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浅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和对策
【摘 要】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缺失或者病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缺乏方向感和内在驱动力。本文明确中小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文化建设
对策措施
一 引言
企业要具有竞争力,具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实力,提升企业品质。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如果企业的文化建设滞后,企业很难发展,甚至会被淘汰。现在的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诸多的认识不够、不深入,对自身企业文化现状不及时进行研究和采取对策,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 中小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都处在创始和发展阶段,创业者一般本身素质比较低,企业管理能力有限,在他们的眼里,获取理想的企业利润和效益才是最重要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遗忘和放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这些企业忽视或漠视了企业文化建设。另外,还有一些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最终会必然影响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因此,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一)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企业只能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谋求生存和发展。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相对大型企业而言就比较脆弱,所以,中小企业必须要加强企业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靠自身的硬投入,但同时还必须靠自
身文化建设,靠文化的软投入。企业“软件”搞好了,同时配以企业的“硬件”建设,才具有双重动力。而且“软投入”具有一个显著的优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在企业的规模、资金、设备、技术力量等硬要素逐渐减少差距的形势下,那个企业的软要素投入越大越有效,那个企业就越有竞争力,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可能性也越大,文化竞争力就强。文化这种软投入可以给硬投入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
(二)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的迫切需要
归属感和荣誉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要素。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是帮助和引导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树立归属感和荣誉感。那种被企业需要、尊重的感觉会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当企业有经营困难时,有归属感的员工更能不离不弃、共渡难关。一旦员工对企业产生了“依恋心”、“归属感”,就会撂不下手中的工作,离不开合作的团队,舍不得未完的事业,就会从各个方面把所有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每个员工的思想感情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相连,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员工对企业不信任、欠缺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不可能会以在团队中工作为傲,工作的热情和实力都不会被完全激发,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只会“做完”工作而不是“完成”工作;为了确保竞争和发展,员工的流动性会相对增大,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就得不到保障。
(三)是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的必要选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和市场所提供的商品数量、品种的增多以及买方市场的形成,消费者作为选择主体的地位日益体现出来,对商品的选择越来越挑剔,不仅要求商品适用,质量好,价钱便宜,而且在选购商品时附加了许多文化方面的要求,包括文化功能、文化情调、文化心理和文化精神等。因此,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高服务时,必须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
前景有限而失去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致使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停留在相对固定的水平,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六)重短期利益,轻长远考虑
由于企业文化需要从上向下推动,因此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往往很大。过去由于对民营企业在所有制上的歧视,使很多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时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而国有中小企业由于领导者任期有限,在职工对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出于个人工作成绩的需要,也会采用偏重于短期利益的企业文化,甚至经营理念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企业文化。如部分中小企业奉行“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的经营理念,使企业要么成了生产和销售伪劣假冒产品的基地,要么就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一味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另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则选择了“重义轻利”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完全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他们或者不经调查研究就为兄弟企业担保债务,或者不顾自身能力“大胆”兼并破产企业。这些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的企业经营理念,最终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有限,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些企业容易为周围的环境和市场改变自己的风格,文化建设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无法形成自己文化特色。
四 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中小企业只有建设和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用先进的文化促进企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搞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主要有:
(一)明确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振兴企业、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内容主要是要解决在企业内部如何对待治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外部如何对待客户;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竞争与合作的正确处理;对生产环境、工作环境、人文观念以及对社会责任与贡献的考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的考虑,对企业思想建设、和企业的治理相互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要选择适合的治理模式,提倡柔性化治理,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治理中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的集权和分权,稳定和变革得到统一,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企业应完善基本制度和政策,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体现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另外,企业决策者必须熟悉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率先垂范和倡导企业文化,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塑造企业文化,积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沟通者、激励者,并通过自身的影响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共识,认清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四)培育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除了在整体上选择自身的发展模式以及价值观等文化内容外,为了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进一步培育自身的文化核心竞争力。
1.立足创新,塑造个性。企业必须根据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创新,塑造个性,致力于营造富于创新意识和鼓励尝试风险的企业文化环境。纵观20多年来我国中小企业的起步、发展、辉煌、危机与迷惘,我们可以看到,个性是中小企业生存的根本,没有个性的中小企业是无法生存的,这就是市场竞争的残酷法则。而没有个性恰恰是我国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要想在未来的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并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和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重新构造企业竞争力,形成企业自身的独特个性,走现代企业的个性化发展道路。
2.以人为本,个人与企业同步发展。企业文化的本质内涵是“以人为本”。企业更要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把人的潜力发挥至极,使追求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一致。以柳传志的话说就是:以人为本,把
员工的个人追求融入企业的长远发展之中。职工对企业认同意识以及工效挂钩的直接性,使中小企业在劳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人本优势。
3.志存高远,树立战略意识。企业发展战略亦称企业经营战略,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全面分析而制定的较长期的、总体性的谋划,是企业经营思想、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经营重点的集中表现。中小企业的战略未必要都像大企业的一样系统、精确和全面,它可以是一个较为笼统的目标,或者仅仅是关于企业发展的一个定位。不管企业的起点如何之低,企业战略就是企业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必经的桥梁。中国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战略失误在于急功近利的急躁冒进。就我国许多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的投机心态往往是战略执行中最大的障碍。市场经济是充满挑战性的,置身其中的企业家有一定的投机心态是正常的,但我们要坚决警惕的是将无数企业引向灾难的过度投机心理,通过制定和贯彻企业发展战略使企业在长时间内立于不败之地。
4.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品牌的一半就是文化,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从产品到品牌,文化为品牌锦上添花,而品牌成为优秀文化规范结出的良果。
5.支撑企业战略转型。在对企业战略中的各元素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把握中,决策者在不断扩大的范围、不断拓宽的领域、不断提高的层次的市场挑战过程中,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内外有形及无形的资源。文化则是实现新战略目标的动力,是企业战略创新背后的有力支撑。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中小企业应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使之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有效地提升企业
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参考文献
[1] 罗长海.企业文化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5 [2] 李健.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3] 张国萍.浅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 [4] 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5] 张蓓,黄晋蜀.《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J].中国集体经济,2002年,第六期
[6] 吴鸣.《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2005年,第五期
[7] 朱莉,曾凡辉.《企业文化与中小企业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第七期
[8] 沈翠珍,尚民.《中小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塑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4月第16卷第2期
[9] 约翰.科特,詹姆斯.赫斯科特,曾中,李晓涛译.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M].华夏出版社,1997 [10] 陶声良.企业战略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11] 沈翠珍,尚民.中小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塑造[M].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4月第16卷第2期
第二篇: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
摘要:在我国中小民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活跃的新生力量,以其天然的自身优势跃上历史舞台。它的发展不仅对经济稳定增长具有重大作用,而且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却困难重重。因此加强中小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塑造一流的企业文化,营造特色的形象观念,形成中小民营企业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中小民营企业文化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结合中小民营企业的特点,阐述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从而为中小民营企业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字: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现状,对策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理论已逐渐被引进我国,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引起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一方面一些优秀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作用开始建立自己独有的企业文化,另一方面一些专业性的企业文化组织在不断建立,为企业文化观念在我国的普及和进一步深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尚停留在表层和中间层,对企业文化的主要层次——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之间还缺乏全面的考虑。
一、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以来,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优秀企业文化的知名企业。他们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形成了具有独特个性的、成熟的企业文化。但我国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经济、社会和认知等方面的原因,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多数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尚在起步阶段,处于被动、自发的状态。总体上说,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着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一些企业移植和克隆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今天学“海尔企业文化”,明天学“联想企业文化”,一概采取“拿来主义”,其结果企业文化只是花架子,企业的现状和文化建设还是原来的老样子。正是由于许多中小民营企业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从而给人一种误导,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开展企业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的设计。如果企业的文化建设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没有体现出更深层次的内在价值和理念,这下发展下去,就会出现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对企业文化热衷,而员工对其冷漠不关心,难以产生心理契合,与经营管理形成“两张皮”,难以得到企业多数员工的认同,更难以使企业文化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2、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缺乏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根据,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的文化,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具有生命力。但是纵观我国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大都实行“拿来主义”,这使得企业文化存在严重的雷同性和相似性,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
3、企业文化存在短视倾向,功利性太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中小民营企业,一切行为的中心目标都是为自己及家族聚敛财富,缺乏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企业家急功近利,经营行为短期化,诚信缺失行为盛行,进而导致了当前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誉危机。但是,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壮大,企业经营者必须意识到过去单纯追求盈利的目标已经阻碍企业的发展,应该转移到满足社会需求、促进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目标上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调动广大的社会资源,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
4、许多中小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式的企业文化
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是由改革开放初的个体经济发展而来的,经过后天的资本积累和结构整合才形成了现在初具规模的企业。由于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初期都是采用家族制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人员的任用实行近亲繁殖,家族色彩浓厚。这样的管理模式在企业创业初期基本能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工作日益复杂,专业化技术分工日明显,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产权制度的弊端就日益凸显出来。
5、许多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处在自发阶段且创新动能不足
虽然少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已经开始自觉进行企业文化管理,但大多数企业对认真推行企业文化管理还是不太在意或力不从心。现在企业中的经营价值理念,许多是在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自发和无意识形成的,缺乏创新性且带有浓厚的经验主义色彩,不完整而不稳定,大大地降低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因此,企业文化应与时俱进,随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相应有所创新。
二、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1、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应系统化,并推进自身文化的变革
由于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决定了现有的民营企业大多还属于中小规模。在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中,很容易察觉到其企业文化的相对较为系统性、全面性,而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系统全面性几乎就不存在。但是一旦企业得到发展,并取得一定的规模,其发展障碍多是来自于因缺乏企业文化所产生的问题。因而,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取得进一步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应全面化、系统化。同时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就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变革。
2、政府应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的“文化扶持”,优化政治法律环境
企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以政治法律环境为基础和前提的,离开了政治法律环境,企业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偏离企业正常的发展道路。这些年来,各级政府对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给予了立法、政策、融资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可以说,中小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为了促进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国家应积极引导企业建立健康积极的企业文化,并要大力促进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和普及工作。
3、中小民营企业应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参与性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意识到,有了人才不一定就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才看作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才能说企业基本上具备了人才意识,才能是员工有归属感和自我实现感。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就必须重视员工的需要,研究员工的需要,并不断满足员工的需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是满足员工们的情感需要;第二是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第三是使员工们有归
属感和自我实现感。第四是由“伯乐相马制”变为“赛马竞岗制”,打破学历、资历等界限,营造公平竞争的氛围,让企业员工感到竞争的压力,从而推动其进取意识和创新精神。
4、中小民营企业要提高企业家的综合素质
著名经济学家熊波特将市场经济看作是企业家经济,并认为企业家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主体。因为中小民营企业制度及效率能否得到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能否在企业中形成积极进取的企业文化。而他们在中小民营企业文化中起着创造者、倡导者、组织者、指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等多方面原因,我国的中小民营企业家队伍还相对较小,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成分构成上不均衡,这种现状很难适应中小企业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小民营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过程中,企业家要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真正的具有渊博知识、辨证思维、敏锐洞察力的企业家。
5、中小民营企业应由自然发展向主动建设转变,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内环境复杂多变,作为指导经济、服务经济的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时刻与企业内外的环境变化保持紧密联系,同时积极主动去设计、去实践、去完善,每个中小民营企业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建设符合内外环境的、良好的企业文化,变自然发展为主动建设。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更是企业行为文化得以贯彻的保证。因此,中小民营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确保自己竞争优势,建立一种适合企业内外环境、符合企业精神并体现其价值理念的制度文化就成了必然的发展趋势。
三、中小民营企业文化保证体系的建设
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构塑成形,其建设成果更需要巩固和发扬,即让其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物质力量,转化为凝聚力和现实生产力。因此,建设一种积极、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从物质、制度、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来巩固和强化企业文化,使优秀的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全体员工的心里,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从而保证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1、企业文化物质保证的建设
1)生产工程建设
建设企业的生产工程,就是要逐步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条件和生产出最优质的产品。建设企业生产工程的重点:一是大力推进企业技术的更新和改造。二是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优质品牌。
2)福利工程建设
建设重点:一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的工资制度和奖励机制。二是完善员工们的生活设施,创造出“家庭式”的文化氛围。三是加强员工们劳动的保护措施,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四是加强企业的教育、科技、文艺、体育、图书资料等企业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
2、企业文化制度保证的建设
1)企业组织制度建设
建设重点:一是健全企业领导管理体制。领导管理体制的合理与否,对企业的决策质量和领导效能,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程度都有重要的影响。二是设置有效的组织机构。企业组织机构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倡导者和操作者,它的功能发挥得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三是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中小民营企业要重视利用和引导非正式组织,抓好非正式组织建设,尊重人的价值,调动人的积极性。
2)企业岗位责任制度建设
岗位责任制包括生产工人岗位责任制、职能机构专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以及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企业通过岗位责任制度的建设,可以工作任务和方法、职责和权力以及工作和学习等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3)企业民主制度的建设
只有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就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这样才能使他们积极投身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是“以人为本”的文化,如果不重视企业中员工们的民主权利,势必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建设。
3、企业文化教育保证的建设
企业文化教育建设重点:一是对领导人员和管理团队的培训。企业中的领导人员和管理团队的业务素质高低,不仅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也是优秀企业文化能否培育出来并得到巩固和发扬的关键。二是对员工们的培训。企业通过对员工们的培训,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科技文化水平以及操作实践技能,也为员工们实现自身价值、奉献企业提供了条件,为企业文化的扎根、传播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01】闫世平.制度视野中的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
3【02】罗长海、林坚.企业文化要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
3【03】华锐.新世纪中国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
【04】王成荣、周建波.企业文化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05】王成荣.企业文化[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06】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07】李亚.民营企业与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08】陈春花.企业文化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09】张守宝.中国企业文化变革方向的探讨[M].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出版.2004
【10】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11】王超逸.软实力与文化力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期刊类
【12】李晓武.西部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
第三篇: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1-8-8信息来源:《中国市场》 作者:毛清华
摘要: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缺失或者病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缺乏方向感和内在驱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明确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一、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重视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只是从口号上来理解企业文化。据调查,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聚集地温州,有60%的企业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有些企业就是有专门的机构,也是形同虚设。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编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企业经营理念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远远不够。
2.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于是进行偷工减料、制假售假、质量和价格欺诈等缺失诚信商业道德的经营行为,致使市场萎缩。对员工重义务而轻权利,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容易为周围的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经营风格,没有企业制度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扼杀了一些很有潜力的项目和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无法壮大自己。
3.模仿色彩浓厚,缺乏创新。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特殊的市场环境与历史条件注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和重复性。这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以模仿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缺乏个性。如多数企业都仅将自己的形象定位于诸如“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等口号,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又难以真正形成全体职工愿意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和牢固的内心信念。同时这种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它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以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于企业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如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根本不考虑组织结构的变动和企业性质的问题,致使企业文化不能发挥对企业推动力的作用。
5.重短期利益,轻长远考虑,缺乏战略意识。
由于企业文化需要从上向下推动,因此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往往很大。过去由于对民营企业在所有制上的歧视,使很多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时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而国有中小企业由于领导者任期有限,在职工对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出于个人工作成绩的需要,也会采用偏重于短期利益的企业文化,甚至经营理念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企业文化。如部分中小企业奉行“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的经营理念,使企业要么成了生产和销售伪劣假冒产品的基地,要么就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一味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另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则选择了“重义轻利”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完全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他们或者不经调查研究就为兄弟企业担保债务,或者不顾自身能力“大胆”兼并破产企业。这些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的企业经营理念,最终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有限,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些企业容易为周围的环境和市场改变自己的风格,文化建设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无法形成自己文化特色。
同时,缺乏战略、目光短浅的现象在中国的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一些企业不善于研究市场变化规律,不注重在产品质量和服务形象上下工夫。仅仅把企业或产品知名度作为企业广告战略目标是不科学和短视的,重产品经营轻品牌经营已使许多中小企业吃尽了苦头。现在有很多企业提出了“百年企业”的口号,为了这个目标,不但要使顾客满意,而且还要建立更高的顾客忠诚度。所以,中小企业要打造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观念和企业文化。
6.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文化制约了企业竞争机制的建立。
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在这些家族式管理的中小企业中,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管理模式,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后多有弊病: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核心家族成员手中的高度集中,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在人才任用上不以个人素质论高低,裙带关系严重;在管理决策上,也是由主要家族成员凭主观经验说了算,搞专断式、独裁式管理,结果族外人会因个人发展前景有限而失去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致使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停留在相对固定的水平,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7.忽视国外管理模式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
目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都很崇尚国外的成功管理模式,但是在借鉴时又往往忽视其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容性,反而弄巧成拙。比如许多企业引用国外的激励模式,将管理者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拉得很大,认为这能促进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关心。但是,由于忽视了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均贫富”、“为富不仁”的思想,这种分配制度反而易遭致员工不满,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进程。
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并为中小企业所认识,但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为了加快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培育强化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振兴企业、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内容主要是要解决在企业内部如何对待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外部如何对待客户;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竞争与合作的正确处理;对生产环境、工作环境、人文观念以及对社会责任与贡献的考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的考虑,对企业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制度建设的考虑等等。但是,无论要达到什么目标,包含什么内容,都应弄清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目标。
2.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整合。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价值观为重点,特别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体而言,首先,要提炼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源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共同理想,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宣传企业价值观。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为人处世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理念。同时,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对外宣传还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知名度。
3.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要通过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管理相互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要选择适合的管理模式,提倡柔性化管理,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的集权和分权,稳定和变革得到统一,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企业应完善基本制度和政策,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体现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另外,企业决策者必须认识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率先垂范和倡导企业文化,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塑造企业文化,积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沟通者、激励者,并通过自身的影响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共识,认清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4.建立以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个性和创新。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不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给员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更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吸引大量的顾客。对中小企业而言,应把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企业的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本企业文化,从而体现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
5.树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意识。
企业应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办企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企业文化建设也应长久保持,使其成为企业的灵魂和金字招牌,而不能朝令夕改,左右摇摆,做表面工作,徒费人力、物力和财力。
6.树立“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
以人为本就要把员工视为企业的宝贵资源,不但要从观念上重视,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把员工放在第一位,让员工成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执行者和受益者。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落实应循序渐进,应结合激励机制进行,让员工从企业文化建设中得到实惠。这样可以让员工更愿意接受企业的文化建设,提高员工落实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7.融合中西文化,建立学习型组织。
中小企业应该让员工了解企业现状,知道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定位,将自己融入到企业的血液里。这就需要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文化建设不仅要吸收国外大企业的先进文化,也应该很好的借鉴国内优秀企业的文化,中西合璧来建立适合自身企业的文化。
8.平衡家族企业中各方面的利益。
国外家族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家族式企业并不一定会产生家族式文化。家族企业要保持健康发展一定要克服家族式文化和家庭式管理带来的消极影响,明确产权结构,平衡各方利益,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以家族人员为主、外聘人才为辅的人才发展战略,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可以采取定向培养、以能定岗的方式有计划地提升家族成员的素质,并根据企业发展需要适当引入外部人才。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3-26.[2]秦梦华.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构建方略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3,11: 64-65.[3]张蓓,黄晋蜀.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J].中国集体经济,2002,1:16-18.[4]吴鸣.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企业家信息,2005,5:97-98.[5]黄昌富.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建立竞争优势的关键[J].经济师,2002,4:147-148.[6]沈翠珍,尚民.中小企业文化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塑造[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177-179.[7]崔启敏.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6,4:361-363.
第四篇:论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对策
姓名:史文峰
指导教师:杜亚敏
专业:工商管理专业
年级:2008级
类别:高起本
学习中心:岳阳浏阳北盛
完成时间:2011年 10 月20 日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论我国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和对策
[引言]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缺失或者病态,从而使得企业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缺乏方向感和内在驱动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明确了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企业竞争的核心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 中小企业;企业文化;现状分析;对策
企业要具有竞争力,具有自己的特色,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提高竞争实
力,提升企业品质。特色是在目前的大环境中,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很难发
展,甚至会被淘汰。现在的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存在诸多的认识不够、不懂,对自身企
业文化现状不及时进行研究和采取对策,严重的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是80年代初美国学者在比较日美成功企业的经验后,担出的经营管理新理论。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种新观念,是指企业等经济实体在生产经营中,伴随着自身的经济繁荣而逐步形成和确立并深深植根于企业每一个成员头脑中的独特的精神成果和思想观念,是企业的精神文化。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
2、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普遍存在的,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一种互相
交融,互相制约,共同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企业文化是观念与行为的统一,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是最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是较浅层的企业文化,人创造的事物,如企业的结构,是表层的企业文化。三个层次的和谐才能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员工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才能形成。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相互沟通的机制。企业文化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群体的行为为基础,以形成最佳的管理机制为目的,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哲学。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有效的沟通机制,同时反过来又促进沟通机制的完善。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
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企业拥有了自己的文化,才能使企业具有生命的活力,具有真正意义上人格的象征,才能具有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为全社会服务的基础。
1、企业文化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是在管理科学和
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感情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体现这些企业精神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厂房、产品与服务等事项和物质因素的集合,但塑造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给企业订一些响亮而空洞的口号,就可以做得到的。IBM企业文化是尊重别人、追求卓越、深思后再行动; INTEL(英特尔)企业文化是成果导向、建设性的矛盾、追求卓越、一律平等和纪律。
3、企业文化融会于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道德规范等许
多方面,它是我国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只争朝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竞争观念;破除平均主义的分配观念,树立按劳取酬、效益优先、多劳多得的分配观念。破除迷茫困惑、迟疑停滞、无所适从的思想,树立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主动完善自我的求知观念。在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不仅要用经济的纽带来协调利益关系,更要用文化的纽带来调整员工的思想观念,为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4、企业文化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
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5、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那种机械的、僵硬的、命令式的管理,已经不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企业管理只有建立在企业文化这个根基上,运用文化的力量和非经济的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才有管理的现代化。只有把尊重人、激励人、培养人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使企业形成遵章守纪、明礼诚信、团结友爱、敬业奉献,具有健康向上、勃勃生机的内部氛围,企业管理才具有更高的层次。
三、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具有同一性和重复性,这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
以模拟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缺乏个性,缺少企业自身风格的企业文化,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它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以培养自己的忠诚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经转换,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根本不考虑组织结构的变动和企业性质的问题,致使企业文化不能发挥对企业推动力的作用。
1、企业文化建设滞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以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大部分中小企业的机制已
经转换,如部分国有中小企业已经成功地转变为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成为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公司或有限公司。但是,相应的文化建设远远没有跟上来,仍然拘泥于原有的模式,根本不考虑组织结构的变动和企业性质的问题,致使企业文化不能发挥对企业推动力的作用。
2、熟悉和重视企业文化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认清企业文化的本质,只是从口号上来理解企业文化。据调查,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聚集地温州,有60%的企业领导没有充分熟悉到企业文化的必要性,有些企业就是有专门的机构,也是形同虚设。企业经营者不介入、不重视,没有把企业文化战略编入企业发展规划的整体战略中,企业经营理念涉及企业使命、宗旨和目标等内容的规定力度远远不够。
3、缺乏创新,模仿意识浓厚
我国中小企业绝大多数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特殊的市场环境与历史条件注定了我国的中小企业具有很大的同一性和重复性。这导致了很多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以模仿
其他企业为主,很少结合自己的特色进行创新,缺乏个性。如多数企业都仅将自己的形象定
位于诸如“团结求实、开拓创新”等口号,既不能真正体现组织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信念,又难以真正形成全体职工愿意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和牢固的内心信念。同时这种缺少企业自
身风格的企业文化,也让消费者很难将其与其它同类企业加以区分,更难以培养自己的忠诚
消费者,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4、缺乏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核心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是企业的灵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整个企业的经营治理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一些企业片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追求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于是进行偷工减料、制假售假、质量和价格欺诈等缺失诚信商业道德的经营行为,致使市场萎缩。对员工重义务而轻权利,抑制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缺乏核心价值观的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不能很好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轻易为四周的市场环境变化而改变自己的经营风格,没有企业制度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性,扼杀了一些很有潜力的项目和有发展前途的产品,无法壮大自己。
5、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文化制约了企业竞争
我国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在这些家族式管理的中小企业中,在创业初期具有一定合理性的管理模式,在企业规模发展壮大后多有弊病: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在核心家族成员手中的高度集中,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在人才任用上不以个人素质论高低,裙带关系严重;在管理决策上,也是由主要家族成员凭主观经验说了算,搞专断式、独裁式管理,结果族外人会因个人发展前景有限而失去对企业经营状况的关注,失去工作的积极性,致使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停留在相对固定的水平,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6、重短期利益,轻长远考虑
由于企业文化需要从上向下推动,因此受领导者个人意志的影响往往很大。过去由于对民营企业在所有制上的歧视,使很多民营企业家在经营时重视短期效益,缺乏长远考虑。而国有中小企业由于领导者任期有限,在职工对企业监督机制不完善的前提下,出于个人工作成绩的需要,也会采用偏重于短期利益的企业文化,甚至经营理念与社会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企业文化。如部分中小企业奉行“金钱至上”、“重利轻义”的经营理念,使企业要么成了生产和销售伪劣假冒产品的基地,要么就以损害环境为代价一味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另一些企业领导者为了自己升官发财,则选择了“重义轻利”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完全不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他们或者不经调查研究就为兄弟企业担保债务,或者不顾自身能力“大胆”兼并破产企业。这些过分重视短期利益的企业经营理念,最终导致企业长远发展前景有限,是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这些企业容易为周围的环境和市场改变自己的风格,文化建设没有连续性和稳定性,无法形成自己文化特色。
四、加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并为中小企业所熟悉,但是如何建设企业文化却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为了加快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应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培育强化企业与企业文化建设。
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与内容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是振兴企业、培养人才、维护稳定。内容主要是要解决在企业内部如何对待治理者和员工,在企业外部如何对待客户;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竞争与合作的正确处理;对生产环境、工作环境、人文观念以及对社会责任与贡献的考虑;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的考虑,对企业思想建设、道德建设、制度建设的考虑等等。但是,无论要达到什么目标,包含什么内容,都应弄清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目标。
2、将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进行整合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应以培育企业价值观为重点,非凡是培育能把企业、员工、社会的利益联系起来的企业价值观,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体而言,首先,要提炼企业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源于企业的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共同理想,树立企业共同价值观需要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在经营治理的实践中,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优秀文化,有意识地培养和提炼最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宣传企业价值观。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员工为人处世和谋求发展的共同理念。同时,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对外宣传还能提高中小企业的知名度。
3、提高企业的整体治理水平
治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是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要通过文化建设和企业的治理相互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要选择适合的治理模式,提倡柔性化治理,让员工参与到企业的治理中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使企业的集权和分权,稳定和变革得到统一,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企业应完善基本制度和政策,明确企业的共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员工行为,体现企业员工共同的行为方式和特征。另外,企业决策者必须熟悉到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率先垂范和倡导企业文化,用自己的言行有意识地塑造企业文化,积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沟通者、激励者,并通过自身的影响使企业从上到下形成共识,认清文化建设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
4、建立以创新意识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个性和创新。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不可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员工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不能给员工以亲切感和认同感,更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吸引大量的顾客。对中小企业而言,应把企业文化的时代特色与自身的发展相结合,要结合本企业的规模、行业性质、企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塑造有突出个性特征的本企业文化,从而体现本企业独具一格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方式。
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中小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重视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要培育适应时代、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中小企业应逐步落实、发展和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使之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有效地提升企业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2、张蓓,黄晋蜀:《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塑造》,中国集体经济,2002年,第六期
3、吴鸣:《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家信息,2005年,第五期
4、朱莉,曾凡辉:《企业文化与中小企业发展》,.科技创业月刊,2004年,第七期
5、沈翠珍,尚民:《中小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企业形象的塑造》,].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4月第16卷第2期。
第五篇: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周霞更新时间:2009-3-27
摘要:企业文化热兴起之后,众多中小企业都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这其中存在着对企业文化认识与建设的误区。本文作者在通过调研发现中小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误区之后,分析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立足传统中国文化、东西融合,特色鲜明,重在建设、营造创新环境文化、建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等几个方面建设企业文化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企业文化误区对策
2001年起,中国重新掀起一股企业文化热,大凡有些实力的企业都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中小型企业则跟随做一些跟企业文化有关的培训,担心落后于这股新的管理浪潮,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形,有的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一无所知,只看到别的企业、社会舆论都在谈企业文化,就跟别人一样大谈企业文化建设,甚至请广告公司或者咨询公司来做企业文化,至于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开展,则不是他所关心的内容。实际上中小企业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走入了某种误区,我们有必要重新反思一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找出其中的误区,以促进和推动中小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目前,有不少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上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一个共同的误区,即把企业文化视为人为构建的外生物,认为企业原本没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人们为了使企业摆脱某种困境或是为了使企业更好地发展而提出来的。因此,我们在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企业文化建设方案多以文件、口号、标语等外在形式出现于企业,或是另起炉灶人为地重新构建企业文化,而企业的管理者及员工仍旧按照原有的企业运作模式行事。尽管也有一些管理者力图使企业文化能够落地生根,转化为企业的自觉行为,然而结果却未能如愿,原因就在于这些企业文化建设的设计者们都有一个潜台词:企业原来没有企业文化,需要我们为它们设计并构建企业文化。总的来说具体表现在认识与建设两个方面:
(一)认识上的误区
1.扩大企业文化的内涵
认为企业文化无所不包。实际上企业文化只是企业的要素之一,并不是无所不包的东西,企业文化的内容虽然属于观念形态、精神领域,但是它对企业的制度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发挥指导、激励和规范的作用。
2.忽略企业文化内涵
忽略企业文化内涵,注重形式的现象并不是个别,而是在许多中小企业中所普遍存在的。他们认为企业文化本来就是表面的和虚的东西,主要目的就是让员工更听话。让外部对自己的企业感觉更正规,更具实力感。这种认识决定了相关中小企业在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的时候,会着重偏向口号、标志、员工服饰、行为举止等看得见的有形的东西上,还有的企业通过编辑自己的企业文化刊物,似乎增强了员工们的团体意识和自豪感,以为就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从而忽略了企业文化内涵,实际上企业文化不单有物质文化层面,还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
3.抽象企业文化的精神
热衷于提出“抽象化”的企业精神,没有多少实质内容。一个企业的企业精神必须是从自己特有的创业、兴业的实践中概括、提炼出来的,应当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现企业自身所独有的特色和魅力,在表述上不仅要精炼,而且要显示出企业的特色,避免空
洞和千篇一律。模仿出来的企业精神,必然过于抽象,很难有号召力。
4.认为企业文化独立于民族文化之外
实际上企业文化之根在于民族文化,它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同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一样,它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既受到社会大文化的规范和影响,又对社会大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作用。企业文化只有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才能生根、发育、开花、结果,只有立足民族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吸取二者精华,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是构建有个性企业文化的根本方向。
5.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是企业领导者的事,缺乏主体参与意识
建设企业文化,虽然领导行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一刀切作风比较严重,有些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领导者所倡导的,由专家策划、指导、设计的文化,员工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把企业领导者的战略思考、主导作用与广大员工参与的基础作用、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中小企业大多是民营企业、家族企业,他们的企业文化实际上都是在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领导者个人确定的。对于这种文化,员工只有被动接受,没有机会参与制定。在日常的行为中他们不可能完全按照企业文化所确定的行为准则行事,使企业文化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6.认为企业文化是可有可无
许多中小企业认为企业文化是可有可无、劳民伤财的事,把它与管理割裂开来,视企业文化建设为包袱,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花架子。有的企业甚至错误地认为,抓企业文化建设会影响企业经营效益。在一些管理者心目中,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成了互相对立的矛盾,在对待企业文化上或纸上谈兵,使企业文化形同虚设,或流于说教,仅仅当作一种宣传手段。
7.认为企业文化能“医治百病”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历史性和阶段性。一些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期望值过高,目标定得过高,思想过于超前,不考虑本企业的管理水平、职工素质和资金设备等实际情况,认为企业文化能医治百病,能解除困扰企业的一切麻烦和问题,使员工感到高不可攀,难以接受,往往事与愿违。
(二)建设上的误区
1.速成化
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蹴而就的。企业文化的培养是一个柔性化的渐进过程。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其塑造是一个非常微妙而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而企业众多成员在个性、品行、气质、文化素质和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要在如此复杂的个体当中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必须经过企业长时间的耐心倡导和培养。
2.公式化
认为建设企业文化有一般性的公式操作程序可以套用。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个性是它的生命力。适合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并不完全适合于另一个企业。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可能存在一个一般性的公式或程序。
3.缺乏个性特征
目前我国不少中小企业实行拿来主义,模仿或克隆国内外其他企业样板,这使许多中小企业的文化带有雷同性和相似性,企业文化似曾相识,常见一些企业家描述企业文化的语言,总是共性多于个性,如为顾客服务,顾客是上帝,选题质量第一等,虽然这些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都完全违背了企业和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发展规律。建设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
4.建设片面化
许多企业一方面把企业文化建设片面等同于企业的文体活动。在企业中开展生动活泼的文娱、体育活动,有利于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有利于职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团结广大职工形成凝聚力。但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内容和形式,并不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实质。另一方面,许多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精神,只注重建设物质生活环境和文化设施,忽视共同价值观、团体意识及建章立制的有效性。
5.盲目标新立异
许多企业企图标新立异,在缺乏理论指导的前提下,认为凡是新的就是现代化。对计算机一窍不通,却敢于在自己企业里试行计算机管理业务;喜爱给自己贴上现代化标签,设立公关部,其工作和任务只不过是接待客人;身处内地的企业的对外宣传都要用中英文播放等等。
6.个人化、权力化色彩浓厚
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带有很严重的家庭化、个人化色彩,不少企业主一切行为的中心目标只有一个——为自己及家族聚敛财富,缺少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企业家急功近利,经营行为短期化,诚信缺失行为盛行。在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史上*勤劳、智慧、诚信起家和发家的确实不少,但不容否认,也有相当多的中小企业从一开始就采取融资欺诈、广告欺骗、商标侵权、合同虚订、产品伪造等方式来欺世盗名,甚至有的借用特殊关系或特定权利等非法手段谋取暴利,发财致富。此外,企业文化受到政治和权力文化的侵袭,权利色彩浓厚,比如有的企业家,就希望跟某个领导合影照相,然后挂在办公室最显要的地方。
7.建设缺乏创新意识
许多企业管理者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认为企业文化是一劳永逸的,建设一段时间后不去完善和继续发展,导致企业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无法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二、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中小企业要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努力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使之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特殊的作用。在此,笔者针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提供一些文化建设的发展策略,具体如下:
(一)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建设作用
针对中小企业扩大、忽略企业文化内涵,抽象企业文化精神的误区,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目前企业文化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众多观点都比较认同的企业文化即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那种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本企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信念,以及一系列保证这种精神风貌和信念得以持久存在的制度和措施。换句话说,企业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如下因素:价值观、行为准则、经营理念、企业核心精神等构成了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而制度和规范则构成了企业文化的表层现象和物化形式。
从科学的意义上讲,企业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人们根据变化了的企业内外环境,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修正、调整、补充、更新和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与生俱来的内生物,它内生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内在需要,所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已经有了相应的企业文化,就像政治一问世就有了相应的政治文化一样。企业没有企业文化,就等于企业没有自己的行为模式,企业的行为模式是企业在创业、发展过程中为适应特定环境而逐步形成的一种适合于自身特点的企业动机、企业理念、企业目标、管理方式等的总和。
(二)立足本国文化,实现东西文化的融合中国企业文化的建设首先必须立足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纵观中外优秀的企业文化,其终极精神价值几乎都指向和谐。和谐代表不冲突,是中国人对所有事务互动联系的观点,以和为贵,安和乐利,和谐主要表现于“安”字上,能干但会带来冲突的干部在组织里不会受到重用,有干劲但不冷静的人也是如此。孟子对于做人的观点是“修己以安人”,亦即通过自我超越让身边的人能安心,以企业而言,要能安股东、安干部员工、安顾客以及社会大众的心,感性代表将心比心,重视感情,重视感觉,中国人很讲感情,讲求感觉,感觉对,一切好办;感觉不对,没一件事办得了。所以一个中国人要了解别人的感觉,要将心比心,心理上要用关怀代替领导,用服务代替管理。因此我们建设企业文化时就要吸取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开拓我们的视野,使之赋予民族特色。当然。在发展运用传统文化的人本思想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区分良莠。
其次,企业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企业文化的底蕴首先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兼收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定是融合了不同民族文化和历史人文精神的精华,注重吸收传统文化的营养来充实、丰富、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外商在携带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也带来了“外来文化”。中外文化在企业里互相交融、互相激发,不断地产生出现代文化因素。诸如价值意识、民主意识、时效意识、效益意识、功利意识等等。
因此,中小企业要以开放、兼容的精神,主动学习、吸纳外国优秀的企业文化,融入到民族企业的文化中,充分利用外语人才的语言优势,研究国外文化及文化背景,了解国外企业文化的形成、内涵和特点,并加以借鉴,以期不断丰富我们民族企业的文化。
(三)培育独具个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认识到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特征不只是在自己的产品以及企业的外在形象上,而更多的应该是在自己企业的文化特色上,文化能够反映一个企业的本质特点。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创造出具有一定特色、富有个性的企业文化。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是它的出发点,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于以人为本,也就是强调人的地位、人的素质、人的作用,一切为了人,一切依*人。企业管理的全部着眼点在于“人”,在于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需要、人的活动、人的能动性、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人翁意识以及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企业职工是企业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主体力量。
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全心全意依*全体员工,注意调动广大员工的创造精神,把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看成企业的总体部分,每个员工都有权利参与企业的决策、管理、经营活动,这样做有助于使全体员工认识到自己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有助于把企业目标转化为员工的努力方向和自觉的行为取向,有助于激发员工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聪明才智,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自觉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风险同担,使企业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可以说,未来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最先进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与模式,谁就可以成为竞争中的赢家。可以从下几方面入手:其一,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其二,改革用人制度,合理选用人才;其三,健全民主制度,让员工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总之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吸引员工积极参与这一活动。
(五)健全规范企业文化运行机制
规范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保证。企业要及时研究制定企业文化战略实施方案,确定方法和步骤,明确组织机构调整、物质资料保障等措施。详细制定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宣传、监督、考核、评比、奖惩等制度,为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运行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在企业员工中深入开展企业文化战略的宣传教育,使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内容标准和方法步骤深入人心,人人皆知;按照规章制度,定期抓好企业文化工作的检查、考核、评比、奖惩工作,做到持之以恒,推动企业文化工作顺利有效地运行,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六)强化企业物质文化环境建设
企业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既包括企业产品的生产、管理、营销、广告和形象塑造,也包括企业的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创造,如文化设施、技术技能、工艺设备、销售服务等的添置和改善。企业环境是人们对企业外观的第一印象,良好的企业环境会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但是本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也给外来呆客户营造出一种亲和力。国内外许多著名企业都把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因为它们懂得,人们在看到它们的企业环境的同时,就想去熟悉它们的产品进而了解并喜爱它们的企业。因此,随着全球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在理论和观念上已得到了充分重视,在实践上环境文化建设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七)不断创新企业文化
对任何企业来讲,企业文化不是在一张白纸上所做的全新设计,而是在继取原有企业文化的基础上,根据新的环境变化情况,对企业理念、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等所做的调整和完善。只是因为企业文化即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具有动态性和时代性,随着时代发展、改革深化、科技进步,它的内容会更充实、形式会更多样。
因此,中小型企业在制定自己的经营发展战略时,一定要包括文化的发展战略,要把企业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文化的发展应该有总体的设计,能够使自己企业的文化发展有一个不间断、连续的发展过程,这样才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体现时代的要求、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使企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才能使企业始终保持活力。首先,要增强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学习,时刻注重研究创新工作,改造旧的,创造新的,实现企业文化的不断再造。其次,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改造、补充企业文化内容、形式、工作制度等,使之始终能够引领和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第三,要下力气推进企业文化工作手段的信息化,努力健全信息化设施设备,建立企业统一的互联网络和企业文化网站,创造条件办好企业报刊、广播电视,为信息化打下良好基础。第四,要实行鼓励企业文化改革创新的激励制度,使创新思想渗透到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深处,并转化为大家的行为习惯,形成浓郁的创新文化氛围,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三、结语
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为企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还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更为企业提供丰厚的无形资产。当前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显然是非常不利于企业科学、准确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不利于正确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因此,了解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误区,对于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也就是帮助企业能够对市场竞争进行加速、有效地反应,推动企业竞争力的形成,创造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内部优秀氛围。清楚这一点,中小企业要想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认识这些问题,走出误区,通过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手段,树立企业形象,培植企业的文化资产,创造企业的文化资本,促进知识创新和知识资本运营,提高企业稳定的、长期的综合实力,以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更高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