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我国挂靠历史原因及挂靠企业历史

时间:2019-05-13 17:55: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关于我国挂靠历史原因及挂靠企业历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关于我国挂靠历史原因及挂靠企业历史》。

第一篇:浅谈关于我国挂靠历史原因及挂靠企业历史

浅谈关于我国挂靠历史原因及挂靠企业历史

1.已有的研究

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城镇集体企业群体中,一些非集体所有制的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投资举办企业初期或发展过程中,为享受国家有关集体企业的优惠政策,或为取得有关的生产和经营资格,或为保持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誉,或为便于获取有关证明材料,或因原主管部门及单位取消、变更等原因,在各地区、各部门形成了数量较多的“挂靠”集体企业。(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经贸委、国家税务总局,1998)

按照这些研究者的观点,“挂靠”企业是所有制相混淆的企业,换言之是“名实不副”的。以下的论述具有代表性:

“挂靠”企业,主要是指个人企业、合伙企业等具有私营经济性质的经济实体,挂靠到集体或全民性质的单位或其主管部门;以转换所有制性质,求得经济利益上的好处。“挂靠”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企业自身本来的经济成分性质来确定其法律地位,而是以被其挂靠单位的经济性质来确定其法律地位。比如本来属于私营企业,通过挂靠变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这种名不副实的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国家对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的法律规定,规避了国家的税收、贷款政策,而且模糊了企业的产权归属,损害了企业的财产权利。

但是,上述理解如果成立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同样来自政府部门的另外一些文件——很明显,这里讲的“挂靠”企业是集体所有制:

虽然很多集体科技企业是在不要国家编制、不要国家经费、自筹资金、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仍要找一个“婆婆”作为主管或主办单位,否则就无法开办企业。这些主管、主办单位对集体科技企业或根本没有投入,或在创办时拨入资金创办后立即抽走,因而与企业并无实质性资产关系,更不承担企业的经营风险。此即通常所称的“挂靠”的关系。(国家科委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2001)

——而并非所有的情况下政府当局都不给“挂靠”企业合法地位。如:最近一个时期以来,不断发现部属单位所办的个别公司、企业及其子公司、联营、挂靠单位以公安部名义从事经营活动和进行广告宣传,在招牌上的公司企业名称前冠以„公安部‟字样。……本通知请有关局级单位转发至所属公司、企业及其子公司、联营、挂靠单位遵照执行,存在这类行为的要立即制止。(公安部,1993)

按照惯例,文件“转发”一般只能在系统内部才能进行,与国家机关无关的企业没有接受政府部门文件的资格,更不用说政府对之持否定态度的企业了。可见这里“挂靠单位”乃是一合法主体;甚至可以推论这些“挂靠单位”和国家机关必定保持着相当的联系,否则“遵照执行”就无从说起了。可以谨慎地推论,这份中央国家机关文件所指的“挂靠单位”是作为合法的主体存在的。类似的还有:挂靠在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及其所属单位的企业,必须解除挂靠关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还有的文件仅指出“挂靠”企业的违法性,并不强调打击行动的所有制依据:

判定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是否取得明显成效的主要标准是:……规避招标、招投标弄虚作假和转包、违法分包、挂靠等违法行为是否得到有效整治……(建设部,2003)可能被争辩的一点是,上述文件并非专门针对“挂靠”问题,从而没有代表性。但明确把“挂靠”企业作为一项正式工作内容的政府文件也不罕见,如:7月15日至16日喀什地区召开经贸工作座谈会。……会议指出,喀什经自治区批准(包括兵团农三师)的边贸公司已达34家,全区有500多家企业挂靠边贸公司,“挂靠”企业和成员遍及各行各业,国有、集体、个体;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大办经贸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更多关于2013年最新挂靠行情请联 系 建易网 陈 先 生 ☎ *** QQ 1465336908

在有些文件中,“挂靠”企业非但看不出是被政府部门否定的,反而可以读出完全相反的内容——“挂靠”企业简直是因政府大力推行而制造出来的:

对经营能力差,安全管理薄弱的个体私营业户,推行“挂靠”管理,即把个体私营业户纳入经审查具备丰富管理经验和资质等级较高的运输企业统一经营管理,建立安全预防机制,增强承担民事责任能力。

初步阅读之后,我们得到的是一系列令人困惑的事实:与研究者依据的定义相矛盾的是,除了非集体所有制的“挂靠”企业,还有集体所有制的“挂靠”企业;官方的态度有时是严厉禁止,有时又是容许甚至鼓励。没有官方机构出面来解释这些矛盾的用法或提出修正,研究者也没有给出能够容纳这些矛盾的新定义。

2.“挂靠”企业的历史

2.1“挂靠”企业用法的出现——计划体制语境中的“挂靠”企业

最早一份正式提及“挂靠”企业的公开法律文件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执行<工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暂行规定>若干问题的意见》(1985)。

冠“分公司”名称的,必须有隶属的上级公司机构,方可准予登记。凡采取松散的挂靠形式的,其挂靠的分公司不得冠以总公司的名称。总公司所属分公司的下属企业不得冠总公司的名称。

此处所谓“挂靠”的背景是我国当时的公司发起制度:公司专指国有或集体所有的经济组织,它们中所有的国有公司、绝大部分集体所有公司都是由“主管部门”给予发起许可的(方流芳,1992:55-64)。当新设立的公司与其行业主管部门并非直接隶属,并且将这种公司与一般意义上的分公司区分开来有现实意义的时候,官员们似乎不经意的创造了“挂靠的分公司”的表达。

“挂靠的分公司”是一个新创造的语词,但是“这里的„创造‟,不是说人们随手拾起了这个名词,又随便使用它,而是在限定条件下的创造”(方流芳,2000)。官员们早已在某些公文的表达中习惯了“挂靠”的用法:例如党员必须挂靠党组织、社会团体必须挂靠政府机构等。所有这些“挂靠”都表达了同样的含义:不依附另一个合法性勿庸置疑的主体,“挂靠”者就不能合法存在。虽然企业还从未有过“挂靠”的说法,但是面对借助“总公司”才能取得其合法地位的企业,官员们不难将稔熟的“挂靠”与之联系在一起。于是,“挂靠的分公司”这一表达就自然而然出现了。

这个用法显得如此自然,以致人们没有从中意识到什么新的东西。“挂靠”的是分公司,而不再是学会、事业单位,似乎没有产生任何有实质意义的不同。究其原因,我们就必须讨论当时(1985年)的“公司”的性质:在“精简政府机构”的运动中,相当一部分主管部门改名为“公司”,它们实际上只是“垂直系统内的一个承上启下的主管部门”(方流芳,1992:55-64),无论“行政性公司”还是“试点的企业性公司”,都只是国家权力的延伸。“挂靠”的分公司和“挂靠”的其他单位如事业单位、学会相比,没有任何值得让人惊奇的特质。因为“公司与承担政府经济职能的其他行政机构只有名称上的差别——它们同是纵向权力系统中的一级阶梯,既是„下属单位‟所依附的„主管部门‟,又是受„上级主管部门‟统辖的„下属单位‟”(方流芳,1994)。把企业从其他作为国家权力载体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区分出来并没有实际意义。由此,“挂靠的分公司”的用法所强调不是分公司而是“挂靠”。因为,“挂靠”与否标志着公司与国家权力系统或紧或松的联结,而这意味着实实在在的差别。

在1980年代中期之前,“挂靠”企业一词强调的是机构和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每一个机构都应当有一个主管部门,机构的合法性存在于它和主管部门的联结之中。换言之,没有主管部门的组织不能合法存在——这是最权威的无字的法律。

2.2“挂靠”企业意义的嬗变——所有制语境中的“挂靠”企业

198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处理个体、合伙经营及私营企业领有集体企业<营业执照>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987年通知”)里出现的“挂靠”企业增加了更多的信息。上述“联结”的意义固然还在,但不再局限于该含义。在“挂靠”企业的内涵中新出现的一个语词是“所有制”。

近年来,有些地方在企业登记工作中,审查不够严格,将某些个人投资、家庭投资、合伙人投资的私人经营的工商业定为集体企业,将一些国营或集体单位以下属企业名义代私人经营者申请登记的定为集体企业,有的还把挂靠集体企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人经营的企业,定为集体企业。这些企业领取的《营业执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给司法机关审理某些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造成了困难,同时也给当事人造成不应有的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

“所有制”是如何出现在“挂靠”企业含义之中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释“个人投资、家庭投资、合伙人投资的私人经营的工商业”为何要登记为与真实身份不符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或者说私人通过虚假登记要获取什么。在198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原有的计划体制:在实施改革的经济领域,或是市场取代计划,或是削弱计划权力,一统天下的计划体制不复存在。然而,计划体制下的许多制度却一直保留下来,只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其性质发生了变异。在计划体制下,主管部门是连接计划权力核心和生产厂家的中间环节;新经济体制下的主管部门虽然逐渐失去了直接控制企业的权力,却获得了计划体制下不曾拥有的可变现的权力:行业主管部门直接建立企业,企业携行业垄断权力进入市场吸附超额利润,再将利益返回该主管部门;地方主管部门,诸如主管集体所有制企业的乡镇或者街道,则代表下属企业向行业主管部门争得垄断经营权或者经营特许,再从下属企业经营所得中取得收益。

从企业角度看,全民所有制企业是国家统一计划的产物,无条件地获得了垄断经营权利或经营特许;集体所有制企业则是作为地方主管部门直接建立的企业,自然以该主管部门争取到某种经营特许为前提;而没有主管部门的“个人投资、家庭投资、合伙人投资的私人经营的工商业”必须登记为与其真实身份不符的公有制经济性质,才能合法地获得一个主管部门和它所代表的经营条件。

“个人投资、家庭投资、合伙人投资的私人经营的工商业”寻求主管部门的努力,反映了当时以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主管部门制度是该体制的具体实现方式。在1980年代,所有制身份本身就是企业与国家权力系统联结紧密与否的证明: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公有制企业是国家权力的延伸,而“个人投资、家庭投资、合伙人投资的私人经营的工商业”对国家来说则“非我族类”。

完全禁止私有制存在,这正是1980年代以前中国的经济政策。1950年代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中国实行了对私人经商的一般性禁止政策。1980年代初,政府为解决城镇待业青年和社会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而废除了一般性禁止,允许以私人名义从事工商业(中共中央,1980;国务院,1981)。一般性禁止取消之后,国家根据所有制分配资源的形式转换为对私人经商的登记特许制。登记特许制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允许经商的条件是私人必须在工商登记机关登记,以取得作为“合法经营权”凭证的营业执照:“无照经营”从来就是被严厉禁止的,违者会受到最重为刑事追诉的惩罚;其次,登记特许制还表现为国家允许经商的规模:法律和政策对个体工商户的明确限定是“雇工在7人以下”,雇工超过7人的私人经营者即使想要获得合法身份仍无路可走;第三,通过登记获得了合法身份的私人经营者被置于“经营范围”的限制之下:企业经营范围除明示列举之外均为禁止经营,企业必须事先获得经营范围的审批,而事实上取得某些审批相当困难。1980-1990年代泛滥的行政性垄断加强了登记特许制。1988年以来,各个行政部门纷纷以“清理整顿”的名义颁发专营命令,制订行业许可或行业审批规章(方流芳,1992:55-64)。行政性垄断加强了差别待遇的效力,除了明示禁止经营的项目,私人企业被行政性垄断阻止于多数行业之外。面对壁垒森严的行业准入门槛,公有制企业通过内部渠道取得特许尚有可能,对于私人企业来说则难于上青天。

经商的一般性禁止、登记特许制、行政性垄断分别和共同塑造了经营特许、行业准入、税负、物资供给、贷款条件、进出口经营权等方面依据所有制类型而定的差别待遇。在这样的条件下,私人投资者明智的选择就是成为“挂靠”企业。

在私人主动“挂靠”的另一面,是各级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作为主管部门接收“挂靠”。“1987年通知”提到的“以集体名义代私人投资者申请登记为集体企业”,在后来的文件中简化为“接收„挂靠‟企业”。

以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是私人主动“挂靠”和主管部门接收“挂靠”现象产生的前提。一方面,与登记为个体、私营企业相比,登记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至少可以不负担私营企业那么高的税负、拥有获得平价物资和银行贷款的合法名义以及可以免除其他风险。另一方面,接收“挂靠”企业是各级党政机关将权力变现的现实选择(方流芳,1992:55-64)。除了少数主管部门通过直接建立垄断性企业将权力变现外,其他部门,如大部分地方政府机构和国有企业,只能依靠部门特权接收“挂靠”企业——这是相对稳定、安全的获益渠道。接收“挂靠”企业的不仅限于行政机关、公有制企业,妇联、学校、残联等社会团体,凡是可以自办企业的都无一例外的可从这种特权中受益,从而“挂靠”企业呈现出遍地开花之势。例如在广州市天河区。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席卷全国的“全民经商”浪潮中,天河区机关的大多数部门也赶了一趟“潮”:有点财力的投资办个公司搞起了经营;有门路的搞些“挂靠”企业收取点挂靠管理费;手中有点权力的则更干脆,摆起个公司的壳子,把本由政府部门行使的行政职权划过去,就堂而皇之地收起“经营收益”来了。一时间,不但各个经济部门都有各自的下属企业,就连工、青、妇等群团机关也办起了企业作为“小钱柜”。据不完全统计,“企业热”鼎盛时,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和区纪委属下的47个部门中,有30个部门自办企业40多家,此外,还有“挂靠”企业近百家之多,仅区劳动局麾下就有26家“挂靠”企业。

国家对“挂靠”企业的态度是严厉禁止。1989年清理整顿公司运动中政府要求,“认真清理以国营、集体公司为名的私人投资企业,严格划分所有制性质。凡私人投资或合伙投资兴办的私营企业,不准作为国营、集体所有制公司办理登记,违者应追究当事人及审核、审批机关的责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1989)。

“严格划分所有制性质”作为禁止“挂靠”企业存在的合理性说明,表达的是对所有制为基础的经济管理体制的维持。“1987年通知”否定“挂靠”企业的理由仅仅是“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所有制性质”,[12]而没有论证它会导致什么损失。单单危害了所有制的纯洁就足以说明“挂靠”的不合法,这一点在当时的语境中是不证自明的。而在198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清理整顿公司的决定》中,虽然没有出现“挂靠”企业字样,但从内容上看却是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意见的全面推行。同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加强城乡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税收征管工作的决定》中更明确规定了对这类企业的惩罚方式。

2.3清理甄别运动——消灭“挂靠”企业的尝试

“挂靠”集体企业的长期存在,导致集体企业户数的虚增和资产总量的失真,影响了国家对不同公有制经济性质企业的正确判定,以及影响财会制度和税收政策的规范执行。为此,在1998年全国全面开展城镇集体企业清产核资中,将认真组织清理甄别“挂靠”集体企业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财政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1998)

1998年的清理甄别“挂靠”企业是中央政府发动的专门解决“挂靠”企业问题的一次运动。这类“挂靠”企业有:

(一)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实际为私营(或个体)的企业。

(二)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实际为国有的企业。

(三)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实际为私营投资者共同投资举办和经营的个体联营或合伙企业。

(四)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实际为非国有经济与国有企业或单位投资举办的国有合资、合作或联营企业。

(五)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已名存实亡,有关“挂靠”主管部门、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未督促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仍对其承担管理责任的企业。

(六)登记注册为集体但不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各类“挂靠”社会团体或经营单位。

(七)登记注册为集体但因原主管部门、企业单位。

第二篇:个人挂靠企业协议书样本

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乙方将劳动关系转入甲方,乙方拥有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暖通中级职称证书供甲方使用 年(20 年 月

日---20 年 月

日)。并保证证书对甲方的有效性,合法性。若因为乙方原因导致甲方不能合法使用,乙方须退还甲方所支付的所有费用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二、甲方对乙方所提供的证书应妥善保管并合理使用,若因为甲方的原因导致乙方的证书损坏或者遗失,甲方应赔偿相应的损失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四、甲方按月支付乙方使用证书的费用人民币

元/月(税后)。

甲方支付乙方相应的社会保险金及住房公积金(含公司及个人部分)或者交纳个人综合保险。支付标准由甲方决定。

五、协议期间,若一方需提前终止协议,需提前两个月通知另一方。甲方乙方双方承诺使用期最低期限为6个月。

六、七、协议期满后,双方本着自愿的原则友好协商是否续签。

协议结束时,甲方不得设置障碍阻止乙方将劳动关系转出,并不得再使用乙方的证书及证件。八、九、十、甲方:

乙方:

****年**月**日 协议期满后,双方本着自愿的原则友好协商是否续签。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第三篇:建筑企业挂靠协议

:合 作 协 议 书有限公司

甲方: 乙方

甲方:

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互利平等原则,自愿签订本协议。协议条款如下:

一.协议内容

甲方授权乙方在授权范围内开展业务活动,双方共同对所签署业务合同负责。

二.双方权利及责任的约定

1.甲方在合法经营范围内为乙方提供开展业务用所需资质文件及相关证明材料。

2.乙方签订业务合同前须由甲方予以审核确认,合同签定后甲乙双方负责配合完成。

3.甲方对乙方所签定业务合同进行全面管理、协调、执行。乙方提出支取业务费用后,在满足甲方生产进度所需费用(以该业务预算表为参照)前提下三日内给以兑现。合同执行完毕后,乙方提出结算时,甲方必须一周内无条件给以余款支付。

4.①乙方签订业务合同前,必须如实将业务信息情况反馈给甲方,甲方审核该业务合同同意后才能予以签定及盖章认可,并按合同约定执行。如乙方在未经甲方审核同间签定任何业务合同,所造成的一切损失责任由乙方独自承担。

②乙方所签订业务合同发生任何交易款项必须打入甲方指定帐户,不得私自截留或私用。

③乙方须按甲方相关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如因乙方责任造成相关损失由乙方负责。④甲方按合同约定保证所生产产品质量,如因甲方原因造成相关质量问题,由甲方承担责任。

三.合同解除及争议解决

1.双方任何一方不得单方面解除协议,如有一方提出解除协议,必须将双方协议期间所签合同执行或清算完毕,并结清双方往来款项,书面签署协议中止文件。

2.如有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由兖州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决。

四.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定之时立即生效。

甲方:乙方: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第四篇:企业挂靠合作协议

协议

(以下称甲方):

(以下称乙方):

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发挥甲方的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甲方经与乙方充分协商,一致同意就乙方在甲方项目监理部事宜签订以下协议书:

一、甲方同意设立****项目监理部,乙方以该项目监理部名义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二、因乙方以甲方的名义承接工程监理项目,乙方必须无条件执行甲方与业主签订的协议条款及与本工程相关的其他协议。

三、乙方应确保在经营期间内对所监理工程的质量、安全等事项要监管到位。乙方必须自觉维护甲方的企业信誉,严格按照国家监理规范实行管理,如违反有关规定给业主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或安全事故均由乙方承担,需追究刑事责任的,也由乙方承担责任。

四、甲方向乙方提供承接工程任务的公司资质,向乙方提供工程报建所需要的有关资料,协助乙方办理监理合同的谈判和签订,凡须交缴的费用和资料等有关费用均由乙方负责。

五、甲方有权对乙方所监理的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指导,乙方必须无条件接受甲方的管理。对发现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理规范或工程有质量、安全等隐患而未履行监理职责的,甲方有权责令乙方加强现场监理人员的力量配备直至更换监理人员。对不服

从管理多次违规不改的视为蓄意损害甲方企业信誉,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乙方不得有异议。

六、为规范现场监理的管理,乙方经营期间内必须配备满足业主和监理现场需要的工程监理人员,监理现场人员要持证上岗。

七、协议期暂定为_壹 年,即2010年_12月1日起至_2011年_11月30日止,协议有效期满后如乙方仍有项目未完工的仍按第十条的规定收取监理管理费,协议相应顺延。

八、监理管理费用为合同监理总费用的15%计取(税及其他费用由乙方自理),总监服务费由乙方根据项目规模和具体情况与甲方总监协商定价,甲方负责协调。

交费办法:每年分次交缴管理费,当年月日至当年月日为一,当年月日前一次性交清第一年15%的监理管理费,当年月日前一次性交清第一的剩余15%监理管理费,以后每年监理管理费按此办法交缴,逾期交缴视为乙方违约,按拖欠款和拖欠时间每日计罚%滞纳金。

十一、本协议生效前,乙方必须向甲方缴纳_________元保证金,如经营期内乙方发生任何违法、违规或违反本协议的行为,或者发现乙方有其他有损甲方信誉的行为给甲方造成企业名誉损失或经济损失时,乙方除承担一切经济与法律责任外,甲方有权罚没上述风险保证金,乙方不得有异议。如经营期内乙方无违约行为,将风险保证金退还乙方。风险保证金不计利息。

十二、本协议双方签名盖章且乙方交齐风险保证金后生效。经营

期满,双方债权、债务结清以及乙方结清以甲方名义在外的债务后自动失效。

十四、本协议一式肆份,双方各执贰份。

十五、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甲方(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

乙方(签字):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身份证号码:

第五篇:关于挂靠企业的调查

关于挂靠企业的调查

作者:李建明时间:2006-1-14 点击次数:5463

所谓企业挂靠,是指一些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投资创办初期或发展过程中,出于一定目的挂靠在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名下。挂靠者与被挂靠者大多签有挂靠协议,挂靠者向被挂靠者交纳管理费,被挂靠者对挂靠者没有任何投资,对挂靠者的经营状况、债权债务等情况也不问,一般只负责为挂靠者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等各类证照。

一、挂靠的产生原因及形式

产生挂靠的原因,就挂靠者而言,或是为了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规避法律,偷逃国家税费,或是为了取得有关的生产或经营资格,获得办理有关证照的便利,或是为了提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誉,或是为了获取相关证明材料,或是因原主管部门及单位取消、变更等等;被挂靠者则是受利益趋动而为之。

挂靠的形式有“公开挂靠”和“秘密挂靠”两种。“公开挂靠”是指挂靠者与被挂靠者有挂靠协议,挂靠者向被挂靠者交纳管理费,挂靠者对外以自己名义开展经营活动。“秘密挂靠”是指挂靠者与被挂靠者秘密签有协议,挂靠者向被挂靠者交纳管理费,挂靠者以被挂靠者名义对外经营。

二、我县企业挂靠情况

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按所有制形式来划分市场主体,挂靠的类型主要是非公有制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即“假集体”,人们习惯称之为戴“红帽子”。虽然近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假集体、假挂靠现象得到抑制,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挂靠的类型也呈现出多元化,被挂靠者除集体企业外更多的是有限责任公司等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对我县挂靠企业调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假集体”。随着市场的开放和企业的改制,“假集体”逐渐减少,目前,我县主要集中在供销系统。基层供销社和专业公司改制后,因受国家政策的限制,其原有职工为了取得有关的生产和经营资格(如农资、烟花鞭炮、成品油经营,废品收购等),继续以供销社或专业公司名义从事经营。再者,乡镇的农技站现已完全沦为个体性质,在各乡村设点,种子公司也在有的乡村设点代销种子。

二是大型商贸有限公司和商场由于规模大(柜台摊位多)且有一定信誉,一些个体经营者通过承租柜台摊位,交纳管理费挂靠在其名下,其中百货公司挂靠户60户,南康商贸有限公司挂靠户42户,双星大楼8户。

三是在建筑行业,一些未经注册登记,没有取得合格专业技术资格的个人(俗称包工头)为谋取承建工程及其利益通过有合法登记和合格的建筑企业的认可,以其名义从事承建工程。这类挂靠户,形式隐密,在数量上具有不确定性,难以统计,但这种挂靠现象在各建筑企业普遍存在。

四是外来经营者挂靠集体。一些企业为了本部门的效益,更好地完成税收任务,吸收一些外来经营者挂靠在他们单位,企业收取管理费,外来经营者交纳的税款抵本企业应缴纳的税收任务,此种情况已呈上升趋势。

五是县城有很多机关食堂对外经营,挂靠在单位,向单位交点承包费,以机关食堂为名不办理注册登记。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怎么办,谁承担责任。六是全县几乎所有从事客运和出租的车辆近100余部,因营运证只发到单位,不发给个人(属前置),均属挂靠车辆。

七是“假外商”。本县一些个人投资者为了骗取县委、县政府的优惠政策,偷漏税费、借用外地经营者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三、挂靠的认定与清理

挂靠企业的存在,导致不同类型企业户数和资本总量失真,影响政府对不同性质企业的正确判定和经济政策的规范执行;扰乱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导致不公平竞争;骗取国家的优惠政策,导致国家税费流失。挂靠者与被挂靠者之间也极易出现因产权归属和性质等问题发生经济纠纷。挂靠现象必须

进行清理。

认定是否挂靠,可坚持“三看”原则,即看投资、看经营、看管理。

看投资。投资包括财产投资、劳动投资和风险投资。一个企业对其名下的企业既无货币、实物投资,也无劳动投入,也无利益风险的承担,则两者就是被挂靠与挂靠的关系。

看经营。看一个企业名下的企业,是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财务管理是否独立核算,财务收支预算安排是否自行决定;重要事项的决策是否不须经上级企业批准,如果是,则两者就是被挂靠与挂靠的关系。

看管理。管理包括对人、财、物的管理,如果一个企业对其名下企业的人、财、物的管理不予过问,则两者即是被挂靠与挂靠的关系。

四、清理的几点建议

挂靠企业迟迟未能脱钩,既有挂靠方和被挂靠方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又有职能部门认识不到位,管理措施不落实的问题:

1、加强对挂靠现象危害性的宣传,增强挂靠方和被挂靠方的危机感。挂靠企业迟迟不办理脱钩手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挂靠双方未真正认识到挂靠这种形式的危害性,或者说,他们只看到挂靠收益,看不到挂靠成本。作为工商、司法等与挂靠企业密切相关的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挂靠危害性的宣传、可剖析案件、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使被挂靠企业从企业债务法律责任上明确:挂靠企业采用脱钩方式脱离挂靠关系,则企业债务可清楚界定为挂靠方承担,被挂靠方不须负连带偿还责任,拒绝脱钩的挂靠企业,被挂靠方将要挂靠企业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当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由被挂靠方负责偿还;使挂靠者从企业财产权上明确,其财产权在法律意义就属于集体财产,不是挂靠方的私有财产,挂靠方未经被挂靠方允许随意动用企业的财产,可认定为一种贪污集体财产的违法行为。

2、制定鼓励性管理措施。过河在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个体私营企业与挂靠

单位脱钩,也需要途径。各职能部门都应制定相应措施。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讲,我认为可出台四个方面的鼓励措施:一是简化脱钩登记手续。企业只需凭挂靠双方签订的脱钩协议和同级政府或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同意脱钩的批复文件即可办理脱钩登记手续。二是允许财产权延续。挂靠企业经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其净资产可登记为脱钩后新成立企业的注册资本,不须另外注册登记。这样,使挂靠企业财产权得到延续。同时,工商部门应出具有关挂靠企业脱钩重新登记的证明文件,以便企业到有关部门办理更名过户手续。三是允许企业保留原有企业名称。挂靠企业名称凡是提出保留的,只要符合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就应允许企业保留,以利于企业延续商誉。四是保留使用原有的前置审批。挂靠企业所经营行业的前置审批文件证件,属于有效期内的都应允许其作为脱钩后企业的前置审批延续使用,并给予企业一年有效期限办理有关前置审批的更名手续。

3、制定惩罚或限定性措施,提高挂靠成本。其具体措施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确定一个时限。由政府牵头,工商、税务、司法等行业主管部门、财产权管理部门商议确定挂靠企业脱钩、恢复本来面目的最后时期。挂靠企业在规定时限前不办理脱钩手续的,在未发生产权交易等变化的情况下,不允许变更企业经济性质。即企业不能再承认自己是挂靠企业,财产产权归属国有或集体所有,企业经营者挪用企业的财产,可以视为贪污行为。二是加强年检监管。通过工商年检,要求每户企业申报经济性质和财产来源,由主管部门予以确认。对于确认挂靠企业的限期办理脱钩手续,未办理脱钩手续的企业不能通过年检。三是加强处罚措施,防止新的挂靠企业产生:(1)在新企业登记注册中应加强对企业经济性质和资金来源的审查,发现企业属于挂靠企业的一律不登记注册。(2)对已登记注册的新企业应加强监督管理,发现属于挂靠企业的,坚决予以纠正,挂靠方和被挂靠方按《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予以处罚。这样,方能促进脱挂靠加速进程,恢复个体私营经济的本来面目,促进我县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作者为星子县工商局纪检组长

下载浅谈关于我国挂靠历史原因及挂靠企业历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关于我国挂靠历史原因及挂靠企业历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挂靠企业的调查

    关于挂靠企业的调查 所谓企业挂靠,是指一些企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在投资创办初期或发展过程中,出于一定目的挂靠在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名下。挂靠者与被挂靠者大多签有挂 靠......

    由于历史的原因

    (五)由于历史的原因,进城务工农民工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相对较差。为了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工住房难的问题,对此我们结合县情,按照县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会同住建部门对进城务工......

    挂靠合同范本大全[范文模版]

    挂靠合同范本大全 篇一:挂靠工程合同协议书范本 建筑工程挂靠协议 甲方(管理方): 法定代表人及身份证号: 乙方(挂靠方): 法定代表人及身份证号: 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发挥甲方(管理......

    挂靠协议书(精选)

    合同编号: 挂靠经营合同书 甲方:地址: 法定代表人:乙方: 身份证号码: 基于平等互利、优势互补的原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甲方决定将授权于乙方以甲......

    挂靠合同书

    挂靠合同书 订立合同双方: 发包方: 山东盛华物业有限公司装饰工程承包方(法定责任人由伟壮) 挂靠方:法定责任人王立诚 为深化企业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山东盛华物业有......

    挂靠合同样本

    建筑工程协议书 甲方(管理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方): 法定代表人: 建筑工程协议书 甲方(管理方): 乙方(方): 为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发挥甲方(管理方)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

    挂靠协议书范本

    合 作 协 议 书 甲方: 乙方:甲乙双方就合作承接工程施工事宜,经充分协商,达成如下条款: 一、合作项目 工程名称:工程地点: 二、合作方式 乙方负责通过合法程序取得上述项目的施工权......

    挂靠协议

    证书挂靠协议 甲方: 乙方: 身份证号码: 因公司发展需要,经过双方协商,本着平等、互利、自愿的原则,达成本协议: 一、 聘用期:甲方聘用乙方的期限为__ 年,自__年__ 月__ 日至__ 年__ 月__ 日. 二、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