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国企业家原罪的问题分析
关于中国企业家原罪的问题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中国企业家原罪这一问题,并试图通过对这一问题的分析,为中国企业家原罪问题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中国企业家、原罪、宽恕。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一批又一批企业家把握住历史的机遇,获得巨大的成功。然而,在这些企业家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的成功来得并不光彩,他们往往做过一些不道德、违法或违规的事情。这些人拥有成千上亿的个人资产,成为当今中国的时代娇子,也成为了被人羡慕和嫉恨的对象。然而,在近年来,一个又一个知名企业家因犯罪而落马,于是关于中国企业家们的“原罪论”的责难也不绝于耳。[1]
一、关于“中国企业家原罪”的概念
1.原罪的定义
要理解中国企业家原罪这个概念,就要先理解原罪这个概念。原罪一词来自基督教的传说,它是指人类生而俱来的、洗脱不掉的罪行。圣经中讲:人有两种罪——原罪与本罪,原罪是始祖犯罪所遗留的罪性与恶根,本罪是各人今生所犯的罪。[2] 2.中国企业家原罪的定义
中国企业家的财富积累及其相关产权关系普遍具有复杂、模糊、及违规的特性。一方面,大部分中国的企业家很难解释清楚其累积财富的最初来源。另一方面如果不违规、不违法,他们在现有的体制内就很难赚大钱。这种现象常常被称为“原罪”。企业家的“原罪”好像是一生下来就有了,且终身也洗不干净。[3] 在学术界上,还不存在一个关于中国企业家原罪准确的定义,为大家所认同。为了方便论述,笔者在此为中国企业家原罪下一个定义:中国企业家在创业的过程中,不得不使用一些违返道德、违反法规的手段的这种现象。由于中国企业家原罪是一个模糊概念,并没有十分确定内涵和外延,因此笔者所下的定义并不能做到十分准确,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中国企业这种现象及特征。
3.中国企业家原罪的外延
在中国经营报上,有关于中国企业原罪的归纳,它把中国企业原罪分别为七种:虚假出资罪虚报注册资本罪,非法集资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虚开增值税发票罪虚开抵扣税款发票罪,操纵证券罪,非法占用农地罪,贷款诈骗罪,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4]事实上,中国企业家原罪远不止这七宗,比如说:合同诈骗、偷工减料、破坏环境、走私等等,不一而足。
二、中国企业家原罪产生的原因分析
1、法制不建全
法制不建全是中国企业家原罪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开端,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建全,法律法规当中有许多漏洞。企业家们可以通过钻这些漏洞迅速地发家致富,而且很少有揭发并受到相应惩罚的,可以说这样做的利益远远大于风险。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手段,就可能落后于竞争者,从而使自己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从经济人的角度来说,通过钻这些漏洞迅速地发家致富,是利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
2、社会风气浮躁
社会风气浮躁也是产生中国原罪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当时,拜金主义思潮泛滥,“一切向钱看”论调盛行,财富的多少大有成为衡量社会价的唯一标准之势。官员下海,教师经商,艺术家走穴,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风气显得浮躁不安、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行为层出不穷,中国企业家原罪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投机取巧的一部分企业家富起来,却没有得相应的法律制裁或道德谴责,这又相当于鼓励投机取巧的行为,助长急功近利的风气。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社会风气浮躁——企业家投机取巧获得成功——社会风气更浮躁。
3、缺乏道德的约束
缺乏道德的约束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尽管其中有一部分糟粕,但也不乏精华。传统道德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份,其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至今也有重要意义。可是,在文化大革命中,传统文化遭到毁灭性大打击,此后,传统文化可谓奄奄一息,传统道德也随之丧失殆尽,而新的道德大厦还没有及时建立起来。于是,在中国大陆出现了信仰危机,道德危机,人们变得无所敬畏,不只是企业家们,而且是各行各业,各色人等,似乎都失去了道德底线、伦理底线,为了获得“成功”,不择手段。企业家经商的最初动机不过是为了谋利,在不道德的人群中,如果坚守着自己心中道德律,就难免吃亏,显得迂腐;在这种情况下,对某些有良心的企业家而言,“见义忘利”是一个“无可奈何”却又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而黑心的企业家更是如此。
4、历史传统的影响
历史传统对中国企业家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以为成败论英雄的这一传统,尽管这一传统为人所诟病,但历史就是这样。历史上,不少豪杰在成功之前也曾做不过肮脏龌龊的事情,但在他们成功之后掌握了权利,无人敢责难,同时也为自己经历写出一本“完美的”自传,如刘邦、朱无章;而失败的豪杰却要受到世人的诟骂,如东汉末年的袁术。
这一传统的危害显而易见,它默许人们为了成功可以不责任手段,对于当代中国人的影响颇深。中国企业家的原罪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这一传统的默许。
三、中国企业家原罪问题的解决
对于中国企业家原罪问题的解决,可谓纵说纷纭,但所有的观点在总体上可以分两类。第一类观点认为社会应该宽恕,第二者则认为应该追究,而笔者的观点更倾向于前者。
要为中国企业家原罪问题的解决找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首先应该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个维度来分析中国企业家原罪。中国企业家原罪是过去遗留的问题,并对现在产生一定的影响,宽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这些问题对现在带来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日益分健全,这种原罪在未来必然会消失。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那是新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开端,市场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建全,法律法规跟不上形势的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正需要一些敢闯敢干的人来冲突破旧机制的桎梏,大胆地创新。此时,相当一部分企业家在发家致富的过程中都做过一些违法的事情。由于人数众多,证据难收集和调取,这都使得这些违法行为难以追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往往一个企业家出事,就导致企业瘫痪了,职工下岗,订单丢失,尤其是海外订单的丢失直接给国家造成的利益损失,甚至是整个产业链的破坏。因此,追究这样的行为很可能要付出很大代价。
在制定法律中,法不责众是其中的一个原则。制定法律是为了让人们不去犯法,而不是等他人犯法后再去惩罚。法律贵在具有可操作性,令易行,禁易止。如果所立之法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说明所立法律本身有问题!中国企业家原罪问题正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法律不合理,不具可操作性,需要修改,而不是要去处罚企业家们。有人认为,如果不维护法律的公正,就相当于鼓励更多人做违法的行为。事实上,的确如此。但是如果为了维护一个不合理的法律,而去惩罚多数人,并使社会付出很大的代价,那么这同样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于是,这就出现了两难。
为了解决这两难,我们可以把中国企业家看作是“问题儿童”。“ 问题儿童”这个概念源自社会学,它说的儿童处在一定时期,内心充满叛逆,这时候他可能是有问题的,也可能是没有问题的,但总是让人画一个问号。由于中国企业家成长的时间相对较短,中国企业并不成熟,正于“问题儿童”期。对于“问题儿童”,社会不应该对他们有过多的责难,而应该对他们作出良好的引导。
对于这些“问题儿童”,应该进行分类,一类的的确确是利用转轨的环境主动钻空子,并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对于这一类,可以作出相应的处罚,但更多的是道德上的批判或其他象征式的处罚,而不是法律上的制裁。另一类是真正的企业家对旧体制的冲击,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的行为是有利于改革的进展,对于这一类,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宽恕。在宽恕中国企业家原罪的同时,为了避免让这种原罪在未来继续存在,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完善社会主义法制。(2)、改良社会风气。
(3)、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只要做这几方面的工作,中国企业家原罪便会在未来逐渐地消失。因为在法制完善的社会中,企业家们不敢知法而犯法;在风气良好的社会中,企业家们不会急功近利;在道德的约束下,企业家不会轻易做出违反道德的行为。
参考文献: [1]、《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肖江华。
[2]、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09.htm [3]、人大经济论坛 制度经济学版。http:// [5]、http://(中国经营报)
附:
Summary:This text mainly researched into the origin sin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and attempted to find the measures to solve this question through analyzing this issue.Key words: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Origin sin, Condone.
第二篇:中国企业家心理问题调查
中国企业家心理问题调查
类型:健康新闻 作者:金融时报
在常人眼里,他们是财富的化身,声名显赫,春风得意,拥有知识、智慧、激情和勇气,引领着时尚,他们理所当然地会拥有人世间最浪漫的生活和最多的幸福感。这就是近20多年来崛起的中国企业家群体。
然而,耀眼的光环却遮盖不住深藏其后的焦虑、孤独和惆怅:他们中自杀者有之,杀人者有之,发疯者有之,逃遁者有之,犯罪者有之,郁闷者有之„„在今年新年伊始的短短7天间,同为亿万富翁的山西运城鑫龙稀土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恩龙与陕西金花集团副董事长徐凯,就先后以跳楼和上吊的极端方式结束了其52岁和54岁的悲情生命!《经理人》杂志对企业家生存状态的专题调查中,竟发现他们有“25种锥心之痛”!更令人震惊的是,来自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数据表明,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竟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种中睦碚习呱献陨敝罚饣菇鼋鍪怯形淖旨锹嫉囊桓霾糠帧R的谌耸咳衔庵窒窒蟛脑虼碜鄹丛樱桓龉餐悖褪撬侵械囊徊糠秩瞬煌潭却嬖谧判睦碚习切睦砑膊〉母呶H巳骸?br />
其实不懂我的心
其实,看似神秘的心理问题,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碰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在全球只占9.5%。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存在心理障碍的比率也高达20%左右。那么,我国企业家的心理问题到底有多重呢?姑且撇开那些以极端方式寻求精神解脱者,我们权且来一起观察那些带着种种“心病”而富有或曾经富有的活人:
温州市一位私营业主,十几年的商海拼搏,积累下上亿身家。但在一次宴请客人时,却突然脸色发白、大汗淋漓,此后,他一旦置身于人群中就会反复发作,每天出门都要熟人陪伴,老是担心有人绑架他,街头乞丐的“自由自在”居然成为他羡慕的生活。后经诊断,他患上的是“广场恐怖症”。
国内著名的摩托车生产厂商之一郑某,正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忽然有一天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袭来,双手抖个不停,浑身大汗淋漓,然而,医院检查却未发现异常,注射镇定剂后很快恢复正常。从此以后,伴随着他这一症状的反复发作,莫名的火气便不由自主地发向下属,一时间公司人心惶惶。后经心理医生诊断,才发现是得了焦虑症。
北京一《福布斯》上榜富豪,在一家顶级夜总会内潇洒时,忽然精神失常,猛地将一扎扎钞票朝旁边的小姐身上砸去,嘴里还狂吼着,“拿去!都拿去!都是你的„„”在湖北,有一位家财万贯的老板,三天两头在迷离的夜色中将自己关在家里,充满激情地偷用妻子的化妆品在身上乱涂,然后满屋子乱跑,折腾累了,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第二天依然衣冠楚楚照常到公司发号施令。
人尽皆知的“首富”牟其中,当年倒腾飞机一战成名,于是以为天下商人,惟己第一,自我极度膨胀,患上了严重的偏执症,扬言要炸平珠穆朗玛,让印度洋上上空的暖湿气流滋润中国西北干旱地区,云云。不久前他在狱中公开表示,当时他“90%的精力要被迫去应付环境的压力。”
自从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权朝鲁教授主持开通了“权教授心理咨询热线”以后,盼望获得心理援助的企业家,便呈现出越来越多之势。南方有一女企业家在来信中诉说,“晚上经常睡不好觉,心情烦躁不安,有时甚至觉得人活着到底图个啥”,心中的阴影挥之不去。的确,企业家们从无到有的掘金故事和各种各样的商战传奇往往容易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但他们光鲜背面的焦虑、孤独和苦闷乃至绝望却鲜为人知。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所做的《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显示,患有心理疾病的企业家“有时出现”或“经常出现”“烦躁易怒”症状的占70.5%,“疲惫不堪”的占62.7%,“心情沮丧”的占37.6%,“疑虏重重”的占33.1%,“挫折感强”的占28.6%,“悲观失望”的占16.5%。事实上,据业内专家分析,患有心理疾病的企业家,大都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等项上,明显高出常模值;大都深感事务繁忙,时常对工作产生厌烦感,心情恶劣,心力疲惫;大都缺乏知心朋友,亲情淡薄,内心孤独,缺乏安全感;大都精神疲劳,幸福感淡薄,有的焦虑不堪、抑郁缠身,有的则最终淡出江湖,甚至一死求解脱;一部分则人格分裂,公众面前形象高大完美,却心里阴暗。
某媒体与重庆市协和心理顾问事务所完成的对全国数百个企业家的抽样调查表明,59.77%的被调查者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6.78%的被调查者有较明显的心理障碍,其中有明显抑郁症或躁狂症等心理疾病的占5.78%。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一些企业家的心理问题涉及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感染程度之深,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郑国中)
所有问题都自己扛
有人说,“能够说得出来的痛苦不叫痛苦”。赫赫有名的拿破仑拥有一般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和美人„„可是又有谁能够真正读懂他对自己的密友所说的:“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幸福的日子!”的确,心理问题向来就被视为一个神秘的领域,而企业家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显得更为复杂而扑朔迷离。
体制的深刻变革和社会的急剧转型时刻挑战着我国企业家的心理承受极限。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事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缘自社会机制的完善,主要依托一个良好的市场与法制环境。而在我国,由于社会、经济、政治体制均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非常时期,旧的秩序剪不断理还乱,新的规范千呼万呼始出来,企业的成功更多地依靠潜规则和权谋,换言之,财富的原始积累在很大程度上有“原罪”色彩。“中国首富村”缔造者禹作敏的人生悲剧便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在中国一步步走入市场经济的巨变时代,每一位个体都可能处在禹作敏一样的状态,无时无刻不在经受着眼力、智力和良知的考验,是追求公平还是暗箱操作?是追求诚信还是出卖良知和道德?走钢丝,擦边球,惊涛骇浪,大浪淘沙。但具有非常讽刺意味的是,道德是有道德者的枷锁,正是那些道德感、责任感强的企业家才会因此发生心理危机!
商场无常,危机四伏,企业家与焦虑始终相随。市场不相信眼泪!随着世界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经营微利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企业家时常有一种风云突变、朝不保夕的末日感。特别是面对自己业已取得的成功,他们开始变得优柔寡断。在采访中,不少中年企业家坦率地承认自己常有不安全感,对自己的重大决策缺乏自信,因为太害怕失败了!一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企业家却这样慨叹道,“我不由自主地卷入了疯狂的竞争,这种竞争的残酷在于把跑得最快的人拉出来再比赛。就像奥运会比赛,最后只能有一个冠军,其他人都是失败者。你必须爬到金字塔的顶端。想不干的时候,连退路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背运的企业家在竞争中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境遇时,心理便会走极端,甚至铤而走险,走上犯罪的道路。1993年,广东省茂名市年仅29岁的企业家冯永明在自己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遗书中留
下了一行触目惊心的文字:“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
职业特殊,注定饱尝世态炎凉。心理学家通过丰富的临床实践发现,影响企业家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人际关系的困惑。其实,商场如战场,在这里,“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不管是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失败的企业家,从他们涉足商场的那一天起,就多多少少都会体验人生况味!注定要咀嚼“孤独”一生!
工作千头万绪,常使企业家身心交瘁。搞经营,需要创业者完全地投入,资金、项目、人员、市场,一切都需要殚精竭虑、费尽心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呕心沥血。的确,面对客户挑剔的眼光,面对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面对“社会精英”的角色期望,不少企业家往往不堪重负。事实上,一个人一旦选择了以企业家为业,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不得轻松。正因如此,企业家也就不得不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压力,当这个压力超过他能够承受的极限或接受极限,他们就会面临坠入深渊的危险。不少企业家工作几乎占据了所有时间,生活没有情趣,很少与人交流,抽烟、喝酒成为宣泄的方式,疲劳综合症如影随行,久而久之,倍感人生了无意趣,“心灵贫困得就只乘下钱了”,疲惫、焦虑、烦恼、无奈、失望、麻木等表情就会自然爬满职业经理人的面庞。
正因如此,对于心理存在障碍的自述原因,近七成受检测的企业家认为是“工作太累,压力太大”,其中68%的企业家陈述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更令人深思的是,近年来,在一些商界富豪身上出现的荒唐举动,确实令人匪夷所思。家庭生活不幸,心理易变态。2002年7月23日,浙江一家印务公司的老板张良,在妻子的3周年忌日的这一天,到妻子的坟上献了一束鲜花后在家服下大量的安眠药自杀。原来,几年前,他的妻子出车祸去世后,便渐渐患上了抑郁症,成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抱着装有妻子照片的像框,一看就是十几个小时。事实上,中国的中年企业家多为事业型,而事业上的成功需要付出很大的自我牺牲。“家庭与事业产生矛盾,我感到难以两全,内心一直备受煎熬。”乃是一种典型的矛盾心态。失去天伦之乐的成功,难免会大打折扣。
传统的偏见,会加重心理负荷。调查发现,由于受光鲜的“精英角色”带来的双重人格影响,患上心理疾病的企业家有90%的人不会觉察自己患病,即便发现自己有心理疾病,也往往出于维持权威形象的考虑,也不愿去找心理医生就诊,结果留下了隐患。(公是问)
幸福在哪里
在为社会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企业家自身也成为社会的财富,优秀的企业家更是时代的宝藏,并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力量。然而,经济学家周其仁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有世界上最昂贵的企业家制度和最廉价的企业家”,这句话中透露长几多无奈和痛惜!事实上,作为企业的灵魂人物,难以想象其不健康的心理却能有效维系一个生生不息的企业。国内一家著名管理顾问公司一直在研究“中国企业家与中国企业健康之间的规律”,发现企业家的“快乐指数”和企业的“健康指数”内在相关,其中企业家的心理健康与企业的文化健康更存在着长期紧密的关联性,甚至可以说,企业家的心理关乎企业的兴衰!因此,关心企业家的心理健康和生存环境,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整体联动,营造有利氛围。企业家的心理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问题的反映,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方方面面要尽可能地为企业家的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要全面启动企业家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工程,开辟“企业家心理咨询中心”,开通企业家心理保健咨询热线,为企业家缓解压力。有关专家呼吁,当务之急,针对企业家存在的不良心理,各方面应在企业家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心理健康测试。通过专家讲课,针对性地采用集体心理辅导、个体心理咨询等措施提高企业家的心理素质。
政策护航,为企业家减压。减压需要减负。国家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应该兼顾到企业家心理承受能力这一底线。做为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要努力为企业家营造和谐的外在环境,主动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力对企业家的心理健康进行课题攻关。
以人为本,谋求身体与事业双赢。工作再忙,也要有度。同时,一段美妙的音乐、一顿丰盛的晚餐、一次倾心的交谈、一个成功的创新、一次浪漫的远游等,都能让人体会到人生的快乐。因此,企业家要有意识地陶冶情操,丰富业余爱好,以生活兴趣摆脱心理困扰。据了解,近年来,深圳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大约1/3的时间是在山上度过的,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曾文祺不无骄傲地说:“我总是在晚上11点左右睡觉,早上6点起床跑步。你们要是睡懒觉就欣赏不到苏州早晨的薄雾有多美!”这代表了一种方向。
从我做起,加强自我保护。新时期的企业家,一定要有“MQ”意识,即“心理商数”意识。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适度地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与情绪,特别是要主动接受生活的挑战。如果意识到有了心理障碍,也不要讳疾忌医。
常怀爱心,树立先进的财富伦理观。实践证明,社会责任感是“幸福”的重要因素。企业家要树立企业公民意识,爱社会,爱国家,爱自己,爱下属,爱客户,甚至也爱你的竞争对手,让一切焦灼在心灵的爱意中消融,才是做企业、做人的至高境界。未雨绸缪,企业管理嫁接心理学。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必要把心理学应用的实战理论引入企业管理,用作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之一,有条件的企业可配备“企业总心理师”,企业老总个人可以配备心理咨询师。(文心)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
据报道,郴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原主任李树彪,在短短4年间,共涉嫌挪用公款1.2亿元到澳门豪赌,共输掉8000万元公款。这1.2亿赌资,竟然都是十分轻松地从银行提取,其中7000万元是利用存在各银行的公积金作抵押,套取的银行贷款。国务院颁布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中明文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挪用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得向他人提供担保。然而,郴州市一些商业银行之所以违规给予李树彪贷款,是由于害怕失去公积金管理中心这个大客户。这充分地暴露了目前银行之间竞争的无序。银行为了拉住大客户,互相之间竞争不择手段。一些银行对于客户的明显违规要求,也不敢说个不字,有些银行更是主动提供所谓优质服务和优惠条件,而其中有许多是打政策的擦边球,甚至不乏有违规之嫌。银行如此无原则地迁就客户,既加大了经营成本,更增大了资金的风险。像郴州市有的商业银行的贷款竟然成了李树彪的赌资,实非偶然。
银行之间的无序竞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目前拥有大量资金的机构,在资金管理上的不规范。拥有这些资金的部门,实际上动用资金的权力掌握在“一把手”一个人的手中。如李树彪案,按正常程序,贷款申请需要经过管理中心信贷员、分管贷款的副主任及主任三关审核,前面两关只要一审核,就能发现破绽。但是,身为管理中心的最高掌权者,李树彪只需一声招呼,信贷员和副主任就可以不加审核而予以签字认可。最后,李树彪只需把大名签上,就堂而皇之地从银行提走贷款。郴州市住房公
积金管理中心6亿元的住房公积金,就掌管在李树彪一人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对大客户的争夺,说到底就是争夺客户单位的“一把手”,这样银行互相之间的竞争也就很难是正常有序和公平公开的竞争。
银行与拥有大量资金的机构之间的这种不正常关系,无疑加剧了心术不正者私欲的膨胀,是腐败的温床,李树彪只是其中突出一例。而对于银行来说,盲目地追求效益的代价,就是像郴州市有些商业银行那样,造成了极大的金融风险和隐患。
要防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应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加强对银行的监管,坚决制止恶意和无序的竞争;另一方面,也要严格对这些大客户的管理,规范运作,增加透明度,使李树彪之类的贪官无隙可乘。
第三篇:中国企业家活动日
每年4月21日是中国企业家活动日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为冲破旧的管理体制束缚,争取企业经营自主权,联合向福建省委、省政府发出了“松绑”放权的呼吁,喊出了广大厂长(经理)的心声,人民日报刊登了他们的呼吁书,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从而拉开了企业改革的序幕。
1993年12月20日,福建、上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北京、天津、广东、辽宁、云南、四川、河北、陕西、广西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家协会联名向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提出申请报告,热切希望每年举办一次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报告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我国企业家阶层正在形成,如能确定一个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对企业家们将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为顺应广大企业家的心愿,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增进他们勇于改革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培养造就一支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队伍,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于1994年2月21日作出决定,同意从1994年起,每年举行全国“企业家活动日”。
1994年首届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于3月24日在福建省福州市结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要求“松绑”放权呼吁书发表十周年纪念活动一道举行。同时决定从1995年起,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定于每年4月21日举行。2001年的“企业家活动日”曾在浦东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第四篇:中国企业家精神
香港人文冉翎君: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http://all.vic.sina.com.cn 2013年4月13日新浪资讯
什么是企业家?正如香港人文首席顾问导师李哲贤博士所说,人有三命:天命利众,宿命利他,阴命利己。一个人,只有做到利众生,才是一位真正的企业家。
时代,需要有利他思想的企业家
一个有钱的人,他不一定有能力;
一个富有的人,他不一定有素质;
一个有文化的人,他不一定有智慧,不一定有涵养。
因为,能力是锻炼出来的,智慧是总结出来的,涵养是修出来的。企业家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通过市场交换获取利润,这是企业家做的事情,而产品的成功,也是企业家的一种状态。但是企业家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必须有信仰,做任何事情都讲道德,讲诚信,不断追求完美,从小做大,把自己贡献给这个世界。
我们对中国企业家的定义,凡是“会”做生意的都叫企业家,这不对。
现代的商业理论追求的是诚信经营,讲道德,反对不正当竞争。在当下,企业家就是有人文精神的商人。苹果的乔布斯就是一位有人文精神的企业家,他在印度修禅7个月,体验和学习了东方的文化与思想,他心里明白,作为一个企业家,就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是一种利他的思想。这正与我们2000多年前孟子提出“王道思想”不谋而合,王道思想就是利他的思想。你能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能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如果你始终把利他放在第一位,最后赢得就是你。只有利他,最后才能利己。
企业家,有一种信念、三种素质
企业家必须有一种信念,并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作为企业家,首先要有文化,其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所谓企业家,就是为企业创造灵魂的人。文化里面第一的就是核心的价值观,我们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核心价值观就是企业家的道。他们是有道德的,有原则的,这叫做企业家的文化精神。
企业家有三种素质:第一种叫做学习力。
由于竞争的充分和全面化,未来的企业管理者不是现在的专家,而是杂家。
所谓杂家是指具备政治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工商税务知识、金融保险知识、经济法律知识、策划知识、谈判知识、心理社会知识、军事协调知识、专业知识等等。企业家之间的竞争是综合素质的竞争。因此,企业家要使自己成为终生学习者,善于终生学习,做一个全面自主、全过程的学习者。要有思考研究的理想与激情,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要有坚定的研究计划和意志,要善于独立思考和与他人交流,不断实现突破。梁启超早年曾经说过:“以昨日之我战今日之我,以明日之我战今日之我。”
学习是“自我超越”的唯一途径。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人。他说成功就是来自于不断的学习。企业家只有保持自己的学习力,企业才会有创新力。
第二种素质叫做自省力
古圣先贤孔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一个人只有学会反省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常常反躬自问,才有可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与别人的差距,才能不断进步。
正如香港人文的背景图标,一个人骑在马上照镜子,这是在反省。这也是香港人文的理念,自省。智慧是通过总结出来的,也是通过自己每一天不断的反省,总结,人才会有进步。一百分是从一到一百一步一步的走出来的,那样才是我们自己实实在在做到的!
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是具有非凡自省力的人。他们善于从自省中发现对与错,不只会查找、分析、研究成功的原因,更会查找、探究失败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成功的做法,会发扬光大;对于不足之处,认真加以改进;对于错误,会坚决摒弃并改正,并不断探求新的更好的方法,确保成功。人生需要质量,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意义,未经反省的管理,迟早走入迷茫!
第三种素质是行动力
有人说,你找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证明自己做不到,不如直接行动证明自己可以做到!
领导不是通过控制机能将人们往正确的方向推,而是通过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来达到目的,即满足人们的成就感、归属感、自尊感,使之觉得自己得到社会认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价值。一个有思想的人的脉搏始终和时代一起跳动,他们能够发现社会亟需,能够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并迅速行动提供社会供给。
纵观现在的500强企业,几乎全部企业都有自己独树一帜的激励人心的愿景,这个愿景就像一面旗帜,指引着公司同仁前进。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谁挺住了最后一口气,胜利就属于谁。而这个“生命的微光”就是领导人人的思想。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命运是由习惯和思想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决定什么样的命运。一个没有思想的企业注定不是长久的企业,而缺乏良好行动力的企业则必然陷于夸夸其谈之中。
企业家未必是研究高深思想的学者,但是企业家一定有学者的思维眼光,能够具备一双慧眼,迅速看清问题的实质,作出商业和社会价值的评判。宗庆后做决策比较相信自己的感觉,而这种商业上的感觉其实就是思想的表现形式。
第五篇:中国女性企业家(推荐)
中国女性企业家
张玉珊
张玉珊祖籍广东潮州。15岁那年,在美国读书到香港度假时被星探发掘拍香口胶广告,后又作歌手及转拍影视剧,步入娱乐圈。在娱乐圈打拼10年尽管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她毅然退出了娱乐圈。25岁开始经商创办修身堂控股有限公司,2003年公司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她成为香港最年轻的上市公司主席。两年后,其上市公司市值已达4.5亿港元,年产值1.5亿港元。另外,她还身兼中国对外贸易理事会副理事长、香港美容业总会荣誉会长、中华(海外)企业信誉协会荣誉会长、张玉珊慈善基金有限公司主席等职务。
杨澜
现任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1990年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1994年获得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1996年,杨澜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数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制片人莫利斯·莫米德共同制作导演了《2000年那一班》两小时纪录片,在哥伦比亚电视网晚7点黄金档向全美播出,创下了亚洲主持人进入美国主流媒体的先河,获评论界好评。
1997年4月,她应联合国副秘书长之邀,作为东亚惟一代表,出席了联合国世界媒体圆桌会议,当年11月又应邀出席联合国“1997世界电视论坛 ”。1997年杨澜散文集《凭海临风》出版,销量超过50万册。1997年7月,杨澜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董,成为这所美国长春藤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1997年杨澜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2000年3 月成立阳光卫视,现任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是国内民营媒体企业,现持有11家亚洲地区媒体类企业公司之股份;包括31种各类杂志、3种不同类型报章、10条电视广播频道、3个门户网站及多类型互联网、多媒体产品、教育及学院投资、体育/赛车运动以及音乐娱乐事业等。阳光媒体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现分布于9个国家/地区内之15个城市发展其多元化业务。
董思阳
董思阳还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时资产已过亿;她年仅21岁,就成为横跨东南亚的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她率先在国内推出有机餐饮新理念,倡导有机生活新方式;她立志要成为华人史上最杰出的女企业家;她卖过花,做过饰品促销员,做过私人助理,参加过电影演出;她是80后唯一做实业起家的女性创业者!
一个出身于普通医师家庭,没有任何商场背景的小女孩儿,在短短几年中成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一个生于1985年的花季少女,到目前为止她所经营的项目就包括了中国房地产,酒店业,健康有机食品业。她是香港凤博国际集团董事长,上海凤博餐饮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中国喜客多连锁餐饮公司的执行总裁。2005年7 月被新加坡中华总商会评为亚太最具有潜力的女企业家。2006年11月被中国《海外赤子》杂志评为中国最年轻的女企业家。2007年1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被中国工商时报评选为中国最有潜力的优秀企业家奖。
陈晓薇 她少年有成,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岁到美国读书,主修分子生物学,26岁时获博士学位,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做了两年半博士后,1996年回到中国。1997年她由最初不能出镜的临时工记者做起,迅速做到知名的国际台主持人,主持过包括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国庆五十周年大典、2001上海apec会议等活动的中英文直播,采访过许多政界要人,如时任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前美国总统吉米·卡特(jimmy carter)、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创始人泰德·特纳(ted turner)。之后她又在在美国麦肯锡纽约总部任媒体及医药行业咨询顾问。2005年9月陈晓薇任中华网总经理,负责网站业务,2006年2月,她被评为“2005中国经济女性杰出贡献人物”之一。2008年2月正式离开中华网集团,高调加盟网游运营商第九城市出任总裁,实施“国际化”战略。
张欣
60年代出生在北京,1992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5年,先后在高盛集团(golden sachs)和美国华尔街投资银行旅行家集团(travelers group)任职,负责中国直接投资项目。1994年和潘石屹结婚,1995年回到北京,和丈夫携手在建筑界打天下,成为soho中国联席总裁,2002 年10月,凭借“长城脚下的公社”获得了相当于建筑领域奥斯卡奖的全球“建筑艺术推动大奖”。现任soho中国有限公司ceo。soho中国于2007年 10月8日赴香港上市,张欣潘石屹夫妇身家达317亿港元。
李小琳
李小琳,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鹏之女。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的访问学者,在中国电力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尤其是在电力投资和管理方面。在 1994年10月加入中电国际前,她曾担任国家电力部国际司经贸处长、国家能源部国际司经贸处副处长及北京供电局设备引进办工程师。
陈宁宁
陈宁宁,1971年出生,1994年即获纽约工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并进入美国某金融集团任职基金经理。1995年,年仅24岁的陈宁宁从纽约返回亚洲,与其母亲吕慧在香港成立嘉鑫控股集团。嘉鑫控股注册资本为2250万美元,与母亲各持股50%,主要从事矿产品的进出口贸易。1997年,嘉鑫开始涉足国内资本市场。当时稀土高科(600111.sh)寻找上市发起人,嘉鑫与其一拍即合,成为三家发起人之一,后成为第二大股东。陈宁宁二十几岁就跻身各大财富排行榜。年轻、貌美、财富、钢铁,这些都是陈宁宁的定语,这使得这位香港嘉鑫控股集团的总裁身上,既散发着女性的柔美,又闪耀着一种金属的冷艳。
翟美卿
1964年4月生人, 1985年至1986年从事家具贸易及生产,后经十余年时间,由一个普通职员变成涉足家居、地产、金融行业,拥有“香江”、“金海马”、“锦绣香江”、“ 大本营”、“玛莉雅”等知名品牌的企业集团老总,尤其是金海马集团已发展成为全国家居行业龙头企业。2003年,完成了香江控股(600162)上市,任董事长。现兼任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副会长、全国妇联常委、深圳市政协常委、广东省工商联女企业家联谊会会长、广东省家具商会会长;1998年被国家授予“ 中国十大女杰”、“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2002年荣膺“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和“中国儿童慈善家”称号。多年来,先后累计捐助善款达2亿元。
张璨
张璨,北京达因集团董事,北京达因科技发展总公司董事长。在《福布斯》2000中国内地50位拥有巨额财产的企业家的名单中,年轻的阎俊杰、张璨夫妇因拥有1.2亿美元的财富而名列第23位。
张璨1982年考上北京大学,3年后被北大注销学籍,勒令退学。原因是有人举报,3年前她第一次高考时曾考上东北某大学没有就读,她第2年又考上北大。按当时规定,有学不上的考生必须停考一年。退学事件对张璨造成巨大打击,她只有到处打工。后来,张璨和丈夫正式下海,开始创业的时候几乎是一穷二白。那时候他们自己组装电脑,经常熬到下半夜两三点。张璨和丈夫挣到的第一笔大钱,是从沈阳一家废品仓库里挣的。
1992年注册了达因公司。1994年公司成为康柏公司亚洲地区最大的代理商。达因也逐渐向房地产、新兴材料等行业投资,很快达因电脑公司变成了达因集团。现在的达因集团除拥有电脑产品分销、往来与系统集成、生物药品、生物保健品、中意合资新型家具产品以及高档房地产等6个实力雄厚的专业公司外,还在国内30多个省、市、自治区与美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设有自己的控股或全资子公司。
刘迎霞
黑龙江翔鹰集团董事长,身兼大连理工大学兼职教授、黑龙江省青联常委、黑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等。居2006年胡润女富豪榜21 位,身家人民币10亿元。刘迎霞15岁当兵入伍后,经过军校学习,退伍后又考入齐齐哈尔东北重机学院继续深造。1992年,年仅20岁的她从部队转业下海从商,组建翔鹰装饰公司,在百忙之中攻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业,带领员工将一个单一装饰公司发展成为拥有翔鹰房地产开发公司、翔鹰智能网络公司、翔鹰水利工程公司、翔鹰筑路工程公司、永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及翔鹰建筑咨询公司等十余家大型强势企业,8亿余元总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