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岗位练兵答辩题
小学数学学科
1.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如何使用情境图? 2.选择自己较为成功的一例予以说明。
3.如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数学的?选择一个典型事例展开说明。5.如何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6.当学生已经使你生气时,你会怎样做?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怎样培养?选择一例加以说明。
8.在课堂教学中,你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举一例说明。9.在你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准确、有效、全面的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控课堂教学?
10.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被细化成哪四个方面?四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1.举例说明,你在教学中如何制定“三维目标”? 12.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13.你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新的观点或体会?
14.教学中,你如何辨证处理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计算四者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兴趣?
15.在实际教学中,你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并举一例说明。
如何使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
现在的新教材基本上都为我们提供了情境图,旨在利于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使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情境中,真正地去体验,去思考,去交流呢?
本人根据近几年使用新教材的经验,粗浅的认为: 要想用好情境图,首先必须要看懂并理解情境图。有的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故事情节,不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环境,而且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例如:小猪帮小兔盖房的插图包含了学习“比多少”的多方面的信息。教材提出“还可以比什么”?这就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并要通过丰富的变式,使学生加深对“同样多、多、少”的理解。还有一部分情境图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分类”这一单元中的二幅分铅笔的情境图,就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它实际上就是在提示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情境图用透、用好。我们应深入领会编者编写的意图,将教材上不能看到的“血”与“肉”挖掘出来。如果每一节课的情境图都用透,实际上就是给学生足够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从图上的发现往往就会出于老师们的意料,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再次教材中的情境图并不是教学中唯一的选择,它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如果有比教材的情境图更好的素材,我们也可以进行替换,也可以对某些情境图进行增删,进行再加工,可以让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教学效果。
在情境图的使用过程中,既不统得过死,又不放得过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和全体伙伴的作用。教师要和学生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堂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局面,在师生共同的观察、讨论、修正、互补的过程中生成新知,使情境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思考情境图的数学内涵,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处理情境图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其次新教材提供的情境图都是静态的,在激发学习兴趣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教学时如果条件允许可把情境图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变静态的情境为动态的情境;也可以采用模拟表演的形式,把教材中的情境搬到学生的身边。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对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有时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时需要对情境图作些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实际。由于教材提供的每幅情境图不可能都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些,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总之,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情境图也是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利用,一定能创设出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我们普遍认识到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数学.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
在公式、法则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模型,对其既作出通俗的解释,又作出本质的揭示,阐明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系,加深正确理解。
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同时教师应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自制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学软件,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掌握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富有智力价值的数学游戏,它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三、重视数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存在着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的理解都会漏掉事物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另外情境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应用数学过程中可以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可以把概念具体到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它更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并且真实丰富的实例可以成为每个教学充分的变式,自然地说明概念不同方面的含义,且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其他概念.这样的学习能令学生形成概念的多角度,形成与真实情境相联系的背景性经验,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情境建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适当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借助观察、试验、归纳、类比、概括等手段来积累学习数学的事实材料,由事实材料中抽象出概念体系,以及由此而演绎地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开展数学知识应用活动
数学知识应用活动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活动的内容可以统计调查、障碍物测量等。此类活动与书面形式的竞赛相比,由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际操作性强、应用知识灵活,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很好地培养。
总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数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富于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实际背景的问题情境,重视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不是一句口号,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在数学课上如何培养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虽然编排得直观、简易、浅显的数学知识。但在这些数学知识中,蕴涵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数学学习的好与坏,不在于学会多少数学知识,做了多少习题。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有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因为题是永远做不完的,是无限的。一道题稍有变化,就成了另一道题,而数学方法是有限的。真正学会一种方法,比做过几十道题、上百道题还要重要。而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在实际中有两种学生,一种是遇到稍有难度的时题,不知从哪儿下手,坐在那干想,半天也想不出办法,即没有办法,没招儿。另一种学生是头脑中有用不完的方法,各种方法都试一试,最后解出难题。这两种孩子中,第一种学生不可能在学习数学中找到成功的体验,找到快乐;而第二种学生才是学习数学的真正尖子,才有发展潜力。所谓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程序。(即解决具体问题所采用的形式、途径和手段),它是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行为(操作技能)。所谓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本质认识,是比数学方法更抽象、更概括、更本质的认识。所以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统一体。数学方法从哪儿来的?我想教师应该把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始终。教会学生学会方法比多做几道题强的多。教师应如何做呢?
1、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比数学知识更重要,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不是空洞地讲,而是借助数学知识使学生理解这种方法,不能就知识论知识。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有人认为复杂的知识中蕴涵着数学方法,其实不然。从一年极开始,在以阶段呈现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都蕴涵着纵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9+3=12,9+1+2=12(可以把9和1相加凑十),当学生掌握了这种“凑十法”,就可以迁移到8加几,7加几,甚至于几百几加几。再比如讲“圆面积公式”时,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公式为什么是S=πr2外,还要向学生渗透化曲为直,化未知为已知的划归思想和转换思想。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去想象,当圆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十亿份……时,拼成的 图形是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当份数是无穷大的时候,就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从而渗透极限思想。
2、通过习题提炼解题方法。在练习课上,有些老师处理练习题过于简单:讲出解法就算完成任务。我认为这只是完成一半,教师应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个角度突出不同方法,然后把方法归类。通过这道题,要让学生学会某种解题方法。所以在处理练习题时,建议老师们在备课时就要想好通过这个知识让学生学会什么法。
3、教学生会问。质疑环节我相信每个老师课上都有,但质疑的质量则不同。要让学生敢问的同时,还要会问、善问,还要问得深、问得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一方面帮助提问者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使他(她)能够自觉地上升到理性的层次。自觉地把握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让其他同学借鉴。
4、注重方法的指导。以口算为例,开始老埋怨学生口算差,练的少。后来我觉察到练的少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方法不简便。经过几次口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方法灵活了,正确率提高了,速度变快了。再比如检验:学生检验没养成自觉的习惯,而且有错查不出来。后来看出主要的问题是方法单一。我给学生归纳出检验的几种方法,让学说明白哪种题适合用什么方,法检验。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方法指导,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益。教给学生用就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就会自己学习一些新知识。学会质疑问题,学生就会自己独立扫清学习路上的拦路石,学会多种验算方法,学生就会见验证自己的发现。光明小学城南分校 刘大占
1、猜想:师:请大家大胆地猜测一下,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生1:比5多5、10、15……的数都能被5整除。生2:个位上是5的数都能被5整除。生3:个位上是0的数也都能被5整除。生4: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师:大家都比较会猜想,不过猜想的结果是否都正确呢?我们还要进行验证。
2、验证:(1)小组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验证其他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2)交流反馈:交流验证的结果。(3)小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上述片断的教学,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总结出结论,使学生充分经历了探究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地培养。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隐蔽的,它渗透在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分析、验证、归纳的数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到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所掌握的知识才是富有生命的,才能灵活应用,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以发展,得以提高。
第二篇:小学数学全员岗位练兵答辩题
海港区“有效教学全员岗位练兵”小学数学学科区级决赛答辩题
1、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答: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结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我觉得要以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的广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比如:导入环节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运用情境教学法,还可以把游戏等活动引入到课堂,然学生保持高度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的设计要开放,合理,动静结合,扩大学生的参与度。
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深度。在教学中,要体现出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然全体学生能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学有所得,逐步提高,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深度。
3、教学过程中设计的问题要科学,合理,指向明确,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让每个学生思维都动起来。
4、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让他们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理解学习的内容,深化学习内容,让学生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5、在作业的环节,我们可以设计分层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不同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有不同层次的提高。
2、如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选择典型事例展开说明。
答:《课标》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和推理能力。
所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尤为重要。为此,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学中,让他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一年级《人民币》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到商店或者超市自己真正去花钱买买东西,让学生体会怎样算花的钱和找回的钱等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是蕴含在生活之中。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观察一下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运动是哪一种运动方式。生活中的打折促销活动,就需要运用《百分数,分数应用题》这部分的知识。
2、在学生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够主动的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我们的数学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比如:在学习了比例分配之后,举例子配比药水。我们在吃药的时候,有时候要把要按一定的比例和水配比之后才能喝,而且必须按照这样的比例。这就是比例的知识。要学生深刻的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又比如,给农作物打农药也是要要农药和水进行配比的。
3、让学生在面对实际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比如:估算的教学。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经常用到的。我们要买东西,可以按照物品的价钱估算出要大约带多少钱就够用,所以不用带正好的钱。
我就是从这几个方面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
3、请针对具体课例谈谈课堂中你是如何关注“学生的学”的?
答: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教师是课堂中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节课的好坏,我觉得不仅在于教师的教,更在于学生的学的情况。通过学生学得状态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所以在我们的课堂中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我觉得可以从学生的“听讲,发言,合作,作业”四个方面来关注学生的学。
1、听讲。学生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是不是在认真的倾听,是不是听懂了。我们老师可以用眼睛观察学生的表情和动作都能了解学生是不是在听你讲课,再让他来回答你的问题或问问刚才老师讲了什么,来判断学生听得效果。
2、发言。教师应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发言。从发言中你可以了解学生是否听讲了,是否听懂了,了解学生的想法。了解学生是否在思考,是否每个学生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学习。在他人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的倾听状态如何,有没有在听他人的发言,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和意见。
3、合作。我们的生活是个大家庭。不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生活中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教学中,小组的合作,同桌的合作交流也成为我们教学的一种方式。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是否参与到活动当中。是否都能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就听一人说。
4、作业。新授的知识我们要结合一定的练习加以巩固和加深。在做题时学生的做题状态如何,是不是能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
做什么事要从细节出发,多关注学生学的每一个细节,从学生的学我们就可以调整教师的教。
4、试结合实例谈谈你是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
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 “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化。”课堂教学需要预设,但绝不能仅仅依靠预设,要随时审时度势,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无心插柳柳成荫”的生成会更精彩。因此,我们期待课堂上能有意外的生成,有时可能还会为出现精彩的生成而在课前精心预设。
我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课前我是这样预设的,先让学生观察插图,由图说出几个5,再一步步归纳得出5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就有很多的同学说他已经知道了,一下子自己就背上了,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不会。这个时候,就应该抛弃原来的教案,就从学生的这个实际情况出发。抓住挈机,让会了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5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利用学生的资源,让他们充分的教自己的方法,这也是又回到自己的教学设计的主道路上来。
再例如,在教学“加法的运算定律”时,加法交换律a+b=b+a,在教学完之后,有一个同学就问,“老师,加法有交换律,减法和乘法有吗?”这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个时候我们不能放任不管,或者说以后我们在学乘法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这时如果我们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讨论验证,看看,是不是其它的运算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真正地、真实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总之,对于课堂预设外的生成,要考虑一些采取的应急措施与手段,使教学过程顺利开展,并取得最佳的效果,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充分利用课堂的意外进行生成教学包括对学生错误问题的合理引导,让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这就有赖于我们对教学实践与经验不断总结和反思。
5、如何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谈谈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些有效做法。
答: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对于我们数学课堂,怎样才能唤起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我觉得应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则信其道。”学生如果喜欢他们的老师,那么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兴趣。要想得到学生的喜爱,教师必须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即使常常受到批评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欲望,也有对成功的期盼和肯定的渴求。只有教师真诚向这些学生敞开爱的大门,那么这份爱心对于他们来说尤为珍贵。他们会把情感化作学习的动力,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鼓励的话语也是直接关系师生之间情感的因素。
二、是精彩的教学设计。
在建立起师生融洽的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就必须用你的数学内涵,你的精彩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来学习数学。我们每天都在讲课,如果这节课设计的好,学生喜欢,他们就会非常认真的去听,积极的和你配合。反之,有可能有的人就玩东西了,说话了。教学的设计要开放,唤起学生的欲望,设计操作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让学生在经历中学习数学。
三、激励学生的一些小活动。
我经常设计一些数学的评比栏。比一比看谁得小贴图多,10个贴图换一个小喜报。如果有小测验或者家庭作业写得好的,我就直接发给他们鼓励的小喜报。学生特别喜欢自己的喜报,而且家长也能通过喜报了解孩子的情况。
四、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如果没有自信的学习,他永远不能走太远。学习就会是模棱两可。拥有自信心对做任何事都非常的重要。
我在课堂上,我通过三个手段来训练孩子的自信,1是要求他们大声的发言,错的也要大声的说出来。2是举手要高高的举,我总觉得敢于举高的同学说明他特别的会,有信心,所以我全让他们高高的举手。3是,经常的反问。当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我有时再追问他们,是应该这样算吗?有时候,老师一这样问,学生就发懵,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好像错了。其实就是自信心不足。
五、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之中。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数学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亲身的感受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从而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6、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的教学中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首先,教师要把课堂郑重的教给学生。教师不灌输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接受知识。
其次,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交流的平台。教师避免满堂灌,要做到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去学习。
第三,教师要设计科学、合理的问题。能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愿意大胆的发言,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教师要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学生主动的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成就一节扎实有效的数学课堂。
7、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在计算课教学中,应如何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答:近几年一直在低段教学,低段的数学教学中计算占了很大的篇幅,提高计算教学尤为重要。到了高年级更体现到了计算的重要。
计算教学常常是借助一定的情境作为一节课的引入,通过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探索出结果。情景的创设,能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充满亲和力和吸引力。
计算教学中理解算理与掌握算法都不可少,“重算理、轻算法”和“重算法、轻算理”都不可取。正确地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课。第一课时是“十几减9”。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学生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十几减9,主要方法是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
第一步,让学生先自己探索,体现算法的多样。
学生的思维都是从形象到抽象的一个过程,应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所以我在第一个环节就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来帮助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
通过主题图套圈竞赛提出问题:有14个圈,没套中9个,套中几个?列出算式14-9。然后让学生自己探索14-9等于多少,让学生同桌一组,可以动脑想一想,也可以用小棒动手摆一摆。一般的学生都会想出三种方法:
第一种,想9加几等于14,9+5=14,所以14-9=5。第二种:从14根小棒中拿出去9根,还剩下5根。
第三种:从1捆中抽出9根,剩1根,和4根合起来就是5根。
第二步,分层讲解,借助说理抽象出数学算理。
这三种学生想到的方法中,第一种是相加算减,第三种是破十法。对于这两种我重点分析,让每位学生都学会。
想加算减法:我设计四个小环节,1、让这个学生把自己的方法清楚的说出来。
2、全班思考:你怎么想到9加的5是14,你怎么想的是5?
让学生明白9+1才是10,14比10多4,4+1就是5,所以加5。
3、小结:这是想加算减的方法。
4、全体同学充分地说说,这种想加算减的方法。让每一位学生都会想加算减法。破十法:要借助小棒来进行学习。
1、让汇报的同学到前面展台上展示自己的方法。
2、全班思考:为什么不从4根中拿出去9根呢?把1捆打开之后是多少? 10-9=1,1+4=5。
让学生明白4根中不够减掉9根,就得从1捆中减去9,再把剩的单根的加 上。
3、让全体学生一边和老师一起摆一边说算法,然后脱离小棒看着14-9的算 式再说算理。让学生把形象的表象抽象出数学的算理。
个位的4-9,不够减,从十位借1当10,10-9=1,1+4=5。
4、小结:这种方法叫做破十法。让学生同桌再用破十法说说14-9的算理。
第三步,巩固精练,加深对算理的理解和应用。
在练习当中,先固定让学生先用想加算减怎么算,再用破十法算一算。后面的练习再让学生自由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多个的十几减9的练习中寻找十几减9的规律。
8、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
答:教学实践中有大量的、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和学生来共同的开发。这种课程资源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愉悦的情境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我们应当做到课内外结合,用活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根据实际大胆地调整教材顺序,活用教材。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一课时,教材中首先是几幅平移现象的图,从而认识平移现象,然后教学平移几格,然后做一做,然后是几幅旋转现象的图,从而认识旋转,做一做游戏。在教学时,我把这些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图片做成一幅游乐园的场景图。先让学生在进入游乐园中,体会各种项目的运动方式,从而一起对比着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调节了教学的顺序,先教学什么是平移和旋转,再教学怎样计算平移几格。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和边说边用手比划它的运动方式。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会,分类,举例,做动作来体会这两种运动现象,来深刻地感知平移和旋转这两个运动方式。
创造性的运用教材资源,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又例如,在讲条形统计图时,在统计学生喜欢吃什么水果时,我充分利用现场素材,当场统计本班学生喜欢吃水果的情况。而不是利用书中给出的数据,从学生身边开发教学的资源。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也让学生深刻的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9、课堂教学中做到“少教多学”,策略有哪些?
答:“少教多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不仅让学生学会,而且让学生会学。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做到“少教多学”:
首先,要真正的放手给学生,给学生创设大量的空间,自主学习。设计开放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有问题,让学生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去解决。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其次,可以采用先学后教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老师精讲点拨。让学生多学,教师少教。最后,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先课前预习,在课上学习,再课后复习的学习方式。已促进学生多学,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0、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迪的学生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应该注意这样一些问题:
1、要有明确的目标。创设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情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2、不为情境而情境。教师应从从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心理状况出发,创设情境,不要盲目而一味追求情境,不要过度追求形式。不断坚持,学生也会发现,原来生活处处有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究。
3、情境创设要真实、自然,力求生活化。
这样,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情境创设要注重探究性。
生来就有一种探索的欲望,富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能促使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灵活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例如,我在教学《平移和旋转》的时候,我设计了参观游乐园的教学情境,丰富的画面,动画的场景。让学生能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再利用游乐园中的游乐项目分类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方式。设计的情景目的明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探究,还可以从中学习本课的学习内容。
11、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答: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知识所承载的思想文化。数学知识不能化作数学思想,以文化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意识中,那么学生就不可能形成数学能力,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1、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的数学问题,多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对学生进行数学意识的培养。
2、让学生遇到问题时自觉推理,并做到落笔有据,言之有理。比如在课堂内应加强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培养,让学生会“用一种方法做一百道题,而后达到一道题用一百种方法”的境界。让学生会“用一道题目拓展成一百道题,而后达到一百道题用同一种知识”的境界。方法可以移植,内容可以参照,通过互相比较,从而对学生的推理能力的提升。
3、数学的运用能力是目前数学教学的薄弱环节,让学生多解决生活当中的一些问题,每一项问题要运用数学中的哪些知识,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与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数学,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对学生来说,在各学科中,部分孩子往往惧怕学习数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引导他们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用鼓励性的语言,和一些激励性的游戏活动,评比等激发学生爱数学。健全学生良好的数学心理素质。
5、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素养培养,重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总之,加强数学素养的教育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数学素养的教育内容,以课堂为主渠道,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逐步深化。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12、什么样的数学教学才算得上“有效”,请你站在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谈谈。
答:现在的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接触更广阔的天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现在我们一直在提“双有效”教学,有效的教,有效的学,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
我觉得教学的有效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评价的。学生学得有效,教师教的有效。学生学得有效:
首先,要看学生是否愿意学,第2、学生的学习的参与度是不是很高,是不是全体的学生都在参与在学习之中。第3、学生学的成果怎么样,有没有学会。
第4、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探究欲望如何,探究的效果如何。第5、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教的有效:
第1,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特点,能否激发的学习兴趣。第2,设计的问题是否具有思考的价值,第3,教学是否照顾全体的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第4,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第5,教师是否给予学生广阔的交往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并简要说明在实际教学中你是如何做的?
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出自《老子》。道理其实很简单,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强调了方法的重要性。“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我觉得就是传授给人方法不如去激发他的欲望,让他想自主的去寻找得到知识的方法。教育的最高的境界就是超越方法。
在教育的工作中,你是否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自信的种子?你是否激发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是非常关键的。“欲”就是植根于内心的兴趣、愿望和为之而努力的激情,它时刻影响着人的行为。有位教育家说过:“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在教学中,首先就是创设有意义、有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办法让每一个孩子爱上数学。让他们爱上数学是很重要的。这是他们后天努力学习的一个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然后,再设计能够调动学生思维,能激发学生想探究的问题。用这样的问题调足学生的胃口,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之中。让他们有一种非要知道答案的积极的心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知识,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过程,感悟学习知识的方法,从而收获知识。
14、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答:数学思想,就是人们对数学的本质认识。数学方法,就是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序和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我在教学当中,向学生渗透了转化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符号思想、和分类思想。
一、转化思想。
转化思想可以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一个数学问题;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一个较简单的问题或者把一个新问题转化为一个旧问题。例如:我们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发给学生学具,让学生把这个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这就是利用转化的思想来解决问题,也渗透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转化思想。
二、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就是充分利用“形”把一定的数量关系形象地表示出来。可以通过作一些如线段图、示意图等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使问题简单明了、直观形象。例如:在教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在分析应用题的时候,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的意思。还有就是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等等。这都是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复杂的数量关系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直观化。
三、符号思想。
课标首次把“符号感”列为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符号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学生可以用符号化的语言来描述数学的内容。例如: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是a×b=b×a,用符号表示非常的容易理解和记忆。
四、分类思想。
在数学的教学中,整个数学教学分成了四个领域。在每个领域之中,有细化成了很多的方面。教学也是分单元,分内容的逐次进行学习的。例如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在平面图形中又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等。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就渗透着分类的思想。
15、谈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以及在教学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学生学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学中:
首先,它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学生都非常的喜爱。
第2,利用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能帮助学生从枯燥、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动手、动脑、思考和探索,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课件的动态演示中突破重难点。
第3,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获取信息。与同伴沟通,利用网上的教育平台自学和复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4,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增大课堂的教学容量。多媒体授课使教学的呈现方便快捷,我们可以在课堂中增加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课堂。从而,增强课堂的容量。让学生学得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实施中我觉得应注意几点:
一是,应适时运用多媒体。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需用时则用,不能一概都用。对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要得当,不要成为花哨的一种手段。切忌逢课必用多媒体课件。
二是,不能不加修改,直接照抄照搬。
网络上有很多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有的时候,我们就直接照搬网上的资源进行教学,而不加以修改。虽然大大节省了时间,但是用现成的多媒体课件来上课则无法发挥自己的思路和风格,再加上教学对象的不同,自己的思想、表现方式和技巧运用都很难融于课堂教学当中。有的时候就是为了这个课件而这样设计教学环节,而不是针对于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
三是,应适度运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作为现代教学手段的一种,它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我们不能过分的追求效果,整节课从头到尾都使用课件,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板书,敲键盘代替了手势,电脑的播放代替了教师的讲解,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成了观众。整个课堂体现不出师生互动的环节。
四是,教会学生绿色上网,合理上网。
在网上有一些网络学习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的资源自主学习。在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上网,绿色上网。制定上网学习的时间。
16、什么是数感?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感?
答: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
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感。
在认数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根据所学数的内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寻找数、体察数、感知数,让他们感到数就在身边,而且每天都离不开数。教学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通过引导学生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数的的意义,为建立数感奠定了基础。
2、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培养数感。
结合具体的问题选择恰当的算法,能增强对运算实际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在探索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切实了解了计算的意义和如何运用计算的结果。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数感。
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只有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背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感悟数学知识,建立数感。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时,可以秤一秤,用手掂一掂1千克的物体。让学生在亲身的感知中感悟数学。
到了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找出蕴涵的关系和规律,初步掌握一些有效地表示、处理和交流数量关系以及变化规律的工具,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把数感的建立与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结合起来,把符号感的建立和初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结合起来,将对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7、每个学生存在着差异,你在课上如何做才能体现“因材施教”?举例说明。
答:“”在数学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因材施教原则的。
一、上课教学分层。
上课时,教师对于教材中同一教学目的、教学的内容,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要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选择不同的提问方式,精心设计问题,注意把握文体的范围和层次性,注重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
二、学生分层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学生的智力因素和分智力因素的差异,进行分层。在分层教学中,教师既注重学生的共性,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相结合。对后进生要严爱结合,多让他们做一些基础性题目,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待学习有余力,思维灵活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综合运用知识和富有思考性的题目,完成难度较大的题目,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要把集体教学、分组讨论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都不断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
三、导学分层
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品格、性格、意志力、情感、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都有差异,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应着眼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教材内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指导方法,因材施导,使每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时,可以这样分层指导:A,写出解题思路,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列式解答;B,能正确列式解答。“B”可提问中下层学生,因为中下层学生能过关,就是全体学生能过关,如果不过关,就要及时补救,否则给**后带来更多的遗漏问题。“A”可提问中层以上的学生,让中层以上的学生练习,可带动中下层学生,其实这也是一个补救的方法。这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四、作业分层
我们的作业最多的是数学练习册,练习册分了三个档次,课内新课堂,开放新课堂,探究新课堂。全班的学生我分为三个档次,作业有必须完成题项目,有选做的题目。稍差的学生必须完成课内新课堂,中等的同学必须完成开放新课堂,好学生必须完成探究新课堂。其它的自己选择着去做。
总之,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注重因材施教。
18、你讲过几遍的知识学生还不会,你该如何理解这种现象?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答:我们讲过几遍的知识学生还是没有听懂,我觉得,可能是这几个原因:
第1、可能是教师自身的原因。可能教师教的方法不恰当,指导的不到位,语言不够精炼,学生不容易理解。或者教师没有因材施教,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
要是这样的话,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备课上下功夫,认真的钻研教材,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找到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指导上下功夫。根据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第2、有可能是教学的内容过难。学生不易接受。
这样的话,教师就应该在教学的时候由易到难,细致分析。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会说会运用。教师要重点找到突破难点的方法。
第3,也可能是学生自己的原因。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发展水平不同。学生在教师教课的过程中的听讲状态如何,是否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学习之中,是不是都在认真的听讲。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
针对这方面的原因,我们教师首先要从兴趣入手,设计的教学情境和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全体的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的课堂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的时候,要分层教学,面对全体讲授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9、《数学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部分的目标阐述中,多次使用“经历……过程,掌握……”的句式表述学习目标。请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好数学?
答: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不能只停留于以往的水平上,即让学生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运用什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应注重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即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的时候,让学生准备,各类的梯形图形,每种最少两个。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进行探索,想办法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在动手活动的过程中,小组交流的形式下找到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经历整个的推到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好数学。
再例如,学习《平移和旋转》这一课,在教学什么样的运动时平移现象,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是旋转现象的时候,我让学生做平移和旋转的动作来体验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方式。让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感悟数学知识,内化数学知识。
20、数学课堂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场”,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一环,什么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如何使互动交流更有效?
答: 交流首先就是让学生充分“说话”、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交流还要让学生表达不同的多样化的算法并相互启发
交流更要让学生之间沟通和理解不同的算法,并通过比较分析寻找相对合理和最优的算法
有效的交流不仅仅是学生对思维结果和思维过程的表达,更象是一种对话——多种观点的分享、沟通和理解,更是多种观点的分析、比较、归纳、批判和整合的互动过程,并最终形成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流不仅仅表现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是学生与数学实质的一种对话——这才是触及学科实质的有效交流。
互动的交流要是达到有效,我觉得教师要做到:
首先,老师设计的交流问题必须是有效的,而且是有交流价值的,学生需要通过交流才能解决并打到完美答案的。
第二,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是愿意倾听的,并且做到尽可能听明白,有所收获。或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愿意提出不同的建议和意见与同学交流。
第三,当学生表达或听着出现迷茫,教师的点拨与引领是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桥梁,优秀的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21、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着力倡导的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理念。请谈谈你对这一理念的理解及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答:算法多样化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之上,为不同风格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学习策略的途径,着眼于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而不是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多种算法。
首先,在我们的教学当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主动观察、动手操作和简单推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发现、探索新的算法。
第二,教师在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与反馈,鼓励学生对这些算法的质疑或认同,以集体的智慧促进对算法的理解。
第三,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不要为了多样化而刻意的追求多样化,算法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看这算法是否真正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出来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去交流,在比较同伴的方法基础上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算法。
第四,教师还要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算法。相对的优化。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其实是没有适合全体学生的最优方法的。教师应从不同角度或层面不断的对相关的各种方法做出比较,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自己所选择方法做出积极的反思与必要的改进。
2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怎样做才能促进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
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学生能有效的进行数学的学习,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了,才能更好的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激发兴趣是前提。
2、提出的问题要有效。问题的提出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每个学生思维都动起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有效的倾听。教师讲解的时候,学习认真的听讲。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其他学生能认真的倾听,并能根据他人的发言深化自己的想法,也能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
4、教学中,要重点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经历和体验中学好数学。只有经历过的事情才能认识的深刻,并且记忆深刻。
5、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可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得。
以上就是自己的一点儿看法。
23、简述《数学课程标准》中“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数学教育价值,教学“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内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沟通了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的联系,在学习活动中,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有可能的交织在一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有研究和探索价值的题材和方法,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数学、了解数学,使数学在学生未来的职业和生活中发挥作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与综合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我们在教学当中,首先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应具有进行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使学生在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
还要,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让每一位学生都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到探索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和合作意识。
最后,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评价应强调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关注学生能否主动运用数学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对结果有无反思的习惯等。
24、《数学课程标准》首次明确地把“符号感”列为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答:数学中的符号感主要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要让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首先得让学生认识它,在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重大意义,简洁明了的特点,感受使用符号是非常的好的。学生愿意使用符号,用符号来表示数和数量。例如,路程=速度╳时间,的一些关系式,用S=vt表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字母公式:s=ah;一些定律:a╳b=b╳a等等。然后,在进行教学时,要让学生参与创造符号,体会符号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到需要用符号,让学生经历自己创造数学符号的过程,体会到数学符号原来并不神秘,是人创造的,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不同的符号在使用时逐步发展统一的符号。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符号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简洁的特点。
25、如何实现数学学习评价目标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答:在课标中指出,数学的评价应该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的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评价观。改变过去只注重“终结性评价”为注重“发展性的评价”。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目标评价方面,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在评价方法上,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在一起,可采用书面考试、口试、作业分析、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还可以建立成长记录袋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做到评价目标的多元和评价方法的多样。
第三篇:岗位大练兵活动答辩题库
海港区中小学教师“有效教学”全员岗位练兵活动答辩参考题目
中学教研方面
中学语文学科
1.你认为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2.你教作文最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你认为学生互评互改的能力该怎样培养?
3.叶老说:“语文教育归根结底是习惯的教育”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4.对于课标中要求的名著阅读,你认为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5.新课标为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开放的语文课堂”,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6.请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结合文本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
7.你如何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性质与特点? 8.你认为语文学科在有效作业的布臵上应该做哪些大胆尝试?
9.新课标中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请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你是怎样做的? 10.试举一例谈谈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
中学数学学科
1.如何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数学教学的关系?
2.当学生听讲状态不好时,如何调控你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等运算课型中,谈谈如何处理教材,实现教学目标?
4.在中考复习中,如何提高数、式复习课的效率?谈谈你的想法。
5.在乘法公式的教学中,应如何设计课堂练习以加深对法则的理解?
6.在初一几何教学中,如何解决学生会想不会书写的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7.在中考复习中,如何提高几何教学的复习效率? 8.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9.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10.请你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潜能的?
中学英语学科
1.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将教材视为课堂教学的法宝,认为凡是写在教材里的就应该教授,即使意识到了教材中的某些缺陷或者发现了不符合所教学生认知实际的内容,也不敢对教材做出任何的修改或调整。请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教材使用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2.你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否应进行当堂检测并请说明理由。如果进行当堂检测,应注意哪些问题。
3.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利用现有教材听力材料,解决培养学生听力能力和提高解
题技巧等问题的。
4.在阅读教学中,你是如何处理培养阅读能力和学习语言知识之间的关系的?
5.在教学中,你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6.假设你是毕业班教师,面对因学制改变造成的复习时间紧迫的情况,你应该为中考复习做哪些前期准备工作? 7.作为初一起始年级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你准备采取哪些措施帮助学生完成小学到中学的顺利过渡?
8.在现行中小学教材中均未系统地涉及音标教学。如果你是初一年级教师,你打算什么时间、如何为学生补上这一课?
9.谈谈在提高英语学科不同年级作业布臵、处理的有效性方面,你的想法和做法。
10.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应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两极分化现象?
中学信息技术学科
1. 在这节课中你是如何确定和完成教学目标的? 2. 请谈谈课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3. 在教学任务的布臵上,应该注意些什么? 4. 如何看待学生上课玩游戏和喜欢上网现象的?
5. 谈谈这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如何实现的? 6. 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是什么?
7.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学生评价? 8. 如何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学科和其它学科的关系?(可从
整合角度)
9. 你认为信息技术学科备课时应该重点备什么? 10.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你是如何利用教材的? 反思:
教学任务设臵是否合理?学生完成情况如何?对任务设臵应如何调整?
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哪些操作容易犯错?应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突发事件是如何解决的?
备课时预设的哪些问题在课堂上出现了,哪些是没有预设到的问题,都是如何解决的? 评课:
教师备课是否充分,对学生及教学目标分析的是否准确? 导入环节是否简洁、准确,学生关注度如何?
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的情景是否吸引学生?学生参与程度如何?
教师采用的范例是否具有代表性? 课堂任务完成率及完成质量如何?
课堂学生评价是否到位?有无评价标准?标准制度是否合理?
教师课堂用语及课件文字阐述是否规范?演示操作是否流畅无误?
中学物理学科
1.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2.你讲过几遍的问题学生还不会,你该如何解决?
3.谈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4.在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中,你认为哪条理念最难落实,为什么?
5.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你会怎样设计和布臵课后作业? 6.在探究实验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7.你认为如何进行中考复习效果好? 8.谈谈你对近几年中考理综试题(物理部分)变化情况的看法。
9.请你谈谈对你成长最有效的教研方式? 10.怎样提高物理教师的自身魅力,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中学音乐学科
1.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中你是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的?
2.结合实际,谈谈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你采用了哪些教学手段解决的?
3.结合实际,谈谈对于唱歌教学,你实施了哪些有效的教学手段?
4.结合实际,谈谈对于识谱教学,你实施了哪些有效的教学手段?
5.结合实际,谈谈怎样使多媒体更加有效地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
6.你如何看待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7.如何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体现教师的专业技能?
8.怎样引导学生用音乐的方式表现特定的自然情景或生活情景?
9.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0.即兴创作是否等于随便“创作”?
中学体育学科
1.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
2.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及社会体育的区别主要是什么 3.运动习惯与运动技能的关系是什么 4.改进目前课间操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5.举例说明你对体育课三维目标的理解 6.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看法
7.如何看待 “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 8.造成青少年体质健康逐年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9.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思 10.体育成绩加入中考总分的利与弊
中学思品学科
1.怎样使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真正的生活? 2.怎样看待案例式复习法?
3.开放性试题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出了哪些要求?
4.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 5.为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如何开发和利用学生
资源?
6.怎样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有魅力的思想品德教师? 7.怎样引领学生积极关注时事政治?
8.怎样追求思想品德复习中讲评课的最大效益? 9.你认为思想品德课在学生成长中应发挥哪些作用? 10.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应避免的误区有哪些?
中学生物学科
1.在课堂教学中你是通过哪些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当学生听讲状态不好时,如何调控你的教学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生物课的教学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而当今的90后学生,生活经验匮乏,连最起码的生活常识都不知道,如“淀粉糊”不知道是什么,以为花生长在树上等等,你在教学中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4.有时在生物课上学生会提出许多他们生活中关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本节课内容有一点关系或关系不大,如何兼顾学生的兴趣点又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5.在课堂交流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的小组在汇报交流时,其他小组的成员没有专心听讲的习惯,影响了交流的效果,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有效的方式改变这种现状? 6.如何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实物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关系? 7.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8.在探究课的教学中,如果要很好地、有实效地完成一个探
究性实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就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9.在进行探究教学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并不是教师预设中的问题,你如何处理这样的情况? 10.在进行探究教学中,学生们设计的实验方案五花八门,是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去做,发现问题后再修正,还是事先经过讨论找到一套完善的方案再让学生动手实验。你的看法是什么,说出理由?
中学美术学科
1.如何提高美术课堂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如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体现美术教师的基本功。3.怎样理解《美术课程标准》中,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提高到文化学习方面。4.如何看待多媒体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使用。5.如何在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6.怎样引导学生用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7.如何在教学中利用美术课程资源。8.你认为什么样的美术课才算是优秀的。
9.你有什么办法解决学生上课不带美术用具问题。10.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历史学科
1.如何面对历史课堂上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
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会对教师的讲述或教科书的叙述提出一些意外性的问题。
例如,这是在初二历史《中日甲午战争》一课教学时出现的情况。
教师:致远舰被鱼雷击中后,渐渐沉没。邓世昌坠海后,部下用救生圈救他,但他看到舰上的官兵遇难,义不独生,推开了救生圈,邓世昌养的一只叫“太阳犬”的狗,游到他的身边,叼住他的发辫,欲救其主,但邓世昌抱着决死之心,毅然用手按狗头入水,自己也随之沉入大海的波涛之中。这位爱国将领牺牲时年仅四十岁。
一学生:老师,军舰上怎么可以养狗呢? 如果这是你课堂中出现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2.以一节课为例,说明你在备课中是如何组织和处理教材的?(重点围绕对教材的精简和补充来说明。)
3.什么样的历史教学才算得上“有效”,请你站在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谈谈。
4.历史课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课程,小学阶段没有系统学习过。你认为初一历史导言课应如何上?应告诉学生哪些知识?
5.新课改倡导赏识教育,对“批评”这一基本教育方法采取非常慎重的态度,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对学生取得的一些成绩甚至最简单不过的回答也这样评价:“你很聪明”、“你真棒”、“你回答的很好”。你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应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
6.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
7.新课标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合作探究学习。
你认为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8.复习课教学,是在学生对教材知识基本熟悉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教材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加深理解,提高认识的师生双边活动,你认为高效实用的复习课的标准是什么?历史复习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实用? 9.本次课程改革国家制定了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课程实施、历史教学评价的唯一依据。以一节课为例,谈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课程标准的? 10.你对当前进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有何见解?你认为在进行史料教学中应注意哪些原则?
中学化学学科
1.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你设计课时目标的依据是什么?课时目标应体现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2.在探究活动教学中,你认为应注意哪些问题? 3.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哪些方面? 4.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考复习教材上的实验时,你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
5.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这部分内容较抽象,在实际教学中你是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
6.你认为教材中课后小资料有何作用?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处理的?
7.碳和碳的氧化物这一单元化学方程式较多,学生记忆较难,你用何种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的?
8.我区化学教学从今年开始由两年转为一年,教学中你是如
何处理教学时间紧与教学实效性二者关系的? 9.化学教学中如何恰当地使用多媒体?
10.化学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学中你是如何开发课程资源的?
中学地理学科
1.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有哪些具体表现?
2.研读教材是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谈谈你是怎样研读地理教材,提高备课有效性的?
3.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认识?
4.地理课程标准把地理学习评价的内容概括为哪四个方面?
5.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 6.如何提高地理课堂习题训练的有效性? 7.你觉得自己的地理教学特色在哪里?
8.结合地理学科实际情况论述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学生学习方式?
9.谈谈在地理探究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0.你认为“先学后教,少教多学,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适合地理教学吗?为什么?
教师培训方面
1.在你的课堂中是否应用过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模式?你认为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你喜欢的校本培训的方式是怎样的?为什么?
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 “即时评价”作用,激励、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在新课程背景下,你认为骨干教师如何在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5.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哪些优势?在进行教研活动中式怎样将这些优势最大限度发挥,从而促进其成长? 6.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也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者,请根据科学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阐述你是如何落实这一理念的。
7.你认为应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8.学生减负,你觉得教师应做些什么? 9.你认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有哪些?
10.结合本学科实际,你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何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学科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有何益处?如何营造?
2.谈谈你对学生差异的认识及应对策略。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如何理解鱼—渔—欲,你是如何做的?
5.你认为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学习效率最高?结合教学实践
来谈。
6.你如何看待学科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7.如何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8.谈谈你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策略。9.谈谈你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调动与培养。10.谈谈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电化教育方面
1.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3.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计算机辅助教学”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4.有人认为“网络环境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5.有人认为“计算机具有的多种特性使其具有超媒体功能,可以替代传统教学媒体,因此在教学中再没有选择传统没有的必要”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6.有人认为“一堂课如果没有用到网络或者只用了几分钟的计算机,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课”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
7.很多教师认为“要把信息技术整合到自己的学科中,首先要有非常完美的课件”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 8.有的教师认为“利用了课件就增大教学密度,甚至把两课时的内容合为一课时来进行教学”,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
9.你认为什么样的课题适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什么样的课题适合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教学?并根据所教学科进行举例说明。
10.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请谈谈教师博客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应用?
教育科研方面
1.教师为什么要搞教育科学研究?谈谈你的认识。2.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你会遇到许多教育现象、疑难或困惑,选择一个能够提炼上升为课题的教育现象或问题,把它描述出来,并拟定一个研究题目。
3.你是怎样理解“问题即课题、工作即研究”的? 4.常用的科研课题研究方法有那些?举例说明教学中是怎样运用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
5.课题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前侧、中测、后测?这三测的目的什么?请举一例。
6.为什么要提倡反思性研究?教学中应该反思什么? 7.增强课题研究实效最重要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8.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教师应该怎样做? 9.课堂是研究的主阵地,教师应该怎样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研究?
10.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的中期论证?怎样进行中期论
证?
仪器装备方面
1、学校图书馆图书按使用对象不同,可分为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及通用图书三大类。
2、图书馆藏书量不得低于图书馆(室)藏书量的规定标准,一般每年新增图书的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百分之一。
3、学校图书馆应实行校长领导下的馆长负责制,由馆长负责学校图书馆的全面工作。
4、图书馆书刊应向全校师生全开架或半开架借阅,流通处和阅览室开放时间每周不应少于40小时。
5、中小学图书馆均应对所收藏的书刊进行总括登录和个别登录。已经实现计算机标准化管理的图书馆应建立这两种账册的打印本。
6、图书馆要加强各室的建设,应逐渐向借阅合一的布局方面发展,并提倡建立特色借阅区和特色阅览室。
7、为满足师生借阅需要,图书馆藏书应有一定的复本量,一般图书的复本量不应超过5本。
8、学校要按有关规定指派专(兼)职人员负责仪器室管理工作,其他人员不经批准不得入内。
9、仪器存放要注意防潮、防压、防冻、防磁、防霉、防震,要经常做好清洁工作,保持室内及仪器表面无尘土,达到干净、整齐、美观。
10、仪器室要有严格的账目管理制度,按要求记好仪器总账、明细账和消耗品帐。
11、根据仪器的技术要求,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保证仪器的完好率。
12、实验室要有仪器支取借还记录,内容包括借还时间、仪器名称、数量、仪器完好情况,借用领取人要签字,归还时实验员要登记。
第四篇:岗位竞聘答辩题范文
1、如果你来管理你竞聘的这个部门,你将会有哪些提高部门整体工作绩效的举措? 首先、塑造良好的工作流程,二、是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部门制定了《绩效考核表》,每个月按时对组员进行考核,对于表现不好的地方加以关注并单独指出,有必要的会提供方案,让其加强。提高个人绩效从而提高整体绩效,三、是培训提高员工能力,树立员工正确的职业观。
四、是以身作则,加强沟通。
2、假如你的手下有一位一直以来表现平平的员工,你采取什么办法来提高他的工作效率? 如果你玩过经营之类的游戏,你就会知道,有沟通、奖励、魔鬼训练等等的方法来提高员工的兴趣和工作效率,那么现实生活中,沟通,注重他,夸奖他,奖励他,让他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你能给这个职位带来别的人选所不能带来的新思路、新方法吗? 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程序。使财务科的各项工作具体化和量化,具备可操作性。让员工知道怎么干,怎么去干。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而不是人管人,人管事。
4、你会因为遇到很有个性的员工来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吗? 我属民主型的领导作风,不会因为遇到很有个性的员工来改变自己的领导风格。基本特点: 1. 按照下属的职责范围授权决策; 2. 鼓励和吸收下属参加有关决策的制定; 3. 对下属的监督比较宽松; 4. 是一种既重视人际关系协调、又注重生产效率提高的一种管理模式,在管理风格上是高工作、高关系的工作方式。优点:有利于发挥下属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缺点:如果下属的素质较差,容易影响工作的开展。
5、你认为一个好的团队管理者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 我认为一个好的团队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主要特点是有好的道德,好的胆识和好的人格素养,好的道德是因为这样具有广泛的号召能力,才能团结到真正一流的人才,甚至是怪才和偏才。才能服住团队客户与公众的人心。才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胆识和学识的统一才能保证有高屋建瓴的思维和方式方法,有英明和正确的决策,光有学识没胆识会过于保守,把握不住机会,缺乏执行能力。光有胆识没学识会有把公司引入歧途,最终功亏一篑的可能。好的人格,当然包括了前两者,但是还是有区别,因为它内涵更多,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总之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越大,他的号召力,影响力,亲和力,执行力,自制力,开放度,学习能力等等都会很强,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6、请讲一下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所遇到的最困难的事情?你是怎么解决的?你在解决这个困难中起了什么作用? 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团队建设。一个好的团队需要具备几个要素:
1、团结向上;
2、员工素质
3、听从指挥。解决这个问题主要从三方面入手:
1、与团队核心骨干保持经常性沟通,提高自身素养和领导艺术;
2、科学安排工作计划,及时协调人、财、物;
3、争取员工培训机会和提升薪酬谢的机会
7、你如何描述自己的管理风格?你的风格可以给你竞聘的部门带来怎样的好处? 团队式的管理风格 并与下属一同展开工作,注意倾听下属的意见与感受,激励下属积极地参与。其管理行为模式是:“我们探讨,我们决定”。其使用的管理工具是参与、鼓励、合作和承诺。他将给我们团队带来活力,团结紧张,严肃活拨。
8、根据你的经验,若某位员工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或者不愿意干活的话,会给整个部门带来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该怎样解决?作为管理者,你是如何改善这种情况的? 必须严肃处理,明确纪律、警告,然后处罚,严肃按照公司规章制度处理。这样的人,会带动团队其他人也跟着有样学样的,到时候再想管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9、你对中层管理者是如何进行角色定位的? 一、三承三启者:即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承点启面。
二、业务专业带头人。
三、业务技能辅导者。
四、下属心态建设者; 五 下属行为建设者。
六、部门项目发展的策略建设者
10、你如何看待管理者事必躬亲这一现象? 说好点就是做事认真谨慎,说差点就是不愿放权,不相信其他人,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团队,而不是一个人抵挡千军万马的个人英雄,当然好的领导者我们也不能否认,但是我认为优秀的领导者是懂得发挥团队中每一个人特长的人,懂得授权艺术的。
11、你如何激励你的员工,让员工充满激情的忘我工作?和员工沟通是很关键的
一、多采用奖励、表扬等正面激励的方式,树立好榜样,领导以身作则,对大家的管理行为、工作理念、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大家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若过多采用批评、责骂的方式解决问题,一般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适度的批评是需要的,在特殊的情况下对员工进行批评时,要根据事情严重、人员的性格特点、个人素养来采用不同方式、不同语气进行,同时,需要考虑批评的场合,不适合在大众面前给予批评,每一个员工都是需要领导对其尊重;
三、对员工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职责分明,并进行公开、公正的考核,最好能与薪资、晋升、调动换岗相结合,以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四、身为公司的领导者,需要有奉献的精神,在各方面要多起到表率的作用,功劳多给员工、责任多给自己。
五、对工作流程进行简化,经常性的举行一些文化活动,增加员工的福利措施,适当的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员工对企业和归属感和认同感。
六、公司领导者要与基层管理者经常性地做了充分的沟通。!
12、作为一个中层领导者,你如何培养你的下属成长? 需要跟他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要给他多些空间去发挥他的特长告诉他在哪个尺度标准内的事情由他去做主就可以了培养他的独立处理完成工作的能力在某些困难问题上给予他一些指导帮助就好了。
13、你怎样决定工作中的分工负责情况?
14、就工作表现而言,你不得不向员工反馈的最困难的信息是什么?
15、管理者多长时间、在什么情况下该让员工参加培训? 根据工作的运转情况、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等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员工、培训什么样的内容等。目的是为了解决公司实际问题,提高员工素质。
16、假如你的团队中有两名员工的冲突已经影响到整个部门的工作,你如何调节?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会先了解情况,然后分别单独找他们俩谈话,让他们分别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认识自己的不足,引导他们和睦相处,维护个人及团队的形象。
17、如何在部门内构建一个完全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分配制度?
18、管理者如何知人善用? 知人善用,讲的是管理过程中的至少是四件事。而不仅仅是用人。而这四件事分别是: 第一、了解下属,理解下属 第二、人才的发现和培养 第三、合理的运用人事 第四、了解实现管理或者经营的目标的需要(人才)
19、在评估你的员工的工作表现时,你怎样才能确保评估的客观公正? 很难实现客观的公正,目前的评估方式职能达到相对公正。
20、如果你的某位员工对所有的发展努力都不感兴趣,你该采取什么措施或办法来改变他的态度? 试着跟他沟通,找到问题的瓶颈,为什么会对工作不感兴趣,有必要的可以让他自己调整一下心态。确定自己想做什么,每个人都会有迷茫的时候,如果心态调整过来了,自己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
21、假如别的部门的某位员工经常来打扰你部门员工的工作,你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你会选择哪个办法?为什么?
22、你认为一个管理人员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为什么? 最基本的素质:主动性、执行力、关注细节、影响力、培养他人的能力、带领团队的能力以及专业知识与技能 具备下列十项品德:
一、责任感:
二、使命感:
二、使命感:
四、进取性,五、信赖性,六、诚实:
七、忍耐:
八、热情:
九、公平:
十、勇气
23、当你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与公司领导层发生冲突的时候,你如何与领导层进行沟通? 先分别分析我自己与领导的观念方式的利与弊,如果我的管理方式给公司和组员带来的利益更小,我会采纳领导层的方式;如果确认我的管理方式带来的利益要大于领导层的管理方式,那么我会依据实例、分析利弊优先与自己的直属领导沟通,如果他同意我的想法,再与公司领导层沟通。
24、你是如何确保公司的观点、任务和目标能够反映到你和你的员工的工作中? 会在每周例会上传达,然后进行跟踪。
25、当你做决定的时候,你会从哪些方面考虑这个决定会对公司其他部门产生影响? 是否可以执行,是否会给项目组成员增加负担,是否会降低整体项目的效率及质量
26、假如公司要求你裁员 10,你根据什么来决定裁掉哪些人,留住哪些人?你又如何去做被裁者的思想工作呢? 个人认为需要裁掉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态度不端正和纪律败坏的人;留下技术骨干、工作踏实、肯上进、对公司忠诚的人。
27、你认为保险行业未来十年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你竞聘的部门而言你打算如何应对?
28、你如何保证员工尊重并信任你? 应该依靠三个方面,亲和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平易近人 以身作则处事公正
.29、管理者应该让他的下属订立工作目标?为什么?你又如何指导你的员工订立目标?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30、你如何鼓励你的员工更加具有创造性的去工作? 1.明确分工.2.实行奖励制度.3.平时要和员工多沟通,沟通。
31、工作总是在不停地发生变化,你如何让部门和员工适应变化? 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变化,会给大家一个缓冲期,直至适应变化。
32、请讲一个你和其他部门因部门间工作协调而发生冲突的经历。问题是怎样解决的?你起了怎样的作用?
33、当员工做错事时,你是怎样鼓励员工把实情讲给你? 站在他的角度上分析问题,同时也要让同事觉得你有愿意听他把这个事情讲完,也有能力帮他出出主意什么的,要不然他觉得你还不如他能力强,他觉得给你说了和没说一样,那就根本不会跟你讲了
34、你如何定义“官僚”?又如何在你的管理中避免官僚作风出现?
35、假如员工不喜欢你推出的某个变革,但是这个变革还是要推出,并且推出的时间马上就到了。你用什么方法通知员工?提前多长时间通知?并且让员工执行?
36、你如何看待国有企业“执行难”的问题,你如何提高你管理部门的执行力?
37、你用什么方法来营造并维持部门内互信的氛围? 以宽容的心态去营造互信的氛围
38、你想构建怎样的部门文化?如何去实现?
39、管理者如何授权?何时授权? 一对下属的授权应当分工明确 二不要对完成任务的方法提出要求 三允许下属参与授权的决策 四使其他人知道授权已经发生 五对接受授权员工进行监督和控制 六做好出现错误的思想准备
40、管理者在什么情况下邀请员工参与到决策和解决问题上来?
41、管理者在调节员工间矛盾上应该起什么作用?并请举例说明,在解决矛盾方面,你什么时候参与有必要,什么时候参与没有必要?
42、假如你新到一个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你怎样在老员工中树立领导地位?、威信威信,有信才有威。赏罚分明,以身作则,不妨做个小秀。
2、利益捆绑,通过项目和工作,建立绩效管理。
3、感情笼络,针对老员工关心和喜好进行笼络,根据其厌恶推动竞争
43、你如何使员工支持你的工作,并达到预期目的?
44、你如何看待部门中应付工作,混日子的现象?作为管理者你如何改变?
45、如果你管理的员工违反公司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你如何处理?
46、从“事后诸葛亮。”这句话中能看出什么管理问题?
47、你怎么看待“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 这是对管理者的一种高要求作为管理者应该有这种姿态为下属的过错来承担责任至于管理者职权范围处理不了的可以向上反映这又是领导放权问题了.总之在管理者的严格管理下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我想下属不会出大问题
.48、在你竞聘的部门的专业领域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49、你如何让员工承担更多的工作与责任,或者让员工承担他认为他承担不了的工作? 50、假如部门有的员工不愿意干自己的工作,你采取什么措施来改变 先和他沟通,找出不愿意做的原因,如果确实理由充分,考虑将他调离该部门;如果是因为心态原因或者情绪原因,故意不做自己分内的工作,而且在经过训导以后还不思悔过,那么就可以请他开路了。
第五篇:幼儿教师岗位练兵训练题
幼儿教师岗位练兵训练题
(二)及参考答案
一、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有什么特点?答: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二、什么是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答: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三、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四、幼儿园过去的常规管理是否应改进?为什么?
答:是,因为过去的常规是在传统的六科教学活动基础形成的,和现在的课程改革步伐不一致,需要做一些调整。
1、过去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作息时间是固定的,孩子们被成人预先安排好的时间模块操纵着,参与的过程是被动的。
2、过去由成人制定常规并管理,没有尊重孩子的参与权利,应让孩子参与到常规管理过程中来。
五、《纲要》提到的五个领域中,每个领域都可以提炼出一个关键的能力?
健康:自我保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科学:思维能力艺术:创造能力
六、幼儿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四个方面: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倾向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和原有经验差异。
七、幼儿教育整合的层次和内容?
1、观念的整合2、目标的整合3、内容的整合4、资源的整合5、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6、发展的整合八、幼儿教育整合的策略?
1、把一日生活看做是一个教育整体。
2、注意教育内容之间的整合。(1)领域内的整合(2)领域间的整合(3)超领域的整合。
3、在现实的、多样化的活动过程中实现整合。
(1)对生活的开发和创新。(2)注重活动目标、内容和方法等的生成。
九、幼儿健康教育总目标?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十、语言领域的目标?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十一、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十二、科学领域的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十三、艺术领域的目标?
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十四、什么是创设教学情境能力? 答: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并作用于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体学习背景、活动条件及学习环境的能力。
十五、创设教学情境的一般程序?
1、明确教学目的、研究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各维度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2、收集相关的教学情境素材。
3、在较为丰富的课程资源中进行筛选。
4、精心设计概念支架,加工拓展教材。
5、准备教学设备。
6、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
7、在教学中应用。即在课堂教学中按照事先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十六、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答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个人理解另行作答。)
1、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充分采用网上信息,利用真实,有效,方便,生动的网络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优化教育模式,刷新课堂风景。
2、用轻松自由的氛围创设情境。
教师营造了一钟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3、用音乐设置讲述情境。音乐的旋律使图片中的人物形象变得栩栩如生,大大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注意的持久性,可帮助幼儿理解图意,发挥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用纸工、常识等综合活动创设故事情境。有目的地提高幼儿表述能力。
5、联系生活实际,触发情境。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联的讲述、谈话,有创设学习情境的丰富材料。
6、猜谜语、唱儿歌创设情境。
7、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游戏活动一般有比赛、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
8、运用想象构思情境。
总之,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幼儿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等具体情况和条件灵活运用,创造出适合幼儿,而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探索和学习。
十七、新课程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答: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十八、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总结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维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为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试。
十九、什么是合作学习?
答: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学习方式。
二十、什么是探究学习?
答:一般指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的自然与社会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