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16:16: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

第一篇: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

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

(试行)

一、总则

1、普通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计划编制、质检、入库、保管、维护、修理、使用,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服务、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并获得预期效果。

2、实验室的管理具有经常性、复杂性特点,管理方法因时因地而异,但在管理目标和措施上却有共性。我们把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那些必须共同做好的一般工作综合在一起,规定实施标准,称作常规管理细则。

3、为规范我市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工作,保障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高学校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特制定《衡阳市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

4、本《细则》主要针对全市中学理、化、生及小学科学实验室制定,学校其他功能室及教学辅助用房的管理可以参照执行。

二、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

(一)教学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的制定

1、“基本”、“选配”两种配备要求的确定。“基本”栏目是中小学理科实验室和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常规仪器设备、教学软件、药品、材料、工具和必要的安全器材,是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任务应达到的最基本的配备要求,不论学校选择何种版本的教材,均应努力达到“基本”的配备要求。

“选配”栏目是为适应教材、教学方法多样性和仪器的多种类以及经济条件的差别而设立的,该栏目所列的有功能相近的仪器、不同性能和价格档次的仪器、部分教材所需的仪器、不同教学方法所需不同类型的教具,学校应依据所采用的教材、经济条件等实际情况选择确定,鼓励有条件的学校配备性能更好的仪器。

2、配备目录中的配备数量是按照每年级4个平行班、每班50人的标准计算的。“数量”一栏中集中典型的配备数量含义是:“1-6”为演示用配备量;“9”、“13”、“25”、“50”为学生分组活动用配备量。各地各校根据本校班级数和班额数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配备数量,做到学生分组实验基本配备仪器2人一组,选配仪器不超过6人一组。玻璃标本、玻璃仪器等易碎件适当地提高配备数量。

3、消耗性实验材料是保证教学实验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各级管理部门及学校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证,学校应有专人负责采购、管理、及时补充。在仪器室中保管的未达到配备标准的仪器,或需提高配备标准的,或因自然老化,或在使用中已损耗的仪器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补充仪器要征求任课教师意见,经校领导批准后,安排购买。采购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药品要及时,不能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4、申购计划应提前三个月制定,以免因教学仪器品种繁多、技术性高、专业性强、需求分散、化学试剂剧毒药品安全保障性高、申报时间不一致等原因影响供货时间。学校制定的教学仪器设备申购计划以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请参照附件:1.实验室常规管理表格样式“表十”),报县市区教育技术装备(教学仪器)站(处、室)审核汇总后,上报市教育技术装备处备案,按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进行政府采购。

(二)教学仪器设备的质检与验收

仪器设备的质检验收入库工作是实验室目标管理应把好的第一关,无论是自购或主管部门调拨的仪器设备都应经过学校主管处室、财会人员、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亲自验收合格才能入库。验收的一般程序是:开箱察看,核对数量,查看仪器说明书,检查仪器附件是否齐全,整机有无损伤,有的要开机检测。贵重仪器设备的验收要有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教师共同在场方能开箱检查,待判定完好后(并作好验收记录)才能入库保管。不同的教学仪器设备质检与验收的标准不同,特别是实验员要参照2010年全市教学仪器设备质检培训内容进行质检与验收。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要填写入库单。仪器入库单和主管部门调拨单是记帐凭证,要装订存档。要把入库仪器的说明书及技术资料搜集整理订装成册,统一存放备查。验收不合格或数量有误的产品应及时和销售部门联系处理。

验收入库房的仪器一般都应张贴标签或书写漆号标记,注明仪器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及序号,化学药品标签要写清品名、化学式、纯度,一般不写编号。标签张贴的位置要适宜,字迹端正,大小适当,同一台(套)仪器的主件或附件,都应编同一编号,以免主、附件错乱而影响使用。

经验收入库和在仪器室保管的仪器设备总数量应做到与配备标准相符,仪器主、附件配套齐全,性能良好,并且是实验教学所必须的。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中小学实验室的大部分仪器,特别是专用仪器,在每个学年中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是存放在保管室内。而且,种类繁多,性能各异,这就要求管理者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应按照物资管理的一般原则,做好进帐、建卡、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

实验室环境管理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洁净、整齐、具有科学实验氛围的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以激励学生探索进取,获取知识。实验室的环境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要保持实验室(楼)周围环境的整洁,做到无垃圾、杂草、瓦砾,最好种植花草树木,特别是能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实验室内要坚持天天打扫,经常保持洁净。

②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布局要合理。同一学科实验室要紧靠准备室、仪器室,并有内通道相连。实验室和准备室、仪器室要在同一层楼或同一排房,化学实验室宜设置在第一层楼,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要合理安排,做到整齐划一。

③存放仪器的橱柜要色调一致,摆放整齐,一般情况下仪器柜呈一字形排列,柜门要与窗户垂直,以利通风;各排仪器柜之间要留有不少于1米的通道,以利操作。注意:仪器柜一般不靠墙摆放,如果非靠墙不可,柜墙间应留10cm左右通风空间。

④要妥善处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料。在实验教学及仪器药品保管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建立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及时把有害气体排出室外;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集中处理合格后倒入废液池内,不能随地泼洒;清洗实验室器皿的废水不得排入下水管道或沟渠,应排入废水池内,使之自然下渗入土,另外废液池内要经常洒石灰,以减少环境污染。

⑤营造实验室的科学氛围,实验室内正前方黑板一侧应张贴“实验室规则”和“学生实验守则”,两边墙上张贴科学家画像及其名人名言,或学科实验挂图,如: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电器仪表使用方法、生物挂图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验室的后墙布设展览橱窗,摆放可定期更换的典型实验装置或标本、模型等,供学生观看,使他们在科学的氛围中得到熏陶,获得知识的汁液。在仪器室内的显著位置应张贴各种管理制度、陈列各项管理记录及本学科实验室帐册。

2、做好仪器设备的登记建帐工作

实验室必须建立固定资产帐册和实物明细帐卡及电子账册,定期清点,确保帐物相符、帐帐相符、帐卡相符。总之,实验室要有“两本帐”:总帐、明细帐。

3、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是一项科学性与艺术性很强的工作。操作时,一方面要求按仪器、药品的自身特点进行科学摆放,以利仪器保养和实验室安全;另一方面,要求把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的仪器摆放得整齐美观,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仪器设备陈列摆放的原则是:科学分类,整齐美观,陈列有序,取用方便。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学科、分室存放。规模较大的中学,一般是一学科一层楼,化学仪器和药品必须分室存放。同一学科的演示实验仪器和分组实验仪器分室存放,或者把力学、电学和声、热、光等仪器分室存放等等。

②仪器要分类入柜,柜内分层,层上定点,做到定橱、定位摆放。同柜仪器重的放下层,轻的放上层,同层仪器体高的放里边,体矮的放外边,同层放同种仪器的不要堆叠挤压,要呈阶梯状排列,柜内不同种仪器之间应留空隙,每种仪器的主、附件、零配件要放在一起,仪器设备一般都要正放,因仪器体高(如人体半身模型等)柜内放不下时,应调整台板高度后入柜正放;药品要把一般药品和危险药品分开,一般药品中有机药品和无机药品分开存放,摆放顺序是:先无机后有机,无机药品可按单质(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等依次摆放,有机药品按官能团的系统如烃、醇、羧酸、糖类等依次摆放。有条件的学校要建危险品库房,放置有强腐蚀性的酸和碱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生物模型、标本最好使用双面玻璃柜存于一室,既透亮美观又能防尘;鸟兽剥制或仿真标本要用革新橱柜,依形定位(似展览橱窗)存放室内,供学生参观;各学科挂图、图片资料要进专用图架入柜摆放。小学数学、科学仪器要分柜存放,小学化学药品要专柜存放,仪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要分类搜集,装订成册,专柜放置备查。

③根据仪器设备自身特点进行摆放。例如:仪表在存放前要将开关调至“零位”,电表的存放要短路保护,磁电式仪表如演示电表要避开强磁场存放。化学危险品应按其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特性,分柜隔离存放。剧毒药品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严格执行《实验室危险品、毒品管理制度》,限量发放。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试剂长期不用要用石蜡或熟石膏粉封口。自燃固体白磷应浸在水中存放,遇湿易燃的固体如金属钾、钠、钙等要浸在煤油中存放,并定期检查和添加水或煤油。定型的化学实验装置要成套存放于固定橱柜内,以便下次再用。玻璃仪器品种多,大小形状各异,易损坏,要根据器皿的形状制作专用放置架,或横卧,或竖插,10个、20个一组入柜摆放,可避免相互碰撞而损坏,又便于使用。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要放入原包装盒内存放,以防尘、防潮,等等。

④分类是仪器设备科学摆放的主要操作方法,分类的方法可参照湖南省2007年颁布的《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及《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的分类方法和顺序。

⑤摆放仪器的橱柜要按学科统一编号,柜上要张贴定位标签。定位标签有二种:一是分类定位标签。入柜的仪器按湖南省2007年颁布的《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及《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分类用较显著的标记制作分类定位标签固定在仪器柜上方。(此目录把初中小学仪器分成九大类:0-通用仪器,1-测量仪器,2-专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软件及资料,6-玻璃仪器,7-药品,8-其它实验材料和工具。其中物理专用仪器又分为21力学,22振动和波、热学,23静电、电流,24电磁、电子,25光学﹑原子物理等,化学药品分一般无机、一般有机、危险药品等。)二是柜门定位标签。注明柜内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用碳素墨水书写或电脑打印,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张贴标签要整齐美观,便于查找。

4、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教学仪器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引起质地变化,比如性能变差,甚至报废,因此实验室管理应依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使其经常处于良好可用状态,使用寿命延长。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做好清洁除尘工作。因为灰尘附着在仪器的表面,不但影响整洁美观,而且会破坏仪器的使用性能,甚至发生意外,所以要定期擦抹或用机械为仪器吸尘除灰,特别是精密贵重仪器,更应经常保持洁净,要么装入原包装盒内存放,要么加盖防尘罩,不能用无门的橱柜摆放仪器、模型标本。

②适时适当调节仪器保管室内的温、湿度,使其保持正常。超常的温、湿度是导致仪器锈蚀、霉变和老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做好仪器室的通风排气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除湿机。平时可利用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湿度,(如高温季节或雨季,室外温度或湿度高于室内时,关好门窗;反之,室外温度或湿度低于室内时,打开门窗。)存放精密仪器及电子仪表的橱柜内应放置干燥剂(如氯化钙、硅胶等),并定期更换或除湿。

③根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例如:要防止金属器具表面油漆或镀层脱落而生锈,在裸露的金属表面经常涂抹防锈剂,紧固螺丝及机械转动部门则可定期加注润滑油,以防生锈结牢,不能使用;传动式皮带、胶带、弹簧发条使用后要解除形变;要注意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品老化的防护(如橡胶管、塞不用时要洗净放在带盖的容器里,并在其中放一杯清水,以延缓老化);模型及剥制、腊制标本要在柜内放些樟脑,防止害虫侵蚀;要注意浸制标本封口的严密性,并及时添加防腐剂;光学仪器特别是显微镜头要经常保持干燥,防止镜面生霉而模糊,冬季要在目镜下套一纸片,以防水汽凝聚,机械转动部分要涂优质机油;解剖器用后洗干净、涂凡士林,解剖刀放刀架里,刀刃用棉花裹好;敏感器件如光电管、显像管等要加盖黑布罩避光保养;电子仪器、仪表一般每季度要通电保养一次(在存放仪表的柜内布设电源插座,不需搬动仪器便能通电保养);带内电源的仪器、仪表使用后应取出电池存放;磁铁存放时要使磁路闭合,以防消磁,等等。

④要经常检查仪器的附件、零配件是否完整,组合教具用后必须检查部件是否齐全,然后装盒保管,以防失散,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确保性能良好。

⑤化学试剂的保养要注意: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要防止试剂瓶上的标签脱落或腐蚀,一般采取在标签外面涂一层石蜡保护。少数购进时用塑料袋包装的试剂,入库后要改装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受光照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如硝酸银、碘化钾、过氧化氢等,要用棕色玻璃瓶盛装,并放在低温阴暗处,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试剂,盛装的玻璃瓶要用石蜡封口,并经常检查封口的严密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碳酸钾的溶液必须盛装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浓硫酸等要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瓶子中,等等。

⑥实验完毕回收的仪器要随时保养。

⑦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形成制度,每次保养都要作好记录。

⑧对于价值较高的精密仪器要建立技术档案,收集整理在验收、保管、使用、修理等工作中有关技术资料,建立使用卡片,一机一卡,记载仪器的技术指标、性能、维修、保养等反映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资料。

5、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为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节省开支,凡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损坏的能修理的仪器实验教师有责任把它修复,自己不能修复的要请厂家或社会修理部维修。做到一般维修不出校。在教学仪器维修中要遵守的原则是:不盲目拆卸仪器,只调整有故障部位。维修前要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症”检修。不得随意拆卸仪器、仪表。实验室应购置或搜集已损坏仪器的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零部件及原材料备用。检修时对仪器装配中容易松动或磨损的紧固件要注意加固或更换。在同种规格的多件仪器损坏后不能一一修复时,可采取“拆二拼一”办法,修复一部分使用。仪器设备修复后,要将故障现象及原因、维修方法、检验结果记录存档。

6、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清理盘点及工作变动时的交接手续 教学仪器在存放和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清理盘点,查明其性能好坏及损耗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并制订补充购置计划。清查工作一般一学期或一学年进行一次。盘点时要以账对物,逐件清理。清查盘点要和保养维修结合起来,做到边清理边保养维修。清查中如发现仪器短少或多出时,要查明原因,写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经校领导审批后才能调整账目。清查出来的超标准配备多余仪器或因教材变更用不着的仪器要清理出仪器室,集中专室或专柜存放,并报主管部门调剂处理。对超期服役已失去使用和修理价值的仪器,要作报废处理。清理调整后的财产账应和主管部门的账目核对清楚。最后将清理情况作好记录。

实验教师工作变动时,要求有领导和交接双方在场,清理核查仪器,开列清单,办好交接手续,经三方签字生效。不办交接手续擅自离岗者要追究学校分管负责人的责任,交接清单要存档备查。

(四)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教学仪器是一种知识的载体,学生通过使用仪器设备,即亲自做实验或在观察实验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在教学仪器的管理过程中,管是手段,用是目的,管是为了用,而用中又有管。在使用中管好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任务。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指对实验教学及课外做实验和开展科技活动的管理。管理的一般原则是:管而不死,用而不乱。

1、制订好实验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实验教师要协同任课教师制订学期或学年度实验教学计划,对各年级的实验课,第二课堂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时间要列表张贴,实验计划排定后要认真贯彻执行,不能随便更改。

实验教师要经常督促,定期检查,保证计划的实施,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和覆盖率,并认真作好记录,每完成一次,记载一次。

2、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师要按照任课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或课外做实验预约单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和用品。演示实验仪器、药品按当日上课教师每人一套准备,装入木提盒内定点放置,并在提盒上标明使用班级和教师。平行班较多的学校,如每个教师准备一套存在困难,可采取“一盒多用”办法,一套仪器教师轮流使用。实验教师要准备多套消耗品,随班补充,事后要补办使用登记手续。学生实验仪器,药品,试剂溶液要按组分套准备,贴好标签,放入专用柜内备用。准备实验要注意:精选仪器,配齐实验用品;实验用药品要取小量,装置要简单,可见度要大(如标尺的分度线要明显,指针要灵敏等),使用后要清洁保养归橱妥为收藏,以备下次使用。实验通知单由任课教师填写,提前三天交到实验室。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对准备好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事先要做一遍,排除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以取得最佳效果。对于化学实验中一些定型的实验装置及试剂溶液,品种多,用量大,临时准备耽误时间,实验室要提前准备好。

3、做好仪器设备的借还登记工作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做好仪器设备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是搞好使用管理的关键。所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外借、回收都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办理借还手续。做到:发放有登记,回收有签收;按时发放,限期收回。

4、建立实验小组,定组定位定仪器,上好学生实验课 上学生实验课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组长。上课时,各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学生做实验时,实验教师要下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实验完毕由实验小组分工负责,按“三净”(即桌面净、仪器净、地面净)要求清洗整理好仪器,由组长点交,经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去。

5、做好损耗仪器的处理工作 在实验教学中损耗的仪器应及时处理。在使用中正常损坏的仪器(消耗品除外)经使用者填写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单并签名,报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作报废处理;非正常损坏丢失的仪器设备,要查明原因,并填写仪器损失赔偿单,按章赔偿。

6、开放实验室,搞好开放管理工作

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是现代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小学的所有实验室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到实验室选仪器做实验(重做课堂实验或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注意做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室要建立值班制,课外活动时间要有人值班,使学生随到随做。

7、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自制教具是师生动手动脑的一项创造性活动,也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一种好形式。自制教具有利于培养广大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师生的科学素养,营造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自制教具往往在改进仪器性能或操作方法等方面有所创造,成为开发新产品的一个途径,学校必须积极开展并组织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相应的活动。自制教具要紧密结合教学,注重配套,注重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因缺少仪器不能做或原来的实验装置教学效果差或不容易做成的实验,实验教师要想方设法,发动师生自制或改进实验装置做好实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实验开出率。

(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中小学实验室是保证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也就是说实验室是培养人的场所。同时,学校实验室又是再现各种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场所,在仪器室中或在师生做实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学仪器无论是存放还是使用,都要十分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受教育者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有:触电、着火、爆炸、中毒、割伤和烧伤、失窃等。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要有高度警惕,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以防护为主,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是为了育人安全。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预防为主,把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过程进行之前。实验室要配齐安全用品,加强实验过程的安全教育,使参与实验的师生人人都能提高警惕。准备实验时要准备防护及保险措施,实验装置要牢固,放稳妥;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化学实验中严禁学生随意混合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并仔细审察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实验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做好急救工作。

2、确保用电安全

实验室教学仪器的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离不开电,确保用电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室要设总配电盘(或箱)。装设漏电保护器,离开实验室时要将总电闸断开。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实验用电,尽量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布设,电线截面积和保险丝的选用,要符合安全供电标准,供电线要定期检修和更换。安装电器设备要做到电流、电压、安装与用电器的标称值匹配。一般情况下(除有特殊标注外)用电器都应接地并经常检查接地是否良好。清洁大扫除时,不能弄湿电源线,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电线或电器盒盖破损要及时修复,以免高压导线裸露伤人。检修电源线和用电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切忌带电操作,所有电工工具应有绝缘良好的手柄,等等。

3、要管好用好化学危险品

凡是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导致破坏财产和人身伤亡故事的化学药品统称为化学危险品。中小学实验室中接触到的化学危险品(七大类:氧化剂、自燃品、遇水燃烧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品)要严格管理,谨慎使用。在药品保管室中要将危险品分隔存放在危险品库(柜)内,要避免因混放(如氧化剂和易燃物混放)而诱发爆炸、燃烧事故发生,做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准备好防护用品,存放剧毒药品的专柜要双人双锁保管。危险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县市区装备部门和学校应主动争取当地公安部门、安监部门对危险药品管理的指导与监督。使用剧毒药品(如氰化物、砷化物、升汞等)要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限量发放,取用量要逐一登记,如果有剩余要回收,回收数量要入账。如发现危险品特别是剧毒品被盗,要立即报告校领导,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查处。实验室要做好通风排气工作。做有强刺激或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水银做实验,要防止水银蒸气中毒。不准用汽油代替酒精或煤油作燃料。酒精、汽油等易燃液体大量撒落地面时,要立即打开窗户或排气扇通风,并严禁在室内明火,以防可燃蒸气爆炸或起火,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食品或吸烟。

4、定期检查实验室消防设施

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如沙箱、沙袋、灭火器、消防水管、桶等都要定点布设,做到使用方便。开学时要全面检查所有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泡沫灭火器的药液要定期(一般一年一次)更换,以免失效。

5、做好防盗工作

实验室要加固门窗,管好钥匙,安装防盗设施,做好防盗工作。

6、处理好突发事故

实验室发生触电、中毒、爆炸、着火、失窃等突发事故,要迅速果断处理。并立即报告校领导。事后要查明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并把事故发生原因及损失情况及处理方案报告主管部门。

(六)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实验室必须把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及结果如实记录在册,建立实验室管理档案,为学校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实验室向量化管理发展创造条件。实验室管理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账册、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工作总结等资料。实验教师要认真做好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1、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记录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情况及结果要如实记录在册。实验室的工作记录有:实验室的使用登记、演示实验记录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仪器设备借还记录、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和赔偿记录、仪器保养、维修记录、自制教具和改进实验装置记录等等。实验室的工作记录一般由实验教师负责记载,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学生实验记录由学生及指导教师负责记载,记录要养成随做随记的习惯。实验室工作记录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对伪造记录,应付检查者,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

2、认真做好实验室总结工作

实验室管理工作要定期总结,一般期末有小结,学年终有总结。总结要反映实验室一年内主要工作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改进提高。总结材料要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学期或学年末要将实验教学完成情况及清理盘点后仪器设备变动情况编制报表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七)实验人员管理

1、中小学校应设实验室管理员岗位。实验室管理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实验室管理员的编制在学校教职工总编制内解决,可根据从事实验室管理的工作量进行设定。

2、实验室管理员应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之中,坚持培训上岗制度。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实验室管理员培训计划,加强对实验室管理员的培训工作,制定实验室管理员工作职责和学校实验室工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并认真组织考核。

3、各学校要切实做到对实验教师在业务考核、职务聘任、职称评定和工资待遇、工作量确定等各方面与文化课教师同等。要认真落实实验教师的营养保健津贴、劳保防护用品等政策。

4、实验教师必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工作,按实验室管理要求做好仪器的采购、建帐、陈列摆放、保养维修工作;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及时按要求提供所需教学仪器和设备设施,并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保证开齐开足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课;做好实验室的各种资料档案的管理工作;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三、附则

1、本《细则》适用全市普通中小学校,其他学校可参照执行。

2、随着管理手段的提高或实际情况发生变化,管理工作也要随之改进,特别是要利用实验室的计算机进行管理(如熟悉应用Excel软件进行实验室的账务管理),总之,要因地制宜的实施本《细则》。

3、本《细则》作为今后我市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工作考核、评估和验收标准依据之一,各县市区装备主管部门应不定期地对学校实施《细则》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4、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至下发新的相关《细则》时废止。

5、由衡阳市教育技术装备处负责对《细则》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

第二篇:兴隆县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试行

附件1:

《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试行)》

兴隆县教育局

2009年3月18日

目 录

一、实验室环境管理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日常管理

.仪器设备的验收及计划采购 .仪器设备的登记建帐 .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 .仪器设备的保养 .仪器设备的维修

.仪器设备的定期清理盘点及工作变动时的交接

.开展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工作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实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实验课的准备

.仪器设备的借还登记

.建立实验小组

.损耗仪器的处理 .实验室的开放 .自制教具

四、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教学安全 .用电安全

.化学危险品的管理使用 .实验室消防设施管理 .防盗工作 .突发事故的处理

五、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实验室管理档案.实验室的各项记录 .实验室工作总结

一、实验室环境管理

1.要营造一个洁净、整齐、具有科学实验氛围的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以激励学生探研究索,获取知识。实验室的环境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保持实验楼周围环境的整洁,做到无垃圾、杂草、瓦砾,要植树种花草,绿化环境,实验室内要坚持经常打扫,保持洁净,适当布臵(使室内更具人文化、亲和力)。

②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合理布局。同一学科准备室、仪器室要紧靠实验室,并有内通道相联。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的各种配套设施安排要科学合理,做到整齐划一。

③存放仪器的橱柜色调一致,摆放整齐,一般情况下仪器柜呈一字形排列,柜门与窗户垂直,以利通风;各排仪器柜之间要留有不少于1米的通道,以利操作。仪器柜一般不要靠墙摆放,非靠墙不可的,柜墙间应留10cm左右通风空间。

④妥善处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料。在实验教学及仪器药品保管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臵,及时把有害气体排出室外。有条件的学校应采用先进的,吸气能力强,噪声低的管道汇流式通风装臵。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倒入废液桶内,不能随地泼洒,应集中倒入废液池内;废液池内要经常洒石灰,减少环境污染。

⑤营造实验室的科学氛围。实验室内正前方黑板一侧张贴“学生实验守则”,两边墙上张贴相关学科的科学家画像或名人名言,或张贴学科实验挂图,如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电器仪表使用方法、生物挂 图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验室的后墙布设展览橱窗,摆放可定期更换的典型实验装臵或标本、模型等。在仪器室内、准备室的显著位臵张贴各种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借还制度、仪器保养维修制度、仪器损耗报废和赔偿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规则、实验教师职责,等等)。陈列各项管理记录及本学科实验室帐册。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日常管理 2.仪器设备的验收及计划采购

仪器设备的验收入库是实验室管理应把好的第一关,仪器设备都要经过实验教师亲自验收合格才能入库。验收的一般程序是:开箱察看,核对数量,查看仪器说明书,检查仪器附件是否齐全,整机有无损伤,有的要开机检测。贵重仪器设备的验收要有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教师共同在场方能开箱检查,待判定完好并作好验收记录后才能入库,并填写入库单,仪器入库单和主管部门调拨单是记帐凭证要装订存档。要把入库仪器的说明书及技术资料搜集整理统一存放备查。验收不合格或数量有误产品应及时和调拨部门联系处理。

入库的仪器一般都应张贴标签,注明仪器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及序号。化学药品标签要写清品名、分子式、纯度,一般不写编号。标签张贴的位臵要适宜,字迹端庄,大小适当,同一台(套)仪器的主件或附件,都应用同一编号,以免主、附件错乱而影响使用。

3.仪器设备的登记建帐

实验室要建立“三本账”即:总账、明细账、仪器及药品损耗账。建立财产账要做到账册齐全,账目清楚,单据完整,记账正确。

“总账”要求反映仪器的总件数和总价值及每年的变动情况。要记载仪器编号、名称规格、应配数、单位、单价、数量、金额。仪器品种入账顺序要和教育部新颁标准目录顺序一致。其中仪器金额分学科汇总,并报学校总务处及主管部门备案。根据仪器损耗及补充情况、仪器总金额要逐年汇总。

“明细账”也称“分类账”,要求反映每种仪器的数量,金额及存放位臵。应记载仪器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单价、数量、金额;仪器入库,出库(指调出)时间、来源、去向、入库单号(或调拨单号)、存放位臵等项目,每种同规格型号的仪器记一页,分学科建立。

仪器及药品损耗账。要求及时将损坏(不能修复)的仪器登记入帐,消耗药品每学期清点一次,做好补充工作。实验室“三本账”的仪器品种、数量要和入库存单、主管部门的调拨单或交接清单一致。做到物物有账,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位相符;要避免漏记或误记;账目不得随意涂改。调整账目要有凭据(如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单及赔偿单等)。

4.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

仪器设备陈列摆放的原则是:科学分类,整齐美观,陈列有序,取用方便。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仪器和药品尽可能做到分室存放。仪器存放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配备目录,分类集中分类入柜,柜内分层,同柜仪器重的放下层,轻的放上层;同层仪器高的放里边,矮的放外边;不要堆叠挤压,要呈阶梯状排列;柜内不同种仪器之间应留空隙;每种仪器的主、附件、零配件要放在一起;仪器设备一般都要正放,因仪器体高(如人体半身模型等)柜内放不下时,应调整台板高度后入柜正放。一般药品和危险药品分开,一般药品中有机药品和无机药品分开存放,危险品专柜存放,双人双锁(密码柜一人负责密码,一人负责开锁);小学数学、科学仪器要分柜存放于一室,小学化学药品要专柜存放;仪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要分类搜集,装订成册,存入实验室档案。

③根据仪器设备自身特点进行摆放,例如,仪表的存放要将全部开关臵“零位”;电表的存放要短路保护,磁电式仪表如演示电表要避开强磁场存放。化学危险品应按其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特性,限量发放;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试剂如果长期不用,要用石腊封口,易挥发而又难于封牢的试剂如乙醚、溴水、二硫化碳等则要用熟石膏粉封口,再用水封,以阻止挥发。自燃固体白磷应浸在水中存放,遇湿易燃的固体如金属钾、钠、钙等要浸在煤油中存放。定型的成套化学实验装臵要存放于固定橱柜内,以备下次再用。玻璃仪器品种多,大小形状各异,易损坏,要根据器皿的形状制做专用放臵架,或横卧,或竖插,10个、20个一组入柜摆放,可避免相互碰撞而损坏,又便于使用。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要放入原包装盒内存放,以防尘、防潮,等等。

④分类是仪器设备科学摆放的主要操作方法,分类的方法参照教育部2006颁布的《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及《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中的分类方法和顺序。

⑤摆放仪器的橱柜按学科统一编号,柜上张贴仪器目录标签。定位标签有二种:一是分类定位标签。中小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把中小学 仪器分成九大类:0-通用仪器,1-测量仪器、2—专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6-玻璃仪器、7-药品、8-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其中物理专用仪器又分为力学、振动和波、热学、静电、电流、光学、原子物理、电磁、电子、光学、原子物理等,化学药品分一般无机、一般有机、易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有毒品、腐蚀品等。入柜的仪器要按上述分类用较显著的标记制作分类定位标签固定在仪器柜上方。二是柜门目录标签要注明柜内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用碳素墨水书写,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张贴标签要整齐美观,便于查找。

5.仪器设备的保养

教学仪器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引起质地变化,性能变差,甚至报废。实验员要依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使其处于良好可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清洁除尘。灰尘附着在仪器的表面,不但影响整洁美观,而且会破坏仪器的使用性能,甚至发生意外。例如,机械的运动部分有灰会增加机械磨损,金属表面有灰会粘附水汽而生锈,静电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绝缘性能,光学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透光度,使镜头霉变,等等。仪器本身要定期擦抹或用机械吸尘除灰,特别是精密贵重仪器,如气垫道轨、电子仪表,要经常保持洁净,有的要装入原包装盒内存放,有的要加盖防尘罩,定期除尘保养。不要用无门的橱柜摆入仪器、模型标本。

②适当调节仪器保管室内的温、湿度,使其保持正常。要做好仪器室的通风排气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除湿机。平时要利用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湿度(如高温季节或雨季,室外温度或湿度高于室内时,要关好门窗;反之,室外温度或湿度低于室内时,要打开门窗,进行调节),存放精密仪器及电子仪表的橱柜内要放臵干燥剂,(如氯化钙、硅胶等)并要定期更换或除湿。

③根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例如:金属器具要防止表面油漆或镀层脱钞而生锈,紧固螺丝及机械转动部件要定期加注润滑油,以防生锈结牢,影响使用。传动式皮带、胶带、弹簧发条使用后要解除形变。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品要注意老化的防护(如橡胶管、塞不用时要洗净放在带盖的容器里,并在其中放一杯清水,以延缓老化)。模型及剥制、腊制标本要在柜内放些樟脑,防止害虫侵蚀。浸制标本要注意封口的严密性,并及时添加防腐剂。光学仪器特别是显微镜头要经常保持干操,防止镜面生霉而模糊。冬季要在目镜下套一纸片,以防水汽凝聚,机械转动部分要涂优质机油,解剖器用后洗干净、涂凡士林,解剖刀放刀架里,刀刃用棉花裹好。电子仪器、仪表一般每季度要通电保养一次(在存放仪表的柜内布设电源插座,不需搬动仪器便能通电保养)。带内电源的仪器、仪表使用后应取出电池存放。磁铁存放时要使磁路闭合,以防消磁。等等。

④经常检查仪器的附件、零配件是否完整。组合教具如小学的力学、电流等实验盒用后必须检查部件是否齐全,然后装盒保管,以防失散,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确保性能良好。

⑤化学试剂的保养要注意: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要防止试剂瓶上的标签脱落或腐蚀,一般采取在标签外面涂一层石蜡保护。少数购进时用塑料代包装的试剂,入库后要改装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受光照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如硝酸银、碘化钾、过氧化氢等,要用棕色玻璃瓶盛装,并放在低温阴暗处,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试剂,盛装的玻璃瓶要用石蜡封口,并经常检查封口的严密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碳酸钾的溶液必须盛装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浓硫酸等要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瓶子中,等等。

⑥实验完毕回收的仪器要随时保养。例如,有的要擦油,有的要清洁干燥,有的要将有关部件复位后才能归位。等等。

⑦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形成制度,每次保养都要作好记录。6.仪器设备的维修

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损坏的仪器能修理的实验教师有责任把它修复,自己不能修的要请厂家或社会修理部维修。做到一般维修不出校。在教学仪器维修中要遵守“不盲目拆卸仪器,只调整有故障部位。维修前要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症”检修”的原则。不得随意拆卸仪器、仪表。实验室应购臵或收集已损坏仪器的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零部件及原材料备用。检修时对仪器装配中容易松动或磨损的紧固件要注意加固或更换。在同种规格的多件仪器损坏后不能一一修复时,可采取“拆二拼一”办法。仪器设备修复后,要将故障现象及原因,维修方法,检验结果记录存档。

7.仪器设备的定期清理盘点及工作变动时的交接

教学仪器在存放和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清理盘点,查明其性能好坏及损耗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并制订补充购臵计划。清查工作一般一学期或一学年进行一次。盘点时要以账对物,逐件清理。清查盘点要和保养维修结合起来,做到边清理边保养维修。清查中如发现仪器短少时,要查明原因,写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经校领导审批后才能调整账目。清查出来的超标准配备多余仪器或因教材变更用不着的仪器要清理出仪器室,集中专室或专柜存放。对已失去使用和修理价值的仪器,报学校审批作报废处理的,并根据审批意见调整账目。清理情况要作好记录。

实验教师工作变动时,要求有领导和交接双方在场,清理核查仪器,开列清单,办好交接手续,经三方签字生效。交接清单要存档备查。

8.开展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工作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过实践、总结、研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验教师要和任课教师配合,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中心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实验室要将仪器配备及变动情况及时介绍给任课教师,或将现有仪器配备制成“一览表”发给任课教师,协助任课教师精选仪器,做好实验。研究改进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方法,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通过改进实验装臵及其他措施的研究,增强实验教学效果。实验室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要有具体计划,要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参加。学校要成立实验教学领导小组,制定实验教学工作计划,负责检查、指导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

三、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9.实验教学计划的制订与实施

实验教师要协同任课教师制订学期或学实验教学计划,各年级的实验课,第二课堂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时间要列表张贴,计划排定后要认真贯彻执行,不能随便更改。

实验教师要经常督促,定期检查,保证计划的实施,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和复盖率,并认真作好记录,每完成一次,记载一次。

10.实验课的准备

实验教师要按照任课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或课外做实验预约单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和用品。演示实验仪器、药品按当日有课教师每人准备一套,定点放臵,并标明使用班级和教师。学生实验仪器,药品,试剂溶液要按组分套准备,贴好标签。实验通知单由任课教师填写,应提前三天交到实验室。任课教师对准备好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事先要做一遍,排除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以取得最佳效果。在化学实验中一些定型的实验装臵及试剂溶液,品种多,用量大,临时准备耽误时间,实验室要提前准备好。

11.仪器设备的借还登记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做好仪器设备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是搞好使用管理的关键。所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外借、回收都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办理借还手续。做到发放有登记,回收有签收;按时发放,限期收回。(一般情况要当堂借,当堂还)要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借还登记簿。课堂教学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用仪器,由任课教师或课外活动小组组长亲自到实验室办理借还签字手续,不得由他人或学生代领;如校外或从事科普活动需借用用仪器,在不影响课堂教 学前提下,经校领导批准,办理借还手续后方能出借(私人使用不外借)。为简化手续,方便教学,任课教师课堂教学领用或回收仪器,可直接在实验通知单上办理签字手续,不必另行登记。实验通知单和仪器借还登记簿要整理装订存档。

12.建立实验小组

学生实验课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组长。上课时,各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学生做实验时,实验教师要下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实验完毕由实验小组分工负责,清洗整理好仪器,由组长点交,经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开。

13.损耗仪器的处理

在实验教学中损耗的仪器应及时处理。在使用中正常损坏(即在实验过程中遇意外或仪器本身质量问题造成损坏)的仪器(消耗品除外)经使用者填写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单并签名,报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作报废处理;非正常损坏丢失(即师生擅自动用或失职或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损坏、丢失)的仪器设备,要查明原因,并填写仪器损失赔偿单,按章赔偿。

14.实验室的开放

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是现代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小学的所有实验室都要有计划地对学生开放。允许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到实验室选仪器做实验(重做课堂实验或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开放实验室要有计划进行,一切活动必须预约登记(即要填写课外做实验预约单,交实验室准备)。做自行设计的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室要建立值班制,课外活动时间要有人值班,使学生随到随做。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仪器设备的借还手续、仪器损耗的处理由上述11和13两项规定。

15.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是师生动手动脑的一项创造性活动,也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一种好形式。自制教具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动手能力。同时,自制教具往往在改进仪器性能或操作方法等方面有所创造,必须积极开展。自制教具要紧密结合教学,注重配套,注重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因缺少仪器不能做或原来的实验装臵教学效果差或不容易做成的实验,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要想方设法,发动师生自制或改进实验装臵做好实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实验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注意自行搜集实验材料和代用品,回收实验中的剩余药品和材料反复使用,既可多做实验,又节省开支。

四、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6.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有:触电、着火、爆炸、中毒、割伤和烧伤、失窃等。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要有高度警惕,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定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17.实验教学安全

准备实验时要同时作好防护救护准备,实验前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化学实验中严禁学生随意混合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实验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做好急救工作。

18.用电安全 确保用电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室要设总配电盘。装设漏电保护器,离开实验室时要将总电闸断开。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实验用电,尽量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布设,电线截面积和保险丝的选用,要符合安全供电标准,供电线要定期检修。安装电器设备要做到电流、电压与用电器的标称值匹配。一般情况下(除有特殊注记者外)用电器都应接地,并经常检查接地是否良好。不能弄湿电源线,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电线或电器盒盖破损要及时修复,以免导线裸露伤人。检修电源线和用电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切忌带电操作,所有电工工具应有绝缘良好的手柄等等。

19.化学危险品的管理使用

凡具是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导致破坏财产和人身伤亡故事的化学药品统称为化学危险品。中小学实验室中接触到的化学危险品有七大类(氧化剂、自燃品、遇水燃烧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品)要严格管理,谨慎使用。在药品保管室中要将危险品分隔存放在危险品柜内,要避免因混放(如氧化剂和易燃物混放)而诱发爆炸、燃烧事故发生,做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准备好防护用品,存放剧毒药品的专柜要双人双锁保管。危险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剧毒药品(如氰化物、砷化物、升汞等)要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限量发放,取用量要逐一登记,若有剩余要回收,回收数量要入账。如发现危险品特别是剧毒品被盗,要立即报告校领导,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实验室要做好通风排气工作。使用水银做实验,要防止水银 蒸气中毒。不准用汽油代替酒精或煤油作燃料。酒精、汽油等易燃液体大量撒落地面时,要立即打开窗户并严禁在室内明火。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食品或吸烟。

20.实验室消防设施管理

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如沙箱、沙代、灭火器、消防水管、桶等都要定点布设,做到使用方便。开学时要全面检查所有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核定灭火器有效期及时更换,以免失效。

21.防盗工作

实验室要加固门窗,管好钥匙,安装防盗设施,做好防盗工作。22.突发事故的处理

实验室发生触电、中毒、爆炸、着火、失窃等突发事故,要迅速果断处理。并立即报告校领导。事后要查明原因,总结经验,制订防范措施,并把事故发生原因及损失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五、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23.实验室管理档案

实验室要把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及结果如实记录在册,建立实验室管理档案。实验室管理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账册、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管理工作记录、实验教学年报表、工作总结等资料。实验教师要认真做好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24.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记录

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记录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记录、仪器设备借还记录、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和赔偿记录、仪器保养、维修记录、自制教具和改进实验装臵记录、开放实验室记录等等。实验室的工作记 录由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负责记载。记录要随做随记养成习惯。记载实验室工作记录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

25.实验室工作总结

实验室管理工作要定期总结,期末有小结,年终(学)有总结。总结要反映实验室一年内主要工作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总结材料报学校主管领导并存档。附件2:

兴隆县教育局关于

贯彻落实《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试行)》的

要 求

《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试行)》的制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我县自1997年“普九”,1999年“普实”,2000年、2004年两轮“普九复检”及2006年迎接省政府综合督导评估,实验室配套设施及仪器设备投资成倍增加,实验室档次得到提升。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的发展,为学校开展形象直观的实验教学创造了条件,使学校增加了一笔数量可观的固定资产;同时也向各校提出了一个人们十分关切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管好用好仪器设备,使它的教育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实验室工作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比建设更重要。管理不善,配而不用,建设越多、浪费越大,配备越多,损失越大。所以加强管理是发挥投资效益的需要。二是改善现有实验室管理状况的需要。目前我县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状况亟待改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缺少专职实验教师,在现有管理人员中,有的缺乏专业知识,管理不得法,有的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实验室脏乱现象时有发现;②有的学校领导很少过问实验室工作,仪器设备用不用,管得好不好,任其自然;③有的实验室账目不全,仪器丢失损失,管理人员心中无数;④部分学校实验室管理体制不明确,管理措施不落实等等。加强实验室管理刻不容缓。如果学校仍然不提高重视程度,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不仅实验教学计划完不成,而且将使已配备的仪器设备损坏丢失。三是提高实验开出率的需要。搞好实验教学是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方面,要防止已配仪器设备的损失,通过保养维修和开放实验室,保持仪器设备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利用率;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通过修旧利废,自制教具,尽可能提高实验开出率。这一切只有通过制订和贯彻工作规范,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四是加强统一指导的需要。检查指导各校管好用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是教育局电教仪器站的主要职责之一。本《规范》将作为学校实验室管理和使用工作的评价依据。总之,制订《规范》是对中小学实验室实行目标管理的具体措施,是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规范》要有一定的保障措施才能确保其顺利实施。一方面要加强实验室自身建设(如配好专职实验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等),另一方面又要不断投入(如补充新的实验设备及实验药品)及加大检查力度。才能使《规范》的实施落到实处。为使《规范》得以有效落实,学校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转变教育思想,把实践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环节来抓。

学校领导和师生对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确保《规范》实施的重要条件。转变重课堂讲解,轻实践教育,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际技能培养等不良倾向。使学校领导和师生认识到实验教学是现代理科教学的特征,它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手段。只有学校领导、教研组和教师都重视抓好实验教学,《规范》的贯彻实施才有可能。

二、领导参与管理,建立管理和检查监督系统。

《规范》的实施需要依靠实验教师的高度自觉,同时也要依靠对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检查监督。实验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学校要有一名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分管实验室工作,实验室管理工作应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成立实验室管理小组或实验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务主任任组长,各学科实验教师组成,负责指导和落实《规范》。教育局电教仪器站将把各学科应做实验(演示和分组)目录清单发给学校,要经常听实验课,督促理科教师按时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教学任务,并将其列为完成课时计划的考核内容。实验室负责人要具体组织《规范》的贯彻实施,并协助实验教师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师要合理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定岗定职,责任到人,并依据评估标准定期考核。

三、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实验室管理队伍是《规范》能否实施的决定条件。要按照教育部规定标准(国家教委在(88)教备字005号文件中规定“中学每个实验室一般配备一名专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小学实验室一般设兼职教师。”),督促学校尽快配齐各校专职(兼职)实验教师。

中学实验教师的任职条件是:1.具有专科毕业以上文化程度,任教理、化、生学科多年的理科教师,或取得县以上实验教师专业培训合格证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2.热爱实验室工作,能够全心全意为实验教学服务,熟悉课程标准和教材,熟悉实验,身体健康,胜任本职工作。3.理化生实验员要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实验教师要相对稳定。要加强对实验教师的培训,提高业务水平。要把《规范》作为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认真组织学习,使实验教师明确管理目标,掌握管理项目,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搞好管理。符合任职条件的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列入专任教师编制,统一管理。在评定职称、评模和晋级时要和理科教师一视同仁。

四、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及考评制度。规章制度是一种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贯彻《规范》保证。各校要结合《规范》和“教师的两评四考”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考评办法。

五、配备必要的管理器材。为了搞好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自制教具等各项管理工作,实验室配备必要的管理器材,如吸尘器、除湿机、金工、木工、电工及常用工具,基本的检测仪器和原材料等。

第三篇: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

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

中小学实验室管理主要是对实验室装备的教学仪器设备进行保管、维护、修理、使用,对实验教学进行组织、协调、服务,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并获得预期效果。实验室的管理具有复杂性,管理方法因时因地而异,但在管理目标和措施上却有共性。中小学实验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必须共同做好的一般工作可以综合在一起,规定实施标准,称作常规管理规范,供各级各类学校实验室使用,以期改善实验室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一、实验室常规管理目标

管理是指导人们达到目的的行动。有明确的管理目标是现代管理的特征之一,也是目标管理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制订实验室的管理目标,要符合学校教育目的和实验室的工作宗旨,同时还要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中小学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教育与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任务。实验室工作的宗旨是为实验教学服务,为全面提高接班人的素质服务。因此,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目标应该是:

①使仪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免遭非正常损失,保持数量上的动态平衡;

②确保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并要满足第二课堂活动及为社会服务的需要,使仪器设备的教育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③确保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上述三项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强调实验室管理的实际效益。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四个特点:(1)是着眼于仪器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仪器出入保持数量上的平衡。要求做到:仪器入库有账目,使用有登记、消耗有处理,损失要赔偿,件件有交待,杜绝非正常损失。(2)是着眼于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要使在册的仪器设备经常保持可用的完好状态。(3)着眼于提高实验开出率,开展多方位的服务工作,使已具备的条件得到充分利用。(4)是着于实验室的全面管理、强调管理、使用、安全一起抓;并要求深入到仪器设备存放、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善始善终管好用好。总之,使管理者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目标及行动规范,认真管好用好仪器设备是实施《规范》的目的所在。

二、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

中小学实验室的管理目标是制订常规管理规范的依据;常规管理规范则必须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小学实验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存放管理:

中小学实验室的大部分仪器,特别是专用仪器,在每个学年中使用的次数和时间是有限的,大部分时间是存放在保管室内。种类繁多,性能各异的仪器设备,在长期存放过程中要求管理者按照物资管理的一般原则,做好建帐、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

1、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实验室环境管理的目的是要营造一个洁净、整齐、具有科学实验氛围的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以激励学生探索进取,获取知识。实验室的环境管理要做好以下工作:①要保持实验室(楼)周围环境的整洁,做到无垃圾、杂草、瓦砾,要植树种花草,绿化环境,有些植物如夹竹桃能吸收有害气体,可栽培,以净化空气。实验室内要坚持天天打扫,做到“室内六面光”经常保持洁净。②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布局要合理。同一学科实验室要紧靠准备室、仪器室,并有内通道相联。如果实验室和准备室、仪器室相隔很远,甚至不在同一排房或同一层楼上,这种布局不仅增加了实验教师的劳动强度,也增加了事故发生机率,是不可取的。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要巧安排,做到整齐划一。③存放仪器的橱柜要色调一致,摆放整齐,一般情况下仪器柜呈一字形排列,柜门要与窗户垂直,以利通风;各排仪器柜之间要留有不少于1米的通道,以利操作。仪器柜一般不要靠墙摆放,非靠墙不可的,柜墙间应留10cm左右通风空间。

④要妥善处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料。在实验教学及仪器药品保管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有害气体,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要建立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及时把有害气体排出室外。目前,我省中小学一般采用比较经济的排气扇通风装置,有条件的学校应采用先进的,吸气能力强,噪声低的管道汇流式通风装置,能排除有害气体90%以上。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集中倒入废液池内,不能随地泼洒;清洗实验室器皿的废水不得排入下水管道或沟渠,应排入废水池内,自然下渗入土,废液池内要经常洒石灰,以减少环境污染。⑤营造实验室的科学氛围,实验室内正前方黑板一侧应张贴“学生实验守则”,两边墙上张贴科学家画像及其名人名言,或张贴学科实验挂图,如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电器仪表使用方法、生物挂图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验室的后墙布设展览橱窗,摆放可定期更换的典型实验装置或标本、模型等,供学生观看,使他们从中得到复习,获得知识。要在仪器室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各种管理制度,陈列各项管理记录及本学科实验室帐册。

2、做好仪器设备的验收及计划采购工作

仪器设备的验收入库工作是实验室目标管理应把好的第一关,无论是自购或主管部门调拨的仪器设备都应经过实验教师或实验技术人员亲自验收合格才能入库。验收的一般程序是:开箱察看,核对数量,查看仪器说明书,检查仪器附件是否齐全,整机有无损伤,有的要开机检测。原国家教委制订的部分教学仪器技术条件的《部标准》是判定仪器质量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没有制订《部标准》的,以《企业标准》或《行业标准》为准。贵重仪器设备的验收要有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教师共同在场方能开箱检查,待判定完好后(并作好验收记录)才能入库保管。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要填写入库单,仪器入库单和主管部门调拨单是记帐凭证要装订存档。要把入库仪器的说明书及技术资料搜集整理或与物相随,或统一存放备查。验收不合格或数量有误产品应及时和销部门联系处理。验收入库的仪器一般都应张贴标签或书写漆号标记,注明仪器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及序号,化学药品标签要写清品名、分子式、纯度,一般不写编号。标签张贴的位置要适宜,字迹端庄,大小适当,同一台(套)仪器的主件或附件,都应编同一编号,以免主、附件错乱而影响使用。

经验收入库和在仪器室保管的仪器设备应该是数量符合配备标准,仪器主、附件配套齐全,性能良好可用,并且是实验教学所必须的。在仪器室中保管的仪器未达到配备标准的,或提高配备标准的,或因自然老化,或在使用中损耗的需要不断补充和更新。补充仪器设备实验室应在期末编制购货计划,并征求任课教师意见,经校领导批准后,报主管部门代购或自购。采购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药品要及时,不能影响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3、做好仪器设备的登记建帐工作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国家财产。建立健全实验室的财产帐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基本环节。也是仪器设备在管理中进行数量平衡的依据。账册清,家底明,实验室要建立“三本账”即:总账、明细账、低值易耗品账。建立财产账要做到账册齐全,账目清楚,单据完整,记账正确。

“总账”要求反映仪器的总件数和总价值及每年的变动情况。要记载仪器编号、名称规格、应配数、单位、单价、数量金额。仪器品种入账顺序要和1993年部颁目录顺序一致。其中仪器金额要分类分学科汇总,并报学校总务处及主管部门备案。根据仪器损耗及补充情况、仪器总金额要逐年汇总上报。

“明细账”也称“分类账”,要求反映每种仪器的数量,金额及存放位置。应记载仪器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单价、数量、金额以及仪器入库,出库(指调出)时间、来源、去向、入库单号(或调拨单号)、存放位置等项目、要做到每种同规格型号的仪器记一页,分学科建立。

“低值易耗品账”的设置条目同“明细账”要分学科建立,所谓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价中学60元以下,小学30元以下,使用期在一年以上的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要根据使用情况每学期核销一次。此外,单价很低,使用期不满一年的实验材料及药品应单独登记建账,编入低值易耗品账之后。

为了解各校仪器配备情况,便于人员变动办理交接手续或主管部门编制订货计划及分配方案的需要,可编印中小学仪器设备清册,为管理人员提供方便。清册要按目录顺序编排仪器编号、名称、规格、单位、单价、配备标准等条目。未建账的学校要先用清册,登记所有仪器设备,然后再按规定建账。

实验室“三本账”的记账仪器品种、数量要和入库存单或主管部门的调拨单或交接清单一致。做到物物有账,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账位相符;要避免漏记或误记;账目不得随意涂改。调整账目要有凭据(如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单及赔偿单等)。实验室“总账”要抄送主管部门存查,各种账目要接爱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由于计算机有较强的管理功能,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应大力推广中小学实验室的计算机管理,我们预期不久仪器设备的账务管理将由计算机代劳。

4、做好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工作

仪器设备的陈列摆放是一项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均备的工作。操作时,一方面要求按仪器、药品的自身特点进行科学摆放,以利仪器保养和实验室安全;另一方面,又要求种类繁多、形状各异的仪器摆放得整齐美观,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因此,仪器设备陈列摆放的原则是:科学分类,整齐美观,陈列有序,取用方便。具体操作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分学科、分室存放。规模较大的县城以上中学,一般是一学科一层楼,农村中学物理和生化分室存放。化学仪器和药品必须分室存放。有的学校把同一学科(如物理)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仪器分室存放,或者把力学、电学和声、热、光、原子仪器分室存放等等,要因地制宜。

②同室同学科仪器要分类入柜,柜内分层,层上定点,做到定橱、定位摆放;同柜仪器重的放下层,轻的放上层;同层仪器体高的放里边,体矮的放外边;同层放同种仪器的不要堆叠挤压,要呈阶梯状排列;柜内不同种仪器之间应留空隙;每种仪器的主、附件、零配件要放在一起;仪器设备一般都要正放,因仪器体高(如人体半身模型等)柜内放不下时,应调整台板高度后入柜正放。同室药品要把一般药品和危险药品分开,一般药品中有机药品和无机药品分开存放,摆放顺序是:先无机后有机,无机药品可按单质(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等依次摆放,有机药品按官能团系统如烃、醇、羧酸、糖类等依次摆放。有条件的学校要建酸库,放置有强腐蚀性的酸和碱。生物模型、标本有条件的学校要使用双面玻璃柜存入于一室,透亮美观又能防尘;鸟兽剥制或仿真标本要革新橱柜,依形定位(似展览橱窗)存放室内,供学生参观,各学科挂图、图片资料要制做专用图架或入柜摆放,文理科声像盘带、投影片、电影片等应专柜或专室存放。小学数学、自然仪器要分柜存放于一室,小学化学药品要专柜存放;同室仪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要分类搜集,装订成册,专柜放置备查。

③要根据仪器设备自身特点进行摆放,例如,仪表的存放要将全部开关置“零位”;电表的存放要短路保护,磁电式仪表如演示电表要避开强磁场存放。化学危险品应按其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特性,分室或分柜隔离存放剧毒药品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保管,限量发放,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试剂长期不用要用石腊封口,易挥发而又难于封牢的试剂如乙醚、溴水、二硫化碳等则要用熟石膏粉封口,再用水封,以阻止挥发。自燃固体白磷应浸在水中存放,遇湿易燃的固体如金属钾、钠、钙等要浸在煤油中存放。定型的成套化学实验装置要存放于固定橱柜内,以备下次再用。玻璃仪器品种多,大小形状各异,易损坏,要根据器皿的形状制做专用放置架,或横卧,或竖插,10个、20个一组入柜摆放,可避免相互碰撞而损坏,又便于使用。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要放入原包装盒内存放,以防尘、防潮,等等。

④分类是仪器设备科学摆放的主要操作方法,分类的方法可参照原国家教委1993年颁发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及《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的分类方法和顺序。

⑤摆放仪器的橱柜要按学科统一编号,柜上要张贴定位标签。定位标签有二种:一是分类定位标签。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把中小学仪器分成九大类:0-计量仪器,1-通用仪器,3-模型,4-标本,5-挂图,6-玻璃仪器,7-药品,8-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其中物理专用仪器又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化学药品分一般无机、一般有机、危险药品等。入柜的仪器要按上述分类用较显著的标记制作分类定位标签固定在仪器柜上方。二是柜门定位标签要注明柜内仪器的编号、名称、规格、数量,用碳素墨水书写,张贴于柜门上方左或右侧,张贴标签要整齐美观,便于查找。

5、做好仪器设备的保养工作

教学仪器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引起质地变化,性能变差,甚至报废。教学仪器的这种自然老化现象容易被人忽视。管理者的任务是要依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使其经常处于良好可用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仪器设备的保养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做好清洁除尘工作,灰尘是由许多不同性质的微粒组成的,附着在仪器的表面,不但影响整洁美观,而且会破坏仪器的使用性能,甚至发生意外。例如,机械的运动部门有灰会增加机械磨损,金属表面有灰会粘附水汽而生锈,静电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绝缘性能,光学仪器粘附灰尘会影响透光度,使镜头霉变,等等。仪器本身要定期擦抹或用机械吸尘除灰,特别是精密贵重仪器,如气垫道轨、电子仪表,要经常保持洁净,有的要装入原包装盒内存放,有的要加盖防尘罩,定期除尘保养。不要用无门的橱柜摆入仪器、模型标本。

②要适当调节仪器保管室内的温、湿度,使其保持正常。超常的温、湿度是导致仪器锈蚀,霉变和老化的主要原因。要做好仪器室的通风排气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应配备除湿机。平时要利用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湿度(如高温季节或雨季,室外温度或湿度高于室内时,要关好门窗;反之,室外温度或湿度低于室内时,要打开门窗,进行调节),存放精密仪器及电子仪表的橱柜内要放置干燥剂,(如氯化钙、硅胶等)并要定期更换或除湿。

③要根据仪器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例如:金属器具要防止表面油漆或镀层脱钞而生锈,裸露的金属表面要经常涂抹防锈剂,紧固螺丝及机械转动部门要定期加注润滑油,以防生锈结牢,影响使用。传动式皮带、胶带、弹簧发条使用后要解除形变。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品要注意老化的防护(如橡胶管、塞不用时要洗净放在带盖的容器里,并在其中放一杯清水,以延缓老化)。模型及剥制、腊制标本要在柜内放些樟脑,防止害虫侵蚀。浸制标本要注意封口的严密性,并及时添加防腐剂。光学仪器特别是显微镜头要经常保持干操,防止镜面生霉而模糊。冬季要在目镜下套一纸片,以防水汽凝聚,机械转动部分要涂优质机油,解剖器用后洗干净、涂凡士林,解剖刀放刀架里,刀刃用棉花裹好。敏感器件如光电管、显像管等要加盖黑布罩避光保养。分析天平要制做水泥台防震保管。电子仪器、仪表一般每季度要通电保养一次(在存放仪表的柜内布设电源插座,不需搬动仪器便能通电保养)。带内电源的仪器、仪表使用后应取出电池存放。磁铁存放时要使磁路闭合,以防消磁。等等。

④要经常检查仪器的附件、零配件是否完整,组合教具如小学的力学、电流等实验盒用后必须检查部件是否齐全,然后装盒保管,以防失散,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确保性能良好。

⑤化学试剂的保养要注意: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要防止试剂瓶上的标签脱落或腐蚀,一般采取在标签外面涂一层石蜡保护。少数购进时用塑料代包装的试剂,入库后要改装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受光照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如硝酸银、碘化钾、过氧化氢等,要用棕色玻璃瓶盛装,并放在低温阴暗处,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试剂,盛装的玻璃瓶要用石蜡封口,并经常检查封口的严密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碳酸钾的溶液必须盛装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浓硫酸等要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瓶子中,等等。

⑥实验完毕回收的仪器要随时保养。例如,有的要擦油,有的要清洁干燥,有的要将有关部件复位后才能归位。等等。

⑦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形成制度,每次保养都要作好记录。

⑧对于价值较高的精密仪器(单价150元以上)要建立技术档案,收集整理在验收、保管、使用、修理等工作中有关技术资料,建立使用卡片,一机一卡,记载仪器的技术指标、性能、维修、保养等反映仪器设备的性能状态资料。

6、做好仪器设备的维修工作

为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提高投资效益,节省开支,凡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损坏的仪器能修理的实验教师有责任把它修复,自己不能修的要清厂家或社会修理部维修。做到一般维修不出校。在教学仪器维修中要遵守的原则是:不盲目拆卸仪器,只调整有故障部位。维修前要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症”检修。不得随意拆卸仪器、仪表。实验室应购置或搜集已损坏仪器的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零部件及原材料备用。检修时对仪器装配中容易松动或磨损的紧固件要注意加固或更换。在同种规格的多件仪器损坏后不能一一修复时,可采取“拆二拼一”办法,修复一部分使用。仪器设备修复后,要将故障现象及原因,维修方法,检验结果记录存档。

7、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清理盘点及工作变动时的交接手续

教学仪器在存放和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清理盘点,查明其性能好坏及损耗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并制订补充购置计划。清查工作一般一学期或一学年进行一次。盘点时要以账对物,逐件清理。清查盘点要和保养维修结合起来,做到边清理边保养维修。清查中如发现仪器短少或多出时,要查明原因,写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经校领导审批后才能调整账目。清查出来的超标准配备多余仪器或因教材变更用不着的仪器要清理出仪器室,集中专室或专柜存放,并报主管部门调剂处理。对超期服役(教学仪器一般的使用寿命是十年)已失去使用和修理价值的仪器,要作报废处理的,总价值(按1990年价格计算)在200元以下的由实验室开列清单,报学校审批,200元以上的由学校写出报告报主管部门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调整账目。清理调整后的财产账要和主管部门的账目核对清楚。清理情况要作好记录。

实验教师工作变动时,要求有领导和交接双方在场,清理核查仪器,开列清单,办好交接手续,经三方签字生效。不办交接手续擅自离岗者要追究学校分管负责人的责任,交接清单要存档备查。

8、开展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工作

实验室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实践、总结、研究才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实验教师要和任课教师配合,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中心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实验室要将仪器配备及变动情况及时介绍给任课教师,或将现有仪器配备制成“一览表”发给任课教师阅览,以协助任课教师精选仪器,做好实验。新购入的精密贵重仪器或新产品,实验室要举办展示会,介绍仪器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现有管理基础,大力研究改进仪器设备的保养、维修方法,提高仪器设备的完好率。通过改进实验装置及其他措施的研究,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实验室管理研究工作的开展要有具体计划,要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参加。

(二)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

教学仪器是一种知识的载体,学生通过使用仪器设备,即亲自做实验或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巩固并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在教学仪器的管理过程中,管是手段,用是目的,管是为了用,而用中又有管。在使用中管好仪器设备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任务。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指对实验教学及课外做实验和开展科技活动的管理。管理的一般原则是:管而不死,用而不乱。

9、制订好实验教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实验教师要协同任课教师制订学期或学实验教学计划,各年级的实验课,第二课堂及课外科技活动的内容、时间要列表张贴,计划排定后要认真贯彻执行,不能随便更改。

实验教师要经常督促,定期检查,保证计划的实施,以提高实验教学的开出率和复盖率,并认真作好记录,每完成一次,记载一次。

10、做好实验课的准备工作

实验教师要按照任课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或课外做实验预约单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和用品。演示实验仪器、药品按当日有课教师每人准备一套,装入木提盒内定点放置,并在提盒上标明使用班级和教师。平行班较多的学校,每个教师准备一套有困难时,要采取“一盒多用”办法,一套仪器同教材教师轮流使用。实验教师要准备多套消耗品,随班补充,事后要补办使用登记手续。学生实验仪器,药品,试剂溶液要按组分套准备,贴好标签,放入专用柜内备用。准备实验要注意:要精选仪器,配齐实验用品;实验用药品要取小量,装置要简单,可见度要大(如标尺的分度线要明显,指针要灵敏等),使用后要清洁保养归橱妥为收藏,以备下次使用。实验通知单由任课教师填写,应提前三天交到实验室。任课教师或实验教师对准备好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事先要做一遍,排除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不利因素(有时会因缺一盒火柴,一根导线而影响实验的成功),以取得最佳效果。在化学实验中一些定型的实验装置及试剂溶液,品种多,用量大,临时准备耽误时间,实验室要提前准备好。

11、做好仪器设备的借还登记工作

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做好仪器设备的发放和回收工作是搞好使用管理的关键。所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外借、回收都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办理借还手续。做到:发放有登记,回收有签收;按时发放,限期收回。(一般情况要当堂借,当堂还)要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借还登记簿册。课堂教学或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使用仪器,由任课教师或课外活动小组组长亲自到实验室办理借还签字手续,不得由他人或学生代领;校外或从事科普活动使用仪器(私人使用不外借)在不影响课堂教学前提下,经校领导(或实验室主任)批准,办理借还手续后方能出借。为简化手续,方便教学,任课教师课堂教学领用或回收仪器,可直接在实验通知单上办理签字手续,不必另行登记。实验通知单和仪器借还登记簿册要整理装订存档。总之,无论任课教师或实验室工作有多忙,使用仪器必须办理借还登记手续。那种“要用仪器随便拿,使用仪器不登记,归还仪器无限期”的现象的存在是实验室管理上的失职。

12.建立实验小组,定组定位定仪器,上好学生实验课

上学生实验课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实验小组,每组选一组长。上课时,各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学生做实验时,实验教师要下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实验完毕由实验小组分工负责,按“三净”(即桌面净、仪器净、地面净)要求清洗整理好仪器,由组长点交,经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后方可离去。

13.做好损耗仪器的处理工作

在实验教学中损耗的仪器应及时处理。在使用中正常损坏(即在实验过程中遇意外或仪器本身质量问题造成损坏)的仪器(消耗品除外)经使用者填写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单并签名,报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作报废处理;非正常损坏丢失(即师生擅自动用或失职或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损坏、丢失)的仪器设备,要查明原因,并填写仪器损失赔偿单,按章赔偿(赔偿事宜由实验教师负责办理)。情节严重,损失200元以上的要追究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

14.开放实验室,搞好第二课堂及社会服务活动

有计划地开放实验室是现代实验室建设的发展方向。中小学的所有实验室都要有计划地对外开放。开放实验室要做好三项工作:①向学生开放。要允许学生在课外活动时间到实验室选仪器做实验(重做课堂实验或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②要创造条件,采取“借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向兄弟学校开放,帮助兄弟学校开展学生实验或解决实验中的难题。③在不影响本校实验教学前提下,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向社会开放,为社会科普活动及当地经济建设和科技兴农服务。开放实验室要有计划进行,一切活动必须预约登记(即要填写课外做实验预约单,交实验室准备)。做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室要建立值班制,课外活动时间要有人值班,使学生随到随做。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仪器设备的借还手续、仪器损耗的处理由上述11和13两项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有权作出补充规定,包括有偿服务等。

15.自制教具,勤俭节约做实验,提高实验开出率

自制教具是师生动手动脑的一项创造性活动,也是开展实验教学的一种好形式。自制教具有利于发扬勤俭办学的优良传统,有利于开发智力,培养动手能力。同时,自制教具往往在改进仪器性能或操作方法等方面有所创造,成为开发新产品的一个途径,必须积极开展。自制教具要紧密结合教学,注重配套,注重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因缺少仪器不能做或原来的实验装置教学效果差或不容易做成的实验,实验教师要想方设法,发动师生自制或改进实验装置做好实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实验开出率。

要发扬“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的勤俭办实验精神,平时,实验教师要注意自行搜集实验材料和代用品,回收实验中的剩余药品和材料反复使用,既可多做实验,又能节省开支,要大力提倡。

(三)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中小学实验室是保证实施教学大纲,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生产试验技能和开展科技活动的场所,也就是说实验室是培养人的场所。同时,学校实验室又是再现各种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场所,在仪器室中或在师生做实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学仪器无论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都要十分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受教育者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有:触电、着火、爆炸、中毒、割伤和烧伤、失窃等。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要有高度警惕,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6.以防护为主,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确保实验室安全是为了育人,育人必须安全。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以预防为主,要把握实验室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做好预防工作,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在过程进行之前。实验室要配齐安全用品,要加强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使参与实验的师生,人人都能提高警惕。准备实验时要准备防护及保险措施,实验装置要牢固,放稳妥;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在化学实验中严禁学生随意混合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并仔细审察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实验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做好急救工作。

17.确保用电安全

实验室教学仪器的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离不开电,确保用电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实验室要设总配电盘。装设漏电保护器,离开实验室时要将总电闸断开。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实验用电,尽量使用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布设,电线截面积和保险丝的选用,要符合安全供电标准,供电线要定期检修和更换。安装电器设备要做到电流、电压、安装与用电器的标称值匹配。一般情况下(除有特殊注记者外)用电器都应接地,并经常检查接地是否良好。清洁大扫除时,不能弄湿电源线,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电线或电器盒盖破损要及时修复,以免高压导线裸露伤人。检修电源线和用电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切忌带电操作,所有电工工具应有绝缘良好的手柄,等等。

18.要管好用好化学危险品

凡具是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导致破坏财产和人身伤亡故事的化学药品统称为化学危险品。中小学实验室中接触到的化学危险品有七大类(氧化剂、自燃品、遇水燃烧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品)要严格管理,谨慎使用。在药品保管室中要将危险品分隔存放在危险品柜内,要避免因混放(如氧化剂和易燃物混放)而诱发爆炸、燃烧事故发生,做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准备好防护用品,存放剧毒药品的专柜要双人双锁保管。危险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剧毒药品(如氰化物、砷化物、升汞等)要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限量发放,取用量要逐一登记,用有剩余要回收,回收数量要入账。如发现危险品特别是剧毒品被盗,要立即报告校领导,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查处。实验室要做好通风排气工作。做发生有强刺激或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使用水银做实验,要防止水银蒸气中毒。不准用汽油代替酒精或煤油作燃料。酒精、汽油等易燃液体大量撒落地面时,要立即打开窗户或排气扇通风,并严禁在室内明火,以防可燃蒸气爆炸或起火,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食品或吸烟。

19.定期检查实验室消防设施

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如沙箱、沙代、灭火器、消防水管、桶等都要定点布设,做到使用方便。开学时要全面检查所有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泡沫灭火器的药液要定期(一般一年一次)更换,以免失效。

20.做好防盗工作

实验室要加固门窗,管好钥匙,安装防盗设施,做好防盗工作。晚上,实验室要有专人值班看管(但不得以看管为名,把实验室改作住室)。

21.处理好突发事故

实验室发生触电、中毒、爆炸、着火、失窃等突发事故,要迅速果断处理。并立即报告校领导。事后要查明原因,总结经验,制订防范措施,并把事故发生原因及损失情况报告主管部门。

(四)实验室的档案管理

实验室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学校要对每个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另一方面,实验室管理工作与任课教师的教学工作又有区别,教学仪器在年复一年的使用、保管过程中,实验教师要从事保养,维修及不断的取用、存放等既默默无闻,却又是繁重、细致、体脑并用的劳动。在人们不理解时,往往会对实验教师工作作出不切实际的评价,挫伤积极性,因此,实验室必须把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及结果如实记录在册,建立实验室管理档案,为学校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实验室向量化管理发展创造条件。实验室管理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账册、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实验教学年报表和工作总结等资料。实验教师要认真做好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22.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记录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情况及结果要如实记录在册。实验室的工作记录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记录、仪器设备借还记录、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和赔偿记录、仪器保养、维修记录、自制教具和改进实验装置记录、超纲和开放做实验记录,等等。实验室的工作记录由实验教师和学生课代表负责记载,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记录要随做随记养成习惯。记载实验室工作记录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对编造记录,应付检查者,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

23.认真做好实验室总结工作

实验室管理工作要定期总结,一般期末有小结,年终(学)有总结。总结要反映实验室一年内主要工作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改进提高。总结材料要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学期或学年末要将实验教学完成情况及清理盘点后仪器设备变动情况编制报表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综上所述,我们把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规范概括为四大类二十三项。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这二十三项工作常是相互交融,有些是同时进行的。这二十三项工作远非包括中小学实验室现代管理的全部内容。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具体管理项目自然会有增减修改。一切都要因时因地制宜。

三、实验室常规管理的评估

为了衡量实验室管理目标达到与否及常规管理规范实施情况,需要对实验室管理状况进行评估。通过评估既可肯定成绩,交流经验,调动实验教师积极性,又可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总结经验,逐步提高管理水平,评估时要尽可能使各项指标量化,以便作出客观公正评价。

(一)实验室常规管理评估指标

1.仪器设备完好率

仪器设备完好标准是配件齐全,不锈不霉,性能良好可用。完好率要分学科分类统计。

2.仪器设备损失率

仪器设备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导致仪器损坏丢失者,不包括实验教学中的正常损耗。统计损失数量时,在学未对照清理盘点记录统计。损失率要分学科计算。

3.实验开出率

应做实验数按各科教学大纲规定统计,实际所做实验数根据核实后的课堂实验记录统计,并经各学科课代表认定;不包括实验室定期开放过程中课外做实验个数。有的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加了课堂实验个数(如增加演示实验或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等)超出了教学大纲规定的范围,即所谓超纲做实验。这种课内增加的实验应作为已做实验数统计。这样的学校实验开出率会超过百分之百。实验开出率应按学科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分别计算。

4.年“突发事故”发生次数

“突发事故”指触电、中毒、爆炸、着火、失窃等使人身受到伤害或国家财产遭受较大损失的事件。以学为单位统计。

上述四项指标是实验室的实际管理水平的反映,也是主管部门对各校实验室进行督导的依据。统计计算各项评估指标,要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二)实验室常规管理评估等级及其标准

实验室管理状况的评估等级及标准,因时因地而异。评估时不仅要测算各项评估指标,而且要对各项常规管理规范进行实地计分考核,以便作出客观评价。现将实验室管理评估等级及标准规定如下:

1、优秀管理

仪器设备损失率及损失金额等于零(自然老化或正常损耗除外,下同),完好率96%以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100%,无突发事故,管理档案齐全,各项指标有据有查,各项常规管理规范计分考核得分率96%以上,自制教具成绩突出。

2、达标管理

仪器设备损失率及损失金额等于零,完好率95%,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100%,无突发事故,管理档案齐全,各项指标有据可查,各项常规管理规范计分考核得分率95%,自制教具有成绩。

3、一般管理

仪器设备损失率2%以下,损失金额200元以下,仪器设备完好率80%以上,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开出率80%以上,无突发事故,有管理档案,记录基本齐全,各项常规管理规范计分考核得分率80%以上,有自制教具。

4、较差管理:

第四篇: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培训材料

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培训材料

实验室是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之一,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实验室应成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开展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科学启蒙园地。实验室应提供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实验内容和要求开设实验课的环境和条件,应满足进行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要求。

中小学实验室包括:中学理科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小学科学实验室、艺术专用教室、史地专用教室、实践活动室和开设其他课程需要的专用教室。实验室工作的宗旨是“服务教学,参与教学,融入教学”,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中小学实验室工作的实际效益体现在三个100%方面:

仪器设备的全过程管理。保证“帐帐相符、帐物相符、帐物卡相符”,相符率100%。

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确保橱内仪器随时处于可使用的良好状态,完好率100%。

完成实验教学任务。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均达到100%。由此,对于专职、兼职的实验教师而言,实验室的常规管理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实验室环境和设备管理:

(一)实验室环境管理

实验室要营造一个洁净、整齐、具有科学实验氛围的文明、安全的实验教学环境,以激励学生探索进取,获取知识。

1.要保持实验室环境的整洁,坚持天天打扫,做到“室内六面光”,保持室内环境和仪器设备洁净。

2.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布局要合理。各室内的各种配套设施要精巧安排,做到整齐划一。

3.要妥善处理实验教学过程和仪器药品保管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废料。

4.要营造实验室的科学氛围。实验室内正前方黑板一侧应张贴“学生实验守则”,墙上张贴科学家画像及其名人名言,或张贴学科实验挂图,如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电器仪表使用方法、生物挂图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实验室的后墙布设展览橱窗,摆放可定期更换的典型实验装置或标本、模型等。要在仪器室内的显著位置张贴各种管理制度,陈列各项管理记录及实验室帐册。

(二)实验室设备管理 1.仪器橱柜的管理

规格色调一致,排列摆放整齐,陈列取用方便,通风透光适宜。一般情况下仪器橱呈一字形排列,橱门要与窗户垂直,以利通风;各排仪器橱之间留有1m以上通道,以利操作;仪器橱一般不要靠墙摆放,或与墙壁应留有至少10cm的通风空间;新旧仪器橱相对分开,高矮、式样相近的仪器橱放在同一排或同一室;仪器橱定位后要按学科统一编号定位标签(橱号牌),一般标贴在橱的正面上方或放置橱顶。要做到整齐美观。

2.实验桌凳的管理

规格色调一致,排列摆放整齐,桌面阻燃耐腐,坐凳单人为宜。具体要求参见省《标准》。

3.水电设施的管理

水电设施到位,满足实验需要的水源必须设置可以关闭的总阀;电源应由配电柜控制。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师生安全。

4.其它通用设备的管理

①通风设备 通常在化学实验室、药品室、准备室使用的是普通的比较经济的排气扇,有条件的学校采用管道汇流式通风装置。要经常检查,确保设备的完好使用状态。

②排污设备 在化学、生物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应倒入废液缸内,集中收集经废液处理装置无害化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

③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所有实验室的多媒体设备都应固定安装。但化学实验室由于湿度大,药品多,腐蚀性强,可配备一套移动多媒体设备。要明确专人负责管理。

二、实验室仪器管理

实验室的仪器品种繁多、规格各异、使用频繁,要管好实验室各种仪器,就应从编制实验仪器设备的添置计划、采购、验货、建档、建帐、分类存放到保管、维修等各个环节都要缜密处理,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保障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一)仪器添置

实验室必须正常添置、补充仪器和药品,一般每学期或每学年补充一次。实验教师要依据教材和教学的需要,参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仪器配备目录和本校仪器药品库存情况编制仪器添置计划,并征求任课教师意见,经校领导批准后,报主管部门采购。采购以够用、能用、耐用为原则。化学药品每次每品种采购的量不宜超过2学年实验教学的使用量。

(二)仪器验收入库

采购进来的仪器应先验收入库后使用。验收的一般程序:①开箱查看,核对仪器的名称与数量是否与货单相符;②对照仪器说明书,检查仪器的所有配件是否齐全,整机有无损伤;③必要时开机检测,通过实验操作来检验仪器的质量。验收以部颁《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为依据。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要填写入库单,仪器入库单和主管部门调拨单(或供货清单)是记帐凭证要装订存档。要把入库仪器的说明书及技术资料搜集整理或与物相随,或统一存放备查。验收不合格或数量有误产品应及时和供应商或主管部门联系处理。

(三)仪器分类与编号

分类与编号的方法可参照国家教育部JY/T0386-2006《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8-2006《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和JY/0406-2010《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的分类编号方法。与新“配备标准”分类编号不一致的旧“配备目录”分类编号要及早更新。

通过验收入库的仪器一般都应粘贴标签或用专用记号笔标记(或红漆),一般在仪器前端左下方或底部等其它不影响使用的固定部位标注编号。同种仪器粘贴的位置要相同。化学药品一般不写编号,标签要写清品名、分子式、纯度。

教育部颁布的仪器配备标准中,中学仪器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电教、音乐、美术、体育、通用(劳动)技术十个科别,其中理科仪器中的每科又分九大类:通用仪器、计量仪器、专用仪器、模型、标本、挂图、玻璃仪器、药品、其他实验材料和工具。小学分科学、数学、电教、音乐、美术、体育六科,也分为九大类。每一种实验仪器均有一个固定的5位数编号,每一大类中仪器种数较多的,又可细分成几个小类。每件仪器除了编有固定的5位数编号外,还应编上同种仪器的顺序号。有如:04001学生电源共有25个,则它们的顺序号分别为1到25,其中第5个学生电源的标号为04001-5。这样固定编号加顺序号就保证了同种仪器的标号不会重复。有附件的配套仪器,同一套仪器的主件和附件,都应标注同一编号,以免造成混乱而影响使用。

另外,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有部分不符合新课程的旧仪器被淘汰。这部分仪器有的可作为课外实验、科技活动继续使用,有的随着教材的变动又可能被重新采用,所以要单独列为一类存放,其排序可按老目录中的编号顺序,没有编号的,可自行编号摆放。

(四)仪器的分类存放

总的原则:分类科学,陈列有序,整齐美观,取用方便。

一般情况下要求做到:①不同学科仪器要分开;②同一学科按仪器、药品的自身特点归类摆放。化学仪器和药品必须分室存放;③演示仪器和分组仪器相对分开。

1.仪器分类入橱,橱内分层,层上定点,做到定橱、定位摆放。每一类中的仪器通常按照配备标准中编号的顺序,从左到右,由下而上(由上而下也可)排列。同时为了查找方便,增加仪器存放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还要遵循同层仪器里高大外低小,同柜仪器上轻小下重大原则。同层放同种仪器的不要堆叠挤压,要呈阶梯状排列;橱内不同种仪器之间应留空隙;每种仪器的主、附件、零配件要放在一起;仪器设备一般都要正放,因仪器体高(如人体半身模型等)柜内放不下时,应调整台板高度后入橱正放。小件仪器可实行捆扎式、盒式、花式存放或专用放置架存放,既可避免碰撞,又便于清点,方便使用,节省空间。如试管、直尺、导管等细长的仪器,可以“五”或“十”为捆扎单位捆绑存放。橡胶塞、小灯座、单刀开关等小件仪器可集中放入盒内摆放。有些小件仪器也可组成各种花样图案摆放于橱中。

2.化学药品要专室存放,分类入室入橱。一般橱的上半部分存放正在使用的药品,下半部分存放多余的试剂,同一品种纵向排列,新购的排在后面,以便“先进先出,后进后出”。要把一般药品和危险药品分开,一般药品中有机药品和无机药品分开存放,摆放顺序是:先无机后有机,无机药品可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指示剂等依次摆放,有机药品按官能团系统如烃、醇、羧酸、糖类等依次摆放。有些用量较大的试剂如酸类,如一次购买较多,不必全部开箱入橱,可将部分另存。要将学生分组实验试剂瓶、教师演示实验试剂瓶及配制好待用的大瓶试剂单独存放。化学危险品应按其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特性,分开隔离存放于危险品专柜,双人双锁保管,限量发放。

3.生物模型、标本有条件的学校要使用双面玻璃橱存入于一室,透亮美观又能防尘。小学数学、科学仪器要分橱存放于一室,小学化学药品要专橱存放。

4.各学科挂图、图片资料要制做专用图架或入橱摆放。仪器说明书及技术资料可以随物存放,最好要分类搜集,装订成册,专柜放置备查。

5.仪器归类存放后,还要以仪器橱为单位建橱卡。仪器橱卡是为了便于查找而标明某仪器橱内存放仪器品种、数量和位置的卡片。一般在卡上设有仪器编号、名称、数量、层次和橱号等栏目。橱卡要设计美观,大小适中,纸质要厚,最好用电脑打印或直接由管理软件导出打印。一般每橱设一张卡,如存放仪器品种较多,上半橱和下半橱可各设一张卡。橱卡一般用透明胶带固定于仪器橱正面、玻璃背面的某一块玻璃上方左或右侧,张贴标签要整齐美观,位置统一。

仪器入橱通常采用“一表、一牌、一卡、一签”模式对仪器进行标识,帮助查找,方便取用。即每一个仪器室有教学仪器存放一览表,每一个仪器橱有橱号牌,每一顶橱(层)有橱卡,每一件仪器有标签。教学仪器存放一览表张挂在仪器室比较显眼的地方,一览表应有仪器编号、名称、数量、位置等栏目。

(五)仪器维护与保养

教学仪器在长期存放过程中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会产生质地变化、性能变差甚至报废等问题。因此,实验教师要根据每种仪器特点,所用材料、结构、性能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存放方法,施以相应的保养维护措施,防止仪器变形、变质或造成其它损害,使仪器保持其最佳使用状态,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1.仪器维护保养工作的重点是做好“八防”。

①防尘 灰尘能使光学仪器透光率降低,使静电仪器绝缘性能降低,使电位器、开关、继电器等元器件接触不良,使仪器的运动部件增加机械摩擦,使高压电源部分火花放电甚至造成短路,还能影响散热元件的正常散热等。所以,仪器的防尘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截断尘源,仪器室门窗、橱门正常关闭,用湿拖把清洁地面,精密仪器加盖防尘罩等。二是定期对仪器进行除尘的常规保养,尤其是在每次使用后必须用专用工具进行除尘保养(擦抹或机械吸尘除灰)。特别是精密贵重仪器,如气垫道轨、电子仪表,要经常保持洁净,有的要装入原包装盒内存放,有的要加盖防尘罩,定期除尘保养。不要用无门的橱柜摆入仪器、模型标本。

②防潮 湿度对仪器设备的影响很大。电子仪器、电器设备要定期通电;精密仪器及电子仪表的橱柜内要放上干燥剂(如氯化钙、硅胶等)并要定期更换或除湿;平时要利用自然通风调节室内温度、湿度,使其保持正常(如高温季节或雨季,室外温度或湿度高于室内时,要关好门窗,反之亦然)。超常的温、湿度是导致仪器锈蚀、霉变、老化的主要原因。

③防腐蚀 仪器与药品应分开保管,药品室和化学实验室要有通风设施,因为药品贮藏室和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空气中会散逸着多种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造成腐蚀,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另外,用到干电池的仪器(多用电表、信号源、手电筒、激光笔等),入橱时要将电池取出,防止电液渗出腐蚀电路和其他部件。

④防霉变 霉菌对各种仪器均有破坏作用,光学仪器、生物标本、电子设备在保管中要特别注意防霉。标本可采取晾晒或用防霉剂处理,浸制标本要注意补充保护液;精密光学仪器长期搁置不用时,要装进专用的盒子或塑料袋内,并放上干燥剂;较长时间存放的电子仪器、电气设备要定期通电;仪器橱应与墙壁有一定的距离,晴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干燥。

⑤防锈蚀 仪器的金属器件使用后,容易留下手渍或其它污垢,要用布擦拭或涂抹中性防锈油(凡士林、钟表油、机油等),置于干燥通风处保存,以免生锈。

⑥防变形 仪器不得堆放、挤压,要根据仪器的形状及性能特点,分别实行平放、竖放、侧放、吊放等,防止仪器变形。如木直尺、斜面小车等可水平叠放或侧放,但不能斜靠在其它物体上,以免日久因重力造成弯曲;温度计要竖放,否则会出现液柱断裂现象;手摇离心转台、发电机等使用皮带传动的仪器,长时间保存时应卸下或调整放松皮带,防止弹性衰退;天平不用时应在托盘架下垫上橡胶垫圈,以免长期受压造成刀口损坏、横梁变形。还要防高温,太干燥了,也容易使一些仪器干裂、变形。

⑦防虫蛀 主要是针对标本、模型,特别是生物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昆虫标本容易被虫蛀,一般可采用放卫生球(樟脑丸)或化学熏蒸的方法防虫灭虫(早期的剥制标本一般涂有砒霜等剧毒物质,使用时注意安全)。其它纸质、木质类模型也要注意防止虫蛀。

⑧防震(磨损)易磨损仪器存放时,应将可动部件卸下,或采取相应制动措施。如托盘天平用后要在托盘架下套橡皮护套;磁针存放时应将磁针取下,将支座摆成排,使磁针的N、S极依次相连;演示电表不用时,应将转换开关置零位或off档,使表头内部短路,使可动部分产生阻尼作用。

其他还有防老化、防变质、防失磁、防粘结、防鼠等等。

防老化 橡胶制品洗净后放在盒子或塑料袋内密封保存,乳胶管用后应涂滑石粉保存,以防日久老化。

防变质 如易挥发的试剂必须密封保存;易潮解的试剂必须存于干燥的室内,瓶口盖紧后用蜡或火漆封闭,在存放的橱中放置干燥剂;见光易分解的试剂应盛于棕色瓶中并放避光处保存。

防失磁 条形磁铁、磁针存放时应成对异磁性并放,蹄型磁铁端面吸附衔铁存放,防震、避热保存,防止失去磁性。

防粘结 磨口仪器及配有玻璃活栓的仪器,如分液漏斗、细口瓶,保存时要洗净、干燥,在磨口处加垫纸条,防止磨口处粘结。

2.化学药品各有各的特性,有的易潮解,有的易风化,有的易燃,有的易爆,有的有毒,有的受光照后容易变质等等。存放管理过程有其特殊要求:要做好“八防”,定期检查。即:防火灾、防中毒、防爆炸、防风化、防潮解、防曝光、防挥发、防污损。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试剂瓶应贴上标签且专一使用;要防止试剂瓶上的标签脱落或腐蚀,一般采取在标签外面涂一层石蜡保护或透明胶带封贴;少数购进时用塑料代包装的试剂,入库后要改装存放在试剂瓶中,并贴好标签。受光照易分解或变质的试剂如硝酸银、碘化钾、过氧化氢等,要用棕色玻璃瓶盛装,并放在低温阴暗处,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试剂,盛装的玻璃瓶要用石蜡封口,并经常检查封口的严密性。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碳酸钠、碳酸钾的溶液必须盛装在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瓶中,浓硫酸等要盛装在带玻璃塞的瓶子中,等等。凡具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的化学药品,都要根据其独特性进行存放、管理、使用,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①易燃液体应单独存放在阴凉通风处,特别要注意远离火种;②易燃品与自燃品、强氧化剂应分室隔离存放;③强腐蚀性液体药品不得存放仪器橱的高层,防止碰翻造成烧伤;④危险品应专柜存放,双人双锁;⑤严格履行领用、消耗记录,及时回收剩余药品等。

3.要根据仪器设备自身特点做好保养工作,磁电式仪表如演示电表要避开强磁场存放。易挥发、潮解、风化的试剂长期不用要用石腊封口,易挥发而又难于封牢的试剂如乙醚、溴水、二硫化碳等则要用熟石膏粉封口,再用水封,以阻止挥发。自燃固体白磷应浸在水中存放,遇湿易燃的固体如金属钾、钠、钙等要浸在煤油中存放。定型的成套化学实验装置要存放于固定橱柜内,以备下次再用。生物显微镜、解剖镜等要放入原包装盒内存放,以防尘、防潮,等等。

4.要经常检查仪器的附件、零配件是否完整。组合教具如小学的力学、电流等实验盒用后必须检查部件是否齐全,然后装盒保管,以防失散,定期更换易损零部件,确保性能良好。用过的仪器要随时保养。例如,有的要擦油,有的要清洁干燥,有的要将有关部件复位后才能归位。等等。保养工作要定期进行,形成制度,每次保养都要作好记录。

5.加强教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提高教学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凡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损坏的仪器能修理的实验教师有责任把它修复,自己不能修的要请厂家或社会修理部维修。做到一般维修不出校。在教学仪器维修中要遵守的原则是:不盲目拆卸仪器,只调整有故障部位。维修前要仔细分析故障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症”检修。不得随意拆卸仪器、仪表。实验室应购置或搜集已损坏仪器的不同种类和规格的零部件及原材料备用。检修时对仪器装配中容易松动或磨损的紧固件要注意加固或更换。在同种规格的多件仪器损坏后不能一一修复时,可采取“拆二拼一”办法,修复一部分使用。仪器设备修复后,要将故障现象及原因,维修方法,检验结果记录存档。

(六)做好仪器设备的定期清理盘点及工作变动时的交接手续

教学仪器在存放和使用一段时间后要清理盘点,查明其性能好坏及损耗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并制订补充购置计划。清查工作一般一学期或一学年进行一次。盘点时要以账对物,逐件清理。清查盘点要和保养维修结合起来,做到边清理边保养维修。清查中如发现仪器短少或多出时,要查明原因,写出报告,提出处理意见,经校领导审批后才能调整账目。清查出来的超标准配备多余仪器或因教材变更用不着的仪器要清理出仪器室,集中专室或专柜存放,并报主管部门调剂处理。对超期服役(教学仪器一般的使用寿命是十年)已失去使用和修理价值的仪器,要作报废处理的,总价值(按1990年价格计算)在200元以下的由实验室开列清单,报学校审批,200元以上的由学校写出报告报主管部门审批,并根据审批意见调整账目。清理调整后的财产账要和主管部门的账目核对清楚。清理情况要作好记录。

实验教师工作变动时,要求有领导和交接双方在场,清理核查仪器,开列清单,办好交接手续,经三方签字生效。不办交接手续擅自离岗者要追究学校分管负责人的责任,交接清单要存档备查。

三、实验室帐务管理

实验室的各种仪器是国家财产。建立健全实验室的财产帐是仪器在管理中保持数量平衡的依据。帐务管理就是要做到帐册齐全,帐目清楚,单据完整,记帐正确。

(一)健全帐册,确保帐帐相符

教学仪器帐主要有总帐、分类帐、低值易耗品明细帐,总帐管理制约各分类帐,帐帐必须吻合,所有分帐余额之和必须等于总帐的余额。

1.“总账”要求反映仪器的总件数和总价值及每年的变动情况。要记载仪器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位、单价、金额。仪器品种入账顺序要和部颁“教学仪器配备标准”顺序一致。

2.“分类账”也称“明细账”,分类帐适用于学校所有用于实验的采购、馈赠和自制的教学仪器(低值易耗品另成一册),要求反映每种仪器的数量,金额及存放位置。应记载仪器编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单价、数量、金额以及仪器入库、出库(指调出)时间、来源、去向、入库单号(或调拨单号)、存放位置等项目,分学科建立。要及时记帐教学仪器的增减变化。各实验室负责人应掌管一份教学仪器分类帐(纸质帐册和电子帐册)。老式记帐方法是每种同规格型号仪器记一页,现在普遍实行电子帐册,可采用和总帐相同的格式,便于汇总统计。

3.“低值易耗品账”的设置条目同“明细账”,要分学科建立。所谓低值易耗品是指单价中学60元以下,小学30元以下,使用期在一年以上的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要根据使用情况每学期核销一次。此外,单价很低,使用期不满一年的实验材料及药品应单独登记建账,编入低值易耗品账之后。低值易耗品一般指玻璃仪器、药品、实验材料等易损耗物品。记帐方法与总帐、分类帐相似。由于增减频繁,可在电子帐册表格中插入记录。

对于目录外教学仪器、自制教具及实验材料,可不填写编号,记录插入相近的仪器行下或登记在同类仪器之后。学校财务部门应将教学仪器、低值易耗品纳入相应总帐科目核算。一般地,教学仪器(固定资产类)要纳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低值易耗品要纳入“库存材料”科目核算。

总帐、分类帐必须每学期清点核对并存档保存,其中总帐每年还要打印成纸质稿,相关部门责任人签字确认,装订成册永久存档,以备查对。总帐每年要抄送主管部门存查(可通过软件系统),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实验室“三本账”的记账,仪器品种、数量要和入库存单或主管部门的调拨单或交接清单一致。做到物物有账,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要避免漏记或误记;账目不得随意涂改。调整账目要有凭据(如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单及赔偿单等)。

(二)教学仪器的报损报废处理

教学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坏、遗失或长期使用已老化且无收存价值的仪器(低值易耗品除外),均应办理报损或报废手续。

属于正常损坏的且价值不大的非民用仪器,由经手人填写损坏赔偿记录,实验教师从仪器分类帐中减去(赔偿到位的则增加)。价值较大或属民用器材则除填写损坏赔偿记录外,经手人还应填写报损、报废单,由相应审批权限的领导批准后,实验教师方可从分类帐中减去。对已老化或年久失修、严重损坏、无使用维修价值的仪器,由实验教师填写报损、报废单,由实验室负责人组织鉴定后,方可记帐,同时变更总帐。

办理报废手续可按学期进行,也可随时进行。在每年12月仪器核查时,必须将本该报废的仪器全部办理手续并销帐,为每年的“全国教育技术装备统计年报”提供准确数据。

(三)实验教师调离本岗位时,必须收回借出去的所有物品,办理报损、报废、赔偿等手续,整理好仪器帐册及各种资料,然后在分管领导或实验室负责人的监督下办理帐、物移交手续。移交时应由移交人对照仪器分类帐和其他相关资料逐项点交给接收人,清理核查仪器,开列清单,如有帐物不符,按实际记载并加注说明。监交人现场监交。点交结束后,按实际情况写出书面移交报告及遗留问题的书面说明,移交人、接收人、监交人分别签字确认。移交报告一式四份,交接双方、实验室和学校各执一份,存档备查。

(四)实施计算机管理软件管理

明年一月全省将推广使用“江苏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信息系统”,各校分管领导要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部门人员积极参与有关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门培训。初期的工作量虽然很大,但只要按系统要求,做好基础信息登记,今后的管理工作将大大方便快捷。

四、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教学)管理 学校应加强仪器装备使用(实验教学)的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一)制定实验教学计划

1.每学期初分学科由相关教研组与实验教师共同制定学期或学实验教学计划。

2.根据课程要求和学校实验仪器设备条件确定本学期应开设的演示和分组实验。

3.排出本学期逐周实验安排表。

4.安排表要打印,相关任课教师、实验教师人手一份,各年级的实验课(和课余开放)的内容、时间、地点要列表张贴在每个实验室,教学计划、周课表在实验室门前有牌匾公示。

实验教学计划排定后要认真执行,不能随意更改。学校领导要经常检查,实验教师也要经常督促,保证计划的实施,并认真作好记录备查。

(二)发送实验通知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有序开展,在周密计划的同时,任课教师开设演示实验应提前两天,开设学生分组实验应提前一周通知实验室人员进行器材准备。实验通知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或网上预约,通知应详细叙述实验器材、药品、装置等要求,必要时要与实验教师共同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三)精心准备实验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课堂教学有不同的要求,需要准备的内容比较多,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师要按照任课教师的实验通知单提前准备好实验仪器和必需用品,确保教师与学生实验顺利开展。实验准备的过程包括:熟悉教材、装配调试、设计实验、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理等。

(四)协同组织学生实验

一般情况下,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共同组织上好实验课。建立学生实验小组,对号入座,定组定位定仪器。学生做实验时,实验教师要下班辅导,排除仪器故障,处理有关问题,确保实验安全、顺利进行。教师要督促并检查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完成实验报告,并认真批改实验报告。

(五)填写实验记录,完善使用台帐

实验室台账就是纪录用于管理、统计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各种文本、文件、资料的统称。实际上就是一种流水账。例如:演示实验,任课教师一般在《仪器借还登记簿》、《化学药品领取登记簿》等簿册中签字;分组实验,学生填写实验纪录。任课教师一般在每堂实验课结束时在《学生实验登记簿》中签字。同时实验教师要及时记载实验情况、成功经验、失败原因、损耗、赔偿、维修等内容。

(六)整理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按照《学生实验守则》中的规定,整理器材、药品,洗涤玻璃仪器,搞好桌面地面清洁卫生,以便平行班级继续实验,在得到实验教师或任课教师验收许可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整个年级该实验结束时,应对仪器进行保养,收归原处保管。演示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归还仪器药品,交实验教师处理,特别是不容许将化学药品滞留在办公室、教室等地方无人看管。

(七)做好仪器设备的借还登记工作

所有仪器设备的领用、外借、回收都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办理借还手续。做到:发放有登记,回收有签收;按时发放,限期收回。(一般情况要当堂借,当堂还)要建立健全仪器设备借还登记簿册。课堂教学或课余时间使用仪器,由任课教师亲自到实验室办理借还签字手续,不得由他人或学生代领。为简化手续,方便教学,任课教师课堂教学领用或回收仪器,可直接在实验通知单上办理签字手续,不必另行登记。实验通知单和仪器借还登记簿册要整理装订存档。

(八)做好损耗仪器的处理工作

在实验教学中损耗的仪器应及时处理。在使用中正常损坏(即在实验过程中遇意外或仪器本身质量问题造成损坏)的仪器(消耗品除外)经使用者填写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单并签名,报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作报废处理;非正常损坏丢失(即师生擅自动用或失职或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损坏、丢失)的仪器设备,要查明原因,并填写仪器损失赔偿单,按章赔偿(赔偿事宜由实验教师负责办理)。情节严重,损失200元以上的要追究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

(九)要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有条件的中小学,实验室要有计划地向学生开放。要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选仪器做实验(重做课堂实验或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开放实验室要有计划进行,一切活动必须预约登记(即要填写课外做实验预约单,交实验室准备)。做自行设计有开拓性的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室要建立值班制,课外活动时间要有人值班,使学生随到随做。在实验室开放过程中,仪器设备的借还手续、仪器损耗的处理按照规定执行。

(十)自制教具,勤俭节约做实验,提高实验开出率

自制教具要紧密结合教学,注重配套,注重创新。在实验教学中,因缺少仪器不能做或原来的实验装置教学效果差或不容易做成的实验,实验教师要想方设法,发动师生自制或改进实验装置做好实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实验开出率。

(十一)开展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研究工作

实验教师要和任课教师配合,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中心开展各项研究工作。实验室要将仪器配备及变动情况及时介绍给任课教师,或将现有仪器配备制成“一览表”发给任课教师阅览,以协助任课教师精选仪器,做好实验。要开展改进实验室现有管理方式、改进实验装置及其他措施等方面的研究,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学校要每学年组织开展教具制作、课件制作、论文评比、实验竞赛、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活动要有具体计划,要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参加。

五、实验室安全管理

学校实验室是再现各种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的场所,在仪器室中或在师生做实验时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安全因素,因此,教学仪器无论在存放或使用过程中,都要十分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人身和国家财产安全。实验室可能发生的事故有:触电、着火、爆炸、中毒、割伤和烧伤、失窃等。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要有高度警惕,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一)以预防为主,确保实验教学安全

实验室要配齐安全用品,要加强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使参与实验的师生,人人都能提高警惕。实验前时要准备防护及保险措施,实验装置要牢固、稳妥;实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学生实验必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并仔细审察不安全因素,消除隐患。实验教师要学习和掌握实验室伤害救护常识,做好急救工作。

(二)确保用电安全

实验室要设总配电柜。装设漏电保护器,离开实验室时要将总电闸断开。任课教师要严格控制学生实验用电。实验室供电线路的布设,电线截面积和保险丝的选用,要符合安全供电标准,供电线要定期检修和更换。安装电器设备要做到电流、电压、安装与用电器的标称值匹配。一般情况下用电器都应接地,并经常检查接地是否良好。清洁大扫除时,不能弄湿电源线,不能用潮湿的手触摸正在工作的电器设备。电线或电器盒盖破损要及时修复,以免高压导线裸露伤人。检修电源线和用电器时必须切断电源,切忌带电操作,所有电工工具应有绝缘良好的手柄,等等。

(三)要管好用好化学危险品

凡具是有易燃、易爆、腐蚀、毒害等危险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等导致破坏财产和人身伤亡故事的化学药品统称为化学危险品。中小学实验室中接触到的化学危险品有七大类(氧化剂、自燃品、遇水燃烧品、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毒害品、腐蚀品)要严格管理,谨慎使用。在药品保管室中要将危险品分隔存放在危险品柜内,要避免因混放(如氧化剂和易燃物混放)而诱发爆炸、燃烧事故发生。做可能发生危险的实验时,要准备好防护用品。危险品要双人双锁保管,危险品的使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剧毒药品(如氰化物、砷化物、升汞等)要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限量发放,取用量要逐一登记,用有剩余要回收,回收数量要入账。如发现危险品被盗,要立即报告校领导,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查处。

在化学实验中严禁学生随意混合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做发生有强刺激或有毒气体和烟雾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不准用汽油代替酒精或煤油作燃料。酒精、汽油等易燃液体大量撒落地面时,要立即打开窗户或排气扇通风,并严禁在室内明火,以防可燃蒸气爆炸或起火,禁止在实验室内存放食品或吸烟。

化学教师还要对领取的化学药品承担妥善保管的责任,原则上药品不能离开使用人,更不准许让学生代为领用或借还。

(四)定期检查实验室消防设施

实验室的消防设施,如沙箱、沙袋、灭火器、消防水管、桶等都要定点布设,做到使用方便。开学时要全面检查所有消防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泡沫灭火器的药液要定期(一般一年一次)更换,以免失效。

(五)做好防盗工作

实验室要加固门窗,管好钥匙,安装防盗设施,做好防盗工作。晚上,实验室要有专人巡防(但不得以看管为名,把实验室改作住室)。

(六)处理好突发事故

实验室发生触电、中毒、爆炸、着火、失窃等突发事故,要迅速果断处理。并立即报告校领导。事后要查明原因,总结经验,制订防范措施,并把事故发生原因及损失情况报告主管部门。

六、实验室档案管理

实验室管理档案工作是学校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实验室必须把管理工作进行的情况及结果如实记录在册,建立实验室管理档案,为学校考核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实验室向量化管理发展创造条件。

实验室管理档案包括仪器设备账册、说明书和技术资料、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实验教学年报表和工作总结等资料。实验教师要认真做好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

(一)做好实验室的各项记录

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情况及结果要如实记录在册。实验室的工作记录有: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记录、仪器设备借还记录、仪器设备损耗报废和赔偿记录、仪器保养、维修记录、自制教具和改进实验装置记录、超出课标的实验和开放做实验记录,等等。实验室的工作记录由实验教师和学生科代表负责记载,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记录要随做随记养成习惯。记载实验室工作记录要实事求是,不要弄虚作假。对编造记录,应付检查者,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

(二)认真做好实验室总结工作

实验室管理工作要定期总结,一般期末有小结,年终(学)有总结。总结要反映实验室一年内主要工作成果、经验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总结肯定成绩,找出差距,改进提高。总结材料要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学期或学年末要将实验教学完成情况及清理盘点后仪器设备变动情况编制报表报学校和主管部门。

第五篇:郴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附件2:

郴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试行)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特修订《郴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任课教师教学计划,所有计划均按学期制订。

(一)学校教学工作计划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以“三个面向”和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以及中小学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目标和教学质量要求,具体规定教学工作的内容、进程、措施与方法等。

2、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必须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拟订,经学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在开学三天前印发至所有基层部门及任课教师,并交县(市、区)教研室备案。

(二)教研组工作计划

3、教研组工作计划应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教研组的实际,由教研组长拟订,经教研室(教务处)审批,于开学后三天内印发到本组教师。

4、教研组长要认真分析上学期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本学期的工作目标,确定校本教研的基本内容,按周安排集体备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经验交流等教研活动,制定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措施。

(三)任课教师教学计划

5、任课教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和教研组工作计划,针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于开学一周内制定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经学校教务处(教研室)审批后方能实施。学校教务处(教研室)要随时跟踪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

6、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对上学期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教学目标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对本学期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列出教学进度计划表,写明单元(或章节)课题所需课时、起讫时间,安排好课外辅导、专题讲座、学科竞赛、考试考查、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等活动。

7、每个学科全学期的教学课时按16个教学周计算。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不得照搬照抄教学参考书和现存教案,严禁无教案上课。

(一)个人备课

8、备课标。(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和把握课程标准对学科的性质、基本理念、任务、目标、内容、实施原则和评价等基本精神的表述,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性质及教学的总体要求,并应用它从宏观上指导备课和上课;(2)参照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和内容来确定一定时段的教学目标和内容。(3)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对本学科具体内容教学实施的基本理念。

9、备教材。(1)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思想性,理清教材的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本章节知识在教材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钻研教材中的插图、表格、注释和作业等;(2)研读有关教学参考资料,整合教学资源。(3)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确定在教学中应该达成的三维教学目标。(4)树立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

10、备学生。(1)老师个人备课要认真分析和把握学情。了解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习惯和学习需求,从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等方面作全面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精心编制学案。

11、备学法、教法。(1)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培养和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注重学习形式多样化,认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和课型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以及课程资源条件、教师的个性特征,灵活适当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在主动构建中习得知识与方法,在感悟、体验中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12、备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的需要,以教学效果最优为原则,恰当运用教具、学具、挂图、视频、模型等多种媒体辅助教学,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13、备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师生互动,主题探究;(3)及时反馈,达成目标;(4)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14、书写教案。备课应形成教案。完整的教案应有课题、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资源的选用、教学媒体的应用、学法教法的选择、教学过程安排、板书设计、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及课后反思等。

(二)集体备课

15、有二名以上教师任教相同课程的学校要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备课组要制定详细的学期教学进度和活动计划。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五备”: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训练,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每两周至少开展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不少于一节课时间。备课组长负责组织、安排备课组活动,至少提前一周督促主备人做好准备工作,协调、指导组员参与,做好活动记录。

16、集体备课时,主备人要针对教学设计内容说明设计的依据、意图和思路,重点阐释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有条件的可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备课组成员要深入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集体备课必须形成纸质教案,除主备人之外的其他教师使用集体备课教案时,必须结合本班的学生实际和自己的教学特色进行修改,并在课后写出教学反思,否则视为无教案上课。

关于撰写教案的说明:(1)教师必须按章节(单元)分课时写出书面教案;(2)教师必须做到超前备课一至三节。(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实行电子备课,凡采用电子备课的,课件只是教案的组成部分,任课教师不得以课件代替教案,而且必须要有施教批注的纸质教案。(4)教龄在十五年以上、任教未修订的同一教材的教师,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批,可以在上一轮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和学生实际修改后再使用一轮。(5)小学包班的教师,所任课时最多的一门须写出详细教案,其余学科可以写简要教案。(6)除集体备课和电子备课外,其它的教案不准使用打印的教案。(7)每学期书写教案的数量,至少要有16周按课程计划规定的周课时量的节数。

三、上课

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等原则;针对所教班级的学生精心设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启发、有所收获,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每个学生有进步。

17、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和停课。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发现缺课的学生要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家长。上课时,教师应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衣着整洁、得体、款式大方,不浓装艳抹,不穿过于暴露的服装和拖鞋,不随便出教室,不接打电话,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吸烟,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上下课师生应互致问候。

18、教学内容处理得当。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感悟和体验学习内容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讲解科学准确、详略得当,知识梳理脉络清晰。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疑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19、教师要摒弃满堂灌的陋习和过于重视结论告知的教学倾向,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目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20、灵活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能敏锐地捕捉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各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流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方法和结果及时作出恰当的评价。

21、科学设计问题,精选例题和习题。设计的教学问题要具有思考和探究价值,精选的例题和习题要体现基础性、针对性、梯度性,力求精讲精练,及时巩固。

22、合理使用教学媒体,注重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讲究实效;教师应充分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服务课堂教学,保证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率达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具教学,充分发挥教具资源的直观性作用。

23、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板书。课堂语言要规范、清晰、准确、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语速不能过急或过缓。板书要规范、科学、正确、清楚、条理性强。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学流程,简明扼要地揭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24、教学反思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课后要及时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借鉴。教学反思(后记)的数量不得少于任教课时的三分之一。

四、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能力。教师批改作业,可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效果,以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法,指导学法。

25、布置作业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以课本内的习题为主,也可另外精选少量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习题。作业布置可采用口头、书面、观察(观摩)、制作、操作、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

26、作业布置要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倡导分层作业和“自助式”作业。

27、作业份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基础学科的课外作业总量应控制为: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三至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七至九年级每天不超过一个半小时,高中每天不超过两小时,严禁用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28、作业批改要及时。作业评价以分数或等级形式呈现,作业评语要体现激励性;要求以教师批改为主,格式、书写要规范,批改后要注明批改日期。提倡精批精改、面批面改和在教师指导下的互批互改。作业布置与批改应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任课教师要建立学生错题档案,指导学生建立并使用好错题本。

各学段各学科每学期书面作业批改量要求:小学语文作业不少于30次,作文不少于8次;数学不少于50次。中学语文作业不少于16次,作文不少于8次;中学数学不少于50次;中学英语作业不少于30次,作文不少于5次;中学政治不少于12次;中学历史不少于12次;中学地理不少于12次;中学物理不少于16次;中学化学不少于16次;中学生物不少于12次。

29、要求学生做到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作业书写要规范整洁,条理清楚,及时订正,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五、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照顾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必要手段。

30、课外辅导要做到“六定”:定计划、定内容、定主讲、定对象、定时间、定地点。

31、注意发现和培养学科优秀生。任课教师应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激发学习潜能,发展个性特长。

32、要关注学困生。教师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班主任、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开展个别或小型的辅导,使学困生尽可能跟上班级的学习步伐。

3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要关心学生的心理,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教会他们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34、加强学生综合实践辅导。要结合学科实际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以及跨学科知识辅导等活动,不断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5、加强音体美等学科特长生的辅导。要根据学生特长,激发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专业发展。体育教师要成立长年体育代表队,音乐教师要成立文艺表演队,美术教师要成立美术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

36、教师要正确处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不得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得以辅导为名进行成建制补课,不准滥编滥发各种资料,更不准以营利为目的向学生兜售资料。

六、实验教学

教学实验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验证所学的理论,形成正确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7、任课教师、实验员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实验课必须备课,没有教案不得上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亲自做一次实验,确保实验成功。

38、演示实验必须立足全体学生集体观察,力求规范安全,明显、直观、可靠,富有示范性和启发性。若演示实验不成功,要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不能弄虚作假,误导学生。

39、学生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的实验。教师要做好实验前的指导,在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和操作规程的同时,说明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和实验要点。40、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程序、要领,认真观察产生的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调控实验进程,坚持个别指导与面上指导相结合。

41、学生实验完毕,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要求写好实验报告,清点好实验器材并按原顺序放好,做好清扫工作,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42、任课教师和实验人员应根据实验考核成绩,对实验教学的效果和缺陷等方面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写出书面总结,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研组(实验教研组)要对全校相应学科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写出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七、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规定的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提倡综合实践活动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融合,三类课程的课时可分散使用,也可集中使用。

43、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四个方面。可安排科技活动,社会、自然等学科活动,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传统活动(如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学生社团活动,学科兴趣小组活动,阅读教育活动、调查、访问、参观等。

44、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对活动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活动评价、学分认定、管理模式等方面工作作整体规划和具体说明。学校要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情况纳入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之中。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要有教学计划、有目的、有要求,要定时间(列入课表)、定内容、定指导老师;教师要有教学专题、教学计划、教案;对学生要有学习水平的评价记录。综合实践活动要切实做好安全工作,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45、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提倡高年级学生开展小课题申报、立项、研究、结题等活动,并每学年举行一次实践活动成果的展评。

46、学校要根据课程计划开设地方课程。要求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相关作业,保证教学质量。

47、学校必须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设的每门课程必须研制《课程纲要》。每学期提供《校本课程选修目录与课程介绍》供学生选课,按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课程门类基本满足学生选修需求,每位学生每年至少选修一门校本课程。学校教师应根据有关规定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注意开发和利用信息化与实践性课程资源。

八、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三个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手段。

48、学校要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严谨、务实的研究氛围。鼓励校长亲自参与课堂教学,18个以下教学班规模的学校的校级领导(含校长)必须兼任本专业学科教学。

49、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50、开学初,学校要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校本教研提出的有关问题,定时、定人、定内容开展“校长论坛”、“学术沙龙”等活动,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的提高。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积极安排“三教人员”和相关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安排的各种教研活动。外出人员返回后必须书面汇报学习内容和体会,或上一节汇报课。

51、聚焦课堂,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召开一至二次研究教学工作的专题会议;教育局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学校听课,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工作;“三教”人员不少于50节;校长及相关校级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务处主任不少于30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不少于20节,一般教师不少于15节(村校教师不少于8节)。听课人员要及时做好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并与任课教师认真交流。

52、教师要做到“八个一”:每年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至少订阅一种与所任学科有关的杂志或报刊,每学期执教一节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发表(或交流、评奖)一篇教学论文(课件),面向学生或教师开设一次专题讲座,命制一套高水平试卷、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总结(反思)。

53、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 1—2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教改实验,注重实验过程和效果。教师要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个问题进行教改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必须应写出实验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实验内容、实验目标、实验方法与步骤、研究成果的形式、课题成员分工等。实验结束时应写出实验报告,其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及课题组成员、实验目的意义、实验过程、实验成果、体会反思等。

九、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评定教学实绩有重要依据。

54、每学期结束时,学校、教务处、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和所有教师要对本学期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写出工作总结。

55、总结要以事实为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点突出,观点明确。

56、学期结束后,教师要将教案、学生成绩册、论文、总结、记录、照片、光盘、复印件等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交相关部门存档。

57、学校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考核、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十、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监控质量的作用。学校应建立适应本校实际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58、考试、考查是监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凡国家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试或考查,除学业水平考试和上级教育部门统一教学质量监测按规定进行外,学校每学期可进行期中、期末两次监测。市、县(市、区)根据需要,每学期可对部分年级或部分学科进行一次教学质量监测。

59、教学监测试题要体现考试性质,保证考试信度。试题内容要依据课程标准,既考查教材内容,又要考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既要考查知识与技能,又要考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主客观题的比例要恰当,杜绝偏题、怪题、繁难题。试题结构应合理,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要有一定梯度。

60、严肃考纪考风,严禁舞弊作假,对违纪者要严肃处理。要保证阅卷质量,做到宽严适度,及时写出试卷分析报告。评价结果和具体的改进意见要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与发展,明确努力的方向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要充分运用教学质量监测结果,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质量。61、评价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方式开放化。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62、综合素质评价依据的素材主要来源于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发展状况的客观、原始、真实的详实记录,包括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过程性评价等。评价要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价,对品德、情感、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的评价要做到客观描述与定性描述相结合,尤其要突出学生的素质特长和发展潜能,评语应准确、精练。评价结果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或A、B、C、D四个等级呈现。

63、各级各类学校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质量要求:省级示范性高中、市级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及格率要求分别在90%、80%、70%以上,优秀率要求分别在30%、10%、5%以上;市、县(区)属初中、乡镇初中及格率要求分别在95%、85%以上,优秀率要求分别在40%、15%以上;城镇小学、乡村小学及格率要求分别在98%、90%以上,优秀率要求分别在50%、30%以上。成绩按百分制计算,60分以上为及格,小学、初中85分以上为优秀,高中80分以上为优秀。64、科任教师所教学班级科平成绩在教学质量监测质量要求:文科类教师所教班级科平分不得低于学校平行班或同级同类学校科平分4分,理科类教师所教班级科平分不得低于学校平行班或同级同类学校科平分5分。

65、学校要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既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又重视职业道德修养。在重视教师教育教学业绩的同时,要把教师的教改实验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纳入考评项目。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促进学校办出特色。

十一、管理督查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各级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应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学校按照计划组织教学。66、经国家教育部审查通过的教材以及经省教育厅审查通过的地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课程资源。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组织学校从省教育厅公布的教学用书目录中选用教材。校本课程一般由学校编制、筹集经费,经县(市、区)教育局审订后才能实施。学校必须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严禁挤占非考试科目、突击“主科”教学、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课程、有偿补课等现象的发生。67、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规范教学行为,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68、建立“市——县(市、区)——校”三级教学常规督查指导制度,进一步规范教师工作行为,创新学校管理制度。69、各级教育行政及教研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督查和指导。对于教学常规的检查,要做到学校教研组一月一查一通报,学校一季一查一通报,县(市、区)教育局一期一查一通报,市教育局一年一查一通报。检查结果要实行量化,以等级的形式呈现。学校要把每学期的检查结果报县教研室存档。各县(市、区)每年的检查结果要报市教科院。

70、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各县(市、区)每学期要组织教学质量监测,并对各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测的结果进行通报,但学校和任课教师不能按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公开排队。对教育教学质量好的县(市、区)、学校和老师,要按照管理权限进行奖励和表彰。教学常规的检查结果和教学质量监测的结果直接与单位、学校主要负责人、相关的科任教师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直接挂钩。对执行教学常规差、教育教学质量低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责任追究。凡教学评价评为“不合格”等级或受到市、县(市、区)教育局教学常规处分的教师,两年内不能晋升(评、聘)职称、不能评优评先。

十二、附则

(1)各学科教学实施细则见附录《学科教学特色及要求》。(2)各县(市、区)、学校对本规定要认真组织培训、学习,并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3)本规定的解释权属郴州市教育局。(4)本规定自2008年9月1日起执行。附一:

湖南省义务教育课程(实验)计划设置表

注:1.表格内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3-6年级英语课程按长短课时安排,每周一节长课时,2节短课时,短课时20—25分钟,长短课时合并计算为2课时。

3.7—9年级选择综合课程的学校,学校课程为559节,选择分科课程的为593节。附二:

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其说明

一、课程设置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说明: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每周5天。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各4学分。

(4)综合实践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领域,共23学分。其中研究性学习活动三年共计15学分;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并有相关证明,获得2学分。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二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鼓励学有余力或希望多方面发展的学生修习更多的选修课,获得更多学分。附三:小学各学科教学特色及要求 小学语文学科特色及要求

1.识字、写字教学

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互相渗透;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自主识字;坚持在阅读中识字和巩固,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重视写字指导,保证足够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在识字和描写汉字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笔画和偏旁部首;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规范写字方法;巩固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阅读教学

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注重培养语感;教师应尽可能少讲,多引导学生自主读文, 突出“整体把握”;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培养静心读文、边读边思、质疑问难等阅读习惯;珍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重视对语言文字的积累。熟读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随文落实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阅读书目,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95万字。

3.习作教学

在教材提供的习作序列基础上,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调整习作内容;每次习作均要有指导、讲评教案及教师范文,要在写什么、怎样写等方面给学生以启发;

一、二年级要根据写话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创设写话情境,注重写话过程的指导,从观察入手,先说后写;3—6年级习作练习每学期不少于8篇,小练笔4篇以上。作文批改应“精批、少改、重评讲”,每次作文都要批改、讲评;应根据每次习作要求进行批阅,圈划出习作中的错别字和病句,并针对习作的问题或优点加上眉批和总评。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至少进行一次面批。练笔作业可以只批不改,评语重在鼓励。

4.口语交际

借助教材中的提示语及图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拓宽交际内容;创设具体的双向互动的交际情境,促使听与说双方积极主动交流,在交际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5.语文综合性学习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精心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活动的指导和成果的展示、交流;选择适当的方式,组织学生各类综合学习活动,如语文技能竞赛(讲故事、朗诵、写字„„)、参观活动、少先队活动等,同时应让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小学数学学科特色及要求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时,要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2.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培养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和图形的问题;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要注重在具体的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并能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

3.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在计算教学中,要重视口算训练和算理理解,加强估算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4.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重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6.加强数学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的教学

结合教材内容合理安排活动内容,积极开展以“实践活动”(1至3年级)和“综合应用”(4至6年级)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切实制定活动计划,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

小学英语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学计划要充分考虑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规划,对小学阶段的英语各种能力训练要形成相对应的系列。

2.在备课中充分考虑如何通过听说读写,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课的设计要符合小学英语的学习特点、课型特点、课题特点和学情特点。选择性地进行二次备课。

3.坚持用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讲课。遵循儿童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坚持听说领先、口语先行,积极创设小学英语教学情境。改进教学方法,尽量采用直观教学和其它受小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努力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形成“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多用激励性语言。

4.作业布置以口语练习为主、书面练习为辅,书面练习要有规范统一的格式。作业评语要体现激励性。

5.课外辅导要因材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培养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学校定期举办“英语角”、“少儿口语大赛”、“英语节”等活动,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类似的活动,并有详细的活动记录。小学科学学科特色及要求

1.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体现科学教学以探究为核心的特色和要求。2.备课时,要备实验教学(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专职科学教师要单独备实验教案,兼职科学教师要在常规教案中体现具体的实验过程。

3.做好课前教学仪器、材料等教具、学具的准备工作,要预先熟悉教具、学具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操作等;课内要做的实验,教师要在课前预做;提倡教师开发教具和学具。

4.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究活动的过程;要特别重视科学思维、科学实验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

5.重视实验教学,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做到实验操作规范、仪器设备使用正确;加强对学生实验的指导,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6.作业布置提倡以指导性作业为主,作业形式可多样(如:材料准备、科学观察和操作、记录、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制作、科技小发明或知识延伸等),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检查,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7.根据学校实际,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课外科技兴趣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类竞赛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开展科技活动应有实施方案、活动记载、总结等。8.对学生课外短期或长期的探究活动过程要跟踪,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评定。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师要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通读教材,制定学期授课计划。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学进度和各章、节的教学课时数。

2、根据教材内容,学校、班级实际,选用合适的教(学)具;课前要准备好投影、录音、录像等教(学)具,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自制多媒体课件。结合教材的特点,课前应组织学生开展调查、访问、搜集资料等各项社会实践活动。

3、教学目标上突出培养学生品德良好,热爱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教育。要加强师、生活动的设计,优化教学过程。

4、教学方法上坚持以人为本,以活动课形式为主,形式活泼,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5、课堂教学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恰当,思想道德教学观点正确鲜明,说理清楚明白,明辨是非爱憎,激发道德感情,能联系学生实际,指导行为实践,各环节安排针对性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坚持学科渗透、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的教学原则,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作业原则为课堂上完成。低年级不布置作业。考查可采用笔试和口试、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等形式进行,要重视学生平时的思想品德表现的考查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期末考查。

7、课外指导根据教学要求,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及让学生自编小报、剪报等形式,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小学音乐学科特色及要求

1.按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趣味性,加强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

2.重视音乐实践,精心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唱歌、演奏课堂乐器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3.欣赏教学中,要坚持聆听的原则,同时既要通过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让学生感受音乐,又要借助分析音乐体裁与形式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的创造意图,正确的理解评价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4.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提倡教师用有感情的范唱、简明准确的伴奏、自编舞蹈等教学方法提示、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5.正确传授知识,讲解音乐知识要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6.唱歌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方式,教师要通过一些趣味性强、短小精美的作品,引导学生体验歌唱的乐趣、学会控制和运用自己的歌喉表现美、创造美。

7.在律动演奏中,启发学生用体态、律动或乐器模拟生活中的节奏,引导学生体验变化乐曲的速度、力度,来表现各种不同的音乐形象。

8.小学音乐课的作业分为口头作业(唱歌与识谱练习等)与实践作业(演唱、演奏及表演等)。

9.口头作业与实践作业都可采用课内课外(如兴趣小组、排练等)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检查。采用以自评为主,包括互评、师评、家长评的多元评价方式。10.定期开展好学校的大型文艺活动(如班级歌咏比赛和国庆、元旦文艺晚会等),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组织各类艺术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在课余更广泛地感受、学习音乐。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特色及要求

1.教具、学具、道具的选择、布置,步骤的设计、演示要有审美性。

2.课堂教学应让学生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在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的同时,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提供给学生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的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作业应以课堂作业为主,适当布置一些课前课后观察或学科实践活动作业。对确实课内完成较难的作业可作为家庭作业完成,尽量不加重学生负担。

5.可开展绘画写生、临摹、创作,设计、纸工、办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的能力。

6.美术教师应高度重视美术课外活动,当好美术课外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全员的审美素质。

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美术教学设备设施和有特长、有禀赋的学生资源,开展美术训练活动。培养学生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习惯和用线条、色彩或其它材料表现物体的形象、传达思想、情感的能力。可多安排学生进行用线条、用色彩造型的写生、记忆画,以及做纸工、泥塑、平面——立体构成、小工艺品设计制作、绘画创作练习等活动。

7.每学期应结合学生平时在美术活动中的表现、对美术的学习态度、情感等以及平时的作业和期未考核的作品,给出促进性的评价。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特色及要求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气候、学校场地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2. 教学计划中,要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3.要做到超前一周备课,尤其要提前备好雨雪天的体育与健康课。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并根据需要可适当把现代技术、音乐、舞蹈和体育与健康课整合。

4.教师必须着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学生必须着校服或运动服、运动鞋上课;学生不得将有碍运动和易引起伤害事故的物品带入课堂。

5.提前通知学生到规定的地点等候上课。上、下课集合,清点人数;并作好考勤记载。6.上课要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促进学生专长的形成,为学生终身体育逐步奠定基础。7.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加强保护与帮助,严防伤害事故发生。每节课结束时,要适当布置一些练习内容给学生进行小群体锻炼,达到巩固。

8.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集体的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每年必须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或体育节。

9.把爱好体育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代表队,开展课余训练,充分发挥其特长。

10.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体能的评价20%,知识与技能的评价40%,学习态度的评价20%,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学生自评互评20%等四个方面组成。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及要求

1.信息技术学科要求使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可以作为教案的教学过程。应尽量安排连堂课。课前要熟悉和检查教学所必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学习素材等教学资源。

2.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课时的95%。上课应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反对满堂灌。讲解时间不超过10分钟(新授课不超过15分钟),学生参与率不低于80%,每课教师至少辅导10人,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

3.要发挥计算机的技术优势、调动各种感官,以达到吸引学生和质疑问难的目的。可以创设贯穿全课过程,综合知识技能点的情境或主题,体现生活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应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范例教学法”、“尝试教学法”、“主题活动法”、“游戏竞赛法”等教学方法。4.加强学生操作期间的巡视指导,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操作进度,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做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中指导。善于收集学生活动和操作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并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5.学生学习与操作建议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形式,按照合理分组,责任到位的原则,要注意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6.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学习差异,落实多级学习目标,提倡学习目标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正确的技术观、思想观和审美观, 要预留课堂小结时间,结合课堂回顾和技术展望两项内容,小结内容应包含本课所获得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等。

7.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采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注重作品评价中的导向作用。

8.有条件的学校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结合学科课程整合、校园文化建设等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特色及要求 Ⅰ.小学研究性学习特色及要求

1.学生自由组合组成研究小组,人数一般在3-8人,选召集人或组长一人。组内每个学生都要承担一部分相对独立自主的课题工作,确保真正参与课题研究。2.课题研究的基本教学要求

①培训。开展研究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培训及安全、礼仪、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②选题。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在教师(各年级成立选题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自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③计划。课题小组确定研究课题后要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并组织课题开题论证。④资料。根据计划,各成员承担自己的职责,广泛搜集资料。

⑤总结。对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研究小组进行讨论和分析,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然后对资料作出处理。课题成果的形式可以是研究报告、小论文、项目设计、实验报告、科技作品等。

⑥交流。教师组织学生作品的展示与成果的交流汇报活动。

3.教师要认真辅导学生,不放任自流,并确保安全。学生的实践过程要有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和活动总结,并连同最终报告存档。

Ⅱ.小学劳技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案以课时或内容主题为单位,并且要求连续且覆盖全部教学内容;教案载体可以是纸质稿、电子稿,课后要有反思;理论课、实验(实践)课都要有教案。课堂教学结构设计,突出实践性,在“做中学”。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实践时间比例适当。强调安全,有安全措施。

2.材料的收集和利用得当,工具的准备和选择恰当,活动场所的使用与管理合理。

3.设计方案合理,操作程序、方法正确,能体现安全、质量和环保等意识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4.能及时发现设计与操作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设计的方案,主动尝试修改制作。5.要组织成果的交流展示与评比活动。Ⅲ.小学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特色及要求

1.社会实践以班为单位由学校统一组织;活动以班或小组形式进行。

2.指导老师在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和礼仪等教育,并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3.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熟悉和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和内容供学生选择。

4.教师要定期举行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与交流。学生要有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报告、小结、体会和感受等。

5.教师要认真辅导学生,不放任自流,并确保安全。学生的实践过程要有活动方案、活动记录和活动总结,并连同最终报告存档。附四:初中各学科教学特色及要求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特色及要求

1.计划要有教学情况分析,目的与要求,措施与方法,本期的重点、难点和进度表;要有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2.备课要有单元整体意识。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既自成体系,又相互联系。案例设计必须有:(1)“三维目标”渗透;(2)启发式和思考价值的预习设计;(3)抓主线,科学而巧妙的训练创新思维的问题设计;(4)创意的板书和作业设计。

3.传授知识观点正确、知识准确,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重视积累、感悟,培养语感及创新能力。板书规范,书写工整,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语言精炼、通俗、力求富有感染力和趣味性。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4.作业分课内、课外或必做、选做作业。要根据教材设计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题。作业量适度,有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课外阅读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5.教师要及时认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规范,符号统一,应有指导性、启发性。可以指导学生互批互改,批改应记载作业中的优缺点,以便进行有效的讲评。

6.科学合理设计并认真组织学生语文课外活动,开展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应对。让学生能自主地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7.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三年课外阅读总量完成400万字以上。初中数学学科特色及要求

1.制订教学计划要在全面了解任课班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方法与习惯、意志品质、存在的主要困难等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选定教学资源,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每个具体单元的知识网络、教学要求、教学策略,积极探索“建立情景问题 —— 数学建模 —— 解决数学问题 —— 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加强数学思想方法和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研究。

2.备课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创设适当的情境,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形成问题意识。

3.课堂教学要强化三基教学。注意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题的思路及探索过程,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概括过程。注意捕捉课堂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

4.作业批改要及时,除全收全改外,还可采取全收半改,精批精改,同桌两人中每次必改一人; 或采取自我批改和互批互改相结合,答案可由教师给出,也可事先安排几个学生,定期轮流负责批改。教师抽查并评价;学习后进生的作业,尽可能当面批改,面批面改(或个别辅导)不少于2次(有记录)。通过交谈的方式,从中注意发现不足或闪光点,帮助并鼓励学生学好数学。

5.数学课外活动要面向全体对数学学习有兴趣的学生,开展不同层次的活动。对基础知识好的同学,举行有关的专题讲座,拓广学生的数学视野,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对于基础知识一般的同学,可组织一些如数学游戏、制作几何模型、测量、社会调查、课外阅读等活动。

6.考试、考查试题内容应重点关注数学的核心知识。试题结构应合理,面向大多数学生,注重考查学生对双基知识所蕴涵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数学知识。除考试考查外还可以建立学生数学发展记录,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初中英语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学计划要充分考虑初中英语教学的整体规划,对初中阶段的英语各种能力训练要形成相对的系列。

2.坚持用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讲课。突出英语学科的特点,体现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语言的积累、训练和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3.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8项基本能力:①使用英语双解词典能力;②记忆单词能力;③朗读课文能力;④复述课文能力;⑤听力;⑥口头表达能力;⑦阅读理解能力;⑧英语写作能力。

4.除书面作业外,还应加强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口头作业和课外阅读、周记等自主作业。提倡每周一次写作,提倡写周记。

5.加强写作的批改,可采用精批、略批、面批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批互批相结合的方法。每学期写作批改不少于5次。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图书馆应配备较多的英文原版读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课外阅读课。

7.大力营造校园英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互动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能展示英语水平和能力的竞赛活动。初中物理学科特色及要求

1.初中物理教学必须注意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物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2.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丰富、充实、有层次,兼顾到不同学生的要求,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教学内容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落实。物理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夯实基础,把握好深广度,切忌一步到位,人为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3.凡是教材上要求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必须无条件地做好。课前精心准备、进课堂前要熟练完整操作一遍,力求万无一失,力求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一些补充实验,用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进一些教学软件,帮助学生理解物理问题。但不允许用教学软件替代物理实验,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4.要正确、熟练地完成演示实验,并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现象。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要认真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实验。要求学生做到:课前有准备;实验操作认真、规范;仔细观察,及时记录;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5.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准确、规范,尽量做到全批全改,以了解学生学习程度和自己的教学情况。对存在的共性问题,一定要在课堂上集中讲评,对个别问题则可采取当面批改的办法,以保证知识处处落实。

6.要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活动,如物理知识竞赛、兴趣小组、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活动,举办科学讲座,修理和自制仪器等。活动要目的明确,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知识基础、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初中化学学科特色及要求

1.在教学计划中要体现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措施,体现实验教学、绿色化学思想。在教学设计上要结合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问题情景,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体现科学探究的特色和要求。

2.做好课前的准备,实验要预先演练,确保实验成功。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随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疑问。

3.在课堂实验、实践活动等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中,应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保证学生的动手、动脑时间,加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4.注意利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探究活动,认识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形成化学技能。

5.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化学故事、实物图片、模型及影像资料等创设化学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化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充分展开讨论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知能力逐步得到发展。

6.化学启蒙教学阶段,重之在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获取最基础的化学知识、方法和技能,切忌一步到位。中后期教学逐渐向“湖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靠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7.注意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8.充分利用化学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教师要承担学校课外科技活动小组的指导工作,每年组织化学科技活动不少于6次。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特色及要求 1.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或要求(包括知识、能力、行为三方面),做到目标明确、要求具体、确切,有层次性。教学计划按教学内容顺序,写出单元、课、框题的教学时数,包括复习、检测、主题探究活动、调查、访谈、参观的时间安排。

2.备课要从教学内容出发,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新时期出现的新人物、新信息、新问题、政治和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丰富教学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并了解和研究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3.上课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必须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依托教材,紧密结合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和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知识、思想、心理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大量丰富的知识、材料中引出正确有结论。做到读、讲、议、练相结合,鼓励质疑,提倡议疑,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4.要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合理运用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要有效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准时上下课,不得以任何借口拖堂。注意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巩固知识,提高教学的即时效果。5.根据教学要求,做好课外辅导工作,做到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及让学生自编小报、剪报,时政摘编等形式,组织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和政治小论文。课外辅导含兴趣小组,要有计划、名单、过程记录。

6.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性操作两种,每期不少于12次,学生的书面作业主要在课堂上完成。实践性操作既可在课堂上进行,也可在室外进行,如调查本地区的环境状况,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等。各类练习或测试应纳入教学计划。采用开闭卷相结合的形式。命题要科学,符合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及时批阅与讲评,要有统计分析、成绩记载。初中历史学科特色及要求

1.在备课中,要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是要突出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二是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三是要克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四是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五是要进一步改革教学方式。

2.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上好活动课,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每学年至少应开展一次历史小论文写作活动,一次历史讲座,一次历史考察活动。

3.教学上要注意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特别要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历史发展的因果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渗透。

4.教学内容应紧扣三维目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5.教学要重视乡土历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6.教学要注意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7.教材上的作业应安排在课内完成,每节课一次。课外作业如历史小制作、历史小故事、历史调查、课本剧等,每学期一般安排一次。初中地理学科特色及要求

1.制订教研组工作计划时,每学期增加一次自然灾害介绍及防范措施的知识讲座,即七年级上册为“地震”,七年级下册为“台风”,八年级上册为“泥石流、山体滑坡”,八年级下册为“沙尘暴”。2.上地理课,必须要求学生带课本和地图册,并做到“左书右图”,老师必须带指图的教鞭。3.运用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和优势。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读文、读图方法和思维技巧,学会研读教材、理顺关系、分清主次、质疑解疑;同时学会分析图像,即以图释文、以文解图、图文转换;会归纳、比较、分析因果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单一的图像设计,还要考虑到图像的组合;不仅要考虑到图像的直观作用,还要考虑到图像的启发作用。图像要为教师提出问题服务,为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服务。要把图像的作用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

4.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简称“三板”)是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技能的重要源泉。板书要规范、科学、正确、清楚、条理性强。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学流程,正副板书各有其所。教学板书是一堂课的大纲,教师要力争熟记熟背,简明扼要地揭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板图、板画设计要简练、适用,大小适度,注意色彩的选用。

5.初中地理课堂作业以填充图册为主,填图作业应随教学进度按时完成。

6.课外活动可以结合教材“活动”中的有关要求,成立地理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以地理小教具和小学具的制作、天文与气象观测、野外考察、地理调查、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为内容的地理课外活动。每学年必须组织1—2次课外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要有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初中生物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学计划要体现课程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等基本理念,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要注重指导或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2.教学案以课时为单位,连续编号,覆盖全部教学内容;课后要有反思。

(1)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要体现直观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电子课件等,直观材料的展示、运用恰当准确。生物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2)课堂教学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突出知识学习的探究过程,关注生命现象,注重自主探究和体验。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必须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实施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要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加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1)必须完成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绝不允许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替代生物实验教学、用演示实验替代学生实验。

(2)教师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并做预备实验。

(3)组织和指导学生,课前准备、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4)结合实际,设计补充实验或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学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激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每课时布置10-20分钟左右的作业。初中音乐学科特色及要求

1.按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音乐学科的审美特点,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在不断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同时,不忽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2.重视音乐实践,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唱、演奏乐器的乐趣,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3.欣赏教学中,要坚持聆听的原则,同时既要通过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音色、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让学生感受音乐,又要借助分析音乐体裁与形式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及作者的创造意图,正确的理解评价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与艺术价值。

4.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提倡教师用有感情的范唱、简明准确的伴奏、自编舞蹈等教学方法提示、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

5.要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学生的嗓音发声特点,确定科学的发声训练方法。

6.正确传授知识,讲解音乐知识要精练。从初一起,应把音程、和弦、调式、铜管乐的基本奏法列入各年级教学进度计划中。

7.教师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讲究教学的情趣性,把握教学的情感性原则。

8.音乐课的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听记、乐理练习及音乐创作练习)、口头作业(唱歌与视唱练习)、实践作业(演唱、演奏及舞蹈表演等)。

9.书面作业尽可能在课内完成并当场点评批改.如:有选择地对学生创作练习的习作进行试唱、试奏及自评、互评,不断修改提高。口头作业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方法完成.如课标要求每学年背唱3~5首歌曲,可在课内学唱课后背唱等。

10.定期开展好学校的大型文艺活动(如班级歌咏比赛和国庆、元旦文艺晚会等),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组织各类艺术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在课余更广泛地感受、学习音乐。

初中美术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学目标要包含审美教育、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等方面的学科目标。

2.教案的设计,特别需要考虑如何营造美的课堂教学氛围。范画、步骤图、背景音乐要精心选择、设计、制作,使其具有较强的审美性。3.美术学具、用品在课前应提前通知学生准备。4.教师在课堂上着装要得体,不要过分张扬。5.教师作范画,动作要尽量准确、规范,速度要尽量快些,效果要强烈有说服力。6.欣赏课要要考虑学生审美需要,要教学一些必要的欣赏方法。

7.学生作业、练习时要留心观察、记录学生练习的情况及过程,必要时要给学生再讲解、再启发、再示范。

8.对于那些在课堂作业练习中表现出较好的美术素质、希望在高中升学中报考美术特长生的学生,美术老师应将这些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更系统、更专业的教学训练。训练的内容应围绕素描、色彩、速写、创作和设计等课目开展教学。教学形式可进行美术造型训练、讲座、户外写生,举办美术展、参观展览、专题欣赏、习作讲评等。活动开展情况要有文字、照片、作品等资料留档待查。

9.每个学期,应在学校举行一些美术活动,以发挥隐性美术教学的作用。如,工艺设计与制作、校园宣传、中国画、书法、讲座、展览、地方传统艺术学习等。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特色及要求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根据气候、场地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2.制订教学计划时,要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3.要做到超前一周备课,尤其要提前备足、备好雨雪天的体育与健康课。

4.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进行备课。并根据需要可把音乐、舞蹈以及多媒体等现代技术和体育与健康课有机结合起来。5.教师必须着运动服装和胶鞋、学生必须着校服或运动服,胶鞋上课。学生不得将有碍运动和易引起伤害事故的物品带入课堂。

6.体育教师课前要通知体育委员,确定上课地点。组织集合,上、下课集合,清点人数;并作好考勤记载。

7.上课要逐步体现层次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8.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加强保护与帮助,严防伤害事故发生。每节课结束时,要适当布置一些练习内容给学生课后进行小群体锻炼,达到巩固。

9.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集体的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每年必须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或体育节。

10.把有体育爱好和体育特长的学生组织起来成立校代表队,开展课余训练,充分发挥其特长。11.对学生学习评价就是以每一模块学习目标为主体的考核,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体能的评价20%,知识与技能的评价40%,学习态度的评价20%,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20%等四个方面组成。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及要求

1.要求使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可以作为教案的教学过程。在学校课时安排时,考虑到信息技术课的课时和学科特点,应尽量安排连堂课。

2.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并提供有效的学法指导,以落实多级学习目标。课前要熟悉和检查教学所必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学习素材等教学资源。

3.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课时的85%。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机房管理,上课应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讲解时间不超过15分钟(新授课不超过20分钟),学生参与率不低于80%,每课教师至少辅导10人,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理解能力、教学环境及任务类型等方面,应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WebQuest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5.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要重视学生主动认知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要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养成,鼓励独特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6.学生学习与操作建议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形式,按照合理分组,责任到位的原则,将分组合作学习落实到位,要注意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7.重视上机实践教学,加强上机教学的课堂组织工作,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操作进度,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做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中指导。

8、教师操作应准确规范,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善于收集学生活动和操作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并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9.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初中研究性学习学科特色及要求

1.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安排应根据学校课程方案、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等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可统一安排,也可以年级、班级或研究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行“弹性学时管理”。

2.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研究活动的进展情况,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点拨和督促。把重点放在研究方法、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的思路、补充知识、信息收集、与人交往、心理调适、团队协作、安全防范等方面的指导上。3.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要在教案中体现,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活动设计、资料查阅、调查访谈、科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了解信息整理和分类的方法和技能。

4.教师要从学生不同的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课题菜单。要根据学生研究的计划和需要,及时的与学校有关部门(电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后勤总务等)及社会上有关单位联系,落实具体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对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实验),指导老师一定要亲临现场,并提醒学生注意操作规程和安全,但不能包办代替或草草了事。

5.要观察学生的行为变化和发展状况,并做好记载。教师每学期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组织交流汇报并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平时活动中的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以及终结评价,用等级方式为所有学生评定成绩,与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并列记录于成绩册、学籍卡上。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特色及要求 Ⅰ.初中劳动与技术特色及教学要求 1.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以教学大纲和教材为依据,充分考虑可资利用的学校资源和社区资源,选取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教案以课时或内容主题为单位,教案要求连续且覆盖全部教学内容;教案载体可以是纸质稿、电子稿,课后要有反思;理论课、实验(实践)课都要有教案。4.课堂教学设计突出实践性,“做中学”。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实践时间比例适当。5.教学中要侧重学生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工具,让学生识图、制图、材料加工、组装、调试、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实践能力有提高。

5、实践活动课中要强调各项安全注意事项,要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Ⅱ.初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特色及教学要求

1.初中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的具体安排应根据学校课程方案、活动的组织方式等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可以年级、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行“弹性学时管理”。

2.学期初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年级教师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开发设计供学生备选的活动主题,上报学校审查备案。3.班主任组织学生参考学校提供的备选活动主题,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熟悉和所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结成活动小组。4.班主任协助学生从本年级教师中选聘各活动主题的指导老师。

5.指导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进行活动,做好与学校各部门及社区的协调工作,保证活动按计划有序、有效、安全地进行。

6.每次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方案,写好活动记录,收集好活动资料。整个活动结束时,要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7.学期末,各活动小组上交活动报告、小结、体会、感受等。学校举行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比表彰。

8.学校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好各项安全预防措施。

附五:高中各学科教学特色及要求 高中语文学科特色及要求

1.把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2.尊重文本特定的指向性。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对课文发表不同的见解,进行个性化阅读。

3.要重视朗读诵读,让琅琅书声回归语文课堂,让学生养成诵读优美诗文的良好习惯。古诗文尽量在课内背诵,三年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背诵量。

4.作文指导教学要重视熟读和模仿。以读促写,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模仿课文或 “示范例文”,掌握各种文体作文的基本写法。

5.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不断落实高中学生语文学习行为规范:养成读书的习惯;朗读的习惯;练笔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借助图书馆和其他资料学语文的习惯等。6.除书面作业外,还应加强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口头作业和课外著名阅读、勤写日记随笔等自主作业。提倡每周一次小作文,每两周一次大作文,提倡写日记。

7.加强作文批改,作文批阅可采用精批、略批、面批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批互批相结合的方法。每次作文,要有计划地精批三分之一,批阅中必须有恰当的眉批和总批;其余作文,也应浏览检查,划出错别字、病句,给予恰当的分数;要做好批改记录;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提倡面批。

8.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课外阅读课。使学生每周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00字。9.指导学生成立文学社(诗社、剧社),有组织有计划定期开展活动,承担1—2次专题辅导讲座。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创办文学社刊物,使学生每周的课外写作量不少于1000字。10.积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活动,如每学期可组织一次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朗诵比赛以及课本剧表演比赛等。高中数学学科特色要求

1.制订教学计划要在全面了解任课班级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方法与习惯、意志品质、存在的主要困难等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选定教学资源,确定教学目标。根据每个具体单元的知识网络、教学要求、教学策略,积极探索“建立情景问题 —— 数学建模 —— 解决数学问题 —— 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

2.备课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创设适当的情境,培养和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形成问题意识。

3.教学中要充分展示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注重定理、定律、公式、法则的推导,夯实三基,使学生透彻理解、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并形成知识网络。

4.教学中要注重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换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充分运用它们解决数学问题。

5.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着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及实际运用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注重对数学问题的分析,注重启发、引导、点拨式教学,注重学法的指导,加强对数学特长生的指导和培训。7.精选作业和训练题,注重对数学的有效训练和反馈,每天数学作业原则上不超过40分钟。认真批改作业,准确把握学情。高中英语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学计划要整体设计教学策略:高一:抓学习方法的衔接,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抓基本技能(听说读写)的培养。高二:超前思考、整体规划,夯实基础,提前做好促优补差工作。高三:重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化应试技巧的训练,积累考试经验。2.坚持用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讲课。突出英语学科的特点,体现英语学科的交际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语言的积累、训练和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3.以课堂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8项基本能力:①使用英语双解词典能力;②记忆单词能力;③朗读课文能力;④复述课文能力;⑤听力;⑥口头表达能力;⑦阅读理解能力;⑧英语写作能力。

4.除书面作业外,还应加强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口头作业和课外阅读、周记等自主作业。提倡每周一次写作,提倡写周记。每学期课后批改不少于16次。

5.加强写作的批改,可采用精批、略批、面批和教师指导下学生自批互批相结合的方法。每学期写作批改不少于5次。

6.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学校图书馆应配备较多的英文原版读物,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课外阅读课。除教材外,学生课外阅读量应达到5万词/期。

7.大力营造校园英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互动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能展示英语水平和能力的竞赛活动。高中物理学科特色及要求

1.高中物理教学应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科学探究与学习过程中,应用物理学研究方法、数学工具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在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探究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等方面获得具体的成果;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

2.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丰富、充实、有层次,兼顾到不同学生的要求,创设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夯实基础,把握好深广度。对概念、原理、规律的表述要求准确精练,逻辑严密,注意教学内容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落实。

3.凡是教材上要求的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必须无条件地做好。课前精心准备、进课堂前要熟练完整操作一遍,力求万无一失,力求达到实验的最佳效果。除此之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一些补充实验,用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引进一些教学软件,帮助学生理解物理问题。但不允许用教学软件替代物理实验,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4.要正确、熟练地完成演示实验,并使每个学生都能看清实验现象。在观察演示实验时,不仅要学生关注所观察的现象,同时要让学生理解该物理现象是用来说明什么问题和怎样说明问题的。应该尽量让学生了解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在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该让学生在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的前提下独立操作实验。要认真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实验。要求学生做到:课前有准备;实验操作认真、规范;仔细观察,及时记录;认真分析,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5.要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活动,如中学生物理竞赛、兴趣小组、科学讲座等。活动要目的明确,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知识基础、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高中化学学科特色及要求

1.在教学计划中要体现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措施,体现实验教学、绿色化学思想。在教学设计上要结合身边的化学物质作为问题情景,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体现科学探究的特色和要求。

2.做好课前的准备,实验要预先演练,确保实验成功。对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随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疑问。

3.在课堂实验、实践活动等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中,应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保证学生的动手、动脑时间,加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4.注意不同学段化学学科的学习目标要求,特别是化学概念、理论要注意由浅入深,把握好深广度,夯实基础,切忌一步到位,人为增加学生学习难度。

5.必修课程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经验和社会生活现实,以重视核心观念、基本方法和积极态度的培养为主,严格控制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提倡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6.选修课程的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为主,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要让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及信息处理的方法,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教学中要注意对科学方法的指导,对各种化学教学内容能够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灵活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进行教学。对同一知识点,在不同学段应注意知识的生长与发展,逐步构建化学知识网络,形成化学技能。

8.注意化学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9.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化学教师要承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及教学工作。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学计划按教学内容顺序,写出单元、课、框题的教学时数,包括复习、检测、主题探究活动、调查、访谈、参观的时间安排。

2.备课要从教学内容出发,通过多种方法了解新时期出现的新人物、新信息、新问题、政治和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丰富教学内容,并了解和研究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

3.新授课的要求是:①时政素材要精练、典型,分析要准确、全面。②情景要新颖,导入巧妙自然。也可利用第一环节中的时政素材导入。③问题设置要科学、合理。④学生先看书,自主探究,而后交流讨论,教师点拨。⑤归纳小结,练习巩固。

4.复习课的要求是:①指导学生掌握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及其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②精选相关的高考试题,了解命题的趋向和解题思路。③结合时政热点,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发散思维。④模拟演练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拓展能力。

5.讲评课的要求是:①课前要分析学生考试的基本情况,统计错误的类型,确定讲评重点;要将试卷发给学生,要求分析错因。②讲评应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思路分析,讲究对症下药”。提倡学生讲和评。③课堂小结的目的是概括本节课讲评的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并强调注意问题。④要根据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针对性练习。

6.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做法是:第一步,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目的以及学生的认识能力,确定调查的内容、对象和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资料。第二步,归纳、比较、统计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在班上进行交流,讨论、展览,共同探讨其中的观点,提高到理性认识,解决学生原有的疑惑。第三步,用已得出的结论、观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提出行为要求。可采用演讲,专题报道,小论文等多种形式。

7.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和实践性操作两种,有1次小论文或社会调查,对适量的作业练习逐项逐题批改,要有批改记录以便及时讲评及有机结合进行知识补遗和方法指导。高中历史学科特色及要求

1.在备课中,要认真贯彻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是要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二是要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三是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四是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五是要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意历史课程与其他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学习用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

3.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每学年至少应开展一次历史小论文写作活动,一次历史讲座,一次历史考察活动等。

4.上好高中历史选修课,要做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5.要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应积极运用教学挂图、幻灯、投影、录音、录象等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高中地理学科特色及要求

1.要根据各校条件和各阶段的教学要求,每期各年级应成立地理兴趣小组不少于1个,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不少于1次。2.上地理课,必须要求学生带课本和地图册,并做到“左书右图”,老师必须带指图的教鞭。3.运用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和优势。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掌握读文、读图方法和思维技巧,使学生学会研读教材、理顺关系、分清主次、质疑解疑;同时学会分析图像,即以图释文、以文解图、图文转换;会归纳、比较、分析因果关系;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单一的图像设计,还要考虑到图像的组合;要把图像的作用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

4.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简称“三板”)是地理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是学生获取地理知识、技能的重要源泉。板书要规范、科学、正确、清楚、条理性强。板图、板画设计要简练、适用,大小适度,注意色彩的选用。

5.地理作业中读图、填图应占有较大的比重,并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课后作业以能结合本地实际、自然环境和社会生产活动为宜,可考虑野外实习考察和撰写小论文。

6.高中地理每周至少有一次作业批改,并有比较详细的批改记录,包括批改时间、班次、上交人数、主要问题等方面。7.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当地和学校的条件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并从高中地理课标“活动建议”中得到启发,拓宽设计思路,进行创造性劳动,组织更多有效的课内外地理活动。课外实践活动要有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高中生物学科特色及要求

1.教学计划要体现课程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等基本理念,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要注重指导或引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教学研究与改革。达成课程目标。2.教学案以课时为单位,连续编号,覆盖全部教学内容;课后要有反思。

(1)教学设计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与生产实践,突出生物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自觉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2)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要体现直观性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电子课件等,直观材料的展示、运用恰当准确。生物教学整合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3)课堂教学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突出知识学习的探究过程,注重自主探究和体验。关注生命活动规律和生物科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确保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必须按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实施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要突出学生自主参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加强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1)必须完成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绝不允许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替代生物实验教学、用演示实验替代学生实验。

(2)教师提前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并做预备实验。

(3)发展学科探究能力,初步学会观察、分析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及科学探究的方法。(4)激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开展生物科技活动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每课时布置30分钟左右的作业。高中音乐学科特色及要求

1.按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突出音乐学科的审美特点,注重对学生乐感的培养,在不断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同时,不忽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2.重视音乐实践,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唱、演奏乐器的乐趣,激发学生表现欲望。

3.努力创造条件,选用优质视听,要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判断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

4.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提倡教师用有感情的范唱、简明准确的伴奏、自编舞蹈等突出学科特色。

5.结合音乐教师具体情况,提出音乐学科的模块教学、选修模块教学和音乐研究性学习的合理化建议,要注意加强对学生选课的指导,科学安排教学老师、教学班级、场地及课时。6.教师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地创设音乐审美情境,讲究教学的情趣性,把握教学的情感性原则。

7.音乐课的作业分为书面作业(听记、乐理练习及音乐创作练习)、口头作业(唱歌与视唱练习)、实践作业(演唱、演奏及舞蹈表演等)。

8.书面作业尽可能在课内完成并当场点评批改.如:有选择地对学生创作练习的习作进行试唱、试奏及自评、互评,不断修改提高。口头作业采用课内课外结合的方法完成.如课标要求歌唱模块要排练3首以上的合唱曲,可在课内排练课后背唱等。

9.对特长生的训练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并纳入教学计划中。10.定期开展好学校的大型文艺活动(如班级歌咏比赛和国庆、元旦文艺晚会等),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音乐表演才能的机会。组织各类艺术兴趣小组活动,使学生在课余更广泛地感受、学习音乐。

高中美术学科教学要求及特色

1.教学课件、视频、挂图、实物教具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思想内容要健康。

2.上美术鉴赏课,有美术原作时,应尽量用原作教学,如教师自己的作品或教师收藏的他人的优秀美术作品。没有原作时应尽量使用清晰、精美的图片;

3.要引导学生在鉴赏活动中学会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4.绘画、书法、篆刻、雕塑、设计、摄影等模块的教学,要注重技法、步骤的设计和课堂的直观演示。课前应准备好作画步骤图、范画等。学生作业、练习时要留心观察、记录学生练习的情况及过程,必要时要给学生再讲解、再启发、再示范。

5.在传承性的美术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创造美术的新观念、新技巧,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与技能。

6.美术鉴赏课的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可设问答题、撰写作品鉴赏文、小论文、制作课件、体验性绘画等形式。作业设置的形式、难度要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参与。作业一般要尽可能在课堂上完成。其它模块难度较大的作业可用几堂美术课来完成。

7.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在课堂上对学生作业进行各种形式的评价。

8.对于那些在课堂作业练习中表现出较好的美术素质、希望进一步学习美术的学生,或因有意在高考中报考需要加试徒手画专业的学生,或有意报考美术专业院校的学生,美术老师应将这些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更系统、更专业的教学训练。美术高考生的训练应围绕素描、色彩、速写、创作和设计等课目开展教学。

9.学生优秀的美术作业(作品)要注意及时收藏、妥善保存和合理使用。每年应举办一次全校性的学生优秀美术作业或美术作品展览。对参展的作品可分出等次,予以表彰、鼓励。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特色及要求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确定编好全年、全期的必修和选修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要根据气候、场地等情况,科学安排教学内容。2.教学计划中,要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具体体现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

3.要做到超前一周备课,尤其要提前备足、备好雨雪天的体育与健康课。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以及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根据需要把现代教育技术、音乐、舞蹈和体育与健康课整合。

4.教师必须着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学生必须着运动,运动鞋上课。学生不得将有碍运动和易引起伤害事故的物品带入课堂。

5.体育教师课前要通知体育委员,确定上课地点。组织上、下课集合,清点人数;并作好考勤记载。6.上课要体现高中新课标各模块教学内容及特点学,要注重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让学生掌握2-3个体育项目的运动技能及锻炼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7.做好准备和整理活动,加强保护与帮助,严防伤害事故发生。上课结束时,要适当布置一些练习内容给学生课后进行小群体锻炼,达到巩固。

8.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集体的体育锻炼时间,积极开展小型多样的群体竞赛活动,每年必须举行一次田径运动会或体育节。

10.把爱好体育和体育苗子、尖子组织起来成立校代表队或高考队,开展课余训练,充分发挥其特长,培养一定数量的高水平运动员。11.对学生学习评价就是以每一模块学习目标为主体的考核,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体能的评价30%,知识与技能的评价40%,学习态度的评价20%,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学生互评)10%等四个方面组成。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特色及要求

1.要求使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可以作为教案的教学过程。应尽量安排连堂课。

2.设计多层次的学习任务,并提供有效的学法指导,以落实多级学习目标。课前要熟悉和检查教学所必需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学习素材等教学资源。

3.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课时的80%。上课应边讲边练,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反对满堂灌。讲解时间不超过15分钟(新授课不超过20分钟),学生参与率不低于80%,每课教师至少辅导10人,练习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理解能力、教学环境及任务类型等方面,应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法、讲授法、演示法、WebQuest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5.加强学生操作期间的巡视指导,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操作进度,帮助学生解决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做到个别问题个别指导,共性问题集中指导。善于收集学生活动和操作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并根据教学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6.学生学习与练习建议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形式,按照合理分组,责任到位的原则,将分组合作学习落实到位,要注意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7.在教学中要体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面向各层次的学生,使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并恰当、适时地在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并检查教学设备,排除故障。

8.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应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指向,及时发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善于运用准确精炼的话语或恰当的体态语言等方式来激励评价学生。

9.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信息奥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活动。结合学科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特色及要求

1.提倡以备课组为单位制订学期教学计划、各章(或模块)教学计划。

精心写好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好教学试验场地、设施、器材、课件等的准备工作,制定必要的安全预案。

2.重视技术思想和技术试验的教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条件和教学内容要求,努力创造技术试验环境,鼓励学生进行技术试验,通过实践领悟技术的思想方法,既要重视先进手段和技术的利用,又要重视试验场地、器材等资源的开发。3.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及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注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具有层次性,体现差异性,注重选择性,紧扣课程的基本目标,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5、在教学中,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演示试验、技术试验等操作应准确、规范、熟练,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试验习惯。教学中应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注意技术实验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

6.作业分为书面作业、设计方案用作品、技术活动报告等多种形式。布置作业和组织开展技术活动因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场地、设备、器材。可在学生家庭中进行,也可在学校试验基地进行。学生可单独完成,也可分小组合作完成。

7.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由学生自主选题,分组进行,组内要有明确分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学、好研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通过定期举办适量的科普讲座、撰写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校本教材,指导并帮助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报告或论文。

8.课程评价有书面测试、设计方案及作品评定、技术活动报告答辩等方式。学生参与模块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技术活动档案记录基本完整,方案、作品、书面测试达标,并能完成或基本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可评为合格。高中研究性学习学科特色及要求

1.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安排应根据学校课程方案、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方式等实际情况灵活进行,高一统一安排,其它年级可以年级、班级或研究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行“弹性学时管理”。

2.教师要注重对研究性学习过程的指导

①理论与案例教学相结合要在教案中体现,帮助学生初步掌握活动设计、资料查阅、调查访谈、科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了解信息整理和分类的方法和技能。

②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不同的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提供课题菜单。

③设计方案的指导要课堂集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研究方案应包括从哪些维度来展开课题研究、大致的活动步骤和时间安排、小组内的分工、研究方法的确定、资料的搜集和资源的利用、对结果的预期和处理等。

④活动过程的指导要及时与学生交流,掌握学生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对研究可能用到的方法如网上查询、社会调查、科学实验、资料统计等进行具体的指导。⑤要引导学生学会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合理的分析整理,并获得自己的研究结论与成果。

⑥交流汇报的指导要采用集体汇报、师生讨论会或主题演讲等方式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

3.教师每学期对学生的研究成果组织交流汇报并进行综合评定。根据平时活动中的自评、小组评价、老师评价以及终结评价,用等级方式为所有学生评定成绩,与学生所获得的学分并列记录于成绩册、学籍卡上。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特色及要求

1、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安排应根据学校课程方案、活动的组织方式等实际情况灵活进行,可以年级、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安排,实行“弹性学时管理”。

2、学期初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年级教师根据学校总体要求开发设计供学生备选的活动主题,上报学校审查备案。

3、班主任组织学生参考学校提供的备选活动主题,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熟悉和所关注的社会实际中选取活动主题,结成活动小组。

4、班主任协助学生从本年级教师中选聘各活动主题的指导老师。

5、指导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指导学生按计划进行活动,做好与学校各部门及社区的协调工作,保证活动按计划有序、有效、安全地进行。

6、每次活动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方案,写好活动记录,收集好活动资料。整个活动结束时,要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撰写活动总结报告。

7、学期末,各活动小组上交活动报告、小结、体会、感受等。学校举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比表彰。

8、学校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人身安全,做好各项安全预防措施。附六:评价表

郴州市普通中小学教师执行教学常规评价表

县(市、区)

学校

学科

老师

评价总分

说明:1.对教师执行教学常规的评价,应采用多元综合整体评价,即按教师自评、教研组(备课组)互评、校(教务处、教研室)评相结合进行综合评定。总体评价分为:教师自评占30%、教研组(备课组)互评占20%、校(教务处、教研室)评占50%。2.评课时,要认真阅读评价方案,要明确评价要素的内涵,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3.评价时要严格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评价信息进行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郴州市普通中小学学校执行教学常规评价表 附七:常规文本式样

郴 州 市 教 育 局 文 件 郴教基发[2006]21号

关于印发《郴州市中小学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中小学校:

现将《郴州市中小学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以下简称《评价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为做好贯彻实施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认识,提高贯彻落实《评价方案》的自觉性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学科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制定和颁发《评价方案》是全市基础教育的大事,是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工程的重要建设,是全市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规程,是学校和教师开展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是检查和评价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标准。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中小学全体教师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按照依规治教,遵规施教,执规必严,违规必究的总要求自觉贯彻执行。

二、狠抓落实,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召开所属中小学校长会议,宣传贯彻执行《评价方案》的意义和作用,具体部署与安排实施《评价方案》的工作。各中小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评价方案》,督促所有教师按《评价方案》要求进行课堂教学。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对所辖中小学执行《评价方案》的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并予通报。

我局将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执行《评价方案》的情况每年进行一次检查评比,并予通报。

三、加强领导,加大贯彻执行《评价方案》的力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一把手要负总责,主管领导要直接抓,行政职能部门要具体抓,业务部门要加强指导;各中小学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是直接责任人,学校教导处与教研室是主管与指导部门;要一级抓一级,层层领导到位,个个责任落实。同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要采取过硬措施,确保《评价方案》的贯彻执行。

郴州市教育局

二OO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郴州市中小学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个最主要的环节,也是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一项常规性工作。课堂教学评价力图体现促进发展的导向功能,其关键就在于两个促进:促进学生发展和促进教师成长。课堂教学评价,是按照“课堂教学评价方案”所规定的评价目的、原则和程序,以评价指标为导向,采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搜集和分析评价信息,以评价标准为尺度,以评价信息为依据,对课堂教学进行价值判断。

一、基本理念

(一)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力求“促进教师成长”

践行“为了教师的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评价方向面向未来,评价的重点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

(三)贯彻“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

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

(四)构建“民主、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师生心智交融,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力求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符合教学规律。

(二)导向性原则

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点,树立现代教学理念,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提高教学水平。

(三)有效性原则

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施教的效率,体现现代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使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四)开放性原则

既体现课堂教学的共性,又体现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的特殊性。提倡创新,鼓励个性化教学。

(五)可行性原则

评价要点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六)评教相长的原则

评价的作用在于促进教师包括评价人员自身的发展,共同提高教学技艺。

三、基本思路

(一)兼顾总结性评价,突出形成性评价。

(二)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三)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

(四)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自评他评相结合。

(五)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四、评价体系

(一)定量评价体系

本方案由专家评价组(教育行政领导、教研员和同学科老师)课堂评价、学生课堂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三个子方案构成课堂教学整体性评价方案,每个子方案的评价指标均设置不同评价项目和评价要点。“评价项目”,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出发,设置项目。“评价要点”,列出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

“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采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价要点中具有典型性的特征进行列举和描述。“学科特色”, 是教师行为前5个评价项目16个评价要点不能涵盖的并且体现本学科教学特色的评价指标。具体评价要点与特征描述请参阅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其他”,是留给评价者列出自己认为所需要补充的评价项目和要点,主要针对具有突出创新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课堂。

“评课等级和评语”,是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评定等级,再写出评语。“符合程度”,是根据特征描述,对课与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作的判断。包括四个等级,“A优”、“B良”、“C中”和“D差”。“满意程度”,是学生根据特征描述,对课与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作的判断。包括三个等级,“A满意”、“B基本满意”和“C不满意”。

1、评价

2、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教师行为

(1)教育理念与教学目标

①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

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新理念;坚持开放的教学观;坚持学科与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及整合;坚持不断探索与创新。

②符合课标和学生实际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2)教学设计与学习条件

③教学设计与可操作度

教学内容的设计既强调知识的科学性,又关注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体验相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环节严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④环境创设与资源处理

学习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习内容的选择、处理科学,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准备充足。(3)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⑤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多样,既新颖又实用;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实用,形象、直观、生动,使用时机恰当。

⑥学法指导与过程调控

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教学过程调控有效,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4)教学机智与课堂气氛

⑦教学机智与细节处理

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鼓励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课堂注意创设情境,活而不乱;课堂结构疏密有致,各环节衔接紧密,主动学习。教学细节灵活处理,偶发事件处理得当,控制自身不良情绪;善于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宽容学生、鼓励学生,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心灵对话。

⑧课堂气氛与师生关系

课堂气氛的宽松、融洽、活跃、有序;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学习进程张弛有度。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

(5)人文素养与学科功底

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具有健康、良好的心态和气质;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⑩学科教学基本功

学科教学基本功(粉笔、普通话、简笔画,恰当运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自身习惯与能力;创造性地理解与把握教材的能力;知识传授准确无误。学生活动

(6)注意与情绪

○11关注的态度与程度

学生的目光追随教师或发言者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回答针对所问;倾听全神贯注。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能够倾听、协作、分享。(7)参与与交往 ○12参与的广度与深度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学生全程参与学习;积极投入思考或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阅读讨论;大胆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自觉地进行练习。学生思维敏捷,流畅、有条理解释说明所学知识;学生善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激烈的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创意。(8)思维与生成

○13参与的品质与效果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友好合作;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愉悦、主动;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互动交流。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识;伴有满足、成功、愉悦等体验,并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学生有独特的表现,能提出深层次的问题或得出不同寻常的答案,个性显现。教学效果

(9)知识与技能

○14目标的达成度

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落实;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得到提高。(10)过程与方法

○15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

(1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6师生的精神状态

教师情绪饱满、热情;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具有对事物的正确看法;学会了尊重他人的不同看法,能互相学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学科特色

反映各个学科教学的特定要求。其他(12)奖励与惩戒

对课堂教学具有突出创新的进行鼓励,对课堂教学存在严重问题的提出警告。

3、课堂教学质量定性等第的概括性描述

在最后的综合整体性评价时,要考虑到所有能兼顾到的课堂教学的信息,它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不同评价主体自身对不同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的划分等。选择出最能反映评价者所观察到的有关课堂教学质量及相关因素的概括性语言描述。课堂教学水平可分为四个等第,如下:

(1)无效教学(不合格课)(D级课)教学观念陈旧,课堂教学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教学程序混乱。教学方法迂腐乏味,令人无精打采。学生被动学习。为活动而活动。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没有落到实处。出现知识性错误或政治性错误。

(2)有效教学的起始阶段(合格课)(C级课)

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实施符合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程序经过了认真的设计,教师能较好地实施教学。能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积极推进学生自主活动。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还不够切合学生实际,没有成功地解决大部分学生所面临的困难。知识传授准确,注重了能力培养。但在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在发展学生成功“应用”这一学科知识的能力方面,存在着缺陷。

(3)完成了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良好课)(B级课)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本学科要求及特点;教学内容达到学科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目的;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特点、年段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及学习方式,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教具等手段(或自制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并能很好地组织实施;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学法指导,注重基础,培养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课堂教学氛围活跃,体现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参与面大,且有一定的参与时间与空间;课堂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合作,平等的交流;知识传授准确,促进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并促使学生成功“应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但在培养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和态度,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关注方面仍旧有限。

(4)优质教学(优质课)(A级课)

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符合本学科要求及特点;教学内容符合中小学课程计划和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要求,达到学科教材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目的;教学方法具有先进性、创新性,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并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产生明显效果;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进行有效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结构模式新颖,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具有艺术性,节奏恰当,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积极性;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法指导,强化基础,培养能力,讲求效率,体现以学生为主的原则,组织教学恰当、得体;课堂教学氛围活泼和谐,体现综合素养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并有实效;培养了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和态度,并发展了学生成功“应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五、使用说明

制定本课堂教学评价方案的目的,是为任课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和教学研究人员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提供基本依据。本评价方案主要适用于对日常教学的形成性评价,评价对象是一节课。

(一)等级评定办法

本评价方案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评价等级共分为A、B、C、D四级,为了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突出表现,等级评定办法由基本等级评定办法和突出表现升降级办法两个部分组成。

一人评课可以根据听课实况,按等级评定办法给出恰当的等级;多人评课,则采用多数定等法,即以多数评价者确定的等级为结果,或者通过集体讨论和评议确定等级。

1、基本等级评定办法

前四个评价项目中一共有20项评价要点,如果有10个或10个以上评价要点为“不符合”程度的,应被评定为D级;如果有6个或6个以下评价要点为“不符合”程度的,应被评定为C级;在没有任何评价要点为“不符合”程度的前提下,如果有10个或10个以上评价要点为“基本符合”程度的,应被评定为B级;在没有任何评价要点为“不符合”程度的前提下,如果有15个或15个以上评价要点为“完全符合”程度的,应被评定为A级。参见下表“课堂教学评价基本登记评定办法”。

2、突出表现升降级办法

在基本等级评定为C级或C级以上,如果课堂教学中在某方面有突出创新,则该课可在原来等级基础上升一级;如果课堂教学中在某方面出现严重问题,则该课可在原来等级基础上降一级。

3、综合评价

综合整体性评价时,则按专家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进行综合评定。总体评价分为:专家组评价占50%,学生评价占30%,教师自我评价占20%。

(二)使用程序

1、评课前,评课人认真阅读评价方案,要明确评价指标的内涵,熟悉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2、评课前,评课人一般要对被评教师的教案进行分析,并根据需要拟订检测试卷或调查问卷。

3、评课人在评课过程中,根据评价要点作好听课记录,防止漏记、误记,特别要避免因大意所造成的“张冠李戴”等重大失误。

4、评定等级要以评价信息为依据,根据评价信息反映的课堂教学状况,达到哪个等级就评为哪个等级,不能恁主观印象随意评定。

5、被评教师根据评价指标自我评价,并就教学条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方面作简要说明。

6、评课人按照评定等级办法,根据教学实施情况、学生测试或问卷结果、教师自我评价等,评定等级,再写出简要的、有针对性的评语。

(三)搜集课堂教学评价信息的方法

1、观察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师生双方教学活动搜集评价信息。

2、谈话(访谈)法。通过与任课教师、学生、同行教师以及有关人员谈话搜集课堂教学评价信息。

3、测验法。通过即时效果测验来搜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关于“知识、能力”要求的评价信息。

六、注意事项

(一)宣传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调动教师参与评价工作的积极性。

(二)评价人员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尽可能消除评价的误差。

(三)掌握课堂教学的共性和个性,结合学科特点进行评价。

(四)课堂教学评价要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年段学生和不同类别的学校的具体情况。

(五)课堂教学评价要有连续性和整体性。

附件:中小学十八个学科课堂教学学科特色评价要点表述

(一)对体现小学语文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表述(1)是学习母语的实践活动

①听、说、读、写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②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

③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学资源,联系生活学语文。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2)是情感体验、陶治情操的潜移默化

①注重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明辨是非。

②阅读教学中注重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从语言文字中获得情感的熏陶。③尊重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鼓励发表独到见解。(3)是积累语言、感悟语言的过程

①注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②在阅读教学中,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注重培养语感。③注重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自读中揣摩语言,悟得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式。

(4)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的载体

①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②设置程度适宜、生动活泼的语文活动,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和提高语文能力的机会。③在语文活动中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序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二)对体现小学数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⑪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形成 ①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得当。

②关注学生基本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差异,利于学生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和发展。⑫数学思考的指导

①会收集信息,能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

②在探索物体的位置关系、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化等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③通过观察、猜测、类比、归纳等活动,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⑬应用数学的能力

①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②能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路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尝试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③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④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三)对体现小学英语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教师的专业素质

①语音正确,语调流畅;语言应用规范、得体,适合学生水平。②熟练、恰当地使用英语组织教学,指示语清楚,示范到位。(2)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活动,活动形式与目标相一致。

②控制性语言训练和开放性语言训练比例恰当,为学生自主运用所学语言提供时间和空间。③语言的输入量、训练的密度和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3)语言实践的充分性

①学生能够整体感知、理解、体验语言的运用。

②师生、生生互动多样、有层次,体现语言的交际性特点。③学生能够把所学话题从课本向生活实际延伸。(4)教学有独到之处

①擅长简笔画。图意表达准确、鲜明、简洁、生动;作图迅速流畅。

②能歌善舞。歌曲内容符合课堂教学要求,节奏、旋律准确流畅;表演自然,设计合理。

(四)对体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⑪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运用

①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事例中体验、感悟、提高。

②创设探究与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③引导学生合理地有创造性地思考,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与运用。(2)情境的创设与实践活动的引导

①情境的创设有效、得当。

②组织学生顺利开展活动,活动思路清晰、方法有效、针对性强,各个环节安排合理、有序。③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事例中感悟、体验、思考、辨析相关的道德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不同的层面领悟道理,提高思想认识,明确行为要求。⑬学生能力的培养

①注重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培养学生认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②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③注重对学生收集、分析、运用信息资料能力的培养。④注重对学生探究,解决生活问题能力的培养。⑤注重对学生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五)对体现小学科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⑪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①能采取适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采取以探究为核心的多种学习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

②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探究的需要采取不同类型的指导。对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提示和说明。重视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指导。

③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知识及概念性的理解与发展。

④教师实验操作规范、熟练。注意指导学生安全规范地操作,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科学行为习惯。

⑫对科学探究活动的主动参与

①学生主动围绕科学性问题进行探究活动,体验探究过程。②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③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猜想或假设。④能根据假想答案,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⑤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⑥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能够认真细致地搜集数据并进行记录,对搜集到的数据能够进行分析,认真思考数据的真实含义,能够依据证据得出结论。

⑦学生能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论,倾听别人的表达,积极展开讨论,乐于合作。

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①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与应用情况。

②能利用科学知识进行思考、并具有进行表达陈述、交流的能力。

(六)对体现小学劳技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技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

①学生技术设计资源收集较丰富。

②学生技术制作材料的收集和利用得当。③学生技术工具的准备和选择恰当。(2)设计与制作的程序和方法 ①多数学生技术设计方案合理。

②多数学生技术操作程序、方法正确。

③体现安全、质量和环保等意识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3)设计与操作的评价和创新

①学生能发现设计与操作中的问题。②学生能提出改进设计的方案。③学生主动尝试修改制作。

(4)学生参与并体验某一具体技术性劳动

①通过参与某一具体技术性劳动,体验并内在感受。

②在体验基础上,内心反省、内心反应并自我觉醒,对劳动与技术的内在追求。

(七)对体现小学美术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⑪美术素养的培养

①敏锐视觉意识的培养。②美术语言的了解与掌握。③媒材的运用与情感表达。(2)审美能力的培养 ①美术审美情感的激发。②人文视野的拓展。(3)创新精神的培养

①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②能创作出富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八)对体现中学思想政治品德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

①能引用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典型实例 ②事例时代感强、具有启发性。

③结合事理对理论问题的分析准、透、活。(2)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的效度

①创设符合德育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②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3)活动组织与成果利用程度

①能组织学生开展有价值的课堂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指导。②能挖掘和利用学生课内外活动的成果,深化教学。(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程度 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②学生自主地投入课堂活动之中。

(九)对体现中学语文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教学内容的独特领悟与制定

①教师对所教授的内容有自己的发现或自己的理解角度。②教学情境设计有利学生的理解和感受。

③课内拓展练习设计科学,有利于课文的延伸解读。④拓展内容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2)语言与思维

①普通话标准、规范,语音、词汇、语法达到教师普通话测试较高等级。

②教学语言丰富,富有文化含量,具有独特的风格,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形象性。

③抓住汉语的特殊性和内在规律性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生动,激发热爱的感情。

(3)感悟与积累

①体现语文课程的丰富内涵,尊重学生的学习独特体验,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②学生能从当堂学习中获得必需的知识积累,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感悟。③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4)教师范读及学习示范

①在教学中适时进行文章范读,声情并茂,入耳入心,有感染力,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

②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需要的时候,自然而有意识地展示自我阅读、写作等语文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

(十)对体现中学数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数学思维活动的体现 ①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 ②学生拥有足够的思维时空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 ④注重学习过程的质疑与反思(2)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①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②准确地提炼与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③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3)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①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

②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

③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④数学建模的教学恰当有效

(4)数学素质教育及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现 ① 获取知识的能力 ②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 对数学知识、教师教学的批判性思考

(十一)对体现中学英语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教师的专业素质

①语音准确,语调流畅;语言应用规范、得体,适合学生水平。②熟练、恰当地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进行授课。(2)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活动,活动的形式和目的和谐一致。

②控制性语言训练和开放性语言训练比例恰当,为学生自主运用所学语言提供时间和空间。(3)师生活动的比例

①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严格控制教师的讲授时间,主要时间应用于学生的活动和训练。②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100%的学生都能参与。(4)教学有独到之处

①擅长简笔画。图意表达准确、鲜明、简洁、生动;作图迅速流畅。

②能歌善舞。歌曲内容符合课堂教学要求,节奏、旋律准确流畅;表演自然,设计合理。

(十二)对体现中学劳技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学习价值 ①有利于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实践的能力。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①突出实践性,“做中学”。

②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实践时间比例适当。③强调安全,有安全措施。(3)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 ①识图(制图)、材料加工、组装、调试(修饰)的能力有提高。②使用工具安全、正确、协调。

(4)学生参与并体验某一具体技术性劳动

①通过参与某一具体技术性劳动,体验并内在感受。

②在体验基础上,内心反省、内心反应并自我觉醒,对劳动与技术的内在追求。

(十三)对体现中学历史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叙事清楚,线索明晰

叙事清楚生动,基本线索明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精选史实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认识和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理交融,明理启智

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寻求借鉴,启迪学生的历史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4)创设情景,重视实践

运用直观和现代技术手段教学,创设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实践,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和学习能力。

(十四)对体现中学美术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美术素质的提高 ①提高敏锐的视觉意识。②掌握和运用美术语言。(2)审美能力的培养

①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对艺术品及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3)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①有助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美术学习的兴趣。②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4)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①学生能否大胆地进行想象,并表达自己的创意。②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十五)对体现中学生物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注重生物实验教学

①能恰当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安排实验教学。②能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③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④能具体、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2)联系学生身边的科学

①能恰当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②能自觉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3)教学资源的直观性

①能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物、模型、挂图、电子课件等。②直观材料的展示、运用恰当准确。

(4)学生参与体验,对生物实验有感性认识和初步的理性认识 ①学生通过参与,体验生物实验并内在感受。

②在体验基础上,内心反省、内心反应并自我觉醒,对科学探究的内在追问。(十六)对体现中学地理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读图、用图、绘图的技能训练

①教师指导读图、用图、绘图的方法正确有效。②能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创设问题情境。

③问题情境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④问题情境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⑤能根据教学任务和进程选择恰当的地理图像。

(2)教师结合手绘板图、示意图(或计算机制作教学软件)组织学生开展探究 ①注重绘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②对图像和软件提供必要的提示和说明。

③能够依据图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探究。④能够指导学生依据地理图像和软件提出可以进行探究的问题。⑤能够指导学生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和假设。

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3)恰当指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地图上。①要求学生带课本和地图册,并做到“左书右图”,教师必须带指图的工具。②课堂练习能将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地图上。(4)能够独立、安全地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①能够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操作。

②能够指导学生在演示过程中与人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③能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④能够根据问题,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科学的回答。

(十七)对体现中学化学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①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

②问题情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化学演示实验的运用

①实验装置设计合理,操作规范、熟练,现象鲜明,紧密结合教学。

②指导观察方法,启迪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3)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指导

①能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各种学习资源。

②能设计与指导学生开展与其实际水平相符的各种实验探究活动。

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①循序渐进构建程序性、整体性知识体系。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③化学教学结合STS教育。

(十八)对体现中学物理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1)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水平

①要充分利用各种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②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③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

④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⑤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

⑥能根据学习任务和进程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2)实验探究活动的正确指导

①能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的支持。②能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③对实验探究任务提供必要的提示和说明。

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类型的指导。⑤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概括。

⑦注意指导学生安全规范地操作,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和习惯。(3)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①学生能够安全规范地操作。

②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4)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①学生思维积极主动。

②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境或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③实验探究活动能否采用多解方案进行。

④实施不同的探究活动方案出现的新的问题的处理方式是否科学、有效。(十九)对体现中小学体育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⑪讲解与示范及保护与帮助

①讲解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难点明确。示范位置正确,动作准确、美观,节奏感强。讲解与示范的针对性强,时机合理,效果好。

②从学生练习心理、安全和效果出发,练习时既要保护,又要帮助学生。方法正确,时机适宜。

⑫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

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预防与纠正错误,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加速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⑬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

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适宜,符合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

⑭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

符合实用、安全、整洁、合理的要求,有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二十)体现中小学音乐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⑪音乐音响活动的指导 ①活动的时间比例恰当。②活动的种类选择合理。③活动的艺术效果理想。⑫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①听觉判断及时准确。②听觉训练巧妙得法。③听觉能力有所提高。⑬音乐审美情感的激发 ①情感体验的状态积极。②情感表现的形象生动。(4)音乐创造潜能的开发

①创造性活动的过程生动有趣。②创造性活动的设计灵活多样。

(二十一)对体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一、、信息素养

1、挖掘教学内容,有意识地适时渗透信息道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养成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综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3、使学生准确理解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对学习和生活的辅助作用支持作用,使多种渠道获得信息支持潜移默化为学生内在需求,使有关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新理念、伦理和法规等潜移默化为学生的内在意识,逐步完成信息技术文化内化的历程。

4、结合具体的作品制作过程,总结提示一般性的方法、操作技巧,提示知识间的联系并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或形成概念图,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总结可迁移的方法。

二、讲解与指导

1、教师进行必要讲解时,应注意做到“讲练结合、收放有度”,支持学生自己操作和实践,不能用讲取代学生的操作;对操作命令和步骤的讲解要适可而止,给学生留出合适的探究和尝试空间,防止学生亦步亦趋的模仿。

2、教师要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避免教师自说自话,充分利用示意图、有趣的例子、多媒体演示等手段辅助学生的理解。

3、值得提倡的巡视指导方式: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总结常见问题、发现有价值的操作方式或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强调重点,纠正错误和偏差,补充不足。

三、师生互动

1、创设多样化、分层次的学习机会,鼓励个性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要兼顾趣味性和挑战性,提高信息加工深度,促进高水平思维。

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培养交流能力、形成良好信息意识。

3、在分组活动和个体活动中,要关注课堂氛围、学生的参与程度,活动过程中老师要加强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的和解决问题、正确处理好学生个体学习与小组、班级整体学习的关系,做好对活动过程的引导和评价。

四、技术运用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学支持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技术运用取得明显效果。课堂教学所使用的设备能起到既定作用,“广播”教学处理得当。(二十二)对体现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⑪教师指导下学生反思性、批判性和探究性的活动 ①行动与反思间的相互作用。

②在社会生活情境中与学生一起建构。③学生创造性的体现。⑫活动中学生的体验程度

①在特定的情景中,内心反省、内心反应和内在感受。②在体验基础上的自我觉醒,对文化科学知识及其探究的内在追求,和对人的生活意义的内在追问。

⑬在教师指导下的互动 ①合作互动关系。

②围绕一定主题多向交往活动的情况。⑭成果展示

①收集、分析、处理信息。②问题的解决方法。③动手操作成果。④表达与交流。

下载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普通中小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细则(试行)(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汕头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

    附件: 汕头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广东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深......

    榆林市普通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榆林市普通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修订) 为了加强中小学校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

    南阳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范文)

    南阳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试行) 第一章 总体要求 第一条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最重要途径。中小学教......

    市普通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要求

    榆林市普通中小学学校常规管理要求(2013修订讨论稿)为了规范普通中小学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依据《陕西省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

    武强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1

    武强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一、总则 1、为进一步加强教育体育局对全县中小学校的服务、指导、督促和管理,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和创造性,促进全县中小学教学......

    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

    河南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一、办学方向 1、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 鲁教基字〔2007〕20号 各市教育局: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优化普通中小学教学管理,增强教学工作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正确引导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益,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