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讨:橡胶制品公司不服区环保局行政处罚案

时间:2019-05-13 17:3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案例研讨:橡胶制品公司不服区环保局行政处罚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案例研讨:橡胶制品公司不服区环保局行政处罚案》。

第一篇:案例研讨:橡胶制品公司不服区环保局行政处罚案

案例研讨:橡胶制品公司不服区环保局行政处罚案

争议焦点――本案的法律适用

(1)橡胶制品公司租赁仓库、堆放橡胶制品,但未对房屋作任何改建、扩建、装修,这种情况是否构成“建设项目”?是否可以适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本案是否可以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其进行处罚?

建设项目,是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由一个或几个单项工程所组成,经济上实行统一核算,行政上实行统一管理的建设单位。凡属于一个总体设计中的主体工程和相应的附属配套工程、综合利用工程、环境保护工程、供水供电工程以及水库的干渠配套工程等,都统作为一个建设项目。

在本案中,橡胶制品公司租赁仓库、堆放橡胶制品,将房屋作为仓库使用,属于公司总体设计中相应的附属配套工程。其虽未对房屋做任何改建、扩建、装修,但实质上已然建立了一个新的橡胶制品储放仓库。且仓储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内,也以另一种方式肯定了此种情况确属“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内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适用本条例。橡胶制品公司存放于仓库的橡胶制品散发异味,严重干扰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对周边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管辖范围,故可适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运输、装卸、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必须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第四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本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

(四)未采取防燃、防尘措施,在人口集中地区存放煤炭、煤矸石、煤渣、煤灰、砂石、灰土等物料的。第四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法第十一条规定,建设项目的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的要求,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第五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三)未采取密闭措施或者其他防护措施,运输、装卸或者贮存能够散发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粉尘物质的;„„。第六十一条规定: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大气污染事故的企业事业单位,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直接经济损失百分之五十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五十万元;情节较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造成重大大气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十二条规定:造成大气污染危害的单位,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遭受损失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橡胶制品公司的行为符合以上条款,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可依《大气污染防治法》对其进行处罚。

(2)对于建设项目未报环评即开工建设、但尚未建成投入使用,未报环评已建成投入使用,以及报批环评后,环保配套设施未建成即投入使用这三种情况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有无区别?应当适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还是《环境影响评价法》?是适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还是第二十八条?

对于建设项目未报环评即开工建设、但尚未建成投入使用,未报环评已建成投入使用,以及报批环评后,环保配套设施未建成即投入使用这三种情况在具体的法律适用中是有区别的。

建设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经行业主管部门预审后,报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向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该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三种情况违反法律的程度不同,故应根据其具体行为分别适用法律。如对于建设项目未报环评即开工建设、但尚未建成投入使用的行为,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三十一条:建设单位未依法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者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重新报批或者报请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擅自开工建设的,由有权审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可以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建设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由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为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而《环境影响评价法》为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法律,法律的效率高于行政法规,故应适用《环境影响评价法》。

条例: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擅自开工建设的,责令停止建设,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

(二)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未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未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的。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建成、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主体工程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由审批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篇:南京双超商贸有限公司不服南京市玄武区国家税务局行政处罚案

南京双超商贸有限公司不服南京市玄武区国家税务局行政处罚案

(一)首部

1.判决书字号

一审判决书: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2005)玄行初字第70号。

二审判决书: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2005)宁行终字第167号。

2.案由:不服税务行政处罚案。

3.诉讼双方

原告(上诉人):南京双超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超商贸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晖,双超商贸公司总经理。

被告(被上诉人):南京市玄武区国家税务局(原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玄武分局,以下简称玄武国税局)。

法定代表人:刘许鹰,玄武国税局局长。

委托代理人(一、二审):秦顺玲,玄武国税局干部。

委托代理人(一、二审):韩光,江苏法德永衡律师事务所律师。

4.审级:二审。

5.审判机关和审判组织

一审法院: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孙村中;人民陪审员:庄亚非、窦冠红。

二审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合议庭组成人员:审判长:李立明;审判员:戴茹芳;代理审判员:杨海波。

6.审结时间

一审审结时间:2005年10月28日。

二审审结时间:2006年1月9日。

(二)一审诉辩主张

1.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被告玄武国税局于2005年7月6日对原告双超商贸公司作出(宁国)税玄局核查049027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认定双超商贸公司于2005年6月18日税控金税卡被盗构成违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的规定,处以罚款400元。

2.原告诉称:原告是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严格保管税控金税卡。2005年6月18日,税控金税卡意外地被他人入室所盗,原告没有过失,也没有保管不当的过错。原告公司装有防盗门,窗户有防护栏,被他人撬窗入室,实属意外,原告也是受害者,被告对原告的处罚实属不当,显失公平。

3.被告辩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条、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和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二条的规定,原告应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专用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和保管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保障开票设备的安全。开票设备的使用场所应配有安全设施,专用设备在不使用时,须存放在专用库房或保险柜内,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但是原告未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增值税防伪税控专用设备(含税控金税卡)的安全,其专用设备在不使用时未按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在专用库房或保险柜内,于2005年6月18日被盗,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和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原告未按规定保管存放税控金税卡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视同未按规定使用和保管专用发票处罚,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被告对其处以400元的罚款,事实清楚,适用依据正确,请求法院维持被告的处罚决定。

(三)一审事实和证据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经公开审理查明:原告单位系一般纳税人,也属于防伪税控企业。2005年6月18日,原告企业使用的金税卡(卡号:J31122204)连同原告用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计算机主机,在公司办公地点被盗。被告核查清楚上述情况后,认为原告没有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和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二条的规定,对税控金税卡进行使用和保管,其行为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第(一)项规定的“因保管不善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形。根据《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防伪税控企业未按规定使用保管专用设备,发生上述情形的,视同未按规定使用和保管专用发票处罚。

被告于2005年7月2日向原告发出《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告知原告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其处以400元的罚款并告知其有陈诉和申辩的权利。原告未进行书面陈诉和申辩。7月6日,被告对原告作出(宁国)税玄局核查049027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原告处以罚款400元。

上述事实由下列证据证实:

1.原告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南京市公安局玄武分局玄武门派出所接受案件回执单。

3.2005年6月18日双超商贸公司写给被告的情况说明和所附登报声明的凭证。

4.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防伪税控开票子系统”等文件材料。

5.2005年6月20日被告向原告发出的限期改正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6.2005年7月2日被告向原告发出的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及送达回证。

7.(宁国)税玄局核查049027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及送达回证。

8.宁国税复决字[2005]第1号南京市国家税务局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书。

被告提供的法律依据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

2.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

3.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

4.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试行)》。

5.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被盗、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意见的通知》。

6.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推行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若干问题的通知》。

(四)一审判案理由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根据上述事实和证据认为:被告玄武国税局对其管辖区域范围内违反税务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依法查处。

税控金税卡是我国金税工程“防伪开票子系统”中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专用设备的组成部分,也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设备。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防伪税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开票设备的安全。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二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应加强企业专用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和保管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开票设备的使用场所应配有安全设施,专用设备在不使用时,须存放在专用库房或保险柜内,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开票金税卡、税控IC卡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须由三人分别管理。

原告单位系一般纳税人,也系防伪税控企业,对其使用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专用设备,应当尽其安全保管的责任。原告所使用的设备虽然是在办公地点被盗,按原告的陈述,办公地点也有相应的防盗措施,但是,原告仍然负有对其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专用设备中的金税卡保管不善的责任。被告对其作出相应认定,本院认为是成立的。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防伪税控企业未按规定使用保管专用设备,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未按规定使用和保管专用发票处罚。其中第(一)项规定:因保管不善或擅自拆装专用设备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七条规定:一般纳税人违反本规定,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被告根据上述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对原告作出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款规定的处罚幅度是一万元以下,被告根据原告遗失金税卡的过错责任,决定对其处以400元的罚款,处罚幅度并不存在显失公正之处。

(五)一审定案结论

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南京双超商贸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

本案案件受理费100元,其他诉讼费用100元,合计200元,由原告负担。

(六)二审情况

1.二审诉辩主张

(1)上诉人(原审原告)南京双超公司上诉称:1)被上诉人处罚依据不足,适用法律不当。被上诉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上诉人进行行政处罚,该行政处罚是针对管理发票的过错或过失造成遗失的处罚规定,立法目的是对发票管理不当造成国家发票丢失的情况进行管理,被上诉人适用该行政法规错误。2)对税控金卡保管,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是针对税控金卡在不使用时的保管规定,要求须存放在专用库房或保险柜,没有对正常使用中的税控金卡作出存放在专用库房或保险柜的要求,事实上,正常使用的税控金卡不可能由使用人随意拆卸,以上行政规章也没有作出此规定。综上,恳请二审法院依法撤销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和撤销南京市玄武区国家税务局(宁国)税玄武核查049027号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

(2)被上诉人(原审被告)玄武国税局辩称:上诉人未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增值税防伪税控专用设备的安全,其专用设备(含税控金税卡)在不使用时未按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在专用库房或保险柜内,造成2005年6月18日被盗的事实。一审法院判决认定被上诉人对上诉人作出的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正确,处罚幅度不存在显失公正之处是正确的,请求二审法院驳回南京双超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决。

2.二审事实和证据

二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与一审法院认定的事实和证据相同。

3.二审判案理由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上诉人玄武国税局对其管辖区域范围内违反税务管理规定的行为,有权依法查处。税控金税卡是我国金税工程“防伪开票子系统”中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专用设备的组成部分,也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设备。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防伪税控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开票设备的安全。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二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应加强企业专用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和保管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开票设备的使用场所应配有安全设施,专用设备在不使用时,须存放在专用库房或保险柜内,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开票金税卡、税控IC卡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须由三人分别管理。

上诉人单位系一般纳税人,也系防伪税控企业,对其使用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专用设备,应当尽其安全保管的责任。上诉人所使用的设备虽然是在办公地点被盗,按上诉人的陈述,办公地点也有相应的防盗措施,但是,上诉人仍然负有对其使用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专用设备中的金税卡保管不善的责任。被上诉人对其作出相应认定,并无不妥之处。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防伪税控企业未按规定使用保管专用设备,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未按规定使用和保管专用发票处罚,其中第(一)项规定,因保管不善或擅自拆装专用设备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七条规定:一般纳税人违反本规定,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被上诉人根据上述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上诉人作出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正确。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处罚幅度是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被上诉人根据上诉人遗失金税卡的过错责任,决定对其处以400元的罚款,该裁量已充分考虑该案系刑事案件引发,上诉人主观过错程度较轻的情节并酌情掌握处罚幅度,并不存在显失公正之处。原告要求撤销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或确认被告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内容违法的诉讼请求,本院不予支持。

4.二审定案结论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上诉案件受理费100元,由上诉人负担。

(七)解说

本案处理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是税务机关对未尽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企业专用设备保管责任的企业,“转致”适用发票管理的规定对其进行行政处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国内法中的“转致”提法,是借用国际法中法律适用的转致概念而来,其含义是:一个法律规定对一个违法行为的处理,比照另一部法律规定的对另一个违法行为处理的规定,进行处理。在国内法中,此种情况一般称为比照或参照。本案解说,仍然借用“转致”这一提法。

这一问题分析的简单步骤是:(1)a行为的存在;(2)A法律的规范性要求;(3)a行为违反了A法律的规定,a行为构成违法;(4)A法律对a行为的处理规定是“转致”适用B法律对b行为的处理;(5)a行为符合适用B法律对b行为进行处理的条件;(6)“转致”适用的B法律对b行为的处理规定;(7)结论:对a行为适用B法律对b行为的处理规定,其适用法律正确。

本案的分析认定过程:

1.原告的金税卡在未使用的情况下被盗,当时,原告使用的金税卡并没有存放在专用库房和保险柜内。

(a行为的存在)

2.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防伪税控企业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开票设备的安全,对税控IC卡和专用发票应分开柜保管。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二条规定:一般纳税人应加强企业专用设备的购置、安装、使用和保管等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开票设备的使用场所应配有安全设施,专用设备在不使用时,须存放在专用库房或保险柜内,并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开票金税卡、税控IC卡和增值税专用发票须由三人分别管理。

(A法律的规范性要求)

3.原告的金税卡在未使用的情况下被盗,当时,金税卡并没有存放在专用库房和保险柜内。原告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增值税开票设备的安全。原告对金税卡保管不符合《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二条的规定,原告对金税卡被盗负有保管不善的责任,原告的过错构成违法。

(a行为违反了A法律的规定,a行为构成违法)

4.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防伪税控企业未按规定使用保管专用设备,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未按规定使用和保管专用发票处罚。其中第(一)项规定,因保管不善或擅自拆装专用设备造成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强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专用设备安全管理的规定(试行)》第十七条规定:一般纳税人违反本规定,将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A法律对a行为的处理规定是转致适用B法律对b行为的处理规定)

5.原告的金税卡被盗以后,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企业专用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认定原告未按规定使用保管金税卡所产生的后果,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第(一)项的规定。在此情况下,对原告未按规定使用、保管金税卡的行为,就应当适用未按规定使用和保管专用发票的行为进行处理。

(a行为符合适用B法律对b行为进行处理的条件)

6.《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是对违反发票管理情形的规定与处罚办法的规定。该条第一款规定了违反发票管理的六种行为,其中第(五)项的规定是:未按照规定保管发票的。第二款规定,对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被盗、丢失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理意见的通知》中要求,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没有严格按《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规定》保管使用专用发票,发生专用发票被盗、丢失的纳税人,必须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规定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转致适用的B法律对b行为的处理规定)

7.结论: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被告玄武国税局依据《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管理办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转致”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对原告进行处罚,适用法律是正确的。所以法院的审判没有支持原告的主张,而是采信被告的主张。

本案另一个值得评析的问题是,被告对原告实施的行政处罚是否存在显失公正之处,即:原告的金税卡是在办公地点被盗,原告本身也是受害者,被告还对其处罚是否显失公正。

因为金税卡是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设备的组成部分。金税卡被盗后,一方面,企业无法正常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影响企业开具发票;另一方面,金税卡被盗后,金税卡可能产生被用来非法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后果,影响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正常管理。所以,国家税务管理部门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票设备的管理,规定了比较严格的要求;并对保管不善的使用者,也规定了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所以,金税卡被盗,保管不善的被盗者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被告根据被盗者的过错责任对其处罚,一、二审法院都认为是正确的,笔者也予赞同。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孙村中)

第三篇:A公司诉S市工商行政管理局C区分局工商行政处罚案

A公司诉S市工商行政管理局C区分局工商行政处罚案

【基本案情】

原告:A公司。

被告:江苏省S市工商行政管理局C区分局。

江苏省S市工商行政管理局C区分局(以下简称C区工商分局)以涉嫌销售无合法进口证明的商品为由,对A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立案查处。随后,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江苏省工商局)针对S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S市工商局)的请示,作出(2001)501号《关于对A公司经销无合法进口证明商品行为定性处罚的批复》(以下简称501号批复),认为对A公司经销无合法进口证明摄像机、CD随身听及相关配件的行为,应当按照《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投机倒把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一)项定性,比照《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以下简称《投机倒把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处罚。C区工商分局遂对A公司作出(2003)第73号行政处罚决定(以下简称73号处罚决定)。该处罚决定认定A公司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9月间,购进日本产“松下”、“索尼”摄像机及配件、CD机等进口商品,同期向S市人民商场等单位销售,销售额7648839.10元。然而,其经销的该批进口商品无合法有效的进口手续、合法经销单位的合法发票、合法的处罚决定书任何一种证明,据此,C区工商分局认为A公司上述经销无合法证明进口商品的行为属于《投机倒把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一项所指的“其他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投机倒把行为”(以下简称“其他投机倒把行为”),根据《投机倒把施行细则》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对A公司作如下(2003)第73号行政处罚决定(以下简称73号处罚决定):

1、没收当事人所经销的无合法进口证明的商品“索尼”摄像机9台、“松下”摄像机15台、“松下”CD随身听60台;

2、没收销货款7648839.10元,上缴国库。A公司不服,向S市工商局申请行政复议。S市工商局的行政复议决定维持了73号处罚决定。A公司遂向S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审理情况】

S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为:A公司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经销无合法证明的进口商品,其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应受到相应的处罚。C区工商分局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据此判决驳回A公司的诉讼请求。

A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没有法律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而C区工商分局73号处罚决定中,并未引用任何认定上诉人行为为“其他投机倒把行为”的法律依据,也未能向本院提供任何对经销无合法证明进口商品的行为应当进行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或规章。本案中,被上诉人C区工商分局认为江苏省工商局作出的501号批复对A公司的行为性质进行了认定,可以以此作为其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规定的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法律适用规则,对《投机倒把条例》第三条第一款第(十一)项和第二款,在适用时应当进行与其上位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有关原则和规定相符的解释,即依照上述条款作出的认定及行政处罚决定,不能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相悖或抵触,否则应视为违法或无效。《行政处罚法》第十四条规定:“除本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以及第十三条的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501号批复仅是工商机关的内部批复,并非《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规范性文件,显然不能设定行政处罚。参照《立法法》第九条、第十条第三款,以及《行政处罚法》第十二条等有关规定精神,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也不可能通过转授权而获得行政处罚设定权。此外,《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第三款规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501号批复是在上诉人A公司经销行为发生之后作出的,且未经公布程序,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综上,认定被上诉人C区工商分局以501号批复作为其作出73号处罚决定的依据,属于适用法律错误。据此,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撤销C区工商分局作出的73号处罚决定。

【点评】

这是一起工商机关适用《投机倒把条例》作出行政处罚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该案的判决体现了法治精神和时代特征,对我国市场流通领域行政管理的法制化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并推动了《投机倒把条例》实际失效的进程。

《投机倒把条例》是一部我国在经济体制转型期制定颁布的,以保障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正常发展为立法指导思想的重要行政法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政府对流通领域进行管理的“当家”法规,为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和正当竞争、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在《投机倒把条例》“暂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其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已经不复存在,其中的许多规定已经与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的要求明显相悖。1997年刑法修改取消投机倒把罪后,有关撤销《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的社会呼声便一浪高过一浪。尤其是该条例第三条关于“其他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投机倒把行为”兜底条款规定,允许省级以上工商机关在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作出后,再决定其行为是否违法并进而决定如何处罚,与《行政处罚法》所确定的处罚法定原则、处罚公开原则和法不溯及既往原则明显违背。这不仅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也使行政行为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为行政权力对市场行为的肆意干涉埋下了隐患。

本案被告工商机关就是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仅依据省工商局的批复,便将原告的行为定性为“其他扰乱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投机倒把行为”并进行了处罚。法院在该案审理中,对《投机倒把条例》中与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已严重不相适应的条款,依据《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和确定的原则,运用体系解释等法律方法重新进行了阐释,认为被告工商机关认定原告行为应受行政处罚的法律依据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撤销了被诉行政处罚。

该案判决后,引起了热烈的社会反响和广泛的社会共鸣,并间接推动了国务院于2008年1月15日正式宣布《投机倒把条例》失效。该案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法学理论界的高度肯定。根据该案编写的案例《〈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适用问题的法律思考--从一起经销无合法证明进口商品行政处罚案谈起》被评为全省法院优秀案例二等奖,被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中文核心期刊《人民司法》2005年第7期刊用,并被《人大复印资料:宪法学、行政法学》2005年第10期转载。

第四篇:原告吴大朋诉被告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服行政处罚案

原告吴大朋诉被告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

服行政处罚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浦行初字第289号

行政裁定书

原告吴大朋。

被告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法定代表人吴福康,局长。

原告吴大朋诉被告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不服行政处罚一案,本院于2009年11月12日立案受理。在审理过程中,原告吴大朋于2010年1月8日向本院申请撤回起诉。

本院认为,在诉讼期间,原告撤诉是对其诉权的有效处分,其撤诉行为并不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也没有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依法应予准许。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一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原告吴大朋撤回起诉。

案件受理费人民币50元,减半收取25元,由被告上海市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负担。

审判长赵忠元

审判员傅佩芬

代理审判员杨澄宇

书记员黄薇

第五篇:通风区关于公司企业文化精神的研讨

通风区关于企业文化精神的研讨

务实,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这是中国农耕文化较早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的精神。它排斥虚妄,拒绝空想,鄙视华而不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人生,创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灿烂的文明。务实精神作为传统美德,从古至今,仍在我们当代生活中熠熠生辉。务实一层含义是要实实在在做事,不能光纸上谈兵。做对应的是说,从哲学里讲相当于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只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过来指导物质,意识的形成也是建立的物质的基础上的,任何事情开始的时候都是没有那么理论指导的,但就是因为做的多了,积累了相当的经验,然后才会在大脑当中形成具体如何做,怎么可以做的更好的思想意识,反过来指导如何做的更好。由此可见,做先是做出来的,并不是说出来的。心动不如行动,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因此,当你每天都想着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能光每天想着这样那样做,重点是去实践,必须付诸实际行动,实践一把你就指导该怎么做了具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空谈无益,实干才能兴邦,更何况企业呢。二层含义是要讲究实际,实事求是,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干什么事情都要立足实际,现场实际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要是脱离了这一实际,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像我国现在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里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制定的所有发展计划都要立足这个最大的实际。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由于我们是煤矿企业,有些刚来的工人,仅仅经过岗前培训就参加了工作,此前没有从事过这类型的工作,他只有边干边结合培训知识,才可以逐渐适应这个工作,在这个岗位上干好本职工作,进而创新发展。但是在干的过程中又不能蛮干,什么都不管。干工作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实事求是的干。尤其是井下地面作业不太一样,具体怎么操作都受制于现场实际情况,一个不了解井下实际情况的人任凭他怎么想,想出来的办法都是不切合实际的,都不是派不上用场的。最终,务实就是要求我们既要干工作,又要结合实际,得会干工作。

奉献:“奉”,即“捧”,意思是“给、献给”;“献”,原意为“献祭”,指“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和起来,奉献,就是“恭敬的交付,呈献”。

单看字面意思,就是让我们把我们自己的辛苦努力献出来。这里涉及集体和个人的理念,企业是一个集体,我们就是其中的个人,集体发展为个人创造条件,个人努力为集体增添动力,只有集体里的每个个体都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那么集体的发展是必然的。企业就是一个集体,企业要发展,光靠一个人不行的,他需要大家伙一起努力,共同奋斗,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常说的独木难支,就是这个意思。优秀企业拥有的是好的团队,何谓团队,就是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目标一致,齐心协力干一件事,不然就成团伙了。在每个人努力的过程中,就需要大家奉献了,奉献自己的时间,奉献自己的精力,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奉献自己的热血生命。努力就是一个奉献的过程,你努力了就会想做到更好,这就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了,只有我们每个人努力奉献了企业,企业发展了将会回馈报答曾经为企业努力的每一个个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这里要的是奉献精神,要求我们要有奉献精神,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要做到敬业奉献。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他也是推动我们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这个社会在不断进步,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前进,旧的观念设备在不断被新的观念设备所取代。我们不能因循守旧,我们要勇于创新。很多年前,蒸汽机的问世开创了工业时代,计算机的发明引领我们进入了计算机时代,现在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每个时代的发展,都是一个新鲜事物的诞生来取代旧的事物,如此循环往复。正如哲学里讲的,发展就是一个新的矛盾不断取代旧的矛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产生矛盾的过程。企业要想拥有旺盛的生命力,长久的发展,必须有创新。创新是与时俱进,时代在进步,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创新也是一种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井下的设备和工艺随着时间的发展一直在不断更新,我们要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研究,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新,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在发展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发展,人或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哲学上讲,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积极的变化。世界在发展,历史在进步,所有的事物都在不断发展的。企业要想生存,必须发展。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是同样道理。企业的最终目标还是发展,企业的发展依靠的是众多员工的讲究实际,实事求是,无私奉献,积极创新。首先要务实,然后要具备奉献精神,再接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创新,最后促成了企业的发展。这三者的前后次序不能随意调换,这里面蕴含着事物发展的规律,从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集体发展了,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我们集团公司的口号“打造新同煤,建设新生活”就是集体与个人最鲜明的关系。务实、奉献、发展此三者,缺一不可,我们只有紧紧把握住这三点,那么企业必定会大跨步向前发展,为我们打造美好同发,建设幸福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下载案例研讨:橡胶制品公司不服区环保局行政处罚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案例研讨:橡胶制品公司不服区环保局行政处罚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