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襄阳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襄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襄 阳 市 总 工 会 襄阳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襄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襄人社函〔2012〕32号
关于转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开展2012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
春暖行动的通知》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各企业: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现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2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的通知》(鄂人社电〔2012〕2号)转发你们,请你们按照通知精神认真贯彻执行。附件:
1、湖北省人社厅《关于开展2012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的通知》(鄂人社电〔2012〕2号)
2、《襄阳市开展2012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的实施方案》
3、《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专项行动统计表》
4、《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情况统计表》
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襄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襄阳市总工会
襄阳市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
襄阳市工商业联合会
二Ο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主题词:转发 省人社厅 春暖行动 通知
抄
报: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城乡建设委员会、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
抄
送:市建委、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 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2年3月16日印发
共印 80份 附件2:
襄阳市开展2012年农民工 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开展2012年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的通知》(鄂人社电〔2012〕2号)精神,进一步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定于3月19日至5月20日对全市用人单位开展一次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履行情况专项检查活动。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保证此次检查活动既扎扎实实,又轰轰烈烈的顺利开展,决定成立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郭发友为组长,纪委书记尚国庆、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芦一平、总工会副主席王德海、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会长张庆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刘熙为副组长的“春暖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尚国庆任办公室主任,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科科长宋国成、城乡建设委员会建筑管理科科长孙喜、总工会法工部部长裴云蕻、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秘书长朱建明、工商业联合会会员科科长梁琨任副主任,办公室设在人社局劳动关系和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科,并负责“春暖行动”具体工作。成立由市人社局、市建委、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等单位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工作专班。
二、行动目标
以建筑业、采矿业、制造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为重点,督促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加快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约质量,切实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等各项权益。
三、检查内容
(一)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情况;
(二)工资支付、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落实情况;
(三)延长劳动时间加班费支付情况;
(四)休息、休假制度和女职工权益保护落实情况;
(五)用人单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情况(重点是农民工参保);
四、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3月19日—3月28日)一是通过开展宣传周或宣传月等方式,在农民工集中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设工地、矿山、企业、农民工集中居住地开展宣传活动,增强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充分采取广播热线、电视专场、报刊专栏、网上对话和现场咨询等宣传形式,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律法规和政策,营造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大劳动合同法律知识的培训力度,重点对小型微型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劳动合同法律意识和依法签约责任意识。四是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二)自查自纠阶段(3月29日至4月10日)各县(市)区要按照鄂人社电〔2012〕2号通知精神,在活动期间,做好本辖区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与履行情况专项检查,指导企业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同时指导用人单位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农民工登记台帐,督促用人单位在自查自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
(三)检查阶段(4月11日-5月10日)
1、交叉检查
此次检查由各地人社局、建委、总工会、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联组成检查组,市“春暖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组织,各县(市)、区交叉检查。具体安排是:樊城检查宜城、襄城检查谷城、高新检查老河口、襄州检查枣阳、南漳检查樊城、保康检查高新、宜城检查襄州、谷城检查南漳、老河口检查襄城、枣阳检查保康。市检查组检查市区中央、省属和其他企业,并于5月5日至20日对各县(市)、区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进行抽查。
2、检查方法
此次检查采取“一听、二看、三座谈”的方法,一是听取企业的情况汇报,了解企业贯彻落实劳动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情况。二是查看企业规章制度、职工名册制度的建立和劳动用工备案情况、工作场所和安全设施达标情况。三是找部分农民工及职工代表座谈,了解职工(重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支付和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工资指导线落实情况、休息休假和女职工权益保护情况、社会保险参保情况。
五、行动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责任单位要站在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做好专项检查工作,把开展“春暖行动”作为规范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切实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各地分管领导要亲自抓,明确任务,区分责任,切实将“春暖行动”落到实处。要严格要求、严格检查,杜绝流于形式,走过场,不作为和漫作为的现象发生。
(二)部门联动,形成合力。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等行业主管部门、同级工会以及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商业联合会和有关行业协会的协调配合,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共同对重点行业开展劳动用工排查,摸清用工底数并登记造册,督促企业与农民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成员单位的作用,服务企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三)把握重点,统筹兼顾。要把开展“春暖行动”作为当前工作重点,抓紧抓好,全面推进,要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善于发现和总结新经验、新做法,采取树立典型企业,以典型带动全局工作,不断提高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履约质量。
六、总结上报(5月10日至5月20日)
检查结束后,各检查组要针对自查和交叉检查情况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写出书面汇报材料连同附件
3、附件4,于5月20日前上报市“春暖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杨曦 联系电话:3607441 电子邮箱:xyldgx@163.com
二Ο一二年三月十六日
第二篇: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先争优活动总结
昌都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务员局)
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
按照中央、区党委和地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局创先争优活动自2010年5月开展以来,在地区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维护民族团结、服务人民群众”的总要求和创建“五个好”先进机关党支部、争做“六个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目标要求,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效能建设为主线,以“服务中心、建设队伍、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为主题,经过动员部署、学习提高,全面争创、扎实推进,阶段总结、深入推进三个阶段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深入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现有1个党支部,下辖3个党小组。共有干部职工 名,其中党员61名,占干部职工总数的 %,少数民族党员 名、占党员总数的 %;妇女党员 名、占党员总数的 %;具有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有 名、占党员总数的 %;年龄在45岁以下的党员有 名、占党员总数的 %。目前局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已经顺利完成了动员部署、学习提高,全面争创、扎实推进,阶段总结、深入推进三个阶段的工作,正在安排部署系统总结、完善机制阶段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健全机制,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供坚强保证。为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从单位抽调精干人员专门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并对领
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一是明确了党组书记为创先争优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思想动员、抓指导检查、抓工作落实,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其他党员领导结合分工抓好相关任务的落实,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二是局党组及局机关创先争优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地区关于加强创先争优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注重加强对工作开展情况的日常督促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整改对策措施,确保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分组负责制度,把各自分管的科室和所在的党小组作为联系点,确保将各自的联系点打造成创先争优活动的示范点。
(二)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为保证创先争优活动有条不紊开展,局党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立了符合局机关实际的活动主题,科学制定了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使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上来。
(三)全面启动,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好各环节工作。一是强化宣传,造浓氛围。为营造创先争优活动浓厚氛围,局机关在创先争优活动各环节中,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及时更换宣传栏、散发宣传材料,积极编发信息等形式进行宣传,为此项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二是深入学习,形式多样。局党组将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先决条件,制定了阶段性学习计划,采取集中、自学、辅导、送学等形式全方位开展学习,并在广泛学习的基础上
收集有书写能力的党员干部心得体会,并开展心得体会交流会议。全方位大规模学习激发起广大党员干部的热情,涌现出一大批学习典型。三是重点深入,扎实推进。按照“体察民情民意、深入调查研究、找准突出问题”的要求,为进一步解决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局党组建立了县级干部联系县制度,定期不定期到各县开展走访调研活动,着力掌握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存在的实际困难,为下一步活动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色和亮点
1、创新党务服务模式,激发党员工作热情。严格党员行为规范,党员进行公开承诺,上班期间党员佩戴党徽和工作牌。将医保大厅和劳动监察大厅作为党员服务区,设立党员示范岗,在显著位置公开党员服务承诺,公示党员的照片、职务、承诺事项,接受服务对象的监督。
2、创新党组理论学习制度,提升能力素质。完善党组理论学习、周一例会和星期五学习会等固定学习日制度,提高更新知识学习、更新思维观念知识学习的力度。
3、创新服务制度,推进部门效能建设。对人事考试、职称评聘、公务员考录、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就业再就业等多项热点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减化办事手续。对重点岗位人员实施重点管理,实行服务承诺责任制。全面推行了首问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优化了服务水平,推进了服务窗口的效能建设。
4、创新公示制度,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对社会、群众关注的工作,比如公务员招考、职称聘任、就业再就业、基金监督等工作,采取公布方案、公布程序、公示结果等形式,扩大监督权、知情权。设立了举报电话、举报箱、意见簿等,接受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5、创新工作举措,增强服务群众能力。一是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摸清情况。在地委、行署的统一安排,特别是罗布顿珠常委的精心指导下,针对我地区就业和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广泛深入调研,完成了全地区两地分居干部职工、45岁以下初中及以上城镇失业人员、乡镇未转移就业人员调查统计和退休工人基本信息收集工作,形成了《关于加强新录用高校毕业生管理服务的意见》、《关于促进昌都籍未就业人员就业保障的办法》、《关于提高昌都地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临时就业人员待遇的意见》等一系列办法和意见,研究制定了解决乡镇聘用干部、农牧半脱产技术人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临时就业人员工资待遇等“一揽子工程”的一系列实施意见,并对所需资金进行了测算。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特殊倾斜政策。先后三次赴拉萨向区党委组织部、区人社厅、区公务员局就扩大就业、加强基层维稳力量等进行了请示汇报,得到了区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给予昌都基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公益性岗位指标9000余名,允许昌都干部职工家属参加自治区统一考录公务员(工作人员)考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昌都地区第一批公开招考基层人民警察工作顺利结束,录用人
数 余名。第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620人,即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三是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采取公开摇号的方式分配新录用高校毕业生,最大限度地保证分配工作公平、公正,得到了新录用人员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从高中毕业生、退伍士兵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加强基层维稳力量,起到了维护稳定与促进就业互利双赢的效果。四是大力实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使新录用人员尽快熟悉环境、转变角色,便于下步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努力克服管理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管理难度大等困难,合理安排,科学谋划,先后三次对公开报考人员和新录用人员进行了考前和岗前培训,实行军事化管理,确保了培训圆满成功,共培训1400余人。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个别党员干部对创先争优活动重视不够,少数党员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特别是党的性质、党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了解少,组织纪律、党性观念较差;二是少数党员对创先争优认识不够深入,严重地将思想意识与创争实践相脱节,致使活动发挥对工作的指导和推动性作用不强,没有开拓创新精神。
2、个别党员干部素质不高,为民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办事不公,办事效率不高、办事不规范、为民服务意识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较差。
3、创先争优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还应有所创新,及时收集、归纳、提炼经验做法不多。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为使我局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效。
(一)要深入学习,在增强自觉性、实效性上见成效。要把学习贯穿整个创先争优活动的始终,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继续加大对机关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把新时期党关于西藏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向广大农牧民党员大力宣传,要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学,边学边用、以用促学、以学促改;提高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服务发展意识,做到从学习中寻真知、找答案、谋出路,促使每个党员干部争当工作标兵,切实为局机关的中心任务服务,为发展昌都经济、保持昌都稳定服务。
(二)要强化监督,在加强组织领导、探索问题上见成效。要加强和改进对党员的管理监督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经济建设做贡献。坚持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创先争优的关键,切实加强对工作的领导,对局机关创先争优活动进行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帮助党员干部解决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本着“从严治党、从严管理”的原则,坚持正常的组织生活,严格组织纪律。对少数长期不参加组织生活、不遵守党的纪律,不执行党的制度、不履行党员义务的党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限期改正,对经教育不改的要坚决予以严肃处理。
(三)要创新载体,在加强组织建设、推动落实上见成
效。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内生活。组织生活要不断完善,充实新内容,求实效。要充分利用组织活动场所,经常性组织党员开展文体活动,召开党建座谈会,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增强党员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党员时刻认识到身份与普通群众不同,确保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四)要认真探索总结,在典型带动、积累活动经验上见成效。要对每名党员明确提出在开展活动中需要探索解决的重点问题,确保创先争优有方向。在具体活动中,在如何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如何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如何搞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怎样体现创争特色、如何保证群众参与、如何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如何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方面,勇于实践,大胆探索。要引导各基层党组织围绕活动主题,带着问题,积极尝试,边学边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做到贴近党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昌都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Ο一二年六月四日
第三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11年目标绩效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科室、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不断完善人社系统绩效考核办法,全面提升整体工作水平,着力打造服务型、效能型部门。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考核采取分级逐一方式进行。局领导班子成员、科室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局考核领导小组逐一考核;其他工作人员由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逐一进行考核。
全局所有考核对象采取统一的考核量分标准(考勤50分,考绩150分,总分200分)。各科室、所属单位可以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考核细则。
二、计分方法
(一)基本分
考勤50分。班子成员、科室、所属单位负责人工作日期间离开工作岗位半天以上的,应向局主要领导告之去向。否则发现一次扣3分,直至扣完为止。
考绩150分(具体分值见责任状指标)。考核按半年或年终采取自我申报、公开述绩、逐一过堂、集中考评、结果公示方式进行考核打分;对不宜直接计分的考核指标,由考核领导小组或分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分好、中、差三个格次进行考评定格。每个格次按好1—0.8、中0.7—0.5、差0.4—0系数折算计分。
(二)加分
1、荣获先进:获部省级:国家部委或省委、省政府;市级:省厅或市委、市政府;县级:市局、县委、县政府(不含县直部门)综合表彰的,分别加30分、20分、10分;获条线业务部门(部、省厅、市局内部业务处室、中心等)表彰的,分别加20分、10分、5分。其中:表彰个人的加相应分值;表彰集体的,按相应层级分别给予分管条线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2、典型推介:在上述层级会议上作先进典型发言的,按 10分、8分、6分;作为书面材料交流或以文件(简报)转发推介的,按8分、6分、4分,分管领导、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以上加分项目,同一项内容获多层级表彰或推介的,取最高得分,不累加计分。
3、召开现场会:提供上述层级现场的,按相应层级加分,分管领导、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加50%分。
4、创新成果:局考核领导小组视项目申报(书面)创新项目效果的影响程度,在省内、市内、县内、局内有影响的,按20分、10分、5分、2分。
5、合理化建议:考核对象提出对全局工作有建设性、指导性的建议(书面),被局领导班子集体认可采纳,并取得实效的,每条加2分。
6、指标超额加分:对基金征收类、预外收入类(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指标超额按上升百分比加分,上不封顶,对其它类指标超额按不超过20%比例封顶加分。
招商引资等县重点指标,参照县委、县政府文件精神,由局另行制定办法重奖。
7、信息或宣传调研文章:按信息、宣传调研的专项考核办法加分。(同一文字材料被多次采用的,按最高分一次加分给发表文章的署名者,不重复加分。未署名的宣传集体材料,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负责人各加50%分。所有网上刊登稿件或有偿稿件不予加分)。
8、鼓励帮带:鼓励上级帮带指点下级提升工作绩效水平。若分管领导考核得分低于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得
分的,可加分至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考核得分。(帮带加分只适用于一、二级目标责任状范围)
以上加分项目,因时间原因,未能列入本考核评比,可接转到下一加分。
(三)减分
1、对承担市县考核指标未完成或分管工作出现重大责任事故的,年终考核一票否决。
2、被县委、县政府或市局工作督查通报批评的,一次扣3分。
3、凡廉政行风建设或违反机关工作人员行为规范,被服务对象投诉或被媒体曝光且查核属实的,第一次扣5分;第二次扣10分;第三次扣20分(累计算分)。三次以上取消考核资格,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4、凡未按时完成局领导交办其他工作任务的一次扣2分。
三、考核结果运用
1、完成目标责任状任务的,局领导班子成员享受县绩效考核奖金标准,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享受局绩效考核奖金标准。对年终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的,不享受局绩效奖金,考核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
2、对局科室、所属单位实行统一绩效考核奖金标准,但绩效考核奖励必须拉开档次(原则上不少于3个档次),各科室、所属单位内部每个考核对象的得分、档次和奖金分配方案,由分管领导、科室、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确认后,报局考核领导小组审批后执行。
3、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使用、评优奖励、外出考察和学习深造的依据。
4、本考核办法由局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二○一一年八月十五日
第四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
行政执法依据
为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责任,明确执法程序和执法标准,规范和监督行政执法活动,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确保依法行政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加快推动职能转变,促进管理创新,根据国务院和本市的相关规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向社会公开行政执法依据,并接受社会监督。
一、行政执法主体(6家)
1、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上海市外国专家局
3、上海市医疗保险办公室
4、上海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
5、上海市外来人员就业管理中心
6、上海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
二、主要行政执法事项(67项)
(一)行政许可事项(10项)
1、设立职业中介机构审批
2、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业务范围的审批
3、对举办人才交流会的批准
4、对介绍外国文教专家来华工作的境外组织资格认可
5、对外国专家来华工作的许可
6、外国人来沪就业许可
7、台港澳人员来沪就业许可
8、职业培训机构资质许可
9、社会保险费缓缴许可
10、企业实行其他工作时间许可
(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8项)
1、集体合同的审核
2、特殊工种、因病丧劳提前退休(退职)审批
3、对引进紧缺、急需人才的审批
4、对申请《上海市居住证》的审批
5、留学人员及其家属来沪工作户口审批
6、对医疗机构定点资格审批
7、对零售药店定点资格审批
8、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认定
(三)行政处罚事项(27项)
1、对用人单位违反最低工资、工作时间、女职工及未成年工保护等行为的处罚
2、对用人单位违反城镇社会保险费、小城镇社会保险费、农村养老保险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征收与缴纳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3、对介绍、使用童工等行为的处罚
4、对用人单位抗拒、阻挠劳动保障监察,拒不履行劳动保障部门的行政处理决定等行为的处罚
5、对用人单位违反招、退工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6、对职业中介机构违反职业中介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7、对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违反职业技能培训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8、对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违反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9、对用人单位未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申报应缴纳社会保险费数额等行为的直接负责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处罚
10、对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等行为的处罚
11、对用人单位招用未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劳动者从事技术工种工作等行为的处罚
12、对境外就业中介机构违反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13、对外国人和用人单位伪造、涂改、冒用、转让买卖就业证和许可证书等行为的处罚
14、对用人单位违反台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相关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15、对企业未按规定缴纳欠薪保障费的处罚
16、对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等侵害劳动者人身权益行为的处罚
17、对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务派遣相关法律规定等行为的处罚
18、对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等行为的处罚
19、对未经批准擅自设立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包括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或从事人才中介服务活动的处罚
20、对未经批准擅自组织举办人才交流会的处罚
21、对未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授权从事人事代理业务的处罚
22、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擅自扩大许可业务范围、不依法接受检查或提供虚假材料,不按规定办理许可证变更等手续的处罚
23、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超过许可业务范围接受代理业务的处罚
24、对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不据实中介,提供虚假材料的处罚
25、对用人单位以民族、性别、宗教信仰为由拒绝聘用或者提高聘用标准的,招聘不得招聘人员的,以及向应聘者收取费用或采取欺诈等手段谋取非法利益的处罚
26、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等医药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
27、对个人医保违法行为的处罚
(四)行政确认事项(1项)
1、城镇、小城镇社会保险登记
(五)行政给付事项(7项)
1、城镇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
2、生育保险待遇的给付
3、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
4、小城镇社会保险待遇的给付
5、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待遇的给付
6、医疗保险待遇的给付
7、对企业欠薪款项的垫付
(六)行政征收事项(9项)
1、对城镇养老保险费的征收
2、对生育保险费的征收
3、对工伤保险费的征收
4、对城镇医疗保险费的征收
5、对失业保险费的征收
6、对小城镇社会保险费的征收
7、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
8、对欠薪保障费的征收
9、对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费的征收
(七)其他执法事项(5项)
1、对社会保险费征缴的监督检查及处理
2、对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金以及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等的监督检查和处理
3、医保监督检查
4、对定点医药机构的审核结算
5、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核发
三、执行的法律、法规、规章(59件)
(一)法律(6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二)行政法规(13件)
1、《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2、《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3、《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4、《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5、《失业保险条例》
6、《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7、《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8、《工伤保险条例》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10、《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留部分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的通知》
12、《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13、《残疾人就业条例》
(三)地方性法规(8件)
1、《上海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征缴若干规定》
2、《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
3、《上海市人才流动条例》
4、《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5、《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
6、《上海市职业教育条例》
7、《上海市促进就业若干规定》
8、《上海市集体合同条例》
(四)部门规章(16件)
1、《关于印发〈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的通知》
2、《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
3、《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
4、《社会保险登记暂行办法》
5、《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6、《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7、《人才市场管理规定》
8、《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职业介绍机构设立管理暂行规定》
9、《境外就业中介管理规定》
10、《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11、《集体合同规定》
12、《台湾、香港、澳门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规定》
13、《中外合作职业技能培训办学管理办法》
14、《关于〈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暂行规定〉的补充规定》
15、《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16、《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五)市政府规章(16件)
1、《上海市残疾人分散安排就业办法》
2、《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
3、《上海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
4、《关于实行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通知》
5、《上海市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6、《上海市失业保险办法》
7、《上海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
8、《上海市居住证暂行规定》
9、《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
10、《上海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实施办法》
11、《引进人才实行上海市居住证制度暂行规定》
12、《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
13、《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
14、《上海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15、《上海市城镇生育保险办法》
16、《上海市企业欠薪保障金筹集和垫付的若干规定》
第五篇:济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局、物价局,任城区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济宁高新区人事劳动保障处、济宁太白湖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党政办公室,兖矿集团员工保障服务中心,市直医疗保险各定点医疗机构:现将《济宁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2015年3月25日
济宁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我市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服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劳社部发〔1999〕14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的意见》(人社部发[2014]54号)、《济宁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暂行规定》(济政发〔2000〕46号)及《济宁市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试行)》(济政发〔2014〕21号)等文件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定点医疗机构,是指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资格审查,并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为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并承担相应责任的定点医疗机构。第三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定点医疗机构的规划、政策制定等工作,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定点医疗机构的资格认定工作,市及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医疗保险政策的情况实施监督管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并对其履行服务协议的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和检查。第二章 定点资格确认第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审查和确定的原则
(一)合理布局,方便参保人员就医并便于管理;
(二)兼顾专科与综合、中医与西医;
(三)注重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四)提高医疗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控制医疗服务成本的增长;
(五)引入竞争机制,建立退出机制,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第五条 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类医疗机构,以及经军队主管部门批准有资格开展对外服务的军队医疗机构,均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定点资格。具体范围包括:
(一)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
(二)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妇幼保健院(所);
(三)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
(四)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
(五)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
(六)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置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第六条 愿意承担济宁市医疗保险定点服务并符合第五条规定的医疗机构,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下列材料:
(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副本及复印件,有对外服务资格的军队医疗机构必须提供《中国人民解放军事业单位有偿服务许可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事业单位有偿服务收费许可证》副本及复印件;
(二)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三)《法人资格证书》或《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及复印件;
(四)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清单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计量检查合格证明材料;
(五)上一业务收支情况和门诊、住院诊疗服务情况以及可承担医疗保险服务能力的材料;
(六)《医疗机构评定等级证书》及复印件或相应等级的证明材料;
(七)符合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证明材料;
(八)医疗机构内部设置、医务人员结构以及与医疗保险相适应的医疗服务管理制度等材料;
(九)医疗机构全体职工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证明材料。第七条 申请类别分为综合定点医疗机构和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综合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住院和门诊诊疗服务,门诊定点医疗机构承担医疗保险参保人员门诊诊疗服务。第八条 确认定点医疗机构资格的程序
(一)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县(市、区)开展医疗机构定点工作应根据国家和省、市关于定点医疗机构管理规定,结合参保人数增加数量、参保人员医疗需求及县(市、区)医疗保险工作情况,研究制定定点资格认定实施方案,主要包括资格认定数量、时间、材料申报审核和审批程序等。
(二)发布信息,受理材料。在进行资格认定前1个月向社会公布开展定点工作的有关信息,在相关媒体和门户网站发布定点公告。凡愿意承担定点服务的医疗机构,可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并审核医疗机构的定点申请材料。
(三)现场考核,发文公布。县(市、区)根据确定的定点资格认定实施方案,在审核申请材料的基础上,组织考核小组现场考核;形成初步意见,经研究后确定定点名单,通过门户网站向社会公示。公示结束后无异议,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发文公布,公布后10个工作日内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县(市、区)确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抽查,抽查不符合条件的责令县(市、区)取消其定点资格。第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确定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应按照参加医疗保险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原则上按每3000名参保人员确定一家定点医疗机构,自然村不足3000名参保人员的可按一家定点医疗机构确定。县(市、区)已有定点医疗机构的数量高于规定数量的,不得再新增定点,并逐步将定点医疗机构数量规范到应定点数量限额内;低于规定数量的,可根据本地实际,在规定的数量范围内分批增加定点医疗机构。第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名称、地址、法人、法定代表人、所有制形式、服务范围等情况发生变化的,应在依法履行相关手续后15日内,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并重新接受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的审查。定点医疗机构法人及法定代表人变更时,变更后的法人或法定代表人应承担与变更前的法人或法定代表人相应的医疗保险责任。第三章 管理与服务第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机构,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工作人员。医疗保险管理服务机构负责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本单位医疗保险管理,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工作。第十二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服务协议每年签订一次。任何一方违反协议,对方均有权解除协议,但须提前一个月通知对方。协议到期后,由双方协商是否续签协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签订、解除或终止协议,应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第十三条 定点医疗机构须悬挂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制作的定点标牌,在显要位置公示各项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药品价格及医疗服务管理制度,设立“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栏”,公布医疗保险咨询与投诉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第十四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疗行为,遵守有关检查、治疗、用药、住院、出院、转诊和转院等规定。第十五条 定点医疗机构在参保人员就医时,应认真核验医疗保险凭证及有关证件,发现有涂改、伪造、冒用的,应扣留医疗保险凭证或者抄录医疗保险凭证号码,并及时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第十六条 定点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应认真执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范围》等有关规定,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超标准收费、分解收费、重复收费和巧立名目收费,严禁以医谋私,损害参保人员权益,增加医疗保险基金的不合理支出。第十七条 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备药应满足参保人员需求,药品使用应首选疗效好、价格较低的目录内药品,按照先甲类后乙类、先口服制剂后注射制剂、先常释剂型后缓(控)释剂型。第十八条 定点医疗机构对参保人员实施各项医学检查应有检查结果记录,凡用一般检查能达到诊断需求的,不得使用特殊检查,不得随意扩大检查项目;100元以上的大型仪器检查阳性率,一级、二级、三级定点医疗机构分别达到60%以上、70%以上、80%以上。第十九条 定点医疗机构使用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以外的药品、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时,应当征求参保患者的意见,严格执行病人或家属签字制度。第二十条 定点医疗机构应按照要求做好医院内部信息系统与医保结算管理系统的对接,确保医疗费用等信息及时准确上传。对上传信息不及时或信息内容不全,影响系统结算和系统考核的,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第二十一条 门诊管理
(一)定点医院应设立门诊报销窗口,配备完善的计算机硬软件系统,落实门诊专管员,承担相关门诊费用的结算服务工作。
(二)建立门诊病历登记保管制度,就诊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并妥善保存备查。
(三)为参保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建立签约服务参保人员信息库,对纳入重点就医服务的参保人员定期随访,加强健康管理及医保政策宣传;要开辟多种渠道,广泛征求参保人员意见。
(四)参保人员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数据,应及时准确上传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信息上传不符合要求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予结算。
(五)参保人员治疗结束应即时结算,并及时打印汇总费用清单和医保门诊结算单,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收取参保人员个人应负担的医疗费用,并开具正式有效票据。第二十二条 住院管理
(一)定点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订的入、出院标准和ICD病种目录管理规定。
(二)参保人员住院后,三日内疾病确诊率应达90%以上。
(三)严格请假制度。参保人员住院期间不得离开医院,确因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开医院的,经主管医生同意,科主任签字,必须限定请假时间并在病程记录中记载清楚,否则视同挂床住院。(四)参保人员符合出院标准应当出院的,定点医疗机构应下达出院通知;参保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出院的,自定点医疗机构通知出院之日起,发生的医疗费由参保人员本人承担;应当出院、定点医疗机构未下达出院通知的,其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负担。出院需带药的,只准带与病情有关继续治疗的口服药品,药品品种最多不超过5种,并按照“急性疾病3日量、慢性疾病7日量、最长不超过2周量”原则给药;已开药品尚未用完期间不得重复开药,已鉴定为门诊慢性病病种的,住院期间不得重复开取与慢性病病种治疗有关的药品。
(五)定点医疗机构为参保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应当打印《基本医疗保险住院费用结算单》,参保人员或家属核对后签字并登记参保人员联系方式。参保人员住院期间,不得发生门诊医疗费用,否则从定点医疗机构当月结算的医疗费用中扣除。定点医疗机构因技术设备等原因,确需安排参保人员到其他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治疗的,其医疗费用与在本院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合并结算。不按规定办理结算,其费用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的医疗费用中扣除。参保人员出院时,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的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先行垫付。第二十三条 转诊转院管理
(一)定点医疗机构应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健全转诊转院制度;
(二)严格掌握转诊转院条件;
(三)具备转外就医资格的定点医疗机构,转外就医率控制在3%以下。第四章 违规与处罚第二十四条 入院标准掌握不严。定点医疗机构违反卫生计生部门制定的住院标准,放宽入院指征,将不符合入院标准的参保人员收治入院,视为入院标准掌握不严。一个内,初次查实入院标准掌握不严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第二次查实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违规金额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第三次查实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违规金额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取消定点资格。第二十五条 挂床住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挂床住院:
(一)医嘱无外出检查治疗项目的;
(二)患者无住院所需洗漱用品及其他生活用品的;
(三)病历中无出院医嘱的;
(四)有住院病历,但无检查检验结果的;
(五)未履行正式请假手续的;
(六)属于挂床住院的其他行为。一个内,初次查实挂床住院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第二次查实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违规金额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第三次查实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违规金额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取消定点资格。第二十六条 分解住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分解住院:
(一)参保患者住院期间在同一医院因转科治疗重新办理出入院手续的;
(二)参保患者病情不符合出院标准而让患者转为自费住院一段时间后,再重新转为医保住院的;
(三)定点医疗机构以超定额为由,让不符合出院标准的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
(四)参保患者出院后,在15日内因同一种疾病(非急诊)再次住院的;
(五)属于分解住院的其他行为。一个内,初次查实分解住院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第二次查实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违规金额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第三次查实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违规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违规金额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取消定点资格。第二十七条 虚假住院。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虚假住院:
(一)病程记录及医嘱与病情不符的;
(二)病程记录与护理记录为同一笔迹的;
(三)住院病历内容有伪造的;
(四)医嘱与每日收费、治疗清单不符的;
(五)有入院手续无住院病历的;
(六)有住院病历无实人住院的;
(七)有结算记录无住院病历的;
(八)有加床记录无床无人的;
(九)一床多人的;
(十)其他属于虚假住院的行为。发现且查实虚假住院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暂停责任主管医生医保医师资格一年;情节较重的,暂停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定点资格三个月至一年;情节严重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取消定点资格。第二十八条 冒名住院。冒用或伪造他人医保凭证住院的,视为冒名住院。发现且查实冒名住院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暂停责任主管医生医保医师资格一年;情节较重的,暂停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定点资格三个月至一年;情节严重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取消定点资格。第二十九条 违规收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违规收费:
(一)无医嘱有收费的;
(二)有医嘱无检查报告结果,有收费的;
(三)多计费多收费的;
(四)超标准收费的;
(五)其他属于违规收费的情形。发现且查实违规收费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暂停责任主管医生医保医师资格一年;情节较重的,暂停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定点资格三个月至一年;情节严重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取消定点资格。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视为其它不规范医疗行为:
(一)护理级别记录与病情不符的;
(二)无手术、输血等指征进行丙肝、梅毒和艾滋病抗体等检测的;
(三)不合理使用药物治疗的;
(四)入院时进行非必要项目检查,套餐式检查的;
(五)不按规定进行出院带药的;
(六)过度诊疗;
(七)其他属于不规范医疗行为情形。发现且查实不规范医疗行为的,责令退回本次全部医疗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七条规定处以2-5倍罚款,上缴同级国库,暂停责任主管医生医保医师资格一年;情节较重的,暂停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定点资格三个月至一年;情节严重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解除服务协议,取消定点资格。第三十一条 定点医疗机构擅自将分支或协作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或为未取得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提供个人账户金消费记账及医疗保险结算服务的,经查实,责令退回违规费用,直接取消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定点资格。第五章 监督考核第三十二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可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明查与暗访,日常检查与年终检查相结合等方法。对查出的问题依法处理。第三十三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认真落实医疗费用总额控制办法,严格按照有关要求,科学合理下达费用指标,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安全有效支出。要加强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检查和审核,及时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医疗费用,对不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不予支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鼓励医疗机构开展按病种收费、单病种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探索,产生的医疗费用可不纳入总额控制。定点医疗机构应如实提供医疗费用审核所需的诊疗资料及账目清单。第三十四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医疗保险政策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对违反规定的,限期整改,并予以处罚。第三十五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考核。考核得分采取日常检查和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日常检查占考核总分的60%,检查占考核总分的40%。考核得分90分以上的,在全市通报表扬,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或末位(考核成绩在70分以下)的,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