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冀政办〔2003〕23号)
【发布单位】河北省
【发布文号】冀政办〔2003〕23号 【发布日期】2003-09-06 【生效日期】2003-09-0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河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
(冀政办〔2003〕23号)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河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河北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2003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59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严格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一)认真落实“省立项目、省定标准”的规定。公办学校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要严格按照《河北省教育收费项目及标准》执行,凡不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坚决取消。各地、各学校不得擅自立项、超标准和超范围收费。(二)在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必须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各地要严格按照冀教财〔2002〕40号文件规定的标准执行,不得以任何理由缩小“一费制”实行范围和突破“一费制”最高限额,下浮不限。
(三)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必须严格执行“三限(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公办高中收取“择校生”择校费要严格执行《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办高中择校生收费实行最高限价的通知》(办字〔2003〕71号)规定,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提高收费标准和收取限定金额以外的择校费用。各地公办高中现行收费标准(去年招收择校生的收费标准)超过此次省定择校生收费最高限价的,要立即降下来;现行收费标准低于择校生收费最高限价的,要维持原来标准不得提高;招收“择校生”的比例,必须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关于公办普通高中择校生招生比例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冀教财〔2003〕39号)规定,严禁学校擅自扩大“择校生”招生比例、降低录取分数线。
(四)稳定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现行收费政策。中等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收费继续执行国家和省定项目和标准。高等学校招收的专接本学生、体育艺术特长生、预科生、定向生以及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招收的学生,其收费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政府规定项目和标准执行。(五)严格规范代收费的行为。中小学校除按国家规定可以代收课本费外,不得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性质的代收费;学校面向学生的各类服务项目,必须遵守学生自愿的原则,按照“多退少补、不得盈利、及时结算”的规定,加强资金管理。中小学校不得以组织辅导班、补习班、“提高班”和“超长班”等为由向学生收取费用。严禁任何部门包括学校及教师以任何形式要求学生订购教辅材料、课外读物、报刊杂志等,不准强行收费为学生统一着装,不准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向学生摊派钱物。禁止任何部门或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取任何费用或向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摊派。(六)严格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坚持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原则,不准招收择校生。划片要科学合理,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对经批准进行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试验依托优质公办中小学办学的学校,严格执行“四独立”(独立法人、独立校舍、独立核算、独立办学)的要求。凡不符合“四独立”办学要求的,要停止招生或者改按公办学校标准收费。普通高等学校不得将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招生指标转到独立学院,变相高收费,不得借独立学院之名搞“校中校”,变相“双轨”收费,不得假借中外合作办学名义,变相提高收费标准。
二、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治理力度
(一)建立健全专项治理责任制。各级政府要建立专项治理责任制,明确分管领导,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和单位督促整改,对教育乱收费问题严重的地方和单位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通报。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其职责分工如下:
政府纠风部门:组织协调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监督检查相关部门履行职责情况;对教育乱收费典型案件、影响严重的事件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实施责任追究,不仅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
教育部门:负责有关教育招生收费政策规定和治理措施的贯彻执行,规范学校的招生收费行为,加强对学校收费收入和支出的监管,与物价、财政部门共同发布清理后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社会监督。深入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一费制”收费制度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对学校擅自设立项目、超标准、扩大范围的收费行为和违反“一费制、“三限”政策的行为要严肃查处,切实做好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管理工作。
物价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健全和强化“收费许可证”管理制度和年度审验稽查制度,会同有关部门督促和指导学校落实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对中小学教材(含中小学实验教材)的价格管理,建立健全教育乱收费举报制度,认真负责受理群众举报,对学校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超标准收费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清理教育收费项目,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项目;认真贯彻落实“收支两条线”规定,加强对学校收费收入和支出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保障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机制,配合有关部门查处教育乱收费的行为。
审计部门:积极推行教育收费审计制度,负责对涉及教育的有关部门和学校的收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农业部门:协调和参与搞好农村中小学乱收费专项治理工作,监督落实国家和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一费制”收费办法,参与查处农村中小学各种违反规定乱收费的行为。
新闻出版部门:加强对学生用教材的价格和质量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教材成本,切实降低群众经济负担,严格教辅材料、课外读物的管理,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校和学生摊派,打击非法出版教辅材料的行为。
(二)切实加强对学校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大中专学校和城市的中小学对所收取的学杂费要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做到票款分离。不具备条件的农村中小学,也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学校按规定收取的学杂费收入要全部用于办学。各级教育、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监督,对学校收入、支出情况及时进行审计,杜绝乱收乱支行为。
(三)严格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各地学校要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将招生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资金的使用等情况和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开和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各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教育收费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
(四)严格控制中小学教材价格。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办发〔2001〕34号文件规定,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不得将教辅材料纳入《教学用书目录》,不得向学校印发教辅材料《推荐目录》,各学校不得统一组织学生购买教辅材料和专题教育书籍及材料,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培训费”等名义向教材出版、发行单位违规收取费用。物价部门要把教科书和实验教材统一纳入价格管理范围,严格核价。物价和新闻出版部门要制定教材有关费用支付标准和管理规定,严格审核,切实降低教材成本,同时要引进竞争机制,进一步降低教材成本和价格。在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提倡使用经济版教材,实行“一费制”的中小学,必须使用经济版教材。(五)加大教育投入。各地要继续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和调整优化学校布局,精简管理人员和非教学人员,减少人员经费,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合理配置。财政部门要加大教育投入,确保实现“三个增长”,对实行“一费制”后学校公用经费不足的,要按省核定的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定额,由上级人民政府通过转移支付解决。财政和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三保”投入机制,切实做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工作。
三、严格监督检查,查处乱收费行为
(一)认真开展教育收费自查自纠。开学是教育乱收费的高发期,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收费工作的领导,严把开学收费关口。各级纠风、教育等部门要组织和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对乱收费问题进行认真、全面的自查自纠,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凡是违反规定收取的费用,要一律无条件清退给学生。自查自纠结束后,要逐级写出自查自纠报告,并报上级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各地自查、自纠期间,省、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力量进行督导。(二)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从今年10月份开始,省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纠风和教育、物价、财政、审计、农业、新闻出版等部门组成检查组,在各市、县(市、区)和大中专院校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各地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三)严肃查处乱收费、乱摊派的行为。各级纪检、监察、教育、物价、财政等部门要严肃查处下列行为:一是违反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扩大范围收费的行为;二是有关学校违反“一费制”收费制度以及违反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的行为;三是部门和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取费用或向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摊派的行为;四是违反规定乱征滥订教辅材料、报刊等行为;五是挤占、平调、挪用和截留学校按规定收取的费用的行为;六是违反政策的其他行为。对于顶风违纪的乱收费案件要从严查处,并依照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纪律处分,对造成严重影响的乱收费案件,还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有关部门要认真受理学校及群众的投诉,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督办和查处。
(四)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切实加大对治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有关收费政策规定。同时对顶风违纪的问题公开曝光,推动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治理教育乱收费实施意见
2011年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
工作实施意见
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省监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新闻出版局
为认真贯彻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省纪委六次全会、全省纠风工作会议和全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会议关于继续深化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经省教育厅、省政府纠风办、省监察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审计厅、省新闻出版局研究同意,现就2011年全省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2011年的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着力解决教育收费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源头治理,为教育改革发展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
二、主要任务
(一)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中职助学金、免学费补助资金为重点,加强对教育经费拨付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教育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格落实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和保障责任,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继续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逐步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规范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和使用效益。各级学校主管部门和有关中职学校要加强学籍管理,确保学生资助信息真实可靠;严格落实中职教育收费、资助和免收学费等政策规定,未经批准,中职教育不得收取除学费、住宿费以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加强对涉及教育事业的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中职助学金、免学费资金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审计,推进审计结果公开。
(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严禁在义务教育阶段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各种费用。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豫政办【2009】132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意见》(豫政【2011】26号)和《教育部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0】6号)要求。我省将制定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实施方案,向社会公布并报教育部备案。各地要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免收学杂费和借读费,信息技术教育(含电教教材)、取暖等费用由学校从公用经费中列支。严禁捐资助学与录取学生挂钩,严禁向学生收取与入学挂钩的任何费用。学校接受的正常捐赠收入要全部纳入学校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统一管理。严禁举办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占坑班”(通过参加培训获得入学便利)。不准任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采取或者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不准以任何名义举办重点校、重点班。严禁以许诺免学费、给生活费、零花钱等方式抢夺生源。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确保其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畅通入学渠道,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划定服务学区或定点学校,以公办学校为主,统筹安排就读,在免除学杂费、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与流入地学生同等待遇。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着力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条件。2011年省、市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均衡分配到初中的比例不低于50%。
(三)制定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行为的监管。国家有关部门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后,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管理。幼儿园收费要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幼儿园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严禁违规以开办各种特长班、兴趣班、实验班等为名向家长另外收取费用,不得收取与幼儿入园挂钩的集资费、赞助费、支教费等。
(四)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各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辅材料出版、印制、发行等环节的监管,继续开展对盗版教辅材料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行为,切实提高中小学教辅材料编印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教辅材料选用的监督管理,任何单位(部门)任何人不得强迫学校订购教辅材料。严格规范教辅材料价格。各级教育、纠风部门继续深入抓好教辅材料准入制度试点工作,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出台我省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的意见,切实解决教辅材料散滥问题。
(五)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成果,加大公办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力度。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政策规定,切实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坚决禁止和纠正假清理、走过场的问题。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纠正国家机构、有关组织利用财政性经费和非闲置性公办教育资源举办或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行为。教师在民办和公办学校之间流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履行相关手续。对至今清理规范工作尚未完成的学校,或仍未达到民办学校标准要求的学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一律执行当地同类公办学校收费政策。我省将制定公办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指导意见,加大对公办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的政策指导和推进力度,2012年秋季开学前全面完成普通高中改制学校的清理规范工作。坚决纠正以改制为名的乱收费行为。
(六)严格执行并逐步调整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继续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每个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30%。从2012年秋季开始,以学校为单位将招收择校生比例降到20%。各地要加大政府投入,完善高中经费保障机制,抓紧制订并落实生均拨款标准,积极化解学校债务。研究制定加大高中教育政
府投入、逐步取消“三限”收费的措施和办法,在一定时期内取消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除经省教育厅批准的普通高中宏志班、国际班、实验班和民办学校外,任何公办高中不准违反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招生区域进行招生。严禁以许诺免学费、给生活费、零花钱等方式抢夺生源。
(七)继续实行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禁高等学校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开办软件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等名义违规收费。进一步扩大招生信息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流程,完善公开形式,加强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对考生资格、录取信息、学费标准等及时进行公示。严格规范高校体育、艺术专业招生和成人教育及自学考试收费行为,严禁超标准或自立项目乱收费。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加强高校研究生收费管理,严禁向计划内研究生收取学费。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收费管理,按管理权限经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其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高校所在地省级政府的有关规定,坚决取缔越权审批或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中外合作项目,切实纠正以中外合作办学名义乱收费的行为。要加强高校示范性软件学院项目和收费的监管,坚决纠正违规审批和乱收费行为。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要严格按照所在地省级价格主管部门批准的项目和标准规范收费,并对各项收费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严禁高校冒用学历教育名义在录取体制外违规招生并收费,严禁高校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八)严格规范公办高中代收费和高等学校学费,坚决禁止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公办高中除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定标准向学生收取学费、住宿费、择校生的择校费、代收书本费、作业本费、电教教材费外,向学生收取的其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坚持学生自愿、学生受益、有利管理、成本补偿和不得盈利的原则,即时发生即时收取。各级政府和部门不得将学校收费资金用于平衡财政预算,严禁截留、平调、挪用、挤占学校收费资金。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学费,明确文科专业收费政策。本科院校的文学类、史学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管理学类和专科院校的财经类、公共事业类、文化教育类、旅游管理类等所含专业属于文科,各高
等学校严禁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提高或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代收的书作费要专款专用,不得用于支付试卷费等教材以外的费用,按学期或学年据实结算、多退少补。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各级联席会议的作用。各级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理顺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工作责任,积极组织协调,密切配合支持,形成治理工作合力。对所确定的治理任务和各项工作,要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安排部署,确保全年治理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二)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积极推进源头治理工作。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教育收费权限管理的有关规定,坚决纠正越权设立收费项目和违规制定收费标准的问题。继续稳定各级各类公办学校的学费、住宿费标准。我省近期出台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管理办法,切实规范学校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行为,禁止通过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侵害学生利益。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乱收费问题,要结合实际,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努力从源头上杜绝乱收费行为的发生,努力构建治理教育乱收费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和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社会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各地要结合治理工作任务,制订宣传和培训工作计划,列出工作时间表,深入开展层次不同、形式多样的宣传和培训活动。要全面系统的宣传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客观反映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要对学校校长、教师、财会人员有计划地安排培训,提高政策理解力和执行力。要采取有效形式,对教育收费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大力宣传治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营造治理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四)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行为。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把监督检查工作与行风建设、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坚持经常性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坚决纠正存在的问题。要继续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和督查工作,对群众举报和检查发现的乱收费的问题坚决严肃查处,对顶风违纪、情节恶劣和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不但要严肃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
第三篇:关于2006年全市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教育局、纠风办、监察局、发改委、物价局、财政局、审计局、文化局(新闻出版局)、农委,市直各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纪委、省纪委、市纪委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省政府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省纠风办等八部门《关于2006年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现结合我市实际,就2006年的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建立健全治理和预防教育乱收费的体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治本,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重点任务
(一)确保国务院的决定落实到位,严格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行为
国务院决定,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启动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校舍维修改造资金保障新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对此各地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确保这一新机制的顺利运转。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
各区县要严格按“一费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取费用,继续落实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学生的“两免一补”(即免除杂费和教材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政策,不得向学生统一收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督促各级政府调整教育支出结构,确保按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到位。
学校向学生提供服务,必须坚持自愿和不盈利原则,严禁采取强制或变相强制手段提供服务和收费。
(二)坚决制止以改制为名乱收费,进一步规范公办学校办学行为
2006年,各区县要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做好清理改制学校收费准备工作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2827号)规定,加强对办学体制改革工作的领导,全面停止审批新的改制学校和新的改制学校收费标准。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办学行为,对已改制的学校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清理规范,着重解决以改制为名或以民办名义举办的“一校两制”、“校中校”和“校中班”高收费问题。公办学校凡改制为民办学校的,必须符合“四独立”原则,否则要停止招生。严禁以改制为名乱收费。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ww.xiexiebang.com网。
各地要切实加强对“示范”、“特色”等学校达标创建活动的管理,坚决制止一些学校搞超豪华建设、变相提高收费标准的做法。学校规划建设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经济承担能力相适应,坚持安全、节约、坚固、实用的原则,坚决纠正在学校建设中相互攀比、追求豪华、举债建设和规模超大等不良做法。要加强对学校在建项目工程的监督和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控制标准和规模。
(三)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
继续巩固完善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即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政策,严格限制择校生比例和收费标准,力争逐年有所降低;切实将择校生纳入当地统一招生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公示;招收择校生要以学校为单位计算,每所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的30%,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自费生、借读生等其他任何名义招收学生。
(四)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乱收费
要继续认真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切实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把学校招生资格和计划、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学生入学条件和录取结果向社会全部公开,确保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任何地方和学校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学生收取与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要加大对非法招生中介的打击力度,严禁高考移民和违规招生;继续稳定学费、住宿费标准,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提高或变相提高;严格落实已经明确的相关收费政策和管理措施,预科生升入本、专科以及专升本学生升入本科后,其学费标准应与同学年同专业的其他学生保持一致,禁止对其提高收费标准;学校在首次为学生办理学生证、借书证、毕业证、就餐卡等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必须使用或应当取得的证卡时,不得收取各类证卡工本费;凡地方出台的政策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有关规定不符的,必须坚决纠正。
(五)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遏制教辅材料过多过滥
对教辅材料(含各种形式的练习、测试题集)、报刊杂志等课外读物,要严格做到不强制征订。未经安徽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学生作业不得进校入班。坚决遏制教辅材料过多过滥。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严厉打击教辅材料盗版行为。
(六)全面清理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今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将在全面清理各级各类学校收费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不得出台新的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各地要认真做出工作计划,对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一步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和规范,不留死角。清理规范后按照国家规定保留的收费项目和省确定的教育收费标准,在当地政府门户网站或通过其他方式予以公布,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今年4—5月份,市教育局按照省教治乱[2006]18号《关于做好对各级各类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成立了清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订清理工作实施方案,并迅速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市各类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了全面清查。为进一步规范各类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市教育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将此次清理规范后保留的收费项目通过教育网站等媒介予以公布,以便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和方便群众查询。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区县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依法行政,依法治教,充分认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充分认识继续抓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进一步加强对治理工作的领导。各区县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切实加大对本地区治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力度。
各区县要对自行制定的有关教育招生、收费等方面的政策、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凡与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不符的,要坚决废止和限期纠正。
(二)落实政府责任,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公办学校经费来源必须政府投入为主,学生缴费只能作为办学经费不足的补充。进一步完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督促地方各级政府依法保证教育经费的“两个提高”、“三个增长”,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要确保中央提出的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得到落实。
各区县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要加快薄弱学校的改造进程,缩小校际间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的差距。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禁止各类学校超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盲目发展。要组织力量,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问题进行调研,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进一步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减轻学生经济负担
要进一步降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材价格,严格执行中小学教材用纸及印制标准,减轻学生经济负担;积极推行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工作,严格执行《关于中小学教材出版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修订)》和《中小学教材发行招标投标试点实施办法(修订)》;严禁任何部门和单位以任何借口向出版发行单位违规收取费用,坚决纠正以培训费等名义收取市场准入费的变相乱收费行为。引导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单位规范售后服务行为。
(四)严格执行学校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加强学校收费资金管理
教育收费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即公办学校学费、住宿费等行政事业性收入要按规定全额缴入同级国库或财政专户,纳入部门预算编制范围;支出由财政部门根据部门预算统筹安排。政府要按规定的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拨款标准拨付学校公用经费,保证学校正常运转;要确保转移支付中的教育经费足额用于教育事业。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健全学校财务管理,规范收费收入征缴入库行为,不得坐收坐支;合理制订学校开支项目和标准,要将学校的账目、资金使用情况予以公开,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
(五)继续加强督导检查工作,严肃查处教育乱收费案件
要继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保持治理工作高压态势,严肃查处顶风违规违纪的乱收费案件;严肃查处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和面向学校的各种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行为以及截留、挪用、挤占教育经费和学校收费收入的行为;严肃查处滥印、滥发教材、教辅材料和利用服务性收费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行为;严肃查处与新生入学挂钩的乱收费行为以及学校越权制定、审批教育收费政策等任何形式的违规收费行为。要有计划地对一些学校教育收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督促有问题的单位和学校落实整改计划,对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案件,不但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还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六)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继续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活动
各区县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制订工作计划,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向群众广泛宣传有关教育收费的政策、治理工作的部署和进展、规范收费的正面典型和违法违纪的典型案件。扩大群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的范围,在全社会努力营造有利于治理工作深入开展的良好氛围。
各区县要按市教育局等八部门《转发〈关于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市、区)活动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黄教字[2005]25号)要求,认真做好工作计划,精心组织,2006年下半年开展县级评审工作,省有关厅局将于10月组织省级评审,市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建立工作情况通报制度。
各区县要按照要求,认真抓好各项治理任务的落实,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并向市治理教育乱收费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反馈。
第四篇:小学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实施意见的总结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总结
根据学区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行风建设,树立良好的教育形象,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收费方面严格按照文件及学区要求做,无违规收费行为。为推进乱收费的治理工作,学校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经常进行自检自查,对自查自纠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文件精神,以治理乱收费为工作为重点,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创建文明的教育为目标,按照文件要求,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维护群众利区益和教育公平,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环境。
二、集中整改任务
学校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严格规范办学行为,坚决制止违反教育收费政策和规定的各种形式的乱收费;加强教材教辅资料管理,严格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用书。学校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规定的《用书目录》征订学生用书,严禁教师或不法商贩以任何形式向学生兜售任何教辅材料,切实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用书的自愿征订。坚决杜绝乱编、乱印、滥订现象。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管理,收
费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
三、集中整改工作责任
按照文件精神,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业务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参加检查落实,做到领导具体负责,人员责任明确,并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杨孝恒(学校校长)
副组长:杨随新(学校报账员)
成员:张兴(班主任)
程玉凤(教师代表)
李桂忠(学校监督员)
张小云(校外监督员)
四、集中整改工作措施
(一)提高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认识。学校切实把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其放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整体格局中,与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紧密结合,使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成果得到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充分认可。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责任机制。学校成立了治理教育乱收费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具体组织人员加强督查,做到领导具体负责,参加人员责任明确。
(三)结合工作实际,完善制度机制。学校坚决维护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实际,制定出
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案,充分发挥制度保障在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加收费工作透明度。切实提高学校教育工作者对治理教育乱收费重要性和严肃性的理论认识,自觉告别教育乱收费现象,同时将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向家长公示,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五)加强监督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开展专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充分发挥广大学生和家长的监督作用。学校开展“校长进班级,家长进学校”活动,实现零距离的监督检查;采取“学生监督教师,家长监督学校”的形式;切实对学校、教师乱收费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充分发挥监督员的作用,发现问题,学校与监督员一同严厉查处。
(六)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责任追究。
1、查处方法:
(1)接到群众关于乱收费的投诉举报,学校配合学区立即行动,参与调查处理。
(2)学校对上级领导批转的乱收费投诉举报,及时反馈查处情况,上报处理意见。
2、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学校收费问题事关学生家长的切身利益、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校坚决从严治教,高度重视治理乱收费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本校收费的公正、合理、透明。
五、几点保证
1、校长切实担负起了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认真落实责任书的每项责任指标。在本校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促落实。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个阶段的工作,采取坚决措施,把工作抓出成效。
2、要求参加人员注重实效,注重质量,决不允许草率应付,走形式、走过场。
3、借这次专项整治之风,把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切实刹住乱收费的歪风邪气,树立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形象。
总之,我们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治理乱收费工作的重要意义。
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总结
汪 家 庄 小 学
2010年10月5日
第五篇: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教育部 国务院纠风办 监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审计署新闻出版总署
关于2010年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育收费工作的实施意见
教财[201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纠风办、监察厅(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政厅(局)、审计厅(局)、新闻出版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纠风办、监察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财务局、审计局、新闻出版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教育部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深入治理教育收费中的突出问题,现就2010年治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要任务
2010年治理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抓紧解决教育收费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教育公平公正,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环境。
(一)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管理及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要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严格执行城市义务教育免学杂费政策,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按照当地公办学校免除学杂费标准享受补助;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要按照相对就近入学原则统筹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免除学杂费,不得以借读费等名义乱收费。严格落实国家关于中等职业学校
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以及资助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政策,严肃查处挤占、截留、挪用和骗取教育经费的违纪违法行为。
(二)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乱收费问题。各地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免收学杂费和借读费,严禁捐资助学与录取学生挂钩,严禁向学生收取与入学挂钩的任何费用。学校接受的不与入学挂钩的捐赠收入要全部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各地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教基一〔2010〕1号)和《教育部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7号)要求,切实履行省级政府统筹职责,强化以县(区)为主管理,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要加快薄弱学校建设,建立和完善县(区)域内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改革公办高中招生考试制度,积极推进和完善将优质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部分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机制和评价体系,严禁以任何名义举办重点校、重点班。要多措并举,努力从源头上解决义务教育择校和由此引发的乱收费问题。
(三)严格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坚决禁止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必须坚持自愿和非营利原则,即时发生即时收取,据实结算,不得与行政事业性收费一并收取。服务性收费按规定使用税务发票,代收费按规定使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严禁采取强制或变相强制手段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严禁从中牟利,侵害学生利益。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及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不得将收费立项、标准制定权限层层下
放,不得将教学管理范畴内应免费提供服务的事项、国家已明确规定纳入公用经费开支或已明令禁止收取的项目列为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项目。要严格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将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项目、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除向学生收取作业本费、向自愿在学校就餐的学生收取伙食费外,不得再收取任何服务性收费、代收费。
(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切实解决教辅材料散滥问题。结合当前中小学教辅材料市场和学校使用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教辅材料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环节的管理与监督工作,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管主体及工作责任,建立和完善中小学教辅材料监管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格规范中小学教辅材料出版、印刷和发行秩序,明确教辅材料出版、印刷、发行市场的准入门槛、管理重点、企业责任和处罚措施。严格控制教辅材料价格,切实解决“高定价低折扣”问题;重点整治侵权盗版和非法出版行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进入本地区的教辅材料的监管。
(五)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成果,深入推进高中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各地要严格执行清理规范改制学校政策规定,进一步规范改制学校收费行为。经清理规范为公办学校的,执行当地同类公办学校招生收费政策;经清理规范为民办学校的,严格按照《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审批、登记,执行民办学校招生收费政策;对不符合民办条件清理后划为民办学校的要坚决予以纠正。各地要开展对义务教育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情况的复核检查,严禁假清理、走过场。深入推进高中阶段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坚决禁止以改制为名乱收费的行为。
(六)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进一步扩大招生信息公开范围,丰富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流程,完善公开形式,加强招生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对考生资格、录取信息、学费标准等及时进行公示。严格规范高校体育、艺术专业招生和成人教育及自学考试收费行为,严禁超标准或自立项目乱收费。加强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收费管理,经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其收费项目和标准执行高校所在地省级政府的有关规定,坚决取缔越权审批或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中外合作项目,切实纠正以中外合作办学名义乱收费的行为。要加强高校示范性软件学院项目和收费的监管,坚决纠正违规审批和乱收费行为。民办高校(包括独立学院)要严格按照所在地省级物价部门批准的项目和标准规范收费,并对各项收费和使用情况进行公示。严禁高校冒用学历教育名义在录取体制外违规招生并收费,严禁高校收取与招生录取挂钩的任何费用。
(七)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管理制度,加大教育收费政策执行力度。要建立健全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费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严禁将学校收费资金交由非财务部门管理、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等行为。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类票据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各类票据使用行为。全面实行学校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继续推进学校经费收入使用情况定期审计和审计公告制度,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完善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制度,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教育收费问题。继续清理教育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坚决取消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越权出台的教育收费政策文件。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各级各类学校(不包括民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审批权限批准收取的学费、住宿费标准保持基本稳定且不得高于2006年秋季相关标准。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公办学校收取住宿费。继续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招收择校生比例要严格控制在本校
当年高中招生计划数(不包括择校生数)的30%以下,低于此比例的不得提高。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收取择校费后一律不准再收取学费。有条件的地区要逐步降低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和收费标准,直至全部取消。各地要根据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乱收费、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治理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清理规范高中阶段改制学校等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提出解决问题的路线图、时间表,推动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各级治理教育乱收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要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完善治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地方各级教育、纠风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作用,积极组织协调,各协作单位要密切配合支持,形成治理工作合力,确保今年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二)加强调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各地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治理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以科学的态度、系统的观点谋划治理工作。要重视并加强对治理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进一步提出破解难题,化解矛盾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办法。
(三)加强宣传工作,优化治理环境。各地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宣传工作,努力为治理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全面系统地宣传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客观反映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进展和成效。通过广泛宣传,信息公开,积极回应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教育收费问题的关注,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成效。各地要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创新检查方法,注重检查实效。坚持经常性检查和专项检查有机结合,把监督检查贯穿于治理工作各个环节,切实在发现和纠正问题上下功夫。要继续开展教育收费专项检查和督查工作,认真查处群众举报和检查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对于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充分发挥案件查处的警示教育作用。
教育部
国务院纠风办
监察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审计署
新闻出版总署
二○一○年四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