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生适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美术、舞蹈、艺术、音乐
教案
姓 名:孙洁
系 部:学前(特殊)教育
授课班级:16高专英语、早教、学前、特 授课时间:2016.9-2017.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学科的主要内容 2.了解本学期教学的具体要求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欢迎新同学
自我介绍,同学们“滚雪球”相互介绍。
介绍本学期所授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图片导入】引发兴趣,人们坐电梯为什么眼睛喜欢向上看?
私人空间的大小因人而异,但大体上是前后0.6-1.5米,左右1米左右。当我们急于离开这个狭小空间 时,不停变换的数字能让我们感到电梯在移动,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是在向“解放”前进,从而缓解焦急的心理。
何谓健康?健康包含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良好三个方面。图片展示人类心理健康状态的分布。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包括新生适应、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幸福心理几大模块的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从课堂教育、团体辅导和心理咨询三个方面着手开展。学习方法:听、记、思、练
三、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考核方式:必修课考查课
平时出勤、作业活动完成、课外自我反思、课堂笔记、画幸福树等 考核等级: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四、相关说明:
1、所有的作业、笔记必须是自己的,不得借用,不得找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坚决“打假”,双方都扣分,情节严重影响期末成绩,可能不及格。
2、上课前需将手机、mp3等电子设备关闭,若发现上课使用的,没收交由班主任、政教处。
3、在课前或课后的点名中将记录大家本次课的课堂表现,到期末作为参考。
第一章 大学生新生适应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新生适应包含的几大方面 2.掌握积极适应大学新生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掌握新生适应的调节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
一、大学是什么?
蔡元培: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梅贻琦: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一个大学校长这样说: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最后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
大学是人生中最为关键的阶段,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你就应该对大学有个正确的认识和规划。
一个同学这样说:大一是?大二是——,大三是!每一段时间都是限量版,人生没有彩排,每个阶段都要努力、进取,积极地独立地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
二、大学时期面临的变化 【视频】找自己
小结:珍惜大学生活,制定计划,合理分配大学生活的时间。【小组讨论】聆听大家的声音
上了大学之后,你的学习、人际和生活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小结:大学新生面临的变化
几大因素:生活、人际、学习、心理„„
(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1、生活方式的改变
如:依赖父母——独立自理;独居——群居。遵循一定的规则,为了让我们能够与他人共享生活。
2、地理环境的变化。
每一位同学都要面对陌生的校园和城市,要适应新的气候,饮食习惯、语言文化等。
3、生活内容的变化。
大学的生活是五颜六色的,走进大学,除了学习之外,有大量的闲暇时间,可以从事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还可进行广泛的人际交往。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1、学习内容的变化
中学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没有选择的余地。
大学
专业课、基础课(英语、计算机)、公共课、选修课。一专多能的培养,课程多,信息量大,而且更加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
2、学习方式的变化
中学
教师为主导
大学
更强调启发性、研讨性、自学式教育,课堂讲授时间相对较少,覆盖内容相对较多,讲课速度快、跨度大。尤其是基础课:内容多、速度快、跨度大,也不一定按书本讲。
3、学习目的不同
中学
基础教育,突出普遍性和基础性,为升学作准备。
大学
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以毕业就业作准备。
4、学习要求不同
中学
更看重考试分数
大学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要求更高。
(三)人际环境的变化
1、大学里师生关系变得相对松散
在学习和生活上,大学老师只把握大的方向,具体的工作大多由学生自己或班干部组织完成。
2、大学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非常密切
大学里接触最多的是同学,但由于班级和宿舍里的同学分别来自不同地域和不同层次的家庭,他们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往往容易发生冲突。
3、大学里对人际交往的需求更为迫切
从人际交往的需求看,由于中学生有父母的照顾和高考学习的压力,对友谊的渴望不那么强烈,但大学生则渴望得到良师益友。
4、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范围更广
中学:交往关系简单、单一。
大学:交往对象增加,交往内容、交往形式更为广泛、多样。如:室友、社友、网友等。人要生存,必须与人相处——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要幸福,必须有亲密的关系——亲密关系
(四)心理环境的变化
1、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
从父母的“重点保护动物”到“没人理”
从学习上的“核心人物”到学习“不再是最好的” 从人际关系的“孩子王”到“没有什么朋友”
2、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
一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
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和好奇心消失,强烈的怀旧感开始出现。
3、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
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渴望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成人意识、自由感和独立感都大大增强。
但在学习、生活、经济和心理上对家长和老师长期形成的依赖感还难以彻底摆脱。
4、轻松感和空虚感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和激烈的高考竞争,大学应该是歇歇脚、喘口气、轻松轻松,轻松后又觉得大学不如高中充实,空虚感油然而生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进大学前,觉得大学是理想的天堂和充满诗情话意的乐园„„
进大学后,原来大学仍然要面对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和以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的生活„„
6、渴望友谊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亲朋好友,在新的环境也渴望与人沟通和交流。
但在新环境中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和勇气, 不愿向新同学和新老师敞开心扉、吐露心里话。【案例】
看完这个案例,同学们有没有产生共鸣?应该怎么办? 小结:
1.环境的变化产生心理的不适应是必然的; 2.问题就是成长的机会;
3.每个人都面对适应的问题,每个人都有适应的任务,需要积极去应对; 4.适应必然伴随一定的痛苦,这是成长的过程,而成长是快乐的。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中学时的我——学别人走路,大学时代的我——学别人走路
三、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调适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适应校内和校外环境,积极参加学生活动。
(二)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我管理。
1、客观的认识自己
外貌,品德,才能,个性,优点、不足,过去、现在,自我暗示法(文字、镜子、语言)。
2、加强自我管理
大学学习的课程多,课时少,每天的上课密度也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天仅有1、2节课的情况。大量的空余时间决定了自主学习是大学里主要的学习方式。
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想从事什么职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三)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1、在一个宿舍生活,“主动最重要”。
2、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
3、克服自我中心倾向
【案例】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小结:人际相处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幽默,使交往变得更轻松!
(四)学习的适应
“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学生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
大学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丰富,文本或电子图书资源、实验室、公益讲座等,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免费资源,还有许多是看不见的,例如社团,就是我们开发资源的好地方。
(五)学会舒缓心理压力和调试情绪。方法一:倾诉
方法二:“宣泄” 方法三:自我暗示法 方法四:运动
在与压力作斗争的暂停期,不妨运动运动。因为运动可以舒解紧张的情绪,调节疲惫的心智,就像女孩在心情不好时,拼命吃零食,以此来调节郁闷的情绪。方法五:注意力转移
如转移到学习、工作、社会实践中。
看看窗外的风景、蚂蚁搬家„„
进行一次旅游„„
方法六:要培养乐观的精神。
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逛商场;看幽默电影;画画;散步
(六)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帮助
1、寻求同学、朋友的帮助。
2、寻求老师、辅导员的帮助。
3、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
4、寻求家人的帮助。
5、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
第二篇:新生入学适应心理健康教育
2012.09.12——国旗下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首先请允许我对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张元粉,是咱们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非常欢迎大家在这个金秋送爽的季节来到上口一中,今天在座的有六年级和七年级的同学,虽然年级不同,但在这之前这个学校对于你们来说都是一样得陌生。今天,我们一起坐在这里,来聊一聊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初中的三年或四年的生活吧。
从小学进入中学,我们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你是否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我们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我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来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看看大家的问题是不是这些呢?
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你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新生入学适应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来到这个学校,首先要先了解一下这所学校,了解这所学校的历史、现状及未来发展情况,学校的光荣传统,学校的名师以及历届优秀毕业生;学校的各种机构和服务设施;学校的文化建设;校纪校规和各种奖励措施;本班任课教师情况等等。还要了解学校服务设施,包括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房、文体活动中心、食堂等。其次,要准备认识新同学了。为使同学们能尽快的相互认识,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可用下面的小方法试试,每位学生制作一张个人名片挂在胸前,名片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年龄、爱好等。全班学生任意走动,可以互相观看名片,并与交换名片的学生自由交谈。这个可以班级为单位由班长主持来练练。再次,也是较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掌握中学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问题。先让大家谈谈入学感受,然后以小组形式讨论小学学习与中学学习生活有什么不同? 讨论与交流每一门课的主要学习方法?班长在同学们讨论后做总结,为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方法的知识。最后可根据个人情况
制订个人学期学习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小组交流讨论学习计划,与小组成员两人结伴订立学习计划及实施契约,并请同学帮助监督学习计划的实施。最后,大家一起建立班级目标与规范,为增加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做准备。如我们的班规 :(可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
①小组讨论分析本班发展状况,找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
②各小组订立班级发展目标与规范?
③小组合作进行美术设计,将小组订立的班规制作成墙报?
④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及解释小组订立的班规?⑤评出最佳班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解说?
⑥大家一起整合出本班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与规范?
进行到这里,相信大家对我们的学校,对你们的班级以及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不会再感到陌生了吧?人生是一次的旅行,这一次旅行又分好多阶段,你们刚刚结束了小学阶段,步入了初中阶段,对于新的旅程,充满着好奇和期盼,在这里,你们继续攀登知识的高峰,同时,也应该庆幸,接下来的青春年华,有那么多人陪你一起走,在这条路上,你不会感到孤独,你会结识更多好朋友,结下最真挚纯真的友谊。同时,还有众多的老师做你们的向导,陪伴你们一起走过这段青涩而又珍贵的时间。接下来的三年或四年,你或许会一帆风顺,或许或遭遇挫折,磕磕绊绊,无论怎样,同学们,都要微笑走下去,当你心存迷茫或忧虑时,请记得还有一个我随时准备为你排忧解难,请相信我的人格和职业素养一定会让你满意而归。最后,给大家分享一下心理健康的标准,希望能在以后的日子对大家的自我心理调节有帮助: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今天就跟大家聊到这里,希望以后慢慢了解,也祝福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一切顺利,微笑面对每一天。谢谢。
新 生 入 学 心 理 健 康
教育 上口 一
2012.09.12中
第三篇:大学生心理健康适应
大学是什么?
心理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二: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大学生经过努力的拼搏和激烈的竞争,告别了中学时代、跨入了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必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在上大学前,他们想象中的大学犹如“天堂”一般,浪漫奇特,美妙无比。上大学之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让他们难以适应。因此,大学生必须注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美好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如今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生全部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择优录用等方式,择业的竞争必然会使大学生心理上产生困惑与不安定感,惊叹“皇帝女儿亦愁嫁”。因此,面对新形势大学生要注意保持心理健康,培养自强、自立、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使自己在变幻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选择适宜自己角色的正确抉择,敢于面对困难、挫折、挑战,追求更加完美的人格,为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四: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与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一般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大学在人生各阶段中的重要性
一、大学新生面临的四大变化
(一)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的变化
1、生活方式的改变
如:依赖父母——独立自理;独居——群居。
2、生活习惯的改变
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等。
3、文化环境的改变
如:口音、风俗习惯等。
(二)学习环境的变化
1、学习内容的变化
中学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等。
大学
专业课、基础课(英语、计算机)、公共课、选修课。
2、学习方式的变化
中学
教师为主导,填鸭式。
大学
以自身为主导,强调自学,学习方法多样化。
(三)人际环境的变化
1、人际交往范围的变化
中学:家庭、班级。
大学:家庭、宿舍、班级、院系、社团、社会等。
2、人际交往对象的变化 中学:亲人、同学、教师
大学:转向宿舍、班级、院系
异性交往、谈恋爱
3、人际交往要求的变化
中学学习为主,人际交往技巧没那么高。
大学对人际交往能力有较高要求。
(四)经济环境的变化
1、没有计划消费,不会理财 案例: 计算机系的女生阿雨(化名),虽然也想家,“第一天来了就想回去。”不过没几天后,怎么管好自己的生活费,成为她最烦心的事。“以前在家,如果钱没有了,就向父母要,从来没觉得缺钱。现在一个月还不到,从家里带出来的2000元现金已经快花完了,原来自己花钱这么大手大脚,没有计划。”阿雨决定从下个月开始制订支出计划,管住自己的钱包。
2、勤工俭学
大学新生主要心理矛盾和困惑
(一)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
从父母的“重点保护动物”到“没人理” 从学习上的“核心人物”到学习“不再是最好的” 从人际关系的“孩子王”到“没有什么朋友” 案例:
李某,女,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上大学之前,一直生活在一个县级市,她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由父母料理。李某从小学习就好,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他们的市重点高中,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老师喜欢,父母高兴,同学们也都将她视作中心围绕着她。
高考结束李某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到了校园大家都用普通话交流,可李某说话带有浓厚的乡音,李某开始变得不爱说话,尤其在英语口语课上总是十分紧张,怕被老师提问。大学生活开始后,学校举办了各类文体活动,同宿舍的其他同学都来自大城市,或会乐器,或爱好表演,积极地参与到了学生活动中,李某没有什么特长和特别的爱好,也没有参与其中。她感到很孤单寂寞,觉得自己万分痛苦,快要发疯了。
(二)新鲜感与怀旧感的矛盾
一开始,对周围的一切都怀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一段时间后,新鲜感和好奇心消失,强烈的怀旧感开始出现。案例1:
某女生考入大学后,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从温暖、充满母爱的小家庭到校园中的大家庭,完全不能适应。她说:“洗澡要排队,衣服要自己洗,食堂的饭菜难以下咽„„”为此,她天天给家里打长途电话诉苦,电话里的哭声让在家的母亲揪心,于是母亲只好请假租房陪女儿读书„„ 案例: 案例2:
王某,大一新生。
“老师,我是刚刚入学不久的大一年级新生。进入大学前,幻想着大学生生活浪漫、幸福,可是来到大学后却觉得人地两生。特别是到了周末、假日,看到当地同学陆续回家或者与老同学相聚,我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我是多么留恋过去的中学时代,过去的同学、朋友,过去熟悉的生活环境,甚至后悔不该报考外地大学。我觉得大学还不如过去的中学时代好,人长大了,上了大学,但生活却没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少年时代好玩„„”
(三)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
由中学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变,渴望能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命运,成人意识、自由感和独立感都大大增强。
但在学习、生活、经济和心理上对家长和老师长期形成的依赖感还难以彻底摆脱。
(四)轻松感和空虚感的矛盾
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和激烈的高考竞争
大学应该是歇歇脚、喘口气、轻松轻松
轻松后又觉得大学不如高中充实,空虚感油然而生 案例:
我是一名男生,今年17岁,来自沿海城市,高中时在重点班读书,那时我经常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决心在大学里大显身手。
但进入大学后,我觉得现实中的大学和我从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以为大学是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天堂,没想到眼前的大学也不过是如此,学校的环境和硬件设施甚至还不如我们高中,大学的老师、同学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切的一切,都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相距太远。现在,我整天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全身乏力,根本就没有心思学习。我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发疯。
(五)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进大学前,觉得大学是理想的天堂和充满诗情话意的乐园„„
进大学后,原来大学仍然要面对紧张的学习、激烈的竞争和 以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为主的生活„„ 案例:
我是一名男生,今年17岁,来自沿海城市,高中时在重点班读书,那时我经常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我决心在大学里大显身手。
但进入大学后,我觉得现实中的大学和我从前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我原以为大学是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天堂,没想到眼前的大学也不过是如此,学校的环境和硬件设施甚至还不如我们高中,大学的老师、同学也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一切的一切,都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学相距太远。现在,我整天闷闷不乐,没精打采,全身乏力,根本就没有心思学习。我担心这样下去,自己会发疯。
(六)渴望友谊与自我封闭的矛盾
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亲朋好友,在新的环境也渴望与人沟通和交流。
但在新环境中缺乏交往的主动性和勇气, 不愿向新同学和新老师敞开心扉、吐露心里话。
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调适
(一)正视现实,适应环境。
学习是大学校园生活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活仍然充满竞争 集体化是大学生活的显著特点 学习能力的培养 工作能力的锻炼
学生会、团委、班委、社团等 文体的锻炼
(二)正确认识自己,加强自我管理。
1、客观的认识自己
外貌,品德,才能,个性,优点、不足,过去、现在,自我暗示法(文字、镜子、语言)。
2、加强自我管理
大学学习的课程多,课时少,每天的上课密度也不一样,有时甚至会出现一天仅有1、2节课的情况。大量的空余时间决定了自主学习是大学里主要的学习方式。
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想从事什么职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然后根据目标制订学习计划。
(三)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大学新生如何处理屋檐下的烦恼
1、在一个宿舍生活,“主动最重要”。
主动与别人问好、主动关心别人、主动帮助别人、主动做一些公益事情。打水的时候主动代给别人打。有太阳的时候主动帮舍友晒被子。主动打扫卫生。
2、学会宽容,学会换位思考
把自己当作别人
把别人当作自己
退一步,海阔天空。
让三分,心平气和。
3、克服自我中心倾向
小技巧:
善用微笑
善于语言 注意倾听
自我表露
换位思考
(四)学会舒缓心理压力和情绪。
方法一:倾诉 方法二:“宣泄 方法三:自我暗示法
①我要积极!②我要开心!方法四:运动
在与压力作斗争的暂停期,不妨运动运动。因为运动可以舒解紧张的情绪,调节疲惫的心智,就像女孩在心情不好时,拼命吃零食,以此来调节郁闷的情绪。方法五:注意力转移
如转移到学习、工作、社会实践中。
看看窗外的风景、蚂蚁搬家„„
进行一次旅游„„ 方法六:快乐感染法
做一些让自己快乐的事情
逛商场;看幽默电影;画画;散步
(五)主动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帮助
1、寻求同学、朋友的帮助。
2、寻求老师、辅导员的帮助。
3、寻求咨询老师的帮助。
4、寻求家人的帮助。
5、心理热线电话、网站的帮助。
第四篇: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新生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系别:应用外语系姓名:过林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复杂嬗变。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况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着许多他们自己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社会各界和各个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需要认真思考以及总结的问题。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下面我来谈谈大一新生的心理特征。并针对此现象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大学新生最易受“心理断乳期”困扰。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位心理学家近期在上海、北京、广州完成的大规模心理症状自评查测结果显示,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全国成人正常水平,着重体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焦虑、恐惧等症状。研究人员还发现,来自外地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比内地生差。调查报告认为,大学新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急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心理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我意识的模糊与困惑。我校在新生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23%的学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一部分进入大学后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事事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学生认识自己不足,但又不知道如何突破自我。心理辅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在大学阶段,新生的个体自我意识逐步增强,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他们并没有形成关于自己的稳固形象,看问题往往片面主观,加上心理的易损性,一旦遇上暂时的挫折和失败,往往灰心丧气,怯懦自卑。调查还发现45%的新生特别关注周围人给予的评价,以致对自我评价发生动摇。
2、环境改变与心理适应障碍。调查中有42%的学生反映,由于环境的改变,自己出现了矛盾、困惑心理。其中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现实的失落感。中学教师总是把大学描绘成一
个“人间天堂”,学生也将考大学作为唯一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但跨入大学校园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一部分学生还发觉身处高手如云的新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失落感由然而生;另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专业学习的困惑。与中学相比,大学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有些学生感觉突然从中学的严格管教中“松绑”,但又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致心中忧郁、焦虑;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后,由原来依赖父母的小家庭过渡到相对自立的大学集体生活,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空洞感。
3、人际交往困难。调查中35%的学生有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困惑,有些学生表现为人际敏感,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经常发生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引起孤独感、压抑和焦虑;有些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譬如语言表达能力较差,所以害怕与人沟通,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封闭起来。这些学生经常处于要求交往而又害怕交往的矛盾之中,很容易导致孤独、抑郁或自卑。还有些学生因为性格上的不合群,在新同学中不被理解而遭排斥,其中一部分人便独来独往,不与他人接触,久而久之就产生一种受冷落或性格孤僻、粗暴等心理倾向。
“心病还得心药医”。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用心理学技巧帮助病人发掘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矛盾,达到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积极的自我锤炼的过程,从这一意义来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成为自已的心理保健医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保持自信、乐观、坦诚、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
以下是大多数学生认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
1、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
2、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
3、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
4、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6、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娱乐中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小知识。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优良的心理素质在我们这些学生的生活显得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二十一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高等学校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为此,就要不断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适应性、承受力、调控力、意志力、思维力、创造力以及自信心等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真正懂得:要想占有未来,不仅要作思想品德、智能、体魄的储备,更要作战胜各种困难挫折的心理准备,从而引导他们科学地走出自我认识的误区,更新观念,突破时空,超越自我,唯有如此,方能在搏击中,翱翔自如,走向成熟,参与国际人才竞争,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第五篇: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实施方案
新生入学适应教育实施方案
学校:河北屯中心小学
一年级开始以学习为主要活动内容的生活阶段。这一阶段学习质量的好坏,对孩子的一生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初入学的孩子他们对学校生活感到新鲜好奇,但自制力较差,还保留着幼儿好玩、多动的特点,对学校的制度要求不熟悉、不习惯,其行为也往往单以兴趣出发,专注性、持续性较差,许多行为还带有感情冲动和模仿的特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要重视入学教育,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教育环境,进入学生角色,帮助他们认识集体、认识学校,初步树立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们迈好入学的第一步,尽快地适合小学环境和学习生活。
【活动目标】 总目标:
通过入学教育,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成为一名小学生。
分目标(开学第一周):
1.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
2.熟悉校园学习生活环境,初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3.认识新同学和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自我介绍。
4、通过常规学习,明确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学习的信心。
5.入学教育规范,各学科老师、班主任及配班教师根据实际要求渗透规范。
【教育内容】
1、安排座位。
2、认识校名、年级、班级。师生互相认识。
3、介绍参观校园,初步了解学校制度。
4、队列训练。
5、常规教育。(课堂、课间、做操、排队集会等习惯训练等)
6、各学科老师在课堂渗透学科上课常规,并训练。
【参加教育活动人员】
活动组织:张怀志、李颖、曲丽丽、石光甫 班主任:李志颖、郑桂竹、李玥 协管老师:朱光华、吴海荣、邢东春 体育老师(负责管理年级集队):邢东春 【教育活动安排】
星期一(8月29日上午)
1.迎接新同学。
2.教师自我介绍,排列座位,认识校名、年级、班级,学生自我介绍,互相认识。
3.班主任、协管老师进行队列及训练。
星期一(8月29日下午)
1、队列训练。
(1)每一位学生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
(2)熟悉立正、向前看齐、向前看、稍息等口令。
(3)去功能室上课、做早操、放学排队都要做到:静、齐、快。
做到“三个一”:一个动作,一条直线,一声不响。
2、参观校园:班主任和协管老师一起带领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及参观校园,设计路线。
★提前准备好校园图片,课堂欣赏了解。
★提示学生按照安排的队列走,做到轻声慢步,保证安全,同学间文明礼让。
路线参考:
从教室——厕所——接水区——教师办公室——操场——功能室(根据班级位置设计浏览路线)
教育要点:
(1)接水区:告诉学生水龙头的正确使用方法,下课排队取水、接水不拥挤。
(2)认识厕所的位置,认清男、女标志,上厕所时慢走,教师告知学生下课要记得及时上厕所。
(3)认识老师的办公室及座位(有事找老师,报告允许方可进)
(4)操场:告诉学生这里是我们做操、集会的地方,在操场上要听国歌原地立,向国旗行注目礼。
(5)运动场:告诉学生要爱护设施,不能随破坏。
(6)篮球场:看器械、花草等,告诉学生安全游戏很重要,爱护花草和器械,不随意乱扔垃圾。
(7)回教室前的走廊:在走廊里,要靠右侧轻声慢步行;走廊上和上下楼梯不拥挤有秩序。
(8)明确学生课间活动的范围。
(9)回教室:告诉学生在教室里不准随便乱扔垃圾,要放在垃圾桶里。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认识的时候,应渗透安全教育,让学生知道哪里玩耍是危险的,要避免危险发生在我们身边。
3、放学:排队静、齐、快。班主任在队列前,协管老师在后,一路上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走路时看着前面同学,不要掉队,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讲话。
学校大门口的环境:告诉学生父母在哪里接你们放学,如果父母没来,你们该在哪里等候?(强调等候纪律)再次强调安全(不中途离队。不奔跑,在规定地点等待家长)。
星期二(8月30日)
晨会(7:50铃声响,一年级7:55开始整队)升旗仪式和全校开学典礼。
第一、二节课:师生学习《开学第一课》。
第三节课:
1.迎接新同学,安排新生入座。
2.教师自我介绍,排列座位。
3.班主任进行队列及训练(做操集会队列)(任课体育教师协助)
第五节课:班主任分发新书,指导学生认识书本,知道要爱惜书本,布置回家要给新书穿件漂亮的新衣服。
第六节课:班主任指导学生如何做好值日生工作,班级里卫生岗位有哪些?平时我们在保洁方面要注意什么?请班主任落实到细节。班主任指导学生放学时要先整理好课桌上及桌肚内的东西,不留纸屑在桌肚里,捡起周围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将凳子推入桌内。放学:排队静、齐、快。班主任在队列前,辅导员在后,一路上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走路时看着前面同学,不要掉队,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讲话。再次强调安全(告诉学生父母在哪里接你们放学,如果父母没来,你们该在哪里等候?)布置回家作业:包封面;准备好第二天的自我介绍,可以说说——你叫什么名字?你喜欢你的名字吗?你的家住在哪儿?你家周围都有些什么呀?你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你平时最喜欢干什么啊?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本领是什么呢?
(第一天值日生要求班主任一起做)
星期三——星期五(8月31日——9月2日)
晨会:从8月31日起“特色晨会”是“认识我的小伙伴”,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彼此互相认识,逐渐让学生熟悉、了解自己的小伙伴,以此建立集体的概念和伙伴的意识。
1、继续巩固课堂常规和队列训练。
2、各科任教师进行常规教育和文明教育。
贯彻我校“静听、凝思、敢说、分享”的课堂要求,让学生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3、学习用品准备:
老师应结合学科中的具体要求确定上课内容,告诉学生上课前要做些什么?强调一下学习用品的准备:铅笔5枝;绘图橡皮,不要买花俏的;上课时要怎么做;回家后要如何复习、作业等等。培养学生在开学第一周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4、课间纪律教育。
(1)下课后,及时去厕所。
(2)预备铃响后,学生应立即进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并将本节课所需的学习用品整齐地放在课桌角,静候老师上课。值日生在课前擦好黑板,保持讲台整洁。
(3)课间做安全的游戏,不在教室、楼道内奔跑,上下楼不拥挤,注意安全。
(4)没有经过同学的允许,不乱拿别人的学习用品,不乱摸教室里的电脑、投影仪等教学用具。
(5)课间可以在哪些地方游戏、活动。
(6)大课间不扔沙子、石块等,不私自玩耍,不追逐打闹。
5、文明礼仪教育。
(1)早上进校门前,先与家长说再见,自己进校门,向值日老师、值日同学问好。
(2)待人热情大方,会使用“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团结同学,不打架、不骂人,不说脏话、粗话。
(3)听从教导,不任性,做人诚实,不说脏话,有错能改。
(4)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文明入厕,不在墙上乱涂乱画,纸屑垃圾等要扔进垃圾箱。自觉认真地做值日,并在课间经常自我检查,随时清理。
(5)爱护花草、树木,不攀折花草树木,爱护桌凳、宣传栏,门窗玻璃等公共财物,不破坏,爱惜学习用品,学会收拾整理。
(6)不带玩具、零食进校园,不到校外摊点购买不卫生的食物。
6、安全教育。
(1)遵守校园规则,不追逐打闹,不推撞。
(2)不攀窗台、围栏、爬门、上树。
(3)不乱接触电器开关,电线等。
(4)活动有序,不争抢,不拥挤。(5)不在水龙头边玩水,不随意进入草地。
(6)不私自离开学校,有事情找老师。
7、培养学生在开学第一周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1)穿:脸洗净,头梳好,衣着整洁要做到;穿校服,运动鞋,保持一天精神好。
(2)课前(坐、立)
会听铃声上下课,上下课的礼仪训练。每一堂课开始都有铃声,叫上课铃。上课铃一响,大家都要坐得端端正正,静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儿歌:铃声响,进课堂,课本铅笔放得好,静等老师来上课,比比哪个坐得好。
我是小学生,上课小手放得好,小脚并并拢,身子坐得正。小眼睛仔细看,小耳朵专心听,说话先举手,才是好学生。
(坐:头正、身直、脚并拢。立:回答问题先站直,出门站队快静齐。)
(3)上课(听、说、看、读、写)
听:上课认真听讲。老师讲话不插嘴,同学讲话不打断。
说:说话训练。⑴跟师讲。⑵自由讲。⑶指名练说。⑷开火车练讲。(说:普通话要坚持,小声议大声说,要发言先举手,一句一句讲清楚。)(说得好用眼神、微笑及语言如“你真棒”表扬,说不好,不取笑,有礼貌。)
看:老师讲话看教师,老师写字看黑板,同学发言坐正听。
读:书斜立,眼睛看,大声读。(训练:跟老师读,朗读,自己读,跟伙伴一起读。)写: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写错了,擦干净、不乱写乱画)
3、下课,备:下课了,换书本,先入厕,再休息,文明游戏要牢记;听铃声,进课 堂,安静坐正把课上。
(4)课间
上好厕所,好好休息。
集会,做操:铃声响,队站好,快静齐,心间记。
课间活动有秩序,公共场所要有爱环境,讲秩序,重礼让,轻说话。
游戏安全有礼让,文明礼貌待师生。(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关心同学)(5)课后
按时上学不迟到、爱护学习用品、认真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互助合作、参加活动守时,有事先请假、多读书。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放学不在学校逗留,按时回家、不能按时回家要及时打电话告知父母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在家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不贪睡,不迟到。
重点: 安
全:(忌追逐打闹
安全第一);上下梯靠右行;下课上好厕所。
礼
貌:(尊重别人,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喊报告)。
日常卫生:不在桌子上乱写乱画,垃圾放到垃圾桶,削笔屑倒垃圾桶。
作业:及时做,及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