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救助 概念与常识
社会救助
概念与常识
救助扶贫
接收救灾捐赠款物的原则是:
首先,捐赠者捐赠款物必须是完全出于自愿的无偿捐赠,除提出较为具体的捐赠对象、具体的使用方式(如指明捐款用于灾民某一具体方面的需要)、对捐款使用的必要监督措施(如要求报告使用情况或到救济地点考察)等合理意愿外,不以能附加任何政治条件或其他同救灾目的不相关的条件;其次,接收的救灾捐赠款物均属于救灾专用的资金和物资,其中捐赠款同国家救灾款性质基本相同,捐赠物资同国家分配和调拨的救灾物资性质基本相同,均只能用于指定灾区的灾民。
救灾捐款分为几类,其捐款途径和接收程序略有不同:一是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捐款,或通过政府途径送交,民政部具体接收和分配,或由联合国机构统一协调各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捐款,将捐款集中转交民政部。这类捐款一般以救灾援助项目资金的形式,通过银行转帐或递交支票移送民政部。二是外国团体、企业、民间组织、慈善机构和个人捐款,主要是通过我国驻外使领馆集中后,汇到民政部的接收救灾捐赠专用帐户,或直接汇到民政部救灾捐赠专用帐户。三是港澳同胞捐款,由新华社香港分社和澳门分社统一接收后汇交民政部。四是台湾同胞捐款,主要是通过台湾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有时也通过在国内投资企业或其他中介转交民政部,或直接送到灾区。五是国内机关、企事业单位、军队、学校和个人捐款,多采取直接送支票、现款或汇款的方式。接收捐款的单位对所收捐款必须开具收款凭证、感谢信,交给捐赠者,并承诺按捐赠人的意愿将捐款分配或转交到指定灾区。
救灾捐赠物资的接收程序较为复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救灾捐赠物资大多数是境外的捐赠,必须办理物资的进口手续,涉及海关税收、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及有关的检验等。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除接收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捐赠的救灾物资,民政部可随时按规定向海关总署申请免税外,其他救灾捐赠物资的进口由民政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具体的减免税规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二是救灾捐赠物资的运输复杂,涉及交通工具、运输费用等,按惯例,国际救灾捐赠物资的境外运输安排及费用应由捐赠者负责,入境后的运输则由接收捐赠方负责。国际救灾捐赠物资的境内运输费用,一般情况下由接受物资的省、自治区支付,或协商有关运输主管部门予以减免。受援地区接收、转运救灾捐赠物资应严格交接手续,做到帐目清楚,手续完备,防止发生漏洞。无论是由民政部接收后分配到灾区的,还是灾区地方政府及部门直接接收的救灾捐赠物资,均属救灾专用物资,不能变卖、患换或挪用。
救灾捐赠款物的使用原则:
一是捐赠款物必须全部、无偿分配给灾区,无偿用于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问题,不能变相收费或变卖转卖;二是专款专物专用,严格限定使用范围和途径、不许领污、挪用、滥用和徇私舞弊;三是捐赠款物必须严格按协议和捐赠者的意愿安排使用,对于没有协议和没有明确意愿的款物,要根据灾害分布情况统筹安排;四是重点使用,不是搞任何形式的平均发放,首先要保证对重灾区和重灾民的救助,重点解决灾民最基本、最急迫的困难。办事程序:
第一,制定分配使用方案。为使救灾捐赠款物能够合理使用,对灾区的救灾工作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各级有关部门在使用、分配捐赠款物时,要在事先调查了解情况后,研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方案,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动用捐赠款物。对按协议用于灾区恢物重建的外援款,执行机构在制定计划时,既要注重灾情分布的综合情况和统计数字,又要对使用捐赠款物的具体地点作细致的了解或实地勘察,掌握救助对象的损失困难情况、需要情况,对救助对象的户数、人数、救助标准及预期效果进行评估和预测,并在计划中提出需用款、物的数量。第二,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捐赠款物的发放。使用捐款购买救济物资进行发放时,要由有关政府部门选择正当的购货渠道,就近购买,价格合理,并获取正规定的购货凭证。发放捐赠款物应由有关政府部门选派专人进行,发放过程要公开,要对发放情况登记造册并有领取凭证。发放结果要及时公布,接受舆论和群众监督,以保证发放的公正和透明,使群众信任。
第三,总结和报告捐赠款物使用情况。发放使用结束后,要分别将发放的地区、金额、数量、救济人数等汇总列表,并写出书面的使用报告。对指定用途的援助款物,在发放过程中,应适当拍摄一些带有捐赠者标志的照片或录像。整个使用过程和效果要有真实可靠的记录和凭据,以便经得起检查和考察。
国家对进口救灾捐赠物资的有关政策规定
国际救灾捐赠物资,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及友好人士出于国际义务作出的人道主义的互助行为,一般都是无偿的。按国际惯例,应予以海关免税、免费检验和运输优先等方便。我国政府对国际救灾捐赠物资的进口、运输给予多方面的优惠政策。1991年7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境外救灾援助和捐赠款物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各口岸对进关的援助、捐赠物资,要尽快免费检验,尽快转运。1994年4、5月份后,华南发生严重的洪涝灾害。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务院税务总局联合发出《关于为救灾接受捐赠进口物资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对接收的救灾捐赠物资实行有条件的减免税政策,《通知》规?quot;对华侨、港澳台同胞捐赠直接用于受灾地区救灾的食品、药品、粮食、食用油(不包括棕榈油)、依物(服装、勤帽、被褥、毛毯、帐篷)、农药、化肥、水泥及直接用于抢险救灾的专用器材(推土机、挖泥机、抽水机、医疗器械、电缆等)予以免税;对捐赠进口钢材、柴油不再予以免税;对接受捐赠的其他物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还对办理审批免税的手续作了规定?quot;受灾地区收到境外捐赠函后,由省民政部门会同侨办、台办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批,凡须申领有关进口批件、许可证明的,应按规定办理。管理机构
按照国务院批准执行的“三定”方案,民政部是负责“组织救灾工作,掌握和发布灾情,拨发救灾款物,组织接收、分配国内外救灾捐赠”的部门。民政部内设救济司,负责“管理拨发救灾款物,接收、分配国内外捐赠和国外援助的救灾款物”。省、市、县各级民政部门是同级政府主管救灾捐赠的职能部门。
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抗灾救灾协会”与红十字会,负责接受国际民间组织的救灾援助。我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有关政策规定 我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政策规定有以下几项:
1.有关对外通报灾情方面。1987年5月13日国务院批准的民政部、经贸部、外交部《关于调整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方针问题的请示》规定:“可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国际社会通报和提供有关灾情和救灾工作的阶段性综合资料,对重大灾情可及时提供资料,对有关国际组织和新闻单位、外国使馆询问灾情可予以及时答复。国内新闻机构可予以配合,适当报道,除非正常死亡以及其他非正常情况(如逃荒、要饭、外流等)外,其他一般灾情均可对外提供和公开报道。” 2.有关对外要求援助的态度。《关于接受国际救灾援助中分情况表明态度的请示》规定,对外表理接受国际援助的态度可分三种情况:(1)省范围内,一次性灾害倒房10万间以上,农作物失收面积500万亩以上,6级以上地震,属其一者,及时通报灾情,有主动援助者可接受。(2)省范围内,一次性灾害倒房10万间以上,农作物失收面积1000万亩以上,7级以上强烈地震,属其一者,在及时通报灾情的同时,表示准备接受外援的意愿,并列出急需救灾物资的种类,但不提出呼吁堪)省范围内,一次性灾害倒房30万间以上,农作物失收面积1500万亩以上,7.5级以上强烈地震,在通报灾情的同时公开呼吁请求国际援助,如有适当时机,也可向联合国有关组织提出抗灾救灾的项目,电请专项援助。
3.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基本方针。《关于调整接受国际救灾援助方针问题的请示》规定:有选择地积极争取国际救灾援助,如遇重大灾情,可通过救灾署向国际社会提出救灾援助的要求,但次数不宜过多。对局部灾情,有关国际组织和友好国家主动询问,可表示接受救灾援助的意向。外国民间组织和国际友人,爱国华侨主动提出捐赠,一般可接受。对教会组织的救济仍予以婉拒,特殊情况逐案报批。我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办事程序
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quot;三定“方案,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由民政部归口负责。这项工作责任重大,涉及国际影响,且技术性很强,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并参照国际通行作法操作。其办事程序如下:
1.准备阶段。灾害发生后,根据灾害严重程度,按有关规定对外发布灾情,并表明对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态度。2.实施阶段。接收和使用国际救灾援助款物要在各级政府领导下有组织地进行,灾区省、县两级应视情况成立临时办事机构,接受项目援助地区还应成立项目执行机构。省级办事机构除承担省内接收、管理外援款物的工作外,还应负责将国际救灾援助物资从抵达口岸转运到本省,或委托省驻外地办事处办理。属于空区恢复、重建项目援助的,应由项目执行机构作出计划或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实行,其中,用于灾民房屋重建的,应视当地生活水平、灾民承受能力、房屋式样等情况,确定适当的建房标准、建房地点、房屋风格,以及集体和灾民自筹款物的适当比例。对联合国机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援助的款物,要适当逝摄带有援助方明显标志的录像片和照片,其他有上述要求的也应拍摄。3.报告阶段。国际救灾援助款物使用结束后,援助执行机构应及时向援助方提供援助执行报告、购物发票、感谢信和有关的图片资料。由联合国开发署组织协调的救灾援助项目在报告中要分别交待各援助国或国际组织援助款的使用情况。
国际救灾援助项目
在我国接受国际救灾援助的过程中,一些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和民间机构对我国灾区采取立项援助的办法,一般来说,采取立项办法提供援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便地宏观协调各国家和组织的援助;二是对援助进行有效管理,对援助的过程、效果、适用性进行监督,并向援助者反馈。立项援助有以下程序:
1.协调和组织捐赠。开发署驻华代表处在收到民政部门发的《中国灾情信息》并表示接受外援的意向后,即安排捐赠协调代,邀请有捐赠意向的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代表及民政部代表参加,由民政部代表介绍灾情等情况并接受各国政府的国际组织代表的询问,各方交流对援助的意见。2.签署项目文件。项目文件规定项目执行地点、起始时间、执行机构、项目资金等,内容通常如下:(1)立项背景。包括灾情、国际社会的反应;(2)援助国和组织捐款情况;(3)项目资金的使用范围;(4)资金使用程序;(5)项目报告要求,等等。项目文件由各代表签字后生效。3.项目实施和管理。按照项目文件规定的条款和程序拨付资金,对灾区实施救济。通常要求对援助对象进行适当的调查,作出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和建议书,经立项机构同意后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实施机构应分阶段报告执行情况,项目主管机构可到执行地点现场观察。
4.报告项目执行情况。实施完成后,执行机构和实施机构必须将项目执行情况报告给立项机构,再反馈给各援助国或组织。报告内容是:(1)文字报告。包括接受援助地点(省、县、乡)的受灾损失情况、项目执行情况概述、财务报告、每个捐赠者资金的使用情况、对提供援助的时效性和适应性的评估、救济效果和受益情况;(2)购买救济物资发票;(3)有关图片资料;(4)感谢信。扶贫工作的改革
1.建立救灾扶贫周转金。2.兴办救灾扶贫经济实体。3.大力发展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
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是在解决贫困地区绝大多数群众温饱的基础上,把扶贫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区域性开发上,通过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粮食产量,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1.实现单纯分散救济向经济开发的整体性根据本转变。2.改革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主要做法是改变平均分散投资的办法,按照”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相对集中、配套使用、确保效益、各记其功“的原则,将不同渠道的扶贫资金捆起来集中使用,按项目投入管理。3.克服只重视资金物质投放,忽视科学技术、智力开发的单项投入的弊端,实行资金、技术、物资、信息和人才的配套投入,尤其强调把智力开发放在首要位置,经济开发与智力开发同步进行;把科学技术作为经济开发的主要支柱,使科学技术与经济开发密切结合。
从1987年开始,又实行两项新的重大改革:
一是突破就贫困户解决贫困户问题的传统做法,改变完全依靠行政系统和乡村干部分钱送物的扶贫方式,制定优惠政策,使用扶贫资金,依托农村能人以及各类农村企业、服务组织、民间协会,兴办扶贫经济实体,发展龙头骨干企业,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带动贫困户发展商品生产。二是组织和引导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联合开发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实现东西部大跨度横向联合。主要做法是:制定优惠政策,并把一部分扶贫资金直接交给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的先进企业,到指定的贫困地区进行经济开发。通过这种方式,把发达地区大中城市的先进企业,引到指定的贫困地区进行经济开发。”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为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1994年2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国?quot;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国发[1994]30号)《计划》决定从1994年到2000年,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当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起,再增加10亿元以工代赈资金,10亿元扶贫贴息贷款,执行到2000年。今后随着财力的增长,国家还将继续增加扶贫资金投入,要求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各自的扶贫任务,逐年增加扶贫资金投入,确保《计划》的实现。
《计划》提出的奋斗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到本世纪末,使绝大多数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达到500元以上,并形成稳定解决温饱、减少返贫的基础条件。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基本解决人畜饮水困难,使绝大多数贫困乡和有农贸市场、商品基地的地方通路、通电。三是改变文化、教育、卫生的落后状态,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防治和减少地方病,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国务院本着“大稳定、小调整”的原则,对扶持对象和范围,进行了适当调整。
在扶持的范围上,重点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的问题,以重新调整后的592个贫困县为扶持的重点。
在扶持资金上,重点用于最困难的地区。国务院决定:对中央扶贫资金投放的地区结构进行适当调整。
在扶持的具体对象上,把贫困县中的贫困乡、村、户作为攻坚的目标。
2.政策性银行集中办理扶贫信贷资金。从1994年起,原来由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分别办理的各项扶贫信贷资金,全部划归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一办理,彻底把商业贷款与政策性贷款分开。
3.改革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方式。
一是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的原则;二是扶贫经济开发的投向必须以种植业、养殖业和以种养业为原料的加工业,以及劳务输出和其他资源型、劳动密集型的乡镇企业为重点;三是扶贫开发项目,要面向市场,统一规划,连片发展,形成商品基地,建立区域性支柱产业;四是扶贫项目一般由扶贫经济实体承包开发,统贷统还资金;五是把统一领导与发挥银行和资金管理部门的积极性结合起来。
4.变封闭式开发为开放式开发,把贫困地区的开发与发达地区的发展结合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劳务输出、异地开发、移民开发工作。
5.抓好智力开发,科技扶贫,提高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素质,继续围绕支柱产业和商品基地建设的需要,选择实用技术,发展各种类型的科技扶贫经济组织,开发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真正把扶贫开发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救灾扶贫互助会
救灾扶贫互助会(包括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储粮会、互助互济会等),是救灾救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是农民通过资金互助、生产资料互借、劳动力互帮等形式解决自身生产、生活困难的群众性社会保障组织。互助会的性质
1.社区性和内部性。互助会资金使用范围在地理上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是依托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而建立的,它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其所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的,并且资金聚集和投放等活动一般只限于社区内部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
2.管理和融通资金相结合。互助会把管好资金,在会员内部融资,防止混乱作为首要任务,这是互助会区别于银行、信用社等金融组织的一个显著特点。融通资金只是管理资金的一种手段,通过资金融通,变集体的资金的无息占用为有偿使用,其融资利率不得高于同期当地信用社存款利率,变闲置资金为生产生活周转金,从而帮助会员发展生产,解决困难。
3.股份经济和合作经济的兼容性。互助会是股份经济和合作经济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既有股份经济组织的一些特点,如会员将资金以股份的形式入会,按股分红等,又具备合作经济组织的一些和特点,如自愿互利,入、退会自由,会员权利平等等。
4.非赢利性。互助会不以赢利为目的,虽然借款时要收取一定数额的资金占用费,但这是保值和发展所必需的。互助会的收入在扣除必要的开支和提留一定的救灾预备金、风险基金等以后,全部返还给会员。
5.不设金库。互助会不属金融机构,除借出的流劝资金外,其余资金要存入当地银行或信用社,设立专户,接受金融部门业务监督。互助会的宗旨
互助会的根本宗旨是“救灾备荒,扶危济困,应急解难,服务于生产、生活,促进安定团结和经济发展”。根据民政部《关于切实加强救灾扶贫互助会管理工作的通知》(民救发[1995]17号)的精神,互助会必须坚持办会宗旨,坚持为会员群众服务,为救灾扶贫事业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在资金投放上,要把解决会员的生产、生活困难放在首位,并对灾民和贫困户实行少收或不收资金占用费的办法进行扶助。互助会的主要功能
(一)救灾备荒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互助会把会员联合起来,通过资金、生产资料、劳力组织成群体力量,在灾害与农户之间筑起一?quot;抗体",形成救灾工作中的一道防线。
(二)扶危济困
扶贫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重要措施,互助会把农户的资金集中起来,又帮助农户开展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第三产业,加快了治究致富的步伐。互助会开展扶贫工作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相对集中资金,有计划、有重点地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二是实行综合输入,从资金、信息、科技、物资、劳力等多方面对贫困户给予的扶持;三是兴办或扶持救灾扶贫经济实体,通过经济实体吸收贫困户务工,发展商品生产,增加收入。
(三)应急解难
除自然灾害外,疾病、工伤、车祸、死人等意外事故常使一些农户骤然陷入困境,资金的需要急如星火,而且往往是求助无门。这时,互助会将可使用其资金救急解难。互助会资金使用原则
1.有借有还,周转使用。互助会资金主要由会员个人股金组成,其所有权归会员个人,互助会对这部分资金只有使用权,因此,互助会的资金只能是有偿使用,实行有借有还,用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周转使用,是指互助会通过资金的投放、回收、再投放,来不断地帮助会员摆脱困境。2.有计划、有重点地使用资金。互助会资金的使用要有计划性,每年作业计划安排。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救灾应急、扶贫、救灾预备金以及扶持创办经济实体比例。扶持实体的资金一般只用作流动资金的投放,以避免资金的长期占用和沉淀。资金的使用要有重点,不搞平均投放,要分清轻重缓急,重点保证救灾应急和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互助会资金使用必须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不得用于非互助会目的比外的项目。
3.兼顾两个效益。社会效益是目的,经济效益是手段,两者要兼顾。
4.遵纪守法。使用互助会资金,必须遵守国家的政策法令和财经纪律,并严格按照互助会章程、规章制度办事。5.公平使用。每个会员都有使用互助会资金的权利、互助会应平等对待每个会员,管理人员不能利用职务之便优亲厚友或多占、多用。互助会资金使用范围
互助会资金使用范围是根据其性质、任务和资金使用原则来确定的使用范围主要有:
1.灾害救助。互助会主要任务是提高会员防灾、抗灾、救灾能力,资金的使用必须紧紧围绕这一中心任务。在灾害发生时,互助会应积极帮助会员解决衣、食、住、医等方面的困难,并有组织地带动灾民开展生产自救,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2.会员临时性生活困难借款。会员在遇到重病、工伤、车祸、死人等意外事故时,生活发生困难,互助会应对这类会员给予应急借款,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3.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互助会应发挥自己的功能,对这类会员在资金、技术、资料、人力方面给予扶持,使其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4.在资金实力雄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互助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兴办小型经济实体,带动贫困户务工,发展生产。
第二篇:救助常识
救助常识
救助管理站进行救助的法律依据
1.《城市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2.《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救助站救助的期限:
1.《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情况确定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
2.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
(四)离站和安置对同人同站的救助在6个月内一般不超过2次,要避免重复救助。
不予救助的情况:《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二条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第五条 对拒不如实提供个人情况的,不予救助。
第九条 救助站发现受助人员故意提供虚假个人情况的,应当终止救助。
受助人员可以得到帮助的内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第七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的需要提供下列救助:
(一)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
(二)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
(三)对在站内突发急病的,及时送医院救治;
(四)帮助与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联系;
(五)对没有交通费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的,提供乘车凭证。
第三篇: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关于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收容遣送站改变为救助管理站,流动人口中的街头流浪者被当作需要救助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社会控制转向了社会治理。这充分体现了社会救助“以人为本”的思想。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需要我们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思考与努力来解决。
【关 键 词】流浪乞讨人员 社会救助 制度创新
一、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取得的进展
各级政府部门逐步重视。2003年9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贯彻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等工作。作为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民政部主动履行职责,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增设了救助站管理处。《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在实践中,各区市都设立了救助站,部分交通要道、铁路沿线的县(市)也设立了救助站。而不设站的县(市、区)民政部门则由相关机构和人员管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
配套政策开始完善。民政部于7月21日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同一天,财政部、民政部和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有关机构编制和经费问题的通知》保证了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基本到位。民政部与财政部在2004年5月下发
了《关于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困难对象跨省返乡工作的通知》。
工作协作机制初步形成。各地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救助管理工作。在各地出台的一些救助管理工作具体意见中,则明确了财政、编制、公安、城管、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各地建立的专项制度,进一步确保了各相关部门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协调和合作。
二、救助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例如,北京市共有19个救助管理机构,但已经得到机构编制部门正式批复的只有8个站,并且多的为8人,少的只有2人。部分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救助工作量参差不齐,救助量大,而救助资金相对缺乏。经济发展水品不一,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使得各地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数量悬殊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经费缺口大。救助管理站为财政补助事业单位,所需救助管理经费由同级地方财政部门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但实际执行中,仍有不小的缺口。例如,武汉市救助管理站每年的财政拨款是380万元,实际缺口为100万元左右。
政策规定仍较粗放。首先,《救助管理办法》对救助对象的规定实际上使得各地都将救助对象甄别列为一大难题。其次,有关职业化乞讨人员的规定相对空白,使得各地在是否应对职业化乞讨人员予以
限制和管理方面,存在认识上的分歧。
相关部门工作衔接尚有漏洞。北京市的调查表明,在对发现的危重病乞讨人员的救治和死亡处理方面,公安、民政和卫生部门的配合有待加强。
三、救助管理的未来建构
综合性协调机构。建立健全由政府主管领导牵头,民政、公安、财政、卫生、城管执法、交通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运作机制。明确各部门在救助工作中的任务和职责,做到信息互通、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保证救助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准确界定救助对象,依法予以救助。
民间慈善救助机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不仅是给他们安定的生活,更重要的是通过救助,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不仅仅是只有政府机构就能做到的,还需要许多慈善公益组织进行个案辅导和治疗。真正转变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方式,必须培养和发扬全体公民的慈善意识。而慈善意识的培养是与慈善公益组织的普及有内在联系的。因为只有公民的慈善意识和参与意识觉醒了,他们才能够广泛参与社会救助工作,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
鼓励发展非营利组织。鼓励个人、家庭、社区、非营利组织等参与救助,重视建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机制和伙伴关系。非营利组织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国际救助管理的成功经验。非营利组织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不仅能给救助体系的建设带来新型的社会组织类型、全新的价值理念、制度性创新的动力源泉,而且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微:《当代中国流浪乞讨救助制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 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3.[3] 吴丹梅、郭普璞:关于当代中国流浪乞讨群体的成因解析与救助建议,2009。
[4]《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5] 郑德香:公民慈善意识与城市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研究,苏州大学社会学院。
《关于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现状与思考》
姓名:李鹏斌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方向)
学号:1011016514
第四篇:社会救助
社区救助
保障(B)
1社区养老保险、优抚、扶贫及最低生活保障金申报材料、管理名册,登记表,统计报表等2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名册、劳动技能情况登记表
3社区开展再就业培训及安置就业情况计划、总结、统计报表等
4社区残疾人工作计划、总结、调研材料等社区残疾人登记表、办证登记表、人员状况登记表、各类统计表、调查表等材料 6社区老年工作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统计报表等其它各种统计表
8上述内容形成的有关音像、实物档案
第五篇:社会救助范文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制度安排。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城乡低保提标重大战略部署,州委、州政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州人大常委会对州政府2012年以来的城乡低保工作情况进行审议和开展专题询问,强力推进全州低保等社会救助各项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一、以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城乡低保减量提标工作全面完成
1、切实抓好城乡低保减量提标准工作。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减量提标、实现同步小康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有效衔接,通过农村低保 “减量提标”,到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扶贫标准、小康标准“三线合一”,达到6200元(1000美元)/人/年,城市低保平均标准达到728元/月/人。城乡低保减量提标是保障困难群众在2020年实现同步小康的重大政策,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高的实际,各县(市、区)克服各种困难、问题,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按照省、州要求圆满完成了2015年低保减量提标工作;基本完成了低保信息系统对象信息数据录入工作,基本实现了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制度“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目前,全州有城乡低保对象29.7万人,比上年减少29.2%;城乡低保标准分为2个档次,都匀市、福泉市和都匀经济开发区为一档,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495元/月和2640元/年;荔波县、贵定县、瓮安县、独山县、平塘县、罗甸县、长顺县、龙里县、惠水县、三都县10个县为二档,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为440元/月和2580元/年。全州城市、农村平均低保标准提高到453元/月/人和2594元/年/人,分别增长17.35%和30.47%;城低保、农低保月人均补差305.24元、135.6元,分别增长15.5%、50%。
2、通过“分类施保”,加大低保对象中特殊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对“三无”人员、老年人、重病重残人员、在校学生、计生家庭和单亲家庭等特殊困难群众实施“分类施保”。在享受补差确定的基本保障金的基础上,城市低保对象增发10%—30%的补助金,农村低保对象增发20%的补助金。目前,低保对象中享受增发补助金的特殊困难对象9.34万人。
(二)“特困人员”供养取得成效
1、开展“特困人员”摸底排查。按照省、州安排部署,组织开展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排查摸底、建档立卡、信息库建设工作,基本摸清了困难群体底数,基本建立了“特困人员”、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动态管理工作机制。
2、及时出台特困人员政府供养政策。及时拟制并报请州政府出台了《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特困人员政府供养工作的通知》(黔南府办函〔2015〕59号)文件,全省首家对“特困人员”动态管理、供养政策、供养责任、监管责任进行了规范,对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行了制度性安排。各县市认真落实文件要求,加强供养机构和设施建设、完善供养政策、强化供养责任,有效保障了最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全州供养特困人员(五保、三无、孤儿)10072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935人,集中供养率达39%,集中供养率达比上年同期增长26%。
3、加大敬老院设施和机构建设力度。2015年我州建设敬老院20所(省补助7所、中央彩票公益金补助13所),投资规模、建设床位数量都是历年没有的。今年,州局与州编办共同出台了支持敬老院政策,明确了敬老院性质、编制。全州投入使用43所敬老院32所完成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法人登记率达74%,有编制人员74个、管理服务人员302人。今年全州获得五星级敬老院4个、四星级2个、三星级3个,分别是上年的400%、100%、75%。
4、大幅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全州集中供养对象提高到3500元/年、分散供养提高到2200元/人,分别是上年的159.1%、122.2%。
(三)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取得新进展
1、抓好受灾人员救助。针对今年以来洪涝灾害等各自然灾害频发实际,切实抓好受灾人员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安排、因灾毁损农房恢复重建等工作,有效保障了受灾群众生活。全州共投入自然灾害救助、冬春救助资金9000余万元用于安排受灾群众生活,共救助受灾困难群众39.22万人。同时,全面开展了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全州政策性农房保险79万户,实现农房灾害保险全覆盖;己理赔农房609户,兑付保险金215万元。
2、全面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支出1040万元,通过全额资助、部分资助方式,资助36.7万人参加了20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支出2743.5万元,对困难群众8600余人次实施门诊救助、住院救助。通过资助参合参保、门诊救助、住院救助,困难群众基本医疗得到保障。
3、开展“救急难”。共支出800余万元,实施临时救助5000余人次。各级救助机构排查、甄别求助人员12000人(次),对自愿受助者实施救助7500人(次)。
4、发展志愿服务、慈善事业,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困难群众救助活力。目前,全州有慈善组织117个、志愿服务组织60余个,有党员、青年、巾帼等志愿服务队伍1400余支,注册人员13万余人。这些志愿组织、慈善组织,通过在社区(村)开展“点亮微心愿、情暖千万家”和“德润黔南·邻里守望”等志愿服务活动、“慈善情䁔万家”等慈善活动,社区(村)困难群众的问题、困难得到有效解决。
(四)社会救助工作机制、体制进一步完善
一是“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各县(市、区)充分利用镇(乡、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村)服务站一站式服务厅普遍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窗口,通过政策上墙、发放明白卡、编写惠民手册等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社会救助政策。同时,明确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转办、分办流程及办理时限。社会救助服务窗口认真受理群众的申请,截至目前,全州共求助事项4399件,已全部办结。
二是各县市基本建立了建立“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了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低保信息核对机制,出台了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细化政策。
二、较好完成了州人大常委会对全州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情况审议和专题询问
一是加大了低保调研、检查、督查工作。上半年,州局领导分别带队开展了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情况、存在问题、主要成效调研、走访,认真听取州人大代表、县(市)人大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工作意见、建议,结合联系县市民政工作开展的调研、检查,以及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资金专项检查,深化了对全州低保工作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把握。二是配合州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完成了对各县(市、区)城乡低保申请、家庭收入核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对象认定、资金管理开展专题调研。三是按照州政府安排,高度重视,认真准备,和相关部门一道,共同完成了州人大对2012年以来城乡低保评议和专题询问。
三、正确分析和看待当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养老设施建设、敬老院法人登记、特困人员供养服务等与全年工作要求有差距;目前五保集中供养率最低的县才22%,床位利用率最低的50%,有3个县(市)未落实敬老院机构人员编制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二是部分县(市、区)低保减量过快、过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相适应。省级下达我州今年减量的建议数是1.4万人,但最后减下来,全州减了11.3万人,是省建议数的10倍,全州13个县(市、区),有8个县(市、区)的保障人数占当地农业人口数比例已低于省部署规划的到2020年占比6.5%这个点,把省州部署规划6年的减量计划在一年全部减完,最低的县占比只有2.18%。三是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细化完善不够,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还不高;四是救助设施、机构、队伍建设还需加强,救助能力还需增强;五是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还需加强,大救助工作格局尚需建立。
四、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抓好当前突出问题整改
一是抓好养老设施建设、敬老院法人登记、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工作,切实解决与全年工作差距,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二是解决好低保减量过快、过猛问题。要广泛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政府网站、民政网站等宣传低保为重点的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加大对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培训、学习、宣传,深入排查困难群众生活状况,认真受理困难群众低保申请,确保应保尽保。
三是抓好州人大审议提出、民生监督检查等发现的低保突出问题整改,提高低保工作规范化水平。要落实好县级民政部门审批主体责任、乡(镇、街道)受理和审核主体责任,确保县级民政部门对审批对象不低于30%抽查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乡(镇、街道)对低保申请对象100%入户收入核查责任落实到位。要借鉴贵定等地低保对象公开等做法,按政策抓好低保对象公开、公示、举报受理工作,严肃纪律、规矩意识,对“关系保”、“人情保”等优亲厚友现象,对因化解征地拆迁、维稳等矛盾而未经入户调查和家庭收入核查将某个群体和个人纳入低保范围的问题,对不符合低保条件而骗取低保待遇的行为,必须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严格依纪依法按政策查处。要开展跨部门低保(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强化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调查,确保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对象认定精准。
五、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
(一)必须深化新时期社会救助工作的认识
社会救助制度是保障公民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社会救助安排是对困难群众托底线、救急难的政府救助安排。
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一是明确了社会救助工作目标及牵头部门: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二是明确了社会救助各层级、各部门职责分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有关社会救助的申请受理、调查审核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协助做好有关社会救助工作。三是明确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共同构成了社会救助制度体系。
我州贫困面大、留守人员数量众多,托底线、救急难任务重。民政部门作为社会救助工作主体职能部门和牵头部门,必须深化对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的学习,增强工作自觉性、主动性。要履行好主体责任,抓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受灾人员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助制度、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落实;要履行好牵头部门责任,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发挥“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做好教育救助制度、住房救助制度、就业救助制度等社会救助制度落实。
(二)加强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创制,切实提高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我州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因病致贫返贫、因灾致贫返贫、多种原因导致临时生活困难问题突出。同时,我州贫困面大,有54万贫困人口;留守人员数量众多,有留守儿童7.6万人、留守老人4.3万人、留守妇女2万人;特困供养人员上万人。做好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政策保障,必须排查好、动态管理服务好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对象,必须善于学习借鉴、敢于积极探索,紧密结合实际,抓好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政策创制,统筹好政策的有效衔接,细化好对象范围、工作程序、政策标准等政策内容,才能避免政策执行的随意性,源头上保证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加快实现社会救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
(三)加强救助设施、机构、队伍建设,切实增强社会救助能力
1、抓好救助设施建设,解决好有场地开展救助服务问题。各县(市、区)要结合民政十三五规划编制,适应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需要,适度超前,在谋划民政建设项目中统筹好救助设施建设。按照县(市、区)建齐救灾仓库、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儿童福利院、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精神病医院(优抚医院)等统筹谋划好建设项目。按照乡(镇、街道)建齐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被撤乡镇己建社区服务中心应统筹考虑)和村、社区建齐社区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幸福院)谋划好建设项目。
2、抓好救助机构建设。要清醒认识政府公共服务、社会组织服务、市场服务的边界,适应新变化、新要求,适应兜底线、救急难、保障基本生活政府救助职责要求,建立健全政府救助管理、服务机构,切实做到有机构履行职责问题。当前,特别要根据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困难人员社会救助需要,按照决不能再出问题的要求,年底前各县(市、区)要建立健全县级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敬老院等社会救助机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困难群众赡养、监护、抚养、扶养、照料评估,探索政府机构评估和社会组织评估中机构建设的有效实现途径,切实解决有机构履行社会救助评估职责问题。
3、抓好救助队伍建设。要按要求落实各类救助机构(救助局、救助站、福利院、乡镇社会事务办、敬老院等)编制,落实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及时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要加大各类救助人员救助政策、法律法规、专业技术、职业技能培训,加强乡(镇、街道)、村(居)低保干部培训,强化“三支队伍”(基层低保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志愿者)建设,切实增强救助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
(四)加强社会救助体制机制建设,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工作格局
民政部门要承担起社会救助的主体职责和牵头职责,加快构建“政府领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基层落实、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良好工作格局。要将社会救助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内容,强化社会救助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作用,强化牵头部门、责任部门责任意识,强化乡(镇、街道)受理、核查主体责任和属地责任,强化村(居)属地责任、配合责任。围绕社会救助对象发现、认定、快速响应、社会力量参与和监督等机制,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服务,充分整合各项救助政策,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各项工作,着力构建社会大救助工作格局,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