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县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9所,其中,高中4所(四星级高中2所,三星级高中2所),初中38所(省、市级示范初中14所),小学36所(省级实验小学3所),9年一贯制学校7所(民办3所),12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高职校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所(民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09所(公办40所,民办69所)。在校生(幼儿)17.28万人,其中,中小学在校学生13.42万人,在园幼儿3.86万人。
教职工12285人,其中,在职教职工7679人,退休教职工4525人,离休81人。现有专任教师7161人,在职特级教师1人,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68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51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优化教育布局,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内涵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加快发展、均衡发展、公平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分析,客观总结教育发展取得成绩
一是聚焦本职,质量中心地位不断凸显。紧紧围绕“提升教育质量”中心,以“抓考评、重过程、促提高”为导向,努力提升教学效益。实施目标考核。制定并落实《XX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进一步优化对学校的评估办法,细化工作的布置、检查、落实、结果及结果运用的全过程。去年5月份,县委、县政府出台并落实了全县高考、中考奖惩方案,切实激发了全县广大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意识和工作活力,教育教学质量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实施有效教学。以推广实施“XX县十大课堂模式”为抓手,进一步打造并推介卓有成效的“课堂模式”,力推由主要依靠拼时间、拼消耗向依靠高效课堂提升质量转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坚持科研引领。进一步完善“县教研室—县名师工作室—联盟体学科工作室—校教研组—科任教师”五维一体教研网络、落实教研员一线指导机制、推进名师引领作用,以此带动全县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强化过程监控。以适时教学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仅今年上半年,对全县高中、初中、小学等三个学段16门学科实施教学质量监测,不断增强质量意识,促进全县各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突出表现为,普通教育方面,今年高考,我县二本达线数1386人,在参加考试人数比去年减少1170人的情况下,达线人数增加了97人,达线率增加6.06%,上线绝对量的增加数、增长率为全市第一,达线总量全市第二。职业教育方面,今年,我县在囯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1枚(县中专校凌童同学获服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市唯一),省级技能大赛奖牌、创新大赛中获得奖牌1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4枚),县区名列第一;县中专今年对口单招升本人数34人(全市91人),占全市37%,连续16年居XX市之首。二是强化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固本强基,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规范化水平。优化教育管理制度。近两年,我们修订完善了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中小学教学规范、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等近20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并规范了学校、教师、教学、经费、安全等各个方面管理办法,使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组建学校发展联盟。将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学校组建成12个学校发展联盟,引导“联盟校”开展特色活动,推动联盟互助,放大优质资源,促进全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一学期来,联盟体内开展学术论坛120余次、教学质量反思活动320多次,开展课题研究、校内视导、岗位比武等活动1000余次,初步实现区域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办学格局。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不断加大教育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及时召开通报会、现场会,并将存在的问题制成影片会上播放通报,进一步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三是夯实基础,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落实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今年,明确保滩、梁岔2个乡镇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保滩中心小学等10所学校创建现代化先进学校。落实义务教育“改薄”任务。今年全县“改薄”项目35个。目前,2所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项目合同签订完毕,已开工建设;10所学校教学楼项目进入图纸设计、规划手续办理程序,2所学校的综合楼项目进入招标程序。装备项目已完成招标,确保10月份投入使用。落实优质幼儿园创建任务。创建市优质园的2所幼儿园已于6月23日接受市教育局现场模拟评估。创建省优质园的2所幼儿园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
四是抓住关键,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以师德为核心,以培训为抓手,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年初制订各种形式的培训计划,安排近100个培训项目,进行“菜单式”培训。教干队伍:分层次实施校长培训、德育培训、专岗管理者培训等三个专题板块的培训。同时,建立并完善了后备干部人才库,保证干部队伍梯队的延续性。教师队伍:以打造名、特、优教师团队为重点,建立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库,开展课堂教学评比、展示等活动。今年以来,举行中小学学科优课评比、教学名师课堂展示、课堂教学研讨,参与教师达3600多人次。另外,在全县遴选、确定涵盖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19个学科培训基地校,完成教师培训项目4个、转化培训项目4个、校本培训规定项目3个,培训教师4000多人次。教研员队伍:择优公开招考,选聘全县范围内学科业务骨干进入教研员队伍,以此带动全县各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各备课组长快速成长。
五是统筹安排,教育公平普惠不断推进。截止6月中旬,资助学前阶段2963人、普通高中2414人、中职554人,共计发放资助金325万元。
8、9月将集中对今年的应届大学生实施资助和办理助学贷款,预计资助400多名大学生计资助金80余万元,将为4000多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3200余万元。六是明确导向,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紧紧围绕我县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训,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涟水中专与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蓝翔技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围绕我县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我县职业中专校专业设置,培养适合我县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七是从严治理,党风行风建设不断优化。以“三治三促”专项行动为突破,积极做好“一把手”上党课、领导班子学习、警示教育、任前教育、“五德”教育及学校“5+x”创新项目,深入推进党风行风建设。组织全县中小学近15万名师生、学生家长参加评议。排查出考试舞弊、公款吃喝等问题10余起,对3所整治不力、成效不实的学校进行了重点解剖,修订、完善了一系列纪律制度。
二、认真剖析,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突出问题
近年来,全县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重托,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客观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是主观方面努力不够、责任不强、方法不多,突出表现为:
一是改革创新不到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一个渐进过程,由于我们努力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压力较大。特别是在有效解决好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期望与教师队伍整体能力不强、责任心不足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好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国家绩效工资和福利制度之间的困局,有效解决好学生要上“好学校”、“名学校”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积极思考不足,创新举措不多。
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工作力度不足,效率不高,措施不实,具体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本职工作上,正在实施的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和改薄工程目前仍存在部分学校校舍不足、装备不达标。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上不积极主动,县相关部门对“改薄”工程建设方案审批周期长、难度大、收费高,影响了工程实施进度。相关部门联合整治无证幼儿园力度小,致使无证幼儿园越办越多,目前全县已达3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XX县残联在一起办学,无独立场所,不符合办学要求。市配发我县91辆校车由涟水客运公司下属校车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目前已投入运营15辆,其余校车暂时没有运营。三是精细管理不到位。尽管教育局和学校都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是部分学校仍然存在着管理方式粗放、不规范、不精细等问题。“五严”规定执行不够严格,落实“减负”要求不够到位,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不多,有特色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不多。
四是队伍建设不到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总量不足。近年来,我县教师连续负增长,每年自然减少约200人,通过考编制只补充进50~60人。按照标准测算,全县缺编近1000人。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严重,年轻教师紧缺,50周岁以上的教师占比达19%,30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比仅8%。政、史、地、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语、数、英等主要学科教师断层现象严重。教师出现“两头少、中间多”现象,即城区和边远学校教师少,县城周边学校教师多。特级教师少。目前,全县在职特级教师只有1人。人员类型繁杂。全县教职工总数12285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7161人。专任教师队伍中,非师范类毕业生2200余人,占专任教师31.04%。优秀教师流失。每年调动或考试到外县工作的优秀教师近20人。幼儿教师数量少。目前,全县公办幼儿园共有保教人员700余人,在编幼儿教师仅140余人,其余均为临时代课人员,质量得不到保证。职教“双师型”教师总数少。近几年没有招录,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教师群体存在不稳定因素。退休教师要求提高生活补贴、补发1993年工改欠发的工资,还要求工资与市区比靠;两类生要求缴存保险;720余名评上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求兑资等,这些都是目前教育系统维稳重点对象。教师流动有难度。因编制问题,导致教师在县域内流动难度较大。目前存在人在一个单位工作,工资关系却在另一单位。
另外,上一轮教育现代化创建尚欠项目资金2030万元,2014年底已到付款期限,目前资金还没有着落。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99所,其中,高中4所(四星级高中2所,三星级高中2所),初中38所(省、市级示范初中14所),小学36所(省级实验小学3所),9年一贯制学校7所(民办3所),12年一贯制学校1所(民办),高职校1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所(民办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幼儿园109所(公办40所,民办69所)。在校生(幼儿)17.28万人,其中,中小学在校学生13.42万人,在园幼儿3.86万人。
教职工12285人,其中,在职教职工7679人,退休教职工4525人,离休81人。现有专任教师7161人,在职特级教师1人,具有副高职称的教师68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51人。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着力优化教育布局,大力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内涵发展,全县教育事业呈现加快发展、均衡发展、公平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深入分析,客观总结教育发展取得成绩
一是聚焦本职,质量中心地位不断凸显。紧紧围绕“提升教育质量”中心,以“抓考评、重过程、促提高”为导向,努力提升教学效益。实施目标考核。制定并落实《XX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进一步优化对学校的评估办法,细化工作的布置、检查、落实、结果及结果运用的全过程。去年5月份,县委、县政府出台并落实了全县高考、中考奖惩方案,切实激发了全县广大教师队伍的教学质量意识和工作活力,教育教学质量中心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实施有效教学。以推广实施“XX县十大课堂模式”为抓手,进一步打造并推介卓有成效的“课堂模式”,力推由主要依靠拼时间、拼消耗向依靠高效课堂提升质量转变,中小学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了有效提升。坚持科研引领。进一步完善“县教研室—县名师工作室—联盟体学科工作室—校教研组—科任教师”五维一体教研网络、落实教研员一线指导机制、推进名师引领作用,以此带动全县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强化过程监控。以适时教学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仅今年上半年,对全县高中、初中、小学等三个学段16门学科实施教学质量监测,不断增强质量意识,促进全县各校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突出表现为,普通教育方面,今年高考,我县二本达线数1386人,在参加考试人数比去年减少1170人的情况下,达线人数增加了97人,达线率增加6.06%,上线绝对量的增加数、增长率为全市第一,达线总量全市第二。职业教育方面,今年,我县在囯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1枚(县中专校凌童同学获服装设计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全市唯一),省级技能大赛奖牌、创新大赛中获得奖牌11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4枚),县区名列第一;县中专今年对口单招升本人数34人(全市91人),占全市37%,连续16年居XX市之首。
二是强化基础,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规范。固本强基,完善机制,进一步提升教育管理规范化水平。优化教育管理制度。近两年,我们修订完善了教师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中小学教学规范、财务管理实施办法等近20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并规范了学校、教师、教学、经费、安全等各个方面管理办法,使教育管理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据可查,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发展。组建学校发展联盟。将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学校组建成12个学校发展联盟,引导“联盟校”开展特色活动,推动联盟互助,放大优质资源,促进全县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整体提升。一学期来,联盟体内开展学术论坛120余次、教学质量反思活动320多次,开展课题研究、校内视导、岗位比武等活动1000余次,初步实现区域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办学格局。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不断加大教育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及时召开通报会、现场会,并将存在的问题制成影片会上播放通报,进一步确立了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三是夯实基础,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落实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任务。今年,明确保滩、梁岔2个乡镇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乡镇,保滩中心小学等10所学校创建现代化先进学校。落实义务教育“改薄”任务。今年全县“改薄”项目35个。目前,2所学校的教学楼、宿舍楼项目合同签订完毕,已开工建设;10所学校教学楼项目进入图纸设计、规划手续办理程序,2所学校的综合楼项目进入招标程序。装备项目已完成招标,确保10月份投入使用。落实优质幼儿园创建任务。创建市优质园的2所幼儿园已于6月23日接受市教育局现场模拟评估。创建省优质园的2所幼儿园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四是抓住关键,教师队伍水平不断提升。以师德为核心,以培训为抓手,着力抓好“三支”队伍建设。年初制订各种形式的培训计划,安排近100个培训项目,进行“菜单式”培训。教干队伍:分层次实施校长培训、德育培训、专岗管理者培训等三个专题板块的培训。同时,建立并完善了后备干部人才库,保证干部队伍梯队的延续性。教师队伍:以打造名、特、优教师团队为重点,建立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库,开展课堂教学评比、展示等活动。今年以来,举行中小学学科优课评比、教学名师课堂展示、课堂教学研讨,参与教师达3600多人次。另外,在全县遴选、确定涵盖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19个学科培训基地校,完成教师培训项目4个、转化培训项目4个、校本培训规定项目3个,培训教师4000多人次。教研员队伍:择优公开招考,选聘全县范围内学科业务骨干进入教研员队伍,以此带动全县各学校、各学科教研组长和各备课组长快速成长。
五是统筹安排,教育公平普惠不断推进。截止6月中旬,资助学前阶段2963人、普通高中2414人、中职554人,共计发放资助金325万元。
8、9月将集中对今年的应届大学生实施资助和办理助学贷款,预计资助400多名大学生计资助金80余万元,将为4000多名学生办理助学贷款3200余万元。
六是明确导向,教育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紧紧围绕我县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类技能型人才,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训,实现学生毕业与上岗的“零过渡”。涟水中专与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蓝翔技校、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开展联合办学,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围绕我县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我县职业中专校专业设置,培养适合我县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七是从严治理,党风行风建设不断优化。以“三治三促”专项行动为突破,积极做好“一把手”上党课、领导班子学习、警示教育、任前教育、“五德”教育及学校“5+x”创新项目,深入推进党风行风建设。组织全县中小学近15万名师生、学生家长参加评议。排查出考试舞弊、公款吃喝等问题10余起,对3所整治不力、成效不实的学校进行了重点解剖,修订、完善了一系列纪律制度。
二、认真剖析,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突出问题
近年来,全县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县委、县政府的重托,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分析存在的问题,客观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是主观方面努力不够、责任不强、方法不多,突出表现为:
一是改革创新不到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是一个渐进过程,由于我们努力不够,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短时间内迅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压力较大。特别是在有效解决好社会各界对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期望与教师队伍整体能力不强、责任心不足之间的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好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与严格执行省“五严”规定、国家绩效工资和福利制度之间的困局,有效解决好学生要上“好学校”、“名学校”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不均衡之间的矛盾,积极思考不足,创新举措不多。
二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工作力度不足,效率不高,措施不实,具体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在本职工作上,正在实施的新一轮教育现代化建设工程和改薄工程目前仍存在部分学校校舍不足、装备不达标。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上不积极主动,县相关部门对“改薄”工程建设方案审批周期长、难度大、收费高,影响了工程实施进度。相关部门联合整治无证幼儿园力度小,致使无证幼儿园越办越多,目前全县已达30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XX县残联在一起办学,无独立场所,不符合办学要求。市配发我县91辆校车由涟水客运公司下属校车公司负责运营管理,目前已投入运营15辆,其余校车暂时没有运营。三是精细管理不到位。尽管教育局和学校都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但是部分学校仍然存在着管理方式粗放、不规范、不精细等问题。“五严”规定执行不够严格,落实“减负”要求不够到位,推动学校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和办法不多,有特色的管理经验和方法不多。
四是队伍建设不到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总量不足。近年来,我县教师连续负增长,每年自然减少约200人,通过考编制只补充进50~60人。按照标准测算,全县缺编近1000人。结构不合理。教师年龄老化严重,年轻教师紧缺,50周岁以上的教师占比达19%,30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比仅8%。政、史、地、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语、数、英等主要学科教师断层现象严重。教师出现“两头少、中间多”现象,即城区和边远学校教师少,县城周边学校教师多。特级教师少。目前,全县在职特级教师只有1人。人员类型繁杂。全县教职工总数12285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7161人。专任教师队伍中,非师范类毕业生2200余人,占专任教师31.04%。优秀教师流失。每年调动或考试到外县工作的优秀教师近20人。幼儿教师数量少。目前,全县公办幼儿园共有保教人员700余人,在编幼儿教师仅140余人,其余均为临时代课人员,质量得不到保证。职教“双师型”教师总数少。近几年没有招录,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教师群体存在不稳定因素。退休教师要求提高生活补贴、补发1993年工改欠发的工资,还要求工资与市区比靠;两类生要求缴存保险;720余名评上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要求兑资等,这些都是目前教育系统维稳重点对象。教师流动有难度。因编制问题,导致教师在县域内流动难度较大。目前存在人在一个单位工作,工资关系却在另一单位。
另外,上一轮教育现代化创建尚欠项目资金2030万元,2014年底已到付款期限,目前资金还没有着落。
三、科学谋划,全力开创教育发展崭新局面
当前,全县上下正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新一轮经济、社会发展大潮已经兴起,热火朝天,科学赶超的局面已经形成。我们将始终坚持守纪使命、担当守责、紧扣主题、创新实干,科学谋划教育各项工作。一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聚集发展、激情干事,把全系统干部职工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以“四个全面”、全面小康统领的“五化联动”、融“市”入“海”、“3+3+1”的决策部署上来,抓好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不做表面文章,不弄虚作假,不急功近利,努力创造经得起时间考验和让群众信得过的工作实绩。敢于担当,对认准的事、决定的事、已经部署的工作,横下一条心、拿出来一股子气,一往无前奋力实施。
二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进办学机制改革。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选择有一定条件的学校与县外名校挂靠,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在高沟中学与市开明中学、高沟小学与市实小初步合作的基础上,再在县城学校选择一所或多所与淮阴中学等名校进行深度合作。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目前,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计划(2015~2020)的通知》,明确要求全面推行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县管校聘”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师资由“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的进程,建议县编制、人社部门主要对教育系统职工的编制、岗位设置数的总量进行控制,教育行政部门人事调配实行报备制度,破解职务评聘不均衡、教师的校际流动难等问题。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围绕“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提高质量”的主题,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先进教学设施设备,实施高效教育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向精细管理要质量,改革学校管理机制,推进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形成教师围绕学生转、校长围绕教师转、后勤围绕一线转,全员围绕质量转的管理格局。落实质量管理分级负责机制,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全程考量、全面考核,真正向管理细节要质量。
三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完善评价体系建设。进一步细化各类评价考核细则,各类评价考核体系聚焦质量、聚焦管理、聚焦教师水平提升,加大评价结果的运用。优化质量监控体系。在完善县教育局、联盟体、学校、备课组四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基础上,有效落实质量监测结果的运用。推进教育联盟体深度合作。赋予12个联盟体学校资源整合、教师调配、成果共享、组织活动等多项功能,定期开展学校特色发展论坛、校长论坛、教师沙龙、相互访学、同课异构、区域质量监测等活动,县局还将定期开展联盟体整体考核,促进联盟体健康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管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针对我县在职教师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进一步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积极探索能够帮助各类非师范类毕业生站稳课堂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增强教育科研实效。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以“微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校本教研为主渠道,引导教师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重点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积极引进苏中、苏南等优质教育资源为我所用,提高我县教育教学水平。继续推行教研员一线指导工作机制。
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抓好师德教育。培养教师的师德和职业道德,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教师队伍当中的有偿补习、接受吃请等热点问题。坚持选树典型和查处违规行为相结合,让榜样引路,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努力促进全系统师德师风社会评价进一步好转。抓好师能培训。在积极参加省市级培训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切实加大教干队伍和教师队伍培训力度,定期实行分类别、有重点的培训项目。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师资“负增长”现状,恳请县委、县政府每年增加教师招录的数量、质量,逐步解决各级各类学校师资短缺问题。加大优秀教师奖励力度。对工作优异、成绩突出的教师及学校,制定奖励政策,在物质和精神方面予以激励。五要推动学校特色建设。以“校校有特色、生生有发展”为目标,努力打造一批文化气质彰显、人文内涵丰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引领全县教育向优质、特色发展方向迈进。在原有河网中学“家文化”、南门小学“美德文化”、向阳小学竹笛文化等基础上,修订《关于加强特色学校建设的意见》,各学校要结合校情及地方特色,选准发展方向,确定特色项目,丰富文化内涵。同时,加大对学校特色建设成果的宣传和特色项目的推介,组织开展艺术节、读书周、文化节等活动,不断将学校特色建设引向深入。计划通过1~2年时间,让全县中小学校校有特色。
六要强化目标管理意识。目标管理是推进工作、促进发展的有效手段。紧紧围绕全年教育工作目标,自加压力,提高标准,进一步细化任务,按照职责分工,认真梳理,倒排计划,狠抓落实,强势推进各项工作。在市对县目标考核上,积极主动与市主管部门联系对接,找不足,排差距,擦亮点,补短板,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今年教育目标考核在原有名次基础上提升2~3个名次。
七要不断优化教育布局。主动策XX县委、县政府“3+3+1”战略重点部署,对全县中小学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在滨河新城,提前规划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依托现有名校办新城学校,放大名校效应,提升新城集聚力。在乡镇,适时撤并时码、徐集等7所生源严重萎缩不能成建制的农村初中,加强高沟等重点乡镇的中小学建设。在高沟镇县域“副中心”的建设中,异地新建今世缘中学,新建今世缘幼儿园,筹建今世缘小学,扩建高沟镇中心小学。在XX区,对实验小学等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进行升级改造。建议县委党校从外国语小学搬出,让学生有一个安全、安静的学习环境。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全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牢记使命,聚集发展,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创新实干,攻坚克难,奋力谱写涟水教育的新篇章,为全县科学赶超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篇:小学年终教育工作汇报
小学年终教育工作汇报
小学年终教育工作汇报
2012年即将过去,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内练真功夫,外树新形象”,按照“规范、稳定、巩固、提高”八字方针开展工作。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从德育工作、读书活动、校本教研和大课间活动做如下汇报。
高擎德育的旗帜,以德为先全面育人
我校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注重第四小学教师形象塑造。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常规管理。
1、开展行风建设主题活动,组织教师学习张丽莉等先进人物事迹,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逐步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
2、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加大贯彻《规范》和《守则》的力度,加强文明班集体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班风、学风。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完善学校德育管理体系。
3、我们狠抓常规督导,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天的晨会课、大课间评比、每周五下午的班队会课、每周的“优秀班级”评比、规范每天的两课两操活动。通过评选优秀德育课、优秀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等表彰活动,增强了德育目标的激励性,为学校德育工作注入了强大活力。
我校抓实学校的常规管理,每天由带班领导、值周师生进行检查评比,要求红领巾值岗真正发挥作用,维持本班包干区的环境卫生、监督同学的文明、礼仪、卫生习惯、课间纪律等,并及时把评比情况更新到评比版公示,反馈给班主任,让班主任督促学生立即整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汇报,并且每周一小结,检查结果与班主任工作考核挂钩。我校坚持教师带队学生排队放学制度,并已成为了我校常规管理的一个特色。
二、重视环境建设,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学校非常重视环境建设,能够经常保持四壁无尘,窗明几净,夏季校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学校更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室外有板报长廊,校训,室内有红领巾广播站等,各班有文化园地,评比台,图书角,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我们力求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教育作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教育实效性
上学期开展了 “学习雷锋、谢尚威事迹,从身边小事做起” 的主题班队会及演讲比赛。“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生活环境”主题实践活动及清明祭扫活动、感恩教育、安全教育和 “六一”艺术节庆祝活动等。
下学期相继开展了以“庆祝建党91周年”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感恩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遵守社会公德,爱护生活环境教育。、反邪教教育、安全教育等等。
四、加强法制教育
通过法制专题讲座、参观展览、写观后感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系列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五、加强家校联系,增强教育合力
办好家长学校,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为了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希望,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腾飞,我们将高德育的旗帜,以德为先,全面育人。
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浸润童年
为了全面落实教育局“书香校园”活动要求,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生化”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通过“书香校园”的建设,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使学校成为传承优秀文化的阵地、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现代社会,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无疑成为了一种精神领域的时尚。一年多来,我校以“打造书香校园”为契机,以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为途径,引领全校师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良好氛围。
一、建立领导小组,营造读书氛围
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书香浸润童年。学校成立了书香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武校长任组长,主管德育工作的白校长及主管教学工作的王校长担任副组长。
注重学校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优化围绕“书香”做文章,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应成为学生沐浴文化、传承文明的窗口。为了将活动抓好抓实,学校制定打造书香校园活动方案,教师作为书香校园建设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自身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班级制定读书计划。
二、提升教师素质,引领尚学之风。
读书不但是教师教育的需要,也是在不断地丰富教师人生的内涵。对于教师而言,书带动的是阅读,是思考,是实践。阅读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实践造就名气。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带好一班人,教育一批人”,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我校以读书活动为契机,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并组织教师大力开展了“学习”和“研究”。
照片顺序(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培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组织开展了教学竞赛,促使教师在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
3、抓好“青蓝工程”,搞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
4、坚持抓好教师基本功训练,增强业务素质。
5、加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倡老师做研究型教师,并要求撰写教育教学反思。
6、为鼓励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比赛。
7、为广大教师征订报纸杂志,以丰富老师们的阅读。)照片
三、引导学生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1、保证“书”源
在学校“捐赠图书、创建图书角”的倡议下,组织各班同学开展献书活动,同学们纷纷把自己平时喜爱的课外书捐了出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每个班的“书架”里,并且各班有班级管理员协助老师负责借阅工作,这样一个孩子献一本书,就可以阅览全班其他同学献来的所有书目。
2、保证时间
各个班级每周利用自习课上一节读书课。为了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图书角借阅实行全天候开放,这样以方便同学们课余阅读。
班级评选出“阅读之星”。学校举行读书汇报课赛课。各班读书汇报课的形式多种多样,学校每个学年评出一节优质读书汇报课,一个“书香班级”。
3、做好阅读摘抄
“书海飘香”摘抄本让学生在日积月累中逐渐进步。
4、加强了宣传力度
利用宣传橱窗展示校园风采,使得校园文明之风、校园文化气息日渐浓厚。并通过评选“阅读之星”和“书香班级”,促进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读书能够启智,读书让人明理,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促进发展,读书能让孩子们健康成长。读书丰富我们的人生,让书香弥漫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书香沁入每一个孩子的心脾。
以人为本,植根课堂求真务实,追求实效
我校教学工作,依照:“以人为本,以育人为目标,有追求但不脱离实际,力求实效,坚持继承中创新,改革中发展”的理念;坚持按照“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保证,难点工作有突破,问题工作有改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有序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新策略”的校本教研,以构建和谐学校为目标,领导积极深入教学第一线,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抓常规,教研结合,促发展
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开齐学科,开满学时,科学合理地安排课时、课务,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进一步规范“备、上、批、辅、考” 教学常规工作。
1、夯实常态课堂,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每学期教研活动分五个层次进行:一是教师岗位练兵,每人一节常态课;二是青年教师赛课;三是课题实验课研究,教科研紧密结合;四是师徒结对子,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五是网络uc教研。
(1)教师岗位大练兵,人人一节常态课汇报。
每学期历时一个月的公开课的教研活动,教师收获颇丰,师生相长,评出优质课,参加省市赛课。
研究课结束后评选优质课,进行观摩研讨教师论坛活动。以“促进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策略研究”为主题的教师论坛,探讨怎样才能打造高效课堂,实现有效的教学策略的研究。研讨结束后,再在学年组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推荐一位老师上研究课,这样既发挥引领作用,又集集体智慧于一身,“研究--实践---再研究”反思总结的基础上促进教研,追求高效,提高质量。
2012年5月30日,我校迎来了国家2012年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我校圆满的完成了此项任务,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2)青年教师赛课,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11月8日至11月30日,四十岁以下的青年教师进行“第四小学‘内练真功夫,外树新形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二、教育科研,重实效
“十二五”期间我校主持一项国家级课题研究、两项哈尔滨市级课题研究。
11月7日迎接哈尔滨市科研视导,“十二五”课题中期检查现场会。
11月30日——12月12日课题实验课赛课,评选出三节优质课,参加双城市首届课题实验课赛课。
实验教师科研成果在双城市教科所网站发表,秦秀丹撰写的科研成果《鼓励,让每个学生闪光 》发表在国家级重点刊物《现代阅读》上,科研成果得到推广。
三、教师培训,增底蕴
1、按照教委、师训部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全员培训任务。
2、强化业务和政治学习。
四、教学反思,助成长
学校本学期举行四次教学反思活动:学年组每半个月一次教学反思,教师节节课后写教后记。教师在反思中成长。
五、学生活动、强素质
组织开展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规范汉字书写比赛、朗读比赛、英语口语风采展示大赛、数学竞赛。
庆“六一”、教师节、庆“十一”征文、手抄报、书画比赛、艺术节等,促进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素质,全面发展。
六、取得成绩
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素质增强了。
在这一年里,15名教师在各级赛课中获奖。学校荣获双城市青年教师风采展示三等奖。教育部重点课题优秀实验单位等。
七、今后努力方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在武校长的带领下我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大成绩,开创第四小学教育教学新局面。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实施素质教育,我校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积极响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树立“每天运动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全面实施“阳光体育活动”,让全体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太阳底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在全校掀起健身运动的热潮,现就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一思想,高度重视。
为有效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将工作落到实处,我校高度重视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了由武校长为组长,白校长为副组长的阳光体育活动领导小组。
根据我们全校实际情况,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统一部署,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活动开展得有序、有效、安全。学校要求全体师生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坚持与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通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切实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二、关注过程,推动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 为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学校每个班级成立兴趣小组、有组织、有特色的开展体育活动,为保证活动的实效性、有序性和常规性,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我校的体育节期间,要求各班开展切实可行、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体育活动,要求每班有特色、有创新,人人参与,对有特色的活动及时鼓励和宣传,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纠正,比如趣味体育运动、跳大绳、呼啦圈、踢毽子、跳皮筋、抽冰嘎、跑步等活动的开展,以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辅导教师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体会到体育带给他们的愉悦和快乐。
总之,随着我校阳光体育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全校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活动,使广大师生深深地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进一步树立了全民体育、天天锻炼、终身锻炼的意识,有力地促进我校体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为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我中心于20*年6月组建,承担了对中南大学基础教育的管理与工作指导的任务,党政工团实行“3113”管理模式:三个支部,一个行政(普教中心),一个部门工会(2006年下半年组建),三个团总支的模式;下辖三所中学(含二所小学),现有教职工238人,离退休教职工227人,合格学历227人,占94。6%,中高级职称192人,占80%,其中副高76人,占31。6%;中共党员77人,占32%;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00多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达347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7。24%,除教职工工资与部分岗位津贴(占80%)外,校拨公用办学经费50万元/年。生均公用经费为111元。
一、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取得的成绩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下辖三校由于种种原因办学的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普教的同志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部分经费投入到改善办学条件上,据不完全统计,普教中心组建六年来,累计投入经费117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增了中南大学的资产),占总投入的73。5%,极大地促进办学环境的优化,形成了三校建校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普教中心组建时,三校在校学生仅有2740人,而2007年上学期在校学生为4512人,净增2288人,年均增长率为9%以上,各校的生源质量与收入有了较明显的好转,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改善办学经费紧张与教职工待遇偏低提供了支持。
3、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我们普教整体规模较大,但三校分散,相对而言,各校又较小,如何在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激烈竞争中立足,是普教人值得深思并为之奋斗的重大难题,我们提出了“团结建校,素质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近些年来普教人的艰苦奋斗,已形成了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绿色环保教育、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体育传统项目、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步入了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的先进行列。
4、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
长期以来,普教部门被戏称为“家属大院”。由此可见,普教的师资队伍何等地堪忧!并校后,中南大学领导高瞻远瞩,同意了我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请求,近些年来,我中心在中南大学纪委、人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60多名)优秀教师进入了我普教的行列,较好地改变了师资结构,为中南大学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特色的彰显、师资队伍的优化,在生源质量较差的情况下,经过普教人的努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小学的教学质量进入市区的前列,中考成绩成为了长沙市的排头兵(前三位),高考上线率(94。3%)、本科上线率(53。2%)、录取率(96。2%)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学科竞赛获奖层次提高,获奖人数年均增长30%以上,2006年达1800多人次,在长沙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被长沙市教育局、湖南省教育厅认为“进步快、来势好的单位”之一。
6、声誉与实力进一步好转
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各校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共获得上级授予的荣誉称号173项,其中国家级荣誉称号16项,省级44项,市级(含中大级)61项,区级52项; 教职工开展课题研究36项,其中承担了国家级8项,省级17项,市级1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各级教学比武获奖340多人次,办学规模年均增长率突破了两位数;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1%,教职工幅利年均增加20%,年均投入建设经费在150万元以上,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成为了各校取得成果最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普教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普教定位问题
普教中心作为中南大学直属的副处级二级单位(全校仅五个)已明确规定了,但其作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教学单位的性质始终不明确,特别是普教末列入《中南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将对普教的建设、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对基础教育始终列入优先发展的地位,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均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建议中南大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普教工作与纳入中南大学整体发展的问题,更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普教事业发展。
2、普教编制问题
普教理应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基本教学单位,理应遵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编委的定编政策(省编委省教育厅[2002]44号文件),结合三校分散的实际,确定合理的编制,确保普教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的情况是:若不考虑三校分散的情节,按上述文件精神,应配教职员工3*人,实际缺编63 人,缺编率26。5%,造成了人平均超工作量为25%以上,教学骨干的教学工作量为正常工作量的1。5倍以上的人员就达到30%以上,而外请教师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教职工待遇下降日益突出,更让人担心的是对教学质量的严峻考验。
3、普教经费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是构建和谐的公平教育之基石,国家对此实行的是强制保障标准,依法保障,处于优先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基础教育为本。保障基础教育经费是考察各级政府和领导是否重视教育工作的试金石。而目前我中心的年公用经费为50万元,生均公用经费仅为111元,低于全国最低生均公用经费250元的一半以上,甚至低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最低生均经费189元的标准,更为严峻的是:每年我中心需自筹(20%)的岗位津贴总额就达到73。3万元;国家对收费标准与收费行为的严格管理,严禁教育乱收费,加之,我中心从中南大学的利益出发,减免了中南大学教职工的第三代子女以及为中南大学服务的临聘人员子女的部分办学费(分别为减免25%和10%),我中心又无经济实体,既要保障教职工福利的增长和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又要推进学校的发展(目前我中心负债200多万元),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领导干部拖入“抓质量、抓经济”无可奈何境地。
当前,最为紧迫的是,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时,长沙市将对辖区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全免费,而我中心义务教育阶段3476名学生被减免的费用如何补助到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中南大学组成专门机构和组织专人负责依法与省、市、区人民政府协商来处理此问题,否则,我中心将无法运转!
4、普教场地问题
我中心下辖三校占地面积67亩,合44666平方米,生均面积9。9平方米,与国家最低标准的生均面积15平方米相比,相差了50%以上,不足总面积22950平方米,合34。42亩;总建筑面积为2446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低于国家最低生均建筑面积8平方米的标准,生均不足建筑面积率32%,不足部分的总建筑面积为11520平方米;加之三校分散,场地利用率降低等,可见,以上三项造成了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学校的发展。
5、扶持政策问题
基础教育是需要扶持的公益性事业,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普教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国家百年大计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南大学的普教人,担负着为全校教职工服务,培养好他们的子女,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的重任,我们将不负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期望,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请求中南大学各级领导和各个部门能采取积极政策与措施,切实从政策上保障普教的合理定位、经费支持、场地与基本建设、编制落实、教职工待遇、招生政策扶助等,并将普教的发展纳入中南大学整体发展规划,使中南大学基础教育事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第四篇: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我中心于20*年6月组建,承担了对中南大学基础教育的管理与工作指导的任务,党政工团实行“3113”管理模式:三个支部,一个行政(普教中心),一个部门工会(2006年下半年组建),三个团总支的模式;下辖三所中学(含二所小学),现有教职工238人,离退休教职工227人,合格学历227人,占94。6%,中高级职称192人,占80%,其中副高76人,占31。6%;中共党员77人,占32%;9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500多名,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达3476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7。24%,除教职工工资与部分岗位津贴(占80%)外,校拨公用办学经费50万元/年。生均公用经费为111元。
一、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取得的成绩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下辖三校由于种种原因办学的设施设备等办学条件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普教的同志们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从紧张的经费中挤出部分经费投入到改善办学条件上,据不完全统计,普教中心组建六年来,累计投入经费117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新增了中南大学的资产),占总投入的73。5%,极大地促进办学环境的优化,形成了三校建校以来最快的发展时期。
2、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
3、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
我们普教整体规模较大,但三校分散,相对而言,各校又较小,如何在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激烈竞争中立足,是普教人值得深思并为之奋斗的重大难题,我们提出了“团结建校,素质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发展特色的办学思路。经过近些年来普教人的艰苦奋斗,已形成了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绿色环保教育、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体育传统项目、创新教育等方面的办学特色,步入了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基础教育的先进行列。
4、师资队伍进一步优化 长期以来,普教部门被戏称为“家属大院”。由此可见,普教的师资队伍何等地堪忧!并校后,中南大学领导高瞻远瞩,同意了我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的请求,近些年来,我中心在中南大学纪委、人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一大批(60多名)优秀教师进入了我普教的行列,较好地改变了师资结构,为中南大学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6、声誉与实力进一步好转
普教中心组建以来,各校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共获得上级授予的荣誉称号173项,其中国家级荣誉称号16项,省级44项,市级(含中大级)61项,区级52项; 教职工开展课题研究36项,其中承担了国家级8项,省级17项,市级11项,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各级教学比武获奖340多人次,办学规模年均增长率突破了两位数;经济收入年均增长11%,教职工幅利年均增加20%,年均投入建设经费在150万元以上,校风、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成为了各校取得成果最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
二、普教面临的困难与建议
1、普教定位问题
普教中心作为中南大学直属的副处级二级单位(全校仅五个)已明确规定了,但其作为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教学单位的性质始终不明确,特别是普教末列入《中南大学“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将对普教的建设、生存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家对基础教育始终列入优先发展的地位,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国家“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法律均有明确规定和要求,建议中南大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专题研究普教工作与纳入中南大学整体发展的问题,更有效地指导和促进普教事业发展。
2、普教编制问题 普教理应是全额拨款的公益性基本教学单位,理应遵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省编委的定编政策(省编委省教育厅[2002]44号文件),结合三校分散的实际,确定合理的编制,确保普教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的情况是:若不考虑三校分散的情节,按上述文件精神,应配教职员工3*人,实际缺编63 人,缺编率26。5%,造成了人平均超工作量为25%以上,教学骨干的教学工作量为正常工作量的1。5倍以上的人员就达到30%以上,而外请教师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教职工待遇下降日益突出,更让人担心的是对教学质量的严峻考验。
3、普教经费问题
作为基础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是构建和谐的公平教育之基石,国家对此实行的是强制保障标准,依法保障,处于优先地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基础教育为本。保障基础教育经费是考察各级政府和领导是否重视教育工作的试金石。而目前我中心的年公用经费为50万元,生均公用经费仅为111元,低于全国最低生均公用经费250元的一半以上,甚至低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最低生均经费189元的标准,更为严峻的是:每年我中心需自筹(20%)的岗位津贴总额就达到73。3万元;国家对收费标准与收费行为的严格管理,严禁教育乱收费,加之,我中心从中南大学的利益出发,减免了中南大学教职工的第三代子女以及为中南大学服务的临聘人员子女的部分办学费(分别为减免25%和10%),我中心又无经济实体,既要保障教职工福利的增长和应对不断上涨的物价,又要推进学校的发展(目前我中心负债200多万元),本应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领导干部拖入“抓质量、抓经济”无可奈何境地。
当前,最为紧迫的是,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时,长沙市将对辖区区内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实行全免费,而我中心义务教育阶段3476名学生被减免的费用如何补助到位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建议中南大学组成专门机构和组织专人负责依法与省、市、区人民政府协商来处理此问题,否则,我中心将无法运转!
4、普教场地问题
我中心下辖三校占地面积67亩,合44666平方米,生均面积9。9平方米,与国家最低标准的生均面积15平方米相比,相差了50%以上,不足总面积22950平方米,合34。42亩;总建筑面积为24463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5。44平方米,低于国家最低生均建筑面积8平方米的标准,生均不足建筑面积率32%,不足部分的总建筑面积为11520平方米;加之三校分散,场地利用率降低等,可见,以上三项造成了学生活动与教学活动场地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和学校的发展。
5、扶持政策问题
基础教育是需要扶持的公益性事业,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普教事业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国家百年大计的重要基础。
第五篇:2012教育工作汇报
2012年教育工作汇报
○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7所,幼儿园1所,在校学生2390人,在岗教师176人。一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滦阳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镇教育系统认真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教育发展纲要,积极贯彻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全体干部教师发奋图强,凝心聚力,创先争优,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 以教学为为中心,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教育系统的核心工作,是学校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镇教育办始终把抓好教学工作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在每学期开学伊始都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管理细则,建立健全教学工作考评机制,细化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了教育办领导包校制,力求在强化管理中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都能够优化学校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细化奖惩机制,全体教职工都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全镇中小学都取得了骄人的教学成绩,镇中学在今年的中考中,创历史新高,被县一中正取57人,年级教学总成绩名列全县初级中学第一名,再一次被县政府命名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截至今年,滦阳镇中学已经连续十年被县政府评为“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全镇各小学也是成绩斐然,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均在全县名列前茅,优异的教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镇教育办的精心管理,得益于拥有一支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的校长队伍,得益于全体教师的求真务实、勇于争先的奉献精神。
二、重视学校安全工作,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它牵涉到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平安,牵涉到学生、家长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滦阳镇教育办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确保了学校的安全稳定: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镇教育办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总校长任组长,由一名视导员任副组长,主抓各校的安全工作,同时要求各校也成立了相应机构,使安全管理落到实处。2.健全各种安全管理制度。镇教育办与各学校、各学校与教师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层层抓落实,将安全工作责任到人。3.要求各校都制定了各种应急预案,经常性开展安全演练。4.加强安全教育,各校及时发放交通安全、食品安全、防火、防溺水等致家长的一封信,与每一位学生家长签订承诺书,做到了学校与家长对学生安全的齐抓共管。5.认真落实了安全月报制度,注重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6.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经常性地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及法制教育活动,保障了全镇各校都能有正常的教学秩序。通过一系列努力,全镇各校未出现一例师生人身伤亡责任事故、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消防安全责任事故,学生的违法犯罪率为0,使全镇各校秩序井然,争创平安和谐校园。
三、加强行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唐山市中小学教师十忌》和《迁西县教育系统六条禁令》,规范教师言行,各校经常性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学习,并通过开展师德演讲、争创师德标兵等活动,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使全体教师都能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打造了一支行风正、教风浓的教师队伍。
四、加快学校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滦阳寄宿制小学附属设施建设。滦阳寄宿制小学于2011 年10月投入使用,因为是老教学楼改建的学生宿舍楼,密封效果差,住宿学生冬天冷,今年暑假,我们投入资金4万元,将宿舍楼的走廊进行了密封,保证了今冬学生能在温暖的环境里生活;又投入资金近两万元进行了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
2、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教师周转宿舍工程是全县重点项目,我们竭尽全力配合县局及施工单位,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确保不误工期。现在已经有近30户双职工教师喜迁新居,生活在整洁、温暖的教师宿舍里,解除了教师的后顾之忧。
3、铁门关幼儿园建设:教育办积极协调,在镇、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高标准的铁门关幼儿园,该园投资350万元,占地6.3亩,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现在工程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暑假后投入使用,届时准备将该园打造成省级农村示范园,将使我镇的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有大幅提高。
五 以艺体教育为抓手,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镇各中小学普遍实施了“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工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并不断提高活动质量,形成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五月中旬,镇教育办统一组织了滦阳镇中小学艺术节文艺汇演,取得了理想效果;派出代表队参加了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中小学均获得了突破性成绩。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校生活,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 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工作: 建立了镇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建有标准的成人教育基地,实现了村村有成人学校、村民学校。一年内,有效地开展了“阳光工程”培训、社区培训、农业产业化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一系列培训活动。重点组织开展了涉农专业培训,2012年,滦阳镇又招收学员60人,使全镇涉农培训学员达到224人。这些学员学习积极性高,出勤率高,学习成绩好,对滦阳镇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滦阳镇的继续教育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镇教育办责成专人负责此项工作的组织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做到了学年初有计划、学年末有总结,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多次被评为市级、县级继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有五名教师被评为国家级“网络研修之星”,两位教师被评为市级优秀继续教育工作者。
回顾过去,尽管我们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一是学校布局还相对分散,整合教育资源尚有空间。二是教育装备现代化程度还不够高。三是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未能真正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今后工作设想:
一、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一切工作服务于教学;认真抓好教学常规,要求教师精心备课,专心上课,向45分钟要质量;积极组织干部教师到唐山、北京等地参观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有效组织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授业水平;进一步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提高教学成绩赋分比重,使其能够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发挥奖励和激励的作用。
二、继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加大对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力度,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努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充分调动村两委的建园积极性,将原黄石哨小学和亮家峪小学改建成独立幼儿园,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
四、加大成人教育投入,致力于改善成人学校办学条件:一是要加强镇成人学校建设,添臵教学仪器、图书等设备,使办学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二是要加强村成人学校建设,使“六有”成人学校达到半数以上。
总之,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的工作态度、更为先进的办学理念开展好各项工作,办人民群众满意教育,再谱滦阳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