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6.10长丰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
长丰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
治工作的清理检查自查整改情况的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及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在省、市关于清理检查工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下,我县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臵换、先行复垦和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了全面自查和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项目总体实施情况:
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整治项目,早在2006年就将土地整理列为长丰县四大工程之一,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一系列做法。截至2010年12月,经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立项批文的增减挂钩、臵换、先行复垦、土地整治、整村推进项目42个。具体项目实施情况如下:
增减挂钩项目10个批次4854.083亩。臵换项目13个批次,新增耕地4978.9965亩。先行复垦项目11个批次7400.1559亩。整村推进项目5个,包括造甲乡宋岗、陈刘村,杨庙镇十井村,朱巷镇庞古堆村,陶楼乡陶西村、造甲乡凤楼、凤群村,项目区 面积75242.75亩。省级以上土地整理项目3个,包括造甲乡许圩村、杨庙镇宋楼村、义井乡杜岗村,项目区面积20467.98亩
二、自查自纠情况
(一)增减挂钩项目:我县共有增减挂钩项目10个批次拆旧点分布在县域内11个乡镇,建新点均按照申报立项时确认位臵、面积,没有突破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建新区目前已供地???亩,未供地项目多少个???具体名称及原因???11个拆旧区乡镇除2010年12月批准的两个批次外,旧村庄基本拆迁完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群众对项目区内工程有调整,以及个别拆旧点部分群众拆迁意愿有反复,为尊重群众,对拆旧区进行了局部变更。目前对已复垦的土地已按照原有宅基地面积分配至农户耕种,群众在安臵点所建的新房已确权发证。我县的增减挂钩项目起步于2010年,且绝大部分是用于工业项目,按照我县项目申报所减免的 “四项费用”之和是38667元,为充分保障群众利益,在群众不愿大规模集中居住的地方采取插花按臵的项目实行5万元每亩进行包干使用。项目结余资金要求用于项目区的农业基础配套建设。
(二)臵换项目:我县共有臵换项目13个批次,经省厅验收确认的有7个批次。以上项目均是2010年8月份以前批准实施的,批准臵换项目建设用地使用情况?使用总量?用于农村、乡镇工业、城镇建设、市政基础建设比例???臵换项目由于申报较早,多是选择空心村或者较偏远的地方实施,因此投入在 2010年以前实施的项目是按照3万元每亩实施,2010年以后项目是按照5万元每亩实施。13个批次臵换项目共涉及拆迁农户1888户,集中安臵413户,分散到其它村庄安臵381户,货币安臵1094户。以上项目均是由村组提出申请,并经全体村民同意后予以实施的,对已实施完的项目按照原有宅基地面积进行了分田到户,集中安臵以及自盖新房的进行了确权发证。
(三)先行复垦项目:我县共有先行复垦项目11个批次。其中2009年11、12、13、14批次是造甲乡宋岗整村推进项目,市县两级投资1.3亿亩均投资7万元。该项目采取集中安臵的方式进行,并将群众整理过的农地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进行了流转,按照五个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农户委托代建新房,统一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公共公益设施建设,统一村庄复耕整理”的要求,将原来20个自然村庄撤并为“一个中心村、两个居住点”,即徐小集中心村和徐老家、陈刘老街2个居住点。新建具有江淮新民居特色的农村别墅212栋,864户,100262㎡,整改老户242户,农村绿化、亮化、给排水、教育、卫生、敬老院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户均住房面积由原来108㎡增加到126㎡,有效地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2010年7个批次先行复垦项目也是采取自下而上的项目申报方法,都是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的,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先行垫资进行新房建设,群众搬入新居后,才对旧村庄进行拆迁复垦工作。7个批次共涉及群众拆迁2975户,其中集中安臵的1437户,在周围村庄插花安臵的 175户,货币安臵的1363户。目前以上项目均在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将按照5万元每亩进行投资,同时在我县南部乡镇,进行集中安臵的乡镇还将按照1万元每亩进行补助,确保群众利益到得保障。
(四)整村推进项目:我县共有整村推进项目5个,其中市级整村推进造甲宋岗、陈刘项目已经实施完毕,并经省国土资源厅验收确认,其余四个项目,市级整村推进项目朱巷镇庞古堆项目新房建设1000户,杨庙镇十井项目新房建设879户已经封顶即将交付群众入住。省级土地示范项目陶楼陶西项目、造甲凤楼凤群项目新房正在建设中,农地整理基本结束。以上项目均按照规划设计以及群众意愿实施,得到了项目区群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整村推进项目投入,县财政对整村推进项目从2008年宋岗项目投入7万元每亩,已经提升至2010年陶楼陶西、造甲乡凤楼、凤群项目11万每亩。
(五)省级以上土地整理项目:我县共有省级以上土地整理项目3个,项目区面积共20467.98亩,总投资4425.33万元,预计新增耕地676.46亩。目前施工建设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变更评审。
三、实施项目的具体做法:
为保障清理工作顺利开展,我县及时成立了《长丰县迎接国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了《长丰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 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方案》,下发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集中抽调相关科室人员,对我县建设用地臵换和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认真核查。5月23日,县委召开了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协调会,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乡镇土地所长、财政所长参加会议。在会上转达了省市检查组检查反馈意见。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从以下方面作了工作部署和经验总结:
(一)市、县、乡、村四级联动,齐抓共管。在市一级,市整治办多次深入现场,召开调度会,直接指导到乡、到村,到施工现场。在县一级,成立以县委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局也制定了具体实施流程。县建设局牵头组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指导组、县纪委(监察局)牵头组建了项目建设督查组,专门负责巡回督查工程质量和进度,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在乡一级,项目所在乡镇区成立专门的领导组织,主要负责人负总责,明确分管负责人专管。在村一级,建立村级项目理事会和质量监督组,统一行使项目现场管理权和监督权。
(二)是宣传发动到位。我局始终坚持将宣传工作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始终,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召开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党员大会等方式宣传、讲解,征求群众意见。
(三)是制度建设到位。(1)项目法人制:乡镇人民政府作为本辖区内土地整治项目的法人,实行包干负责制;(2)公告制:坚持“民为主”的原则,让群众积极参与到土地整治项目 工作中来;(3)招投标制:为确保项目建设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对项目基础设施配套、村庄复垦以及群众要求房屋建设等进行公开招标;(4)开工令制:所有项目必须由县土委会研究通过后,由县国土局、财政局联合下达开工令;(5)资金包干制:制定土地整治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县级土地复垦补助资金由3万元/亩提高到5万元/亩,拨付方式按照5:3:2的比例分批拨付(即:项目经县土委会审批,县国土局、财政局联合下达开工令后即拨付补助资金总额的50%,经县级初验合格后拨付补助资金总额的30%,经省国土厅验收批复下达后,按照确认宅基地整理新增耕地面积拨付剩余20%补助资金),所有经费实行乡镇政府包干制;(6)监理制:采取招标方式或直接委托由市、县招投标中心公开招标选定的监理单位进行工程监理,监理人员驻在长丰开展工作。
(四)是整合到位。一是资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整合村村通、改水改厕等各类涉农资金,发挥项目资金整合效益。二是项目。县直相关部门根据年度项目安排,将年度的项目尽可能的整合进全县土地整治工作中来。
(五)是调度督察到位。(1)周报制:各乡镇将土地整治工作进度梳理并经主要负责人签字盖章,报县土地整治办公室汇总后,每周一上午报至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审阅;(2)集中调度制:县土地整治办公室每半月召集国土所长对土地整治项目进行调度,县政府分管负责人每月召集乡镇主要负责人、分管 负责人、国土所长对项目进行调度,对于重大问题,县政府随时调度予以解决;(3)联席会议制:定期召集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对包括土地整治在内的国土管理工作进行通报,查找问题,并予以解决;(4)监督检查制:实行日常性检查和定期重点抽查相结合,对工程进度和质量实行跟踪检查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5)目标奖惩制:县委、县政府将土地整治工作列入对各乡镇及县直有关单位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制定出台长丰县关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暂行)。
四、土地整治取得的效果
我县把土地整理、宅基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提供宅基地、统一建设新居、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推进规模经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改善了村貌,二是做强了产业,三是致富了农民,四是节约了土地,五是锻炼了干部队伍。
我县在土地整治工作中面对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想方设法,改善村容村貌,腾出多余的建设用地,为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作出有益探索。
五、对自查问题的整改措施
1、在合肥市规划批准后尽快完成项目变更工作,同时完成项目报验。在当下暂停验收先行复垦项目环境下,六月份先行完成我县先行复垦第一、二、五、七批次县级初验,在清理检查完毕后快速完成80%项目的报验工作。
2、建设用地臵换项目和土地整治项目我局已配合财政部门按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到各乡镇,要求各乡镇认真按照财务规范要求做好支出帐目:主要是群众拆迁补偿费(每户领取明细表)、土地复垦费用(附招标文件)、新村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费用和其它费用开支,做好专款专用,并确保涉农资金足额及时拨付到位。并将相关补偿情况在县级媒体上进行公示。
3、县财政统一调度资金加快新村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抓紧落实拆迁户的安臵工作,确保农户拆迁后搬到新居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4、所有已验收项目整体移交给当地政府及村委会进行管护,对于整村推进项目村庄净增耕地由村集体进行管理,其收入用于社区、工程的管护。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科学修编,强化规划引领作用。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按照“统筹规划,集中连片,综合整治”的工作思路,分步骤分年度实施,力争通过未来5年时间的努力,将全县农村土地都整治一遍,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条件,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强化“两坚持”,规范项目选择
1、坚持把土地整治与各类专项规划相统一作为工作推进的前提。特别是土地整治工作要严格地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 8 建设规划、村庄布点规划相衔接、相吻合。居民安臵点的选择,一定要符合相关规定,以避免新的违法用地行为发生。
2、坚持把“民为主”作为工作推进的基石。回顾这几年土地整治工作,凡是做的好的地方,都是“民为主”落实的最充分的地方。对于拟定的项目,乡镇一定要召开项目区群众代表会,从土地整治政策的宣传、项目的选址、拆迁补偿标准、安臵点及农建房户型的选择等都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见,并户户签字确认之后才能编报项目。其次,项目区的选择,村干部得力,群众拥护是基础。村两委是始终活动在项目的第一线,村两委的战斗力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成败。选择民风淳朴,群众拥护的地方也是本着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的原则来进行的。第三,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让利于民,合理制定安臵补偿标准,合理规划、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尽可能的将项目建设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中去。
(三)注重细节,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一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土地平整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规程,注重细节操作,而不是“一推了之”。二是旧村庄的树木保护。旧村庄的树木不能“一砍了之”,在新的安臵点划出若干绿化点,规定群众谁移栽、谁有林权。三是尽可能减少田间硬化渠、道。四是村容村貌管理。按照“清洁工程”的要求建设优美、宜居、常态化的新村。村容管理的经费尽可能从土地复垦整理中新增耕地的租金中列支。
(四)必须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土地整治项目惠及广大农民,核心是促进农民增收。今后所有项目的上马、实施必须要在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实际成效。
(五)强化监管,确保项目工程质量。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业务人员驻点监督、群众日常监督、乡党委、政府每日督查、县直部门定期抽查四级监督体系,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六)强化考评,激励干部干事热情。不断完善考评体系,将土地整治工作作为乡镇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七)积极创新,探索新的模式。建立几个试点,统一规划新村、统一提供宅基地,农户要建新房必须到规划点按照要求建房,变整村推进“大拆大建、统拆统建”为“一步规划、分期推进”。
长丰县人民政府 2011年6月8日
第二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
告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自查报告 2月22号,省厅召开全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电视电话会议,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全市国土资源系统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电视电话会议,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副局长针对清理检查工作做了重要讲话,强调各市县国土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清理检查工作,提前做准备迎接检查。
3月7号,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转发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
知》,按照省厅《关于辽宁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清理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和市局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治的清理检查工作,现将近阶段自查清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成立了清理检查工作小组 组长:局长 副组长:副局长 副局长
成员:综合规划科科长 征转用地管理科科长 耕地保护科科长 自查清理工作 通过核查,以来市没有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
市才开始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共申报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现将这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情况汇报一下:
市国土资源局8月份开始组织相关科
室人员专门开展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通过调查摸底确定市首次申报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地块为已废弃的灌赛铁路和丹东张家沟硫化铁矿铁路。拆旧地块确定后,我局聘请了有资质的测绘部门对拆旧地块可复垦整理为耕地路段进行了实测,同时聘请有资质有挂钩试点工作经验的作业队伍编制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项目区实施规划经市国土资源局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后,我局组织申报材料,12月份报到省厅。省厅接到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材料后,已组织人员到市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地块和建新留用地块进行了现场勘查,现挂钩试点项目区申报材料已经省厅已会审通过待审批。1.拆旧区情况
市已申报的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地块是已废弃的灌赛铁路和丹东张家沟硫化铁矿铁路,这两条铁路建设用地可整理复垦为耕地面积达公顷,其中灌赛铁路可整理复垦耕地136公顷,张家沟硫化铁矿铁路可整理复垦耕地公顷。这
两条废弃铁路原是地方铁路货运专线,这两条地方铁路随同丹东所属22家国有企业一并移交,后因煤矿企业和硫化铁矿关闭,这两条铁路就废弃不再使用了,并于将这两条铁路线路全部拆除。
这两条废弃铁路建设用地整理复垦后,权属不变,仍然为国有土地,所整理复垦出耕地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市政府组织实施。
这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区内拆旧地块均为铁路用地,因此项目区拆旧地块不涉及拆迁农户和农村人口,不需要安置。
这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拆旧规模186公顷,可整理复垦耕地公顷,申请挂钩周转指标148公顷,计划在增减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的第三个内全部归还。
2.建新区情况
⑴市凤山等经济管理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赛马等镇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项目区建新留用地块情况:
项目区拆旧地块不涉及拆迁农户,不安排建新安置区,建新留用区集中在凤山经济管理区凤凰山村、大梨树村和草河经济管理区保卫村。
凤山项目区建新留用地块使用挂钩周转指标公顷,这些挂钩周转指标均在第一内使用,在第二和第三内归还。
⑵市通远堡等镇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爱阳镇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项目区建新留用地块情况:
项目区拆旧地块不涉及拆迁农户,不安排建新安置区,建新留用地块分布在通远堡镇小黑山村、青城子镇园艺村、四门子镇四门子村和陈小岭村、大兴镇佟家村、刘家河镇蛟羊峪村、草河经济管理区山东沟村和保卫村、凤凰城经济管理区西街村和新民村、凤山经济管理区凤凰山村和站前朝鲜族村、边门镇边门村、白旗镇后营子村。
通远堡项目区建新留用地块使用挂钩周转指标公顷,这些挂钩周转指标均在
第一内使用,在第二和第三内归还。
市申报的两个挂钩试点项目区审批后,将严格依据《土地复垦协议》和挂钩试点项目区实施规划,开展挂钩试点工作,确保拆旧地块整理复垦耕地质量,按期归还周转指标。3月
第三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国土资源部
•关于印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138号)
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河北、内蒙古、辽宁、江西、河南、云南等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已经第14次部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土资源部 2008年6月27日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 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第三条 挂钩试点工作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规划统筹试点工作,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三)以项目区实施为核心,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区建新拆旧双层审批、考核和管理,确保项目区实施后,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原有规模;
(四)困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土地合法权益;
(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第四条 国土资源部负责对全国挂钩试点工作的政策指导、规模调控和监督检查;试点省(区、市)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辖区内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组织管理;试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试点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挂钩试点工作应当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
第五条 挂钩试点工作实行行政区域和项目区双层管理,以项目区为主体组织实施。项目区应在试点市、县行政辖区内设置,优先考虑城乡结合部地区;项目区内建新和拆旧地块要相对接近,便于实施和管理,并避让基本农田。
项目区内建新地块总面积必须小于拆旧地块总面积,拆旧地块整理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应比建新占用耕地的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
项目区内拆旧地块整理的耕地面积,大于建新占用的耕地的,可用于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
第六条 挂钩试点通过下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以下简称挂钩周转指标)进行。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控制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规模,同时作为拆旧地块整理复垦耕地面积的标准。不得作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使用。
挂钩周转指标应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整理复垦的耕地面积归还,面积不得少于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
第七条 挂钩试点市、县应当开展专项调查,查清试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等级,分析试点地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建新拆旧意愿。
第八条 挂钩试点市、县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调查,编制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统筹安排挂钩试点项目区规模布局,做好与城市、村镇规划等的衔接。
第九条 挂钩试点县(区、市)应依据专项调查和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统筹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撤并的规模、范围和布局,合理安排建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的比例,优先保证被拆迁农民安置和农村公共 设施建设用地,并为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空间。
项目区实施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项目区规模与范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等情况;项目区实施时序,周转指标规模及使用,归还计划;拆旧区整理复垦和安置补偿方案;资金预算与筹措等,以及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项目区实施规划图。
第十条 挂钩试点工作必须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开展试点工作。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制定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开展挂钩试点工作申请。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上报的试点工作总体方案进行审查,并批准挂钩试点省份。
经批准的试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据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并进行审查,建立项目备选库;根据项目区入库情况,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周转指标申请。
国土资源部在对项目区备选库进行核查的基础上,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批准下达挂钩周转指标规模。
第十一条 挂钩试点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较大;
(二)当地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较高;
(三)经济发展较快,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能确保建新安置和拆旧整理所需资金;
(四)土地管理严格规范,各项基础业务扎实,具有较强制度创新和探索能力。第十二条 试点省(区、市)应根据国土资源部批准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在项目区备选库中择优确定试点项目区,对项目区实施规划和建新拆旧进行整体审批,不再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整体审批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项目区经整体审批后方可实施,未经整体审批的项目区,不得使用挂钩周转指标;未纳入项目区、无挂钩周转指标的地块,不得改变土地用途,涉及农用地改变为新增建设用地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
第十三条 项目区实施前,应当对建新拟占用的农用地和耕地,进行面积测量和等级评定,并登记入册。
第十四条 挂钩试点实施过程中,项目区拆旧地块整理要严格执行土地整理复垦的有关规定,涉及工程建设的,应当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公告制等制度。
第十五条 挂钩周转指标分别以行政区域和项目区为考核单位,两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都不得突破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对各项目区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情况,要独立进行考核和管理;对试点市、县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情况,要综合行政辖区内的所有项目区进行整体考核和管理。
试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制定建立挂钩周转指标管理台帐,对挂钩周转指标的下达、使用和归还进行全程监管。
挂钩周转指标从项目区整体审批实施至指标归还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项目区要制定分指标归还计划。试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督促落实指标归还进度;试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应当依据指标归还计划,对各试点市、县挂钩周转指标 归还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第十六条 项目区建新地块要按照国家供地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供地和用地。确需征收的集体土地,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
通过开展土地评估、界定土地权属,按照同类土地等价交换的原则,合理进行土地调整、互换和补偿。根据“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要求,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机构,促进挂钩试点工作。
第十七条 项目区选点布局应当举行听证、论证,充分吸收当地农民和公众意见,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项目区实施过程中,涉及农用地或建设用地调整、互换,要得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确认。涉及集体土地征收的,要实行告知、听证和确认,对集体和农民妥善给予补偿和安置。
建新地块实行有偿供地所得收益,要用于项目区内农村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优先用于支持农村集体发展生产和农民改善生活条件。
第十八条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对挂钩试点工作要实行动态监管,每半年将试点进展情况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定期对本行政辖区试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于每年年底组织开展考核,考核情况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十九条 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由试点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正式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部备案。
项目区验收时,需提供1:1万或更大比例尺的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必要的遥感影像资料,与项目区实施前的图件资 料进行比对和核查。
第二十条 项目区竣工验收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籍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明确地块界址,并依法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一条 试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运用计算机等手段,对建新拆旧面积、周转指标、土地权属等进行登记、汇总,建立项目区数据库,加强信息化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国土资源部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检查,对未能按计划及时归还指标的省(区、市),要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挂钩试点工作;对于擅自扩大试点范围,突破下达周转指标规模,停止该省(区、市)的挂钩试点工作,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第二十三条 试点省(区、市)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
国土资发[2008]138号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以下简称挂钩)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若干拟整理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等面积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以下简称项目区),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整理复垦等措施,在保证项目区内各类土地面积平衡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城乡用地布局更合理的目标。
第三条 挂钩试点工作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保护耕地、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和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具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规划统筹试点工作,引导城乡用地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以挂钩周转指标安排项目区建新拆旧规模,调控实施进度,考核计划目标;
(三)以项目区实施为核心,实行行政辖区和项目区建新拆旧双层审批、考核和管理,确保项目区实施后,增加耕地有效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原有规模;
(四)因地制宜,统筹安排,零拆整建,先易后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五)尊重群众意愿,维护集体和农户土地合法权益;
(六)以城带乡、以工促农,通过挂钩试点工作,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第四条 国土资源部负责对全国挂钩试点工作的政策指导、规模调控和监督检查;试点省(区、市)省级国土资源部门负责辖区内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组织管理;试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试点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
挂钩试点工作应当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进。
第五条 挂钩试点工作实行行政区域和项目区双层管理,以项目区为主体组织实施。项目区应在试点市、县行政辖区内设置,优先考虑城乡结合部地区;项目区内建新和拆旧地块要相对接近,便于实施和管理,并避让基本农田;
项目区内建新地块总面积必须小于拆旧地块总面积,拆旧地块整理复垦耕地的数量、质量,应比建新占用耕地的数量有增加、质量有提高。
项目区内拆旧地块整理的耕地面积,大于建新占用的耕地的,可用于建设占用耕地占补平衡。
第六条 挂钩试点通过下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以下简称挂钩周转指标)进行。挂钩周转指标专项用于控制项目区内建新地块的规模,同时作为拆旧地块整理复垦耕地面积的标准。不得作为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使用。
挂钩周转指标应在规定时间内用拆旧地块整理复垦的耕地面积归还,面积不得少于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
第七条 挂钩试点市、县应当开展专项调查,查清试点地区土地利用现状、权属、等级,分析试点地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了解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建新拆旧意愿。
第八条 挂钩试点市、县应当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调查,编制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统筹安排挂钩试点项目区规模布局,做好与城市、村镇规划等的衔接。
第九条 挂钩试点县(区、市)应依据专项调查和挂钩试点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统筹确定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撤并的规模、范围和布局,合理安排建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的比例,优先保证被拆迁农民安置和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用地,并为当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预留空间。
项目区实施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项目区规模与范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等情况;项目区实施时序,周转指标规模及使用、归还计划;拆旧区整理复垦和安置补偿方案;资金预算与筹措等,以及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项目区实施规划图。
第十条 挂钩试点工作必须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自行开展试点工作。
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制定试点工作总体方案,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开展挂钩试点工作申请。国土资源部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上报的试点工作总体方案进行审查,并批准挂钩试点省份。
经批准的试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依据试点工作总体方案,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编制项目区实施规划,并进行审查,建立项目区备选库;根据项目区入库情况,向国土资源部提出周转指标申请。
国土资源部在对项目区备选库进行核查的基础上,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批准下达挂钩周转指标规模。
第十一条 挂钩试点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较大;
(二)当地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较高;
(三)经济发展较快,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能确保建新安置和拆旧整理所需资金;
(四)土地管理严格规范,各项基础业务扎实,具有较强制度创新和探索能力。
第十二条 试点省(区、市)应根据国土资源部批准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在项目区备选库中择优确定试点项目区,对项目区实施规划和建新拆旧进行整体审批,不再单独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整体审批结果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项目区经整体审批后方可实施,未经整体审批的项目区,不得使用挂钩周转指标;未纳入项目区、无挂钩周转指标的地块,不得改变土地用途,涉及农用地改变为新增建设用地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
第十三条 项目区实施前,应当对建新拟占用的农用地和耕地,进行面积测量和等级评定,并登记入册。
第十四条 挂钩试点实施过程中,项目区拆旧地块整理要严格执行土地整理复垦的有关规定,涉及工程建设的,应当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公告制等制度。
第十五条 挂钩周转指标分别以行政区域和项目区为考核单位,两者建新地块的面积规模都不得突破下达的挂钩周转指标规模。对各项目区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情况,要独立进行考核和管理;对试点市、县挂钩周转指标的使用情况,要综合行政辖区内的所有项目区进行整体考核和管理。
试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应按照“总量控制、封闭运行、定期考核、到期归还”的原则,制定建立挂钩周转指标管理台账,对挂钩周转指标的下达、使用和归还进行全程监管。
挂钩周转指标从项目区整体审批实施至指标归还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年。项目区要制定分指标归还计划,试点市、县国土资源部门督促落实指标归还进度;试点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每年应依据指标归还计划,对各试点市、县挂钩周转指标归还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第十六条 项目区建新地块要按照国家供地政策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供地和用地。确需征收的集体土地,应依法办理土地征收手续。
通过开展土地评估、界定土地权属,按照同类土地等价交换的原则,合理进行土地调整、互换和补偿。根据“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要求,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创新机制,促进挂钩试点工作。
第十七条 项目区选点布局应当举行听证、论证,充分吸收当地农民和公众意见,严禁违背农民意愿,大拆大建;项目区实施过程中,涉及农用地或建设用地调整、互换,要得到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确认。涉及集体土地征收的,要实行告知、听证和确认,对集体和农民妥善给予补偿和安置。
建新地块实行有偿供地所得收益,要用于项目区内农村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要求,优先用于支持农村集体发展生产和农民改善生活条件。
第十八条 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对挂钩试点工作要实行动态监管,每半年将试点进展情况向上级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省级国土资源部门应定期对本行政辖区试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并于每年年底组织开展考核,考核情况报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十九条 项目区实施完成后,由试点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初验。初验合格后,向上一级国土资源部门申请,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组织正式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部备案。
项目区验收时,需提供1:1万或更大比例尺的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必要的遥感影像资料,与项目区实施前的图件资料进行比对和核查。
第二十条 项目区竣工验收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籍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明确地块界址,并依法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一条 试点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应运用计算机等手段,对建新拆旧面积、周转指标、土地权属等进行登记、汇总,建立项目区数据库,加强信息化管理。
第二十二条 国土资源部定期对试点工作进行检查,对未能按计划及时归还指标的省(区、市),要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暂停挂钩试点工作;对于擅自扩大试点范围,突破下达周转指标规模,停止该省(区、市)的挂钩试点工作,并相应扣减土地利用计划指标。
第二十三条 试点省(区、市)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参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一、内涵:207 号文规定: 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 是指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将若干拟复垦为耕地的农村建设用地地块(即拆旧地块)和拟用于城镇建设的地块(即建新地块)共同组成建新拆旧项目区(简称项目区), 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 最终实现项目区内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 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土地整理工作。
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应遵循的原则
统筹规划与优化配置的原则,尊重民意与保障权益的原则,指标挂钩与质量管理的原则,人文风貌与持续发展的原则,多元投入与收益挂钩的原则。
三、挂钩的意义
通过“挂钩”, 一方面改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低下的现状, 另一方面有效控制城镇盲目扩张、乱占耕地的现象, 保持耕地数量不减少, 质量不降低。确实实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并带来巨大效益。
(1)社会意义
A通过挂钩规划的实施, 缩减了农村建设用地, 为地方经济和城镇建设争取了发展空间,B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 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C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可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 缓解人地矛盾, 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提高农业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安全。(2)经济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增强农业后劲,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以及农村现代 化建设,加快当地农民奔小康的伐;有利于拓展城市建设用地空间,获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扩大和带动相关二、三产业的持续发展, 促进当地经济繁荣;有利于政府从建房、拆房、安置等环节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利益使农民节约了建房成本,;有利于使基本农田向保护区集中, 有效地保护耕地,等于保护了农民的经济利益。
(3)生态意义
通过挂钩规划有利于田、水、路、林、村的综合开发建设, 能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 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土地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耕地质量将得到全面改善, 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改造村内的道路, 改善村内的交通状况;有利于提高植被覆盖面积, 减少垃圾、污水对环境的污染, 使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高, 有效控制农村生活、生产环境无序的状态,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强有力的改善和保护;有利于减少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增量需求和提高农村土地的植被覆盖面积,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四、挂钩项目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台帐、规划图的数据不统一。2.在挂钩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3.占好地补劣地, 整理形成的耕地质量差4.没有充分保障农民的权益。5.城乡规划不衔接, 规模与空间布局存在矛盾.6土地整理成本大, 政府财政有压力
五、政策和建议
1.提高基层土地管理者的专业素质, 加强管理2.资金筹集一定要到位。3.在进行挂钩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为底图。4.在挂钩过程中要将市场化机制和政府的主导 性作用相结合。5.利用村庄闲置地安置不占用耕地, 对土地实行生态、人文保护。6.充分尊重集体土地产权, 加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 切实保障农民权益。7.挂钩要衔接城乡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整理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