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全县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郝虎章(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3 17:16: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七月份全县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郝虎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七月份全县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郝虎章》。

第一篇:七月份全县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郝虎章

七月份全县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分析及预测

一、总体情况

虽然7、8月份是传统的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期,但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短期内工业用电需求仍难显著回升,煤炭供大于求的情况短期难以改变。预计后期国内动力煤市场将处于一个较长的底部震荡过程。我县煤炭企业处于大面积亏损的新常态。虽然价格企稳,但未见交易量提升;虽然销售带来了收入,但难以创造利润。总之,没有销售量和利润率的提升,煤炭价格即使短期回升也是昙花一现,未来煤炭市场依旧承压。

二、产销存情况

截至7月底,全县累计生产原煤141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10%;实现工业总产值4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实现工业增加值2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7%;累计销售1043万吨,同比下降18%;期末库存432万吨。

1、截至7月底,3煤累计生产1300万吨,累计销售935万吨,目前,3煤库存约为349万吨。

其中:7月份3煤生产188万吨,与上月持平;销售170万吨,与上月177万吨相比减少7万吨,下降4%。

2、截至7月底,高硫煤累计生产115万吨,销售102

###

万吨,目前库存约为83万吨。

其中:7月份高硫煤生产21万吨,与上月16万吨相比增加5万吨,上升31%;销售17万吨,与上月16万吨相比增加1万吨,增长6%。

三、前半年效益分析及预测

1、价格分析:

今年7月份煤炭价格与年初比较,我县3煤平均价格由年初的410元/吨左右下跌为7月底的310元/吨左右,平均下跌幅度为100元/吨左右;15煤由年初的220元/吨左右下跌为7月底的186元/吨左右,平均下跌幅度为34元/吨左右。

7月份3煤最高售价为386元(经坊煤业),最低206元(常蒋煤业),平均售价310元左右,较上月平均下降1元左右,趋于平稳。

7月份高硫煤吨煤售价最高223元(沟里煤业),最低140元(长虹煤业),平均销售价格186元,与上月相比吨煤上升13元。

2、成本分析:在成本方面,7月份,3煤平均吨煤成本360元左右(吨煤成本在187〈王庄〉-365元〈永丰〉之间),较上月约上升53元;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太义掌、西掌无正常工作面,费用高,产量过低;振义工作面搬家。高硫煤平均成本227元左右(吨煤成本在126〈李坊〉-423元〈晋永泰〉之间),较上月份上升14元左右;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晋永太维修,基本上无产量;首阳山井下生产

####

不正常等。

3、效益分析:通过价格、成本、销量及其它煤炭市场因素对比分析,由于我县大部分煤炭价格低于成本线,百分之九十以上处于亏损状态。据初步统计,到7月底,全县23家煤炭生产企业(包括两座试运转矿井振兴煤业和北峙峪煤业)除南仙泉煤业长期停产外,其余22家煤炭生产企业,1至7月份,全县累计亏损11839万元,其中,亏损比较严重的分别是:司马、红旗、西掌、太义掌、振兴、晋永泰等。

4、影响煤炭市场运行的因素分析 有利因素:

(1)迎峰度夏期,季节性需求小幅回升

三季度煤炭市场开始进入迎峰度夏期,季节性需求短期回升。在高温天气的作用下,华东、华南沿海地区民用电大幅增加。沿海电厂日耗量有所上升,日耗量维持在70万吨左右,同时库存量也略有所上涨,下游电厂负荷维持在60-70%。此外,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今夏南方地区很可能再度出现低温多雨天气;同时受水电、核电以及特高压输电的影响,后期火电继续承压,煤炭需求会有所回落。

(2)下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会加快,拉动煤炭需求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八项具体举措统筹盘活财政资金。会议确定,对地区和部门结余资金及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统筹用于重点建设。此外,财政部也表示,下一步仍将采取更

加有力度的稳增长措施,加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预计在经济基本面的拉动下,煤炭需求在三季度有望回升。

不利因素:

(3)进口煤炭更具有优势

6月17日,中国与澳大利亚正式签订了《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协议规定,澳洲出口中国动力煤用煤关税由当前的6%降为4%,2016年动力煤关税将再次下降,最终在2017年后享受零关税。此次中澳贸易协定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剧国内煤炭行业的竞争。

在煤炭消费持续下降时,国内煤炭的竞争力仍然要逊色于进口煤,进口煤始终对于国内的煤炭市场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即使其进口量比去年大幅下降,但是,由于成本低廉,海运费又比国内的铁路和公路运费低,其竞争力不可小觑。后期进口煤炭是否会乘势“卷土重来”,还需继续关注。

(4)宏观经济未出现明显回暖,煤炭需求回升受限

当前国内制造业经济改善力度较为有限、尚未摆脱疲软格局,短期内煤炭市场需求或难有明显增加。

(5)省内煤炭市场情况

鉴于目前国内冶金市场持续下行,我省煤炭滞销严重,阳煤、潞安和晋煤等大集团纷纷下调了煤炭价格。

动力煤的价格虽然下降幅度不大,趋于稳定,但销量变

化不大。

(6)市场预期依然悲观

由于产能严重过剩,宏观经济回暖不明显,工业用电需求疲软,加之夏季水电逐步发力,以及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具备大幅增长抢占火电份额,煤炭需求增加受限。预计短期内煤炭市场过剩态势难以逆转,心理预期依旧比较悲观,市场观望较浓。但随着政府前期出台的《关于严格治理煤矿超能力生产的通知》和《做好2015年煤炭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煤炭行业脱困政策逐步发酵,产生效应,后期煤炭市场预期略有好转。

5、我县主要煤炭经济指标预测:通过对国内外市场分析,结合我县7月份煤炭生产销售现状,预计全县8月份实现原煤产量在209万吨左右,累计实现产量将达到1624万吨;预计8月份实现原煤销量187万吨左右,累计实现销量将达到1230万吨;煤炭价格与7月份持平;预计8月份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达到31亿元;预计8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6亿元,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52亿元;预计全县8月份实现销售产值6亿元,累计实现销售产值达到52亿元。

四、存在问题

1、以量补价求生存。“以量补价”已成为眼下煤炭企业应对危机的普遍现象。市场供大于求、煤价下降,带来的

最直接后果便是煤企收入减少。但是,煤炭企业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为弥补降价带来的收入减少,不少煤企选择多产煤、多卖煤,以为煤卖得多了,收入自然就增加了。另一方面,只有煤企维持生产,才能继续寻求贷款,保证资金链不断。一旦资金链断了,煤矿就必须停产歇业了,这也是很多煤炭企业亏本生产的原因之一。

2、降价促销谋市场。在买方市场的大背景下,煤企不得不打起“价格战”,保住既有市场,谋求扩大市场也成为煤企的无奈之举。在保市场与减产量面前,煤炭生产企业、煤炭经销企业及煤炭洗(选)企业更多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进一步加剧了产能过剩。

3、利益主体存在分歧。在“限产令”执行以来,由于地方与地方之间、国企与民企之间都存在竞争关系,有可能一方“轻”落实,而另一方就可能“微”走场,难以统一协调联动,在这样的环境下,限产就很难执行落实下去。

4、新增产能雪上加霜。在煤炭“黄金十年”期间,煤矿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竞相上马,这些新建煤矿形成的产能却恰逢煤市萧条的困境下,开始大量释放,加剧了煤炭市场的进一步恶化。目前,全国煤炭产能在40亿吨左右,在建产能11亿吨左右,即使考虑今后一个时期,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全国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五、对策措施

1、积极响应号召,严格执行“控产减产”。各煤炭企业要积极响应国务院和省政府号召,把化解煤炭产能过剩作为重要议题,避免企业之间的盲目恶性竞争,各煤企必须实行严格的控产限产责任制,并将控产限产成效作为考核目标。

2、逐步转型,延长产业链。各煤矿企业,应该积极跟随国家发展战略调整步伐,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和优势进行企业发展经营转型,一是要以现代煤化工为转型目标,着力延长产业链,打造清洁能源,以煤为基,多元转化,走资源转化增值、企业循环发展的道路。二是要以市场供需为主导,及时自觉调整煤炭产量;三是要加快设备更新速度,提高煤炭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四是要积极拓宽售煤渠道,加强与火电企业的联系合作。

3、创新交易模式,减少交易成本。6月12日,作为“互联网+煤炭”产品的中国煤炭市场网煤炭大数据平台在太原上线,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徐州港交割库也正式启动运营。各煤炭企业要充分利用这两个平台,实现网上交易,既能减少交易成本,又能理性投产控制产能,而且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提供融资服务,确保资金链不断。

同时,充分利用郝家庄煤站的煤炭仓储和配煤的作用,进一步做好配煤降硫工作,提高原煤销售。

4、进一步发挥煤炭价格协调机制作用,统一确定煤炭

销售策略,统一协调煤炭销售价格,稳定我县煤炭价格,防止县内煤炭企业之间压价竞销,巩固和扩大全县煤炭销售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确保煤炭企业稳定发展。

长治县煤炭工业局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日

第二篇:2015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2015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2015.8

一、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产销量继续下降

据国家统计数据,上半年全国原煤产量17.89亿吨,同比减少1.1亿吨,下降5.8%;其中6月份产量3.27亿吨,同比减少1683万吨,下降4.9%。

据协会快报,上半年全国煤炭企业销售16.2亿吨,同比减少1.42亿吨,下降8.1%;其中6月份销售2.86亿吨,同比减少1900万吨,下降6.2%。

(二)进口大幅减少

上半年全国累计进口煤炭9987万吨,同比减少5991万吨,下降37.5%(其中,6月份当月进口1660万吨,同比减少845万吨,下降33.7%);出口234万吨,同比下降25.9%;净进口9753万吨,同比减少5909万吨,下降37.7%。

(三)发运量减少

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运煤炭10.2亿吨,同比减少1.27亿吨,下降11.1%,其中6月份发运1.61亿吨,同比减少2644万吨,下降14.1%,连续10个月下降,降幅比上月再扩大0.9个百分点。

上半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3.3亿吨,同比下降3.2%,其中6月份发运5895万吨,增长3%。

(四)库存持续处于高位

截止6月末,全社会存煤已持续42个月超过3亿吨。煤炭企业存煤持续在1亿吨左右。电厂存煤比年初明显下降,5月下旬电厂开始补库存,存煤环比上升,6月30日重点发电企业存煤6541万吨,比年初减少2914万吨,比5月末增加657万吨,可用22天。主要港口存煤3967万吨,比5月末减少6%,比年初减少16.4%。7月20日北方主要下水港存煤2086万吨,比6月末减少5%。

(五)价格大幅下滑

从国内煤炭价格变动情况看,近三年全国煤炭价格大幅下降。动力煤价格每年下降100元/吨左右,秦皇岛港5500大卡下水煤价格由2012年5月的780元/吨下降至今年7月15日的410-420元/吨,降幅47%。仅今年就下降了110元/吨,价格处于近10年来的低位,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企业的煤炭价格已低于成本,继续下降的空间有限。

炼焦煤价格降幅更大,山西焦肥精煤综合售价由2012年5月的1540元/吨降至目前的640元/吨左右。目前炼焦煤价格平均比年初下降了80-100元/吨,降幅10%左右,同比下降300元/吨左右,降幅30%。

从国际煤价变动情况看,近三年来也出现了较大的下降。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优质动力煤价由2012年5月的100美元/吨降至目前的60美元/吨;澳大利亚海角港优质炼焦煤价格由2012年5月的220美元/吨降至目前的80美元/吨左右,降幅63%。

据协会对进口煤价格的跟踪监测,进口煤的价格与国内价格的差距逐步缩小,7月15日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比国内低15.61元/吨。

(六)投资持续减少。

全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自2013年以来连续下降。今年上半年投资1686亿元,同比下降12.8%,降幅同比扩大7.2个百分点;其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970亿元,同比下降9.8%。

(七)行业效益大幅滑落

前5个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258.4亿元,同比下降13.6%,降幅比2014年扩大6.9个百分点;利润额168.5亿元,同比下降66.8%,降幅比2014年扩大20.6个百分点。6月19日财政部发布,前5个月全国煤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整体亏损。协会直接统计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前5个月亏损4.85亿元(去年同期利润265.47亿元)。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6月份煤炭企业经营情况更加严峻(有的特大型优势企业利润由月度十几亿元降至几千万元,有的特大型煤炭上市企业半年报已报预亏)。

二、当前影响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

一是煤炭需求减少。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优化等因素影响,主要用煤行业耗煤减少,据测算,上半年电力、钢铁、建材三个主要行业耗煤分别下降6.4%、2.3%和8.8%,减少煤炭消费超过1亿吨。二是产能建设大幅超前。2006年以来,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3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30亿吨,目前全国产能超过40亿吨,在建项目规模超过10亿吨,新增产能正在集中释放。三是煤炭进口规模大。受世界煤炭市场产能过剩、国际煤价大幅下降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继续保持了较大规模。上半年全国煤炭进口近1亿吨,预计全年进口仍在2亿吨左右。

(二)行业竞争力低的问题凸显。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一大批煤矿,资源禀赋不好,矿井自然灾害重,井型小,条件差;全国目前生产矿井1万处,其中9万吨以下的矿井占56%。二是生产集中度低。前4家企业煤炭产量仅占全国的25%。三是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2014年全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员611万人,煤炭产量38.7亿吨,人均630吨,与发达国家人均1万吨的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四是结构调整任务繁重。一方面近些年建设的一批大型现代化煤矿人员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时期建设的资源枯竭、安全条件不好的老煤矿不能及时退出。

(三)企业负担依然沉重。

一是税负重。2009年煤炭增值税进项税率由13%调整为17%,煤炭增值税负担大幅增加,实际税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倍多;国家推进资源税改革使大部分地区煤炭企业负担有所降低,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仍有一些地区煤炭企业税负负担有所加重,个别地区乱收费的问题仍然存在。二是煤炭铁路运费调整煤炭企业成本大幅增加。近几年国家连续调增煤炭铁路运价,今年2月煤炭运价再次提高,全国吨煤运输成本提高10元左右,有的运距较长地区提高近20元,在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铁路运价提高已经全部转嫁由煤炭企业负担。三是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离难。历史形成的煤炭矿区特别是独立矿区“三转一业”社会服务职能和离退休人员退休金统筹外费用全部由企业负担,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年费用支出超过数亿元,有的超过20亿元,目前企业经营愈加困难,负担沉重的问题凸显。四是一些煤矿破产遗留问题仍困扰企业发展。过去几年全国关闭破产了270个煤矿,随着破产政策到期,破产煤矿的一些机构、人员和社区经费没有来源,全部由存续企业负担。五是衰老报废煤矿退出机制不健全,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缺少政策支持。据对20个省区初步调研,全国面临关闭退出的原国有重点煤矿有115处,其中资源枯竭的煤矿70处,涉及在职职工30万人。

(四)市场无序竞争。

一是部分煤矿违法违规建设和生产问题突出。前些年在市场拉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一些煤炭企业未经审批建设了一大批大型煤矿,一些煤矿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核准能力。据有关部门数据,2014年年末全国煤矿公告产能32.6亿吨/年,同期全国煤炭产量超出公告能力6.1亿吨;全国违法违规建设煤矿总规模在7亿吨/年左右。二是一些企业采取“以量补价”方式,竞相降价促销,抢占市场份额。加之,一些煤炭用户为降低成本,通过招标采购方式进一步压低煤炭采购价格,或改变煤炭交货方式、货款结算方式,或延缓付款,增加承兑比例,使煤炭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五)企业经营困难问题日益突出。

一是企业亏损面不断扩大。今年以来煤炭企业利润呈逐月大幅下滑态势,1-3月月均利润40.7亿元,4月利润32.1亿元,5月利润仅14.4亿元,环比下降55.1%,同比下降85.7%。据调研,全国煤炭企业除个别优势企业和部分上市公司外,其它大部分企业都已亏损。12个省区对外发布数据,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出现了整体亏损。二是资金紧张问题凸显。一方面,煤炭销售愈加困难,企业应收账款大幅增加,5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应收账款3755.9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1100亿元。另一方面,企业回款质量下降,承兑汇票比例明显提高。同时,因煤炭企业效益下滑和信用等级下降的影响,一些银行收紧信贷,企业融资愈加困难。据调研,受此影响,在21个省区中除福建外其余20个省区煤炭企业普遍下调了职工工资,有的下调幅度超过了30%。调查全国85家煤炭企业,有40家煤炭企业存在缓发和拖欠职工工资问题。有的企业还大量拖欠应缴纳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费用,拖欠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款数额大量增加。与此同时,减少安全生产投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煤矿安全生产及矿区社会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三、下半年走势预测

今年以来,面对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灵活施策,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积极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加快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和棚户区项目建设,推进“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战略,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地遏制住了工业增速下滑的趋势,对经济运行给予了有效的提振,将对煤炭需求起到一定的拉动作用。同时,国家积极推动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治理大气环境,也将对煤炭需求起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煤炭需求看,预计全年或将有所下降。一是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3%(6月份增长1.8%),根据中电联最新预测,今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2-4%。考虑发电结构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还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上半年水力发电增长13.3%,核电增长36%,风电增长27%)。从2014年实际情况看,当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8%,火电下降0.3%,电煤消费下降3.4%。若今年按照全年用电量增长2%测算,再考虑煤质提高工艺优化(今年前5个月电煤发热量平均提高150大卡/公斤,供电标准煤耗下降3克/千瓦时)等因素,预计全年电煤消费量将比上年减少8000万吨以上,下降4%左右;若全年用电量增长4%,预计全年电煤消费量将比上年下降2%左右。二是从钢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上半年全国粗钢产量下降1.3%,随着下半年经济回升、投资增长,预计全年粗钢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考虑工艺改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等因素,预计全年钢铁行业煤炭消费量比上年下降1%左右。三是从建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上半年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下降5.3%和4.2%,随着下半年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及棚户区改造等的拉动,全年水泥产量也将与上年基本持平或有小幅增长,考虑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影响,预计全年建材行业煤炭消费量比上年下降1%左右。四是传统煤化工产业保持平稳增长,现代煤化工技术正处于示范阶段,全面产业化尚需时间,化工用煤将呈现增长趋势,但总量小,对全国煤炭供需影响不大。预计今年全年化工行业煤炭消费量2.5亿吨,比上年增加1900万吨,增长8%左右。与此同时,受国家环境治理,大力推行煤炭替代,淘汰落后用煤技术装备等约束,其它行业用煤将呈现下降态势,预计全年消费量比上年减少4400万吨,下降6%左右。

从供应看,一是国内煤炭产量调控难度依然较大。今年以来,国家治理非法违规煤矿建设生产,部分煤炭企业主动减产限产,煤炭产量出现下降。但近10年投资形成的大量新增产能正处于集中释放期,同时一些大型煤矿受考核机制、资金运作和职工队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减产,有的还在增加产量。一些已经停工停产的中小煤矿,如果市场出现好转,将会迅速恢复生产。下半年调控煤炭产量的工作依然十分繁重。二是煤炭进口压力依然存在。上半年,受煤炭价格和国家煤炭进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煤炭进口明显减少。但当前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十分突出,国际煤价持续处于低位,加之国际油价、汇率变化以及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等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煤炭进口降幅可能将有所收窄。

综合分析,当前煤炭市场继续下行的空间有限,随着国民经济企稳向好,下半年煤炭市场有向好的迹象。但总体上看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企业经营困难、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的问题应高度重视。

(来源:中国煤炭市场网)

第三篇:2013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3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4-01-16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召开2013中国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情况通报会,发布2013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并就2014年煤炭经济形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一、2013年煤炭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2013年全国煤炭市场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态势。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9月份以来出现了小幅回升,但在市场需求增幅回落、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煤影响范围扩大和煤炭企业税费负担与历史包袱较重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煤炭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企业亏损面扩大,多数老矿区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十分突出。

(一)产量小幅增加。据快报,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首次降至5000万吨左右。

(二)消费增幅回落。初步测算,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增幅由前10年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2.6%左右。

(三)发运量回升。2013年全国煤炭铁路发运量自6月份以来出现正增长。全年铁路发运煤炭23.2亿吨,同比增加5810万吨,增长2.6%。

(四)库存仍处高位。2013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约3000万吨;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59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增长0.6%,平均可用19天。

(五)净进口继续增加。2013年,全国进口煤炭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

3.2亿吨左右,比2012年增加4000万吨左右。

(六)市场价格下降。全国煤炭价格经历了大幅下滑后,10月份后的小幅回调的过程。从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变化看,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70.7下降到9月末的157.8(年内低点),10月上旬以来略有回升,12月27日,达到161.8,比9月末(年内低点)累计上升4点,比年初仍下降8.9点,比2011年高点下降41.2点。

动力煤价格。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年末山西北部大同地区上站价440-455元/吨,比年初下降60元/吨;秦皇岛港平仓价630-640元/吨,与年初基本持平,环渤海下水动力煤全年平均价格指数为591元/吨;广州港提货价为715-725元/吨,比年初上涨10-15元/吨。炼焦煤。价格在4到6月份出现连续下调后,8月份以来部分地区价格小幅上升,幅度为60-90元/吨,但比年初下降约160元/吨。10月中旬以来基本保持平稳。

(七)投资低速增长。2013年前11个月,全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4707亿元,同比增长1.1%,增速比前10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投资超过5000亿元。

(八)企业经营困难增加。前11个月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4.56%,其中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1.1%;行业利润同比下降38.8%(亏损企业亏损额405.54亿元,同比增长了80.70%),大型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7.03%(33家企业亏损,亏损面36.7%,亏损额比去年增加了16.7个百分点);应收账款3334亿元,同比增长10.44%,环比减少13.69亿元,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累计减少24.3亿元(大型企业应收账款2244亿元,同比增长16%,比9月末减少264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63.05%,同比上升2.9%(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66.59%,同比上升1.92%),有的企业超过77%。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增大。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是多因素的耦合。既有宏观经济调整、国内煤炭需求增幅回落的影响,也有近年来大规模投资、产能建设超前的问题,还有市场预期的因素;既有世界经济低迷、全球煤炭产能过剩、煤炭进口持续增长的冲击,也有我国能源结构优化、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提升的影响,更有煤炭行业整体竞争力低的问题; 既有国家能源基础设施

不断完善,煤炭转化、转运、输送能力大幅提升的原因,也有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影响,更有体制机制不完善掣肘。正确的应对之策应是实事求是,多种政策措施的组合。

二、2014年煤炭市场预测。

从煤炭需求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明显,预计2014年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考虑国家不断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主要煤炭消费地区需求将受到抑制,但替代能源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国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从煤炭供给看,预计2014年全国煤炭供应能力40亿吨左右。一方面,虽然受到环保节能压力加大、清洁能源冲击等因素影响,但前期形成的巨大国内煤炭产能释放的压力依然较大,煤炭产量仍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预计全年产量38亿吨左右,增速为2.7%左右。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将采取加强商品煤质量管理等限制劣质煤进口和使用的措施,但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进口与国内煤还有一定的价差,外加汇率变化作用,印尼、澳大利亚等煤炭出口国货币持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初步预计全年净进口将在3亿吨左右。

预测2014年煤炭市场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不排除个别煤种、部分时段会出现供应稳中趋紧的情况。上半年,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难以改变,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行业经济运行或将有小幅回升,但仍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

第四篇:当前煤炭经济运行走势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走势

中国煤炭市场网发布时间:2014-02-20 09:4

4中国煤炭运销协会信息处处长冯雨应邀参加2014(首届)横琴煤炭交易商洽谈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是演讲实录。

一、煤炭工业发展概况

煤炭仍是世界重要能源。在全球已探明的化石能源中,煤炭占54.65%,远高于油气资源。

尽管全球使用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为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力求减少煤炭消费,但尚未找到大规模利用新能源的途径,加之煤炭具有的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供应可靠、价格低廉等特点,在过去32年中,煤炭在全球一次能源中消费比重由1990年的27.38%提高到2012年的29.90%。

目前这种态势仍在延续:

美国上半年煤炭消费同比增长8.8%;德国、英国等欧洲部分国家煤炭进口保持增长态势;亚州地区印度煤炭需求继续增长,日本关闭核电机组重启煤电,燃煤需求增加,前10个月进口量同比增长1.5%;韩国经济持续向好,煤炭进口需求强劲,前10月进口增长4%。

世界经济复苏或将拉动全球煤炭需求增长。可以预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随着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特别是现代煤化工技术的深入发展,煤炭仍将是人类生产生活无可替代的重要能源。

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地位短期内不会改变。煤炭资源总量占我国已查明化石能源的94%以上。预测的远景资源量超过5.6万亿吨(全国资源潜力调查初步数据);2012年查明的资源储量1.4万亿吨。能源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能源还将以煤为主。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煤炭需求强度或将降低。预测未来30-50年, 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仍将占据半壁江山。

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的63年间,全国累计生产煤炭576.56亿吨。其中,1990年-2012年的22年间生产煤炭423.44亿吨,占全部生产总量的73.44%。支撑了我国GDP以每年10%(10.2%)以上速度增长;煤电6.5倍的增长,年发电量超过

3.5万亿千瓦时;钢铁10.9倍的增长,年粗钢产量突破7.2亿吨;水泥10倍以上的增长,年产量超22亿吨;铁路运输

2.6倍以上增长(占铁路货运总量60%);港口吞吐能力13.85倍的增长(占港口吞吐量20%以上)。国际能源署的一位专家曾经说,煤炭造就了中国的经济奇迹。

煤炭产量和消费量比重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2012年煤炭产量36.5亿吨,消费量35.15亿吨。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比重的76.6%和67.1%;占世界煤炭生产总量的47.5%和消费总量的50.2%。日均生产与消费量。我国平均每天生产原煤1000万吨,消费商品煤935万吨。人均消费。2012年我国人均消费煤炭2.696吨/年。

产业组织结构

煤矿数量与产能。2012年底,全国有采矿许可证煤矿14407处,总产能超过40亿吨。其中,大型煤矿844处,产能23.4亿吨,平均单井规模280万吨,目前产量占全国的65%以上(年产千万吨以上的煤矿47处,产能超过6亿吨)。中型煤矿1480处,产能10亿吨左右,平均单井规模70万吨。小型煤矿10149处,产能10亿吨左右,平均单井规模

9.9万吨,其中9万吨以下煤矿数量7500多个。

企业结构

规模以上企业7869个。其中,大型企业90家;产量超亿吨的8家,产量占全国37%左右;前4家企业产量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25%左右。

行业规模

从业人员526.6万人;资产总额4.85万亿;年主营业务收入3.24万亿元;神华、冀中能源、山东能源、山西煤销、山西焦煤、河南能源、阳煤、开滦、潞安、同煤、晋煤等11家煤炭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32家企业进入中国企业500强。

二、当前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当前煤炭经济运行的特点:产量增加,消费回落;发运回升,进口增加;库存高位,价格下降;投资减少,效益下降。

(一)产量小幅增加。据快报,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完成37亿吨左右。煤炭产量由前10年年均增加2亿多吨,首次降至5000万吨左右。

(二)消费增幅回落。初步测算,2013年全国煤炭消费量36.1亿吨左右。煤炭消费增幅由前10年年均增长9%左右下降到2.6%左右。

(三)发运量回升。

1、铁路运输。2013年全国煤炭铁路发运量自6月份以来出现正增长。全年铁路发运煤炭23.2亿吨,同比增加5810万吨,增长2.6%。2014年1月份全国铁路发运煤炭2.15亿吨,同比增加1030万吨,增长5%。

2、港口发运。2013年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69亿吨,同比增长7.9%。

(四)进口增加。2013年,全国进口煤炭3.27亿吨,出口751万吨,净进口量3.2亿吨左右,比2012年增加4000万吨左右。2014年1月份,全国进口煤炭3591万吨,同比增长17.5%;出口煤炭68万吨,同比下降6.8%;净进口煤炭3523万吨,同比增长18.1%。

(五)库存持续处于高位。2013年12月底,煤炭企业存煤约840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加约3000万吨;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59万吨,同比增加46万吨,增长0.6%,平均可用19天。进入2014年以来,主要电厂及港口库存明显增加。2月10日重点发电企业存煤7959万吨,可用23天;2月16日北方主要港口(秦皇岛、曹妃甸、京唐、天津)存煤2178万吨,比年初增加785万吨,增长56%。

(六)市场价格下降。全国煤炭价格在2013年以来经历了大幅下滑、10月份后小幅回调和近期回落的过程。从中国煤炭价格指数(全国综合指数)变化看,价格指数由年初的170.7下降到9月末的157.8(年内低点),10月上旬后略有回升,12月27日达到161.8,比9月末(年内低点)累计上升4点,比年初仍下降8.9点,比2011年高点下降41.2点。2014年2月14日降至159.2点,比年初下降2.6点。

动力煤价格。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2013年末在山西北部大同地区上站价440-455元/吨,比年初下降60元/吨;秦皇岛港平仓价630-640元/吨,与年初基本持平,环渤海下水动力煤价格指数为631元/吨,全年指数平均为591元/吨;广州港提货价为715-725元/吨,比年初上涨10-15元/吨。2014年2月12日环渤海动力煤指数为571,比年初下降60元/吨,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565-575元/吨,下降65元/吨。

炼焦煤价格。在2013年4到6月份价格出现连续下调,8-9月份部分地区价格小幅上升,幅度为60-90元/吨,但仍比年初下降约160元/吨,10月中旬后基本保持平稳。2014年2月份价格下跌了30-50元/吨。

(七)投资减少。2013年全年煤炭固定资产投资5263亿元,同比下降2%,10年来出现首次下降;其中民间投资2964亿元,同比增长1.6%。

(八)效益下滑。收入减少,2013年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以下同)主营业务收入3.24万亿元,同比下降2.6%;成本增加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43%;应收账款增长,年末企业应收账款3256.71亿元,同比增长11.08%;利润下降,全年企业利润总额2370亿元,同比减少1202亿元,下降33.7%;亏损企业,亏损额457亿,同比增长72.62%。

三、影响煤炭经济运行的主要因素

五大因素影响煤炭经济运行:需求增速放缓、产能建设超前、进口继续增加、能源格局变化和市场心理变化。

(一)需求增速放缓。近10年,煤炭消费量持续增长,增幅随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变化上下波动。其中,2003年-2011年煤炭消费年均增长8.4%。2012年消费增长2.3%,2013年增长2.6%左右。

四大因素影响市场需求:

1、经济增长速度。在非煤能源供给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会对煤炭需求产生重大影响。

2、经济增长结构。投资拉动型的增长必然拉动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业发展。

3、环境约束。全球气候变化和国内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的压力,使人们发展理念发生变化,政府行政措施加大。

4、能源结构的变化。(详细资料附

后)

(二)产能建设超前。2006-2013年间,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8万亿元,新增产能超过22亿吨,而且在建规模超过11亿吨。2012年全国颁发采矿许可证煤矿证载产能40.7亿吨;已经划定矿区范围的能力超过7亿吨(不含各省数据)。据国家统计数据,近两年年均新增煤炭产能都在4亿吨左右,其中2011年新增产能4.16亿吨,2012年新增产能3.985亿吨。上述这些信息都反映了我国煤矿产能建设大幅超前。

(三)进口持续增加。2008年以前,我国出口大于进口,特别是2003年我国出口煤炭9403万吨,当年净出口8293万吨;2009年成为净进口国,当年13187万吨,比上一年增加了9146万吨,净进口10947万吨;以后逐年增加,增速加快,2012年净进口27923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进口国。2013年净进口进一步增加。影响煤炭进口增加的因素,价值规律在发挥基础作用。煤炭是市场化程度很高的产品,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一是国际煤炭价格竞争优势依在。国际煤炭市场供给宽裕,供大于求态势明显。二是国内市场供应格局。东南沿海与煤炭主产地逆向分布,煤炭运输距离远,运输成本高。

(四)能源结构变化。

1、非化石能源发电比例提高。2013年底全国发电装机达到12.5亿千瓦,其中火电装机8.62亿千瓦,占比69%(其中煤电(含煤矸石)7.86亿千瓦、气电4309万千瓦),自1986年以来首次降至70%以下,水电2.8亿千瓦,并网风电7548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479万千瓦,核电1461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在发电装机总容量中所占比例接近30%。

2、跨区送电能力提高。

3、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第二产业用电由2010年的74.7%,逐步回落至2013年的73.5%,下降1.2个百分点(少用2800万吨煤炭);第三产业用电由10.73%,增长到11.79%,上升了1.06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由12.22%,上升到12.77%,增长了0.55个百分点。

(五)市场心理。

煤炭供求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市场敏感度增强,一些细微因素的变动就可能对市场带来重大变化。煤炭现货市场、期货市场与生产者、消费者的市场心理发生变化,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放大了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信号,产生“蝴蝶效应”。我国工业企业有32.56万家,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对煤炭市场影响很大。

归纳:

从我国经济发展大的背景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

10年的快速发展,煤炭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远远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水平,煤炭行业资产总额、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了8倍、108倍和20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高出工业行业1倍以上。目前,我国煤炭工业利润仍处在全国工业的平均水平。前10个月全部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5.5%,煤炭采选业为5.4%,略低0,1个百分点。煤炭需求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工业增速放缓,前10年我国工业增速大多在18-19%之间,现在放缓至9-10之间,煤炭价格下跌和行业利润利润下降符合经济规律的合理回归。必须高度关注的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煤炭经济走势。

四、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走势

(一)2014年煤炭市场走势预测

煤炭需求小幅增加,市场供求将继续呈现总量宽松的态势。

从需求分析,预计2014年我国经济将保持7%以上的增速,煤炭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国家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控制京津冀鲁、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煤炭消费,将抑制煤炭需求的过快增长;石油、天然气替代煤炭能力有限,可再生能源发展还需要时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煤炭需求还将继续保持小幅增长。

从供给分析,目前全国煤炭供应能力40亿吨以上。一方面,国内产能释放压力较大,但受资源环境和需求的约束,煤炭产量将呈现小幅增长态势,预计全年产量38亿吨左右。另一方面,全球煤炭市场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进口煤仍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我国的煤炭进口仍将保持较大规模,初步预计全年净进口还将在3亿吨以上。

从目前情况预测,2014年上半年全国煤炭市场供需总量宽松、结构性过剩的态势还难以改变,全社会库存维持高位,企业经营仍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风险。下半年,煤炭供给或将趋于总体平衡,行业经济运行或将有小幅回升,但仍

面临着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经济运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另外也不排除个别煤种、部分时段会出现供应稳中趋紧的情况。

(二)国家政策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并重点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进一步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改革发展方向。

自2012年9月份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了四个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煤炭工业发展做出重大决策和部署,随着这些政策措施效果逐渐显现,将有力地促进煤炭行业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1、煤炭税费负担重问题得到重视。针对煤炭产业税费负担重的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煤炭行业平稳运行的意见》(国办发[2013]10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对重点产煤省份煤炭行业收费情况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坚决取缔各种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并要求清理涉煤收费与资源税改革同步推进,这将有助于企业税费负担重问题的逐步解决。

2、煤炭企业分离社会职能步伐加快。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老矿区、老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对原国有重点煤矿承担的办社会职能中,已分离转移至地方的学校、公安等机构的运转费用,按相关政策规定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尚未分离的职能,地方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移交。落实相关政策,解决原国有重点企业破产煤矿遗留的离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及社会化管理、社会职能移交等问题。这将有助于解决原国有煤炭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研究建立完善煤矿退出机制列入议程。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中提出了要建立完善煤矿退出机制,对资不抵债且扭亏无望的煤矿,要依法及时关闭破产。这将有利于推进煤炭结构调整,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

4、煤炭多产业融合发展将得到支撑。国务院办公厅[2013]104号文件提出要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一批煤电一体化项目,将有利于煤炭企业发展与煤电、煤焦化、煤化工和以煤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延伸煤炭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

5、煤炭市场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构建公开、透明的煤炭交易体系,通过市场发现价格,规范交易行为,节约全社会交易成本。并明确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根据煤炭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完善企业考核机制。树立煤炭市场全国一盘棋的思想,不得出台限制煤炭正常流通的地方保护措施。这将有助于加快全国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约束地方政府行为,从机制上不断消除煤炭产能盲目扩张的动力,限制地方保护主义。

6、行业自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国家煤炭市场化改革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动下,企业市场主体意识和用用户合作共赢的理念不断增强。企业依法生产、保障安全生产,按需求组织生产经营的理念进一步强化。煤矿生产布局优化,采掘关系合理,持续稳定生产能力增强。企业提高内控管理和安全生产水平能力不断提高。

判断一:从长期趋势看,煤炭供需紧平衡仍是常态。

能源供给将是制约世界经济发展主要约束条件。现阶段我国对能源需求增长是刚性的,并呈现上升趋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在可以预见的期间内,需求强度或将降低,但其主体地位是不可能改变的,煤炭需求仍将继续保持一定速度的增长。我国煤炭资源人均资源少,与经济发展逆向分布,禀赋条件差,开发困难,加之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发,对煤炭安全稳定供给提出了挑战,煤炭长期供给不足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高度重视煤炭开发和利用问题十分重要。

判断二:我国煤炭需求增速将更加理性。

国家采取一系列防止经济增长滑出可控区间的政策措施逐步显现,发展预期将会对煤炭市场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平稳状态,将保持中高发展速度,其增长速度不会有大的变化。

近期,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煤炭需求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特别是国家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治理大气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煤炭消费弹性系数将有所降低。

判断三:短期内煤炭供应能力将进一步提高。

煤炭进口将保持高位。全球煤炭市场总体上供大于求。预计今后几年我国煤炭进口仍将维持一定规模,但受国内价格、需求等因素影响增幅可能有所回落。消化产能任务繁重。国家加大煤矿安全生产监察力度,打击违法建设,禁止超能力生产,煤矿产量增长将趋于平稳。但,国家煤炭产业政策效应显现需要时间。去库存的压力依然存在。煤炭产能将继续释放,一些煤炭企业或将继续“增产保效”,全社会库存将保持一个时期的高位。

结论:

短期内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问题突出,长期安全稳定供给值得高度关注。煤炭工业发展面临重大调整,强自律,控总量、调结构、促转型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第五篇: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宣威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查

高嫚 057071213

一、宣威市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据统计,宣威市14个产煤乡镇中,共有有证乡镇煤矿195矿225对井。2005,乡镇煤矿产煤总量900万吨;常年从事煤炭生产、加工、营销、运输从业人员,全市突破3万人。2003年以来,由于全国性的能源紧缺,煤炭价格一路飙升,到去年底,宣威煤炭市场均价达到240元左右(电煤除外),煤炭行业成了高额利润行业。几年来,通过全市煤炭安全生产为目标的整治非法小煤矿清理整顿行动,全市煤炭生产逐步走向正常发展轨道。产量、产值、销售收入、安全状况、矿井建设和电煤供应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煤炭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2005年宣威乡镇煤矿共生产原煤 900万吨,加工焦炭

21.51万吨,实现工业产值106720万元,原煤、焦炭产量分别完成其年计划的100%、107.55%,与2004年同期相比原煤增28.45%,焦炭增2.92%,产值增56.87%,销售原煤890.10万吨,焦炭21.5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06601万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29%、0.9%、50%。

(二)电煤任务总体完成较好。全年宣威乡镇煤矿共供应电煤643.67%万吨,占全市原煤产量900万吨的71.52%,完成任务数589.29万吨的109.23%,其中供宣威电厂442.79万吨,完成任务数563.74万吨的78.54%;供曲靖电厂99.31万吨,完成任务数25.55万吨的388.69%;供昆明电厂74.88万吨,供来宾小电厂12.5万吨,供羊场小电厂7.99万吨,供田坝小电厂6.2万吨。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状况逐步改善。全年宣威共组织全市性安全大检查、抽查、重点督查20次,查出不安全隐患18518条,责令停产、停调168井次,组织恢复生产验收检查155井次。切实加大安全投入,共投入安全技措资金17025万元,购置安装安全设备1.4万余台件,安装使用瓦斯监测监控67套,瓦斯移动抽放泵3套,高瓦斯矿井均实现了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报警仪、瓦检仪“三同时”监测监控,低瓦斯矿井实现“两闭锁”和瓦检仪、报警仪同时监测。全部矿井实现了井上、下供电分开,65对矿井实现了双回路供电,其它矿井配备了备用电源。经安全评价的219对井全部达到B类,安全状况逐步好转。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2005年宣威共培训、复训煤矿特种作业人员16期2366人,全市乡镇煤矿基本按规定配齐配足了特种作业人员,矿长持证率达100%;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全市有证乡镇煤矿发生死亡事故7起死亡22人(其中6起14人属于非生产性死亡事故),7起死亡22人(其中6起14人属于非生产性死亡事故,不计入百万吨死亡率),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0.89人,低于上级控制考核指标。

(四)煤矿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年共完成基建技改资金45020万元(其中宣威电厂七期供煤矿井完成基建技改投资9605万元),重点对110对6万吨/年以上骨干矿井进行技术改造。全年全市乡镇煤矿2005年共完成开拓总进尺2760米,砌碹巷道49760米,完成土建工程5986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6880台件,架设输电线路775.5公里,新修维修矿区公路1525公里。加强资源勘查工作;完成了宣威西部七乡镇共200平方公里的地质预查工作。积极推广使用适合乡镇煤矿的先进适用技术,全市现有2对矿井改提升运输为皮带运输,11对矿井使用了掏槽机,建成壁式工作面180个,金属支柱工作面40个,40米以上较为规范工作面140个,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二、目前宣威市煤炭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煤矿对《煤矿安全规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特别规定》、《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等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贯彻不到位,未能真正树立依法办矿、依法管矿的思想。存在违规作业现象。部分煤矿特殊工种作业人员没有按“三班制”配齐配足,一人兼多职的现象突出。人员流动性大,存在无证顶岗现象,加大管理难度。“一通三防”和瓦斯检查管理不到位,部分矿井仍存在风流短路、测风分风不合理、无风微风作业,瓦斯超限作业,少数矿井瓦斯检查未实现“一班三检”、“一炮三检”、“三对口”、“三签字”、虚填虚报、仪器失修、失效等现象。现场管理不到位,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三违”现象时有发生。乡镇煤矿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低,经营管理层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乡镇煤矿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电煤价格低,煤炭发展资金不足,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加大。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煤矿建设资金难以筹集,导致煤矿建设不能足额投资,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同时,宣威电煤价格偏低(同类同质电煤价低于市场价60—80元/吨,煤矿自身造血功能严重不足,制约煤炭产业进一步持续健康发展。加之市场需求增长快,煤炭价格上涨,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大,煤矿供电煤积极性不高,电煤供应组织协调难度大。

(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生产技术管理、服务滞后。煤炭行业职工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尤其是采矿、机电、地质、工程测量、通风、计算机网络等专业管理人才紧缺,导致图纸测绘追接滞后,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可操作性差,成为制约矿井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

(四)煤焦流通秩序治理整顿任务艰苦。流通领域存在抗拒管理、制造假单、掺杂使假等扰乱正常经营秩序的行为,治理工作任务艰苦。

(五)可开发利用资源有限,前期工作滞后,影响开发建设。煤炭资源地质勘探程度低,可供设计利用的储量相对不足,前期地勘工作落后于矿井建设速度,探明保有储量难以满足矿井生产建设需要。

(六)影响和制约乡镇煤矿发展的因素增多,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一方面因资源、饮水、房屋开裂、地表塌陷等引起的矛盾、问题和纠纷增多,另一方面在少数人的操纵利用下,对矿井封堵,甚至止、砸、抢,煤矿的生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七)煤炭加工转化工作滞后。全市煤炭加工转化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小机焦和简单的洗选加工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先进的加工生产工艺应用较少,煤炭价值没有得到真正的体现。

三、加强煤炭管理工作促进煤炭经济健康运行的建议

(一)加强监管,狠抓落实,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一是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446号令。国务院办公厅紧急通知、国家总局“五整顿”、“四关闭”紧急通知精神及煤炭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各级的文件、指示、指令精神,努力加强安全监管,不断提高安全监管的质量和效率。切实抓好加强指导和督促,加快“十八”项安全基础工作的建设进度。切实抓好“五整顿”、“四关闭”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开采行为。二是加强以“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等为重点的安全监管工作,严肃查处超通风能力生产、瓦斯超限作业、无风微风作业等现象,杜绝使用非矿用设备,积极推进“科技兴安”战略,建立和完善监测监控信息网络,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样板乡镇、示范矿井、样板矿井建设工作;全面推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步伐,努力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三是强化检查督促和现场监管,对查出的隐患限期整改。及时清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大培训力度,严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引导煤矿企业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组织生产,为实现安全生产夯实基础。五是加强安全监管,加大处罚力度,落实各种责任制,切实加强现场管理和隐患排查整改力度,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努力实现安全状况的基本好转。

(二)加大矿井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提高规模生产能力。一是要多方筹资金,增加煤矿投入,充分发挥国有和地方大公司大企业在融资方面的优势,通过向银行贷款、补偿贸易、引进外来资金和外来优势企业等形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增加煤矿投入,提高生产能力。二是立足现有矿井,搞好地质补勘,围绕技术改造,抓好标准化、示范化以及骨干矿井的建设。加大宣威电厂七期配煤新建矿井办和羊场工业园区配套新建矿井的建设力度,使之早日建成投产,确保按时足额供煤。三是积极推广应用适用技术和先进装备,改进和完善“五大系统”,推广使用光爆、锚喷、机械化采煤、液压支柱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大力推行以壁式工作面回采为主体的正规生产,提高资源回收率,保护有限的煤炭资源。四是抓好矿区公路的规划和实施,改善运输条件。五是加强对矿井开拓布局的技术指导,制定合理的采掘方案,使矿井基本做到开拓布局合理,采掘协调,系统完善可靠,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加快煤炭产业发展步伐,实现优势资源的优势企业集中,在两年内,地方政府应以宣威煤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宣威发电选煤有限责任公司、宣威煤磷有限责任公司、三联公司等企业集团为载体,打造4个产量100万吨以上的区域性龙头生产企业集团,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加强对矿井开拓布局的技术指导,使矿井基本做到开拓布局合理,采掘协调,系统完善可靠,做到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煤供应。牢固树立保煤增电、增煤保增长、增煤促发展的观念、讲政治、顾大局,加强组织协调,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煤供应。一是组织矿山、基层千方百计积极筹措资金,对重点路段进行集中整治,保证道路畅通,确保电煤运输;二是加大整改力度;推进安全评价进度,使待评矿井尽快恢复生产。采取过硬措施,加大市场整顿力度,规范经营秩序;三是多方协调配合,严格控制产品外调,按计划保电煤;四是搞好综合协调服务,努力增加电煤运力;五是积极和发电企业协商,在电煤价格和市场价差距下,燃油价上涨的情况下适当提高煤价、运价、调动煤矿企业供煤积极性;六是强化目标管理责任的落实,认真地把任务安排到具体的单位、部门、井口和个人,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使电煤供应任务得到有效落实,缓解当前宣威电厂电煤供应紧张的状况。

(四)加大地质勘探投入和地质基础调研,增加资源储备。通过加强老矿区深部的寺质勘查工作,积极寻找和扩大接续资源。通过对矿井生产、安全系统改造,加大地质勘探投入,加强煤炭地质基础调研,增加新的资源储备,探明未开发区域情况,为煤炭资源的整体规划和合理开发提供地质依据。规划储备20对15—21万吨型的矿井,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五)抓好煤焦流通秩序的治理整顿工作。严格依法办矿,坚决取缔有证井的挂靠井,拖斗井,加大流通秩序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经营、运输煤焦活动,减少国家税费流失。

(六)大力改造发展煤炭洗选加工,走煤焦一体化路子。以煤炭资源为依托,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产业关联关系或技术经济联系为切入点,遵循总量控制,合理布局的原则,整合改造提升现有洗选厂,切实改变现有企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环保设施不配套的状况,延伸产业链、走煤电、煤化、煤冶、煤焦结合等综合经济效益,地方政府应当力争建设入洗能力60万吨的洗选厂和焦化能力60万吨的焦化厂。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切实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地方煤炭管理部门要加强机关自身建设,严肃工作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要严肃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票据管理,认真做好规费收缴工作,确保规费按期足额入库,要加强票据管理,加快结算汇兑过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协调联系,增进供需双方互信,使煤炭价格、考核标准尽可能做到公平合理,最大限度维护煤矿企业的合法权益。

(八)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还要进一步关注和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

1、私营煤矿中的资源暗地倒卖现象;

2、煤炭行业普遍存在掺杂使假问题;

3、正视煤炭市场开发建设现状,切实解决宣威当前乡镇小煤矿过分过滥、无序发展问题。

下载七月份全县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郝虎章(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七月份全县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作者:郝虎章(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2014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全国煤炭市场供大于求的问题日益突出,库存居高不下,价格大幅下滑,行业经济效益持续下降,企业亏损面进一步扩大,煤炭经济运行形势更加严峻......

    大同市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材料

    大同市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调研材料 (大同鹊山高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大同鹊山高家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座兼并重组整合矿井,井田面积8.8091平方公里,批准开采19、22、25###煤......

    2014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

    2014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2013年,煤炭市场的“黄金十年”彻底终结,煤炭价格回落,煤炭企业利润大幅下滑,不少企业出现了亏损的现象。进入2014年,煤炭市场丝毫没有回暖的迹象......

    关于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

    关于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3年7月16日)根据会议安排,现将2013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如下,供参考。一、我国煤炭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今年以来,......

    2010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分析

    2010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上半年,煤炭产销量持续增加,市场供需总体平衡,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升。预测下半年,市场供需总体平衡,煤......

    201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201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通报 字号:[ 大 中 小 ] 发布时间:2011-07-22 来源:国家煤炭工业网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2011年7月22日) 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2011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共五篇)

    2011年上半年全国煤炭经济运行的情况今年以来,煤炭产销量保持较快的增长,需求旺盛,市场价格上涨,煤炭供需保持基本平衡。四、五月份局部地区电煤市场出现了供应偏紧的情况。我的......

    经济运行及煤炭市场调研分析汇报材料((含五篇)

    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我是〃〃〃〃〃〃,下面我按照提纲要求,将〃团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于***年***月组建完成。公司注册资本***亿元,净资产**亿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