须站在高处看畜牧,全面认识畜牧业发展的科学性和现实性,要树立大畜牧、大产业的理念,将畜牧业发展臵于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和各级政府方针政策以及百姓的生活中综合考虑、统筹研究,学习和借监发达国家畜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立足传统畜牧业,推进现代畜牧业,使畜牧业切实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好产业。
基于以上认识,结合十七届三中全会、地区党委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地区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牧区建设,努力转变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着力破解广大牧区经济发展滞缓,牧民与农民生活和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加大力度调整优化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坚持“以大换小、以优换劣”策略,大力实施牧区“三年换种、十年改良”工程,加快畜群周转,提高畜禽单位产出,进一步推进减畜增效。积极推进以饲草料基地建设为中心的牧民定居工作,捆绑国家和地区退牧还草、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三个1000万亩”饲草料基地,为牧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打好物质基础。大规模开展牧民劳动技能培训,使广大牧民逐步掌握现代畜牧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和一些工业生产技术,进而从传统的四季游牧的生产生活方式中摆脱出来,确保牧民能定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积极推广机械化转场等现代草原畜牧业生产技术,努力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力探索草原流转机制,推动草原畜牧业规模化经营。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水利、交通、能源、电力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牧区水、电、路、住房、棚圈、草料地 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沼气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偏远农牧区用电和生活燃料问题。
(二)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着力破解草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问题,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坚持不懈地落实好“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基本草原保护”三项基本制度和“加强基础建设、加快畜种改良、改善饲养管理、实施牧民定居”四项重点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一转双赢”,建立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的长效机制。继续抓好草原生态项目建设,把退牧还草等项目的实施与牧区产业结构调整、牧民定居等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实施规模,完善建设内容,带动饲草种植、草料加工、棚圈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产业的开发。用好退牧还草项目钱粮补助政策,通过集中采购饲草料的办法,推动牧民发展生产,转变生产方式。大力推进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围栏封育、补播改良等工作,继续抓好基本草原划定试点工作,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制定符合新疆实际的草原生态补偿办法与标准,争取进入国家首批草原生态补偿试点,使全疆严重退化草场区域的人畜尽快转移出来,逐步解决草原过牧的问题,切实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坚持依法治草,进一步配套完善草原地方法规,加强草原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乱采滥挖、非法开垦和占用草原等的违法行为,维护草原生态安全和草原畜牧业生产秩序。积极争取国家实施《地区易灾县防灾体系建设规划》,加强草原虫鼠害和毒害草防治,积极应用全球定位、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开展草原火灾、风雪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作,争取用5-10年时间结束草原畜牧业被动受灾、连年抗灾的局面。
(三)狠抓对畜禽养殖、防疫、检疫以及兽药、饲料等养殖 投入品的监管,着力破解畜牧业安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继续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按照两个《意见》、一个《规划》的精神,进一步理顺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素质,打牢基础。以乡镇兽医站改革为重点,稳步推进畜牧兽医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分离。认真落实地区《村级防疫员管理办法》,规范村级防疫员聘用、考核和档案管理,落实村级防疫员财政补助政策,保障村级防疫员队伍稳定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快推进执业兽医制度,规范动物诊疗活动。继续狠抓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强化防控责任制的落实,做好各类防疫物资的定购、储运和发放工作,抓好畜禽日常补免和牲畜调运前的强化免疫两个关键环节,确保免疫密度,提高免疫质量,降低发病风险。加快建设边境免疫隔离带,防止外疫传入。加强疫情和免疫效果监测工作,提高预警预报重大动物疫情的能力和评价考核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科学性。统筹兼顾,进一步加强结核病、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和畜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逐步控制和消灭危害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地方动物疫病。认真组织实施2009-2015年地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规划,进一步改善全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条件,积极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试点和全区动物疫病普查工作。建立全疆重大疫病互动联防机制,增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和应急处臵能力。推进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动物疫病溯源能力。强化动物卫生执法监督,进一步落实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制度。加强饲料、兽药质量监控,积极探索畜产品全程质量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在饲料和畜产品中添加“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违禁物品以及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源性饲料的违法行为,确保人民 群众身体健康。
(四)深化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着力破解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科学合理地调整畜种、畜群结构,结合国家“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行动”,进一步推动我区奶牛、优质肉牛肉羊、细毛羊三大优势产业带和生猪、肉禽、蛋禽特色产业区建设向纵深发展。继续加快实施“以优换劣”工程,充分利用国家和地区良种工程、良种补贴项目,用5-10年的时间,逐步建立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层次分明、配套齐全、育繁结合的畜禽优良品种繁育改良体系,逐步实现良种畜禽自繁自育的目标。因地制宜地推广冻精冷配、胚胎移植、性控冻精等先进畜禽良繁技术。进一步加强地区、地、县、乡、村五级改良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和鼓励科技实体、有实力的企业创办良繁基地和开展畜禽品种改良技术服务,建立社会化良繁技术服务机制,推动畜禽品种改良工作由单纯依靠政府推动向政府、社会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转变,由单纯推广良种向全方位技术服务转变。加强种畜禽管理,争取用3年的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畜禽品种改良工作法制化管理体系。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着力破解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地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参与新疆畜牧业生产和经营,扶持天康、泰昆、长河、华凌、巴口香等区内畜牧业龙头企业,革新技术,升级产品,建设基地,开拓市场,树立品牌,不断增强竞争实力,构建一批辐射带动力强的畜牧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特别是要鼓励和扶持企业、专业养殖大户、畜禽营销大户牵头成立养殖专业协会、养 殖合作社等,逐步将国家和各级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交给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管理,使养殖合作组织切实成为上联企业、下联农户的桥梁和开拓市场、组织生产、配臵资源的主体,建立稳定紧密的企农利益联接机制,力争用5年的时间把我区大部分畜牧业生产经营者纳入畜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进一步完善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大力开拓国内外畜产品市场,努力提升新疆优质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份额。加快建设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推动养殖小区逐步向统一生产经营,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开拓市场,统一开发品牌方向发展,实现标准化管理、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六)推进国有牧场改革,着力破解国有牧场生产经营困难的问题。尽快落实国家和地区扶持国有牧场生产发展各项政策,剥离学校、医院等社会职能,减轻企业负担;采取撤场建乡或并乡以及分离社会服务职能和企业经营功能等办法,将国有牧场纳入农村或城镇社会和经济管理的范畴,使国有牧场以及广大职工充分享受改革开放和支农惠农政策带来的实惠,促进国有牧场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
(七)积极扶持南疆三地州畜牧业发展,着力破解畜牧业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是支持南疆三地州家畜品种改良工作,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在国家畜牧良种工程、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及地区品种改良示范县等项目安排上,重点向南疆三地州倾斜。二是继续支持南疆三地州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对动物疫病的防控水平。三是加快南疆三地州畜牧业各类人才的培养,提高畜牧业技术人员服务畜牧业的能力和广大农牧民经营畜牧业的水平,扎实有效地实施开发式扶贫。
(八)加强畜牧行业自身建设,着力解决指导和服务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是进一步充实和完善畜牧科技体系建设。提升畜牧业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畜牧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装备。建立畜牧业重大科技项目库,集中力量开展具有重大影响和关键作用的畜牧业技术攻关,推进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的集成、组装和推广应用,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立和完善畜牧业标准化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工作。大规模、多形式的培训畜牧业管理、技术和从业人员,不断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夯实人才基础;二是进一步加强畜牧业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牧。加快畜牧业立法,完善畜牧业地方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培训、转变执法理念,打造一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诚实守信、高效便民、程序正当、责权统一”高素质的畜牧业执法队伍。加大《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畜牧业管理和从业人员知法、懂法、守法的自觉性。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切实做好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把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批保障和促进我区现代畜牧业科学发展的制度成果。加大制度的监督执行力度,努力营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环境,确保每项制度落到实处,发挥应有的作用。四是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干部理论和专业学习,强化干部的爱岗敬业思想和责任意识,增强广大干部管理畜牧业、服务畜牧业的能力。进一步完善选派干部到国家部委学习锻炼和基层挂职工作的制度,扩大地州畜牧系统同志到局里挂职学习范围,给政治坚定、能力突出、热爱本职工作的同志压担子、压责任,形成想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平台,有利于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的环境。五是狠抓作风建设。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真抓实干,为基层群众和产业发展提供高效服务。
四、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找准破解问题的着力点
(一)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促进国家和地区发展畜牧业各项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地区党委《进一步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有关政策的落实,推进畜牧业各项建设和工作。
一是建立农林牧业生产联动机制,推进牧农结合、牧林结合,逐步建立围绕畜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工作机制。大力开发和推广多熟制种植技术,因地制宜地探索一年双茬、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帮助和指导农牧民发展饲草料生产。保障地区确定的退耕棉田和60%以上新开土地用于发展饲草料生产的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研究制定金融支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创新信贷机制,开发畜牧业金融产品,完善畜牧业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畜牧业信贷向多元化、多样化、政策化方向发展。推进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建立畜牧业巨灾赔付机制,降低畜牧业生产经营风险。
三是促进“新疆牧区水利建设工程”、“人草畜三配套工程”、和“游牧民定居工程”等项目的落实,借着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积极呼吁在新疆建立“后备耕地资源储备”,推进人工饲草料基地开发和建设,加快实施“三个1000万亩”工程,推进牧民定居工作。
四是加快牧区通乡、通村公路和牧道以及养殖小区道路建设。扩大牧业机械补贴名录的范围,抓住国家增加农机补贴投入和实行农机具购臵抵压贷款的有利时机,推进畜牧业机械化。五是积极呼吁国家有关部门激活和加大国外优良品种活体种畜、胚胎以及冻精的引进;争取将新疆褐牛、西门塔尔牛以及肉用羊和毛用羊纳入国家良种补贴范围。
六是继续向地区人民政府申请,成立地区草业管理局,承担地区草业发展、草原资源保护与管理、草原的行政监理、草原防火灭火、草原蝗虫鼠害测报与防治等方面的工作,强化草原监督管理职能,建立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草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建立健全推动畜牧业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地区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以及有关专项规划,探索和建立地区畜牧业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畜牧业督查落实工作机制、畜禽养殖政策性保险管理机制、畜禽养殖金融担保机制、草原生态补偿机制、草原生态科学评价机制、草原承包权流转机制、畜牧产业功能区建设机制、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防联控协作机制、村级防疫员准入机制、考核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保障畜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亿、万、千、百工程,整州推进、整县推进、整乡推进牛、羊、猪、禽四大产业的发展。在生猪养殖方面重点扶持和培育百万口的县、十万口的乡、一万口的村和养殖小区。在家禽养殖方面重点扶持和培育亿羽的州、千万羽的县、百万羽的乡和养殖基地;在奶牛养殖方面重点扶持和培育十万头的州、一万头的县、一千头的乡;在优质细毛羊和优质肉羊方面重点扶持和培育百万只的州、十万只的县和一万只的乡。
(四)开展畜牧业培训年活动。一是继续抓好全区县(市)畜牧兽医局长、乡镇主管畜牧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畜 牧、兽医、草原、饲料执法工作等岗位培训,提高广大干部和技术人员管理畜牧业、服务畜牧业的水平。二是实施好“新型农牧民培训工程”项目和科技入户项目,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电视广播及远程教育等工作,每年培训农牧民100万人次以上。三是开展村级防疫员技术和技能培训,用3-5年时间,对全疆村级防疫员系统轮训一次,使村级防疫员切实成为防疫员、安全员、品改员、技术推广员、统计员、协保员等多种职能集于一身的基层畜牧业技术服务的主体。四是实施万名家畜繁育工培训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系统的培训,使全区1万名家畜繁殖工技术水平达到相关技术工作的要求。五是开展养殖能手“手把手”培训工程,将农村专业养殖户选送到现代化养殖场,通过直接参与生产和管理,学习现代养殖技术和技能。六是积极配合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实施好每年20万名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
(五)抓好良种工程冷链体系建设。积极争取钢铁、化工、石油企业的支持,解决液氮的生产问题。实施好地区财政冷链体系建设项目,力争用两年的时间,配齐配足区、地、县、乡、村五级品种改良技术服务体系的液氮存储和运输设备以及牛冷配和羊人工授精技术服务设备。扩大地区品种改良示范县和活体种公畜补贴项目的实施规模,完善品种改良体系,扩大改良面。建立地区地方畜禽良种基因库,采取保留冻精、胚胎的办法,对一些濒临灭亡的地方良种进行保种。
(六)加快推进动物标识和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完善村级防疫员利益保障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多劳多得的收入机制,保障村级防疫员正当权益和工作积极性。积极争取国 家支持,加快建设星星峡、伊吞布拉克和库地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和全区19个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七)加强与海关、外经贸、质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协调,以伊犁、喀什、阿克苏、克州等地为重点,创造条件为我区畜产品加工企业走西口开辟通道;积极向农业部申报,将我区西域春等企业列入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名录,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八)抓住科技部、农业部科技体系建设项目启动的有利时机和地区七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机遇,建设和完善畜牧业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技术支撑和技术创新体系。组织“良种、良法、良料、良舍”配套养殖技术现场观摩会,示范和推广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充分发挥地区畜牧科学院成果和人才优势,启动“新疆现代畜牧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实施好新疆野牦牛繁育项目,力争有所突破。
(九)在全区选择10个县和2个国有牧场,进行退耕还草试点,开展高标准人工饲草料地建设、优质饲草料种植、一年多熟生产模式和“冷季舍饲、暖季放牧”的试验和示范。加强各级草原站建设,为草原生态建设和饲草料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十)抓好局直属牧场建设和发展,为全区国有牧场改革积累经验。支持呼图壁种牛场、乌鲁木齐菱花味精有限公司扩建改造,打造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寻求机会,引导大的企业集团对乌鲁木齐种牛场进行整合。指导巩乃斯种羊场和乌鲁木齐南山种羊场合理开发水土资源,增加集体积累,摆脱经费不足、经营困难的局面。
五、加强局党组领导班子建设
(一)强化理论武装。一是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克服以干代学、以干挤学的问题,千方百计挤时间学习,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倦,学有所获。二是增强学习的系统性。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地区七届七次全委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和钻研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现代科技、领导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克服浅尝辄止、不求精深等问题,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领导才能。三是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着眼于理论的灵活运用,着眼于对实践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推动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大胆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
(二)紧抓发展大事。坚持把推进现代畜牧业大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大力推进“三个转变”为动力,重点抓好动物防疫、品种改良、草原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畜牧业标准化、科技、项目建设,市场信息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畜牧业基础设施条件等大事,力争三五年内使我区畜牧业取得根本性改善。具体讲:一是坚持开拓创新。全面吃透上情,准确把握下情,时刻关注行情,把贯彻执行上级精神与畜牧业实际有机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坚持加快发展。改进领导方法,真正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想大事,议大事,抓大事,不墨守陈规,不畏首畏尾,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的事,敢于拍板,敢于负责,果断决策。三是坚持真抓实干。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了 解真实情况,认真研究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大力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戒骄戒躁,乘势而上,在求实、务实、抓落实上作表率,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凡是定了的事,组织抓好督促落实,扭住重点,一抓到底。
(三)发挥整合效应。坚持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着力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一方面,强化集体领导观念,把个人臵于集体领导之下,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和决定。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决策前缜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凝聚集体智慧,为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依据。同时,注重增进班子团结,班子成员坦诚相见,平等相待,友好相处,做到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补充,进一步增强局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树好廉政形象。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从抓好干部选拔任用、党风廉政建设、廉洁自律等三个方面入手,当好廉政表率,树立良好形象。一是围绕发展,选好用准干部。严格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从源头上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特别注重解决踏踏实实干实事的干部的成长问题,努力做到尊重实际,反复权衡,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扎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干部教育监督,特别注重加强对县处级领导班子“一把手”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加大对大要案件的查处力度,严惩腐败分子,以起震慑警醒之效。三是切实抓好班子成员廉洁自律。严格按照《党章》和“两个务必”要求,模范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严格执行中央和地区党委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各项规定,接受群众监督。下基层轻车简从,严格要求家属、子女及身边工作人员不搞任何特殊化。正确对待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廉洁自律,拒腐防变,自觉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现代畜牧业是一项重大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当前我区现代畜牧业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今后发展的历程还十分漫长,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和发展难题。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思想和工作,坚持科学发展的道路不动摇,我们就一定会破除各种障碍,迎难而上,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局面,迎来新疆现代畜牧业璀璨夺目的明天。
第二篇: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区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部署要求,机关党委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做到了把自身学习与组织引导直属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把理论学习与广泛调查研究相结合;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与推进工作相结合,切实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机关党建工作。在认真学习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意见,我们按照“三对照、三查找”的要求,找准突出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工作思路和措施。现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
领导班子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区委七届五次全会提出“努力建设高端化、国际化、集群化、品牌化的区域性高端产业中心,着力打造„xx服务‟标志区,力求成为xx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先进区,争当xx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排头兵”这个目标任务,是区委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的推动xx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新任务、新要求。作为区机关党的工作部门,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建工作,突出解决思想认识、本领能力、工作作风等与科学发展观要求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不断提高广大机关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把各机关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机关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为xx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上新台阶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必须紧紧围绕区委着力打造“xx服务”标志区,争当xx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排头兵的大局谋划机关党的工作。我们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抓机关各党组织和党员的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各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党性修养,增强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的能力。牢固树立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政绩观、群众观,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机关党的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必须把“提高机关效能,建设服务型机关”贯穿于学习实际活动全过程。要继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变强化管理为强化服务,全面创新管理体制和方式,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建立科学、规范、便捷的业务流程,促进各项工作透明、有序、高效运转;要通过深入基层,广泛倾听基层和群众意见,及时了解社情民意,真正做到心系基层,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机关与基层、干部与群众的关系。
3.必须把“提高机关作风建设,完善机关作风评议”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目标。通过主题学习实践和机关评议活动,机关作风明显改善,服务质量明显优化,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机关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有差距,个别职能部门仍存在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这次的学习实践活动,是进一步提高改进机关作风的极好机会,我们必须要继续完善机关作风评议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4.必须以开拓创新精神努力提高机关党的工作水平。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机关党的工作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推进机关党的工作思路创新、内容创新、载体创新、制度创新,使机关党的工作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提高服务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水平。二、十六大以来区直属机关党的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十六大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直属机关党的工作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作风建设带动队伍建设,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对xx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有力保证作用。
1.精心组织部署,每年一个主题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党委强化宗旨意识,针对机关不同时期的突出问题,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精心组织部署,每年一个主题扎实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活动,2003年开展以“新的姿态、新的作风、创新的业绩”为主题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2004年狠抓党的组织生活管理,确保党组织制度的贯彻落实,2005年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主题活动,2006年开展了以“三个走在前面,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为主题的排头兵实践活动,2007年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
2.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机关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和服务发展的能力。通过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开展党的宗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教育,推动理论武装工作扎实开展。创新学习形式,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作用,组织开展了多项机关党建课题调研,落实党委抓机关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加强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党建工作长效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3.强化宗旨意识,全面推动组织建设上新台阶。充分发挥机关各级党组织在推动发展、创建和谐中的作用,做到重点工作出成果、难点工作求突破、特色工作出亮点、常规工作重规范。围绕大局,重点开展了岗位奉献、便民利民、结对帮扶和民情调研等活动,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肯定。以机关文化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机关文化内涵。党委每年春节前牵头举办的区直机关迎春联欢活动已成为一个品牌,多年来深受机关广大干部职工欢迎和参与。
4.坚持标本兼治,党风廉政建设有了新进展。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着手,抓好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廉政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形势报告会,召开廉政教育座谈会,开展征文比赛、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以廉政文化为载体的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抓好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及廉政教育学习,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党委高度重视案件查处工作,坚持预防性监督和遏止性监督的有机结合,加强对政府机关及公务员队伍的监督,特别是加强对掌控权利的岗位和人员的监督约束,加大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重点抓好对机关各单位效能建设的监督检查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制度修订、落实工作的检查,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
总的来说,十六大以来,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区直属机关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任务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
1.以学习来提升工作能力的意识不够强。如何通过学习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习惯做法,在思维方式、工作路径、领导艺术、人文精神等方面实现自我超越,提升党建工作能力等,认识不足。忙于日常事务多,勤于学习少;满足于已有的政治理论常识多,善于学习,不断更新和充实头脑少;安于学过了多,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少;停于参加了学习和培训多,将学习成果转化为领导能力少。
2.推动机关党委创新发展的思路不够宽。虽然近年来,区直属机关党的工作比以往有了一些开拓发展,但对在新形势下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怎样丰富新时期党员教育和思想工作的形式,完善基层党组织效能的管理、督促机制等问题上积极想办法解决不够。推动区直属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手段形式比较单一,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还不够强。
3.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指导不够细。深入不同情况党组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和分类指导,帮助解决具体问题欠缺。在与各党总支(支部)的沟通交流,争取各党总支(支部)对机关党的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上办法不多。组织区直属机关各党总支(支部)之间沟通交流相互学习仍需加强,对机关党的工作考核还没有一套科学有效的办法。
4.对机关党务干部的激励办法不够多。近年来,机关党委在这方面作了许多努力,但成效还不明显。如结合机关党务干部的工作实际,分层次、分内容、分方式、分时机的培训等做得不够。对长期从事机关党务工作的同志激励、关怀机制还没有健全,帮助解决各种实际困难的思路、办法还不多。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反映了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全面,对发展的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掌握运用还不够。二是工作中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发展”的眼光不足,积极主动研究探索机关党的工作的难点问题,在思想上不到位,行动没走到位,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广泛、深入地了解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意愿和要求,紧紧围绕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创新机关党的工作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的意识不强,造成推动解决机关党的工作实际问题的思路不宽。
三、机关党的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和措施
1.强化学习,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一是提升学习能力,把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作为党员干部能力标准之一。二是坚持学以致用的要求,对党员干部分类别组织学习,使党员干部能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知识丰富思想。三是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能力,用以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2.勇于实践,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机关党建创新。一是探索和完善党员管理机制,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原则,把增强党员意识作为党的建设根本性问题来抓。二是建立和完善党员创新的考核评估机制。三是摸索和完善党员先进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丰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
3.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区直属机关党组织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建立日常特困党员调查机制。一是研究制订《关于建立健全区直属机关党组织激励、关怀、帮扶机制的意见》。二是建立党内结对帮扶制度。组织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需要帮助的党员特别是困难党员、老党员结成帮扶“对子”。三是深化“党员服务进社区”主题实践活动。多形式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四是完善党内关怀机制,定期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走访慰问。五是建立健全党内表彰奖励和授予荣誉证书制度。
4.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对机关党建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对党员的服务,为党员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文体活动,搞活机关党组织生活,增强机关党员干事创业的意识。构建党委与各党总支(支部)联系、沟通互动制度,丰富互动形式,促进机关党建工作富有活力地扎实开展。同时探索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实行目标明确、流程规范、责任明确、评价严格的规范化管理机制。
5.加强骨干队伍培训,提高党务干部综合素质。一是在培训机制上,实施机关党委、党总支(支部)和党小组三级联动,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的指导组织作用。二是在培训内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同时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并针对培训对象的差异性,实施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三是丰富培训方法,坚持“走出去学”与“请进来讲”相结合,以提高培训层次和质量,全面提高党务骨干素质,进而带动机关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四、加强党委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主要措施
1.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能力素质。党委领导班子要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带头学习,学理论,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维能力,完善知识结构。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思想、指导工作。健全完善学习制度,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与自学结合,坚持每月读一本好书习惯,切实提高学习成效。
2.改进作风,努力做到求真务实。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心系党建工作,情系基层党员干部,深入研究和解决机关党的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到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和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服务中去。进一步健全领导班子调查研究制度、工作联系点制度,深入机关党组织调研。注重调研成果的转化运用,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坚持民主集中制,形成班子整体合力。认真落实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健全完善领导班子议事规则。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班子成员间坦诚相见,经常沟通情况,交流意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齐心协力做好工作,形成讲大局、讲正气、讲团结的良好氛围。
4.开拓创新,不断创新机关党建工作。坚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创新工作发展的思路,使机关党的工作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把保证区委区政府制定的目标任务的落实作为机关党建工作的落脚点,不断拓展机关党建工作的内涵和载体,确保机关党建工作从形式到内容上得到深化、从深度到广度上得到拓展,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
5.廉洁自律,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认真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用党纪政纪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坚决抵制各种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和诱惑。带头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委机关党员干部及家庭、亲属的教育管理,形成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第三篇:分析检查报告
九梁洼林场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按照根据桑林党字(2009)16号文件的有关要求,为进一步解放思想,集思广益,努力打造九梁洼林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环境,我场领导班子在学习、讨论、调研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召开了以“以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并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了认真总结,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制定了促进建设事业和谐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措施,形成了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显著成效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为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深入学习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全会工作报告、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央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若干问题的通知》、《关于坚决利用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等有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规定和中组部认真治理拉票行为的要求。同时,还把省厅计划会议精神和年初局计划会议精神省作为学习内容,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把握其深刻内涵,不定期进行讨论交流,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
通过学习和深入思考,深刻理解和把握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切实增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思想,指导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班子成员进一步更新了执政理念,丰富了执政内涵,完善了执政思路,提高了执政水平。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方面,实现了思想上的“共鸣”,认识上的“共识”,行动上的“共振”,树立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自主创新的发展意识,形成了聚精会神抓工作,一心一意上水平的良好氛围。
(二)注重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建设事业发展上有新的成效。
解放思想大讨论带来了新思路。思想的力量是伟大的,解放思想的程度是事关发展方向、质量和速度的大事。想法对头办法不愁,只要解放思想就不难找到破解难题的好路子,改革创新的硬招子。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班子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在思想认识上,解决了能不能,敢不敢的问题;在发展目标上,解决了高不高、好不好的问题;在推进举措上,解决了准不准、硬不硬的问题。在工作作风上,解决了实不实、优不优的问题。通过思想的大解放,在林场发展上,我们破除了小进即满的传统思维,建立“长远发展目标”;消除了小打小闹的传统做法,确立了大动作、大手笔的新标杆;破除了落后封闭的传统观念,探索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思想;破除了畏难不进的陈旧陋习,锻造了攻坚克难,敢打硬仗的新作风。
通过在工作中注重作风建设,切实改进了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通过开展“深入基层,服务基层”调研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指导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简化审批程序,提升工作效能,建设环境实现进一步优化,为实现全场工作超常发展,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公益林项目运转良好。国家级、省级公益林两个项目通过认真研究、安排、部署已在我场实施了半年多,目前运转正常,并获得了省验收组的好评。二是扩大内需项目卫生院建设顺利完工。2009年规划我场扩大内需项目卫生院建设800平方米,通过招投标等措施,水、电、暖全部配套,一顺利通过林管局七次验收。三是苗圃开发进展顺利。目前,树桩已清理,284亩苗圃地全部机耕一次,完成了道路设计并初步硬化。
二、对照要求,开展自查,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
我们认真对照中纪委和省市纪委提出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认真查找班子和个人在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实干意识、廉政意识方面的突出问题,并围绕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探寻根源,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
存在的影响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通过整理和汇总前段时间向社会和基层征集的意见和建议情况,结合林区工作实际,我们觉得领导班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在学风上,抓学习不系统、不经常、不深入。首先,在政治理论学习上,一是不能坚持经常化、制度化,学习时紧时松,影响了学习的时间和质量;二是虽然近期对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等方面的书籍学了一些,读书笔记也记了 3 一些,但学习内容仅限于个别的篇章,有限的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没有真正学深、学透;三是在系统学习方面,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业务、轻理论”的现象,有时学习内容偏重于有关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一些专业法律法规,而对现行政策研究得不深不细。
2、在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工作上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和大胆实践。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思想观念,对一些党员干部的影响比较深,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个别同志还是习惯于用过去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来认识问题。对中央提出的新的发展理念,在具体的贯彻执行中,还存在偏差,强调又好又快发展的决心不够,实现超常发展的措施和力度不够大。由于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大家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能力的自觉性和实效性。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林业事业的发展,对我们全体人员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这需要我们从思想观念方面不断适应,从实践锻炼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切实提高科学发展的能力。
3、对造林投资、苗圃投资的监管力度需进一步加强。造林投资大,成本高,效果不明显,苗圃核算人员少,支出多。
4、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大。在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深入调查研究上,制度还不够健全,工作还不够扎实,作风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加大治本的力度上还不够大。
5、在严格执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三、今后的努力方向
为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作风建设活动,促进林场各项工作上台阶,我们要着力在抓深入、抓落实和抓实事上作文章,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发展环境与林业工作实际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产业发展,以实现林业的跨越发展为重点,以落实建设生态省为目标,下大力关注民生,认真抓好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切实加强干部部队伍建设、行风建设、效能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使领导干部素质全面提升。
(一)提高思想认识,把科学发展与林业事业紧密联系起来
进一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程序,提升服务理念,提高工作效率。充分认清新时期、新形势、新特点,准确把握新任务,在查找差距中更新思维,克服自满情绪,克服固步自封,克服因循守旧,努力改变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进取意识,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林业事业发展的正确思路上来。要用更高标准和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找准部门定位,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好各项职能作用。站在新的高度,用新的理念重新审视自己,找准位置,做好工作,努力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模范,在实践中创新管理理念和领导方法,扎实推进林业事业的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二)狠抓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监管
在造林施工中认真核算,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苗圃开发,要认真建好帐,增加施工员及核算员。坚持阳光操作,有效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
(三)加强制度建设,推进行风建设上水平 我们要把行风效能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把行风效能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机关为标准,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规范行政行为,建立健全跟踪问效、督查通报等制度,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实现以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好事,靠制度管好人,做到责任主体明确、工作标准明确、完成时限明确,以业务工作的有效落实推动行风和效能工作的扎实开展,以行风和效能工作的积极氛围促进业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
第四篇:分析检查报告
吉木乃县初级中学领导班子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报告
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按照吉木乃县教育党委的指导和初级中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工作计划,校领导班子在深入学习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了学校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及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校领导班子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明确重点、理清思路,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巩固“两基”成果、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指导,认真总结近年来教育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刻反思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剖析思想根源,明确工作方向,创新工作思路,完善改进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合校以来初级中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 自8月份两校合校以来,一直积极稳妥地进行融合工作。近段时间教职工正在互相熟悉、互相学习的阶段。
(一)办公室与教研组的交融。有效地进行了教研组的重组,分为语文汉语组、数学组、英语组、综合组、史地政组、理化生组、哈语语文组,组长由汉族教师任职。年级组共有三个年级,年级组长由民语教师担任。在运行的一段时间看来,效果较好。
(二)、领导层的配合。县委政府为初级中学配了5人的领导班子,其中三名副校长,分工为张彦立同志负责教育教学工作、张杰同志负责德育与办公室工作、努尔兰别克同志负责总务以及民语教学的监督工作。巴哈什书记负责党建与工青妇的工作,王海珍负责行政工作。分工不分家,我们为了促进教学,每人都有联系的教研组。
(三)、中层班子的建设。校教务处、德育处、总务处、办公室、团委、工会妇委会等组织都充分考虑到工作的性质,从而确定民汉的比例。中层班子人选由个人自愿到组织推荐,试用期为本学期。
近段时间所做的工作:
教务处负责将调整后的教师人员的课程表重新安排,并进行整理。检查了早读的情况,安排住校生的晚自习。教研组的活动基本正常开展。目前正在筹备初三晚自习的事宜。
德育处重点检查了学生的养成教育,对仪容仪表提出了要求,同时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另外针对近段时间有些卫生区打扫不彻底的现象,重新划分了卫生区,明确了责任。定做了学生的校牌,要求上学必须佩戴校牌。规范了学生上学放学的路线。
总务处重点工作在于硬化了教学楼前的路面,跑道的边沿由砖块换成了路沿石并刷了油漆,在教学楼(4号楼)与综合楼(5号楼)之间铺设了水泥路,在教学楼(4号楼)与储备楼(6号楼)之间铺设了水泥块。将原房屋地基挖除拉走,填埋新土。将林带的路沿石进行了修整。配合接通了校园广播系统、安装了教学楼的窗帘。
办公室进行了本学期的行事日历的编排,打印了校委会成员的周工作记录、工作检查记录、月小结记录。制作了教师的工作岗位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室内布臵的准备。
二、正确认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根源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形势下教学质量如何得到提高
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教师职业懈怠,学生厌学。
近年来,我县教育面临着极其严重的挑战。随着生源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优秀生的流失,使教师的投入和收获不成正比,教师辛勤耕耘却不到期望中的收获,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情绪,日久天长,懈怠情绪不断滋生。此外,学校管理制度中激励机制的缺乏也是造成教师懈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优劣无别,多少无别,没有了竞争的动力,教师向上的意识必然被逐步消磨掉。学生厌学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极其严重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实施和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
更为严重的是,现在这种厌学情绪在不断蔓延。尤其在我们这样的边远城镇,学生本身感受到的竞争压力本就没有发达城市的学生的大,他们的竞争意识的薄弱,因而最容易滋生一种自满心理,加上社会上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厌学思想极容易滋长蔓延。因此,对学生厌学情绪的根源的探究是极其必要的。抓住了根源方能“对症下药”,以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出学习、生活态度积极的合格人才。
(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加强民族团结以及宣传工作须加大力度;
在新疆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为促进民族团结,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各方面发展,加强民族间的交流,也为整合教学资源,针对年级特点进行有效管理,同时也参考其他地区合校经验,一中二中顺利合校,我校在合校后的调研中反映出如下问题:
在新疆这样的少数民族地区,合校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有利于稳定,有利于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发展。
其次,有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师资源的优化组合,从而有利于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办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以达到切实推进吉木乃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
但是合校后,我县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学校,各级学校的任务不同,办学理念也有所不同,小学、初中阶段面临着义务教育的压力,高中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但是同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之下,三级学校应该加强沟通,统一办学思想,抓好各阶段的衔接,以使各级的教育都能够见到成效,从而整体推进吉木乃县教育的发展。因此民族团结尤为重要。
(三)、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进一步培养以及提高 在厌学情绪的影响之下,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诸如扰乱课堂纪律、借故逃课、欺骗家长老师,更有甚者,沉湎于网络难以自拔或者悲观厌世等。久之,不但学生的道德品质将发生偏差,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将出现隐患。有个别学生出现习惯性的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却无实质性的身体病变。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学生厌学情绪的一种外化表现。
厌学情绪之下,学生的心理始终处于焦虑和郁闷状态中,久而久之,必将使他们斗志涣散,情绪不稳。在学习中,他们情绪不振、精神萎靡、意志消沉,对自己、对父母、对社会都没有责任意识,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打算,没有期许。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状态,无需多说。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是需要从养成抓起,不断的激励学生,使其进步。
三、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形成了领导班子的共识
校党政领导班子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吉木乃教育的理念上形成了新共识。一是提高了对“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认识。必须坚持用发展的思路和办法去解决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问题;把握规律,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谋划教育发展大局;创新发展途径,更加关注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破解发展难题,化解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全面调整和实施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二是提高了对“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认识。必须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贯彻“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效解决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根本问题和维护其身心健康;贯彻“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努力为教师的事业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取得更大成就,实现党的教育事业与教师个人事业共同发展,增强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归宿感和成就感。
三是提高了对“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认识。必须坚持教育全面发展,把满足人的发展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教育协调发展,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速度与效益的关系,不断优化教育结构,协调好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扩大和增强教育功能,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坚持教育可持续发展,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找准正确的办学方向,完善教育管理机制,使教育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四是提高了对“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认识。在推进教育发展中,既要总揽全局、科学规划、齐头并进,又要统筹好各科目在发展中的定位、资源和功能;既要在打造好教育基本面上下功夫,又要突出抓好人民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全面考虑、重点突破;要加强双语教学,派年轻教师外出学习,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相适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政府与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
四、明确目标和思路,采取切实措施全面推进教育科学发展 通过学习实践活动,校领导班子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总体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教育创新、提升教育质量、创建平安校园”为主题,坚持“民族团结、狠抓教学、德育工作,突出特色,精细管理、提高水平,完备后备力量”的发展方针,坚定不移地走教育创新之路、内涵发展之路,使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
具体工作的思路:
(一)、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切实加强民族团结及宣传工作; 确保教育系统整体工作稳定实施,重视并加强民族团结以及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工作。
1、认清形势,扎扎实实做好防范工作。
受7.5事件影响,为了确保我县教育系统的安全维稳工作,为吉木乃县的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也为了增强学校对各类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快速防险救灾和遭遇突发公共事件防御体制,迅速和妥善处理重特大事故,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县委、政府的相关要求及有关文件规定,制定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包括制定出台应急处理工作原则:统一领导指挥原则;紧急处臵原则;分级、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原则;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成立以巴哈什为组长,以各大处的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各项活动,以及应急措施。
2、结合实际工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做好民族团结及宣传工作
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我们教育工作的一个大的目标,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举措。当下,我们要实把维护社会稳定的成效作为评价领导班子是否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点重要标准,作为对教师队伍政治素质、能力作风的直接检验,号召全县教育工作者认清形式,揭穿“三股势力”千方百计煽动民族仇恨、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罪恶行径,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上来;组织全县教师投入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向广大学生做好宣传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维稳工作中,从而全力做好稳控社会局面工作,确保社会稳定。深入细致地抓好学校师生思想教育工作落实民汉教师、学生互帮互学措施夯实教育阵地,充分发挥政教、团委、少先队的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大宣传力度。
(二)、新形势下认真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1、提高教师素质。(1)、加强教师培训工作
培训内容:1.教育方针、政策(先进的教育理念);2.课堂教学改革(名家课堂经验);3.班主任管理艺术;4.教师基本功(两笔一话一机)。
(2)、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规划 A、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制定目标。B、为自己的专业发展付出行动。C、在发展中反思和进步。(3)、积极开展双语教育
将12月定为双语活动月,要求民汉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民汉教师结成帮扶对子,抽派老师对民语言教师进行培训,组织双语演讲、双语故事会等活动。力求通过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民汉师生间的感情,促进双语教学的开展。
(4)、开展以“课堂行为诊断”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每个教师本学期需要提供一堂录像课,由教务处协调安排录像并刻录成光盘,之后交由教研组长组织组内老师对该课堂进行过程性的分析评价,教务处参与评价过程。
(5)、积极进行小课题研究
本学期将继续原有的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同时鼓励教师立足本校实际,立足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小选点、深切入地开展富有失效的研究。
2、狠抓教学常规。
(1)、明确教学工作要求。根据教育局下发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要求教师备课要求有新的突破(观念、手段、模式),备课中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培养方法及过程。要求全体教师做到胸中有课标、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青年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成熟教师要求备课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有突破;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育理论,并指导青年教师实践。坚定不移地执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会学为主旨、学会为目的”的课堂教学原则。
(2)、更新课堂教学观念,抓好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达到“五度”:时间上有限度,活动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梯度(针对学生基础分层施教),结果上有效度。
(3)、继续实行推门听课制和邀请家长进课堂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青年教师、非骨干教师的听课活动,听课要有详细记录,听课结束后要及时与上课教师交流,提出整改意见,以便进行跟踪听课。邀请家长听课活动不限定时间,要求每班本学期至少邀请家长听课10人次。民汉教师间交流听课,本学期要求各任课教师每人听课不得少于10节。听课、评课情况均需有书面记录呈报教务处,作为考核教师教学工作的直接依据。
(4)、认真组织考试。教务处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常规性安排,狠抓考风,把考风建设作为学风校风建设的抓手,牢牢抓紧。各年级组织组内教师召开质量分析会,将分析结果及时上报教务处。
(5)、抓好各年级“培优扶差”工作。“培优”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扶差”要有新办法、新途径。“培优扶差”实行目标责任制,坚持“六定”,即定目标、定内容、定计划、定人选、定时间、定地点,提高培优扶差的效果。加强对学科特长学生(优秀学生)的培养力度。认真做好各年级各学科的竞赛辅导工作。
(6)、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以学科竞赛来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完善优秀学生奖励制度,每学期奖励各类优秀学生。
(7)、加强对毕业年级的管理。初三年级面临着升高中的选择,基础知识的储备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素质,在期中考试后上晚自习、星期六白天上课。3.彰显学生的特长。
在七八年级中开展的课外兴趣小组,为学生开辟了第二课堂,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同时也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了发挥。我校开办了新疆风味小吃班、铁工木工班、吉他班、国画书法班、素描色彩班、足球班、十字绣编制班、健美操班。
(三)、努力形成良好的养成教育大环境。
1、抓好德育队伍建设,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保障各项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1)、健全学校德育网络。
(2)、切实强化制度建设。本学期我们在实行完善值周制度和红领巾岗位监督制度,充分发挥一系列制度的监督和保障功能。(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每月检查班主任工作加强班主任的管理,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每周召开一次班主任例会,内容上增加了一些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理论学习。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要求班主任把平时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取得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加大班主任培训力度。
2、以活动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每周一早进行全校师生统一的升国旗仪式,升国旗仪式由国旗依仗队进行,每次均结合实际情况致国旗颂词,升旗人员由新初一通过军训选出品学兼优或进步较快的同学来担任。(2)、以纪念日、节日为契机,广泛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3)、我县地处边境地区,我校要充分利用国门及冷战遗址对学生进行现场国情教育,切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操及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4)、我校还将利用每月一次的主题班会以多种形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的英勇斗争,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5)、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本学期我们在原来班级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健全、深化了教室的墙壁文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设计、布臵,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6)、组织各类讲座。“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和“心理知识”的教育要常抓不懈。我们按照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使学生了解安全与法律常识。本学期我们先后对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讲座、法制讲座、环保讲座、心理教育,紧急避难安全疏散自救演练。
3、重视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间的沟通,形成教育合力。(1)、本学期我们重新建立了家长学校,充分发挥了家校之间的联系。确保教师能与家长及时进行沟通。我们倡导教师与家长沟通时除了交流学生近期在校情况外,还应注重多给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
(2)、成立家长委员会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教育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是关键。为此学校要积极创设条件,选用部分有代表性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根据生源分布较广的特点,分别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学习,听取学校对学生表现的反映,阐明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措施,提出配合的要求和方案等,同时也积极听取家长对学校所提出的要求意见及建议
(3)、召开全校性家长座谈会。本学期我们已经召开了两次家长座谈会,在家长座谈会上我们组织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帮助家长解答一些困惑,共同研究教育方法、向家长展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使每次家长座谈会都开的实在而有意义。
(4)、认真开展好社会实践活动。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发挥德育基地的作用,选择对学生有重要教育意义的场所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先后组织学生到蔬菜大棚参观、到县中队看训练、打扫街道积雪等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意志得到了锻炼,品德得到了熏陶。
4、常规教育坚持不懈
(1)、为了加强系列常规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风,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守则》和《规范》。力求使大多数问题学生大大制约自己的坏毛病,改掉以往的不良恶习。使外在的约束变为自我的要求,由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自我教育,由他律变成自律。另外学校要全力营造重视《规范》和《守则》的环境,做到处处有《规范》和《守则》,事事依《规范》和《守则》,人人守《规范》和《守则》的氛围,努力养成遵纪守规的好习惯。
(2)、开展“十讲活动”(语言上讲文明、行为上讲规范、学习上讲刻苦、生活中讲卫生、活动中讲参与、集体中讲团结、待人上讲礼貌、处事上讲谦让、校内外讲形象、时时处处讲安全),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3)、加强校园卫生、纪律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班、落实到人,做到三打扫、两维护,提高学生们对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认识;坚持每天两检查、一公布,每周一评比,力争使校园环境卫生有较大的改观。
(4)、继续搞好综合治理工作,在县委政府的大力协助下,我校与我县公安局成为精神文明捆绑单位,公安局在我校的日常管理和加强校园周边环境都起到了很大的做用。他们主动承包了我校初
一、新生的军训工作,平时定期来我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另外,我校各班还聘请公安干警为各班的辅导员,他们定期与各班开展活动,针对各班出现的相关问题要及时给予解决,同时进一步强化学校的保卫制度,增强打击力度,力争使我校的周边环境明显好转。大大的减少学生治安事件的发生,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5)、加强诚信教育
我校还将进一步组织开展“诚信教育在校园”的活动,以诚信教育为切入口,扎扎实实推进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大力培育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上级的有关文件,使教师进一步确立诚信立教的意识,确立服务者的观念,把诚信教育落实到全体教师的教育行为上,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使教师的榜样和示范成为引领学生走进诚信道德大厦的路标。学校制订诚信口号,班级有诚信制度,从校长、教师到学生都制定个人诚信格言,并举行“争做守诚信、讲道德公民”宣誓签名活动。
以上几点是我校在不断和改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所做的实践,今后我们更加将努力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与家长和全社会的共同的努力,努力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在新的思路下有新的提高,教学质量也有相应的提高,相信只要遵循教育规律、常抓不懈,学校青少年思想德育建设工作会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6)、以创建自治区级“德育达标校”为契机,规范学校德育档案。
五、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提高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度。
一是更加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注重学习的系统性,通过加强理论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突出学习贯彻好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将上级的指示精神同教育实际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领导水平,提高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的能力,增强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集体领导,注重分工协作。切实贯彻民主集中制,增强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建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和谐团结的领导班子;完善重点工作协调会等工作制度,规范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三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真心实意帮助教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切实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深入教研组掌握动态,靠前指挥。四是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工作绩效。既要发挥领导作用,又要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注重工作布臵,又要抓好工作落实,确保取得实效。进一步完善督办制度、问责制度、奖惩制度,落实各大处管理的各项制度。五是加强和完善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锻炼,做到能够及时为班子注入年轻活力、补充后备力量。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初级中学领导班子坚持把务求实效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实施科学发展、推进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创建平安校园”的重要机遇,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努力实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提高教育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坚持办让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宗旨,为吉木乃县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
吉木乃县初级中学科学发展观办公室
2009年11月15日
第五篇:分析检查报告
中共沧州市供销社党委 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
(2009年6月 征求意见稿)
自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市社党委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认真研究制定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和讨论,紧紧围绕活动专题,结合供销合作社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认真梳理聚焦问题,召开党委(扩大)会议和专题民主生活会,对近年来班子和个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发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认真查找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问题,对相关原因进行了认真分析,对在学习、工作和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形成如下分析检查报告: 一、十六大以来全市供销社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情况和形成的共识
党的十六大以来,市社党委、理事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社的有力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团结协作,自我加压,负重前进,带领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深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办社,大胆创新实践,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与发展,全市供销合作事业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谋划改革发展思路。认真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的思想,坚持从沧州的实际出发,从供销合作社实际出发,科学谋划改革发展思路,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发展。在长期改革探索实践中,始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进一步坚定了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围绕“一个中心”(即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中心),实现“两个转变”,即转变职能,转变运行机制。增强“三个意识”,即机遇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强化“四个建设”,即领导班子建设、职工队伍建设、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实施“五大工程”,即助农增收工程、新型网络工程、体制转型工程、资产增值工程、安全稳定工程。做到“六个坚持六个突破”,即坚持深化社属企业改革方向不动摇,在企业改革上有新突破;坚持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不动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有新突破;坚持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不动摇,在提升为农服务水平上有新突破;坚持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不动摇,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上有新突破;坚持实施“开放办社”战略不动摇,在项目建设上有新突破;坚持培树龙头企业不动摇,在做大做强上有新突破的工作思路,确立了要努力成为“三种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和党委政府“三农”工作的抓手、农 民致富的帮手、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助手的价值取向。这些思路的提出到不断深化,符合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的要求,得到了全系统的广泛认同,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明晰了方向,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
——坚持把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的突破口。供销合作社的体制机制计划经济烙印较重。实现全系统的科学发展,必须以改革总揽全局,把推进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放在首要位置。截止目前全系统196家社属企业已完成改制177家,占总数的 90.3 %。甩掉各种经济包袱13.8亿元,资产负债率由2002年的82.05 %降到目前的72.89 %,全系统资产总额达到20.0756 亿元。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同时,经过不懈地探索和实践,以“两个体系、一个中心”建设为核心的体制构架基本形成。通过引入现代营销方式改造传统经营网络,重新构建起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建起各类龙头企业54个,配送中心54个,连接带动网络终端5253 个;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大力发展“农合联”(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已有14个县市社建起“农合联”组织,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26个,行业协会217个,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助农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打破传统供销合作社体制和单纯经营行为,以基层社农资、日用消费品超市等经营网点为依托,与村“两委”合作,采取供销社主办,党委政府支持、有关 部门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积极兴办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目前已建起综合服务中心22个。供销社的社会形象明显转变。沧州市供销合作社连续几年在全省供销合作社综合业绩考核中位居前列。
——坚持不断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与水平。始终把贯彻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作为谋划和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积极开展各项服务活动,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农合联”体系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对农民会员和经纪人的培训、权益维护、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有效开展,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受到了农民群众的欢迎。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七年,是全市供销合作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方向不断明确,发展思路不断理清,思想认识不断统一,开放办社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发展逐年深入的七年;是市社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锐意进取的七年;也是全市供销合作社事业走出低谷,实现二次创业的七年。
通过学习调研阶段各环节的工作,特别是经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召开民主生活会和广泛征求意见,市社党委、理事会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进一步增强,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形成以下共识:
1、必须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中央在全国自上而下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而作出的一项战略部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一个重大举措,是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一切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总方针。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准则,不断进行衡量、检查和指导,使我们的改革方向、发展战略、各项工作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而推进各项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2、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是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不断开拓新局面的制胜法宝,是做好新形势下一切工作的基本前提。我们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我们所有的成就都得益于解放思想。但是供销社几十年的“大集体”,养就了一批习惯于“等靠要”、习惯于“小富即安”的职工和干部。近几年虽然进行了改革改制,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但还不够,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形势远远不适应,发展无力,发展无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不懈地推进解放思想,必须以一贯之,把解放思想作为打开一切工作的总阀门。敢于做前人未做过的 事业,敢于走前人未走过的路,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方式,创新工作方法。
3、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全党全国的中心工作。供销社作为党委政府联系农民桥梁和纽带,和农民有着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要高举为“三农”服务的大旗,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社宗旨,紧紧把握农村改革发展全局,坚持把农村作为主战场,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的目标,着眼于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增强支农意识,编织支农网络,搭建支农平台,拓展支农领域,提高支农本领,发挥供销社在农村的优势,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三农”工作的大局,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4、必须坚持走“开放办社”之路。供销社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走过了三十年的改革历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也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革。但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只有跳出供销社的视野,彻底抛弃计划经济时期留给我们的一切旧观念、旧习惯、旧做法,顺应潮流,走进一步开放办社的路子,积极融入开放的经济格局中。要坚持“合作制”原则,坚持“把 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一根本方向,打破封闭经营体制和所有制界限,有机整合方方面面的人才、技术、资金、资源、项目,为我所用,为供销社的改革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从而实现由依靠系统本身发展向开放式、互惠互利、合作双赢发展。
5、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抓手。没有项目,实现跨越式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供销社必须要坚持走“项目兴社”之路,加大项目建设的力度。通过上项目,带动招商引资,带动资产的开发和优化配置;通过上项目,实现经营结构的战略调整,带动新型流通网络的建设;通过上项目,带动体制创新、人才引进和供销社整体开放水平的提高;通过上项目,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实力,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核心竞争力。
6、必须坚持加强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新形势新任务,对供销社的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确保供销合作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领导班子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面对肩负的重要职责和艰巨的任务,各级领导班子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执政能力,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恪尽职守,履行职责,更好地服务于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的大局。要大兴学习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业务知识、政策法规和当前形势的研究和把握,努 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努力提高科学决策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要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工作方法,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出思路,想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认真研究解决制约供销社改革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以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和推进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要强化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抛弃本位主义思想,树立团结协作上下一盘棋的观念,确保政令畅通,扎实有序地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要积极引进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实施人才兴社战略,着力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高、观念新、技能强、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型人才队伍。要强化责任,狠抓工作落实。从各自实际出发,制定工作规划,细化工作内容,强化组织领导,抓住重点,狠抓难点,突出亮点,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举措的落实。
二、影响制约供销社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总的看,市社党委、理事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坚定的,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思路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是和“三农”发展趋势相适应的。但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制约和障碍着供销合作社的科学发展,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部分干部职工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思想上怀旧,开放上封闭,政策上等靠,工作上保守,安 于现状,小进即满;开放办社力度不大,创新意识不强,大发展的魄力不足,传统的思维模式和思想方法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企业发展活力不足。各级供销合作社体制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格局没有破除,联合合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系统整体合力难以有效发挥;基层组织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工作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实体化运作尚未取得实质进展;产权不够清晰,股本结构不尽合理,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健全,社属企业改制需要进一步深化。社企关系没有完全理顺,对改制企业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3、推动工作措施不到位。在积极整合系统资源,合力发展农资、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龙头、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方面,受企业机制等方面的影响,推动难度较大;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带动招商引资,促进产业优化配置、经营结构调整方面,尚需强力推进;提高农村基层经营网点服务功能、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要,加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面,重点不突出、典型总结不够;引入现代营销方式、提升服务层次,推进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投入偏小,力度不大;推动社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社有企业“实力、活力、竞争力”方面,需要更加有力措施。
4、制约发展的瓶颈未有效破除。供销社系统摊子大,人员老,包袱重,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流动性差,人才匮乏,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的长效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企业发展有效资金供给缺乏,发展迟缓,后劲不足;对供销社的职能定位不准,政策不到位,环境不宽松。
5、思想工作作风建设有待加强。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衡量,供销社干部队伍思想工作作风建设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党员干部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发展意识不强,精神状态欠佳;深入基层调研少,作风漂浮,指导工作满足于面上部署,在抓落实上缺乏科学配套的工作机制;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视不够,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工作考核方法单
一、奖惩、激励机制不完善,不利于调动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
存在上述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既有历史遗留,也有现实形成,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如何结合供销社实际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够深入和透彻,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市委关于供销社工作的指示精神学习领会不够深刻,特别是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供销合作社改革,用开放精神办好供销合作社,推进供销合作社与时俱进发展方面还有一 定差距。
2、对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把握不够准。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充分肯定我国发展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对此,缺乏用辩证的、历史的和实践的观点,去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对供销社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缺乏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审视、处理,在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协调发展,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协调好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的把握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开拓创新的气魄不够大。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日益深化,面对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困难新的矛盾,在如何转变发展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如何加强整体规划,加强指导系统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和能力,如何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素质等方面,缺乏制度性安排;领导方法上,承担风险的意识还不够强,大胆创新的气魄还不够足;思想解放程度不到位,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不够迫切。
4、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不够牢。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紧紧扭住发展和干部两个关键问题,以发展选 干部,用干部促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培养和造就一支甘于埋头苦干、勇于破解发展难题、敢于承担风险责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队伍方面,工作力度还不够。在运用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系统,努力营造利于解放思想、善于抓住机遇、敢干事、干成事的氛围方面,还没有形成相适应的机制。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使群众智慧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力量方面,做得还不够扎实。
5、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够强。党的十七大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总体部署,提出根本要求。在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认识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内在联系,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增强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制度和机制上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等方面,还缺少新思路、新举措。
三、推进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整改措施
当前,市社党委、理事会推进科学发展,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认真研究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供销合作社带来的影响和应对措 施,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目标,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清理影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用思想观念的转变提升来引领科学发展,用体制机制的创新来推动科学发展,用工作作风的改进和加强来保障科学发展,确保各项增长目标的完成和实现全市供销合作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1、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严格落实规定程序,扎实完成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突破市社自身开展活动的局限,结合实际工作的谋划和落实,在全系统加强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交流,切实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解放思想为主导,认真解决发展理念和思想观念上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问题,通过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全力提高领导供销合作社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2、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是推进系统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供销合作社的旧体制,按照“三种力量”的价值取向,“两个体系、一个中心”的架构模式,建立符合新农村建设需要和市场经济要求的新体制。二是推进管理机制创新。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农合联”组织体系,加快“农合联”组织、机构、人员实体化步伐,丰富和完善供销合作社 社会服务功能。三是推进基层组织创新。改革改造基层社,搭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打造新型合作社模式,把基层供销社组织建设成为以流通网络终端为基础,兼容公共、公益性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四是推进经营服务创新。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积极拓宽经营服务领域,提出抓好“农资、食盐两进村”工作,结合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农民提供购销、科技、信息、文化娱乐等多方面服务,满足农民群众物质、精神和文化需求,使供销合作社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
3、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建立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根据中心工作和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决策科学,指导有力;加强对工作的检查督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任务分解到人,狠抓督导落实,确保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和各项任务目标的完成。
在具体工作方法方面:以确立科学的人才观,整合智力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激励奖惩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以加大开放办社力度,打造开放、兼容合作、共赢的供销合作社发展新格局;以强化项目建设,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社有企业经营机构调整,提高实力 活力竞争力;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连锁配送、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带动流通网络体系大发展;以推进实体化运作,完善“农合联”的组织体系,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深入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加强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举办各类培训班、参加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专项业务技能,关心职工生活,采取多种方式改进工作条件,改善办公环境,积极开展体育文艺活动,增强干部职工身体素质,活跃机关文化生活;努力创造条件,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广大干部职工共享事业发展的成果。
5、进一步争取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供销合作社的发展离不开宽松的环境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市委、市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工作高度重视,2009年交给供销合作社的任务,需要全系统共同努力,确保各项任务目标完成。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沟通,落实好各项任务配套的政策支持,不断增进对供销合作社的认识和了解,支持和关心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发展。同时加强宣传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供销合作社,提高供销合作社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供销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6、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提高领导班子成员政治业务素质,增强把握全局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切实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加强班子成员的主观世界改造,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切实加强班子能力建设。加强经济文化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班子管理和决策水平;推进深层次的研究创新,着重在改革发展工作大局上把握规律性、增强预见性,突出科学性,在具体实践操作上强化针对性、提高实效性。三是切实加强班子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强化团结协作意识,自觉服从大局,着力发挥班子合力。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健全完善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工作制度,确保班子高效有序运转。四是切实加强班子廉政建设。注重源头治理,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履行党内廉政规定,自觉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更加有力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