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幼小衔接教育综合现状调查分析

时间:2019-05-13 17:05: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前班幼小衔接教育综合现状调查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前班幼小衔接教育综合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篇:学前班幼小衔接教育综合现状调查分析

幼小衔接教育综合现状调查分析

幼小衔接教育综合现状调查分析,从教育理念出发、看教学设施、教职工素质、课件水平、课堂气氛和互动模式、孩子的整体表现、活动参与性能的整体展示等等,从孩子的发展结果来看幼小衔接教育结构的正规性、专业性,从而选择到优秀优质的机构,不仅能让家长自己放心,也能够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发展!

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而是帮助儿童完成规则意识、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转变,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能够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平稳过渡,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增强儿童的适应性,为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幼小衔接教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

幼小衔接教育的国情是怎么样?

由于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课程、师资、收费、质量等进行常规性的监督和考核,也很少将幼小衔接教育质量与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价等联系起来,使得幼小衔接教育成为监管体系中的“灰色地带”。

为了解幼小衔接教育的现状,引导家长、教师更好地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实践,今年10月,课题组在辽宁大连、浙江宁波、广东深圳对692名小学一年级新生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幼小衔接教育存在明显的不适宜性,有些突出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76%的儿童参加过幼小衔接教育,家长存在跟风现象——家长需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观

调查发现,76%的儿童参加过幼儿园与小学衔接方面的教育活动,说明家长较为重视幼小衔接教育。对于孩子参加幼小衔接教育的原因,选择“学习效果好”和“社会认可度高”的家长分别占24%和10%,而选择“其他孩子都在上”和“家长自己喜欢”的家长分别占30%和12%,许多家长觉得“看到周围孩子都在上,心里挺着急的,就让孩子上了”。可见,家长选择幼小衔接教育机构时,虽然注重教育质量和社会认可度,但存在一定程度的跟风现象,也受到家长个人意愿的影响。

幼小衔接教育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全方位、多方面的。调查显示,家长希望孩子学习“识字”(53%)、“绘画”(47%)、“英语”(45%)、“拼音”(42%)和“乐器”(38%)的比例最高,而希望孩子学习“体育类”(33%)和“棋类”(25%)的比例相对较低。这说明家长更注重孩子在知识和艺术领域的学习,而相对忽视健康、社会性等其他领域的学习以及兴趣的培养。

可见,家长对于儿童参加幼小衔接教育秉持积极热情的态度,但缺乏理性的认识,需要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观。首先,家长要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全面性。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的。幼小衔接教育注重儿童在知识、技能、情感、心理、习惯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过渡,家长应该加强对儿童学习与发展整体性的认识和了解,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而忽视儿童发展的全面性。

其次,家长要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要将儿童做盲目、简单的对比,不应该、也不能要求每个儿童在每个方面都达到同样的高度,而应该尊重儿童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和课程,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

最后,家长要科学认识幼小衔接教育。适宜的幼小衔接教育,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而是帮助儿童完成规则意识、行为规范、学习习惯、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的转变,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家长要了解幼小衔接教育的价值和局限性,建立起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合理期待和科学认识。

家长最担心孩子上学后会学习跟不上、生活不适应——教育机构需提高幼小衔接教育质量

从幼儿园走向小学,儿童要经历各种人、事、物的变化,例如,学习方式从玩中学到以学为主,从幼儿园轻松的游戏氛围到小学课堂整齐的桌椅„„在这样的变化中,儿童将会产生各种不适应。

调查显示,家长最担心孩子上学后会出现“学习跟不上”(47%)、“生活不适应”(37%)、“人际关系不好”(30%)、“不愿上学”(26%)和“身体素质下降”(24%)等问题。目前,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着教学内容不科学(30%)、教学方式单一(27%)、收费过高(25%)、政府管理不到位(25%)和教师水平有好有坏(11%)等突出问题。幼小衔接教育不仅满足不了家长的多元化需求,也满足不了儿童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有68%的家长希望能够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整合学习内容”、“规范衔接班收费”、“提高教师素质”等方法和措施提高幼小衔接教育质量。

为此,教育机构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教育内容多样化,满足儿童多元需求。幼小衔接教育关注的是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而目前的幼小衔接教育往往只重视儿童在读写能力、数学知识等学习方面的教育,忽视了规则意识、良好习惯、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教育。教育机构要加强对非认知领域的渗透和教育,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供儿童选择,满足儿童全面多元发展的需要。

其次,加强收费管理,提高衔接教育性价比。收费不规范是目前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许多教育机构不仅设立了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且费用高昂,但质量却“名不副实”。教育机构要进一步明确收费项目,根据成本核算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同时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最后,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教师是关键,对从事幼小衔接教育的教师而言,其教育教学技能相对较强,但教育观念、师幼互动、教学方式方面尚需进一步提高。教育机构可以采用校本培训、参观学习、小组研讨、合作互助、参与式培训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超过30%的家长认为目前的幼小衔接教育不够专业——政府需加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规范与管理

调查发现,超过30%的家长认为应该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进行幼小衔接教育,他们觉得“目前幼儿园和小学的幼小衔接教育做得还不够专业,通过政府专设机构进行针对性的幼小衔接教育,更能提高幼小衔接教育质量”。

目前,由于教育管理部门缺乏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课程、师资、收费、质量等进行常规性的监督和考核,也很少将幼小衔接教育质量与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价等联系起来,使得幼小衔接教育成为监管体系中的“灰色地带”。在实践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幼小衔接教育机构存在收费偏高、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不但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常常因违背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而对儿童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家长们希望政府不仅要“规范衔接班收费”(38%)、“规定教师资格”(40%),而且要“指导学校做好衔接教育”(55%)、“切实加强对衔接班的管理”(43%)。

因此,加强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规范与管理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首先,建立准入资格制度,把好入口关。由于目前没有幼小衔接教育准入制度,形形色色的培训机构都可以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各种各样的人都可以从事幼小衔接教育教学,导致幼小衔接教育机构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急需对幼小衔接教育举办机构的资质、硬件设备、安全设施、课程设置、师资条件等方面建立准入制度。

其次,完善教育管理机制,把好过程关。规范的幼小衔接教育,需要一套严格的收费管理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为此,教育管理部门可参照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制度,结合幼小衔接教育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督导、抽查、年审制度和政策,引导教育机构逐步规范幼小衔接教育。

最后,健全质量评价机制,把好出口关。教育质量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和鉴别作用,它不仅是幼小衔接教育机构建设、改革、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教育管理部门要按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实质,建立健全以儿童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幼小衔接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如何接受正规的幼小衔接教育并影响孩子的一生?

寻找正规的机构,从教育理念出发、看教学设施、教职工素质、课件水平、课堂气氛和互动模式、孩子的整体表现、活动参与性能的整体展示等等,从孩子的发展结果来看幼小衔接教育机构结构的正规性、专业性,从而选择到优秀优质的机构,不仅能让家长自己放心,也能够让孩子得到良好的学前教育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参考阅读:http://

第二篇:浅谈学前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

浅谈学前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

新铺小学文静学前班是幼儿在幼儿园学习、生活的最后阶段,对幼儿来说也是一个小小的转折,从此以后,孩子就要进入一个更大的转折——上小学。因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因而使得幼儿园与小学在形成和坚持各自的教育教学特点与模式上大相径庭。学前班可以说是幼小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老师首要的职责就是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每个适龄幼儿都能自信而快乐的进入小学,尽快的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长期以来,“幼”“小”都忽略了两者在教育教学方面应有的区别和联系,造成了目前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在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形式和方法方面缺少过渡,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大量的幼儿在缺乏过渡到小学的经验准备或过渡经验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从幼儿园毕业进入小学。他们在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中,立即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上的“脱节”现象,在学前班教育中,应该从心理、能力和良好习惯养成上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首先,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有了准备,明白自己已经上学前班,对自己有信心,愉快又轻松的进入状态。这就需要老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孩子多采取宽容的态度,多表扬、鼓励,但同时注意不能滥用,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老师要多给孩子创造机会,创设环境,正确引导,让孩子亲身体验、发现,从而解决问题,从中体会到自信和喜悦。

再者,要注意对孩子能力方面的培养。这方面内容比较广,但具体到学前班的孩子来说,主要是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自理能力和适应能力等。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坚持性,这是为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第一步。其次就是要让孩子学会自己主动学习,这就要老师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多引导、启发,让孩子愿意去学,喜欢去学,从而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同时,注意培养其社会性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稳定的情绪,对活动的态度以及各种行为习惯,使幼儿逐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才是为小学打基础,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

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孩子多动手,来锻炼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如玩橡皮泥、折纸、学做值日生等。自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配合,家长和老师起到监督、督促、帮助的作用,同时多鼓励和理解孩子。鼓励他们多动手自己整理书包,穿脱衣服等。然后要注意跟孩子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不适应的原因,及时发现和解决,让孩子能保持快乐的心情上下学。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整个人生有重大影响。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及劳动习惯等。好习惯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也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长期付出,耐心的引导、纠正。学前班的孩子年龄大多都到了五、六岁,孩子在正确的引导下基本能讲道理,所以老师应该对孩子有集体的、具体的要求,也要用心观察个别幼儿的不同,因人而异,注重方式方法,抓住身边的点滴小事进行随机教育。同时要多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共识,为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共同努力。

除了老师之外,学校在学前班的教育上也应该予以重视,如创设充满童趣的学习环境,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学生,对小学整齐划一的教室很生疏,从而产生了对学校的畏惧感,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发展。为此,学校可以对学前班的教室进行改装,把教室装扮得更贴近孩子的生活。还在教室中张贴红花栏等,引起了孩子的浓厚兴趣,使枯燥生硬的评比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孩子接受,生动形象地激励孩子力争上游。这些环境的变化,减轻了孩子刚入学的心理压力,消除了孩子的疲劳、精力不集中、自信心降低、害怕上学等不良现象。

在学前班——幼小衔接过渡、转折的关键期,只要做到学校、老师、家庭共同努力,用爱心和耐心带领孩子,他们都能顺利地度过这段时期,从而成功而自信的走向未来的小学生活。付出,就会有回报!让我们共同努力!

第三篇:谈学前班教育与“幼小衔接”

一、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

1、“幼小衔接”教师的观念有所更新,但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调查中发现学前班教师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即认为儿童入学前最重要的准备是学拼音、认汉字,使学生上学后学习“不吃力”)已被全面的准备观所代替。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儿童的入学准备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自理能力、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但是,认识方面的提高并不等于教育行为有了转变,在绝大部分乡镇,特别是市内学前班和个体幼儿园,主要教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如教拼音、认写汉字。一节课让幼小的儿童写一篇田字格作业,不光是独体字,有的字要有十多笔画,甚至要有廿画笔顺的字,一节课要算十到二十道算术题,小小的年纪,就要背上沉重的纯知识学习的课业负担,这种把小学的知识当作学前班主要教学任务的做法很不恰当。他们没有把全面、综合的准备观转化成为具有幼儿年龄特点的,易于幼儿接受的教学内容。幼儿识字、书写量半学期少则在300字,多则在300-500以上,这相当于小学一年级教学大纲要求的识字量,有的甚至连小学大纲都超出了。违背教学规律,摧残儿童身心健康。

2、作业内容丰富多样,但仍有部分作业小学化由于教师准备观发生了变化,所以部分学前班的作业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在一些正规的幼儿园和幼师专业毕业的教师所在的学前班,作业内容扩大到观察作业(例如:语言课讲到四季,让幼儿回到家里或到街上、去农村亲属家、旅游活动等,观察四季的特点。讲到家电、家具等让幼儿回家观察家里的各种电器,作用、特点使用常识和注意事项等)口头作业(用简单的词语说话,与成年人对话等)手工绘画作业(如画些儿童自己喜欢的这样的作业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为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但也有一大部分乡镇特别是市内的个体幼儿园,他们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要求,除上课教超大纲的内容外,留作业也是量很大,内容单一,清一色的文化知识,字少则10个,一字一趟,多则20个,一字一趟,另加数学题10-20道,并有10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混合运算的题。

3、游戏“进入”学前班,但形式单一,时间短游戏对促进幼儿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一般的课堂教学,教师都注重在30-35分钟的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或两个以上游戏,以缓解幼儿的学习疲劳和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但时间较短一般都占课堂时间的2-3分钟,有些生硬的感觉。有的教师游戏的穿插与设计不尽合理,本来讲的知识正在上下衔接点上或幼儿正在兴趣浓、注意力集中时,教师却突然说小朋友学的很累了,咱们轻松一下,一下子把学习的积极性打消了,再捡起来讲就没有那种先前的火爆劲了。最缺乏的游戏还是那种单独的利用一节课或1小时或者再多点时间设计的符合某种学科的某个内容的游戏设计。如:根据语言课当中的故事,看图讲述、续篇故事,而设计的“角色游戏”。数学课中的内容如:数的组成与分解、对数、序数、认识几何图形等,而设计的智力游戏,科学活动内容中,利用几何图形造房子等(结构游戏)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前班教师对于促进幼儿想象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的游戏还不了解,不会指导,只是狭意的理解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只是在课堂设计一点游戏,平时活动很少有单纯的游戏活动。)有的教师搞单纯的游戏活动,也无外乎是户外体育游戏。说明他们对游戏含义的理解较窄。

4、幼儿上课时间偏长,我们所到之处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看到的课程表,基本上与小学同步,上午4节,下午2-3节,每节课的时间有些地方是30-50分钟,绝大部分是40分钟,这样长的学习时间,对5-6岁的幼儿来说是很疲劳的,有害幼儿的成长发育。

二、关于学前教育的思考上述的现象引起了我们以下几点思考:

1、关于学前班的任务问题这是个老问题。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的领导、幼师都明确地认为学前班的任务是为幼儿在入学前做好习惯、学习、身体等方面的准备,但到底是哪些具体内容,方法怎样,却没人能说得很清楚。以学习准备为例,现在学前班教师把正确坐姿,正确的握笔方法,听从教师的指令,会写数字、汉字,会做数学题等作为学习准备的主要内容。不可否认,这些准备的确是必要的,但却很表面化,如坐姿、写姿、看姿等常规都欠火候,或者说是很不够的。因为学习方面的准备更应当是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准备。如读书学习,首先,幼儿应具有准确的发音能力和对音调、语调的感知能力。因为这是读准字音、拼音的基础。第二,幼儿应具备与读写活动有关的方位知觉,即左、右、上、下、中间、里、外等。因为无论拼音字母、汉了还是数字,均有明确的方位规定,而幼儿的方位知觉发展得较晚,在部分幼儿眼里“3”和“m”是一回事。即然合体字,“部件”的位置就是组字的关键。在初入小学的小学生当中,把“知”字写成“口矢”,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第三,应具备准确的图形观察能力。这是因为汉字中形近字比比皆是:如大和太、了和子、未与末等,当这些字呈现在幼儿眼前时,如果他们发现不了其中的差别,很容易将它们混淆,从而降低学习效率。第四,应具备理解、比较、概括、分类等能力。因为汉字是音、形、义三者结合的表意文字,识字过程中必定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学习者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对字形、字意的理解也会较深、较透。如:姐、妈、妹都表示女人,都有女字旁;树、梅、松属木本植物,它们都有木字旁;江、河、湖、海都与水有关,它们都有三点水旁等。在学生识字过程中,这种例子举不胜举,如果学生的理解、比较、概括、分类能力都比较强,那么他就不难找到其中的规律,其概括能力强、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学会分段以及写段意、中心思想等都大有益处。由此看来,学前班的任务核心应是培养幼儿与学习活动有关的心理能力。这些能力不是某一具体的学习内容,在学习活动中能够自由迁移。因此,不仅使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受益,而且会延伸到小学中高年级,甚至终身受益。以上各种能力的提高除课堂外,还应渗透到各项游戏与活动中进行。

2、关于学前班怎样理解“幼小衔接”的问题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是我国“八五”期间教育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成果,找到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许多关键点,提出了“幼小衔接”的思想。这对于幼儿园及学前班工作无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学前班的儿童来讲,重要的是完成从家庭向小学的过渡,因此,学前班教师应把精力放在仔细研究儿童在学前阶段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方面尽量贴近他们并促进他们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应体现在学习小学知识方面,而应该在促进其心理能力的提高方面。尽快尽早实现从一个幼儿到小学生的过渡阶段。

第四篇:幼小衔接教育

在幼儿园方面,幼小衔接教育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性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适应性的内容包括: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3)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应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打下今后学习的基础。幼儿园大致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6.有关教育机构在解决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需要通力配合,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1)进行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双向改革,双方都把培养儿童的基本素质作为衔接工作的着眼点,共同创造合理的过渡期的外部教育环境与条件,搞好衔接工作。

(2)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研究过渡期儿童的特点与发展需要,有的放矢地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许多幼小衔接的研究结果证明,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是幼小衔接工作取得成功的保证。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则在于转变旧有观念,提高教师对衔接意义的认识,加深广大教师对儿童过渡期特点的理解,从而使广大教师能够自觉研究过渡期每个儿童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衔接工作。

(3)结合地区特点及幼儿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幼小衔接工作。各地区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立足于当地幼儿的具体情况,针对幼儿过渡中的最主要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4)加强家、园、学校、社区力量的相互配合。幼小衔接工作仅仅依靠幼儿园或小学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幼儿园、小学、家长、社区必须互相配合,形成影响幼儿成长的教育合力。

第五篇:幼儿园幼小衔接学前班招生简章

幼儿园幼小衔接学前班招生简章

幼小衔接学前班是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渡期,为了让孩子顺利的过渡至小学,我园以“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办幼小衔接学前班,将感统训练、学习能力训练和注意力集中训练引入到日常教学当中,与语言、拼音、数学等知识学科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同步提高,为孩子顺利步入小学所需的心理、行为、交往、互动、情商、知识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师资配备

主班教师:XX,专科,2008年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幼儿园工作,有着四年的学前班带班经验。

配班老师:

二、教学内容

开设语言、数学、识字、艺术、英语、阅读、综合、书写等课程。通过“游戏教学”将小学需要准备的知识学习贯穿于语言、数学、综合及拼音课程中。重视幼儿完整语言的学习,全面培养倾听、表述、文学欣赏、早期阅读等能力;凸现“识字”内容,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兼顾“数”“量”“空间”“形”“逻辑”等概念;创设互动游戏机会,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联系幼儿即将在小学所需的技能选择教育内容,开展入学前的准备活动。

三、招生对象 5——6周岁在园幼儿

四、报名时间 2016年6月25日之前

五、报名地点 幼儿园一楼办公室

下载学前班幼小衔接教育综合现状调查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前班幼小衔接教育综合现状调查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前班新学期幼小衔接家长会

    学前班新学期幼小衔接家长会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今天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新学期家长会,可见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还是尤为重视的,我代表孩子们感......

    幼小衔接调查问卷

    一、孩子的普通话情况[请在符合情况的选项后打钩] (1)不会说普通话。() (2)说普通话,但是不标准。() (3)说流利、标准的普通话。() 二、汉语拼音情况 1.汉语拼音认识程度 (1)从未接触,不认识......

    幼小衔接调查问卷大全

    河口区实验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调查问卷 班级:幼儿姓名: 1、您认为幼小衔接的内容有哪些? 口识字量口作息口学习习惯口性格培养口纪律意识口数学能力口语言表达能力 其它()、()、()......

    幼小衔接调查问卷

    梦想智能教育幼小衔接调查问卷 姓名: 学生年级:联系方式: 尊敬的家长: 您好! 幼儿进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梦想智能教育”......

    幼小衔接教研分析范文

    幼小衔接教研活动 一、 案例背景: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任务应是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幼小衔接”问题广泛涉及到家庭......

    《学前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学前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学前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

    教育论文《浅谈幼小衔接》

    浅谈幼小衔接工作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是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来加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探讨怎样使幼儿更顺......

    幼小衔接(入学教育)

    山东省招远市龙馨学校 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