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近几年土地领域腐败案件特点规律分析及应采取的对策的调研
关于近几年土地领域腐败案件特点规律分析及应采取的对策的调研
2011-09-07 09:53:42 来源:建平县国土资源局 作者: 【大 中 小】
浏览:344次 评论:0条
近年来,随着土地资源的日益增值,土地领域的违法违纪案件呈高发态势,特别是在土地审批、交易、开发等过程中,违法违纪现象屡见不鲜。土地资源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又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巨额利益驱动和诱惑下,土地领域的腐败案件呈现出多个特点,县处级干部犯罪人数有所上升、涉案数额大、隐蔽时间长、多种腐败并发。现浅谈一下近几年土地领域腐败案件特点、规律分析及应采取的对策:
一、土地领域腐败案件特点及规律
(一)发案数量多、涉案金额大
有些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经不住金钱诱惑,大肆贪污受贿,涉案额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从全国来看,据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的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情况显示,2007年至2008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查办城镇建设领域商业贿赂犯罪案件9374件10043人,案件主要发生在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等领域,共7990件;共查处国家公务员3567人,其中土地管理部门501人。例如: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原局长王海风案也是典型一例。他利用职务便利,在土地买卖、征迁、办证等过程中,两年间收受贿赂1700余万元。
自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以来,全国共受理土地出让和矿产资源管理举报和案件线索15252件,立案357件,查实269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603人,移送司法机关650人。“国土资源系统已成为腐败易发、高发领域。”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3月31日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事实证明,国土资源系统确已成为腐败“重灾区”
(二)土地资源稀有,开发商巨额行贿 有的开发商为了拿到土地往往不惜一切代价去行贿。对于开发商来说,拿了土地以后盖楼盘盈利能达到几十亿,几十亿的钱拿出百分之几的费用来收买一些干部并不算什么。发生在土地、建设领域的腐败案件,涉案人员平均涉案金额超过870万元。有些国土资源部门工作人员经不住金钱诱惑,大肆贪污受贿,涉案金额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此类案件的特点之一就是涉案金额大。面对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的社会现实,面对国家的18亿亩的耕地红线,有限的国土资源注定会越来越“稀缺”,如果相关部门不从这种“腐败土壤” 上进行“净化”,尽快改变土地资源“左手管右手”的管理模式,让社会力量参与到管理中来,并且在对权力的监管上最大程度地保障“在阳光下运行”,最大程度地让所有的审批、拍卖等权力透明化,最终打造出真正让公众信得过、无法暗箱操作的“廉洁土壤”,那么,“涉土腐败”的“连续剧”,注定不会“剧终”,类似的“连续剧”便一直会上演下去,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和政府形象,这绝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三)窝案串案多。
因国土资源管理涉及内部多个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一些用地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往往要向国土资源部门多个管理人员行贿,一个国土资源管理人员也往往收受多个人的贿赂,查案中常出现“揪一窝,带一串”的现象。涉案人员多是政府部门官员,关系多为上下级、同事或朋友,彼此结成利益共盟,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容易形成串案窝案。事实也确实如此。
纵观近年来被查处的国土资源局负责人的落马经历,往往最终牵出当地国土资源系统的腐败窝案。例如,浙江省台州市国土系统受贿串案,检察机关在查办完台州市国土局原局长刘长春案后,以行贿的房地产商作为突破口,一举挖出台州市国土局经济开发区分局原局长王尚友,台州市国土局路桥分局原局长李嘉、副局长郭炳涛,温岭市国土局原局长吴宗斌、副局长杨文斌5名“土地爷”。
(四)国土部门涉案呈现“高危性”和“高发性” 国土部门领导成为高危岗位,国土等领域腐败案件的根源,都是权力过于集中而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国土资源系统已成为腐败易发、高发领域。”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曾在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出这样的感慨。
相比其他部门的腐败案件,由于“用地准入”的管理特征,一些用地管理的主管部门容易成为被腐蚀的对象,往往在强大攻势和巨大利益诱使下成了“重灾区”。与其他部门的腐败案件,国土部门涉案情况的特点是“高危性”和“高发性”,国土系统腐败危害性极大。
国土资源部门是我国国土资源的重要政府职能部门,行使着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行政审核、审批、处置、确权、登记、发证和相关违法违纪案件查处等权力。随着土地资源的增值,国土资源部门的违法违纪案件呈高发态势态。
(五)国土资源部门领导干部犯罪问题突出 由于土地资源管理审批权主要集中在党政领导干部和土地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手中,这些人既是请托人重点行贿的对象,也是贪污挪用、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多发的重点部位。例如:辽宁省抚顺市政府原副秘书长江润黎,在担任抚顺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土地出让金评估过程中滥用职权,调低评估参数,给国家造成1000多万元土地出让金损失。
国土资源部徐绍史部长在国土资源部的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上讲的非常明确,他明确地提出,要“大喝一声,猛击一掌”,用两到三年的时间,真正使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得到遏制,使这种局面得到改观。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会把土地和房地产领域作为这次治理的重点之一,加大工作力度。
二、制止土地领域腐败案件应采取的对策
现结合我县土地领域管理工作的特点,制止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必须从严治标,着力治本,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纠正解决好当前土地违法行为应采取以下几点对策:
第一、强化法制意识,提高干部队伍执法的自觉性。解决土地领域违法问题,关键要强化国土资源法制意识。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都应把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尤其要对《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15号令)和警示教育等列入干部的经常性教育和培训内容,运用不同的形式和在不同的场合,对行政“一把手”和分管领导进行轮训告诫。对国土资源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进一步认识,切实增强保护国土资源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他们在行政过程中做到懂法、执法、守法。
第二、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巡查力度,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行为。
基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国土资源巡查力度,充分发挥土地监察员的作用,前移执法关口,对在用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早处理、早报告,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的违法用地。将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一要及时向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报告,进一步宣传有关国土资源法律法规政策,尽最大可能争取政府的支持,使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二要及时向上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告,做到及时发现并做到有效地制止。三是加大查处力度,对违法占用耕地违法案件从重查处,对涉及的责任人建议从重处理。
第三、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考核机制,严格实行问责 制。
一是明确责任人。乡镇、场、街主管领导和辖区国土资源所所长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包片干部是直接责任人;二是明确案件查处范围和程序。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不论是查处土地案件还是矿业案件,经立案查处的案件,要在规定时间内调查完毕,并提出处理建议。对重大违法案件,一律公开处理,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三是实行违法案件集体会办制度,增加办案的透明度;四是是严格实行问责制。建立健全违法用地考核追究办法,在辖区内,违法用地数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无论什么原因,都要追责。对执法监察人员、基层国土所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能正确履行职责的情形,要制定诫免谈话、建议调整、待岗、扣减工资福利、免职等处罚措施。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坚决按照《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行政处分办法》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切实构建良好的执法氛围。
第四、健全国土资源体系,使其独立、正确行使监管职 能。国有土地实行市场配置资源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有利于集约和节约用地,有利于规范用地行为,也有利于防止暗箱操作。对这项招拍挂制度,一要坚持,二要完善。防治要从源头做起,解决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与机制存在的薄弱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地方财政对城市土地的过度依赖问题;第二,需要解决地方政府强势掌握城市土地,不正当干预用地问题;第三,需要继续强化土地用途管制与出让监管;第四,需要逐步健全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使其独立并正确行使土地行政管理与监督职能;第五,需要解决基层国土管理力量薄弱问题。在继续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加强执行与监督,堵塞各种漏洞的基础上,还要同时规范国土系统公职人员的操守,特别对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运行的规范,对财产非法增加要建立有效监管制度。
第五、完善立法,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首先应明确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如各级党委、政府不应插手土地审批活动,所介入各项工作应该是政策指导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只能引导各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操作(批地用地),而不能强令各行政执法部门违法行政。其次,法律应界定在批地用地的合法性,哪些合法、哪些违法、哪些构成犯罪。相应法律法规应该健全,不断完善土地立法程序结合实际发生的形形色色的各类土地违法行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法律,把土地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第三,对集体行为造成的,应界定各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依法处罚加强打击力度。
第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权力的运行。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市场行为,要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须建立一系列约束市场各方主体的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的工作程序。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要结合实际,把制度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甚至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行为。有效遏制土地交易中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功效,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健全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积极推行建设用地信息发布制度、土地登记资料可查询制度,推行政务公开,依法行政。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权力运行,保证土地公开出让制度的落实。建设用地供应重大事项的集体决定制度。用制度规范约束行政行为,防止少数人搞“暗箱操作”。制度一旦制定就必须严格执行,违者要视情况追究责任。
第七、规范从政行为,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国土资源部门及各地土地行政管理人员应加强专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监案力度。要创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体制,建立起国土资源与纪检监察,政法机关协同作战的工作程序和制度,强化对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按照“即查事又查人”的原则,坚决追究违纪违法者的责任。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国土资源管理队伍。
对于违法买卖或者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涉及案件往往金额大,人员职务高。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通过受理群举报和监督检查等及时发现案件线索,认真调查核实,需要立案查明的,要组织精兵强将,一查到底。同时要注意发挥查办案件在抓源问方面的作用,针对案件中暴露出来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制订规范、明确的纪律要求。对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要进行专项治理;要对案件进行深刻剖析,揭示腐败滋生的深层次原因,对发现的体制和制度管理上的弊端端和薄弱环节,要向有关方面提出治理的建议,堵塞漏洞,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要选取一批典型案件进行警示教育,使领导干部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规范土地交易行为,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推进土地批租经营使用权应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市场机制,既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措施。
打击土地管理、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存在的腐败现象,是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工作,必须加大治理力度,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加大源头治理的力度,加大政策研究和执行的力度,夺取整治重点领域的最后胜利。
第二篇:浅谈“90后”新兵的特点及应采取的管理对策
浅谈“90后”新兵的特点及管理
08年以后入伍的战士大部分都已“90后”为主,随着近期新兵的下连,新兵的管理教育工作已摆在部队各项工作较为突出的位置,被视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来安排和部署。掌握新兵时代特点,把握新兵新情况,分析新兵新问题,针对当前加强新兵管理教育在部队整体管理工作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90后”新兵在消防部队管理教育中的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谈一些个人微不足道的看法。
一、“90后”新兵特点
(一)独生子女较多。由于国家人口政策的全面实施,独生子女兵在众多新兵中已渐渐成为主要组成对象。
(二)入伍年龄较小。目前大部分“90后”新兵年龄较小,有的新兵还不足17岁,身体尚未发育成熟,思维非常活跃,动手能力较差,难以承受高强度军事训练。
(三)入伍动机较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兵入伍动机也随之呈多样化趋势,有的新兵为了考上军校;有的新兵为了转士官;有的新兵为了学技术;有的新兵为了入党;有的新兵为了立功等,总而言之,想在部队干一番事业,锻炼自己,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材。
(四)兴趣爱好较广。“90后”新兵出生在物质和精神财富逐步丰富的90年代,时代发展造就了他们多元化的思想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实践中,新兵入伍前大部分在读书时代有进过学校特长班学习,掌握了多种爱好,基本上每人都具备一技之长。
(五)思想活跃,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现代社会接收信息的途径广渠道多,各类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导致“90后”新战士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他们都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生性好动,表现欲强,渴望将其才艺展现出来。
(六)积极进取,但求功、求利的目的比较明显。在谈心中,笔者发现,“90后”的新战士积极要求进步,想立功受奖、入党、考学提干和学技术成才心切;其中更有发现部分新战士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比较大,想问题做事情由着自己,考虑今后出路的问题比较多,自由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七)个性好强,勇争第一的意识突出。在日常的训练、生活中,经常发现“90后”新同志在训练中会有比较,都不服输,都想拿第一,但普遍存在“耳根子”比较软,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批评偶尔听取不进去,并且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如果不及时处理好,就好象弹簧,你压的越用力,反弹的力也就越大。
二、“90后”新兵的管理
基层带兵人,担当着导师的责任,引导他们自觉把个人愿望与部队需要一致起来,刻苦学习,努力锻炼,用好舞台,唱好凯歌,在部队建设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与部队需求的统一。要承认他们的正当需求,维护他们的正当利益。针对以上“90后”新兵的特点,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方法。方法对路就能启发自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准确掌握新兵思想,切实端正新兵的入伍动机。
新兵下队后,基层消防部队干部和班长骨干要采取召开座谈会、广泛谈心、与新兵家庭联系等多种途径和方式,摸清新兵的入伍动机、经历特长、性格特征和现实思想等情况,充分重视新兵所树立的明确目标,开展好教育工作,鼓励他们、引导他们、帮助他们,使他们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身价值,实现人生理想。
二、管理工作上重文明带兵,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氛围应以人为本,强化文明带兵、科学管理的意识,基层管理干部要刻苦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带兵经验,这样才能提高文明带兵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带兵干部要多关心新兵的生活,多给他们一些精神上的鼓励,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鼓励其克服困难,积极适应部队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对那些适应部队慢,工作能力较差的新兵要重点关心帮助,培养他们干好工作的信心;对适应部队快,全面素质突出的新兵既要肯定成绩,又要诚心指出他们身上的不足,使他们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差距,明确下步努力目标,力争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训练工作上重循序渐进,科学施训;新兵下队时一般身体素质相对较差,体质上一时难以适应高强度的训练,在组织进行训练中,疲劳战术,超负荷训练,速成班统统不行,急于求成只能使新兵产生害怕心理和厌烦情绪,与训练目的背道而驰。中队管理干部要坚持用科学方法组织训练,因人施教,灵活组训,做到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渐加大训练强度,在新兵中叫响“当兵不习武,不算尽义务。武艺练不精,不算合格兵”的口号,充分利用新兵“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做敢为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消防铁军攻坚组骨干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优势,对接受能力强、个人素质好的新兵,采取启发式训练,以说教为主,不急躁蛮干,启发他们精益求精求实务真的钻研业务精神,在熟悉中提高,在提高中求精,在求精中钻研和技术革新,创新发展;对个人素质弱、接受能力差、训练跟不上的新兵,采取直观式训练,结成互帮对子,一对一的帮助,积极开展以老带新兵,以老促新活动,帮助他们攻克难关,发动大家集体研究原因在哪里,究竟错在哪里,是思想的问题还是别的问题,共同帮助提高。
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政治教育,打牢新兵政治思想基础,激发广大新兵安心服役、热爱军营、立志军营成才、自觉争做新时期合格军人的壮志豪情。一是要因势利导抓好政治教育。新兵下队后,基层消防部队要逐步加大政治教育的比重,组织开展好胡锦涛总书记“三句话”总要求教育,加强优良传统、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基本教育内容,打牢新兵“依法尽义务、当好合格兵”的思想基础,增强荣誉感和责任感,坚定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自觉为祖国、为人民、为部队建设做贡献。
二是要有的放矢做好思想工作。基层消防部队要建立起部队、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模式,干部和班长骨干深入到新兵中去,时时留心,处处留意。本着对新兵负责、对新兵家长负责的态度,在平时工作、生活和训练中要主动与新兵拉家常、谈心交心,广泛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特别是在新兵生病、遇到挫折或工作不顺心等情况时,要主动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积极为新战士分忧解难,做新战士的知心朋友。对个别想法较多、思想负担较重、一时难以做通工作的,要积极调动连队、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帮助官兵疏导思想包袱,解决实际困难,树立正确的服役观。
三是要突出抓好典型事迹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消防部队的期望越来越高,各种特殊火灾扑救、抢险救援、社会救助方面的工作也来越多,同时也涌现处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抓好典型事迹教育,培养战士集体荣誉感,让新兵赶有目标,学有动力,激励新兵树立顽强的意志和进取精神,坚定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顺利完成地方老百姓向革命军人的转变。
四是要与进俱进搞活警营文化。大部分新兵处于十八九岁年龄阶段,兴趣爱好广泛,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较为迫切。作为基层消防部队干部要立足现有条件,结合基层中队的文化娱乐、信息报道、多媒体教育等各类形式载体,充分考虑新兵的性格特点和紧张训练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新战士的作用和特长,广泛开展诸如足球、篮球、拔河和歌咏比赛等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让每个新兵都有展示自已的机会,在乐中受教益,乐中长见识,乐中陶冶情操,乐中融洽感隋,切实改变那种“紧张严肃有余,轻松活泼不足”的现象,让丰富多彩、高雅有益的活动充满警营,让新战士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身心愉悦地健康成长。
五、坚持依法从严治军,切实培养新兵的良好作风。基层消防部队干部要着眼于新兵实际,坚持依法从严治军,在狠抓教养—致上下工夫、见成效,确保新兵实现转变。
一是强化法纪教育。新兵下队后,基层消防部队要以开展“条令条例学习月”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新兵学习《兵役法》、《条令条例》和《五条禁令》等法律法规,将纪律、条令教育贯穿到新战友的日常生活、学习、训练之中,用法纪帮助新兵解决好“为谁当兵、为什么当兵”的根本态度问题,教育他们树立法纪观念、规范举止的重要性,真正使新兵懂得为什么要学法,怎样才能遵守好部队纪律,做—名合格军人。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教育,切实增强新兵的条令法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二是强化安全教育。基层消防部队要结合实际,充分发挥以干部、党员、中队长助理、班长、士官和安全骨干为主体的基层安全骨干队伍的作用,坚持开展周分析、月开会的制度,分析训练前、出车前、出差前、探亲休假前、处警前、执勤保卫前等安全隐患,将新兵管理教育工作作为一项硬性任务,结合人员的思想状况与安全意识,部队任务、驻地环境、季节气候等变化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分析和查找部队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明确预防重点、方法和发生事故后的补救措施,确保部队安全稳定。
消防部队最大的特点就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随时面临水深火热的考验,承受生与死的洗礼。作为基层消防部队管理者,要不断探索新时期新兵管理教育的有效途径,为部队的长治久安献计献策。
第三篇:工程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调研报告
一直以来,招投标领域都是社会公众关注度高、反响强烈地重点领域,各地也先后在工程招投标领域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探索解决切实可行措施,可以说近年来国家在遏制招投标领域腐败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地成效。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加快,信息技术等手段日趋先进,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仍然存在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等各类腐败突出问题,各项制度还存在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一、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发案特点
(一)招标人权力过于集中。
工程建设领域招投标涉及多环节、多部门,从近几年的腐败案件中可以看出,招标方涉案人员多为单位“一把手”、分管招投标工作的领导,或是从事招标项目的具体经办人员,他们掌握着项目的“第一手”资料,且有权决定招标项目的具体需求和参数,这就会导致潜在投标人为谋取中标,主动向招标方这些人“示好”,其结果往往出现虚假招标、规避招标、“萝卜”招标等现象。如:湖南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成员、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局长冯伟林等人通过操纵招标,为投标人量体裁衣腐败案件。
(二)投标人相互串通、投机取巧。
有些招标项目因标的金额较大,容易让人产生利润可观、“油水多”的想法,从而引起一些投标人之间相互抱团,串通一气,群体围标或者中标后转包给其他人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从而形成窝案、串案。如: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一起水利系统腐败窝案。
(三)评标专家私下收受好处。
评标评审环节是工程招投标过程的核心环节,评标委员会的水平更是决定评标结果质量的关键因素,好的评标评审委员会应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的评标规则进行评审,但现实工作也存在评标委员会中个别评标评审专家与投标人存在利益关系或与投标人事先约定收受好处费,在具体项目评标过程中为其提供便利,帮助其中标。
(四)监管工作流于形式。
工程招投标后期监管是规范工程建设项目依法履约的必要手段,如果监管者的监督管理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其制约作用,或者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则往往会造成工程建设过程中挂靠、违法分包、转包等现象频频发生、屡禁不止。不仅易滋生腐败,更易给工程质量还隐患,危及人民财产安全。
二、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发案原因
(一)法律法规相关规定表述不明确,难把握。
我国招投标立法工作起步较晚,各地还处在边干边摸索的现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工程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招投标领域出现的问题也会日益增多,相关法律法规难免存在滞后现象,很多问题未必能找到相对标准的答案,这就给一些人得以钻空子的机会。
(二)违法违规行为形式多样,难查处。
随着招投标形势的不断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工程招投标活动中投标人为谋取中标,通常会采用挂靠资质、围标串标、业绩造假等各种违法违规方式,而招投标监管部门受执法力量和相关线索条件限制,难以查证,查处工作实难开展。
(三)评标评审委员会为临时组织,难监管。
依据法律规定,工程招投标评标评审委员会是由5人以上单数组成,从评标专家库内相关专业的专家名单中以随机抽取方式确定。这些评标专家组成临时评标委员会,且工作单位分布较为分散,系统监管有一定难度。如:芜湖市某项目评标专家私下收受投标人好处费,评标时为其倾向打分,让其中标。
(四)标后履约监管不到位,难执法。
各地招投标领域监管体制不一,有的分散在各行业监管部门,有的统一集中在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部门,没有统一固定的监管模式,这就容易造成标后履约“多头监管无人管”的局面。如:现在很多中标人中标后,在项目履约过程中存在大量变更现象,边施工边变更或者通过变更施工设计图纸来达到变更工程量等目的,从而增大项目决算金额。此类现象在标后较为普遍,往往中标人为达到变更的目地,会想方设法给项目业主或监管工作人员一点“好处”,造成标后监管形同虚设。
三、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防治对策
(一)加强学习,完善制度。
一是招投标工作者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做好学懂、弄通、做实,吃透内涵。二是对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应对措施,从源头上遏制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的发生。
(二)紧跟形势,分类处置。
一是灵活运动多种形式,做好提前防范。如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约定在招投标环节发现哪几类问题做废标处理。二是运用“互联网+科技”手段,积极探索解决新形势新问题。三是加大执法力度,联合各部门力量共同打击工程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形成威慑力。
(三)探索方式,创新监管。
一是定期对评标专家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培训方式,让评标专家真正掌握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评标专家的评标水平。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评标质量。如:远程异地评标、通过跨市或跨省分散抽取不同地区专家等方式,由各异地专家共同组建评标委员会对当地交易项目进行评审,可以有效解决部分地区的“评标常委”问题。三是针对实际问题出台评标专家监管办法,运用评标现场监管、联合社会监督等多种形式真正把评标专家管起来。
(四)部门联动,形成合力。
一是通过地方立法,从法律层面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领域的各环节监管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厘清职责、完善体制,从根本上解决标后履约监管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扯皮等难题。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围标、串标等联动查处机制,制定相关预防和处罚制度,让投标人不敢围、不敢串。二是,加强对中标企业标后履约情况的监督检查。尤其是对低价中标企业的工程质量、工程量变更等方面严格把关,让中标企业无“小聪明”可耍,无“漏洞”可钻,做到真正净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
第四篇:土地资源管理领域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的分析
土地资源管理领域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的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上国家取消农业税费等因素〃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其价值在不断抬升〃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取得的收益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有优势性的地位〃但同时也引发了大量的行政争议纠纷〃使得土地资源管理领域成为行政争议的焦点领域。自2004年以来〃每年产生的土地类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数量(市两级法院及市级以下行政复议机关办理的案件数〃不包括垂直领导的复议机关)逐年增加〃而且一直稳居全市案件数的前五位之列〃04年第3位(46件)〃05年第4位(57件)〃06年第3位(80件)〃07年第5位(92件)。从今年市政府收到的行政复议申请来看〃目前已收到41件申请〃其中涉及土地类纠纷就14件;目前〃以市政府为被告或被申请人的应诉和答复案件共10件〃而以土地争议为由起诉市政府的行政案件就有7件。从行政诉讼败诉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情况来看〃每年都有土地类的败诉或纠错案件〃在每年错案领域占的比重来排:04年第4位(7件)〃05年第2位(11件)〃06年第3位(7件)〃07年第7位(1件)〃还是有进步的。但要强调的是〃虽然有许多案件虽未作出撤销、确认违法、变更等裁决〃但涉案的行政行为是存在违法问题的〃只不过通过土地管理部门自行撤销或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或通过沟通协调等手段、方式〃动员当事人最终撤回了起诉或复议申请〃当然自行纠错是值得提倡的〃符合有错必纠的原则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化解行政争议。市委赵鹏书记对依法工作非常重视〃特别是重抓行政诉讼败诉案件和行政复议纠错案件的责任追究工作〃自2005年以来〃赵书记每年都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政府法制办提交的上案件分析报告作出书面批示〃要求严肃处理有关责任人员〃并将责任人员追究的范围扩大至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今年批示要求市纪委监察部门对败诉案件的责任人员加大处理力度〃公开处理〃扩大影响〃以警戒其他。自2005年以来〃共处理了187年行政错案涉及的177名责任人员。我市的错案责任追究工作也成为我市依法行政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已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5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在深圳召开全国法院优化行政审判司法环境经验交流会〃市政府因行政诉讼错案的责任追究工作而被最高人民法院邀请作了书面交流。2006年12月〃省政府召开全省行政复议工作会议〃盐城和南京作为仅有的2个地级市政府作了典型发言〃我市交流的重点内容也是错案责任追究工作。去年〃市国土资源局的曹局长作为行政机关分管领导亲自出庭应诉〃为市级行政机关领导出庭应诉作了表率。今年市政府将出台行政机关首长出庭应诉工作规定〃目前草案已由我办拟好〃市政府将召开常务会议进行讨论确定。
随着物权法的实施〃新的土地登记办法出台〃对我们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希望通过今天我和各位的交流〃能够对你们今后的工作提供
一点借鉴和帮助。
下面〃就土地案例情况作个介绍。
对于错案的原因〃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都有明确规定〃主要是七类:一是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二是适用法律依据错误;三是违反法定程序;四是超越职权;五是滥用职权;六是行政行为明显不当;七是行政不作为。因为一个具体案例可能存在上述多个问题〃我就直接从土地资源管理的类别和案由来分析一下具体的案例〃主要有土地登记颁证、用地审批、权属争议决定、征地补偿、行政处理决定等五个方面:
一、土地登记颁证
1、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年裁决案件: 一审建湖县法院维持〃二审中院撤销。
案情:1973年郑某在某生产队取得宅基一处〃1974年建平房4间及附房。1975年〃因郑某为国家干部〃该房被作价归公〃产权归某县房地产管理所。后该生产队村民徐某在上述房屋南侧建房2间。1992年3月〃徐某将房屋出卖给夏某〃村委会在协议上作证。同年9月〃夏向村委会交宅基款2000元。1993年1月〃夏某申请在所购房处改建住房〃县规划办公室召集城管队、镇基建办公室〃就村居民翻改建房屋进行专题会办〃形成会办纪要〃同意夏某在原处翻建房屋。1994年11月25日〃镇村镇办向夏某发出开工通知书进行建房。同月27日〃县房地产管理所向镇政府提出书面异议〃认为夏某侵占了该所的土地使用权〃要示夏某停止施工〃让出土地。同月28日〃镇村镇办以土地权属有争议为由向夏某发出停建通知书。夏某未能建房。1998年〃县房地产管理所将1975年郑某归公的房屋以房改形式又出售给郑某〃并得到房管所、县建设局、县住房制度改革办公室的审查批准。1999年3月〃县政府向郑某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包括夏某批准建房的土地在内。2002年〃夏某就上述土地发证行为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县法院一审维持〃市中院二审撤销。理由是:因案件宅基地纠纷发生在1994年〃根据当时实施的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土地权属产生争议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现状〃不得改变土地上附作物。1996年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布的土地登记规则第十七条规定〃土地登记过程中的土地权属争议〃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进行处理后〃再行登记http://www.xiexiebang.com。法院认为〃根据上述规定〃凡属土地使用权发生争议〃应由先由人民政府作出决定确权后〃再行登记。本案中夏某与县房地产管理所宅基权属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始终未得到人民政府的确认处理〃在使用权争议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县人民政府以房改房为由向郑某颁发土地使用证〃不符合法律规定〃违背法定程序。
2、市中院2006年裁决一审案件〃二审经省高院协调〃当事人和解撤诉。案情:1962年〃某县人民委员会发文明确从海堤外100米至复堆河西200米范围内的国有土地属于海堤管理范围。海堤管理所从1962年开始对上述国有土
地进行管理和使用。
盐城军分区从60年代至90年代〃在位于上述范围内的复堆河西侧约187米范围内〃南起大喇叭河北岸的营房区北侧、北至靶堆北边小河南侧(南北约660米)的一宗土地建立靶场、修建地下工事并进行军事训练。
1989年4月19日〃海堤管理所原上级主管部门县水利农机局与某农场签订协议〃约定将包括军分区的靶场、地下工事在内的三乡河以南、喇叭河以北、海堤河以西200米土地的经营权交给某农场。因农场属省农垦公司下属单位〃省农垦公司持上述协议申请确权登记。2003年12月〃县政府向省农垦公司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而在这之前〃海堤管理所、临海农场均未取得过该宗地的土地使用证。2004年6月〃军分区准备重新启用大喇叭军事训练场〃发现了上述情况。2005年7月〃军分区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市政府撤销了土地证〃后省农垦公司向市中院提起诉讼。中院作出裁决〃维持复议决定。理由是:本案件所涉及土地〃客观上在60年代就由海堤管理所管理和使用〃同时盐城军分区也从60年代开始就在该宗地上的部分土地上兴建军事设施〃进行军事训练〃实际使用该宗土地〃且该宗地在本案所涉土地登记之前〃从未发放过任何土地权属的证明。本案所涉土地使用证是该宗地的第一次发证〃发证机关仅凭县农机水利局和农场签订的土地转让协议〃没有军分区签署意见的权属界限协议书〃在对军分区使用的土地未作任何处理的情形下〃将涉及到包括军分区所使用的该宗地的土地发给农垦公司〃明显不妥。根据土地登记规则第六条第(三)项之规定〃发证机关应当对土地权属依法进行审核。发证机关在该宗地权属尚不明晰的情形下〃将该宗地登记在省农垦公司名下〃不符合土地登记要
求。
3、[基本案情] 申请人:某村民委员会 被申请人:某县人民政府
第三人:刘某
1981年〃由于经营需要〃某镇供销合作社某村供销站将原使用土地与申请人2.24亩土地进行调换。同年9月〃镇供销社与原申请人第一生产队签订了《征用土地协议书》〃该协议书约定镇供销合作社征用该生产队2.95亩土地用于建设村供销站新址。2002年元月9日〃镇供销合作社与第三人签订了《供销站产权转让协议书》〃将该供销站面积为128.1平方米四间营业门市的所有产权转让给第三人。2002年2月4日〃县国土资源局与第三人签订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将供销站878.68平方米土地出让给第三人。2004年8月7日〃被申请人向第三人颁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某村委会认为被申请人颁发给第三人国有土地使用证的行为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该土地所有权应为村集体所有〃请求撤销被申请人颁发给第三人的国有土地使用证。
[复议意见] 某市人民政府认为:被申请人发放国有土地使用证的行为违反法定程序,作出了
撤销土地使用证的复议决定。
[评析意见] 本案中,被申请人发证主要存在问题是:没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发证。我国在土地使用证的发放有着严格程序,凡是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土地登记机关应当根据转让方取得的土地权属证书和相关材料进行转移登记〃未依法领取土地证书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不得进行转让。本案中〃在镇供销合作社没有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的情况下〃被申请人就为第三人办理了国有土地转移登记并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第(六)项、《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二)项以及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登记规则》第三十七条规定。被申请人违反法定程序向第三人颁发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系无效证书〃应予撤销。被申请人应当对争议土地先进行确权,认定该土地使用权为村委会所有,还是为镇供销社所有,在权属没有争议的情况下再进行转移登记。
二、用地审批
1、某市法院2004年一审裁决
案情:2000年11月20日〃某市村镇建设办公室向某小学颁发村镇规划选址意见书〃对小学建新校区进行选址。同年12月27日〃省国土厅作出批复〃同意将某村2组集体土地1.2221公顷转用建设用地。市国土局将征地方案进行了公告。2002年7月2日〃市国土局向小学颁发了建设用地批准书。同月16日〃该局作出关于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批复〃将三龙镇龙西村已征归国有并转为建设用地的集体耕地1.2221公顷划拨给小学建新校区〃并明确小学持该批文申领建设用地批准书。2004年4月〃部分村民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上述建设用地批准书〃法院经审理〃作出了撤销决定。法院认为〃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二)、(三)项规定〃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政府土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其审查〃拟订供地方案〃报市、县政府批准〃需要上级政府批准的〃应报上级政府批准。供地方案经批准后〃由市、县政府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本案中〃村2组集体土地1.2221公顷〃虽经省政府批准征归国有并转为建设用地〃但市国土局在未拟定供地方案报市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即以自身名义向小学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且建设用地批准书的颁发先于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批复〃颁证主体和程序均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同时建设用地批准书没有引用具体法律条款〃属适用法律错误。
2、某县法院2006年一审裁决
案情:某县某镇村民罗某因无法居住〃于2004年提出办理建房手续的申请。2005年6月〃县国土资源局向其颁发了民建房用地批准书〃该批准书明确建房四至范围(东西长10米、南北长11米)〃东至村集体排水沟向西5米;南至罗某某宅基地界3米;西至尖广路向东3米;北至集体鱼塘7.5米。批准书中鱼塘是村所有〃该鱼塘由村口头同意发包给该村的贺某。2004年6月8日〃该村对鱼塘的使用权作出书面处理意见〃鱼塘一半归集体所有〃安排作为宅基地使用。同年7月〃镇村镇服务中心向其颁发了村镇建设许可证。罗某取得两证后〃运土填鱼塘〃准备建房〃遭到贺某的阻止。后贺某以损害其鱼塘承包经营权诉至法院〃要求撤销上述用地批准书。法院审理后〃撤销了批准书。法院认为〃县国土局向罗某颁发的用地批准书中的北至鱼塘7.5米系标注不明〃无法明确是指鱼塘边〃还是指鱼塘中。若指鱼塘边〃鱼塘南岸边至罗某某地界不足14米〃罗某无法放线建房;若指鱼塘中〃此时〃贺某正在该鱼塘承包期间〃该行政行为就损害了鱼塘承包人的合法权益。其次〃用地批准书注明的西至尖广路向东3米不符合规定〃根据江苏省公路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从公路坡脚外缘起〃乡道不少于5米的区域为公路建筑控制区范围〃禁止
修建建筑物和构筑物。
三、确权决定
1、某县皋利峰等26户与成新8户案件。国土部门以自己名义作出确权意义〃系越权行为;此后县政府作出的确权意见强行分割共用宗地无证据和依据予以
支持〃最终自行撤销。
四、征地补偿
1、某居委会案〃申报虚假人均耕地数得以撤组转户〃而且征地补偿费用不能
足额支付。
2、浙江省龙泉市龙渊街道办一村土地案〃15公顷集体所有土地的地类由未利用地变更为耕地。2005年〃浙江省政府以未利用地批复龙泉市〃征用该村集体所有土地〃同年11月〃申请行政复议〃2007年2月裁决变更〃并责令浇浙江省政府完善批准征收耕地的相关手续。
3、某县经济开发区征地案〃强行规定进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
4、某县征地纠纷案〃2003年以虚假建设项目名义征地〃而且征地费用至今未
能足额补偿。
五、行政处理决定 1、2007年某区法院一审裁决〃注销土地使用证决定未引用具体法律条款〃系
适用法律依据错误
2、基本案情:
2001年9月〃某粮油加工厂破产清算组委托某拍卖行对该厂除职工宿舍楼外的所有资产及厂房进行了公开拍卖〃竞买人张虎以人民币130万元竞买成功。同年10月9日〃县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定书》〃裁定粮油加工厂所有的生产、机械设备以及附属设施和座落在该厂厂区内厂房、东、西营业楼、浴室以及小岛上的建筑物(不包括职工宿舍)的资产〃产权归购买人张虎所有;东、西营业楼土地使用权亦随房产权转移〃其余另外办理土地使用权手续。同年10月16日〃张虎在其购买的粮油加工厂资产的基础上成立了经贸有限公司(即申请人)。2002年1月〃被申请人向申请人颁放了原粮油加工厂13161.9平方米划拨工业用地的使用权证〃土地使用权类型仍为划拨。2003年6月12日〃县建设局向申请人颁放了编号分别为2002016、2002017的各两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批准申请人在其厂区东侧和西侧分别建设用地面积为330平方米的仓库和用地面积为48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2003年6月20日〃县村镇规划管理办公室和县建设局红线图上签署了审查同意的意见。同年10月15日〃镇政府为实施上述两项建设项目向被申请人上报了《关于收回经贸有限公司部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请示》〃请求收回申请人厂区两处面积合计为3040.66平方米的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同年11月20日〃被申请人《关于收回经贸有限公司部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决定》〃决定收回申请人上述3040.66平方米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同年12月16日〃县建设局就镇农贸综合大市场建设项目发放了编号为2003120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证》。
处理意见:第一〃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符合申请时效的有关规定〃被申请人主张申请人超出行政复议申请时效的观点无法定依据和证据予以支持。一是被申请人未能提供向申请人送达《关于收回经贸有限公司部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决定》的法律文书http://www.xiexiebang.com〃被申请人在行政复议期间出具的证明材料不能作为送达上述决定的有效证据。二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若干意见》(苏政办发[2001]161号)第19条、省政府法制办《关于涉及不动产复议时效问题的通知》(苏府法[2004]100号)之规定〃申请人在不知道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内容的情况下〃申请行政复议时效的最长保护期为20年。因此〃申请人申请行政复议未超出申请时效。第二〃被申请人作出的收回申请人3040.66平方米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决定无法定证据予以支持。被申请人在答复意见中称其作出收回申请人部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的证据和依据是镇区总体规划(2001—201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一条第五款和《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第十二条第五款的规定〃镇的总体规划应当报经被申请人批准后才能实施〃而被申请人未能在法定举证期限内提供镇政府于2001年12月制定的该镇镇区总体规划(2001—2015)获得被申请人批准的文件〃同时〃被申请人提供的该镇的总体规划布局图和相关批文不能证明上述规划具备法律效力〃因此不能作为被申请人作出收回申请人部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决定的有效证据。第三〃被申请人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条规定时〃没有引用该条具体款项的内容〃引用法律条文的内容不完整。而且〃被申请人作出收回申请人部分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决定时〃没有依法告知申请人有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的权利〃侵犯了申请人的救济权利。
第五篇:2011分析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黑龙江省2011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知识更新培训学习心得
分析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学习建设法律制度心得体会
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年年都有新的突破,道路桥梁、公用设施、环境绿化等工程建设得到了新的发展。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在工程建设领域还存在着与经济建设不协调的一面,诸如工程搞上去而干部倒下的现象不在少数,甚至出现“团伙犯罪”、“前腐后继”现象,尽管这些违纪违法者被严肃查处,受到了党纪国法的严厉制裁,但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总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犯罪对象的层次越来越高,犯罪的数额也越来越大,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长期被列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根治预防职务犯罪问题还需有一个过程,有待于进一步加大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力度。因此,如何进一步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效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职务犯罪,应该成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了。反腐败实践告诉我们,打击只是治标,预防才是治本,只有加大治本的力度,从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才能使党员干部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才能减少党和人民事业的损失,才能减少个人及家庭悲剧的发生。我就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作如下探讨
一、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贿赂行为具有团体性和半公开性。工程项目进入有形建设市场,实行招投标后,工程项目不是建设单位个别领导说了算,建设单位发包方的大部分权力转移到组织招投标的管理部门的手中,贿赂腐败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从集中个人变为多人。由于工程建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僧多粥少”,加上施工企业不同于工业型企业,不仅客户少,而且施工周期长,只要能承接一两项大型施工项目,就能满足企业全年甚至几年的生产任务,就能救活一个企业,所以,为了企-1-
业的生存和发展,部分施工企业的领导使出浑身的解数,采取各种或公开或隐蔽的手段进行项目攻关。因此出现了“工程一立项,攻关紧跟上,确保君满意,成功才有望,一旦争到手,垫资也要上”的不正当现象。
(二)、行贿和受贿数额较大。由于一般建设工程造价少则几百万,多则数千万甚至数十亿元,企业为了拿到项目,不惜下大“赌注”。在相互竞争中,水涨船高数额惊人,否则,怕出手太小气,起不了作用、还白白耗费了钱财和精力。
(三)、职务犯罪具有隐蔽性。工程建设领域的贿赂、回扣等腐败行为和不正之风名目繁多,如劳务费、信息咨询费、茶水费等。而且权钱交易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主要发生在建设单位发包、材料设备采购等几个重要环节,表现为送、收好处费、回扣等,实行招投标后则表现为滥用职权,违规操作、弄虚作假、接受贿赂等。上述现象大多数都是“一对一”的私下交易行为,有的还披着合法的外衣,隐蔽性较强。受贿者也精明地采取有第三者在场不收、不是熟人不收、物品无发票不收。有的还以请对方考察为名,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实行一条龙服务等等。
(四)、职务犯罪具有共生性。以被查处的职务犯罪案件看,开始从个体隐蔽作案,逐步向合伙作案转化,互相勾结,团伙作案的现象增多。在查处案件中,往往会出现查处一案带出多案、查处一人带出多人、查处一般干部带出领导干部,查处违纪的带出犯罪的,拔出萝卜带出泥,窝串案也时有发生。如代号为“5·28”的广东省交通系统特大受贿窝案,涉及公职人员89人,其中厅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20人,牵涉30多个公路建设管理单位。
二、工程建筑领域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制度和体制不完善,存在一定弊端。当前,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同时发挥作用,难免存在诸多
缺陷,既存在计划体制的较大弊端,也存在新体制的不成熟,客观上为少数腐败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使得经济活动中渗透了权力的“魔力”,在这种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并存的情况下,企业走向市场步履艰难。有权的部门和人员能够凭借手中的权力左右市场行为的取向,无权单位和个人想办事,办成事,只有靠钱来进行“感情投资”、“买通关节”。这种私下的“权”和“钱”的交易行为,是发生职务犯罪的主要根源。
(二)、市场行为不规范导致无序竞争。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刚建立,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就使少数人有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正常经济活动中行贿受贿、收受回扣、请客送礼、高消费之风有增无减,有的企业靠歪门邪道取得了经济效益,扰乱了建设市场,腐蚀了党员干部,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为滋生腐败提供了温床。
(三)、缺乏有效监督,处罚力度不够。现有的监督执法机构缺乏相对独立性,制约职能和手段不够强大,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尽管我们现在有上级监督、同级监督和群众监督,但上级组织和基层群众都不可能及时了解具体情况,等到问题发生,情况搞清楚,已变成了事后监督,错失了将其遏制在“萌芽”状态的时机。作为同级了解较清楚,但现在这种同级监督机构的双重领导体制,使得这种监督变得软弱无力,形同虚设。另外,惩治腐败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在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形形色色贿赂国家公职人员的社会群体制约还不够,因而,许多腐败分子及其帮凶逃脱了处罚,长期逍遥法外。
三、工程建设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对策
官员腐败是古今中外存在的普遍现象,具有一定的历史、社会根源。根据当前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的分析,要遏制和预防工程建设
领域职务犯罪应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教育,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党员、干部永远保持清醒头脑,防止消极腐败现象滋生和蔓延,最根本的是要抓好预防性教育,普遍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抵御各种腐败思想的免疫力,自觉抵御贿赂的诱惑,做到立党为公,掌权为民,遵纪守法。首先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党的宗旨教育,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淡化“官念”,增强“公仆”意识;其次,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实行)》和《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或亲友谋取利益的处理规定》,增强党性观念和法制观念,率先垂范,做遵守和执行的表率;第三要把党风廉政教育贯穿始终,经常利用各种正反典型,开展以案论纪教育,做到“警钟长鸣”。另外,还要建立健全干部廉政档案、全面推行干部定期“述廉”和定期交流换岗的做法。
(二)、完善制度、规范市场运作。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工程建设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形建设市场工程立项、设计、发包、采购、施工、监理、验收、结算等方面的制度,形成完整的工程体系,以提高工程建设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系统化程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运作,杜绝“暗箱”操作,防止招投标过程的关系标、形式标和陪标等弄虚作假现象发生,使施工企业在公平、公开、公正的环境中竞标。特别是进一步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规范工程项目发包工作。做到四个明确规定:一是明确规定实行招标的范围,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规定应实行招投标的范围外,还应对可以不实行公开招标的项目作出具体的规定,防止借此之名规避招投标。二是明确评委评标的具体打分标准。如对施工企业的资质等级、业绩大小所给的分值应作出较为合理的规定。三是明确规定中标
价合同实施管理办法。行政主管部门要对中标价合同实行跟踪管理,做好信息反馈、行为调控、决算审计等,杜绝通过变更设计、增加工程量,使工程决算远超概算。四是明确规定对违反招投标制度行为的处罚。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中央纪委监察部关于领导干部利用职权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市场经济活动,为个人或亲友谋取利益的处理规定》等的有关规定,对规避招投标、搞私下发包、领导干部插手工程招投标等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处理。
(三)、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各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实施招标投标活动行政监督的职责分工的意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招投标过程中泄露保密资料、泄露标底、串通投标、歧视排斥投标等违法活动的监督检查。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纪律监督的职责,采用专项执法监察、随机抽查、通过决算审计等各种方法,加强对工程建设市场各项制度执行的监督。要突出重点,在招投标工作中应加大对市场进入、中标价格合同落实、施工企业资质复核等主要环节的监督力度,切实抓好制度、政策法规和纪律约束性措施的落实,对在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中收受贿赂等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的违纪违法问题要严肃查处,决不能让腐败分子以“党票”和“乌纱帽”抵罪。撤销腐败分子职务,只不过是斩断了其贪婪的“魔爪”,没有以身试法的人在前面倒下,就可能有更多的前“腐”后继的人出现。同时,要对重点工程项目开展同步预防工作,做到关口前移,实行全程监督,把招投标活动中的违规违纪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真实有效地预防和防止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发生。
(四)工程量清单招标对于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更为科学和有效。工程量清单招标是源头治腐、建筑市场治乱的重要措施。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方法实现
了由政府定价向市场定价的转变,反映了市场经济规律。一方面,工程量清单招标通过竞争形成的价格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价格,其中标的单价既包括了市场风险因素,又对材料的规格、品牌作了明确的、相对固定的规定,从而革除了工程预算定额、材料设备缺项、缺价,不法承建商勾结业主漫天要价的弊端,有效地堵塞了承包商依托政策性调整施工现场价格签证进行徇私舞弊,谋取非法利益的漏洞。另一方面,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合理低价中标法会自然淘汰一批发展无望、难以生存的施工企业,从而改变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使施工力量和施工任务的比例趋于合理,实现建设市场的良性发展。
四、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的启示
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好并非易事,由于建设工程投资大、工期长、环节多,监管程序复杂,往往会面临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稍有松懈,就可能会出现漏洞和问题。因此,加强工程建设的监管工作,是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和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额逐年加大,为确保政府投资运行中的安全和高效,实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的“双创”目标。职务犯罪的发生表面上看是秘密的,无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犯罪分子会认为这样就不容易被外人知晓。另外,看到其他大小官员利用职务便利来中饱私囊,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可以获得大量的“财富”,却一直没有被告发和查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平衡,同时又使自己的关系网给自己产生一种不易被检举、即使被告发亦可“收场”的侥幸心理,故而愿意铤而走险,最终导致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不断发生在建设领域中的职务犯罪行为给我们深刻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做到务实清廉,抵制各种不当思想的侵蚀。做到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时刻保持思想防线不放松,纪律红线不碰。切实为人民掌好权、用
好权。
姓名:王祥波
报名编号:114112092464
工作单位:友谊龙谊建筑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