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汇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汇报
——荔城区梅峰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施行)》规定的中小学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独立形态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发展开辟了面向生活、面向自然、面向社会的广阔空间。现就我校综合实践课程开展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课程管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组织建设。
为使课程开设有序、高效,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2.制度管理。
为保证课程有效实行,学校加强了制度建设,完善综合实践课程的相关规章制度,各年段安排两位行政对课程进行督导。
3.人员安排。
我校现有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老师2名,并积极鼓励教学能力强、年轻的有责任心的教师兼任。除此以外,由于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需要走出校园,走入社会进行活动,我校还聘请了一部分学生家长,有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校外辅导员。
4.课时安排。三—六年级平均每周课时数为2课时,每学期适当安排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学校不定时进行课程督察,以防相关科目挤占课时的现象发生,保证每周有二课时用于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
二、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色
1、重视校本培训。学校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校本培训有集体学习,分专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知识、特征、价值、核心理念、基本要素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分散自学,组织教师自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外出观摩,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有校内研讨,组织任课教师每人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探讨;有面对面交流,开展“教学沙龙”活动,及时听取教师意见建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书面交流,编印《课改简讯》,汇集教师实验经验和成果,激励教师注重专业发展。
2、深入开展活动。一是活动开展有序。每学期初,学校领导就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出总体安排,并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教师制定各年段活动计划并按计划开展活动。每人每学期安排一次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研讨活动,并作好记录。二是研讨坚持正常。学校坚持每人每学期开展一次综合实践课程观摩研讨活动,或开展班级公开汇报课活动,主管领导积极参与,带头上示范课。在研讨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和实践能力。
3、规范活动流程。学校在参考使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坚持开展以小课题研究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每个主题活动按以下基本环节进行:(1)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民主协商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2)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调整活动方案;(3)展示活动过程和成果;(4)多维评价,收集资料,进行活动小结。
4、重视资料积累。学校要求各位任课教师在注重收集好学生活动资料,关注学生个人成长的同时,把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各项资料及时收集整理装订成册,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资料的积累中。把教师的每一篇教案,每一个活动方案,学生的作品(包括论文、心得、采访记录、收集的资料以及拍摄的照片)收集起来。
三、存在的困难和今后的想法
1、家长不配合,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一样,学校布置的主题任务不能完成,查资料没有电脑,搞试验搞调查家长不让。
2、社会不支持,活动场所欠缺。社会上的组织机构对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抵触情绪,使得学生没有外出活动参观的场所。再者课程中的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在实际操作中都有一定的问题。学生走出去的机会比较少,而且也缺乏安全保障,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大班化教室限制的学生的活动空间,城区学校的班生规模都超编,班级不能组织小组实验活动。
4、真正上起来兼课的老师工作量超负荷。综合实践课程涉及的知识方方面面,需要大量时间备课、收集材料,每位兼课的老师都有自己的主课,教学任务繁重,工作量超负荷。
5、综合实践老师的培训力度不够,需要大量的专业化的培训,最好专职教师来上。
6、开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困惑。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离不开基地的建设,目前我校缺少的就是学生的实践基地,让学生有所劳动、有所实践。
综上所述,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是深刻的,也想尽办法去探索,力求形成一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模式,资料整理和清晰的评价办法,对于以上困难将竭尽全力去克服;加大投入,主要是增强专业师资人手和指导能力的提高,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桥梁,力求满足教学需求;加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建设和发展步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科研活动;相信在全校上下的努力下,在新课改理念的感召下,各种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越来越有活力,内容将越来越丰富。
第二篇:詹天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汇报材料
婺源县詹天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情况汇报
2014年5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臵的一门综合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在于:
一、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知道“创新来源于问题的产生”,“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发明创造”。综合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课程。这一课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要研究探索的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通过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实验等方式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其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极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让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我国至70年代实施计划生育以来,“421”家庭比比皆是,这些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养成了“唯我独尊”、“凡事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再加上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致使我们的一些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他们不懂得,也不愿意,更不会与人交流、合作。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恰恰充分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和同伴共同分享、重视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将使学生终身受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000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倡导“仁以为己任”;宋代的范仲淹曾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成为近、现代无数炎黄子孙的道德信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大多是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课题,如环保问题、健康问题、社区建设问题、百姓生活中的科学技术问题等等,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的探究,可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注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材料、利用信息的能力。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课题,常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完成自己的课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和处理材料、利用信息的能力自然会得以逐步提高和强化。
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直接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去。鼓励学生在“做”、“考察”、“实验”、“设计”、“制作”等一系列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去理解和感悟生活,从而在获得“程序性的知识”的过程中,在探究与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动手实践的快乐,自觉地强化这一能力。
二、开设情况
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从一年级开始的,一、二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3个课时的量,三、四、五、六年级各班课程表中都能安排每周2个课时的量,同时开设综合实践课外活动课的组织机构,建立了以詹文沿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德育室胡笑辉主任主要负责,课外综合实践活动课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大部分班级都有许多切合实际的活动主题,99%的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喜爱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1%的学生对课程持喜欢、感兴趣的态度,这是我们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一大动力和法宝。
同时,在看到学校实施课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发展,需要引起关注。
1、对课程实施的资源配臵不完善。(1)任课教师配备力度不够,教师的配备显得比较单薄,专职教师没有。各班级课程都由语文教师兼任,而语文教师的学科任务和平时的琐事又比较繁多,甚至挤占了综合课程的教学时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势必不能兼顾太多,对课程的开发和教材研究都带来困难,指导学生的时间也相对减少。(2)学校缺少教学实验器材,使得课程教学只能纸上谈兵,教师无器材演示,学生无法亲身体验活动,严重影响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2、对课程的认识不够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课改的亮点
课程,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座谈会中,学生们纷纷表示他们需要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上社会,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五彩斑斓的自然世界中学习、体验、探究……学生们认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会使他们的收获更多更全。然而有些老师却不能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没能认识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和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处于被动状态。
3、对课程的评价不够完善。虽然在评价上很多老师都在积极探索,期望通过评价来促进课程的有益发展,达到常态化有效实施的状态。然而调查中发现有些评价的内容很空洞,可操作性不强,对师生实施课程的激励性作用不强。很多老师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成效是长期而隐性的,学校没考虑到对过程的评价或追求短期效应的做法不利于教师实施课程的积极性提高。
4、对课程的实施不够准确。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割裂开来实施,有的在封闭的教室空间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甚至为确保安全,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有的只重视研究性学习,而忽略了其他三个领域的学习;有的注重手工技能培养,忽略了研究性学习等领域。
针对学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教导处需要加强新课程实验的宣传力度,要使课改工作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能得到社会各界、家长等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资源支持和活动支持。才能确保它的正常开展,才能让任课教师有足够的信心走下去。任课教师多注重自身的知识修养和业务修养,及时积累每次活动开展的资料,进行教学反思。上级主管部门更要加大资源投入,学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实验室,以便更好的有利于课程的实施!同时,教师要加强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树立课程意识,提高认识,真正明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意义。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与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活动的关系。要进一步完善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评价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征,评价应以发展性、形成性、激励性为主,重参与、重过程,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评价的内容要综合、全面,因此各老师应根据各班学生特点积极探索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以此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立体性原则(即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和全面评价)、反馈性原则、互动性原则,主要对教师在职业道德、教学态度、指导水平、活动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可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师、学校领导小组总评的方法评价。其次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大领域之间的关系问题,形成比较稳定的多学科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学校应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专门负责教师、主导教师、主题的指导教师,构成综合实践活动学校活动指导教师小组。要制订确实安全、有效的教学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可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进行,如访问、调查、观察事物或观察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查资料、做实验等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专题讲座,方法指导。在交流展示活动成果时,可采用小品、辩论、小组展示、论文、录像、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
第三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汇报材料
开设背景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今社会,基础教育的内涵必须更加紧密地贴近于灵动丰富的当代生活,而以往单纯陈旧的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已难于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为了适应教学改革和学校发展的迫切需求,我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作为“建名校、树特色”的一个支撑点,提出了“利用、挖掘无尽广袤的社会资源,去开展学生乐于接受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做以生为本、最有价值的“人文教育”的前瞻性教育理论。历史一贯沿袭的课堂讲台式教学模式和规定性教学内容,局限了教师们开放的教学思维,而学生也沿袭了传统的室内课桌式受教模式,禁锢了孩子们调查、合作和获取广义信息的技术能力。教师的理念和经验不足,学生的素质与现状堪忧。基于此我校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的实际,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界定了三个课题研究。礼仪教育、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煤矸石的开发和利用。下面,就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实施的相关情况,我从三个方面向大家汇报,和各位专家、同仁共同学习、参考。
一、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情况
(一)狠抓教师培训,以骨干引路
“教师能走多远,学校就能走多远。”学校要发展,建立一支既精于学科教学,又擅长课程开发,同时具备大胆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因此,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关注的是教师培训。
1、选择教师投入实施。开学之初,我校教导处进行了两项针对教师的摸底活动。一是在全体教师中征集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二是就原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域所做的探索进行介绍,并结合学校的工作谈自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目的在于了解教师课程实施的理念、经验,基本素质等情况。根据两项活动的结果,我们确定了王翠芳、赵孟森、王建、刘玉清老师作为课程实施的骨干力量,有重点地进行培训。不管是外出学习、听课,还是实践体验,我们尽量给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2、引导教师端正思想。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会产生种种不利于课程实施的思想,如:接受任务之初的畏难;开始实施时的困惑;与传统教法冲突时的彷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课程,没有现成的教参教案,没有具体的教法学法,甚至很难找到供参考的资料,因此,为上好一节实践课,教师要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去网上查阅资料,所耗费的精力和时间是无法计算的。每一个实践主题的完成,要组织并指导学生采访、调查、请教专业人士等校外活动,其麻烦之多,难度之大,也是毋容置疑的。为此,我们发现老师的思想问题后,学校领导不是急于求成,埋怨责备,而是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设身处地的对他们的想法、疑虑作具体分析,有的放矢地和教师一起学习教学理论、更新教育理念。
3、帮助教师掌握方法。起初,我校教导处先拿出一个学期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总方案,然后又牵头组织每个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指导教师和授课教师召开研讨会,确定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部分主题,并与指导老师一起拟订具体方案,指导各年级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采用跟踪听课、访问学生、检查资料等形式督促和指导各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和老师们一起搓商、探讨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一年来骨干教师逐渐在课程中成长起来,并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
3、以激励制度促进活动的发展。每学期对老师设计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教育故事、教案、小课题、论文等进行评奖;
二、小荷虽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头
—综合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
综合实践活动以开放的课堂形式,丰富的信息容量,个性化的实践体验,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它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为学生创造了亲密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机会。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从选取课题到构思方案,从查找资料到记录过程,从汇报活动情况到撰写总结报告......培养了合作意识,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会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自己。
当然,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固定教材、现成的教学参考资料,教师每组织一次活动,都必须经过反复的思考。周密的策划;为了应对活动过程中,来自学生或实际生活的每一个具体问题,教师必须广泛的查阅有关资料,进行文化知识的储备;为了使活动更加吸引学生的参与,老师还要不断地创新组织形式、丰富教学手段……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样也得到了提升。
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起到了培养学生、锻炼老师、推进课改,提升学校的作用。《礼仪教育》活动,学生礼仪习惯赢得了家长的肯定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基本礼仪使学生做到仪容仪表端正,养成了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勤换衣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交往礼仪使学生初步学会了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了商量,懂得谦让,还学会学会了交往、用餐中的一些礼节要求;学校礼仪中学生学会主动了向老师、同伴问好、道别;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活动中懂得等待、谦让;学会了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通过公共场所礼仪的学习,学生能维持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做到物归原处……《走进端午》活动,学生学会了上网查资料,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制作简单的网页,领悟了屈原的爱国精神。《煤矸石的开发和利用》活动中,学生会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并在各项社会调查活动中,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小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了解和参与社会活动中,提高社会认识,丰富社会体验,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和创造美好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展望
相对于其他类知识性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其博大的研究领域和精深的研究纵度,必然要承担起更重要的教育职责。传统学校教育所缺失的,综合实践要勇于肩负起来。
在我校领导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密切关怀下,我校有着一个对综合实践活动高度重视的行政管理集体,有着一支对综合实践活动充满热情又业务精通的专业教师队伍,有着一批在前期培训下已初步掌控和理解综合实践课程真正意义,而正迅速成长起来的学生团队,我相信,“综合实践活动”这个在现阶段仍然被某些学校视为“烫手山芋”的课程,在我们学校必然成为人人争抢分食的“香饽饽”。我们也绝对相信,综合实践课程的视野必将由现阶段的学生的综合发展扩展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将由学生的全面发展,扩展到全人类的现代发展,而我校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将日趋成熟,课程开发技术将日趋完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独善其身,不能孤立地以其一门课程求其新而独立门派。它还要介入传统课程体系之中,通过迁移作用深入到传统的学科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之中,以发挥改良功效,否则就会失去其新鲜的生命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校始终坚持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社会后备力量全面进步的重要前提。”,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则是提高学生该能力与水平的最好载体与标杆,虽然,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兄弟单位比起来,还存有很大差距。综合实践是课改的新生儿,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奋发有为的敬业精神,团结求实的工作作风,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新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第四篇:校本课程的实施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的总结
校本课程的实施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情况的总结
我校自实施新课程以来,开齐科目,开足课时,认真落实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并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创造条件努力开发校本课程,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我校采取了有力的措施来伸进试点项目提出的目标的落实,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结合我校实际,对我校的校本课程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情况如下总结。
一、课程管理工作保障
领导重视、教师投入、学生热情,是我校课程建设不竭的动力和生命之源。学校领导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工作,将校本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都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纳入我校的发展规划和教学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学校、教师实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质量,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校成立了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全体行政领导全员参与,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使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运行畅通无阻。
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并实施、管理好校本课程。我们建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并重视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逐步落实和完善。
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有经费上的支持,确保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师培训、设备配置与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在具有校本特色的乒乓球、艺术等课程的投入上更是大手笔、高投入。
二、课程管理工作
我校的基本理念就是要突出“真、善、美”三位一体的“人性教育”,让学生接受真的科学、善的道德、美的艺术,形成人人求真、求善、求美的办学氛围。
1、课程开发
(1)开展学情调查。学校通过发放调查表,访谈,座谈会,深入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社区及校本的条件性资源、课程开发方向、课程开发能力等方面摸底与调研。通过梳理与诊断,形成国光中学开发具有农村特色课程的报告。(2)精心选择课程。我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方向:扎实必修课程,优化选修课程,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是普通高中实现有特色发展的核心和载体。目前,我校已开发107个校本课目,每学期初选择20个左右比较精细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
(3)拓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式和渠道。为了进一步全面落实学校的办学方针,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努力拓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方式和渠道。近三年来,学校每周末都组织“校园周末讲坛”和“校园周末赛场”,鼓励老师把自己所长在讲坛上与全校学生分享。
(4)采取有力措施。为了促进课程建设、开发的进一步落实,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①成立改革项目领导组,子项目攻关小组;②深化办学特色规划,提升特色内涵;③编制校本课程纲要,开发特色课程;④实施行动研究,立足课堂内外并兼;⑤加强条件性资源建设,保障改革项目实施。
2、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的实施安排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课时量的设定应符合新课程计划的要求,课程的实施时间(《课程表》)安排科学合理。我校按照有关要求开设校本课程,学校将校本课程与其它课程同等对待,并将校本课程编入课程表,任何人不得挤占和挪用。教师必须按照课时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和进度,精心设计教案,认真上课。教学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教师的教案,深入班级听课,以便了解和掌握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的顺利进行,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了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提纲和教案。学期末,我们向老师们征集了校本课程案例,并集结出版。
我们还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为了让校本课程逐步走向成熟,我校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和平时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把校本课程的研讨提上议程,使广大教师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目标和课程内容。
3、课程评价:
我校根据校本课程的特点,明确了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目标程度,更是为了对教学情况进行反馈和分析,以利于改进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评价内容突出全面性及综合性:我们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从研究学生需要、设计课程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课程活动等方面对教师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我们还尝试建立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全面衡量师生素质、全面反映师生发展过程的教育评价制度。
评价方式力求多样性及灵活性: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阶段评价与全程评价等,是我校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不断提高的积极、有效的激励手段。
三、课程建设与开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教师课改动力不足,是限制校本课程开发的最大瓶颈。学校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建立校本培训和外出研修相结合的机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环境,解决“校本课程不知从何下手”的问题。
2、课程开发的条件性资源不足,加上乡镇、农村也处在急剧转型期,不稳定的因素多,不利于准确把握课程开发的切入点。学校应积极争取各方面的广泛支持,为课程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四、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1、学思结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与教育技术,思考改革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加强课堂教学“有效”反思,只学不思,难以解决教育教学的真问题。
2、学研结合: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化“问题教学法应用研究”,这是学校立项教研总课题。坚持以“校本小课题”研究带动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
3、创新方法:探索与高校、职校、企业携手,开发特色课程;总结从活动到文化,让特色课程优化升级。
第五篇:开设国家课程汇报材料
开设国家课程汇报材料
国家课程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共同质量标准,学校作为课程实施与改革的主体,应该严格履行国家课程方案。多年来,我校按照国家中小学课程的设置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从而保证了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整体推进。
一、学校概况
xx市第三初中是一所公办学校,前身为山西铝厂第一中学,2006年移交xx市政府管理,曾更名为xx市铝基地第一中学、xx市第三实验中学。现有教职工150人,4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69名。学校先后荣获山西省优秀示范初中、山西省义务教育示范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教科研基地、全国目标教学先进集体、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中美合作公民教育”山西省实验基地学校、中语会“创新作文实验”先进学校、山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学校、全国新世界初中数学网络研修先进集体、运城市教育教学先进集体、运城市绿色学校、xx市先进学校等称号。
二、课程的开设情况
我们学校按照国家三级课程要求,认真开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开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等,周课时为语文、数学、英语各4节,化学、生物、体育各3节,物理、政治、历史、地理各2节,音乐、美术各1节;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七年级开设信息技术1节、研究性学习2节,八年级开设信息技术1节、研究性学习1节,劳动技术1节,九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3节。根据地市教育行政部门安排,地方课程分别为七、八、九年级开设初中古诗文赏析、语文读本、国学诵读、安全教育。根据我校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校选择了书法、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艺术教育等作为校本课程,其中书法全校各年级均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在七年级和九年级各设一课时,科技文体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则在每天下午活动时间由学生任意选上,确保人人有两项体育特长、一项艺术特长。
校本课程除安排了书法教育、健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体育艺术教育等内容,还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中华经典诵读等方面,根据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予以开设。
我校的实验教学始终围绕国家课程要求,扎实有效进行。理化生教师与各实验教师学年初制定好实验计划,认真落实。除按教材规定完成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外,还提倡师生创造性的开展实验,让学生更多的走进实验室,不断提高自我动手操作能力与创造能力。
为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课外活动时间,除规范做好课间操外,并且充分利用下午科技文体活动及综合实践活动时间,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进入实验室,走进音乐室,走进美术室,走进体育馆,在各专业教师的培训下,进行兴趣小组活动。让同学们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体验特长教育带给他们的收获。
三、课程实施保障措施
1、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观念。
为了解决好思想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加大学习力度,利用教职工大会与年级组、教研组等各类会议,组织教师反复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山西省初中课程设置标准及要求》等相关政策与文件,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国家课程设置的目的和含义,明确实施国家课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合理设置课程,强化制度考核
要求全体教师严格遵守学校《常规教学管理制度》,无论什么课程,都得认真对待。从备课、上课到批改、辅导,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一丝不苟,有条不紊。教务处进行的教学工作检查,所有课程同一标准,统一要求。对于随意挪用或挤占非考试科目课程的现象,一经查出,予以严肃处理,从制度上保证了新课程的开全开齐。
3、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办学条件
几年来,学校克服一切困难,多方筹措资金,逐年增加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条件,确保了各门课程的顺利开展与实施。目前,我校理化生实验室已达到了国家二类标准,音体美、信息技术器材与设备基本能够满足教学使用。去年又为22个教室配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充分应用,有力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四、所取得的效果
1、在全国中学生电脑制作活动大赛中,我校电脑制作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多次代表运城市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获得优异成绩,学校两次荣获优秀团体奖。
2、教师的教育教研水平有了更大的提升。国家课程的设置,语文、数学、英语等考试科目的课时明显缩减,要想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教学任务,依靠过去抢占时间、多讲多练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这样,教师就自觉自愿的深入教学研究,主动强化教改意识,注重上课的每个环节,将课堂的主角还给学生,讲究方法,讲究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水平和能力。担任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师,还学会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做好教材的外延工作,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今后工作打算及整改措施
1、明确方向,坚定信念,整体和谐、扎实有效推进新课改工作全面展开,进一步全面落实国家课程。
2、聚焦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改革的力度必须在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搞教材研究、课标研究、学的研究、教的研究。
3、加强校际交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助课改工作的历史机遇,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做扎实,把我校打造成领导放心、家长信任、学子青眯、享誉市内外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