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发26号文学习考核复习1
国发26号文学习考核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煤矿企业要以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树立瓦斯事故可控可防的理念,全面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2、各煤矿企业要不断完善瓦斯防治责任制,健全以总工程师 为首的瓦斯防治技术管理体系,细化落实企业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瓦斯防治责任。1、3、严格煤矿瓦斯防治责任考核,实行瓦斯防治目标管理,企业要通过签订煤矿瓦斯防治目标责任书等有效方式,严格瓦斯防治和抽采利用绩效考核,并加强相关统计工作。
4、在建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揭露煤层前,应建地面抽采系统的高瓦斯矿井进入采区施工前,要建成地面瓦斯抽采系统 并投入使用。
5、煤矿企业应编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区域性防突治理方案,并报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备案后实施。
6、所开采煤层瓦斯压力超过规定限值、相邻矿井同一煤层发生突出事故或鉴定为突出煤层,以及发生瓦斯动力现象等情况的矿井,都要及时进行瓦斯等级鉴定,鉴定完成前,应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进行管理。6、7、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突出煤层、邻近矿井同一煤层曾出现瓦斯动力现象等矿井煤层揭露设计,应按有关规定认真编制,由煤矿企业技术负责人严格审批后实施。7、8、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必须与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或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联网。
9、各地区要建立健全瓦斯防治重大隐患逐级挂牌督办、公告制度。
10、煤矿发生瓦斯超限,要立即停产撤人,并比照事故处理查明瓦斯超限原因,落实防范措施。因责任和措施不落实造成瓦斯超限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二、选择题
1、要健全以 B 为首的瓦斯防治技术管理体系,配齐通风、抽采、防突、地质测量等专业机构和人员。
A、矿长
B、总工程师 C、安全矿长 D、技术负责人
2、“十二五”期间,停止核准新建 C 以下的高瓦斯矿井、以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
A、30万吨/年、60万吨/年 B、45万吨/年、30万吨/年 C、30万吨/年、45万吨/年 D、60万吨/年、45万吨/年
3、因瓦斯防治措施不到位,1个月内发生 B 瓦斯超限的矿井必须停产整顿。A、1次
B、2次 C、3次 D、4次
4、凡1个月内发生 C 以上瓦斯超限未追查处理,或因瓦斯超限被责令停产整顿期间仍组织生产的矿井,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应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5、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瓦斯事故的矿井必须停产整顿,停产整顿时限由 A 确定。A、地方政府 B、煤矿企业 C、省政府 D、煤矿监管部门
6、凡发生 B 瓦斯事故,且地质条件复杂、安全生产系统存在重大隐患、不能有效防范瓦斯事故的矿井,地方政府应当依法予以关闭。
A、较大 B、较大及以上
C、较大及以下 D、一般
三、判断题
1、地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要把矿井抽采达标和防突能力作为约束性指标,严格按照标准组织核定矿井生产能力,对超能力生产的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责令停产整顿。(√)
2、通风系统等发生重大变化的矿井,必须重新进行生产能力核定。(√)
3、对存在通风系统不合理、应建未建瓦斯抽采系统、抽采不达标、区域性治理措施不落实等重大隐患的矿井,由煤矿企业主要领导亲自挂牌督办。(×)
4、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监测监控系统未实现联网或不能实时上传数据的,由地方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
5、瓦斯等级鉴定要严格鉴定标准和程序,煤矿企业对所提供的鉴定资料真实性负责,鉴定单位对鉴定结果负责。(√)
国务院446号令学习考核复习题
1、煤矿企业是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煤矿企业负责人(包括一些煤矿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对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
2、煤矿未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未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的,煤矿不得从事生产。擅自从事生产的,属非法煤矿。1、3、煤矿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煤矿企业应当定期组织排查,并将排查情况每季度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写出书面报告,报告应当经煤矿企业负责人签字。2、4、煤矿企业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井下作业人员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并建立培训档案.5、煤矿拒不执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法下达的执法指令的,由颁发证照的部门吊销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
6、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轮流 带班 下井,并建立下井登记档案。
二、选择题:
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监督检查中,1个月内 C 发现煤矿企业未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应当提请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对该煤矿予以关闭。
A、1次或 1次以上 B、2次或2次以上 C、3次或3次以上
D、4次 2、446号令认定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的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共有15条,下列 B 不属于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
A、瓦斯超限作业的 B、采煤工作面上、下付巷安全出口高度不够的 C、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D、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
3、对提请关闭的煤矿,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在 C 日内作出关闭或者不予关闭的决定,并由其主要负责人签字存档。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4、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B 其负责人或者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带班下井,或者下井登记档案虚假的,责令改正,并对该煤矿企业处3万元以上15万元以下的罚款。
A、5日内 B、一周内 C、10天内 D、一月内
三、判断题
1、被责令停产整顿的煤矿整改结束后要求恢复生产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组织验收不合格的,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2、煤矿存在瓦斯突出、自然发火、冲击地压、水害威胁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该煤矿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难以有效防治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立即提请当地政府关闭。(×)
豫政40号文学习考核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人 以上(含本数)事故的,立即停产(停工)整顿。
2、年生产能力15万吨煤矿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较大事故的,由相关部门依法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事故的,由相关部门依法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由省辖市政府负责组织关闭,该矿主要负责人终身不得担任煤矿矿长。
3、煤矿企业(集团公司)发生一次死亡5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或者一年内发生2起一次死亡30—49人特别重大事故的,给予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和分管负责人免职处理。
4、煤矿未发生事故但存在失职或者滥用职权情形之一的,对煤炭企业及其所属 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先行免职,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立案侦查;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5、豫政40号文中认定的属于失职或者滥用职权的情况有 12 条。
二、选择题
1、下列哪条不属于豫政40号文中认定的属于失职或者滥用职权的情况?(C)A、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或者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B、强令工人冒险作业的
C、未按规定召开安全办公会议的 D、谎报或者瞒报煤矿事故的
2、对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的煤矿,应当自煤矿被责令停产整顿或者关闭之日起 A 内,由负责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在当地主要媒体公告。
A、3日内 B、7日内 C、10天 D、一月内
三、判断题
1、对煤矿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没有及时督促整改的煤矿,对其煤炭企业及其所属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先行免职。(√)
豫政41号文学习考核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生产经营单位是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
2、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者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当立即停产停业或停止建设,研究制定治理方案和整改措施,按期治理整改。
3、豫政41号文中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共有 21 条。
二、判断题
1、作业场所有毒有害物质种类、浓度和强度超过规定范围而没有按规定报告,也未采取相应处置措施的属于重大事故隐患之一。(√)
2、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是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职责之一。(√)
3、生产经营单位存在或者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向上级部门汇报后,再进行停产或者停止建设。(×)
4、重大事故隐患难以认定或者对重大事故隐患认定有异议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甲级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评估或者邀请有关专家论证确定。(√)
豫政42号文学习考核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对兼并重组煤矿必须做到真投入、真控股、真管理,实现资金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1、2、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在兼并重组煤矿中所占股权比例不得低于51% ,必须以资金或资产的形式进行投入并实施绝对控股。
3、兼并重组主体企业配备的煤矿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历,其中采掘、机电、通风等专业每个专业不少于 3 ,地测专业不少于 1 ,专职安全检查人员不少于 20。
4、兼并重组煤矿必须采用正规壁式采煤方法,炮采工作面应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井下必须采用机械化运输方式。
5、兼并重组煤矿建立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矿井隐患实行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和报告,发现重大事故隐患,必须实施停产(停工)整顿,由领导包案,挂牌督办,限期整改。
6、兼并重组煤矿应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按照国家规定建立矿山救护队,不具备建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应当建立辅助救护组织,并与就近的矿山救护队签订救护协议。
7、兼并重组煤矿对井下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一体化管理,严禁使用包工队或将井下工程转包,杜绝以包代管.二、选择题
1、兼并重组企业不是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是 D。A、安全管理部门 B、生产管理部门 C、通风管理部门 D、防治水管理部门
2、兼并重组煤矿建立健全技术资料档案。下列哪项鉴定报批工作没有强制要求? D。A、瓦斯等级鉴定报批工作 B、煤尘爆炸性鉴定报批工作 C、矿井自燃倾向性鉴定报批工作 D、矿井地质水文鉴定报批工作
3、兼并重组煤矿必须填绘反映实际情况的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和避灾路线图等图纸资料,其中 B 必须每月实测填图
A、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 B、采掘工程平面图; C、通风系统图; D、避灾路线图
三、判断题
1、兼并重组主题企业对兼并重组煤矿进行复工复产验收要按照标准和程序,会同产煤省辖市、县(市、区)政府一起进行。(√)
2、“五职”矿长(矿长和分管安全、生产、机电、技术的副矿长)、科(队)长必须由兼并重组企业选派,但特种作业人员可由兼并重组矿井自己招收。(×)
3、兼并重组前原有“五职”矿长及管理人员经考试合格选聘的,应交流使用,如遇特殊情况可在原矿井继续任职。(×)
4、兼并重组煤矿在报送证照办理、设计审批、生产能力核定等资料时,未经过产煤省辖市、县(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初步审查同意的,省政府有关部门和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酌情受理。(×)
学习贯彻省政府安全工作宣传标语考核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郑煤集团认真学习贯彻省政府安全工作12条宣传标语分别是(任选5条)
1、①“三真”管理是实现兼并重组矿井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②真投入 真控股 真管理 推动兼并重组矿井科学发展③把职工当家人 带着感情抓安全 凭着党性和良心抓安全④安全生产零死亡零容忍⑤隐患可控 事故可防⑥生命至尊 煤炭企业要始终保证安全生产幸福易碎 矿工下兄弟须时刻牢记亲人嘱托
⑦安全不能肯定一切 但安全不好可以否定一切
⑧干煤矿可以不死人⑨铁制度硬执行 动真格不糊弄⑩违章作业就是自杀 违章指挥就是杀人⑪铁腕抓安全 发生一人事故免矿长
2、安全问题是企业的第一 大事,是领导干部的第一 责任,是广大职工的第一 福利,是企业效益的第一 保证。
第二篇:学习国发2号文发言材料
学以致用力行务实
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各位领导、同志们:
国发2号文件的出台,为“两加一推”提供了政策支持、为工业发展指明了主攻方向、为招商引资创造了宽松环境,意味着贵州迎来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对2号文件的认真学习和思考,既看到了沿河发展的优势和机遇,也感到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如何在机遇均等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我个人觉得一定要结合实际、注重比较,研究好同质化竞争和差异化发展,从文件中发现项目、发现机遇,并及时编制项目,抢抓机遇,真抓实干,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下面,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2号文件与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与大家进行简要交流,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2012年,我们将紧紧围绕三个目标,以“三个着力、五个强化”为重点,努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三个目标
1、工业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15亿元,增长25%;工业增加值4.76亿元,增长24.3%。规模工业总产值9亿元,增长70%,规模工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69.7%。完成工业投资24亿元,开工项目20个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县工业总产值40亿元 1
以上,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32亿元,年均增长51%;规模工业增加值9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
2、招商引资。新引进项目40个以上,其中工业项目10个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5亿元以上。力争到2015年,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50%以上。
3、民营经济。年内新增个体工商户1500户、民营企业80家以上,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8%。力争到2015年,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58%以上,提供的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
二、三个着力
1、着力发展重点产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根据2号文件“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要求,“对有条件在贵州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予以优先规划布局并优先审核批准”的产业政策,结合我县实际,重点发展三大产业。一是能源产业。加强煤炭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开发,建设煤矸石综合利用发电,提高废弃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稳步推进小水电和风能建设,加强页岩气、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二是资源深加工产业。围绕煤炭、萤石、重晶石、铅锌、石灰石等优势资源,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煤化工、钡化工、精细碳酸钡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特色轻工业。建立白酒发展基金和酿造用料基地,全力培育“蛮王酒”、“天麻酒”两个品牌,加速发展白酒工业。加快发展烟花爆竹、生态茶叶、土家传统食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土家刺绣、服饰系列旅游工艺品等产业。力争到2015年培育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在省内知名的品牌。
2、着力抓好专业招商,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在以商招商、以情招商、节会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的基础上,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强化工作措施,实行驻点招商与流动招商相结合。驻点招商一定要选准点、沉下去,积极宣传和推介我县优势资源和投资环境,突出招商领域和重点;流动招商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考察分析重点企业投资动向,善于捕捉招商信息,及时跟踪盯上去,切实做到驻点招商“沉”下去,流动招商“动”起来,以增强招商引资实效。
3、着力破解融资瓶颈,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根据2号文件加大对贵州的信贷支持力度,及时建立政银企三方合作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融资洽谈会,引导金融部门在做好融资风险防范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转变融资观念,积极开展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同时,建立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建议县财政在预算中安排贷款担保风险补偿金给予支持,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从而促进企业的正常运转。
三、五个强化
1、强化工业运行调度,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建立和完善工业经济运行综合分析和预警预测机制,跟踪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提供市场经济信息服务,定期召开工业调度运行分析会,加强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重点是抓住以煤
电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保障,加强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征收和使用工作,通过煤炭价格调节基金的杠杆作用调节电煤供应,确保企业正常生产,使煤电要素保障成为工业运行的稳定有效机制,工业存量产能才得以全面释放,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才有较好支撑。
2、强化工业园区建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按照要素向园区聚集,企业向园区集中的要求,加快园区的水、电、路、下水道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厂房建设,搭建产业转移和工业发展平台,鼓励微型企业和“多彩贵州”旅游商品两赛一会参展企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的集聚效应。通过高水平策划、包装园区整体形象,打响园区品牌,增强园区吸引力,使园区成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工业经济的主阵地,财政收入的主来源,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根据“有序发展产业园区”的原则,把县域经济发展与园区、项目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园区,以产业园区带动县域经济。年内力争山峡生态工业区、淇滩循环经济工业区实现“五通一平”,并启动官舟山羊科技工业区建设,力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亿元以上,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新增8万平方米,产业项目开工18个以上,产业投资18亿元以上,确保全年实现园区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
3、强化项目责任机制,提升跟踪服务质量。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份责任、一个进度”的要求,完善项目责任机制,进一步优化投资软环境,变“保姆式”的服务为“父母式”的终极关怀。牵头领导要加强对重大项目的调度,建
议至少一个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对重大项目推进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牵头单位要在抓早、抓准、抓紧、抓实这“四抓”上下功夫。抓早,就是要超前一步,增强主动性、前瞻性。抓准,就是抓到点子上、抓住对大项目影响较大的重点问题,提高分析的针对性。抓紧,就是对重大项目需要解决的问题盯住不放,加强跟踪,加快解决问题的效率。抓实,就是要解决问题,措施得力,使重大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4、强化对外宣传推介,提升沿河社会形象。以新型工业、资源深加工、城镇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等项目为招商引资重点,精心编制包装一批带动面广、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项目充实和完善项目库,利用项目指南和招商引资网站加强推介,提高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同时,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借助在发达地区开展的有影响力的招商活动,大力宣传和推介沿河,提高沿河的知名度,提升沿河社会形象,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沿投资。
5、强化民营经济地位,提升县域经济水平。根据2号文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降低民间资本准入门槛”的政策,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和“万户小老板创业行动计划”,宣传落实微型企业发展的“3个15万元”的政策(即个人筹资10万、政府补助5万,银行贷款15万,营业后返还15万),积极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强化民营经济龙头地位,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县经济突破在于工业,工作难点、主攻方向也在于工业,由于目前工业总量小、层次低、竞争能力
弱,要实现增比进位,我们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需要通过加快高速公路、工业园区等硬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大力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才能提升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将与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携手并进,将“沿河速度”贯穿于整个工作中,力争以新的突破、新的成绩向自治县成立25周年献礼!
谢谢大家!
第三篇:学习国发2012_2号文件心得体会
百万公众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贯彻和落实国发2号文件,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在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这项宏伟事业中,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这就要求广大的贵州人民不仅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干,更要善于突破常规、积极发挥创新性思维,努力培养创造性品质。只有摒弃束缚贵州发展的一系列保守思想和落后观念,创新不息、突破不止、敢想敢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因此,我,作为作战在贵州教育一线的教师,问责自己贵州的发展我该怎么做?值得深思,因此,我将我的学习感悟归纳如下:
一、作为教师,要充满爱心、忠诚于教育事业。“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当一名教师,首先是要当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把追求理想,塑造心灵,传承知识当做人生最大的追求。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篇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只有这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让我们对每个性格不同的孩子实施教育引导。善待学生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保证。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有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而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师道尊严,课堂上老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的表情是严肃的,学生的神情是恭敬。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火花难以闪现,更不用说创新发展。温总理的讲话精神明示我们教师理应把传统的“师道尊严”让位于独立、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合一”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用赏识教育,接纳学生发展中的缺点,使学生真正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切实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学为人师。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新人才的培养要求一个好的教师必须以创新意识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教学内容的更新而言,由于教材的内容通常具有相对成熟性、稳定性,其相对于科学的发展有一定滞后,因此教学内容中最新科学成果的融入、渗透等形式的更新工作更主要的是依赖于富有责任心的教学第一线教师。就教学方法的改革而言,教师在教学工作指导思想上,首先要确立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懂得上课是教师引路、提供线索,掌握知识主 要靠学生自己努力。其次,要改革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在信息时代,教学中还要将传统的“板书”与多种信息手段结合,如采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等,这对学生掌握先进的信息工具和科研手段很有意义,也会起到激励创新思想的作用。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无论是在课堂教学、在实验和实践活动中,还是在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和平时的交谈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因为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最好的知识信息,而且是教师个人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老百姓说“打铁需要自身硬”。一个人没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或自己的技术能力落后于时代,即使有心为人民服务,也无力做到,也是空中楼阁。因而我们牢记温总理的讲话,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和重视学习的楷模,积极投身教学改革,把最先进的方法,最现代的理念,最宝贵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行为世范。
教育过程是知识交流的过程,是心灵沟通的过程,更是生命对话的过程。“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学生心灵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好的老师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惟有教师人格高尚,才可能有学生心灵的纯洁。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育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正如哲人所说,教育是生命的火炬,是智慧的桥梁,是通向文明的阶梯。它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实现理想,激发智慧的宏大舞台;为实现师生双方的价值,获得内在的幸福提供无限空间。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
总之,国发[2012]2号文件已为贵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了矛盾和任务。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承担着教育的伟任,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在这种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以全新的观念,全能的素质迎接新的挑战,把教育教学工作提到一个新的台阶。为贵州的经济发展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四篇:国发1980,135号文件
国务院批转广西壮族自治区
关于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的情况报告
(国发[1980]135号)
各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革命委员会),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近几年在处理边界地区纠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结了成功经验。现将他们《关于我区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的情况报告》转发给你们一阅。
当前,有不少省、自治区的一些地方,因山林、草原、水利、矿产等权属的争议不断在双方接壤地区发生纠纷,甚至引起大规模的械斗,使这些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不应有的损失,既影响安定团结,又妨碍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希望有关省、区参照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做法,抓紧处理边界纠纷,使矛盾尽快得到解决,以利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九八零年五月二十三日
关于我区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的情况报告
国务院:
我区在历史上遗留着许多土地、山林、水利纠纷,有些和兄弟省接壤的社队也和对方存在一些边界争执。多年来,随着生产建设事业的发展,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双方为了山林、地界互相争执,械斗时有发生。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干扰破坏,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党的纪律、政策和法律无法贯彻执行,纠纷普遍增多。参与纠纷、械斗的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甚至千余人,械斗动用的器械,不仅有土枪土炮,还有民兵武器炸药。凡是发生纠纷,械斗的地方,都不同程度的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生产建设。迅速地处理好这一问题,是这些地方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
为了消除这一不安定团结的因素,巩固和发展我区的大好形势,搞好社会主义建设,早在一九七五年,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就着手解决纠纷问题,全区上下,经过六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据统计,全区历年来累计发生土地、山林、水利纠纷六万六千九百二十三起。到一九七九年底止,共处理了六万二千八百八十五起,占百分之九十三点九。其中,我区与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四省共有边界纠纷四百五十四起,已处理三百七十七起,占百分之八十三。
大量的纠纷取得了妥善处理,使这方面的来信来访大大减少,械斗伤亡事件逐年下降。据统计,一九七四年全区共发生械斗五百二十六次,死二十七人,伤一千五百五十人,到一九七七年下降为三十四次,死五人,伤二百零九人。解决了纠纷的地方,人心稳定、治安良好、精力集中,生产不断发展。
我区处理纠纷的做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加强对处理纠纷工作的领导。
处理纠纷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必须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层层加强领导,才能搞好,经过请示自治区党委同意,自治区于一九七三年底成立了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领导小组,由区党委书记覃应机同志兼任组长。一位区党委常委和区农办副主任兼任副组长,区直属农、林、水和公安、法院等部门的负责同志为成员,并从这些部门抽调干部,组成办公室,专门负责处理纠纷工作。各地、市、县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全区共有二百二十五名县以上领导干部,九百九十二名公社领导同志,以及六百四十名专职干部负责这项工作。由于加强了领导,充实了力量,处理纠纷的工作,很快就在各地陆续展开。
为了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制定政策,部署工作,自治区处理纠纷领导小组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八次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自治区党委和革委会四次批转了领导小组的情况报告、会议纪要,有力地指导了处理纠纷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区党委的部置。县以上各级领导机关都把处理纠纷工作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前几年,各地派工作队下去时,都把处理纠纷列为工作队的一项任务平时,各地在布置中心工作的同时,也布置处理纠纷工作,在下乡检查工作时,也检查处理纠纷工作;在召开干部会议时,也讲处理纠纷工作,反复强调要把这项工作搞好。由于贯彻了领导挂帅亲自动手,分级负责的原则,使处理纠纷工作开展顺利,解决迅速。
二、做好纠纷地区的干部思想工作。
我区的土地、山林、水利纠纷,绝大部门是在生产资料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发生的。这些纠纷,一般不是个人与个人的纠纷,而是集体与集体,集体与国营单位之间的矛盾。
五、六十年代期间,社队群众对山权、林木、地域的需求矛盾并不突出。后来,由于人口增加,生产发展等情况的变化、争执日增多。特别是一些发生过械斗,打死打伤过人的地方,更是互算旧账,纠缠不休。实践使我们认识到,纠纷的发生和解决,党员和干部起着决定的作用。干部不点头,纠纷闹不起来,干部不同意,纠纷解决不了。许多纠纷长期解决不了,就是干部甚至是领导干部思想不通。因此,层层做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工作,是解决好纠纷的关键。自治区要求各级处理纠纷的干部要敢于负责,敢于支持正确意见,纠正错误意见;要坚持对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层层打通思想,阻力在哪一层,就重点做好哪一层的工作。要着重讲清处理好纠纷与发展安定团结,搞好生产建设的关系,帮助有关干部和群众克服本位主义、宗派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做到讲党性,讲团结,讲政策,讲风格,按照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考虑双方利益,互谅互让地解决问题。如上思、宁明两县之间的山林纠纷,经过学习政策,调查研究,双方一致同意原来的争议区应属宁明县范围。但上思县的一些生产队在山下有水田,历来在山上打柴放牧,要求按历史习惯给予照顾。开始宁明县的社队干部和社员代表不同意,经过该县负责同志做社队干部的思想工作,按历史习惯照顾了对方的要求,达成了协议。事实证明,只要干部的思想通了,群众的工作就迎刃而解。同志们说,处理纠纷千难万难,干部思想路线对头就不难。
三、搞好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落实党的政策
土地、山林、水利纠纷情况错综复杂,原因多种多样,要使纠纷处理得当,必须深入实际,勘看现场,通过调查会,个别访问等方式,了解纠纷的历史和现状,弄清纠纷的前因后果和争执的焦点。自治区党委书记覃应机同志为解决我区博白、贺县与广东的廉江、连山县的多次纠纷,曾亲自带领工作组,深入社队,并会同广东省委冠庆延同志一起调查研究,反复协商,使两省区边界社队多年的纠纷得到了妥善解决。各地领导同志也都纷纷深入实际,就地解决问题。如柳州地区的有关领导同志为了处理好三门江林场与社队的纠纷,用四十九天时间,跑遍了纠纷的现场,弄清了纠纷的真相。同时,把调查研究,宣传党的政策,和协商处理纠纷紧密结合起来,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便于各地干部群众学习和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自治区处理纠纷办公室把党中央和自治区有关处理纠纷的政策、规定、法律法令,连同《自治区处理土地、山林、山利纠纷工作会议纪要》,摘编成《处理土地、山林、水利纠纷工作手册》印发到各地。对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一般都坚持了以下原则:
(一)关于涉及县界的问题,即要承认界线,又要从实际出发,有什么矛盾解决什么矛盾。讲清楚处理纠纷,不是重新划县界;只能根据双方群众历来生产管理的习惯,经过协商,合理划分生产管区。如有超县界的地方,作插花处理。
(二)关于证据问题。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政策、规定、法律、法令,一般应以土改、合作化、四固定时的定论为依据。对于解放后党政机关的处理决定和双方商定的协议,应当维护。
(三)处理国营农、林场等企事业单位与社队的纠纷,应兼顾全民和集体的利益,正确处理国家与集体的关系。已经划定了场界,手续完备的应当维护,社队群众因原定场界不合理,致使生产生活确有困难的,要妥善解决。原来场界不清,手续不完备的,应通过双方协商,划清场界,完善手续。
(四)要从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本着有利于团结,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管理的原则,实事求是地考虑双方群众的利益,解决双方群众的实际问题。
四、发挥当地党和政府的作用,把纠纷解决在基层纠纷发生在群众之中,当地党、政领导和群众最了解它的来龙去脉。应当充分发挥当地党、政领导的作用。在当地党组织和政府的领导下,相信和依靠群众、解决自己的问题。按照分级负责,把纠纷解决在基层的原则,我们要求各地,凡是生产队之间的矛盾,就不要扩大到大队;凡是大队之间的矛盾,就不要扩大到公社、县、地区。地、县内的纠纷,分别由地、县负责处理。双方多次处理不下的问题,报告上一级政府协助处理。钟山县燕塘公社板冠生产队和平西大队毛看生产队,为了争夺五百多亩山林,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发生争执,旧社会曾到伪南京政府告状,解放后多次调解也未能解决,是闹了三百多年的老大难纠纷。一九七五年,公社党委召集双方开会,谈危害、讲政策、摆前途,双方都提高了觉悟,互谅互让。最后,这五百亩山林,由板冠生产队占三分之二,毛看生产队占三分之一,妥善的解决了问题。博白是我区纠纷最多的一个县,纠纷多时达到四千四百四十五起。一九七五年,县里决定集中力量抓紧处理,县、社分别用开会学习的办法,组织双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原则,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批判本位主义,宗派主义、无政府主义,各自多作自我批评,增强革命团结,通过协商,解决矛盾,一年之内全县处理了二千三百三十一起纠纷。到一九七九年底,他们已处理了四千三百六十七起,占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八。全区已处理六万多起纠纷,绝大部分都是由当地党和政府负责处理的。
对于处理与外省的纠纷,一般也由当地会同对方共同处理。富川县与湖南江永县的边界纠纷,有些是多次处理不下的问题。过去他们一直认为,跨省的纠纷县里解决不了。一九七四年全区处理纠纷工作会议以后,富川和江永两县的同志共同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要把两个县的事当作一个县的事来办。经过双方发动群众,调查研究,协商处理,已有二十六起得到了解决。全州县庙头公社与湖南省有关的四十三起纠纷,由双方公社协商处理了四十一起。资源县梅溪大队与湖南省新宁县茶山大队的十六起纠纷,都是双方大队自己解决的。这两个大队原来双方争议十二亩山林,经协商划给了梅溪大队。后来梅溪大队党支部研究,这片山林在对方境内,由茶山大队管理较为方便,就主动让给了茶山大队。而茶山大队考虑到梅溪缺少石山,每次过境开山取石还要收费(每万斤石头收三十元,谷二十五斤)便将一处石山让给梅溪大队开采,双方都表现了互谅互让的精神,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事实证明,只要路线对头,指导思想明确,依靠基层组织,即使是跨省的纠纷,也可以解决好。
我区处理纠纷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有些地方产生了松动情绪,把处理纠纷工作的人员调回了原单位,工作无人负责,遗留的纠纷案件,多数是老大难问题,处理进度较慢。为了继续把处理纠纷工作搞好,我们已在三月上旬召开地、市处理纠纷办公室负责人会议,总结了工作,研究了措施。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同志到会讲了话,强调各地要继续加强领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精神,区直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分工负责,抓住重点,进一步做好工作。对多次协商处理不下的纠纷,要继续进行调解;如调解无效的,也可以采取政府或法院裁决的办法,历史遗留的纠纷处理完毕,在正常的情况下发生纠纷,由法院按法律程序处理。
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一九八0年三月三十日
第五篇:王健学习国发2号文心得体会
学习国发〔2012〕2号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
当前,贵州正处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关键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发布实施,这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他的出台,意味着贵州获得了史无前例的重大发展机遇。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着力加强交通、水利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条件;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着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彻底改变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城乡面貌;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幅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从政策内容看,《意见》突出了五大特点: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出要加大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和中央财政加大对贵州交通、水利、教育等的支持力度。对符合相关规定的部分产业企业可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国家有关部门专项建设资金要提高对贵州公路、铁路、民航、水利、市政公用等建设项目的投资补助标准和资本金注入比例。为扩大贵州投资规模,提出要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限额;鼓励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支持贵州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扶持发展创业投资等。二是突出差异化产业政策。提出实行差别化的产业扶持政策,在国家产业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放宽贵州具备资源优势、有市场需求的部分行业准入限制;优先规划布局并优先审批核准“有条件在贵州加工转化的能源、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三是突出先行先试。为增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意见》在多项重点任务中提出贵州要开展和推进诸多试点,在支持政策中又强调,要支持在贵州开展煤炭矿业权审批改革试点;在贵州开展国土规划编制试点;将贵州确定为全国开发未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试点地区,计划指标单列管理。在毕节试验区推进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改革试点。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水电税收政策。四是突出发展能力建设。明确要求要改善基础条件,提高发展保障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智力支撑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等。五是突出民生保障和改善。提出要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力度,促进贵州社会公益事业协调发展;要组织东部发达城市“一对一”对口支援贵州欠发达市(州)等。国家对我省的支持政策主要体现在第十部分,其他部分也包含了大量的政策措施。当前,我省正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关键期,既需要有较强的内生动力,也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意见》为我们搭建起了加快发展的政策平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我们必须深入学习领会,逐条梳理把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把《意见》提出的政策措施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等新政策有机衔接,加强协调,形成强大的政策合力,大力抓好落实,把国家的政策支持尽快转变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成果,转变成全省人民的福祉。
交通是长期制约我省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尽管全省综合交通取得长足发展,但由于先天条件的不足,发展基础差,全省综合交通发展水平与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新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意见》要求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支持我省优先发展交通,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破发展的交通瓶颈制约。《意见》将我省定位为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突破国家既有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等各专项交通发展规划,在交通路网布局、项目规模等方面对我省给予很大倾斜支持。拟支持建设的铁路达4500公里左右,超过现有铁路里程2倍;高速公路2500公里左右,超过现有高速公路里程1倍,大量的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也将在近几年加快实施改造,路网质量将得到大幅提升;贵阳龙洞堡机场定位为西部地区重要的枢纽空港加以重点发展,全省机场布局在国家原规划“一干十支”的基础上新增规划3个支线机场,形成“一干十三支”格局,同时,航空客货运输也将在国家支持下得到加快发展;全省水运资源也将得到充分开发利用,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等通达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黄金水运通道建设加速推进。总之,《意见》以全国甚至国际的视野看待我省交通发展,力求尽快把我省打造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面向东南亚开放的重要交通纽带。5至10年后,全省四通八达、人便其行、货畅其流、高效衔接、运力强大的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将正式形成,足以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一个没有平原支撑的西部省份,交通不便成为制约贵州农村地区发展的一大瓶颈。近两年,贵州多渠道筹资,加大建设力度,使交通特别是农村公路取得了长足进步。2011年,全省共建成通乡油路520公里,新增26个乡镇通油路,乡镇通油路率超过98%;建成通村公路1373公里,新增156个建制村通公路,建制村通公路率达97.8%。同时,2011年贵州省计划开工的18条国省干线公路全部开工,截至当年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5.3万公里。根据规划,贵州省今年将加快推进剩余通乡油路和通村公路建设,建成通乡油路480公里、通村公路4693公里,在年内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标。
贯彻和落实国发2号文件,是一项宏大而系统的工程。在促进贵州跨越式发展这项宏伟事业中,将不可避免地面对一系列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挑战,这就要求广大的贵州人民不仅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干,更要善于突破常规、积极发挥创新性思维,努力培养创造性品质。只有摒弃束缚贵州发展的一系列保守思想和落后观念,创新不息、突破不止、敢想敢做,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
2012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