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种种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种种危害
目前我们家长对于教育关注达到了空前的重视,希望孩子快成才,早成材的迫切心理,促使许多家长提前让孩子学习小学内容,进而出现了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专家鉴定所谓“小学化倾向”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园进行小学教育的不良倾向,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书写运算等小学一年级的部分数学内容纳入了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甚至把幼儿园的大班办成了“小学预科”班。
研究表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身体发展有害。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上的变化。过早、过多地进行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的产生。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要求幼儿学习、完成作业的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学习过于吃力,幼儿必然会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从而抑制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在幼儿夹断所进化的小学式教育,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消弱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导致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
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儿童在幼儿阶段,如果过多地学习了一些小学课本上的知识,他们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由于重复教育,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生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当他们进入二年级以后,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会产生不适应的状况,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急躁,甚至厌学等情况。
总之,这样一种以断送以后长远发展为代价的提前发展是不值得的,教育必须“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而不是家长所追求的片面的知识技能的培养,贯彻《纲要》精神所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对孩子来说终身受益。
有很多家长讲到,现在,私立幼儿园很多,很多孩子在私立幼儿园学到很多知识,把一年级的知识都快掌握了,为什么你们不这样呢?孩子升了一年级也省力啊!
听到这些,我们感慨颇多。现如今的孩子一般是独生子女,而家长又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面对孩子总会问“今天写字了吗?学拼音了没有?”似乎这就是进入幼儿园的主题。很少有家长用心去感受孩子的认识能力,独立性,自尊心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还有的家长会说“在这所幼儿园不如在那所学的东西多”。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
在我们尼山,这种现象更加的显而易见。有些孩子在高中,中学甚至小学就辍学,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我们的一些幼儿园“小学化”。甚至于许多都不能够称之为幼儿园。
“幼儿园”—顾名思义。就是幼儿快乐成长、游戏的一个乐园。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一个地方,而不是教育机器流水线上的牺牲品。
希望我们的家长可以积极改变自己陈旧的观念,不要因为自己的一意孤行而断送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与快乐
孩子快乐,我们才会快乐;
孩子进步,我们的民族才会有希望,我们的社会才会进步和发展!
尼山镇中心幼儿园
2014年6月
第二篇: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带来的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带来的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典型的“拔苗助长型教育”。儿童的发展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适度训练,不能随意逾越其认知发展阶段。在幼儿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直接后果是强制性延长幼儿学习的专注力,增加儿童神经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伤害儿童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还比较弱,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将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学前教育“小学化”会诱发幼儿的长期厌学倾向。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幼儿在玩耍这种隐性教育中认识世界,保持着好奇心与想象力,不断发展着自己的运动能力、交往能力、意志力、创造力、想象力。这种对知识的强化灌输和强制学习的做法淡化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部分幼儿对学习产生不同程度的害怕乃至恐惧,导致一些孩子还没有上小学就出现畏学、厌学情绪,甚至有的幼儿连学习用具都产生逆反心理,幼儿期的这种不良心理还有可能会造成其一生厌学的创伤。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重复型教育”,容易造成儿童的不良学习态度、习惯和后果。孩子越小其动力定型越容易建立,幼儿园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使其终身受益。“小学化”重知识传授,重各种技能训练,轻视乃至忽视幼儿良好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不仅贻误了幼儿良好习惯发展的关键期,还会增添幼儿的心理压力,增加孩子神经系统的负担。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的内容不同、参差不齐的小学知识,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扰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甚至有的孩子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就会养成不动脑、不思考的不良习惯,当他们的“储备”用尽时,面对新的学习内容,一下子不能适应,结果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都得以产生。过早让幼儿用笔书写汉字,易影响手部肌肉的发育,并造成握笔姿势不正确,进入小学后也难以纠正。综上所述:在幼儿阶段通过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超前实现小学的教学目标,追求的只是一时的、表面的东西,从长远看对孩子的发展并无益处。因此,学前期幼儿必须杜绝小学化倾向的教育内容,通过游戏--点亮幼儿快乐童年。(本文出处:百度文库)
第三篇: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及危害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
1、教学组织形式小学化
我国的学校教育以班级集体授课制为主,很多幼儿园让小朋友小手背后,上课不许说话,认真听讲等统一要求多,自由活动少。单调的集体授课,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教学组织形式趋向小学化。
2、教学内容小学化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品德、艺术等教育活动。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开设写字、拼音、算术、英语等课程。不注重兴趣培养,只要求学习结果—学会了多少。走进了“幼小衔接”误区,提前教给小学知识,提前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必需的语言、运算知识与技能。
3、教学方法小学化
教学方法小学化。以老师示范、学生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忽视了幼儿自主探索,开发想象力,偏重知识灌输,不注意创设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和产生求知欲望的的情境,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和“玩中学,学中玩”的天性,忽略游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4、评价指标小学化
部分家长的需求,是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教育需求,把幼儿学会多少拼音字母,多少数学计算,会背多少首儿歌和古诗,作为评价指标,学期末抽查幼儿,推进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进程。
(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记得看过一篇题为:《“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出家为僧神童教育留争议》的文章,讲的是天才少年宁铂的故事。省社会学学会会长王明美谈到“神童教育”在本质上违返教育规律和人的智力发展规律的。看完之后,有一种新时代的伤仲永的感觉,想想现实生活中我们幼儿园里可爱的孩子们,又有多少的孩子正在被拔苗助长。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体现以下种种:
1、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育
上课时小手背后,像小学生一样,把幼儿封闭在教室里,限制了幼儿活动自由,使幼儿缺乏肌肉和骨骼运动,心肺功能缺少应有的锻炼,身体发育受到伤害。小学化倾向忽视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将会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2、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在游戏玩耍中得到知识,如果此时强迫幼儿象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功课,会剥夺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扼杀幼儿的天性,使孩子失去本应该有的童真、童趣,不利于开朗、积极、乐观、自强、自信、自尊等健全人格的形成,危害了幼儿的心理健康。
3、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多元智能的发展
只注重智力发展,忽略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影响了幼儿多元发展,有可能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4、小学化倾向影响了幼儿的未来学习
如果幼儿阶段学习了小学课程,在上小学时有些是重复教育,这就容易养成了幼儿不动脑、不思考、上课不注意听讲等的不良习惯,使幼儿丧失探索的兴趣、创造的机会和学习的热情,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也是部分小学生一、二年级成绩好,三、四年级断链子的情形发生。也是产生拔苗助长的原因。
5、小学化倾向容易误导家庭教育。
现在很多家长送孩子入园的目的是要求孩子学知识,而没有从能力发展、非智力因素等方面考虑。如果幼儿园屈从家长的要求,导致学前教育存在越来越浓厚的“小学化”倾向。反之,也会让家长误认为,幼儿教育就该教知识,就该和小学一样。形成恶性循环……
让我们幼儿园、家庭、社区三方合力,共同来为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做出自己的努力吧,还给孩子童真、童趣吧,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吧
第四篇: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北京市教委将成立市、区两级巡回检查组,检查全市各类幼儿园中是否存在教授小学内容,提前“抢跑”的情况。
一旦幼儿园内被查出存在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小学内容的情况,院长会受到严肃问责,相应幼儿园也将被降级。
措施
随机推门检查幼儿园
昨日,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从下周起深入全市幼儿园,检查其日常教学中是否存在小学化情况,“成立市、区两级巡回检查组”,检查将持续至4月中旬,涉及全市公办园、部门或单位办园以及民办园。
在检查中,将采取随机推门的形式,检查幼儿园的日常保教管理工作,特别要严查的是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也就是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抢跑”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
据介绍,在2012年和2013年,市教委就曾专门下发文件,严禁各类幼儿园出现类似问题,“幼儿园应以培育幼儿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该负责人认为,幼儿园的教育应让孩子们在活动和游戏中感知规则,认识周围的世界。
而在本轮检查中,如发现有幼儿园存在“抢跑”问题,将严肃问责幼儿园的主要负责人,相关园也会被降级降类处理。
另据了解,近年来北京市教委多次强调,“幼升小”采取就近入学方式,严禁各小学采用入学面试等方法。
分析
“抢跑”易导致孩子厌学
昨日,一位公立园教师透露,确实存在大班学生家长退课,带着孩子报学前班以适应小学生活的情况出现。
幼儿园“小学化”的表现有哪些?据一业内人士介绍,这包括幼儿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室布置、评价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小学化,例如,有的幼儿园以课堂教学取代幼儿的游戏,把桌椅占满活动室,让课桌像小学一样摆放,导致幼儿园没有活动室。
接受“小学化”教学后,业内人士说,虽然很多孩子明明已认识许多汉字,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但升入小学后,不到两个月就泄气,甚至有的一入学就厌学。
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有自身的阶段特点,不能跨越。为此,河南、江苏等地曾为科学保教,出台过针对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的“十不准”、“六不准”等文件要求。
但也有一名公办园职工昨日表示,现在有部分家长主动让孩子从幼儿园退园,转到社会上的学前班,以提前适应小学上学需求,“比如孩子在幼儿园会有两个半小时的午休时间,但小学就没有。”
业内人士分析,家长的揠苗助长、小学的转嫁压力、幼儿园不务正业、社会急功近利等方面,都是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幼儿园小学化的十大害处
其一,违背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这些年来,幼儿园孩子开始背书包像小学生一样上学。孩子三岁上幼儿园,还要我抱要我背,却还要背上书包,大字不识的孩子,书包里还有上十本像模像样的所谓幼儿课本,小儿郎缘何背起大书包?
其二,造成孩子从幼儿就开始厌学。家住江西省南昌市师大南路的江女士发现,上幼儿园大班的儿子,每天都会带作业回来,一写就是一两个小时,以前喜欢的玩具都不怎么摸了。“5岁就学会乘除法,比较熟练地掌握两位数以内加减法,每天放学后还要在家抄写一页汉字、两页英语单词„„孩子每天都喊累,最近不想去幼儿园了。”这并非是什么“神童”。事实上,在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孩子,背起大书包,学着与年龄很不相称的艰涩知识。一位小学生家长非常后悔地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超前教育,双语、奥数样样齐全,上小学一年级时确实表现出色,但到三年级后,成绩便很一般了。”特别让他焦心的是,孩子已经出现厌学迹象了!
其三,夺去了幼儿们欢乐幸福的童年。回忆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幼儿园的情景,表情像个孩子:“那会儿阿姨带着我们坐在小凳子上念儿歌,到院子里玩‘丢手绢’,下雨了还能玩泥巴。”可是如今幼儿园的孩子变成了“大人”,不会唱儿歌玩游戏。升学“指挥棒”当头,由不得家长不急。
其四,刮起家长的盲目竞争歪风。为了“赢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把孩子送进教学味浓的幼儿园。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山东省菏泽市一位幼儿园园长说:“我们也知道小学化教育方式不对,但家长要求必须教识字、学拼音、学数学,否则就转园,我们也是没有办法。”
其五,挫伤孩子自尊心。“儿童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幼儿园园长郑润华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0年了,深谙幼儿成长规律。该幼儿园的王玉廷老师说:“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其六,造成小学学生成绩差异悬殊,无法教学。广州市某小学老师“大羽妈妈” 证实了这一点,她在博文《提前教育让小学老师苦不堪言》中说,在刚接手的班级中,全班30个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小学三年级的英语课本孩子在幼儿园大班时便学过了。上课时,“早熟”的学生了无兴趣,不认真听讲,扰乱了上课气氛。“最难教的孩子不是上学前知识准备不足的孩子,而是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济南市公安局幼儿园教师牛箫楠说,孩子在0—6岁期间,并不适合进行系统的知识教育,而只能帮助他们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培养学习兴趣。在学龄前期不断灌输各种知识,很有可能让他对学习失去兴趣。
其七,让孩子失去幸福感。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卢勤痛心疾首地说:“我们很多家长和老师把仙女和王子赶出孩子童年的社会,让他们从小就学算术和语文。早教如果没有正确的航向,将摧残孩子的童年。”她说:“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幸福感,长大后能创造幸福吗?”
其八,摧毁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郑润华引用教育家卢梭的话:“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她告诫家长:“孩子每一岁都有每一岁的意义,孩子的成长没有速成法可言,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需要时间逐步完成。因此,遵循教育规律成长的马拉松长跑,才是成功的教育。是不是输在起点不重要,重要的是赢在终点。”奶奶咋孩子三岁是教1+2=3,孩子总是等于8,孩子根本无法接受,到一定年龄却自会了。“急功近利式的先行学习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只能在重复学习中占优势;而在游戏的自发学习中,在对环境探索的自主学习中获得的智慧,具有持久学习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爱华指出。
其九,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其十,刺激教育经济腐败。五花八门盗版教材、劣质教材和读物向幼儿倾售,五花八门的兴趣班提高班神童班„„赚孩子们的钱。家长们盲目教育消费,不单是破财,更是伤害了孩子,使孩子未老先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现场推进会”上特别强调,“要防止小学化倾向。”据悉,教育部将成立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专业咨询和指导,发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保育和教育相结合,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严禁在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进行技能强化训练等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做法,坚决抵制社会上以幼教为名进行的不科学甚至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活动。
第五篇: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浅谈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摘要: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彻底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更多的人关注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问题,由此引起相关人员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注,从而使人们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相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对具体问题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和建议,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对策 目 录
引言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阻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行为规范的小学化
(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
(三)教学内容的小学化
(四)教育评价的小学化
三、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提髙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二)转变幼儿教师教学观念
(三)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四)做好幼小沟通与衔接 结论
参考文献
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索和研究从未间断,政策对“小学化”的整治也从未止步。但整体来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不消反涨,愈演愈烈。各地政府部门治理文件均将视线落实到了对教育内容即幼儿园对拼音、识字、算术等的禁止教授上。这一禁令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建国伊始的类似文件。遗憾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风口浪尖上的拼音、计算等教育内容并没有得到有效禁止。此时,对拼音、识字、计算等内容的重新审视就显得尤为必要:识字教育到底该不该被禁止,为什么屡禁不止?我国当代各时期对“小学化”有着怎样的认识和实践?如何正确认知“小学化”及其根源? “小学化”的有效治理应着眼何处?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是笔者选择幼儿园 “小学化”倾向作为论文题目的原因。
一、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阻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的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但是,在一些地方,幼儿园升小学考试却大行其道。这不仅违背了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违背了有关法律法规,更是与教育规律背道而驰。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想法,用小学课程中的拼音、识字等教学内容替换幼儿园课程,或者用所谓的“特色”充当幼儿园全部课程。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损害了孩子的身体发育,可能会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成才。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是我国幼儿教育发展中的新问题,但近年来,此种现象日益凸显,令人担忧。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小学化的危害无论怎么说也不为过,它平添了幼儿的心理压力,严重疏忽了幼儿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的发展空间。同时,对此一时期的孩子的生理发育能否正常平稳也有非常不利的影响。以大人们喜欢做的一件事,教孩子练字为例,现在的孩子不像过去要练毛笔字。但是不管是毛笔字、钢笔字或其它,我们知道正确的握笔和控制笔划是练好字的基础。而幼儿的手上的肌肉发育还未成熟,自然拿不好笔,难以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习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彻底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阻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行为规范的小学化
幼儿爱动是天性,然而不少幼儿园要求幼儿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生硬的往他们头上套。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就是大人们常说的“要听话”。当然,还有“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之类的要求。此外,在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做小动作,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嬉戏打闹,不得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课的准备等。
除了行为规范要求的小学化外,儿童的行为规范的标准也日益小学化,主要体现在对幼儿作业的规范要求上,如要求学生要课前预习,要求幼儿和小学生一样把字母写在标准的“四线三格”里,作业完成后由教师批改,每天必须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时数学计算题,有时写汉字,虽然题量不大,但都是知识性的作业,幼儿要用标准格式做作业。个别学得不好的幼儿还要家长辅导。
(二)教学方法的小学化
首当其冲的就是幼儿教学“课堂化”,即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不是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取得代之的是课堂讲授。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幼儿的主要任务是“听”,在课堂中,教师通常更加注重知识的灌输,他们更加在乎的是他们能够传授多少知识给幼儿。领读,复读等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这些是幼儿园教学中的常态,也是“课堂化”的最原始表现。为了能够让幼儿掌握更多的知识性内容,很多幼儿园要求幼儿在教学前要对相关内容,如拼音、加减法运算等进行预习;在教学中,教师喜欢用“讲授”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而忽视了演示、图案色彩、游戏等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后,很多幼儿要带回一堆的作业回家,如抄写拼音,进行加减法运算,记忆英语单词,背诵某个段落等,这些作业单调而枯燥,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三)教学内容的小学化
有的幼儿园为追慕时尚、迎合家长、提高效益,忽略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需要,盲目增添学习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目前多数幼儿园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时间安排几乎等同于小学教育,在幼儿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语文、算术、英语,剩下的一点可怜的时间就是美工、音乐、游戏,对幼儿进行小学的训练,而不是以游戏为主。不但如此,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如以拼音学习为主的文学活动,以较大数位的加减运算为主的数学活动,以记忆单词为主的英语活动,这些实际上是把小学的教育内容提前到了幼儿园的教育中来,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四)教育评价的小学化
在教育评价的内容方面,大部分私立幼儿园的教学测评内容以识字、计算、英语单词和拼音为主,而以音乐、美术和常识为辅。在教育评价过程中,测试人员一般是根据幼儿编号在一个班级里随意抽取六名幼儿,拿出准备好的“试题”对幼儿进行考核,并根据幼儿当场测试的准确率打分。整个测试像一场正规的考试。并且,我们发现,大多数幼儿园在测评过程中,对知识性的问题,问得很具体、很详细,而对美术、音乐、武术等艺术性的内容则一笔带过。也因此,知识性的题目的测试结果是决定儿童测评成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努力的方向。从幼儿教育评价的内容来看,多数幼儿教育的教学标准是对“知识性问题”的掌握程度为主要标准。
三、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对策
(一)提髙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要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对幼儿园教育的宣传,使全社会能够对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有个较好的了解,从而能够较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为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在宣传上,教育部门可以借助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和网络能传播媒介,应侧重宣传幼儿教育的以培养幼儿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念,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从而能够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全面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二)转变幼儿教师教学观念
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关键。因此,在每一所幼儿园内,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的大讨论,逐渐转变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思路,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虽然这个“转变”并非易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教育思想探讨,相信我们的教师能够逐渐形成符合幼儿实际的教育理念,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
首先,通过对幼儿园进行较完整的评估,对幼儿教师进行思想考评等来考察幼儿园教育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是否严重等。如有发现幼儿园的教育存在着“小学化”倾向,应当通过比较严厉的手段进行纠正,如该幼儿园不能参加先进的评比或者教师不能参加较高级别的职称评定等。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强化幼儿园评估年审制度。在评估审查中,应当对幼儿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定等内容进行严格的审查,有针对性的调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在审查中,如有发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的幼儿园,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实施诫勉或者是警告,并要求其在一定时期内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整改,并且,对于整改要求到期还是达不到目的的,应当坚决取消其办园资格。此外还可以通过明察暗访、定期座谈、接受投诉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行政监督。经常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
(四)做好幼小沟通与衔接
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要建立相互间的联系,增进双方的了解与合作,为孩子顺利入学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幼儿园要做好孩子入学的过渡准备。重点就在于幼儿口语能力的培养,以及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去做能做的事情,培养在集体中协调活动的能力,树立规范意识,懂得自律。其次,培养孩子正确的书写习惯。幼儿园大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智力发展水平和健康状况,最好通过游戏的方式而不是通过正规上课,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再次,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培养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参观小学,与小学生联欢,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最后,幼儿园需要做好幼儿园、小学和孩子家长之间的协调。三者之间应该经常保持联系,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以及参观等方式,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入学氛围。结论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是一个历史性问题,从现代幼儿园机构在我国的出现起,“小学化”问题就一直存在。多年来人们对幼儿园小学化虽然做了不少研究,但是对幼儿园“小学化”问题的研究由于某些原因,一直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对幼儿园“小学化”的认识多偏重于教育内容方面,对幼儿闶“小学化”的教学方式却少有关注;对幼儿园“小学化”的争论与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忽视了实验研究;对幼儿园“小学化”的认识多溺于儿童中心主义的束缚,忽视了儿童成长的社会需要。以上误区使得我国在治理幼儿园小学化时常常出现偏激化的倾向,对识字、算术等知识教育的内容避之唯恐不及。
参考文献
[1]张海钟,魏绎儒,刘璐.新世纪幼儿学前教育热点问题综述与我见[J].沈阳大学学报,2011,01:55-59.[2]吴龙.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126-129.[3]王桂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状分析及现实思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6:97-99.[4]米娜.浅议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倾向[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12:149+175.[5]高桂梅,何元.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研究综述[J].当代学前教育,2013,02:4-7.[6]叶平枝,赵南.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原因及对策[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8:70-74.ww w.5 Y k j.CoM文 章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