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纪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7:4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XX县纪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XX县纪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第一篇:XX县纪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XX县纪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自中纪委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XX县纪委监察局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按照省、市相关要求,积极落实“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以县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的要求,强力推进纪检监察人事制度改革,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转”要求上来,切实做到真转、实转、快转,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重”学习,提高纪检监察干部思想政治素质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各阶段工作任务,认真制定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及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同志在中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通过召开讨论会、座谈会、交流会等不同方式,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使全体党员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增强立足本职、服务全局的政治责任感。加强警示教育,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观看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有关作风建设八项规定内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片、《苏联亡党亡国20年祭——俄罗斯人在诉说》专题片、《杨善洲》等视频资料。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理论学习与研究问题、指导工作结合起来,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强”培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质

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中营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建立竞争激励机制,激励干部丰富自身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一是做好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培训工作。根据工作需要适当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市里举办的业务学习培训班,努力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二是鼓励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以学习促进素质的全面提升,提高依法行政和执纪水平。三是加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组织举办全县10个乡镇基层纪委书记、副书记共20人参加纪检监察业务培训班,抽调3—4名基层纪检干部到各纪工委跟班锻炼,在充实纪工委干部力量的同时促进基层纪检干部办信办案能力的提升。

(三)“建”规章,进一步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按照“精而管用”的原则,着力从制度层面和方式推进各方面工作,修筑规则“跑道”。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出台《XX县纪委选拔任用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初始推荐提名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初始推荐提名程序,让“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有章可循,落到实处。二是加强纪律教育。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央八项规定》、《XX省党员干部政治纪律“十严禁”》、《XX省党员干部作风“十不准”》等理论,出台了《XX县纪检监察干部办案“十严禁”》,对纪检干部有关纪律要求进行再强调,增强落实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办案纪律、保密纪律的能力。三是强化外部监督。及时了解掌握乡镇纪委、纪工委及委局干部的表现情况,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切实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使广大纪检监察干部的言行处于社会监督之下。四是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和修订《 考勤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纪委常委会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狠抓制度的落实,实现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

(四)“严”把关,不断优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结构

坚持“宁缺毋滥”原则,严把“进人关”,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准入门槛,严格按照德才兼备标准配备干部,注重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考核,把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责任心强的干部充实到纪检监察队伍中来。同时,按照“严进严出”原则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从多岗位锻炼干部的角度出发,对在委局机关工作年限长、表现优秀的干部,积极向县委建议,推荐到重要部门、岗位锻炼。

(五)“强”管理,不断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

坚持凭实绩、德才、群众公认用干部,形成纪检干部“有为、有位、有威”的良好工作格局。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干部,加强监督约束,严肃纪律,严厉查处违法乱纪干部,坚决维护队伍纯洁性。在管理上,重点突出“举旗帜,抓班子,带队伍,促发展”的主题。举旗帜,就是紧紧围绕上级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始终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鲜明地体现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服务性,认真做好“四个服务”(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纪律法规服务,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为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服务,为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服务)。抓班子,就是发挥县纪委常委会作为“设计师”、“发动机”、“火车头”和“调控器”的作用,使之成为委局机关和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的“主心骨”。带队伍,就是通过领导示范带头、领导帮扶带动、领导引导带领,把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成让党委政府放心、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满意的队伍,树立起可信、可亲、可敬的形象。按照“六型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标准,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运行机制,“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铁军。

二、存在问题

(一)人员编制少、工作任务重。我县纪检监察机关现有行政编制19名,除去8名领导班子成员外(其中2名常委兼任室主任),每个室平均只有1至2名工作人员,难以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

(二)工作繁重,压力较大。在工作上,纪检监察机关行政编制相对较少,工作任务繁重,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很辛苦,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栽刺不栽花”,“出力不讨好”。在查办案件时,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在待遇方面,纪检监察干部经济待遇也不高,与其他经济部门干部相比,奖金、福利、补贴差距较大;在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承受着较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党章》规定对纪委机关实行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纪检监察机关在组织人事、财物经费以及各种事务上对同级党委政府仍然存在很强的依附性,致使纪检监察系统合力不足。

(四)业务素质不全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反腐倡廉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违纪案件广泛涉及到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领域,违纪人员作案手段越来越诡秘,呈现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反调查能力在不断增强。而在实际中,安排纪检监察专门的知识培训不多,业务知识得不到有效地补充,加之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地域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办案手段传统,专业人才缺少,执纪能力滞后,协调能力不强,直接影响着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三、意见建议

(一)加大业务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跟班学习,让干部多学习多接触经济管理、金融证券、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取长补短,与时俱进。

(二)加强人员配备和激励机制。一是根据办案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真正做到编制服从工作。二是提高政治经济待遇,让干部有地位。在政治上,要疏通纪检监察干部输出渠道,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自己要求调出的,应优先考虑,提拔重用,委以重任。要统一设定纪检监察干部的补贴津贴和办案奖励机制,缩小地域差别和行业差别,想方设法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福利待遇,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三)建立资格准入制度。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门槛,实行资格准入,力求凡进必考,逐步缩小组织任命的比例,扩大法定考试进人的比例,坚决杜绝安臵性进人和照顾性进人,为建设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打好基础。

第二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推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改革和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干部竞争激励机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近年来,肃州区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采取了“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的措施和办法,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主要做法

㈠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了做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自觉性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颁布后,肃州区把《纲要》作为新时期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作为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内容。一是通过层层狠抓学习培训,使各级干部逐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针对近年来干部人事工作的现状,在区委中心组、四大班子领导干部、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中和乡镇部门领导干部中广泛开展了学习《纲要》的活动,把握重点,用于实践,通过学习,使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区上下形成了思想共识,增强了贯彻执行《纲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制定了肃州区《关于大力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意见》。首先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方针原则和重点,及时研究制定了肃州区《关于大力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重点任务,保证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三是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八字”原则,逐步完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内容和形式,加大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措施的落实力度,进一步加快了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步伐。

(二)规范程序,加大了公开选拔干部工作力度

一是推行了“一推双考”选拔领导干部制度。区委严格按照制定方案、发布公告、推荐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命题、组织考试、面试答辩、组织考察、组织任命和依法推荐提名等程序,先后对清水中学、总寨中学、肃州中学校长、副校长、市二院院长、副院长、物业管理中心副主任等30个副科级以上岗位采取“一推双考”的办法进行了公开选拔,共参加296人次,参加面试答辩190人次,通过公选,有28人走上了领导岗位,占近年来选拔干部的8%。

二是推行了竞争上岗制度。严格按照中组部、人事部《关于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的意见》要求,在全区乡镇、部门普遍推行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工作,通过制定实施方案、公布竞争职位及任职资格条件,公开报名、资格审查、演讲答辩、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决定任命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更多精品文章请登陆文秘知音查看等程序选拔任用中层干部。区委先后统一对街道办事处主任、副主任、植物园副主任、旅游局副局长,水利系统、公安局、检察院、法院中层共140个科级领导岗位进行了竞争上岗,共参加竞争940人次,占总提拔干部数的39.8%,有45名原岗位人员落聘。

三是试行了民主选举干部制度。区上对凡是需要选举产生的党组织、人大、政府部门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干部, 以及区、乡、村在换届工作中,都严格按照选举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做到依法选举、公正选举,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愿。并对电影公司副经理、原区职教中心副主任等4个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进行了由干部职工直接参加的民主选举,通过选举,有4名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占1.2%。

(三)认真贯彻《条例》,完善了以制度选人的新机制

一是实行了干部任免票决制。凡提交常委会议研究的干部,在常委会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均以无记名划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同意票超过应到会常委半数以上的方可通过,区上先后对352名干部进行了票决。同时,在全市率先制定了《全委会任用推荐重要干部表决办法》,先后对21名乡镇党委、区委、区政府工作机构的正职拟任、推荐人选通过区委全委会进行了表决。

二是实行了干部推荐责任制和考察责任制。凡需调整补充的科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可按程序和条件进行推荐,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坚持谁考察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考察人在考察材料上签名。所推荐人选被组织任用后,若在工作中反映并查实任用以前存在问题的,或考察中不按原则和程序办事,考察不准或不能如实反映情况,造成用人失误或泄密等问题的,都追究有关人员推荐失察和考察失察的责任,视其情节分别给予了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

三是推行了新任领导干部试用期制和任期制。对新聘任干部实行一年的试用期,对试用期满,经考核能胜任工作的正式任命,不胜任工作或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取消任职资格。对竞争上岗的干部全部实行了为期三年的任期制,期满后重新进行公开竞争。三年来我们先后对140名竞争上岗位的领导干部实行了3年任期制,先后对25名新提拔干部实行了一年的试用期,有1名干部在试用期间因工作失误,被取消了任职资格。

四是落实了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和谈话制度。凡经区委讨论决定,拟提拔任用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在正式发文任命前,都面向社会进行为期7--15天的公示,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和群众的监督。三年来先后对331名拟提拔干部进行了公示,对公示期间有反映的15名干部进行了调查核实,有3名取消了任职资格。对在公示期间无不良反映、决定任职的干部,由区委、区政府主管领导或纪检、组织部门领导进行谈话,对其在新岗位工作提出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或不足及早打招呼,防止干部“带病”上岗。

五是不断加大干部交流力度。我们积极推行干部交流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展快与慢的乡镇之间、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之间、区直部门与乡镇之间,逐年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对在同一岗位工作满5年、同一部门、乡镇任职满10年的领导干部,本籍干部以及有近姻亲关系的干部都进行了交流。同时,根据干部实绩、领导水平、工作能力因素,抓好干部需求性、培养性、互补性和调整性交流。近三年来,共交流干部206名,其中城乡之间交流68名,部门之间交流53名,乡镇之间交流85名,并对21名长期在乡镇工作,实绩突出,家庭有实际困难的老同志进行了调整,安排在城市党政部门工作。对党外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采取分级培养、党校培训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素质,选拔中多渠道、多层次、大范围的进行比较和筛选,并注重培养,多压担子,考核中一视同仁,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做好工作的信心。

(四)逐步完善了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促进了干部能上能下

一是区委制定了《关于对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淘汰制暂行办法》和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评议结果适度公开的具体办法;推行了干部考察预告制度和差额考察制度,三年来,共对新提拔的177名科级领导干部全部进行了差额考察。二是进一步强化跟踪考核和工作考核制度。区委每年都从人大、政协、纪检委、人事局、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考核组,由区级领导带队,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工作考核,对考核中测评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数超过20%的确定为基本称职,超过30%的确定为不称职。同时,把跟踪考核作为干部考核工作的延伸和补充。三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干部进行评议。把评议结果与考核和职务任免挂钩,去年有1名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因人大代表评议不满意而被免职。三年来,肃州区对考核为基本称职的11人、暂不定等次的1人和确定为一般化班子的7名成员、以及21名有明显不足的干部,全部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谈话诫勉;对不称职的4人、差班子的2名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对拟提拔任职的人选,分别征求区人大、政府、政协班子成员、上级主管、协管部门和区纪委、监察局的意见;非中共党员干部,征求统战部、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同时定期召开由组织部门牵头,纪检、检察机关、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审计、信访等有关单位参加的联席会议,就干部管理、廉洁状况沟通信息,交流情况,联合鉴定。四是制定了《科级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实施办法》。规定男年满57周岁、女年满53周岁任实职的正、副科级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共有52名在实职科级岗位上的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16名男年满57周岁,女年满52周岁的科级领导干部按照政策规定办理了离岗手续。36名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任正科级职务满10年的领导干部按程序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享受副县级工资、医疗待遇。严格按《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规定,所有到达退休年龄的干部都及时通知办理退休手续,拓宽了下的渠道。五是实行了责令辞职制度。对有过错,已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或有重大失误造成社会影响的、领导干部直系亲属有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或用人严重失察的实行引咎辞职。因年龄、身体状况不能正常任职的,劝其辞职。因工作能力差,群众信任度低,或不能履行岗位职责,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责令辞职。

(五)强化管理,增强了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效性

一是坚持领导干部外出请销假制度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科级领导干部外出都要填写《干部外出请销假登记表》,由主管领导同意,组织部门备案后方可外出,返回后及时销假,年底通报。二是认真落实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32名离任的主要领导干部全部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从今年起,每年确定12个乡镇和部门进行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加大对“一把手”的管理监督力度。对审计中发现的财务管理不规范、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等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了通报和处理,先后有5名领导干部因审计发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更多精品文章请登陆文秘知音查看现违纪问题被免职。三是坚持区级领导参加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议制度。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参加并指导所分管的系统、所包乡镇党委的民主生活会,各系统领导也分别参加所属单位的支部民主生活会,增强了领导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提高了民主生活会质量。四是实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勤政廉洁承诺制。制定了科级领导干部廉政保证书,向社会公开承诺,接受监督。实行“不廉洁一票否决制”,凡本系统、本单位出现违纪违法的人和事,都追究了主要领导的责任。五是逐步推行了领导干部社区监督制度。结合社区在职党员管理中心的建立,推行了领导干部社区监督制度,扩大对干部监督的范围和时间,将监督工作延伸到社区。

(六)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干部培训工作力度。我区采取外培、集中培训、强化培训、专项培训等多种形式,对全区的干部进行培训,并制定了“十五干部培训规划”。一是“请进来”培训。先后邀请15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向干部传播新观念、新知识和新科技。分区域经济和西部大开发、企业文化、资本运营和财政税收、领导艺术等多个专题,对区、乡、村1300名干部进行了集中强化培训。二是“走出去”培训。先后选派45名经济管理干部及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别到美、德、法等国和香港、澳门等地参观考察、参加“全省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班”和省委党校主题培训班,在温州市委党校培训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乡镇村干部831名,培训非公经济负责人34人;先后组织157名区、乡、村妇女干部赴北京、苏州、北戴河、温州等地分别参加国家及省妇联组织的“学科学、比致富、奔小康”学习班培训。三是自己办班培训。2001-2003 年,对全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举办了11期微机培训班,并进行了WTO和商务实用英语全员培训,参加干部达3872人次。对674名党政部门和事业单的科导干部、64名社区书记、主任进行了十六大精神的培训;在区、乡党校举办各类培训班92期,共培训干部8305人次;组织宣讲团深入城乡做辅导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360场次,举办产业结构调整、支柱产业发展及新技术、新项目推广等各类讲座、观摩会和培训班1120场次,共计培训人员4.5万人次;同时,项目建设培训工作已经全面展开。通过培训,提高了干部的政治素质,领导水平、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使干部进一步更新了知识,适应了工作需要,也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七)加大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步伐,进一步激发了事业单位内部活力。一是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带动人事制度改革。区上先后对区招待所、设计院、供热公司,水电物资公司等单位实行了转企改制度,职工整体转换身份,实行民有民营。对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单位逐步实行了脱钩断奶、对从业人员资格不达标的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歇业注销。通过深化体制改革,推动了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制定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意见》。在酒泉公园、环卫处、园林处、市政管理处等单位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然后在全区逐渐推广。同时,积极探索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新模式,以肃州中学为试点,实行“四制一化”改革,即校长任期制、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和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扩大了用人权,单位自定分配办法,按照优劳优酬、奖勤罚懒、以岗定薪、多劳多得的原则,对教职工工资中活的部分实行二次分配,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平等竞争机制。二是全员聘用。打破了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实行层层承包,逐级负责的方式,全面推行了全员聘用合同制;完善了工作目标责任制,规范了领导与中层,中层与员工层层签定的聘任合同书,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市一中建立了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五级聘任网络;畜牧中心破除了职称、职务终身制,实行平职平聘、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灵活用人方式;林业站明确了各中层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与所有在岗人员办理了聘用手续,在对内部岗位科学分类,明确职责,完善考评制度的基础上,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员工实行双向选择上岗,区上先后在畜牧中心、林业站、市第二人民医院等156个单位对中层岗位实行了竞争上岗,有578名干部走上事业单位中层岗位,占47.3%。逐步建立了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三是工效挂钩、浮动分配。教育、卫生、水利、文化等系统所属单位每月从个人工资中提取50—300元不等的数额作为浮动工资。教育系统事业单位实行一月一考评拉开分配档次;水利系统在做好日常考核的基础上,结合考核确定分配台阶,合理拉开分配档次;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怀茂卫生院将医护人员的岗位划分为4—6个等级,实行以岗定薪,岗动薪变。市一中根据个人职称、教标系数、授课量及工作完成情况,通过严格考核确定津贴系数,换算成个人奖金,实现了教学工作的定性、定量、定酬,体现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奖勤罚懒的原则,使内部分配向重点关键岗位倾斜,初步实现了责、权、利的统一。

二、初步成效

1、选用干部的民主化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凭实绩用干部的用人导向逐步形成。近年来,我们把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和集体酝酿讨论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主要内容,把竞争上岗、一推双考和民主选举工作作为拓宽选人视野的主要途径,有效地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群众对选拔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通过公开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实施,健全完善了竞争择优机制,把广大干部的精力和心思都集中到了工作上来,集中到了为群众办实事上来,形成了“不凭资力凭能力,不凭关系凭实绩,不凭活动凭实干”的良好风气和用人导向。

2、干部的作风明显转变,有效的促进了区委的中心工作。我们把干部的作风表现作为干部考察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促使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明显转变,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特别是通过公开选拔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对来之不易的机会十分珍惜,自加压力、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同时,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的转变,提高了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增强了服务意识。自觉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干部思想、作风方面的可喜变化。如:公检法系统通过竞争上岗,增强了干警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干警在工作中齐心协力,争先创优,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完成。区公安局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22个派出所全部建成了人民满意的派出所。区检察院积极转变作风,完善了办案人提议、科室负责人审查、集体讨论、主管检察长把关、检委会讨论决定的层层把关制度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有效地提高了办案效率和案件质量,被省检察院授予“五好检察院”光荣称号。区农牧系统干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切实加强为农服务,引导农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被命名为全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增强了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经济发展上来,保证了区委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的落实,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区国民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2003年,全区上下齐心协力,突出工作重点,积极跑项目,争取资金,共签约引资项目54个, 签约金额达到11.3亿元,年内建设的引资项目47个,到位资金3亿元;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8.5亿元,同比增长10.14%;完成财政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速度13.1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16元,比上年增加收入211元。

3、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随着近两年不断扩大竞争上岗、民主选举、一推双考选拔任用干部的范围,增加公开选拔干部的数量,提高干部工作中的民主程度,使一批竞争力强的优秀干部脱颖而出,使一些工作一般、政绩平平、领导水平不高、群众公认程度差的干部落聘下岗。对下来的干部采取改任虚职、保留待遇或转岗、轮岗的形式进行安置。同时,通过推行干部试用期制、任期制、岗位目标责任制、任前公示制、谈话诫勉制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淘汰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

4、干部队伍的年轻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形成了梯次结构。通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一大批政治素质高、有专业特长、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三年来新提拔的352名干部中,35岁以下103名,占提拔总数的29.3 %,大专以上的327名,占提拔总数的92.9%。使干部队伍进一步年轻化和知识化,形成了以中青年和大专以上学历为主体的领导班子梯次结构,同时,从多个领域选拔和发现干部,打破了部门、单位和行业的限制,促进了干部交流,也提高了干部选拔的质量。

5、促进了干部思想观念的转变,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普遍树立了竞争意识,传统的“四平八稳过日子、旱涝保收拿工资”的等靠思想受到了冲击,增强了职工的风险意识和参与意识;职工精心钻研业务、主动参与工作已蔚然成风;观念的转变,促进了工作态度的转变,提高了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各单位实行全员聘任制,打破干部工人身份界限,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按能力大小确定工作岗位,并且实行动态管理,严格考核,及时调整,保证管理机构高效运转,使职务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良性发展局面逐步推开,为更多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较好地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已露雏形。

6、初步打破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激发了单位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干部选拔任用和工效挂钩制度的改革,按照工作人员能力业绩大小确定工资收入上迈出了步伐,各单位普遍实行了目标责任制管理,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人员的目标责任,做到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责任”,实现了责、权、利的高度统一,并结合各自实际出台了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收入与工效挂钩,合理拉开档次,体现了能者多劳、多劳多得的分配激励政策,干部改变了过去“要我干”的被动意识,变成了“我要干”,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近几年,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还存在着薄弱环节:

一是部分干部思想观念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有些干部“官本位”思想还比较突出,不能正确对待“下”的问题,一旦离开领导岗位,就感到失落,意志消沉,恢心丧气,抬不起头来,甚至影响工作、家庭和生活。另外,不良的社会环境也是造成领导干部“难下”的主要因素。一旦有人被降职免职、离岗或改任非领导职务,不仅背上思想包袱,而且整个家庭和亲朋好友都会觉得“丢了脸面”,在社会上抬不起头。

二是干部选任制度建设还不够配套完善。已建立的各项制度还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制度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有的制度尽管在不断的完善和修改,不断趋于科学、合理,但仍然不能适应选任工作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三是实绩考核的标准还不够清晰,缺乏针对性。有些事业单位职工认为自己是正式工,工资标准是由国家政策确定的,经费是由财政核拨的,应该各拿各的。单位领导在改革政策的落实上显得底气不足,求稳怕乱,认为拉大分配档次会造成混乱,不利于团结,导致改革工作难以推进。有些单位政策措施提得很好,但没有得到落实。有些单位虽然分配拉开了档次,但力度较小,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原则。部分单位的考核评价制度还不够科学合理,不能为拉开分配档次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四是在解决干部“能下”问题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认定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干部为什么下的标准仍然是依靠群众测评率、是否出了问题,工作任务是否完成,或出现社会治安、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等一票否决的情况,缺乏统一、完整、科学的认定评分标准,衡量干部“能下”的标准还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实施“能下”的出口尚未完全疏通。对领导干部是否胜任现职,只有原则上的规定,没有形成操作性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对上述情形,没有比较科学的考核标准来界定干部是否胜任现职,应采取何种方法予以考核确定,还需思考探索。

五是“下”来后的干部出路少,难以做到妥善安置。相当一部分“下”来的领导干部,因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一般都很难自谋职业。

六是保障机制和经费问题制约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部分乡镇事业站所和卫生院定补资金不能按时到位,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对改革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拨款单位实行工资统发,人员工资按月如数打入了个人帐户,个别单位为了进行二次分配,不得不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无形中又增加了单位的负担,职工也有些怨言。另有一些单位二次分配差距不合理,效果不明显;部分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未纳入社会统筹,给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增加了难度。

四、下一步打算及意见、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要着重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推荐机制,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改进委任制,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省市委贯彻执行《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尤其要在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决策、实绩考核等环节上制定更加详细、操作性更强的工作程序,逐步缩小委任制比例,建立定期民主推荐制度,全面地、辩证地、动态地掌握和分析干部的现实表现,使干部推荐形成制度,避免一次推荐定终身的弊端;扩大群众参与选拔任用干部的范围,使群众对选拔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好地落实。

二是建立科学的实绩考核体系。针对各类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履行职责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为干部的实绩考核提供科学的依据。改进考察手段,避免“一绩多用”的现象,根据各部门的考核要求,建立分门别类的干部实绩档案,逐步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考核体系。进一步量化、细化工作指标,硬化工作措施,努力把工作任务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头上,切实做到级级有目标、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对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方位激发内部活力,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着眼于管活干部,推进干部“下”的制度化。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引导干部转变观念,努力打破导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种种旧观念,使广大干部正确对待上与下,真正树立起 “公开竞争、择优选贤”和“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新观念,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正确用人导向,为干部能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制定确认干部“下”的标准。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职责、不同岗位的职务特点,进一步细化不称职、不胜任干部的认定标准,明确“下”的尺度,增强操作性。三要实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制定具体的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因病辞职、自愿辞职等辞职的标准和制度,促使因工作不得力、严重失职失误等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对重大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等各方面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人进行辞职,不断完善退出机制,包括竞争退出,自然退出,辞职退出等。四要建立健全干部“能下”的政策保障机制。缩小领导干部“在位”和离开领导岗位后的待遇差距,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合理使用被调下来的干部。五要实行领导干部免职待岗制度和离岗培训制度,让工作平平、近期又无合适岗位安排的干部,实现免职待岗。让考核中民怨较大、民意测评不满意率高、不胜任岗位工作、考核结果排位末尾的干部离岗集中培训。

四是以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外培及省、市、区党校集中封闭学习,中心组学习,参加专项培训等各种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根据各级各类干部的业务素质要求,开展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项目建设和管理、现代科技等培训活动,每年对区委党校培训乡镇、区直机关的科级干部进行轮训。配合省市实施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更多精品文章请登陆文秘知音查看好“全省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鼓励党员干部在职自学,提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逐步建立干部培训质量评估考核制度,培训基地申报认证制度,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五是建立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区、乡、村和区直部门要有重点的层层建起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做到专业齐全、年龄适合、知识多样、分布合理,选用和补充结合,储备与培养结合,并多压担子,实行动态管理,抓好挂职和轮岗锻炼,并建好后备干部队伍档案,在后备和任用之间架起桥梁,给后备干部创造更多成长和成才的机会,达到随时选用,数量充足的要求。逐步推行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机制,通过组织、群众、个人推荐和“一推双考”、“竞争上岗”落选人员经筛选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的方式多渠道选拔,多角度培养,提高后备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

六是在所有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任制。对事业单位领导按管理权限采取任命、聘任或选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争公开选拔比例达到事业单位领导的50%以上,扩大中层岗位公开竞争上岗范围,达到70%以上,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使责、权、利高度统一,经费总额包干,工资灵活分配。对部分未能整体改制的全额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农、林、牧、水、计生等技术服务中心(站、所)按照一定原则确定财政补助标准。各单位将本单位工作岗位进行科学分类,并确定各岗位工作职责和薪酬标准,同时建立科学合理、易于量化的考核细则,在推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工资,使管人与管事相结合,通过管人促进管事,通过管事实现管人。根据区上明确的2004年教育、卫生、文化、农牧、林业等系统部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任务和时限,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和步伐。

七是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解决差、定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养老和失业社会保险统筹的问题;逐步探索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退休养老社会统筹的问题,进一步疏通事业单位的人员出口渠道,安置好未聘、落聘人员,解决好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各种问题,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得到稳步、彻底的改革。

第三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XX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实际,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加强党的建设、做好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不断扩大民主,创新机制,深化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

一、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势的分析判断

近年来,XX市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加大《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贯彻力度,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牢固树立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形成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干部群众“四权”得到进一步落实,选用干部的民主化和透明度进一步增强,干部监督管理及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正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当前,新形势新任务下,各个方面社会矛盾越来越显现,对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领导能力提出了考验。干部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落实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四权”,迫切需要扩大选人用人公信度,提高干部选拔程序的透明度。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中仍有许多困扰我们的重点难点问题需要解决:一是如何规范干部提名方式、选准用好干部的问题;二是如何考实考准干部、实现对干部有效监督管理的问题;三是如何实现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公认原则的有机统一,实现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与建立科学机制有机统一的问题;四是如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问题;五是如何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问题;六是如何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问题。

二、XX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创新与探索

(一)坚持“一个统领”,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即坚持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为统领,着眼于建立健全干部人事制度体系,深化改革,对新一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一直以来,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了干部队伍建设大调研活动,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草拟了《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计划适时召开全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会议,推出一批相关配套措施,对干部初始提名、干部考核考察、任免程序、推进干部培养交流、破格提拔、实行公开选拔、扩大干部任用公信力、强化干部监督等方面进行规范,健全干部培养、使用、交流机制。

(二)努力达到“两个满意”,不断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一是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牢固树立重视品行、重视基层、重视能力、重视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五湖四海”、“四面八方”,做到唯才是举,公正用人。同时,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放眼基层和生产一线,放眼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矛盾复杂的地方,放眼关键岗位、重要岗位、长期默默奉献的岗位,把各方面真正优秀的人才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选人用人做到“四看”,即:看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看干部的作风、看干部的实绩、看干部的群众公认度。二是扩大干部任用提名环节民主。制定了《进一步完善市管党政正职领导干部选配制度》,县(区)、市直部门党政正职出现缺额时,在组织考察、会议决定前,市委组织部全面分析推荐职位所在单位存在主要问题、岗位的需求情况、后备干部情况和班子现状,充分进行多层面的沟通和交换意见后,在全委会委员、候补委员中进行第一轮民主推荐,在“第一轮推荐”的基础上按不少于1:2比例进行酝酿,确定考察人选方向,再到酝酿拟任人选所在单位进行“第二轮推荐”,根据推荐情况,确定考察人选。确定考察人选一般应多于拟任人选。三是扩大干部推荐环节民主。做到“三个扩大”、“四个结合”,即扩大民主推荐范围、扩大个别谈话推荐范围和在考察廉洁自律方面扩大听取意见的范围,把平时考察与使用考察相结合、听取意见与实地察看相结合、考察干部的一贯表现与关键时刻的表现相结合、注重八小时以内与八小时以外考察相结合。四是扩大干部讨论决定环节民主。坚持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实行“两记实、两审核、一征求、一票决”把关制度,即:“两记实”是对拟任人选提名、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到讨论决定全程记实记录,讨论干部时用省委组织部配发的专用记录本专人记录,要求记录全面详细,真实准确,能够反映讨论干部任用的全过程,以备查考;“两审核”是重点审核拟任人选所在单位和干部监督“12380”举报专线有无举报,有无影响任用或需要缓议情况,坚决从源头防止干部“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现象发生;“一征求”是讨论干部前必须征求纪检部门意见,在廉洁自律方面严把关;“一票决”是市委常委会在充分讨论酝酿的基础上,坚持任免人选票决制度,做到集体把关。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对拟提拔人选在XX市电视台、《XX日报》和组织工作《党建栏目》网上进行公示,切实落实人民群众对干部工作的“四权”。

(三)按照“三个一”的要求,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按照省委提出的“三个一”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管理、监督和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选人用人机制。制定出台了《干部任免职工作联系制度》、《进一步完善市管党政正职领导干部选配制度》、《关于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几个重要环节工作的意见》、《干部例行考察办法(试行)》、《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制度办法,为选准用好干部提供了可靠保证。二是建立健全干部退出流动机制。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度,保持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稳定。加大调整不胜任现职和不称职领导干部工作力度,制定出台了《XX市关于调整不胜任现职、不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使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化。三是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制定《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着力抓好领导干部和班子“一把手”、优秀年轻干部、新型工业化人才、少数民族干部和边境一线干部的教育培训,推进“十大培训工程”的组织实施,将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四是建立健全干部实绩考核机制。出台了《XX市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意见》和《XX市市直党政工作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实施意见》,注重考核干部在应对严峻形势、完成重大任务、应对重大事件、解决复杂矛盾中的表现,坚持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和涉及个人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考察干部,坚持在工作一线、民生问题处理中识别干部,坚持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处理、维护稳定中检验干部。

(四)执行四项制度,强化干部监督管理。一是执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以规范党政“一把手”用人行为的监督检查为重点,严格按照一年一自查,两年一检查的要求,对各级党委(党组)执行《条例》情况进行检查。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时,要专题报告本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情况并接受全委会委员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对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二是执行从严管理领导干部的各项制度。坚持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财产申报、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述廉、民主生活会、任前廉洁承诺制度,严格执行诫勉谈话和函询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监督工作协调机构,聘请了一批干部特邀监督员,拓宽干部监督渠道,制定了《信访工作首问、首办责任制暂行办法》、《信访工作规程》、《督查工作制度》、《领导干部问责办法(试行)》等制度。三是执行整治用人不正之风的有关规定。健全选人用人问责制,严格执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调查制度,坚决查处跑官要官、买官卖官行为,坚决查处各种非组织活动,坚决查处封官许愿、跑风漏气行为,坚决查处突击提拔干部行为,坚决防止和纠正不按《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选人用人的问题。坚决整治乱告状、乱造谣、乱诬陷、干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歪风邪气,营造心齐劲足、风清气正的干事环境。四是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制定了《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和追究制暂行办法》,对干部推荐、考察、任用等环节的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认定和追究方式作出了具体的规定。试行干部考察全程记实制和考察干部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制,按照“谁考察,谁负责,谁失察,谁负责”的要求落实责任。

三、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

(一)从扩大民主入手,推进干部工作的民主化进程。把扩大民主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过程,严格按照规定的原则、条件、程序、纪律选拔任用干部。一是扩大推荐提名环节中的民主,把初始提名权交给干部群众;二是扩大征求意见环节中的民主,充分发挥地方党委全体委员把关作用;三是扩大组织考察环节中的民主,坚持同等对待、同一标准,比较分析,优中选优,真正把最优秀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四是扩大决策任用环节中的民主,坚持和完善党委常委会讨论任免干部票决制和全委会对重要干部投票表决制,做到多数人不同意的不提名,多数人不赞成的不通过,切实减少和避免用人失误。

(二)从坚持标准入手,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按照“三个一”要求选人用人,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对一些特别重要的岗位,要选拔那些政治素质强、基层经验丰富、埋头苦干、政治可靠的人,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

(三)从推进改革入手,努力创新干部工作机制。以扩大民主为改革方向,建立以民主为基本趋向的机制,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程度和透明度;以完善考核为关键环节,建立以竞争为基本特征的机制,使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的选拔视野;以推进交流为重要措施,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以加强监督为根本保证,进一步完善制约制度和措施。

(四)从提高能力入手,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干部的培养教育,着力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一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促使干部开阔视野,更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强新本领。二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年轻干部。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全面培养锻炼干部。研究制定党政机关公开选调公务员办法,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各级党政机关,真正形成“到基层去、从基层来”的科学培养链。三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快后备干部库建设进度,对年龄、民族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有充足的来源。

(五)从规范程序入手,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条例》和省委“三个一”要求。一要强化干部工作政策法规执行情况的经常性检查。二要加大监督力度,规范“一把手”用人行为,积极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加强巡视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逐步推行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用人情况离任检查制度。三要完善监督机制,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拟提拔领导干部个人有关情况报告制度。四要坚决查处用人上的违规违纪行为,严格执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调查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不按《干部任用条例》和有关规定选人用人的问题。五要强化干部选拔任用全程监督记实制度,明确监督的主体和责任,建立记实档案,使推荐、考察、酝酿、决定等各个环节都有据可查,保证选人用人的各个环节置于党委和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六要建立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协调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就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突出解决好干部工作民主中出现的拉票贿选等问题。

(六)从强化责任入手,严格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要建立相关制度和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条例》及相关规定的落实。一要建立健全落实《条例》及相关规定的责任制度,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二要建立健全落实《条例》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贯彻执行《条例》及相关规定的情况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三要落实好组织人事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等有关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监督员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加大对干部工作的监督力度。

(七)从加大宣传入手,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整合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资源,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广泛深入宣传党的干部政策、干部工作法规、干部工作程序、干部工作纪律,通过扎实有效的宣传工作,增加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扩大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让干部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的检验和监督,努力营造干部工作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一、我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我市干部人事制度在市委领导下,积极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一是重德才、重实干、重基层的导向更加鲜明。市委始终把以德选人放在第一位,坚持在选人用人中看政绩、看奉献、看群众认可,一大批在服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实绩突出的干部得到提拔使用。市委始终注重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干部。区县四家班子成员三分之二以上是从基层一线选拔上来的。2007年以来,面向县(区)、乡镇选调市级机关干部近200人,选拔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近100人,50多名优秀村、社区干部被定向招录为公务员或副科级领导干部,尤其是2009年,专门面向具有乡镇街道工作经历的干部,公开选拔了10名副县级领导干部,树立了重视基层的用人导向。二是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化进程快速推进。按照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要求,制定出台了进一步规范选拔任用市管领导干部初始提名工作的意见,积极采取全委会推荐、基层组织推荐、个人推荐、公开选拔、非定向推荐等方式提名干部,干部提名方式进一步丰富,选人视野进一步拓宽。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成为干部选拔任用必经程序,民意调查得到广泛运用。全委会、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得到普遍推行,2001年以来,市委常委会票决干部任免1000多人次、县(区)委常委会票决干部任免1万多人次,市、县区委全委会票决干部近1000人次。通过各类媒体定期不定期宣传干部工作政策法规、原则条件、方法程序,公告领导干部任免情况,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是干部人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根据中央“一纲要、三条例、十一个配套法规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一批相配套的制度。特别是在《干部任用条例》出台以后,重点围绕干部选任提名、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任职等环节,不断建立和完善程序性规定。2005年,制定了《干部选任规程》,明确了21个工作程序、20项相应工作制度,规范民主推荐、讨论决定、任职等环节。2009年,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又集中出台了10项制度措施,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四是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不断丰富。积极探索实践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2000年至2009年,全市公开选拔县、科级领导干部300多名;市级机关中层干部全面推行竞争上岗,2000多名干部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岗位,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积极采用公开竞聘方式,选拔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今年,采用这一方式,在蜀光中学、市职业技术学校、釜溪职中选拔了4名副校长,得到干部群众的认可。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全面实行公推直选,开展了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试行了乡镇党委书记代理制。经过积极实践探索,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开竞聘、公推直选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操作办法。五是干部交流工作扎实推进。着眼于优化班子结构、培养锻炼干部,加大了区县之间、市级部门之间、区县与市级部门之间的交流任职力度。2001年至2009年,领导干部交流面达70%。六是整治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成效明显。近年来,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选人用人监督机制。市委制定了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规程,明确了29个监督管理重点。建立了上级组织部门派员列席下级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会议制度,普遍推行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2001年至2009

年,审计县、科级领导干部达300多名。在全省率先开通了手机短信和12380网上举报平台,干部监督举报渠道进一步畅通。市委和6个区县委均开展了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市委全委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总体评价满意度达80.20分。2009年全国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中,我市四项指标均在80分以上,居一档次水平。

回顾近10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历程,主要特点是:一是坚定不移的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推进改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证。二是坚持结合自贡实际,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自贡是座老工业城市,与其他市州相比,机构多、干部多、财力不足。始终始终立足这一实际,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统筹考虑,坚持每一项改革都有利于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三是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分清轻重缓急,分类指导,抓住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推动改革全面深化。四是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同时深入研究和解决干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大胆开拓创新。以上这些经验,应当成为今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在认真总结成效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面临的问题还有不少。比如,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机制不够完善,群众参与渠道不多;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还不够高;干部竞争择优机制不够完善,干部能下能出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干部激励约束措施不够有力,经常性了解干部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仍然存在,拉票贿选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尽管不是主流,但严重损害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抑制了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改革,希望在改革,根本出路也在改革。

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根据中央《规划纲要》和省委精神,今后10年,我市既要整体推进党政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激励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又要统筹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进一步建立健全“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公平公正、充满活力”的干部人事制度。

(一)抓住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着力破解干部择优难题。采取措施,着力在5个关键环节上有所突破。一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和推荐制度。要按照主体清晰、权责对等、人事统一原则,明确不同类型、不同职位干部提名的主体、形式、程序和责任。要健全不同类型、不同职位干部民主推荐的办法。改革民主推荐方式方法,试点开展先谈话推荐、后会议民主推荐;推行公开推荐空缺职位拟任人选;探索建立民主推荐职位预告制度。要研究制定防止简单以票取人的具体办法,正确分析和运用民主推荐结果。二是推行差额选拔干部

制度。今年,要制定规范差额选拔干部的办法,推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票决。三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力度。要大力推行公开选拔、公推竞选、公推公选、公推比选、公开竞聘、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任方式,把最合适的人选到最合适的岗位上来。积极探索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公推公选办法。到2015年,每年新提拔的县级以下委任制领导干部中,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拔的,应不少于三分之一。四是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范围。2010年起,在村(社区)继续全面推行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研究制定村(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行办法;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研究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试行办法;认真抓好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公推直选,2011年起原则上空缺的乡镇党委书记实行公推直选,并研究出台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行办法。全面推行乡镇党委书记代理制。五是坚持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到2015年,县区党政领导班子中,要保持半数以上有3年以上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等领导工作经历的成员;市级机关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一半以上。要加大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乡镇街道事业人员、大学生村干部等群体中考录公务员力度。探索从优秀工人、农民等生产一线人员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完善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进一步畅通从企业、事业单位选调优秀人才到党政机关的渠道。坚持从县、乡党政机关遴选优秀干部到市级以上党政机关。到2015年,市级机关中层领导干部中,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完善选调生培养制度,夯实年轻干部成长的基础。

(二)坚持分级分类要求,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着力破解干部识别难题。考核评价是干部管理的基础,考核结果是选准用好干部的基本依据。一是建立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岗位职责是评判干部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要根据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以及地方和部门等不同类型、职级、岗位的性质、任务和要求,逐步建立健全干部岗位职责规范及其能力素质标准,使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明晰化、具体化和规范化。编制领导干部职位说明书,明确职位定义、任职资格、职位职责、工作目标。二是研究干部德的评价标准和考察办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干部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如何把干部德考准考实,是干部工作的一大难点。要注重从政治品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对德的内容及其表现进行定量分析,细化考察内容,拓宽考察途径,创新考察方法,不断提高识别干部德的准确性。三是完善考核评价办法。要结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特点,建立健全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评价体系。2011年起,试行市、县(区)“两会”期间民主测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制度,注意运用巡视、审计、统计及部门行业专项考评等结果。加强干部考核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干部考核信息库,坚持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

(三)围绕群众满意目标,建立健全科学管用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着力破解干部监督管理难题。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要改进干部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创建活动,认真实施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健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规范组织调训、干部在职自学制度,把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二是建立健全

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多年来困扰干部工作的一大难题。要研究制定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办法,要合理界定干部不适宜担任现职的情形,规范调整的原则、程序。要拓宽干部调整后的安排渠道,完善相关保障性配套措施,使干部“下”得安心。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2011年起,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两个任期必须交流、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15年不再提名的制度。严格控制选任制领导干部尤其是县、乡党政主要领导法定任期内的职务变动,保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内稳定。三是强化重点管理和分类管理。要探索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分类管理制度。对关键岗位干部尤其是各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实行重点管理。完善进一步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办法。探索党政机关部分职位实行聘任制。加强干部职数、职级管理 ,严格按职数配备干部。四是健全干部交流机制。要着眼于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推动干部交流有序健康地进行。要完善党政机关干部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交流办法,加大重要部门、关键岗位、不同地区干部交流力度。2012年起,开展市级机关中层领导干部跨部门交流试点。推动机关内部干部定期轮岗,2015年前制定规范党政机关中层干部轮岗交流的办法。研究突破体制性障碍的有效措施,疏通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干部交流渠道。五是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过程监督。坚持上级组织部门派员列席下级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的会议制度。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制度。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坚持和完善干部任用前征求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等制度。在有用人权的单位全面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坚持对县(区)委书记、县(区)委组织部长和部分市级部门“一把手”,开展选人用人专题谈话。探索建立拟提拔干部廉政报告制度,将个人家庭收入、家庭成员从业、家属违纪违规等列为申报内容,并实行廉政报告书面承诺。六是深入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健全选人用人问题及时发现机制,畅通电话举报、信访举报和网络举报渠道,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检查和巡视力度。完善用人不正之风查处机制,研究制定用人失察失误责任追究办法,严厉追究用人失察失误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抓住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行为专项整治。七是实行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公开是最好的监督。要明确信息公开内容,建立健全信息公开渠道,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建立健全干部信息向社会公开制度,建立干部工作社会评价机制,坚持和完善组织工作满意度民意调查制度。到2015年,基本实现干部工作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

(四)落实以人为本精神,建立健全导向鲜明的干部激励保障机制,着力破解干部作用发挥难题。给合我市实际,要坚持从严管理与关心爱护相结合,重视对干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帮助、心理上关怀,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一是树立正确用人标准和用人导向。坚持不看关系、不看来历,看人品、看能力、看实绩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干部。二是完善非领导职务晋升办法。探索制定达到一定任职年限领导干部提高职级待遇的措施办法。研究制定退出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办法,加强退出领导职务干部的管理。三是强化干部权益保障。贯彻落实规范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任职年龄指导性意见,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落实公务员福利、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对长期在基层工作的干部、长期担任县乡党政领导职务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关心干部身心健康,严格落实干部休假、健康检查等制度。坚持和完善离退休制度,完善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机制。

(五)坚持统筹兼顾,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着力破解三支队伍协调发展难题。适应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促进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事业单位管理干部三支队伍协调发展。一是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办法。坚持组织选拔与市场化选聘相结合,完善企业领导人员选拔方式。研究制定以任期目标为依据,全面反映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以及企业领导人员履职表现、廉洁从业情况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深化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大管理层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力度。二是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选拔任用规定,完善委任、聘任等任用方式;探索试行民主选举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方式。研究制定符合不同行业特点的,事业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探索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度的具体办法。拓宽乡镇(街道)事业单位人员来源渠道,注重从农村、社区优秀基层干部、大学生村干部中选聘。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工作。

三、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改革任务落到实处继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关键在于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一)要落实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责任。今后一个时期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基本要求都已经明确,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党委(党组)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明确改革的重点内容、难点问题和影响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组织人事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直接组织和推进改革的责任,抓好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当好党委(党组)的参谋助手。市委将建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推进改革的合力。

(二)要积极稳妥、有序可控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直接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调整,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既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又要冷静清醒地把握改革。要加大改革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了解改革、支持改革、监督改革,同时要注意宣传的方式方法,加强舆情引导,努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确保改革进程稳妥、操作有序、取得实效。

(三)要用严格的纪律,保证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一是要严格政治纪律。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规划纲要》和市委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任务和要求上来,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防止走形变样,确保中央政令畅通。二是要严格组织纪律。重大改革措施出台前,要广泛征求干部群众的意见,及时向上级党委报告请示。三是要严格工作纪律。坚持按法律法规和程序办事。尤其是领导干部和组织人事部门的同志,要严格执行干部人事工作的各项规定,在改革中发挥好表率作用。

(四)要切实抓好今年的各项改革任务。今年是落实《规划纲要》的起步之年,年初确定了十项措施任务,我们一定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一是认真落实去年出台的规范干部提名权的办法,并深入研究探索,在解决深层次问

题上下功夫、求突破。二是面向社会统筹公选一批县、科级领导干部。三是研究制定竞争性选拔市管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办法,推行公开竞聘等方式选拔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四是研究制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信息公开办法,规范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时间。五是研究制定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加大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力度。六是加大对基层一线干部培养选拔和关心力度。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年休假制度,研究制定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干部实行职级待遇倾斜的办法。从市级机关和县乡基层单位分别集中选派30名优秀年轻干部进行1—2年的双向互派挂职或任职,力争三年内各达100名。组织市、县(区)机关与企业分别选派一批干部开展双向挂职锻炼。七是研究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考核评价办法。八是开展干部选任工作专项检查。九是开展用人上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十是开展选人用人专题谈话。结合“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对县(区)委书记、县(区)委组织部长和部分市级部门“一把手”开展选人用人专题谈话。

第五篇:纪委调研报告

以制度创新为突破

全力构建监督管理新机制

---小学校贯彻实施两个《办法》工作调研报告

代表党风在开展贯彻实施两个《办法》以来,认真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领会县委专题工作会议精神,把贯彻实施两个《办法》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在县纪委的正确领导和精心指导下,以理顺工作流程为切入,以强化监督管理为重点,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精心组织,强化领导,扎实推进,构建了良好的监督管理新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强化责任领导上求实效

贯彻实施两个《办法》是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创新之举,对于强化领导干部工作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推进两个《办法》落实,乡党委把统一思想,强化领导,明确任务作为前提,为落实好两个《办法》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是深入理解意义。在县委专题工作会议后,上梵蒂冈召开了党政班子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了两个《办法》。讨论了县委贯彻实施两个《办法》加强对党政“一把手”和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监督的重要目的和意义,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形成共识。通过思想认识上的统一,形成了工作的合力,为开展好落实工作奠定了的基础。

二是成立领导组织。为了使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成立了由萨芬的任组长,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其它班子成员和重要站、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为了把工作做好,沙

1发垫从领导力度,工作责任上自加压力,提高效率。基本做到了节假日不休息,白天完不成的工作晚上加班。形成了书记牵头主抓,班子成员负责实施,办公室成员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从上到下做到 “三个明确”即“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有效地推进了工作开展。

三是理清工作思路。为稳步推进工作开展,结合本乡实际,乡党委制定了符合本乡特点的工作实施方案。在制定过程中,党委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并对工作方案反复推敲,认真研究,多次修改,做到了党政“一把手”亲自参与、亲自指导、亲自落实,使工作任务更加具体,方法步骤更加明晰,责任落实更加有力。按照工作方案扎实开展贯彻实施工作,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在制定监督管理制度上下功夫

贯彻落实两个《办法》,重点在于建立实际、管用、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只有靠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才能提高制度的刚性和有效监督力,才能提高监督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此,乡党委政府从建立健全各项配套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入手,强化监督管理实效。

1、强化指导。在建立健全各项监督管理办法的过程中,在制定各项制度监督管理办法过程中,真对每项制度和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完善。先后对党委政府和各站、办、所的工作制度,监督管理办法反复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对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细化落实,特别是针对最容易发生腐败问题的环节进行精心敲推,细化分解权力和强化制约监督。使各项流程,监督管理办法,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实效。

2、抓住关键。在认真研究《xxx》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加强监管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在全乡所有的站办所和职能单位中,按照工作性质,职权范围认真筛选。确定了民政办、计生办、财政所、经管站、水利站、乡建办、林业站、供电所、农机站、农技站、派出所、司法所等14个站、办、所作为权力运行监管的重要部门,组织这些站、所、办负责人认真学习县委关于对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加强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围绕转变作风、提升效能、服务群众方面,自查自找存在的问题,拿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意见。工作领导小组针对查找出的易发生腐败问题的关节点、危险点,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给这些重要站、所、办和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戴上“紧箍咒”。全乡14个重要站所办共建立健全服务工作流程24项,工作职责14项,监督管理办法 14项。

3、建全监督。按照《xxx》规定,把领导班子的分工进行了重新调整。将人事、财务、工程项目管理,物品采购和资产处置等工作交由副职分管,形成了重大事项决定由党委会议研究决定,并采取了党政“一把手”末位发言的决议制度,切实做到把党政“一把手”权力下放,充分发挥副职的能动作用。在明确了班子成员主管,分管工作的同时,强化了党政“一把手”对副职行使权力的监督职能。制定了《党委议事决策规则》、《党委人事管理办法》、《政府财务管理办法》、《乡政府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政府物品采购办法》和《乡政府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各项监督管理制度9项。进一步规范了权力运行,使各项工作的决策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三、强化职能,规范运行,在建立完善长效机制上求突破

在实施两个《办法》过程中,zdfsbv把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流程健全管理制度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贯穿始终,扎实推进,力求实效。

一是落实硬件建设。把反复修改完善的各项制度、工作流程、工作职责、监督管理办法,统一制作了图板,悬挂上墙,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进一步形成推进落实两个《办法》的长效机制。同时对重要站、所、办又分别制作了14块图板,把每个站办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各项行

权事项、监督制度制作在图板上。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图板设计,办公室工作人员认真校对审核。为了加快工作落实,主管领导和办公室人员利用一天的时间义务帮助制作图板并连夜安装上墙。全乡共设计制作图板26块。夯实了贯彻实施两个《办法》的硬件建设,推动了长效机制建立。

二是提高自觉意识。根据领导班子和各站所办工作人员的不同工作性质,工作范围,按照姓名、职务、职责、监督电话等内容,分别制作了岗位职责监督牌,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增进与群众的沟通,密切干群之间的关系。以此促进两个《办法》的深入落实。不仅如此,乡党委还把各项工作制度、监督管理办法编制成手册。发到每位机关干部手中。领导干部对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或相关的业务,也能通过制度汇编手册了解和掌握。既强化了自律意识,又提高了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贯彻实施两个《办法》的主动性、自觉性,三是创新工作机制。结合贯彻实施两个《办法》,根据实际需要,乡党委在工作中实施了“宣传v操场先难后获”工作制度。实行工作交办制和提请批办制。目的是提高办事效率,转变工作作风,探索深入推进实施两个《办法》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领导干部手中都有一本工作交办单和提请批办单,按照乡党委研究部署的重点工作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以及突发性应急处理事项,由主管领导拟定专人负责完成此项工作,并填写工作交办单。交办单明确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定成时限。交办单一式两份,主管领导和承办人各执一份。通过交办皮瓣强化了责任,督促工作落实,又防止了工作过程中出现责任不明,推诿扯皮现象。从而使每一项工作都能从责任的角度,监督的力度上推进落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四、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按照县委、县纪委的总体要求,寿山乡在贯彻实施两个《办法》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主

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干部认识还不到位,认为开展这项工作是搞形式,“一阵风”刮过就拉倒,工作不够主动,缺乏积极性。二是有的监督管理还不到位,个别站、所、办的监督管理措施还不够有力,监督管理办法还不够完善。三是贯彻实施两个《办法》的氛围不够浓厚,宣传影响的力度不够大,方式方法不够灵活。针对这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强和改进。

下载XX县纪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XX县纪委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纪委委员调研报告

    进一步发挥纪委委员作用的实践与思考 纪委委员作为各级纪委的组成人员,是加强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力量,纪委委员的监督、参谋、宣传、协调等职能作用发挥得......

    纪委调研

    发挥职能补“短板”“四通一平”求发展 ——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改善和优化发展软环境, 服务两型社会的调研与思考 ●公安县委常委、纪委书记 施金方 一只由长短不同的木板......

    三江镇镇纪委调研报告

    关于三江镇纪委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本镇纪委现状 镇纪委现有纪委书记1人,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1人,镇纪委委员4人;村(社区)廉勤监委主任9人。 二、本乡镇纪委工作运行中......

    纪委调研报告例文材料总结[范文大全]

    纪委调研报告范文材料总结精选 4 4 篇纪委调研报告纪委调研报告纪委对农村土地信访问题的调研报告关于如何发挥乡镇纪委职能作用的调研报告县纪委对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问......

    乡镇纪委工作调研报告

    乡镇纪委工作调研报告按照市纪委统一安排,围绕乡镇机构改革后乡镇纪委履职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监督工作基本情况1、在推动党委落实主体责任方......

    乡镇纪委职能作用调研报告

    乡镇纪委职能作用调研报告 纪律检查委员会简称纪检委或纪委,是指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负责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乡镇纪委职能作用调研报告,请参阅。......

    纪委队伍建设年调研报告大全

    “队伍建设年”调研报告根据县纪委提出“队伍建设年”活动要求,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纪检队伍整体素质这一课题......

    乡镇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乡镇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2010-06-29 18:36:54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