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化理念谋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123

时间:2019-05-13 17:17: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项目化理念谋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12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项目化理念谋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123》。

第一篇:以项目化理念谋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123

以项目化理念谋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全县宣传文化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一、领会决定精神,对接扶持政策,抢抓文化发展机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全会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六大目标”、建立“四个体系”并提出了“六大举措”;《决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到”、一个“论段”等,集中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我们都称赞文化的春天到了。春播需早,秋实靠勤。作为文化战线的一员,我们一定要学习了解上述《决定》要点,领会《决定》精神实质。特别是要密切关注近期一些领导和部委的讲话表态,分析下一阶段国家省市即将要出台的一系列文化扶持政策,以最快的速度抢抓住文化发展机遇。

让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近期的一些高层言论:

文化部部长蔡武强调:“这六大目标听起来不少,但这六个任务每一个都有核心的要求。”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在融入贯穿上下功夫。要组织生产更多的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优秀文艺作品,要把核心价值体系贯彻到公益性文化活动、精神文明创建,人们日常生活中间,真正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受到教育,在审美的同时得到精神的升华。

二是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要在加强引导上下功夫。要积极发挥重大文化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和国家艺术基金的引导作用,着力推出一批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把正面舆论做大,占据道义制高点,舆论话语权,使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完善上下功夫。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免费开放政策措施,提高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公共文化供给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四是文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在做大做强上下功夫。要加快发展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网络文化、数字文化等新兴业态;提升演艺会展、文化娱乐、艺术品和工艺美术、艺术创意和设计等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优化文化产业布局,中西部着重发展民族演艺、文化旅游、工艺美术等特色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基地、园区、特色产业群的规划和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五是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在改革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大力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通讯、会展、商贸、教育、培训、休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演出院线、连锁经营等文化产品现代流通形式。

六是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要在优化结构提升素质上下功夫。要深入推进“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实施文化名家工程。高度重视配备好街道、乡镇宣传文化干部,培养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不断壮大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将从五方面大力支持文化体制改革:

——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确保中央与地方财政文化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提出“五个重点支持”。重点支持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支持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支持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支持中华文化“走出去”,支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创新财政投入和管理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其他社会资本投入文化产业。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建立健全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省文化厅提出:“十二五”时期要推出“三个100”(100部精品剧目,100首优秀歌曲,100幅优秀美术作品),深入推进和实施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等,使全省城市、农村人均文化事业费分别达到40元、35元。打造20家国家级、60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集聚效应明显的特色文化产业群,使全省文化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

二、克服自满思想,拔高事业眼界,完善文化服务体系近几年,全县文广新工作围绕“创特色、展亮点、重民生、争一流”的思路,大力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日新月异,群众文化活动红红火火。“中国农民画艺术之乡”、“中国灯彩艺术之乡”;“全国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国家文化一级馆”、“国家二级图书馆”;“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文化馆”等“国”字号殊荣一个接一个,开创了文化事业新局面。

(一)“一村一院”文化活动场所覆盖到位。

加大文化投入,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全市建成了县文化艺术中心;对县文化馆和图书馆进行了维修改造和免费开放,打造成了全省的“样板馆”;建设了古城、金鹰等大型文化广场和多个中小型休闲文化广场;打造了县民俗文物陈列室、吴楚风博物馆,收集文物近千件,现有极其罕见的古陶瓷傩面具。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10个,建有农村文化大院57个、农村文化活动中心81个、农家书屋111家、文化活动广场173个。

(二)“一村一品”,农村特色文化鲜明鲜活

以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为龙头。每年组织下乡慰问演出百余场,免费放电影2000余场,各乡村自办文体活动200余场。坚持把开展元宵灯节、农民艺术节、广场演出等群众文化活动作为重要抓手,每逢重大节庆日都要组织和举办全县性大型文艺活动。加大对民间文化的挖掘、收集和整理,挖掘出了古城缩龙、车湘傩舞、上埠牛带茶、年丰舞狮、农民画等一大批地方特色的文化节目,形成了农村文化“一村一品”格局,受到了国家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的高度赞誉。

(三)“一村一队”,基层文艺队伍发展迅速

群众是文化主体。为让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近两年成立了县诗词学会、摄影协会、收藏协会、书法美术协会、文学协会,发展会员近千人,培训学员1500多人。组织文化创作人员深入生活,采取“一帮一”结对帮扶方式,引领、培养了一大批业余乡土文艺人才,实现了每个村最少都有一支文艺表演队的目标。如今,全县有军鼓、腰鼓、傩舞、灯彩等队伍178支,有农民画、剪纸、缩龙制作等传承人200余人,有业余文化骨干2000余人。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特别是县委宣传部正确领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同志们和衷共济、艰苦奋斗的结果,更是我县文化界老革命、老才子组建协会带领会员积极参与、热心帮助的结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文广新局党组,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成绩只能属于过去,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已近年尾,而此时十七届六中全会又给我们送来了文化的春天。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仅仅是文化事业方面的成绩,应该要看到我县的文化产业还没有发展,并且乡镇基层文化工作发展也不平衡,制约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人才、经费等体制机制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沾沾自喜于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按老眼光、老思路、老经验来看问题、想事情、做工作,不尽快拓宽视野,就不能调整现有工作思路,就会影响我们大阔步前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发展城乡文化一体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决定》指出,要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合芦溪实际,经局党组研究,我县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主要是要以打造省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为目标,在政府主导中凝聚社会力量,在把握导向中提升文化自觉,在共建共享中改善文化民生,在创新发展中提高服务效能。现就下一阶段工作,特别是明年的工作重点梳理如下:

一是特色文化展示工程。重点是抓乡镇文化站、农家书屋设施设备的完善和作用的发挥,抓村级文化活动室的建设特别是社区、农民工文化活动室建设。要围绕做亮“傩舞剪纸农民画---走出国门类;缩龙狮灯牛带茶---灯彩表演类;槽纸酿酒电瓷法---作坊工艺类;楹联竹枝宣风话---文学语言类”等芦溪特色文化名片。利用现有文化活动场所,共建共享,建设九个馆,彰显芦溪文化元素。重点是大江边苏维埃政权、王麓水、易简3个红色文化纪念馆,上埠电瓷文化、银河稻作文化、南坑民间作坊3个产业文化展示馆,刘凤诰文化、车湘傩文化、芦溪灯彩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

二是文化品牌提升工程。要突出群众性,继续组织开展“元宵灯节、农民(居民)艺术节、广场演出”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并通过创新元宵灯节的节目内容、挖掘农民(居民)艺术节的民俗节目精品和人才、增加广场演出的群众自发参与性来提升这3个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档次。要突出互动性,利用网络、电视、报刊优势,搭建《白鹤峰》文学月刊、《芦溪诗词》汇编、《文化芦溪》网站3个文化交流展示平台,方便芦溪文艺爱好者发表作品,加强沟通,参与活动,扩大对外影响。突出连续性,要继续提升以“濂溪讲堂、兴文书屋、芦萧展厅、凌云赛场”为主要内容的“两馆”免费开放品牌,为乡镇文化站免费开放作出示范。要继续提升以“一校一站,一会三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联动管网吧品牌,为网吧联锁联营打好基础。

三是文化人才培育工程。要充分认识文化专业队伍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各乡镇要落实芦发【2011】9号文件《关于加强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明确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经费,建立群众文化人才库。要支持各文艺协会在文化站设立分会,帮助协会发展会员。要支持和帮助各种类型的群众文化民间团体开展活动。要在芦溪东阳村、宣风文化站、新泉文化站设立协会会员采风研讨培训3个活动基地。要加强对上埠电瓷文化、宣风语言文化、车湘傩文化的研究,在上埠、宣风、南坑分别设立3个文化研究基地。制订乡土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县文化馆濂溪讲堂、宣风文化站培训学校、文化芦溪网上艺校3个农村文艺辅导基地,用两年的时间对人才库内人员进行一次轮训。

三、强化项目意识,夯实产业基础,实现文化强县目标 最近一段时期,县委欧阳书记在多次会议上反复强调,五年之内,乃至更长时间内,主攻工业抓项目将是芦溪县委县政府永恒的主题。结合我县文化工作实际,我们也要用项目化理念,以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来谋求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什么是项目?项目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满足一系列特定目标的多项相关工作的总称。争项目争资金是当前各级政府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对于芦溪来说,发展是硬道理,而抓项目更是硬道理中的硬道理。如何实现“三个芦溪”的目标,光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项目支持。往往一个大项目都带有大量资金,一旦争取到了,不但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还可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税源。那么对于文化工作而言,文化项目包括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事业项目。

文化产业项目。目前,我国GDP的总额在全球排第二,但我们不敢在全球称第二大国。因为在全球文化产品交易总额中中国文化产品交易额只占4%,而美国占到了世界总额的40%。一个只知道出口衬衣鞋袜、玩具资源的国家是不可能成为世界大国的。因此我国提出到2016年,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也就是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要达到5%,而目前仅仅为2.75%,应该说文化产业在近五年内将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县文化产业的现状几乎是一穷二白,大家都不知道该从如处着手去做基础工作。我个人认为,我县文化产业的突破口就在于要做好结合文章,如文化与旅游结合的中华传傩园项目,文化与科技结合的数字电影院项目,文化与工艺美术结合的艺术品包装生产基地、农民画创作基地项目,文化与新农村结合的乡游民宿休闲项目,文化与产业结合的电瓷文化、稻作文化项目、印刷包装项目等等。

文化事业项目。就是我们要改变过去以为只要多开展文化活动,落实好文化民生工程就是抓好了文化事业的观念。因为国家一重视文化工作,将会有很多资金支持。就拿公益文化服务来说,《决定》提出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要求,我们就要知道有部分资金是按人口、地域分配的,不去争取也会有的,只要资金下来了抓好落实就是。但是《决定》更指出要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也就是说对国家级、省市级认可的示范项目将有大量资金倾斜。我们不早拿出项目来进省市笼子,到时资金怎么下得来。我们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任务项目化,成立项目组、制定项目书,安排专人盯紧抓落实。我认为我县在县博物馆、电瓷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农民工文化宫、村村响广播工程、芦溪文化园等文化事业方面,完全有优势通过包装争取项目资金。要尽快着手规划包装一批文化项目,努力打造最具本土文化特色的集文化、旅游、观赏和休闲于一体的文化产业基地,力争到2016年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以上,使芦溪文化产业在全市率先成为县域经济支柱性产业。

当然,这只是抛砖引玉,关键是要在工作中自觉养成文化项目思维。始终坚持把项目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主要依据。特别是在面对文化大发展机遇时,抓住了项目建设,就扭住了发展的关键环节,就能够搭建起与国家新经济政策对接的平台,就能够搭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快车。

在抓项目建设时,我们一是要全力以赴争项目。要突出跑字争项目。通过“跑”出去,及时掌握国家最新政策信息,加深与各有关部门的感情联络。要突出快字争项目。对各地激烈竞争、积极拼抢的项目,要求反应要快,落实项目要快,服务配套要快。要围绕准字争项目。选准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储备、论证和申报,规避项目风险。二是要突出重点做项目。要围绕幸福、生态、文明芦溪建设,围绕武功山旅游开发,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创建来谋划好项目。三是要携手联动建项目。我们将建议成立全县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文化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建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项目库。各乡镇也要尽快研究拿出相关意见。各乡镇、局机关各单位各部门要全力配合项目建设,明年将按照谁争项目扶持谁,资金围着项目走,主要工作看项目的原则制订考核奖惩制度,坚持“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查、半年一通报”,加强绩效督查考核,在全县掀起文化项目建设的高潮。

第二篇:大发展大繁荣化文化为生产力2011

大发展大繁荣化文化为生产力2011-12-31 “文化”这个词,12月30日以相当高的频率出现在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会场。

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与会人员聆听报告,学习《无锡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交流、畅谈无锡文化发展的愿景、动力、路径。

文化,作为城市精神文明的绚丽彩虹;文化,也作为城市发展丰厚的生产力。“大发展,大繁荣”,无锡要开始自己的“文化行动”。

零突破

培育上市文化企业

对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全会报告充满“兴奋点”。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何承志研读报告后表示,报告立足城市文化特色及文化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明确了今后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会议下发的《无锡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文件,将有利于引导文化产业向重点领域、重点门类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素质,突出集聚发展。

何承志认为,文化产业的边界相对模糊,在各种产业的融合过程中,不断有新的业态产生,但没有一个相应的职能部门来进行规划、协调、规范与考核。他表示,随着我市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职能由推动改革向加快产业发展方向转变,我市将建立健全组织网络,在政策运用、市场规范、资金使用等方面给予指导。而彰显产业特色、突出集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繁荣文化市场,归根到底,是为了培育上市文化企业,实现无锡文化企业上市“零突破”。

特色区

差异发展扶植亮点

“文化建设是报告中最大的亮点。”市文广新局局长叶建兴表示,“培育形成文化产业体系”则是亮点中的亮点。“十一五”期间,无锡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但重点项目、重点园区以及发展重点却并不清晰,说到底,大家有办文化产业的热情,但却“哪儿热朝哪儿走”,发展方向不明。

报告强调影视传媒、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会展广告、文化旅游为发展重点领域,并提出“要加强政策扶持”,叶建兴认为,这两点明确了园区集聚方向,提出了精确扶持目标,对新兴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导航”作用——打造特色园区,通过差异化发展扶植产业亮点。

龙头企业

起引领示范作用

分组讨论时,无锡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施展拿着笔不时在报告上划着重点。

报告提出,“要培育龙头企业,重点发展广电、报业、演艺三大国有文化集团”,施展的理解是:国有文化集团在全市文化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报业集团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关键是“以改革促发展,加快向现代传媒集团的转变,赢得内生发展动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确保第一方阵。”

施展表示,在做好新闻宣传主业的同时,报业集团要自加发展压力,加快搭建新的产业发展平台,在新的一年,要投入使用报业大厦、加快无锡凤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无锡园区、文化博览大厦三大项目建设,发挥文化战略投资者的作用,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20%以上的增长。

硬件设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力争“国家示范”

全会提出,要巩固深化群众文化阵地设施建设成果,合理配置城乡文化资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市文广新局局长叶建兴认为,要推进文化事业发展,首当其冲是“文化阵地”建设。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启动文化硬件“提标升级”工程,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加快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今后凡城乡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住宅小区,都要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这将成为“硬杠杠”。

此外,今后将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的长效机制,每年政府将拿出1000万元资金用于购买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等。

文化惠民

“文化惠民”服务需要创新

“在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中,市委、市政府始终将„让人民群众得实惠‟放在首位。”市文化艺术管理中心主任刘川介绍说,我市推出了一系列文化惠民项目和活动:“两馆一站”实行“全年无休”和免费开放服务;以政府购买形式推出低价票;农家书屋、流动图书馆下基层为农民、新市民子女派送“精神福利”……

“文化惠民”文章如何做深做透?刘川认为关键在“创新”。在内容上,图、博、文、影、剧都是公民享受的文化服务基本内容,通过创新创作出适应现代人“口味”的文化产品,激起人们观赏兴趣,比如科技馆打造“科技互动剧场”;在形式上,通过重新编排组织开展更多广场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比如文物公司免费为群众进行“鉴宝”。通过持续创新实践,打造出更多文化服务“品牌”,比如“激情周末”、“文化讲坛”、“名人故事汇赏”等,让文化

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传承历史

扩版打造“运河古城”

全会要求“全力推进大运河无锡段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工艺和民间文化保护传承”,让南长区委书记刘霞为之振奋,目前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核心区已全面落成,坐拥“运河绝版地”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今年向“世遗”迈出了重要一步:申报成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示范点”。

刘霞说,今后南长将对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扩版”——积极打造“运河古城”,从原先的0.44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拓展至2.03平方公里,整个面积将扩大4倍多,届时一个“风貌统一、路网贯通、生态提升、配套完善、文化繁荣、业态丰富”的运河古城将呈现在无锡市民面前。

文化旅游

精心谋划“文化棋局”

全会提出推进文化旅游片区的市场化改革,发展壮大旅游文化产业。这一要求,对于正在进行的惠山古镇保护修复利用工作,富有启示和指导意义。北塘区委书记叶勤良说,惠山古镇的保护、修复、利用是一盘需要精心谋划的“文化棋局”,要在“保”和“用”之间探索一条“特色之路”。

叶勤良初步勾画了他心中的“文化旅游片区”打造路径。

一、坚持打文化牌,走旅游之路。古镇有祠堂文化、民俗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内蕴丰富,但整个片区的落脚点在旅游,通过旅游形成产业;

二、运作机制上,市(管理中心)和区共建。从全市战略出发,整合古镇与周边景区资源;

三、经营机制上,应该是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借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东风,文化旅游片区建设前景美好。

人才、资源

扩大无锡文化影响力

“积极利用市内外各类文艺人才和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文艺精品力作。”文联主席雷群虎对全委会提出的这一要求感触很深。目前,市文联旗下有46个民间文化艺术团体,无锡文艺作者近年来陆续获得了“兰亭奖”(书法),金钟奖(音乐),荷花奖(舞蹈),梅花奖(戏剧)、山花奖(民间文艺)等多种艺术品类的“国家级”大奖。

据介绍,从明年开始,市文联将着力推进“三霞工程”,即“晚霞工程”,为老艺术家立传,总结整理他们的艺术实践;“彩霞工程”,组织青壮年艺术家搞好传帮带工作;“朝霞工程”,为青年艺术家搭建平台,展示艺术成就,促进成长。此外,市文联还准备在京举办世界各地的无锡籍画家作品展,全力扩大无锡文化影响力。

第三篇: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资料

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还需要政府转变职能,由主要“办文化”转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村地区、西部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国家拨付专项资金,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的“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吴玉韶:促进老龄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来源:作者:时间:2011-10-13点击:249 次【字号大中小】【背景色】【打印】【关闭】

10月9日上午,中信银行信福年华卡全国发行启动仪式在京举行。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

吴玉韶指出,中信银行积极参与全国敬老宣传活动,在全国银行系统率先为老年人量身定做了信福年华卡,这是在“敬老月”期间为全国老年人送上的一份特殊礼物,是中信银行拓宽客户群体、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效益、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这对于创新为老服务方式、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都具有积极意义。

吴玉韶在讲话中简要介绍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老龄产业发展情况。他指出,“十二五”时期是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也是老龄产业发展的“黄金期”。

吴玉韶说,老龄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一是国家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为老龄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大环境。二是国家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大对老龄产业的扶持和投入力度,这将直接推动老龄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老年群体对老龄产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和结构变化,预示着老龄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特别是新一代老年群体经济实力较强,消费理念较新,服务和保健需求较高。

吴玉韶指出,当前老龄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产品和服务规模较小,结构失衡,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二是大部分老龄产品和服务技术含量低、服务质量较差。三是市场秩序比较混乱,缺乏行业标准、行业规范、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骗老坑老害老事件时有发生,损害老年人权益。

吴玉韶强调,促进老龄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期望。发展老龄产业,要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老年群体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互补,形成合力,要正确认识和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关于老年群体,要解决收与支的问题。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引导消费。二是关于市场,要解决增与减的问题。增加对老年群体真实消费需求的调查和研究,在老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后期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提高质量。减就是要减少技术难度、过度包装和操作程序,方便老年人使用。三是关于政府,要解决进与退的问题。进就是政府要加大扶持老龄产业发展力度,退就是政府要减少直接参与市场性服务活动。

第四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同志所作的报告,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了战略部署,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我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文化力量,增强软实力。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战略。

二、文化建设要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三、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建设和谐文化。要调动新闻媒体、文学艺术等传媒界人士的积极性,坚持正确导向,制作、生产弘扬社会正气的精品力作。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发挥优势,围绕文化建设积极调查研究,为建设和谐文化建言献策。

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赣南文化发展。赣南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理学文化、堪舆文化等优势,打好共和国摇篮、客家摇篮、宋城博物馆、理学渊源之乡品牌。

五、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

第五篇: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百里杜鹃发改局刘天龙

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发起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运动,这充分反映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勇敢地承担起传承文化、发展文化、繁荣文化的历史责任,这里,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三点体会。

一、兴起新高潮需要增强新认识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党的十七大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总结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科学把握,体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兴起新高潮必须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引领人们确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和文化价值观,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近年来,我国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同经济快速发展相比、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相比还不相适

略支点。要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在“硬”字上下功夫,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社会稳定一样重视文化建设,做到工作部署有硬要求、硬举措,加快发展有硬手段、硬办法,检查考核有硬杠杠、硬标准,组织领导有硬班子、硬队伍。

总之,在工作中,准确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举措,就是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下载以项目化理念谋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123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项目化理念谋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12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学习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心得体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5篇]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江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3月23日上午,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南昌召开。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指出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精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

    以文化大发展促公安文化大繁荣5篇范文

    以文化大发展促公安文化大繁荣随着我们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物资生活不断丰富,反观我们的精神世界还剩下些什么。同样,在当今公安部门物质文化建设上有着明显提高的今天,公安文化领......

    加快文化大发展 推动文化大繁荣(范文模版)

    加快文化大发展 推动文化大繁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政协委员: 欢迎您们到补郎调研指导工作! 下面,我就近年来补郎乡文化建设工作现状、今后的工作打算及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心得体会(五篇)

    学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心得体会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促进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促进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激活“软实力” 增强生命力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四:改革篇 刚刚结束的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证明了一个事实:已完全被激活的柳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