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和资产管理,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是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村提取、乡统筹等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提取、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占有、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的情况进行的审计。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实施具体审计业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业务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指导。
第四条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考核合格,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上岗。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由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
第五条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依法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受法律保护。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自律、保守秘密。
第六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时,与被审计单位或审计事项有利差点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七条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需业务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审计范围和职权
第九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树本行政区域内下列单位进行审计:
(一)乡(镇)、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及其有资产隶属关系的企事业单位:
(二)使用村提留、乡统筹和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的单位和部门,以及涉及由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其他单位和部门:
(三)占有、使用农村集体资产的单位和部门;
(四)其他需要依法审计的单位和部门。
第十条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包括下列事项: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二)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
(三)资产的管理、使用和负债、损益情况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
(四)村提留、乡统筹费、农村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等农民负担费用(劳务)的提取、管理和使用情况;
(五)侵占、挪用、挥霍集体资产的经济行为;
(六)国家拨付以及社会捐赠集体经济组织的款项、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
(八)应当审计的其他事项。
第十一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行使下列审计职权:
(一)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提供财务预决算报表及有关文件资料:
(二)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有关帐目、资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三)就审计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收集审计证明材料
(四)对正在进行的损害集体经济利益、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有权制止;
(五)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的被审计单位,可以依法采取封存有关帐册、票证等临时措施;
(六)提出处理违法行为的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条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及时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拒绝、拖延和谎报。
第三章 审计程序
第十三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根据同级人民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并根据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
第十四条审计组应当于3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组的审计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十五条审计组退过审查凭证、帐表,查阅与审计项目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由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的证明材料。
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证件及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十六条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听取农牧民群众和民主理财组织的意见。
第十七条审计终结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审计组在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报送审计报告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
第十八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经济行为应当作出审计结论,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将审计意见书、审计结论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
重大审计事项的审计结论,应当及时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农业经济经营管理机构。
第十九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审定的审计报告,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决定。
审计处理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条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应当建立档案,加强审计档案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相当于一个月至两个月工资或者报酬额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提供审计所需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阻挠审计工作人员行使审计职权,抗拒监督检查的;
(三)弄虚作假、隐瞒真相的;
(四)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报表、凭证、帐簿以及其他与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的;
(五)打击报复审计工作人员和检举人的。
第二十二条被审计单位违反财务收支规定,侵占、私分、哄抢、挪用、挥霍浪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三条被审计单位和有关人员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执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农村审计人员不负责任、滥用职权、拘私舞弊或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罚所得收入,上交本级财政。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条例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2012年修正本)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决定
(2012年7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7次会议通过 2012年7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3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决定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二条修改为:“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和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其他单位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
二、将第三条第一款修改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负责”。删除第二款,第三款修改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业务上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
三,将第五条第二款修改为:“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忠于职守、客观公正、廉洁自律、保守秘密”。
四、第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五、删除第九条;第十条改为第九条,修改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包括下列事项: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二)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
(三)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使用和负债、损益情况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
(四)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
(五)收益(利润)的分配情况;
(六)承包 费、租金、利息、征地补偿费等集体收入的管理、使用情况;
(七)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村干部报酬、办公经费)及各种涉农补贴的管理、使用情况;
(八)农业项目投资资金及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情况;
(九)国家拨付以及社会捐赠集体经济组织的款项、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
(十一)其他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金、资源的情况;
(十二)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代管的集体资金管理情况;
(十三)当地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等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六、第十一条改为第十条,并删除第(五)、(六)项。
七、第十二条改为第十一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被审计单位阻挠、妨碍审计工作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封存有关账册、票证等措施”。
八、第十三条改为第十二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对农村集体经济组成人员要求审计的事项,经审核确认需要审计的,应当启动审计程序”。
九、第十八条改为第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审定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及有关部门”;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将审计结果向被审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第三款修改为:“重大审计事项的审计结论,应当及时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和上一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
十、第十九条改为第十八条,并删除第一款。
十一、第二十一条改为第二十条,修改为:“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以相当于一个月至两 个月工资或者报酬额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提供审计所需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报表、凭证、账簿,以及其它与财务收支有关资料的”。
十二、删除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
十三、第二十四条改为第二十二条,修改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根据本决定修改后,重新公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2012年修正本)
(1999年9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2年7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7次会议通过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则
第―条 为加强农村集体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强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和财务管理,保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牧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和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其他单位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具体工作由其所属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负责。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业务上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
第四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经考核合格,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上岗。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证由自治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核发。
第五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依法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受法律保护。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忠于职守、客观公正、廉洁自律、保守秘密。
第六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时,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七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所需业务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给予适当补助。
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审计范围和职权
第九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包括下列事项:
(一)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和执行情况;
(二)会计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规范性和合法性;
(三)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使用和负债、损益情况及其他有关的经济活动;
(四)承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情况;
(五)收益(利润)的分配情况;
(六)承包费、租金、利息、征地补偿费等集体收入的管理、使用情况;
(七)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村干部报酬、办公经费)及各种涉农补贴的管理、使用情况;
(八)农业项目投资资金及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筹资筹劳情况;
(九)国家拨付以及社会捐赠集体经济组织的款项、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任期和离任的经济责任;
(十一)其他部门、单位或者个人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资金、资源的情况;
(十二)乡(镇)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代管的集体资金管理情况;
(十三)当地人民政府、审计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等委托的其他审计事项。
第十条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行使下列审计职权:
(一)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提供财务预决算报表及有关文件资料;
(二)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账目、资产,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三)就审计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收集审计证明材料;
(四)对正在进行的损害集体经济组织利益、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有权制止。
第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配合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做好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及时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不得拒绝、拖延和谎报。
被审计单位阻挠、妨碍审计工作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封存有关账册、票证等措施。
第三章 审计程序
第十二条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重点,并根据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实施审计。
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要求审计的事项,经审核确认需要审计的,应当启动审计程序。
第十三条 审计组应当于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被审计单位应当配合审计组的审计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十四条 审计组通过审查凭证、账表,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由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的证明材料。
审计人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时,应当出示证件及审计通知书副本。
第十五条 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听取农牧民群众及民主理财组织的意见。
第十六条 审计终结后应当提出审计报告。审计组在向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报送审计报告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之日起十日内,提出书面意见。逾期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为无异议。第十七条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三十日内审定审计报告,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送达被审计单位及有关部门。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应当将审计结果向被审计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布。
重大审计事项的审计结论,应当及时报送本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和上一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
第十八条 审计处理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被审计单位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核。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九条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应当建立审计档案,加强审计档案管理。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机构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处以相当于一个月至两个月工资或者报酬额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提供审计所需资料和证明材料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会计报表、凭证、账簿,以及其它与财务收支有关资料的。第二十一条 被审计单位违反财务收支规定,侵占、私分、哄抢、挪用,挥霍浪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本条例自1999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辽宁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
辽宁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合法权益,把农民负担和农村集体经济监督工作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管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以及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依照本办法规定接受审计监督。
乡(含镇,下同)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内部审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乡人民政府,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简称农村审计,下同)工作。
乡以上农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机构为农村审计机构(简称审计机构,下同),负
责对本办法第二条第一款所规定的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第四条 审计机构和农村审计人员(简称审计人员,下同)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第二章 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第五条 县以上审计机构受本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审计机构的领导,乡审计机构受乡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构的领导;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构领导为主。
审计机构开展农村审计工作,受县以上人民政府审计机关指导。
第六条 审计人员必须符合任职条件,并取得农村审计证,方可履行审计职责。
审计人员的任职条件,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
第七条 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八条 审计人员依据本办法执行职务,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三章 审计机构职责和权限
第九条 审计机构对下列单位实施审计: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二)农民合作基金会;
(三)提取或者使用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的其他单位。
第十条 审计机构对第九条所列单位的下列事项进行审计:
(一)村提留、乡统筹费的提取、使用;
(二)义务工、劳动积累工的提取、使用;
(三)承包金、租金、土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
(四)农民合作基金会资金的吸收、投放、回收、收益、分配;
(五)农民集资款的收取、使用;
(六)社会捐赠、国家无偿拨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物资的使用;
(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源性资产的经营;
(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资金和财产的管理、使用。
审计机构可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离任进行审计。
第十一条 审计机构开展农村审计工作享有下列职权:
(一)审查凭证、帐簿、决算和会计报表,查阅有关文件、资料;
(二)列席有关会议;
(三)对审计中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并索取证明材料;
(四)对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予以制止;
(五)对被审计事项作出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六)根据需要,公布审计结果。
第四章 审计程序
第十二条 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审计工作计划,报送上一级审计机构备案。
第十三条 审计机构开展农村审计工作,应当成立审计小组,编制审计方案,并提前3日将审计通知书送达被审计单位。
审计小组由两名以上(含本数,下同)审计人员组成。
第十四条 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应当出示农村审计证;未出示农村审计证的,被审计单位有权拒绝。
审计小组根据审计方案实施审计。调查取证时,应当有两名以上审计人员在场。书面证明材料由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第十五条 审计终结后,审计小组向审计机构提出的书面审计报告,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将其书面意见交审计小组或者审计机构。
第十六条 审计机构审定审计报告后,应当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需要给予处罚或者处理的,由乡人民政府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第十七条 审计机构应当自收到审计报告之日起30日内,将审计意见书或者审计决定书送达被审计单位和有关单位。
审计决定书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第十八条 对重大审计事项作出的审计决定,应当连同审计报告一并报上一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九条 审计决定书送达后,审计机构应当及时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执行情况。
第二十条 审计机构应当建立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审计文书于审计终结后存档备查。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有关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一)对村提留和乡统筹费未按照规定程序预决算和未按照财务制度进行管理以及拒不接受审计的;
(二)提取、使用村提留、乡统筹费和义务工、劳动积累工超项目、超范围的;
(三)非法向农民集资、摊派的;
(四)对乡统筹费实行县以上统筹或者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另收专项统筹的;
(五)将乡统筹纳入乡财政资金管理的;
(六)义务工、劳动积累工未经批准超过法定标准,强行以资代劳或者超标准收取以资代劳金的;
(七)以多报人均纯收入等弄虚作假手段增加农民负担的;
(八)其他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违反农民合作基金会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人民政府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经济损失的,予以赔偿;对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500至1000元的罚款,对国家公职人员,建议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一)无偿占用农民合作基金会资金的;
(二)非法干预资金投放或者强令担保,造成损失的;
(三)违反规定的审批程序投放资金造成损失的;
(四)不按照章程规定或者协议约定给农民分红的。
第二十三条 侵犯集体和农民利益,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人民政府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责任人员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处以被侵害资产总额10%至20%的罚款。
(一)挪用、侵占公款公物的;
(二)截留或者挪用捐赠、拨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物资的;
(三)挥霍浪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资金的。
第二十四条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委托审计机构实施处罚。
第二十五条 阻碍审计人员审计,报复、陷害审计人员,构成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审计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缴销其农村审
计证;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审计文书和农村审计证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印制。
第四篇: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报告
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报告
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在省站的精心指导和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认真贯彻执行《甘肃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等政策法规为宗旨,管好用活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为己任,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为目的,从增强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查处了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违规违纪问题,有效的保障和防止了集体“三资”保本增值和流失浪费,促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好评和有关部门的肯定。现将审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辖区六县一区1529个行政村、9136个合作社共计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止2019年底已实行会计委托代理的行政村1517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9.2%;实现村级会计电算化的村数143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市、县(区)、乡(镇)三级已成立审计机构116个,配备专职审计人员146名,其中:持证人员18名。
一年来,我市上下共抽组118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9个审计组,对全市10565个会计核算单位的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财务收支、债权债务以及农村土地征占补偿费、支农惠农补贴等专项资金进行了详细的内审外调工作。审计资金总额106707万元,查处各类违规违纪资金434.2万元,追回贪腐挪用资金120.9万元。查处追究任期届满和离任村社干部责任38人,收回各类违规违纪资金11.10万元,结算移交离任村社干部经济手续223人
(次)。
二、具体工作
(一)财务审计不留死角
2019年我市村级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在强化财务混乱村清理整顿的基础上、继续推行“乡镇自查自审、县区就地复审、市站以县区为单位集中送达核审”办法,计划审计152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实际审计1529个行政村10665个会计核算单位,累计审计资金60431万元。审计核实全市村社集体固定资产34007.2万元,较上年净增128.72万元;负债总额17506.5万元,较上年减少10021.58万元;所有者权益
42942.5万元,较上年净增7418.84万元。查处违纪未违规单位348个会计核算单位,清理出不合理开支730笔183万元,不规范条据123
张,金额98万元,未入账资金114笔10.8万元,现金白条顶库131张49万元。对于审计出的问题,工作组进行了及时处理,对一些记账出现的差错进行了纠正;对部分不合理开支进行了账务注销,票据退还有关当事人员不作报销;对一些不规范条据,及时督促有关人员规范手续;对收入没有入账的重新作了入账处理。
(二)专项审计逐年拓展
1、粮食生产直补贴及农资综合补贴。2019年中央、省财政拨付我市粮食直补资金2522万元、农资综合补贴16513万元,两项合计全市农民人均98.92元。分别为崆峒区451万元、3104万元,泾川县339万元、2561万元,灵台县459万元、2687万元,崇信县125万元、991
万元,华亭县175万元、1373万元,庄浪县435万元、2493万元,静宁县538万元、3304万元。为了补贴公平合理,全市各县区均以2019年核产定税面积和常产为依据,分解到乡、计算到户,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各乡(镇)资金核算中心粮食补贴专户。各乡(镇)信用社给每个农户办理存折,由乡
(镇)政府、资金中心、信用社共同监督,在各村社设点集中发放存折,农户凭身份证、印章领取存折,然后再到信用社取款。从审计监督情况看,全部兑现到
42.4户农民手中,兑付率100%。
2、退耕还林补贴。从2019年开始,退耕还林补助由粮、款并用改为全部发放现金,补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由所在地信用社采取存折直接发放,由退耕农户直接领取。今年我市拨付2019年农户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3682万元,其中:粮食补助20722万元,现金补助2960万元,全部兑现到29.4户农民手中,兑付率100%,受益农户人均收入191.30元。
3、良种补贴。2019年国家安排我市实施优质专用小麦推广试验示范面积147万亩,亩均补贴标准10元,共计1470万元。其中:崆峒区25
万亩、250万元,泾川县250万亩、250万元,灵台县250万亩、250万元,崇信县8万亩、80万元,华亭县9万亩、90万元,庄浪县25万亩、250万元,静宁县30万亩、300万元。经审计,各县区均严格按示范区农户播种面积核发购种卡、农户凭卡在良种专卖点低价购买良种、种子专卖部门再凭卡与财政部门核兑资金规定落实到农户、地块,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4、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2019年国家安排我市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专项400万元,其中:崆峒区60万元、泾川县60万元、灵台县100万元、华亭县30万元、静宁县150万元。其补贴内容和对象为以农户购买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作业机械为主,兼顾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作业机械;补贴标准为大型农机具买价的10%——30%。受益农户9.77万户,未发现任何违规违纪问题。
5、“一事一议”筹资筹劳。2019年我市“一事一议”筹资涉及33个乡(镇)586个个行政村72.4万人,筹资总额679.27万元,人均筹资9.40元;筹劳涉及29个乡(镇)554个行政村50万人,筹劳总数191.2万标准工日,劳均3.8个标准工日,其中收集以资代劳资金
589.69万元。从审计情况看,各村级组织都能严格履行农民筹资筹劳项目、数额和事项议事、审批、备案等程序,实行“报审制”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制”,没有超范围、超标准向农户下达任务和强行以资代劳现象发生。
6、村级财政补助。2019年全市各乡镇农经站收到各级财政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2195.4万元,村均1.44万元;村内开支2118.95万元,其中:干部报酬1655万元、办公费用351万元、五保户供养98.5万元、其他支出14.45万元;所有支付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但因我市多数村级集体经济欠发展,低收入村及“空壳”村较多、尚有521个行政村正常运转相当困难。
7、征地补偿费。2019年全市未发生新的农地征占事项,但收回历年补偿费54.44万元,兑付历年应兑付农户土地补偿费1220.76万元、安置补偿费67.59万元;年末集体土地补偿费账户余额3724.02万元。账务记载清晰、支付手续齐全。
8、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审计。2019年我们对全市223个任期届满或离任村,414名村社干部进行了全面的经济责任审计监督,查处违法违纪干部49名、违法违纪4.5万元,追究经济责任38人,建议当党政部门谈话戒勉15人。提出审计建议书1200份,目前已全部采纳。
三、主要做法
1、广泛宣传,统一认识。2019年我市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采取重点审计、专项审计和全面审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在工作方式上,采取分层召开村社干部会、民主理财小组会、村民代表或群众大会等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既使农村基层干部消除了思想顾虑,统一了思想认识,全力支持配合审计工作,又使广大农民群众增强了民主理财意识,积极参与审计工作。
2、严肃审计,依法查处。在具体工作中,每个审计组都能抓住干群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不放,从收支环节入手,按照“坚持两个原则”、“十查十看”和“四个结合”的要求,采取查阅文件资料、审查账据、走访农户的办法,做到了乡、村、社、户“四对口”。对审计中查出的违规违纪问题,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方法,坚持正面教育和经济处罚相结合,做到了宽严适度,秉公执法,彻底处理。
3、突出重点,强化教育。村级财务管理主体是村社干部,在审计工作中,我们把财务审计与基层班子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对查处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除依据有关法规政策进行处理外,重点进行了政策法规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增强了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对班子散、财务乱,存在一定隐患的村班子,建议所在乡镇进行整改,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4、审计公开,民主监管。推行财务公开,实行民主理财是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决部分村财务不公开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审计组对被审计村近几年的财务收支、公益事业建设、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及审计结果,除采取张榜、村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布外,还采取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的形式,全面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消除了群众疑虑,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干部一个清白,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从而使农村财务逐步走上依法管理,规范运作的良性轨道。
四、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的方向
虽然我市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问题:一是审计工作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审计档案管理需进一步规范;三是农村审计工作只限于财务审计和对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今后我们将根据农村改革发展需要,从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利益的角度出发,在继续抓好对财务管理混乱村审计的同时,重点拓展加大对惠农政策落实,扶贫基金、有偿资金等方面的审计,以促进党和政府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使涉农资金得到科学、完整、高效的使用。重点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农民负担审计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重要内容。审计的重点放在“一事一议”筹资是否履行了民主程序,筹资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有无强行以资代劳的现象,“一事一议”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有无挪用、侵占的现象。
2、加强农村集体土地征、占用补偿费专项审计。农村集体资金中,集体土地补偿费在部分村社收入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加强对征地补偿费分配和使用监管,建立农村土地补偿费专项审计制度。
3、加强农村审计的规范化管理。审计质量是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只有不断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质量,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监督作用。一是进一步规范农村审计工作程序。二是加强农村审计档案管理。三是搞好农村审计结果公开。四是建立法律责任追究制度。
4、搞好调查研究,不断开拓创新。要树立“防范胜于纠正”的观念,把事后审计与事前、事中审计相结合,实现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的转变。要把审计监督与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监督、农村会计委托代理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
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要根据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着眼于从源头上制约权利,从管理上提高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率,从完善制约和制度的角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把农村审计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结合起来,实现以监督为主向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的转变,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增强审计工作能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保驾护航。
第五篇: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情况汇报
多年来,我县一直都把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作为强化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维护集体经济利益、减轻农民负担、自我求生存、求发展的大事来抓,做到常抓不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02年以来,县经管站共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75起,审计查出各类违规金额132万元,其中退回农民不合理收费67万元,为被审单位挽回集
体经济损失41万元,上缴国库24万元;受党纪、政纪处分人员5名,其中撤职2名。通过审计,有力地打击了经济犯罪,切实保护了集体和农民的利益,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此,县经管站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单位。
一、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做法
(一)、规范审计程序。
(二)、规范审计内容。
1、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内容主要是:被审单位财务制度执行情况;收入入帐情况;费用开支情况;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和增值情况;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债权、债务增减情况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等。
2、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内容为:被审单位减负政策执行情况及合理收费的管理、使用情况。
(三)、完善审计方法。我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在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六个结合”与“五查五看”的审计方法。
“六个结合”即:一是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审计时,在全面审计和掌握被审单位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制度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再确定其中的重点问题进行重点审计。去年固村镇里村村少数农民来信反映该村集体财务混乱,镇里组织人员清查时走过场,问题得不到解决。县审计组在全面了解和掌握原审计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选择短期借款利息的结算及林业收入等。查出原村委会主任余洪琛贪污集体公款25849.75元,其中冒领他人利息一项21066.5元。
二是内查与外调相结合。为确保审计证据确凿,我们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做到对帐内认真审查帐目,对帐外搞好调查了解,以全面掌握被审单位的真实情况。2002年,我们在对固厚乡计生办实施审计时,通过内查外调,查实该办原副主任兼出纳员李腾利用白条、扣押单及无凭证收款5.2万元。
三是审计与自查相结合。在开展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之前,我们都要求各涉农收费部门(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再选择重点进行审计。2002年,我们先后对16个涉农收费部门(单位)进行了审计,查出违规收费金额15万元。对坊中学2002年上学期自立项目收取资料费、补课费等,收费金额达6.5万元,未纳入学校财务,搞帐外帐。
四是信访调查与审计相结合。信访调查是我们取得审计线索的一条重要来源。三年多来,通过信访调查获取审计信息17起,审计查出违规金额85万元。2003年夏,固村镇岚溪村原村主任兼会计黄旭华来访反映该村村级财务混乱问题,通过信访调查发现该村财务管理混乱,农户往来账目不清,多人插手经管现金现象严重。调查后我们马上组成审计工作组,对该村1992年以来的财务帐目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查出各种违纪金额157702.22元,其中上访人黄旭华涉及金额64611.58元。村支书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五是审计与理顺财务关系相结合。在审计的同时,对财务管理混乱的都要帮助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理顺财务关系。2003年对固厚乡观下村财务进行审计时,发现该村几年不做帐,且几任会计、出纳未做移交,审计无从下手。审计之前,审计组首先帮助会计做好帐,做好移接交,然后再进行审计。
六是审计与做好其他工作相结合。农经工作面广,任务重,特别是近几年农村税费改革及落实惠农政策工作,工作量大,我们在做好重点工作的同时,科学地安排好时间,组成精悍审计组,每年都要审计15个以上单位,做到不因其他工作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开展。
“五查五看”。即:查收入,看是否漏收;查支出,看是否合规合法;查现金,看是否帐款相符;查物资,看是否帐物相符;查负担,看政策执行情况。
二、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体会
通过多年审计工作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1、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的保证。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农民负担审计,必须主动争取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一是年初县委、政府在制定减负文件时都将审计工作列入文件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二是每一审计项目结束后我们都及时写出审计报告,分别报送县有关领导;三是在审计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县分管领导都能亲自过问,出面解决。如2004年审计竹笮乡松湖村涉农负担及村级财务时,由于问题较复杂,对一些问题我们无法落实处理,村民意见较大。县领导十分重视,责成纪检、公安局经警大队参与组成联合工作组,进行查处。由于领导重视,部门配合,问题得到了落实处理。
2、坚持依法审计,实事求是是搞好农村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